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 识字三(通用9篇)
孟利革
情景创设:同学们,今天孟老师要在这里公开的讲课,很多老师要来听孟老师的课,你们紧张么? 不要害怕,如果你们积极地配合老师,跟着老师的步伐走,把咱们一二班的最好一面展示给全校老师看好不好?如果你本节课表现积极,回到班里孟老师要给你加红旗,发礼物的哟!好了 在上课前老师送给你们一些儿歌,大家一起拍手读一下吧!生读。这些明快的儿歌又叫对子歌。课前的小知识就补充到这里。
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吧!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瞧,我们的家有多美!(展示图片,出示与课文相关的优美的大自然景物图片)雾:大雾弥漫,弥漫了群山
霜:一粒粒晶莹的水珠挂在绿叶上,闪闪发亮,多美啊!和风:和风也就是春天暖和的风,轻柔的风 细雨:细小的雨,淅沥沥的飘在天空中 朝霞:早晨太阳刚出来是照在云彩上的色彩。夕阳:旁晚太阳落山时的样子。
蝴蝶 蜜蜂:你看他们忙碌的样子真可爱。
李树,杨树:李树结出了紫色的果子,杨树变得更加茁壮 蓝天碧野:蓝蓝的天 绿绿的草地 万紫千红: 许多紫色红色的花朵
鸟语花香:小鸟在树枝上闻着花香快乐了歌唱。青山绿水:青青的大山,清澈的河水
(过渡句)大自然真是奇妙无穷令人前往啊!大自然是我们美丽的家,在这个家园里有美丽的自然景色、各种花草树木和可爱的小动物们,我们都非常喜爱她。一位作家把这些美丽的景色写成了对子歌,板书:对子歌 就在识字3 里 二 初读课文 识记生字
1.(出示幻灯片 识字三课文)你们想读吗?好!我们做好读书的准备,身子坐端正,拿起你的铅笔,做到笔随眼动。读之前老师有个问题请教同学们:读的时候遇到困难怎么办?就像大家所说的遇到不认识的字动手画一画,或请拼音宝宝帮帮忙,也可以问你的小伙伴或老师,把它多读几遍明白了么? 那你们就快快开始吧!
2.读得可真投入啊!现在生字宝宝从课文里跳出来,要和我们打招呼,你认识他们吗?读读看,看你认识了谁?学生自由读大屏幕上的生字。请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提问:你认识哪些生字宝宝?生读。在哪儿见过?
3、你觉得哪些字难读,想提醒大家注意?谁来当小老师?例如:霜是三拼音,请跟我读(霜、朝、蜂、紫)朝是多音字。Zhao朝霞 chao 朝廷 上朝“霜 蜂”拼读。
4、(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读)开火车读生字。
5.同学们你能用什么好方法很快记住他们吗?同桌讨论。把你的好方法告诉大家吧!(偏旁识字法:雾—霞—霜都有雨字头,你们能给他们组个词么?雾:(云雾)(雾气)霞(朝霞)(晚霞)霜(冰霜)(白霜)。你真是组词小能手啊!这里的的雨当部首的时候可是有变化的哟!原来的这里的一竖变成了一撇,横折钩变成了横勾而且它整个身体都变得短而窄了可要好好把它给记住哟;蜂—蝶都有虫字旁;蝶字左边是虫右边是世+木(世界上的木头被一个虫子给吃掉了)。山峰的峰换一换就变成了蜜蜂的蜂。李—杨都有木字旁。李是什么结构?上下结构 杨呢?左右结构。那你们还见过其他木字旁的字么?都有哪些咱们熟悉的字呢? 梨 桃 柳 松。多的一半是夕,十加一撇等于千,禾加乃等于秀或者说香,把日换成乃就等于秀。优秀的秀 十月十日等于朝。
咱们今天用到了部首归类,加一加 换一换 编谜语的识字方法,掌握了这个多的识字本领,那我考考大家,看看你们是不是真正学会了。我们就一起走进冒险王国去看看有什么难关在等着你们吧?(出示幻灯片 第一关:归类关)出示:三个杯子分别写有 雨字头 虫字旁 木字旁。有雾 霜 霞 杨 李 蜂 蝶 让学生归类。
过渡语:第一关过得很顺利说明大家部首归类法学的很好。那我奖励你们一些红苹果吧!我们看第二关(出示课件 苹果树)请同学们读出正确的读音。晨雾 朝霞 蝴蝶 秋霜 万紫千红 鸟语花香 山清水秀 和风细雨。过渡语:咱们摘到了又大又红的大苹果后一起去字谜乐园瞧瞧吧!(出示幻灯片第三关 猜字谜)1.十月十日(朝),2.多字少一半(夕)3.王大妈,白大妈同时坐在石头上(碧)三 再读课文 理解对子的特点
过渡语:你们真能干。1.这些生字宝宝很调皮,他们又藏到了课文里看看你们还认识他们吗?我们赶紧读读吧!自由读读课文。
2.刚才小朋友读了课文,谁能勇敢的站起来把课文读给大家听一听?当别人读的时候你要认真听,看看他读的正确不正确,如果错了等他读完后给他纠正,读的好的给他鼓掌,有错字的就是纠正。点三位同学。
3.通过读课文,你们发现对子歌有怎样的特点呢?? 眼睛看大屏幕齐读。(字数相同,每句短语都含有一组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或词语)每一句都有,每一句的词是一个对一个,两个对两个,词语的意思相近或相反。、我们在朗读对子时要注意节奏,不要拖长。老师和大家对着读,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拿起书,做好准备。还想这样读吗?同桌小朋友也来读一读。
5、我们要加快节奏,我们拍手读读对子吧!.过度语:孩子的你们真的很能干哟!个个都是朗读小能手,赶快给你们自己鼓鼓掌吧!嘿嘿我真棒!
四 指导书写
这群生字宝宝又出来了,(出示生字)我们也跟他们打招呼?齐读,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吗?这里也有一些样子长得很象的宝宝,谁能找到?(秀香李)他们都有相同的什么,什么不同?
