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职业礼仪

2024-08-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律师职业礼仪(精选8篇)

律师职业礼仪 篇1

仇少明律师

摘要 律师礼仪是律师法律服务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现代法治文明的一个重要表征,有其独特的内涵和作用,但在我国律师理论界和实务界却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律师职业作为法律工作者的一个组成部分,基于其工作的专业性、规范性、严肃性,就必然要求律师行业形成一套相对统一的职业礼仪规范,以约束广大律师在从业过程中的行为。

关键词 律师 职业礼仪 庭审礼仪

引言:律师作为服务型职业的一类,存在行业的共性与其特有的个性。首先,律师作为法律服务的提供者,同其他服务行业一样,需要与人进行沟通和交往,因此凡是社会礼仪或说服务行业所必须具备的礼仪,对于律师同样适用;其次,律师不同于其他服务者之处在于其提供的商品是法律服务,需要接触法官、检察官,需要坐在神圣肃穆的法庭上为当事人争取利益,这就决定了律师行业需要有一套明文规定或者是约定俗成的律师职业礼仪,以配合法律工作者职业的神圣性、严肃性和专业性。鉴于前一方面乃职业礼仪之共性,笔者就不再赘述,本文欲把重点放在律师行业特殊的礼仪规范要求上,试图进行全面的阐述。

一、庭审礼仪

(一)准时出庭

作为一名律师,准时出庭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这不仅体现律师对代理案件的重视、对当事人的尊重,更重要的是对法庭、对法官的尊重,试想若在法庭组成人员均已就座、就等候你这位律师的情况下,审判员会作何感想,等候的当事人又该是多么的心急如焚。最好的状态是能够早于开庭时间10~15分钟到达法院,一方面可以趁这段时间整理一下法庭辩论等环节需要的文件,最后整理一下思路,收拾一下匆忙的心情,并且从心理上适应一下法庭环境;另一方面当然是体现对各方的一种尊重,如果代理民事案件,也可以在庭前和当事人进行简单沟通,给当事人以心理上的安慰。如却因客观理由迟到,必须在落座后向审判长说明理由,并向法庭组成人员诚挚道歉。

(二)坐姿

法庭落座时,用善意的眼神和表情问候对方当事人及其律师或者是刑事案件中的公诉人,落座后低头看文件一言不发或者一脸高傲神气都不是明智的选择。鉴于原告、被告席或者辩护人、公诉人席位分列于法庭两侧,面朝对方,因此在旁听席上的人员是能够看到坐在席上律师的坐姿的,因此律师的坐姿也很重要。在整个庭审过程中都应该保持良好的坐姿,不能轻易动摇,可以适当的放松,切忌抖腿、翘二郎腿等不雅动作,因为这些小动作法官未必看得到,但是群众对此是一目了然的。本人有见到过一些年轻律师,在法庭辩论过程中不断变换双腿的位置,身体始终处于一种摆动状态,给人直观感觉就是这名律师极度不自信,对于所代理的案件没有把握,也缺乏经验。可见,基于这样一种礼仪的缺失,使得律师的形象大打折扣。

(三)表情与神态

律师要始终注意自己在整场庭审过程中的表情与神态,有时候一个微笑的表情或眼神就可能影响法官对你方的印象或态度。

第一、律师的表情要沉稳自信。傲慢和胆怯的神情都是法庭上律师的大忌,前者会给法官以厌恶的感觉,给对方当事人释放一种敌意的信号,而后者则显示出了己方底气不足,从架势上已经先输了一半。

第二、律师要尊重他人发言,耐心倾听对方。一方面切忌在对方发言时与同伴窃窃私语或者眼神游离不定、左顾右盼,这会让发言者感觉到你的不重视,甚至是不尊重;另一方面也切忌一味低头做笔记或自顾自看材料,要善于通过对方表情捕捉细节和重点,通过对方陈词时的神态揣摩对方心理,同时也要善于利用在对方发言的时间和当事人的眼神交流,因此律师应在庭审中全神贯注、目不斜视、威严正听,这不光是职业礼仪的要求,也是职业能力高低的一种体现。

第三、要擅长运用眼神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刑事案件中,律师应当在被告人被带到法庭上后,与其点头示意,眼神交换,给其一种心理上的慰藉;前文已提到过的,在落座后给对方一个眼神的示意,释放一种友好的信号,表示对对手的尊重;发言时要注视审判席,不能一味将眼神固定在眼前的稿子上,要时不时抬起头和审判席上的人员有一个眼神的交流,用眼神强化语气和所要表达的诉求,加深审判人员对发言内容的印象;辩论时,尤其是在公诉案件中,律师要直视公诉人,并时不时地环视法官。同时要注意避免目光长时间和对方律师的对视,这样会给对方一种挑衅的感觉,不是明智之举。

(四)谈吐

谈吐指言谈的内容,包括言谈的方式、姿态、表情、速度、声调等。笔者认为一名律师在法庭上谈吐方面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发言的音量要适当。声音过大显的没有修养,如果双方律师都扯着嗓门说话,会使庄严的法庭看起来像菜市场,我们要明白,律师工作的重点不是在于说服对方律师,而是通过言语和证据的呈现,使法官倾向于认同他的观点,因此和对方律师比嗓门没有任何意义,反而会给法官留下不好的印象。

第二、发言时语速要适当。年轻律师往往有这样一个误区,认为发言一气呵成、保持一个较快的语速会给人一种自信、胜券在握的感觉,也可以从气势上压过对方,但事实上这不仅不利于法官对内容的理解,也不利于庭审效果,更别说会使身经百战的律师因此胆怯。因此,把握好一定语速,有节奏的发言,能够适时突出重点,并在感性陈述时适当放慢,通过语速的转化达到以情打动审判人员的效果。

第三、善于利用手势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但手势要适度,切忌过于夸张的手势。有些律师全场照着稿子念,既不抬头也不动一下身子,显得异常僵化,这就会使律师整体形象大打折扣,而在发言过程中增加适当的手势会使这种局面有所改善。

第四、律师的表达要平和,用词应当规范、谦恭、雅致。时刻牢记作为一名律师不光代表当事人,更是法律的发言人,要在言谈举止上做到儒雅谦逊,切忌表达上有任何攻击性的语言。

我特别欣赏一位律师的总结:“心直口快不适于法庭辩论,气势汹汹有失律师风度,反唇相讥则让人感到轻浮、律师在法庭上应当要有风度、有气魄、不卑不亢、趾高气昂,始终保持彬彬有礼的学者气质,一语中的、柔中带刚、语言与肢体的融合统一。一名优秀的律师,应当是有着沉着悦耳的嗓音,阴阳顿挫的节奏把握,收放自如的肢体语言,还有恰到好处的感情控制,内敛而透露着锋芒。”

(五)发言的规范性

第一、如何申请发言、如何表示结束发言是很多律师在网络上讨论的一个重点。确如诸律师所言,在发言的规范上,律师的做法不统一,随意性很大,有的以“我说两句啊”开头,有的以“咳咳”轻咳两声开篇,也有的没有前缀直接进入正题的,在这个问题上,律师们普遍建议便是以更专业、更规范、更礼貌的用于开始发言,类似于“审判长、审判员,我发表一下我的意见”或者“尊敬的审判长、审判员,就这个问题我谈几点我的代理意见(或辩护意见)”诸如此类,这样一种礼仪规范,一方面能够体现对合议庭的尊重,另一方面当然也体现律师自身的素养,展现律师队伍的精神风貌;在质证环节需要提问的情况下,要向合议庭请示,得到许可后尚可发言,这能使得整个法庭秩序井然有序,同时让法官感觉都他在整个法庭中的地位,对于律师而言可以说这也是一个好好的技巧;在发言完毕时,要主动提示法庭,类似于“我第一轮发言完毕”,尽量不要出现让法官追问“原告(被告)律师发言完了没有”这样的场面。

第二、注意称谓的准确和灵活适用,避免犯低级错误。例如合议庭上只有一名审判员高坐,就不能再僵硬地按发言稿上的“尊敬的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照旧念,又比如合议庭上坐的是审判员,就不宜说成是审判长。这一点上就体现了提前到庭的重要性,对环境的适应,和对发言内容的微调整,就可以在这段时间内完成。

第三、辩论环节,在对方律师发言过程中,不能随意打断。很多人受港剧影响,认为我国律师也可以像英美法系下律师那样,一旦听到对方律师有不合适的言论或对证人有诱导性的提问,可以直接站起来大喊“反对!”,事实上这在大陆的法庭上是不允许的,因为香港延续英美法系,采当事人对抗制,法官处消极地位,而大陆采法官主导式,任何一方要想在规定程序外发言都要经过合议庭的许可。

第四、注意把握发言时间,做到语言精练,切中要害。法庭辩论环节尤其要注重风度,不打断对方发言是一点,给对方发言的时间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第五、在询问证人或者讯问被告人时候,注意语气的把握,避免过于激烈、尖锐的言语。当然目前中国法庭上一大现象就是证人不出庭作证,往往以书面证人证言代替当庭作证,这使得律师丧失了当庭质证的可能性。

