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校本课程

2024-12-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课程改革校本课程(精选8篇)

课程改革校本课程 篇1

“初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课程方案

1、主讲教师:

2、教学材料:初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拓展)

3、课程类型:学科拓展类授课时间:一学期

5、授课对象:初二

具体内容

(一)需求评估随着学生的长大,他们越来越需要运用数学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其中,对于小学生而言,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是异常重要的,但对于中学生而言,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但在教学过程中,这些内容容易被教师忽视,因此不便于教师和学生进行量化考核;二是教师和学生的着重点都在“重、难点”的基础知识上,而忽视了计算能力的提高,这反映了总体要求和具体实施上的矛盾。说明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课程目标

1、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自觉地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使学生学会自主分配时间,课内和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及整体素质。

3、通过课题研究,培养教师善于发现问题,勤于学习,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和解决新困惑的勇气和本领。

4、努力寻求能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有效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并逐步形成个人教学风格,形成教研组特色。

(三)课程内容

围绕课题研究的重点,我将研究内容分为三大块:

1、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在概念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在概念的深化过程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2、习题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

3、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四)课程实施建议

1、实施方法:

(1)模拟训练

(2)传授法

2、实施形式

(1)课堂集体训练。就是本班成员共同参与课堂训练。

(2)分组训练。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参加训练。这种方法在训练中比较实用,便于学生化整为零进行训练。

(3)教师设计、组织、主持。基于对课程的认识、设想、开发等原因,校本课程的设计应以教师为主。当然设计应尽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延伸、拓展。

(4)学生设计、组织、主持。校本课程是为学生发展开发的,学生对设计教学内容、步骤有较浓的兴趣,教师提供一定的目录、内容,让学生挑选擅长或感兴趣的项目设计活动、情景,给予学生充分参与课程设计的权利,调动学生积极性。

采取哪一种形式或哪几种形式,没有固定的程式,应根据具体环境、场合、学生实际而定,不可拘泥于形式,形式应服从于内容、任务,服务于学生发展。

(五)课程要求

1、依照新课程理论对课例进行剖析。

2、开展教学研究反思活动,在自己日常教学中不断研究,不断反思。

3、开展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为主题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4、做好常规教学工作,从细节做起。

5、加强计算教学,上好新授课,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透彻理解算理掌握法则。

6、平常练习严要求,养成好的计算习惯。

7、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认真审题、分析的良好习惯。

8、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9、加强练习,运用多种形式,使学生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

10、收集错题类型,做到对症下药。每堂新授课可以加入前一天作业中的易错处,让学生改错。几节新授课后,在练习课中安排一节专门以改错类型的课,以巩固、运用新知识为主要任务,目的是及时针对学生作业中输出的错误信息,集中分析订正,使学生准确掌握新知识,并在改错中化知识为能力。

(六)课程评价

1评价内容

(1)学生参与课堂训练的态度。

(2)学生思维能力有无变化。

(3)学生思维能力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2、评价形式

(1)学生自评:学生自我对照参加本课程以来思维能力的变化,自己对自己评价。内容包括:思维能力的灵活性、准确度等。

(2)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训练思维能力的态度(投入程度),运用技巧的能力,给学生适当的评价。教师可以用档案袋、成绩册、记分等方式对每位学生的表现简单记录,作为评价依据。

(3)学校评价:可以是学校了解本课程情况的方式,也可以是学生在学校某写活动中特长发挥,得到学校的认可、肯定。

(4)学生评价:学生根据被评价者思维能力的灵活性的变化,给予认为合适的评价。

课程改革校本课程 篇2

为了能够扎实有效地做好校本德育课程工作,我校领导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经过研究,确立了“琢玉”主题,并将其渗透到教学、德育等方面。校长室负责“琢玉”校本课程的顶层设计,2011年,编写了第一本《琢玉》校本教材。为了更好地凸显铜小的琢玉特色,2014年,德育处集我校全体班主任的智慧编写了《琢玉班会校本课程》。

一、班会课程设计,凸显琢玉理念

1. 在顶层目标下设计班会课程思路

“各因其材,琢玉成器”是我校一直坚持的办学理念。基于“琢玉”理念,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以体验活动为载体,努力使学生都能成长为有玉之品德的人。

2. 以“玉之五德”为主线编写教材,细化目标和内容

围绕“玉之五德”这条主线,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礼四仪”和“新中小学生守则”的时代主旋律,我校最终确立了以“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的内容为主题班会课程框架。根据各年段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课程又分为三个篇章:璞玉篇———低年级,培玉篇———中年级,琢玉篇———高年级。遵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目标原则,各年段围绕同一个主题,确立了不同的教学目标。

二.班会课程实施,传承琢玉文化

1.加强队伍建设,是实施班会课程的关键

班会课程能否实现其教育目标,关键在于班主任。近两年,由于种种原因,我校的班主任队伍不够稳定。因此,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端正思想,让班主任认识到班会课程的重要性。其次,学校成立了青年班主任发展班,为青年班主任创造了更多的学习机会;搭建平台,让他们多锻炼展示。发扬“琢玉”精神,让他们在精雕细刻中获得成就感。

2.打造常态班会,是落实班会课程的载体

怎样才能让班会课程成为班级管理的常态化工作?首先,定制度。在班主任每月的考核中,德育处会将班会课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在区级“先进班主任”和学校“十佳班主任”评比中,也要将班会观摩课作为一项重要的考察指标。其次,定时间。每周五的班会,不仅有年级组自查,德育处和校长室都要定期检查,并及时反馈检查情况。再次,定内容。每月至少上两节“琢玉”班会课。在实践中,班主任要及时总结经验,反思课程中的不足。最后,定观摩。每学期,各年段都要分别安排两节班队观摩课,课前,德育处会组织相关教师讨论班会课的主题、内容及形式;观摩后,要及时总结班会课的成功与不足之处。

