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无机分析大纲

2024-12-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东华大学无机分析大纲(通用9篇)

东华大学无机分析大纲 篇1

(一)教学大纲

绪论(1学时)

第一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5学时)

1.1 热力学基本概念:状态与状态函数;过程与途径;热力学第一定律。1.2 热化学: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恒容反应热Qρ和恒压反应热Qν;焓与反应焓变ΔH;热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几种反应焓 的计算方法:盖斯定律,由标准生成焓计算反应焓,由燃烧热计算反应焓,由键能估算反应焓。

1.3 化学反应的方向:反应的自发性;熵的初步概念;Gibbs自由能与ΔG;吉布斯—赫姆霍兹方程ΔG=ΔH-TΔS应用

第二章 化学平衡(3学时)

2.1 化学平衡常数:可逆反应;化学平衡定律;经验平衡常数与热力学平衡常数;转化率。

2.2 化学平衡常数和自由能变:等温方程;化学平衡常数和标准自由能变 2.3 化学平衡移动:压力、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第三章 化学反应速率(3学时)

3.1 反应速率定义及表示法:平均速度;瞬时速率。3.2 反应速度理论简介:碰撞理论;过渡状态理论。

3.3 影响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基元反应与非基元反应;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零级、一级反应、二级反应);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第四章 酸碱电离平衡(5学时)

4.1 酸碱理论简介:酸碱质子理论;酸碱电子理论。4.2 强电解质溶液:离子氛;活度。

4.3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一元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与pH值求算;多元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与pH值求算;同离子效应、盐 效应;盐类水解。

4.4 缓冲溶液:定义;pH值求算;应用 第五章 沉淀溶解平衡(2学时)

5.1 溶度积常数:溶度积原理; 溶度积和溶解度的相互换算 5.2 沉淀与溶解的相互转化:多重平衡常数;沉淀-溶解计算

第六章 核化学(2学时)6.1 核衰变 6.2 核裂变 6.2 核聚变

第七章 氧化还原反应(7学时)7.1 基本知识与氧化还原反应式的配平

7.2 电极电位和电池电动势:原电池和电极电位;电极类型与原电池的简易表示法;标准氢电极与标准电极电势;标准电 极电位表的应用。

7.3 电池电动势(E池)与反应的自由能变(ΔG):E池与ΔG的关系;平衡常数K与的关系。

7.4 电池电动势与浓度的关系:能斯特方程式;能斯特方程式的应用。7.5 化学电源与电解

第八章 原子结构(7学时)

7.1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氢光谱和玻尔理论;微观体系波函数ψ及∣ψ∣2的物理意义;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氢原子 波函数的图象表示。

7.2 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表:多电子原子的能级;屏蔽效应与钻穿效应;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表。

7.3 原子性质变化的周期性:有效核电荷;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电负性

第九章 化学键与物质结构(9学时)

9.1离子键与离子晶体:离子键的形成和晶格能;离子半径;典型离子晶体结构;离子极化。

9.2 共价键与分子结构:现代价键理论;离域π键(大π键)的形成;杂化轨道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子轨道理 论简介;键参数、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性质。9.3 金属键:自由电子理论;金属能带理论。9.4 分子间作用力与氢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9.5 晶体结构简介

研究型学习报告(4学时)

无机化学

(二)教学大纲

第一章 s区元素(3学时)

1.1 s区元素通性:价层电子构型、氧化性及其变化规律;锂的特殊性; 1.2 重要化合物的性质:氧化物、过氧化物、超氧化物;氢化物;氢氧化物;盐类

1.3 制备:单质制备、各类钡盐制备

1.4 专题:对角线规则;R-OH规则;离子性盐类溶解度的判断标准;盐类的热稳定性

1.5 s区元素与生命:常量元素;微量元素;K+、Na+、Ca2+在生命体中的作用

第二章 硼族元素(3学时)2.1 硼族元素的通性:价层电子结构;性质递变规律

2.2 硼族缺电子性及成键特征:AlCl3的二聚与缺电子性;BX3的成键特点与路易斯酸性;硼烷的成键特点及反应性;缺电 子化合物的加和性

2.3 硼、铝单质及的重要化合物结构与性质:单质;硼烷;氧化物;硼酸;硼砂;卤化物 2.4 镓、铟、铊简介

2.5 硼族元素与生命:硼、铝、铊的毒性

第三章 碳族元素(4学时)

3.1 碳族元素的通性:价层电子结构;性质递变规律

3.2 单质的结构及其基本性质:碳、硅、锗、锡、铅及其同素异性体 3.3 碳和硅的重要化合物结构及性质:氢化物;氧化物;碳化物;碳酸盐;硅酸及其盐;卤化物;金属离子与可溶性碳酸 盐的反应特点;

3.4 锡和铅的重要化合物结构及性质:硫化物;卤化物;二价锡的还原性及水解性;四价铅的氧化性与二价铅的难溶性 3.5 专题:Ellingham图及其应用;共价化合物的水解 3.6 碳族元素的用途:三氧化二铝;硅铝酸盐——A性分子筛 3.7 碳族元素与生命:碳、硅、铅生命体中的作用及毒性;温室效应

第四章 氮族元素(4学时)

4.1 氮族元素的通性:价层电子结构;性质递变规律;价态

4.2 氮及其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氮的结构特点及固氮工程;氢化物;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卤化物

4.3 磷及其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磷的同素异形体;氢化物;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卤化物

4.4 砷、锑、铋单质重要化合物:单质;氧化物;硫化物;含氧酸盐 4.5 氮族重要化合物的定性鉴定 4.6 专题:次周期性;惰性电于对效应

4.7 氮族元素与生命、环境:N、P在生命体的作用;NOx与环境污染;NaNO2、As2O3与健康。

第五章 氧族元素(2学时,以自学为主)

5.1 氧族元素的通性:价层电子结构;性质递变规律;价态 5.2 单质的结构与性质:氧;臭氧;硫的同素异形体

5.3 氧、硫重要的化合物结构与性质:双氧水;硫化物;多硫化物;硫属元素卤化物;硫的含氧酸及其盐;S2-、SO32-、S2O32-、SO42-的分析鉴定

5.4 专题:酸性变化的一般规律(氢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含氧酸)