第六、使用普通话,这一点非常重要。笔者发现使用当地方言的情况大量存在,当然从目前情况看,主要是当事人或者被告人在使用,法官、检察官、律师一般会用普通话。律师在和当事人接触过程中,按当事人的语言习惯也许能更好地开展工作,但在法庭上一定以使用普通话为前提。当然根据各个地区情况不同,笔者认为还是要根据地区发达程度做适时地调整。同时,律师在法庭上应尽量回避一些非法律专业人士的俗语,即要避免适用大白话,尽可能地使用法言法语。

(六)个人物品 第一、文件等在桌子上要摆放整齐,随意地散放给人的凌乱之感,会令人对律师的信心多少打些折扣,反过来整整齐齐的文件摆放,配合上律师胸有成竹的表情,让当事人会格外放宽心。

第二、在庭审过程中讲手机调至静音或关机是基本的礼仪,也是对法庭及法庭组成人员基本的尊重,当庭接电话是大忌。

二、会见当事人的礼仪

律师需要打交道的对象一部分是法庭上的同行,一部分是司法工作人员,如法官、检察官、公证员等等,最主要的部分莫过于当事人。律师行业流传着一句形容律师的话,“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就是说律师要面对的客户形形色色,因为对法律服务的需要是超阶层的,而如何能在纷繁复杂的客户之间周旋,处理好和他们的关系,博取当事人的信任,并同他们配合,获得最后的胜诉判决,是每一个立志成为出色律师的人所要攻克的难题。这其中,一份良好的律师职业礼仪就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一)接待客户地点的选择

基于尊重当事人个人隐私的角度考虑,接待场所应尽量安排在律师办公室、律所接待室等场所,避免在律所公共接待区与当事人交淡案件内容。如果选择律所以外的地点,则应选择环境清幽高雅,且消费水平适中的休闲或商务场所。

(二)平等原则

对待司法工作人员的礼仪,同样也要表现在同客户会面的场合。不要自以为是,不要傲视一切,目空无人,更不能以貌取人,要明白对于律师而言,有客户才会有案源,有案源才能有收入,从这个意义上讲,客户才是律师的衣食父母,故对待任何当事人都应本着平等、与人为善的原则。众多律所在对年轻律师培训中都提到这样“五不”:第一不问收入;第二不问年龄,将近退休的人,白领丽人的年龄不问;第三不问婚姻家庭,因为家家都有难念的径;第四个不问健康问题,商务人员不谈健康;第五不问经历,英雄不问出处。

(三)倾听当事人

对律师来说,很重要一个业务能力就是要能够从客户长篇累牍的叙述中把握住最核心、最关键、对案件有影响的点,那么首先一点是能够耐心听当事人陈述,不轻易打断,也许客户表达能力很有限,用词很单一,会不断重复业已叙述过的内容,这时候律师不应该表现出不耐烦的表情,而应该有技巧地引导当事人继续陈述。优秀律师不光在能力上高人一筹,更重要的应该是表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阅历的积累,对人事的包容上。

(四)适度原则

我们说,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要自尊但不能自负;要坦诚但不能粗鲁;要信人但不能轻信;要谦虚但不能拘谨;要老练持重,但又不能圆滑世故。律师与当事人交往尤为要把握好一个“度”。哈佛大学法学教授、出色辩护律师艾伦•德肖维茨说过:“当事人不是你的朋友。”律师对于客户要表现出社交场合基本的礼仪,并且同时遵守律师行业所要求的特殊礼仪规范,除此之外不需要有更多的礼仪去迎合客户,正如德肖维茨教授的另一句忠告“朋友为朋友做的事,不应是律师为当事人做的”。

三、同其他人员交往的礼仪

最后,简单叙述一下律师同其他人员,如法院、检察院的书记员以及与同行交往过程中的礼仪。

(一)与书记员交往时的礼仪

笔者记得有一次正好在文印室帮忙,进来一位女律师,头一句话就是“给我复印一下”,这样一句没头没尾、不带称呼、没有敬语的命令,使得在场的书记员很不满,也就当然没有上前帮忙,女律师只好略显尴尬地自己动手。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在社交场合,很显然平等互利原则深入人心,你给对方施礼自然对方也会相应的还礼于你,反过来回应你无礼的最好方式自然也就是漠视。所以律师一定要摆正自己的地位,对法院、检察院的书记员同样要表现出应由的礼貌和尊重,该有的礼仪和素养不能因为对方身份不同而有所弱化。

(二)与同行交往时的礼仪

需要着重强调的是,同业互敬是律师职业道德里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尊重对手是一种很高尚的情操,是一个人有涵养的体现。律师之间若嘲热讽、恶语相向,不仅让外人笑话,更重要的是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在律师的激化下反倒升级,最后不可收拾。因此,做到敬重每一个对手,视他们为劲敌同时,也要欣赏对手身上的优点,这样才是一名讲礼仪的律师该有的气度。

四、结语

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礼仪之邦,礼仪已幻化作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律师作为专业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用前辈张思之的话说就是“优秀律师应当具有哲人的智慧,诗人的激情,法学家的素养,政治家的立场:四者统一于科学的使命和职业良心与社会正义之中。”显然律师职业礼仪对律师来说举足轻重。一名讲究礼仪的律师,不仅很容易赢得他人尊重,营造和谐法庭的气氛,而且能够在无形中使获胜概率增大。

诚然我国的律师礼仪制度由于起步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但随着法治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律师从业人员的素质较过去有了显著提升,越来越多的律师开始关注律师礼仪这一块,并且也正逐渐将之运用于执业过程中。

律师职业礼仪 篇2

一、在我国律师职业者职业道德状况不容乐观, 形成这一情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接下来, 我就针对律师职业道德缺失及其完善的措施进行具体的分析。我们充分肯定律师为社会公平正义发挥的作用, 也应当直面律师队伍中少数人职业道德缺失的现实。培养律师职业道德的途径是多方面的, 对符合道德规则的道德行为表彰, 并积极号召此类道德行为的出现, 对不道德行为绝不姑息坚决制止, 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 使律师谨慎自己的行为并考虑的行为后果, 形成良好的道德风气。具体分析律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 不注重学习反省

学习教育和思想的反省, 会使律师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教育、法律教育, 并且能增强能力, 抵御落后思想观念的影响。在社会现实中, 一方面律师的管理部门忽视对律师的教育培训, 即使有培训也流于形式, 起不到作用。另一方面是律师本身, 有些律师只看重金钱, 只注重追求金钱忙于找案源, 拉关系, 不重视教育培训和忽视自我学习。因为教育培训不及时, 自律机制在律师身上还未形成, 因此律师职业道德弱化, 不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律师执业的基本单位是律师事务所, 律师事务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是律师和执业纪律可依赖的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行业执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律师职业道德的建立和发展, 主观因素方面, 律师内在的自律精神最为重要, , 由外在的约束到律师的自我约束是道德建设的归宿。律师职业的自我约束机制最重要是要增强律师的道德良心和对律师的自我道德修养能力培养。管理部门和律师自身从小事一点一点做起。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教育, 自觉接受思想教育、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教育、法律教育, 才能自觉抵御各种腐朽落后思想观念的影响。随着法制教育的开展, 律师依法执业的水准提高, 从而提高律师的职业道德。对律师的培训要靠近律师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 只有这样才有实际作用。不仅如此还要对典型进行示范引导, 积极发挥优秀律师的示范作用, 激励更多的律师。

(二) 行业规则体系不完善

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化, 很多行政机关编制锐减。各地司法行政机关律师管理部门人员很少, 监督和监管律师职业行为不到位。即使发生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 无法对其惩戒, 执行力很低, 因为根本无法进行调查取证、论证。

二、解决律师缺失职业道德的讨论

我认为加强律师职业道德的建设, 不仅要加强国家制度方面建设, 同时也要完善律师职业教育。, 我国律师行业发展的关键所是如何构建我国律师行业的职业道德建设,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阐述这方面的构想。

(一)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学习教育是关键

加强学习教育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从学习教育为突破口, 加强律师职业道德建设。把重点放在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方面。积极开展各种活动, 尤其是理想信念教育, 会让众多的律师形成正确的职业理想。律师职业道德教育也需要大力弘扬形成良好的行业风尚, 如, 热情服务、诚实守信、尽职尽责、扬善惩恶。积极开展法制教育, 依法执业的水平也要提高。

