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领导在幼儿园业务会议上的讲话内容

2024-09-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育局领导在幼儿园业务会议上的讲话内容(精选6篇)

教育局领导在幼儿园业务会议上的讲话内容 篇1

学期初的幼儿园业务会议在市研训中心徐流芳老师的主持下总是那么生动、有趣、自由、活泼,会议采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方式让参会着先研读“工作要点”,不理解不懂的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再作指导,今天的会议与往日不同的是两位上学期参加省幼教疑难问题解决培训活动的老师的经验分享和分管幼儿教育的教育局领导何科长的讲话。在此想借网络平台把何科长的讲话与大家分享,也使自己进一步的内化和吸收。何科长的讲话从“学”、“思”、“研”、“美”四个字展开:

一、把“学”加入日常生活,提高教育的海拔。

强调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教育理念,幼儿园不象小学、中学那样有明确的学科课程,幼儿园的课程分五大领域,幼儿的很多学习是在生活中完成的,幼儿园如何开展一些基础性研究?要研究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国家教育部在幼儿园教育方面出台了一些新政策,幼儿园要重视幼儿的“学”,家长把幼儿放到幼儿园,三年之后出来是什么样的?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了哪些变化?对幼儿的教育要有一个预见性。

二、把“思”投入日常管理,增加教育的意味。

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如何体现出它的价值性?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要关注幼儿在园活动的每一个细节,教师能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会思考,在思考中改进工作。

三、把“研”融入日常工作,提升团队实力。

“研”说的就是园本研训,如何通过园本研训来培训培养教师?强调课程的合理安排,每所幼儿园都要根据本园实际在运用课程的同时要会开发课程,因为幼儿是动态的,课程是跟随幼儿学习的,我们的“研”就是围绕着幼儿学得怎么样而作出价值判断,每次活动要有主题,从细微处入手,学会整合。可以开展有主题的博客沙龙活动,让老师们经验与经验分享,观点与观点碰撞,提升团队实力。

四、把“美”注入日常教学,促进幼儿的发展。

教育局领导在幼儿园业务会议上的讲话内容 篇2

省委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今天召开第六次会议, 主要任务是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特别是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决定, 这个决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总纲。与此同时, 贯彻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安排今年新农村建设工作。年初召开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 对今年全省“三农”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提出了省委、省政府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的实施意见。刚才, 红民同志汇报了去年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情况, 王义同志对今年试点工作安排意见作了说明。省发改委对兰州、金昌、嘉峪关3个试点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修改完善情况作了汇报。对今年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的安排意见和3个试点市的《总体方案》, 我的意见今天审定通过。这项工作由省委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 请伟平书记组织领导, 红民同志具体来抓。

去年是全省新一轮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第一年, 总的看, 试点工作起步良好、进展顺利, 体现了中央精神, 贯彻了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 工作成效是明显的。但也反映出改革创新意识还不强, 规划编制和资金整合等工作的力度还不够, 结合自身实际找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城乡统筹等工作切入点还需认真研究探索, 这些方面的工作在今年的试点中要切实加强。

今年, 中央的一号文件把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到新的高度。在二月初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 中央又提出要适应后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任务, 其目的就是要紧紧围绕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进一步统一思想, 统一行动。今天会议部署的新农村建设工作, 是全省“三农”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为实现全省“三农”工作目标服务的。

下面, 我就做好今年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新农村建设工作部署

2004年以来, 中央连续印发七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 这既是风向标, 也是我们整个“三农”工作的导向, 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具体体现。特别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 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以及“三农”工作的新形势, 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今年省委、省政府的一号文件, 全面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主题突出、部署明确、含金量也很高、针对性很强。我们要认真学习, 深入贯彻, 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根本要求, 进一步做好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

今年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按照“四抓三支撑”总体工作思路和“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 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推进“三农”工作的有力抓手, 围绕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突出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 把深入试点示范与推进面上工作结合起来, 把农村制度建设创新与推进城乡一体化结合起来, 毫不松懈地抓好新农村建设。

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 既然是试点, 就要允许大胆去试, 大胆去闯。要学习安徽小岗村的做法, 只要是能促进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方法, 就要千方百计去试、去闯。农村现在搞小城镇建设, 这是拉动农村消费,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抓手, 是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实事求是讲, 要让农民仅靠几亩地实现小康、富裕起来, 是不可能的。要加快发展农村特色产业, 做大做强产业化龙头企业, 创新土地流转模式, 加快农村户籍制度改革, 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以敢为人先的勇气, 大胆的试, 大胆的闯。

一是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中央的总体要求已经很明确。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实际, 按照各地不同的基础条件和发展水平, 点面结合、分类指导、分层推进, 作出了全面的安排部署。在2008年底, 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确定了3个市、11个县开展试点工作。去年7月, 又部署3个试点市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并要求3个试点市制定总体方案。11月30日, 省委、省政府在金昌召开全省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现场会, 并要求兰州、金昌、嘉峪关3市试点工作要做到与全国同步, 率先形成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其它市州各抓好1个县 (市、区) 的试点。要求把规划编制作为推进一体化的首要前提, 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关键, 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着力点, 把建立一体化制度体系作为保障,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劳动就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管理,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 增强城市对农村的带动能力和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加强对农村社会事业、基础建设投入支持力度, 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劳动就业统一、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可以说, 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 统筹城乡发展已取得初步成效。特别是对公共服务, 要按照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把人均财力、人均支出水平作全面深入分析, 财政转移支付要做到心中有数。省财政厅和省统计局要对人均综合指标尤其是财力支出作分析, 着力寻找我省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还有新时期的扶贫工作, 究竟如何搞, 也要深入研究, 既要积极向国家争取支持, 又要立足实际做好自身工作。这里, 我想重点强调两个问题。一个是要推动资源要素合理配置。这是我们最基本的工作理念, 也是方法, 更是要求。我省城乡二元结构明显, 资源配置要着重体现城乡统筹和相对集中, 应该从县城、小城镇特别是有条件的建制镇、中心村三个层面做起, 把县城、小城镇、中心村统筹规划, 把人口分布、区位优势、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统筹考虑, 带动人口向县城、小城镇、中心村集中和靠拢, 促进资源要素聚集, 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基本框架。另一个是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要协调推进。努力探索适合我省省情的农村户籍转变为城镇户籍的相关政策。省公安厅要积极主动地在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上提出意见建议, 把户籍制度改革试点放在新农村建设试点市县来进行。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增强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吸纳就业的能力。把促进农民工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作为城乡联动的切入点。要点面结合,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公共事业, 让农村居民安居乐业, 同时为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努力形成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局面。