2、书写指导:秀 香 李
A:请大家仔细观察,写禾字头和禾字旁有什么不同?你有新发现吗?禾:第一笔撇短,横画向右上倾斜,收笔和短撇的起笔在一条竖线上,书靠近短撇的末端,与横的右侧相交,拉长,第二撇不宜太长,点点在竖的中间)(老师示范书写)--(禾子头;上下结构,写得比较宽扁;)
B:师范写“李 香 秀”,提醒和 禾字旁很懂得谦让,要不然两撇都那么长,就会打架了,这样一让,这个字就更好看了。要写得紧凑。
C:“秀”重点指导秀(写字要领:上面的禾略扁,写在横中线上,撇捺展开,盖住下面部分,写乃,第一笔的横沿横中线运笔,宽度不要超过上面的禾。最后一笔是捺。)“禾字头”:写得扁一些;撇和捺尽量舒展,要盖住下面部分。香:仿照秀的写法,下面的日不要写得太宽,横折的横写在横中线上,整个字左右对称。下面日的笔顺 竖 横折钩 横 横。李:上下结构 木子头的撇捺也要写舒展开 盖住下面的子,子的笔顺是横勾 竖钩。
D:老师:三个字都说完了,下面同学们自己练一练,写一写。写好以后给同桌看看,同桌之间互相点评一下,哪写得好哪不好,为什么?写完的同桌互相看一看,看他的字写得好就给他画个五角星,如果有错误就帮他指正一下?教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
今天我们的收获真大,认识了13个生字,会写3个字,还学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对子歌。在结束之前大家在一起来复习一下今天认识的生字朋友,让学生读黑板上板书的生字,最后大家来读读今天学的对子歌。(学习方式:齐读)
同学们声音很哄亮,读的也很准确!其实呀只要你善于观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你会发现更多有趣的对子。
【出示幻灯片 作业】1.背一背对子歌给爸爸妈妈听。2.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词语可以对对子?下一节课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找的多。
板书设计:
识字三
据调查发现, 英语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普遍反映语法基础不扎实, 而语法教学又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 它是高中生无法避开的内容;另一方面, 教师反馈说, 他们敬业爱岗, 把语法的规则都讲授清楚, 还配上了专题练习以期巩固学习内容。在实际效果来看, 学生感觉语法繁杂, 在理解语法, 灵活使用语法能力欠缺。笔者认为, 抛开文本, 忽略语境, 先讲规则的教法简单枯燥, 没语境与情节, 缺少自然习得的语境使得学生学习无味, 无新鲜感, 久而久之, 学生对语法的学习望而生畏。根据英语课标 (2003) 关于“语法教学应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出发, 把语言的形式、意义和用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的要求, 刘道义 (2006) 等提出“呈现→发现→归纳→演绎→实践→活用”, “观察→发现→讨论→归纳→巩固→运用”等教学模式, 广泛应用于课堂语法实践。笔者很赞同修红英特级教师提出的3E教学模式, 即:有效语法教学三步骤:Experience-Explore-Express (体验-探索-表达) 。下面为另一位曾放珍特级教师的录播课, 她的课特别能体现3E教学模式, 很适合当前语法教学。
二、课堂回放案例分析
授课老师是龙岩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曾放珍特级教师上的一节录播课, 这里谈谈她的课给我们带来的感受与领悟。
内容:Unit3 Module4 Grammar———V-ing form used as predicative, attribute and the object complement
地点:Yongding No.1 Middle School, Longyan, Fujian
(一) 图片导入、复习并体验新知———情景体验过程
曾老师从“都教授”和“千颂伊”的图片引入课堂, 在复习the V-ing form在前个单元的用法的同时, 也很自然的过渡到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导入高效, 切题迅速。然后应用图片情景体验感知语法, 让学生有视觉的感受与语法的学习, 正如葛文山所说: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 图片就是许多真实场景的再现, 一些漫画、幽默画不但能激发兴趣, 调剂课堂气氛, 而且图片的背后还蕴藏着作者想表达的潜台词, 更能启发学生用英语去思考问题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总之一句话, 用图片来创设语境, 既方便, 又经济适应。[1]
(二) 引导学生归纳规则———规则探索过程
1、规测探索, 归纳规则
总结是实践的升华, 总结让学生有时间思考和内化知识, 从而促进认知。大量的图文观察与体验后, 老师引导学生探索语法规则。老师抛出两个问题:1.V-ing form used as predicative Can you sum up some of the present participles used as predicative?;2.V-ing form can used as the object complement, What kind of words can be followed by the V-ing form used as the object complement? (参考答案:1.astonishing, amusing, confusing, disappointing, boring, encouraging, inspiring, moving, tiring, interesting, missing, exciting, sur-prising, etc.2. (1) 表示感觉和心理状态的动词:see, notice, observe, watch, look at, hear, listen to, find, feel, smell, etc. (2) 表示使役的动词:keep, get, leave, set, have, etc.“使……处于某种状态”)
2、听歌体验语法, 强化规则
听英文歌、理解歌词大意, 教师适当讲解基本概念, 让学生进一步感知Ving形式的用法, 是很自然地围绕本课教学目标开展教学;帮助学生在有知、情、意的语境中体会该语法项目的概念和作用。教师:Listening and learning Listen to a song———Love written by John Lennon, focusing on the V-ing form in the lyrics (歌词) .Try to fill the V-ing forms in the blanks.
Love is feeling, feeling love爱是感受———感受着的爱
Love is wanting to be loved爱是想要被爱
Love is reaching, reaching love爱是延伸———达到彼岸的爱
Love is asking to be loved爱是请求被爱
Love is knowing爱是互相了解
Love is living, living love爱是有生命的———生龙活虎的爱
Love is needing to be loved爱是需要被爱
(二) 学用结合表达输出的过程
1、选词填空, 在文本中使用语法
语法的学习与感受要尽量在语篇中进行, 所以, 在学生理解基本的V-ing形式作宾语补足语的基础上, 教师引导学生在语篇内容中、认识文本过程中应用语法, 达到“语用”之目的。
direct pick out make interest join act entertain
(参考答案:1.making;2.acting;3.picking;4.out;5.joining;6.entertaining;7.interesting)
2、在活动中学习语法
组织小组活动, 提供讨论和互动的机会, 在探究、合作与交流中正确使用语法, 也体现对学生日常会话语言输出的教学设计。
Teacher:Playing a game (In groups of four) .