5.5 氧族元素与环境:臭氧层;二氧化硫对环境污染与治理;水的污染与净化。

第六章 卤素(自学)

6.1 卤素的通性:价层电子结构;性质递变规律;价态 6.2 单质的性质及制备

6.3 卤化氢和氢卤酸的性质与制备 6.4 卤素含氧酸及其盐 6.5 拟卤素

6.6 卤素、拟卤素与环境污染及其治理

第七章 氢与氢能源(1学时)7.1 氢化物:离子型;共价型;金属型 7.2 储氢材料与氢能源

第八章 配位化合物(6学时)

8.1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定义;组成;命名 8.2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价键理论;晶体场理论。8.3 配合物的稳定性:软硬酸碱理论;影响配合稳定性的因素 8.4 配合物的解离平衡

第九章 ds区元素(3学时)

9.1 ds区元素电子构型、氧化态、物理性质与构型关系 9.2 ds区元素单质性质、用途及冶炼

9.3 ds区元素化合物:Cu(Ⅰ)、Ag(Ⅰ)、Au(Ⅲ)的化合物;Zn(Ⅱ)、Cd(Ⅱ)、Hg(Ⅱ)的化合物;

Cu(Ⅱ)、9.4 Cu(Ⅰ)与Cu(Ⅱ)、Hg(Ⅰ)Hg(Ⅱ)的稳定性与相互转化 9.5 ⅠA与ⅠB,ⅡA与ⅡB的比较 9.6 ds区元素与环境、生命

第十章 过渡元素概论(1学时)10.1 过渡元素的定义

10.2 过渡元素特点:分族、电子构型、氧化态;原子半径、离子半径的变化规律;d区元素水合离子的颜色及离子的配位 性;

第十一章 d 区元素(8学时)

11.1 钛分族: 单质钛的制备、性质和应用;二氧化钛;四氯化钛

11.2 钒分族:V2O5的制备、酸碱性及催化性能;V(v)的氧化性和系列还原产物

11.3 铬分族: Cr(Ⅲ)和Cr(Ⅵ)在酸性介质、碱性介质的存在条件及转化形式;Cr(Ⅲ)的两性和Cr(Ⅵ)的氧化性

;难溶铬酸盐;钼、钨的重要化合物及同多酸、杂多酸 11.4 锰分族:Mn(Ⅱ)、Mn(Ⅳ)、Mn(Ⅵ)、Mn(Ⅶ)的存在形式;Mn(Ⅱ)的碱性及还原性;MnO2的性质与应用;

MnO4-强氧化性及还原产物随介质酸度的变化;软锰矿制备KMnO4 11.5 铁系元素: +2铁、钴、镍的化合物;+3铁、钴、镍的化合物;铁、钴、镍的鉴定。

11.6 铂系元素:单质的物理化学性质;铂和钯的重要化合物

11.7 过渡金属元素在生命中的作用;过渡金属元素与环境污染及其简单治理方法

11.8 过渡金属离子的分离与检出:锰、铬、铁、钴、镍的定性鉴定;混合离子分离

第十二章 f区元素(2学时)

12.1 镧系、锕系元素的名称、符号、电子层构性、氧化态及其变化规律 12.2 原子半径及离子半径变化规律;镧系收缩及后果

12.3 镧系元素化合物:离子的颜色及磁性;+3价化合物;+

2、+4价化合物以及简单的稀土分离反应 12.4 稀土元素应用 第十三章 无机化学新兴领域介绍(5学时)

13.1 金属羰基配合物:羰基化合物的结构;羰基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质; 13.2 过渡金属原子簇化合物简介

东华大学无机分析大纲 篇2

2010年10月26日, 贵州省召开了历史上第一次工业发展大会, 果断作出了“工业强省”这一振奋人心的战略抉择, 加快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和重要资源深加工基地, 力争电力、煤炭、冶金、有色、化工等五大产业产值分别超过1000亿元。

所以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工业强省”战略, 贵州大学的无机与分析化学学科团队的老师在教学上又主动求变, 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更多地讲授一些与电力、煤炭、冶金、有色、化工等产业密切相关的知识与应用。

一、重组教学体系,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齐头并进

贵州大学的无机及分析化学学科团队编写适合化工、制药、材料、生物、食品、环境、冶金等专业的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材 (以下简称“本教材”) 本课程特点是立足工科院校, 强调“结构-平衡-性质-应用”的知识结构体系, 重在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精简复杂的数学推导, 叙述力求简洁明晰, 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对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内容进行精心选择和有机组合, 以使体系连贯、深度适中、避免重复。

本教材的特点是将传统无机化学中热力学的部分内容 (熵、吉布斯自由能等概念及应用) 归并至物理化学;将分析化学中的电位分析法和光度分析法归并至仪器分析;将酸碱、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配位和氧化还原反应四大平衡与滴定分析有机结合, 强化知识整体性和连贯性, 在滴定分析中又重点介绍酸碱滴定分析;精简和重组元素化学内容, 传统无机化学中元素性质介绍是以族为单元进行, 这样的教学系统性强, 但不便于同类型物质性质的比较和归纳, 因此本教材根据主族、过渡族元素的不同特点, 将主族元素按物质类型进行介绍, 分为单质、氢化物、氧化物、硫化物、卤化物、氢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几大类, 而过渡族元素在介绍其通性之后, 则以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为学习的重点。

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 更加注重实践教学, 实践课程包括验证试验、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以及去企业实习体验等。这些实践很受学生欢迎, 尤其是设计实验和企业实习体验:设计实验要求学生针对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可以是老师给定的当然也可以是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要求学生自己参考教材、查阅文献然后设计解决实施方案, 能极大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企业实习体会就跟社会实践密切结合, 知道品质控制要检测哪些指标、如何检测等, 针对企业出现的品控问题, 有的学生还能提出创造性的解决建议。

