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信息化下中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

2024-09-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教育信息化下中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精选9篇)

浅谈教育信息化下中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 篇1

关键词 信息化 信息素养 提升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教育领域,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教育信息化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信息化的成功与否,教师是一个关键的影响因素。为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需要改变教师的信息意识,不断地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知识,因而,全面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是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什么是教师信息素养

根据国内外专家对信息素养的概括和定义,我们对教师信息素养可以定义为:1)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对信息、信息社会、教育信息化有基本正确的理解;关心教育信息化进程,积极投入教育信息化工作。2)对信息有较强的敏感度,认识到获取信息资源对教育与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为学习或教育教学工作等问题的解决,能确认自己的信息需求,能灵活地通过多种渠道较迅速地获取有效信息。3) 能准确、高效地解读信息和批判性地评价信息;能将信息应用于批判性思考。4) 能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提取和发送信息;能较好地管理自己搜集到的或自己生成的信息。5) 能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创造性地使用信息解决问题; 能用尽可能好的方式表达、呈现( 和储存) 自己生成的新信息。6) 能将以上一整套信息技术更好地运用于自己的继续学习和交流。7) 有较强的信息道德意识和信息安全意识。

二、中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

(一)缺乏强烈的信息意识,信息使用率不高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各个学校普遍建立了校园网,但校园网上的资源的利用率都普遍较低,校园网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基本上没有促进作用。比如大部分学校的网站基本是用来发布通知,其他的跟教学相关的内容或资源不是很多。同时教师对Internet 上的资源利用率也不是很高,没有自己一碰到问题,就去Internet 上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源的习惯。

(二)信息检索能力差

缺乏电子文献、网络文献以及数据库等的基本知识,不知道怎样高效地去搜索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对检索方法、搜索技巧知之甚少,比如“空格键”、“双引号”的作用,很多人不了解,因此无法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或者要费很长的时间才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三)信息加工处理能力偏弱

有些教师虽然找到了一些自己所需的资料,但无法对这么多材料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得到自己所需的信息。网络上的信息千千万万,千头万绪,在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之前,我们心中应该有一个腹稿,应该在纷繁中抓住重点,根据自己脑子中的思路,进行过滤,加工得到自己的信息。

(四)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偏低

许多教师没有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的习惯,或者有些教师由于对于信息化设备不是很熟悉,懒于学习,因此在平时的上课中很少用,或者有些只是在公开课或观摩课中使用,从而缺乏对信息技术的实践经验;另外很多教师缺乏对新技术的兴趣,这也制约着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因此,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尤其重要。

三、中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

(一)让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时俱进在教育信息化时代,教师要胜任现代教育教学工作,就必须强化信息观念。教师的职业有一个特点,当他刚刚进入教学领域时,需要一段时间积累教学经验,而且经验对于教师非常有用的。但是,当教师一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时,经验有时会反过来成为某些教师进步和创新的障碍。

因为经验来之不易,获得后就不愿轻易丢掉或改变,时间长了,容易产生一种惰性,这种惰性对新思想和新技术的吸收和消化都是不利的。因此必须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使他们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特别是教育领域中的地位与作用,塑造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树立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改革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二)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培训为了达到培训目标,可以依据教师的能力水平将其分为初级培训和高级培训两个层次。初级培训包括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操作系统、文字处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因特网基础等五个培训模块;高级培训包括文稿演示、电子表格、网页制作、多媒体作品制作等四个培训模块。同时,还应采用灵活多变的培训方式,将基本技能、技巧培训融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培训和课题的开展过程中进行。

(三)积极培养教师的信息化情感信息化教育情感,是教师在学习掌握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时的态度倾向。目前很多学校的信息化设备都比较先进了,但可能使用的次数不是很频繁。如果教师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满腔热情地投入到信息化教学中,那么信息化设备将发挥它最大的价值。因此,在教学管理上,应该想方设法培养教师积极主动的信息化教育情感。比如,建立信息化教育教学学科科研小组,提高骨干教师的研究积极性;评选学科运用信息技术优秀课,及时表彰上进者;召开信息教育教学经验座谈会或专题讲座,让能者有施展、表现的机会;创办信息化教育小报,及时宣传教学教研进展等等。这样,健全了激励机制,有利于增强学校信息技术运用的氛围,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教育技术的能力。

(四)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学习

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学习,以促进信息素养的均衡发展。教师们依托公开课、优质课、说课评课等形式,促进各方面知识技能的交流与共享。同时,要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成立教师虚拟学习社区,借助电子邮件、QQ、BBS 等方式开展合作,不同学科甚至不同学校的教师都可以组成学习团体,彼此取长补短,消除信息素养的性别、年龄、教龄、地区差异。同时,学校可邀请信息专家、教育技术专家到学校讲学,选送教师参加信息学术活动。

总之,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除了部门学校加大支持力度外,我们教师更要努力学习,跟上信息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为教育信息化的实现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玉明. 试论教师信息素养及其培养[J].

网络信息,,(2).[2] 朱金满. 信息时代教师的信息培养[J].

中小学电教,,(1).[3] 张景生. 现代教育中的教师信息素养[J].

浅谈教育信息化下中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 篇2

一、什么是教师信息素养

根据国内外专家对信息素养的概括和定义, 我们可以将教师信息素养定义为:(1)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对信息、信息社会、教育信息化有基本正确的理解;关心教育信息化进程,积极投入教育信息化工作。 (2)对信息有较强的敏感度,认识到获取信息资源对教育与科研工作的重要性; 为学习或教育教学工作等问题的解决,确认自己的信息需求,能灵活地通过多种渠道较迅速地获取有效信息。 (3)能准确、高效地解读信息和批判性地评价信息;能将信息应用于批判性思考。 (4)能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提取和发送信息;能较好地管理自己搜集到的或自己生成的信息。 (5)能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创造性地使用信息解决问题;能用尽可能好的方式表达、呈现(和储存 )自己生成的新信息。 (6)能将以上一整套信息技术更好地运用于自己的继续学习和交流。 (7)有较强的信息道德意识和信息安全意识。

二、中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

1.缺乏强烈 的信息意识。 各个学校普遍建立了校园网 ,但校园网上的资源的利用率都普遍较低,校园网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基本上没有促进作用。比如大部分学校的网站基本是用来发布通知,其他的与教学相关的内容或资源不是很多。教师对Internet上的资源利用率不是很高,没有一碰到问题,就到Internet上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源的习惯。

2.信息加工处理 能力弱。 有些教师虽然找到一些自己所需的资料,但无法对这么多材料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得到自己所需的信息。网络上的信息千千万万,千头万绪,在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之前,我们应该有一个腹稿,应该在纷繁中抓住重点,根据自己脑子中的思路进行过滤,加工得到自己的信息。

3.信息检索能 力差弱。缺乏电子文献 、网络文献及数据库等的基本知识,不知道怎样高效地搜索自己所需的信息。对检索方法、搜索技巧知之甚少,比如“空格键”、“双引号”的作用,很多人不了解,因此无法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或者要费很长时间才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4.信息技术应用 水平低。 许多教师没有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日常教学活动中的习惯, 或者有些教师由于对信息化设备不是很熟悉,懒于学习,因此在日常教学时很少用,或者只是在公开课或观摩课中使用,缺乏对信息技术的实践经验。另外,很多教师缺乏对新技术的兴趣,这制约着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因此,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尤其重要。

三、中学教师信息素养提高策略

1.加强教师 的信息技术 技能培训。 为了实现培训目标 ,可以依据教师的能力水平将其分为初级培训和高级培训两个层次。初级培训包括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操作系统、文字处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因特网基础五个培训模块;高级培训包括文稿演示、电子表格、网页制作、多媒体作品制作四个培训模块。同时,还应采用灵活多变的培训方式,将基本技能、技巧培训融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培训和课题的开展过程中。

2.促进教师之间 的合作学习。 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学习 ,促进信息素养的均衡发展。教师们依托公开课、优质课、说课评课等形式,促进各方面知识技能的交流与共享。同时,也要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成立教师虚拟学习社区,借助电子邮件、QQ、BBS等方式开展合作 ,不同学科甚至不同学校的教师都可以组成学习团体,彼此取长补短,消除信息素养的性别、年龄、教龄、地区差异。同时,学校可邀请信息专家、教育技术专家到学校讲学,选送教师参加信息学术活动。

3.让教师的 教育观念与时 俱进。教育信息化时代 ,教师要胜任现代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强化信息观念。教师的职业有一个特点,当他刚刚进入教学领域时,需要一段时间积累教学经验,而且经验对于教师非常有用。但是,当教师一旦积累一定的经验时, 经验有时会反过来成为某些教师进步和创新的障碍。

4.积极培养教师 的信息化情感 。信息化教育情感 ,是教师在学习掌握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时的态度倾向。目前很多学校的信息化设备都比较先进,但可能使用的次数不是很频繁。如果教师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满腔热情地投入信息化教学,那么信息化设备将发挥最大价值。因此,在教学管理上, 应该想方设法地培养教师积极主动的信息化教育情感。比如,建立信息化教育教学学科科研小组,提高骨干教师的研究积极性;评选学科运用信息技术优秀课,及时表彰上进者。

提升中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策略研究 篇3

[关键词]信息化 信息素养 提升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30112

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无论是对于人们的生活、工作还是学习都起到深刻的影响作用。而在中学教育领域,信息技术作为推进教育发展的方式之一已然成为一个趋势。然而,这种趋势是否能够朝着成功的方向发展与教师的信息素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今后的中学教师培养中,要不断加强对中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的重视和研究,并且在研究的过程中逐渐使中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成为培养中学教师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进而推进信息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一、转变中学教师的教育观念

在素质教育逐步深入的今天,在时代不断发展与变化的今天,教育的观念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转变,所以作为中学教师的我们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念。同时不断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来转变教学的方法、教学的思想,对教育的发展与变革要有更新的认识。所以,对于信息技术等新的技术要建立足够的自信心,相信在自己的努力下能够接受新的教育技术,同时利用新的教学方式来组织教学。

二、对中学教师进行培训

要想提高中学教师的信息素养,就必须要对中学教师进行培训。随着以信息技术为媒介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广泛应用,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就变得十分普遍。所以,必须要对教师在计算机有关教学的方面进行细致的培训和实践指导。培训的课程要采取多元化的组织形式,例如资源方面的学习、进行讲座、开展实践活动等等。对于培训的人员我们可以先选择一些接受能力比较强的年轻教师,并且逐步以点带面,覆盖所有教师。

我在教学中发现,由于教师在计算机方面的接受能力以及原有的知识基础参差不齐,所以短期内理论知识很难被真正地理解并应用,软件的使用技能也无法熟练掌握。因此,培训应当是持续不断的过程,集中培训要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多媒体课堂讲授与网络自学相结合,采用任务驱动、网络探究等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注重受训教师的真正参与,避免流于形式。

三、鼓励中学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自主学习

信息素养的提高仅仅依靠学校的培训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还要鼓励中学教师在业余时间进行自发的学习。对一种新的现代化教学技术的掌握与应用不是一次或者几次培训就能促成的,所以,需要教师依靠自己进行自学。

教和学都是长期的行为,一种素质和技能的养成也需要长期和细致的劳动加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制订学习的计划,确立各阶段的目标,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才有可能得心应手。

四、结合学科进行学习和实践

信息素养的提高还需要教师结合学科进行学习和实践。信息技术在教学方面,尤其是在教学管理方面的应用主要有教学信息的数字化、系统化等,例如学籍管理、成绩统计、分析等。而在实际的科目教学中主要表现为课件的制作及其在课堂上的使用。所以,我们要想提高中学教师的信息素养就必须要大力结合学科的实际进行相关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能力。最终,让教师成为掌握信息技术、使用多媒体的能手和巧手,从而使教师在实际的具体应用中提高信息素养。