三、班会课程评价,彰显琢玉特色

1. 以赛促研,不断提高

为了提高班会课程的教学质量,本学期,德育处精心策划并组织了班会校本课程大赛。本次大赛分为初赛和复赛两个阶段。目的是引导班主任深挖教材,对现有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真正提高班会课程的质量。比赛中,我们不仅关注活动内容,也会关注活动形式。使我们对班会课程的实施有了更深刻的反思。

2. 专家引领,不断完善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对于自己编写的教材,以及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缺点,往往看得并不是很清楚。去年,我们特别邀请了德育研究室的姜主任为我们举办了“如何上好班会课”的专题讲座。上学期,我校申请了片级德育现场会,会上,我们安排了两节班会课,两人分别做了班级和学校管理经验交流,会后,德育研究室孙主任和所有听课的领导和教师给予了我们很高的评价,也指出了我们的不足。在他们的建议下,我们将两节班会课拍成了视频,制作成了光盘,作为重要的班会课程资源。有了专家的指点,我们对“如何搜集整合班会课程资源”有了更深的认识。

3. 深化课程,规范言行

微课程,让校本课程“变脸” 篇3

[关键词] 微课程 校本课程 课程变化

“瞧,这是我们四(6)班王老师给我们开设的微课程《有趣的魔术》,可有味道了。”

“王老师给我们四(5)也上过,我们也喜欢《有趣的魔术》。”

“快来看,这是我们班的黄老师和微课程――《微电影之配音》。你们知道吗?上次我们学的是给动画片《猫和老鼠》配音,你们没有学过吧?”

“我们有《趣味24点》,还有《水果特攻》呢。”

……

这是绍兴市柯桥区钱清镇中心小学的小学生在参观新布置的微课程文化长廊时的对话。小朋友们对自己曾经学过的微课程的喜爱和自豪感言溢于表。

钱清镇中心小学开设微课程课堂已近两年,开设出百余节微课程,有《我型我塑》、《巧手钩锦》、《指尖的艺术》、《神奇的莫比乌斯带》、《钱小好舌头》等趣味微课程,这些微课程的设置,引起了教师学生课堂生态的良性变化。

以往,各学校开展校本课程开发,常常仿照省、市地方课程,全校一门课程,一个内容,从一年级学到六年级(或是分成高低两段)。这样的好处是全校统一,声势浩大,单方面易出成绩。但弊端也显而易见,课程开发耗时费力,成本较大,同时由于不能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和兴趣爱好,学生并不喜欢。这样,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钱清镇中心小学从学生需求和兴趣入手,充分发挥中青年教师特长,引导教师因班制宜,因科制宜,积极开设短小精悍,趣味性强,富有特色的微课程,掀开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新面纱。今在这里抛砖引玉,希望能得到专家、同行的指点。

一、微课程,让校本课程变“小”了

钱清镇中心小学的微课程入口小,时间短,内容精,目标微。该校开设的微课时间一般在10-30分钟之间,内容的选择和目标的定位尽量小微化。像该校好几位教师都开设了《趣味24点》,粗一看题,仿佛是同一堂课,细一观察,原来是迥然不同。三年级的祝教师开设的24点定位于三八二十四、四六二十四的应用,因为三年级数学刚教了九九乘法口诀表;四年级陈老师教学的24点侧重于写,侧重于算法的记录,通过算法的记录,理解运算的先后顺序;六年级高老师主授的24点则相对有难度,有挑战性了,因为他所精选的24点牌题好些需要运用分数乘除法,对习惯于整数算法的学生绝对是个考验,对大多数同学来说,这一微课,彻底颠覆了他们脑中原来习惯的24点算法,本课学习之后,大家豁然开朗:原来24点还可以这样算。这样的微课,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每一次的目标都是比较微小的,每一个内容都是精致的,这让校本课程也微型化了。

二、微课程,让校本课程变“活”了

全校性统一的校本课程开发庞大费时,转变不易。钱清镇中心小学开设的微课程,不光让校本课程变“小”了,同时,也让校本课程变“活”了。课程开发,要让学生喜欢才行。体育张老师开始开设了一堂四年级《你追我赶》的微课,学生反应寥寥。有同学就说:“这跟体育课有什么区别吗?为什么叫微课呢?”结果,这《你追我赶》的微课最后只得取消。张老师在与教科室老师、组内同事一起讨论、探究之后,重新又设计了一堂微课《追风少年》。课前一天给学生布置了个作业,看谁能在微课上想办法追上风?谁就是追风少年。课堂上,学生劲头很足,虽然开始能想到办法的很少,但经张老师一点拨,大家如梦初醒,纷纷要求举手尝试。有的敞开外套向前跑,风把他的外套给吹了起来;有的握着红领巾的一头向前跑,红领巾迎风招展;有的女生解开自己的辫子向前跑,发丝随风飘逸;有的看到张老师准备的一叠报纸,拿起一张放在胸前向前跑,报纸被迎面的风紧紧的吹牢在胸前……这一微课当然大受学生欢迎,张老师的微课“活”了,学生的思维也“活”了。全体老师在这样的环境中开发微课程,不变就“死”,会变才“活”,校本课程在“变”与“不变”之间越变越“活”。

三、微课程,让校本课程变“富”了

微课程小而美,短而灵活,适应性强,开发成本低,草根性的特点更便于牢接地气,让广大一线教师参与其中。它帮教师们克服了对课程开发的畏难情绪,战胜了对课程开发的畏惧心理,较好的激发了教师对微小课程开发的兴趣,满足了教师业务成长的心理需求和对课程开发的成功体验要求,使教师们积极投身于微课程建设中来。