二、积极采用教学新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各种新技术不断出现。就教学这一块, 多媒体技术就是一门深受学生喜爱的技术。贵州大学的无机与分析化学的教学早在十多年前就全面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学科团队要求幻灯片制作要简洁:文字不能过多, 每张幻灯片文字不超过7行, 要适当配以图表、反应式和模型等, 并适当辅以动画, 要重点突出, 不能无重点讲课。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讲课时不能照本宣科, 不能坐着讲, 适当的时候还要辅以黑板板书进行讲解。教师在讲课时要不断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哪些地方明白了?没搞懂的地方就反复讲解。此外在贯彻多媒体教学时要注重案例分析, 多媒体教学也适合这方面分析:结合具体专业特点, 针对一个具体的如何通过监测分析控制产品质量问题进行探讨, 找出问题, 分析问题, 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三、加强团队建设

无机与分析化学学科需要一个好的教学团队, 这样可以相互协作、相互配合, 搞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引领学生不断进步。贵州大学组建了这样的学科团队, 团队成员有8名, 教授3名, 副教授2名, 讲师1名, 实验师2名。团队成员中45岁以上1名, 其他成员都在30~41岁之间。团队成员组成合理, 年富力强。近几年学校加大了对青年教师培养与培训的工作力度, 支持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产学研合作、参加国内外进修和学术会议、与其他高等学校教师交流经验等, 这提高了青年教师的素质和水平。

四、成绩

通过几年的努力建设, 贵州大学的无机与分析化学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主编的《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材获得贵州大学2009年优秀出版教材;承担的“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获得贵州大学2009年优秀实践教学成果三等奖;廖霞老师获得2009年度贵州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优秀指导教师奖;学科团队成员近几年多次在贵州大学中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中获奖。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提高了, 能够主动在课后进行复习和查阅相关资料文献, 为这门学科的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 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这都便于后续课程的学习。

五、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问题之一:多媒体教学还有待改进, 有时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而忽视了传统板书教学。虽然本文在前面说了在利用多媒体教学上在适当时还要辅以黑板板书进行讲解, 但是有时还是没有把握好这个度, 有时就干脆忘了辅以传统教学。针对这一问题, 学科团队建议团队成员多向学校上得好的教师学习, 多向网上精品课程讲授学习。

问题之二:实践平台有待加强。贵州省经济水平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 这导致了没有更多的经费能投入到实验平台建设中, 导致了贵州大学的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设备老化落后, 数量有限, 而且现代化的分析检测设备较少。不过随着国家教育部中西部能力提升计划的实施, 贵州大学的无机与分析化学的实践教学平台今后几年有望获得大幅度提升, 因为大学化学实验平台建设计划已获得了批准, 目前正有序推进这个项目的建设。

所以, 随着教学地不断改进和平台地不断完善, 贵州大学的无机与分析化学学科将会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春天。

摘要:贵州大学的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在培养高素质工科学科人才, 如化工、制药、材料、生物、食品、环境、冶金等专业人才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随着时代的发展,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亟需改革。基于此, 本文就贵州大学的无机物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希望有助于这门学科更快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改革,成绩,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李仁主.教育部部长:实施质量工程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DB/OL].http://news.sohu.com/20070228/n248421282.shtml.

东华大学无机分析大纲 篇3

实践项目: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认识实习

Cognition Practice to 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 Engineering

一、实习时间、学分

实习时间:2周;学分:2学分。

二、实习的目的与任务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认识实习》是在修完了《无机非金属材料概论》、《物理化学》等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实践教学课程,是培养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专门人才的一门必修的专业课。

认识实习的任务是通过企业生产过程和技术操作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和熟悉企业生产系统的生产工艺流程、生产操作过程、生产设备及其运行情况,了解和熟悉企业生产过程、技术经济与企业管理情况,了解和掌握必要的企业生产相关数据和资料,掌握认识实习报告的编写方法。

认识实习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深化和应用无机非金属材料概论知识,培养尊重生产实际的思想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调查研究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以及运用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材料科学基础》、《无机材料工厂设计概论》、《材料物理性能》等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和高温设备课程设计、热工设备课程设计、无机材料综合设计与研究奠定基础。

三、实习的基本要求

认识实习的基本要求包括组织纪律要求、任务要求和报告编写要求。

(一)组织纪律要求

1、实习期间一切行动听从指导教师的安排,工作服穿戴整齐;

2、严格遵守实习工厂的安全制度及其它一切规章制度;

3、在生产现场要虚心听工厂工程技术人员的讲解,认真作好实习记录;

4、同学之间应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严禁游泳,严紧打架斗殴和聚众闹事;

5、实习期间禁止出入歌舞厅、网吧等类似场所,禁止与社会闲杂人员发生争吵和不正当的联系;

6、严格考勤,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早退。周末外出需事先请假登记,禁止单独行动,禁止在外留宿;

7、实习期间违反纪律者,指导教师有权终止其实习资格,并按学生守则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二)任务要求

1、巩固、深化和应用无机非金属材料概论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

2、了解和熟悉企业生产系统的生产工艺流程、生产操作过程、生产设备及其运行情况;

3、了解和熟悉企业生产过程、技术经济与企业管理情况;

4、了解和掌握必要的企业生产相关数据和资料;

5、掌握认识实习报告的编写方法,编写6000~8000字的认识实习报告,要求内容明确,层次分明,文字顺畅,字体端正,表达确切,图表清晰。

(三)报告编写要求

1、认识实习的任务、目的和意义;

2、实习内容介绍;

3、结论;

4、实习的心得体会。

四、实习内容

1、企业概况;

2、安全生产知识;

3、企业生产系统的生产工艺流程、生产操作过程、生产设备及其运行情况;

4、企业生产过程、技术经济与企业管理情况;

5、生产辅助设施及“三废” 处理情况。

五、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

1、考核方式:考查。考核包括实习过程、实习报告考核二部分。实习过程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实习过程的表现、态度和作风情况以及实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70%;实习报告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对实习过程的表述、实习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情况,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30%。