First, two students act out a situation, then the other two students make a dialogue with the V–ing form used as the object complement.
Eg.
SA and SB (couple) :act out a situation
(quarrelling about housework/…)
SC:What did you see/hear/notice/observe/watch just now?
SD:I saw/heard/…SA and SB quarrelling about housework/…
(3) 作业布置, 巩固成果
作业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复习与巩固, 也是表达环节、学用环节的延伸。课后作业是写一篇关于同学的介绍, 文中要包含至少5个含有Ving形式的句子, 即把前面口头表达的内容转换成书面文本, 通过写的训练进一步加深对Ving形式的印象, 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T:Write a passage about one of your classmates in about 100 words, which contain at least five sentences with the V-ing form.
三、领悟总结
本文让学生在语境中体会V-ing形式的作用和意义, 体现“学中用, 用中学”的教学观, 也是我们语法教学的模板, 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要把语法课堂上得生动、鲜活, 有效, 实施3E教学模式是很好的选择, 现在总结如下:
1、Experience即情景体验, 是让学生以视觉和听觉感官接触的教学媒质为载体, 引起学生对所学语言知识情感体验的环节。[2]创设情景要符合学生的认知, 要引发学生的共鸣, 要有利于操练与体验语法, 教师可用身边的真人真事, 也可以用网络上的各种影音素材或文本素材, 它们可以用于引入学习内容, 呈现语法项目, 激发学习兴趣。另外, 日常生活中, 教师要要保存多点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 为我们备课时所用。
2、Explore即规则探索, 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观察语言、思考问题、小组讨论等途径探究语法项目的环节。[3]教师应提供能够凸显所学语法的阅读文本, 布置探究性学习任务, 组织结对子活动或小组活动, 为学生创造发现、思考和讨论的学习机会, 让他们在同伴合作与交流中寻找语法规律, 正确理解所学语法在语境中所表达的意义。`
3、Express即学用结合, 创造任务驱动使用语法的活动, 方式多样, 可以使用目标语法描述人与物, 猜人猜物, 口头表达于书面表达相结合, 要有听、说、读、写、看等多种活动。教学内容情景化、教学活动交际化、教学评价科学化, 有利于学习, 尽量在语篇中体现语法, 达到内容、形式和意义的统一。[4]
摘要:语法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无法绕开的课型, 中学英语教师也很重视, 每单元一定会安排一节甚至两节的时间进行教学, 但目前大部分学生感觉到语法学习困难, 据调查这与教师教授语法过程中在一味讲解、程式僵化、脱离语境的做法有关。为解决这问题, 本文在描述语法教学现状后结合观察一节优质观摩课后, 提出“语法有效教学三步骤:Experience-Explore-Express”的英语语法教学模式, 以飨读者。
关键词:语法,有效教学,三步骤
参考文献
[1][精彩教学片段赏析7]引导学生看图说话.葛文山de原点英语.网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12d8a00102e4xj.html) , 2013.
[2][3]修红英.高中英语语法“体验-探究-表达”教学模式研究.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5-04-25.
关键词:体育 公开课 理念
中图分类号:G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c)-0245-01
公开课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其作用是积极的,可是有的地区或者有的学校在搞公开课的时候,却忽视了公开课的基本作用,只是关注了其表面上的作秀,只注重形式而没有实质性的研究。在公开课上,我们能看到很多优秀的体育课,但也有为数不少的课不尽人意,更有甚者让公开课走入了一个误区。那么,如何才能使公开课显示出他的应有价值呢,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公开课要宣传成熟的教育理念与思想
我们所说的教育理念一般是成熟的被大多数人们所认可的,它是在一定的区域内与特定的时间内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导向性,能影响到教育活动,特别是每进行一次教育改革,它都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我们的公开课不要宣传那些连自己都没有领会的理念。有的学校为了显示自己在贯彻新的教育理念,或者作一下宣传,常常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让自己的学校的高手上一些公开课,或者邀请其他学校的高手上公开课,甚至为了取得好的声誉,在思想不够的情况下来邀请一些专家或者同级学校上一些有关新理论的公开课。他们的初衷是好的,用这种形式来共同探讨新的教育理念,这种做法我们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在没有充分领会新的教育理念就盲目地邀请他们来听课就值得我们思考了。一两节体育公开课是不会充分说明本校的上课教师已经充分领会了教育理念的精髓的,其实,随堂的常态如果能上好,也能做到体现教育理念。
我们在呼吁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在每节课中要有所体现,它作为一种理念,是与学生的综合发展、个性发展、和谐、可持续发展总的概括。它不仅体现在每节课中,还应该体现在学生的每一个体育学习活动之中。通过多种方法,从多方面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应该重点体现和发展学生的体育能力与素质。但是,直到现在,有的体育教师还是很片面地认为,既然是要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得在无论什么课都要执行这一理念,导致走向了误区,比如,有这样一节体育课《投掷》(初中一年级),在教学时,这位教师进行了大量的爱国主义的教育,占用了大量的时间来讲述我们要热爱自己的祖国,鼓励大家制作飞机保卫祖国,但他不知道,这已经属于本末倒置了。虽然课堂上很热闹,学生为了制作习机,又是剪,又是叠,学生的各个方面的素质得到了发展,但这样的体育课已经不再是体育课了,已经失去了体育味。体育课的本质是增强学生的体质,是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的课。如果以这种方法,体育课就与思品课、劳技课有重复的味道了。诸如这样的体育课还有很多,不再列举。如此体育公开课,其危害是明显的,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执教者有急功近利的表现,他们急于表现自己已经领会了新的教育理念,造成了片面的理解,在不成熟的情况了就开设了这方面的体育公开课。
