白岩松

2024-11-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白岩松(精选8篇)

白岩松 篇1

谈掌声——我敬畏又冷静

白岩松的安徽大学之行俨然是巨星待遇。虽然主题演讲下午4点才开始,两点多时,安徽大学磬苑校区的体育馆里的上座率已经过半。而在体育馆外,拿票等待进场的队伍也已排得老长。

在全场齐声“呼唤”后,白岩松箭步跨上讲台。“当我听到这样的掌声,我就在想,同学们是在欢迎什么呢?”没有寒暄,白岩松用他标志性的问句开场。

面对现场一次次如雷般的掌声,白岩松显得有些“敬畏”:“我也曾坐在你们这样的位置,所以我知道这掌声不是给我的,而是同学们在欢迎梦想中的自己。”

“掌声越热烈,我就会越冷静。”白岩松的眉头还是习惯性地紧锁,“签名是件幸福的事吗?我的胳膊说NO。”

谈理想——人生就是长跑

热爱运动的白岩松谈起任何话题,总不忘拿体育比赛来举例。

“也许在你们眼中,我是一个成功人士。但我不这么认为。”白岩松继续用他的“白氏风格”阐述他的观点。在他看来,成功是临离开这个世界才可以盘点的。“不过,如果把成功和体育赛场联系一下,你会发现和‘跳高’最相似。”

“跳高永远没有新高度,即便失败,也要不断的地提高标准。”白岩松说,“哪怕最后一跳也失败了,也要在失败中迎接掌声。因此,鼓掌不是鼓励成功的,而是期待自己成功。”

作为“过来人”,白岩松也以“大哥”的身份介绍起自己的人生经验。“人生就是长跑,我们一直在跑,但方向永远向前。”在他看来,人生的理想都应该是动态的,不同时期树立不同的目标,才能清醒地了解生命和时代。

谈青春——大学的友情无法复制

在昨天的演讲现场,同学们总是希望白岩松能像大哥哥一样介绍一些人生经验。而白岩松却不忘叮嘱同学们,要过好四年大学时光。

“大学四年,在你的一生中只有一次。”谈起大学,白岩松也放松了下来,脸上露出更多的笑意。

“不能一进大学就忙着谈恋爱,过早的进入二人世界,到毕业还是分手的结局。”白岩松的一席话,让现场的同学们会心地笑了起来。

“大学四年的友情是唯惟一的,不能因为谈恋爱而失去无法复制的集体友情。过了十年、二十年,你会发现,这份友情都是青春里最美的回忆,也是人生中的一大笔财富。”白岩松标志性地推了推眼镜,“除了友情,在大学里多学一些知识,不要局限于一种专业,也能让自己的专业素养更丰富。”

谈未来——我想开门“杂课”

大学的生活让白岩松突然生出很多感慨。“如果我还能回到大学,我一定给自己添加一种很棒的思维方式。”

在80年代读大学的白岩松,坦言自己有着那个年代特有的思维方式——反向思维。“我总是会反着想问题,因为当我面对很多选择时,我就能有多种选择方式,事情也就变得简单。”

“比如音乐,我们谈到上世纪90年代著名的‘达明一派’,你也许认为他只是个乐队而已。”白岩松谈起自己拿手的摇滚,兴致又高了起来。“‘达明一派’为什么当年如此火爆?他的背后有什么深层次的涵义?像《你还爱我吗?》、《kiss me goodbye》这些歌曲,都体现了香港回归前人们的一种担心、犹豫和挣扎。”

“了解多方面的知识,可以让自己的思维更open。”说到这,老白笑了起来,“如果以后有机会任教,我就想给大家讲讲‘杂课’。”(本报记者 吴碧琦/文 王从启/图)

3月27日,白岩松携新书《幸福了吗》来合肥与读者见面。

年龄大了,白头发多了,体重也增加了,与2010年在合肥签售《痛并快乐着》相比,白岩松觉得自己变化挺大,可唯独“理想”没变。“就像你希望妈妈做的饭菜味道永远不变一样,如果变了,就找不回你的记忆了。”

和很多签售的“明星”不同,老白全程站着接受所有的采访。他说,大学里住集体宿舍的日子是自己最幸福的时光,“幸福得一塌糊涂。”

我走在幸福的路上

老白的新书《幸福了吗》封面上有两行小字:“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的成长与困惑 这个人,也是你。”短短二十个字,概括了老白写作的初衷。

不可避免地,老白自然也被问到自己是否“幸福”。

他说,幸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们都是走在寻找幸福的路上。“也许我们喜欢的不是成熟本身,而是走向成熟的过程。没有人能说,我到这个点了我就幸福了,后面就没事儿了。人类总是在解决着旧问题,我现在起码会不停地问自己,幸福了吗?”一直抱着胳膊的老白,在谈到“幸福”的时候,背起手,语气显得轻松了些。我再忙也要读书

“‘忙’字拆开,就是心死了,心都死了,你还忙什么。”在繁忙的工作中仍然坚持每天读书的老白,认为不能把“忙”作为不读书的理由。“书可以为你打开一个平静的世界,安抚你的心灵,解决你的焦虑。”

对于老白来说,“读书”是通往幸福道路上必须要做的事,“读书是我活着的方式,即使我是个卖糖果的,我也会每天去书店,每天逛报摊。读一本书是和作者的一场交流,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儿。”

“不过最近不敢去书店了,万一被人认出来,人家说‘哟,来考察市场啊?’”说着,老白大笑起来。我是个“一指禅”

不用博客,也没有微博,没发过一封邮件,在方格子稿纸上写出了自己的第二本书——结结实实26万字。老白说,自己是个“一指禅”,在网上看看新闻还行,打字还是免了。

对于网络上铺天盖地的“白岩松的博客”、“白岩松的微博”,他的反应是:“哎哟,干得挺好,不过,还是别替我干这事儿了。”

他说,网上的“白岩松”比他靠谱多了,“我有时候都觉得,站在你们面前的,不是真正的白岩松。” 尽管拒绝微博、拒绝邮件,但老白说,他并不落伍,“我今天一下飞机就开手机看新闻,我只是用互联网该用的部分。不想用的那部分,你们也不能强迫我用啊,对吧?”