东华大学无机分析大纲 篇4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知识点:原子杂化类型的判断

第2题 下列离子的溶液中与Na2S溶液反应,生成黄色沉淀的一组是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知识点:硫化物的颜色

第3题 不溶于Na2S2的硫化物是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知识点:Na2S2溶液的化学性质

第4题 下列分子中,酸性最弱的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知识点:酸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第5题 干燥H2S气体,可选用的干燥剂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知识点:H2S气体的化学性质

第6题 下列物质中,能将Mn2+氧化为MnO4-的是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知识点:氧化还原性的判断

第7题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以氧化性为主的二元弱酸是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知识点: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判断方法

第8题 下列物质中,既能和H2S反应,又能和稀硝酸反应的是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知识点:H2S和稀硝酸的化学性质

第9题 下列物质中,还原能力最强的是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知识点:还原性强弱的判定方法

第10题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知识点:含S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第11题 下列方法中不能制得H2O2的是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知识点:H2O2的制备方法

第12题 工业上生产SO2的方法主要是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知识点:工业上制备SO2的方法

第13题 下列化合物中磷的氧化态最高的是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知识点:磷单质的化学性质

第14题 下列物质中酸性最强的是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知识点:酸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第15题 下列酸中为一元酸的是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知识点:一元酸的判定方法

第16题 干燥氨气可选择的干燥剂是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知识点:氨气的化学性质

第17题 金属与浓硝酸反应,产物中不能存在的是

您的答案:C

此题得分:0.5

批注:知识点:浓硝酸的化学性质

第18题 在硼的化合物中,硼原子的最高配位数不超过4,这是因为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知识点:硼原子的原子结构特点

第19题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缺电子化合物的是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知识点:硼族元素的性质

第20题 下列关于BF3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知识点:BF3分子的化学性质

第21题 下列金属单质中,熔点最低的是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知识点:金属熔点的判断

第22题 下列化合物中,熔点最低的是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知识点:熔点高低的判断方法

第23题 下列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小的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知识点:碳酸盐的溶解性

第24题 下列各对元素中,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对角线规则

第25题 下列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批注:知识点:第一电离能的定义

第26题 下列氮化合物中,最稳定的是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知识点:含氮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第27题 下列过氧化物中,最稳定的是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知识点:过氧化物稳定性的判断方法

第28题 下列化合物中,键的离子性最小的是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知识点:离子性大小的判定方法

第29题 下列碳酸盐中,热稳定性最差的是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知识点:化合物热稳定性

第30题 Na2CO3, CaCO3, BaCO3, Na2SO4, ZnCO3,(NH4)2CO3 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的顺序为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知识点:碳酸盐的热稳定性

第31题 与银反应能置换出氢气的稀酸是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知识点:单质银的化学性质

第32题 某车间有一桶呈蓝色的母液,可能是铜盐或镍盐,用下列哪种试剂可以鉴定之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知识点:Cu和Ni的性质

第33题 欲除去ZnSO4溶液中少量CuSO4的最佳试剂是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知识点:CuSO4溶液的化学性质

第34题 欲除去Cu(NO3)2溶液中的少量AgNO3,最好加入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知识点:AgNO3溶液的化学性质

第35题 下列化合物在氨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中均不溶解的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知识点:化合物的溶解性

第36题 黄铜矿(CuFeS2)中,铜的氧化数为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知识点:化合物分子氧化数的判定方法

第37题 下列那组离子不可能共存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知识点:氧化还原性的判断

第38题 下列金属中导电性最好的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知识点:金属的性质

第39题 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能把Cr(III)氧化为Cr(VI)而不能把Mn(II)氧化为Mn(VII)的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知识点:物质的氧化还原性

第40题 将铁粉和铜粉一起放入热硝酸中,充分反应后,铜有剩余,则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东华大学无机分析大纲 篇5

考试大纲

一、误差

1、绝对误差、绝对误差限、相对误差和相对误差限

2、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3、数值计算中应该遵循的原则

4、向量和矩阵的范数

二、非线性方程数值解法

1、简单迭代法求解非线性方程收敛性判定

2、Newton迭代法、单点弦截法、双单点弦截法求解非线性方程的条件

3、Newton迭代法、单点弦截法、双单点弦截法求解非线性方程迭代式构造与收敛的阶

三、线性方程组数值解法

1、顺序Gauss消元法和列主元Gauss消元法使用条件

2、Doolittle分解方法求解线性方程组(不要求背分解公式)

3、求解三对角线性方程组的追赶法

4、线性方程组的性态与矩阵条件数计算

5、迭代公式收敛的判定与谱半径的计算

6、Jacobi迭代法及收敛的判定

7、Gauss-Seidel迭代法及收敛的判定

四、插值与逼近

1、Lagrange插值多项式与Newton插值法多项式与误差估计

2、Hermite插值多项式

3、第一类边值问题的三弯矩法(不要求背M-表达式)

4、第二类边值问题的三转角法(不要求背m-表达式)

5、正交多项式的基本性质

6、求函数最佳平方逼近元素与精度

7、线性拟合与抛物线拟合

五、数值积分

1、求积公式代数精度判定

2、判断插值型求积公式

3、复化求积公式与误差估计

4、Gauss型求积公式判定与数值积分计算

《数值分析》硕士研究生课程

命题细则

基本要求:

1、按120分钟闭卷考试命题;

2、按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要求掌握内容命题;

3、覆盖面达到大纲要求掌握知识点80%;

4、控制计算量;

5、矩阵Doolittle分解公式、M-表达式、m-表达式可以给出;

东华大学无机分析大纲 篇6

1 无机化学进行网络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无机化学课程是药学专业本科生进入大学阶段第一学期接触的课程,进校的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学习模式主要依赖于任课教师的讲解进行化学课程的学习,而进入大学,由于课时的限制、内容的扩展,要求学生必须将中学满堂灌、填鸭式的学习模式,转变为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方式。这一模式的转变,许多学生并不能很快适应,在新疆医科大学有近一半的民族学生由于语言问题,他们面对这种教学模式的转变更是难以适应,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无机化学授课过程中充分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网络课程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教学改革方式的一种。由于电脑、网络的普及,使网络课程教学能够适应教学的需要。充分、合理使用网络课程教学可以成为学生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补充,对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2 无机化学网络课程的设计

