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有奋斗感的教师》读后感(精选13篇)
《做一名有奋斗感的教师》一文将教师的心理揣摩的如此透彻、把教育诠释的如此清晰。对于奋斗感,我的理解是:有勇气、有毅力、敢于挑战、永不言弃。文章作者从人生阅历中总结出来的道理,让我深有感触,整篇文章都是在鼓励我们老师拿出勇气面对自己的职业,主动积极地做一名有所为的教师。
作者的精神和思想让我望尘莫及。文中提到 “笨鸟先飞,笨鸟肯飞”,我自认为不是一个头脑聪明的人,但我对工作脚踏实地、有着满腔的热忱。通过读这篇文章,使我深刻的认识到在以往的工作中,自己的缺陷、不足。面对工作我总是缺乏自信,认为自己不行,安于现状,正是这是这样的心态注定了自己的失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只有靠自己的力量成长起来的人,才是真正能走远的人。我希望自己可以再教育的这条道路上成为走得远的人。这需要我克服自己的缺点勇往直前,敢于面对失败,敢于挑战自我。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刻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使命。要成为一名有为的教师,需要经过不断的奋斗、拼搏,其中,个人心态十分重要,今后自己心中要将“做一名有为的教师”作为目标,朝着目标前进。遇到困难要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用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要成为有为的人,通过自身努力与奋斗一定可以达到。怎样做富有勇气的教师,需要有勇气请他人来听课,实际上就是对自己惰性的宣战,在今后,自己一定要有接受挑战与展示自己的勇气。要征服课堂,就要将自己有缺陷的一面袒露出来,这需要很大的勇气,自己没有勇气的最大原因是因为积累经验不够多,所以今后应多参加学习、培训、接受新理念,掌握新本领,充实自己,相信自然而然会变得自信、变得有勇气。做“踏地而行的教师”在我看来,一个有奋斗感的教师,一定是个踏地而行的教师;一个踏地而行的教师一定是个愿意把教育的小事做好的教师。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就必须先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说到底,这样的踏地而行,说易也难,说难也易,因为这需要人的责任感与持之以恒。对“做没有借口的教师”似乎也难,当我们做错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客观原因,找借口是习以为常的行为,很少人会自觉地去寻找主观原因。然而在现实中,我们需要的是“没有借口的老师。”在以后,自己要学会说“好,我去做”而不是说:“这个我做不了”,要会说“好,我马上去做”而不是“我没有时间做”。“做耐得住寂寞的教师”、“ 做永不放弃的教师”、“ 做超越失败的教师”、“做挑战自我的教师”,要学会善待自己而不是用失败惩罚自己,将其转为动力是最好的方法。积极的面对自己的教育人生,充实自己的教育人生,需要挑战精神,既然我已经选择了教育这个行业,那我将竭尽所能做到最好,把工作做实。我想只要我不放弃,一直朝着奋斗的目标,坚持做下去,就一定会做出属于自己的—片教育的天空。
然而,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中, 教师们往往面临繁杂的日常教育教学事务, 这常常令有些教师感觉生活无趣, 缺少教育的动力与意义。繁杂、单调且不乏压力的工作环境, 以及处于单一繁琐的日常教育教学的生活世界, 常常令许多教师难以找到合适的时间、空间与心境来反思与体验教育的灵动与幸福, 难以捕捉到那些能够真正触碰自己心灵的感动, 却多留下职业倦怠感与教育无力感, 从而失去许多弥足珍贵的精彩瞬间及教育资源。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虽然很多, 也因人而异。然而, 却存在一种每位教师都可以操作且拥有长久生命力的方法:培育独属于自己的教育故事, 学会做一名有故事的教师。
学会做一名有故事的教师, 可以帮助自己成长为一名幸福的优秀教师, 并可深切体会教师专业化的生命内涵。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故事就是一个个充满幸福信仰的生命力量, 并会构筑教师心灵之中温暖的师爱故乡。即使再普通的教师都可以成为故事的主人、出色的教育家及研究者。教育故事乃是教师们教育艺术的收藏、教育特色的标识及教育信心的脊梁!
可以说, 珍藏、梳理、品味那些鲜活的教育故事就是在呵护教师心灵的感动。教育恰始于感动, 这份感动需要蕴含于这些鲜活的教育故事之中才能得以真正保存, 才能使师之爱岁月不改, 才能使师之范青春永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刘小枫曾说, 当感觉自己的生活变得破碎不堪时, 当生活想象遭到挫折时, 叙事可以让人重新找回自己的生命感觉, 重返自己的生活想象的空间, 甚至重新拾回被生活中的无常抹去的自我。笔者要说的是, 当面临职业倦怠感及教育无力感的时候, 教育故事中的世界, 可以为教师找回教育自信、寻回生命真谛提供可能的时空。
如果做久了“没有故事的人”, 教师的生活世界就会逐渐变得乏味, 教育意义就会逐渐难以企及, 教师的幸福感也会悄然逝去。所以, 较为明智的做法是学会做一名有故事的教师, 重新唤醒自己的心灵, 唤起那份对教育之崇高及生命之幸福的感动。
学会做一名有故事的教师吧, 教育的故事不仅可以供心灵回味, 也可以供未来谱写。借用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刘铁芳教授的一句话:懂得叙述独属于自我心灵的教育故事, 意味着教师开始懂得以自己的生命经历为背景去反观自己并观察世界。这样, 就可以促使教师进入沉静思考的层面, 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 站在自己的角度反思和挖掘自我, 从而可能激发许多连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思考, 这就意味着教师们开始不再依赖别人的思想而生活。
故此, 善于珍藏、梳理、品味自己的教育故事非常重要。学会做一名有故事的教师, 不仅对于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颇有裨益, 而且对于获得自我心灵的安宁至关重要。自传式的教育故事总是内含教师的一种期待:教育的期待和生命的期待。在这些故事之中, 教育教学生涯才可以超越简单的、平面的、教育事件的堆砌, 面向未来生活发展方向与可能性深度立体式展开。在此过程之中, 教师从过去的经历中寻找到切入口, 寻找到促使专业发展及生命完善的源头活水。
英国学者卡里瑟斯曾说:讲故事是最强有力的人类活动。笔者要说, 珍藏、梳理、品味自己的教育故事是最强有力的教师生命活动, 而不仅仅是专业活动。学会做一名有故事的教师, 不仅可以铸师魂、品师意、抒师怀, 而且, 还可以追寻生命的幸福及心灵的宁静。在独属于自己的教育叙事之中, 教师可以感触自己的生命体温, 找回那份弥足珍贵的对教师职业及自我生命的尊重。教师不仅可以用笔来叙事, 用口来讲述, 而且可以用心来品味, 用生命来感悟。这样, 教师的叙事过程就会升华为一种拥抱自我心灵、构筑未来生命的心路历程。在这样的历程之中, 教师促使自己以生命体温及教育经验去建构未来与希望, 建构更加美好的教育故事及人生故事。在这些故事之中,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升华生命境界, 而且可以帮助教师找到心灵的归属, 追寻人生的希冀, 点亮生命的幸福!
