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高考备考策略(精选8篇)
艺术高考生指的是在高三阶段,选择报考艺术类院校,准备相关专业课及文化课高考的学生。专业一般包括美术、声乐、乐器、舞蹈、播音主持、编导等。
艺术高考生通常在高三第一学期完全或断断续续地离开学校,专门学习相关专业课知识。高考前的12月份到次年的2月份,参加省内专业课联考和全国各地艺术院校的专业课单独招生考试。
专业课考完,随即进入文化课复习阶段。此时已经是高三的第二学期了,离高考只是一百多天。
一. 文化课备考面临困境
首先,有志于参加艺术高考的学生,很多原有的基础较为薄 弱。而且,高三的第一学期,学校已经完成了第一轮复习,整个高中的知识要点已经逐单元或按专题梳理完毕,知识框架已经搭建,完全可以做高考模拟试卷了。而艺术生第一轮复习完全缺失。可以说,艺术高考生,至此却是无法练习高考模拟试卷的。
其次,艺术生回原校原班级,很难跟得上班级的复习进度了,第二轮复习是进行很强的综合性串讲或练习,有的课程甚至很难听得懂。
第三,很多人认为艺术高考生文化分数线不高,应该不难。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对于基础薄弱、第一轮复习缺失的学生来说,考到这一分数线并非轻而易举。而随着这些年艺术考生逐年增加,分数线也有不断提高的趋势。另外,对于专业课考试排名不太靠前的学生来说,文化课甚至得四百多分才有希望。
二. 心理状况、纪律约束状况分析
刚开始进入文化课复习阶段,艺术生都有美好的愿望和良好的复习状态。但大都难以保持,原因如下:
首先,省内联考和省外各院校单独考试的分数在3月份陆陆续续地进行公布,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有喜有忧,情绪波动性较大,对良好的复习状态有个很大的冲击。
其次,纪律的自我约束持续性不强。作息时间和课堂纪律的遵守能否持之以恒地保持下去,这也是复习时间和效率得以保证的关键之一。
再次,家庭的科学配合。孩子高考是家庭的一件大事,家长都愿尽力配合。但能否科学合理地配合老师教育督促学生,就因人而异了。有的家长着急担忧,对孩子过于苛刻唠叨,引起孩子的逆反;有的家长由于工作等原因,疏于管教;有的家长与孩子产生对立情绪,孩子根本不接受家长的管教。这些情况也会引起学生复习状态的起伏波动。
第四,学校和老师的关注度不够。艺术高考生群体对一个学校或一个班级而言,是极小的。但能否给予足够的关注,关系到这一群体能否顺利地通过文化课高考。这需要破除单纯以文化课论英雄的传统观念,并且在教学管理方面还需作特殊安排。做不到这些,将很难让艺考生看到希望,导致复习的低效化。
第五,听课吃力和考试成绩让学生失去信心。如果老师备课上课缺乏群体的针对性,艺考生听课会感觉吃力,甚至听不懂。另外,考试如果没有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梯度安排,学生刚接触试卷,分数考得较低。这一切,将会使学生失去信心,复习的积极性也会一落千丈。
基于上述两点的分析,如何让艺术高考生充分利用这一百多天时间,如何进行科学合理地备考,需要有针对性的策略。本文从老师的教育教学管理角度阐述相关策略。
一.集中培训,因材施教。必须将这一特定的群体,集中起来,单独创设一套复习的环境、管理、教学模式。教育的根本特性之一在于因材施教,而这一特定模式的设定是因材施教的前提。
二.强化管理,注重细节。科学的管理才能保证复习时间、提高复习效率。而且有成效的管理必须是注重细节的。如何持之以恒地遵守作息时间、遵守课堂纪律、课堂中有听不懂的内容怎么办、听课的笔记该如何记、一次考试前后该做哪些工作、辅导资料该如何使用等等。这些都必须形成可操作性的制度,让学生在严谨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提高效率。
三.关注心理,保持状态。这一百多天里,学生的心理、情绪是起伏多变的。在强化管理的同时,必须要加强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在专业课考试分数公布前后、在每次文化课考试前后,要进行集中或个别的谈话引导,分析得失;要时刻关注学生课堂内外情绪的变化;要及时、经常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并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遇有学生违纪行为,也应该是严明纪律和理解关怀并重地进行处理……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及时纠正复习过程中的情绪偏差,排除心理干扰,保持一个良好的复习备考状态。
四.教学计划,科学安排。
第一.老师和学生针对专业院校报考目标,共同拟定个别的文化课成绩冲刺目标,而且要细化到语、数、英、综合各科。每次模拟考试之后,要进行调整,分析得失,这样才能方向明确,复习时间的安排有针对性地侧重。
第二.老师的教案必须是有针对性的。如果按第一轮复习方式进行,时间已经来不及了;如果直接按第二轮复习方式进行,综合性的串讲和考试,学生还不能接受。所以必须是第一轮的知识梳理、框搭建和第二轮的综合串练结合起来,这一独特而有针对性的复习方式正是符合了教育中因材施教的真理,我们形象地称之为“一点五轮复习法”。
第三.有的科目,比如数学,老师要在研究考试大纲和高考出题方向的基础上,对课本内容进行合理大胆取舍。这样,能集中力量,深入重要章节复习。力保容易得分题及分值较大题,能顺利解答,拿到分数。如果漫天撒网,全面出击,反而会出现“西瓜丢了,芝麻也没拣着”的情况。
第四.科学安排考试。坚持以考代练制度,做到周周测试,月月大模拟,让学习一刚开始就进入备考状态,并且要做到逢考必改,逢改必讲。当然,在出题方面,要做到目标明确,循序渐进,难易有度。每次考试都要有考前目标,针对信心、深度、广度、阶段内容强化等进行设定。
第五.重视试卷交流。正所谓“考试校校有,角度有不同”,要与省内外相关重点学校进行试卷交流,互相借鉴新题好题。拓宽师生备考的多角度思考。
艺术高考生的文化课备考是一难题,但只要对各方面问题进行准确分析,制定针对性的策略,并坚持不懈地高效地执行。那么,备考之路,虽然充满荆棘,希望却相伴而生,悄然而至。
黄山市艺术生高考文化课辅导
添翼培训教研组
交流热线:0559-2530238
一、立足基础, 整合知识, 提炼方法
复习应该力争全面理解基础知识, 重点掌握主干知识。要结合《考试大纲》中的知识内容表梳理知识, 注意点、线、面结合, 注意知识间的纵横联系, 以核心知识为“固定点”绘制知识网络图, 使知识网络化。到考前要使学生能在一张A3的白纸上画出高中物理知识网络图。
掌握解题方法是高考得分的制胜法宝。复习的另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总结、提炼方法。好的物理方法不是一道题就能总 结出来的, 复习中要通过一定量的例题分析, 提炼出解题方法。之后, 教师要精选典型习题, 引导学生做好针对性训练, 对解题方法进行消化、吸收, 最终做到灵活应用。
二、注重实际, 关注热点, 鼓励创新
物理学科与生产、生活及科技的发展密切相关。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凸显STS精神。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和能力, 是物理学科一贯重视的原则, 尤其是近几年表现得更为突出。
紧抓热点。考试热点和社会热点都要抓, 考试不回避热点, 备考更不能回避热点。
典型陈题往往是好题, 用不着回避;相反, 要下气力将它们真正弄懂、练熟, 当然也要重视变式训练, 做到推陈出新。
三、精选习题, 分类指导, 加强题型专项训练
1.选择题
