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入园适应培训计划(精选8篇)
小班幼儿入园前,大都生活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精心呵护下,长辈们是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又怕化了,可谓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入园后,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陌生的环境,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幼儿不但要适应新的环境、生活方式,还要适应新的学习活动。进入幼儿园小班,是幼儿一生学习活动的起点和开端,我们老师用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正确缓解与疏导幼儿入园初期的不良情绪或行为,使之在最短的时间里愉快地适应新的群体生活、加入集体学习活动中。帮助孩子们渡过这一适应期,将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园级准备工作
(一)小班组研讨会
为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新小班幼儿的发展情况,帮助教师梳理小班入园适应指导策略,我园组织新小班组教师提前与亲子班教师进行沟通,开展了小班幼儿分析会,在分析会上我们首先学习了相关理论文章和小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归纳以往新小班孩子在入园之初会出现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适应现象,分析幼儿情绪原因。通过分析我们有针对性的分为班级准备和园级准备。
(二)时间安排循序渐进
为了使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有效缓解其分离焦虑情绪,我们在幼儿作息时间上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我们科学安排幼儿在园时间,我们将9月份作为小班幼儿适应月,每周安排亲子活动、独立活动、午餐时光、香甜午睡等阶段,从2个小时到半天到全天逐步过渡,减少幼儿的焦虑。
(三)游戏活动贯穿始终 为了让小班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我们小班组确立了从一日活动游戏化入手的专题研究,结合小班课程设计了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活动,如入园环节的“我和羊羊手拉手”,常规环节的“送毛巾宝宝回家”,在饮水环节的“我帮汽车加加油”“我给小花浇浇水”,同时,在游戏中为了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我们组织了“打电话”、“抱娃娃”、“我爱我家”。编排了亲子操“爱我你就抱抱我”。
(四)特色绘本舒缓情绪
为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我们选取了适当的绘本故事,通过丰富的画面,生动的语言,把孩子吸引到故事中,缓解孩子紧张的情绪。如《抱抱》通过猜猜学学动物的拥抱,增强认知经验,模仿动物的肢体动作,感受抱抱的快乐,体验老师、同伴的爱。《装在口袋里的妈妈》、《汤姆上幼儿园》、《三只小猪上幼儿园》等等。帮助孩子缓解焦虑,建立与教师和同伴的情感。
(五)注重调整家长心理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幼儿园不仅要做好幼儿的小班适应,其实帮助家长做好入园适应也很重要。我们提前设计了家长调查问卷和家长信,在了解幼儿情况和家长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宣传《指南》精神,然后小班组教师针对问题进行汇总分析,有针对性的准备班级家长沙龙、其次,从园级我们准备开展专题培训,如《怎样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幼儿园的营养与保健》、《幼儿园一日生活时间安排说明会》、《家长行为规范》等主题培训。再有,我们通过班级公共邮箱、微信、QQ等将孩子在园的照片传到网上,让家长了解幼儿一日的活动情况,同时,我们还采取家访、家庭小组聊天室等方式针对个性化幼儿进行家园沟通。
二、班级准备工作:
(一)活动室的布置以及玩具的投放:小班幼儿喜欢色彩明亮耀眼、外形夸张逼真的图案,我们在活动室中多向幼儿展示不同的动物形象,吸引幼儿的注意。为了使幼儿园成为小朋友熟悉的地方,我们请家长们带来了全家福,张贴在了我们的墙上,小朋友们有思念的时候,就看看,缓解情绪。
再则,要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选择并投放适宜的玩具,比如拖拉玩具、串珠玩具、娃娃家玩具、积木积塑、幼儿自带玩具等。让幼儿愉快的置身于既好玩又有利于幼儿智力发展的玩具世界中,在玩的过程中学会与同伴认识与交往,分散与排除依恋家长的情绪和行为。继而喜欢幼儿园的环境与同伴,就不会再因孤单和无助而哭闹了。
(二)教师每天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用微笑面对幼儿
在幼儿入园及生活中,都以微笑面对幼儿的发生的各种情况,减少说教,是幼儿能对幼儿圆产生好感,没有畏惧心理。给幼儿以母亲般的拥抱和亲吻,在幼儿无助或伤心惶恐而闹情绪时,牵牵他们的小手,及时的给孩子们一个热情而母性的拥抱,亲亲他们的小脸蛋,对他说:妈妈是不是这样爱你的啊?老师也象妈妈一样爱你。