教育如诗。
同样是面对复杂棘手的教育问题,为师者有的会为所谓“省事”而未经思考,处理得简单、粗暴和乏味,缺乏想象力;有的却能处理得富有诗意,如美妙的乐曲,叩击学生的心灵,激起真、善、美的“涟漪”,留下诗一般的无穷回味。正因为如此,每每遇到课堂中的突发事件,我都会反复告诫自己,要冷静思考,千万不可随性大意。“心清则静,心静则清”。于此,我有了意外的收获: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班刮起了一阵“仕女”风。那天,我正上着语文课,负责纪律的班长忽然举起一张“上官婉儿”的仕女图,大声喊:“梅老师,你看,小瑶正在画仕女图。”小瑶同学语文学习不太好,且平时沉默寡言少有笑容,有的同学干脆把她叫“苦瓜妹”。我先是一愣,有些气愤,再一想,还是先把画收缴上来,上完课再说吧。于是我平静地走过去,接过那张仕女图,看了一眼说:“哟,挺美的嘛!”说着又想,这么美得养眼的东西,谁能不爱呢?何不就让她去研究研究?正好下个单元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这是再好不过的资源了,又是同学们感兴趣的,多好的契机呀!于是问:“还有谁也喜欢仕女?放学后,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沉默片刻后,一个女孩举起了右手,接着是两个、三个……我用心数了数,一共有16个女生。
下午放学后,我把这些女生带到校园里的草地上,神秘地展开一副仕女剧照,问:“谁来介绍介绍仕女美在哪儿?”学生们一下子叽叽喳喳地说开了。有的说仕女的服饰美,有的说仕女的容貌美,有的说仕女的身材美等等。我一一点头,然后把话锋一转:“仕女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历史文化现象,你们知道她们是怎么来的吗?她们的命运如何?现代人为什么喜欢仕女图?……”这群可爱的女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显然对此所知不多。我立即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就这些问题去查阅有关资料,展开相应的研究,并约定下个月召开一次“仕女与中国文化”的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召开的那天,同学们走进教室后,都惊呆了,只见由16名“仕女爱好者”自发布置的教室俨然成了一个仕女展室,除丰富多彩的剧照、绘画和手工制作外,还有许多文字介绍,以及这些女孩写的调查研究报告。小瑶同学作为这次主题班会活动的主持之一,首先播放了仕女的专题片,接着让几位女孩跳起仕女舞,又分别介绍了有关仕女的研究报告及成果,然后就“仕女与中国文化”回答了全班同学的好奇提问,最后,16名仕女爱好者在音乐声中齐诵自己写的“仕女诗”。
……
最后,在小结中,我因势利导,启发道:“中国文化特有的现象颇多,如兵马俑、书法、京剧等,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研究研究。”
事后,我庆幸自己没有简单地按“收缴——批评——提醒”三步式处理,而是冷静三思,学着以一颗诗人般的心去揣摩孩子的心理,发现了其中的教育价值,然后用诗一样的方式对学生展开了教育。为使自己诗心盎然,真正做一名有诗心的教师,我基于此事做了一些探索。
一、情真意切
关于诗,历代名家都讲求“情真意切”,如,中唐诗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曾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化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要有一颗诗心,就必须尊重学生的真实情感,就如上述事件中,我得知小瑶同学上课画仕女图时,不是发怒气恼,而是敏感地捕捉到学生喜爱仕女图的美好情感,并保护这种情感,不但富有同情心地把被班长“截获”的仕女图当即还给了她,而且随即展开调查,了解班上喜爱仕女图的情况,并针对学生的想法,设计了让学生认识仕女图、研究仕女图的系列活动。此教育的旨意直击学生的心怀,所以学生兴致很高,并据此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整个活动围绕“仕女与中国文化”展开,立意高远,情真意切。“人之于事,则必动乎情”,“事剧者情易钟,感深者理难遣”,这样的教育效果是难以估量的。
二、富有想象
想象,不仅是诗人的法宝,也是富有诗心的教师必备的能力。教师要有诗人秉性,设计教育活动时,一要非常注重“设境”,如让学生欣赏仕女剧照时,把地点巧妙地设在绿茵茵的草坪上,召开主题班会时,指导学生把教室布置成颇有古典味道的展室,匠心独具;二要非常注重“创想”,让学生研究“仕女与中国文化”时,不仅注重过程指导,让学生绘画制作,写研究报告,而且也注意集中展示富有诗情画意的情境,跳仕女舞,同学答问,诵读仕女诗,既新颖又别致。
三、多元展开
“诗无达诂”,“诗有别裁”,教育也如此。面对同样的问题,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去研究,得出不完全相同、甚至相反的结论。不去刻意要求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多少知识与结论,而是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和情感的体验。有的学生收集仕女剧照,有的绘仕女图,有的找文字资料,有的写研究报告,有的学仕女舞,全凭学生兴趣,对学生研究所获结论也少加评判,重在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自由发挥,各取所需。老师给学生展开的只是问题,而学生所获得的却在问题之外,即培养了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在认识我国历史文化中强化了民族责任感,激发了为国争光的美好情感,可谓“诗外有诗”。
四、留有余韵
诗短小精悍,往往余味无穷,令人遐想。在处理教育问题时也要非常注重留有余韵。在总结“仕女与中国文化”主题班会时,我颇富深情地说:“中国文化特有的现象颇多,如兵马俑、书法、京剧等,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研究研究。”这无疑为学生展开下一次自我研究吹响了号角,而学生在回味成功的“攀越”之后,又对更高的“山峰”生出无限企盼,对未来世界产生无限遐想,从而奋力探索。
综上所述,何为诗心?就是诗人般的心灵。具有诗心的人往往具有真挚的情感、唯美的想象、深厚的旨趣,能诱发人对真善美的无限向往。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从事的工作不是机器生产,也不是培植树苗,更不是驯养动物,而是塑造人的美好的灵魂。因此,教师应该具有诗一般的心灵,把教育教学活动设计得情真、意切、境美、理达,余味无穷,让学生从小就在富有创意的生活世界中不断完善自我,开启诗一样的美好人生。
由此可见,教师怎样才能具有一颗诗心呢?一是自身有美好的情感世界,对生活充满梦想和激情,而不是一片“灰色”;二是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具有诗人的内在气质,如,关于想象和创造;三是要有唯美的教育价值取向,有意识地用诗化的语言、诗化的情境、诗化的行为来开展教育活动。相信做到这三点,便可以拥有一颗诗心,拥有一片美好的教育“蓝天”。
一言以蔽之,一位好的教师应该是一位诗人,尽管他可能不会写诗,但他能让学生在情与理的熏陶中,受到诗一样的教育。
(作者单位:上饶市第一小学 江西上饶 334000)
读《不做教书匠》后感
“上天给每个人一份才能。那些看似没有才能的人,只是因为那份才能隐藏得深,隐藏在不为人知的某个角落里。教师,无疑是学生生命最重要的潜在才能的开发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教师确实是学生生命最重要的潜在才能的开发者,那么,我们怎样开发学生的潜在才能呢?我想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无处不在,它需要教师运用智慧进行创造性的开发,《不做教书匠》一书中讲到“做一个有亲和感的教师。”其实,我也一直向着这个目标靠拢,我想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尊重、宽容、关爱他们。这是因为师生之间有了亲和感,学生学习更主动积极,学生的潜能就会主动开发出来,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就成了一种无形的教学资源。如何开发这种教学资源?《不做教书匠》一书中讲到:“我们从事的教育工作不会直接产生经济上的数字,但是。我们的工作更需要微笑,我们微笑的价值,将超越经济的和。”由此看来,要想成为亲和感的教师,必须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我们对学生微笑,生活就对学生微笑,学生也就微笑着面对生活。学生的心理也有了安全快乐的感觉,学生的思维就会敏捷,做事才会专心投入。