我喜欢各种“出汗”

在工作和读书以外,老白还是一个靠谱的球迷、一个不怎么靠谱的足球运动员。不过,自从上一次半月板严重受伤后,老白的这项运动“收敛”了很多。

“前天和几个主持人踢球,我传出三个单刀球都被前锋浪费了,要是我,早进了!”说起这事,老白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

“我觉得一个人在生命里有些感觉一定要有,比如出汗,比如饿。”老白觉得,人需要经常出汗,但别出虚汗,“我喜欢让自己出汗的感觉,无论是身体还是思想,踢一场球,是让身体出汗,写一本书,这是让思想出汗。”

我教你抓住幸福

在白岩松参与设计的新书里,封面和封底有4个问号,书中的问号则更多。老白说,年岁在增长,幸福却在减少。“我最怀念大学的时光,那会儿不分谁是市长,谁是局长。”

如何抓住渐渐流失的幸福,老白说:“慢一点,再慢一点。”

“读书,听音乐,和老朋友出去吃饭吹牛,感受四季流转的变化。”老白说自己小的时候,会清楚地感觉到雪化了,花开了,柳树又绿了,“可现在的人,都是通过天气预报的数字,知道‘春天来了’。”

对于还没步入社会的年轻人,老白更加宽容:“大学生活过得开心一点。” 白岩松告诫安大学子:不要沉迷于个人或者二人世界

“白岩松、白岩松、白岩松!”就像呼唤当红明星,27日下午,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体育馆内的四千听众翘首期盼白岩松的出现。

就像电视里那般冷静,老白低头走上了讲台。

“我……现在终于知道中国球类项目为什么水平不高了,因为场馆都用于办演讲了。”热烈的欢呼反而让老白低头冷静地想,“同学们在呼唤什么?我想恐怕是欢迎梦想中的自己,其实你也希望有一天你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成功。”

喜欢实现理想的过程

王子和公主的幸福生活,那终究是童话。老白说:“我们都以幸福为理想的目标,其实永远都不会有实现的一天,我们永远在路上。”

想想也是,“上个世纪我们在想,如果我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该是多么幸福的事。现在真的站在了这个位置上,我们发现,还有这里那里做得不好。即便到2030年成为世界第一经济体,我们也还会有这样那样的不满意不幸福。”

老白透露,“如果真的实现了新闻自由,我也许不会再干这一行,但现在我会不断地追求,也许我们喜欢的不是理想,而是实现它的过程。生活就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没有一劳永逸的终点线。”

坐在镜头前也会紧张

站在上千人面前、坐在直播镜头前,白岩松会有害怕和紧张的时候吗? “其实有过紧张。”老白回忆,1997年做香港回归直播时,开始演练老是说不对“驻港部队”,很是害怕;后来直播时灵机一动讲成“驻香港部队”,也没出现其他差错。“其实那不是业务问题而是心理问题,开始是用自己想象的恐惧把自己吓到了。

“人类担心的事,90%都是瞎操心,生活中很多障碍,是我们自己对未来的恐惧和对不成功的担心。”老白说,要想赢不怕输,不狂妄自大也不战战兢兢,“不怕出错,慢慢的也就不会出错了,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生活比你们想象的平淡

作为知名人士,老白说:“其实我的日子比你们想象的平淡得多。”这不,头一天晚上做完节目,27日就是各种见面会、签名,再来安大做演讲,完了晚上再回北京。

“其实我也很累,签这么多字,其实也不幸福,我的胳膊说不。”老白坦言,“生活像永动机一样,不给人时间去忧伤或者幸福,大部分日子是平淡的,但我接受它。”

神舟飞船工作组的博士两三年来都是抄数据,校长90%以上干的都是不得不管而自己却不喜欢的事。老白打了几个比方,人生没有那么多美好和浪漫,真相是5%幸福、5%痛苦、90%的平淡,关键是怎么接受平淡,做好眼前的事。

不太欣赏“人云亦云”

白岩松来了,你有怀疑和质疑过他么?如果只是崇拜和欣赏,那恐怕你将不被他欣赏了。因为他说:“人云亦云,成不了气候。”

老白说,自己大学那会儿,思维方式总是逆向的,“就是不断地怀疑,思维的另一扇门才会打开。” “很多事情,不是说明白就可以,还要刨根问底,就像做平面几何,画了一条辅助线,还要想办法找第二条。”

想回母校开设“杂课”

“如果可以,我想回母校开一门‘杂课’,没有授课主题,什么都讲。”

什么是杂?如何做到杂?老白说,一不要只盯着自己的专业,二不要沉迷于个人或者二人世界。

“知识上让自己杂一点,什么都懂一点,做科研的也要懂得人文历史,学文学的也要知道‘达明一派’乐队。感情上也要能掺和。不要因为提早过二人世界而失去了无法复制的集体时光。”白岩松开玩笑地说。

■讲座花絮

学生提问题得按规矩来

说起来滔滔不绝,听起来低头不语,接起话来往往“咄咄逼人”,哄堂大笑时却总是面无表情。远观白岩松,文雅如青年教师;近看白岩松,有鹰一样的眼睛;等听完他的讲演和对答,你会感叹,这家伙相当讲规矩。

“提问环节,我不接受任何字条,因为那样可以挑着回答,我希望是一问一答。工作人员,请您左右和中间都要照顾到,把公平提问的机会留给孩子们。”提问环节一开始,白岩松就立了“规矩”。

两个问题后……“可向第二排进军,否则永远是近亲结婚。”

三个问题后……“我拒绝再接受这个小圈子里的提问了,工作人员往上走一走,要不我去?” 五个问题后……“是不是该给后面同学机会了?”

六个问题后……“我来点吧,最后三个问题,左边穿灰色衣服的,中间最后一排黄色衣服的,右边这位白衣服男生,内场穿绿衣服的……不,不……穿红衣的这个。”

有人要插队提问,老白说:“对不起,规则第一。”

有人想当程咬金,老白说:“不是你,是那位白衣男生,请转交话筒。”在男生老实地递出话筒后,老白很是欣赏,“就因为你的出让,我下一个问题让你问,谢谢你的宽容。

有人提要求要合影,老白说:“你认为当着四千人的面,这样做是你不安全还是我不安全呢?为了我俩的安全,还是留一个思想的合影好了。”

有人想趁机打广告,宣传自己创业的小店,老白说:“对不起,本次演讲不接受任何植入广告。” 中安在线讯 3月27日,央视著名主持人、新闻评论员白岩松来到合肥,在安徽大学与同学们进行了一场面对面的交流。谈人生、说幸福、忆青春,在近两个小时的演讲中,同学们够给予了这位“特别客人”最热烈的掌声,白岩松也给同学们解读了自己眼中的“幸福”。

校园里“一票难求”

一周前,白岩松要来安徽大学做演讲的消息已经在校园里炸开了锅,而一张交流会的“入场券”成了校园里的抢手货。原本下午4点钟开始的活动,许多同学提前了近两个小时前来排队入场,由于是凭票入场,许多没有票的同学只好在会场外四处“求票”。

据介绍,大约有4000人来听白岩松演讲,而这其中很多都是学习新闻的同学。今年读大三新闻专业的杭超同学说,自己一直很喜欢白岩松,也很喜欢看他的节目,听他的演讲,希望自己对人生有更多的理解,对以后学习、工作能有更多帮助。

