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案例之一实验教学管理信息化

2024-10-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育信息化案例之一实验教学管理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案例之一实验教学管理信息化 篇1

榆林市电化教育馆

一、实施背景

中小学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的重要手段。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中小学理科教材中大幅度增加了实验教学内容。然而,中小学实验教学管理工作却一直沿用传统的阶段性检查和总结、汇报等纸质报表手段。这种管理模式虽然简单易行,并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但由于它的间断性、松散性和滞后性,不能实现对实验教学全过程的精细管理,不能适应教学改革和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因此,从2015年开始,榆林市电教馆一方面起草制定了系统的《中小学实验教学管理常规要求》,为学校和学科教师进行实验教学管理提供依据,另方面根据实验教学管理的流程和特点,自主开发了市教育局直属学校的实验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将我市的中小学实验教学管理工作推向网络化、智能化。经过半年的使用,初步发挥了平台在规范管理、提高效率、促进课改方面的功效,我们体会到实验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在推动各中小学实验教学及时、规范、高效开展方面的巨大优势。现将有关情况分享如下:

二、解决思路及方法

近年来榆林市教育局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发展,提出在全省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先后为榆林市电化教育馆投入资金约4000余万元,建成了榆林市教育网络数据中心、榆林市教育云服务平台、榆林市教育信息网教学资源平台等。为增强技术力量,市电教馆通过各种渠道充实了专业技术,加强了服务体系建设。通过论证,我们认为市电教馆现有技术力量完全具备自主开发一个实验教学管理平台的能力。实验教学管理平台需满足PC端和移动终端的应用需求,能通过手机拍照上传等方便快捷的对一些数据采集功能和强大的数据统计分析功能。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可公开透明地管理每一个教师的每一次试验,先核定每一个教师的试验任务数,教师每做一次试验,到管理平台上传各个角度的3张相关照片,有据可依,有据可查,任务可以落实到人,自动统计教师个人和学校整体的完成进度。

(一)思路

为保证管理软件可实用,必须采用B/S架构,采用通用成熟的语言开发,兼容各种电脑浏览器和手机浏览器,不仅可以在电脑上上传实验照片,还可以通过手机直接拍照上传。每次实验必须通过审核员审核才有效,拒绝无效实验和充数实验,通过各项数据的采集,自动计算开出率和及时率,其他如分组率、成功率和覆盖率由于容易造假,无法有效监管,不作为考察数据,教师自己录入供自己做大数据参考。

(二)方法

流程设计:

数据采集:

任务核定:

教师进度报表:

学校进度报表:

四、效果与思考

教育信息化案例之一实验教学管理信息化 篇2

数字教材与纸质教材

数字教材是未来趋势, 必然会对纸质教材带来冲击。但目前阶段, 纸质教材仍在课堂中占绝对主要地位。未来很长一段时间, 纸质教材和数字教材还将并存。随着数字教材产品的研发越来越成熟, 数字教材将逐渐占据主要位置。

在实际的课堂当中, 无论数字教材还是纸质教材, 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教材是纲,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导教学, 但要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仍需要教师对课堂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安排。

传统出版行业的专长是把内容通过合理的方式推送给需要的人。数字时代, 依然需要这些人将好的内容通过恰当的呈现方式推送给需要的人。但要在数字出版大潮中不落伍, 出版社需要在资源的积累、资源的数字化以及产品研发经验积累方面加快步伐。

数字教材的优势

教材是承载教育目标的实体, 是教师教学活动设计的最基本的依据。好的教材能够充分体现课程标准, 引领和辅助教师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相对于纸质教材, 数字教材具有先天的优势,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充分互动。通过数字技术, 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以多种媒体方式呈现, 可以灵活地实现各种排列和重组, 实现人与内容、人与设备的互动, 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促进学习的主动性, 提高学习效率。好的数字教材, 还能够通过活动的设计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并借助网络技术搭建人与世界互动的平台。

(2) 海量资源。由于数字教材的数字化存储方式, 使得资源在数量上可以得到充分的扩展。好的数字教材, 能够实现个性化定制、减轻教与学双方面的负担, 从而使资源的价值最大化, 并能够通过数据分析使资源分类更为科学合理。值得一提的是, 数字教材中的资源并非越多越好, 若要使教学双方能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必须将资源有序化, 使得资源的呈现是合理的、符合教学实际需求的。

(3) 过程记录。数字教材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教与学的过程记录变得简便易行, 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记录、数据统计分析将为教师设计教学活动、了解学生学习状况提供依据, 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评价、诊断、改进方案以及资源的定向推送, 从而能够为教学过程科学化和个性化提供条件。数字教材的设计中, 要考虑如何利用技术的优势解决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成为人的智慧的补充, 从而既发挥数据的作用, 又不被数据所局限。

数字教材能够避免人为因素对于教材理念实现所造成的干扰, 使教与学回归本质, 更好地实现课程标准所设定的各项教学目标。除了这些教学方面所具有的优势, 数字教材在生产方面所独具的节约资源、可反复利用、不受地域限制、直接面向读者、为学生在物理与心理方面双重减负等特性也让数字教材在未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数字教材研发

数字教材的研发和使用是未来教育信息化的趋势, 将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所以数字教材的研发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经过精心设计的高质量的数字教材, 才能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 并能够贯彻科学的教育理念, 引领新的教学模式。下面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以下简称“外研社”) 研发的“iEnglish基础教育数字教材”为例, 探讨数字教材研发的要点。

外研社研制的“新标准”一条龙英语教材在执行课程标准、贯彻科学理念、教学实际可行几个方面都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认可。但纸质教材本身在容量、呈现方式等方面的局限, 使得教材编写者的意图不能全部完整地体现, 与教材相关的资源也不能充分合理地展示, 在教材的使用方法上也难以有重要突破。因此, 外研社邀请教材主编, 依据原有内容和框架, 结合现代信息技术, 开发了外研社iEnglish基础教育数字教材。

在设计方面, 该数字教材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以深厚的资源体系为支撑, 以教与学的过程为轴线, 以教学活动为基础, 以多样的呈现方式为载体,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辅助。整体设计尊重教学规律, 教学目标清晰, 并在教材内部给予教师以教学指导。同时, 该数字教材针对教师和学生设计了不同版本, 呈现了不同特点。

教师版首创基于教学设计的具有清晰教学流程的教学活动。纸质教材由于篇幅的限制, 一个单元只能容纳4~6个活动, 真实课堂上教师一节课约需10个~12个活动。为此, 教师版教材中每课的活动拓展为10个~12个, 满足教师基本的教学量。教师版配有“导教”模块, 教师可以无障碍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从而减少由于教师能力差距造成的课堂质量差距, 既能够部分解决教学公平问题, 也能够基本解决质量问题。

学生版则基于纸质教材的原版原式, 以此减轻学生对数字教材的接受难度, 缩短学生的适应时间, 使学生更快进入数字教材的使用氛围。在纸质教材的基础上, 学生版增加了多种数字特性。首先, 富媒体呈现, 数字教材变成一个可以发声、可以播放动画、可以点读的有声有色的书;其次, 学生版中嵌入了先进的语音引擎, 可以对孩子按照准确度、韵律、流利程度等多个维度进行音评测;再次, 数字教材学生版还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工具。

