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2024-07-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共8篇)

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篇1

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

在人类历史上,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之中,都是历史活动的参与者,都在历史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但这不意味着每一个人的作用都是一样的,更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对历史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事实上,不同的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有大小之分,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个人按其对历史发展的作用大小,可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普通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较为一般,但也绝不能忽视;历史人物的作用比普通个个人的作用要大的多,他们会在历史进程中留下明显的印记。按照历史人物的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又可分为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正面人物也称杰出人物,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包括杰出的历史家,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文艺家等,反面人物则主要是那些逆着历史潮流阻碍历史发展的反动阶级和分动社会视力的代表人物。

无产阶级领袖也是杰出人物,但他们又与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不同,他们的历史作用是历史上其他杰出人物所无法比拟的。他们是历史上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无产阶级的优秀代表,肩负着领导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彻底埋葬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的伟大历史革命;他们具有高度的素质,通晓社会的发展规律,能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争取彻底的解放斗争提供理论知道,指明方向和道路,他们能与人民群众同命运,真正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并为之奋斗终身;他们善于总结群众的斗争经验,集中群众的智慧,制定正确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战略。领导和组织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和成功。历史证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取得的买一个胜利,都是和无产阶级领袖的杰出贡献分不开的。我们要热爱无产阶级领袖,维护他们的威信。同时也要认识到无产阶级领袖是人,不是神,他们也有不可避免的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因此不要神话领袖,搞个人崇拜。

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篇2

一、情景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复杂多变的历史现象

历史现象是复杂多变的, 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必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 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 还历史的本来面目, 不被表面现象及假象所迷惑。

历史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社会, 社会内容是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 只不过是过去的社会, 是活生生的过去而已。历史本身的这种生动形象性决定了在历史课堂中要采用情景教学, 否则就失去了历史最原本的东西。当然, 设置情景具有选择性, 要依据一定的主题选择典型的情景。设置具有代表性的情景, 便于学生以此情景为基点进行思考, 得出历史结论。比如, 在讲到清政府为什么会禁烟时, 就可设置这样的情景:清政府的营房里, 烟雾弥漫, 将士们贪婪地吮吸着鸦片。教师或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 或放有关录像。在这一情景下, 学生就会很容易想到, 鸦片走私严重削弱了清朝军队的战斗力, 而军队是国家的强大支柱, 可见鸦片走私严重危及了清政府的统治, 所以道光帝接纳了林则徐要求禁烟的上书, 主张禁烟。可见, 历史本身的形象性、生动性、丰富性要求高中历史课堂设置情景, 这有利于学生从感性到理性进行思考。

二、情景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方法

素质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心的全面教育, 使各方面教育协调统一, 从而培育全面发展的人。由此可见, 素质教育更注重学生全面的发展, 更注重从学生这个角度来思考教学, 不同于应试教育仅仅偏重于教、偏重于对学生的灌输。具体到历史课堂, 情景教学就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 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感受, 它不是强迫学生被动地接受什么, 而是设置情景, 让学生主动走入这个环境虚拟地感受, 唤起学生的心理反应。比如, 还是上述对清政府军队吸食鸦片的描述, 学生仿佛看到了清政府军队官兵的无精打采、极端虚弱, 这样理解“英国大量走私鸦片危及清朝统治, 道光帝采纳禁烟”也就容易多了。从中也可激发学生的情感, 认识到大量的鸦片走私给中国人民带来的严重危害, 激起对西方列强憎恨的感情, 从而培养了爱国情感, 实现了德育目标。又如, 在对清政府军队吸食鸦片的场景作了生动形象的描述后, 老师在这种情景下, 可以设问:“清朝将士大量吸食鸦片会带来什么影响?”学生回答:“会削弱清政府军队的战斗力。”老师接着引导:“军队是一个国家的强大支柱, 在当时西方列强对外大肆侵略扩张的情况下, 清政府军队战斗力的削弱又会带来什么影响呢?”学生很容易了解正是因为鸦片大量走私严重危及了清政府的统治, 所以道光帝才主张禁烟。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到, 情景教学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平台, 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方法, 正受到许多老师的青睐。

三、情景教学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果在一堂课中教师能够精心设置情景, 采用情景教学, 则学生的反应是最为显著的:“知识间的联系容易理解了!对历史知识印象加深了!”这就是情景教学取得的效果, 这就是老师希望看到的。情景教学为什么会便于学生理解呢?这是因为情景教学能够使学生进入历史环境, 这个历史环境对他不陌生, 他好像是这个历史环境中一份子。这样, 他就能更自觉更好地思考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为什么会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呢?历史情景的形象性、生动性自然会刺激学生的感官, 加上学生由于置于历史情景中而进行思考, 印象加深是显而易见的。更重要的是, 这种情景教学促使学生掌握了思考历史问题或其他问题的重要原则和方法, 即思考问题要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思考, 不能脱离这个环境。

四、情景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有其认识论依据

认识必须经过感性认识才能上升为理性认识。也就是说, 在历史教学中, 学生必须有大量的感性认识, 最终才能形成理性认识。否则, 学生就只能死记硬背, 而不能很好地理解历史结论, 更不能培养历史思维能力。而采用情景教学, 就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设置情景需要把大量的资料和图片, 或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或用多媒体展现给学生, 这不仅能够大大引起学生的兴趣, 还能够大大刺激学生的感官, 促进其思维的活跃, 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理性认识。比如在讲解中华民国成立时, 就可以设置这样的情景:用幻灯片显示“孙中山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誓词”、“孙中山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国务会议”的图片, 并配上解说, 这样就可以给学生展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新面貌。此感性认识容易上升为理性认识: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起码在形式上已经建立。

总之, 课堂是教授、学习知识的课堂, 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平台;历史与社会教学课堂则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塑造人格的阵地。在创设情境基础上的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塑造高尚人格的巨大作用, 其他学科永远无法替代。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普通高中新课程放方案学习资料汇编.2000.11.

[2]陆志平主编.激活创造的潜能——南京金陵中学研究型课程探索与实践.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8.

[3]安桂清.研究型课程探微, 课程教材教法.2000, (3) .

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篇3

一、在历史教学中引用历史文献,有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度和领悟度,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发挥长知识的作用

历史具有过去性和不可重复性。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往往由于立场、角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解释。在历史教学中,借助历史文献这一通往过去的媒介,教师就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分析、推理和想象,体验、理解和感悟,从而更好地认识历史,把握历史的本质和规律。

(一)运用历史文献突出重要史实

那些反映历史基本面貌的、影响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史实是历史教学的主干知识。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历史,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和把握这些重要史实。新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为了突出那些重要史实,往往在正文中就引用历史文献资料对它们进行相对完整和具体的阐述。以朱汉国主编的人教版中学历史教材为例,教材正文引用历史文献资料时,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转述或概述,如教材在讲到秦朝对工商业的管理时,转述了秦律中的《均工律》;二是直接引用,如教材在阐述战国时墨子的思想主张时,对墨子提出的判别知识的三条标准,就直接引用了历史文献的原文。又如,教材存阐述工业革命对人口职业结构的影响时,也直接引用迪恩和科尔编著的《英国经济的增长》一书中“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以加深学生对重要史实的理解和领悟。

(二)运用历史文献印证、解释历史

除正文以外,教材还辟有“资料卡片”“学习思考”“知识链接”“材料阅读与思考”等栏目,摘选历史文献资料以印证、解释历史。首先是印证。如必修第二册专题二第三课“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中,“资料卡片”栏目摘引的两则文献资料的作用就是印证:一则引自《清朝续文献统考·征榷考》,用来印证教材正文“各级政府用苛捐杂税勒索民族工业,其中以厘金的危害为最大,极大地加重了民族工业的负担”的说法;另一则引自1946年7月8日《解放日报》,是对教材正文“抗战胜利后……美货汹涌而至,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说法的印证。其次是解释。如必修第一册专题三第一课“太平天国运动”中,“资料卡片”栏目摘引的容闳《我在美国和中国的生活记忆》的一段材料,就用于解释《资政新篇》未能实行的原因。