二是要继续大力实施“促农增收六大行动”。把农民增收摆在新农村建设首要位置, 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关注民生、关注农村的战略思想。促进农民增收是试点的一项重要任务, 试点市县要在实施“六大行动”上起带头作用。据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试点市县统计, 新一轮11个试点县, 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预计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 首批省上重点抓的100个试点村, 2005年试点前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650元, 低于当时全省平均水平330元, 经过几年试点和巩固提高, 去年预计平均达到4327元, 高出全省平均数1277元, 增幅高出0.3个百分点, 显现出了试点促进增收的效果。试点工作取得的成效充分说明, 只要路子对, 措施实, 农民增收就会取得明显的成效。要继续把促农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心工作, 进一步实施好“六大行动”, 努力构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 确保今年农民增收12%预期目标如期实现, 试点县农民增收幅度要力争高于全省和所在市州的平均水平。要大力培育农业特色产业, 采取集中扶持和减免税收等政策, 支持大中型骨干龙头企业兼并、联合重组, 加快发展。大力扶持围绕主导产业的农民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要着力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从近几年我省农民收入情况看, 工资性收入在农民增收中具有显著的增长潜力。在3个试点市11个试点县中, 兰州市和西和、永靖等7个试点市县农民工资性收入占到纯收入的35%以上, 这充分说明工资性收入在农民增收中的地位和作用。要进一步加快劳务经济发展, 提高劳动力就业技能, 落实有关农民工问题的各项政策和保障措施, 优化农村劳动力就业环境。要加大培训力度, 整合培训资金, 拓展培训渠道, 大力宣传通过培训促进致富的先进典型。

三是要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按照中央的要求, 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继续增加“三农”投入, 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切实加大争取项目资金的工作力度。认真研究落实中央政策, 高度重视“三农”领域和城镇化建设方面的项目, 谋划论证一批农田水利建设、电网改造、生态改善、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项目, 争取国家更多支持。尤其是抓好农村“六小工程”项目, 争取中央资金。要按市场机制用好农业综合开发资金, 调动各地积极性。

四是要抓好扶贫开发。要着力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 实现新农村建设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 确保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扶贫开发机制, 注重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智力扶贫同整村推进和连片开发有机结合。行业扶贫和专项扶贫有机结合, 统筹开发扶贫与救助扶贫, 积极探索基本生活靠最低生活保障、脱贫致富靠扶贫开发的新机制。转变扶贫开发方式, 促进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向集中连片和重点地区扶贫开发转变, 落实完善倾斜政策。今年,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覆盖面还要进一步扩大。

五是要协调推进各项建设。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 科学规划和建设农村公共服务设施, 合理配置城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设施资源, 注重发挥基础设施的功能和作用。教育布局调整务求要搞好配套建设, 重点抓好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完成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确定的目标任务。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省委组织部、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要做好村干部报酬的督察调研工作, 这几年省财政连续预算投入, 也有量化的指标, 目前落实的情况怎么样, 要分片抓好落实。

二、围绕阶段性目标任务, 扎实推进新一轮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

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全省新一轮新农村建设试点的目标任务。实现目标任务, 需要进一步理清思路, 准确把握工作重点, 抓主抓重。

一是切实抓好农村制度建设和创新。农村制度建设和创新是新一轮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的重中之重, 今年一定要取得新进展。省直各部门要按照支持试点市县创新发展的要求, 根据自身职能, 能简化的程序要简化、该下放的权力要下放, 鼓励探索试验, 建立政策支撑体系。去年第五次领导小组会议提出, 凡涉及农村改革的相关试点都要向试点市县相对集中, 截止目前, 已有以县为单位的5项试点工作和4项单项重点工作对11个新农村建设试点县给予了倾斜。各试点市县要抢抓机遇, 充分发挥试点的平台作用, 用足用活政策, 从关键问题入手, 从深层次突破。要充分运用制度建设和创新成果推动试点工作深入开展, 特别是要按照省上推进城镇化的要求, 从改革户籍制度入手, 建立和完善城乡统筹的就业、养老、医保、低保等配套衔接制度, 探索建立城镇化制度体系。

二是切实抓好规划编制与资金整合。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提出了新农村建设规划先行的要求, 第五次会议部署了做好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的任务, 目的是节约资源, 发挥后发优势, 少走弯路。去年, 各试点市县全部完成了新农村建设规划和所有试点乡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及村镇建设规划。部分市县的规划工作抓得紧抓得实, 如瓜州县编制完成了全部行政村的建设规划;武山县完成了全县344个行政村的产业发展规划和158个行政村的建设规划;泾川县完成全县70%的乡镇规划和47%的村庄建设规划。但从面上看, 规划工作还远落后于发展的需要。按照领导小组对新一轮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 到2012年要完成全省所有乡村的建设规划。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要重点支持, 规划经费对新农村建设试点给予扶持。今年, 3个试点市、11个试点县和其他市州所在地的区以及有条件的县 (市) ,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要编制完成乡镇、小城镇建设规划和70%的村庄建设规划。其他县 (市、区) , 要编制完成乡镇、小城镇建设规划和50%的村庄建设规划。特别是农村危旧房改造、农村环境治理以及乡村清洁工程等建设项目, 都要与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城乡一体化规划衔接。执行规划要做到制度化, 要通过规划合理布局建设项目, 通过项目实施推动资金整合, 形成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的整合资金新机制。要注重构筑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框架,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规划制度, 把转变城乡分割的思想观念体现到新的规划中。要统筹考虑城乡生产生活, 高起点高标准完善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和土地利用规划。要积极探索建立各项规划实施的动态评价机制。