教师版与学生版呈现方式不同, 但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后台也将打通, 实现课堂管理, 记录教学过程。其功能设计丰富, 既可用于课堂, 也可用于课下; 既可由教师在大屏幕上展示使用, 也可以一人一机的模式创设一对一互动课堂。针对目前实际应用场景, 该数字教材适配于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交互式电子白板和手机, 并可与点读笔结合使用。

为将科学的教学理念传递到课堂, 并实现教材设计之初所设定的目标, 外研社还为数字教材的使用提供强大的服务支持, 包括课题研究、教师培训、教学指导等。目前, 该数字教材在全国各大区的试点反响良好。

通过以上案例, 可以看出, 检验产品生命力的标准是教学效果, 数字教材开发的终极目标是满足教学需求。为使信息技术真正深入到课堂当中, 各教材出版单位都应当深入教学一线了解需求, 花大力气研制真正满足需求的数字教材, 并提供相应的服务, 以便促进教育信息化走向技术与教学的双向融合, 达到“公平、优质、个性化教育”的目标。

数字教材开发面临的问题

教育信息化案例之一实验教学管理信息化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 实验课程教学人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C-0134-03

为了适应各行业对信息化应用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和管理类专业中普遍开设信息技术实验课程,如办公自动化、信息检索、网页设计与制作、图像信息采集与处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这些课程都有大量的实验教学内容,对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各种原因,在课程教学中往往片面地从技术层面去理解和指导教学,忽视了人文教育在信息技术实验课教学中应有的地位,弱化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因此,重技能而轻素养的问题较为明显,亟须研究和解决。

一、人文教育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应有的内容

(一)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离不开人文教育

目前,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的因素,信息素养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我国学者普遍认为,信息素养分为信息意识、信息技能和信息伦理三方面,在信息相关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过程中,这三方面是交织在一起的。本文按信息管理的一般过程,把学生信息素养内容分解为六个方面(见表1)。

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信息素养的主要课程,信息素养的提高与人文教育是分不开的,由上述信息素养的能力构成可以看出,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就包含意识、情感与价值观层面的培养目标,而从教书育人这个宏观层面上看,也应如此,因为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就是它的人文性,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

(二)学生信息素养不足

1 信息意识淡薄,学生的信息需求主要还是来自课堂布置,平时一般不会主动就某个关心的问题去查阅书籍或通过网络搜集信息,互联网主要是用来娱乐,如玩网络游戏、网上聊天。另外,常用的交流的方式是电话、短信,很少使用电子邮箱。

2 缺乏对信息伦理理解和遵守的自觉性,自控能力及批判意识比较薄弱,不能负责任、安全、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一些学生以能够破解密码,攻击网络设备,窥探他人隐私为荣,以“黑客”自居;有学生陷入含有色情、暴力等不良倾向的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有些学生在机房上课偷吃零食,把垃圾扔在显示器后面和键盘底下,下课不关闭计算机,不整理自己用过的键盘和凳子。

3 信息化学习能力不强,对信息技术文化内涵领会肤浅,不深入研究,遇挫折易退缩。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对技术内容兴趣还是比较大,求知欲强,有主动学习的热情,但这种热情容易消退,尤其是遇到困难时,尽管有一部分学生有信息化学习的意识,但能力还不够,对信息的利用仅停留在文字材料的复制与拷贝,没有更深一步的加工和利用。

学生信息素养不足,除与青年学生的知识结构、年龄特征有关外,更重要的是因为信息技术实验课在课程设计和实施层面上存在人文教育的缺失。

二、实验教学中人文教育缺失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人文教育缺失的现状

1 教学内容重学科知识,轻人文体验。教学中把掌握和拓宽加深书本知识作为最终的教育目标,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被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和情感体验被忽视。信息技术中的科学发展史和科学精神被掩盖,教学活动空间狭隘。比如学习网络信息检索时,直接介绍搜索引擎原理及使用技巧,学生仅是记住,并未很好理解,而搜索引擎的产生和发展史有助于学生理解搜索引擎产生的来龙去脉,IT英雄们把握创业时机获得成功的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学习兴趣大增,而且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勇于探索和奉献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教学中应该把人文体验方面的内容加以充实,避免空洞的说教。

2 教学方式重讲授和机械训练,缺乏人文精神。虽然教学方式不断改进,各种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法普遍采用,但先讲授演示,然后是学生模仿做一些练习,这种演绎式、结论式的教学方式还是比较常见。比如在讲算法与程序设计内容时,先讲解例子,布置学生练习一些常见算法的实现,没有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让他们锻炼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高职学生往往不满足于老师和书本给的相对固定的理解和训练,他们富有个性,渴望做出与众不同的作品,喜欢提出新的做法或设想。

3 教材人文性尚显不足。信息技术实验教材在建构师生自主学习环境、内容情境化和案例系统化方面相比以前有了大幅度的进步,但人文性开发尚且不足,教材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还不是非常紧密,有些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抽象的理想化的案例较多。内容上过多强调工具理性,忽视反思性实践。学生很少去体验科学的内在价值,人文教育效果不佳。另外,信息技术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还没有根本改变,注重知识体系和内容的逻辑关系,当然,这些也很重要,但学习获得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学到一种正确的探求真理的方法,这就是常说的“授之以渔”。

如上所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活动中人文教育的缺失,弱化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使得课程教学目标无法完整实现。

(二)原因分析

1 由于狭隘的科学教育观念,在学校的科学教育中出现重学科知识、轻人文体验的认识和做法,表现在:认为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就等于进行了科学教育,学生掌握了科学知识也就达到了科学教育的目的。这种观念的狭隘之处就在于把教育目的定位为纯工具理性,忽视精神的内在要求,只注重显性的考试成绩,竞赛获奖等,而一些不具有明显的功利价值的隐性的精神和态度往往不被加以评价。

2 之所以出现僵化的教学方式,原因在于:第一,受经济发展程度和政策的限制,教学硬件环境改善受到制约,或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存在赶任务的情形,忽略了对学生的启发和关怀、压抑了个性。第二,教师自身的学科和人文素质不高。显然,如果一个教师平时不注重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和学科知识的更新,他对教程的认识和发掘就不可能做得很到位,也就不可能做到充分渗透人文教育内容到教学中,尤其是在当今信息获取极大方便的情形下,讲解面过窄是不能满足学生需要的。第三,教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尊严权威意识存在偏颇。我们坚持教师要首先从自身做起,倡导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摒弃迂腐的“权威”意识,但不可否认,一些封建的尊严意识仍然存在,信息技术是一个较新,而且更新很快的领域,涉及面也很宽,老师可能会经常处于“被学生问倒”尴尬境地,有些教师担心学生给自己难堪,师道尊严和权威遭到挑战,因此宁愿采用保守的教学方式。