新疆医科大学网络课程建设的平台是上海卓越电子集团基于NET平台开发的一套Web辅助教学软件,研发的教育技术平台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教师、学生、管理者、社会公众等。

考虑到任课教师的信息化水平的差异性,卓越教学中心提供了多种教学辅助手段和工具,通过这些手段和工具,绝大多数任课教师能够建立本人教授课程的网络课程中心。

2.1 模块化设计

在无机化学网络课程的设计时,作者根据该学科的特点和学校对该学科的要求,进行了模块化设计,共分为课程简介、教师队伍、教学日历、教学大纲、教案与课件、教学录像、实践教学、教学资料、作业考试、师生互动等模块。

2.2 重点模块的建立

无机化学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无机化学基本原理和元素化学。新疆医科大学属于医学院校,由于课时原因,理论课时为64节,实验课时为56节。因此,无机化学教学大纲规定任课教师讲授的内容包括: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溶液;第三章:化学平衡;第四章:电离平衡;第五章:沉淀-溶解平衡;第六章:氧化-还原平衡;第七章:原子结构;第八章:分子结构;第九章:配位化合物。元素化学部分作为选修课内容。

在这些章节中原子理论及原子、分子中电子的分布和能量状态,以及分子空间构型,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需要学生既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要有较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并且要有一定的数学、物理基础,才能从化学的角度掌握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内在联系。该课程在教与学双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难度。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及视频公开课进行难点突破,抽象的原子、将分子结构模型等知识采用声音、图像、Flash动画、三维动画、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进行教学,效果较好。如对无机化学学习中较难掌握的分子结构及杂化轨道、分子轨道、晶体场理论等采用三维动画进行动态模拟,对化学过程用Flash动画进行演示。化学是以微观分子为其研究对象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对微观的分子结构及各种物理、化学变化过程进行宏观模拟,可使化学课程的学习更生动有趣,有益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2.3 交互平台的建立

为了弥补教学课时量较少的问题,课下交流成为重要的途径,建立通过网络课程交互平台能够使交流更加便捷和高效,卓越电子的网络课程平台能够较好实现学生和教师的交流,教师将承担课程班的学号和姓名导入系统,学生就成为一个教学组,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学号登陆平台,师生就可以进行交流。这个平台同样提供习题布置、单元测验及相应的在线批改功能。师生通过无机化学知识点的交流及习题、单元检测的反馈,对授课班级学生的形成性评价提供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3 无机化学网络课程的实施

可将无机化学网络课程部分贯穿在整个教学和学习过程。教师在课前环节建议学生登陆网络课程浏览相关内容,让学生提前把握学习目标。教师在课堂环节多媒体上展示网络课程部分,便于现场教学。例如:在讲到“稀薄溶液依数性”时,可以展示“海草实验”形象说明渗透压;在讲到“分子轨道理论”部分时,可以用分子轨道模型的视频生动讲解分子轨道的形成和类型。另外,还可以在网络课程上设置课堂巩固练习,既节约时间又能做到“趁热打铁”。网络课程的信息量扩充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随之增多。因此,教师在课后环节要重视对学生的辅导,了解学生学习的困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课后的辅导交流已经没有必要一定是面对面的进行,可以借助网络课程中的“互动交流”模块与学生进行教学互动,学生也更乐于与教师在网络上沟通和交流互动。网络使交流更便利和及时,学生在课后学习中遇到疑难时可以随时提问,教师也可以即时进行解答,解答部分的内容也可以被其他学生在线看到。同样的问题不会被重复提问,间接提高了互动的效率。网络课程提供了一定数目的练习题,比如“每章一练”及“每章一考”,任课教师要求每位学生在该章学习结束之后一定时间段内(一般在10天内)必须参加,“每章一考”给出学生的平时成绩,有助于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另外,网络课程中设置有“历年考题”模块,均为历年考研的无机化学部分试题和参考答案,便于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参考。另外,网络课程中有“前沿动态”模块,教师及时发布化学界相关的学术信息或者文献,学生可以在课余进行阅读,间接扩大了学生的学习视野。

4 无机化学网络课程反馈

无机化学网络课程已在作者所在院校药学专业进行了教学实践,受到师生的好评。学生们普遍认为,无机化学网络课程设置的栏目简单、明了、易于操作,能自如使用。他们认为多媒体课件直观、内容丰富,并且具有较强的系统性,能将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既突出了难点和重点,又易于掌握和应用,尤其是复杂、抽象的原子、分子结构能够清楚地展现出来。重点章节的教学视频对于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尤其是对汉语不太好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作用非常好,他们在课堂没有理解掌握的部分,可以通过教学录像再次学习。题量、难度适当的习题及测试有助于学生的巩固学习,“每章一练”及“每章一考”成为学生学习形成性评价的重要依据。无机化学网络课程的建立在一定程度给学生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与学生及时互动、更新成为保持和吸引学生兴趣的关键要素,对学生的关心及帮助不仅仅可以在面对面的授课环节,同样可以在网络课程的互动交流中。

摘要:无机化学是医学及药学专业学生进入大学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由于无机化学内容繁杂、理论抽象、课时数较少等方面的原因,学生在学习无机化学的过程中学习效果不甚理想。无机化学网络课程的建立及实施将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本文从无机化学网络课程的建立、实施及反馈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网络课程,无机化学,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王强,宋霞.无机化学网络课程建设与双语教学环境的培养[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1(3):72-74.

无机化学大学排名 篇7

排学校名称

级 名 等排

学校名称

学校名称

等级

A+

A

南京大学 山东大学 郑州大学

A

A+

A

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A+

兰州大学

A

南开大学 武汉大学

A 清华大学

A

北京大学

A+

1A

0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A

1A

厦门大学

A

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苏州大学

A

中山大学 浙江大学

1A

B+等(26个):北京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福州大学、湖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四川大学、中南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安徽大学、长春理工大学、西北大学、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山西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宁波大学、上海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学、暨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河南大学

东华大学无机分析大纲 篇8

1.解释CF3COOH的酸性比CH3COOH的酸性强.2.PCl3、AsBr3、SbCl3可顺利置换出Ni(CO)4中的CO,但NCl3、PCl5却不易,为什么?

