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生活的态度作文

2024-08-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对待生活的态度作文(精选12篇)

对待生活的态度作文 篇1

但哥后来又说了一个相反的同学。那天,那个同学累了,就往地上一坐。哥说,你坐地上不把裤子弄脏了?这同学说,人一辈子能穿破几条裤子?何必为裤子苦了自己?这句话对我的影响很大。以至于我以后遇到某事犹豫不决时,我就想,人一辈子能有几次?

我后来工作时,遇到的两个病人,也是属于后一种人。一个人是中年丧妻,带5个孩子。他不肯再婚,怕后娘对孩子不好。他爱喝酒,一天3顿酒,不喝就没力气。喝完去拉板车,一切都正常。5个孩子大了后,都对他非常好。他感到很幸福。他的一个女儿在酒厂工作,就专门买酒给他喝。他退休后,就在彻底地享受着生活。

还有一个病人,也是退休的。他眼睛有高度近视,玻璃体浑浊,经常来开药,他还会坐下聊会。他也是对生活极其满意的人。他穿着非常干净。他说他养了许多花和鸟。因为我也爱花,就会和他多聊几句。我爸那时经营一种“花奶”,就是花卉的营养剂,是科室里自己配制的,放在花店里代销,收入归科室。那时《芜湖日报》还有篇报道《教授摆地摊》就说爸的这事。我向他介绍了花奶,他就真去买了,用了。然后他对我说,效果很好,本来叶子都黄了,用了,就绿了。不过,那东西像自来水一样,看起来好象不好看。后来我对爸说了这话,爸就把里面添加了一点浑浊剂,看起来就像是淡淡的奶了。

这人的医药费是全报销的,也有退休工资,所以他很高兴他有这样的晚年生活。

对待生活的态度作文 篇2

如今, 我早已过了不惑之年。旧事重提, 不是为了夸耀自己是如何“自幼有志于学”。现在的高中生为了考大学, 一样也在“熬灯头”, 甚至比我当年熬得还要苦。我举自己作为例子, 是为了说明知识本身是多么诱人。当年文化知识不能成为饭碗, 也不能夸耀于人, 但有一些青年对它还是有兴趣, 这说明学习本身就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学习文史知识的目的在于“温故”, 有文史修养的人生活在从过去到现在一个漫长的时间段里。学习科学知识的目的在于“知新”, 有科学知识的人可以预见将来, 他生活在现在以至广阔无垠的未来。假如你什么都不学习, 那就只能生活在现时现世的一个小圈子里, 狭窄得很。

作为一个理工科出身的人, 其实我更该谈谈科学, 说说它如何使我们知道未来。打个比方来说, 我上大学时, 学了点计算机方面的知识, 今天回想起来, 都变成了老掉牙的东西。这门科学一日一变, 越变越有趣, 这种进步真叫人舍不得变老, 更舍不得死……学习科学技术, 使人对正在发展的东西有兴趣。但我恐怕说这些太过专业, 所以就到此为止。现在的年轻人大概常听人说, 人有知识就会变聪明, 会活得更好, 不受人欺。这话虽不错, 但也有偏差。知识另有一种作用, 它可以使你生活在过去、未来和现在, 使你的生活变得更充实、更有趣。这其中另有一种境界, 无知的人不可解。不管有没有直接的好处, 都应该学习——持这种态度来求知更可取。……当然, 我的这些说明也未必能服人。反对我的人会说, 就算你说的属实, 但我就愿意只生活在现时现世!我就愿意得些能见得到的好处!有用的我学, 没用的我不学, 你能奈我何?假如执意这样放纵自己, 也就难以被说服。罗素曾经说:“对于人来说, 不加检点的生活, 确实不值得一过。”他的本意恰恰是劝人不要放弃求知这一善行。抱着封闭的态度来生活, 活着真的没什么意思。

50种对待生活的态度 篇3

你真正需要的不是那么多,多出来的任何一样东西对别人都有用,将它送出去,或是捐出去,让真正需要的人善用。简单生活习惯之后,生命自然不再累赘。

2.为爱而生

只有爱,能使世界转得更圆;只有爱,能创造奇迹。能够看见别人的好,就会提升自己的好;能够说出别人的好,就会强化对方与自己要更好。爱是一切的原动力。

3.做自己的心灵捕手

把实现自己生命第一优先考虑,善待内在的小孩,给他勇气、信心和生命。想念自己,做你自己,宽恕自己,对自己负责。善用感觉,热情行动,活出真正的自己。

4.拥抱别人,让人拥抱

拥抱是一件完美的礼物,老少咸宜,而且拿它给别人交换,没有人会放弃的。练习用拥抱代替说话,表达内心最深刻的感受,即时的拥抱能传送安慰与支持,传递生命活力。

5.家庭优先

和乐家庭最高指导原则:日常体贴,遇事幽默。家庭关系是你这辈子最有意义的投资,试着每天用十五分钟,和配偶、孩子,甚至宠物,共同分享回忆、经验、想法、梦想和创意。

6.别为小事抓狂

你为什么生气?塞车、买票插队、同事争执、服务生态度恶劣……生气之前,思考哪些才是真正值得生气的情况。例如:虐待儿童、人民遭受饥饿之苦、战争……相较之下,就可以知道这些事多不值得生气。将怒气转向值得生气的事上,并且想想自己可以为这些情况做些什么。

7.找寻老友

爱情常来来去去,朋友总是越陈越香。曾经同甘共苦的朋友是上帝给的礼赞,花点时间列出老朋友清单,拨个电话聊聊或访友,寻回那曾有的感动与契合。

8.创意生活

别让一成不变的生活,腐蚀生命的热力,试着吃半饱、花一半,使用比平时少一半的资源。试试看即使有样东西不够用了,是否能够找到替代品,既可以发挥创意,也能为环保尽一份心力。

9.练习冒险

无数的第一次造就了你,生命就像一辆十段变速的单车,大部分的人只用到低速档。你应该尝试新事物,先从小冒险做起,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同时不忘赞美自己的勇气。