3 教科书人文性不足,寻其原因,是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片面强调了信息技术的“工具”理性,忽视了科学活动中所内含的独特的人文精神。从人的认识活动来看,工具是一个认识手段或媒介,而人的认识、人的思想和人的情感无不密切渗透在科学活动之中,或者说,所谓的科学精神是人的理性的体现,科学活动本身就包含着人文精神,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另外,作为信息技术核心工具,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都发展迅速,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材内容往往要滞后一些,在教学活动中不少教师把注意力放在教材内容的更新补充和安排上,忽略对教材人文内容的挖掘和强化,加剧了教学内容技能化的倾向。

三、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方法

(一)开发信息技术的人文教育内容

教师在备课时综合考虑知识、技能和情感内容,把他们融合在一起,避免偏重信息技术知识而忽视科学教育本身所含的人文精神资源。

1 坚持贴近学生生活的原则。学生的认知能力受自身所处的生活实际环境的制约,因此教学内容的讲解应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社会和自然现象出发,引导学生从中去探索并认识信息及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注意把信息技术在生活、生产中的实际应用作为出发点,而不能从书本到书本。当然,联系实际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学生就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会比较自然地意识到学习这些知识的真正意义,培养了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正确的探究能力。

2 挖掘教学内容中的人文教育因子。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充分挖掘信息技术学科中的人文内涵,重视情感的亲和作用与凝聚作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准确把握教材中的人文情趣和人文品格,营造既有知识,又有思想内涵,同时包涵审美之情的课堂情境。比如在讲解办公自动化信息处理时,可以引入科学家王选和王永民的事迹,然后联系我国古代科学发明,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在讲解计算机科学发展时,从冯·诺依曼故事讲到当今我国银河超级计算机,再联系我国古代计算机雏形算盘,让学生明白人类进步与信息技术发展的协调关系。另外,如网络病毒、电脑黑客、著作侵权等就是加强信息法规和信息道德教育的良好切入点,让学生懂得尊重知识产权,捍卫信息法规,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优化教学设计,突出人文体验

1 教师走出“说明书式教学”的误区。“软件说明书”式的教学。具体表现是教师授课平铺直叙,像讲解员一样按软件的使用步骤叙述,没有讲解原理,缺乏归纳总结,这种类似讲解员的教学方法没有节奏感,没有启发学生思考,学生感觉似乎懂了,却又觉得没有收获。从教育心理学上看,机械的模仿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但禁锢了学生的思想,长期下去会使学生产生对老师的依赖,在课堂教学中,要提倡学生主动与教师和同学展开平等探讨,共同研究,教师纯粹的讲解埋没了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只有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才能使教与学充满朝气和人文化的活力。

2 避免公式化教学。为了应付标准化考试,从教学到评价都简单化地认定一种模式,一个“标准”答案的现象并不少见。在这种公式化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思考代替了学生的思考,学生要做的只能是对于这些“标准答案”的无疑可质,经常追问标准答案,课堂教学就缺少一种“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的氛围和过程,压缩了学生思考、体味,感悟、创造的空间,阻滞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3 精心设计和安排练习题目,摒弃大量机械训练的做法。教师在教学时往往会通过大量练习和详细讲解来进行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如此一来,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同时忽略了学生的人文需求,教师应精心设计练习题目,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让学生通过训练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 开展切实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从参加综合实习月活动后学生的反馈中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信息素养的极好机会。首先把综合社会实习列入专业教学计划,然后在实习前结合专业学习的特点,精心设计实习专题,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深^社会。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人文教育的空间得到扩展,学生经过反思和体验,内视自己的各种信息能力水平,积淀体验。

教育信息化建设案例 篇4

勃利朝小坐落于勃利镇城西街,占地 1085平方米,建筑面积3255平方米,现有7个班级,学生51名,教职工14名。在师生共同的努力下,今日的勃利朝小在基础性、超前性及个性化、信息化的基础上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作为办学目标。

近年来,学校注重发挥自身优势,将信息化建设确定为学校管理和学校发展的主要着力点、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并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课程改革、推动素质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先导,以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现代教育水平为根本,以提高学校教育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为目标,注重学校现代化硬件建设、软件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现代技术教育科研活动,加快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课程的整合,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现代化教育技术素质与学校教育技术现代化的建设水平。

一、深化认识,科学规划,努力构筑现代化的管理体系

1、构建三个层面的管理体系

为增强学校信息化工作的推进力度,我校构建了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三个层面的管理机制:领导层面: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学校中层领导以及现代教育技术骨干为组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目标确定、整体规划、相关制度的制定。教导处、后勤处等部门发挥各自职能,共同做好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工作。参与层面:全体师生积极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成为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实践者。辐射层面:将积累的经验向广大教师推广、辐射,人人掌握并会运用。

为切实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进程,学校设立了信息中心,配备兼职人员2名,分工负责管理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信息技术教育、校园网络网站建设及教师培训工作,全面推进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

2、完善三类管理制度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管理工作,学校制订了三大管理制度:即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日常管理办法,专用教室使用规则,教师培训制度。做到学习宣传、落实职责,制度上墙、经常对照,检查督促、共同遵守,确保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正常运转。同时,还配套了多媒体教室的使用登记、软件的使用记录、各专用室的使用制度等。

3、抓好三个覆盖率

为了全力提高学校现代教育的研究水平,致力抓好三个覆盖率:一是教师覆盖率,要求教师人人参与,人人掌握校园网的使用和上网技术,人人会制作多媒体课件。二是课时覆盖率,要求教师能自觉运用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课时数占总课时数的30%以上。三是学科覆盖率,注重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力求教育信息化。

二、完善制度,建好网络,有序保障

1、立规划,建网络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信息推进工作三年发展规划,每学年有对应的工作计划,成立过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小组,校长为组长,信息专职教师具体分管,成员包括部门负责人、教研组长及相关人员。规划的明确、网络的建立保障了信息工作的有序推进。

2、明职责,促落实

从学校实际出发,制定教育信息化相关管理制度,明确职责,落实到人,促进信息化工作的正常开展。

3、投经费,促效率

为了提高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实效性,学校自筹经费,更新校园网,添置教师使用的信息化设施,如电脑、u盘、移动硬盘、摄象机、杀毒软件等,为教师的备课、查阅资料提供方便,为增强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创造了条件。

4、构建计算机网络系统

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显示出了无与拟比的优势。因此,我们在校园网络建设方面,率先完成了6兆INTERNET宽带接入,并以中心机房为中心,建立各部门、各年级等室联网的校园计算机网络,校内所有电脑实现较为高速上网,为教师们获取教育信息提供了快速、便捷的条件。

此外,坚持充分发挥硬件设备为教育工作服务,增加扩充了教育基地和设施,学校现有1个多媒体网络教室,计算机1台,多功能视频展示平台;电子备课室拥有计算机8台,供教师备课,培训。各班均已配置29英寸电视。这些现代教育装备的配置为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