(三)运用历史文献释疑解难

教材中的疑点、难点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教师要想方设法向学生讲明讲透。如在教学必修第一册专题一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时,为解决“宗法制的特点”这一难点,教师可以选用杨宽《西周史》中的一段材料:“……按照宗法制度,周王自称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称为天下的大宗,是同姓贵族的最高族长,又是天下政治上的共主,掌有统治天下的权力。天子的众子或者分封为诸侯,君位也由嫡长子继承,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是国内同宗贵族的大族长,又是本国政治上的共主,掌有统治本国的权力。诸侯的众子或者分封为卿大夫,也由嫡长子继承,对诸侯为小宗,在本家为大宗,世袭官职,并掌有统治封邑的权力。卿大夫也还分出有‘侧室’或‘贰宗’。”通过对该文献资料的分析,学生很容易理解宗法制的核心和特点以及它的目的和作用。

二、在历史教学中引用历史文献,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历史感和真实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引趣激学的作用

(一)运用历史文献补充细节,使学生感受历史的鲜活、形象与生动

如在讲述康熙亲征大败准噶尔贵族噶尔丹的乌兰布通战役时,可以引用魏源《圣武记》中的材料:“八月……我军进出,大战于乌兰布通。贼骑数万阵山下,依林阻水,以万驼缚足卧地,背加箱垛,蒙以湿毡,环列如栅。士卒于垛隙发矢镜,备钩距,谓之‘驼城’。我师隔河而阵,以火器为前列,遥攻中坚,声震天地。自晡至暮,驼毙于炮,颓且仆,阵断为二。步骑争先陷阵,左翼兵又绕山横击,遂破其垒……”通过这段文字。学生能感受战场壮阔的情景:一边是数万负隅顽抗的叛军,一边是英勇善战的清军;两军激战,声震天地……义如,在教学“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时,可引用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一段对当时都城东京城的捕述,使学生对当时的商品经济发展有更加具体、生动而真切的了解。

(二)运用历史文献营造氛围,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感受和体验历史

在教学选修3第五单元第一课“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时,可选用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一段文字:“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这段文字会让学生产生犹如身处追悼会现场,正在聆听恩格斯讲话的感受,油然而生对马克思的崇敬之情。

(三)运用历史文献还原真相,使学生把握历史的真实

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有时会产生些错觉。例如,在比较“巴黎和会”和“雅尔塔会议”的相同点时,对“两者都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这一结论,学生都表示不能接受,雅尔塔会议怎么也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了呢?于是,笔者展示了雅尔塔协定中关于苏联在结束欧洲战事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1)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2)由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的恶果以前权益须予恢复(其中包括痒页岛南部吉林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苏联存大连港的优越权须予保证)。这样一补充,学生一下就明白了,有时,即便对一些看似毫尤争议的人与事,学生也会产生错误认识,如有一些学生就佩服希特勒。为了让学

生端正认识,以往在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说理的方式,但效果往往不理想。笔者认为,要纠正学生错误的情感离不开理性辨析历史是非的基础,通过史料,让学生走进历史、接触历史、改变想法。于是,笔者引导学生以“什么是法西斯专政”为题,共同搜寻相关历史文献,通过阅读铁证如山的史实,揭开希特勒人类公敌的真面目。

三、在历史教学中引用历史文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发挥启思益智的作用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有目的地指导学生阅读、分析和运用历史文献,以利于学生发展历史思维的能力。

(一)依托历史文献进行感知和想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如在教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时,可以先引用16世纪的一则英周民歌材料:“机间宽义长,织机二百张,织工二百人,排列成长行。……旁有一大屋,女工共百人。……外面一间屋,童工一百五,并坐捡细毛,不敢怨劳苦。都是穷苦人,终日不休息,清晨到深夜,各得一便士。……又有一大厅,五十剪毛工,施展好手艺,天衣全无缝。又有八十人,洗呢更浆呢。染工又八十,呢绒着颜色。二十擀制匠,整呢折成匹。”然后让学生依据材料展开想象,以同一身份进入手工工场,去感受当时处于资产阶级残酷的统治政治、经济压迫下工人们的生活处境,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为学生理解相关知识创造条件。

(二)依托历史文献进行分析和概括,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在教学选修3第二单元第一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时,笔者引入《论语·季氏》的一段材料:“殷因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白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学生通过归纳和概括,从中得出孔子对春秋时期社会变革的基本态度:孔子持一种因袭论的政治观点,对于当时的社会变革抱着保守主义的态度,因而对当时的社会政治现象极为不满。

(三)依托历史文献进行比较和综合,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比如在教学“洋务运动”时,我们就可以利用下面的材料?

【材料一】就洋务运动本身的实践来看,它基本上是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正常发展,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畸形发展,它是在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和中国封建主义摧残下的一个受封建性和买办性控制的畸形发展的资本主义婴儿。

【材料二】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是一个具有进步性的运动。它是独立的封建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初期历史的必然表观。它揭开了封建中国采用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序幕。它与封建顽同势力的斗争,实际是促进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这种发展的斗争。它与外国侵略者的斗争,反映了中华民族与外国侵略者的矛盾,也反映了新兴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同正走向没落、垂死的西方资本主义的矛盾。

让学生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比较两种不同的观点,就能使学生对“洋务运动”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学习用辩证思维的方法去看待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现象),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历史教学中引用历史文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挥改教促学的作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学习获取知识的过程,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与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是否真正体现了学生课堂活动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文献,意味着将历史学习视为一项探究过去的活动,以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实现从知识的静态预设性向知识的动态生成性的转变,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式向主动探究式转变。

(一)巧设问题,引导学生围绕历史文献资料展开探究

教师结合教学内容选取一则或数则历史文献资料,并根据所选资料层层设问,组织学生讨论,启发学生思维,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如在教学选修教材4专题一第二三课“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时,笔者选用了《资治通鉴》中关于唐太宗与大臣在贞观四年就如何处理东突厥的政策问题进行一番争论的材料,并设问:(1)根据上述材料,讨论中出现了哪三种意见?(2)唐太宗处理东突厥问题采取了什么办法?有何历史作用?(3)唐太宗处理这一问题的决策过程,反映出贞观之治的什么特点?在探讨中,学生围绕文献资料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在交流中走向共识与理解,在探究中主动地完成知识的建构。

(二)巧立辩题,引导学生依据历史文献资料加以论证

教师存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围绕可能引起学生观点分歧对立的一些历史人物或事件,巧立辩论主题,组成辩论双方,组织学生依据历史文献资料展开辩论。如在教学“中周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时,可以组织“秦始皇功过辩”;在教学“辛亥革命”时,可以组织“辛亥革命成败辩”,等等。在组织学生辩论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条件和教学的时间安排,采用不同的方法。合适的做法是,教师选取并向学生提供一些来源不同的历史文献资料,引导学生去分析历史文献资料的内容,从中引出自己的观点以及支持此观点的证据。如果条件允许,时间又比较充裕,教师可向学生推荐一些历史文献的目录,让学生自己在历史文献中找论据。甚至还只提供辩题,让学生自己搜索文献,收集论据,展开辩论。

(三)巧选课题,引导学生搜索历史文献资料进行研究

历史上重要的历史人物和重大的历史事件众多,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选取若干主题,尝试类似于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方法,收集、运用历史文献资料,进行课题研究。此法能从根本上促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掌握开启历史知识宝库的钥匙,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研究的能力。尽管在对课题的研究中,学生显得稚嫩不成熟,研究成果也比较肤浅,但课题研究不仅使学生成为学习者,更是成了参与者、研究者,从中有益于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可贵精神。

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篇4

世界现代史是史学领域中一门新兴的学科,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历史可以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这五种社会形态,反映出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世界现代史是人类社会处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历史。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极大地削弱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激化了帝国主义的各种矛盾,1917年11月7日,俄国人民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首先突破国际帝国主义阵线,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世界大战的爆发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重大事件,毛泽东同志精辟地指出:“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①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它是人类历史的转折点,也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世界范围内的基本矛盾除了资本主义国家内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外,又增添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构成了世界现代史的基本内容,决定了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过渡的总趋势。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制度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是完成这个伟大过渡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由于各国国情不同,过渡的形式、途径、方法和速度也有所不同,不会按一种模式同步前进。