(1) 加强选择题解题技巧的指导。
①根据选项设置的问题, 大体判断是单选还是多选:
a.若四个选项针对同一知识点或同一问题设置, 该题多为单选;
b.若选项分为两组 , 每组各针对一个问题 , 则有可能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c.若四个选项分别针对一个问题 , 一般来说 , 该题是多选题的可能性较大。
②对模棱两可的选项, 宁可少选, 只选有绝对把握的选项。
③对每个选项都觉得似乎正确的, 只选其中自己认为最有把握的一项, 因为高考题中出现四个选项全都符合题意的情形很少。
④对完全不会的题, 根据自己的感觉选填一个选项, 不留空题。
做完物理选择题后, 要将选择题答案的分布情况从总体上审查一遍。高考卷物理选择题中, 一般有3道左右单选题、3道左右二选题、1-2道三选题、偶尔有一道四选题。出现两道四选、三道三选的可能性很小。若结果中出现了这些情况, 则有必要重新审查这几道题的答案。
(2) 分类限时训练, 当堂讲评。
将选择题归类为热学、光学、机械振动和波、天体运动、核物理学、静力学、静电场、运动与图像等类别, 分别做限时训练后, 再将其混编成高考样卷形式做限时训练。
2.实验题
备考时要加强实验, 重视实践, 突出设计。
实验题在高考物理中一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高考物理卷力图通过在笔试的形式下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同时, 希望通过考查一些简单的、设计性的实验鉴别考生独立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
对实验的复习要突出“实验”, 不能纸上谈兵。既要突出重点, 又要照顾全面, 不能抱侥幸心理。对大纲所要求的实验要达到:能明确实验目的, 理解实验原理, 设计某些简单的实验, 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 会处理数据, 会探究某些实验结论, 会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 并能找出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近年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的试题明显增多, 这看似不含智力因素的简单技能, 画图时失分率却很高, 应引起重视。
3.计算题
计算题一般都有相当的综合程度。将审题能力、建模能力、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能力、表达能力都分别训练到 一定程度后, 将与近年计算题相近的题目分别编组做训练, 但一定要根据学生实情控制练习题的难度和数量。可以实行过关制, 每天或几天一题, 要求达标, 不达目标不收兵。
四、给予信息, 创设情境, 进行能力专项训练
近年来, 高考物理试卷中出现了考题立意高、选材活、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的试题, 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尤其是阅读理解能力、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推理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心理适应和承受能力均提出了较高要求。 教师要深入“题海”, 选择典型题目让学生练习, 努力做到精选、精析、精练, 提高复习效率。备考中需要做好下列专项训练:
1.提高审题能力
审题是解题的前提。审题能力是获取、筛选信息的能力、对信息做一定“翻译”的能力的统称, 是阅读、理解、分析等多种能力的综合, 也包括严肃、认真、细致的态度等非智力因素。就是把题干的内容读懂, 转化为自己可以理解的、有利于解题的表述, 这种能力是解题的基础。
要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一是要重视读题习惯的培养, 在讲解习题前要引导学生读题, 从断句、标记关键词、标记题目特定的题设条件入手, 特别是要通过比较关键词, 让学生盯住“题眼”, 督促学生做好圈点勾画;二是要重视转换上述词语和句子的表述, 即做好翻译工作, 培养“转换说法”的能力, 有时只要用合适的说法表述题目, 就会对题目一目了然;三是要重视引导学生画图, 养成画图的习惯, 坚决打击“顽固不画”分子;四是要培养仔细推敲条件, 深入挖掘隐含条件的能力;五是要引导学生有意寻找状态、分解过程并将其适度整合的能力;六是要将上述信息进行比较, 寻找联系。做到了上述六点, 题目就算“审”清楚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会发现一些学生不重视也不会审题。这时就有必要做专项训练。教师可有意选择一些信息较多的题目, 不要求学生做完整处理, 只审清题目中对解题有用的信息就算完成任务了。前期可做分解训练:先让学生找到题目给定的信息———捕捉信息, 再让学生筛选信息———保留有用信息, 剔除无用信息, 最后加工信息———明确在通常情况下有多种含义的条件在本题中的含义;找出隐含条件的意义;理出题目所给信息与待求解问题间的关系。
这样训练, 可以增强学生的审题意识, 让学生学会在审题环节抓解题要素, 经过一定量的训练, 真正会“审”物理习题。
2.提高建模能力
高中物理学科的考题主要以模型为主,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加强应用性考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有些物理问题只提供了实际的物理情景, 这就要求考生善于挖掘必要的、主要的信息, 去除次要的因素, 抽象出具体的模型加以解决。
要提高建模能力, 简单地说, 就要做到以下几点:良好的阅读习惯、有意识的建模训练和模型的迁移训练。只有具备高超的建模能力, 在“实战”中才能够将题目的内容转化为学过的内容, 从而快速、准确地解题。
3.提高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从近几年的高考物理试题来看, 在考查考生物理知识的同时, 越来越注重对考生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的考查。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既认真学好物理知识, 又努力提高数学推理运算能力和应用数学图像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加强数学与物理相结合的训练。教师还应该选择一些需要演算的典型习题在黑 (白) 板上和学生一起演算, 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演算细节及其对物理得分的重要意义, 不要列式后就认为与物理老师无关了。“就是学生算不出来, 那也不是物理老师的事”, 找责任人没有任何意义, 况且物理大纲本身就要求考查学生“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4.提高表达能力
要让解题能力体现在得分点上, 主要靠准确完整的物理语言表述。这一点往往会被学生忽略, 造成不必要的失分。在复习中, 解题训练要注意科学、规范, 尽量采用题目中给的物理量的符号, 自设符号一定要标明, 方程式的书写及结论的叙述都要与题意相联系, 不要脱离问题本身。