2 公开课要运用成熟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新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学的方法要多样化,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所谓公开课就是课以在大家面前公开,让别人去鉴赏、去学习,是用来交流的,交流思想与方法,这种思想与方法都要在公开课中得成熟的表现。公开课是成熟的、具有指导价值意义,体现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课堂组织等都是一堂优秀公开课最起码要求。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了,很多科学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是可以推广的。我们在听公开课可以借鉴地应用在自己的教学中。在这些方法中,存在一个区别对待的问题与合理借鉴的问题。在不同的体育课上,不同的时期,教学方法和指导学习方法的运用侧重点也有所不同,这是体育教学的發展规律。我们学习到的这些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在教学中不断的进行革新,做到科学的运用。教法与学法具有一定的传承性与共享性。不仅一个人可以用,其他人也可以用,一种好地方法会被继承下去,被广大体育教师所应用,它已经是经过实践的检验,只有在实践中得出来的好方法才是优秀的方法。
大家注意到,在每次的体育教学改革中,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都会经过一阵残酷的洗礼,甚至引起激烈的辩论。有的学校可能在教学改革方面很积极,往往以大造声势的形式表示学校对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的改革的支持。这样一些学校,往往会利用公开课把这些方法拿来实践与检验,自然,这样一来,公开课就成了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尝试课。
虽然,一个好的教学方法是经过很多次的实践与试验来确定它的可操作性与科学性,但是,作为公开课上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则不能再用不成熟的方法,而是成熟的、可以展示的,可以推广的,具有一定的借鉴性,否则,他可能给别人以误导。另外,体育公开课也不是为了提倡某种理念与一种方法而上课。比如一节公开课“跨越式跳高”,执教者为了突出了合作探究,在一节课中,多次应用“探究”并且为了突出探究,教师还特意多次说“让我们来合作探究”这样词语,结果,在一节课中用于合作的时间过多,不但探究跨越式跳高动作,也探究助跑、探究起跳点,探究起跳腿等等一系列的动作。但是当到了学生练习的时候,这些探究来的知识点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运用,效果很差,学生在一次次的尝试失败,不得已,最后还是老师出马示范解决了问题。很显然,这样的体育课是不能体现合作探究这一理念的,试想一下,本来体育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是一种危险的课,如果在学生探究的时候出现了一些安全问题,那么都是合作探究的引起的,如果少一点合作探究就可能会避免。其次,跨越式跳高,仅凭学生去合作探究是不能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的,甚至有的学生走了很多弯路最后一事无成。这样为了合作而合作,为了探究而探究的体育课已经违背了合作探究的初衷了。
3 公开课要注重它的“韵”
体育教学本来有一定的艺术性,这就要求在教学时要有神韵。在体育公开课中,它常常带着一定的任务,执教者也是在上课前进行了细的推敲研究,借鉴了别人的成果,也运用了许多现行的许多新理论、新思想。但是,有的老师在运用时却与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相脱节,只管主观的拿来用,最后整合起来的体育课看似很好,但当慢慢品味时就会发现缺乏教师的个人风格,这就失去了值得回味的神韵。
综合上所述,公开课固然有一定的做秀成份,但不能过火。要根据公开课面对的不同对象,不同用途,科学的设计,让其用途发挥最大的作用。只要老师们在教学中合理的使用教学方法与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上出正确宣传教育理念,又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的体育课,才是可以借鉴与推广的课。
参考文献
[1]王立东.体育公开课要符合实际[J].中国学校体育,1999(4).
1、认知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学习重点:学文中认知本课生字,掌握“夕、与”等字的写法。
教学准备:
1、同学课前收集祖国各地风景图片、少数民族资料,做词语卡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多媒体播放歌曲《大中国》
师说:是啊,谁不爱自身的祖国呢?祖国是俺们的母亲,俺们是祖国的小朋友,俺们都爱伟大的祖国。今天,俺们就要学习一篇描写祖国山河的三字歌。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自同学字。
1、同学自读课文。遇到不认知的字圈出来,对照下面的拼音读一读,还可以问问同桌,注意把字音对准。
2、卡片检查生字的字音,正音。
3、多媒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带拼音):神州、山川、长江涌、珠峰耸、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民族
这些生字放在词语中你能把音读准吗?
4、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出示生字)这些生字里面有没有你已经会认的字?还没学呢,你是怎么认知的?(同学介绍课外识字方法、途径。)
5、词卡去拼音检查。
相机纠:州---川 鸟---岛 与---写 族---旅
6、多媒体,读去拼音的词。
7、读通课文。生先自由练读,在四人合作读并正音。
8、质疑:课文俺们读通了,你有什么不懂得问题吗?
三、朗读感悟。
1、师说:俺们中国在古代又称神州、华夏,俺们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如画。想去看看吗?(多媒体)
2、你看到了什么?你到过哪里?
3、边看多媒体边介绍有关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的知识。
指导朗读第一、二句。
4、看多媒体介绍台湾。
在俺国东南部有一座宝岛—台湾岛。它虽然远离大陆,但与俺们大陆却是一家的。它自古以来就是俺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但由于历史原因,台湾至今还没回到祖国的怀抱。
指导朗读第三句。
5、多媒体展示全国各族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指导朗读第四句。
6、师生交叉朗读全文。
四、读韵语,巩固识字。
神州大地,山川壮丽;
黄河长江,奔涌不息;
宝岛台湾,隔海相望;
中华民族,奋发图强。
五、指导书写。
1、多媒体出示:夕、与。(点名读)
2、观察:这两个字都是俺们学过的熟字的一局部,是哪两个?
同学讨论说出“夕、与”的重点笔画。
3、教师范写,同学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去拼音个别读,男女生读,分组读,齐读)
师说:上节课,俺们认知了生字、学习了课文。那么,你们和生字都交上朋友了吗?
2、认读词语
师说:同学们可真棒!下面俺们来做个“读词语登山峰”的游戏。(出示多媒体)
只有又对又快的把这些词语全部读对,才干胜利的登上珠穆朗玛峰。
同学自由练读、开火车读词
3、有感情齐读课文
师说:是啊,俺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不只有珠峰,还有黄山、黄河、长江等许多秀丽的景色,让俺们一起再来看看吧!同学们要边看边想课文。(放多媒体)
俺们的祖国美吗?(美)那俺们一起美美的把课文读一读吧!