在交流活动中,白岩松告诉同学们

要做好人生“长跑”的准备

在演讲中,白岩松说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是跳高,因为每一个跳高运动员都是在向自己的极限发起挑战,当经历了一次次失败获得成功后,才赢得了观众的热情掌声。人生同样如此,“也许我们喜欢的不是成熟,而是走向成熟的过程。”

面对大学生们,白岩松说,人生没有终点线,要做好“长跑”的准备,不断确立动态的理想目标,改变“一劳永逸”的观念,让自己永远在理想的道路上奔跑。

要有一颗承担挫折的“大心脏”

“只有有了‘想赢不怕输’的心态,做事才不会‘畏首畏尾’,才会成功。”白岩松表示,自己如果选拔人才,会首先看重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其次才是专业才能。

白岩松介绍说,这种心态是源于曾经的一次直播带给自己的影响。“1997年直播香港回归时,我负责驻港部队报道,当自己在一边练习时,老是把驻港部队说成戒严部队,十分紧张。晚上睡不着,就出去跟朋友喝酒。在后来,我把驻港部队换成驻香港部队后,发现自己一个字都没有错。直播也进行的十分顺利。”谈起这次直播,白岩松表示,一些根本没有发生的事情反而吓倒了自己,而当我不怕出错时,也就不会出现发生错误的情况。

白岩松告诉同学们,当自己迎接不管是成功、失败时,都要有一颗“大心脏”来能够承受,应该要做到既要想赢,又能很从容的不怕输。

平淡是人生的“主旋律”

白岩松在演讲中引用了一位老者的话说,人生等于5%的幸福+5%的痛苦+90%的平淡,而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明白这90%的平淡。“很多人都以为我是很幸福的,无人能及的,但其实在我看来,大部分都是很平淡的生活。”

要学会面对自己的生活,在北京月收入8000元和在成都月收入3000元的生活比起来,北京的生活不见得过的很舒服。因此,用一种不浪漫的方式勾勒未来,接受平淡应是我们走向人生做好的准备。白岩松表示。

使自己变得更“杂”些

白岩松说,自己以后有可能会回到大学里开一门“杂课”,由一个事物跟他相联系的所有内容都可以讲授,“视野不能老盯着自己的专业,文科可以学习理科,理科的也可以关注文学。”

同时,白岩松提倡在校大学生们不要失去集体友情时的宝贵时光,由于校园里的“二人世界”很盛行,青春里许多美好的集体时光都已“不复存在”。“我不反对大学期间谈恋爱,但是我不提倡早早就进入二人世界而放弃了集体友情。”

学会跟生活“谈判”

白岩松对幸福的解读,赢得了同学们一次次热烈的掌声。在和同学们交流环节,白岩松也用自己的幽默和富有些“哲理”味道的语言回答提问。对于一位同学关于进入社会后如何还能保持自己信仰的提问,白岩松说,在现实生活中,任何时候都不会做到一沉不变的,要学会跟岁月、理想、生活“谈判”,懂得妥协。

白岩松 篇2

关键词:主持风格,白岩松

一、白岩松主持的平易性

2010年11月12日晚,亚运会开幕,央视有三个频道同时直播了这场盛大的仪式,电视解说方式出现了一个重要变化——央视首次通过白岩松的新闻化解读从另一层面完成了一次大型晚会的现场直播。可以说这是央视在传播理念上的一次大胆突破。连解说词都不是一个版本,观众把董卿、朱军的解说称为“文言版”,把白岩松的解说称为“白话版”,甚至有观众奔走相告“白岩松的新闻解说才是给人类看的。”

我们来回顾一下央视主流推出的激情澎湃的开场解说:“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各位观众,欢迎回到第16届亚运会开幕式的直播现场,刚才为您转播的亚运会开幕序曲——珠江巡游。稍后,我们将在广州的海心沙岛为您现场直播开幕式仪式和文艺演出的盛况。”不得不说,这段开场词确实融入了主持人激昂的热情,在朗诵的同时也是气势磅礴,节奏铿锵,但是,说实话,如此的宏大叙事难免如孙玉胜当面所说的“居高临下的语态中保持着一种既定的距离。”接下来看白岩松白话版的开场:“我们今天将用五个时间的维度去关注这个开幕式。第一个是两千年,广州这座城市建城是224年,它将怎样浓缩在这个开幕式里面?第二个是两百年,今天是在室外举办的开幕式,承载这个室外舞台的是海心沙岛,它是被珠江水冲两百年形成的。”这是两个解说的版本,白岩松的白话主持方式似乎更鲜活,更平易近人,更加有亲和的力量。

二、白岩松“讲故事”的形象性

说到形象性,主持的话语关系的把握也是一个重要要素,主持人在节目语境中的传授关系决定了主持人的态度和方式。主持人的这个传播角色更强调与受众的平等关系,不同的节目类型呈现出来的身份,在对新闻事件中不同的态度,最终透过主持人个性化的视角,个性化的语言予以呈现。白岩松作为一名资深的记者型主持人,他同时还是一个体育迷,因此深知广大热爱体育的观众的心理。在他的现场解说中,不乏与观众朋友般的、聊天式的代入感很强的交流,而且当导播要求白岩松声音高一些时,他很清醒而又自然地回答“为什么我的声音要高些?”

1996年的夏天,白岩松做一期关于奥运人物的访谈节目,在播出期间,他是这样说的“体育是什么?是一种戏剧性的人生,是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战场。”他对修辞的运用恰如其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修辞特色。而白岩松回答不同于字典中的解释,在他看来,体育是挑战者战胜自己的战场,战胜自己才是成功的人生,话虽简短,但却发自肺腑。足以见得,形象的主持方式可以拉近主持人与观众的实际距离。

三、白岩松积极真诚的沟通性

主持人在节目的传播中十分注重交流性,讲究交流方式。主持人在传递信息的时候,通过一种带有人文关怀的,个人感慨的成分存在,能有力加强传播双方互动的效果,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表达,只有自己先用心才有可能“直指人心”,才会引发观众的共鸣。白岩松有一次在《面对面》中谈论人们往往忽略了日常生活中的幸福时,动情的把自己的感受分享给观众。这一席话好像在观众们浮躁的心上吹过了一阵清风,让观众很好地接受他所说的观点。

在节目中利用悬念,引发兴趣。悬念这种百姓喜闻乐见、迅速带领受众进入情景的手法,对增加主持人话语的交流感也是十分有效的。作为主持人,就应该尽可能地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风格去体现。准确、简练、朴实、口语,这简单的八个字,却是运用语言的最起码的准则。

四、白岩松热情到位的服务性

主持人说话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多用谦词和敬语是在人际交往中最起码的要求,主持人与受众的“朋友”关系、“服务”宗旨,从总体上来讲是不变的,尤其是在受众参与节目中,观众是主持人请来共同完成节目的,双方之间的交谈一般都怀有一个共同的愿望: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共同合作。有亲和力的人,善于传播的人,必定是有涵养的人,主持人应当把自己修炼成这样的人。