世界现代史是史学领域中一门年轻的、政治性很强的学科,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以及当前世界形势有着密切的联系,今天国际上和各国所发生的许多事件,都可以从世界现代史中找到它的渊源,通过世界现代史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科技、文化意识形态等历史进程的全貌,它不仅是历史知识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国情教育、道德情操和革命理想教育的最直接、最生动、最重要的材料。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是政治思想教育的主要方向。

世界现代史中,有许多革命导师关于“四项基本原则”的论述。马克思在1852年就明确指出:“我的新贡献就是证明了下列几点:(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②列宁反复强调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他指出:无产阶级专政“不仅对推翻了资产阶级的无产阶级是必要的,而且,对介于资本主义和‘无阶级社会’即共产主义之间的整整一个历史时期都是必要的,只有了解这一点的人,才算领会了马克思国家学说的实质”。③列宁认为:“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也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用这块试金石来测验是否真正了解和承认马克思主义”。④列宁驳斥了对苏维埃政权“损害民主”、消灭民主”的无耻攻击,指出资产阶级民主“是狭隘的、残缺不全的、虚伪的、骗人的民主,对富人是天堂,对被剥削者、对穷人是陷阱和骗局,⑤而无产阶级专政“比任何资产阶级民主要民主百万倍;苏维埃政权比最民主的资本阶级共和国要民主百万倍”。⑥在教学中,应结合史实阐述革命导师的有关论述,使学生从理论上认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性。

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有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这些经验教训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的生动教材。1848年,欧洲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革命,许多国家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都参加了革命,有的还推翻了反动统治,建立了革命政权,但因没有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各国革命先后失败了。而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从而使革命得到巩固。这正反两面的经验教训,都说明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多么重要!又如德国十一月革命和俄国十月革命,在客观条件上有许多共同的地方,但结果却大不相同。德国十一月革命的历史经验表明:要使革命取得胜利,必须有一个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的革命政党,由于德国无产阶级革命派低估了党的作用,没有与机会主义分子决裂,因此,在革命爆发时,德国无产阶级还没有一个战斗政党.斯巴达克联盟虽然进行了英勇的斗争,但它毕竟不能代替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正如列宁所说,这是最大的不幸和最大的危险。在十一月革命的过程中,虽然建立了德国共产党,但毕竟为时过晚,没能提出明确的纲领,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因此,也不可能建立起巩固的工农联盟,致使革命的成果落到资产阶级手中。这些确凿的史实,在教学中如能予以运用,必将加深学生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理解。

在教学中,还可能通过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对比教育学生。如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它震动了整个资本主义体系,使资本主义世界遭受价值2500亿美元的损失(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损失为1700亿美元),并使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百分之四十四。但社会主义的.苏联,不仅没有卷入经济危机,而且经过1928――1937年两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建设,苏联实现了整个技术改造,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苏联的工业产值超过德、英、法,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通过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对比,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苏联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过程中,实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国民经济计划化。通过这“三化”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苏联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曾出现了曲折和失误,二三十年代形成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的“模式”有不少弊端。苏联的经验并不都是成功的,苏联成功的经验并不都适合于各国的情况。各国的革命和建设,只能根据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本国的实际相结合,借鉴苏联的经验、总结自己的经验,探索符合于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

世界现代史教学在国情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情都离不开它的国际环境。我们研究中国的国情。不仅要研究中国的历史与现状,而且还要研究世界的历史与现状。要把中国历史放到世界体系中去认识,只有从世界历史的整体性出发,才能深入领悟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工业革命改变了国际力量的对比,影响波及整个世界。19世纪30――40年代,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首先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一步步地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从此,中国人民革命的性质和内容有了重大变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80年中,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中国的先进分子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曾信仰过进化论、天赋人权论以及形形色色的救国理论,但历尽千辛万苦,结果都失败了。这就是中国旧民主革命即资产阶级范畴的民主革命的结局。

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用马克思主义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马克思主义当时能在中国广为传播,不仅因为它是科学,更重要的是它适应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华民族民主革命的客观需要。

第一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讨论签订和约问题。帝国主义国家无视中国主权,将各国在中国山东非法获得的全部权益转让给日本。为此,中国人掀起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1919年6月28日下午,北洋军阀政府代表团在人民反帝怒潮的压力下,不得不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中国代表团严正指出,“大会对于山东问题的解决办法不公道。……与其承认违悖正义公道之第156、157、158条款,莫如不签字。……舍此而外,实无能保持中国体面之途。故责任不在中国,而在于媾和条款之不公正”。⑦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在国际上产生了极大影响,美国舆论界普遍支持中国,美国议会最终拒绝批准和约与此也有极大关系。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在思想上、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准备,两年后,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出现了“新世纪的曙光”。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屡遭挫折后的彷徨之际,从十月革命的胜利和新建的中国共产党身上看到希望,确定“以俄为师”,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从而形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局面。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沉重打击。危机不仅激化了资本制度固有矛盾,而且导致了国际法西斯势力的猖獗,日本成为亚洲战争策源地,进而发动侵华战争。日本帝国主义大举入侵,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中国人民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中国抗日战争是亚洲各国人民反抗日本法西斯斗争的主力,中国人民的长期艰苦斗争,大大消耗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有生力量。

中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成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某些大国的对华政策总是指向中国内部,力图操纵中国内部政治变化,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国民党统治的中国影响达到顶峰,美国妄想把中国变为美国的殖民地,独占中国是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的对华政策,造成中国的又一次内战。但是,美国没有力量控制中国事态的发展,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力量对比。中国革命的胜利成为十月革命后世界最重大的历史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世界的兴起,在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中,中国作为第三世界的中坚力量,有力地支持亚非拉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极大地改变了过去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世界的局面。

通过分析研究中外历史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认清国际上各种势力是怎样促进或阻碍我国历史发展,认清我国国情的国际环境,这样才能对我国的国情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当然,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求教师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还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教学艺术。

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是历史教学中思想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世界现代史充满着正义与邪恶、进步与反动、战争与和平、光明与黑暗的斗争。教学中可以通过生动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良好效果。各国人民都为历史的进步、为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做出伟大的贡献,都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科学家和文化家等杰出人物,他们的思想、经历、成就,都将启迪学生在“做人”问题上的思考,使他们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使他们热受真、善、美,憎恨假、恶、丑。至于为祖国而献身,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而奋斗的仁人志士、革命先辈的英雄业绩,更是陶冶道德情操的极好材料。世界现代史教学,还有助于人们敏锐而又准确地把握世界发展的趋势与时代转换的潮流,李大钊在论及“现代史学的研究及于人生态度的影响”时说过:“历史的道路,纵然有时一盛一衰、一衰一盛的作螺旋状的运动,但……历史是进步的,我们在此进步的世界中,历史中,既不应该悲观,不应该拜古,只应该欢天喜地的在这只容一趟过的大路上向前行走,前途有我们的光明,将来有我们的黄金世界。这是现代史学给我们的乐天努进的人生观。”⑧这说明正确的历史观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试论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篇5

摘要: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历来是史学界争论比较多的一个问题,对于它的说法可谓是众说纷纭。本文采用一种比较新的观点,附以拙见,对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力图从新的时空观上加以审视,最后得出了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开端,亦即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阶段的结论。笔者认为,洋务运动的弊端固然不容小视,但总的来说,它还是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促使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

关键词:洋务运动近代工业化中国 早期现代化

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而止步于19世纪末的清末‚洋务运动‛所起的历史作用,一直是学术界讨论比较热烈的问题。虽然以前的历史学者也肯定了它的积极性,但是相比之下,却更注意它的缺点和不足,以致于把1895年清军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中国战败看作是‚洋务运动‛完全破产的标志,贬低了它的历史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展开以及现代化进程的稳步推进,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在更广泛的时空观上,从现代化的角度,对洋务运动所起的历史作用进行重新阐释。以这种态度对‚洋务运动‛进行研究会得出一些新颖的结论。笔者认为其中之一就是‚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开端,亦即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阶段。‚‘中国近代化’与‘中国早期现代化’基本上是内涵相同、可以互相替换的历史概念,只不过前者顾及表述传统、突出其历史性,后者涵纳新学、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与贯通。‛