老师们能针对学生平时具体学习需要,进行短时班级性校本课程开发。大家的思路很开阔,有结合学科知识探究、实践的,如数学学科的《巧算24点》、《有趣的数阵图》,语文学科的《趣味汉字》、英语学科的《我是英语小导游》等;有整合学科知识的,如《QQ空间》;有侧重健身活动的《快乐足球》;有注重技艺特长的《含“琴”脉脉》;有联系生活实际的《水果特攻》(生活中的水果知识解秘);有来自学生玩具爱好的《魔方》、《我爱炫酷空竹》;还有《有趣的魔术》、《微电影》等综合性课程……内容广泛,科目众多(具体见最后附表:钱清镇中心小学几年来开设微课程内容汇总)。它的灵活多变,它的应需而生,促使更多、更好的微课程不断涌现。微课程改变了以往校本课程几个课程一成不变的开发模式,它应学生需求而生,为学生成长服务,为体验成功服务,为优化教育教学服务。学生的兴趣爱好有多少,它就有多少;教育教学的优化要求有多少,它就有多少。微课程,让校本课程越来越“富有”。

四、微课程,让校本课程变“趣”了

钱清镇中心小学的微课程首先在于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微课程变得更有趣是该课改研究的一个重点。英语黄老师设计了一堂三年级《英语单词一家人》的微课,family中有daddy、mummy、brother、sister、baby五个单词,如何让学生爱上这一课且有别于平时的英语课呢?黄老师颇费了一番脑筋,后来她把这五个单词一家人与五个手指结合起来,让学生推荐哪个手指当谁daddy,哪个手指当谁mummy…….并说明理由,学生兴趣盎然。更绝的是,进而她又让大家把这些人物画在自己相应的手指上,边唱歌曲边用手指表演,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一堂微课下来,也许,这几个单词学生并不个个能读得准确,但课堂上洋溢的趣味会让他们终身难忘,学习的兴趣会渗透到其他课堂。

五、微课程,让校本课程变“群”了

钱清镇中心小学微课程经过近两年的开发,逐渐积少成多,结小成群了。

为更好的利用现有微课资源,学校教科室组织老师进行研究、讨论。有道是独木不成林,一课难称雄。学校决定整合、提升微课资源,把相同、相近、相似的微课整合成一个个内容丰富,渐次上升的微课群,使短小精悍的微课更有深度和广度,更受学生的欢迎。

例如:有不同老师开设同一内容,但目标定位不同,教学对象也不同,可组合成群。如前面所述不同老师开设的《趣味24点》。

有内容不同,但学科上颇为接近的微课,可组合成群。如《精彩签名》、《钱小好舌头(绕口令)》、《趣味字谜》、《玩转汉字》、《动画成语》、《对子天地》等都可汉字有关,可组合成《神奇的汉字》群。

有内容不同,但内容上相关联的,也可组合成群。如《精彩有“线”(线描画)》、《趣味书法(线条)》、《简笔画动漫》、《一挥而就(一笔画)》等可组合成《有趣的线条》群。

……

微课程的开设,引起了学校校本课程的诸多变化,丰富了课程设置,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了师生关系良性循环,对营造校园和谐、上进的生态环境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微课程,微学习,让校本课程华丽转身,轻松“变脸”。

儿童版画校本课程课程纲要 篇4

主讲教师: 李佳忆 课程名称: 版上秀 教学材料: 校本教材 课程类型: 吹塑纸版画 授课对象: 三年级——四年级 授课时间: 每周三下午 课程开发背景:

版画是一门绘画与手工结合的艺术。它不仅包含其它绘画对学生的培养因素,而且更能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目前,儿童版画教育活动已在我国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儿童的喜爱。相信这朵稚嫩的花朵定能散发出清馨的芳香。

儿童版画是少儿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分纸版画和吹塑版画,在技法上又分为单色版画和套色版画。它不但能充实儿童的生活,并且对促进儿童大脑发育、启迪思维,提高动手动脑能力都有好处,是其它课业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儿童版画教学,同时又是一种很好的美育活动。儿童在亲身的实践中,还能够不断地提高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对其分辨美与丑、正义与邪恶,高深与庸俗大有裨益,从而凝聚成一种精神涵养。另外,用吹塑纸刻出一幅版画,能印刷多幅作品,用它可以参加展览、装饰教室、做墙报插图,还可以作为节日礼物赠送亲友、师长、同学。

我在多年的儿童版画教学活动辅导中,深深体会到此项活动的益处非浅。一名版画小社团的同学在和我校校长交流时说:“我很喜爱版画创作,又动手、又动脑,很有乐趣,每当印出作品时,意外的画面效果都使我感到惊喜。它还可以丰富我的想象,对我写作文很有帮助,一点也不影响我的学习,并且感到课外生活很充实。”

近年来,学校以“七彩1+X”为办学特色,开展了教育科研为先导,探索“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开展各项校本课程的研究。学校为加强特色教学,以全面提高办学水平的切入点,成立了一系列的小社团。

同时,版画创作过程的情趣性、实践性、表现内容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能提供学生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版画教学所蕴涵的这些积极的教育价值也正是校本课程所追求的。

课程目标:

一、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儿童版画的基本知识和工具材料的使用方法,感知自然事物和美术作品的形式美、内容美,发展学生观察、想象、思维能力。

二、在版画创作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计划性,坚持性,养成耐心细致有序的学习习惯,增强自信心,获得不同层次的成功感。学习合作与交往,促进人格完善。