主持人风格的服务性体现在言语态度上,白岩松在《新闻1+1》中的谈吐,就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把新闻变得很通俗、易懂、亲切,有种引人入胜的感觉。主持人更实质的服务是要落实到帮助受众,减少受众对信息认知的不确定性。

主持风格的把握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无形的魅力。白岩松一直以来都很在意语言的运用,颇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着,因此,时代及大环境赋予他开阔的眼界和氛围,与他的个人胸襟结合在一起,落实到他独具特色的主持风格中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白岩松在不同形式的节目中都有自己不同的主持特色,作为一名优秀的主持人就应该像他那样,把自己独特的风格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白岩松:白说 篇3

代序:说话不是件好玩的事儿

岁月:活着不是非赢即输

幸福可以无限靠近,无法彻底到达

做点无用的事儿

漂亮的失败是另一种成功

致青春:做一个和自己赛跑的人

价值:得失不是非有即无

书读久了,总会信点儿什么

文字停止之处,音乐开始了

被念歪的《道德经》

沟通:世界不是非黑即白

学会讲一个好故事

智商很高,情商却低

资讯爆炸时,别被忽悠了

今天的新闻是明天怎样的历史?

态度:进退不是非取即舍

中国人不缺德,可是缺啥?

都在短跑,你试试长跑

好医生一定会开“希望”这个药方

“痛并快乐着”是我们的宿命

将志愿的行动,变成志愿的心

时代:真相不是非此即彼

我们从哪儿来,到哪儿去?

时间轴上的中国

留住乡愁,而不是想起故乡就发愁

打造一副让世界喜欢的面孔

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

代后记:说一个更好点儿的未来

作 者: 白岩松

出 版 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9-1

内容推荐

《白说》是央视资深新闻人白岩松继《幸福了吗》、《痛并快乐着》之后的全新作品,一部“自传”式的心灵履历。通过近年来于各个场合与公众的深入交流,以平等自由的态度,分享其世界观和价值观。时间跨度长达15年,涵盖时政、教育、改革、音乐、阅读、人生等多个领域,温暖发声,理性执言。

作者简介

白岩松,央视资深新闻人,主持《新闻周刊》、《新闻1+1》栏目。曾出版作品《痛并快乐着》、《幸福了吗》等。

精彩内容节选

2008年,不能不与时俱进,台里终于开设新闻评论栏目《新闻1+1》,我成了被拿出来做实验的“小白鼠”,所谓“CCTV第一个新闻评论员”。当时,我预感到前路的坎坷,因此对媒体坦白:得罪人的时代正式开始了!

的确,做主持人风险小,各方点赞的多;而当了评论员,就不是喜鹊而是啄木鸟,今天说东明天说西,你动的都是别人的利益,说的都是让好多人不高兴的话,不得罪人不可能。但当时我豪迈:一个不得罪人的新闻人合格吗?

话说大了,路途有多艰难,自己和身边的人知道。连一位老领导都劝我:别当评论员了,回来做主持人吧!

我知道,这是对我好。但这条路不是我选择的,总有人要蹚着水向前走,所谓摸着石头过河。可问题是,这水怎么越来越深?常常连石头都摸不着,而岸,又在哪儿?

白岩松清华演讲 篇4

走上社会,有许多关键词吧,今天我们就一个一个来说。

生活是平淡的,你准备好了吗?

第一个关键词,平淡。

你是否已经做好了接受平淡的准备?

有一个老爷子说过,人生里面,最痛苦的事是5%,最幸福的事也只是5%,剩下的90%是平淡的。那5%的幸福就像赛狗的时候狗前面的骨头,我们狂追着它,若即若离的,一辈子就咬了那么几口,但就因为这几口我们跑了一辈子,并且好像还心甘情愿的,这就是那5%的幸福的诱惑力。5%的痛苦的事包括生老病死等等。

同学们不要放大自己现在的痛苦。我在大学时候也曾经面对过很多自以为是莫大的痛苦,走过很多之后回头去看,发现我愿意把自己在学生时代的痛苦叫幸福,但是当时就以为是很痛苦的事了。比如说失恋,比如说踢一场比赛输了,我们曾经因为踢一场比赛输了而狂喝了一夜,甚至好像还掉了眼泪。那是因为那个时候失败太少了,后来才知道,哦,那么多的失败哭得过来么!

走向社会之后,最大的挑战是——平淡,我们刚毕业的时候信誓旦旦的说要作什么要成为什么等等,比如我当时也说毕业后要成为法拉奇,后来才知道这个路途太遥远太艰苦。

有人想象未来的爱情肯定是山盟海誓、天崩地裂的,每天一束玫瑰花的,走出校园、谈婚论嫁的时候我们才明白爱情是什么,会打探玫瑰花的价格,每天一束是你们两口子要共同付出的代价。

进报社的时候,我被安排在一个根本没有料到的不好的部门,你哭吗?但是日子就是这样一天天地过的,其实上天总是在平淡中给我们隐藏着一个又一个的机会,你抓住它了吗?一个博士毕业的学生,在准备神

五、神六的时候,连续两年的时间就是每天去记载那些枯燥的数字,你做好准备了吗?像我们呢,在你们的想象中,我们每天的日子应该是跌宕起伏,但是我感觉还是很平淡的,比如,神六直播的时候看来仿佛很风光,但是播出的前后呢,我们是作了很多的准备的,我们去了一趟又一趟的航天城……直播一完我们马上回到梅地亚 去睡觉,这样的平淡是在你的想象和计划之中吗?

机会是这样的

第二个关键词:机会。

机会是什么?

机会首先是小的,当你抓住的时候才会给你中的,你抓住中的时候才会给你大的.在改革27年之后,这个社会的进步和变化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是,极端的机会主义者越来越少了,投入和产出越来越成正比,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人生和事业也是如此。像李宇春、超女这样一夜成名的已经是很少。无间道里有一句话,出了江湖都要还啊。确实是这样,你在社会里面,极速得到了什么就注定会极速地失去什么。

我刚毕业时候也有很多梦想,要成为什么什么,但是被安排到根本没有想到的报社之后,心里是极度的不愿意,但还是在第一天上班的中午,买了一本报纸编辑方面的书来学习。其实在小的报社也好,干的好,机会就是自己的了,很快就可以成为一个报纸版面的负责人,再然后你就是这个报纸最好的人,然后你就可以改变这个报纸。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命运,就是在别人议论你、在决定某些事的时候被决定的,你完全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选择了你。既然不知道他们背后是怎样做出这种选择的,你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把眼前的事争取做到最好,这样别人在背后做决定的时候,机会就可能属于你。

做群众的智慧……

第三个关键词,群众。

如何当好群众?