二、课外拓展,课内外识字相结合1、小组内展示各自收集的祖国山川名胜图片、资料,并当小老师带读自身做的词语卡。
2、评选出“祖国山河锦绣图” 投影展示图片及词语,并作介绍。
3、多媒体出示香港、澳门、台湾的图片让同学了解,渗透课外识字。
4、师说:俺们的祖国山河锦绣,文化悠久,是谁将俺们的祖国变得这样繁荣兴盛?(56个民族人民的一起发明)
5、问:你了解那个民族?说说看
6、多媒体出示有代表性的民族服饰及相关词语。看看图,认认字,读读词。
三、指导书写
1、多媒体出示:川、州、台、争、民、族
生观察分析,同位间互相读读、记记生字,说说怎样把字写好。
2、指名说,相机组词。
3、师重点指导“民、族”
4、同学练习书写。
四、结束全文
1、问:同学们都是祖国的小朋友,俺们能为祖国做些什么呢?
本课是形近偏旁比较识字。最上面是两个表,以两两对应的形式表现了“礻衤”、“宀穴”的“实物——今文字(偏旁)”的演变过程,意在让学生通过了解,本义辨析形近偏旁带字的形式依次列出12个相关词语,以资印证。词语分为四组,配有四组彩图,与四组词语相对应。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区别形近偏旁。
学情分析:这课是形近偏旁比较识字,在前面的识字
3、识字4中学生已接触过同类型的课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关键是帮助学生正确区分“礻—衤”、“宀—穴”这两组偏旁。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
2、比较“礻 衤”“宀 穴”两组易于混淆的偏旁,看图读熟与此相关的词语。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5 个生字。.比较容易混淆的“礻、衤”偏旁。
.看图熟读词语,借助插图理解词语。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生字,正确书写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美观。教学难点:
能够区别形近偏旁。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导入新课
小朋友,这些偏旁你认识吗?出示“日、目、氵、冫”它们分别和什么有关?指名说。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一对长得很像的部首,学习新的生字,看谁的收获最大。板书课题,齐读。
二、借助图画,初读韵文
⒈(出示图和韵文)学生组成四人学习小组。
⒉图上画的是什么?不认识的可以请教组内其他小伙伴。
借助拼音读词语,读准字音。会读了的读给其他小朋友听,不会读的互相帮助。
小组长带领小伙伴合作读,互相正音。指名读。⒊不带拼音,自由练读,齐读。【设计理念】
采用多种生动活泼的方式复现词语,学生始终处于兴奋之中,在愉快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认识词语。
三、探究规律,区别“礻、衤”
⒈了解“礻”的演变过程。
出示“神话、祝福、祖先”,读一读,找一找,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多媒体显示“礻”的演变过程,观察“礻”的古文字像什么?
看看图,读读词,想想这些字为什么都有“礻”这个偏旁?(与神仙、祖宗等有关)
⒉了解“衤”的演变过程。
⑴出示“裙子、裤子、衬衫”,读一读,找一找,你们发现了什么?
(多媒体显示“衤”。)
⑵同桌合作:看多媒体演示“衤”的演变过程,讨论“衤”的古文字像什么。这些字为什么有“衤”这个偏旁?(大都与衣服有关。)
⑶全班交流。
⑷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字也有“礻”或“衤”这个偏旁。【设计理念】
通过多媒体揭示汉字的演变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三、探究规律,区别“礻、衤”
⒈了解“礻”的演变过程。
出示“神话、祝福、祖先”,读一读,找一找,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多媒体显示“礻”的演变过程,观察“礻”的古文字像什么?
看看图,读读词,想想这些字为什么都有“礻”这个偏旁?(与神仙、祖宗等有关)
⒉了解“衤”的演变过程。
⑴出示“裙子、裤子、衬衫”,读一读,找一找,你们发现了什么?
(多媒体显示“衤”。)
⑵同桌合作:看多媒体演示“衤”的演变过程,讨论“衤”的古文字像什么。这些字为什么有“衤”这个偏旁?(大都与衣服有关。)
⑶全班交流。
⑷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字也有“礻”或“衤”这个偏旁。
四、诵读韵文,理解拓展
⑴出示“神话、祝福、祖先”。指名读。
同学们看,词语的周围有几幅图,想想看这些图是跟哪个词语相对应的,用线连起来。
⑵课件出示图,指名说说与哪个词语相连,为什么?全班交流,理解词语的意思。还听过什么神话?神话就是什么意思?(是关于神仙的,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的故事。)这位老神仙拿着一个福字,他是要把幸福送给人们呢,送给老人,是希望老人——,送给小朋友,就是希望小朋友——,所以说祝福就是祝愿别人平安和幸福的意思。你会不会向别人说一句祝福的话?我祝妈妈_____。我们人类就是由原始人进化来的,所以说这是我们的祖先,只要一个家族或者一个民族的上一代,只要是跟我们隔得年代久的,比如说爷爷的爷爷啊,就可以称为祖先。(4)齐读这组词。
(5)出示“裙子、裤子、衬衫”。
(6)小朋友,“裙子、裤子、衬衫”都是衣服中的一种,你还知道哪些衣服名称?