(二) 健全行业规则体系, 完善产权制度, 完善行业自律机制

没有完善产权的经济是一个没有信用的经济。原因是产权制度让人们有一个稳定的、长期的、预期的制度。法律职业者所建立的事务所一定要建立在完善的产权制度基础上, 让律师在一个稳定的、长期的、经济利益促动下执业。这就要求对现行律师法进行相应的修正与改变, 从法律上确定律师业的两结合管理体制, 加强律师自我管理体制。两结合管理体制, 一方面是相关的律师事务所和律师执业活动的规范;另一个方面律师在执业过程中与司法人员、行政执法人员相互监督制约的规范。这就是要对全国律协和地方律协的行业规范进行有针对性的制订和修改;更要对律师事务所内部自律性管理规范。尤为重要的是要对现行律师法进行相应修改, 这是从法律上确认律师业的两结合管理体制。司法行政机关为主, 扩大律协职权范围, 加强律师自我管理体制, 通过律师法授权的形式, 让司法行政机关对律师、律师事务所的违纪进行处罚, 让年检注册、律师事务所登记管理、律师执照领取等微观具体事务纳入律协的职责范围, 让律协行业管理由柔性走向刚性, 清晰明确律协参与律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作用。让执业环境优化, 给予律师更多的权利。

三、职业道德的发展事关重大

我们已进入一个新的世纪, 以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实践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法律服务的需求, 召唤着大量道德高尚、敬业勤业的律师出现。我们的时代需要这样的律师。保护和增加法官和律师的威望是我们共同的希望。为此我们在不断的努力和奋斗着。律师职业道德与社会道德矛盾增加了律师执业的外在阻力, 努力防范和化解两者间的社会冲突, 让法治、经济建设提高, 为建设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四、职业道德的涵义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1) 职业道德是一种职业规范, 受社会普遍的认可。

(2) 职业道德是长期以来自然形成的。

(3) 职业道德没有确定形式, 通常体现为观念、习惯、信念等。

(4) 职业道德依靠文化、内心信念和习惯, 通过员工的自律实现。

(5) 职业道德大多没有实质的约束力和强制力。

(6) 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是对员工义务的要求。

(7) 职业道德标准多元化, 代表了不同企业可能具有不同的价值观。

(8) 职业道德承载着企业文化和凝聚力, 影响深远。

五、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

每一项职业都是神圣的, 每个从业人员, 不论是从事哪种职业, 在职业活动中都要遵守道德。如教师要遵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医生要遵守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等等。

职业道德不仅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 而且是本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化。

结语

每个行业都要求从业职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于一个集体, 一个组织都事关重大, 一个好的团队都是要求每个成员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团结, 奋进, 积极向上是营造良好职业道德氛围的正能量。新世纪要求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为营造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自己的素质, 良好的职业道德也是现在社会必不可少的。

摘要:律师职业道德具有特殊性, 但在整体价值等级上并不高于社会道德。职业道德是律师的共同信仰和行为准则, 当所有律师将这种信仰化为脚踏实地的行动时, 法律就有一批忠实的执行者。法律职业和社会上其他职业不同, 它是把法律的公正、公平的运用到社会中的人和事。只要我们信仰法, 只要我们对中国的法治建设充满信心, 我们就一定会创造出一个良善和谐的律师执业环境。

关键词:律师,职业道德,行业规则

参考文献

[1]张绍明《律师为何要行贿法官》载《律师与法制》.杂志2004年第8期.

[2]孙笑侠《职业伦理与大众伦理的分野》, 《中外法学》2002年第3期.

中国律师遭遇职业困境 篇3

5月31日,司法部发布的《2005年中国律师业发展政策报告》指出,2005年,中国律师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律师业成绩斐然。同时,司法部称,该部负责起草的《律师法(修改草案)》已经形成,并已提交国务院。

这部法律从1997年正式实施以来,经历了8个春秋。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以及律师工作改革的不断深化,律师法的一些条款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形势需要。此次修改,被法学界人士普遍认为是一次“大修”。

“你能出多少钱,我帮你搞定”

马立曾经是一家上市公司的操盘手,因合同纠纷,被公司告上法庭。官司整整持续了8年,虽然判决令他满意——法院判定他无罪——但这场官司还是让他心力交瘁,以致官司结束后不久,他全家移民加拿大。

马立无奈地说,促使他移居加拿大的不是8年官司,而是8年里的奔波劳顿。为打这场官司,他请了几个律师,但所有律师对他的告诫几乎—样让他震惊——“你能出多少钱,我帮你搞定”。这样的律师让规规矩矩做生意的他,看不到希望,他决定离开。

律师业怎么了?有媒体用“黑幕”二字来形容。2004年春天,一场被媒体称为“中国律师制度恢复熏建25年以来最彻底的律师整风”活动曾经轰轰烈烈地开展。这场行业整风给全国10.2万执业律师甚至整个司法界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动。

“律师黑幕”的出现,仅仅是因为律师职业道德的缺失吗?上海海上律师事务所的潘犟律师认为,不排除个别无良律师职业道德缺失,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但是,律师在整个司法体系中的弱势地位,也是造成律师办案内幕交易的一个原因。

潘军说,律师非常无奈,他的职责是帮助当事人,可在司法系统依旧行政化的今天,法院有时并不采信律师证据,该怎么判还是怎么判。于是,“花钱搞定”成为一种有效却无奈的办法。

律师的这种“弱势”特征不仅表现在证据不被采信,它更多地表现为,律师办案过程中,正常工作条件得不到保障。

“律师在办理刑事案件中,阅卷和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本来是法律赋予的权利,但现实中,却遭到很大的阻碍。这是亟须改变的问题。”北京京都律师事务所律师曹树昌说。

他认为,在一些刑事案件中,因为担心律师与犯罪嫌疑人串供,或害怕律师发现侦查机关的违法事实,公安、检察院等司法机关往往对律师的会见权设置障碍。会见难、通信难、取证难、阅卷难等问题往往会导致律师在辩护时无法做到“心中有数”,影响公正的实现。

在一些民事案件中,律师向知情者调查取证往往阻碍重重。《律师法》规定,“律师承办法律事务,经有关单位或个人同意,可以向他们调查情况”,这种没有强制性的规定往往导致律师的调查取证权形同虚设。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北京市科华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王科峰告诉《隙望东方周刊》,“律师工作中的种种难事,归根到底是由《律师法》中规定的律师地位所决定的。”

“1995年《律师法》通过以后,有人就说,这个《律师法》好像是律师禁止法,禁止律师这样,禁止律师那样,这样干会怎么样,那样干会受到法律追究等等,写了一大堆,但是律师权利在哪里,则含糊其辞。《律师法》的修订案应该把《律师法》变成律师权利法,律师授权法,而不是律师义务法,只有这样,《律师法》才会有一个质的飞跃。”王科峰说。

仅有《律师法》是不够的

《律师法》具体修改内容尚未公布,业界的讨论已经非常广泛。潘军是上海律师协会的监事,曾经多次参与《律师法》修正案的讨论。他告诉《嘹望东方周刊》,要修正哪些内容,提案很多,但有一条被大家共同提出,一定要改也必定会被修改的,那就是《刑法》中的第306条——“律师伪证罪”。

潘军律师说,律师帮助犯罪者洗脱嫌疑,是他的工作职责所在。但现实是,律师让被告翻供,往往被认为是改变和违背事实,因此被认为是“作伪证”。就是这一条“律师伪证罪”,每年使数百名律师被无端送进监狱。

曾有数据表明,这些年因伪证罪被判入狱的律师,最后80%都被无罪释放,但《国家赔偿法》中却没有一条对被错判的律师进行国家赔偿的条款,所以,被错判的律师即使最终被判无罪,也只能自认倒霉。

根据北京市律协统计,北京市律师每个人每年辩护的刑事案件平均起来不到一件,在每年法院处理的刑事案件中,可能有70%甚至更多的案件是在没有律师参与的情况下结案的,也就是说,每年有70%的案件没有律师参加。

曾经为刘涌案辩护的北京著名律师、中国律师协会刑事专业委员会主任田文昌告诉《嘹望东方周刊》:“其实本质上是律师执业环境的问题,代理刑事案件收入低不说,还会承担很多风险。”

那么,《律师法》的修订能起到改善律师执业环境的作用吗?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陈兴良教授并不看好,“《律师法》的修订,是一个飞跃,但是就起到的作用而言,《律师法》只是一个配套,问题的根本還在于《刑法》如果《刑法》中保留第306条,则律师的权利很难得到伸张,律师不可能在随时可能进监狱的情况下为被告人辩护。因此,仅有《律师法》的修改是远远不够的。”

律师权利是公民权利的延伸

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执业律师达11.4万多人,律师事务所11691个,律师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每年办理诉讼案件150多万件,非诉讼案件80多万件,法律援助案件10多万件。

80年代,经历了10年动乱后的中国,首次在司法体系中引入了“律师”的概念,这个时候,人们已经看到了海外电视中的概念:“我拒绝回答,有事找我的律师。”而这个时候,整个社会在谈到律师时,把律师定位为“法律工作者”。

1996年,当第一部《律师法》诞生之后,律师被法律更为精确地更正了它的定位——“社会法律工作者”,这标志着律师社会化的进程进一步提高。但是,此时,律师的定位仍然没有脱出社会的行政框架体系。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王丽律师指出,律师所行使的权利既不是国家权利,也不是社会权利,他所行使的实际上就是公民权利,律师权利是公民权利的一种延伸。