三是切实抓好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为农服务体系建设是统筹城乡社会化服务, 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 从而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今年, 各试点市县要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城市社区双进工程”、“农村县乡集贸市场改造工程”和“新网工程”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 构筑城乡流通网络。加快实施农村广播电视、电话、邮政、网络通达工程, 实现广播电视、电话全覆盖。加快农村信息化步伐, 促进信息消费, 达到“求实效、重服务、广覆盖、多模式”的要求。积极探索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培育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供销社在市场体系建设方面, 在农产品收储、农资供应等方面要继续发挥主渠道作用。建立健全农村沼气后续管理的相关补贴政策, 制定村级农村沼气后续服务网点工作评估管理办法, 把沼气这项利国利民的实事办好。这里, 我再强调一下, 各试点市县要带头完成省上下达的农田基本建设、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旱作农业增产计划等重点工作任务, 带头完成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为民办实事项目。

四是切实抓好农村劳动力培训资源整合。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要建立在抓好培训的基础上, 培训的重点放在培训资源整合上, 切实提高劳动力的培训率和培训效果, 提升劳动力的科技素质和技能素质。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部署农村劳动力培训资源整合试点工作后, 全省共确定了1个市、22个县开展试点工作。两年来, 各试点单位采取“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机制、探索培训形式、完善培训网络”等有效措施, 统筹城乡人力资源开发, 进一步加强领导, 理顺管理体制, 初步形成了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工作新格局。今年, 要坚持以就业和增收为导向, 创新体制机制和办学模式, 推进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和集团化办学。尤其要针对当前东南沿海农民工短缺的机会, 抓好短平快劳务培训和输出。

五是切实抓好村庄整治。借助于基础设施建设来整治村容村貌, 是我省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突出亮点, 在一些试点县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把行路、饮水、垃圾污水处理、村庄建设统筹起来, 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促进了村容村貌整洁。要继续坚持这些好的做法。目前, 乡村道路只规划建设到村头, 村内道路建设属于“盲区”, 有一些已经硬化了通村道路的村, 村外村内道路形成了很大的反差, 群众要求改造建设的愿望很迫切。这项工作在部分县已经进行了积极探索, 取得了成效, 群众十分欢迎。从今年起, 要把村内道路纳入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项目, 交通、财政部门要有投入, 安排到试点村进行, 总结经验, 逐步推广。同时, 要拓宽思路, 采取多种途径开展村内道路建设。

六是切实找准工作切入点。试点工作目标任务涉及方方面面, 如何去抓, 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从首批三年试点和新一轮试点一年来的情况看, 工作做得有成效的试点单位, 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选准了试点工作的切入点, 找到好的工作方法。有了切入点, 就有了推动工作的方法和措施。如有的试点单位把群众急需解决的村庄道路硬化、改善基础条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 受到了群众欢迎;有的立足实际, 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近期效果明显、长期关系重大的问题入手, 从中心村、小城镇、县城三个层面部署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试点, 把推进中心村建设作为试点工作的着力点, 创新了做法, 取得了成效。今年, 试点市县要在找准着力点、找到好的工作方法推进试点工作方面, 下功夫研究探索。通过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 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调动部门的积极性, 改变面貌, 提升形象, 进而赢得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

三、加强组织领导, 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 也是克服金融危机的关键一年。省委、省政府对新一轮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寄予厚望, 在去年成立了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各地对新农村建设高度重视, 目前已有10个市成立了党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具体抓这项工作。今年, 要以试点工作中期检查评估为重点, 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顺应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形势, 完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各级领导小组要加强调查研究和工作指导, 及时研究解决试点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级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切实履行好主抓试点工作的职责, 加强协调、督导和服务工作。

二要强化政策扶持。去年, 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资金项目和工作重点上对试点市县给予了倾斜。省委组织部通过实施“百乡党建整推”计划, 加大了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实施力度。省委宣传部加强了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省财政厅把试点县全部纳入省财政直管县范围。省交通厅对试点市县部署的试点村安排了通村道路专项补助资金。省新闻出版局优先安排了试点市县的农家书屋建设。农牧、扶贫、教育、卫生、文化、民政、国土、建设、水利、林业、气象等部门也强化了扶持措施。今年, 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省直有关部门, 要继续把各类涉及农业农村的试点向试点市县集中, 农村危旧房改造、农村电网改造等各类涉农项目都要向试点单位倾斜。同时, 省直各有关部门要帮助试点单位抓好制度建设和创新。各地要对照省上制订的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和量化考核体系, 切实抓好城乡一体化工作, 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要牵头抓好考核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对3个试点市的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 从今年起, 省财政安排专项补助资金给予扶持。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有关部门, 抓好村内道路建设、培训资源整合、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和城乡危旧房改造工程。

教育局领导在幼儿园业务会议上的讲话内容 篇3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教育规划纲要,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今年工作,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全省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努力开创云南教育现代化的新局面。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优先发展、稳步推进,全省教育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2011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教育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实施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稳步推进云南教育现代化进程,实现了教育事业“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是教育水平有较大提升。义务教育全面普及,“两基”人口覆盖率实现100%;高中阶段教育加快普及,普通高中进一步向特色化多元化方向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以建设职教园区和集团化发展为重点,深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学科建设、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科研平台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多项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