参考答案:

1.是因为F是电负性最高的元素,F原子的极强的吸电子能力以及羰基的诱导作用,使CF3COOH分子中羰基O原子的正电性增强,从而对H原子的吸引减弱而使其易于解离。当H

4原子解离后,生成的阴离子CF3COO?中形成离域∏3,大大增加了该阴离子的稳定性。因此CF3COOH具有很强的酸性。

2.PCl3、AsBr3、SbCl3都有可用于 配位的孤对电子,也有空的d轨道可接受来自Ni的反馈的d电子,因而可顺利置换Ni(CO)4中的CO。NCl3虽然有孤对电子,但因N的电负性大,该孤对电子难以给出生成 配键。NCl3上虽也有反键空轨道,但能量较高,难以接受来自Ni的反馈d电子,PCl5其P原子没有孤对电子,所以难与Ni成键。

2:[多选题]实验室配制SnCl2溶液时,必须在少量盐酸中配制(而后稀释至所需浓度),才能得到澄清溶液,这是由于()A:形成缓冲溶液

B:盐效应促使SnCl2溶解 C:同离子效应 D:阻止SnCl2水解 参考答案:CD

3:[单选题]Fe3+与F-、Cl-、Br-、I-形成配合物,其稳定性最大的是()。A:Fe3+与F-形成配合物 B:Fe3+与Cl-形成配合物 C: Fe3+与Br-形成配合物 D:Fe3+与I-形成配合物 参考答案:A

4:[单选题]H2PO4-的共轭酸为()。A:HPO42-B:H3PO4 C:PO43-参考答案:B

5:[单选题]HCO3-的共轭碱为()。A:CO32-B:H2CO3 C:没有共轭碱 参考答案:A

6:[单选题]LiF、LiCl、LiBr、LiI在水中溶解度最大的为()。A:LiF B:LiCl C:LiBr D:Lii 参考答案:D

7:[单选题]在水中TlBr的溶解度比TlBr3的溶解度()。A:大 B:小 C:相等 参考答案:B

8:[单选题]以HF为溶剂,醋酸为()。A:酸 B:碱 C:盐

参考答案:B

9:[单选题]HF、HCl、HBr、HI的酸性最强的为()。A:HF B:HCl C:HBr D:HI 参考答案:D

10:[单选题]硼酸H3BO3是一种()。A:一元中强酸 B:一元弱酸 C:三元弱酸 D:三元中强酸 参考答案:B

第二次作业

1:[单选题]下列氢氧化物溶解度最小的是()。A:Ba(OH)2 B:La(OH)3 C:Lu(OH)3 D:Ce(OH)4 参考答案:D 2:[论述题]

1.试从Jahn-Teller效应解释二价铜的化合物结构常常为4个短键,2个长键,近似为平面正方配位结构。

2.对配体L为P(CH3)3和P(t-Bu)3的配合物Mo(CO)3L3的合成而言,更易形成稳定配合物的配体是(),原因为()。参考答案:

1.假设eg轨道采取d1x2-y2、d2z2的结构,即dx2-y2轨道上短缺一个电子,那么在x-y平面上的电子云密度小于z轴上的电子云密度,中心离子对x-y平面上的4个配位体的吸引力大于对z轴上的两个配位体的吸引。则x-y轴方向上的键比z轴方向上的键短。正八面体变成了拉长的八面体或四角双锥体。畸变结果体系获得一个分裂参数β的稳定化能。因为这时两个电子降低了β能量,一个电子能量升高了β。因此六配位的Cu2+配合物具有两个较其它4个为长的键。2.P(CH3)3,空间排斥力较小。

3:[单选题]已知配合物Cr(NH3)4Cl3的水溶液具有与NaCl溶液类似的摩尔电导率,且0℃时,每摩尔该化合物可以形成一摩尔的AgCl沉淀,则该配合物的化学式为()

A:[ CrCl2(NH3)4]Cl B:[ Cr(NH3)4]Cl3 C:[ Cr(NH3)4Cl]Cl2 D:[ Cr(NH3)4Cl3] 参考答案:A 4:[单选题]

估算配合物中自旋对磁矩的贡献最大的是()。

A:[Co(NH3)6]3+ B: [Fe(H2O)6]2+ C:[Fe(CN)6]3-D:[Cr(NH3)6]3+ 参考答案:B

5:[单选题][Co(NH3)4Cl2]+系统命名和配位数正确的是()。A:二氯四氨合钴(III)配离子,6 B:二氯•四氨合钴配离子,4 C:二氯•四氨合钴(III)配离子,6 D:四氨合钴(III)配离子,4; 参考答案:C

6:[单选题]在晶体场理论中,在八面体场中Oh场作用下d轨道分裂为()和()。A:e,t2g B:eg,tg C:e,t2; D:eg,t2g 参考答案:D

7:[单选题]在判别高低自旋构型的参数有Δ和P,若()时为高自旋,反之为低自旋。A:P>Δ B:P<Δ C:P=Δ 参考答案:A

8:[单选题]下列配体能作为螯合剂的是()。A:SCN-B:NO2-C:SO42-D:H2N-CH2-CH2-HN2 参考答案:D 9:[单选题][ZnCl4]2-为()构型,[PtCl4]2-为()构型。A:平面正方形,平面正方形 B:正四面体, 正四面体 C:正四面体,平面正方形 D:平面正方形,正四面体 参考答案:C

10:[多选题]采用下列杂化能形成外轨型配合物的有()。A:sp3d2 B:sp3 C:d2sp3 D:d4sp3 参考答案:AB

+11:[单选题][Co(NH3)4Cl2]有()种几何异构体。A:2 B:3 C:4 D:5 E:6 参考答案:A

第三次作业

1:[单选题]用作治疗癌症的含铂药物是().A:顺式-[Pt(NH3)2Cl2] B:反式-[Pt(NH3)2Cl2] C: H2PtCl6 D:PtCl4 参考答案:A 2:[论述题]

1.为什么羰基配合物中过渡金属元素可以是零价如Fe(CO)5甚至可以是负价[Co(CO)4]-?