(三)合理安排适应周的活动。在幼儿第一周来到幼儿园的时候,我们请家长和孩子们一起选择自己的毛巾阁、水杯阁,选择自己的小柜子,为自己做一个标记牌等等,贴上自己的照片。在老师的带领下组织家长和幼儿参观、熟悉、适应幼儿园;组织家长和幼儿进行亲子游戏。如亲子操《爱我你就抱抱我》,常规游戏:开火车等;让孩子和家长尽快与老师、幼儿园建立感情。第二周我们将着重从独立入园入手,用形象有趣的绘本故事、游戏等转移孩子的分离焦虑。用教师的肢体语言增强与孩子情感,如抱抱、摸摸、赞扬、奖励等:第三周我们将带领孩子与哥哥姐姐做游戏,喜欢在幼儿园进餐;第四周我们将适应较强的幼儿进行全天生活,个别幼儿采取半天,逐步让孩子喜欢上幼儿园。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还将继续开展研究,探索适宜的途径和方法,帮助幼儿和家长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度过分离焦虑这一关。
小班孩子入园不久,大部分孩子都能较好地与老师交流,对老师的话也能做出相应的反应。可我发现有一个名叫龙龙的宝宝与别的宝宝不太一样。
暑假中我们来到龙龙小朋友家家访,在家访的过程中爸爸妈妈提醒龙龙,老师来了要和老师打招呼。可不管怎样提醒,龙龙还是专心地玩他的玩具。直到爸爸把龙龙拉到我们面前说:“你的老师来了,跟老师打个招呼吧。”这时龙龙才说“老师好”,可龙龙的小眼睛还是盯着他的玩具。爸爸妈妈说龙龙不善于和别人交往,有点内向。很快,幼儿园开学了。我发现龙龙的“内向”并不仅仅表现在与人交往上。来到幼儿园后,龙龙不能弄懂教师的要求,一个人在教室里走来走去,老师跟他说话没有任何反应。开学一段时间他也搞不清楚什么时间段该干什么事情,有时跟他说话他的小眼睛还是在四处看,不会跟老师有眼神交流。想到这里我的心里萌发了一个想法,龙龙是有孤独症的倾向,还是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呢?带着这个疑问我观察了起来。
情景描述
小班第一学期:开学有一个多月了,班级里大多数宝宝都能适应这个新的环境,而龙龙似乎还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早晨入园,龙龙需要奶奶提醒:“这是哪个老师啊?喊老师早。”龙龙才知道说老师早,而别的宝宝则是很有礼貌地跟老师问好。其余的幼儿知道去拿玩具玩,而他却在教室里走来走去,或是一个人蹲在自然角盯着花看。等到在操场上做操时龙龙也只是站在点子上没有任何动作。别的小朋友看着老师学动作,而龙龙则在自己的小点子上走来走去,一会看看地上,一会看看旁边。
一次户外活动结束后,宝宝们回到教室,按顺序去喝水。龙龙却没有去喝水,而是独自一个人来到教室侧门,把门打开,似乎想要走出教室。我看见后,连续叫了他好几声,如果是别的宝宝可能赶紧把门关上坐到小椅子上了,而龙龙则像没有听见一样。我把他拉到面前问:“龙龙为什么要开这个门呀?”龙龙说“因为因为因为”,可什么也没说出来。我说:“因为什么呢?你的小眼睛要看着老师哦!”龙龙依然是什么原因也没说出来,他的眼睛一刻也没在我的脸上停留,更没有眼神的交流。
小班第二学期:时间很快过去,转眼间第二学期已经到来,开学的一个多月里我们惊喜地发现龙龙比上学期进步了很多。在别人主动和他说话的时候龙龙会和对方有眼神的交流,也能交流上两三句话。一次晨间锻炼龙龙来得比较迟,看见自己喜欢玩的羊角球被别人选走之后他就大声哭了起来。我问他:“龙龙怎么啦?为什么要哭呀?”龙龙:“老师,他不给我玩羊角球。”一边用手指着对方一边委屈地哭着。我说:“龙龙最勇敢,男子汉是不能哭的,你来的太迟了,如果想玩的话,就要有礼貌地跟别人商量,他同意了才能玩哦。勇敢的宝宝是不会哭的。”龙龙点点头,赶紧用小手擦干自己的眼泪。我又说:“那你自己和他商量好吗?如果不行你就来请老师帮忙好不好?”于是龙龙走到那个玩球的小朋友面前说:“请你给我玩下好吗?”龙龙如愿拿到了羊角球,开心地玩了起来。龙龙的进步不仅表现在能和老师同伴有适宜的交流,而且在自我管理上也有了进步。每当我要请小朋友去玩玩具时,龙龙都会很开心地跑到我的面前:“老师你请到我了吗?我可以去玩了吗?”见到龙龙的进步,我心里真的很高兴。
分析
一、生理因素的影响
受特定年龄阶段的影响,幼儿的社会化能力尚不完善。再加上先天遗传的不同气质与性格,幼儿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方式。比如龙龙,一开始就表现得相对内向,不愿意与人交流,无法理解集体生活对他的行为期望等。
二、家庭因素的影响
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强调人格形成与儿童早期经验有关。家庭是儿童获得经验,实现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和龙龙的父母交流得知,龙龙爸爸小时候也是很少与别人交流,不爱与别人说话。现在爸爸妈妈的工作很忙,与龙龙缺少亲子沟通。而在他需要自主表达需求,独立完成事情的时候,奶奶总是先一步帮他做好任何事情。时间久了,在表达自我,与人交往方面,龙龙表现得相对不足。值得欣慰的是经过一年的幼儿园生活,在老师的帮助下,龙龙有了很大的进步。
策略
一、同伴的作用
刚接触集体生活的龙龙,需要独立完成一些常规活动。想到他的能力要稍差些。我有意识地让其他小朋友去帮助他提醒他。
(一)作为榜样的同伴
例如:有一次吃点心,龙龙是第一组的,吃点心之前要去小便洗手。其他小朋友都去了,龙龙还在看他身后的玩具。佳琪看见了,提醒道:“龙龙去小便洗手了。”龙龙听见后马上跑向了厕所。洗完手龙龙要转身出厕所,佳琪正在擦手看见龙龙要走,便提醒龙龙要擦干净手,于是龙龙又转回身去擦手。这时班级里的其他小伙伴的行为可以作为龙龙的榜样,影响龙龙行为的发展。时间久了,龙龙也会自然而然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同龄榜样可以帮助龙龙逐渐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
(二)作为朋友的同伴