她更倾向于认为,律师是一种自由职业者。我们的国家正处于转型时期,政治社会、权力社会正不断向日益成熟的市民社会过渡,这为律师的职业化发展提供了最为合适的土壤。《律师法》的修改完善的过程,应该是人们看待律师这个职业进一步社会化的过程。

潘军认为,律师和所有的公民一样,假如真正作了伪证,可以适用有关“故意制造伪证、假证罪”进行定性量刑,根本不必将律师伪证、假证罪单独进行处罚。如果说律师因为想要维护国家法律,反而要承担比一般公民或其他法律职业者更大的责任,显然有失公平和正义。

律师职业道德 篇4

时间:2012年1月7日 地点:会议室 主持:翁凡 参加人员:全体律师 主题:讨论律师执业道德

翁:律师制度在我国是“舶来品”,律师职业可谓是在没有深厚社会基础的环境下“建构”起来的,至于“律师职业道德”的概念,对我国一般民众来说更是缺乏了解,感到非常陌生。通常理解律师职业道德与社会道德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律师职业道德不过是社会道德在律师职业领域的具体化,是以社会道德为基础的。这样的说法笼统地讲并没有错,但掩盖了二者关系的复杂性,只看到了其一致的一面。实际上二者有时是相互矛盾、冲突的。

吴:律师的执业活动坚持“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并不“以社会道德为准绳”。一般社会的道德观念与法律的规定往往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人们的行为也相应的多有与法律不一致的地方,尤其是在日常生活方面。这种对立本身并不一定是一件坏事。道德与法律保持一定的距离,一方面有利于人们以道德的标准来评价法律,批评法律,作为法律发展的动力,促使法律进步;另一方面人们也可以以法律为标准来衡量道德,促进传统道德观念的转变。然而,律师的职业道德却必须与法律的规定,至少是与法律的原则无条件地保持高度的一致。这种职业道德的要求当然要高于法律的要求,但绝不可以与法律有抵触。尽管合乎社会道德的行为有些可能是违法行为,但合乎律师职业道德的行为却绝不可能是违法行为。如果把拥有良好的社会道德说成是具有社会正义感的话,那么无疑律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律师的这种正义感。

陈:为了更好地理解律师职业道德与社会道德的问题,我们先来对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这一法理学的永恒问题——予以简单的梳理。法律与道德在内容上具有相当程度的一致性,要想在法律与道德之间划出一条毫不含糊的分界线是不可能的。任何资深的律师都知道,法律表面字眼下的根本基础是对宗教、道义、情感和习惯思想等等,这些来自于基本上属于人性的一般人类经验的思想的继承,决定法规援用的也是这一基础。一般认为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道德中有法律的某些因素,法律中也有道德的某些因素。如果说“法律是社会秩序的骨架”的话,那么它还必需用道德的血和肉来填充,二者相互影响。道德对法律的影响在我国封建社会“引经入律”和西欧中世纪的“宗教裁判”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同时法律也影响道德,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社会道德的养成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一般说来,律师在执业中严格遵守法律,也就同时维护了社会的良好的道德秩序;一名优秀的律师常常就是一名道德高尚的人,相反一个道德败坏的律师也不可能成为一名严守法律的律师。“要做一名好律师,首先要做一个好人。”这种说法是非常有道理的。

执业道德学习会议记录

时间:2012年5月7日 地点:会议室 主持:翁凡 参加人员:全体律师 主题:法律与道德

翁:法律与道德毕竟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社会规范,它们的内容、作用范围以及作用形式和社会效力具有明显的不同。首先,法律主要表明统治集团的道德,而并非是笼统的全社会的道德。其次,法律是人类理性的表现,有规范的形式且相对稳定;而社会道德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没有固定的表现形式且稳定性较差。再次,法律具有国家强制力,而道德不具有国家强制的效力,其作用的发挥主要靠个人的自觉。二者之间的不同之处还可以举出很多,这里关键的问题是:合法的不一定合乎道德,而合乎道德的也不一定合法。正是由于这两种规范之间的显著差异,与人们通常的观念不同,西方社会甚至有这样的说法:“好律师,坏邻居”、“好的法律家,坏的基督徒”。

江:律师在执业中捍卫法律,恪守职业道德,这与恪守一般道德原则具有重大的区别。他们在工作中往往坚持“法条主义”,而不是从社会道德、人情世故的角度看问题,实际上律师最重要的义务之一就是抵制常识和普通人正义观念的影响。莎士比亚的戏剧《威尼斯商人》中,当夏洛克在法庭上坚持要依据合同割下安东尼奥胸口上的一磅肉的时候,作为律师——同时又是安东尼奥情人的鲍西娅内心可想而知,可是她并没有情绪激动地大喊夏洛克是坏人,要求法官判决不人道的合同无效(在当代社会,这是完全合法的)或干脆声称法律不公正,要求法官变通或更改法律的规定;而是以巧妙的手段坚持合同有效,但夏洛克必须准确地割下合同约定的重量的肉,而不能多也不能少,同时不能带一滴血,否则会依照威尼斯的人身侵害法剥夺其全部财产。[2]结果既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又坚持了社会正义。这可称得上是法律实务工作者行为方式的典型写照。在西方社会“鲍西娅”甚至成了律师的代名词、智慧的化身。

执业道德学习会议记录

时间:2012年10月8日 地点:会议室 主持:翁凡 参加人员:全体律师

主题:律师职业道德与理性的价值

翁:亚里士多德所说:“法律„„可以被定义为‘不受任何感情因素影响的理性’。”[3]法律的本质是理性的,这就决定了包括律师在内的一切法律工作者都必然具有理性的品格。尽管人们称律师为自由职业者,但律师无法按自己的道德偏好或情绪来开展执业活动,实际上他们只能尽量排斥自己的好恶以及主观的价值判断。人们往往在电影或电视上看到,律师在法庭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慷慨激昂,感情饱满,甚至可能个别情况下声泪俱下,非常感染人,但这并非通常的情况。律师当然也有人文关怀,甚至是更浓厚的人文情结,也有激情四射的时候,但这都是牢牢地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的。律师的工作主要不是充分调动自己的感情,达到“以情感人”的目的,而是恰恰相反,尽量控制自己的感情,坚信“有理不在声高”,而是通过通彻、细致、严谨的逻辑推理,达到“以理服人”的效果。律师是理性主义者,在执业中少有一般民众那样情绪上的表露,其言论也不强调道德的感染力。律师往往是“象冰冷的手术刀一样”解剖案件,使人感觉“理性的冷酷”扑面而来。他们少有含情脉脉的表现,而多显现为冷静而严肃的形象。律师往往给人以机械守法的死板印象,而少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灵活性。“情理法”并重是一种社会理想诉求,而律师却只抓住一点——恪守法律,不及其余。

吴:在法庭上,律师并非一般的摆事实、讲道理,而是摆“证据”、讲“法理”,对他们来讲,“打官司就是打证据”。一名成熟的律师在执业中保持平和心态,往往给人这样的印象:处世谨慎,说话留有余地,慢条斯理,不慌不忙,很少个性张扬,棱角不分明,少有“嫉恶如仇”、“爱憎分明”的表现。律师并不忌讳“为坏人说话”,因为好人、坏人之分是道德上的分类,而非法律上的分类。象“可恶的第三者”、“道德法庭”、“新闻审判”(Trial of newspaper)、“把某某押上历史的审判台”、“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等等这样的说法,决不会出自律师之口。此外,象“违法必纠”、“严厉打击„„”等不严谨的法律用语,律师也不会使用,因为律师明白“违法未必一定就要纠”,这里有具体情节及程度的问题,也有法律时效的问题等;应强调“依法打击”,不是一定要非常“严厉”,而是宽严适度,关键是要“依法律为准绳”。

陈:律师的信条是:感情不能代替或超越理智;同情与怜悯某人并不意味着可以免除其法律责任;相应的,憎恨和仇视某人也不能逾越法律惩戒的限度。人们可以对法定的罪行提出公诉,但却不能对法外的罪恶提出公诉;人们可以推行法律上的权利,但却不能推行抽象的正义。