(7)指名读,齐读这组词。(8)连起来诵读每一二两行。
五、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⒈出示生字,指名组词读。
⒉同桌交流:怎样记住这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⒊集体交流:“礻”和“衤”要区别开。
⒋教师指导书写:这些字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⒌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练写,教师巡视指导,相机纠正写字姿势。
六、布置作业
一、掌握学情,忆旧字,学基本字 1.复习熟字,引出生字
(1)做动作,猜抱和跑。
“抱(bào)”“跑(pǎo)”。
(2)找这两个字的共同点。
字形:右边都有个“包”字。
字音:韵母都有ao。
(3)“抱”和“跑”其实是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的两个孩子,他俩都有一个共同的汉字妈妈--包。齐读。
2、我们在学习生字的时候有时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这个字是怎么造出来的呢,它为什么会这样写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谁来说一说这幅图的内容(小宝宝被包在妈妈的肚子里,把妈妈的肚子撑的圆又大)
(2)这是古时候的包字,就像一幅画,画的中间就是肚子里的宝宝,画的外面是妈妈的肚皮。
(3)这是现在的包字。它已经不像一幅画了,但如果你仔细看还能发现一些画的影子,谁发现了。
(4)一个字就是一幅画,这个包字想告诉我们什么意思呢?(包裹)
(5)中国的汉字字形和字义是有一定联系的,掌握这一点,就能更好的学习汉字了。
3.这是与我们小朋友关系最密切的书包,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包”字?你来给包组个词。
4.他们都是表示装东西的包,除了装东西的包,包还能组什么词? 他们都是食物,包有时还表示一个动作,我们可以包什么,还可以包……
(包书皮、包粽子、包馄饨、包饺子)
5.这是
饼干,从数量上来说,他是一()饼干,包在这里是一个量词,我们还可以说一包.?(一包瓜子、一包糖)
这是包拯,这个包是他的姓
6.看,一个小小的“包”字,能组成这么多的词语。我们来总结一下。
二、自主探究,辨异同,学形声字
1.自学生字,读准字音
(1)“包”还特别喜爱交朋友。看,今天它都和哪些偏旁交朋友啦?(出示四个偏旁)读偏旁,说意思。跟这些部首交朋友以后,它们就变成了新的字,请同学们认认真真地把书上的这几个生字和它组成的词语多读几遍,直到读会了为止。
(2)谁来读一读,3、4个人 读,齐读,开火车读。(3)去掉拼音,指名读,齐读。
(4)刚才小朋友读得都很认真,下面老师来考考大家了。我说偏旁,你们说字和它组成的词语。
2.探究字形,理解字义
(1)交流之一:研究“苞”字。
① 出示花苞图片,这是----“花苞”,你能根据图片说说什么是花苞吗?花苞像这样肚子鼓鼓的,顶端稍稍张开,马上就要开放,就叫含苞欲放。
② 花苞又叫花蕾,你知道“苞”为什么是草字头(因为它与花草有关)
(2)交流之二:研究“饱”字。
① 谁来说一说两幅图上的豆荚有什么不同?(圆圆的,鼓鼓的)(扁扁的)
② 像这样圆圆的,鼓鼓的,就叫“饱满”,当我们吃了很多食物的时候,肚子也会----圆圆的,鼓鼓的,所以“饱满”的饱是食旁。
③今天,有的小朋友上课身体坐得笔直,眼睛炯炯有神地盯着老师,特别神气!这就是--(出示词卡)“精神饱满”。齐读。
除了上课的时候精神饱满,我们还会在什么时候精神饱满呢?指名说,(出示做操图,解放军走正步图)看,在时,学生是精神饱满的,在走正步的时候,解放军叔叔是精神饱满的。
③ 遇到美味的食物一下子吃了个够,就叫:--(出示词卡)“一饱口福”。
④ 金色的秋天到了,老师带小朋友去郊外游玩,看到了金灿灿的农田、红彤彤的果子、清清的池塘、五颜六色的野菊,一切美景尽收眼底,也叫:--(出示词卡)“一饱眼福”。
⑤ 耳朵一下子听到了许多动听的音乐,使人美美地陶醉其中,这叫--(出示词卡)“一饱耳福”。
(3)交流之三:研究“炮”字。
① 出示火炮图片,这是
,炮为什么是火字旁,因为古时候火炮是用火药来发射的,所以炮是火字旁。
②火炮是一种发射武器,在军事上有着重要的作用,火炮发射起来很威风,男生一定很喜欢,男生来读一读,女生也来读读。
你能给炮组个其他的词吗:大炮、炮弹、礼炮、炮台、炮楼、炮声、鞭炮。
② 看!战场上火光冲天,浓烟滚滚,这真是:“炮火连天”。听!炮声非常响,耳朵都快被震聋了,一声接一声连续不断,这就叫--“炮声隆隆”。把这两个词连起来读一读,记在心里!
(4)交流之四:研究“泡”字。
①(出示水泡图)“水泡”也叫“泡泡”。两个相同的字放在一起,一般后面一个要读轻声。
② 生活中什么时候会见到水泡?(金鱼吐泡泡、洗衣服的时候,下雨的时候地上有泡泡、洗澡的时候,摇晃可乐的时候)
泡为什么是三点水旁,与水有关。
看,这些泡泡飞起来„„„„„„我们一起美美的读一读(5)让我们再一起美美的读一读这些字词。
(6)仔细观察这些字的字音和字形,你发现了什么?