伙伴群体是龙龙每天接触时间最长的,孩子之间的相互影响力也是最大的。幼儿晨间锻炼,龙龙因为来得迟没有拿到自己想玩的玩具,哭了起来,便想去抢其他人的玩具。小悦凑过来:“你来得迟怎么可以抢别人的羊角球,下次你来早点就可以选了。”年幼的儿童,认知上常有自我中心的特点,龙龙只有在与同伴的互动过程中才会认识到选玩具要懂得先来后到,其他小朋友的想法同他自己有所不同。因此就学会了了解别人,理解别人,改变自己不合理的行为与想法,与同伴和睦相处。
二、教师的作用
龙龙的美术技能不是很好,所以每次在美术活动时我都会很留心他,及时给他帮助和鼓励。
一次美术活动的内容是将自己折好的郁金香贴在白纸上,然后由宝宝自己进行修饰,例如给花骨朵添上花茎和叶子等。我特意站到了龙龙的身后观察他,只见他贴好了花朵,选了一只绿色的油画棒准备上色。我见后很开心,因为龙龙原先画画多数用黑色油画棒,很少选择其他颜色。我说:“龙龙的花真好看,你拿着绿色的油画棒准备画什么呢?”龙龙想了一会说:“画小草。”我:“嗯,我相信你画的小草肯定会很好看。”只见龙龙很认真地画了起来。画完小草龙龙准备换颜色,我看他有意要拿黑色的油画棒。我:“你下面准备画什么呢?”龙龙:“画太阳。”我:“那太阳是什么颜色的呢?”“红色。”于是他拿了红色,画了一个太阳。我见画面还很空:“空白的地方什么都没有不好看,龙龙能不能再画点其他的呢?”龙龙:“画个房子吧!”最后龙龙的画完成了,画上有一朵郁金香,一栋粉色的房子,一些小草和一个太阳。虽然对于小班下学期的孩子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于龙龙来说,从上学期的黑色涂鸦到现在的整幅画创作真的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为了肯定他的进步,我特意给了他小贴花,并在全班宝宝面前表扬了他。
三、家园合作的作用
龙龙除了上幼儿园,剩余时间都是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一起。家长给龙龙的影响也很大。家园通力合作才能使龙龙养成的好习惯达到巩固与强化。我们及时与龙龙爸妈沟通,了解龙龙在家的情况。通过龙龙父母我们了解到,在家里,龙龙的什么事情都是奶奶帮他做,甚至龙龙的一个动作奶奶就知道他要干什么,抢先帮龙龙完成。时间久了,龙龙也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我们要求奶奶让龙龙在家做一些他自己能做的事情,奶奶可在一旁进行语言指导并加以鼓励。老师与家长经常沟通,一起想办法帮助龙龙。这样家园共育就可以达到一个较好的效果。
思考与体会
那么,如何帮助幼儿顺利渡过入园适应期呢?笔者认为,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幼儿园方面
1.熟悉幼儿
暑假对每个幼儿家访,向家长发放问卷表,了解幼儿的个性爱好。同时多和幼儿接触,叫幼儿的小名,牵牵他们的手,通过身体接触使幼儿对老师产生好感,还可以送一件小礼物以缩短距离。在幼儿入园前进行家访,可以通过走进幼儿家庭、走近幼儿,与幼儿建立初步的感情。了解幼儿的家庭环境、亲子关系、家长的教育观、教养态度以及幼儿在家中的表现,掌握第一手资料以便幼儿入园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老师,了解幼儿园的教育。
2.预入园
预入园,即在幼儿正式入园前,让家长与孩子一起上幼儿园。家访时,我们可以向孩子和家长发出热情的邀请,激发幼儿对幼儿园的向往。预入园那几天,可安排一些有趣的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如:和妈妈一起做小草裙:让爸爸驮着做小乌龟: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手指游戏等等。丰富有趣的亲子游戏会让幼儿感到前所未有的新鲜、快乐,使幼儿感性地认识幼儿园的生活,对幼儿园获得美好的第一印象,在心理上制造一种深刻的“首次效应”。孩子与父母一起熟悉幼儿园环境,参加幼儿园活动,在心理上会感到安全、放松。预入园为幼儿早日适应幼儿园新环境提供了“心理安全基地”。
3.分段安抚
分段安抚就是把宝宝的入园分成几个适应阶段。如:吃饭段、午睡段、连续段、正常段,每个适应阶段都用一周的时间来让宝宝逐渐适应。第一周宝宝来园只要能在幼儿园用餐,家长中午来接宝宝在家午睡;第二周宝宝在幼儿园午睡,提前一个小时来接宝宝:第三周正常作息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第一周宝宝特别不适应,上午已哭闹很久,中午回家午睡,可以让宝宝睡个好觉,恢复体力;另外缩短宝宝在园的时间,让家长在心理上也有一个缓冲的过程。第二周经过一个星期的适应,在园吃饭已经形成初步的习惯,这时只要攻克宝宝的午睡问题。家长提早来接,回家还能睡一会。通过分阶段适应,我感觉最大的优势是:让宝宝循序渐进地适应幼儿园生活,让家长感受“人性化”的入园方式。
4.开展有趣的活动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喜欢野外生活的。”小班幼儿更是如此,因为好玩是幼儿的天性。丰富多彩的活动最能吸引幼儿、留住幼儿,尤其要以幼儿园同龄幼儿集中的优势,让幼儿感到集体生活的乐趣。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吸引幼儿。例如,为了满足幼儿喜欢户外活动的需求,我们可以组织幼儿去玩大型玩具(娃娃城、滑梯、迷宫等),组织幼儿玩沙土等:我们还可以开设活动区,在活动时老师参与活动,并且到各个活动区内照顾组织好孩子。这样孩子们会完全放松地去活动,在自由自在的玩耍中,让他们感受到极大的乐趣和满足。教师还可以给幼儿讲好听的故事,带他们唱他们喜爱的歌曲,做他们喜欢做的游戏,教师在游戏中充当角色,让幼儿感受到老师、小朋友在一起有无限的乐趣。当幼儿在活动中有一丁点儿进步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幼儿愉快地度过每一天。
二、家庭方面
1.做好入园前的准备工作