10.说谢谢你

一日平安,一日感谢。培养强烈的感恩心,每天至少谢谢一个人,告诉他们你喜欢、仰慕或欣赏他的地方。

11.别对你的人生说没空

日常生活需要良性循环,人生只有一次,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每个月定出一天可以彻底休息,放自己一天假。

12.活到老学到老

学习不一定只在学生时代,学习是更好生活的开始。无论是选一门不算学分的课,还是向同事学习某些嗜好或兴趣,甚至边开车边学习随身携带书籍。试着从不同方向找出兴趣,生命会更加开阔。

13.奉献给予

奉献能让你花小钱拥有极大快乐,助人度难关的方式很多,给予食物、衣物、工作、金钱、时间,你可以由简单的方式开始。比如捐出收入的5%,仔细考虑哪些是真正需要你帮助的人,把有限的钱放在最需要帮助的人身上,最能产生无限的功效。

14.与仇人和好

抱持宽容态度,以倾听来代替争吵,让自己变得更温柔与仁慈。不要把问题过度放大,试着问自己:一年后,我还会在意这件事吗?

15.活出健康的人生

分析自己的饮食习惯,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让营养更均衡。每周至少三次运动,持之以恒,至少上一次恢复精力的课程,身心健康,精力充沛。

16.让快乐贴身相随

快乐的人会微笑或哼唱,甚至吹口哨,有快乐的想法,你就会飞起来。专注地想快乐的事,让自己产生向上飞跃的力量。日积月累,快乐会变成一种习惯。

17.保持不老心

忘记身份证上的年龄,找出自己觉得重要的,以及会让自己心跳加速的事物,让这些点点滴滴充满生活,就能让自己的心态变年轻。

18.磨亮想像力

要更有创意,就要像孩子般地思考,比如重看一本最喜欢的童书,学习小孩子的思考方式;或者读一首诗,在心里想像它的意境;一边听广播的古典音乐、爵士乐或世界音乐,一边想像音乐所传达的景致……都可以提升想像力。

19.笑容满面

儿童平均一天笑500次,成人只笑15次,任何小事都可以让小孩乐不可支,鼓励自己在笑声中享受人生。

20.救救地球

减少物品使用量,减少用水,减少用纸,减少开车,减少包装。少用清洁剂,避免用过即丢,减少用量,重复使用,环保回收,自然就在你心中。

21.救一个生命

找寻失踪儿、受虐儿,施舍金钱或付出时间、体力、可以改变别人的生命。个人视野也会因了解另一层面的生活而提升,更可以为这些孩子带来希望与远景。

22.试试双手的力量

人生的意义在于创造,艺术可以提升人的生命境界,每做一件事,记得多加些巧思,在每件所做的事情上,发挥报告才能,加入你自己。亲自动手做,享受四肢劳动的乐趣,即使是简单的维修工作,都是原创的艺术品。

23.记得多玩玩

利用余暇时间,享受游玩的乐趣。重新学习游乐技巧,彻底享受自由的快乐。

24.三人行必有我师

和各方面的人保持联系,增加从他人身上获得情报的机会。同时拥有会批评的朋友,因为对方拥有你缺乏的部分,学习接受建设性的批评,忽略琐碎的批评。

25.适当的自私

你有权主导自己的生活,你有权对别人的要求说不,你有权对批评你或贬低你的人表示意见,你有权和别人分享你的感情,增加生活控制权。

26.与众分享

不论是分享阅读心得或是生活偶得,让东家长西家短的无聊变成丰富彼此生命的启发。经由感受每个人不同的经验,赋予生命全新的刺激与成长,世界将转得更好。

nlc202309022018

27.重回孩提时代

抛开一些已养成的大人行为或习惯,不要剥夺与天俱来的纯真特质,与小孩相处(担任孩子的课外老师、自愿当儿童球队教练);重读一些小时候听过的故事,可以回忆小时候的情景;看看旧时留下的物品,如成绩单、劳作或礼物;到念过的小学走一遍,发现自己曾发生过的事或当时的梦想。

28.向自然学习

自然中蕴含生活哲学,是生命的指示灯,能帮助你发现自己的定位与热情所在。从四季的替换,我们学会从悲伤中复元,因为生命是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而自然的多样化风貌,让我们学会拒绝大众压力,教我们学会表达真实的自我。

29.心灵慢跑

心灵激励可以预防精神疾病,让心灵保持思考,也会减慢老化的速度。编一本梦想书,做做白日梦都是可行的。

30.活出热情

支离破碎的灵魂得到的往往是乏味的成功,对生活的兴趣应高于购物,用最小的时间工作,将大部分的时间给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自己爱做的事,做你想做的事,说你想说的事,学习享受生活,享受你做的任何事情。

31.可以不完美

每个人天生不同,接受自己,也同样接受别人,用慈悲心训练自己,爱缺憾中美丽的事物。

32.勇闯生命难关

有人为工作而生活,有人因梦想而生活,有人因为要找出究竟为什么要活着而继续生活。生是上天赋予的权利,活则要自我的智慧与勇气。

33.打开地图去旅行

到任何你有兴趣或好奇的城市旅行。旅行,潜藏着一份改变自己和生活的渴求,在旅行中可以得到不可思议的收获。变得不容易害怕,遇到问题时较能从容应付,知道自己最想念和牵挂的是什么,最可有可无的是什么。

34.简单干净就是品味

不论是扫地抹桌子,晾衣服晒被单,都能特别仔细,特别用心,让延长使用年限的心,取代用过即丢的习惯。用全新的恋旧心情,与日常生活建立恒久感情。用材质好、式样大方的家具取代三五年就必须淘汰的三合板。用设计简单、质地宜人,可以一穿再穿取代追求流行的穿衣风格。

35.在家做义工

慈善事业可以先从家里做起,可以先把服务心用在家里,把家里整理好。花些时间和家人相处,为别人做些事,让自己的生活更添乐趣与价值,也会让你的人生更有成就感。

36.再试一下

人生最大的压力来源是怕压力,当你相信自己能,而能面对事情时,这已是一个好的开端。一切的多虑都将消失,你终会发现:事情并不棘手难办,别人能,当然你也能。

37.命运操之在我

一块钱、一句好话、一件善事、一点知识、一些方便、一个笑容,都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38.生命的财富