人民日报的老记者艾风曾说,最好的群众是能改变领导的群众。我这些年都是按照他说的这句话做的,过去我可能比较激进,认为当时的某些政策是错误的,可能还会搞破坏。但是只是发了脾气就完了,事后发现根本不能改变什么,甚至由于我的态度会让别人更为抵触、更坚持自己的做法。后来我就换了另外的方法,我在反对一件事的时候,同时提出一个改变它的方法,甚至不只一个,好的领导会在你的这些建议中选择一个更合适的,这样你破坏了、改变了,更重要的是有了新的解决方法,可以让自己想做的事成为现实。我们的目的归根到底是要改变自己和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改变社会改变世界,为什么不用更好的、建设性的方式去做呢?

有一个寓言类的故事说得很好,有两个酒吧,一个经营很好,另一个很糟,为什么呢?经营很糟的那个,每当客人进去的时候总会问:你要在酒里面加鸡蛋吗?80%的顾客都回答不加;而那个经营好的酒吧在客人进门的时候会问:你要加一个鸡蛋还是两个呢?80%的人会选择加一个,这样它的利润和收入自然很好。所以我们要学会做群众,不仅要破坏不好的做法,还要提出更好的建议,领导总是聪明的,通过这个途径我们就改变了很多,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他人的命运。

我,不可替代

第四个关键词,替代性。

要做一个不可替代的人。

成功、收入是和自己的不可替代性紧密联系的、甚至是成正比的。越是不可替代收获越多。比如在大街上扫地的叔叔阿姨、大哥大姐,他们多辛苦啊,不比盖茨轻松,但是为什么他们收入那么低,而比尔盖茨却是连续N年的世界首富呢?原因就在于扫地的工作几乎不需培训,另找一个人是完全可以替代的,而比尔盖茨是不可替代的,他改变了世界经济,尤其在计算机领域,他制定了新的准则。漫漫的人生过程中,我们都要思考,我在自己生活的团队中是否是一个不可替代的人?我见过无数做减法成功的人,但是没有见过一个加法成功者。所谓的加法成功者就是什么都去试试,什么都要去和别人竞争,但是别人已经做得很好的了是否还要去做呢?填补空白永远是“利润”最大的。我刚做主持人的时候,很多人都说我太严肃了、太理性了、太缺少笑容了,我也曾经试图改变,但是我发现当我笑着说话的时候我似乎不会说话了,再后来我就像我干吗要改呢?我发明了一句话:缺陷是完美的组成部分。当我把这样严肃、理性做到极致的时候,我不就是最好的吗?当所有的节目都走向娱乐、所有的人都笑的时候,我的不笑就成为一种资源。百花园的成功在于它有一百种不一样的花,而不是在于有一百种一样的花,因此说你能不能再亲和一点、小崔能不能再理性一点、敬一丹能不能再尖锐一点,那做一个标准的、数字的模拟主持人就好了。

在你走出校门、二十五六之前要尝试多做加法,因为你很难确定做什么最合适,但是二十五六岁之后就要学会做减法了,人的一辈子很难做好所有的事,最好专注做好某些事。我把自己的制片人和编委的职位都辞掉了,因为我知道自己要以主持人的方式存在,人们需要我,是一个作为主持人的白岩松,而不是一个行政管理者。

做好人最重要

我想最后一个关键词是做人。

不管社会怎么发展,不管清华大学能够将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多高的水平,做好人永远都是自己的最强的武器。我相信,即使在两百年之后,好人依然会得好报,好人依然会得到更多的机会。

有人说要成为伟大的人,各行各业都需要天才需要机遇,但是我说,只有一种伟人不需要什么天才和机遇,他只需要每天坚持多一点,就能够成为被人伸出大拇指的人,那就是道德上的伟人。任何人走出校园都会面临十分激烈的竞争,我现在虽然人到中年,但是我一点都不羡慕你们、一点都不渴望回到你们的年龄,我知道你们现在面临的竞争有多激烈,我不像社会上一些人那样抨击你们这一代,说什么你们素质不好等,你们现在面临的竞争可以说是残酷的,很难说你们和我们相比哪一代更幸福。你们有很多选择的机会,但是选择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每一代都有自己的路,每一代都有自己的苦楚,但是每一代都应该有共同的做人的规则,不管在哪一行,如果能够吃亏,能够帮助别人,都会有很好的回报。

学习白岩松演讲 篇5

3月1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九次提到“中国梦”,并向全国人民作出庄严承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和四十五岁的白岩松先生比,作为一个二十五岁的年轻人来讲,谈到中国梦还是一件比较遥远的事情。一九八八年的可口可乐也给白岩松先生带来些许中美无比接近的幻觉。所以,无论这个我的国家,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给我什么样的印象,我都不敢说这是成熟的看法,更不敢以此为依据阐述我的中国梦。

十五年前,我十岁,也曾经有一个医者梦。因为爷爷奶奶行医四十余载,饱载尊敬,从未挨过一个患者的板子。

今天,我二十五岁,也站在医疗的最前线。我宁愿相信世界的美好和白衣世界的平和,宁愿相信我们的医院不会因为无赖的无厘头“割地赔款”,宁愿相信我的同事、朋友不要再死在红十字下。

我看到很美好的东西,无论经济的增长还是法制的规范,无论人性的向善还是合理的捐款,无论凤凰山城的门开不开,人在不在。

无论我看到什么,我有一个美好的中国梦,我也希望我的祖国繁荣富强。

白岩松幸福语录 篇6

1、因为生活的单纯,回到生命本身一天比一天进步的快乐中,所以有时很难说清福与祸的关系。

2、天上是不会掉馅饼,如果掉,那是铁饼。

3、我们的身体比我们想象的更有潜力,你有规律的激活它,它就会回报你。

4、不主动就会被动,身在央视,我总会有一种莫名的危机感,我想,央视自身,也该有。因为真正的危机感,不仅是一种动力,还是一种新生。

5、假如爱不是回忆的话,痛苦也不是记忆,让我们的双眼,挽留每一个欢快的瞬息。

6、这年头骗子跟理想主义者很难区分,我通常会这样判断:只谈方向不提供方法的,就是骗子;既谈方向又能提供方法的,才是理想主义者和建设者。

7、失眠更多的不是生理疾患,而是心理疾患。因此想要走出泥潭,心理上主动或被动的放松是重要的。

8、好在痛苦与快乐是紧密纠缠着,如果只有痛苦而没有快乐与希望,那走了几步,人们就会在黑暗中陷入绝望,从此拒绝前行;而生活中只有快乐没有痛苦,那除了在傻子的头脑里恐怕就只能是在希望中的未来。

9、这些物化的目标陆续实现,但中国人也逐渐发现,幸福并没有伴随着物质如约而来,整个人群中,充满着抱怨之声,官高的抱怨,位卑的抱怨,穷的抱怨,富的也抱怨。

10、智商决定对手,情商决定结果。

11、我更愿意相信,先把爱恨放到一边,去了解是最好的一个选择,了解得多了,一切皆有可能。

12、如果成长永远是一个模式,顺理成章,阳光灿烂,洁白无瑕,那不是成长,那是不合格的文学创作。成长是真实、立体的,也会让人有一些担心,但不出格,守住底线就行。

13、爱你现在的时光,过去的已经过去了,较什么劲呢?未来的还没有来,你焦虑什么呢?