“我们将心比心,把自己童年所期望的,放在学生身上;把自己童年所痛恶的,从学生身上那走。”管校长语重心长,要我们为学生着想,让学生感到和谐快乐,所以,我们要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让学生感到你是一个有亲和感的教师。那么,老师除了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成为学生的真正朋友;必须成为学生的贴心人。因此,平时尽可能和学生多接触,与学生一起活动,一起劳动,甚至一起吃饭。与他们谈学习,谈理想,说玩笑,以心交心,以诚待诚,我把自己真正融入他们当中,成为他们的一员。我们对待学生要有一颗慈母一般的爱心。让学生走进学校就象走进自己的家,无忧无虑地学习、生活,那我们就象管自己的孩子一样管理好他们,师生之间遇事不抱怨,不欺诈,不拖延。他们的品德、学习成绩的好坏,我们有高度的教育责任。责任就意味我们对自己要有约束,因为我们面对的一颗颗幼稚的心灵,我们所有工作都只是为了培育人的;责任意味着我们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教师热爱学生这会产生强大的感召作用和教化力量,教师对学生的爱也是一中智慧的表现,是一中很自然的现象。如果,老师老是板着脸,看学生这也不对,那也不对,常挑学生的一些毛病,那这些学生心理压力大,可能会产生消极厌学的情绪,有些孩子往往表面接受批评,心中却不服气,有的学生甚至暗有反抗情绪,这些学生上课纪律差,老师不及时正确处理好这些问题,那么很可能影响他的一生一世,影响到整个班的学生情绪。所以,管校长在文中再三强调:“我们需要把学生当人看待,施行充满人性的教育,我们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呵护生命的尊严;我们需要沉思学生的存在,理解他们的处境;我们需要改变自身的教育方式,重塑教师的新形象。”是阿,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肩负着
教育人的历史重任,一定要以敏锐的动察力,通过小事亲近学生、帮助学生融洽师生之情。因此,作为教师要为人师表,力争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使他们从自己的言行中受到
良好的熏陶。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宽容是一种胸襟、一种气度、一种高尚。良好的师
生关系可以创造民主宽松、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心情舒畅,在这种良好的心境下,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就高,感受性就灵敏,反应能力就迅速,思维就活
跃,对知识的理解也快,学生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积极主动地学习,学习的效果
也会有很大的提高;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教师来说,会给教师心理以莫大的欣慰和鼓励,从而有效地控制教师的焦虑,减轻心理压力。最后,我想用下面一段话,告戒自己,烙在心中:“当我们的教育,走进了学生的心灵世界的时候,便会发现困忧我们的教育问题一
——观《信仰》有感
电视纪录片《信仰》观看后,我深受教育。纪录片以生动的故事、先进的典型、感人的细节,启示着、鼓舞着我。片中有一句解说词给我留下了深深地印象:“选择信仰很艰难,坚守信仰更难。在坚守信仰的路上,铺满了荆棘,更有可能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有人说这是一个缺失信仰的时代,这是一个迷茫与困惑并存的时代,有忠诚就有背叛,有信仰就有迷失。特别是在价值多元化、社会物质化、经济市场化的今天,面临着“四大考验”,党员坚定信仰的任务比任何时候都重。如何坚守信仰?这是一个涉及到价值观的问题,是一个触及到心灵深处的问题。
人是要有点理想和信仰的,人有了信仰,就是有了精神力量。一个能坚守信仰的共产党人该做的,就是秉承艰苦奋斗的精神,忘我的工作,拼搏和奉献,做好本职的工作之外,再去做好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无论我们从事什么行业,什么部门,我们每个人都要在一个看似普通的岗位上履行自己的职责,像士兵一样忠实履行自己每天的责任。
新时代的青年党员教师,坚守信仰是成为一名幸福教师的前提条件。当一个人把教育与人类文明的传承和个人的自我完善联系起来,那么自己就会心甘情愿地选择教育,矢志不渝地潜心教育,始终如一地忠诚于教育事业,并从中享
受到无尽的幸福感。这里面就涉及到理想与信仰的问题,它与教师的幸福指数是密切相关的。事实上,做一名好教师,仅仅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远远不够,它需要从业者带着理想和信仰。理想和信仰作为一个人的内在精神,引导着教师去重新审视教育,追求人生幸福。教师的理想和信仰是对教育促进个体与社会发展的极度信服、尊崇,是一种极其强烈而深沉的情感状态,它能把教育观念或理念自觉转化到自己的教育行为中。理想和信仰能够使教师坚定地认同教师职业,以及与这一职业相关的生活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它能为教师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持教师在万花筒般的世界中拒绝各种诱惑,引导教师把自己所有的力量集中在事业的追求之中,不断走向职业的高处和深处。所以,有无理想,有无信仰,往往成为检验一个教师工作状态、工作效能,甚至预测他能否成为一个好教师的重要尺度。
教师应该具有坚定信仰。雅斯贝尔斯指出:“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自己清楚当下的教育本质和自己的意志,除此之外,是找不到教育的宗旨的。”作为教育过程中中重要主导人物——教师也应该具有坚定的信仰。在技术社会中,我们的教育也毫不例外的受到了技术的影响,教育技术越来越进步,教育逐步走向量化。教育过程中工具化功能增强,世俗化增强,教育的社会功能逐步增强。各种成功 的教育模式轮番上阵宣传自己的成功之处。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们不能仅仅完成技术层面的目标,眼光只盯着眼前的升学率而置学生的灵魂发展,人格健全而不顾,我们不能成为行政教育的工具,更要成为人类灵魂的引路人。只有教师坚信对教育的信仰,我们的教育才能持续的和谐的发展下去。
《信仰》的震撼对我来说是学习、是提高,更是鞭策,我将把教师的信仰、责任、使命带到工作中,勇于实践,不断创新,锐意进取,默默耕耘,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在自己的岗位上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双滦区第二小学
牛苗苗
——读《教育魅力》有感
沈丽英
于漪老师的《教育魅力》一书,系统地阐述了时代呼唤教育魅力;教育魅力的内涵;关于教师教育魅力的调研、以及教师教育魅力的传承、功能、彰显和修养锻炼。读完这本书,我第一次这么具体详细的了解了教师教育魅力的意义,它包含了教师的人格魅力、师爱魅力、学识魅力和形象魅力。而且惊讶地发现:人格魅力竟是教育魅力之首。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无限的,教师的品德知识魅力更是无穷的。因为这种影响是深远而巨大的,其价值也是无法估量的。它对学生潜移默化,陶冶润泽,学生受到的影响是长期的,终身的。学生在教师这种人格魅力的感召下,铸造自身完美的灵魂,健全的人格,以德行天下,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奉献自己有意义,有魅力,有价值的一生。