表达能力绝不能等到考前再练, 而应天天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实战”能力。可以用“一天一题”做好计算题的规范表 述训练, 使学生的表述呈现“一字、一标、五要、四环”齐全, 达到详略得当、言简意赅的表述标准。
一、熟悉高考评分标准,给学生一把标尺
给学生一把标尺,让学生备考胸有成竹。对学生加强作文指导,我首先让学生学习、熟悉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认真研读《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等级评分标准》和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便于进行针对性、规范性的强化训练。《考试大纲》每年略有不同,突出了对作文备考的导向作用。应逐条对照,一一落实过关。
二、进行分点系统训练,“点点”为营,步步提高
所谓“点”有两层含义:
其一是按《考试说明》中的要求进行分点训练,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在审题立意准确下,让学生明白,只要观点鲜明(学生多写议论文为主)。内容充实,叙议结合,结构清晰,文章就可以确保能拿到基础等级分:学生作文若要有质的飞跃,就要在“发展等级”上下功夫,因此:对其中经常涉及的技能要一一细化指导。譬如就文章如何做到“丰富”一条中的“材料丰富”。需向学生指导材料运用的技巧——注意调动记忆库里的材料,运用时注意事例的信度、广度、深度。注意详略、点面结合的写法,掌握一例多用或多例通用的方法,避免以叙代议,学会事例后分析说理的方法,使观点和事例相勾联,这样的文章说理才深刻。
其二是按考场作文的关键环节进行分点训练。让学生明白要闻过高考作文关,必须“过五关斩六将”。如第一关是审题和人题训练。关键是要解决审题的准确性和入题的独特性。立意是文章的灵魂,立意不准确。再充实的内容、再好的语言外衣也是白费;第二关是拟标题和写题记训练。“题好一半文”,新颖的标题、醒目的题记是精心打造的亮点,可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第三关是开头和结尾方法训练。古有“凤头、猪肚、豹尾”之说。高考评卷老师第一印象是文章的开头。第一印象如何将直接影响到评卷老师对文章的整体评价,好的结尾可以掩盖一点全文的不足,或可使全文锦上添花。同样能增加评卷老师的好感;第四关是分项训练。肢解作文的每一个部分,涉及的每个评分细节都要有针对地训练。如如何引用材料充实文章内容。学会说理的几种方法,议论文如何做到结构清晰。点题扣题的艺术方法等。第五关是升格训练。在学生掌握应试作文的基本写作方法后,根据高考阅卷场上容易得高分的原则。教给学生升格作文的技巧,让学生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将自己的作文提升一个档次,成为优秀作文。
三、思维训练要灵活,多元换位
写作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在作文备考的过程中。文字功夫固然讲究,但形成文字前的思维训练更为重要。要让让学生学会换角度看问题,看人看事物,往往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同时,积极突破思维定势,学会将直觉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聚敛思维、联想(相似、相反、相关、因果)思维等灵活地运用于作文中。使写作思路活跃,文如泉涌。如2007年广州一模题,露珠在枫叶上呈现红色,在荷花上呈现白色,启发学生运用相似联想的方法可想到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思想品格、环境影响人的成长的立意;运用相反联想的方法就可想到人应该坚持自己的个性,保持本色,不要受环境的影响的立意:运用因果联想思维方法就可想到露珠之所以显现不同的色彩,是因为借助了枫叶、荷花。进而想到借助外物成就自己这个立意等。平时对学生指导审题立意时,不妨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长期坚持训练。自然能打开写作思路。
四、注重范文学习,借他山之石以攻玉
每年高考全国各地优秀的作文层出不穷,这些优秀作文或文辞精妙,或意境深远,或创新开拓,或构思新颖,或说理深刻等,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可以领略其中的精彩;同时,好的范文往往可以印证考场作文的评分原则。可以让学生树立应试作文的“规矩”意识。这样,学生在范文中学习模仿,在消化吸收中创新开拓。就等于站在他人的肩膀上进行写作,写出来的东西自然会高出他人一筹。
有人形容高考作文是“戴着镣铐跳舞”。但我认为,只要高三老师在平时的作文备考中加强对学生进行分点系统训练和考场发挥技巧两大策略的指导,同样可以令考生在高考中脱颖而出。“舞”出自己的个性,从而获得高分。
放松训练和考前冲刺复习更配哦
考生可以暂时放下所有功课,做一些放松训练,以减轻直至消除紧张不安等不良反应。比如:全身放松地坐在一张软椅上,脚撑着地,两臂自然下垂,双眼微合,深呼吸10次。吸气时收小腹,绷紧身体。为配合训练,也可选一些轻松舒缓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
调整“生物钟”,保证最佳状态
如果失眠了,不要硬逼自己入睡,可以用一些小方法诱导自己睡觉。如上床后熄灯,躺下仰卧,做一次舒畅的深吸气,然后徐缓地往外呼气。在第二次吸气时,默默地对自己说:“放松,放松,……”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反复地用一些不致引起自己情绪激动的词语和景象来占据自己的思想。用这个方法来催眠。不可急躁,不应急于求成。必要时可考虑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控制饮水量解决上厕所问题
接下来三个月里,复习数学当然要这么做:
1.要“做题”,“做存题”。在最后四个月里,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扎实学科基础,二是弥补薄弱环节。
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就是要“做题”“做存题”。所谓的“存题”,就是现有的、以前做过的题目。高三党可以重新翻看这些资料,把过去的知识点进行重新梳理和“温故”。
2.错题重做。要重拾做错的题,特别是大型考试中出错的题,通过回归教材,分析出错的原因,从出错的根源上解决问题。
错题重做是查漏补缺的很好途径,这样做可以花较少的时间,解决较多的问题。
3.回归课本。结合考纲考点,采取对账的方式,做到点点过关,单元过关。
对每一单元的常用方法和主要题型等,要做到心中有数;结合错题重做,尽可能从课本知识上找到出错的原因,并解决问题;结合题型创新,从预防冷点突爆、实施题型改进出发回归课本。
4.适当“读题”。读题的任务就是要理清解题思路,明确解题步骤,分析最佳解题切入点。
读题强调解读结合,边“解”边“读”,以“解”为主。“解”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印象;“读”就是将已经熟练了的部分跳过去,单刀直入,解决最关键的环节,收到省时、高效的效果。
5.基础训练。到了冲刺阶段,训练应以客观题和解答题为主,其训练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解选择题、填空题的策略;传统知识板块的保温;对知识网络交会点处的“小题大做”。