时间就是财富,但是时间的意义在于运用,而非节省。好好运用上天给予每个人的同等财富。

39.为生命加油

你此生最大的恐惧是什么?最担心最害怕的是什么?是害怕应该表达的心意来不及表达?这是害怕心愿不能实现?把今天当作最后一天来活,知道此生担忧会常在,恐惧就已不足惧。

40.多为别人想一想

爱有多深,包容与体谅就有多深,敢爱的人才,敢去包容和体谅他所爱的人。做个善于体谅的人,多给对方时间与空间,做个有智慧与爱心的人。

41.随时等着被利用

让服务变成生命中的一部分,用生命服务定自己。

42.化不幸为助力

自己是态度的主宰,而态度决定未来,从跌倒中站起来,化悲痛为力量,每种不幸都蕴含同等或更大利益的种子。

43.优点轰炸

每个人都有优点,但习惯看别人缺点,试着做好话连篇、用心说好话的人。勇于表白,要去掉别人身上的刺,最好的方法是拍拍他的背。

44.和自己赛跑

学习和自己比,忘记曾经拥有的分数。现在要关注的是,如何让今天过得比昨天好,用心去发现,能看到生命更宽广的蓝天。

45.换个角度,心中一片天

别人也许是对的,不要让自己受执着的困惑,便能了解万物,欣赏及认同世间一切。

46.乐观

处于痛苦时,最有效的事物就是乐观。凡事往好处想,乐观的人可以发明飞机,悲观的人就只能发明降落伞。

47.真心聆听

通往内心深处的是耳朵,专心聆听并适当回应,对别人是一种很大的鼓舞。

48.好奇心不打烊

世界上只有愚人,没有愚问。对所有的事物保持一颗敏感的心,好奇是所有人类文明进步的开始。

49.情绪急转弯

事情没有变,变的是你的观念。改变想法,就能改变情绪,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

50.我真的很不错

每个人都是一座宝藏,凡人也有超人力量,成功在于唤醒心中的巨人,开发自己的宝藏。

本刊消息三则

庞瑞垠的《早年周恩来》

中宣部推荐为青少年读本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在青少年中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励广大青少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日前决定向全国青少年推荐100种优秀图书,推荐前3种图书,其中有本刊主编、江苏省大众文学学会会长、著名作家庞瑞垠的《早年周恩来》(江苏教育出版社)。

吴光辉获海洋文学大赛二等奖

由中国散文学会与浙江省岱山县政府举办的第三届“全国海洋文学大赛”共收到海内外6000多篇作品。江苏省大众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我省著名作家、江苏文学报副主编吴光辉的散文《灵魂无法远航》荣获二等奖。

朱广金获“水美南京”征文第一名

2013年5月25日上午,由江苏省水利厅、南京市水利局、南京市总工会、金陵晚报、龙虎网共同举办的“水美南京”征文摄影作品大赛在仙林金鹰奥莱城举办颁奖仪式。本刊执行主编、江苏省大众文学学会办公室主任朱广金的散文《一滴水的贵重》,荣获唯一一等奖,也是征文唯一作品制成展板,作为活动宣传用于长期流动展示。

对待生活态度的名言 篇4

2. 拥有健全的心理,争做健康的卫士。

3. 心理工作是打开民警心灵之门的金色钥匙。

4. 不是烦恼太多,而是心胸不够开阔。

5. 永远也不要消极地认为什么事是不可能的。

6. 心理工作,着眼警队,惠及民警。

7. 最惨的破产就是丧失自己的热情。——阿诺德

8.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毛泽东

9. 没有健康的心理,就没有健康的人生。

高考对待人生的态度作文 篇5

中华的文化不能不说京城的恢宏磅礴,也绝不能不提江南的小桥流水。

林俊杰一曲《江南》将世人的心随他擅长的水笛之声来到那烟雨蒙蒙的地方。

这里是水最本性的归属。源源潺潺是筝演绎的水之灵;涌涌汨汨,世琴诠释的水之魂。

古往今来,多少英豪、杰雄出自江南这一脉水。

一支毫笔,一代繁华,一世浮沉,篇篇华章说人间,看世道,史书上处处是这脉水的痕迹。一柄长剑,几道寒光,几腔热血,个个故事伸正义,护安宁,若没有这脉水最后的冷却,又何来龙泉威慑天下。一方田,富庶的江南也是由水而成就的鱼米之乡。

直至今天,江南的水已久养育着旷世德才俊,依旧坚守着江南的牌坊。水墨乌周,白绢上依旧是烟雨蒙蒙。

正是因为这份坚守,江南便仍是那种说不尽,赏不够的地方,她亦如千年而微笑着,几倾人心。

但是,江南也不象她的女儿们总是小家碧玉,死守水之一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古典却不能古板,江南一直做得很好,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周庄、乌镇,是杭州大力保留原始的基础上带入了市场,谁都不可回避市场经济,江南亦不例外。

而江南的水却并不是因此要让那脉水变成一汪散发铜臭的死水,他所做的其实是留住人性的清宁审美,现代的都市人在繁重的残酷竞争中疲惫了身心,或是年轻的文人寻求创作的灵泉,又是老者追根思前的源头,人们纷至沓来,这就是他所谓的市场价值。

江南敞开了宅门,欢迎世人,融入市场,她保持着古典的繁华,然而无论他如何改变方式留存下来,那分魅力,原始的水的味道没有变化,知江南者心中有数,见江南者心中有动。

江南守住了自我又改变了自我,就像水墨变成水彩,但画的韵味一就是水的兴味。苏杭的市中心是灿烂的灯影,可烟雨依旧蒙蒙盖着,江南还是江南。

用正确的态度对待人生作文 篇6

然后,我在一本书中看到了关于如何来调整我们对事情的态度的方法,觉得特别地实用。

学习中,如果你因为一道题做错了,而会产生自责:为什么我不知道那个公式?为什么我没把那一部分背诵到?