五、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学习

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除了可以运用以上几个方法外,还有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学习,在合作的基础上推进教师信息素养的均衡发展。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说课、优质课等多种方式来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方面的沟通与交流。同时也可以发挥信息网络的作用,成立教师的虚拟学习社区,在社区中教师可以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提升,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取长补短。此外,学校也可以开展一些运用信息技术的相关讲座,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与应用水平。

综上所述,在中学教师的发展与培养中,信息素养的培养是教育信息化逐步发展与应用的重中之重。对于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不仅有利于提升教师与时俱进的学习态度,同时对于促进教育的发展与大幅度进步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因此,在今后的教育领域发展中,要不断加强对中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重视和研究,除了理论研究以及学校、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外,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不断努力,使自身满足信息时代下作为教育人的要求,进而为我国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浅谈教育信息化下中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 篇4

1.信息素养的内容

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教育信息化发挥出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作为教育事业领域中的核心内容,师生应当切实提升自身信息素养,才可以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之下,展现出比较强的适应性,从而也就可以在教育事业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将自身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信息素养是现代社会人才一定需要养成的一种素质,它是在信息化时代当中

涌现在人们的眼前,人们在经过后天的学习及适应之后,逐渐就会养成这种素养。教师的信息素养一般是由三个方面的内容构成的,首先是专业发展领域,教师实

际工作过程中教授的科目应当和信息技术相互联系起来,科学合理的应用信息技

术为课堂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信息技能领域,也就是教

师需要去对一般的信息技能进行分析,促使信息化传播工作的有效性得到大幅度

提升。最终,信息意识领域,这是信息素养的深层次内含,教师日常教学工作进

行的过程中,一定是需要养成这种信息意识,才可以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之下,科

学合理的完成教学工作,妥善解决以往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信息素养包含的内容如图

所示。

信息素养包含的内容

2.现阶段师生信息素养发展现状概述

(1)性别,年龄,学科以及设备等现状

教师信息技术意识水平有待提升,在此所说的信息技术意识所说的是教师面对各种类型信息的情况下展现出的分析和捕捉能力。一般情况下,此意识和教师的性别、年龄以及学科性质之间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比方说,年轻教师相较于年长教师来说,展现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要强一些,女性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比男性教师弱一些,文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比理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强一些等等。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或者是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外部硬件设施的影响,也有可能在自身操作不恰当的情况下,难以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将信息技术或者是多媒体设备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2)不同学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现状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各个学科的教师都应当科学合理的应用信息技术完成信息收集及整理工作,特别是对任课教师来说,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促使教学效率及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但是现阶段我国范围内各个学科教师在文字处理以及多媒体课件制作领域当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难以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将信息技术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此背景之下,想要对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做出保证,自然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情。

(3)不同学生展现出的信息应用能力现状

不同学生展现出的信息应用能力之间差异性比较强;学生本身处理及编辑信息的能力不是很强。比方说某些学生能够从网络上下载相关的主题资料,但是却不知道怎样将这一篇文章编辑成图文并茂的形式,甚至难以将文章当中多余的内容去除掉。学生本身的信息传输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弱,比方说在小组当中各个同学相互合作的背景之下完成作业的时候,某些同学并不了解怎样利用网络和同学相互传输资料,实现资源共享这一个目标。大多数学生只要是在家里想要使用计算机,肯定就会受到家长的反对,因此需要在解决某些问题的情况下,要不需要向教师求救,要不就是需要在图书馆当中找寻答案,一般情况下是没有机会在家里利用计算机完成自主学习任务的。

3.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提升师生信息素养的方法

3.1

切实转变观念,提升认知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之下,教师一定是需要做到下文中所说的两点。首先,由内而外的树立其崭新的教学理念,争取可以在传统教学思维的基础上做出一定突破,将学生当成是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内容,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原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其次,应当对信息素养的含义形成清晰的认识。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不单单是时代发展过程中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一定需要养成的素质,信息技术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让人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只有认识到信息素养的含义及其重要性的背景之下,才可以在日后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更好的应用信息技术,切实提升自身信息素养,从而也就可以在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一定推动性作用。

3.2

以兴趣为出发点,充分调动学生信息应用意识

在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过程中,应当将教师自身作为出发点,切实提升对学生的引导及启发力度,让学生对信息资源产生较为强烈的探究意识,这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前提条件。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当中认识到,假如能够科学合理的应用信息资源,就可以获取到十分丰富的知识,并且还可以让自身的视野变得更为开阔一些,在此背景之下,学生就能够自觉的使用信息技术措施来解决问题。比方说学生在学习完《墨梅》这一首古诗之后,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开放性问题。“人们将梅兰竹菊称为是四君子,那么同学们知道四君子各自的品质是什么吗,为什么?”这一个问题是难以在教材当中找寻到答案的,所以就需要学生在课后自己查找资料,从网络当中获取到答案,不单单是可以让学生养成一定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促使学生逐渐养成一定信息应用意识,在日常学习生活当中积极使用信息资源来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

3.3

师生构建信息平台,互相交流

教育与教学的本质是一种经验传递系统,教与学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知识授受关系。学生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心理结构构建过程。只有加强健康交流,才能使这种经验传递系统处于一种开放状态,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曾指出“为文三多”,即除了多看多做,就是多讨论。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

师生关系时认为师生应该是共同探讨真理的志同道合者,他们之间是民主的,这就决定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必须进行平等的交流。师生之间进行交流能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和完善,师生相长。

结语

浅谈山区中学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篇5

浅谈山区中学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一、信息素养及定义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最早是在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Paul Zurkowski)提出来的。他把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即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时利用信息的技术与技能”。后来信息 素养的内涵不断地得到充实和丰富,美国图书馆协会在其1989年的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他必须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他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现在的具体含义是指:有能力从各种不同信息源(图书馆、国际互联网等)获取、评价和使用信息,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信息知识、信息观念、信息心理等方面。它是人的整体素质的一部分,是未来信息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所以加强信息加强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问题。

对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具备的信息素养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方面

具有计算机以及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

2、技能方面

具有基本的信息处理技能,能根据需要寻找和搜索相关信息,分析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具有推理技能,能对选择和行为做出推理,得出不同点和推论,关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思想,通过推理和使用证据做出判断和决定;

具有调查技能,能发现相关问题,提出和定义问题,准备所做内容和怎样调查,预测效果,检测结论,发展思维;

具有创造性思维技能,能够检测假设,应用想象,寻找变革性效果;

具有评价技能,能够评价获取的各类信息,判断读、听和做的内容价值,提高自身和他人工作或思想的价值判断标准。

3、思想意识方面

具有思维能力和求知意识,知道如何学习。

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知识经济的崛起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人才素质和教育质量成为国力竞争的关键。这就对教育这区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为跟上时代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在我国蓬勃发展。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陈至立部长指出:实现教育信息化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在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改革中,我们一定要把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放在重要地位。信息技术与应用是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具有一定程度智能化、高效率的电子手段与设备。它包括计算机、数据库、联机网络、电子印刷、电子商务以及卫星通讯等。它们的兴起成万倍地提高了人类社会的信息生产、存贮与传递能力,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实践活动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对技能的教育,而是一种对信息技能(技术层面)的教育,不断提高人们文化素养(知识层面)与信息意识(意识层面)的水平,即通过对信息技能的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这对信息素养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二、山中学区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

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使山区教育有了质的飞越。山区中学的办学质量不断提高。目前,信息技术课已作为必修课列入中小学课程安排,但在部分地区的部分学校仍未得到充分重视,尤其是在较贫困的山区学校。要使信息技术真正走入课堂,还需要大力开展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普及、培训,使大家充分认识到这门技术的重要性。笔者认为信息素养教育主要由设施、教师、学生三个要素构成,主要是通过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实现的。如下从我区山区学校、家庭、学生三个方面的现状做以分析。

具我区信息技术调查表明山区学校大多有计算机设施。但用于教学的计算机设施学生人均约30人一台计算机。学生家庭拥有计算机的占约在0.5% 。大多学校没有专职、专业的计算机教师队伍。由普遍开设的计算机课程只是处于一种应付的状态,设施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计算机教学质量低下。学生普遍在小学没有受到计算机知识教育。信息素对于山区学生只是有其名,并无其实。现状与时代的要求相差甚远。追其原因有三,一是信息化观念落后,二是经济制约,三是师资缺乏。如何改变这种局面笔者认为:一要提高教育信息化的认识,这需要主管部门、学校领导、教师、家长的认识充分、到位;二要努力创设信息化的环境,这需要行政部门、社会力量、学校、家庭共同努力。三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这要主管部门、学校、教师三方协同。就家庭而言争取学生家长的配合与支持,争取家庭购买微机,让学生课余在家里也能上机实践,拓宽上机实践渠道。此外,还要向学生家长宣传和普及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注重传播信息时代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观念。

三、信息素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前已论及信息素养的定义,信息技术教育内容清晰可见。那麽如何实现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创设一个信息技术的环境是信息素养教育的基础;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是信息素养的主渠道;实现信息技术课程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搞好信息素养教育的保证。

(一) 信息技术环境是信息素养教育的基础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离不开信息技术环境,信息素养教育最根本的是要创设一个信息技术的环境,没有一个信息技术环境就没有实现信息素养教育的可能。让学生置身于信息技术的环境学习信息技术,让他们感受到学习就是信息技术的运用,信息技术的运用过程就是培养信息素养的过程,让他们感受到信息技术无所不在。从而使他们受到良好的信息素养教育。为此,学校要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信息技术的学习环境和信息技术化的教学环境,乃至信息技术的生活环境。

1、硬件设施:*计算机教室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主阵地,学生获取计算机知识和信息的主要场所。*多媒体电子阅览室或图书馆,此学习环境中,每个学生可按照需求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校园闭路电视双向控制系统:播放或选播系统,是学生获取各种信息的最直接、快速的手段。* 校园网是采用用网络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网上交流的能力。* 远程教育信息资源网站:目前阶段,作为辅助形式,提倡并鼓励学生采用此方式获取信息。

2、管理运用:(1)开放管理,一是指对学生开放,是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二是学校为学生创造运用信息技术,展示信息技术的机会和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计算机技术应用竞赛,给学生一个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三是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通讯功能。通过他们的电子信箱传递信息,沟通联络。对此我们进行了有意的尝试,运用北京智响公司的家校通系统,实现家庭、学校、学生的沟通。在抗击非典的假期中实现了家长和学校的联络,实现了教学的指导答疑。在非常时期信息技术显示了无比的.优势。(2)教学运用,教学中运用浏览器开展网络教学、网上邻居开展网络课堂教学。

(二)信息技术课程是信息素养教育主渠道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和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运用其学科特点,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课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能力,使之为其它课程的学习以至将来工作服务,形成终生受益的技能,是我一直在尝试、探索的问题。山区中学相对而言,较城市地区条件差,主要是学生在这方面的基础较差,他们除了每周一节的信息技术课之外,根本没有机会接触这方面的知识。在这种环境下,如何上好这节课,抓住这45分钟,发挥主渠道的作用,使学生学到尽可能多的东西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对此我有如下认识和体会。