三、通过儿童版画教学的实践和探索,建立系统的儿童版画教学整体框架。对版画教学目标,技能技巧,教学方法,指导方法等进行研究总结,形成较为全面的版画教学理论和教科研理论。

四、收集并巧妙利用身边的材料,探索出合理的、新颖的创作技巧,来丰富画面的肌理效果。创作出富有特色的、有个性的作品。

五、激发学生对吹塑纸版画创作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学校、爱生活的情感。实施建议:

一、针对学生特点开展儿童版画教学

制作版画的手段和方法很多,比如木版画、纸版画、实物版画、对印版画等,我校主要采用吹塑纸版画教学,这种形式版画简单易操作,学生能快速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版画教学应培养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兴趣是儿童接受教育的先导。根据学生在版画制作中的自然表现,我在选择版画教学时,瞄准学生兴趣的焦点,从多种角度,用多种方法,激发和诱导孩子们的参与热情。

课程改革校本课程 篇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大力推进基础教育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要求“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这样,使“校本课程”这一高扬个性旗帜的事物有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近几年,根据课改精神,我校在创造性地运用国家课程改革教材的同时,尝试着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有效地配合了课程改革,促进了师生的全面发展。

一、开拓创新,开发完善校本课程

##年3月,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学校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从现有的条件、环境等客观实际入手,充分利用##县历史悠久的文化资源和学校资源,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帮助下,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我校先后开发了系列校本课程——《走进##国》,其中,《走进##国》共分四类。即:“秀奇的##国名胜”、“灿烂的##地文化”、“多彩的##国民间艺术”、“丰富的##地乡风民俗”。该课程体系,以地方性、校园性、趣味性、实践性为开发目标,经历了艰苦、漫长的探索,逐渐由初期的朦胧走向现在的成熟。每类都以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内容做引领,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形式图文并茂,适合学生年龄特点,为

教师和学生的合作探究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在校本课程的拉动下,学生的个体差异得到了尊重,学生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学生发展的空间得到了拓展。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以及探究问题的意识.二、立足校本课程实施,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为了推动我校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促进全体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加深教师对课程的深层次理解,树立现代的教育理念,规范教育行为。我校采取了一系列校本教研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转变教师观念,创办刊物—《教研之窗》

自2003年开始,学校就办起了教研刊物—《教研之窗》。每2周一期,现在已100多期了。每期约3000至4000字,刊登的内容比较丰富,如国家《新课程标准》解读;国内外教育教学最前沿的教改信息;当前研究课题的最新动向,一些著名教育专家的讲座;各学科教案设计以及案例分析等,每期后面都附有与内容相关的问答、论述、研究性的题目。此刊物的创办大大提高了教师的阅读效率,在较短的时间内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上了新台阶,深受全校教师的青睐,为有效实施校本课程提供了保障。

(二)注重研究,引领教师资源共享

1、构建有序的校本教研模式

确立课题——个人思考——集体研讨——反思修正——形成策略。

2、开展多样化的校本教研活动

“教研沙龙”、“专题辩论会”、“案例分析”、“说反思、谈体会”、“绿色课堂展示”等。这样帮助教师把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了桥梁,改变了多数教师理论与实践存在“鸿沟”的现象。(实例展示)

3、每学期推出有助于教师成长的“五个一”工程。

①参加一项课题研究;②撰写一篇科研论文或教学案例;③撰写一篇校本课程故事;④撰写一篇教育教学反思;⑤上好一堂优质公开课。

4、举行创新型观摩课。

即一个班上课,其他平行班的师生可以共同观摩。这样,打破了以前一师上课只有教师观摩的模式,既实现了师生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成长的目标,又体现了师生关系平等的教育理念,实现双赢。

三、依托校本课程实施,促进学生特长发展

(一)课程保障:

落实省颁布的课程计划,将“校本课程”纳入课程表。2007年9月,学校把“走进##国”“文明礼仪”“古诗文诵读”等部分校本课程纳入课程表,一二年级每周安排2课时,三至六年级每周安排1个课时。保证了“校本课程”的正常运行。为了提升“校本课程”的研究底蕴,更好地服务于校本课程,学校鼓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开发和建设,从而消除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学生与家长、知识与实践之间的隔阂,打通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之间的联系。

(二)教学保障:

1、实行“校本课程”教学内容分年级段实施,“文明礼仪”、“数学小博士”等为一二年级的内容,“古诗文诵读”、“竖笛”、“五

子棋”等为三四年级的内容,“二胡”、“走进##国”等为五六年级的内容。

2、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整合教材,教师自由选择内容编写教材,也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搜集教材,培养教师和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3、活泼“校本课程”教学形式,实现师师、师生、生生互动,形成“校本课程”资源的全面而广泛的共享。

4、加大学校业务领导随堂督课的力度,提高“校本课程”课堂教学质量,教学做到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检查、有小结。

(三)师资保障:

教师要求一“专”多“能”,体现校本管理科学化。“专”指教师的专业课,“能”指教师除专业课之外,能指导学生活动的能力。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年龄特点,让每一位任课教师自由申报承担某一类课程。自由选择的方式,不但增加了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兴趣,而且也使有专长教师的才能,得以展示和发挥,自信心、责任心大大增强,体现了校本课程管理的科学化。

四、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有机结合

近几年,我校对日常课程进行改革,在校本课开设实施的同时也注重与综合实践等日常课的整体结合。开展“综合实践主题”教育活动,充分挖掘学科中的活动因素,将相关的学科知识融合为一体。以活动的形式将各科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引领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在活动中实践、体验和拓宽,使校本课程更具魅力。如:

语文学科,在活动主题“我与奥运同行”中,开展了“奥运日记”、“观奥运有感”、“奥运在我心中”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运