2语文
1.系统梳理语言运用、文言文、古文化基础知识,利用零散时间,查漏补缺。
2.要集中阅读现代文经典文章,要把握其文体特征、基本思路和命题倾向,并对经典题型认真训练,比较自己的答案和标准答案,找出差距,研究分析,找出规律,掌握技巧,形成能力。
3.作文。集中研读涵盖自我、社会、自然等方面的10至15个经典的作文素材,重点积累15句相应的名言警句,回顾自己中学以来的心路历程,整理高中以来自己最为关注并形成个人一定见解的问题、现象、理念等,研读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评分标准,写几篇最能体现自己特点和水平的限时作文,从而提升高考作文的应考能力和信心。
4.定期认真完成整套语文试题,保证试卷训练手感和速度,并且积累一些固定题型的答题模式和套路,如古诗文鉴赏等题。
3英语
1.多听老师建议,课外适当规划。
学校对高考整个流程非常熟悉,老师布置的复习规划一定是较为合理的,并且老师一般都是经验丰富的,教学进程也经过了精心的安排。因此,跟着老师走,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童鞋们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稍微做调整。毕竟学校老师只能按照群体计划,而个人因为水平不同,需要在课外时间调整好状态,以跟上或配合老师的规划。
2.平时多用碎时间,避免大突击大跃进。
英语学科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复习。因此同学们可以见缝插针地学英语,更可以作为两个学科复习中间的调剂。如单词、词组,每天记背几个或加深记忆。课文每天朗读一篇到三篇课文。
3.以翻译为主。
从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题,我们可以得出,英语越来越倾向于能力的考査。因此抽点时间多朗读,多研究英语翻译,即语言意思,才是考好英语的关键。
4.多研究高考真题,少死扣模拟题。
高考考査要点比较全面且难度适中。同学们可以把近五年的高考题从头到尾做一下,熟悉高考的思路。模拟题要有所选择,由于模拟题有的偏难,同学们可咨询老师,该放弃的就放弃,不要死扣。
5.合理记背词汇,平时多用相对“陌生”的词行文造句。
英语单词是拦在高考高分的一道门槛。单词记背不难,难在实际应用。
我们对常用的词汇基本上了然于胸,但是其他词汇特别是刚刚记熟的词,要善于应用,可以用它来现场造句,不要念例句,而是尽量串联起来仿照句子,这样不仅能加大对词汇的理解,亦能加深词汇记背深度。
对于词组,我们不要死记硬背,而是要主抓介词。英语词组几乎都是动词+介词构成的,我们从介词的理解方面入手,自己就能凭空造词,在考试时就不会被表面上的“固定搭配”所误导,从而合理地得出正确的结论。
6.以单词、词组应用为主,阅读、完型难度循序渐进。
高考英语其实并不难,把题目拆分来看,每个中等程度的同学都可能有把握做对。
但是所有题型累加起来造成同学们考试时判断力下降,故而平时做题时一定要以简单、中等为主,完型、阅读理解选用 篇章不要过长、过于晦涩难懂。高考是不会出现这过于晦涩的文章的。
7.多练习阅读理解和完形题。
高考非常强调语篇意识,即使是语言运用题,读不懂题干也不可能做对题目。
“得阅读者得天下”一句话概括了高考英语取得高分的秘密。掌握英语高分的窍门在于阅读与语意的理解。
英语的本质是客观、精确。英语和语文不同,非常讲究逻辑思维,可以说是一门纯“理科”式的语言学科。记住,学好并考好英语的前提是:客观和精确。
8.平时多累积,多应用,少钻研琢磨,避免钻牛角尖。
平时在各种阅读中,多多发掘好的句式、用法,摘抄下来。在写作时,若能用上一两个好的词语、好句子,无疑会增色不少。
4物理
2-3月,二轮复习。
4月:重点是攻克难点。比如力学综合,电磁学里的拼合场,叠加场,复合场,四月份针对难点我们要进行专项突破和训练。笔记要开始注意分类记录,适应二轮复习专题化的要求。
5月:要进行强化训练和限时训练。理综物理部分严格控制50分钟做完,适当增加练习量,可以两天做一套理综物理,进行改错和查漏补缺,突出强化训练自己的限时解题能力,提高解题速度。
然后是做题规范,规范的答题步骤能很好地体现每一个知识要点。“答题,不要像写散文一样洋洋洒洒,要像写诗一样,有排版、有要点,简短有力。”
6月:查漏补缺,调整心态。前面所有的努力我们都做到位了,这时候我们要信心满满的应对高考,可以适当的每天做点题目,保持理科的状态,翻阅下笔记,设想下在考场上可能出现的情况。保持愉悦的心态,不骄不躁,平稳应对。
5化学
2-3月,二轮复习。
4-5月份,二轮复习收尾,找到漏洞专题突破。
这个月通过方法梳理、技巧提炼、大量刷真题,应该对自己考区的考题形式,高频考点、常见易错点有特别清晰的认识,同时也应该找到自己的薄弱点,常常扣分在什么地方?找到漏洞并堵上。
5-6月份,三轮复习。整体提升,调整作息,轻松备考。
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应该有节奏地做整套卷(模考卷、押题卷等),保持紧张度,并且找到知识的小漏洞,使成绩稳中再升,不断完善自己。
成绩不是特别理想的同学也必须进入模考卷、押题卷等整套卷的演练,找到漏洞小范围专题突破。同时,不同科目的复习时间安排在相应的高考考试时间,使大脑形成规律。
6月份,回归基础。平稳心态,信心满满,胜利凯旋。
最后几天,回归基本知识,把厚厚的错题笔记拿出来重温、复习、复述。走进考场,一切会尽在掌握
6生物
生物不像理化应用性很强,而仅是对基础知识的简单转化即可,所以复习时一定要注重效率,尽可能多掌握基础知识。
2-3月,二轮复习。
4月:边复习基础知识边做高考真题专项训练。每天都做,同时把做错的题要仔细整理在错题本上。精准定位考题所需知识点的位置,然后把错题所需的知识点进行专题训练突破。直到无错误或者低错误率的时候,再进行成套高考题的练习,用高精度高强度的集训来完成对薄弱点的攻克。
5月:每天一套高考题+一套模拟题限时训练练习手感和速度。目标应定为40分钟以内。生物的难点不仅在于自己的知识广度大,知识点零散。同时要在短时间内应用且解出相应考题,为其他科目争取时间。
同时要用三天五次重复法来复习前两个月的易错知识点和自己的错题本,没有任何教辅资料比自己的错题本更有针对性。
最后6月的几天:这个阶段就不应该给自己大量压力,每天只需要一套高考真题保持手感。不宜再大幅度刷题。此时调整好心态进入临考状态,务必保证考试期间的精神状态
7历史
1.基础知识串成线。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体现在历史课本上,就是很多历史朝代、发展阶段,中间还穿插着人物、故事、文化、经济等等历史因素。
同学们可以按照历史时期,将该阶段的经济、文化、政治的发展,社会的技术创新和变革,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梳理,放在一个历史阶段当中,将这些庞杂繁复的基础知识贯穿起来,进行知识体系的建立,方便日后考试解题时提取知识点。
在一个大板块的历史阶段中也会有很多细碎的知识点,大大小小,经常有同学会忘记复习,漏掉重点。
这就需要同学们,再将大板块下的历史事件,进行分类整理,从而发现他们之间的关联。
之后,同学们就可以按照时间、人物、事件等进行串联记忆,理出线索,历史长河中大大小小的历史事件就都顺理成章地串成一串了。
把一个历史重大事件与有关的小事件穿成一串,复习时自然会理出线索,在连锁反应的情况下,才不会遗漏。
例
在先秦这个大的历史阶段下的“夏商和西周(BC2070—BC771)”时期中,可以按照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线索进行小版块的整理。
在政治上——
(1)王位世袭制:禹传启,世袭制代禅让制。
(2)西周分封制:
分封对象:宗族姻亲、功臣、古代帝王后代。
分封目的:巩固统治。
受封者义务:服从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朝觐述职。王畿:镐京和洛邑及周围地区,周王直接统治。分封影响:巩固了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但地方独立性太强,不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治稳定。主要封国:齐鲁燕卫宋晋。
(3)西周宗法制:
涵义:以父系血缘亲疏为标准划分政治等级。作用:巩固秩序、解决矛盾核心:嫡长子继承、大小宗相对。
在经济上——
(1)农业:原始农业:水稻和粟最早、刀耕火种;夏商周:耒耜耕作、青铜农具。
(2)手工业:“工商食官”;青铜铸造。
在文化上——
(1)科技:最早的日食、月食、哈雷彗星记录。
(2)文字:商朝甲骨文,周代金文。
(3)绘画:《鹳鱼石斧图》
2.知识点挑着背。
如果你有大把的时间,当然是把所有知识点的细枝末节都背下来。可是,残酷的现实就摆在眼前,距离高考还有120多天,在大脑内存可能不足、记忆互相干扰的情况下,请你“挑”着背。
可不是让你对知识点挑挑拣拣,而是让你有侧重地划分知识点下面的重要内容进行记忆。
(1)记标题:课本上的编章题目、课文里的黑体字标题,最好都背下来。纲目了然于胸,考试紧张到大脑空白的时候,短小精悍的标题如果还记得住,就能帮助你逐渐唤起其它的信息记忆。
(2)记四要素:重要历史事件中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四要素一定要记牢,用自己的语言记会更容易一些。
至于此外的文字展开部分,现在你只要知道了解精神要义就可以,比如前因后果、意义、经验等等。
3.活学也得活用。
历史的试题很讲究对考生活学活用能力的考查。这次看到的是填空题,或许只有几个字的答案,下回你遇到的没准就是简单题,几十甚至是几百字的答案。这就考查同学们对一个知识点的掌握是否透彻,活学活用的能力如何。
所以在面对一个知识点和相关的考查分支时,同学们需要想清楚,作答长篇的题目,从那几点展开,如何有理有据、丰富全面;当它变成填空题时,同学们也应知道如果进行缩写和概括,提取最重要的信息进行作答。
这样,对一个知识点的掌握,变得比较体系化,你不必每见到一个题目就背一个题目了,大大减轻了背诵和记忆的负担。也可以让同学们的答题比较灵活、丰富,有话可说。
8地理
1.按专题归纳。
在一轮的地理复习中,同学们对课本中的知识点有了比较全面的把握和了解。但是怎么才能运用到答题中,怎么提高技能,怎么对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这就需要建立专题,也就是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网络。
例
关于地理专题和知识体系的建立,也给大家举个例子。
例1:人口与城市问题这个专题下,可以有的知识点是:人口增长与迁移、人口分布与影响因素、人口发展与人口问题、城市化特点与城市化问题、城市地域类型;
例2: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这个专题下,可以归纳出现的知识点有:自然资源种类与分布、资源开发、利用及存在问题、资源与人类生产活动的关系、自然灾害的类别、分布及防御。
2.练题、记图。
地理虽然是文科,但它可能是文科中偏理科的一门学科,很多文科的同学对地理甚是头大。
其实地理的复习思路跟数学颇有类似,练题刷题是非常重要的。平时备考练习时,同学们要采取“定型定时定量”的练习策略,即对重点题型定时高强度的训练,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迅速形成思路并完整作答。
高考的地理部分“无图不成题”,可是地理中的地图题却往往让很多同学丢分。
二轮复习阶段,要求同学们要努力记忆几类关键的地图,例如:区域图、等值线、统计图、分布图、示意图、关联图、变化曲线图、变式图等,自己多动手画几遍,摸清地图题目的出题思路。
3.审题与书写。
要想答好地理题,首先做好审题工作。
如果题目有图表,先要对图表信息进行浏览观察,获取有效信息。之后,再审文字材料信息,找出审题干和问题中的关键词,比如如时间、地点、事件,对这些关键词进行提取分析。
以上这些都做好了,才能进行答题。
答题时,要迅速形成思路,注意保持逻辑清晰。
此外,书写也要注意,做到要点化、序号化、整洁化,平时的每一次考试都当成高考来书写,书写就不会在关键之时拖你的后腿。
9政治
1.试题归类。
归纳和总结是二轮复习中非常重要的日常工作。
在此阶段,同学们可以将高考政治主客观题设问的基本类型分类、总结,题型可以大致分为:措施类、建议类、社会实践类、短评类、意义类、认识类等。
整理归纳了题目之后,同学们要对每一类型问题特点、解题思路、答案模式,进行分析和掌握。
经过二轮的系统整理之后,同学们在面对之后的主观题时,就会对各种设问类型了然于胸,在考试时可以不慌不忙、从容应对了。
2.错题归类。
将遇到的错题进行归类总结,对于高考政治从审题、解题到答题的每一环节上提分,都有很大的帮助。
在二轮复习中,同学们要积极地整理归纳错题,注意总结易混淆、相近的知识点。知道为什么出错,错在哪里,怎么改错,非常重要。
及时总结,靠前回顾,可以帮助同学们减少类似情况的发生。
3.热点归类。
这个阶段,同学们也应该拿出一点时间来关注下新闻,捕捉一下考试的热点,也整理一下可能会出现的热点新闻。
时政热点历来是高考政治试题的重要考点。近年来,很多高考试题中都在考查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考查卡培生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试题背景素材常常就来源于近期的热点新闻和话题。
希望同学们通过关注国家政策、社会热点、新闻话题,将它们结合到政治的备考复习中,并不断总结归纳。
4.技巧归类。
掌握高考政治的答题技巧能够帮同学们提分,很多学霸都这么说过。规范的答题技巧有没有套路呢?有的,下来我们来举个例子。
高中政治课本《经济生活》是非常重要的考查部分,遇到了跟《经济生活》相关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思路来答题。
首先,综合运用辩证思维答题。
审题后,确保将题设和材料中的“关键词”出现在你的材料分析中,题目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一定要好好观察。经济类型的题目,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区分主体,看看是国家、企业还是家庭。
题干中如果出现了有关于世界经济方面的材料,应注重回答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包括合作、分工、品牌、跨国公司、引进来走出去、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等。
二、科学的复习方法,直击英语高分记住,高考是筛选人才的考试,很多考题、考点都是有规律了,掌握了规律就抓住了分数,下面,我们就复习讲解一些适用的方法。
1、课本是基础、单词是关键任何科目的考察都是课本为基础,英语也不例外,对于英语课本中所要记忆的单词,必须全部记忆、全部掌握,面对教材中的语言知识,语言基础,要学会归纳和总结,找出期中的规律,抓住关键的记忆线索,形成英语知识网络,保证再次遇到不丢分。
另外,还要在认真学习和研究《考试说明》,按照考试的要求,找出英语知识的内在关系,将知识分版块记忆运用,如词汇、句型、语法、交际用语、 篇章结构等,都要找出其内在关联,找出考好英语的关键所在,这其中的单词更是重中之重。