前几天,有位学生问我,为什么要选择当数学老师。我回答他,是受了一位老师的影响。是啊,如果没有她,也许今天的我就不会站在这三尺讲台上。她是谁?她就是我六年级时的数学课任老师——康老师。毕业班的学习很紧张,她总是穿插着给我们讲故事缓解情绪,博古通今的康老师总是能带给我们惊喜,课上常用通俗易懂的比喻来形象化数学。那时的我们可喜欢数学课了,大家都争着要做康老师的小帮手。我很幸运地成了康老师的课代表,从那天起,我在数学上“发愤图强”,我不断地提醒自己,我要做大家的榜样,我更不可以让康老师失望。从此,我的数学成绩突飞猛进,每次考试总能名列前茅。那时我就告诉自己,以后要做像康老师一样的老师。
如今的我,真的成为了一名小学老师,怎样成为有魅力的老师,正是我努力的方向。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坚持学习,不断积累知识,使自己的头脑不断获得新鲜营养的补充。运用的时候才能旁征博引,随手拈来,左右逢源。正如朱熹所说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样知识丰富,充满智慧的头脑,那能不富有魅力。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就是以他充满知识的头脑征服许多学生的。
二、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使自己成为一个充实的人。可想而知,不热爱生活,不认真工作,不努力学习的人,一定不是一个严于律己的人,他在学生面前就不能起到“身体力行”的作用,魅力也无从谈起。
三、把所教的课上好,使自己的课堂富有魅力,学生喜欢听自己的课。因为教师的个人魅力主要展示的时间是在课堂之上。
四、培养自己有一门爱好特长。或打球锻炼身体,或学习琴棋书画,陶冶个人情操,提高个人品位,使自己身体健康,身心愉悦,在学生面前更富有风采魅力。
“一个充满魅力的现代教师心态是年轻的、开放的、充满张力的,他热爱学生、热爱生命、热爱教育,对生活怀着一份敏锐感知和由衷赞美。”特别喜欢书中的这句话,细细品味,慢慢咀嚼,这句话亦可看作是指引我积极向上的一种人生态度,同时也是鞭策我不断自我检查,自我剖析的教育警句。教师的人格魅力靠自己去开拓,去构建,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在学生面前散发出无限的魅力。
每个时代都存在着拥有教育魅力的老师,他们聆听时代步伐,纵观社会百态,用心思考教育发展的方向,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从教情、学情出发,创建了许多教育魅力的彰显方式,形成了不少耀眼的特征。
每个教师的人格魅力,应当是不尽相同的。人的因为其知识渊博,经历坎坷,富于魅力;有的因为其真诚善良,热情耐心,富于魅力;有的因为其责任心强,严于律己,富于魅力;有的因为其思维敏捷,能言善辩,富于魅力;有的因为身体健康,多才多艺,富于魅力;有的因为淡泊名利,乐于奉献,富于魅力。
曾经作为一个学生,我对于教师有着很多的想法,希望自己也可以做一个好的老师。而现在看来,作为一个老师,我还是需要继续努力的。我相信我可以做到更好。“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教师从事的是良心的工作,肩上挑着祖国未来、人民的希望。只有具有高度的事业心、使命感、责任感,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才能完成教书育人这一伟大的使命。
教师的人格魅力来自对学生的无私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高层次的圣洁的爱,她含有友情,又超出友情;含有母爱,又高于母爱。她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是激励学生奋进的催化剂,是师生情感相融的接触点。教师不仅是慈爱的长者,更是学生的良师和知心朋友。教师关注的不只是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时刻把学生的喜怒哀乐、寒暑冷暖放在心间。爱是真正的教育,它不是教育的条件,而是教育的本身。
有一位姑娘,她长得很美,走到哪里,哪里的人就会为她眼睛一亮。毕业后当了一名女教师,她的学生,特别是男学生,更希望得到她的喜爱和重视。女教师十分喜欢班上一个名叫罗斯的小男孩,因为他学习成绩突出,而且很守纪律。老师便安排他在毕业典礼上致词,并亲吻了他,祝愿他走向成功之路。可是,这一吻却引起了一位低年级男孩的嫉妒,他觉得也应该让老师吻一下。他便和老师说:“我也要得到你的一个吻。”老师很惊讶,问他为什么。小男孩说:“我觉得自己并不比罗斯差。”女教师听了,微微地笑着,摸摸他的头说:“可是,罗斯的成绩很好,而且很守纪律。”女教师接着说:“如果你能和罗斯一样出色,我也会奖给你一个吻。”小男孩说:“那咱们一言为定。” 小男孩为了能得到老师的那个吻,发奋学习,不多时,他的成绩提高很快,而且全面发展。全校都知道这个小男孩很出色,他真的得到了那个美丽的女教师的一个吻。这个小男孩就是原美国总统亨利·杜鲁门。
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对学生的信任和宽容。宽容的实质就是教师的自信:相信自己的人格,相信自己的教育,相信自己的学生。要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和宽容,哪怕是学生有过失的时候,同样相信学生改正过失重新开始的能力。以尊重、理解、信任的强大精神力量,去感染学生、熏陶学生,给学生以自我反省、自我修正、自我选择、自我进步的机会,从而体现出教师所特有的人格魅力。
特级教师张弛讲过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一个春天的早上,正上语文课,一个女生迟到了,并且落落大方地站在门外。张老师顺口问了一句:“怎么迟到了?”众目睽睽当中,这位女学生居然说:“春眠不觉晓。”轰的一声,教室里爆发出一阵大笑,教学秩序被打乱。张老师没有发怒,依然微笑着,柔柔地对她说:“冲着你诗意的回答,我原谅你的迟到。”事后张老师说,如果缺少宽容之心,教师的人格魅力很可能就在一次次小小的师生冲突中丧失殆尽。
一位老师组织学生秋游,上船时,发现少了一个学生的船费。于是,这位老师悄悄地把钱添上,但又忘记是哪位同学未交船费。钱,老师可以添,没有交费的学生的思想问题如何添补呢?即使疏忽忘记交钱,心无不良动机,也有个教育问题。这位教师没有开会专门讲这件事情,没有把问题扩大,而是在一次班会结束的时候,真诚地作了自我批评。老师说:“上次我们乘船外出秋游,由于自己粗心大意,少收了一个同学的船费,我办事真粗心,这么一点小事都搞不好,希望同学们吸取我的教训。从现在起,我们要培养细心严谨的作风。”下课后,老师还末走出教室,一个学生红着脸走到老师跟前:“老师,开始是我忘了交船费,后来想起来了又故意不想交,我错了。”边说边将钱交给了老师。信任使教师的人格魅力成了学生前进道路上的风帆。
教师的人格魅力来自于自己渊博的学识。教师不是操作工,简单的把学生加工成某个零件或产品。教师要独立思考,追求真知,力求业务精湛。学识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纽带,渊博的学识不仅是教师自我完善的需要,是从事教学工作的保证,而且还是教师业务水平的标志,影响力的源泉。教师的学识愈深湛,视野愈宽广,教学的效果就愈好。因而教师一定要博览群书,书读得越多,读得越杂,文化背景知识就越广阔,文化底蕴就越深厚。一名教师能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书的多少。未来社会需要的是立体型、多元型、信息型的人才,教师只有具备广博的学识,才能为指导学生横向涉猎、纵向求索提供知识保证,才能真正保证自己在学生的心目中树起人格的形象。这样的教师给学生以高山仰止的感觉,是学生学习的典范。
关键词: 教师 幸福感 平和心态 坚持学习 和谐师生关系
社会把民族的希望都寄托在教师身上并冠之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称号。对于一个家庭来讲,孩子是家长人生的追求和寄托。所以一旦教育出现问题,教师必然成为家庭和社会舆论谴责的焦点。教师也常被圣人化,社会对于教师是缺乏理解、信任和耐心的。对于教师自己来说,教师的工作量大,升学压力大,工作重复繁琐。同时要应对学校和教育部门的各种考试、检查、评比、培训。有人会问,这样的我们会幸福吗?