二是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总规模达到941.33万人,其中高等教育在学人数69.95万人,毛入学率22.68%;高中阶段教育在学人数133.45万人,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在校生比达1∶1.02,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68%;义务教育阶段在学人数629.34万人,学前教育在园(班)人数108.59万人,学前3年毛入园率44.26%。

三是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全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累计开工280.32万平方米,竣工交付使用50.88万平方米;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稳步推进,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高等院校达到66所,呈贡9所高校的新建校舍总竣工面积360万平方米,入住学生11.1万人。

四是教师素质进一步提高。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8.85%、98.84%、96.71%,高等院校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比例达45.29%,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有新的提升。

五是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社会办学力度不断加大,民办学校在校生大幅增加,其中民办高校在校生占高校在校生人数近四分之一。校长公选、教师聘任、绩效分配改革较好推进。改革初中教育評价制度,逐步建立了全省统一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开展,拓展了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以高等教育为重点的教育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深化,与8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建立了教育合作关系,来滇留学生数突破2万人。

六是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各级党组织密切结合教育改革发展实际,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向5所民办高校下派党委书记兼督导专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执行学校的重大决策、完成学校的重要工作,以及师德师风、教风学风、服务作风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得到了较好发挥。

全省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为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在教育战线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向长期关心支持我省教育事业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提高认识、把握机遇,不断开创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

教育是国家大计,也是民生之基。随着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科技、教育、人才竞争在区域竞争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从国际看,世界各国都把发展教育、开发人力资源作为重大国家战略,全球正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人才培养与储备越来越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世界经济复苏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不断上升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都更加重视教育和科技发展,以人才和科技全力抢占后危机时代的发展制高点。从国内看,我国正进入新一轮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教育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国家把改善民生、发展教育等社会事业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坚定不移加以推进。全国各地都在深入实施国家和地区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着力培育竞争新优势。从云南看,国民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教育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虽然“有学上”问题基本解决,但“上好学”问题依然突出,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高质量、多样化教育需求尚未得到很好满足;二是虽然各级各类教育蓬勃发展,但教育结构不尽合理,民办教育、学前教育发展相对滞后;三是虽然办学条件总体改善,但教育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城乡、区域和校际之间差距还比较大;四是虽然教育体制改革逐步深化,但内在动力和发展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学校、师生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我们还要看到,我省教育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是党和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各级党委、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民生为重、教育优先的观念和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深入人心,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进一步形成。二是国家对我省教育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在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实施“十二五”规划、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支持云南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中,国家制定教育政策措施、设立教育发展项目、安排教育资金都进一步向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我省被国务院列为为数不多的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省份,获得11个专项改革试点项目。三是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上学难问题的基本解决,人民群众通过接受优质教育改变生活状况、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更加强烈。实现好、发展好、保护好各族人民的教育权益,努力满足人人享有良好受教育机会的需要,已经成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开拓创新、深化改革,努力提高我省教育现代化水平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我省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一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和省委九屆二次全委会精神,立足于实现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加快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战略目标,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推进教育现代化为抓手,把握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紧扣教育发展不够快、不充分、不协调、不平衡的现实省情,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教育工作方针,坚持教育资源总量合理增长与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并重,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努力开创云南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努力扩大教育资源总量。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必须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着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一要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着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提高办园质量,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二要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完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制和督导机制,扩大优质义务教育资源覆盖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促进城乡、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三要创新发展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资源总量,提高职业教育内涵,探索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办学机制和灵活的办学模式,搭建城乡一体的终身学习与培训平台。加强职业教育基地化、集团化、多元化、专业化、科学化建设,支持各中专学校和县区职教中心加快发展,高标准建设好一批职教基地,打造富有活力的职教集团。四要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深入实施人才兴校、人才强校战略,推进区域性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开展专业综合改革工程、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建设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工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工程,引导高校特色发展和内涵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五要扶持发展民办教育。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教育发展,全面放开学前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实现民办教育量的突破和质的提升。像重视公办教育那样重视民办教育,对民办教育实行同等对待、同样管理、同步发展,实现公办、民办教育平等竞争、平等招生、平等办学、平等待遇。

第二,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着力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必须把促进公平作为基本教育政策,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缩小不同群体的发展差距,消除家庭贫困的代际传递,为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公平的起跑线,让每一个人都能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一要继续加大对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教育投入,实施好中小学各项建设工程,积极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二要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改善农村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寄宿条件,满足留守儿童就学需要。三要建立完善体现规则公平的教育体制机制,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四要加大贫困学生资助力度,进一步完善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在学前教育阶段,要逐步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给予资助;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提高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的生活补助标准,扩大补助面;在普通高中阶段,要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要免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有关费用,并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在高等教育阶段,要建立和完善资助政策体系及生源地贷款办法,并逐步提高奖(助)学金标准和覆盖面。

第三,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大力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坚持规模和质量的统一,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一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的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加强教育质量评估和监管,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二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拓展思维、去陶冶情操、去创新创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三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把德育融入学校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学生生活全过程,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理念,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同时,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教育质量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着力提升教师素质、优化队伍结构、培养名师名家,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第四,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实施好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省的所有改革项目,必须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一要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树立全面发展观念、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系统培养观念、终身学习观念,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遵循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二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正确处理政府、学校、社会的关系,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支持民间资金以多种方式投资捐资办教育,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生机活力迸发的办学体制机制。三要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加快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积极探索符合各类学校特点的办学方法和管理方式,加快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和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