江:在我国目前,不仅一般的民众对何谓职业道德不清楚,就是律师也往往会把职业道德与社会道德相混淆。大连著名律师开来曾出版《我为马俊仁当律师》一书,其中有这样一句话:“良知比法律更重要,做人比做律师更重要”。结果出版后引起律师界一片哗然。骆伟雄律师对该书的题目和内容不符提出质疑:“该投入感情还是投入理智?开来并没有代理马俊仁的案件,却大发议论。是在做作家,还是做律师?是在进行法律分析,还是在进行道德分析?”著名律师王工也发表自己的看法,认为前述开来律师观点的后半句“做人比做律师更重要”无可非议,而前半句“良知比法律更重要”则不妥。不少人谈到律师时常常讲律师“据理力争”、“仗义执言”等等。但实际上应当说律师是据“法”力争,这里的“理”必须强调是“法律上的理”而非一般道理的“理”。同时在办案过程中律师“执言”是“依法”,而不是“仗义”。“义”是表示一社会的伦理规范。《礼记·中庸》里“义者,宜也”,即事之宜,指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律师依法执言,而非依靠仁义道德。把律师说成路见不平的仗义的“侠士”,这并不是在褒奖律师,恰恰相反是在对律师角色认识上的错位及对律师的贬低。人们何曾听到公安人员“仗义”逮捕,检察人员“仗义”起诉,法官“仗义”判决等说法!在轰动全国的重庆綦江虹桥坍塌案的审理中,主要嫌疑人林世元的辩护律师可谓“仗义执言”,一开口就怒斥自己的当事人是“罪有应得”,虹桥工程是“豆腐渣工程”,是“王八蛋工程”。这也许并不违背社会的道德,甚至可以说是顺应了当时当地一般民众对贪污腐败强烈憎恨的情绪和严惩罪犯的心理;但却与“无罪推定”、“罪刑法定”的现代法律原则背道而驰,并且严重地违背了“律师必须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职业道德要求。结果在庭审之后,该辩护律师遭到了法律界人士的严厉批评。

执业道德学习会议记录

时间:2012年10月8日 地点:会议室 主持:翁凡 参加人员:全体律师

主题:律师职业道德并非理想的道德

吴:按照富勒的分析,道德分为理想的道德(morality of aspiration,又译愿望的道德,或向往的道德)和义务的道德(morality of duty)两种。前者指关于幸福生活、优良和人的力量的充分实现这些方面的道德,是我们所应当追求的美德。后者指的是一个有秩序的社会所必不可少的一些基本原则,是我们必须遵守的道德。[8]愿望的道德与法律没有直接的联系。当有人达到这样的标准时,我们将对此表示尊重;没有达到这种道德的要求时,我们不是去控告他,而只是加以惋惜,或是蔑视。义务的道德规定则低于向往的道德的标准,与法律最为类似,如果有人达到了这一标准不会受到赞扬,而如果违背了这一标准则要受到斥责或惩罚。换用通俗的伦理学术语,富勒所说的“向往的道德”就是“道德理想”,“义务的道德”就是“道德义务”。律师职业道德由于与法律联系密切,大致相当于“义务的道德”。如果我们认为律师就一定要具有一般所要求的高尚的道德情操,那就是误解了律师职业。这一方面可能超出了律师职业道德的范畴,对律师要求过高;另一方面还可能提出了违反律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江:律师职业道德具有特殊性,但在整体价值等级上并不高于社会道德。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其中有些内容要求高于对一般百姓的道德要求,有些内容相反低于对一般百姓的道德要求,其余大部分内容和一般百姓的道德要求是基本一致的。目前我们经常听到有这样的说法:“律师要更加强调遵守社会道德,律师应当成为一般人的行为楷模。”这主要可能基于以下三个理由:一是律师是有修养的知识分子,应比一般人有更高的道德要求;二是律师是职业人士,因为文化层次最高,天然地负有传播文化,引导社会文明的责任,自然应有很高的道德境界,不然何以引导他人;三是律师是法律之师,研究并实践行为规则的专家,现实中帮助当事人认识法律、实施法律和利用法律救济权利,自是应该对作为生活中重要行为规则的道德身体力行,言行一致,为大家做表率。实际上,这里的所说的“道德”仅仅指通常所说的社会道德的一部分,大致相当于社会公德,即社会所公认的最基本的道德。而这部分道德在律师职业道德中并不占重要位置,重要的是职业道德与社会道德不同的部分。

朱:律师职业道德中高于或低于社会道德的部分,所对应的社会道德往往是在社会上很难达成共识的部分。如:律师严格保守当事人的秘密,无论从范围还是程度,以及保守的时间、保守的内容,无论是对家庭成员、朋友还是同事,甚至国家官员,无论是一般的隐私、与他人无关的个人资料,还是犯罪的情节等等。这些要高于通常所讲的保守秘密的道德要求。律师不得超越当事人的授权和利益保护范围,而去主持公道,依据从自己当事人那里获得的证据为对方当事人鸣不平,不得排斥当事人依法律程序得到的实质违法的利益。这些要求要低于通常所讲的维护正义的道德要求。大致地讲,尽管并不绝对,对保证律师积极维护自己当事人合法权益方面的道德要求较社会道德要求为高,而对保证律师同时消极维护对方当事人及官方利益方面的道德要求则较社会道德为低。归根结蒂,这是由律师维护自己单方当事人的权益,并不中立,以及法律区别于道德的特征所造成的。

律师职业道德某些方面高于社会道德,这比较容易理解,而有些部分低于社会道德,却往往很难让人接受。这在我国传统道德观念没有完全转变为现代道德观念的社会转型时期尤其如此。在传统道德中“和为贵”是天经地义的,现代社会也不大可能发生根本的改变。律师职业行为中,使人们关系亲近的行为往往在道德上受到鼓励和支持,而使人们关系疏远的行为却常常在道德上遭到谴责,不易被人们理解。律师依法办事,目的是使人们的行为纳入法治的轨道,相互间保持合法适当的距离,相互独立和尊重。具体来讲律师的法律服务会产生使人们之间关系疏远和亲近两种作用。在中国当前,律师的工作突出地表现在打断传统的那种含情脉脉、厚重的血缘及身份关系,建立富有理性、远近有度的法律关系,具有促进如英国法学家梅因所说由“身份社会”向“契约社会”转化的作用。律师开展执业活动往往有“挑词架讼”(甚至“挑唆”)之嫌,与传统观念不符。这表现在律师并不是一味地要采取各种努力,把社会纠纷消灭在萌芽之中,而是在有些情况下律师会鼓励当事人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建议当事人“打官司”。传统观念认为诉讼是可耻的事情,而在律师看来诉讼却是社会的常态表现,通过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不可耻,而是时代的要求和观念进步的体现。按照律师的观念,一味强调少纷争或少诉讼,不仅与社会现实不符,而且可能会在无形之中压抑人们的欲求,结果会潜在地造成更大的纠纷和社会的混乱。那种以诉讼数量的多少作为评价官员功绩的标准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

江:“除暴安良”是人们的传统道德观念。按照传统观念,为杀人犯等坏人辩护无异于“为虎作伥”;而在律师看来,只要接受了委托或受法庭的指派,无论嫌疑人是谁,自己都要忠诚地为维护其合法权益而努力工作。在委托人是谁这一点上,如希腊正义女神一样律师的双眼是蒙上的。律师辩护并不意味着律师赞同嫌疑人的观点或行为,更不等于同他们站在一起。美国著名律师德肖微茨曾强调:“即使我了解到有一天我为之辩护的委托人可能会再次出去杀人,我也不打算对帮助这些谋杀犯开脱罪责表示歉意,或感到内疚。„„我知道我会为受害者感到难过,但我不希望我会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后悔,就象一个医生治好一个病人,这个人后来杀了一个无辜的人是一样的道理。” 作为律师不必因为为臭名昭著的人辩护而感到不安。即使是作为二战甲级战犯或“四人帮”,甚至前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世界头号恐怖大亨本·拉登(如果可能的话)等人的辩护人,律师仍然要为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竭尽全力,充分履行其神圣职责。正如半个世纪前美国最高法院法官路易·布兰德斯提醒美国律师协会的那样:“律师应当赎回的不是更大的体力或体质的勇气,而是在面对经济损失和个人名誉损害之时的道德能力。”律师的道德勇气包括在面临公共谴责和冒着人身攻击和职业毁灭的危险之下代表不受公众欢迎的当事人。律师无可避免地会代理社会贱民或不入流人士而遭到污蔑和鄙视。实际上,律师从本质上讲并不是在为当事人服务,而是在为捍卫法律而工作,为了实现法律的公正、正义而努力。如在刑事案件中,人们容易事先就认定犯罪嫌疑人有罪,这往往是受到大众媒体的影响,而媒体的消息来源一般是国家公安机关,这些材料就是检察官的公诉材料。换句话说也就是大众听信了官方——公诉方的一面之词,说严重一些可谓“偏听偏信”。大众很容易感情用事,被误导。不加辨析,盲目与官方保持一致,有失去公正的危险。十年文革中刘少奇同志被宣传为“叛徒、内奸、工贼”(当时根本就不存在哪怕是形式上的审判,当然律师辩护的问题也就无从谈起),从而被关进监狱,有多少人信以为真,被蒙蔽!当然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律师职业可以说就是为了防止出现这种危险而产生的。