‚洋务运动‛产生于中国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也就决定了‚洋务派‛自身的两重性。传统史家认为洋务派代表人物奕、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是封建性、保守性十分浓厚的历史人物。笔者在此不想对这一问题做过多的争论,只想提醒一下持这种观点的史家,他们是否注意到了当时中国特殊的国情。那时的中国是一个封建性特别浓厚的国家,像奕、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这样的开明地主可谓是凤毛麟角。试想在这样的一个国家里兴办洋务是何等的艰难。因此,我们不能对洋务派及‚洋务运动‛的期望过高。正如李时岳先生指出的:‚简单的说,洋务派的历史任务就是:缩短中外的差距,引进机器生产,实现由手工制造到机器生产的转变,加速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洋务派活动于中国资本主义从无到有的时代,它的任务是实现‘有’,‘有’以后才能谈到发展,那是又一个历史阶段的任务。所以,严格的说,历史所赋予洋务派的任务是促使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而不是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洋务派是不是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呢?应该说,基本上完成了,事实俱在,毋庸讳言,至于完成得好还是不好,那是另外的问题。

在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出现的洋务派,不得不承认英法‚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鲜明,队伍之雄整,实非中国所能及。更抱着‚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这种镇国内、御外侮的主观意图,洋务派开始兴办军事工业。但是,也正是军事工业的兴办,吹响了中国近代化的号角。综观这一时期的国际形势,英国、美国等欧美强国已完成工业革命;‚1805——1833年,默罕默德〃阿里在埃及实行改革‛。与此同时,埃及开办了步、骑、炮各兵种的军事学校,聘用欧洲军事教官,按欧洲方式改组、训练军队,至19世纪30年代,埃及已经拥有了新式陆军20万,海军2万,军舰32艘‛。就是中国的东临日本在明治维新前也开始了军事工业的创办。‚1855年,德川幕府先后决定在江户汤岛制造洋式枪炮,试造洋式军舰。‛‚在明治维新前,这样的活动也不同程度地在西南各强藩渐次进行。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西方列强‚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他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者。因此,我们也可以把中国洋务军事工业的创办看成是东方近代化的缩影。‚这些近代兵工厂以蒸汽机为动力,配备了全套机器设备,采用‘二班制’的大机器生产方式,是对传统手工军械生产方式的彻底变革。把军事工业的创办即国防近代化看作是中国近代化的弊端,就在于它的生产与以往的生产有质的区别,即由手工变成了机器。而在江南制造总局,‚华匠学徒,按日点工给价‛,‚内地工匠,小工则人无定数,视公务之缓急为衡;价有差等,较技艺之优劣为准‛,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在他们的近代军事工业中存在着较为普遍的雇佣劳动关系,这也说明在军事工业内部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随着军事工业的运行,‚非铁不成,非煤不济‛成为洋务派官员的共识,由此引发了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的高潮。

笔者认为,这一举动意义非同小可,它不仅引发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并且可以说民用工业中的一些官僚总办、帮会办本身就是资本家。这一时期的民用工业主要以官办、官商督办、官商合办、商办等形式出现,而以官督商办最为引人注目。‚所谓‘官督商办’,就是以招商的方式,在政府监督下,利用商人资本创办民用工业。这些‚官督商办‛企业都采用股份公司的形式。‚统计数字表明,在轮船招商局初创之时,如购买一股股票,即投资一百两,到1883年6月,经10届结账分红,股息所得,累计已达一百两。更有甚者,中国第一家证券公司‚上海平准股票公司‛于1882年10月24日正式开业,这样,通过直接投资或购买近代中资企业的股票,很多人转化为资本家。另一方面,‚一部分封建官吏以李鸿章等人为靠山,直接参与‘官督商办’的经营管理,逐步转化为中国早期资产阶级的另一种类型——中国早期官僚资本的人格化身。至此,历史期盼已久的中国资产阶级就这样诞生了。而在他们身上,有着鲜明的特点:其一,他们建立了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其二,在他们的经营管理下,这些企业都使用或参用机器和近代改良工具;其三,这些人的日常生活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这一切改变了传统封建小农经济的思维模式,商品经济规律初步使他们的眼界更加开阔起来。

中国早期工业化的步步推进,最终在投资布局上形成了沿海内江五个重点地区: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工业区;以天津为中心的津沽唐秦廊状地带;以武汉为中心的江汉地区;以福州、台湾为中心的、遥相呼应的海峡地区;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这也是近代中国工业的初步布局,这些工业区即使在现代也还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些历史悠久的工厂探究它们的产生有相当一部分可以追溯到洋务运动时期,由此也可以看出洋务运动对现代中国的影响之深,也更能说明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开端。

这一时期,随着与欧美列强交往的增强,洋务派对近代国际关系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由西方输入的均势观念,是洋务派认识近代国际政治秩序的重要理论依据,并对清政府的外交政策趋向产生了潜在的影响。他们对世界军事格局的理解,集中体现在对资本主义中心地带欧美形势的认识上。他们认为:‚就天下大事而论,为春秋时一大战国,德比之于燕,奥比之于楚,英比之于晋,法比之于齐,俄比之于秦,五方并峙,约纵连横。虽然均势之格局是大国实力竞争的结果,但对于均势机制在国际政治中的制衡作用,洋务时期的国人还是做了充分肯定:‚夫各国之权利,无论为君主、为民生、为君民共主皆其所自有,他人不侵夺。良以性法中决无可以与甘为人夺之理,故有均势之法,国无大小无法不立。按万国公法,欧罗巴大洲内,倘国势失平,诸国警惕张皇,且同协力压强扶弱,保其均势之法。盖一国强盛过分,恐其不尊公法而贻患邻国也。洋务时期国人对均势原则和国际格局的理解和认识,目的是寻求中国在现实国际环境中的立足之道和因应之策。在不断遭受侵略的现实处境中,利用列强之间相互制衡的均势局面,以解除中国所面临的危险,成为洋务派的共识。‚尤其是在藩属问题上,以开放为手段均列强之势,被国人看作最可行的政策。所谓钳制之术,‚莫善于此‛。虽然洋务时期的均势观并不能称为完全意义上的近代国际观念,而是在历史经验、传统驭外政策与西方政治原则共同诱发下的混合观念,并且热衷于对均势制衡作用的渲染。对均势道德意义的强调,又使他们倾向于把均势作为维持国际和平、抑制战争攘夺的正义性原则。但这毕竟标志着中国华夷秩序观向近代世界观的演变,其积极性不容抹杀。

浅议历史图片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篇6

历史图片教学是历史直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通过课本的图片和教师搜集、制作的图、画进行教学。“所有用于研究、解说历史的图片都是历史图片。而任何图片,都可以从历史的角度去进行研究。图片与所有的文字、人物、事件一样,一经产生就己经成为历史,它的身上就己经直接或间接带有历史信息。比如一张宣传海报、一张时装照片、一张普通的家庭合影,在它们产生的时候很难发现有什么历史价值,但在若干年以后,倘若它们还能够保存下来的话,其珍贵的历史价值就会显现出来。”

由于历史的“过去性”这个特点,讲的是过去的事,无法直接看到,也无法再现,教师要使学生有历史的感觉、历史的形象,使“过去”能在学生观念中明显再现,就需要借助历史图片,历史图片是历史直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改中提出:“必须高度重视图片史料的功能及教材中图片的运用。我们不再使用插图‟的说法,而将图片资料作为历史的组成部分,以提升图片的功能;还要注意挖掘静态图片资料背后所隐藏的信息;注重对图片资料寻疑设问,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那么,历史图片教学都有何作用呢?