生活中,如果是因为扫地没打扫干净被责骂,你可能会想:“为什么自己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为什么要被骂?”

在这种情况中,书中教了我们一个方法,那就是把这些消极的心态改为积极的方式来自问:我怎样可以记住那个公式?我怎么样可以更好地把那些难的部分记住?我要怎么样把地打扫地更为干净,怎么样才可以做到不会被责问?

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小的转变,我们能很明显地感受到,之前的是一种消极的态度,有点自怨自艾,而后面这个方式明显就是在积极地自我探求,把事情做到更好,整个态度就已经有了一个很大的转变。

古代文人对待百姓的两种态度 篇7

他们在骨子里是不是看不起老百姓笔者不敢说, 但他们所写的某些诗文, 只要仔细分析, 就会感觉到对底层平民百姓的轻视:

1.“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

鸿儒:博学的人。白丁:未得功名的平民, 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这句的意思是:到这里来谈天论地的都是一些渊博的大学者, 和自己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作者只写了与他交往的朋友, 传递给人的信息是:他是一个高雅之士。

表面上看这两句诗是说自己只和高雅之士交往, 不和知识浅薄的人接触, 以此表现自己高洁的志趣和脱俗的情怀。仔细一探究, 我们不难发现, 作者在不经意间表现了自己的清高, 作者心里其实是瞧不起没有知识、没有受教育的百姓。

2.“故虽有名马,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韩愈《马说》)

奴隶人:古代指仆役, 这里指喂马的人。这句的意思是:所以即使有很名贵的马, 也只能被埋没在仆役的手里。这里描绘了千里马没有遇见伯乐时可悲的遭遇, 表达了作者的惋惜之情。但是, 同时是不是也表现了作者对“奴隶人”的轻视?

3.“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

“商女”即卖唱的歌女。此两句的意思是:歌女为人作乐, 哪知亡国之恨?她们在秦淮河的对岸, 还唱着《玉树后庭花》 (意为“亡国之音”) 。虽然作者影射了当时那些醉生梦死的达官贵人, 但从字面上理解, 绝对也有谴责那些以卖唱为生的“商女”之意。

诸如以上的诗文, 还有不少, 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虽然作者的本意不一定是要有意贬低广大百姓, 但在不经意之间, 却起到了这样的一种效果。

而古时的另一些诗文, 与上述诗文截然相反。它们的作者, 对老百姓怀有一颗尊重之心, 甚至把老百姓放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尤其是对老百姓的不幸遭遇, 都会表达深切的同情:

1.“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孟子·尽心章句下》)

这是孟子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意为:人民应该放在第一位, 国家次之, 君应摆在最后。这是因为, 有了百姓, 才需要建立国家;有了国家, 才需要有个君。国家是为百姓建立的, 君的位置是为国家而设立的。“民贵君轻”,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 这是一种相对合理的认知。国家政治, 一切以民为本。孟子确实把老百姓放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

2.“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甫一生, 忧国忧民。他的诗歌, 写尽了百姓的疾苦, 对百姓的不幸遭遇充满了无限的同情。“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这句诗, 以强烈的对比, 描述了一种令人震撼的社会现实:一方面是歌舞升平, 脑满肥肠;一方面是求助无门, 冻死路边。

3.“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 (白居易《观刈麦》)

这句用对偶手法, 具体描写农民辛勤劳动的情景, 表现农民劳作的艰辛, 以及诗人对他们的同情。

4.“兴, 百姓苦;亡, 百姓苦。”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亡, 百姓苦”好理解:王朝灭亡之际战乱频繁, 民不聊生。“兴”, 怎么也“百姓苦”呢?因为王朝之“兴”必大兴土木, 搜刮民脂民膏, 百姓不堪其苦。像秦王朝兴起时, 筑长城, 开驰道, 造宫室, 劳役繁重, 百姓受尽了苦难。“兴, 百姓苦”一句, 发人所未发, 深刻而警策。兴则大兴土木, 亡则兵祸连连。不论“兴”“亡”, 受苦的都是百姓。

此类诗文, 同样的还有很多, 这里也不一一列举。这些诗文的作者同情百姓, 是站在百姓的立场上作诗为文的。

对待过敏的三种态度 篇8

态度一,突发性过敏不能忽视

很多人莫名其妙地出现鼻子发痒,打喷嚏,流鼻涕,或者皮肤突然出现红疹和局部痒痛,因为不严重,发生时间短,大部分人都一忍了之,或者擦点激素类药膏了事,根本没有治疗的意识,也没有关注到过敏性疾病的危害性。其实,激素类药膏都是暂时性缓解过敏症状的,若长期使用,会慢慢形成“激素依赖性皮炎”,皮疹越来越严重。专家建议,这类患者应及时进行内部调理,避免以后形成过敏体质,导致过敏性疾病反复发作。

态度二,顽固性过敏必须调养

这些皮肤过敏病症比较顽固,反反复复发作的过敏性疾病,一般都是从轻度过敏慢慢积累变成重症的,除了皮肤出现红、肿、痒、痛、糜烂症状之外,还会引起身体一系列严重的病理反应,比如发热、抽搐、惊厥、休克、麻木、恶心、呕吐、腹泻、哮喘、窒息、心悸等,这些症状会不同程度地损伤脏器,给患者造成痛苦和伤害,并且过敏越发作越严重,难以治愈。

态度三,药物治疗不是万能的

药物是对抗和抑制过敏源,慢慢消除过敏症状,常见的是抗组胺类药物,通过血脑屏障,对神经中枢起到镇静作用,但是这些药物对肝脏和代谢功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药物不能彻底消除过敏病症,一旦过敏源充足,体内细胞“消极怠工”,过敏症状又会发生,症状还会加重。

过敏无小事,根源在细胞

对待过敏性疾病要有正确的态度,过敏不是小事,更不能一忍了之。过敏,根源在细胞。从医学角度讲,过敏是由于机体内的细胞,受自由基的氧化和破坏,导致细胞膜破裂,过敏介质释放,过敏症状随之产生,并且在过敏因子不断的侵蚀下,逐渐形成过敏体质。当过敏症状发生时,机体的细胞已经受损,只有从根源上提高细胞的免疫力,提升细胞抗氧化和抵抗自由基的能力,才是解决反复过敏的根本出路。无论是突发性过敏还是顽固性过敏,一定要重视身体内部的调养和细胞修复,只有健康的细胞和强大的平衡免疫系统,才能真正地走出过敏的困扰,摆脱反复发作的痛苦。