14、人生,怎么可以不在球场上自由的奔跑?

15、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人生,那些外在的东西,与幸福并不真正挂钩!

16、“偶尔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在抚慰。”这些文字里,似乎有着对医生这个职业更为深远的定义。

17、身在这里,还没走,守土有责;到点儿就撞钟,守时,可谓敬业;更重要的是,还得把日常的工作撞成了自己与别人的信仰。

18、仔细想想,在我们的人生中,谁躲得开失败?谁躲得开挫折?可是如果从小到大,我们都没有接受过挫折与失败的教育,不能够体面且有尊严地面对失败,成功又有什么意义?

19、很多人的失败感,不是来自自己的感受,而是别人的眼光与当下世俗的标准。然后方寸大乱,然后就真觉得自己失败了。如果你不为别人的眼光与标准而或者,失败的感受会在我们生活中消失大半。建立并信奉自己的标准,你已成功一半。

20、当下的时代,平静的心灵才是真正的奢侈品。

21、你自己,没有多大能量。但你可以做一根火柴,使命不是燃烧自己,而是点燃人群中的热情。这样,火柴的`价值才最大化。

22、名著之伟大从来不在于它所谓的“中心思想”,而在于围绕这个“中心思想”,它拥有的太多人人心中有而个个笔下无的动人细节,正式这些细节,诠释了种种亘古不变的真理。

23、理想主义者在生活巨大的压力和诱惑之下,变成了现实主义者;现实主义者都变成功利主义者,而功利主义者又变成投机分子……

24、怀着好奇心看待每一次失败,试着弄明白,这是不是老天爷在提醒自己,要开启某种更好的人生?成败与否,不在当下,往往需要历史的追认。

25、我不想说默契或缘分之类,这背后,应有两个人替对方考虑的小心与善意。

26、有人说,我们要守住底线。但早就没了底线,或者说底线被随意地一次又一次突破,又谈何守住底线?可守的底线在哪里?

27、在一个十三亿人的国度里,我们该如何解决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我们人群中的核心价值观到底是什么?精神家园在哪里?我们的信仰是什么?

28、人的一生中,总要做些傻事,疯狂的事,牺牲了自己两天,换回一些含笑的回忆,值了。

29、虽然今天依然有很多的人在抨击中国的高考制度,认为它有很多很多的缺陷,但是必须承认正是高考的存在,让我们这样一个又一个非常普通的孩子,拥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30、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认为这个“心”指的是敬畏心,即便是最熟练的事,也当作第一次去面对。

31、人生如茶须慢品,岁月似歌要静听。

32、只有接受平淡,才有可能不平淡。如果总是试图对抗平淡,你注定平庸。

33、就算“说了白说”,可是“不说,白不说”。

34、男人因为看着远方,才能吸引近旁的女人。如果你只看近旁的女人,女人就会看向远方了。

35、人们常说:“牙痛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失眠也是一样,平日里,把失眠当病的人并不太多,可如果失眠一旦成了习惯,那种折磨犹如软刀子杀人,内心的挣扎和绝望感受比经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病还严重。在人群中,这种病多发,尤其在用脑之人的群落更为普遍。

36、人生中总有一些事情一些告别,是需要一个人来面对的。

37、也因同学在那里,聚会在那里,平日里的一些日子才不会那么难捱,起码我们都知道,不必担心岁月匆匆,过去的一切都会模糊,没关系,想不起来的,同学会替我们记住。当然,更重要的是,哪怕未来不再让人期待,至少我们还拥有一个温暖的过去。

38、我知道社会上有很多不良的现象,我告诉你,信那些该信的东西,因为它能改变你。因为如果你要信那些你没法不愤怒的事情,它只能害了你。所以信正直的道理。

39、如果一个时代里,青春正万分艰难地被压抑着,这时代,怎样才可以朝气蓬勃?如果人群中,青春中的人们率先抛弃了理想,时代的未来又是什么?

40、我们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虚荣,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

41、人们声称的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

42、我终于明白,自杀的不是我,而是这个时代,是人心。

43、其实每个生命都是需要表白的。

44、过去的很多年,中国人看美国,似乎在用望远镜看。美国所有美好的东西,都被这个望远镜放大了。美国人似乎也在用望远镜看中国,但我猜他们拿反了。

45、幸福在哪里暂且不说,痛苦却是随时可以感受得到。

46、有时误解扑面而来,是一小部分人要解气,而又有相当一大部分人在围观解闷。可不管前者还是后者,当你认真解释时,没人细听,所以,解决就总是遥遥无期。

47、我用嘴活着,也自然活在别人嘴里。互联网时代更强化了这种概念,说话的风险明显加大。今天为你点赞,明天对你点杀,落差大到可以发电,你无处可躲。

48、走到生命的哪一个阶段,都该喜欢那一段时光,完成那一阶段该完成的职责,顺生而行,不沉迷过去,不狂热地期待着未来,生命这样就好。不管正经历着怎样的挣扎与挑战,或许我们都只有一个选择:虽然痛苦,却依然要快乐,并相信未来。

49、只要继续走,就有可能!我依然愿意乐观地看着前路。

50、因此失眠过后,我首先学会的是,把平日里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些欲望、诱惑在自己头脑中删除,给自己的心灵更多静下来的空间,如果听任内心如自由市场般喧嚣和嘈杂,想安眠是梦想。

51、我觉得最幸福的生活状态,应该是总有一个踮起脚能够着的目标,吸引你踏踏实实始终向前走。

52、“走,就有希望”,就是这个道理。总远远惦记着梦想,会被现实和梦想之间的差距打败;不如暂时忘记梦想,脚踏实地,做好眼前的每件小事,生活迟早会回馈你一份厚礼。

53、生命中有一个很奇妙的逻辑,如果你真的过好今天,明天也还不错。

54、幸福是什么?答:幸福有三个要素——物质、情感和精神,物质是基础,在物质的基础上有情感作依靠,精神作支柱,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55、19,美国一位名叫特鲁多的医生去世了,他的墓碑上刻着三行字:“偶尔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在抚慰。”这三行字里,似乎有着对医生这个职业更为深远的定义。

56、总有人愿意说起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民风淳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对不起,也许路不拾遗和夜不闭户,是因为实在没什么可偷的。

57、真正的危机感,不仅是一种动力,还是一种新生。

58、与其抱怨,不如改变;想要改变,必须行动。

59、所谓混得好的,一定有不为人知的痛苦与要付出的代价;所谓混得不好的,也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平静。就看你怎么看待它,怎么善待拥有的好。

60、我一直以为,幸福像鞋,舒不舒服您自己知道。甭管多大的名牌,您穿不合适,该硌脚一样硌脚。你妈做的面条,就是比饭店里一百多块的面条好吃。

61、认识一件事,应该是首先是感触,再者追寻,最后是表达,现在我们多缺少第二步。漂亮的输是另一种成功,简单是女人的第二本圣经,为什么?表达男女平等。

62、其实,千百年来,中国人也并没有直接把宗教当做自己的信仰,在这方面,我们相当多人是怀着一种临时抱佛脚的态度,有求时,点了香带着钱去许愿;成了,去还愿,仅此而已。

63、人生的终点都一样,谁都躲不开,慢,都觉得快,可中国人怎么显得那么着急的往终点跑?