它们都带包,所以它们的读音相似,我们把包叫做这些字的声旁,出示声旁表音。
这些字的偏旁不同,表示的意思也不同,我们把不同的偏旁叫形旁,表示意思。出示形旁表义。我们把这些字叫形声字。
(7)出示儿歌,这是关于形声字的儿歌:形旁和声旁,组成一个字。声旁多表音,形旁多表义。
小朋友记住这段话对学习形声字很有帮助,形声字在我们的汉字里占了80%左右,学好形声字多我们学习汉字也是很有帮助的。
这些都是形声字的归类识字,中国汉字多有文化,古代人民多有智慧啊。
三、游戏读文,重乐趣,巩固生字
刚才,大家特别会动脑筋!真了不起!我们一起来做个猜字谜的游戏。
四、学习饱和泡,写习字册。区别包进行学习。
1.包 从结构上来说是一个,要想写好这个字,老师送给大家一句口诀:包字头比较小,里面部件往外跑。里面的部件要半藏半露,一半在里面一半在外面。写竖弯钩时要注意:竖直弯圆横拉长。尾巴翘起钩朝天。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识字教学,探究
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 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弱, 而低年级阶段识字的数量较多, 难度也比较大, 如何调节两者之间的矛盾就成了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教师如果遵循传统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单调呆板地机械识字, 时间一长, 他们就会对识字学习感到枯燥乏味, 影响其语言能力的发展, 降低课堂教学效率。万丈高楼平地起, 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环节, 唯有打牢字词的根基, 阅读和习作才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一、创设主动识字的情境
任何知识都在一定的情境之中产生, 最终也会回到情境之中去。知识和情境是相互依存, 相辅相成的, 正如汤和盐一样。假如把十克盐放在我们面前, 我们肯定难以下咽, 但是把十克盐放到一碗汤里面, 汤不仅变得美味可口, 而且盐也顺便被我们吸收了。因此, 教师要善于把情境之汤构思好, 让学生乐于把知识之盐吃下去。低年级的孩子形象思维占据主要位置, 因此, 在识字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优势。设置生活情境, 采用实物、图画、音乐、语言描述等方法手段, 把抽象的词语具象化, 使它们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从而便于学生去理解和运用。例如, 苏教版小语二上“识字二”是一篇采用词串形式识字的课文。如果只让孩子通过简单的跟读和朗读来认识词语, 借助抄写来记忆有关国庆的词语, 孩子一定会感觉索然无味, 丧失识字学习的兴趣, 教师也难以达到识字教学的目标。所以, 我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 设置了孩子观看抗战阅兵的环节。让孩子们看巍峨壮观的天安门城楼红灯高挂, 习近平总书记乘坐阅兵车从金水桥驶过检阅海陆空部队。礼炮轰鸣, 焰火飞舞, 整个北京, 整个中国, 都沉浸在激动和兴奋之中。孩子有了初步的印象之后, 上课时借助多媒体再现阅兵情境, 看到天安门城楼、金水桥, 孩子都会兴奋地大喊, 教师顺势指导识字和书写。每一个词语都配以相应的情境, 让孩子在情境中识字。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得到了积极调动, 生活情境和所学词语得以匹配, 形成了和谐共振。在教师设置的情境中, 孩子主动感知, 主动体验, 他们的识字水平得到提高, 知识视野得以拓展。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进行想象, 在想象中认读词语, 理解意思, 学会运用, 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制作图声并茂的课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融合了视听与计算机的优势, 让图文、音频和视频等有机结合, 化抽象为形象, 变深奥为浅显。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当我们想教会儿童读和写的时候, 应该让他们置身于音乐、图画、幻想的世界里。因此, 在识字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形象直观地呈现相关的词语, 能够加深孩子的感性认识, 并由感性向理性平滑过渡。同时图文并茂的情境, 优美动听的声音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 调整学习的情绪状态, 将孩子的学习欲望转化为识字的内驱力。心理学表明, 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保持的时间大约在十分钟左右, 因此, 教师应该想方设法来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多媒体课件可以通过精美的画面和动听的乐曲来激发孩子主动学习字词, 使他们能够带着兴趣主动走进文本, 他们的思维总是被课件所牵引, 识字的学习效率就得到大大提升。例如, 教学苏教版二上“识字一”的时候, 我设计了如下课件: (1) 秋景动画图。秋风送爽, 枫树叶红了, 柳树叶黄了。菊花婀娜多姿, 竞相开放, 桂花散发着阵阵花香, 苹果穿上了红袄, 葡萄披上了紫袍……一阵秋风吹过, 银杏叶在枝头翩翩起舞, 好像跳着扇子舞。不少叶子打着旋儿从枝头飘落, 随风飘飞, 好像黄蝴蝶在漫天飞舞, 树下铺上了一层黄色的地毯。荷塘边芦苇在风中摇摆, 池水中人们忙着采莲藕。兴高采烈的孩子来到田野, 感受着秋天给人们带来的丰收喜悦。 (2) 背景音乐:《秋日的私语》。 (3) 根据学生的观察和发现出示词语:金秋、烟波、水乡、芦苇、莲藕、荷塘……通过投影显示, 一幅图声并茂的秋景图把孩子带入了硕果累累的秋天, 激发起孩子对大自然的感情。抽象的词语和形象直观的视频无缝对接, 引起孩子思想上的共振, 他们立即就变得兴致勃勃, 其学习的内在动力得以激发, 课堂学习效率得以提升。
三、引导丰富多彩的阅读
引导孩子识字的目的是为了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字词进行阅读和写作, 识字是阅读的根基, 广泛的阅读能够促进学生识字能力的提升。在识字的基础上读书, 在读书的过程中识字。识字和读书就这样相辅相成, 同步发展。教材提供的仅仅是阅读教学的范例, 而阅读绝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 而应该广泛地涉猎才能让视野更加开阔。教师应该为学生推荐更为广泛的适合低年级孩子阅读的书籍。比如绘本、童话故事、童谣、科幻小说等, 这些都是孩子感兴趣的。课间, 我经常看到孩子在阅读, 有的独自阅读, 有的和伙伴共同阅读。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 孩子的识字水平不断提升, 知识面也不断拓展。
四、结束语
总之,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识字的内驱力, 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识字, 主动识字, 丰富学生的词语世界。
参考文献
[1]田本娜.识字教学的传承和创新[J].课程·教材·教法, 2001 (03) .
一、开始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Good morning, Miss CHEN 1.“今天我们主要学习头部的几个部位的英语名称”
2.用“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And you?” “I’m fine, too.Thanks.”互相打招呼。
二、课程展示 1.新单词学习
首先,给学生一一指出身体部位,学生用中文抢答。如“鼻子”,老师回答其英文名称“nose, nose, nose”,然后让学生们跟着念“nose鼻子”,“nose鼻子”,“nose, nose, nose鼻子”,“n-o-s-e, nose鼻子”,“n-o-s-e, nose鼻子”。接着再重复一遍。“nose, nose鼻子”。
(nose鼻子;脸 face;嘴巴 mouth;眼睛 eyes;耳朵 ears依次学习)
老师给学生指出人体部位,让他们说英文名称。“nose鼻子”(nose鼻子;嘴巴 mouth;眼睛 eyes;耳朵 ears,手 hand,脚 foot;依次学习)
。这个过程中,老师及时纠正学生们发音不标准的单词。更多对学生们鼓励“Good.”“Very good.”“Clever.”“Ok.”