5、合理配置基础资源

自2003年以来,在教育局和学校的不断努力下,建立了校园网、电脑室、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在标配设备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时,学校积极主动地通过自筹资金不断增加信息设备,做到每班配备一套二模式设备。毕业班老师每人一个移动U盘。

三、致力内涵发展,提升现代化教育技术运用能力,促进学校工作

1、重视教师培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思想及教育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进程。为不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率和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利用率,我们重视抓好全体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主要做好了以下二方面工作:

一是普及型培训。普及层面的要求是适应性的培训,依据教师年龄段实施培训,并据要求完成作业,做好记录。通过培训,老师们基本熟练使用word、PowerPoint、excel等常用软件,同时也能利用网络教育资源进行网上的搜索、查找、筛选、加工、下载教育资源与网上通邮。

二是提高型培训。这一层面的培训对象主要是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学校中青年教师。培训从教育的发展需要出发,以适应未来信息化教育的需要。培训的内容是: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 , flash 动画制作软件。最后达到教师都会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并应用于教学当中。

2、开展学科整合和新型学习模式的构建研究,推进课改实践

为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通过培训和行政推动双管齐下,促进教师观念更新。近年来我们致力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重视课程与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主要采取抓研究、抓典型、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积极尝试和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学校探索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条件,教师大胆尝试,勇于开拓,积极创新。在学科教学中,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充分考虑新课程标准要求,合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关注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实践,进一步优化了课程资源,提升了教师的网络研究水平,更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

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示范和辐射。学校要求学科带头人上好“示范课”,骨干教师上好“优质课”,青年教师上好“汇报课”。要求他们在上课的时候都必须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上课。这样既给了教师压力,也给予教师动力,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发挥广大教师的聪明才智,形成一种应用信息技术的氛围。

我们还要求教师能合理、适时、适度地使用现代技术教育媒体,发挥媒体优势,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媒体提供的信息对教学一定要有足够的支持率,忌“滥”、“泛”、死”,用就要用得恰到好处,一张投影、一段声音都要用在刀刃上。两年来,我校一批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在县级赛教活动中取得佳绩,其课件承载的信息支持对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不同层面的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推动了我校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水平向多纬度、深层次地发展。

四、正视现实状况,明确努力方向

近年来,学校在大力推进信息化、现代化进程中,管理水平得到了提高,学校积累了大量的教育教学资源,变革和优化了教学过程,推进了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提高学校领导和教师的信息化意识和素养。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运用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提高,我们将从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意识和教学技术运用水平方面入手,加强培训,进一步提高意识。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强辅导力度,力争做到班班通,堂堂用。

学校工作是多元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只是其中一项。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教育信息化将越来越多地影响学校的整体工作水平,我们现有的水平离教育现代化的要求还很远。但我们相信,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我们全体教师一定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借助教育信息化工作督导评估这股东风,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力把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典型案例 篇5

教育信息化让中学教学插上“天使之翼”

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中学校是盐都自贡的一所有九十八年办学历史的城市完全中学,位于自贡市城市中心,学校创立于1918年。前身为加拿大教会创办的“培德中学”和自贡市政府创办的“市立师范和市立中学”,1982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四川省重点中学,2002年经四川省教育厅复查验收,确认为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2005年1月被四川省教厅批准为四川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我校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走进了真正的“屏幕教学”,由“讲授型”教学走向“创新型”教学发展的道路,这都时时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的学习活动中去。”它以丰富的语言、文字、动画演示、视频、音频等新颖独特的方式给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革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信息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实现教育现代化、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迫切需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

我校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结合“三通两平台建设”,积极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提高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将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

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促规范化精细化管理

1、机构设置 学校为推动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专门成立了信息技术中心,成员为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和各学科的带头人。明确岗位职责。各司其职,定期交流,协商工作,共谋创新与发展的思路。为落实工作目标,还在每个教研组设立信息化工作小组,其中教研组组长牵头,收集和提供素材,让熟悉电脑知识的老师先活跃起来,信息技术老师做指导,带动教研组其他老师。精细化管理,确保我校信息化建设工作有效落实。

2、完善制度 管理制度是开展工作的重要保障,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了非常详细的信息化管理规章制度,包括每间专用教室、教室的多媒体设备(西沃一体机,音箱终端和监控设施)机房、录播教室、以及校园电视台、网络控制中心、监控中心等的使用制度。信息技术中心管理人员定期对硬件设备进行检测和维修,专人负责,责任到人,并及时做好维护和使用记录,每间教室的信息化设备落实到班级,班主任是第一责任人,建立班级学生信息管理员制度,教师监督、学生管理,有力保障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二、学校重视 加大投入 硬(软)件上水平

1、校园网络 精心规划校园网络的布局,将学校的网络中心设在实验大楼的六楼,每栋教学楼、宿舍楼、办公楼都分别设有分支中心。网络中心与各分支光钎互联,千兆主干线,百兆到桌面。实现了有线和无线网络的班班通,整个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校园内线路布局合理、美观。三间计算机机房、功能室、录播教室、通用技术教室全部集中在实验楼(增能楼)五楼和六楼,校园广播电视台和监控中心设在办公大楼(培德楼)五楼。

2、硬件建设近几年来,在自贡市教育局的领导下,教育局和学校先后投入大量资金改善信息化基础硬件设备,改善教师办公条件,人手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80间教室全部配备了西沃55寸触控液晶

教学一体机,教室内接入互联网,无线网络全覆盖,实现了优质资源班班通。近三年,学校在信息化硬件建设上加快步伐,建成了校园电视台、校园数字寻址广播系统、校园数字网络监控系统、录播(直播)教室、升级更换了校园广播系统音柱,实现了校园室内外广播同步与分离广播以及每间教室,每个年级或者每栋楼,每层楼的同步与分离。校园电视台也顺利开播,自创节目有”自贡一中校园新闻”(每两周一期),每周一到周五都有节目播出,“百家讲坛”、“原声影院”、“实验集锦”、“事实新闻”等。

校园电视台在校园内开展得有声有色,深受广大师生好评,制作的节目也有极高的专业水平,今年选送的《高2017届远足活动》、《2015自贡一中招生宣传片》在四川省电教馆、四川省教育电视台举办的四川省第十一届中小学校园电视评选活动中获得金奖和最佳摄像奖。自办节目有《校园新闻》、《名师访谈》等。校园电视台充分发挥了我校在传承优秀文化传统、推动文化创新和引领文化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从而促进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自录播教室建成以来,鼓励教师探索新型的教与学模式,培养教师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资源开发。每学期通过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等形式,以举行晒课活动、一师一优课为平台,组织教师对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的集成与整合等方面进行研讨。

3、软件建设 2016年学校的网站进行改版,合理规划网站栏目,设有学校概况 校园动态 党工建设 教学园地 教改科研 艺体教育 德育管理 学生园地 招生考试等栏目,有专人管理网站,并成

立领导小组,对网站信息的发布进行全方位的知道、监督和督促。分配给各部门、科室相应的信息发布权限,做到校内信息及时更新,做学校宣传的主阵地,做到家庭、社会、学校联系的纽带作用。学校还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及时推送学校的一些重大事件和新闻,能与社会和家长形成互动,有效推进学校的发展。