64、在生命的不同阶段,不同的书籍给你填注了不同的营养。有趣的是可能你都把它忘了,但是在遇到某一个事情,或者思考某一个问题的时候,你曾经读过的一本书,还会再次帮助你和激活你。

65、除了新华字典,所有读过的书都像是不断汇入江河的涓涓细流,帮助你慢慢地成长,变得壮阔、深远。

66、越来越多的人,不分男女,会戴上一个手串,这其中,不乏有人仅仅是为了装饰;更多的却带有祈福与安心的意味,这手串停留在装饰与信仰之间,或左或右。这其中,是怎样的一种相信或怎样的一种抚慰?又或者,来自内心怎样的一种焦虑或不安?

67、当你遇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是不愿意太快跟它告别的。

68、中国三十余年的改革,最初的二十多年,目标很物化,小康、温饱、翻两番,解决人与物之间的问题,是生存的需求;而每一个个体,也把幸福寄托到物化的未来身上。

69、学会接受平淡这一生活现实,然后把平淡向幸福那靠。

70、一切都要从我们今日脚下的地平线开始,在此之前的二十多年里,我们已用痛苦与快乐铸就的坚强为今天搭起了最好的起跑线,新世纪的黎明,雾气依然很重,前方还是一如既往的模糊,但是,让我们出发吧!走,就有希望。

71、那个冬天,空灵而平静。

72、大家不小了,做任何决定都正常。人到中年,各有各的喜悦与烦恼,无论在哪里,都有着自己的顺与不顺。没有什么决定是对的或者是错的,只要选择后去面对去付出,并让生活充满味道就好。

73、很多欠了账的改革让医生成为替罪羊,成为被伤害与被指责的对象。而这其中,我们都有责任。其实,伤医事件屡屡发生,真正的最终受害者是我们,是生活着的每一个人。一旦医生心神不宁,不再爱自己的岗位,我们将生无所托,老无所依。生老病死,托付给谁?

74、不要怕被磨,被磨的那块石头是会发亮的,磨人的更辛苦,他是会消耗的,所以,人生哪里有什么敌人。

75、其实,说到我们自己,怕也是如此吧。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一边是坠落一边在升腾,谁,不在挣扎?

76、走的太远,会不会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77、你要是考上了北京最好的高中,我跟你急,你要是考了第一,就跟你断绝父子关系。

78、我们虽然痛苦但却依然要快乐,并且相信未来!

79、一生中总会遇到这样的时候,你的内心已经兵荒马乱天翻地覆了,可是在别人看来你只是比平时沉默了一点,没人会觉得奇怪。这种战争,注定单枪匹马。

80、中国人曾经敬畏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尊重教育,懂得适可而止。所以,在中国,谈到信仰,与宗教有关,更与宗教无关。那是中国人才会明白的一种执著,但可能,我们这代人终于不再明白。

81、青春是一生中最迷茫、最焦虑、交织着绝望、希望和挑战的时期。

82、我们总能发现,谁优秀了,似乎只能用提拔他当官来奖励他,但我们也恰恰用这种方式毁了很多人。

83、我曾经跟朋友开玩笑说,把一条狗牵进中央电视台,每天让它在一套节目黄金时段中露几分钟脸,不出一个月,它就成了一条名狗。我在《东方时空》已经呆了七年,如此而已。

84、有时候,我们活得很累,并非生活过于刻薄,而是我们太容易被外界的氛围所感染,被他人的情绪所左右。行走在人群中,我们总是感觉有无数穿心掠肺的目光,有很多飞短流长的冷言,最终乱了心神,渐渐被缚于自己编织的一团乱麻中。其实你是活给自己看的,没有多少人能够把你留在心上。

85、很多人的失败感,不是来自自己的感受,而是别人的眼光与当下世俗的标准。

86、如果传媒只剩下解闷,时间长了,观众就该去解手了。

87、有时,背影也是一种感动。

88、我们除了幸福,什么都有。

89、任何源自糟糕过程的“好结果”,也不该被认为是好结果。总有一天你会因此而吃亏。

90、但现在,理性还是奢侈品。也因此,中国舆论场上总是在斗争、抢夺、站队并解气解闷不解决。

91、每一步走得都那么不容易,有时甚至有点儿坚持不下去的感觉,痛苦自然会在这样的过程中出现。然而坚持住了,痛苦过去,无论国家、民族还是个人,事业又向前迈出了一步,快乐就在我们回首的时候,在看到一条前进轨迹?的时候出现了。

92、人的一生,不管贫富贵贱,最后加减乘除,一算分,都一样。

93、在各种和口才有关的词汇里,我一直认为出口成章是最高的评价,其他如“口若悬河”、“喋喋不休”等都让我听出一种贬意来,只有“出口成章”似乎一直是种高要求,我之所以认可这四个字,恐怕是因为最后的那个“章”字,文章的“章”。

94、都信人民币吗?我们的痛苦与焦虑,社会上的乱象与功利,是不是都与此有关?

95、时代纷繁复杂,忙碌的人们,终要面对自己的内心,而这种面对,在今天,变得更难,却也更急迫。我们都需要答案。

96、对于整天不知道干什么的人来说,自由是不存在的;对于瞻前顾后、畏头畏脑的人来说,自由是不可想的。

97、先把人生看透了,活着才有希望。

98、浪漫固然可爱,然而面对女友轻蔑一笑之后的转身离去,浪漫,在如今的青春中,还能有怎样的说服力?