用写作手法,感悟奥运精神,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数学学科,在活动主题“小课题研究”中,开展了“培养小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的实践与探索。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数学故事”、“数学作文”大赛等,评选“数学小博士”“数学故事大王”等,获奖学生的名字和照片公布在学校宣传栏中。

艺术学科,举行了“剪纸小巧手”、“小小舞蹈家”、“小小画家”等一系列评选活动,校本课程,开展了“缝荷包大赛”、“小调查”“小论文”大赛等活动。

在整个活动中,学生是学习和活动的主人,他们在积极地感受和体验学习过程,在分享成功的欢乐。在这样的课程中,每位学生更容易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有了更多发展自我的空间。

五、建立健全良好的评价制度。

1、采取多样化考核形式。一是学校对教师的考核(听课、评课、说课、编写教材、搜集材料等方式),作为评优树先的依据。二是对学生的考核(抽查、座谈、研究成果展示、作品比赛等方式),根据学生的表现打出等级。

2、与常规课程捆绑评价。书面考核占80%,技能测试成绩占10%,校本课程成绩占10%,各项的综合成绩为本学期该生的学业成绩。这样,通过形式多样化的评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体现了“校本课程”的先进性、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可实施性。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教师共同探讨,协作寻求教学的策略,分享彼此的教学经验和理论思考,同时在全校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养成了教师善于思考,乐于思考的习惯,培养了教师合作探究,与人沟通的能力,引领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校本课程声乐班_课程介绍专题 篇6

紫凤小学

夏丽珍 一,课程目标

声乐课程的开发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需要,以学生素质发展,个性和人格得到更充分,自由发展和健全为目的,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学生需求为本。

课程的开发要照顾到学生的心理特点,课程的内容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兴趣,乐趣,真正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参与校本课程的学科都是具有高度文化育人功能的学科,除知识性的传授外,声乐课程的开设能够起到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学生层次性,差异性。既强调面向全体,但也不能忽视由于受个人修养,禀赋,爱好制约而呈现的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给予不同的学生的不同的要求和切合实际的指导。二,课程简介

1,课程主要内容有发声训练,视唱练习,声乐曲联系三种形式。

2,本学期声乐班将学习艺术歌曲,流行歌曲,戏曲等,拓展学生的喜好。三,评价方式:汇报表演

(一、课程开发背景:

我们通过多次学习和研讨深刻地领会到,音乐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补充、延伸和完善。小学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接触音乐、学习音乐的平台,它能很好地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扩大学生音乐视野,充分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提高他们的音乐能力和音乐修养。同时,它对促进音乐教师素质的提高也具有重大意义。小学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提高我们小学音乐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校本课程的开发正为我们的才艺提供了用武之地,它能很好地我们享用教学的成功感和价值感。同时也为教学资源开发出另一片艳阳天。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为培养“高素质音乐人才”,同时也为开发学生的潜能,陶冶他们的性情与情操,我们将以美育为途径,以声乐特色教育为突破口,构建以声乐教育为纽带,融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于一体,进一步发挥我校文化教育与音乐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模式,彰显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声乐课程的开发要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需要,以学生素质发展,个性和人格得到更充分,自由发展和健全为目的,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学生需求为本。

课程的开发要照顾到学生的心理特点,课程的内容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兴趣,乐趣,真正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参与校本课程的学科都是具有高度文化育人功能的学科,除知识性的传授外,声乐课程的开设能够起到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学生层次性,差异性。既强调面向全体,但也不能忽视由于受个人修养,禀赋,爱好制约而呈现的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给予不同的学生的不同的要求和切合实际的指导。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1、目标准确-清晰的原则。

课程的开发不是强化新课程标准,而是在新课标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和补充。因此我们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之前必须深刻地理解透新的音乐课程中声乐教学的标准。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制定目标时坚持准确、清晰的原则。(1)丰富学校的音乐文化,营造轻松、活泼的音乐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2)提高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培养学生“音乐是生活中的五彩缎”意识;(3)传播地方音乐特色,享受世界各国音乐的精髓。

2、内容优秀-贴切的原则。

校本课程的内容是目标的具体化,它是在目标明确后教材的选用和组织,是开展教学的泉源。我们对可能开发的音乐空间要明确的把握,对音乐教学的资源来源要有充分的估计,也就是说,老师自己对选用的音乐作品事先就要有充分的分析和理解。内容的选用和组织必须符合学校、学生和教师的现实,它必须是在我们老师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需要,当然也不能过多地依赖于教师个人的思维框架和传统经验。总之,要选用经典的、学生喜爱的、有学习价值的音乐作品,内容的整合要符合小学生身心年龄特点需要,遵循小学生音乐思维发展的规律。

3、途径有效-创新的原则。

途径是课堂教学时生动展现校本课程内容,达成校本课程目标的操作过程。只有有效的途径才能很好地展现教学内容的内涵,只有创新、有创意的途径才能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让目标的达成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评价规范-灵活的原则。

建立规范、灵活的评价机制是有效实施小学声乐校本课程的重要保障。我们的课程开发是以学校、老师的决策为主体的,课程的目标、内容都是由我们自己制定、安排而确定,在整个过程中肯定隐含着很多不合理、不科学的因素。所以我们在实施中必须多次地进行规范的自我评价,课后及时反思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等研讨,从而休整课程,促进我们声乐校本课程开发的良性发展。