“锄强扶弱”是人们传统的美德,而律师在执业中以维护当事人合法利益为中心,而非一味的对抗强者、扶助弱者。考虑到律师的服务是有偿的,甚至可以说一般律师是为社会中的有钱人(就其有经济支付能力而言,可谓社会强者)服务的。为此,人们常常对现实中的律师职业产生负面的评价。实际上这是人们脱离实际过高地要求律师职业的缘故。现实中我们不应否认律师职业所具有的商业性的一面,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具有商业性本身并非是一件坏事。**先生认为:“就其本质而言,律师业乃是通过向涉及法律事务者提供专业服务而营利,利润动机是此种服务的根本推动力,与维护民权等理想化、道德化诉求不甚搭界。否则,就社会整体而言,反倒奇怪了。”苏力先生也认为:“律师可能更关注维护公民权利,但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就整体来说——在道德上高于社会一般人,而是因为他们关注自己的职业利益,正是在追逐这一职业利益过程中,他们起到了维护公民权利的作用。”[14]我们未必完全同意他们的观点,但不应用臆想的理想模式来看待和要求律师,这一点却无疑是可取的。

陈:一段时间以来,包括律师在内的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律师应是“社会正义的化身”,对律师赋予了超越其职业角色的过重的道德责任。这实际上混淆了法律与道德,以及律师职业道德与一般社会道德的概念。我们应让律师这一社会职业从“社会正义化身”的神坛上走下来,还其历史本来面目。律师也是普通人,他们并不比政府官员及社会上的一般民众更好或更坏。律师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对于主张公道的律师,法官应当表示赞许,而对于歪曲事实真相的律师,则应当给予批驳。”英国哲学家培根在《随笔选》中的这句话说得既简单又明确,并不失深刻。不过作者觉得,如果在这句话后面再加上一句就更好了:“对于严格依法辩护的律师,任何人都应表示足够的尊重。”也许这才是我们对律师所应该采取的态度。执业道德学习会议记录

时间:2013年3月8日 地点:会议室 主持:翁凡 参加人员:全体律师 主题:律师职业道德随想

翁:当今时代发展大趋势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替日新月异,当事人的法律需求出现了多层次化、复杂化,律师与律师之间、律师事务所与律师事务所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作为中国律师队伍的预备队和接-班人的一员怎样才能够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怎样才能在残酷的法律服务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我认为一定要先保持平和的心态,放低身价、保持做人的低姿态,从最容易、最简单的小事做起,请保留此标记特别是注意工作细节。当然最需要强调的是做人一定要谦虚,做律师更要谦虚。我们要多去发现同仁律师们的长处,多去寻找自身的不足,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我认为还要强调一下学习心态反映了一名律师的修养境界,影响了一名律师的发展空间。做律师前一定得注意要生存、要发展、要进步,就要有好的心态。而一名律师好的心态主要包括付出的心态、坚持的心态、合作的心态、感恩的心态、谦虚的心态等。朱:目前来说,做律师难,做一名好律师更难。这一情况已经严重影响最近几年我国律师在数量上的增长。目前流行所谓“二八律”,百分之八十的律师服务市场集中在百分之二十的律师手中。而剩下的百分之二十的律师服务市场由近百分之八十的律师来竞争。这一局面,造成新律师和实习人员的生存危机。我认为作为一名老律师,就应为新律师指导职业规划,否则他们将来做律师只能处处被动、步步艰难。同样,老律师们如果不能与时俱进,不提高自身素质,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照样会被无情的竞争刷新和淘汰。在战争中的战略战术的运用同样也常常适用于律师与律师、律师事务所与律师事务所之间的竞争。也只有竞争才能沙里淘金,才能更好的激励律师提高自身素质,以服务于当事人,促进社会请保留此标记公平和正义的实现。要想做大做强,就一定要批判和检讨“单纯军事观点”的观念和做法,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为当事人提供优质法律服务,不但要学会办案,也要多参与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公益活动,适当地在相关媒体有关法律宣传教育栏目中展现自我风采。不要把自己变成单纯的“办案机器”,要提高自身社会责任感,注重律师办案的社会效果,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弱势群体要积极为其提供帮助;要做到外圆内方,坚守律师执业道德的底线,严格遵守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在今后的执业中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绝对不能越雷池一步;另一方面也要善于规避风险,在坚持原则的情况下,灵活处事,善于规避风险,学会保护自己。

执业道德学习会议记录

时间:2013年7月9日 地点:会议室 主持:翁凡 参加人员:全体律师 主题:律师职业道德随想二

翁:目前来说,做律师难,做一名好律师更难。这一情况已经严重影响最近几年我国律师在数量上的增长。目前流行所谓“二八律”,百分之八十的律师服务市场集中在百分之二十的律师手中。而剩下的百分之二十的律师服务市场由近百分之八十的律师来竞争。这一局面,造成新律师和实习人员的生存危机。我认为作为一名老律师,就应为新律师指导职业规划,否则他们将来做律师只能处处被动、步步艰难。同样,老律师们如果不能与时俱进,不提高自身素质,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照样会被无情的竞争刷新和淘汰。在战争中的战略战术的运用同样也常常适用于律师与律师、律师事务所与律师事务所之间的竞争。也只有竞争才能沙里淘金,才能更好的激励律师提高自身素质,以服务于当事人,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现。要想做大做强,就一定要批判和检讨“单纯军事观点”的观念和做法,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为当事人提供优质法律服务,不但要学会办案,也要多参与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公益活动,适当地在相关媒体有关法律宣传教育栏目中展现自我风采。不要把自己变成单纯的“办案机器”,要提高自身社会责任感,注重律师办案的社会效果,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弱势群体要积极为其提供帮助;要做到外圆内方,坚守律师执业道德的底线,严格遵守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在今后的执业中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绝对不能越雷池一步;另一方面也要善于规避风险,在坚持原则的情况下,灵活处事,善于规避风险,学会保护自己。

律师职业道德规范 篇5

第五条 律师应当忠于宪法和法律,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依法执业。

第六条 律师应当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维护国家法律与社会正义。

第七条 律师应当道德高尚,廉洁自律,珍惜职业声誉,保证自己的行为无损于律师职业形象。

第八条 律师应当诚实信用、严密审慎、尽职尽责地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

第九条 律师应当保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和当事人的隐私。

第十条 律师应当尊重同行,同业互助,公平竞争,共同提高执业水平。

第十一条 律师应当敬业勤业,努力钻研和掌握执业所应具备的法律知识和服务技能,注重陶冶品德和职业修养。

第十二条 律师应当遵守律师协会章程,切实履行会员义务。

第三章 律师在其工作机构的纪律

第十三条 律师应当遵守司法行政部门制定的律师工作规章和律师协会制定的律师行业规范,必须遵守工作纪律和规章制度。

第十四条 律师不得私自接受委托承办法律事务,不得私自向委托人收取费用、额外报酬或财物。

第十五条 律师不得拒绝或疏怠履行指派承担的法律援助义务。

第十六条 律师不得违反律师事务所收费制度和财务纪律,挪用、私分、侵占业务收费。

第十七条 律师不得同时在两个以上的律师事务所执业。

第四章 律师在诉讼与仲裁活动中的纪律

第十八条 律师不得以影响案件的审理和裁决为目的,与本案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仲裁员在非办公场所接触,不得向上述人员馈赠钱物,也不得以许诺、回报或提供其他便利等方式,与承办案件的执法人员进行交易。

第十九条 律师在代理案件之前及其代理过程中,不得向当事人宣传自己与有管辖权的执法机关及有关执法人员有亲朋关系,也不能利用这种关系。

第二十条 律师不得伪造证据,不得威胁、利诱他人提供虚假证据。

第二十一条 律师应遵守法庭、仲裁庭纪律,尊重法官和仲裁员。应当遵守出庭时间、提交法律文书期限及其他与履行职务有关的程序规定。

第二十二条 律师不得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亲属或者其他人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借职务之便违反规定为被告人传递信件、钱物或与案情有关的信息。

第五章 律师与委托人、对方当事人关系的纪律

第二十三条 律师不得利用提供法律服务的便利牟取当事人争议的权益。

第二十四条 律师不得为谋取代理或辩护业务而作虚假承诺。

第二十五条 律师不得在明知的情况下为委托人非法的、不道德的或具有欺诈性的要求或行为提供服务和帮助。

第二十六条 律师接受委托后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辩护或代理。

第二十七条 律师接受当事人委托后,不得擅自转委托他人代理。

第二十八条 律师不得超越委托权限,不得利用委托关系从事与委托代理的法律事务无关的活动。

第二十九条 律师不得在同一案件中为双方当事人担任代理人。

第三十条 律师不得从对方当事人处接受利益或向其要求或约定利益。

第三十一条 律师不得在与委托人依法解除委托关系后在同一案件中担任有利益冲突的他方当事人的代理人。

第三十二条 律师不得非法阻止和干预对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进行的活动。

第三十三条 律师在未征得委托人同意的情况下,不得接受对方当事人办理其他法律事务的委托,但办结委托事项后除外。

第三十四条 律师应当合理开支办案费用。

第六章 律师同行之间关系的纪律

第三十五条 律师不得损害其他律师的威信和名誉。

第三十六条 律师不得阻挠或者拒绝委托人再委托其他律师参与法律服务;共同提供服务的律师之间应明确分工,密切协作,意见不一致时应当及时通报委托人决定。

第三十七条 禁止律师以下列方式进行不正当竞争:

1.贬损或诋毁其他律师和律师事务所;

2.给委托人或介绍人各种名义的财、物和利益许诺;

3.利用新闻媒介或其他手段炫耀自己、招揽业务、排斥同行;

4.利用与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以及经济组织的关系进行业务垄断;

5.其他不正当的竞争手续。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八条 对于违反本规范的律师,律师协会依照章程给予处分。

第三十九条 本规范由中华全国律师协会负责解释。

关于律师职业调查报告 篇6

为了解从事律师这一职业的优势、必要准备、基本素养,我们于12月21日晚对杨伟星律师进行了电话采访。采访人员有章宸、曾康捷、林剑镖。杨伟星律师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现供职于某律师事务所。通过这次采访,我们对真实的律师职业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我们大学奋斗方向的确定裨益良多。

首先,我们询问杨律师现在主要做哪方面的案子,他说现在主攻经济法方面的官司。接着我们询问了杨律师当初从事这份职业的缘由。杨律师告诉我们,他认为律师相对于其他职业拥有较为丰厚、稳定的薪资,并且是一份比较有益于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能够把自己所学付诸实践从而获得自我价值感和社会的尊重。另外,律师这门职业有着相对自由独立的工作时间,能够自主安排自己的工作计划,这对他是十分有吸引力的,于是他选择了转业。

得知杨律师有转业经历,我们对其整个从业经历充满了好奇,于是做了相关访问。杨律师告诉我们,他原来的工作是一名警察,后来才转行当的律师。问起原因,他说,警察这个职业有较高的风险性,自己年纪渐长,希望谋一份安稳的工作养家糊口。这个答案是那么朴实,正如他从事律师职业的理念。我们接着询问了其家人对这件事的看法。他告诉我们,家人都挺支持的,因为一方面从事律师职业更安全,另一方面该工作也更对口。

可是,转业势必意味着面临客观上的难题。杨律师说,刚从事这一行时,最大的困难便是陌生,对工作环境的陌生,对工作内容的陌生。有时,真实的案件摆在面前,他会感到手足无措。这时候,完成理论和实践的对接就是十分重要的。边工作边学习成了常态,尝试着将法律术语深入浅出地向客户解释更是必不可少的过程。

当问及职场目标是什么时,杨律师反问说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呢?我们问,长短期目标分别是什么?他说,短期目标就是完成好手头上的案子,长期的是边工作边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能力,达到更高的位置吧。对于我们在校大学来说不也应该是这样吗?设定短期、长期的目标,脚踏实地完成,致力于成为一个卓越的人才。对于我们来说,短期目标也许就是上好一堂课,完成好一次作业,一次考试,长期目标也许就是树立明确的职业方向,并为此做好充分准备。比如,积极参加辩论赛来锻炼自己的辩证思维和流利口才;勤于背诵,夯实专业知识功底;积极参与班级的活动组织,提高自身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沟通技巧。

接着,我们围绕大学期间的准备、对律师行业的看法以及对大学生的建议几方面做了访问。

首先,我们咨询了杨律师,其于大学期间对将来的就业有何准备。他说,当时他以为自己以后将从事律师这一行业,所以把心思都放在了这一方面。第一,他把学习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对法律法规法条的记忆理解,对纷繁案例的深度剖析,都是十分重要的。第二,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积极参与实习活动,加入到法院、检察院的旁听中去,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这一行业的基本状况,获得熟悉感。第三,杨律师还强调了司法考试的重要性。只有通过了这一考试才能获得从业资格。因此,我们对此绝对不能敷衍了之。

接着,我们问杨律师,经过工作实践,现在对这一行业有什么看法。他说,律师是一门要求从业者善于沟通的职业,这一沟通不是指天花乱坠地用专有名词轰炸客户,相反,好的律师应该尽量用平实、直白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解释法律术语。这一点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明白了艰深晦涩的术语应该有的真正意义。专业课的老师常说,法科学子难道强于别人的仅仅是多记忆了一些法条吗?不是的,在记忆法条之外,更重要的是加深理解,将冷冰冰的法条和有血有肉的案例结合在一起,将独立的法学知识点构建成融会贯通的知识体系并灵活恰当地运用。这不是正和杨律师的理念不谋而合吗?杨律师还说,术业有专攻,除了广泛涉猎各门法律,还必须有所专精。比如,专攻经济法,或是税务法、合同法等等。

最后,杨伟星律师对我们大学生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便我们能更明确广阔大学中的奋斗方向。第一,要多接触与司法相关的事物,多听学术性的讲座。第二,要勤于查资料,在课本学习之外多做扩展阅读。第三,要多关注时事热点问题,做到与时俱进。第四,纸上得来总觉浅,我们还应多参加司法实践,尽可能多地参加一些辩论赛。辩论一方面可以活跃思维、锻炼口才,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我们未来从事律师、法官等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论律师的职业道德与责任 篇7

首先应先知道什么是职业道德, 所谓职业道德就是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道德或阶级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是人们在履行本职工作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那么律师的职业道德就是指作为律师业务从业人员, 在执行律师职务, 律师职责过程中所应遵守的道德规范的总称。

二、律师职业的特征

首先律师具有职业的独立性:是指律师在社会法治制度中具有独立的地位。律师是以其所掌握的法律知识独立地向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专业人员, 在由立法, 司法, 执法等构成的法治系统中, 律师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就是切实保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 从另一方面也是维护社会正义。为了让律师很好地履行使命, 就不应当使律师的职业活动受到国家机关有关规定的限制, 所以律师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从国家机关部门取得有关当事人的信息。但是律师独立性并非真的是给律师一些“特权”, 而是希望通过律师在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和保障公民基本人权, 这就要求律师要有一定的法律职业道德。其次, 律师职业的独立性意味着律师在职业活动中有自己的独立的利益请诉求。律师不是国家公务人员, 而依靠向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谋生的专业技术人员, 获取经济利益是人们从事律师职业的首要目的。其次, 律师职业的专业性。律师职业的专业性与其他职业活动的专业性有明显的不同, 例如它不像科学研究那样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没有直接的利害关联, 律师职业活动与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密切相关, 即提供相应的法律服务。律师的一举一动直接影响到当事人交易的成败、诉讼的胜负。除此之外, 律师还具有职业性, 自律性, 相对稳定性和现实约束性。

三、对律师职业内容的看法

一、忠于宪法和法律, 坚持以事实为根据, 以法律为准绳, 严格依法执业。律师也是维护法律正义的一份子, 虽然他不同于法官, 检察官等国家工作人员, 但是其也是公平正义的化身, 能取得律师资格, 那么其对法律一定有相当了解, 这些法律知识最终目的是来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的, 而不是让律师专空子, 从而侵犯权益人的合法利益, 律师只有知道这一点, 他才算得上市忠于法律, 二、诚实守信, 勤勉尽责, 尽职尽责地维护委托人的合法利益。诚实守信, 我认为首先应当对委托人而言, 律师应当全心全意为委托人权益着想, 但他有个根本性的前提, 就是在符合法律, 事实内, 其具体表现是:律师在接受委托时, 不仅要进行法律审查, 更要履行告知义务。律师在对案件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后, 应对案件争议的要点、胜诉可能性、诉讼风险等告知委托人, 如实解答委托人的疑问。要明确向委托人说清楚风险程度及败诉的可能性。如果自己对委托事项确实没有把握, 可以及时介绍给其他专业律师办理, 不可虚假承诺, 不能承诺包赢官司, 不能吹嘘自己的关系等。当然, 即使当事人有罪或不法, 也要竭尽全力为其争利, 实现其利益的最大化, 这是律师的最基本的义务。而对于勤勉尽责就是, 当律师接受一个案子是, 那么久要求对这个案件办案不拖拉, 应不辞辛劳为当事人寻找证据, 这不仅是为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表现, 同时也体现了律师对真理的追求。对于案件的整理应当即使赶早不赶晚, 当遇到疑难案件时, 应当积极去寻找以前相似的案例, 比较其相同点与不同点, 同时也可以向有经验的人求教, 反正, 为维护当事人利益以及真理, 律师应当竭尽所能对“事实”负责。三、注重职业修养, 珍视职业名称, 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注重陶冶品行和职业道德修养。对于职业修养其中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律师业要讲究清廉, 虽然律师不是公务员但他也不是商人, 律师提供法律服务时需要收取一定的费用, 但盈利不是律师的第一要务, 但现在律师唯利是图的例子倒是不少, 比如, 现在炒得沸沸扬扬的李庄“伪证罪”案。很多网友认为这一案例揭露了律师这一种职业, 也存在着一种“世俗认同”的职业道德, 而这种职业道德就是——拿人钱财, 替人消灾!当然, 这种“世俗认同”的“拿人钱财, 替人消灾”的律师职业道德, 完全与法律规定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职业精神”是没有关系的, 仅仅只为“当事人利益”服务而已。这就好比医生这种职业道德一样, 不论患者是好人还是坏人, “救死扶伤, 治病救人”始终都是医生的职业道德。所以律师的最终使命就是全心全意为当事人服务, 不论当事人做了什么不正当的行为, 律师就要通过利益法律者一武器作为其牟利的器具, 通过专法律空子来维护当事人的利益, 这也不能不说是一位好律师。如果现在的现状让公众有这样的意识, 我不得不承认这是律师界的一个悲剧, 因为律师已没有任何修养可言了。四、努力专研业务, 提高职业水平, 提高职业水平就是不是取得律师资格证后就停止法律学习了。在通过司法考试后也应当多看有关法律相关专著, 尤其是国外一些较为先进的想法, 拓宽自己的思维同时也应随时注意新的法律条文出台的相关事项, 与旧法进行一定比较, 了解我国现在司法发展的方向及进程, 处理案件时, 这些是极为重要的。当然作为律师还应当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五、尊重同行, 公平竞争。主要表现不能故意诋毁其他律师或律师事务所声誉, 争揽业务。不应该无正当理由, 以在规定标准以下收费为条件吸引客户。除非当事人的确经济相当困难, 权益被侵犯相当明显, 那么律师作为正义的维护者可以适当降低价格。同时, 律师不应该采用给予客户或介绍人提取“案件介绍费”或其他好处的方式承揽业务。律师是提供法律服务的, 不是中介所, 这种做法明显会大大影响律师形象。而有些律师还会故意在当事人与其代理律师之间制造纠纷。这不仅仅没有律师的职业道德, 这连最基本的道德都已丧失了。这些行为都不仅给自己的身份抹黑, 而且会使整个律师行业在社会当中的地位大幅度下降。六, 严格保守秘密。该项义务是由律师的职业特点决定的。要求律师为当事人保守秘密, 首先是为了保护委托人的利益。委托人将真实情况讲给了律师, 而律师将委托人不愿公开的事情告诉别人, 这必然会损害委托人的利益。其次也是为了保护律师职业以及全体律师的利益。如果律师将委托人的秘密告诉别人, 就会造成律师业务量的减少, 并且可能出现假委托、隐瞒秘密的委托等情况, 所以律师的嘴巴应该是密封的。此外, 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热心公益事业, 遵守律师协会章程, 履行会员义务, 严守执业职责。