(1)有利于掌握历史知识 学生对图片的信息接受要比对文字的信息接受来得直接,接受时间也比对文字的接受时间快。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解读图片还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跨度内接触到更多的历史信息,记忆的效果也更佳。(2)有利于发展历史认知能力。(3)有利于培养历史情感 图片是凝固的历史,是对过去的高度浓缩和反映,但又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利用历史学科丰富的情感因素,推动学生去感知、去想象、去思维,这比阐述抽象的道理,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4)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 历史资料是历史结论的依据和实证。历史图片是历史资料的一种,在教学中正确使用,1 通过对历史图片进行辨析、解读,探究历史真相,做出评价和解释,从而使学生增强证据意识、问题意识、探究意识以及逻辑推理、思维和理论分析的能力。

经过多年的历史教学,我总结了以下几种图片教学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一)描绘法

这是以图示为主结合语言演示的一种教法。如,指导学生观察《清明上河图》,先对《清明上河图》有一个初步的、一的、粗略的认识,然后通过对局部如行人、商贩、河流、商铺、马车、桥梁等等进行细致的观察,从而对宋代城市的繁荣景象有整体的认识。再如《受到迫害的犹太人》这幅图体现了犹太妇女、小孩都胆战心惊地举着双手,被纳粹党驱赶、屠杀的惨况,使本来难以理解的“法西斯”这个概念,由于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图中犹太人的悲惨境遇,这个晦涩难懂的词一下子就理解了。

(二)联想法

如演示《商代戴手铐的陶俑》时,可引导学生想像当时奴隶们不甘屈服的形象,深刻揭露奴隶殉葬的罪恶。讲《焚掠后的圆明园残迹》时,可以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进行想像,一方面,虽然只是残砖断瓦,但仍然可以想像圆明园曾经的辉煌。此处可联系法国大文豪雨果于1861年对圆明园的评价:“你只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人心神往的、如同月宫的城堡一样的建筑,夏宫(指圆明园)就是这样的一座建筑。”“园中富丽辉煌之景象,非予所能描色揣称,亦非欧洲人所能想见”。另一方面,它也是西方侵略者野蛮摧残人类文化的见证,又是文明古国“落后就会挨打”的证明。

联想法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想象力。

(三)启发法

历史图片能使比较抽象的史实事因或史事意义具体起来。如对阎立本的《步辇图》演示,可组织讨论以下问题,从而启发学生理解唐初对少数民族的安抚政策和唐蕃之间的友好关系。①坐在步辇上的人是谁?②为什么唐太宗要接见吐蕃的使者?③从这幅图中可以反映出哪些社会现实?试举例说明。

又如,以1927年德国漫画《关于危机的预言》来说明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背景。组织以下问题来启发学生:①山下这批人的情形是什么意思?②危崖上那些人悠闲自在地宴会又是什么意思?③这幅漫画影射什么?它跟德国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有什么关系?

(四)悬念法

历史上颇多难解之谜,有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以后自己去寻求答案。如《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可提出以下问题: ①四千六百多年前埃及人建造金字塔,巨大的石头重达五吨,当时又没有起重机、汽车等机械,你认为他们究竟使用什么工具来进行搬运? ②修建金字塔时,没有水平仪,没有动力装置,没有现代化测量手段,如何勘测并平整出五万二千九百平方米的塔基?

有兴趣的同学平时就会留意这些资料,对历史的奥秘作进一步的探索。

(五)比较法

这种方法适合于复习巩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和《战后的欧洲 》这两幅图可以比较,以理解战后同盟国与协约国两大阵营的变迁,德国、奥匈帝国、沙皇俄国、奥斯曼土耳其四大帝国被摧毁,波兰等八个国家新兴。

复习课中可以将《慈禧太后的万寿庆典》《黄海大战》《日本赴欧美参观团出港》等图进行比较,各图的特点明显体现出了清政府的腐朽,黄海大战中中国军队的不堪一击,日本明治维新带来的日本的强大,对于历史发展的脉络,学生自然而然也就清晰了。

(六)概括法

使用概括法的图示教学,一般都需要教师自绘图画或从互联网上搜集各种资料图片。例如《世界文明古国》这幅画,上面确切标有各国国名、各大河流,学 生可以一目了然,对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名称、发源的大河流域、地理位置等内容具有一个非常完整的概念。讲明朝营造北京城,可以绘制一幅金、元、明三朝京都沿革图,理顺金的中都、元的大都、明的北京城三者之间的关系。复习辽、宋、夏、金、元的历史,可以绘制一幅五朝迁变图解,使学生学到的头绪较多的知识予以综合,使之系统化。

历史图片作为一种形象生动的教学素材,也是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图片对于丰富教材内容、使教学更加形象生动、帮助学生理解记忆都有着单纯的文字叙述难以替代的作用。教学实践证明,图片带给大脑的刺激远远比单纯的文字叙述更强烈、直观得多。由于教科书具有其他信息载体无法替代的权威性,必然使教师和学生最信赖和最常用到的历史资源。

在教学实践和探索过程中,教科书中的历史图片的运用需要我们老师转变教学方式,加大对历史图片的重视力度。特别是在突出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今天,为教材配备合适的图片、将文字叙述与图片有机的结合起来,应该是教材编写者和一线教师共同努力的目标。在多媒体教学逐渐普及的今天,多种多样的展示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图片也只有与其他资料共同使用才能更好的发挥其功能。随着新课改的推行以及教学理念的更新,如何使用新版教科书成为历史一线老师最为关注的话题。很多问题在实践过程中必将会涌现,对历史图片的研究和探索必将进一步深入。

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篇7

一、高校财务管理和服务的现状与问题

(一) 多种卡应用系统在运用

目前学校有多种卡应用系统在使用, 教师和学生手中分别持有人事处发的工作证, 学生处发的学生证, 食堂发的消费卡, 图书馆发的借阅卡, 实验室发的实验卡、上机卡, 各大银行发的借记卡和信用卡, 还有移动、联通和电信发售的电话卡、上网卡等, 少则五六张, 多则八九张, 给师生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并且师生保管太多的卡也存在相当的安全隐患。这些卡系统分别由学校内各部门或者银行、通讯部门根据自己的需求, 从不同的厂家独立引进并只能在本部门所辖范围内使用。而各个部门选用的管理统由于没有统一的技术与规范, 因此系统并不兼容, 难以实现人、财、物、信息等资源的统一管理, 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和共享。

(二) 学校财务对各类缴费和消费管理繁重

随着学校发展的扩大及业务处理方式的更新, 各种收费、消费的项目种类日益繁多, 师生员工的现金流通量随之变得很大, 现金的收付、清点及运送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且日益突出, 并且除了应用大量的报销业务、学生收费、管理工作、财务报表之外, 还要应付师生的查询欠费、经费使用情况、经费余额、欠费统计, 等等。加上当前财务信息传递速度缓慢, 导致学校各部门难以获取及时、准确、完整的财务信息。凡此种种均增加了学校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量。

(三) 各种MIS/OA系统中用于师生身份识别的应用没有互连

当前高校各种管理系统均有用于师生的身份识别。校内大多数部门的管理系统分头建设, 分散投入, 信息编码规则在各部门内自成体系, 学校没有建立统一的信息编码规则, 不同校区、部门之间的教职工编码、学生学号编码、固定资产编码、科研项目编码等也各自为政, 造成全校数据采集和处理口径不统一, 同一信息在不同部门更新时, 必须先转化成需要更新部门的信息规则才能更新, 致使部门间的信息共享难以实现。如财务处要使用人事处、学生处、教务处的信息时, 就必须先将这些部门的信息编码规则与财务处的信息编码规则对接, 才能转化为财务处可用的信息。这些对接和转换无疑导致了财务管理成本的提高, 同时也因为转换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失真而降低了数据的准确性, 使得同一信息从不同部门反馈的结果不一样, 极易引起各方面的矛盾, 给财务管理工作带来困惑。