多讲故事,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同时鼓励孩子把故事讲给别人听。以培养他的勇气和表达能力。多让孩子与邻居家的小朋友一起玩耍,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带他到儿童娱乐城,多接触一些陌生小朋友。告诉他幼儿园的小朋友更多,那里有很多有趣的事情,从而引起孩子对幼儿园的向往。了解幼儿园提出的有关教育孩子的具体要求,培养孩子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习惯。同时给孩子安排与幼儿园相应的作息时间,缩短家庭与幼儿园生活、卫生习惯方面的距离,使孩子对幼儿园有一定的间接经验。
2.鼓励宝宝多交朋友
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对于孩子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有朋友的陪伴,他就不会对大人离开身边的事情念念不忘了。因此平时可以邀请其他的小朋友和其家长到家中来玩,以促进孩子们之间的友谊。
3.坚持送孩子上幼儿园
不管天气冷热、刮风下雨,都要坚持按时送孩子上幼儿园。如果经常强调客观原因不去幼儿园,会养成孩子怯懦、娇气、任性和自由散漫的不良习惯。这些行为一旦形成,就很难根除。它不仅会影响孩子上幼儿园的积极性,而且对其性格也会产生不利影响。长大以后,他会把这些不良习惯不自觉地带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去。因此,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纪律性,培养他坚强的意志和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4.及时与老师沟通
如果入园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孩子还是有强烈的害怕和抵触情绪,父母就要注意了。要及时与老师沟通,找出具体原因,以便对症下药。如果孩子在幼儿园遇。到了困难,或受了批评,父母要帮助孩子克服困难:或找出做错事的原因,教育孩子要勇于克服困难,承认并改正错误,做一个坚强的孩子。若发现孩子身体不舒服,可暂时不上幼儿园,在家观察。
幼儿从家庭生活迈入幼儿园这个集体,是其人生中的一大转折点,产生不适应是正常的,主要表现为:依恋亲人,哭闹不愿来园,情绪低落等。这种表现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分离焦虑。幼儿之所以出现入园不适应的现象是因为:
1、生活规律和生活习惯的改变。
2、陌生的活动室环境。
3、要求的提高。
4、幼儿自身个性与以往经验 。
对于托升幼的`幼儿来说,虽然他们有了在托班过集体生活的经验,但由于假期和新的老师、新的班集体,他们进入幼儿班的最初阶段,都会有上述表现,这是正常的。在教师的关怀照料和同伴的玩耍中,过一段时间后,幼儿就能够克服分离焦虑,适应新的集体环境和生活,从而在心理发展上又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平阴县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 李青
金秋九月,新的小班孩子入园了。他们将面临新的环境和生活,这不仅是对孩子的挑战,更是对家长、老师的考验。因为孩子入园后在生活环境、活动方式和人际交往等方面与在家庭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一些孩子在入园之初会出现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其突出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哭!此外还会出现憋大便、尿裤子、喝水少、拒绝玩幼儿园的玩具、不参与老师组织的活动等多种不适应行为。如何帮助孩子渡过这一适应期,让幼儿尽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呢?这需要家长、教师、幼儿园多方的共同努力。
一、家长要明确的道理--------进入幼儿园是宝宝成长的必然过程
上幼儿园是宝宝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是宝宝成长阶段不可缺少的一步,帮他们迈好这一步非常重要,这关系到孩子今后适应环境和相互交往的能力。幼儿园生活对宝宝的成长发展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它并不是一个家长想象的让宝宝孤立无助的环境。在幼儿园幼许多小伙伴一起游戏,充满着欢声笑语,有着专业而亲切的教师,有着科学的教育方案,有着宝宝们感兴趣的各种玩具,运动器械,还有色香味俱全的营养配餐。要知道,宝宝上幼儿园和家长去上班是同一个道理,是很正常的事情。
二、家长要做的:
(一)宝宝入园前期阶段
1、心理上的准备:多和宝宝交流幼儿园的事情,告诉宝宝那是一个有许多小伙伴的乐园,有很多好玩的玩具,有许多喜欢宝宝的教师。
2、当家长确定选择的幼儿园后,要经常带宝宝到幼儿园去看一看,玩一玩,熟悉环境,并喜欢幼儿园。
3、结合幼儿园的作息安排慢慢改变宝宝的生活习惯,以便于宝宝正式入园时生活规律、稳定。
(二)宝宝入园阶段
1、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对于孩子的不适应现象,家长不要过于担忧,要明白这些都是孩子自身的一种独特的心理免疫方式,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很快都会好转。
2、当宝宝正式入园时,家长一定要密切配合教师的工作。在正常情况下。要让宝宝每天坚持来园,不要因为宝宝的哭闹就随意终断来园。一般来说,幼儿园以7-10天为一个周期,坚持过来,孩子的反映会减弱一点,反之,如果连这个周期也坚持不下来,时送时不送,那孩子的情绪也出现反复。不良反映就会无限延长。