四、课程简介

1.开设声乐基础课程及乐理课,普及“声乐”校本课程的基础知识。

2.开设声乐校本课程及音乐欣赏课程。同时继续开设基础乐理课程。开始逐步深入“声乐”校本课程的学习。

3.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乐团:、合唱团、清唱团。

课程主要内容有发声训练,视唱,声乐曲练习三种形式。隔周安排两课时声乐课,一学期各16课时,一学年各32课时。

本学期声乐班将学习儿童歌曲,古诗新唱,戏曲改编等,拓展学生的喜好。

五、课程评价

1.随堂评价:由校领导和指导小组随堂巡查评价,研究总结课程开发过程中的组织形式、授课过程及其它。

2.问卷评价:向学生、家长进行问卷满意度调查,针对调查中的建议适时调控教学方法。

课程改革校本课程 篇7

所谓课程与教学的分离, 主要是指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课程规划和设计与实际教学过程之间的脱节甚至背离。例如, 有些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只重视所谓的课程规划和设计, 似乎有了课程规划, 开设了系列的课程, 有了预期的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 编制了系列的校本教材, 然后按教材教学便完成了课程开发的过程, 但却忽视了课程实施中实际的教学过程和效果。又如, 有些学校对如何着手校本课程开发极为苦恼和困惑, 特别是对有些习惯以国家政策代言人身份自居的专家带有指令性地强调的“校本课程开发必须科学化、规范化, 必须提交课程规划和设计”之类的要求感到不知所措, 于是, 或“绞尽脑汁”想出一门一门“校本课程”花样, 拼凑每门课的目标、内容、教学安排和评价措施, 勾画出一个“校本课程”蓝图, 然后分别找教师去开这些课便了结;或干脆出资请某个或某几个外部的专家给拟出个“科学的”课程规划, 然后“按科学的规划办事”即可。如此种种。可以说, 现在学校越来越重视校本课程开发的技术性要求 (也就是越来越规范) , 课程开发也日益体现了课程的目的性和计划性特点, 课程开发者的“课程”意识也凸显出来;但是, 如果如此这般地重计划和目的而忽视课程的实效性, 那么, 由此而增强的课程意识可能会与校本课程开发本身所需要的新的课程意识正好相左。

在笔者看来, 就我国教师过去只注重 (或者只被赋权关注) “怎么教”的问题而忽视 (或者不得不忽视) “教什么”的问题而言, 校本课程开发确实需要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 即教师不但要关注“怎么教”, 同时也要关注“教什么”。但是对“教什么”的关注、关于“教什么”的决定, 一线教师是不同于学校之外的专家、国家政策的制定者的。一线教师难以也没有必要做到像课程专家 (包括学科专家) 那样高度技术性地开发课程。学校层面上的课程开发特别需要开发者结合教学过程做出“教什么”的决定, 甚至有许多的课程决定直接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和完成。因此, 从学校层面上看, 教学过程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 这才是与校本课程开发相适应的新的课程意识。

课程开发 (curriculum development) 是课程领域的一个核心概念和专业术语, 它首先出现在美国课程学者卡斯韦尔和坎贝尔 (C a s w e l l&C a m p b e l l) 的《课程开发》 (Cu r r i c u l u m Development) 一书中, 这之前的课程著作中使用的是“课程编制 (curriculum making) ”“课程建设 (curriculum building) ”等词汇。“课程开发”作为一个专业术语, 其核心地位来自于它所需要的高度专业性的技术, 也就是说, 课程开发者需要拥有专业的课程开发方法和技术。

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之所以被多数人认为是从美国课程学者博比特 (F.Bobbit) 1918年出版的《课程》一书开始的, 是因为博比特在这本书中首次提出要运用科学的方法编制课程。在他看来, 教育是为未来理想生活做准备, 而未来的理想生活在当前重要的社会生活中产生, 于是, 他找到的科学方法就是活动分析法。简单地说就是, 先找到人类生活的重大活动领域, 分析完成每一活动领域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念, 这些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念就组成学校课程的目标;然后选择和组织最能够实现这些目标的内容, 如此便形成一个科学的课程编制过程。博比特的科学编制方法在20世纪20年代经过查特斯的局部修正而成为美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编制课程的基本方法。随后, 进步主义教育协会组织的八年研究催生了泰勒的课程原理, 泰勒提出的课程开发的四个基本问题成为课程开发的四个基本步骤 (目标确定、内容选择和组织、评价) , 而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则使得泰勒原理及美国专家主导的课程开发的技术理性发挥到了极致。也就是说, 将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学运用于泰勒原理, 泰勒原理的每一个要素 (不论是目标的确定, 还是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及最后的评价) 无不渗透了技术的要求, 连课程开发本身的各个环节也演变成一个技术性流程。于是, 一谈到课程开发, 不论是在国家层面上还是在学校层面上, 就自然地被理解为:叙写课程目标、选编和组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评价这样固定的、甚至是线性的流程和步骤。

以工具理性为特点的泰勒原理被广泛运用于课程开发。虽然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科学和数学课程改革的失败招致人们对泰勒原理的广泛批评, 但是到目前为止, 泰勒原理仍然是多数国家启动课程改革所普遍采用的课程开发模式, 其可操作性受到世界各国专业课程开发者的欢迎。但是, 如果试图将这种高度技术性的课程开发模式运用到校本课程开发, 或者说, 要求学校教师也像专业的课程开发者那样去规划学校课程, 就我国目前校本课程开发现有的支持性条件来看不仅不可能而且也没有必要。

首先, 不论是承担职前教师培养的教师教育课程还是职后的教师再培训课程, 都很少涉及到课程开发的方法和技术方面的专业训练。虽然国家课程改革启动了全国范围的教师逐级培训, 但是培训的内容多半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些理念和国内外中小学课程开发案例, 面上的非课改实验学校, 有的根本就得不到任何的培训。许多学校校长和教师反映, 他们只知道被要求必须要开发什么“校本课程”, 但是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做。地方政府只负责督察, 不提供任何的专业支持和帮助。