对于学生而言, 这些身份识别系统都是各自为政, 每个系统均有自己的认证方式, 互不相连。比如招生时以考试院转入的新生基本信息为基础建立的教务信息管理系统内有学生的身份识别, 系统信息包括账号和密码、姓名、出生年月、学院专业班级、学号、籍贯;入学之初由学工处建立学生档案管理系统, 系统信息包括账号和密码、姓名、出生年月、学院专业班级、学号、籍贯、入校日期、公寓号等;财务部门也会根据考试院的新生基本信息建立学生的收费和财务管理系统, 会与银行合作为每个新生办理一张用于各种资费结算的借记卡;后勤部门则在新生入学之初为每个新生建立用于餐饮消费结算的RFID卡和用于洗澡的RFID卡, 等等。对于老师及其他管理人员而言, 学校行政部门的OA系统会为每个人建立一个账号作为身份识别来了解学校的有关信息和应用学校的相关文件;教务系统则为每个任课老师建立相关帐号用于对所任课程的管理;科研管理部门会为有关人员建立科研档案, 以便及时了解科研进展和经费使用情况;财务处会为每位老师及管理人员办理用于工资发放的借记卡和用于公务消费的公务卡;校医院则为教职工办理用于医疗的医保卡, 后勤部门也办有用于餐饮消费结算的RFID卡系统。

(四) 服务设施与教学资源得不到合理应用

由于高校各部门的管理系统各自为政, 信息不能兼容共享, 除了增加管理工作量外, 还会造成一些服务设施得不到合理的利用。比如由于高校食堂有补贴, 消费相对便宜, 使得校外人员浑水摸鱼, 大量涌入校园就餐;又比如学校的体育场馆、实验室、机房等设施较为先进, 收费也相对低廉, 管理部门办理使用卡时没有核实师生的身份档案, 在使用过程中更没有做身份验证, 给校外人员可乘之机。这些均占用了师生的福利, 增加了学校的负担。

二、一卡通的功能

(一) 校内功能卡与银行金融功能卡功能

广义上的一卡通应包含校内功能卡和银行功能卡, 两者虽然信息互通, 但物理属性是分离的, 也就是说我们所说的一卡通只是校内卡, 而银行功能卡则是由发卡行发放。为了体现校园卡的特征, 无论是校内卡还是银行卡卡面除印有卡号和LOGO外, 还应印有持卡人的彩色照片、姓名、学号 (工号) 等相关信息。因为目前校园一卡通只能在校园内使用, 不能支持社会上银行的强大功能, 不能在校外使用。但是因为银行对一卡通开放了接口, 所以师生可以非常方便地将银行卡的货币圈存到一卡通上, 使得师生可以在校园范围内进行结算消费。校内功能卡在财务管理上的功能应包含以下几大方面:

1. 电子支付功能:

可在校园内各大食堂、超市及商场、餐饮场所、通讯网点等刷卡消费;亦可在宿舍进行冷热水水控和电控消费;在实验室刷卡进行课外实验, 在计算机房及电子阅览室刷卡上机;在图书馆刷卡支付丢书赔偿;在体育场馆刷卡运动;在校刷卡就医;通过校园卡领取工资和奖学金等。

2. 费用收缴:

学生刷卡缴纳学费、重修费及各种认证考试和职业资格考试费;预收学生教材款、保险费并实现多退少补。

3. 金融功能:

与合作银行账号绑定, 能通过设在食堂、医院、图书馆等方便师生使用地方柜员机从银行卡向一卡通实时转账, 也可使用一卡通查询银行卡余额, 同时实现在校园柜员机进行存取款。

4. 科研经费结算:

进行学校各类横竖向课题经费核算。

5. 商家资金结算:

实现商家 (如食堂、超市、商场、餐饮业经营点、水电及实验室[含机房]管理部门、图书馆、体育场馆、校医院) 的财务管理功能:自动输出结算报表, 查询各类统计, 出具银行对账单 (对独立商家) , 实现错账及坏账的处理和账目平衡的自动检测;可任意设置各种结算参数来满足不同管理模式的要求;亦可自主设置灵活的消费方式;实现对任意时段的多种统计数据的查询、打印和汇总。

6. 信息安全管理:

可通过一卡通自动更新财务管理系统内的人员变动信息, 并对卡中的财务数据进行加密, 进行数字签名, 增加系统的安全性。

(二) 身份识别功能

通过制定统一规范的信息编码, 实现高校内部各部门或外部对原始数据输入一次就能分次或多次利用的目标, 全校各部门数据信息的高度一致, 确保数据信息的共享, 从而打破了过去部门局域内部的信息规则壁垒, 全校相互协调, 建立起相互关联的相关管理信息系统和公共服务平台, 达到信息规则统一, 资源共享, 这就实现了校园内师生身份的统一认证。全校师生均可以一卡通识别持卡人的身份信息, 实现以卡代证的功能, 校内各类门禁、考勤、各类身份认证均可以一卡通验证, 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信息服务质量。

(三) 查询数据分析报表的功能

实现各类统计并提供数据分析报表的功能。可授权一卡通持有者在一定的范围内查询相关的数据统计及其自动形成的数据分析报表, 如学院、教务、学工等部门的相关人员可以查询按班级、学院、学生类别等统计的应收数、实收数、欠费数、欠费率, 及其可进行随意排序、分类统计的总表、明细等信息。师生也可查询各类科研项目的经费来源和支出的明细, 部门领导可查询各类经费的收支情况。

三、一卡通对财务管理的作用

(一) 实现财务业务与各相关部门业务的关联

一是实现与教务处的数据互联, 进行学费管理。教务处通过一卡通系统将全校学生的学籍信息, 包括新生和老生的注册以及转学、转专业、专升本、留级、休学、复学、退学、毕业等的变化情况及时更新并与财务管理系统对接, 财务处根据教教务处所更新的学生信息收取各种费用, 各种费用的收取工作通过一卡通系统由银行进行银行代扣, 银行按照每个学生的应交金额从其个人银行账户扣交并直接划入学校指定的账户, 同时一卡通将已扣交费的学生信息加载到一卡通系统并打上已交费标记。教务系统则根据一卡通提供的交学费名单对学生进行自动注册, 对于学校认定可缓欠学费的学生也给予注册, 对于确定为恶意欠费学生则不予注册, 待其交完学费后再给予注册, 当学生在毕业或退学时仍有缓欠交费的情况时, 系统则暂时不办理离校手续, 待其交完全部学费后才予以办理。

二是实现与学生处的数据互联, 进行各种奖贷学金的发放。学生处每年根据各学院提交的学生名单进行奖贷金的最终评定, 并将评定结果通过一卡通系统传送到财务管理系统, 由财务管理系统自动审核学生是否有缓交情况后再进行发放。获得奖学金的学生若有缓欠交费的情况, 财务管理系统将直接从其奖学金中扣除。学生处负责的全校学生宿舍信息也可通过一卡通系统上传财务管理系统, 由财务处根据相应的宿费标准和相关杂费标准负责收费工作。

三是实现与银行的互联。由于一卡通与银行有直连端口, 因此财务处可通过管理系统直接下达扣款申请, 银行后台处理或通过在线支付后批量发回对账单, 由系统完成自动对账。避免了银行扣款完毕后再给对账单, 数据交换不及时, 数据格式不统一等问题。

四是实现与各学院的互联。各学院通过一卡通管理平台取得学生缓欠交费情况汇总, 并根据这些信息做好学生各项费用的催缴工作。学院针对不同的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理, 如对缓缴学费的学生进行说服教育, 催促其尽快缴清学费, 对恶意欠费的学生则将其名单发送到教务处、财务处、学生处的管理系统, 各部门再进行相应的处罚;对确实存在困难的学生, 可向教务处、财务处和学工处的管理系统在线提交减免学费或缓交学费的申请, 各部门则对申请者提交的信息进行审核, 并根据国家和学校的相关规定决定是否给予免除或缓交全部或部分学费。

五是实现与图书馆管理系统及校医院收费系统的互联。师生可通过一卡通了解自己借阅的情况, 如所借的图书书目及分布、借期、超期、丢失、赔款等信息, 也可通过一卡通续借和预约借书, 通过一卡通支付赔款和罚款;师生可通过一卡通在校医院治病就医, 通过一卡通支付医药费。