(1)、激发兴趣是基础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在教学中的重要性。20世纪初,某一著名进步主义教育家把兴趣作为其教学法的中心,他指出:“兴趣是个水闸门,借助它,注意的水库被打开,并规定了流向。”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这样的话“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增进了个人潜力的发挥。兴趣是学生活动的强化剂,在学生的认识过程和学习活动中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它能集中注意力,活跃思维,使人产生积极探求的动力。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营造生动、活泼、轻松、主动、和谐学习气氛,千方百计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他们觉得学习是一种快乐,在快乐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培养能力。

无论是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和发展的今天还是未来,计算机都将起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这门课也以他独有的魅力赢得了学生的兴趣,深山里的孩子更是如此,我刚刚来到学校的时候觉得学生好喜欢上信息课,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比较闭塞,很少有机会接触大山以外的事物,所以他们对电脑,对信息、对网络充满了无限的幻想与向往,有时因为停电或其他原因,没有上上信息课,他们会很失望、很沮丧,哪怕是利用课外时间也要把这节课补回来。但是,后来我发现,他们的这种兴趣只是简单地喜欢而已,觉得信息课不像其他学科那样累,在信息课上可以很放松,并非认识到信息技术在信息时代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利用学生的这种兴趣使学生逐步掌握有关计算机操作知识及操作方法,培养学生“获得--分析--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加以正确引导、扶植、培养,使学生的兴趣为学习知识、掌握本领服务。举个例子来说吧,当学生问我:“这节课我们‘玩’什么的时候”,我并没有严厉地加以批评,那样会扼杀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对信息技术课产生和其他学科一样的压力和畏惧,反而会是得其反。针对这种情况,我顺水推舟,让他们玩纸牌游戏,同学们玩得很高兴,如果不加限制地一直玩下去,肯定是不行的,所以让他们玩儿半小时之后,立即停止,问:大家玩得高兴不高兴呀?都谁会玩了?同学们都很积极,纷纷兴起了手,似乎有了成就感。这时,我继续说:“那王老师可要和你们请教一下了,我怎么样才能把牌放到我想放的位置呢?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把那个箭头放到牌上,按住鼠标不松手挪到要放的地方就行了!”听到学生这样的回答,我知道他们已经掌握了鼠标拖动这个操作,这时,我对他的表述加以引纠正,使他们开始就养成使用计算机术语的习惯,“那个箭头叫鼠标指针,当鼠标指针指向你要移动的对象时,按下鼠标左键不放,在桌面上拖动鼠标,到达目的地后释放鼠标左键,就完成了移动纸牌的操作,这个操作我们叫它鼠标的拖动。”这样,一个个的问题解决了,同学们在游戏中,掌握了鼠标的几种操作,认识了程序窗口,并学会了使用计算机术语,何乐而不为呢!可见,兴趣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养有着不忽视的作用。

(2)、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关键

教育部将原来中小学的计算机课程正式更名为《信息技术》课程,并强调《信息技术》应成为中小学阶段“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信息技术本身是一门现代的、灵活的,操作性和创造性极强的学科,如果采用传统的课本、板书的教学方式,会使信息技术课堂显得枯燥、呆板,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进而会影响学生各方面能力以及整体素质的提高。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门课,是摆在我们计算机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亟待解决的任务。“任务驱动”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对于教师而言,“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学习方法,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尤其适于学习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任务驱动”使我们的目标十分明确。在某个学习阶段,紧紧围绕一个既定的目标,了解相关的知识和操作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兴趣。现

[1] [2] 下一页

在我们采用的教材就是以“任务驱动”模式编写的,每一课都以完成一个任务为主线,在实际教学中,我根据我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稍加调理,因为山区经济条件的限制,我教的180多名学生之中,只有2名家里有电脑,所以绝大部分同学都没有实践的机会,因此,基础比较差,如果按照教材走的话,学生很难完成任务,那样很容易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因此 ,针对这种情况,我把大任务又细分为一个个的小任务,这样通过学生的努力,自己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而产生更强烈的动力。这样,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任务中体验成功,成功之后再渴望更大的成功,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使学习成为自身的一种需求,而不是负担。

在教学过程中,我非常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不仅使学生学到知识,更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操作、学会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放手大胆让学生尝试探求新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表明,探究的过程,不仅有助于学生去建构知识、提高认知水平,更能发掘其创造潜能,提高创新能力。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后,不但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对于同样的问题也能找出相关的解决办法,而且他们不再把知识的学习当作目的,而是将其作为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

(3)实践练习是重点

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信息技术课离不开实践,加强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重要措施。首先,教学可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做到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可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尽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留出动手实践的时间,避免由人灌→机灌,加强巡视指导,不能让学生在某个小问题上卡壳,浪费宝贵的操作时间。因此多动手多实践多练习是发展学生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手段。

例如,在讲“练就灵巧的双手??了解键盘,练习指法”一节时,我发现很多学生在认识了键盘之后,不愿意认真地练习,而这节又是一节基础课,必须要反复练习才能熟练,为以后的学生打好基础,根据学生的好玩特点的好胜心理,我找到一些练习指法的小游戏,又开展了激烈的小比赛,学生产生了兴趣,积极性自然也就升高了。这样,学生在“玩”中得到的练习,在快乐中发展了能力。又如,在讲Word时,学生觉得就是打打字,没什么意思,于是我在课前布置了任务,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作品,题目可以自定,内容可以自选,我要给也分数,最后请分数高的学生上前展示他的作品。上课以后,同学们积极动手作起来,都希望自己的作品可以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下课时,很多同学都做出了不错的作品,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是有用的,但这些特定的技能并不能为学生提供不同情形下的技能应用迁移。因为特定技能的课程只向学生介绍如何使用计算机,却很少提及何时使用计算机,为什么要使用计算机。学生学习了各种孤立的计算机技能和工具,仍可能对如何将各种技能整合在一起用来解决难题和完成任务不知所措。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需将各种孤立的计算机技能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并与学科教学和学生的作业联系起来。比如,元旦的时候,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用计算机做一张贺卡将它打印出来或用电子邮件的方式送给同学或老师。学生利用学过的技能,从信息源获取素材,加上自己的创意形成图文并茂的贺卡,用E-mail发送给教师或同学。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有效地将所掌握的各种孤立的计算机技能融合在一起来解决问题,很好地锻炼了学生应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实现课程整合是信息素养教育的保证

信息技术教育不应只限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应将信息技术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加强与其它课程教学的有机整合,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就是一门工具课,信息技术就是一种崭新的、先进的、方便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使教师传授知识从单纯利用语言和板书形式,提高到集声、光、色、图、动画于一体,能够化抽象为直观、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枯燥为有趣,在教学过程中,充满了独特的魅力。应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各个学科的学习当中去,真正做到“让信息技术走进每一间教室、走进每一堂课”。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以信息技术促进其它课程的学习,即以信息技术的方法,例如使用多媒体,使用因特网学习其它课程的有关内容;另一方面,通过其它课程的学习,充实、完善或补充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不足,使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更全面、更具体、更生动。既有利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又有利于其他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信息素养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在信息素养教育的过程中,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具有了正确的思维方法,具就能准确地确定信息源、合理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从而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浅谈教育信息化下中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 篇6

随着广播、电视、计算机等大众传媒的大量应用,社会对媒介功能有了新的认识,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观点也随之发生根本转变。我们学校更处在信息化浪潮的前沿,学校教师要正确批判对待各种媒介。对教师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对于学校的人才建设,对于教师自成修养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师要正确理解媒介素养的内涵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大众传播的认识、利用和参与方面的素养。媒介素养教育从字面来看,就是对传媒人进行媒介素养方面的教育。其中传媒人的媒介素养直接关系到大众传媒能否垒面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也对其他人的媒介素养也有“言传身教”的影响。在信息时代,媒介素养教育(Media Literacy Education),就是要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教师作为传媒人,要对信息社会里各种媒介作充分的认识,能结合所教授的内容,合理组织各种媒体;同时要教育学生对信息的识别、获取、分析、评估、传播等信息活动方面持正确的态度。

(一)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对象是教师

在信息社会,每个人学习活动的中心和获得世界信息的主要途径是通过使用媒介;每个人对于外部世界的多数观察和体验,也是通过媒介获得的。教师作为学校的支柱力量,更不例外。在学校教学课堂里,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中采用媒介传授知识,但是媒介仅仅被教师看作是信息的传输系统,只是作为一种装饰物,被教师仅仅通过媒介进行教学,仅仅是把媒介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因此,鉴于使用教师作用媒介有许多不合理性,所以要加强对教师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二)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任务是帮助教师对媒介和及其携带信息的独立思考与批判能力

教师具有媒介素养,才能正确使用媒体,才能正确认识和判断媒体及其所传播的信息能否有效地对媒体施加影响,才有可能把批判媒体的想法转化为行动。另外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帮助教师成为媒介的主动使用者,而不只是被动的接受者。

因此逐渐培养教师对媒介和及其携带信息的独立思考与批判能力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重点任务。

(三)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更好有效培养学生

在教育环境中,媒介素养并不是简单地掌握理解媒介的知识和使用的技巧,教师的媒介素养的概念还必须与学生所在的环境联系起来。教师的媒介素养对学生而言,是批判性媒介免疫教育。对于诱惑性媒介,如网吧,抗拒性批判对学生来说是一种精神损害。对教师来说,这个时候不是想方设法去控制学生使用媒介的思想,而是想方设法启发学生正确使用媒介。另外对媒介的消极影响,不是想方设法压制它,而是想方设法转变它。媒介本身已经完全融人日常生活,构成了社会文化中无法割裂的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单纯的抗拒式的媒介素养培养开始力不从心。媒介凭借信息,影响学生的思想、态度和行为,媒介素养教育中的教师作为促进者,引导学生对大众媒介的认识,以自身对媒介的体验和观点,正确影响学生。

二 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建构

(一)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

从媒介素养教育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建构应该从五个方向去考虑:识别信息的能力,分析信息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评估信息的能力,传播信息的能力。这个五个方向为教师正确批判媒介及其批判媒介所带来的信息提供有力的步骤,是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

首先让我们来说说认识信息的能力。在多元的媒介环境中,教师通过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合理地利用媒介促进自我完善。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大众传媒中就是一个双刃剑,在对社会的进步做出巨大促进,也同时存在着负面信息。这些信息即使不被主流社会所接受,也能在社会中流行。因此教师媒介素养教育中要培养教师要识别出这些负面信息,并且要不断地列举并评论这些负面信息,以提高教师自己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

分析信息的能力运用教师现有的世界观、知识、态度和价值观解决问题。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灵活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和知识的能力、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职业鉴别的能力、预测可能出现结果的能力、对已预定的解决方案初步提出评估意见的能力。

获取信息的能力就是灵活运用各种媒介工具,从各种各样的媒介来源中查找、组织和恢复信息的技巧以及使用录像、计算机和多种网络服务的技术工具的能力。获取信息技巧经常被称作信息素养,或更近一些的叫做“信息高速公路的驾驶训练。

评估信息的能力是教师对于媒介信息意义所具有的价值及其信息所产生的后果进行判断、鉴选、综合分析,从中捕捉到与自身密切相关的有用的信息。

传播信息的能力是在教师对媒介做正确批判后,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性传播信息。信息的传播一直受技术与媒介特性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既表现在传送速度、传播方式、传播目的,也表现在媒介力量的整体运用上。同时,媒介信息的形式与内容密不可分,每种媒介都有独特的传播方式与符号特质,同一信息源,采用不同的媒介表现形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只有掌握各种媒介的特性和使用技巧,才能有效地制作出有利于己方作战效能的媒介产品。