第五,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是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方面。必须把教育作为基本的民生工程置于重要地位,努力满足人人享有良好受教育机会的需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一要抓好校车安全整治工作。各级政府及教育、公安、安监等部门要开展对中小学生和幼儿往返学校车辆的安全检查,加大对校车和集中接送学生的其他客运车辆行驶路线,特别是乡村道路的巡逻管控力度,依法从严查处车辆超员载客、超速行驶、酒后驾车、疲劳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坚决取缔货车、拖拉机和非法运营客车接送学生。各级教育部门要结合典型交通事故案例教育学生不乘坐“黑校车”,学校和家长不租用“黑校车”。中小学幼儿园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幼儿和低年级学生校车教师跟车值班制度,坚决杜绝将学生遗忘在车内事故的发生。二要稳步推进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以集中办学为方向,将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与城镇化建设结合、与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特别是D级危房的改造结合、与农村初中改造工程结合、与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结合、与国门学校建设结合,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整合教育资源。三要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各级各类学校收费、代收费许可和公示制度,清理规范收费项目和标准,坚持和完善校务公开制度,逐步杜绝义务教育阶段择校行为,继续推进“阳光招生”,使考试招生工作更加公平公正。四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负担。严格执行国家教材和课程标准,取消违背教育规律、影响素质教育实施的中小学学科竞赛活动,规范中小学招生中的加分政策,有效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五要建立中小学生营养监测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实施农村中小学营养改善计划,改善贫困学生营养水平。

第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加快我省教育对外开放步伐。立足于服务桥头堡建设这个大局,发挥我省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位优势,坚持开放办学、包容吸纳,加大教育对外开放力度。一要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引进和培养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拔尖创新人才。二要加大开办孔子学院、华文学校,互派留学生,加强周边国家小语种教学等国际合作与交流,逐步把云南建成面向东南亚、南亚的人才培养基地及周边国家学生留学中国的重要目的地。三要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建立面向外国青年学生的文化交流机制。

第七,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教育改革发展的领导,落实宏观管理的各项措施,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对落实教育优先发展负总责,把教育事业发展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健全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领导体制、决策机制、考核机制和问责机制,提高教育决策、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建立健全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各级党委、政府及主要领导抓教育工作的情况、教育经费依法增长情况、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纳入对领导干部考核的指标体系。各级领导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及时研究解决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问题,扎扎实实为加快发展云南现代教育事业办实事、办好事。

高校党建工作要紧密结合新形势,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以创先争优为民服务为抓手,以迎接和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为主题,深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切实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青年教师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干事业、干成事业、干好事业;全面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深入开展“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服务学生健康成长”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

教育局领导在幼儿园业务会议上的讲话内容 篇4

(2011年2月20日)

同志们:近年来,区教育局着眼于未来教育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巩固、提高、深化、发展”的工作思路,在教育资源整合、队伍建设、项目争取、学校管理、质量提高、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成效的取得,离不开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教育局的精心指导,离不开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去年12月,区委对教育局班子进行了调整。今天召开的全区教育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教育局新的领导班子审时度势,致力于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坚定信心和坚强决心。刚才,教育局对2010年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对2011年的教育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苏局长就围绕“五抓”,做好“五篇文章”讲了很好的意见,整个安排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措施有力,鼓舞人心,既紧扣区委、区政府对教育工作的要求,又符合凉州教育发展实际,我完全同意。会后,大家要把这次会议精神贯彻到工作中,落实到行动上。下面,我就做好2011年的教育工作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准确把握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坚定推动凉州教育均衡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2011年是凉州教育系统深化改革、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实现“十二五”目标的开局之年。我区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存在严峻的挑战。一是恰逢国务院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好机遇,全国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国家和省、市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为我区教育事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带来了很好的历史机遇和政策机遇。二是近年来全区教育事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教育工作的氛围更加浓厚。三是教育局新的领导班子提出的“五抓”找准了要害,抓住了关键,突出了重点,强化了措施,相信通过“五抓”一定会实现凉州教育的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同时,教育系统有一支年轻有为、经验丰富的学校管理队伍,有一支业务精良、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这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证。

在抢抓机遇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只有通过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艰苦奋斗、真抓实干,才能迎来教育事业发展的大好机遇。一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压力依然很大。从纵向看,我区教育软实力提高幅度还不够大,学校之间还不平衡;从横向比,与周边的民勤等县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二是学校建设任务十分艰巨,教育项目工程任务更重、时间更紧、要求更高。三是管理好建设好一万多人的教师队伍需要我们花费更大气力,需要我们进一步创新工作模式,激活运行机制。四是确保20万师生的安全稳定,其难度可想而知。但只要我们按照教育局既定的“五抓”工作思路,发 挥各方面优势,抓好督促与检查,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变压力为动力,以勇者无惧的魄力和勇气去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加快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坚持科学发展,突出工作重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今后的几年,我们都将坚定不移的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和规范发展。在发展内涵上,坚持以提高质量为中心;在发展重点上,着力推进教育的深度均衡;在工作重心上,高度重视教育教学和内部管理;在发展形态上,加大面向人人的平民教育力度,深化教育普惠性,让人民群众共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具体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强化措施,在提高教育质量上出实招、见实效 一要强化质量目标责任管理。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教育教学质量考核标准和评估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奖惩办法,全面落实兑现奖惩措施。在中小学校长任免上,要把教育教学质量指标作为要素条件予以考虑。

二要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应该靠的是科学的管理、高率的课堂、有效的科研、充分调动学生自觉性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来实现。因此,我们要切实转变管理观念,创新管理策略和方法,改进教学手段,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和水平。要提高实验教学和远程教育资源在教学实践和教育科研中的使用率,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要强化工作指导。教育局要加强农村中小学调研督导,找准制约全区教育质量再提高的“瓶颈”,指导解决实际问题。要定期召开全区教学质量分析研讨会,布置、交流、检查教学 管理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相关工作。

四要强化教学研究。在新的形势下,教研教改要增强针对性,要对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有帮助。校本教研不能流于形式,要根据学校教学工作的实际,及时调整教研工作的重心和创新教研服务的方式。要把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思想转化为教学效益,把教师的知识水平转化为学生学习效果。要通过教科研活动,凝聚广大优秀教师的集体智慧,增强工作竞争力,实现轻负担,高质量。