3、当早上送宝宝来到班级后,家长与教师简单交换意见后要马上离开,不要没完没了地“粘”着孩子,甚至承诺“我第一个接你。给你买小汽车,买好吃的”等等,要让宝宝明白“爸爸妈妈去上班,宝宝去上幼儿园”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4、在新学期开始时,宝宝一回家,有些家长会很紧张地询问孩子很多问题,如:“老师喜不喜欢你?小朋友有没有欺负你?”等等。表现过于在意会让宝宝对幼儿园产生更强烈的抵触情绪,认为这里一定是不好的地方。其实,宝宝的哭或拒绝上幼儿园是孩子对陌生环境产生不安全感的自然心理反应,家长的焦虑和担心可以和老师多加交流,寻求解决的最佳途径,在孩子面前表现得过于明显则没有任何意义了。
三、教师要做的
1、对于新入园的宝宝要特别的关注和呵护,让宝宝感受到妈妈般的爱,多搂一搂,抱一抱,让宝宝对教师产生依赖和信任感。
2、当宝宝第一天进入幼儿园时,是哪位教师从妈妈手里接过宝宝,宝宝就会对其产生强烈的依恋,每天都会象小鸭子一样和这位教师手牵手形影不离,而班级里的其他教师也要有意的多和宝宝接触,轮流看护,让宝宝对每位教师都产生依赖,而这时离宝宝适应新环境也就不远了。
3、宝宝正式入园第一天的中午,教师一定要和家长沟通宝宝在幼儿园的半日情况,让家长悬着的心放下,安心工作,并根据宝宝当天的情绪指导家长是否需要提前来接宝宝。
4、一定要给宝宝多饮水,防止上火。
5、可以满足个别宝宝的情感转移需求,带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或者物品来幼儿园,随着宝宝慢慢适应,再改变这种方式。
6、提供幼儿喜欢的玩具材料。
7、教师组织适当的活动,如;唱唱歌、做做律动、做做游戏等、分散孩子的焦虑情绪。
即将来临的九月份是幼儿园小班新生入园的时间,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不少小班的孩子会产生入园焦虑、恐惧,每天哭闹着不愿上幼儿园,像这种现象我们通常称之为入园分离焦虑。消除孩子的入园焦虑,使其尽快适用幼儿园的生活,成为家园双方共同探讨解决的问题。
父母如何判断自己的宝宝是否有入园的恐惧心理呢?首先要多和老师交流,看看你的宝宝是否在入园后有以下现象发生:(现象愈多,说明入园恐惧越严重)
1.入园时哭闹,拉住家里人不放手
2.在幼儿园里特别乖,对老师的话言听计从。3.入园后经常生病或有不明原因的肚疼、头疼等情况。4.从不在幼儿园大便或经常将大、小便弄在衣服上。5.在园有尿频的现象或腹泻的现象。
6.在园不和小朋友玩耍,不参加集体活动,表情淡漠。消除宝宝的入园焦虑,家长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帮助宝宝作好入园准备
家长可以提前带宝宝到幼儿园去参观,让宝宝观看幼儿园小朋友的活动,玩耍,对幼儿园有一点概念,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尤其要鼓励孩子去玩一下幼儿园的大型玩具,如滑梯等。让宝宝对幼儿园有一个直观的美好印象,平时也可以有意识的多和宝宝讲讲幼儿园开心、快乐的事,可以和宝宝子玩“幼儿园”游戏。使宝宝对幼儿园充满向往。
二、积极配合
宝宝入园后,如果哭闹严重,前几天家长可以多陪宝宝一会儿,当他在游戏中玩得高兴时再离去。另外,家长可根据幼儿园的作息制度来安排宝宝的生活,培养宝宝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自己吃饭、自己上厕所等,以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三、以积极的言行影响宝宝
俗话说“言传身教”,父母特别是祖父母可能对宝宝上幼儿园不放心,并在言行中有意无意地流露出来,宝宝是很敏感的,他会从大人的态度中感觉到幼儿园不是个有趣、安全的地方,从而产生害怕幼儿园的心理,拒绝进入幼儿园,所以爸爸妈妈要不让自己焦躁的心情影响孩子,应当坚信:上幼儿园是宝宝社会化的重要一步,对宝宝的成长有很多好处。因此家长应在自己的言行中以积极的态度鼓励宝宝:“幼儿园是一个快乐的地方,有许多小朋友,老师很爱他们”,帮助宝宝对教师产生好感和信任感,形成安全感。家长切记不可当着宝宝说:“看你这么调皮,送你到幼儿园去,叫老师好好收拾你”“你再不听话,就把你送到幼儿园,让老师把你关起来”“唉,到幼儿园你就没这么开心(自由)了”之类的话。其实宝宝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只要我们给予适当的帮助,上幼儿园就会是一个快乐的事情。
四、按时接、送孩子入园
关键词:幼儿,入园适应,心理学,解决策略
这几年幼儿入园年龄越来越小、入园时间各不相同, 这就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 尤其是入园问题, 幼儿入园适应是幼儿园、教师、家长十分关注的问题。现在非常注重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我已连续几年带小班, 现根据带小班的经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究幼儿入园不适应的心理根源及由此带来的对幼儿生理、心理的影响, 并以心理学理论和实践观察心理学理论为依据, 提出幼儿尽早、尽快适应入园的策略。
一、幼儿入园适应时间长短不一
根据这几年带班的观察, 我发现, 幼儿入园适应时间有长有短。
1.很快适应
这类幼儿很大一部分不是由父母亲自所带, 而是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和保姆所带, 早就离开父母怀抱, 依恋心较小, 知道自己要去一个新环境是必需的, 哭闹是没用的。如我班的李涛小朋友, 他是外地人, 父母在老家, 他一直由姥姥带大, 而且姥姥还带着小姨的孩子, 在家时他也老是自己玩没人管。入园前一天姥姥领着认了一下教室和老师, 第二天姥姥放下他哼哼了一会儿就没事了, 还帮老师安慰别的小朋友。
2.较慢适应