调养细胞,抵抗自由基,积极应对过敏

对待生活的态度作文 篇9

脑海还在不断地回想前几天的语文复习资料,什么《陈涉世家》,《观刈麦》……嘴里念念有词。如果我这幅样子换到平常的话,大家都会认为我是个疯子。但是今天呢,你要是不是“疯子”才真的是疯了。

不知不觉我走到了校门口。耳旁似乎听见有人在叫我的名字“彭蕾,彭蕾”。我四处张望,果真看见了一个少女,是喻丹。想着她就跑到了我身旁。也许是刚才跑得太急了,她的脸红彤彤的,好不可爱!嘴里喘着粗气,还一边向我抱怨道:“你怎么来得这么晚?我都等你好久了。”

这时,我才想起我约了喻丹。也许是昨晚复习到太晚了吧!一时给忘了。我向喻丹解释道。喻丹听后,一脸无语样。“算了,算了,我们快走吧,要不就真迟到了。”说着,她就拉着我往学校跑。

快进考场了,我随口问了一句:“你觉得等下语文考试会很难吗?我们老师要我们复习有关议论文的知识,不知道等下会不会考。”

“考语文?”喻丹在我说完后大叫一声。

“不是吗?等下是考语文啊!”我平静地说。

她听到我说的话后,似带讥讽地说:“我的老大啊!等下是考物理吧!。”我心中一愣:不可能啊!我明明记得今天是考语文的,我今天早上还特意又复习了一遍,怎么变成考物理了?喻丹看见我满脸狐疑,就叫了一个同学来对质。当再一次听到“物理”两字从她嘴里说出时,我的脑袋就乱成了一团浆糊。

我正要和她们辩解,就听到“铃铃”的响声。“不好,要考试了。”喻丹大叫道。然后,拉着我往楼上跑。我走到我的考场,心里还在纳闷这件事。我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地寻找,寻找我的考号、位置,我发现本应属于我的座位上已经坐了一个人。我走到门口看了一下门上贴的座位表,竟然没有我的名字。我又仔仔细细地从前至后、从后至前地看了又看,还是没有。怎么?我的记忆怎么这么差啊?这是不可能的吧!然而,这时,我的脑袋却是在不断肿胀似的,像是要炸裂开来似的……

我使劲摇晃着脑袋,睁开眼,金黄的阳光透过窗户打在我脸上。我坐起来,一身冷汗,脑袋也有点晕。看看四周,这不是我的卧室吗?我拿出放在枕下的手机,今天星期天。我恍然大悟,原来是做梦啊!

正确对待工作的态度 篇10

一个人是否在生活中积极进取、乐观向上,还是消极不前、颓废度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人能否正确对待生活的态度,同时也从对待生活中反映出这个人对待工作的态度。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根据人们对待工作的态度,把人分为三类,第一类人对工作很反感,把工作看成是负担和惩罚,他们经常抱怨、牢骚满腹,嘴里常常说的是“累”;第二类人比较实际,把工作当成是一种养家糊口的方式,因此虽然没有任何怨言,但也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没有更高的追求;第三类人则把工作当作是一种快乐,把完成的劳动成果看作是自己的一种成就感,把工作看成是一种创造,在工作中不断进取、享受快乐。

工作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坚持正确对待和处理工作,不仅能反映一个人在工作中的积极表现,也体现出一个人乐观面对生活和工作的态度,更是一个人长期在工作中做出贡献和成就的体现。

要想干好工作首先要热爱工作,这是常理,也是快乐工作的前提,古希腊人伊索讲过:“工作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享受”。美国总统林肯也说过:“人生的乐趣隐藏在工作中,如果充满热情地工作,就能享受到更快乐的人生”。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干一行、爱一行,只有对工作充满热爱、充满激情,也才能在工作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工作不是为某个人干的,更不是机械行为,而是为了满足人基本的生存需要,同时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我们每个人都年轻过,都有过热血沸腾、豪情满怀的时刻,都曾把工作当成实现人生理想、体现人生价值的事情来做,也都在各自的工作中干出过成绩,为社会、为企业做出过贡献。

但是能否长期快乐面对工作,这就需要我们能正确树立人生观、世界观。无论从事何种工作,只要把工作和企业、社会发展与个人奋斗目标有效地结合起来,树立起为社会进步、为企业发展努力工作的目标,焕发向上进取、献策献力的激情,就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向着心中的目标执着追求、勤奋努力工作,为企业发展添砖加瓦,实现更高层次的自我价值。

另外,我们每个人还要善于调整心态,平衡心理,从自己的主观上乐观地面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如果单纯的认为工作是否快乐,取决于外部因素的话,我们就能找出一千种不开心的理由,永远都不会快乐。原因很简单,世界还未达到十全十美的程度,各种情况、各种变化、各类人群等等客观因素永远存在。各类事物的发展也并不如我们所愿,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曲折、磨难,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从主观上正确对待,一分为二看待事物、分析事物,还是会从战胜挫折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要想快乐工作就要把自己置于集体之中,要有团队协作精神。经调查,凡是对工作不满和牢骚不断的人,大都是与企业氛围和团队之间产生隔阂,在人际交往中经常与人产生摩擦,不光自己工作起来不快乐,往往还容易造成周围别人的懊恼和沮丧。所以,要想快乐的工作,就要把自己融入到团队之中。员工工作并快乐着,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出了管理者的工作态度和领导艺术,这就取决于每个管理者在工作中对员工的尊重,日常交往中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以及对员工的工作环境、酬劳、上下关系相处等多方面的因素,通过领导者的管理艺术,清楚员工们的感受,让每个员工都能感受到企业的发展和关爱,使企业成为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天堂与地狱都由自己建造。如果你赋予工作意义,不论工作大小,你都会感到快乐,自我设定的成绩不论高低,都会使人对工作产生乐趣。如果你不喜欢做的话,任何简单的事都会变得困难、无趣,当你叫喊着这个工作很累人时,即使你不卖力气,你也会感到精疲力竭,反之就大不相同。事情就是这样。