我想在这种氛围下,教师要学会为自己找幸福感。其实所谓幸福,只是各自的定义不同。曾经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一句话:“人们总是在羡慕别人的幸福,仰望别人的生活,却不知道自己也是别人羡慕的对象。其实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在别人的眼睛里,自己却看不到。”所以我认为幸福是一种感受,是一种知足常乐的心态。作为一名教师,我可以感受到除了压力以外的幸福。我享受站在讲台上的感觉,珍惜每一个由我引导的四十五分钟,能够见证学生的成长,帮助学生成长,同时感觉自己是被需要的、有价值的,这难道不是一种幸福?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有一种的平和的心态。不可否认,当今社会充满各种不公平,与其埋怨、彷徨、愤怒,不如平静下来,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面对社会现实,我们无法改变就只能先适应。同样既然当了老师,选择了这个职业,就不要整日怨天尤人,感叹命运了。这样并不能改变现状,那不如高高兴兴地做好老师,并且做出乐趣和风格。“教书三年,教自己”,其实教育学生的同时是对自身心性的修炼。最初碰到学生调皮,总是很愤怒,情绪很难克制,对待学生言辞尖锐,批评起来不留余地,久而久之,上课的时候负面情绪多起来了。后来慢慢明白,一味批评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对待学生错误要宽容、耐心。学生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产生的,需要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上课经常交头接耳的学生,通常是对课堂没兴趣,为什么对课堂没兴趣?一方面教师要自身检讨改进,另一方面我们要给予学生适当帮助,建立正向的循环将学生导入会学习、爱学习的正轨。这样的不断自我反思过程,让自己变得不骄不躁,胸襟开阔。对于别人的孩子尚且如此,对我自己的孩子,我岂不是有加倍的耐心和爱心,这又何尝不是生活的馈赠。
作为教师,我们要坚持学习,教学上不断创新,重塑对生活的热情。学习最好的方法是广泛的阅读。阅读的范围,不一定限于所教学科,我是一名生物老师,工作之余经常读一些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书籍,有人问有什么用?我想说,阅读会给我另一双看世界的眼睛,给我很多前人的智慧,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热情。教师的修养又会给学生营养,你不仅仅是个简单的授课者,你还可以做学生生命的导师。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我们必定会重复讲授同一课程。如果不求变通一味重复,则未免太无趣了。其实讲台就像一个舞台,每一节课都可以有不同剧本,面对不同观众,如果每一次课我都用饱满的热情认真对待,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诠释,每一遍都有不一样的精彩,那将是一种多么美好的体验。
教师要有一双寻找学生闪光点的眼睛,教师工作对象是学生,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拥有幸福感的重要源泉。高中生都处在十五六岁的年纪,要是太听话,太自律,那就不是青春该有的样子。在我看来,教师生涯之所以有趣,是因为每一年都面对各种性格迥异的学生,站在讲台上青春气息迎面而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在生命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很多,学生成绩不好,只能说他不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但是未来可能是优秀的父母,孝顺的子女,成功的商人,技艺精湛的工匠。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尊重学生多样性,珍视学生个性,在教学中营造一种宽松的心理氛围。对待成绩不好的学生,不要过分苛责,我们要看到闪光点。在教学过程中,是不是说成绩不好的学生就可以放任不管呢?我的观点是学习如做人,可以不求结果,但是要看重态度。老师需要引导他们,学会凡事都要认真、勤奋,不要轻言放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们的成长,因为教师的不负责任,很可能会影响孩子们的一生,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个造成的损失更大呢?所以,我决心做一名有德行的教师。那么,怎样才能做一名有德行的教师呢?我认为: 一是要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在学校里,教师是学生最亲近和最崇拜的人,教师的道德品质、思想情操、行为习惯等,时时刻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一句话有时能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于是教师的这种情感实际上就转化为一种社会环境因素,这在每个学生心目中具有不同寻常的心理份量。教师的一言一行时刻影响着学生,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不经意的一句话让学生记恨老师一辈子的事也是有的。所以教师要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二是要具备教师的专业素质。作为教师,不仅要掌握扎实广博的普通文化知识,还要掌握宽厚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教师应具有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不仅要渊博,而且要内化为个体的人文素质,从而成为一个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健全的人格特质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除了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外,还要有广博的知识储备,从而能够满足每个学生多方面的探究兴趣和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帮助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所教学科知识;提高在学生和家长中的威信,教师知识越多,他在家长及
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和信誉就越高。
三是要真心关爱每一位学生。关心学生,你就会发现:原来他们就像自己的孩子,是那样天真可爱,是那样值得你为他即使付出毕生的精力也无怨无悔。当你把严厉的质问变成温柔的询问、生硬的指责变成关切的问候,轻轻的为他们抻平邹乱的衣服,师生之间的隔阂、误会甚至是矛盾,将在顷刻之间化为乌有。你得到了学生的信任,学生得到了老师的温暖。师生之间建立起了和谐的关系,你会一下子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心里轻松了,身体轻松了,你又获得了一个孩子的心,他将从此属于你了,你会因此而获得快乐的。
关心学生,你就会发现:原来他们身上的缺点是可以改掉的,只要你再多一份耐心。有了爱有了耐心,你会用心去等待,去捕捉他们身上哪怕很小的一个闪光点,然后说给他听,让他知道原来自己也很不错,自己的明天也会很灿烂,鼓励他去奋斗去争取一次成功的体验。你给了他机会,他势必还给你一个奇迹,这还会让你获得快乐的。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作为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给学生树立榜样,用最平凡也是最有效的方式来“关爱”学生。
四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是一门语言,由于缺乏有效的语境,因此在学习知识和获得技能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每一个学生都是兴致勃勃地开始学习A、B、C,但是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很多缺乏意志力的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这就要靠教师运用各种方