这个五个方面不是相互独立,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教师在对媒介分析的时候,要综合运用这个五个方面,要认识到媒介是人类生存的一种的手段。学会有效地利用大众传媒帮助自己成长与进步。这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教师应该了解媒介及其信息对自己的意义,了解自己的需求,并学会利用媒介满足自己的需求,以帮助与促进自己健康发展

(二)实施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策略:

1、充分发挥新闻传播院校的骨干作用,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教师是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力量。能不能推行媒介素养教育,关键在于师资。可以说师资问题是许多国家在启动媒介素养教育时都曾面临的困难。诸如教师如何从浩如烟海的媒介信息中甄别和筛选媒介素养教育资料,如何实施教育,如何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处理不同学生对同一媒体信息的不同解读,如何评价学生媒介素养成绩等等。

2、成立有关教师组成媒介素养教育研讨小组。学校可以成立媒介素养教育组织机构,这些机构通过创办会议、开展专题研讨等形式来倡导媒介素养教育。这种媒介素养教育研讨小组也可以召开有关媒介素养教育学术研讨会议,让各个学校教师积极参加,发表各自的意见。这样媒介素养教育研讨小组是保障媒介素养教育实施,可成为学校对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组织机构。

3、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每一位教师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是一种终身教育和通识教育,媒介素养教育需要采取丰富多样的,持续不继的教育活动,比如视听材料、广告海报,活动材料等等,也可通过媒体本身进行,媒体制作并播放一些普及性的媒介素养提高节目。

三 培养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

(一)有助于建立起广大教师自发抵御负面信息的能力。在科技进步一日千里的情况,媒介给当代教师所前所未有的信息影响也是不可估计,筛选可靠,可行的信息应该是教师的基本修养。

(二)有助于培养教师有效利用媒介的策略水平,优化传播信息的效果。

浅谈教育信息化下中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 篇7

一、信息素养和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

(一) 信息素养的内涵

1. 信息意识层面。

这一层面体现了教师对信息的敏感程度和对信息的情感态度。首先, 教师应具有辨别有用信息与无用信息、健康信息与污秽信息的能力。其次, 教师应具有正确的科学观。再次, Internet网络技术的发展, 使整个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 随之也相应地出现了网络道德观。作为教育的实施者, 人类灵魂塑造的工程师, 在思想方面更应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

2. 信息知识方面。

信息知识是人们对于信息理论、信息技术及信息伦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信息知识方面的具体内容有: (1) 有关信息的基本理论知识; (2) 现代信息技术知识; (3) 信息伦理知识, 介绍产权保护法、民法等有关软件和网络法律保护条款, 使信息用户在使用网络时自觉维护网络的秩序和安全, 不输入有害病毒, 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3. 信息技能方面。

信息技能是指人们对信息的获得、处理、储存和利用等方面的能力, 是信息素养的核心因素。它包括: (1) 信息工具的运用能力 (2) 信息获取能力 (3) 信息处理能力 (4) 信息利用能力 (5) 信息传播能力 (6) 信息创新能力 (7) 信息评价能力。

4. 信息伦理方面。

信息伦理也称信息道德, 是调节信息生产者、信息加工者、信息传递者和信息使用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包括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遵循信息法律与法则和遵守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来规范自身的信息行为。

(二) 教师信息素养的基本内容

教师信息素养主要指以获取、评估、利用信息为特征, 传统与现代文化素养相结合的科学文化素养。1.基本信息素养2.多媒体素养3.网络素养4.课程整合素养: (1) 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 (2) 合理地鉴别吸收、归纳储存的能力; (3) 创造、生成、交流和输出的能力; (4) 全面、客观地评价信息的能力; (5) 明辨是非曲直的道德判断能力; (6) 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能力: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不断学习, 用最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论, 学习多媒体网络知识, 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式方法。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提升外语教师信息素养的必要性

(一) 信息素养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的内容

2007年10月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大学英语课程“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其核心理念可以概括为“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相结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与课程融为一体, 提高教学效率, 实现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全新的、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 从而彻底改变传统教学结构, 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

(二) 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教学有效整合的客观要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 尤其是在“主导—主体”的教学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 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 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 使各种教学资源和各个教学要素及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而相互融合, 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 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具体意义为:一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进行教学;二是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进行探究学习, 培养能力。

1.培养英语教师信息素养能满足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需要。

2.培养英语教师信息素养是实现个性化教育的需要。

3.培养英语教师信息素养是实现开放式、互动式教学的需要。

(三)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的内在要求

信息时代教师的角色由教变为导。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得到的, 而是学生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 借助他人的帮助, 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获取的。

(四) 信息素养是教育学理论发展的需要

在英语教学领域, 教育技术经常被教师忽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利用不足或被闲置。在信息技术环境中, 信息化教育是现代教育理论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现代信息技术必须在现代教学思想指导下才能更好地发展, 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五) 信息素养是教师终身学习的需要

研究终身学习的专家曾提出:“只有学习的速度赶上变化的节奏, 才能立足于社会”。因此, 英语教师必须不断地进行学习, 才能跟上语言的变化, 而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具备了较好的信息素养, 才能熟练运用信息工具有效搜索信息并对其进行组织处理, 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背景下提升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的策略

(一) 转变观念, 学习教育教学信息学

信息时代, 教师要胜任现代教学工作, 就必须强化信息教育和信息观念, 重视信息素养的培养。通过教育教学信息的学习, 教师们才能意识到只有把握了信息科技, 把握了教育现代化, 才能在信息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促进教育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共同发展。

(二) 通过培训, 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学校可以采取短期培训和校本培训等形式。短期培训是指由各相关院校或师资培训中心等组织的有计划的、大规模的、短期集中进行的有关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活动。校本培训是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决策主体、主要培训基地, 立足于学校的现有条件及教育实际, 已达到促进学校发展和提高全员素质为目的, 是一种直接培训形式。

(三) 自发研修, 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

多在网络上阅读;多用电脑写作;多在多媒体教室或电脑室上课;多用电脑处理日常事务。

(四) 利用资源, 强化信息素养的意识

学校应以图书馆为主导, 开展教育信息等的教育, 使广大教师在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的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加强自己的信息素养。图书馆和阅览室汇集了各方面的专业知识, 教师应充分利用它们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并为未来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 亲身实践, 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的最高层是信息应用。就是应用信息区解决学习、生活, 乃至工作中的问题, 从而培养教师的高级思维能力, 尤其是应用信息手段, 提高教育质量,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训练学生的信息技能, 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丁世昶.略论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池州师专学报, 2005 (8) :142.

[2]刘守刚.在新课改理念下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之我见[J].大学英语学术版, 2006.3 (2) :461.

[3]刘志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外语教师的信息素养刍议[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9 (5) :44.

[4]扬威, 史春秀, 巩进生.信息技术教学导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192.

[5]张海鸥.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J].职业圈, 2003 (3) :62.

[6]赵卫博.网络环境下高校外语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高[J].甘肃科技, 2009 (9) :174.

浅谈教育信息化下中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 篇8

关键词:信息化;教师;信息素养

中国分类号:G451

0引言

21世纪是科技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而对滚滚而来的信息化浪潮,教育信息化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教育必将而临一系列根本性的变革,这场变革能否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教师,因此,如何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信息素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科教兴国的最迫切行动之一。教师要在信息社会中立于小败之地,就必须熟练掌握获取和利用信息的技能,小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质。

1教育信息化的基本内涵及其特点

教育信息化就是要在教育、教学领域和教育、教学部门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教育信息化可以从技术层而和教育层而加以考察。从技术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化:数字化使得教育信息技术系统的设备简单、性能可靠和标准统一;网络化使得信息资源可共享、活动时空少限制、远程介作易实现;智能化使得系统能够做到教学行为人性化、人机通信自然化、繁杂任务代理化;多媒化使得信媒设备一体化、信息表征多元化、复杂现象虚拟化。

教育的信息化小仅仅是教育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更新,还将导致教学的组织形式、教育方法、教育目标、教育结构、教育管理制度、教育体制、教育思想的变革。教育以人为本,培养信息化人才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根本任务,相当于建设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动机。如果教育信息化工程实施中小培养相应的人才,必然是而子工程,小会有任何实质性的效果。因此,要加快教育信息化健康、持续、深入地向前发展,关键在于要加快教师信息素质的培养,培养出大批优秀的师资人员。

2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途径

2.1帮助老师树立全新的教育观首先要树立学生主体性的教育观。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形成了一种封闭的,灌输型的教育方式,这对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是十分有害的。因此,在信息化教育中,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着重引导学生提高自我教育能力,不断提高对网络文化的识别、自律、抗诱惑能力,从接受式教育向批判式教育转变,培养学生独立的批判精神,构筑一道信息"防火墙"。其次要树立开放性的教育观。在信息教育中,教育已不可能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给学生灌输知识。因此,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当前社会生活中,尤其是网络世界中各种现实的教育资源,促使受教育者知识的更新和发展。

2.1加强在职教师信息素养的继续教育

新形势呼唤高信息素养的中学教师,而在我国的教师队伍中,由于种种原因,教师的信息素养普遍较差。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重视和强化在职教师的信息素养的继续教育。针对目前教师实际情况,信息素养继续教育可采用以下方法:短期培训:主要是指短期集中进行信息技术的进修活动,如由各大专院校、教研部门等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等。校本培训:指学校组织的教师信息素养培训活动,包括学校利用寒暑假或双休日组织的信息技术培训、信息技术与德育课程整合的教学观摩或教学研究等。校本培训是最具活力和效力的师资培训活动。自学研修:指非组织性的、自发的教师自我提高信息素养的方法。主要包括:阅读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杂志;参加网上教育论坛的专题讨论,交流经验,展示自我;积极参与各种教学研讨会等。自学研修活动特别有助于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活动。

2.3在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拓宽、更新知识结构

传统的教学形式即教师讲,学生听,各学科的知识互不交叉,久而久之,使学生学到的知识离散性较大,很难形成多因素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由于长期不与其他学科接触,不少教师变成了本学科的"教书匠"。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综合科目的设置,要求教师必须主动拆除学科间的篱笆,使本学科的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社会生活知识紧密结合起来。国家教育部正在进行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修订,欲将信息素养技能与其他学科领域整合起来,教师应抓住这一机遇,积极投身于课程整合中,在自己本学科专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丰满自己的知识结构。

2.4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主动与学生一同进行合作

学习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领导要给教师布置必须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才能够解决的课题,并将这一课题同时布置给学生,让老师和学生同时、分别写出课题报告,这样教师便于发现学生作品中的独到之处,感悟到自身报告中的局限性,从而利用交互作用,教学相长,更加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在当今的课堂中,教师的"知识权威"地位正在动摇,教师与学生在同一起跑線上的情境越来越多,教师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2.5积极创设软、硬件网络支撑平台

学校应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配置相应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建设校园网。经济条件许可的学校可建立多功能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所有教室配备大屏幕彩电和计算机并全部联入互联网;可成立网络中心和信息技术教研室,购进必要的软件和教学资料,建成自己的教学资源库;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策略和模式,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验研究,组织教师进行电脑知识培训,从而推动整个教师队伍信息素养的提高。

3结语

教育信息化是世界各国关注和重视的焦点,也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师教育信息化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要有效地实现教师教育信息化,关键在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本文从研究教师教育信息化内涵入手,通过深化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的改革,努力构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教师教育中的应用,必将促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实现教师的信息化教育以及教师教育过程中的信息化管理。

参考文献:

[1]杨晓宏,梁丽.全面解读教育信息化[J].电化教育研究,2005,01

[2]覃其兴.浅谈职业院校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4

浅谈教育信息化下中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 篇9

时间限制: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1.本讲提到,对人类文明进步起根本作用的是(C)。