教师应以研究的态度对待教学 篇11

一、备课是一种策略性研究

备课是教师教学的首要环节。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因此,备课是一种策略性研究。一是要深入研究新课标和教材,只有吃透新课标和教材,才能把握教学的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二是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找准学生认知的起点,找准教学的切入点,才能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学从哪里开始,要认真推敲。起点太高,学生不容易入门;起点太低,学生不感兴趣。因此,备课时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三是收集整理信息资料,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有针对性地收集相关资料,才能整合教学,发挥其作用。四是设计教学目标,这是备课的重点之一,教师在把握教材和课标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情和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合,设计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目标可以从课程标准、单元提示、课文预习提示、文本特点、文中的小泡泡、课后思考练习和学生学情等方面确定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个具体的教学步骤,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选择的教学方式方法,都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规律,都要紧紧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这一方向。五是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即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教师要考虑如何为学生营造学习环境,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等,它包括导入、目标的提出、教学的过渡、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方式、提问的方式、教师的讲解、教师的点拨、课堂的评价、板书的设计、习题设计、教学的机智、教学的小结等。由于教学目标的多元性、教学对象的多样性、教学策略的多变性以及教学情境的复杂性,课堂教学设计要注重灵动、变化、创新和生成。

二、上课是一种实践性研究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和主渠道。课堂上,教师一是要更新教学观念,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作用。二是要改变教学模式,变讲解式为引导式,多引导,少告诉,多学习,少讲解。三是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要抓住教学中的关键环节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运用。四是教师的课堂评价要准确灵活,多采用激励性评价,少责怪限制。课堂教学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习、突出学科的特点、展示教师的教学个性、追求教学效果、凸现整体感受等,要抓住课堂的主要环节,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三、听课是一种比较性研究

教师在听课时,要有意识地把别人的课同自己进行比较,同其他教师比较,分析自己的教学设计与上课教师的课有什么不同。在听课时,听课教师要做到听、看、记、思有机结合,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听,主要应听:①教师是否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方法和要求;②是否重点突出,详略得当;③语言是否流畅,表达是否清楚;④是否有知识性等错误;⑤是否有创新的地方;⑥教师的思维是否宽泛,学生的发言是否准确。看,主要应看:①看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如教态是否亲切自然,板书是否规范合理,教具运用是否熟练,指导学生学习是否得法,处理课堂偶发问题是否灵活巧妙;②看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如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学生是否参与教学过程,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是否得到调动,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是否养成,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培养。记,原则上听课笔记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实录,一般要记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师的重点提问、学生的典型发言、师生的互动情况、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中的精彩点和教学中的失误等;二是教学点评。思,主要思考:①教师为什么这样处理教材,换个角度行不行,为什么?②对教师成功的地方和不足或出现错误的地方,要思考原因,并预测对学生所产生的相关性影响;③如果是自己来上这节课,应该怎样上,进行换位思考;④如果我是学生,我是否掌握和理解了教学内容;⑤新课程的理念、方法和要求等到底如何体现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并内化为教师的自觉的教学行为;⑥这节课是否反映出教师正常的教学水平等。

四、写教学后记是一种反思性研究

教师上课后要认真进行教学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得失,然后写教学后记。一堂无论“成功”或“失败”的教学,都值得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进行客观地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可以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去反思,去思考。从教的角度,如教学方法的运用,媒体的使用及其有效性,重难点的处理,教学讲解的恰当、难易等。从学的角度,包括学生学的过程、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品质等。具体地讲,一是记教学过程中的“亮点”;二是记教学过程中的“败笔”;三是记教学过程中的“偶得”;四是记教学的“智慧火花”;五是记学生学习中的“拦路虎”;六是记“再教后记”。教完每一节课,应坐下来,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这堂课的得与失,根据这节课的体会以及通过多种渠道反馈的教学信息,写一写“再教后记”,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改进,才能比这堂课更精彩。[e]

对待生活的态度作文 篇12

1 中国人和美国人对于狗的不同态度

1.1 从定义上看

狗, “哺乳动物, 种类很多, 嗅觉和听觉都很敏锐, 舌长而薄, 可散热, 毛有黄﹑白﹑黑等颜色, 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 有的可以训练成警犬, 有的用来帮助打猎﹑牧羊等, 也叫犬。” (《现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2005)

A common animal with four legs, fur, and a tail.Dogs are kept as pets or trained to guard places, find drugs etc (《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 商务印刷馆, 2003, 第四版)

从词典的定义看, 《现代英语词典》对于狗的描述, 基本代表了中国人对于狗的看法和观点, 《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也基本代表了美国人对于狗的看法和观点。对于狗的外形, 两个国家的人基本都认可对方的描述。但在对代狗的态度上, 两个国家的人有很大的不同。中国人对于狗的态度上, 基本上是从狗的用途上来进行描述的, 体现了中国人的功利主义的心理;美国人对于狗的态度与中国人有一定的交叉性, 也会说出其用途, 但是他们首先是把狗作为宠物来养的, 其次才是用途。从词典的定义上我们觉得, 美国人在态度上好像比我们更偏爱狗。

1.2 从语言习惯表达上来看

英语和汉语中对于狗的描述有一定的交叉部分, 除此之外, 英汉中对于狗的描述有很大的差别。

在汉语中, 对于狗的描述, 即使有对狗表现友好的成语或俗语也是寥寥几个罢了, 其它多与贬义有关, 许多的意思都表现了对于狗的不齿, 比如:狗眼看人低、猪狗不如、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等等;就连与狗的身体部位有关的词都没什么好的意思, 比如:狼心狗肺、狗头军师、狗血喷头、狗尾续貂、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汉语词中"落水狗"和"丧家犬"不但得不到同情, 反而有“棒打落水狗”的说法;狗就连够做了好事都得不到表扬, 比如: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这还罢了, 有时候还会来到中国人的餐桌, 成为盘中餐, 但还是得不到应有的赞扬, 所以才有“狗肉上不了大席面”的说法。真是被中国人从生贬到死。