其次, 课程开发不仅是一项高度技术性的专业活动, 而且是一项特别费时的课程研制活动。单就确定课程目标这一环节, 就需要做很多方面的调查研究。为此, 有人更倾向于将英语的“cu r r icu lu m development”翻译成“课程研制”而不是课程开发。我们知道, 学校的校长和教师担负着极为繁重的管理和教学任务, 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考试和升学压力。如果按照现在流行的“三级课程”的提法 (1) , 用教师们的话来说, 他们不仅要完成执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任务, 而且还要完成开发校本课程的任务。因此, 要求教师像专家那样或者哪怕仅模仿专家去进行校本课程开发都是不现实的。

然而, 更重要的是, 校本课程开发根本就不需要学校教师像校外专家那样专业地、模式地履行课程开发的基本流程, 不必追求所谓的形式上的“课程化”或“规范化”。校本课程开发与校外专家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校本课程开发在教学过程中展开和延续, 校外专家的课程开发则游离于具体的教学过程之外。校本课程开发虽然在技术上也需要确立课程目标, 选择和组织活动和学习内容, 实施和评价学习内容等课程开发活动, 但是校本课程开发不一定非得从目标开始, 而且目标的确立过程与依据也不同于外部课程专家的课程开发。

从国际的视野来看, 校本课程开发之所以成为必要, 主要是因为国家或州本位的课程开发、外部的专家本位的课程开发缺乏对地方、学校具体教育情境的适应性, 缺乏对教师、学生个体的适应性, 校本课程开发旨在增强这种适应性。因此,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任务是使得外部的课程规划和设计更好地适应本校教与学的需要, 更好地适应本校及所在社区的教育情境, 教师作为课程开发者的主要作用则在于在外部的课程规划或设计与学校的具体的教与学的需要和情境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具体到我国国家新课程改革中的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而言, 校本课程开发同样是为了增进面向全国的国家和/或地方的课程改革方案及其课程设计对学校的适应性, 使得外部的课程改革方案更好地适应学校内部的教与学的需求。

那么, 谁最了解学校内部的教与学的需求呢?相比外部课程编制专家而言, 教学一线的实践工作者更了解本校学生的个别化的学习需求, 更了解学校自身的教育环境特点。因此, 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真正地了解学生的个别化的学习需求, 在于学校校长是否真正地了解自身的教育环境特点。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以教师和校长为课程开发主体的校本课程开发与专家主导的国家层面的课程开发的一个不同之处在于, 前者面对的是如何适应并促进社会共同的教育需求的问题, 后者面对的是如何适应并促进个体的不同的教育需求的问题。

于是, 如何了解学生的个别化的学习和教育需求?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开拓课程空间,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以满足学生个别化的学习和教育需求?如何检测和反思所开设的课程是否真正满足了学生的个别化的学习和教育需求?这些就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问题, 它们不同于被广泛运用于国家层面的课程开发的泰勒原理的四个基本问题。

首先, 校本课程开发始于对学生个别化的学习需求的了解和调查, 而不是单纯从某个理念出发的目标假设。当然, 泰勒原理也强调课程目标的确立有三个来源, 其中的一个来源便是对学生学习需求的调查和了解。但是, 泰勒原理在被运用于国家层面上的课程开发时, 对学生学习需求的了解往往局限于对青少年儿童发展阶段性学习需求的理论上的认识为依据。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对学生学习需求的了解除了要依据教师对青少年儿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的理论认识之外, 更重要的是要以教师在自己日复一日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个体的细心观察和有意识的调查所得的实际结果为依据。

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 本着简便易行和实效的原则, 不必刻意追求专业研究者所从事的调查研究那样的规范和正式。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现场——课堂和校园, 是教师观察和了解学生的最佳场所。教师对学生学习需求的调查完全可以结合课堂教学过程来完成。例如, 教师可以在课堂的教学互动中了解学生个体的学习差异和性格特点, 了解个别学生的特殊的学习困难, 发现他们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教师也可以采用直接的个别面谈或群体座谈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也可以采用同伴评价的方法间接地了解个别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 还可以通过家长来了解学生。其实, 家访、学生座谈这些质性的调查方法都是广大教师熟悉的方法, 很多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这些方法来了解学生。问题是, 多数情况下教师采用这些方法了解学生之后并没有从中获得多少课程与教学的意义, 也就是说, 了解之后基本上没有什么跟进的课程与教学上的行动以因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或者更多的时候, 只是班主任尝试从多个方面去了解学生, 而多数学科教师很少对所教的学生有意识地展开一些观察和了解, 并分析观察结果所具有的课程与教学意义, 除非少数学生的考试分数亮了“红灯”。

其次, 因应学生的个体的学习需求,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教师个体和群体、甚至包括学生、家长在内共同审议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在课程与教学上的意义, 即审议如何进行课程与教学上的创新、改编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并形成新的学习需求。如前所述, 不同于国家层面的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面对的是解决个体间的学习差异和个性化需求的问题, 因此, 校本课程开发追求的是课程类型的多样化、课程活动的兴趣性、课程结构的流动性和学生对课程的选择, 它包括校本化程度不等的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和完全校本化的学校自定课程。前者如教材的选择、改编和重组;教材的分层和分层教学;分科课程之间的不同程度、不同范围和不同方式的整合及小组教学;拓展课程、补充性课程、综合性活动课程的开设等。后者如具有选择性的兴趣小组、社团活动, 全员参与的主题性活动、社区活动等非正式的、非核心的课程。所有这些课程教学上的努力旨在满足学生的个别化的学习需求, 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唯一的规范性要求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