其次,就是在做英语试卷的时间,要找出卷子的经典考点、经典语句,和书本中的知识内容相对应,做到书本对接试卷,试卷回归课本,循环复习,这样的效果会翻倍。
2. 多背短文,多记经典语句现在,英语的考察更趋向于灵活化,已经很少出现死记硬背的内容,更不要奢望出现课外、书本的原句,特别是阅读理解,如果没有足够的短文储备,很难应对,所以,对于考生来说,制定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从单词篇、语法篇、短语篇、短句篇等循序渐进的复习。
3.差生、中等生、优等生如何复习
随着美术高考的改革,目前考试内容一般为素描、色彩 (水彩、水粉) 速写;出题方式一般是写生、默写、半默写 (摆出一定物体,要求添加物体组合画面,或根据图片组织画面) 。根据历届美术高考各个美院的评分标准分析情况来看,虽然不同院校有所侧重,但都是大同小异,他们都对学生基本能力和艺术感觉有着很高的期待,很多权威的美术院校在对学生高考的优秀试卷反映出的美院评分标准———主要是考察学生的基本能力和艺术感觉,考生应避免把精力放在揣测美院偏好的风格上,而造成训练方向的偏颇。
策略一:“授之以渔”,强化基本功
高考备考首先是知识的准备,知识的准备是一切其他准备的基础。在高考备考中,一个普遍而有害的提法是画“感觉”,这是一种不强调知识理解的“感觉”。以至于有时画出一张好画也不知好在哪里,画失败了也不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感觉到存在问题却不知从何处下手纠正。常见的现象是:考生在作画中只知被动抄袭对象,死扣细节造成与形体结构严重脱节,调子紊乱、缺少整体感,立体空间感不强。从表面上看,素描、色彩的训练活动是一种技能学习的过程,但这一过程是在美术基础理论知识指导下得以实现的。许多考生的理论知识来源于老师的点滴传授,呈零星、散点状,这种知识结构严重限制了考生技能水平的进一步生成。所以,学生要补充构图知识、透视知识、明暗知识、解剖知识、色彩知识、观察表现方法等美术基础理论,进行知识排序重组,并使之条理化。
轻视理解和分析,是造成备考训练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我们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面对描绘的对象,往往集中在物像吸引人的某些细节或明暗变化丰富的光影上,并不加选择地试图把这些客观因素表现出来。画面仅有近似的轮廓和浮华的外表,缺少有支撑作用的“内在骨架”,整体上缺少必要的联系,形象单薄、内容空泛等。究其根本原因是结构造型观念淡薄,缺乏对物像在结构本质上的深入观察和深刻理解。以云南省2008年统考题默画男青年头像为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体积的理解。
基本技法的训练是专业训练的基础,在整个美术专业考试的备考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有些考生盲目追求某种风格,忽视“基本功”的练习,甚至为刻意追求“变形”而放弃对造型的严格要求。考生必须踏踏实实地从排线条等基础的开始,一步步循序渐进,并辅之以透视、结构等方面的严格训练后,再去深入学习其他的。
上述问题可以归纳为几个原则性的问题:基础性问题(构图、比例、结构、明暗、透视);表现手段(强弱、疏密、穿插、对比);造型表现(节奏、质感、量感、空间感、形式感)。考生可抓住以上三个方面在备考期间有层次地进行训练。
策略二:注意收集有关高考信息,增强应试能力
考生应加强对考题的认识与理解。首先要研究、总结往年各大美术院校招生考试卷的基本内容和考试命题方向。一般来说,无论考题如何变化,它们都有一个基本点不会有多大变化,那就是考试题主要是测试考生对基本知识掌握的程度,其范围不会离开平时应掌握的内容和能力。
近几年来,各大美院招生考试注重对考生的基本功训练的测试,大多数院校在命题上不以偏题、怪题、难题去为难学生。在绘画工具和表现上均没有做特殊要求。由从注重考生的技法考核命题,转变为注重考生的综合素质考核命题。这也可能是今后进行命题考试改革、强调考生全面素养的重点和方向。在进入考前的强化训练时,可进行历年试题分析、高考试卷分析和模拟考试等系统训练,考生应注意全面均衡发展,注重基础知识,如结构、空间、造型、透视等基本的绘画能力练习,不要太多地猜测考题,否则,考场上出现意外的考题,会使考生因缺乏思想准备而怯场。
策略三:排除干扰,冷静应试
美术专业考试实际上是“开卷考试”,考场上虽不准直面观看别人的画作,但实际上都能有意无意地相互看到彼此的画面。在这种情况下,应做到不要受周围考生作画进度的影响和干扰,坚持自己既定画法不变。考试时最忌讳临时采用自己不熟悉的技法解决问题,使自己乱了方寸,造成不必要的失误。
【策略一】重视课本知识 灵活处理情境问题
近年浙江高考理综试卷第7题是考查学生化学素养能力,第8题是考查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其试题内容(选项)大多取材于考纲规定的化学必考教材。
例如2014年第7题中出现的“光催化还原水制氢和电解水制氢”问题,“氨氮废水(含■及NH3)氧化法处理”问题,“燃料的热值”问题等均是教材中的内容。第8题中“金属汞洒落在实验室地面或桌面”的处理问题,pH计问题,电子天平问题,茚三酮试剂检验氨基酸等问题也是教材中的内容。
但是第7题C选项要求判断“某种光学检测技术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可检测到单个细胞(V≈10-12L)内的数个目标分子,据此可推算该检测技术能测量细胞内浓度约为10-12~10-11mol·L-1的目标分子”,这是情景处理问题。如果我们假设单个细胞(V≈10-12L)内有N个目标分子,则细胞内浓度为N/(6.02×1023)/10-12 mol·L-1,当N约为1~6个分子,细胞内浓度则为10-12~10-11mol·L-1,即说法正确。第8题D选项为:“向某溶液中加入茚三酮试剂,加热煮沸后溶液若出现蓝色,则可判断该溶液含有蛋白质。”因为茚三酮这种化学试剂,它主要用于检测氨、一级和二胺、尤其是氨基酸,但不能用于检验蛋白质。因此,向某溶液中加入茚三酮试剂,加热煮沸后溶液若出现蓝色,不能证明含有蛋白质。
以上试题告诉我们,高考试题的取材来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如“光学检测”技术取材于前沿科学领域题材,用假设法计算是高中化学常用的方法,体现了高考题对化学素养的考查。对茚三酮试剂应用的考查,突显了高考试题知识点横向延伸的特点。
我们复习的策略是一定要重视课本知识,尤其是《拓展视野》的栏目内容是考查学生化学素养和实验素养的最好题材。例如“人体中极少量的NO会促进血管收缩,防止血管扩张”和“ 广范pH试纸和精密pH试纸测量范围相同,但精密度不同”这两个选项均来自教材,学生要能分析其中错误所在。瞄准2015年理综必考的《化学1》、《化学2》、《化学反应原理》三本书和模块《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两本书。指导学生通读和理解相关内容,课堂上对相关内容要进行必要的延伸和拓展,则一定可以突破第7题和第8题的思维障碍。
【策略二】核心考点归纳整理 倡导微专题复习
近年浙江高考第9题是考查元素周期表和物质结构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利用所学化学知识推理分析的应用。例如2014年第9题主要考查元素周期表结构以及元素周期律的应用能力。试题如下: 如表1所示的五种元素中,W、X、Y、Z为短周期元素,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Y、Z三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的沸点依次升高