这类幼儿大多是父母不上班一手带大的, 孩子一直在母亲怀抱长大, 依赖心理严重, 让他们离开保护伞真是太难了, 而且孩子摸透妈妈的脾气知道哭闹能解决问题———不上幼儿园, 带自己回家。如我班的孟子尧, 他妈妈生下他后为了照顾他而不再上班, 这样的孩子放到幼儿园妈妈不放心孩子哭闹不止, 入园很长时间了妈妈还是要中午接走, 说自己一下离开孩子不适应, 而孩子知道哭闹就可以不来幼儿园, 致使入园非常困难。
3.刚入园不哭过段时间才不适应
这类孩子双重性格明显, 在今后工作中是会带来“麻烦”的孩子。如我班的乔子瑞一开始入园就没怎么闹而在入园一周后哭闹不止, 怎么哄都不行必须哭闹完才听你说, 性格有时特硬有时又特软, 老做一些过激的事, 很难捉摸。
二、幼儿入园适应的心理学思考
那么, 幼儿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特征呢?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对此进行分析。
1.基本需要尤其是安全需要的暂时性缺失
综观幼儿入园适应的种种问题, 究其本质, 是基本需要尤其是安全需要的暂时性缺失。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有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 其中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 是其他高级需要 (如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同伴关系的需要, 探求新鲜事物的需要) 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心理学研究表明, 年龄越小的孩子越需要拥有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 需要由相对固定的成人来照顾, 这是幼儿基本需要的体现。幼儿刚入园时突然和亲人分离, 从早到晚面对的是陌生的教师、小朋友和周围环境, 加上活动的相对不自由和一系列集体生活规则的约束, 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会产生极大的不安全感, 所以常常哭闹着要找妈妈、爸爸。
2.社会性依恋及分离焦虑的产生
社会性依恋是指个体对和其有密切关系的人 (如父母、亲戚或亲近的人) 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和依赖。与社会性依恋的形成相伴而生的是分离焦虑。一般而言, 随着时间的推移, 分离焦虑会减轻并消失。初入园时, 亲人的离开, 陌生的情境, 导致幼儿基本需要的缺失, 激发依恋情感, 再加上生活习惯的不适应与要求的不能及时满足或延缓满足, 分离焦虑就会如期而至。幼儿对亲人的依恋及分离焦虑的产生与成长环境、父母的养育方式及教师的言行关系密切。
3.情绪与机体状态的变化。幼儿入园基本需要的暂时性缺失及分离焦虑的产生必然导致两种结果
(1) 幼儿情绪恶化, 行为失常, 如不停哭闹, 不肯吃饭, 不肯午睡, 大小便解在身上, 等等。 (2) 机体状态的变化, 如夜惊、盗汗、恶心、呕吐、免疫力下降、发热等。如果幼儿长期适应不良, 就会引起生理功能的紊乱, 成为个体发展中心理问题产生的隐患, 影响个体的健康发展。
三、幼儿入园适应的策略
1.幼儿入园的准备———入园适应的良好开端
幼儿入园的不适应主要是由于环境和人际的陌生导致基本需要的暂时性缺失造成的, 因此, 做好幼儿从家庭到幼儿园的过渡工作, 缩小家庭与幼儿园生活的差异显得尤为重要。
(1) 扩大幼儿社交范围, 降低幼儿对父母的完全依恋。心理学研究表明, 幼儿对亲人的依恋一方面与家庭教育方式有关, 另一方面与幼儿成长过程中接触社会的程度有关。所以, 在幼儿入园前, 家长应有意识地扩大幼儿活动的空间和交往的范围, 使幼儿初步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和交往的安全感。
(2) 鼓励幼儿主体参与, 缩小家庭与幼儿园的差异。过去对幼儿入园, 我们更重视外部条件的作用, 而忽略了适应过程中幼儿主体 (内因) 的积极作用, 从而导致幼儿只是被动适应。现代教育理念非常强调主体的学习、体验过程。在幼儿入园适应问题上, 我们同样应在了解幼儿、理解幼儿的基础上尊重他们, 关注他们的感受和内心体验。例如, 在入园前带幼儿去幼儿园玩, 让幼儿感受幼儿园上学生活的乐趣, 感受每个教师的和蔼可亲;可让幼儿参与准备入园要用的东西, 要穿的衣服等, 使幼儿体验入园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盼望早日入园。
(3) 初步建立师生信任, 形成新的依恋关系。大部分幼儿在家长的陪伴下到一个陌生的环境 (幼儿园) 、见到陌生的人 (教师) 会有安全感, 通常也不会产生分离焦虑。因此, 可以让幼儿在家长的陪同下提前入园, 使他们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前提下, 把精力放在认识和探索新奇的事物上, 产生兴趣并建立人物依恋。另外, 在家长的帮助下, 幼儿通过提前入园与教师在潜移默化的交往中建立起信任关系, 等到正式入园时, 幼儿有了新的依恋对象, 与父母的告别就相对容易多了。
(4) 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形成良好的生活技能。分离焦虑的产生有时还与幼儿的生活能力差, 在幼儿园不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有关。这种适应不良同样也会引起幼儿心理上的紧张。所以, 在入园前, 家长应该给予幼儿生活技能上的指导, 如要求幼儿坐在桌子旁自己吃饭, 不随意走动;指导幼儿在大小便时自己脱、穿裤子, 自己洗手, 自己睡觉, 认识自己的物品, 等等。另外, 注意创设条件,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晚上按时停止游戏或看电视, 按时漱洗, 按时睡觉, 等等。