式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教学内容要新颖,从问候和导入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问候学生时,千万记得要真诚,要让他们知道老师是在关注他们,是真心地问候他们。接下来就到了导入部分。导入部分是最考验人的,因为导入关系着是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今天的课堂教学是否成功, 我认为在导入中更应该去创新。走进小学的课堂,司空见惯的见到老师唱首歌,不管它与今天的教学内容是否相符合,小孩唱多了会烦。我认为导入部分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不断地更新和创新。
其次,在形象和生动的单词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应该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单词的巩固:(1)教师与学生比音高,音低:教师读的响亮,学生们读的更响亮,教师读的轻,学生读的更轻或教师读的越响亮,学生们读的越轻,教师读的越轻学生们读的越响亮。(2)教师教完单词,用形象的声音、动作面部表情等将这些单词描述出来。比如,教dog、rabbit、snake等词时,可以叫学生起来形容dog是怎么叫的。rabbit是怎样蹦蹦跳跳的,可以更形象的让不同的学生来做示范,达到巩固的目的。最后,可以伸出手做游或爬的动作,也可以加上声音(哧哧的声音),让他们猜出单词。从中让学生们领会到创新读单词的乐趣,更体会到创新读单词方法的乐趣。
最后,教师应走出课后叫学生死背课文的误区,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应该客观的看问题,能背课文是最好的,但不一定把课文背了就能用到实际中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强化练习,课后要求创新和模仿,达到识记的目的。从小要求他们学会创造性的学习,而不是灌输按部就班的呆板思想,不要扼杀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有这样一首小诗:“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风景最为隽永,那就是师魂;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拥有同一片广博的天空,我们拥有同一颗火热的太阳„„”
开学初,听了校长开学工作会议上做的一番报告,我更感觉到作为一名老师的责任和义务——做一名有爱心的教师,这是我们新时期老师的要求。
一要用知识照亮学生。教师的责任是“传道、授业、解惑”。渊博的知识是一个教师所必须具备的,正如“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水。”我们老师要具有较强的知识素质,能深入钻研教材,深刻领会、透彻、理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要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喜爱。
二要用师爱温暖学生。师爱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开启学生智力的钥匙,是用以点燃人们心灵的火花。爱学生的关键不仅要严格要求学生,而且要信任学生和尊重学生人格。如果我们的老师在学生面前总是板着面孔,对有过错的学生,不是声色俱厉地训斥,就是讽刺、挖苦、体罚,使很多学生产生了惧怕老师的心理。试问,学生们整天提心吊胆地怕老师训斥、讽刺、挖苦、惩罚,怎能喜欢老师,怎能有发展潜力。如果老师态度的和蔼点,给学生创造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那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教师热爱学生,就会赢得学生的尊重。有了这种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就会给教育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大有益处。
三要用赞赏激励学生。作为学生,最在乎的是老师对他的看法如何,最大的愿望是受到老师的关心和喜爱。当我们面对学生时,尤其是那些似乎有缺点的学生时,如果我们多一些观察,尽量发现他们的优点、亮点,多给他们一些赞赏、认可,哪怕是简单的一句“你真棒!”、“加油!”、“老师永远喜欢你!”„„也会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希望和信心,鼓起学生奋发向上的勇气。这样,学生会更喜欢我们,更爱我们。
-----听《名师报告》有感
非常感谢局领导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精彩的报告,让我们又有了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去年高金英老师的报告让我现在还记忆犹新。她的那些富有哲理的话一直记在心头,指引着我前行。今年的这几场报告更是让我收获颇丰,文喆教授的---课堂教学的本质与好课评价,让我重新认识了课堂教学,进一步明确应该如何进行课堂教学,如何以学生为主体,设计良好的学习环境,促成有效学习。丁榕老师的---更新观念,改进方法,拓宽途径。做一名幸福、快乐、有成就的老师,让我明白用心才能有快乐,不求回报就能得幸福,成就在快乐和幸福中获得。申司长的---挑战与发展,让我深深地知道一个优秀的民族必须有优秀的学生和优秀的老师。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张毅老师的----激活经验,自主发展。让我顿悟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合作者,爱就要懂业、敬业、创业。作为一名班主任一名普通的老师,离我最近的还是丁榕老师,她的报告对我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所以我想主要谈谈自己对丁榕老师的报告的几点感受。
丁老师的报告有如一股清泉,沁人心脾。还记得那天天气很热,我们已经听了好几场报告了,心有些浮躁,会场有轻声说话的声音。是这位接近七十岁高龄的老人让整个会场顿时安静了下来,她是一位端正而又优雅的老人,她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朴实无华。她是站着给我们讲的,这场报告三个半小时,这对于一位高龄的老人来说是多么的不容易啊。更让我佩服的是丁老师一直没有喝一口水,整个讲座的过程中我都在分享着丁老师的成功,为她的机智风趣开怀大笑,为案例中感人的真情热泪盈眶,更为丁老师在育人过程中所使用的崭新的观念、科学的方法、多样的途径深深的震撼着!她精彩的报告让我们的会场时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其中丁榕老师谈到了她的成长五部曲:择业、创业、爱业、敬业、乐业,用她自己的亲身经历给我们带来了深深的触动与反思。在整个讲解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她的那种乐于奉献、勇于探索的精神:
一、幸福快乐来自对事业的热爱和无私的奉献
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幸福不在结果,在过程。改变能够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这是丁老师让我记忆犹新的几句话语。
丁榕老师不仅仅给我们谈她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她还谈到了自己的家庭环境,谈到了年轻时的自己是如何的幼稚和积极上进,谈到了自己是如何走上教育这条道路的,谈到了自己的失子之痛,她的这些经历让我感触很深。她有一个优越的家庭,有一个响当当的学府---中央美院,可是她却选择了做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当别的同学纷纷改行做了画家的时候,她依然坚守着教师这份职业,甘于清贫,不为那些贵族的生活所动摇,哪怕把自行车放进同学的轿车后备箱也要参加同学聚会,也要向同学炫耀自己正在从事着天底下最神圣的职业----做一名人民教师。她爱自己的这份职业,爱那些可爱的孩子。一个美术专业的中学生,竟能把一堂课上得那么精彩,尽管丁老师说得那么可笑,但她却是精心设计的那节课的。正是因为她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所以她才投入了那么多的热情,以至于让她教体育也能教得很出色,以至于把嗓子都累坏了,是什么力量让她干得这么好,是爱,对自己这份工作的热爱,对孩子的热爱。还有就是那份责任心,强烈的责任感让她无论做什么都要做得很出色。