三、定期开展专业培训 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晒课、一师一优课、录像课、微课、微视频、课件、优秀教案等活动的评比。并取得了优异的奖项和名次,使广大教师在不断实践中提高信息素养。与教务处、教科室等部门相互协作,定期对教师进行办公软件、PPT、微课制作、音视频处理等软件的培训。学校也每年举行现代教育技术大赛,鼓励教师积极向学校资源平台提交课件资源。

四、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结合信息技术课堂的实际,全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注重课堂学生兴趣的培养,课堂环节围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来设置,每一个学生必须有一个自己的特长方向,打字、画画、编程、制作网页、视频制作等等。根据这样的要求,信息技术老师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上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另一方面在课外兴趣班、中午开放时间等注重学生兴趣培养,积极辅导学生,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比赛。

五、面临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

当然,我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如:我校的教育信息集散功能不强,服务器容量及配置较低,学生机房配置较低,教育教学资源库尚不完善,学生在比赛中获得的奖项较少,教师、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参与网络学习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培养等等。

教育信息化案例之一实验教学管理信息化 篇6

典型案例

21世纪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为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个性化“教”与“学”的变革,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方法和内容等方面都发生了大的转变,而这些转变是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和深入密不可分的。依照上级要求,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工作:

一、加速多媒体教室的建设,为实施课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安上“翅膀”。

为确保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校新建多媒体教室,建设成局域网,并且能通过光缆上网,学校各教室、教研室都能够上网,每个班级全部实现多媒体辅助教学。这不仅有力推进了我校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为学校的教师培训工作提供了方便。

二、强化教师技术培训,提高师资信息化素质

教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主导力量,建设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化需要的师资队伍,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我们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学校100%教师都能熟练操作计算机,都能从网上下载有关教学资料,运用软件制作幻灯片及运用多媒体开展辅助教学。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每位教师每天提高工作、学习、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教师们工作中的自觉行为并早已成为展现教师自身素质和师表形象的重要载体。在做好全体教师的通识培训的基础上,我校还注重信息技术骨干教师的培训,多次组织信息技术专兼职教师和网络管理人员参加各级培训,专职人员都取得了专业的合格证书,做到持证上岗。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组织骨干教师学习先进理论和经验,使骨干教师不仅成为学科教学的骨干,还成为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构建、学科整合的骨干,全面带动并推进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确立了“信息化条件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创新教学模式研究”的课题,大力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科研工作和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评优课、优秀论文评比、电脑课件制作、评比等活动,保证教师逐步从简单的电化教育手段的应用,向深层次的网络教学和信息技术开发方面过渡。如今大多数教师可以自行的制作简单的课件,部分青年教师都可以运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幻灯片,运用Flash软件制作课件、个人主页。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就应该促进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教学的融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以教师的“教”为主,课堂上教学信息的传递呈单向性,这样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生命个体的存在,令学生丧失学习兴趣。2012年始,我区整体推进高效课堂,并将电脑与网络引进课堂辅助教学。课堂上的信息传递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的实时交流,提高了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要通过使用探索法、发现法去探索、发现相关的信息与知识;主动搜集并分析有关信息,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把当前的学习内容尽量与自己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其中的联系认真思考;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过程,协作学习达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得到知识。学生们不仅是在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学习与研究的方法、过程与手段,形成了自己的成果,在成果的展示中获得了成就感。在网络环境下的“整合型”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然后,通过对主题的分析或者分解,帮助学生分析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建立起自已的知识框架。教师带领学生探讨可能的完成途径。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以帮助学生高效、高质地完成自已确认的主题,形成自主学习的学习成果。

四、构建自主探究性学习与合作交流的平台、做好“高效课堂”建设与信息化应用示范工作。

立足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制定中学计算机教育规划和课程计划,明确各年段培养目标和任务,通过开设信息技术教育必修课及其它形式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使所有学生会上机、会上网。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及对信息内容的批判与理解能力。关注学生主动、和谐、可持续发展,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与合作交流为主要教学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动态、开放的教学环境,提升师生的多重能力和素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环境。

(一)构建平台因素:

1、师生、生生关系。教师应真正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有着多重需要的有机主体,是成长和发展中的新生力量,是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积极表现者,有其独立人格和尊严的生命个体,有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而教师要正确公正的看待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懂得自己是以主导为主的施教者,决不能当作高高在上的绝对权威,否则将造成学生自我肯定意识和自信心的丧失。师生、生之间是平等、民主的互动,表现积极的责任态度,彼此互相信任和尊重的。只有深刻认识到,课堂教学中的自主探究性学习与合作交流才有助于和作用于学生创造潜能的发挥和主体性的发展。

2、适当调整、补充、改造教材,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及经验的联系。如创设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拓展延伸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自主探究性学习与合作交流的课堂环境,变通或抵制不利的环境,沟通学生生活世界和书本世界的联系等。

3、创设适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新型教学环境 ①创设人文环境如:文化环境、教学实施环境、自然环境、时空环境和教学信息、人际、组织、情感、舆论的环境。②建立有弹性的学习团队和学习伙伴,合理的小组活动如:角色互换、责任承包、随机提问、个别测试、小组内成员相互评价参与度等。③指导学法如:教给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与合作交流的学法,记录学习日记或思考日记,师生会谈,可进行实际操作的材料和科技设备、学习成果的公开展示、综合活动、班级图书馆以及同伴间的讨论和相互指导。④运用自己掌握的方法获得成功体验如: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会与人合作等。⑤改革考试和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整个过程涉及学习过程、作业、练习、习惯、能力、态度、情感、意志等方面,采取自评、互评、组评、班评、师评等实施侧重于分析、诊断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反馈信息,改革单一化的考试制度,运用多功能互动的考核方式,促进学生能力培养和整体素质提升的多样化评价策略,以提高正在进行中的教学活动质量为最终目的,而不是以简单的分数或分等鉴定,来判断小组及成员的优劣。

(二)构建自主探究性学习与合作交流平台:

1、预习指导:目标定向(教师布置可供选择或自定适合自主学习的目标)A细看、阅读课文;B划出重点内容,并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进行理解;C能初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D记录不理解的问题,问同学、老师或到课堂中再解决;E用课后练习来检验自主探究性学习成果;F自我反思得失。

2、课堂教学:师生在自主探究性与合作交流教学平台中进行多边活动,如:谈调查搜集信息的体验;将自主探究性成果提交小组讨论,总结得失;质疑问难、提交班级讨论,总结得失。而教师则是组织者、指导者、协调者、合作者等。

3、多重评价:自评、组内评价、组员间互评、组际互评、师评、总结得失、选送和展示组内优秀成果、效度检测等教育信息化是本世纪教育发展的制高点。谁能率先实现教育信息化,谁就能在更为广阔的空间范围内得到发展。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全体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一项历史使命,也是我们教育争创新优势、赶超先进地区教育水平、跨越“数字化鸿沟”的必由之路。