99、理性,是目前中国舆论场上最缺乏的东西,有理性,常识就不会缺席,但现在,理性还是奢侈品。也因此,中国舆论场上总是在争斗、抢夺、站队并解气解闷不解决。

白岩松:好的记者都是啄木鸟 篇7

对于当下整个传统媒体行业的状况,白岩松称,他每天逛报摊,很清楚现在大家还能投入多少去做有深度的报道,在传媒行业面临生存压力下,他最担心的是新闻人还能不能守护自己的核心价值。

回顾二十年成长路“新闻越来越不是一流人才向往的地方”

《一个人与这个时代》是上海交大出版社“华语名主持人丛书”的开篇作,未来将推出朱军、曹可凡等人的作品。中国传媒大学老师邹煜为这本书进行了一年的准备、5个月深入采访,记录了白岩松在央视的二十年成长历程,试图展示近二十年的社会时代史和中国电视新闻发展史。

白岩松把这本书看做是一个备忘,回顾二十年中投入时间和感情最大的是《东方时空》。“开播时我只是个小伙子,《东方时空》的开播拉开了整个中国新闻巨大的变革,但现在大家都已经陆续老去。新闻也越来越不是一流人才向往的地方了,大家现在更愿意去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移动。”

外界给白岩松贴了很多的标签,在白岩松看来,他是随着岁月不断累加名声的“既得利益者”。“什么都不拥有时拥有的是自由,岁月累加了很多名声,你开始成为既得利益者。我从20多岁走到今天,就是我那个时代的既得利益者,具有开疆破土的理想主义色彩,我是被他们扶持着一路走过来。与其对他们说感谢,我不如以加倍扶持的方式面对今天的年轻人。希望今天的既得利益者回忆自己年轻的时候、理想旗帜飘扬的时候,能够为今天的年轻人多做一些事。”

定位新闻从业人员“拿自己当无冕之王试试,打你个乌眼儿青”

就当下新闻从业者的处境,有读者问白岩松对记者信任危机的看法,白岩松说:“类似于记者被利益捆绑的事,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尊严感看用什么衡量,用工资衡量的话,全世界大部分的国家新闻从业者的收入水准都排中下,没有排靠上的。”

他认为,新闻人的收入不光由工资决定,“它是三份工资,第一份是人民币、美元或欧元,谁也不要饿着谈理想。第二份是情感工资,有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做这个事情,前仆后继。第三份工资是种信仰,你相信新闻还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它能让人生不太枯燥。少有一个行当像新闻,树欲静而风不止,永远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而且新闻会给人一种没大没小的幻觉。”

白岩松强调,他使用了“幻觉”这个词,“经常有人说新闻记者是无冕之王,我从来反感这句话。你拿自己当无冕之王试试,打你个乌眼儿青。我觉得新闻人就是社会这座大城市的瞭望者”。一个新闻人应该有个什么定位?白岩松给自己的定位有两个,一个是知识分子,一个是啄木鸟,“我认为好的记者都是啄木鸟,而不是喜鹊,不是天天让人开心。而知识分子天生就应该是从‘小我’中能有所跳离,去关注一个时代,忧心忡忡地看到很多问题,并希望它改变,社会也因此变得更好的一群动物”。

关注新闻核心价值“有多少传媒还投入做更有深度、质感的报道?”

对于传统媒体的困境,白岩松认为,除了受到新媒体冲击等老话题,传统媒体还受到各种压力。“有多少传媒在生存的压力下还投入做更有深度、质感的报道,这是我更担心的,你的最核心的价值有可能丧失。当你不能提供最有价值、有厚度的内容,在全民皆记者的时代,跟所有拥有手机的人有什么区别?”

对于如何更直接地理解新闻“核心价值”,白岩松说:“举例来说,跟过去比,现在很多传媒比如纸媒广告量有所减少。我每天逛报摊,你难道没有发现在目前的纸媒中,有投入的报道在明显减少,这是一个最核心价值观的丧失。”从节约成本的角度谈“纸媒进行互联网转型”,白岩松是持怀疑态度的,“我认为向互联网转型这句话是挺可疑的,纸媒首先要做好纸媒核心的东西”。

白岩松表示,纸媒不该变成资讯供应商,“今年我去德国时,最大传媒集团的老总每天早上依然看报纸,他说不是看资讯,而是看经过了一夜新闻的发酵。资讯经过了一夜的互联网、电视广播的报道,人们早已知道这个事情本身,第二天早上翻开报纸的欲望是什么,是了解这些事实的本身吗?是你穿透了事实提供了更多不一样的东西”。

未来将研发新栏目“先以纪录片的方式拍一个月,再坐下来访谈”

有质感、有深度,能体现新闻人的核心价值,也是白岩松一直追求的。在这本书中白岩松也透露了今后的一些打算,他说:“评论员这个角色我会一直做下去,但是这只会占百分之六七十的精力,剩下的精力会去做新栏目的研发,去关注这个时代的其他因素,比如人的生存状况等。”

对于这个新栏目,白岩松说:“我觉得有很多好的东西大家都没有做,也许我有机会,因为我可能有说服别人的能力,比如说投资,或者是优秀的团队等等。我当下最关心的是人的内心和精神。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是人,大家都会有各自的焦虑,每个生命都在挣扎着、思考着、调和着、磨合着。”在这个节目中,白岩松会深入采访一些名人,同时栏目的风格也要具有娱乐精神,“可以领一时风气之先,逗大家一乐,我认为娱乐永远是主旋律,但是主旋律的下面是否应该提供一些这个时代大家更关心的东西。一个人不管有多么大的知名度,但是思考的问题跟你是有共鸣的,甚至能够给你提供部分的方法和解决答案”。

就新栏目的进展,白岩松说:“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但不会立即展现在大家面前。我有一个想法,现在我们很多的人物访谈节目把人按在那儿就聊,在象牙塔里头。但是这个人是什么生活状态,和这个时代是什么关系?没有深入去考虑,我要做的话,对一个人的采访,先以纪录片的方式拍一个月,再坐下来访谈。”

白岩松的“口才秀” 篇8

谈教育

“孔子学院影响世界最根本的障碍是他连自己都没有影响到,又如何去影响别人?”

白岩松从问题的根结出发,提醒孔子学院的准教师们:文化的传播过程也是一次发掘内心的过程。

“孔子学院传播的理念是否够深刻地影响了你自己?你是否相信?”用中国的一句古语:信则灵。中国有11亿人是没有信仰的,如果说在市场经济下都信仰人民币的话,那么每个人的信仰形式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说在中国很难有同样的信仰。白岩松发人深省的话语让在场的学子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收获不到的知识。

谈学历

就业还是考研?白岩松给了一个很干脆的回答:骑驴找马。“如果有机会获得一个满意的社会职务那就先步入社会;如果没有机会那就继续求学;如果喜欢继续求学,那就接着求学,更关键的是还得考得上。”白岩松用幽默的语言回答了同学在求学与就业之间的困惑。

“我就是一个本科生,”白岩松坦言,“我有无数次机会成为硕士、博士,但我不想没投入就镀一层金。我不会虚弱到没有博士学位就感觉自卑的地步。”白岩松还说有学位而没文化的人太多了,同样有文化而没学位的人也有很多。他希望同学们关注的是自身的修为而不是一纸文凭。

谈无私

老子有云:无私为大私。

上一篇:高校核心竞争力培育途径初探论文下一篇:师大附中高三语文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