A.朝代的更迭 B.政权的替换 C.技术发展 D.人才的培养 2.下列不属于创造过程的八阶段说的是(B)。

A.发现问题 B.解决问题 C.领域探索 D.酝酿 3.本讲认为,创新的本质是(C)。A.创造 B.制造 C.执行 D.模仿

4.人类传播史的“第一纪”以(A)为平台。A.印刷媒体 B.广播 C.电视 D.移动互联网

5.“三个解放出来”有利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C)来指导新的实践。

A.辩证思想 B.方法论 C.马克思主义 D.唯物主义

6.根据本讲,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的更高目标是(D)。A.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B.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

C.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

D.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7.根据本讲的内容,服装设计师最好在(A)颜色环境里工作。A.蓝色 B.红色 C.中性 D.透明

8.2016年12月7-8日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A)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新局面。A.党的建设 B.科学文化 C.思想政治 D.素质教育

9.总书记强调,高校(C)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

A.团委 B.校长 C.党委 D.高层领导

10.本讲提到,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三大要素中,(D)处于主体地位,起主导作用。

A.工作对象 B.工作环境 C.工作内容 D.工作者

11.本讲提到,(D)是制约高校党建工作开展的关键。

A.党组织队伍人员配置的不完善 B.活动方式落伍 C.党员模范作用发挥不够 D.创新意识缺失 12.研究发现,高创造力的人,智商一般在(B)水平。A.70 B.110 C.135 D.150

13.本讲提到,创新具有(A)个不同领域的特殊性。A.6 B.7 C.8 D.9

14.本讲提到,国内外的通常看法是如果(A)毕业考试合格后,那么就可以直接投入到社会工作中去。

A.高中B.小学C.本科D.研究生

资料

15.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在工作机制上出现“踏空点”,主要表现在不重视以(B)为中心,缺乏对象研究,特别是结构系统化脱节。A.高校党政干部 B.学生 C.思想政治课教师 D.共青团干部

16.本讲认为,导致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教育落后的原因主要是(D)。A.不让子女上学B.子女不爱上学C.师资条件D.小学拆并

17.鲁班意外被草划伤而发明了锯子,这是属于创造过程的哪一个阶段?(C)A.领域探索 B.发现问题 C.留言有关信息 D.酝酿

18.本讲提到,最初的自由资本主义只有(D),政府不参与市场经济。A.宏观经济学 B.里根经济学 C.凯恩斯主义 D.微观经济学 19.Futurelearn是由(D)发起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A.日本 B.巴西 C.德国 D.英国

20.根据本讲,列宁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发展的(B)阶段。

A.自由资本主义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国际垄断资本主义 D.新自由主义 21.本讲提到,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地区7到15岁儿童的入学状况(B)全国平均水平。

A.远远落后于 B.基本上达到了 C.大幅度超过 D.不确定 22.本讲提到,教育形式包括学校教育、(C)、家庭教育等。A、自主学习B、互帮互助 C、社会教育 D、社团学习23.“不破不立”所体现的思维方式是(D)。

A.逻辑思维 B.发散思维 C.直觉思维D.批判性思维

24.本讲第二部分主要讲解(D)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中的作用。A.共同富裕 B.经济全球化 C.文化 D.教育

25.本讲认为,在教育扶贫方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首先需要对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施(B)政策。

A.科教兴国B.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 C.人才培养 D.奖学金 26.本讲提到,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现状是(B)。

A.实践教学资源缺乏,产业对接水平较低,校校通尚未实现

B.基础设施.资源建设初具规模,但质量有限,应用水平不高

C.网络办学初步实践,资源积累基础薄弱,开放大学尚未形成D.基础设施薄弱,资源共享水平低,区域发展不均衡

27.中国共产党对新形势下的高校党建.党对高校的领导要全面加强,契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的(B)的主题。

A.请进来,走出去 B.全面从严治党 C.中央八项规定 D.中国特色高校建 28.要使“三会一课”日常生活化,重点在(D)。A.法治 B.人选C.人心 D.实效

29.网络的发展历程中,web2.0阶段是基于(A)。A.互联 B.人工智能 C.社交 D.搜索

30.下列属于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工作方针的是(B)。A.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

B.育人为本

C.以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

D.统筹规划,分类推进

二、判断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资料

1.在芭比娃娃的一系列价值链中,中国制造的附加值最低。

2.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革命,最初应该是在最发达的几个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这些发达国家只有单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才有可能成功。

3.幽默是能够在欢乐中去体会一件事情。

4.截止2015年,划片就近入学已经成为主流,且已经达到政策要求。

5.希拉里·克林顿说:“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掌握了未来。”

错 6.从九十年代末开始,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通常称之为“大学扩招”。

7.尽管人类的历史写的是帝王将相史或战争史,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科学和技术发展史。

8.网络微信时代本质上是一个新基础工具应用的时代。

9.总书记在对河北阜平以及湖南湘西的考察过程中,多次提出要大力加强教育扶贫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10.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高校党建工作,从1980年开始就每年召开一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研究新问题,交流新经验,做出新部署。

11.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关键在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12.本讲提到,“传播中国好声音”讲的是内容,但是“传播好中国声音”讲的是效果和策略。

13.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中指出到2020年,全国高校建成网络教学平台,60%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80%高校建立数字化科研协作支撑平台。

14.本讲认为,创造力是天生的不能通过后天的学习提高。

15.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新闻生产的门槛在逐步提升。

16.中国网民规模高速扩张阶段已经结束,非网民的转化急剧减缓。

错 17.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革命,最初应该是在最发达的几个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这些发达国家只有单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才有可能成功。

18.我们教育改革发展要贯彻“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二十字方针。

资料

19.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党十七大提出的一个关乎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伟大战略。

20.教育供给侧改革,关键是政府简政放权,促进社会力量办学,消除垄断,放开管制,解放教育生产力。

赠送相关资料

考试答题的技巧

拿到试卷之后,可以总体上浏览一下,根据以前积累的考试经验,大致估计一下试卷中每部分应该分配的时间。安排答题顺序关于考试时答题顺序,一种策略是按照试卷从前到后的顺序答题,另外一种策略是按照自己总结出的答题顺序。无论采取哪种策略,你必须非常清楚每部分应该使用的最少和最多的答题时间。按照自己总结的答题顺序:先做那些即使延长答题时间,也不见得会得分更多的题目,后做那些需要仔细思考和推敲的题目。例如,数学先做会做的题目,再做难题,所谓难题,就是你思考了好几分钟仍然无法做出的题目。再例如,英语和语文,你可以先把填空、选择、作文等题目做完,然后再做阅读题目。

数学处于高级阶段的贾甲在某次考试时,做到第5题时,实在做不出来,于是就先不做,继续往下做,到了第10题时,又做不出来了,心里有点着急,就暗自对自己说,“平静”、“平静”,于是隔过去往下做,到了第15题,又做不出来了。于是就回头做第5题,想了几分钟后,仍然做不出来,于是就再做第10题,想了一会儿,突然想到了解题思路,于是就很快的做出来了,这时心情已经平静下来了,然后接着做第15题,想了一大会儿,只是想出了某一步骤,于是就把这一步骤写在试卷上,并猜了个答案写上,然后再回头做第5题,想了一会儿就做出来了。然后,他用了几分钟检查了所有题目,发现没有大的错误后,他就再做第15题,他在脑子里把与这道题目相关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逐一回忆,由于他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所以,回忆了几遍之后,他终于想出了第15题的解题思路,于是就很快的做出来了。

一、答题原则

大家拿到考卷后,先看是不是本科考试的试卷,再清点试卷页码是否齐全,检查试卷有无破损或漏印、重印、字迹模糊不清等情况。如果发

资料

答题时,一般遵循如下原则:

1.从前向后,先易后难。通常试题的难易分布是按每一类题型从前向后,由易到难。因此,解题顺序也宜按试卷题号从小到大,从前至后依

次解答。当然,有时但也不能机械地按部就班。中间有难题出现时,可先跳过去,到最后攻它或放弃它。先把容易得到的分数拿到手,不要

“一条胡同走到黑”,总的原则是先易后难,先选择、填空题,后解答题。2.规范答题,分分计较。数学分I、II卷,第I卷客观性试题,用计算机阅读,一要严格按规定涂卡,二要认真选择答案。第II卷为主观性试

题,一般情况下,除填空题外,大多解答题一题设若干小题,通常独立给分。解答时要分步骤(层次)解答,争取步步得分。解题中遇到困

难时,能做几步做几步,一分一分地争取,也可以跳过某一小题直接做下一小题。3.得分优先、随机应变。在答题时掌握的基本原则是“熟题细做,生题慢做”,保证能得分的地方绝不丢分,不易得分的地方争取得分,但

是要防止被难题耗时过多而影响总分。

4.填充实地,不留空白。考试阅卷是连续性的流水作业,如果你在试卷上留下的空白太多,会给阅卷老师留下不好印象,会认为你确实不行

。另外每道题都有若干采分点,触到采分点便可给分,未能触到采分点也没有倒扣分的规定。因此只要时间允许,应尽量把试题提问下面的

空白处写上相应的公式或定理等有关结论。

5.观点正确,理性答卷。不能因为答题过于求新,结果造成观点错误,逻辑不严密;或在试卷上即兴发挥,涂写与试卷内容无关的字画,可

能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胡乱涂写可以认为是在试卷上做记号,而判作弊。因此,要理性答卷。

6.字迹清晰,合理规划。这对任何一科考试都很重要,尤其是对“精确度”较高的数理化,若字迹不清无法辨认极易造成阅卷老师的误判,如填空题填写带圈的序号、数字等,如不清晰就可能使本来正确的失了分。另外,卷面答题书写的位置和大小要计划好,尽量让卷面安排做

到 “前紧后松”而不是“前松后紧”。特别注意只能在规定位置答题,转页答题不予计分。

二、审题要点

审题包括浏览全卷和细读试题两个方面。一是开考前浏览。开考前5分钟开始发卷,大家利用发卷至开始答题这段有限的时间,通过答前浏览对全卷有大致的了解,初步估算试卷难度

资料

和时间分配,据此统筹安排答题顺序,做到心中有数。此时考生要做到“宠辱不惊”,也就是说,看到一道似曾相识的题时,心中不要窃喜,而要提醒自己,“这道题做时不可轻敌,小心有什么陷阱,或者做的题目只是相似,稍微的不易觉察的改动都会引起答案的不同”。碰到

一道从未见过,猛然没思路的题时,更不要受到干扰,相反,此时应开心,“我没做过,别人也没有。这是我的机会。”时刻提醒自己:我

易人易,我不大意;我难人难,我不畏难。

二是答题过程中的仔细审题。这是关键步骤,要求不漏题,看准题,弄清题意,了解题目所给条件和要求回答的问题。不同的题型,考察不

同的能力,具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和策略,评分方式也不同,对不同的题型,审题时侧重点有所不同。

1.选择题是所占比例较大(40%)的客观性试题,考察的内容具体,知识点多,“双基”与能力并重。对选择题的审题,要搞清楚是选择正

确陈述还是选择错误陈述,采用特殊什么方法求解等。

2.填空题属于客观性试题。一般是中档题,但是由于没有中间解题过程,也就没有过程分,稍微出现点错误就和一点不会做结果相同,“后

果严重”。审题时注意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方法和此类问题的易错点等。

3.解答题在试卷中所占分数较多(74分),不仅需要解出结果还要列出解题过程。解答这种题目时,审题显得极其重要。只有了解题目提供 的条件和隐含信息,联想相关题型的通性通法,寻找和确定具体的解题方法和步骤,问题才能解决。