(二)创新模式,进一步加强两支队伍建设。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以师德教育为重点,教育和引导教师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广泛开展师德教育活动。校长要多和教师沟通,多进行人文关怀,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把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作为评价教师工作的重要依据,积极探索符合我区实际的教师聘用和考核机制。要进一步加大名师、师德标兵等优秀教师的评选表彰力度,大力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以此促进师德水平的提高。关于教师布局的问题,一方面要进行存量调整,另一方面要加大增量;同时,今后在引进高水平师资方面要有大的举措。要进一步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利用好清华伟新培训项目。要走出去、请进来、用远程,要有综合培训计划,切实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二要加强站(校)长队伍建设。教育局和各位站(校)长要切实把工作的重心放在规范学校内部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个中心上来。要坚决摒弃工作低标准,要求一般化,作风 漂浮,无过便是功的思想。要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和争先意识,努力使学区(学校)各项工作有新提高。要通过举办站(校)长培训班、研修班和外派站(校)长参加研修班等途径,努力促使站(校)长树立新的办学理念,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自身业务能力。

(三)强化督导评估和考核。教育督导室要进一步加强评估考核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科学考核评价机制和科学民主的管理机制,加强督导评估;教育局要加大干部队伍管理约束力度和机制建设,要让教师参与进来评价监督站(校)长,要畅通教师反映反馈信息的渠道。要把考核结果做为评价学校、站(校)长和教师工作的主要依据,并与站(校)长的任用,教师的评聘交流挂钩,站(校)长队伍要有末位淘汰或者调整制度。真正让考核评价对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完成重点项目建设目标任务。

要进一步加大督促、协调、服务力度,督促各项目单位进一步强化管理,按照收尾、续建、新开工的目标任务进行分解落实,采取优化施工组织计划、倒排工期、签定责任状等管理措施,确保新开工项目全面开工,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建成一批重点项目,确保全面完成目标任务。2009年校安工程续建项目要在5月底交工;职业中专一期工程必须在7月底完成;2010年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项目要在10月底完工;要做好2011年确定实施项目的建设工作。工程质量实行校长负责 制和责任追究制,教育局要加大督查和协调力度,帮助学校解决实际问题。要有专门的队伍,积极协调,力争年内完成市政府向广大群众承诺的城区修建一所中学、一所小学的任务。

(五)坚持协调发展原则,推动各类教育均衡发展。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讲,各类教育应互为依托、相互促进、均衡发展。

——要加强义务教育,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全区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是基础教育各学段所有学校(学区)和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同铸就的。抓教育教学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只有大面积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全区教育质量的提高才有基础。各乡镇中学和中心小学要成为当地的“龙头学校”,成为辖区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典型和示范,带动和促进村级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要狠抓高中教育。高中教育也是检验我们教育质量和教育成果的关键,各高中学校要在提高教育质量上下苦功。全区普通高中都要采取超常措施,对症下药,抓质量、抓升学,工作目标既要瞄准高考上线人数总量,更要注重上线人数的质量,切实提高我区教育竞争力。今年的应考备考时间已经很紧,我希望大家坚定信心,强化措施,奋力拼搏,实现高考上线人数的新突破。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合理引导分流农村初中毕业生,不断扩大职业学校自身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努力扭转职业学校招生的被动局面。要进一步深化职业学校办学改革,重点抓好学科布局与校企对接工作。要结合区域经济实际,创 出办学特色,服务本地企业,服务地方经济,不断加大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贡献份额。

----着力促进学前教育的规范发展。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进一步优化城市、乡镇幼儿园布局结构,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的校舍和教师举办幼儿园(班)。在每个乡镇改扩建、新建一所中心幼儿园,提高农村与贫困地区学前教育普及程度。要进一步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整体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积极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使公办幼儿园接纳幼儿入园人数达到80%以上。

----积极推动学校特色建设。学校特色建设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教育创新的需要,也是打造凉州教育品牌、提升教育形象的需要。因此各学校在规范办学的基础上,大胆探索,积极创建学校特色,实现学校单项突破和个性发展,带动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形成全区教育百花齐放的局面。

三、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强化工作措施,全力迎接两基国检

今年,国家将对我省“两基”工作进行全面检查验收,我们要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把“两基”迎“国检”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确保全区“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检查验收。

今年上半年,我们要认真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一要加大控辍保学力度,努力提高义务教育普及程度,确保流动就业人口子女、留守儿童都能接受义务教育;二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布局调整、特岗教师、选拔招聘等措施,稳定和增加教师 编制;三要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校舍安全工程、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全面推进校舍安全工程代建制,确保如期完成规划建设任务;四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财政性教育经费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确保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逐年增长,确保教师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五要加强管理和提高教育质量,要按照国家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程,加强管理,提高质量,使学生品格合格率、毕业率、体育合格率和教育教学质量水平达到“国检”指标要求;六要加强学校安全管理,要建立健全各项校园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学校安全管理责任制和应急机制;七要巩固提高扫盲成果,坚持把巩固提高扫盲成果与农业技术推广、农民工技能培训、城镇就业培训等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农民科学文化水平。

区政府把迎“国检”作为2011年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将抓紧制定“两基”迎“国检”的实施方案,将各项工作任务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帮扶单位和学校,制定有力措施,确保职责到位。教育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及早着手“两基”迎“国检”工作,形成政府统筹领导,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同志们,区委、区政府对教育工作寄予厚望,全区百万人民对教育工作寄予厚望,全体教育工作者要明确目标,坚定信心,一如既往地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圆满出色完成今年教育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努力开创凉州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