2.幼儿入园的渐进———入园适应的有效技巧
(1) 循序渐进, 实现依附对象的转变。幼儿对亲人的依恋是在双方接触的过程中日积月累形成的, 同样依恋对象的转变也需要一个过程。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充分认识到这个过程的存在, 千万不能急于求成。 (2) 循循善诱, 逐步完善幼儿入园行为。首先, 对于幼儿入园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良表现, 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其次, 遵循耐心引导、循序渐进的原则。例如, 教师不要勉强幼儿在刚入园时就很懂礼貌, 说“老师好”, “老师再见”;家长也不要在幼儿入园之初送了孩子就走, 接了孩子就回, 更不能在幼儿不听话时轻率地说出“不听话就送你去幼儿园”之类的话。
3.针对入园适应时间长短的不同应采用不同的策略
(1) 很快适应的幼儿。这类幼儿不仅不会带来麻烦反而能帮老师忙, 对这类幼儿应多加表扬发挥他的优势, 使他有成就感, 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老师需要他的帮助, 这样他就更喜欢来幼儿园。如孟祥宇, 我不断表扬他使他很自豪, 而且表现出我离不开他, 特需要他的帮助, 使他觉得他很厉害必须每天来园帮老师。他特爱来幼儿园, 而且来得都很早。
(2) 适应慢的幼儿。这类幼儿不仅要更加关心, 而且要多做父母工作, 只有取得家长很好的配合才能改变幼儿的心态, 才能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幼儿园生活, 这样对家长和幼儿都是最好的。如栾淳善, 在我和他妈妈大量沟通, 让她了解怎样让孩子入园才能让孩子以最快速度适应环境, 才是对孩子最好的。让她了解幼儿园一日活动, 对幼儿园有信心, 对教师放心。最后在他妈妈很好的配合下, 孩子很快就适应了幼儿园生活而且越来越爱上幼儿园了。
(3) 刚入园不哭过段时间才不适应的幼儿。这类幼儿应先和家长沟通了解其在家情况, 告诉家长这类孩子入园特点解除家长后顾之忧———孩子为什么现在不愿去幼儿园而一开始愿意呢?取得家长的配合。同时要更多关注幼儿, 多抱抱, 多哄哄, 让幼儿感觉你就是妈妈, 愿意和你在一起, 喜欢和你在一起。如乔子瑞, 当他妈妈了解孩子不愿来园的原因不是来自幼儿园而是来自自己的孩子时, 很好地配合了我们的工作, 使孩子很快回到了原来的轨道。
4.家长要积极配合
要解决幼儿入园适应问题, 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家长要统一意见, 坚定信念。幼儿入园之初有些哭闹是正常的, 家长适当地陪伴一下就可离开, 并且相信教师一定有能力哄好。有时候, 幼儿哭家长也哭, 这种情况对幼儿绝对没有好处。有的家长在送完幼儿以后不忍离开, 不时地在门口张望, 这样只能使幼儿刚刚稳定的情绪又产生波动。有的幼儿入园时较少哭闹, 过了三四天哭闹却厉害起来, 家长以为幼儿在幼儿园受了什么委屈, 就暂时不送幼儿入园了, 结果幼儿上幼儿园是“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其实, 幼儿哭闹与反复是正常现象, 家长一定要坚持让幼儿入园, 幼儿一般会在20天左右的时间里适应幼儿园生活。
每年九月,我们都会迎来一批新面孔,面对同样的一个问题:幼儿的分离焦虑。幼儿对父母的依恋和对陌生环境一种本能的惧怕、不安全感,使每个幼儿在刚入园时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分离焦虑。如果幼儿长期处于这种消极的情绪状态,就会降低智力活动的效果,影响其将来的适应能力,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所以尽快的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显得尤为重要。这时,就需要我们教师做幼儿和家长两方面的工作。
一、帮助幼儿顺利通过适应期
《纲要》指出“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我们态度要温柔、和蔼,要顺应幼儿的发展特点,照顾个别差异,对不同的幼儿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使幼儿将对父母的依恋安全的转移到我们身上,尽早适应幼儿园的环境与生活。
策略一:创设轻松愉快的环境
创设轻松愉快的环境主要适用于安全型依恋幼儿。这类幼儿在初入园时能够独自探索周围的陌生环境,对于陌生的教师和同伴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对父母的分离表示伤感,但没有强烈的分离焦虑。从外在行为特征来看,这类幼儿情绪健康、稳定、自信、友善、乐于探索,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并不需要教师的特殊照顾。
创设轻松愉快的环境包括创设轻松愉快的物质环境和创设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需要等布置室内环境来创设轻松愉快的物质环境;通过和蔼的态度、温柔的语言、轻柔的动作、及时的肯定、耐心的讲解等来创设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通过这两种环境的创设,能够有效的缓解幼儿焦虑情绪,使之逐渐适应并喜欢上幼儿园。
策略二:转移幼儿的注意力
转移幼儿的注意力适用于焦虑——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幼儿。这类幼儿在陌生的环境中能够自主的探索和游戏,但不够投入。他们能接受陌生人(如教师和同伴)的关注,与陌生人在一起并不十分伤感。在人际互动中,这类幼儿表现出一些回避现象,如避免成人注视或扭身走开。他们的适应力介于安全型依恋和焦虑——反抗型不安全依恋两类幼儿之间,能够接受成人的一些要求,情绪很容易受他人影响。