美国人受到他们的“狗是人类的朋友”思想的影响, 因而在其语言中一般都有较为积极的意义。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 Be top dog (处于支配地位) , Gay dog快活的人等等;狗在美国人的语言中, 常常用来和人相提并论, 比如:A lucky dog (幸运儿) , A jolly dog (乐天派) , Every dog has his day. (人人皆有得意时) ;美国人的语言中有较多描述狗的忠实勇敢的品质的语句, 比如:doglike (忠实) , as faithful as a dog (忠诚的人) , Dog does not eat dog. (同类不相残, 同室不操戈) ;甚至对于优秀人物, 也常常用dog来描述, 比如:big dog要人, old dog (有经验的人) , sea dog老练的水手, top dog优胜者等等。可见, 美国人不仅仅是把狗当作人类最好的朋友, 而且在语言中也把狗夸了个方方面面。

1.3 从看待狗的不同方式上看

《三字经》云:“马牛羊, 鸡犬豕, 此六畜, 人所饲。”看来够在中国人的眼中狗的位置比较靠后。即使食肉时也不忘来分个等级“挂羊头卖狗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狗肉是比较低级的食品, 虽然它的功效较高。而且, 中国人对狗的描述大都是贬义, 即使是褒义也是从不同的看待方式来说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适郑, 与弟子相失, 孔子独立郑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 其颡似尧, 其项类皋陶, 其肩类子产, 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 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 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 然哉!然哉!”;杜甫曾在《将适吴楚留别章使君》诗中说:“昔如纵壑鱼, 今如丧家狗。既无游方恋, 行止复何有。”这两则记述并非说古人在赞赏狗, 自己是与之同类, 其实无论是孔子还是杜甫, 说自己如丧家之犬都是从形似和境遇相像来说的, 一方面表现了我们中国古人的诙谐幽默的一面, 另一方面对于把自己当时的状况做了恰当的比喻, 当真也率真的可爱。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 他们比喻的都是自己陷于困境时的状况, 本身就是有“贬”的意思。同时, 他们没有说自己是狗, 而是自己当时所遇到的状况如丧家之犬罢了。如果有人指着鼻子说他们是狗的话, 恐怕我们的孔夫子和诗圣也不会静默不语, 以言来还击还是会的。

美国人在看待狗的方式上就比较直白。比如:

养狗是唯一一种金钱能买到的爱。———美国-史塔克

不曾养过狗的人, 很难想像与狗一起生活是什么样子, 养过狗的人, 则无法想像没有狗的日子该怎么过。

———美国-卡洛琳

不管我睡的有多沉, 依旧能听到你们的呼唤, 所有的死神都无力阻止我兴奋快乐的地对你们摇尾巴的心意。

———《一只狗的遗嘱》 (美) 尤金.奥尼尔

“不养狗的人才养孩子。狗儿引领我们进入一个更慈爱, 更温柔的世界”。———美国-哈妮

从这些语录中可以看出, 无论从他们的外在还是内在, 美国人对于狗的热爱淋漓尽致。他们不仅仅说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 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家庭成员来看待, 而且更有甚者说狗的品质凌驾于人之上。他们对于狗的热爱不像中国人只在形似时, 自嘲的说如丧家之犬, 而是无论怎样, 他们不避讳表现出对于狗儿的赞美之情。

从以上的比较中有使我们感到比较奇怪的地方, 为什么中国人心中是爱狗的, 怎么反映在文化上就完全不同了呢?笔者尝试对这种对待狗儿的不同态度进行分析, 进而弄清楚中国人和美国人的一些差异。

2 中国人和美国人对狗的态度不同的可能原因

2.1 思维方式

美国的语言学家罗伯特·卡普兰 (Robert Kaplan) 指出美国学生和东方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文化思维模式, 语言的思维模式影响到双方对事物的看法。

美国的人是直线型的思维模式。无论是在说还是在写的方面, 他们一般都会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 因为他们在看待事物的时候重逻辑思维。这也就限定了他的思维模式是直接的, 一般是从问题到结果, 不能太多的分散, 思考时不会过多考虑联想到的因素。他们看到的是狗儿给他们带来的好的东西:忠诚, 勇敢等, 因而, 在他们考虑对于狗的描述时, 就会偏重这些方面。

中国人的思维是螺旋形的, 也就是说, 中国人不会向美国人那样在看事物时直接看到结果, 他要在寻找结果的过程中不断地涉及到其他的东西。中国人强调“悟”的思维模式, 不会直接告诉对方结果是什么, 由于具象性思维的影响, 我们在看待事物时, 常常会“意在言外”。同时, 在此过程中, 中国人的形象化思维是非常发达的, 这在我们的文学作品和平时的说话中都可以明显看出来。因而, 中国人在看到了狗的优点的同时, 从狗儿表现出的德行上也联想到了它不光彩的一面。这也许对于中国人心里对狗喜爱而在语言中多为贬义的原因之一吧。至于是如何联想的, 在下面的原因中会继续探讨。