教育信息化案例之一实验教学管理信息化 篇7

摘 要:根据现阶段高校信息化与数字化校园建设需求,本文论述了高校网络虚拟实验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国内外应用发展情况、系统特点及在未来实验教学中的优势。

关键词:网络虚拟实验 教学平台 教育网络化

中图分类号:TP3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09-0069-02

一、引言

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重要。为适应教育现代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有必要利用校园网建立网络虚拟实验平台,确立实际操作与计算机模拟仿真相结合的新型实验教学方式以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二、网络虚拟实验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虚拟实验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的各种虚拟实验环境,由实验所依赖的模拟程序、实验单元、工具和参考资料组成,实验者可以像在真实的环境中一样完成各种预定的实验项目。[1]

网络虚拟实验教学平台是基于互联网的实验教学管理与沟通平台,包括网上实验开发、网上实验、网上交流等多种服务的综合教学支撑平台。网络虚拟实验实现的基础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仿真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结合。

网上虚拟实验教学可以作为实验室教学的完善和补充,两者互有优势,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网上虚拟实验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有效解决目前教学经费紧张、实验设备不足、实验设备陈旧、课程学时少和讲授内容多的矛盾。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理解和掌握实验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部分实验内容。随着网上远程教育的不断发展,网上虚拟实验教学作为网上远程教育的一部分,也将得到广泛的推广。

开展网上虚拟实验教学,有利于各高校之间的教学资源共享。可以通过建立高校网上虚拟实验教学中心,以知名高校和中心研究院做为龙头,带动整个网上虚拟实验教学发展,形成辐射状的教学网络,从而提高整个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三、国内外网络虚拟实验平台建设情况

虚拟实验室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许多科研机构和软件供应商的重视,许多国内外的大学都建立了虚拟实验室,开展了网络虚拟实验教学。美国印地安那州立大学的MBL化学实验室,在给新生开化学实验课时用计算机采集与分析实验数据,用计算机展示实验,在网上发布相关的实验指导材料;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数字化有机化学实验室,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网上提供了一系列的实验教学指导:在线实验教材,实验教学时间表,实验测评方法、形式、时间,虚拟实验,相关教学资源的链接等,他们还用计算机进行实验教学的教务管理;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的LAAP(Learn Anytime Anywhere Physics),利用Java技术建立了基于Web的探索式虚拟物理实验室,主要有以下几个模块:基于Java Applet的虚拟实验设备和实验设施、相关的实验课程模块、实验学习结果评价模块、协作学习模块;北卡罗琳那(NorthCarolina)大学创建了虚拟现实技术与教育实验室(VREL)。该实验室的目的是评价虚拟现实的硬件与软件,考察虚拟现实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及其在真实世界中的应用,并把虚拟现实与其他教育媒体的效果进行比较;还有由美国科学探索网络开发的学习化学酸碱度知识的“PH酸碱度”网上虚拟实验室,学习者可在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里通过各种实验活动学习酸碱度知识,丰富化学的认知结构。

在国内: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与北京301医院合作利用QuickTimeVR技术开发的内消化道的病变诊断教学系统。上海科技网和华东师范大学多媒体技术研究室合作开发了网上“科技创新博物馆”。清华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共同建设的网络虚拟实验平台,中国农业大学的网上虚拟土壤作物系统实验室等。这些成功的案例为虚拟实验技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

目前,国内开展网络虚拟实验研究和教学比较好的是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网络教育技术研究所。为解决高校日趋紧张的实验设备及实验场地等实验教学问题,针对工科院校本科教育中Linux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电路分析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的实验薄弱环节,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的支持下,经过多年研究,他们开发了一套配合教学并可在网上开展的基于B/S结构的虚拟实验系统。系统平台模拟真实实验中用到的实验器材和设备,提供与真实实验相似的实验环境,提供网上实验管理功能,还能实现远程实验教学与管理,可支持多用户同时在线操作。该系统已在大连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华北电力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大连广播电视大学等高校的实验教学中得到了应用,目前已经取得三项软件著作权,获得第九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高等教育网络课程组优秀奖,2006年获得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优秀论文奖,2007年在全国实验室管理和虚拟实验工作会议上向与会人员介绍经验。

四、网络虚拟实验平台系统特点及在未来实验教学中的优势

网络虚拟实验平台是一个集虚拟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实验课教学指导系统、网络实验仿真等为一体的功能强大的网上运行系统,系统具有成本低、效率高,不受时空限制、操作安全、高度交互性、实时的信息反馈等优势。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克服了实验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网络虚拟实验平台是一个开放的实验平台,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师生将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自由地、无顾虑地随时随地进入网络虚拟实验平台操作选定的仪器,学生可方便地进行任一专业、任一课程的实验学习,并及时获取与实验教学及管理有关的各种信息。或与他人协作,共享仪器设备,共享数据和计算资源,同一个实验可以由不同地点、不同微机上的多个人来共同完成。学生可得到教师的远程指导以及与同学相互研讨,跨越时空师生间的交互仍可顺畅地实现。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实验教学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凸显开放性和交互性,提高了教学效率。为极大限度地扩大实验教学的地域范围和在时间选择上的自由度提供了条件和技术支持,实现了实验教学在时空上的扩展。[3]

2.促进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为学生开展创新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条件。学生可以在网络环境下开展综合性的实验和创新型的实验,彻底摆脱了原有实验条件的约束,在更深、更广的知识领域内探索。利用网络实验环境,可以发挥实验者的想像力,去实现自己的设计,而不受器材、仪表等的限制,同时也不用担心实验的失败会对相关设备造成损坏。这无形中为学生的创造力发挥提供了十分广阔的实验空间,这是传统实验模式所无法比拟的。[4]

3.减少了设备消耗、节省了实验经费:与传统实验室相比,虚拟实验室给高校节省了很大一部分的经费,传统实验室的建造费用、设备采购费用,仪器保养维修费用等都是一笔相当大的开支;一方面,学生开展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时,可以先在网络上进行模拟仿真实验,在得到最佳方案后再进行实物实验,这有效地避免了学习的盲目性,极大地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另一方面,对一些复杂的实验项目或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项目,可由仿真来完成,既减少了元器件的损耗,又降低了电子仪器的损坏率。

4.完善了网络教育技术:实验教学一直都是网络教育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虚拟实验系统对深入开展网络教育是一个很大的促进。通过实验教学辅助系统、实验报告提交系统、网上答疑系统的实现,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自学和自我检查,提高了实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

5.与网站的结合:网络虚拟实验系统的使用是以网页的形式进行发布,可轻松实现与学校网站资源的无缝有效链接。

6.实验操作安全: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虚拟实验, 可以避免直接接触危险的或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的实验, 不会处于潜在危险的压力之中,一心专注于实验。学生在虚拟实验环境中,可以放心实验,大胆操作,积极开拓思维,掌握更多的实验技巧。

7.高度开放性和资源共享性:基于网络的虚拟实验打破了传统实验的模式,实验者不再受时间、空间上的制约,随时随地进入虚拟实验室开始自己的实验。而教师可以共享教学信息资源,促进相互交流,节省教学资源和快速反馈教学问题,使整个办学规模和质量实现快速、优质、低耗。

五、结束语

网络虚拟实验平台对实验教学转型意义深远,网上虚拟实验教学可作为传统实验室教学的完善和补充, 两者优势互补,相辅相成。网络虚拟实验教学平台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其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必将引发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的改变,从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军政,孙松林,蒋频.构建基于网络虚拟实验室的教学平台[J].大学时代,2006(7):125-126.