2.你认为镧系元素的羰基配合物稳定吗?说出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1.由于CO 既可以给出电子对作为路易斯碱,与中心金属(或离子)形成配键,增大了中心金属的电子云密度;同时它又可以作为路易斯酸接受中心金属反馈于它的电子,从而分散中心金属的电子云密度,满足电中性原理。所以羰基配合物中过渡金属元素可以是零价如Fe(CO)5甚至可以是负价[Co(CO)4]-。2.不能。

稳定的羰基配合物中M-CO必须有反馈键形成,因Ln3+中不能提供电子形成反馈键,所以镧系元素不能形成稳定 的羰基配合物。或(1)镧系半径大,不能生成强的σ配键;(2)次外层无d电子生成反馈π键。4f电子不参与成键。3:[单选题]B5H9属于()分子。A:闭式 B:巢式 C:网式 D:链式 参考答案:B

4:[单选题]在直接氧化法自乙烯生产乙醛中()为催化剂,剂。

A:PdCl2, CuCl2 B:CuCl2;PdCl2, C:CuCl2;PbCl2, 参考答案:A

5:[单选题]硼氢化物B2H6,B10H14,B5H9中酸性最强的是()。A:B2H6 B:B10H14 C:B5H9 参考答案:B

6:[单选题]NO是()电子给予体。A:2 B:3 C:4 D:1 参考答案:B

7:[单选题]金属羰基配合物的特点有()。A:一氧化碳与金属能形成很强的化学键 B:中心原子总是呈现出较低的氧化态 C:大多数配合物服从有效原子序数规则 D:以上三种 参考答案:D

8:[单选题]下列元素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A:B B:C C:N D:O 参考答案:C

9:[单选题]下列离子中,离子半径最小的是()。A:Cl-B:Ca2+ C:Sc3+ D:Ti4+ 参考答案:D

为助催化()10:[单选题]性质最相似的两个元素是()。A:Zr 和 Hf B:Ru 和 Rh C:Mn 和 Mg D:Cu 和 Cr 参考答案:A

11:[多选题]下列性质相似的元素是()。A:Al和Be B:B和Al C:B和Si D:Al和Ca 参考答案:AC

12:[单选题]估计Ru3(CO)12中共有()个M―M键 A:1 B:2 C:3 D:4 参考答案:C

第四次作业

1:[判断题]判断方程式SOCl2 +Cs2SO3=2CsCl+2SO2是否正确。参考答案:正确

2:[判断题]判断方程式SbF5 + KF= KSbF6

是否正确。参考答案:正确

3:[判断题]判断方程式Cr(CO)6 + C6H6=Cr(C6H6)(CO)3 + 3CO是否正确。

参考答案:正确

4:[判断题] 判断方程式Mn2(CO)10 + Br2=2Mn(CO)5Br是否正确。参考答案:正确

5:[判断题].判断方程式Fe(CO)5 + 3KOH=K[Fe(CO)4H] + K2CO3 + H2O 是否正确。参考答案:正确

6:[判断题]判断方程式CrCl3 + 3Na + 6CO=3NaCl + Cr(CO)6是否正确。参考答案:正确

7:[判断题]判断方程式2CoCO3 + 8CO + 2H2=Co2(CO)8 + 2CO2 + 2H2O是否正确。参考答案:正确

8:[判断题]判断方程式Fe + 5CO=Fe(CO)5是否正确。参考答案:正确

9:[判断题]判断方程式B2H6 + 2N(CH3)3=2BH3N(CH3)3是否正确。参考答案:正确 10:[判断题]

判断方程式 BF3NMe3 + BCl3 = Cl3BNMe3 + BF3是否正确。

参考答案:正确

11:[判断题].判断方程式 F4SiNMe3 + BF3 = F3BNMe3 + SiF4 是否正确。参考答案:正确 12:[论述题]

1.说明题:简述[Re2Cl8]2-的成键过程,并说明它的构象为什么是重叠式。

2.解释现象:Co(NH3)5F2+的稳定性大于Co(NH3)5I2+;Co(CN)5F3-的稳定小于Co(CN)5I3-。

参考答案:

1.1 Re(III)d4构型,形成4个dsp2杂化轨道,共接受4个Cl-配体,形成4个正常的键,Re的d2相互重叠形成键,同时,有两个d轨道相互重叠形成两个d键,最后一个dZ轨道面对面而形成一个键。为了有利于键的形成,Cl原子必须采取重叠构象。

2.根据SHAB理论,硬硬和软软结合稳定。其中酸或碱的硬度并非一成不变。如硬酸可以由于若干软碱配体的存在而被软化。因此,在Co(NH3)5F2+ 和Co(NH3)5I2+中,Co3+为硬酸,NH3和F均为硬碱、I较软。因此有五个硬碱NH3存在时,F配合物比I配合物稳定;但在Co(CN)5F3-和Co(CN)5I3-中五个软碱CN的存在使Co3+软化,从而使I配合物稳定。

第五次作业

1:[单选题]上述各金属中可用羰化法提纯的是()。A:Ti B:Ni C:Hg D:W 参考答案:B

2:[单选题]下列提炼金属的方法,不可行的是()。A:Mg还原TiCl4制备Ti B: 热分解Cr2O3制备Cr C:H2还原WO3制备W D:羰化法提纯Ni 参考答案:B