B. 由X、Y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
C. 物质WY2、W3X4、WZ4均有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
D. 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特性,T与Z元素可形成化合物TZ4
首先要突破元素推断的问题。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出X为N,Y为O,Z为Cl,W为Si,T为Ge。A选项考查了N、O氢化物的氢键对沸点的影响。B选项考查了N、H、O三种非金属元素也可形成离子键。D选项考查了Si和Ge同主族元素半导体的相似性,GeCl4、SiCl4化学式的相似性。C选项因为四氯化锗是分子晶体,熔点低,硬度小,把SiCl4分子晶体镶嵌于SiO2、Si3N4的原子晶体中,增加了解答的困难。
这个试题告诉我们:考查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和物质结构知识,可以涉及氢键、化学键、晶体类型及物质性质、元素周期律等化学考点。
鉴于上述理由,我们复习的策略是采取微专题的复习。
例如复习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物质结构等考点时,首先要理清这些知识点脉络关系,例如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可以编织如图1的脉络。
其次,分析归类本专题常考的考点:①微粒中各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之间的数量关系;②核素、同位素概念的辨析;③较为复杂的电子式书写;④氢键对物质熔点、沸点、溶解性的影响;⑤共价键、离子键的判断和分析;⑥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方法;⑦物质不同性质变化时化学键变化的分析和判断;⑧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⑨物质熔沸点高低的判断;⑩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的判断。
再次,研究特例是复习的重点。如金属晶体的熔点可能比离子晶体高,也可能比分子晶体低,汞和钨就是典型的例子;HI、HBr、HCl其水溶液的酸性是依次减弱的;有的分子不存在化学键,如Ne;N和H两种非金属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NH4N或(NH4)3N;金属性Pb>Sn,但金属的活动性是Sn >Pb。
预测2015年的周期表和物质结构高考题仍然以推断元素入手,结合微粒半径比较、氢键、同素异形体、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化学键的破坏、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碱性的比较等考点进行考查,同时还要关注元素性质及其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策略三】考点内容问题化 深层思维提能力
近年浙江高考试题特别重视知识点的细节性和深层次考查,学生只有表层浅显的知识点是很难正确解答高考试题的。例如2014年第10题D选项要求考生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CH3COOCH2CH3与CH3CH2CO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1H-NMR谱显示两者均有三种不同的氢原子且三种氢原子的比例相同,故不能用1H-NMR来鉴别。”许多学生认为是正确的,理由是CH3COOCH2CH3与CH3CH2COOCH3属于同分异构体,1H-NMR谱显示两者均有三种不同的氢原子且三种氢原子的比例为3∶3∶2。而试题要求学生知道核磁共振氢谱中乙酸乙酯和丙酸甲酯峰的位置是不同的。而第三个层次要点如果老师没有拓展细化归纳,学生就很难正确答题了。endprint
以上试题告诉我们,复习策略是要对考纲涉及的考点,要尽可能设计成问题对其细化和深化,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通过日积月累的强化训练,使学生思维提高到较高的层次。而细化深化的问题在每个考点中均可以找到实例。
例如,一种反应微粒与多种反应微粒反应前后顺序问题是化学的难点。我们可以用NH4Al(SO4)2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为例设计以下问题。
(1)向NH4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共有几对离子会发生反应?
(2)OH-能沉淀Al3+,也能与■反应,也会溶解Al(OH)3,它们反应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
(3)含有1mol的NH4Al(SO4)2溶液中,加入含多少mol Ba(OH)2溶液时生成的沉淀的物质的量最大?
(4)含有1mol的NH4Al(SO4)2溶液中,加入含多少mol Ba(OH)2溶液时生成的沉淀的质量最大?
(5)当NH4Al(SO4)2与Ba(OH)2溶液等物质的量反应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怎么写?
(6)NH4Al(SO4)2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时,为什么说2Al3++3■+3Ba2++6OH-=3BaSO4↓+2Al(OH)3↓是错误的?
(7)NH4Al(SO4)2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时,分析离子方程式Al3++2■+2Ba2++4OH-=2BaSO4↓+Al■+2H2O是否正确?为什么?
(8)NH4Al(SO4)2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时,分析离子方程式■+Al3++2■+2Ba2++4OH-=2BaSO4↓+Al(OH)3↓+NH3·H2O是否正确?为什么?
这种问题式复习,可以解决一种微粒与对应微粒反应的前后顺序的难点,也解决了离子方程式中各离子数的配比问题的难点,还解决了生成沉淀时涉及的定量分析问题。
预计2015年高考化学试题设计,一定是考深层细化的内容,在思维方面突破两个层次障碍是常见的试题,较难试题要突破三个层次障碍。建议在复习时多多采用这种问题深化式复习策略,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策略四】文字表达图像化 定性定量相结合
浙江化学高考试题历来重视图像题的定性和定量考查,因为图像题能很好地考查学生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分析推理的能力。例如2014年第12题:氯在饮用水处理中常用作杀菌剂,且HClO的杀菌能力比ClO-强。25℃时氯气-氯水体系中存在以下平衡关系:
Cl2(g)?葑Cl2(aq) K1=10-1.2
Cl2(aq)+ H2O?葑HClO+ H++Cl- K2=10-3.4
HClO?葑H++ClO- Ka=?