三、时间分配

近几年,随着高考数学试题中的应用问题越来越多,阅读量逐渐增加,科学地使用时间,是临场发挥的一项重要内容。分配答题时间的基本

原则就是保证在能得分的地方绝不丢分,不易得分的地方争取得分。在心目 中应有“分数时间比”的概念,花10分钟去做一道分值为12分的中档大题无疑比用10分钟去攻克1道分值为4分的中档填空题更有价值。有效

地利用最好的答题时间段,通常各时间段内的答题效率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最后10分钟左右多数考生心理上会发生变化,影响正常答卷

。特别是那些还没有答完试卷的考生会分心、产生急躁心理,这个时间段效率要低于其它时间段。

在试卷发下来后,通过浏览全卷,大致了解试题的类型、数量、分值和难度,熟悉“题情”,进而初步确定各题目相应的作答时间。通常一

资料

般水平的考生,解答选择题(12个)不能超过40分钟,填空题(4个)不能超过15分钟,留下的时间给解答题(6个)和验算。当然这个时间

安排还要因人而异。

在解答过程中,要注意原来的时间安排,譬如,1道题目计划用3分钟,但3分钟过后一点眉目也没有,则可以暂时跳过这道题;但若已接近成

功,延长一点时间也是必要的。需要说明的是,分配时间应服从于考试成功的目的,灵活掌握时间而不墨守最初安排。时间安排只是大致的

整体调度,没有必要把时间精确到每1小题或是每1分钟。更不要因为时间安排过紧,造成太大的心理压力,而影响正常答卷。

一般地,在时间安排上有必要留出5—10分钟的检查时间,但若题量很大,对自己作答的准确性又较为放心的话,检查的时间可以缩短或去除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通常数学试卷的设计只有少数优秀考生才可能在规定时间内答完。

五、大题和难题

一张考卷必不可少地要有大题、难题以区分考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以便拉开档次。一般大题、难题分值都较高,遇到难题,要尽量放到最

后去攻克;如果别的题目全部做完而且检查无误,而又有一定时间的话,就应想办法攻克难题。不是每个人都能得150的,先把会的做完,也

可以给自己奠定心里优势。

六、各种题型的解答技巧 1.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1)掌握选择题应试的基本方法:要抓住选择题的特点,充分地利用选择支提供的信息,决不能把所有的选择题都当作解答题来做。首先,看清试题的指导语,确认题型和要求。二是审查分析题干,确定选择的范围与对象,要注意分析题干的内涵与外延规定。三是辨析选项,排

误选正。四是要正确标记和仔细核查。

(2)特值法。在选择支中分别取特殊值进行验证或排除,对于方程或不等式求解、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等问题格外有效。

(3)反例法。把选择题各选择项中错误的答案排除,余下的便是正确答案。(4)猜测法。因为数学选择题没有选错倒扣分的规定,实在解不出来,猜测可以为你创造更多的得分机会。除须计算的题目外,一般不猜A。

2.填空题答题技巧

(1)要求熟记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数据公式、原理,复习时要特别细心,注意记熟,做到临考前能准确无误、清晰回忆。对那些起关键

资料

作用的,或最容易混淆记错的概念、符号或图形要特别注意,因为考查的往往就是它们。如区间的端点开还是闭、定义域和值域要用区间或

集合表示、单调区间误写成不等式或把两个单调区间取了并集等等。

(2)一般第4个填空题可能题意或题型较新,因而难度较大,可以酌情往后放。3.解答题答题技巧

(1)仔细审题。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准确理解考题要求。

(2)规范表述。分清层次,要注意计算的准确性和简约性、逻辑的条理性和连贯性。

(3)给出结论。注意分类讨论的问题,最后要归纳结论。

(4)讲求效率。合理有序的书写试卷和使用草稿纸,节省验算时间。

七、如何检查 在考试中,主动安排时间检查答卷是保证考试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防漏补遗、去伪存真的过程,尤其是考生如果采用灵活的答题顺序,更应该与最后检查结合起来。因为在你跳跃式往返答题过程中很可能遗漏题目,通过检查可弥补这种答题策略的漏洞。

检查过程的第一步是看有无遗漏或没有做的题目,发现之后,应迅速完成或再次思考解法。对各类题型的做答过程和结果,如果有时间要结

合草稿纸的解题过程全面复查一遍,时间不够,则重点检查。选择题的检查主要是查看有无遗漏,并复查你心存疑虑的题目。但是若没有充分的理由,一般不要改变你依据第一感觉作出的判断。对解答题的检查,要注意结合审查草稿纸的演算过程,改正计算和推理中的错误。另外要补充遗漏的理由和步骤,删去或修改错误或不准确 的观点。

计算题和证明题是检查的重点,要仔细检查是否完成了题目的全部要求;若时间仓促,来不及验算的话,有一些简单的验证方法:一是查单

位是否有误;二是看计算公式引用有无错误;三是看结果是否比较“像”,这里所说的“像”是依靠经验判断,如应用题的答案是否符合实

际意义;数字结论是否为整数、自然数或有规则的表达式,若结论为小数或无规则的数,则要重新演算,最好能用其他方法再试着去做

八、强调的一点是草稿纸,这是考试时和试卷同等重要的东西。

同学们拿到草稿纸后,请先将它三折。然后按顺序使用。草稿纸上每道题之间留空,标清题号。字迹要做到能够准确辨认,切不可胡写乱画

。这样做的好处是:

1.草稿纸展现的是你的答题思路。草稿纸清晰,答题思路也会清晰,最起码你清楚你已经做到了哪一步。如果草稿混乱的话,这一步推出来

资料

了,往往又忘了上一步是怎么得到的。

2.对于前面提到的暂时不会,回头再做的题,由于你第一次做本题时已经进行了一定的思维过程。第二次做时如果重头再思考非常浪费时间

。利用草稿纸,可以迅速找到上次的思维断点。从而继续攻破。关键结论要特殊标记。

3.检查过程中,草稿纸更是最好的帮手。如果连演算过程都可从草稿纸上清晰找到的话,无疑会节省大量时间。

选择题并不难,题目当中有答案,特值排除找方法,数形结合作对它;

填空题很容易,最简结果要牢记,区间开闭不分离,多选题目想仔细;

解答题也容易,基础大题莫放弃。

摆明条件讲道理。

步骤规范记心底。

别人难 我不易

聚精会神审题意

多写步骤和推理,资料

分步得分来做题。

别人易 我不难,防止粗心是关键,千方百计做答案,时时刻刻细计算。

在初中数学几何学习中,如何添加辅助线是许多同学感到头疼的问题,许多同学常因辅助线的添加方法不当,造成解题困难。以下是常见的

辅助线作法编成了一些“顺口溜” 歌诀。

人人都说几何难,难就难在辅助线。辅助线,如何添?把握定理和概念。还要刻苦加钻研,找出规律凭经验。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平行四边形出现,对称中心等分点。梯形里面作高线,平移一腰试试看。平行移动对角线,补成三角形常见。证相似,比线段,添线平行成习惯。等积式子比例换,寻找线段很关键。直接证明有困难,等量代换少麻烦。斜边上面作高线,比例中项一大片。半径与弦长计算,弦心距来中间站。圆上若有一切线,切点圆心半径连。切线长度的计算,勾股定理最方便。要想证明是切线,半径垂线仔细辨。是直径,成半圆,想成直角径连弦。弧有中点圆心连,垂径定理要记全。圆周角边两条弦,直径和弦端点连。弦切角边切线弦,同弧对角等找完。如果遇到相交圆,不要忘作公共弦。内外相切的两圆,经过切点公切线。若是添上连心线,切点肯定在上面。辅助线,是虚线,画图注意勿改变。基本作图很关键,平时掌握要熟练。解题还要多心眼,经常总结方法显。切勿盲目乱添线,方法灵活应多变。分析综合方法选,困难再多也会减。虚心勤学加苦练,成绩上升成直线。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同号相加一边倒;异号相加“大”减“小”,符号跟着大的跑;绝对值相等“零”正好。[注]“大”减“小”是

指绝对值的大小。

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法则不能忘,只求系数和,字母、指数不变样。

去、添括号法则:去括号、添括号,关键看符号,括号前面是正号,去、添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负号,去、添括号都变号。

资料

一元一次方程:已知未知要分离,分离方法就是移,加减移项要变号,乘除移了要颠倒。

恒等变换:两个数字来相减,互换位置最常见,正负只看其指数,奇数变号偶不变。(a-b)2n+1=-(b-a)2n+1(a-b)2n=(b-a)2n平

方差公式:平方差公式有两项,符号相反切记牢,首加尾乘首减尾,莫与完全公式相混淆。

完全平方:完全平方有三项,首尾符号是同乡,首平方、尾平方,首尾二倍放中央;首±尾括号带平方,尾项符号随中央。

因式分解:一提(公因式)二套(公式)三分组,细看几项不离谱,两项只用平方差,三项十字相乘法,阵法熟练不马虎,四项仔细看清

楚,若有三个平方数(项),就用一三来分组,否则二二去分组,五项、六项更多项,二三、三三试分组,以上若都行不通,拆项、添项看

清楚。

“代入”口决:挖去字母换上数(式),数字、字母都保留;换上分数或负数,给它带上小括弧,原括弧内出(现)括弧,逐级向下变括

弧(小—中—大)

单项式运算:加、减、乘、除、乘(开)方,三级运算分得清,系数进行同级(运)算,指数运算降级(进)行。

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题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时候要变号,同类项、合并好,再把系数来除掉,两边除(以)负数时,不等号

改向别忘了。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大大取较大,小小取较小,小大,大小取中间,大小,小大无处找。

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一次绝对值不等式的解集:大(鱼)于(吃)取两边,小(鱼)于(吃)取中间。

分式混合运算法则:分式四则运算,顺序乘除加减,乘除同级运算,除法符号须变(乘);乘法进行化简,因式分解在先,分子分母相约,然后再行运算;加减分母需同,分母化积关键;找出最简公分母,通分不是很资料

难;变号必须两处,结果要求最简。

分式方程的解法步骤:同乘最简公分母,化成整式写清楚,求得解后须验根,原(根)留、增(根)舍别含糊。

最简根式的条件:最简根式三条件,号内不把分母含,幂指(数)根指(数)要互质,幂指比根指小一点。

特殊点坐标特征:坐标平面点(x,y),横在前来纵在后;(+,+),(-,+),(-,-)和(+,-),四个象限分前后;X轴上y为0,x

为0在Y轴。

象限角的平分线:象限角的平分线,坐标特征有特点,一、三横纵都相等,二、四横纵确相反。

平行某轴的直线:平行某轴的直线,点的坐标有讲究,直线平行X轴,纵坐标相等横不同;直线平行于Y轴,点的横坐标仍照旧。

对称点坐标:对称点坐标要记牢,相反数位置莫混淆,X轴对称y相反,Y轴对称,x前面添负号; 原点对称最好记,横纵坐标变符号。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分式分母不为零,偶次根下负不行;零次幂底数不为零,整式、奇次根全能行。

函数图像的移动规律:

若把一次函数解析式写成y=k(x+0)+b、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写成y=a(x+h)2+k的形式,则用下面的口诀“左右平移在括号,上下平移在末