3:[单选题]下列元素中,可形成多酸的是()。A:Na B:Fe C:Ag D:W 参考答案:D

4:[单选题]在单质金属中,最硬的是(),熔点最高的是()。A: Cr; W B:Cs,W C:Hg; Cr D:Os,Mo。参考答案:A

5:[单选题]在酸性介质中,Cr2O72-的氧化性比MoO42-的氧化性()。A:大 B:小 C:相等

参考答案:A

6:[单选题]下列哪种过渡金属具有低密度、高熔点和抗腐蚀的性质,而且强度高,能够制造军用飞机()。A:水银 B:钛 C:钪 D:铬

参考答案:B

7:[判断题]Mo与单质F2反应的主要产物是MoF6。参考答案:正确

8:[判断题]BCl3易水解则明显是因为B的缺电子性。参考答案:正确

9:[单选题]Pr的磷酸盐为Pr3(PO4)4,其最高氧化态氧化物的化学式是()A: Pr2O3 B:Pr2O C:PrO2 D:Pr3O4 参考答案:C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工作探讨 篇9

1 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教学现状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在目前的教学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2]: (1) 课时少、内容多。 (2) 由于高考改革, 化学不再作为主干课程, 导致很多学生的化学基础薄弱, 而无机及分析化学又是重要专业基础课, 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3) 与高中的小班授课不同, 该门课一般采用大班上课,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导致学生不适宜这种授课方式。同时学生在学习中过多注重科学知识的学习, 对实验能力的培养和重视不够。 (4) 教材中理论多、公式多、数学计算多、化学原理少, 内容更新较慢, 对新知识、新方法和前沿内容的介绍不够及时等。针对该门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我们在教学中一直努力采取相应措施, 尽可能提高该门课的教学效果, 现就作者近年来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同大家进行交流。

2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2.1 激发学习兴趣, 树立良好开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何让学生在第一堂课就对无机及分析化学产生学习兴趣, 上好绪论课就是关键。在绪论课上我们主要介绍化学的作用及学习方法;以化学的作用为例, 说明化学与人类生活之间的有着密切联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另外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介绍一些与知识点相关连的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 如“石墨烯”、“团簇”、“超级电容器”和“生物传感器”等学术前沿知识。让学生既能了解科技前沿动态, 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力。

2.2 以学生为主体, 培养自学能力

由于大一学生接受多年的应试教育, 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 让他们很不适应大学宽松的教学方式。许多学生反映“花了很大的力气在无机及分析化学, 但是学习效果却不好”等。为了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培养他们的自我学习能力, 我们在某些章节的教学中尝试以学生为主体, 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进行讲授, 把内容分为若干小专题, 让一个学生充当老师进行讲授某一个小专题内容, 然后由其它学生对没有讲到的知识点进行补充, 最后教师归纳、总结所有的讲课内容。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也能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增强了学习主动性, 锻炼学生组织和表达的能力。同时, 应该重视课后习题的批阅及答疑。通过课外习题作业的布置, 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对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答疑则可以帮助学生回答疑难问题, 巩固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

2.3 调整教学内容, 更好掌握课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浙江大学主编的《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二版) 全书共十二章, 使得教学内容多与学时少之间产生了较大矛盾, 为了确保教学质量, 让学生对所有教学内容都有所知晓, 重新制定教学大纲, 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目前教学内容主要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四大平衡和滴定、物质结构基础、仪器分析简介和元素化学。考虑的化学基础课前后的交叉点和联系性, 重点讲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四大平衡和滴定、物质结构基础。仪器分析和元素化学部分简单地讲解一下。为了让学生融会贯通的学习前后内容, 提高教学效率, 在四大平衡和滴定部分, 利用化学平衡的基本理论与每一种平衡和滴定进行类比, 弄清其共性和区别, 便于掌握和运用。例如沉淀溶解平衡中的平衡常数是解离常数, 配位平衡中的不稳定常数和酸碱平衡中的平衡常数同样也是解离常数, 只要掌握平衡常数的基本原理和书写方法, 对相关的平衡计算就会迎刃而解, 这样学生也能够完全理解四大平衡的基本原理, 而不是死记硬背公式。

2.4 灵活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效率

与板书相比, 多媒体辅助教学可节省大量教学时间。此外, 多媒体可以利用丰富多样的声音、动画、图片、视频等资源, 可将难懂、抽象的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地表现出来, 帮助学生进行理解[3,4]。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可以让某些教学内容的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 但灵活性远不如板书,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二者的优越性, 以提高教学效率, 保证最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物质结构基础这一章, 由于杂化轨道的内容比较抽象, 理论性较强, 很难用文字和语言描述清楚, 学生不太容易理解,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视觉效果, 形象和直观地把杂化轨道形成的全过程展现出来,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另外, 板书的优越性还体现在一些没有预先设计的教学环节上, 比如在解答演算过程使用多媒体, 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 而利用板书逐渐呈现解题思路和过程, 就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解题思路。

2.5 改革实验教学, 培养创新能力

理论知识有助于指导实验, 实验是理论教学的延伸、拓展与深化, 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解知识的理解, 使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在以往实验教学中, 不管学生有没有学习兴趣, 都是在老师指导下按部就班的进行实验, 结果学生的实验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在我校的实验教学中, 我们首先将实验内容分为基础技能训练实验、分析方法技能实验和自主创新实验三部分。其中基础技能训练实验和分析方法技能实验是必修的, 可以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 培训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而自主创新实验是选修, 是面向那些对科学研究具有浓厚的兴趣、具有一定的科研探索精神的学生, 更接近于今后从事的科研工作, 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科研的能力。实验课要求在实验前学生提前写出预习报告, 通过预习, 使学生初步了解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相关仪器的使用。在实验过程中, 老师首先对预习内容进行随机提问, 督促学生进行预习, 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实验, 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仔细记录实验数据, 边做实验边思考, 最后要对这次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 找出实验的关键所在。在经过基础技能训练和分析方法技能实验训练后, 再进行自主创新实验, 通过设计实验方案, 独立完成实验,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3 结语

根据无机及分析化学的特点,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质量。随着教学结构、内容和方法的进一步改革, 对教学必然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我们将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和研究, 使教学质量得到更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浩文, 唐定国.《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和改革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6) :24.

[2]钟国清.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 2007 (5) :11-13.

[3]冯良东.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方法探索[J].广西轻工业, 2009, 11 (11) :156-157.

上一篇:从事机关公文写作的几点体会下一篇:鸡年新春贺词「双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