四、总结及期许

苏格兰政府法律总顾问、上议院司法委员会成员麦克米伦指出:“律师在行使其职能时, 必须尽到五个方面的责任:他必须对他的当事人负责;他必须对对方的律师负责;他必须对自己负责;他必须对法律负责;他必须对国家负责。在诉讼中这五个方面往往是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着的。因此, 律师要想在这五个方面保持完美的平衡, 就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我十分赞成这种说法, 作为一个律师, 随时都应该记住自己的身份, 使命和责任。

有位同学曾在PPT上说到过律师的价值问题, 他说律师的政治价值在于平衡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博弈。律师的法律价值在于为社会提供高度专业化、职业化的法律产品。律师的文化价值在于作为社会的公共知识分子及专业知识分子的担当。律师的经济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并节省社会运行成本。在这么多方面律师都能体现其价值, 但现在的确不得不承认律师在社会上的声誉并不是十分理想。

如果以后加入律师这一行业。希望能像《费城故事》里的主人公一样, 能够感觉到自己是好律师, 自己爱法律, 自己懂法律, 自己善于从事这一行。自己喜欢法律的许多方面。有时, 偶尔, 但不是总是, 自己是促成公平的一分子, 感受这一种振奋的感觉。从而真正能对当事人负责, 对自己负责, 对法律负责, 对社会负责。

摘要:本文主要是对律师职业道德从概念, 特征以及内容 (主要有9个方面) 这三方面表述了对律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的看法。在文章末尾处, 通过麦克米伦的观点来概括总结了该篇论文的写作主旨, 作为一个律师一定得知道责任两字, 最后表达对今后要成为律师的同学一些期许。

律师职业礼仪 篇8

一、中职生礼仪现状

中职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因为大多数学生学习成绩较差,长期受到老师同学的歧视,在心理成长的方面出现扭曲、自卑、游离状态,外在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好斗、偏执、敌对,非常难以管教,进入中职学校后在礼仪修养方面常常有以下共性问题:

1.课堂纪律涣散,对待老师常常出言不逊,不尊重师长且不以为耻。

2.日常生活中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平实说话扯着嗓子大喊大叫,脏话不断。

3.任何情况下与人交往都不懂得使用礼貌用语,更别说礼貌的举止。

上述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社会原因也有家庭及学生自身的原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帮助学生改变这些坏习惯,让学生在三年到四年的职校学习中脱胎换骨变成一个知书达理,懂得礼义廉耻的人可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需要学校在礼仪教化方面下大力气去抓。

二、职业礼仪养成的心理机制分析

一个人无论是高雅的还是粗俗的,他的言谈举止都从属于心理学中行为控制和调节的范畴。中职生的无礼表现是最初良好的动机总是不被认可,被尊重的情感长期遭到压抑,不良情绪长期累加得不到释放,最终导致坏情绪的全面爆发,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一系列邪恶的表情,诸如面部表情的扭曲,姿态不端正,脏话不断。当这些坏情绪长期得不到纠正和控制,就会内化为心理定势,让这些学生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认为自己注定就不是什么好人,就這样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时候,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心理层面及时破冰,通过示范、暗示、心理干预等手段调整、控制学生的情绪,首先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阴霾,产生被尊重的需要,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才能真正实现。

三、培养中职生职业礼仪的方法策略

1.改革教学评价体系,把学生日常礼仪行为的转变作为教师、学生学年考核的评价标准。

如果义务教育阶段对教师的评价是以学生成绩的优劣及升学率为标准,那么职业教育对教师的评价标准应该是向社会(用工企业、单位)输送了多少合格的技术工人。让每一位教师意识到自身的教育责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正当需求。

2.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对共性美的认同,树立健康正确的审美观。

对于什么是美整个哲学界至今也不能给出一个完整的定义,但是美的事物带给人的感受应该是一致的,那就是能让人产生愉悦、舒畅、轻松、满足、振奋的感觉。现在很多中职生的审美由于受自身文化底蕴、心理、性格等因素的影响,普遍呈现出一种追求奇特怪异的扭曲审美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学生身着奇装异服,染着黑色的指甲,烫着爆炸头出入于学校的各个地方。如何使中职生树立起健康的审美观是直接影响学生礼仪修养乃至今后就业的一件大事,职教工作者要在这方面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引导。教师在仪表仪容方面应该身先士卒给学生做好表帅,在潜移默化当中影响学生;学校应该开设美育、礼仪课程,利用课堂向学生传递礼仪知识、美学信息;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比如学校艺术节、诗歌朗诵比赛、各种体育比赛、学生仪容仪表大赛等,使得学生在各种竞赛中自己逐渐意识到什么才是美的,主动纠正自身的审美偏差,逐渐趋向最终实现对共性美的认知。

3.通过文化理论学科教学跟进,在文化、哲学、心理层面帮助学生练好内功,内外兼修,培养学生的气质及自信。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中职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因为文化理论课基础差,知识的贫乏导致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都明显滞后, 语言行为方面表现出粗俗无礼的表象特征。治标先治本,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中职生的精神面貌,使得他们的言谈举止符合礼仪规范,文化理论课的教学跟进是必须的。学校应该开设文学欣赏课程,课程可涵盖经典阅读、影视欣赏、哲学探究、普通话训练等内容,同时可以通过第二课堂的形式开设心理学讲座及时疏导学生心理问题,在教学模式上应根据中职生的特点采取方便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地开展教学,启发学生愉快自主地学习知识,主动提升自身价值。

4.拓展社会实践的广度与深度,通过在做中学提升学生对职业礼仪的认知能力。

职业教育的特点是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的培养,各职业学校都会下大力气抓学生的专业实作能力。其实对学生职业礼仪培养个职业学校也应赋予同样的重视,甚至可以把职业礼仪作为专业技能的一部分加大实训力度。学校可以联系正规的企业、公司或校企合作单位,组织学生通过参观、观摩、实习的方式,近距离的接触社会,接触未来的工作岗位,在看、听、练的实作过程中有意识地养成职业礼仪思想,使自身的言行符合礼仪规范。

职业礼仪教育是一种软实力的培养,用工企业和职业学校对硬件的要求都是毫不含糊的,但现代企业竞争从某种程度上比得却是软实力,大家熟知的青岛海尔集团在众多电子企业中遥遥领先,比得就是售后服务。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凡是在各种技能大赛或技术大比武中获奖的学生,基本都是品行兼优的学生,这就说明操作技能不是游离于学生整体素质之外的东西,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技能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所以,中职学校要全面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职业礼仪养成必须赋予足够的重视。

上一篇: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静夜思》教学反思下一篇:高三复课计划年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