教育局领导在幼儿园业务会议上的讲话内容 篇5

今天,我们召开动员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动员会议精神,扎实开展部机关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全体组工干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在新征程上展现更大作为。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先后在不同场合就学习党的历史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批示,特别是在这次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三个必然要求”深刻阐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系统回答了“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的重大问题,是一场思想丰富、鲜活生动的政治动员和政治辅导,为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近日,省市委相继召开了动员会议,对党史学习教育作出了全面部署。全体组工干部要认真贯彻落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各项部署安排上来,走在前、作表率,切实推动部机关党史学习教育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第五次党内集中教育。可以说,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淬炼党性、固本培元的“必修课”。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站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围绕正确学习认识、总结运用党的历史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中国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让我们进一步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只有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才能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永葆政治本色,切实增强志气、骨气、底气,满怀信心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的“动力源”。一部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成长史,也是一部践行初心使命的奋斗史。从南湖起航的“小小红船”到新时代劈波斩浪的“巍巍巨轮”,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如今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因此,我们必须以史为镜、以史明志,坚定回答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个历史之问,坚守“江山是人民,人民是江山”的理念,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开启新征程,创造新业绩。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自我革命、净化肌体的“磨刀石”。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我们党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新要求。对组工干部而言,在管党治党的政治机关工作,是管党员的党员、管干部的干部,更要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和自我革命的决心,坚持党的全面统一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切实提高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向纵深推进。

二、准确把握部署要求,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要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统一部署要求,准确把握学习教育的目标任务、基本要求和核心要义,把学习党史同推动组织工作相结合,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建设模范部门、打造过硬队伍。

第一,把学习党史同提高“政治三力”结合起来。不断强化理论武装,增强政治定力,帮助全体组工干部筑牢信仰之基,切实扛起为政治路线提供组织保证的重大使命。要建强政治能力。将新思想学习教育作为头等大事,列入部机关各类干部教育培训的必学课程,引导组工干部把握政治大方向,在一线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中加强历练,在为民服务的实践中坚定政治立场,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强化政治担当。将旗帜鲜明讲政治的要求落实组织工作方方面面,重点要扎实推进区、镇、村三级换届,着眼区域长远发展需要,选出好干部,换出强班子;净化政治生态,严格落实换届“十个严禁”工作纪律,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同时,要围绕百年大庆,开展好“三百三进”活动,营造浓厚的红色氛围。要展现政治作为。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坚持纵向横向一起抓、有形有效一起抓,头雁群雁一起抓,分类别分领域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为构建党建服务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不断集聚力量。要促进政治引领。强化党管人才,注重对优秀人才的政治吸纳,定期组织党史学习专题研修班,不断聚集红色向心力。

第二,把学习党史与服务中心大局结合起来。始终坚持“组织工作助推中心工作”的价值追求,切实扛起“组织优势增创发展优势”的责任担当。要以“放眼全局谋一域”的战略深度抓推进。研究大局、认清变局,常怀“国之大者”,跳出就组织工作抓组织工作的“小天地”,真正向中心聚焦,为大局聚力,扎实做好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抓基层打基础各项工作,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要以“审时度势抓要害”的系统精度抓推进。坚持“十根手指弹钢琴”,工作谋划上通盘考虑,政策设计上紧密衔接,具体举措上相互促进,尤其抓住建党百年、集中换届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牛鼻子”工程,以关键要害的精准突破,激发“一子落而满盘活”的全局效应。要以“勇争一流走在前”的创新锐度抓推进。当前,面对“勇争一流,争创更多第一唯一”的要求,面对全市组织部门争先进位的挑战,**组织工作已经到了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的关键阶段。为此,我们必须积极推进理念、制度、载体、方法等一系列创新,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创出一条走在前列的康庄大道。要以“认真具体求深入”的落实力度抓推进,坚持“钉钉子”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稳扎稳打向前走,持续打造强堡垒、硬队伍、新引擎,让组织工作的成效看得见、摸得着、说得出,为“XX”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以促进大局的实际成效彰显组织工作的价值。

第三,把学习党史与深化自身建设结合起来。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引导组工干部始终以“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12字标准为“镜”,树立组工干部良好形象。一是坚持政治立部。带头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政治机关意识教育和部史部风教育,坚持全面从严,强化警示教育,建设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绝对忠诚的模范部门。二是坚持能力强部。高质量开展“组工讲坛”,提升组工干部业务能力水平,选派更多组工干部参与全市主体班次跟班学习,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组工干部队伍。三是坚持文化兴部。深化部机关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坚持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常态化开展“走进基层、走近干部”活动,与基层党员群众谈心谈话,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三、有力有序组织实施,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党史学习教育是贯穿全年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市委专门制定了《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我们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党史学习教育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要根据市委部署要求,建立部机关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立足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部领导要落实“双重责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动部机关全体干部掀起学习热潮。党支部要坚持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开好“三会一课”,引导党员干部加强学习交流,确保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党员干部要坚持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静下心来、全身心投入,充分用好“学习强国”等平台,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二要创新方式方法。要强化意识形态,树立正确导向,要坚持正确的党史观,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引导组工干部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坚决抵制任何歪曲和丑化党的历史的错误倾向,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要进一步挖掘红色资源,充分用好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杨根思历史陵园等党性教育基地,以及《人民的力量》《信仰的力量》等本土教材,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取得实效。

三要力戒形式主义。要把组织、干部、人才工作的成果作为衡量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推进“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各项重点任务紧密结合起来,与当前正在推进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防止学习和工作“两张皮”。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学习教育取得丰硕成果。

教育局领导在幼儿园业务会议上的讲话内容 篇6

这次省普法教育领导小组全体成员会议开得很好。刚才,虎林同志汇报了2004年全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情况和 2005年的主要工作打算。大家还认真审议了我省《“四五”普法总结验收实施方案》、《“五五”普法规划起草工作实施方案》和《全民法制宣传二十周年“纪念周”活动方案》,圣平同志、国华同志和其他几位同志都讲了很好的意见。请省普法办根据讨论的情况,对有关方案作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按规定程序报批后组织实施。