稍,左正右负须牢记,上正下负错不了”。

一次函数图像与性质口诀:一次函数是直线,图像经过仨象限;正比例函数更简单,经过原点一直线;两个系数k与b,作用之大莫小看,k

是斜率定夹角,b与Y轴来相见,k为正来右上斜,x增减y增减;k为负来左下展,变化规律正相反;k的绝对值越大,线离横轴就越远。

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口诀:二次函数抛物线,图象对称是关键;开口、顶点和交点,它们确定图象现;开口、大小由a断,c与Y轴来相见,b的符号较特别,符号与a相关联;顶点位置先找见,Y轴作为参考线,左同右异中为0,牢记心中莫混乱;顶点坐标最重要,一般式配方它就

资料

现,横标即为对称轴,纵标函数最值见。若求对称轴位置,符号反,一般、顶点、交点式,不同表达能互换。

反比例函数图像与性质口诀:反比例函数有特点,双曲线相背离的远;k为正,图在一、三(象)限,k为负,图在二、四(象)限;图在 一、三函数减,两个分支分别减。图在二、四正相反,两个分支分别添;线越长越近轴,永远与轴不沾边。

巧记三角函数定义:初中所学的三角函数有正弦、余弦、正切、余切,它们实际是三角形边的比值,可以把两个字用/隔开,再用下面的

一句话记定义:一位不高明的厨子教徒弟杀鱼,说了这么一句话:正对鱼磷(余邻)直刀切。正:正弦或正切,对:对边即正是对;余:余

弦或余弦,邻:邻边即余是邻;切是直角边。

三角函数的增减性:正增余减特殊三角函数值记忆:首先记住30度、45度、60度的正弦值、余弦值的分母都是

2、正切、余切的分母都是3,分子记口诀“123,321,三九二十七”既可。

数字巧记: =1.414(意思意思而已)=1.7321(三人一起商量)=2.236(吾量量山路)=2.449(粮食是酒)=2.645(二流是我)

=2.828(二爸二爸)=3.16(山药,六两)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要证平行四边形,两个条件才能行,一证对边都相等,或证对边都平行,一组对边也可以,必须相等且平行。对角线,是个宝,互相平分“跑不了”,对角相等也有用,“两组对角”才能成。

梯形问题的辅助线:移动梯形对角线,两腰之和成一线;平行移动一条腰,两腰同在“△”现;延长两腰交一点,“△”中有平行线;作

出梯形两高线,矩形显示在眼前;已知腰上一中线,莫忘作出中位线。

添加辅助线歌:辅助线,怎么添?找出规律是关键,题中若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线段垂直平分线,引向两端把线连,三角

形边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翻一番。

圆的证明歌:圆的证明不算难,常把半径直径连;有弦可作弦心距,它定垂直平分弦;直径是圆最大弦,直圆周角立上边,它若垂直平分

资料

弦,垂径、射影响耳边;还有与圆有关角,勿忘相互有关联,圆周、圆心、弦切角,细找关系把线连。同弧圆周角相等,证题用它最多见,圆中若有弦切角,夹弧找到就好办;圆有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记心间,外角等于内对角,四边形定内接圆;直角相对或共弦,试试加个辅

助圆;若是证题打转转,四点共圆可解难;要想证明圆切线,垂直半径过外端,直线与圆有共点,证垂直来半径连,直线与圆未给点,需证

半径作垂线;四边形有内切圆,对边和等是条件;如果遇到圆与圆,弄清位置很关键,两圆相切作公切,两圆相交连公弦。

圆中比例线段:遇等积,改等比,横找竖找定相似;不相似,别生气,等线等比来代替,遇等比,改等积,引用射影和圆幂,平行线,转

比例,两端各自找联系。

正多边形诀窍歌:份相等分割圆,n值必须大于三,依次连接各分点,内接正n边形在眼前。

经过分点做切线,切线相交n个点。n个交点做顶点,外切正n边形便出现。正n边形很美观,它有内接,外切圆,内接、外切都唯一,两圆

还是同心圆,它的图形轴对称,n条对称轴都过圆心点,如果n值为偶数,中心对称很方便。正n边形做计算,边心距、半径是关键,内切、外

接圆半径,边心距、半径分别换,分成直角三角形2n个整,依此计算便简单。

函数学习口决:正比例函数是直线,图象一定过圆点,k的正负是关键,决定直线的象限,负k经过二四限,x增大y在减,上下平移k不变,由引得到一次线,向上加b向下减,图象经过三个限,两点决定一条线,选定系数是关键。

反比例函数双曲线,待定只需一个点,正k落在一三限,x增大y在减,图象上面任意点,矩形面积都不变,对称轴是角分线x、y的顺序可交

换。

二次函数抛物线,选定需要三个点,a的正负开口判,c的大小y轴看,△的符号最简便,x轴上数 交点,b的食物中毒结全算,a、b同号轴

左边抛物线平移a不变,顶点牵着图象转,三种形式可变换,配方法作用最关键。

资料

英语解题技巧合集

高考英语,很多考生都会在短文改错、七选五和完形填空中扣分,为了让同学们尽量避免扣分,今天我们总结了这三种题型全面的解题

技巧和方法。短文改错

增强语感,宏观把握

短文改错是一种综合技能,主要在于检测考生发现、判断、纠正文章中错误以及在语篇中综合运用英语知识准确性的能力。短文改错与书面表达一样,最能反映一个人的语言功底。考生在该题上失分最厉害,因为此题而影响英语总成绩的占大多数。一短文改错的复习重点

1、考生必须熟悉设错方式:多词、少词、错词。

⑴ 多词现象大多出现在冠词、介词、助动词、连词、语义重复及行文逻辑等方面。

⑵ 少词现象主要出现在冠词、介词、副词、助动词、不定式符号to、连词等。⑶ 错词现象主要在冠词、介词、名词单复数、动词时态、非谓语动词、主谓一致、代词、连词、词形。

2、考生平时应加强基本功训练,用一个“错题集”本把自己或同学在书面表达中出现的错误归纳一下,以便考前复习。二对全文的宏观把握

学生应把改错内容当作一篇小短文来理解,这样能对短文有个宏观把握,对上下文有全面的了解。

在理解篇章的基础上逐句审读,分析判断,上下兼顾,把明显的、拿的准的题先做完,这样可以缩小包围圈,也有助于对全文的进一步理解

英语答题技巧。

三从语法角度审查

1、查看时态是否一致。

My favorite sport is football.I was a member of our football team.全文都是用的一般现在时,此句中的was显然与上下文语境不符,应改为am。

2、查看主谓是否一致。

Anyone may borrow books, and it cost nothing to borrow them.cost应改为costs,因其主语是it(为形式主语),且上下文均为一般现

在时。

3、查指代是否一致。

The Smiths did his best to make me feel at home.句中的主语the Smiths表的是Smith一家人,因此指示代词his应改为their。

4、查平行结构是否平行一致。

资料

由and, or, but, either...or..., neither...nor..., not only...but also..., as well as等并列连词和词组连接的结构可称为平行结

构。

It was very kind of them to meet me at the railway station and drove me to their home.句中的drove显然与and前面的to meet不

平行,应改为drive。

5、查名词的单复数与修饰词语或上下文是否一致。

We study quite a few subject, such as Maths, Chinese...quite a few 只能修饰复数名词,故subject应改为subjects。

6、查行文逻辑是否一致。

Most people can quickly get help from a doctor or go to a hospital since they are ill.根据行文逻辑,这里不应该由since来引导

原因状语从句,而应该是when / whenever或if来引导时间或条件状语从句。四十大常见错误

短文改错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及我们平常的模拟考试,可以发现短文改错主要有以下十大错误:

1、形容词与副词的误用。如exciting与excited,hard与hardly,possible与possibly,here与there等,以及形容词与副词的比较级与最高级。

2、名词的单复数误用。

如在several,many,various,different,a few,one of等之后,常用名词的复数,在every与each之后常用单数。

3、代词的误用。

如you与your,it’s与its,it与they或them,one与ones,宾格(如me)与反身代词(如myself)等的误用。

4、介词的误用、缺少或多余。

常见的如in 与on,to与for,instead与instead of,because与because of等的误用。

5、时态的错误。

看一篇文章,要有一种大局观,要上前下挂,看看上下文的时态是否一致。

6、连词的误用。

如or与and的误用,and与but的误用,so与but的误用,because或since与so连用,though与but连用等。

7、第三人称单数后的动词形式。

8、一些固定结构的误用。

如so...that被误用作very...that,too...to被误用very...to,as...as被误作so...as等。

9、定语从句中关系词的误用。

10、一些常用词的误用。

如what与how,except与besides,any与some以及它们的合成词如anything与something,anywhere与somewhere等混淆不清。

资料

五验证答案

改完后,要回过头来重读一遍全文,查看改过后是否能使语气通顺,时态一致,合乎逻辑。再次通读可以在初改时感觉不顺的地方集中精力,仔细推敲,使答案更加准确。六要多读多背,增强语感

在平常的学习中一定要注重语感的培养,英语学习的根本任务是学习语言,而学习语言的根本在于学习和习得语感。语感一旦形成,就为英

语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语言是学出来的,所以要学好语言,一定要多读多背,尤其是背,它是语言习得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背诵是我国语文学习的传统方法,用在外语教学中,同样适用。丰子恺先生学习英语一年,就能看英语长篇小说并翻译,他的学习方法就是

背文章。许国璋先生的英语根基同样始于启蒙时期的朗读与背诵。

另外,读与背是一种语言输入,输入越多,输出也就越容易。所以,读与背对于语言习得是非常重要的,要学好英语,就必须抓好背这一关

。许国璋先生就曾说过:“听得懂、写得好、背得熟就是学到英语了”。

读得多,背得多了,语感自然就会增强,语感好了,做起短文改错来就会得心应手,因为文章中有错误的地方,读起来往往是不通的。总之,学习外语是要下功夫的,要提高短文改错能力也一样在平常的学习中首先要多读多背,增强语感,然后多加训练,在多练的前提下,要勤思考,多总结,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正如孔子所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勤学多思,道理就在于此。

七选五

把握整体,贯穿逻辑 一题型概述

高考阅读理解信息匹配的7选5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的整体内容和结构以及上下文逻辑意义的理解和掌握。

从题型和内容我们可以看出,选项可分为: a.主旨概括句(文章整体内容)b.过渡性句子(文章结构)

c.注释性句子(上下文逻辑意义)三类。

其多余的两个干扰项也往往从这三方面进行设置,如主旨概括句或过于宽泛或以偏概全或偏离主题,过渡性句子不能反映文章的行文结构,注释性句子与上文脱节等。二题型分析

分析篇章结构,把握全篇文脉是阅读填空题解题的关键。

分析文章的层次包含两种形式:一种是分析整篇文章的层次,也就是段落,另一资料

种是分析每一个段落内部的层次,也就是语篇层次。语篇与段落是有区别的,语段是篇章结构的中间层次,是由句子到篇的一种过渡形式,段落是在某些语体(如记叙文、议论文)中比语段更

大的意义单位,较小的段落可以只包括一个语段或一个句子,一般来说,一个段落通常由几个语段构成。

构成语段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靠句际间意义的结合,二是靠句际间的关联词,逻辑性插入语来连接,在分析语段层次时,可以借助句际间的

连接词语作出判断,但最主要的还是要真正体会句际间的意义关系,把握作者的思路,从语序上去发现断续点,理清层次,好文章的层次非

常清晰,只有层层入手,才能真正理解文章。

如下以 2009 年高考英语辽宁卷为样题进行分析: 第二节(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 满分 10 分)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