[2]徐红,刘羽,王林.网络虚拟实验室建设的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8):132-134.

[3]陈滨.网络虚拟实验室与实验教学转型教学[J].仪器与实验,2005(10):10-12.

教育信息化案例之一实验教学管理信息化 篇8

英语课堂因信息技术而精彩

--新课标下的信息技术与英语教材整合案例分析

在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中,教育改革必经是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基础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样在新课程中就明确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所谓“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北师大何克抗教授认为: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尤其是“主导一主体”教学理论指导下,把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识工具、情感激励工具与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应用到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整合是信息时代一种新的教学和学习方式。

下面我结合Go For It 7A 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第一课时案例,阐述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与英语教材进行整合的。

一、 案例背景:

Go For It 7A 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谈论的话题是日期,并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听、说、读、写等教学活动,通过对月份、序数词及相关词汇和短语的学习和运用,学生可以掌握询问某人生日的方法,并能学会如何安排自己的业余生活,做时间的主人。第一课时要求学生通过十二个月份、1-31序数词的学习,学会时期的表达法,并运用目标语言When is your birthday的操练,使学生学会询问某人的生日,通过此任务的完成,使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增强与人沟通的意识。

这是一节公开课的案例,因考虑到上课内容的整体性,我安排了1a-2d,self-check Part3,单词量偏多,须学生上课前做好单词的预习,并会说自己的生日,有电脑的学生可以上网查出Part3部分名人的生日。

二、 教学过程实录:

(课前播放Flash歌曲: Happy birthday / The months)

导入:开始上课师生互相问候后,我问学生:Do you like the song “the months”?学生自然就会齐声回答:“Yes”,我接下去说:“I`m very happy you like it 。Now let`s learn the months in a year。”

Step 1:(出示一张大日历)我问:“How many months are there in a year?”(我指点着各个月份)

S1:Twelve。

T:What are they?

S2…January,February,March…(让二三个学生互相补充,同时powerpoint画面动画闪现十二个月份的单词)

(定格画面左边呈现十二个月份的单词,右边出现一张大家都熟悉的节日的动画:元旦)

问:What month is it?个别优生说:January。

(我跟读单词二次,之后打出音标,拼读一次。)

(利用动画效果,分别在同一位置出现十二张大家都熟悉的节日的动画,以同样的方法教读月份单词。)

全部单词教读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帮互学,然后抽查三个学生单词掌握情况。

Step 2:Play a game:Memory challenge。

打乱十二个月份的顺序,呈现每个月1日的日历,小组轮流派代表快速正确说出月份名称。(最后一张是十二月份)

Step 3:(呈现当月日历)Look,there are thirty-one days in December.This is the first day in the month.And this is the second /third/fourth/fifth day and this is the last day-the thirty-first day in the month.Now let`s learn these numbers.

(powerpoint 呈现序数词)跟读其中的first、second、third、fourth、fifth、eighth、ninth、twelfth、twentieth、twenty-first、twenty-second、twenty-third、thirtieth、thirty-first,然后学生互帮互学。

(之后竖排出现对应的基数词)

T:Now look at the numbers carefully,try to find out the changing rules.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colorful words and letters.

(让他们注意观察彩色单词和字母,找出基数词变序数词的规律,允许他们用中文说。)

S1:first、second、third 三个单词完全不同于one、two、three,是特殊变化,其他单词后都有th。

S2:five、twelve变成序数词时是fifth、twelfth.

S3:Twenty、thirty变成序数词时是变 y 为 ie,后面加 th。

S4:二十一是twenty-first 、三十一是thirty-first,二十二是twenty-second,二十三是twenty-third。

S5:Eight变成 eighth只加了个h, nine变成 ninth,nine后面没有了 e。

T:You are very careful and clever。Please try to remember:(课件呈现)

基变序,有规律,词尾加上th .1 2 3 特殊记,词尾字母t,d,d。

8 少 t ,9 去 e ,f 来把 ve 替。整十变 y为ie,后跟th 莫迟疑

若想表示几十几,只变个位就可以。

T:And we can write these numbers like this:4th,5th ,6th …20th 。How to write first .second、third like that ?

S:(嘴快的学生)1th ,2th ,3th

T:Oh,sorry.You`re wrong.But it doesn`t matter.Please open your books on P48.Now I think you know how to write them.Yes?

Ss:Yes.1st,2nd,3rd。(跳跃动画呈现)

T:Yean,You`re clever。

Step 4:(呈现当日日历)Say:Today is the first day in December。It`s December 1st。(呈现日期:1月1日,9月10日) Who can say the dates?

S1:January 1st、September 10th。

T:Good job.Please discuss with your partners,try to read these dates。3月12日,2月14日, 7月7日, 8月15日, 5月23日 11月11日, 6月15日.

(让一个个学生读出日期,我逐一打出英语表达。)

Step 5:(就此powerpoint界面)我问:When is my birthday?Please guess from these dates。You can ask like this:Is your birthday March 12th?OK?

S1:Is your birthday July 7th?

T:Oh,no,it isn`t.

S2:Is your birthday May 23rd/ November 11th ?

T:Oh,sorry.But it`s my daughter`s / husband`s birthday.

S3:Is your birthday June 15th?

T:Yes.My birthday is June 15th.You`re my good friend. When is your birthday?

S4:My birthday is ------。

(Ask another two students about their birthdays.)

T:Now groupwork,You can ask each other like this :When is your birthday? Then fill in the chart and make a survey。

(学生小组活动,互相询问生日,完成调查表,我板书:When is your / A`s birthday?

然后将一学生的调查表放在实物投影仪上,向他/她询问小组成员的生日。做示范后,其他同学问另外几位同学小组成员的生日,最后请两个同学做调查汇报。)

Step 6:T:Just now you tell me your birthdays.But when is your mother`s /father`s birthday? Do you know?

(问了几个学生,他们都是支支吾吾答不出。)

我说:I`m sorry to hear that.You should remember your parents’ birthdays.Please ask your parents about their birthdays after school.OK?

Ss: OK.

(布置学生放学回家向他们的父母了解他们的生日。)

Step 7:(powerpoint呈现self-check部分的名人照片)

T:Do you know them?Who are they?

S1…They`re Lu Xun、Li Siguang、Newton、Nie Er、Curie.

T:Good!Do you know their birthdays?

(大部分学生说“不知道”,只有少数几个说“知道”。我就问其中一位)

T:How do you know them?