紧跟着老师随意点学生起来根据所指部位说英文单词。2.小游戏巩固练习
学生考老师。全班同学可以抢着站起来说中文名称,如“脸”,老师说英文名称“face”,大家一起念“face, face脸”。老师考学生。“eyes.”学生们齐声抢答“眼睛”。
(nose鼻子;脸 face;嘴巴 mouth;眼睛 eyes;耳朵 ears依次学习)
3.跟老师一起在“四线格”里拼写新单词。(nose鼻子;脸 face;嘴巴 mouth;眼睛 eyes;耳朵 ears)老师在黑板上写,学生们一边念出声一边用手在空中划写。
4.做书本
板书:open 打开
close闭上
touch触摸
your你的
老师领读,学生重复读。熟悉游戏中会出现的陌生单词。让学生在书上做笔记,标出中文意思。全班一起听老师发出指令“Open your mouth, please.”“请张你的嘴。”“Close your eyes, please.”“请闭你的眼。”“Touch your ears, please.”“请摸你的耳朵。”
5.抢答练习“Look at me!”
老师随意指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学生抢答其英文名称。请出志愿者在黑板前随意指自己身体某个部位,分组抢答其英文名称。小组间做比赛。
三、对话练习
板书: 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And you?
I’m fine, too.Thanks.1.老师读一遍,学生跟读一遍。反复三遍以上。
2.分析how are you中文意思和出现的语言环境。好久未见的,询问他人身体状况的等。
3.同桌间互相询问对方读熟练后,请学生们以对话的形式分组在黑板前表演出来。
五、回顾课堂内容。
全班学生一起回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英文名称。如“ear, ears-耳朵”,“eye, eyes-眼睛”,“nose,nose-鼻子”,“face, face-脸”,“mouth, mouth-嘴”。
1、回忆和了解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和情境,充沛考虑对方的身份和地位,能有针对性地得体地劝说。
2、了解和感悟劝说的战略和技巧,能态度真诚的劝说他人。
3、通过创设具体的场所让同学明确发言稿的写作特点和要求,学写一份发言稿。
【课时布置】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课前准备
1、收集与水资源有关的资料。
2、校内师生浪费水资源的镜头捕获图片。
3、写字板若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话题
1、展示图片:
(幻灯片展示本校水资源浪费的新闻图片,图片下配有简短的文字说明。)
2、画外音,引出讨论:
导语:最近,我在学校内发现了这样一些现象,有些同学水龙头打开后不关上,任水白白流淌;有些人关不紧,任水滴漏;还有些同学洗手时,水龙头开得很大……
发生了这样的事该怎么解决?
3、生畅所欲言,导出话题。同学各抒己见。
(建议书、报告老师、劝说、写警示牌、开班会……)
教师归纳,并引导同学选择合适的方法之一──劝告(板书)。
二、小组交流,探究方法
导语:劝告人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以理服人。那么,怎样才干以理服人呢?让我们来讨论一下。
(准备:各小组领写字板一块。)
1、小组就怎样以理服人展开讨论,小组负责人负责记录本组发言提纲。
2、小组上台交流:
(各小组汇集一起点写在黑板上,不同点留在写字板上。)
一起点:
用水资源的珍贵来劝说。(生成、不可再生)
用水的用途来劝说。
用积水成渊的故事劝说。
不同点:(留在写字板上)
3、教师补充:教师根据同学发言情况 做出相应的补充。
4、听录音:明确诚实的态度在劝说中的作用。
⑴ 导语:同学们,我们的道理已经准备得很充沛了,那么让我们来听一听两位同学劝说的开场白。
(播放录音1)
甲1:乙1同学,快去把水龙头关掉,水在那里哗哗地流,太浪费了。
乙1:关你什么事?(一边哼歌一边走)
(播放录音2)
甲2:乙2同学,你刚才水龙头忘了关了,水哗哗地流,我觉得很可惜。
乙2:噢,对不起,我忘了。(回头把水龙头关了,流水声停了。)
⑵ 比一比,说说自身的想法:
甲1 甲2
态度:生硬──和气
语气:直接──婉转
角度:自身──他人
结果:接受──拒绝
生小结:
甲1说话的时候语气生硬,有指责批评的意思,引起了乙1的反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甲2说话婉转、诚实,至表示了自身的态度,并无指责之意,所以对方接受了他的建议。
师小结:劝说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仅靠理由的充沛是不够的,诚实的态度、婉转地表达是让人接受的前提。
三、创设情境,尝试实践
要求:同桌分别扮演劝说者和被劝说者,他生当群众。
尝试实践:生应用劝说提纲展开劝说工作,他生适时插话补充。
师教师相机引导同学依据提纲有理有节地劝说,提醒同学不要扯与话题无关的事。
四、组织评价,促进提高
1、评一评:
对话理由是否充沛,态度是否诚实,被说服者是否心悦诚服,还有哪些道理没有讲清楚?
2、利用媒体适时补充出示关于水资源的资料,各个同学根据自身的需要摘录、补充自身的提纲。
3、擂台赛:
⑴ 推荐两组4人上台,展示劝说身手。
⑵ 评一评:
评价规范:态度是否诚实、调理是否清晰、理由是否充沛、表达是否婉转,被全者是否心悦诚服。
五、创设情境,拓展劝说
1、生活中,需要劝说他人的情况有哪些?
(爸爸的烟瘾很大,妈妈多次劝爸爸戒烟,可他就是不听;走到大街上,好朋友把果皮随手乱丢,其实不远处就有果皮箱;剧院里,大家都在静静地看戏,可身旁的两个人就是说个没完没了;邻居的大哥哥一放学就玩电子游戏,顾不上吃饭,既影响学习,以伤身体……)
2、每位同学选择一种情况,分小组练习劝说。
3、小组推荐两位同学面对全班同学展示他们的劝说情况,组织评价。
六、作业
【公开课 识字三】推荐阅读:
识字5公开课06-13
《识字6》公开课教学设计11-20
二年级下识字7公开课教案05-27
二年级语文上册 识字7(公开课)教案03-12
整体识字课09-19
识字课作业设计10-18
《识字六》说课材料02-28
识字课教学模式03-23
识字教学三突破09-09
识字三-教学教案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