2.2 文化因素

在中国的农耕文化中, 对于狗的需求较少, 中国人养狗最多也就是看家护院, 因而对于狗也就不会有很多的喜爱。另外由于他的一些表现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君子德行有相悖之处, 这也就决定了其被中国人所不齿。在《周易》中就有记载:“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乾卦) 、“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 (坤卦)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 即使颠沛流离, 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 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 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而且, 中国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文化中对于君子的操守和德行有很多限制条件, 无论你是什么身份, 都要以此来要求自己, 否者, 就会出君子之外。《曾子立事》篇还说:“君子不绝小不殄微也, 行自微也不微人, 人知之则愿也, 人不知苟吾自知也, 君子终身守此勿勿也。”, 以及“君子见利思辱, 见恶思诟, 嗜欲思耻, 忿怒思患, 君子终身守此战战也。”这些对于君子的说法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可谓深远。所以才会有后来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流传千年, 近代朱自清“宁愿饿死也不接受救济粮”的故事为人称颂。再来看狗儿的表现。仗势欺人, 摇尾乞怜是其能事。只看主人脸色, 狂叫乱吠, 没有自己的主见, 只有主人在他眼中是人, 其他外人不足道哉, 真是仗势欺人;主人来了, 把亲昵之情尽量展现, 极尽讨好之能事, 实为摇尾乞怜。而且, 有些时候, 如果有人给它吃的, 不是人为训练的狗儿, 一般都会立刻接受, 甚至对于施食者也大表殷勤, 有“有奶便是娘 (主人) ”之嫌, 这和中国的君子之风相差甚远。因此, 虽然狗儿很多时候表现不错, 但已经我们的祖先们把其和君子之风进行对比联想就改变了其原先的形象, 多以贬斥对之。由此来说, 狗儿也是有许多冤枉的。

西方人的文化起源于游牧文化, 对于狗的依赖较多, 与之感情深厚, 因而在这种感情基础上赞的多而贬的少。同时, 在美国人的心中有一种基本信念:宠物有受到妥善对待的权利。美国人很艰难的摆脱了英国的统治, 对于本民族内部的平等概念理解极深, 对于家庭成员的概念也比中国人广泛, 他们把自己养的狗也视为家庭成员之一, 以彰显他们的平等主义。同时, 由于他们语言思维的影响, 美国人会因为对于狗儿的爱进而看到的是狗对于他们的重要性, 而会忽视它的一些瑕疵。他们不会因狗的一些缺点而像中国人那样进行联想对比。而且, 从美国总统华盛顿开始, 美国总统就开始有了养狗的习惯, 每位总统的家庭成员, 除了有第一夫人, 第一女儿等家庭成员外, 还会有第一狗, 这并是说每个总统都喜欢狗, 即使不喜欢, 他也得弄个第一狗出来, 因为美国民众养狗成风。原因有两点:其一是美国的文化中认为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 对狗要给予保护和尊重;其二是美国人认为他们的总统应该是一个有爱心的人, 这样才能服务于人民, 而养狗就能很容易体现出他的爱心。由于有民族文化的需求, 加上美国总统应国民的要求而表现出的行为, 反过来国民会受到总统养狗的影响, 这两者会相互促进。因此, 美国人的狗文化会世代继承和发扬下去。

2.3 情感因素

世界上的各个民族在其发展的过程中, 会形成各自独特的对社会事物的认知和情感。

在中国进入古文明时, 食物比较匮乏, 一般家庭是养不起狗的, 只有富人才会养狗, 这样狗就成为了富人的帮凶, 穷人恨它, 恨不得杀之而后快。在狗看来, 其他人对其主人都是危险的, 他的本能护主被其他人看成是帮凶。在中国的等级社会中, 富人家的狗都比穷人生活的好。而且, 在中国人看来, 与人相比较, 狗都是次等的, 如果狗都在人之上了, 那绝对是不允许的。因此, 中国人的仇富思想就转移到了狗的身上。另外, 中国人认为狗之所以不如人是由于它的“劣根性”的存在, 与人相比, 它显得凶残、丑陋、低级、野蛮。比如:脏乱、好斗、吃屎、当众淫乱、狗仗人势等等。这些劣性让中国人从内心对其反感。虽然这些都是狗儿的本能, 但是中国人对于这些行为在情感上难以接受的。动物的形象特征较为突出, 因而就会被用来去描述人的一些品质、个性, 这样就显得较为形象生动, 中国人对于狗的联想往往是夸大了他的劣性而忽视了他的高贵的品行。这种审美价值取向和民族的心理因素形成了我们对狗儿进行大贬特贬的原因之一。

美国人的对于狗的情感除了以上提到的历史上形成的深厚感情外, 美国人大都认同“养宠物利大于弊”。因为宠物能够满足我们人类情感上的需求, 而且在美国养宠物还能拓展你与其他人的人际关系。美国人对于狗的情感有两个方面, 其一是家庭情感意识, 他们大行狗道。可以随主人出厅堂、进厨房、进主人卧房, 甚至同住人睡一张卧床。有一种说法, 在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标志是:一对夫妻, 两辆车, 三个孩子, 一条狗。由此可见, 美国人把狗的位置提到了一个相当高的程度。其二是社会情感意识, 他们广泛认同, 狗有狗权。你在家里教训自己的孩子, 只要家人不去告发, 可能别人并不会干涉, 但是你要在家里教训自己家的狗儿, 邻居听见了就会告你虐待动物。这种社会的情感深入大多数美国人的内心。

3 结束语

语言的学习是为了交际, 不管是口头交际还是书面交际, 由于文化的不同会造成一定的“文化休克”。在不同的背景文化中, 交际的双方应根据所处的文化环境来改变自己对于某一事物的看法和理解。文化交际不能存在刻板印象和文化偏见和民族中心主义, 当然对于对方有损民族尊严的行为也要坚决予以纠正。文化没有优劣之分, 只有是不适应时代变化的文化。因而对于语言和事物的理解, 要深入到对方的文化当中去, 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比如:英语中“Mad dogs and Americans go out in the midday sun.”意思是美国人在中午最热的时候出去从事户外体育活动。这对于美国人来讲, 丝毫不会影响他们的情绪, 因为他们认为人和狗是平等的。但是如果你在说中国人是a good dog或者a lucky dog时, 你翻译为你是一直好狗或者你是一条幸运的狗, 那将会激起中国人的怒火, 因为说人是狗, 那对中国人是极大的侮辱。可见, 了解交际双方的种种不同是进行有效交流的前提条件。

摘要:该文从中国人和美国人对待狗的不同态度入手, 进而分析中国人和美国人在思维方式、文化因素和情感因素方面的一些差异。旨在让大家了解要进行有效的交流, 就必须深入交际对方的文化之中来理解对方对于语言和实物的真正含义。

关键词:文化,狗,思维,情感,态度

参考文献

[1]平洪, 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上一篇:社区防汛应对方案下一篇:浅谈国有商业银行的服务观念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