S:我上网查的。

T:That`s a good idea。Can you search the internet for us(你能为我们上网查一下吗?)

S:OK。

(我运用超级链接转到百度搜索引擎,这学生上去打入关键词“鲁迅的生平”,没查到,改成“鲁迅的生日”就找到了。其他同学迅速记下,我让这学生继续查李四光、牛顿的生日,这学生非常聪明,只改名字,就查到了,下面的学生跃跃欲试,我就换了个学生,那学生悟性不错,用同样的方式快速查到了聂耳、居里夫人的生日,其他同学抓紧记下。界面交互呈现名人照片,附有对应的生日。)

T:OK.Now please ask and answer in pairs like this:

When is Lu Xu`s birthday?His birthday is September 25th.

(学生pairwork,因时间关系,只练了两对。)

Step 8:下课铃响,幻灯呈现家庭作业。

三 案例分析:

(一)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十二个月份名称、1-31序数词以及通过重点句型When is your birthday?操练,学会询问某人的生日,要学的新单词达三十六个之多,自然本节课的难点是有关月份、序数词的单词教学。于是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分两步解决。

1.学十二个月的十三个单词(加上month),传统的黑板或幻灯片呈现的只是单词,若逐一加上音标花时过多;若音标跟单词同时出现,学生觉得要学那么多内容,心理负担过重,不利于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况且一块黑板不够书写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而且即使教会学生读会十二个月份的名称,你要是随意点一个月份,学生也难以报出相应的名称,或随意说个月份单词,学生可能不知道具体是哪个月份,无疑这样的学习费时又见效不大,学生学得很苦。而信息技术的运用完全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课前的一首flash歌曲the months,熟悉的歌曲旋律(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已经调节起学生的兴奋中枢神经,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消除了学生因那么多老师来听课而产生的紧张情绪。又在欣赏歌曲时,优美的动画效果使学生对要学的十二个月份的名称有了初步的熟悉和浓厚的兴趣,产生了想学的动机,为新单词的教学做好了辅垫。

而在正式教月份单词时,首先吸引学生眼球的是这个月最典型、最熟悉的节日,如元旦、春节、植树节、愚人节、劳动节、儿童节、七夕节、中秋节… ,画面有趣又可爱,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形象性、直观性和趣味性特点,让学生将意义与所教单词自然结合,彻底改变了传统英语教学中母语介入过多的问题,使知识传授的形式发生了变化,随后我打出该单词的音标,做到音、形、义三者的结合,符合学生观察、注意、思维、想象的特点,因而极具吸引力和感染力,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求知欲,能有效地促使学生在优化的课堂环境中主动地参与学习。又运用信息技术将十二个月份的动画布置在同一位置,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将十二个月份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变成红色,以引起学生的注意,知道第一个字母要大写;January 与February 有共同的字母组合uary,September、 October、 November与 December有共同的字母组合(em)ber ,将这些字母组合标以相同的颜色,以便于学生记忆。仅一张powerpoint就包涵了那么多的内容,这是充分发挥多媒体具有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的优势,也是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所带来的教学最优化表现,是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2.序数词的单词教学。学生刚在Unit 7 How much are the pants?中学了基数词,而序数词是在基数词的基础上变化而来,弄懂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学生就能快速读会、记住序数词,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所以我在教序数词1-31时,就先出现序数词,并只教读其中有变化的数字单词,在他们掌握好序数词之后竖排并列出现基数词,两组数字单词的对应变化用不同的颜色加以标注,一目了然,学生通过观察那些彩色标注的单词或字母就很容易找出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然后我将他们找出的变化规律编成口诀呈现在两组数词的下面,加深了学生的理解。至于序数词的缩写形式,我特意先出现4th ,5th ,6th …20th 。在以前的教学中,我经常发现学生会把first、second、third 写成1th、 2th 、3th,也在上课中确实有学生这样说,所以我让他们看书P48,通过探究发现找到正确形式,然后运用多媒体的跳跃动画效果,呈现1st、2nd、3rd 和21st 22nd ,23rd 31st ,刺激他们的感官,以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这一步骤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自主学习、发现性学习、创造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环境,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者和个性化的独立学习者,提高了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加工处理及应用信息的能力,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自主使用的认知、探究手段和解决问题的工具,达到改善学习。而教师也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二)在第五环节中,由猜我生日到询问学生生日,继而开展小组合作调查同伴生日,然后我利用投影仪就其中某组的调查结果开展听说示范练习,随后他们进行听说训练,最后由两个学生做调查汇报,就此话题,我问及他们父母的生日,在他们茫然回答不了的时候,我教育他们要关心他们的父母,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育。 这个任务的完成,既训练了目标语言:When is A`s / B`s birthday ?又使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增强与人沟通的意识,还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师生对话、信息交流、及时反馈等手段,实现教学双方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帮助教师在一个动态的双边活动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无疑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英语交际环境,有利于实现高级认知技能、人际交流技能以及情感交流等有关的育人目标。由此可见,多媒体与英语教材的整合能使课堂生动、学生主动、师生互动,使我们的教师、学生、学习伙伴进行多元化的信息交互,从而转变教与学的方式。

(三)在第六环节中,我引导学生利用百度搜索引擎在互联网搜索名人的生日,是为了抛砖引玉起示范作用。英语学科涉及社会、经济、科学、历史、文化和国外的社会环境、风俗习惯和民族心理等,因一个人的知识是有限的,这些东西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和难以理解的,而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信息平台,它提供的资源是超乎人们想象的。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已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可以借助网络搜索、筛选、选择和分析相关信息以及有关音像资料作为教材课题的拓展学习资源,还可以由教师把经过认真筛选的相关网址推荐给学生自主学习。这种方式的学习使教学信息得到极大扩充,知识范围广泛拓展,课堂结构更趋开放,同时学生的视野得以开拓,思路更加开阔,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传统教学中课本就是世界,而今世界成为课本,学习资源可以随时随地选取,这是信息技术与教材整合的优势。

(四)整节课下来,我认识到教师是实现整合的关键,是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实践的主宰,是教学的组织者(Organizer)、学生的指导者(Director)、合作者(Collaborator)、学习的促进者(Facilitator)。我们教师要勤于学习,不仅要具备普通教学的基本素质,还要熟悉多媒体技术,积极自觉地运用网络,获取最新信息,丰富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情景。教师要立足当前,放眼未来,全方位地加强自身适应信息生存环境的能力,成为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主力军。

四、课后反思

1.因这节课是公开课的案例,教学内容多,教学环节多,虽高密度、快节奏地操练所教内容,但毕竟单词过多,肯定还有一部分学生单词读得不够熟练,而且单词的笔头还没落实下去,还须在课后加强。

2.本节课设计思路非常清晰,由简到难,步步深入,每个环节都为下一个环节奠定了一定的语言基础,但最后两个环节(小组成员生日调查和名人生日)因受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练得不够充分,还须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探索,寻求更大的突破。

(本文发表在《学生双语报》教师版第29期第23版

上一篇:环境保护水资源的作文下一篇:2022小高考时事政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