我们可以通过看动画片、看书、听音乐、玩玩具,给幼儿拍照等方式来吸引幼儿,转移幼儿的注意力,缓解他们的压力,起到稳定情绪的作用。
策略三:给予更多的关爱
给予更多的关爱适用于焦虑——反抗型不安全依恋幼儿。这类幼儿过分依恋家人,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排斥,对父母的离开表现出极度的伤感和焦虑。从外在行为特征来看,这类幼儿情绪不稳定,依附性强,缺乏自信。需要老师给予更多的关爱和照顾,来满足他们情感的需要。
对于这类幼儿,我们要将爱融入到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多和他们进行皮肤接触,情感交流,像母亲一样对待他们,关心、体贴这些敏感的心,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孩子会对我们产生信任和依恋,会感到世界是可爱的、温暖的、撒满阳光的。
策略四:尊重、接纳、理解幼儿
《纲要》指出“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我们要用心体会他们为什么快乐,为什么悲伤,尽量满足他们合理的需要。例如:扬扬早晨来园时一直哭,通过我的询问,扬扬告诉我,他想亲亲妈妈再让妈妈离开。我满足了他的要求,扬扬亲完妈妈后,情绪很快便稳定了下来,不再哭闹了。
策略五:冷处理
在适应期中,有的幼儿会出现过激行为,这时任你说什么,做什么都起不到效果,我们就可以采取冷处理,先让幼儿冷静一下,再选择其它方法对幼儿进行安抚。但在冷静过程中,切不可留幼儿一人独处,这样不仅起不到什么作用,反而会增加幼儿的恐惧与焦虑。
策略六:让幼儿体会到幼儿园的乐趣:
在一日活动中我们要安排丰富多样的内容,利用各种形式,如玩游戏、送礼物、认识新朋友、找朋友、参观幼儿园、玩大型玩具等等,使幼儿忙碌起来,没有空暇时间来思念父母,并在一日活动中体会到上幼儿园的乐趣,渐渐熟悉并喜欢上幼儿园。
二、安抚家长的情绪,使其具有正确的态度和对待方式
从孕育生命、痛苦分娩到精心喂养、小心呵护,对每个家庭而言,孩子都是宝贝,孩子入园时的种种表现无不牵动着每一位家长的心。于是,家长难免会做出一些不恰当的行为。这时,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接纳家长,安抚家长紧张的情绪,保持交流渠道的畅通,帮助家长建立合作的意识,接受幼儿园的指导,为孩子早日适应幼儿园环境、生活做出应有的努力。
策略一:让家长明白自己的情绪可以影响幼儿
在幼儿刚入园时,有许多家长比孩子还紧张,孩子一哭,就抱住孩子紧紧不放,有的家长也哭。殊不知,自己的紧张情绪对孩子会有负面影响,使孩子更加的焦虑,适应起来也会更加困难。
家长应该让幼儿明白,自己很高兴让他来幼儿园,幼儿园一点都不恐怖,相反的,这里有好多小伙伴,有好吃的、好玩的,家长要和幼儿一起放松。
策略二:家长逗留的时间不要过长,也不要突然“消失”
刚开园的前几天,总有一些这样的家长:老师已经示意家长可以离开了,孩子们要去餐厅吃饭了,可是这些家长就是不走。这样,孩子和家长呆在一起的时间越长,越不容易分离。家长应该留给孩子一段稳定情绪的时间,孩子才能正常地进行下面的活动。
“既然这样不好,那我就让孩子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走吧!”有位家长这样对我说。像这样突然“消失”也会给幼儿带来负面影响,爸爸、妈妈突然不见了,孩子会更不安,很难产生对老师的信赖,不利于幼儿的适应。
策略三:家长不要流连忘返
有的家长把幼儿送到班内后,很不放心,又进去看幼儿或扒在门口、窗边偷看,这种行为往往让幼儿刚刚平静的情绪再次波动起来。
小静刚入园时就是这样,我刚把小静哄好开始吃饭,她妈妈又扒在餐厅门口偷看,小静看到后,哇的一声哭了起来,饭也不吃了,小静的妈妈才急匆匆地离开。
细想一下,何必如此呢?请家长要相信老师,相信自己的孩子,这样孩子适应的会更好的。
策略四:请家长准备资料
请家长在家长联系册上添上幼儿的姓名、乳名、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优缺点、生活习惯以及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以便教师根据资料选择正确的方法对幼儿进行适时的引导,帮助他们尽早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对教师产生安全感和信赖感。
策略五: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有些幼儿刚入园时较少哭闹,几天之后反而哭闹的更厉害,家长就以为幼儿在幼儿园受了什么委屈,拗不过幼儿,就暂时不上幼儿园。其实幼儿哭闹有所反复是很正常的现象,只要坚持让幼儿来园,20多天之后,幼儿会好起来的,像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会让幼儿反反复复,一直适应不起来,所以家长应该有所坚持。
通过我们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活动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第二版.
【小班幼儿入园适应培训计划】推荐阅读:
幼儿小班春季工作计划11-27
幼儿小班安全工作计划11-28
幼儿园小班安全计划汇总10-06
幼儿园小班教学计划秋季06-09
幼儿园小班第三周周计划10-02
幼儿园小班学科教学计划10-05
幼儿教师教育教学计划小班10-31
幼儿园小班教学计划新11-04
幼儿小班班主任工作计划11-08
幼儿园小班一日常规工作计划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