边听边思考着,和自己走过的路进行着对照,感觉自己离丁老师还有很大的距离。经常感到做班主任很累,每天忙忙碌碌的,有时是筋疲力尽,感觉很多职业都比我们教师强,尽管也经常告诫自己累并快乐着,但自己的内心深处是否真的能做到这点呢,是否就没有一点怨言呢,是否就像丁老师那样时刻感到幸福和快乐和有成就感呢?谈到爱,想想自己也很爱那些可爱的孩子,心里也时刻装着自己的学生,无论是优生还是后进生,自己都能用心的去对待他们。可是作为班主任在学生的生活方面我却没有做得像丁老师那么好。她给孩子剃头,尽管这件事情说起来让我们大笑。大笑的同时我也在思考着:这是一位真正的母亲,一位了不起的班主任,一位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了孩子身上的我们教师的楷模。
二、抓细节 重积累 方法来源于观念
作为班主任丁老师非常注重更新观念,改进方法。她注重学习教育理论,积累经验资料,探索教育规律。
我们总是抱怨没有方法,实际这正是缺少学习的表现。丁榕老师给我们讲解了作为老师要胜任六个角色:做老师,为人师表。做父母,无微不至。做姐妹,亲密无间。做朋友,心心相印。做大夫,治病救人。做心理咨询师,走进心灵。
丁老师着重强调要以人为本,从人性的角度了解人,重在规律,重在发展,重在民主。她说我们绝不可以剥夺任何一个学生被人尊重的权利。反思我的班主任工作,自己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里了吗?一个细心的班主任必定是一个注重积累的班主任,班主任的工作是忙碌的,有时只顾着去完成任务,解决问题,但却没有用心的去反思和总结。我们并没有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中去,只会对他们说你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而没有去了解学生需要什么和不需要什么,从丁老师的讲座中,我认识到教师应该全心为学生服务。很多时候,我们老师认为对学生有益的事,学生不一定理解,也不一定感兴趣。怎么办?丁老师善于调查,在调查中针对学生不同的需要,选用不同的方法按需施教,对学生合理的需要要给予满足,过分的需要要给予引导,错误的需要给予纠正。丁老师的成功证明:了解学生需要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根基。应该学习丁老师“一心为学生服务”的奉献精神,不断了解、发现和研究学生的需要,适时进行引导,努力把老师要求做的事逐步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事,而不能把自己的需要强加给学生。学会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问题,用学生的兴趣填补自己兴趣的空白,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情感,把学生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一心为学生服务的目的。所以,以后的工作中不能只研究我们的需要,更要研究学生的需要,不能只研究班集体如何建设,如何教懂学生,还要研究学生的个性如何发展与完善,知道怎样挖掘学生潜能。
丁老师的讲座给我留有最深印象的还有她的创新精神。不重复别人的路,不重复自己的路,真正做到这样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这也是丁老师成功的最重要因素,这也是我要学习的地方。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认真思索,拓宽途径,尽可能地多创新,多给学生意外的惊喜,让学生每天都有新的收获。多给学生一些新颖的教育,真正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并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要我们每一个班主任都敢于更新观念,不断改进方法,勇于拓宽教育途径,就能让自己成为一个像丁榕老师一样幸福快乐有成就感的班主任。这也是我们做班主任所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吧。
想想自己从教这么多年,干了这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常为那些琐事而烦恼着,整天眉头紧锁,疲于应付各种琐碎的事情,我们缺少的不正是快乐吗?今天我终于找到了让自己快乐、幸福起来的秘诀。-----用心才能有快乐,不求回报就能得幸福,成就在快乐和幸福中获得。
三个小时的报告一晃而过,丁蓉老师对班主任工作做了精辟、详细的分析与总结。丁老师的讲座给我的感触太多,使我对班主任工作和职责又多了一份了解,也更明白了自己作为一个班主任所担负的任务是多么艰巨。她就像一本厚重的书,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她丰富的内涵、她的风采、她的时代气息,百读不厌。与她相比,我们有太多的不足,需要好好反思,好好学习。
三年前踏上讲台的初心是把课上好,与之伴随的还有初入职场的焦虑和不安;三年后正式踏入市教育系统,听完三天六堂干货培训课,与之产生的是更坚定的决心和更平和的心态。刘艺教授深厚的专业功底和优雅的生活态度令人身心向往;蒋维老师富有艺术的语言和生动的演讲让人印象深刻;王星老师用自身职场经历传授爱的艺术与智慧方法让人受益匪浅;黄斌校长的大格局思想和幽默风趣的分享引人深思;王良校长的教育情怀和干货满满的总结令人钦佩;孔春生教研员的`教研建议和教研方法给新老师指明了教研方向。六位老师全方位展现了“教师”的学识、思想、人格魅力以及生活态度,也让我重新定义自己的“教师”标签。成为一个有温度、有情怀的老师是我追求的目标。
一个有温度有情怀的老师,心中一定充满爱。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们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的本质意味着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摇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有灵魂的教育也是有温度的教育,这温度蕴含在教师的面庞、性格和处事方式之中。每个孩子从踏进校门开始,个性、脾气、行为和习惯都各不相同,教师的作用不是将他们打磨成一模一样的人,而是用师爱去感染、去润泽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一个有师爱的教师,必定有对学生的爱,对工作的爱,对自己的爱。借用王星老师的分享来思考,爱的能力是自修而不是外借,爱源于自我认知和自身阅历,通过向书向人学习获得爱的智慧,传递爱的能量。成为一个幸福的老师,心中一定充满爱。
一个有温度有情怀的老师,心中要有大格局。习近平提出新时代的老师应该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四有老师的标准就像是航行的彼岸,眼中看到彼岸,心中才有光亮。与我而言,最需要拉大尺度的就是教育的理想信念。当我思索自己的教育信念时,渐渐看到自己想去实现助人成长。如果立足于每个孩子的当下,在尊重教育规律和孩子的特性下,帮助孩子锻炼自己看到更远的未来,那么教育必定会更有生命力。仰望星空之余,更要脚踏实地,黄斌校长在给新老师的建议中也提到:“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教师的工作是重复繁杂的,如何创新地把重复地事情做好,是需要好好思考的。把每一件重复的事当成一种历练,我想工作一定会更有动力。
一个有温度有情怀的老师,一定会不断学习。胡慎信主任在结业典礼上反复强调新教师要不断学习、爱学习、会学习。胡主任每次发言都能引来老师们的阵阵掌声,这份魅力少不了持续学习。一个爱学习的老师,带给学生也会有更远的视野,更灵动的课堂。进入信息化4.0时代,大量的知识扑面而来,学生的知识面更广也将倒逼老师不断进步,爱学习应该成为日常习惯。
感谢市教育局为新入职的教师提供了一次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感谢六位老师带来一场思想盛宴。对我而言,三天培训是一次新的扬帆起航,从这里重拾初心,筑梦自己的教育事业!
在书中,窦老师指出:具有专业尊严,对于语文教师的要求,不是会写字、会说话就可以,除了具有朗读、写作、书法等更多基本功外,还必须有解读教材和课堂教学的功力。
其实,窦老师所说的这些就是我们语文老师所要具有的语文素养和教育内涵,可这些语文素养,只有在平时加强读书学习,才能不断积累提高,才能厚积而薄发。我想,窦老师语文素养以及她驾驭语文课堂的能力,都是源于她学习积累的结果。
反思自己,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经常会有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感到手足无措的时候,自己也知道,需要读书,需要学习。可大部分时候,仅仅是想想而已,总是缺少实际的行动或持之以恒的精神。做一名有专业尊严的教师,我的差距究竟有多远?当然,我知道,要想使自己的课堂像窦老师的课堂一样使精彩纷呈,这的确非一日之功!但我想,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今后我要坚持读书学习,不断充实提高自己,练就专业本领,培养较强的专业能力、素养,真正成为一名具有专业尊严的小学语文教师。
做一名有专业尊严的教师!