其中Cl2(aq)、HClO和ClO-分别在三者中所占分数(α)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Cl2(g)+H2O?葑2H++ClO-+ Cl- K=10-10.9
B.在氯处理水体系中,c(HClO)+c(ClO-)=c(H+)-c(OH-)
C.用氯处理饮用水时,pH=7.5时杀菌效果比pH=6.5时差
D.氯处理饮用水时,在夏季的杀菌效果比在冬季好
值得一提的是,A选项是盖斯定律在电离和化学平衡中的应用迁移,属于定量内容。将题意中三个方程式相加,得到Cl2(g)+H2O?葑2H++ClO-+ Cl-,就有K=K1K2Ka,根据Ka=c(H+)c(ClO-)/c(HClO)=10-7.5×0.5 /0.5=10-7.5,所以K=K1×K2×Ka=10-12.1。B选项是电荷守恒式的灵活应用,属于定性内容。根据电荷守恒:c(OH-)+c(ClO-)+cCl-)=c(H+),c(H+)-c(OH-)=c(Cl-)c(HClO)+c(ClO-);因为c(HClO) 不等于c(Cl-),B选项错。C选项是读图能力的考查,由图知pH=7.5时,HClO浓度比pH=6.5时低,则pH=7.5时杀菌效果更差。D选项是化学平衡移动问题,夏季温度高,HClO浓度比冬季低。
该题显著特点是体现了图像特殊点的应用,关于图像特殊点解题是浙江化学卷多年考查不衰的一个技巧。其实2014年浙江高考26题也是有关图示定性与定量分析的试题。
这个试题告诉说明:我们复习策略是要花更多的精力来关注图示图像问题,因为图像问题既要定性分析又要定量分析。为了迎合高考复习,我们模仿2014年浙江高考第26题风格编制了一道试题,该试题传承了近三年浙江高考第26题的用实验手段研究物质、由信息推断物质、重在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精髓,试题难度与高考相当。
[例]某不含结晶水的无机物质X仅有四种元素组成,为了探究其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另取56.8g固体X在空气中加热分解得40.0g固体2,并生成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96 g/L的气体A和另一中性物质B。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式为 ,B的电子式为 。
(2)X的化学式 ,固体X在空气中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endprint
(3)若固体2与NH3在加热过程中出现砖红色固体,其原因是 (用化学反应的方程式表示)。
(4)一定条件下,气体A与溶液2反应生成溶液3的溶质有多样性,若溶液3溶质有三种时,除必定含有的一种溶质外,其中另两种溶质的组合可能是 ,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固体3中二种溶质的阴离子 。
本题的亮点是以图像为呈现方式,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灼烧得固体2黑色,则固体2为CuO,中性物质B为H2O。定量计算:通过气体A密度计算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A为CO2, 40.0g固体2含CuO为0.5mol。设CuCO3为m mol, 另一化合物Cu(OH)2为n mol。则m+n=0.5,124m+98n=56.8。得m=0.3,n=0.2。X的化学式2Cu(OH)2·3CuCO3或Cu5(OH)4(CO3)3。另外,溶液2通入气体CO2,因CO2的量不同,可能生成NaHCO3或Na2CO3。最后若固体3只有两种溶质,一定是Na2CO3和Na2SO4,不可能是NaOH 和Na2SO4或NaHCO3和Na2SO4,因此只要检验硫酸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即可。
预测2015年高考元素化合物试题将以这种图示方式出现。试题将以化学新物质为背景,让考生通过定性定量分析推断具体的化学物质。然后考查电子式、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离子检验等相关知识。
【策略五】有机复习抓转化 分类比较要重视
2014年高考有机化学考选择题和推断题。其中选择题考查了有机物乳酸薄荷醇酯的化学性质,同系物的判断,淀粉和纤维素酸催化下的水解产物判断,CH3COOCH2CH3与CH3CH2COOCH3中1H-NMR谱的识别。大题考查了普鲁卡因分子的性质,反应试剂的选择和反应类型的判断,有机反应式的书写,有条件限制的同分异构体推断。HN(CH2CH3)2分子的合成路线。其中难点是流程图中的各种有机分子的推断。
以上试题告诉我们:有机化学复习策略要抓住重点内容分类复习。如烃的通式研究,要对比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求同找异;有机物燃烧时要对耗氧量、CO2和H2O的量进行对比分析;对有机反应式各种类型(包括条件、产物)进行深化比较;有条件限制同分异构体的判断要突出分类思维和有序思维;高分子化合物生成的类型要归纳,单体判断的方法技巧要归类比较;石油的炼制、苯和煤的综合应用进行相似对比和辨析;乙醇、乙酸、乙酸乙酯、油脂和糖类主线转化要对比细化。
例如酯化反应可以进行以下分类对比:(1)发生酯化反应时羧酸脱羟基,醇脱去羟基氢原子,同时要注意断键部位。(2)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是醇和羧酸盐而不是羧酸。(3)羟基酸分子发生酯化反应时,可生成链状酯,也可生成环酯,还可生成高分子酯,解题时要看清题意。(4)酯化反应实验时,蒸出的成分有乙酸、乙醇、乙酸乙酯和水,饱和碳酸钠溶液能中和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5)酯的反应中物质的量的关系:酯化反应中,生成的酯基个数等于生成的水分子个数;酯水解时,水解的酯基个数等于消耗的水分子个数。酸和醇的反应的量等于生成酯和水的量。(6)酯化反应的各种类型也要深化:①一元羧酸与一元醇之间的酯化反应;②一元羧酸与多元醇之间的酯化反应;③多元羧酸与一元醇之间的酯化反应;④多元羧酸与多元醇之间的酯化反应,可得普通酯、环酯和高聚酯;⑤羟基酸自身的酯化反应,此时反应有三种情形,可得普通酯、环酯和高聚酯;⑥无机酸(硝酸等)与醇之间的酯化反应;⑦其他含羟基类物质(葡萄糖、纤维素等)与含氧酸(或酸酐)之间的酯化反应。
2015年高考理综化学不考《有机化学基础》,只考《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预测有机试题的题量和分值均会减少,其考试范围也有所缩少,但仍然是考查深层次有机化学问题。
【策略六】实验题抓综合 类比迁移重应用
高考化学实验题综合性强。2014年的化学制备实验题中,集实验装置、试题信息、流程图示、数据分析于同一试题中,则实验考查题综合程度高,考查学生的知识面更为丰富,考查学生能力水平更为突出,考查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也更高。
试题给出了葡萄糖酸钙制取的两个方程式。给出了葡萄糖酸钙、葡萄糖酸、溴化钙、氯化钙相关物质在水中和乙醇中溶解性表格。又给出了实验流程:
第(2)问CaCO3固体需有剩余的目的和本实验中不宜用CaCl2替代CaCO3的理由。加入过量的碳酸钙,可提高葡萄糖酸反应转化率,是化学平衡原理的迁移应用。氯化钙与葡萄糖酸难以反应,是强酸制弱酸原理迁移的应用。第(4)问第④步加入乙醇的作用,用乙醇洗涤既可避免葡萄糖酸钙损失,又有利于葡萄糖酸钙析出。这是盐析原理到醇析的迁移。
以上高考试题说明,实验试题主要考查:能合理选择实验条件;能用化学原理解决问题;善于应用知识点的迁移;所学知识在新情景中的应用。
因此,实验内容的复习策略是:一定要强调以下五个方面的强化落实:①明确实验原理: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结合已有化学知识,通过类比迁移、分析,明确实验原理;②选择仪器药品: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反应条件,选择合适的化学仪器和药品;③设计实验步骤:在明确实验原理及所需仪器和药品的基础上,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④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现象主要从发光、放热、颜色变化、出现沉淀、生成气体几个方面描述;⑤实验数据处理:要根据实验所用仪器的精确度去记录,去除无效数据,取几次平均值计算;⑥实验结论: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列图表、推理等处理,得出正确结论。
预测2015年实验题仍以新物质的制备或性质为背景考查实验方案设计的步骤、实验流程的分析、评价等内容。这类试题重在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文化生活高考备考策略】推荐阅读:
高考文化生活答题模版07-21
艺考生文化课备考09-07
阅读教学生活化策略11-09
谈企业文化建设策略07-12
酒吧文化节营销策略11-09
论工会助力企业文化的策略07-24
企业文化建立及发展策略论文09-09
美术课程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10-20
文化生活1体味文化07-01
文化生活试卷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