2004年,我省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按照“四五”普法规划的总体要求,大胆探索,开拓创新,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以宪法为核心的全民法制宣传教育形成了浓厚氛围,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以领导干部、青少年、农村干部和外来务工人员为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取得了新进展,学法、用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提高;以维护稳定为目标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开展,为建设“平安浙江”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以“民主法治村(社区)”建设为主线的基层依法治理工作深入推进,成为我省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中的一大亮点,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和人大、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普法依法治理战线全体同志辛勤工作的结果,也是同普法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认真履行职责分不开的。在此,我代表省委和省普法领导小组,向在座各位和所有从事、关心支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开展普法依法治理,是国家法治建设的先导性和基础性工程。党中央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一直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自觉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今年4月6日,罗干同志在司法部先进性教育动员大会上,充分肯定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在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中的突出作用,并就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进一步发挥法制宣传教育的作用,提出了殷切希望和明确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做到思想再统一、认识再提高,进一步增强做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开展普法依法治理,是提高党的依法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深刻指出,“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高依法执政水平”。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唯一的执政党,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法律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我们党能否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个重要环节,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和规范化,从制度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直接影响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坚持不懈地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有利于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有利于切实加强党的依法执政能力建设。

(二)开展普法依法治理,是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途径。国务院颁发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确立了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我们省也正在加快构建法治政府的进程。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管理着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各个方面,是现行80%的法律和全部行政法规的执行机关。从某种意义上讲,各级政府和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水平,决定了国家法律法规能否得到正确实施,决定了法治政府能否顺利构建。加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对于增强政府公职人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意识,对于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对于改革行政执法体制,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开展普法依法治理,是建设“平安浙江”、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建设“平安浙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浙江的具体实践。在建设“平安浙江”、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无论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确保经济运行稳健,还是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维护社会公共安全;无论是处理群众信访问题,预防化解矛盾纠纷,还是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无论是畅通利益表达渠道,加强社会利益协调,还是完善社会保障体制,确保人民安居乐业,都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引导和保障。深入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提高全社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既是建设“平安浙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保障。

二、坚持突出重点抓落实,全面完成今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任务

今年是实施“四五”普法规划的最后一年。根据全国普法办的统一部署,省普法办已经对今年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做了具体安排,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认真落实。从全省来说,要突出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全面落实好“四五”普法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各地各部门要对照“四五”普法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要求,对几年来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行一次“回头看”,查漏补缺,逐项落实。要继续深入开展全民普法教育,宣传宪法,宣传与公民工作、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法律知识,进一步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坚持分类指导、因人施教,继续抓好领导干部、青少年学生、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外来人员等各类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能力。坚持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法制宣传教育的新方式新途径,重视社会需求,把普法教育同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结合起来,切实增强普法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普治并举,深入开展地方、基层与行业依法治理,努力提高全社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特别是要以创建“民主法治村(社区)”为载体,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公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切实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

(二)精心组织开展“四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各地各部门要按照“标准要高,方法要细,考核要严,检查督促要有力”的要求,精心准备,周密实施,保质保量地完成“四五”普法总结验收任务。要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深入基层,不搞形式主义、不搞花架子、不搞走过场,把总结验收的重点放在建章立制和增强依法行政、依法治理的实效上。要通过努力,真正使这次总结验收成为全面落实“四五”普法规划的过程,成为总结经验、推广典型,拾遗补缺、学习提高的过程,成为宣传展示我省民主法制建设成就的过程,成为振奋精神、坚定信心,为“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开路奠基的过程。这里,特别需要强调是,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总结验收工作。总结验收是手段,不是目的,是为了促进我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我们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搞好总结验收工作,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推动普法依法治理各项措施的落实上,放在研究解决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上。

(三)认真做好“五五”普法规划的论证起草工作。这是一项关系未来五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长远性、全局性的重大任务,涉及面广,时间紧,任务重。目前,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已经成立“五五”普法规划研究起草小组,计划于今年8月完成全国“五五”普法规划起草报审工作。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省社科院要联合组建精干的起草小组,尽快启动规划起草工作。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着眼于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和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着眼于建立健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机制,着眼于加快我省法治社会、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科学确定新一轮普法规划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重点对象、主要任务、形式方法和保障措施,使“五五”普法规划与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有关专项规划相衔接,充分体现规划的前瞻性、指导性和科学性。坚持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各部门、各单位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充分吸纳社会各界特别是基层群众对普法依法治理的意见和建议,集中群众智慧,反映群众意愿,使“五五”普法规划符合我省未来五年民主法制建设的实际需要。

(四)积极开展全民普法二十周年纪念活动。今年是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体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二十周年。二十年的普法,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堪称是中外法制建设史上的创举,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果和深远的社会影响。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等部门将以“弘扬宪法

精神,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开展全民法制宣传教育二十周年纪念活动。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好我省的“全民法制宣传教育二十周年纪念周活动”。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省普法办要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担负起活动的牵头、组织、协调职责。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本地、本部门纪念活动的领导,给予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并认真做好相关工作,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声势。开展纪念活动,要全面反映我省法制宣传教育的历程,充分体现各地的特色和亮点,融群众性和专业性为一体,融合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力求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开展普法依法治理,是一项战略性、综合性、长期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必须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实施、人大和政协监督支持、全社会参与的工作运行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把普法依法治理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纳入全局工作之中。要经常听取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普法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加强各级普法依法治理领导机构及办事机构的建设,强化职能、充实人员、保障经费、改善办公设施,为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各级人大和政协要继续关心支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加强监督和检查,促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任务的落实。

上一篇:垃圾清运工程投标文件下一篇:一年级语文学期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