六是实现与科研处科研管理系统的互联。财务管理系统通过科研管理系统取得各类各级横竖向课题的经费情况, 根据科研经费管理的有关政策进行课题经费结算。

七是实现外部信息查询。一卡通可以为师生提供可靠的身份权限认证, 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为教职员工及学生或家长提供查询各职能部门、学院的账目、自身工资、资金、科研经费等经费收支明细及各种费用的缴费标准和缴纳情况等功能。使师生员工能够运用高校财务管理系统查询模块及时查询部门及个人财务信息, 打破空间的限制, 加快信息的传递。

(二) 节约人员成本, 提高工作效率

一卡通应用以后, 校内所有的消费场所将不再实行现金支付, 所有的收入都通过校园卡管理中心进行结算, 并由财务处直接转入商家或者校内各部门的相应账户。这种结算方式可以极大提高学费、教材费及其他费用收取的效率, 有效消除恶意欠缴学费情况。而学生的奖贷学金、勤工助学工资的发放, 购买教材余额的退还等小额现金的发放也可以直接划入一卡通, 大大地减少现金的流动, 避免列造清单, 向银行预约、提款, 通知各单位及个人领取现金, 以及向各单位或 (下转第64页) (上接第67页) 个人发放现金等一列系烦琐的工作, 也免除了日后的查账困难, 同时还能杜绝财务上的道德风险。借助于一卡通强大的数据服务功能, 发放和领取的每一笔记录都存储于专用的服务器上, 持卡人可以随时查询有关信息, 日后的查询和对账非常方便。一卡通的发放和圈存的补助设备可以全天候工作, 不受时间限制。校园一卡通的使用, 颠覆了传统的现金收取和发放模式, 大大减少了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不但可以提高财务工作效率, 而且也方便学生领取, 对疏散人员密度, 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也非常有利。

(三) 保持用户信息的唯一性, 规范财务信息

一卡通统一身份认证系统为校园网络诸多应用系统建立了唯一的认证服务平台, 师生的信息资源被统一存储在系统的数据库中, 校园网内的所有应用子系统均可共享。其中财务管理系统更高的安全级别则充分保证了教工、学生等各类信息来源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对校园网用户而言, 只需要一次身份认证, 就可以对所有被授权的应用系统或资源进行无缝的访问;对系统管理员而言, 则能对各种应用系统用户的集中管理和统一身份认证, 并进行系统级的授权, 改变了传统各自为政的用户管理和认证模式, 大大提高了认证的可信度和可靠性。实现全校统一用户管理后, 财务管理系统会对各个业务子系统录入的数据进行集中管理, 自动完成数据的处理和存储, 并建立一卡通电子档案, 更新后的信息可便捷地被其他用户及时调用, 实现信息的及时互联和共享, 不再通过纸质或者移动磁盘来传递信息, 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节约了管理资源, 实现了会计原始数据采集的及性、准确性和唯一性。

(四) 规范了学校各种服务设施和教育资源的使用

一卡通系统中, 可使校园卡按学年设交费标志, 只有打过交费标记的校园卡才可以进行报到注册, 只有报到注册后一卡通的功能才能全部开放;没有打交费标记的一卡通部分功能处于锁定状态, 不能正常使用。杜绝了各种闲杂人员、未交费学生搭便车使用学校各种设施如食堂、实验室、体育场馆的现象, 使学校的各种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应用。

摘要:文章总结了数字校园环境下高校财务管理和服务的现状, 论述校园一卡通的校内卡、银行金融卡功能, 统一的身份识别功能, 查询数据分析报表的功能, 阐述校园一卡通在学校财务管理上的重要作用:实现了财务业务与各相关部门 (教务、学工、科研、人事、学院、图书馆、校医院、银行) 业务的关联, 节约了人员成本, 提高了工作效率, 规范财务信息以及学校各种服务设施和教育资源的使用。

关键词:一卡通,高校,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邱升齐.商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思考[J].财会通讯.2011, (8) .

[2]窦小玲.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商业文化, 2012, (3) .

[3]刘晴云.谈校园一卡通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 2012, (2) .

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篇8

关键词:韩非子;统治论;法家;法治;外儒内法

收稿日期:2009-10-16

作者简介:具圣姬(1963-),女,韩国首尔人,北京大学历史系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

韩非子作为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主张法治主义。他认为用儒家的“德治”或是“礼治”不可能克服当时战国时代的社会混乱,确信惟有强力的法治才能够控制这种混乱局面。实际上他的法治主义的统治论被秦朝接受为治国原理,让秦始皇平定天下大乱并完成了天下统一。

尽管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国家秦朝的建国政治思想基础是“法家思想”,但随着秦朝的短命,紧接着的汉朝选择了“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统治理念,“法家”走向了衰落之路。尽管如此,谋求国家组织安定发展的法家政治思想,在此后的中国历代王朝国家体制的发展中一直有它的存在价值。那么,在中国历史上强调法治和制度重要性的法家政治思想以及统治论的作用和价值在哪里呢?

中国内地和台湾,以及日本的学术界从20世纪80到90年代,对韩非子的研究相当活跃,但最近似乎又不太关注了。不用说韩国,就连日本和中国学术界对韩非子的思想研究都比较片面化,而且基本上是从哲学层面进行研究。所以,本研究以韩非子的原典为依据,参考中国国内外的先行研究成果,来介绍韩非子统治论的内容、进步性、历史贡献以及相关评价。

一、法家的政治思想

韩非子的统治论不仅包括“法治”,还包括“术治”和“势治”。“法治”继承于商鞅,“术治”继承于申不害,而“势治”则继承于慎到。法、术、势“三治”作为君主所必备的三个要素,缺任何一项都无法统治好,[1]也就是光有“法”而没有“术”,或是有“术”而没有“法”,或是有“法”、“术”而没有“势”,都不能实现良好的政治统治。君主为了实现必要的政治统治,首先要稳固掌握权势,然后作为具体的方法动用“法”和“术”,要不断地控制臣下和老百姓。下面我们具体来考察韩非子统治论的主要内容。

(一)用国家主义的“法治”来控制百姓

韩非子对“法”做了如下定义:“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也。”[2]在这里韩非子说若是言行不依法令时,必须予以禁止。那么,这里的法要禁止哪些行为呢?

“故明主审公私之分,审利害之地,奸乃无所乘。”[3] “夫令必行,禁必止,人主之公义也;必行其私,信于朋友,不可为赏劝,不可为罚沮,人臣之私义也。私义行则乱,公义行则治,故公私有分。”[4]

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作为“法”要禁止的行为就是追求私利的行为。对韩非子来说追求私利(私益)作为违反公利(公益)的行为,两种利益的概念并不一致,总是相冲突,所以他认为“则私行立而公利灭矣”。[5]对他而言,公利意味着君主的个人利益。他对国家和君主的概念还未能做区分,认为“朕”即国家。他没有把公益作为整个国家利益来把握,而是理解为君主个人的利益。所以君主的利益和臣下的利益总是相冲突和违背。下面的引用文正好说明了这一点。“君臣异心。君以计畜臣,臣以计事君。君臣之交,计也。害身而利国,臣弗为也;害国而利臣,君不为也。”[6]

依据以上韩非子的论述可以知道,“法”所要禁止的行为就是违反公益,也就是违反君主利益的行为。对他来讲,“法”是禁止妨碍君主获得霸王之道的一切行为,并对其行为进行刑罚。“法”也就意味着禁止追求私益,违反公益,当君主的利益和臣下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就要优先考虑君主的利益。如此看来,这里所说的“法”就是君主的命令,是拥护君主利益的一种手段,而绝不是保护百姓利益的手段,由此可见,韩非子的“法”缺少客观性。

(二)权势的掌握

“势”是指权势、权力或是威势、威力等。韩非子认为君主若是光有“法”和“术”,而没有“势”,就不能够正常统治。对他来说,“势”是实行“法”和“术”的前提和基础,因为若没有“势”就不能推行“法”和“术”。[7]