当然, 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 他们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个别化的学习需求也是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之中。这就需要不断地了解和再了解学生学习需求的变化和转向, 不断地调整课程的设置以适应和推进学生在新的发展阶段的新的学习需求。因此,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在师生、生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 (包括活动的组织和展开的过程) 不断地自我修正的过程, 所开设的课程相比国家核心课程而言具有更大的流动性和灵活性。

因为有上述这些不同于国家层面课程开发的特点,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在国家和地方提供的教科书、教学辅导材料等正规的课程资源之外开发和利用更多方面的、甚至是非正式的、非显明的课程资源, 尤其是那些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资源, 如网络资源、社区资源、乡土资源等。

最后, 我们如何来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效呢?同样因为校本课程开发面对的是个体的多样化和差异性的学习和发展需求, 评价校本课程开发成效的最实际的标准就是学校在课程教学上的校本化努力是否满足并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 而不是共同的考试分数。因为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自我更新的过程, 所以, 比较适宜的评价方式是学校的自主的反思性的评价, 提供课程质量的最好证据是学生实际的多元化的发展。学校外部教育行政部门的督导除了关注学校是否有一个被认可的课程开发计划和设计外, 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实际的教学 (包括活动的组织和开展的) 效果。这些可以通过学生、家长访谈, 随堂观察及现场参与等方式获得比较直接的评价资料。但是, 外部监督的目的不在于给学校的课程开发作一个成败的定论, 更不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下一个“是或不是校本课程”的论断。外部督导更重要的在于“导”, 在于帮助学校发现问题, 并提供专业、政策和资源的支持条件, 与学校协同推进国家课程对地方及学校的适应性的开发。

注释:

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课程建设 篇8

一、扬长德育

“扬长德育”其内涵所弹奏的是一部师生和谐共进的交响乐。“尊重、发掘、延伸和拓展师生的长处”是它的主旋律。“扬人人所长,越扬越长”,它提倡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我展示的空间,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快乐成长、个性发展。

——“扬人人所长,育火红童心”中的“长”、“红”两字,体现了辩证关系,一个人认识到自己有长处,心才能火红,而心又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发展内因,心红才能自信,充满希望。我校位于白云区农村,这一理念又能增强师生及家长的长红乡土情感。

——以“有教无类”的思想为核心,体现教育公平,只有差异,没有差生,致力于让每个学生在“长红”奠定一生做人、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全面落实“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这一基础教育目标与任务,既注重小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又关注小学生精神的成长。

——承认、尊重、发掘、延伸和拓展每一个师生的长处,让每个师生个性得以张扬,让每个师生在校园里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

扬长德育是指教育者通过发掘学生身上积极因素进行鼓励、培养,使之产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通过长期的良性积累,形成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通过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使学生真正成为“合格+特长”的有用人才。这里的“长”包括特长,更多的也可能是学生身上的某些闪光点或优点(长处)。

扬长德育从“扬人之长,越扬越长”这一教育原理出发,发现并挖掘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和独特优势,通过“期待、激励、训练”,使隐藏在学生身上的潜能得到发挥,并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良好心态逐渐迁移到其他方向,即扬长补短、扬长促全。

二、扬长德育校本课程开发

所谓“校本课程”,是指与国家课程相对应的一种课程形态,主要由校长和学校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而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开发的课程。

要设计学校的校本课程,就要诊断学校需求,找出发展特色;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现状;组建课程开发小组,分工合作;形成课程方案。校本课程实施的基本形式,一是实践活动类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多体现为活动方案的设计,实施方式灵活,可以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二是学科教学类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以书面文本为主,多为某门学科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也可采取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方式实施。

要实施校本课程,就要做好校本课程开发,应该基于研究:学校文化——办学理念——育人目标——主题选择——课程方案的编写——课程内容的研制与提炼——实施课程——评价课程。校本课程开发应该基于设计: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相互关联、螺旋上升的课程。基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包括家长。基于学习与合作:团队合作而非因人设课。校本课程开发需要重建教师的课程角色:教师是推行课程变革的关键人物,是课程意义的诠释者与建构者,是课程的开发者,是课程的研究者。

三、扬长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课程建设

我校在前期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起结构化的“扬人所长礼艺见长”扬长教育特色课程体系。

(一)我校构建起了“扬礼之长”、“扬智之长”、“扬艺之长”的校本特色课程

我校扬长教育特色以扬礼之长为基础,以扬智之长为核心,以扬艺之长拓展,智情结合、传统与时代结合、人文与自然结合,以礼促长、以智带长、以艺显长,让每一个孩子学有特长,人人有长。

“扬礼之长”校本课程每个年级七课,以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为依据,以小学生身边熟悉的学习生活场景为基础,每课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礼仪广角镜”作为引入部分,向学生呈现场景或现象,引发学生思考与探究。第二部分“礼仪训练营”为每课的主体部分,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评一评、演一演的过程中经历心灵与情感的体验,激发学生雅言雅行、成为雅人的动机,让学生了解掌握基本的礼仪知识和技巧。第三部分“礼仪伴我行”为每课的拓展延伸部分,注重行动实践,运用礼仪知识与规范,与生活相联系,突出童真童趣,生动活泼,是一套具有系统性、逻辑性、渐进性、特色性的教材。

“扬艺之长”校本课程以农村群众喜爱的醒狮和中国象棋为特色内容,培养学生对醒狮和中国象棋这两种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以狮舞见长,以思维见长,培养学生的才艺。

(二)以校本特色活动为平台,以动扬长

开展学生“扬我所长”系列活动,以各种活动为载体,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让学生的品行得到锤炼,潜移默化、坚持不懈地培养。

全校开展“明礼活动”。按校本教材分年级系统实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以征文、演讲、墙报、文艺演出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爱校热情。

上一篇:上半年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总结下一篇:vip接待工作业务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