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Taking good notes is a time-saving skill that will help you to become a batter student in several ways71Second,your notes are excellent materials to refer to when you are studying for a test.Third, note-taking offers variety to your study time

and helps you to hold your interest.You will want to take notes during classroom discussions and while reading a textbook or doing research for a

report.72Whenever or however you take notes, keep in mind that note-taking is a selective process.73 The following methods may work best for you.●Read the text quickly to find the main facts and ideas in it.●Carefully read the text and watch for words that can show main points and supporting facts.● Write your notes in your own words.●74 ● Note any questions or ideas you may have about what was said or written.As you take notes, you may want to use your own shorthand(速记).When you do, be sure that you understand your symbols and that you use them all the time.75 A.Use words, not complete sentences.B.There are three practical note-taking methods.C.You must write your notes on separate paper.D.Otherwise, you may not be able to read your notes later.E.you will also want to develop your own method for taking notes.资料

F.That means you must first decide what is important enough to include in your notes.G.First, the simple act of writing something down makes it easier for you to understand and remember it.答案:GEFAD 分析:这篇文章整体分为四个段落层次,每个段落均由几个语段构成相对独立地语义单位,各段都围绕“Taking good notes”这样一个中心

话题,形成了文章的线性结构。

第一段讲述的是做笔记是好学生在多方面的一项省时技巧,第二段讲述的是不管何时、用何种方法做笔记,都要有选择性的做记录,第三段

讲述的是做笔记的最佳方法,第四段讲述的是要记住自己的速记符号,这就形成了文章的层次结构,这对下一步的做题有了明确的整体方向。

三解题思路

1、理清句际间的关系

文章的内容是根据各层各段的大意有机地组合而成,各个层次,各个段落之间不管怎样错落有致,但它所表达的内容都是要围绕中心的,各

句之间都有一定的语脉,从逻辑意义上来看,语段的句际关系可分为平列、顺序、层递、转折、总分、解释、因果等关系。

构成语段的各个句子之间有时可以包含一种以上的句际关系。

因此,理解阅读材料时一定要把握语脉,理清句际间的关系,进而理解语段或全文的内容。

2、找出句子之间的连接性的词语 文章的语句间的组合,除了从语句间的意义关系分析外,还可借助句子之间的连接性词语来把握,因为连接性词语能表明这个语段句与句之

间、层与层之间的基本关系有:

承接关系(如 so, therefore, thus, hence, accordingly, consequently, as a result 等)

平列关系(如first, second, third…;firstly, secondly, thirdly…;first, next, then…;in the first place, in the second

place…;for one thing, for another thing…;to begin with, to conclude 等)。如文中的选项 71,由 Second、Third 得知应选表示

平列关系的句子 G.项。

转折关系(如 however, nevertheless, nonetheless, still, though, yet, in spite of, at any rate, in any case,whoever,whatever on the contrary, in contrast, by contrast, in comparison, 资料

by comparison, conversely, otherwise 等)。比如

选项 75,与前句构成了转折关系,故应选 D 项答案。

层递关系(如 also, further, furthermore, likewise, similarly, moreover, in addition, what’s more, too, either, neither,not

…but…, not only…but also 等)。如 72 选项,与前句组合为层递关系,故应选包含 also 的 E.项句子。

解释关系,如 73 选项应选 F.选项,与 74 选项平等的,是一组祈示句,而非陈述句,故应选 A.项而非 B项。四实施步骤

对一个语段或语篇的分析,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因为“开门见山”与“结尾总结”的写作方式为常见的写作方式,首段的末句一般是是全文的主题所在,说明本文将探讨哪些内容,并简要

指出文章的写作思路,有时甚至会以提纲的形式进行呈现。首段的末句对于快速掌握文章的主题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它是文章的主题句,就可以使读者迅速明确文章情节将如何展开,并对文章的写作

主题有了整体的了解。

如果末句不是主题句,则需要继续寻找。这时,可以考虑文章的写作方式是否为“结尾总结”式,如两者均可排除,则需在文章中其他段落

寻找主题句,但要注意,首段与末段的提示作用。

2、详读段落在短时间内,找出每段写作内容的关键词。明确各段的主题句或主旨大意。

文章正文部分通常分为若干小段落。各段落会根据整体文章写作主题展开,对文章主体进行的不同方面的描述。找出各个小段落中的关键词,明确其描述内容,为整体试题的解决做好铺垫。

3、定位选项明确各备选选项的含义,抓住其关键词语,根据文章整体结构与具体内容,将选项填入文中,填写时尤为注意各选项中出现的句

子衔接手段及句中的衔接标志词。在定位选项时,要特别注意空格上下段的写作内容,以及空格上段尾句和下段首句的结构和意义。将所选项放入空白处,看看是否与上下文构成语义及逻辑上的直接关系,是否符合该处语境。能否承接前后的写作线索。使文章无论内容还

是衔接上都能做到通顺。

4、通读复检将所选答案代入文中,再次通读全文,重点考查逻辑关系和关联结构。

在完成选项定位后,应通读全文,检查文章内容是否完整,语义是否连贯合理、各段落内容是否紧扣主题,语篇结构是否通顺连贯、具有一

资料

致性、合乎逻辑,写作思路是否清晰明了,格式以及用语是否恰当贴切,从而判断选择的答案是否正确。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对相近选项的对比分析,个别干扰项由于与某个正确选项的内容相近具有很强的干扰性,这时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仔

细甄别,排除干扰,从而得出正确选项。

要特别注意,除非有充分的理由否定向前的选择,否则不要仓促更改。只要前两步投入了精力,动了脑筋,第一印象往往可信度很高。

5、确定排除研究多余选项,确定排除理由,最终确定答案。

完形填空

整体着眼,上下关联 一题型概述

完形填空(Cloze)又称综合填空,其命题原理是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强调整体感知和对文章从语义上的整体把握。一篇完形填空测试考生的重点和考查初衷,这与短文的空格设计密切相关。

如果空格要求学生填入连词、介词、冠词等,则空格为功能性空格;如果要求填入名词、形容词、动词等实义词,则空格为语义空格。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完形填空以语义空格为主,语法部分的内容已经弱化为对词法的考查。

完形填空的空格分为四种类型:词内项、词间项、句内项、句间项, 难度是逐渐上升的。在十五道题中,平均的数量比例是2:3:5:5。二近年高考完形填空题的命题趋势和新题动向

《高考考纲》要求完形填空题篇幅为一段约200-250单词的文章,不过自1998年起高考完形填空在词数上(1998年294词)都超过260个单词;

2002年高考完形填空题词数为274词,答题时间由原来的18分钟减少为15分钟,这在阅读难度及速度上都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生词量有增无减。

2000年以前的高考完形填空题中除人名、地名和部分注释词外,基本上没有生词;

但从 2001年开始出现大量不含汉语注释的生词,如在2001年高考完形中出现的生词:link, Mount Everest, Abominable Snowman,occasion, adventure, footprint, prehistory, track等词;在2002年高考完形中的生词更是令考生料想不到的,不到300词的文章中竟多达10个生词,如:intelligence, auto-repair, counter,hammer(用锤子敲打),goddamned, uneasy, try...on sb.(愚弄,戏耍某人),creature等词或词组。

这些生词的出现影响了阅读的速度,使学生出现理解偏差或理解困难,从而降低了答题正确率。

3、长句增多,句式灵活,结构复杂。

资料

近几年高考完形材料在句子上突出了对行文逻辑及理解能力方面的考查,在选材上主要表现为长句、复合句增多、句子结构复杂(定语从句、状语从句、插入语等)、句式丰富多样(陈述句、祈使句、省略句、疑问句、感叹句等),极大地增加了阅读难度,限制了学生的理解程度。如

The native people said they 38 this creature and called it the“Yeti”,and they said that they had 39 caught Yetis on two

occasions 40 none has ever been produced as evidence.(NMET2001)I had an auto-repair man once, who, on these intelligence tests, could not 38 have scored more than 80.(NMET2002)这就要求考生要善于剖析句子结构,捕捉隐含信息,否则难以正确理解文章内容,进而影响答题正确率。

4、题目设置上单纯语法考查减少,上下文联系考查力度加大,并且以同义词、相似词为典型的迷惑选项增多。

近几年《考纲》明确要求加强对考生应用能力的考查,在应用中测试考生运用英语基础知识的能力,这一点在近几年高考完形填空中得到了

淋漓尽致的体现。

具体体现在文章在题目设置上相似项增多,迷惑选项较强,考生必须通过寻找上下文隐含信息,感受语境,采用直接和排除等技巧才能找出

符合题意的最佳选项。

5、完形填空的第一句都是完整的句子,并且每篇文章都有一个主题。如果学生能在考试中把握到高考完形填空的这一特点,就能够对文章有初步的了解,树立全局意识,并且对于梳理上下文脉络,抓住文章的

主旨也大有裨益。

三完形填空题的解题方法和高分策略

1、语义优先于语法原则

由于文章的开头部分一般不设空格,而是对所选短文的题材和可能涉及的内容作简单的介绍或提示,并且单纯的语法题几乎从该题型中消失。

如果一味按照语法规则来选择答案,就陷入了答题误区,因为几乎每一题的四个选项都符合语法规则;理解文章的大意并结合语言结构对每个

空格作出正确的判断,方为上策。

2、词内选项句内找原则 从近几年的高考原题来看,近义词或词组的辨析正成为考试的热点。四个选择项要么都是词义相近的名词单数或复数,要么都是近义动词的

同一时态等,只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作出正确的选择。如果提供的四个选择项词义相差悬殊,则上文或下文肯定有答题提示,有时第一资料

个空格要读完全文才能回答。

以2003年高考上海卷第一篇完形填空为例,短文开头提到农民们生活艰难,正寻求新的赚钱方式,随后就说“除了种植新品种的谷物外,还有

一些赚钱方法,其中最不同寻常的就是赛羊了。”

该考题为空格提供了四个选项,都是形容词性,A项是“共同的,普遍的”;C项是“灵活的”;D项是“非法的”。只有B项“奇特的”符合上

下文的语境。农民不是靠种植谷物而靠赛羊来赚钱前所未闻,当然是奇特赚钱方法了。本题当属句间项考题。

3、四遍法原则

考生正确的答题步骤应该是: 首先跳过空格通读全文,了解短文的大意及文章的体裁,同时将一眼就看出答案的几道题答出;

第二遍是答题的关键,考生应一个个地去推敲,切忌按题号顺序答题,不能确定的先跳过去,先易后难是答题原则; 第三遍是通篇考虑,把一些上下文联系很强,甚至牵涉到段与段之间逻辑关系的困难空缺填好;

第四遍是检查,做完后再通读一遍全文,从整体把握文章的意思,修正与全文不相称的选项。

四平时的练习方法和提高途径

良好的完形填空成绩主要表现在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良好的语法功底,有人说,“得阅读者得天下”。完形填空也不例外。培养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应做到:

1、要以意群,语义为单位读,不要逐词逐句地认;

2、要借助视觉扫读,不要手指唇动或无声心读;

3、要从头至尾,一气呵成,不要频繁回读;

4、要直接理解原文,不要逐词逐句地心译;

5、要利用上下文和构词法猜测生词,推测出句意,不要频繁查阅词典;

6、逐步扩大视距,要纵式快速阅读,不要横式赏析细读。高三学生的训练量应保持在一个星期6篇题目,每次完成三篇,时间控制在每篇14分钟之内。

做题之后注意总结和彻底查清单词的辨义,同时辅以必要的语法书作查缺补漏之用。完形填空题型只要经过科学的训练,相信同学们会得到长足的进步。

资料

最后祝福大家考试成功!!

上一篇:行政后勤专业简历下一篇:山东教师研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