《做一名有专业尊严的教师!》是著名教育家窦桂梅的最新力作,也是她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萃。书中全方位阐述了窦桂梅的教育教学观、学生观,特别是关于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掩卷思索:这本书给我什么启发呢?三个关键词:读书、实践、思考。
(一)读书
做一名有专业尊严的教师,就要有专业自信。作为老师,如何提升自己的专业自信?窦老师说除了读书还是读书。“只有读书,才能一头抓着语文,一头抓着学养,然后从中间串联起学生。真正的教育家无一不是嗜书如命的人……”对于我们参加工作的人来说,读书是一件极其需要坚韧的意志力的事情,把阅读当作一种生活的方式,看似简单的一句话,能做到的人着实不多。
我们常说学生不愿意读书,不愿意看书,学习不刻苦,成绩上不去。反思我自己,虽然也常读书,但并没有做到每日必读,经常是一忙起来就把书本抛之脑后,弃之枕边。
好多书决定买的时候热血沸腾,一买来就被打入“冷宫”.书中,窦老师引用了梁实秋的一句名言:“读书永远不恨其晚,即使晚了,也比不读强。”在窦老师看来读书、实践、思考,永远不恨其晚,即使晚了,也比不做强,所以教师要有“唯我独尊”的课堂自主,慢慢地才能让自己的课堂越来越走向属于自己独特风格的专业特色。
(二)、实践
做一名有专业自信的教师,需要有专业技能。提升自己专业技能的最佳途径就是实践。教师既然作为专门职业,必须拥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技能体系。因为真正了解你那“一亩三分地”的还是你自己。就像自己生了小宝宝,能很自然的谈母爱一样,那些没有宝宝的,没有体验,只有间接经验的,也许就会空谈和泛化。所以,只有教师自己能对自我专业发展说了算。
那,如何提升教师课堂的专业技能?
我认为这需要研究教学。但课堂功夫,并不是读书功夫,这就好比阅读和阅读教学是两回事一样。因此,做教师,任何时候,都要学会把自己学习获得的能量转化为课堂智慧。
(三)、思考
做一名有专业尊严的教师,还要有专业自我。这就需要思考。
窦老师说:“作为一个教师,就要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具有高超的素养,对自己的课堂,能够作明智的判断与抉择。对于所担负的事物,通常都能全权处理,避免外人的参与甚至干预。读了窦桂梅老师的这段话,我思考起了自己的平日工作,由于我对自己的既有知识很少进行独立思考,所以在教学中,我往往采取与大家一样的共同立场,主旋律怎么说,我就怎么做,教学方面流行什么我就紧跟什么。
我也有同感,读了窦老师的书后,我才明白这已严重影响了我的专业自我决断的权利。为什么我会跟着风跑?为什么我会不知所措?为什么我会为他独尊?为什么我会找不着北?其实这些都需要我从自己身上反观,改变自己就要有独特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为此我们才会变得平和、平静--欣然一笑,坦然面对,依然向前。
我想,只有从内心深处实现自我的教师,才会以积极的方式看待自己,能够准确的、现实的领悟自己的水平和境界。对从事的专业具有自我满足感、自我信赖感、自我价值感,从而表现出对专业当仁不让的意识和信心--而这些无疑会给孩子带来更为积极有益的,甚至是浸润一生的影响。
其实,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独特的存在。但共同的是,无论如何要让自己”站立“起来--这是教师专业的真正灵魂!没有专业自我,很难有教师的专业生长。
人必须让自己自省着,因为这样的人才可以获得明白,才有可能获得精彩。这是认清自己的基础,也是不断超越自我的基石,有自醒为依托的自省,才使有理智的自尊。有专业尊严的教师是美丽的。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该多思考,让自己的专业成长更快更健康。
——一位特教教师的快乐与幸福
临潼区聋哑学校 崔贞媛
笔者常常在网上读到不少文章,都是关于教师身心疲惫的话题。现在,教师的职业压力大和教师身心的疲惫已成为这种职业的普遍现象。作为一名普通的特殊教育教育工作者,笔者深知做特殊教育教师的身累、心累、脑累。有了这三累,让我们如何享受教育之快乐和幸福?以前听到的不少师德报告,多数宣传的都是教师春蚕蜡烛式的奉献精神;而对教师的生活,特别是精神状态很少关注。苏霍姆林斯基的理想是:“让每一个学生终生都拥有幸福的精神生活”。说到学生的幸福,就不能不说教师的幸福。
一、特教教师的快乐与幸福来自于拥有特殊教育的智慧和对特殊需要孩子的真情。
叶澜教授说过“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换句话说,没有教师的幸福感觉就很难有学生的幸福感受。教育,应该属于幸福。因此,教师要甘于做绿叶,也要敢于争红花;教师要以培育人才为荣,也要发展自己,享受教育,让自己的生命灿烂起来,精彩起来。肖川先生在《教育的智慧与真情》中指出,教师的快乐与幸福正来自与此:作为一名教师,拥有教育的智慧与真情,就有了期盼和期待,就有了勇气和毅力不断生发的源泉;
重要的不是金钱,不是权力,不是地位,而是心态。心态决定一个人活得是否真正快乐与幸福。作为教师,其职业心态的优劣也决定着她从事教师这份职业的幸福程度。那么,什么是良好的职业心态呢?打个比方,良好的职业心态就是作为水手,你在哪一条船上,就把自己看成是那一条船上的好水手。既不天天想着做船长,也不偷懒推诿不干事,更不此山望着那山高,整日跟别的职业比高下。应当建立起“我既然在这条船上当水手,那就首先老老实实地当个合格的好水手”的心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一份花开的心情,以良好心态创造着特殊教育的幸福。
笔者的幸福感应该是这样的:她首先就在特殊需要孩子的成长中点滴凝聚,特殊需要孩子带给我们的满足感、成功感、成就感最终汇聚成一点——做个幸福的特殊教育的教师。“帮助孩子成长”能让我们获得满足感;“纠正孩子过失”让我们获得成功感;“孩子懂得感恩”让我们获得成就感。我们的幸福感还应来自学校。我们应该非常庆幸自己遇上了好领导、好同事和好学校。挑战的舞台上,有愉悦的心情,有感恩的心态,展示的便是充满幸福的微笑。带着快乐的心境上路,满眼都将是灿烂的阳光。最重要的是幸福感还得来自于我们自己。每个人的人生追求可以有物质方面的,也有精神方面的。倘若能给自己一片纯净的精神家园的话,精神便有了支柱,生活有了目标,工作有了干劲。朱永新教授说过:“要想写得精彩,就要活得精彩,做得精彩。”谁不想收获精彩?谁不想活得有意义?而一切的如意都要靠自己创造。当默默的耕耘终有一天换来特殊需要孩子的一篇精彩的作
一团火;教育是一片海,不必以扭曲自己改变本色为代价,且能收获几朵浪花,几串彩贝,几行足印,我们应用我们生命的绿意,去调和这一片蔚蓝!当意识到生命的蜡烛在“照亮”特殊需要学生的同时.也应“照亮”自己时,我们是不是应该投入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境界中去,寻求一种生命的意义、追求的乐趣呢?我想,这是我们真实的教育之梦啊!
【《做一名有奋斗感的教师》读后感】推荐阅读:
做一名有爱心和责任心的教师06-07
做一名负责任高效率有幸福感的教师09-28
做一名有爱心的老师09-17
做一名合格幼儿教师06-28
做一名优秀的地理教师11-16
如何做一名优秀数学教师11-21
做一名平凡的幼儿教师05-30
努力去做一名优秀教师06-03
做一名懂数学的数学教师06-29
做一名新时期新教师征文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