韩非子认为“势”是摆弄大众的基础,即“势者,胜众之资也”。[8]若没有掌握握有臣民生死与夺权而号令天下的“势”,君主的存在也不过是有名无实。暴君桀虽然以暴戾而著称,但他仍“贵为天子”,能够掌握天下而施号令是因为势大。再怎么仁爱的尧舜若是没有“势”,就连三人都无法治理。韩非子认为君主不要养恩爱之心,而要培养威严之势。[9]有“势”就能制御,若失去“势”就如拔掉牙的老虎。[10]韩非子所讲的“势”的重点是“人为之势”。[11]人为之势就是法律制度。在这个意义层面,是把“势”看作维持权力的手段,比喻为拉车的马。“国者,君之车也。势者,君之马也。夫不处世以禁诛擅爱之臣,而必德厚以与下齐行以争民,是皆不乘君之车,不因马之利,舍车而下走者也。”[12]即,把刑罚的威势作为“人为之势”的基本内容,通过严刑、重罚等有威严的权势,能强化通过世袭制度传承下来的自然之势。所以韩非子把“势”看作是制度的问题,而不把他看作人的问题。与人的贤明与否无关,由制度产生了“势”,“抱法处势”[13]这句话就是指这种情况。

韩非子的“势论”的理论根据就是基于历史经验和实际政治而提出,而且认为所有的君主都拥有各自的“势”,就算是所有国家各自都拥有法律,若是没有运用“法”和“势”的“术”,这个国家就不可能得到很好的治理。[7]

(三)用赏罚来控制臣僚

对君主来说“势”和“法”虽然都是必要的政治手段,但是从君主的立场来看,比起作为法的适用对象的老百姓,臣下对政治权力的威胁远远大得多,所以从向往强化君权的韩非子的立场来看,想当然更侧重论述“术”。

若要正确理解韩非子的“术”,就要察看他所说的“术”的具体方法。韩非子对“术”的运用首先与“信赏必罚论”紧密联系在一起。因为韩非子的“术论”的最终表现形式就是通过使用赏罚权而反映出来。这就意味着“术论”要与官吏任用及人事制度联系起来才能达到正确的理解。首先,“用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参观”。当君主进行决策时,尽可能地听取更多臣下的意见,防止重臣们的任意妄为,向臣下广开言路。韩非子曾多次论及君主应该独断,[14]这就意味着不任其重臣或是宠臣决定政策的判断,而是要综合各臣下的意见,最终决定权必须要掌握在君主手里。在这里强调的是君主决策时不应该被重臣所左右,而并不是说君主可以随己意搞政治。韩非子的用人之术因其所消极的一面,但更多的是其积极的内容,对当今领导的管理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和使用价值。

如此,“术”既是为了实现法治而要求于君主的政治方式的内容,也是为了实现法治而把现实实践可能性作为目的的君主的政治技巧。从这个侧面上看,“法”是“术”的前提,而“术”又是以“法”为根基。

二、韩非子统治论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韩非子集前期法家思想的大成,有机结合“法”、“术”、“势”,以保护中央集权国家为目的,以巩固君主专制为核心,建立了法家的统治体系。

韩非子所说的“法”隐含着“官”对“民”的政治统治的含义,因此与今天重视“民”的法治概念并不相同。从整体上看韩非子所说的“法”则是“政治并不是为了法而存在,而是法为了政治而存在”。韩非子的统治论可大致分为三种状态,即作为统治官吏的法、作为富国强兵手段的法、作为清除特权阶层的法等。

通过“法”来进行统治的韩非子的统治论,就是通过官吏来体现王的政治理念,但又同时站在彻底防止官吏滥用特权的立场上,若能做到这点,国家自然就会成为强国。

但是韩非子的统治论给君主一人赋予了太多的制定法律的权限,同时却没有采取任何制度上的措施来限定君主制定法律的权限,因此,虽然通过一时的加强君权对实现统一有所贡献,但从中国历史来看,却无法建立起法家理想所说的不分臣和民的区别,毫无差别适用于所有阶层的政治秩序来。所以由韩非子完成的法家统治论,与其说是理解道德的人,还不如说以理解现实的人为前提。比起远大的理想,追求的是能有效地对应现实社会政治状况的有效率的思考。因此这种法家的统治论给秦始皇的统一提供了最重要的基本统治理念,其以后与儒家的道德论相结合,成为两千多年维持中国专制政权的原动力。“文化大革命”时期把中国思想的潮流理解为儒家与法家的对立,把属于法家阵营的思想作为站在唯物论立场上的先进思想来评价。这是对法家的现实的世人观、对历史的进步认识以及在解决现实矛盾中体现的实践性的高度评价。[15]这一部分当然要给予肯定评价,但即使法家的理论包含有科学成分,其中仍浓厚地包含着依赖于君主无限权力的政治术,世人观也仅仅作为政治对象来理解,而全然没有考虑人的自律性,因此为中央集权的专制君主国家合法进行独裁提供了根据。韩非子的统治论由于他的专制主义性质,迄今为止受到很多批评,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必须要注意到历代批评法家的主体是以强化臣权为基础的儒家。儒家的理论从西汉以后正式被采纳为国家理念,这反映了西汉以后中国的政治秩序基本上以强化臣权为基础的儒家地主官僚制。

在中国,法家表面上被藐视了两千年以上,这与法在西洋文明中被荣耀截然不同。其理由是法家的法与西洋的法在概念上存在差异。中国的法主要体现在君主严格命令的刑法或是行政法上,而西洋的法则是认为法是神和自然等更高的秩序在人类社会的具体体现。

因此韩非子的统治论是君主要求臣下和百姓遵守客观存在的统治规范,同时又通过“法”这个媒介,在一定程度上对君主的恣意妄为的统治行为起到了限制作用,从这一点来看,在某种程度上不能不对法家理论的公正和公平性予以肯定。[16]

韩非子的统治论是以进化的历史观作为推行法制的理论基础,以建立统一的君主集权的封建国家作为奋斗理想和目标,以“以法治国”作为思想学说的核心,以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作为观察事物和斗争的武器。它们有机联系,浑然一体,构成了韩非子的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韩非子的思想学说,是他所处时代的产物,其思想主要渊源是对前期法家的继承,是战国末期法家之集大成者。韩非子的思想也确曾服务过他所处的时代,为秦的统一做出贡献。

但从“阳儒阴法”、“外儒内法”的表现中可以了解到,中国历代王朝表面上是儒学的统治理念,但内涵却是建立在“法治”基础上,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了两千年以上。从这一点上来看,实际上以“法”为基础的法家思想在中国历史的形成过程中的贡献不比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小多少。

从韩非子的统治论自身来看,不仅对当时的中国,而且对日后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就是说,法家思想不仅补充了儒、道等观念主义的思想所具有的缺点,也为达到治国、平天下的实践方案的具体化做出了贡献。

法家思想的兴盛虽然很短暂,但在思想层面上,法家给后世的影响和给今天留下的启迪不容小视。可以说,韩非子的法家统治论在诸子百家中是最忠实于实事求是的,尤其和政治联系起来时,其关联性是最为密切的。[17]

参考文献:

[1]王德裕.评韩非[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4).

[2]李亚东译注.韩非子•难三第三十八[M].北京:中国书店,1997.

[3]韩非子.八经第四十八[M].

[4]韩非子.饰邪第十九[M].

[5]韩非子.五蠹第四十九[M].

[6]韩非子.饰邪第十九[M].

[7]吴亚东.“势治”是韩非政治思想的发端和归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4,(1).

[8]韩非子.八经第四十八[M].

[9]韩非子.六反第四十六[M].

[10]韩非子.人主第五十二[M].

[11]韩非子.难势第四十[M].

[12]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第三十四[M].

[13]温公颐.韩非的历史逻辑[J].南开学报,1982,(3).

[14]葛荣晋.韩非“以术治吏”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中华文化论坛,2006,(2).

[15]吴亚东.“势治”是韩非政治思想的发端和归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4,(1).

[16]刘乾先.论韩非的思想成就及其局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3).

[17]向明瑞.韩非子学说的特质[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上一篇:我想自由下一篇: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