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基层法律服务所调研报告

2024-09-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区基层法律服务所调研报告

区基层法律服务所调研报告 篇1

区基层法律服务所调研报告

根据司法部令第59号规定,基层法律服务所是依法在乡镇和城市街道市里的法律服务组织。基层法律服务所依照司法部规定的业务范围和执业要求,面向基层的政府机关、群众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承包经营户、个体工商户、合伙组织以及公民提供法律服务,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促进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法制建设。基层法律服务所规范化建设,按照江苏省司法厅《关于创建规范化基层法律服务所的意见》及《江苏省规范化基层法律服务所考评办法》的要求,规范化的基层法律服务所必须

是“机构设置规范、队伍建设规范、业务建设和执业规范、制度建设和所务管理规范、基础设施建设规范”。笔者作为从事基层法律服务管理的一线行政工作人员,结合本区的工作实际,来浅析本文之主题。

xx区面积802平方公里,拥有43万人口和134个行政村居,现有律师事务所4家和执业律师27名,律师数量严重不足且过于集中在区域商业中心,而辖区内基层特别是农村群众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大量纠纷,一般都是标的额不高、对于法律服务的需求属较低层次的传统项目。受律师服务的成本、价格承受力、供求关系等多种因素影响,现阶段基层特别是农村群众就近获取律师服务仍存在很多困难。因此,基层法律服务的这种贴近基层、便利群众、服务便捷、收费低廉的优势,不仅满足了农村低层次、多样化的法律服务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区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和能够提供法律服务的人才匮乏的矛

盾,缓解了律师服务的高端化、专业化与服务需求的低层次、多样化之间矛盾。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发展基层法律服务在我区有着深厚的社会条件、群众基础和市场需求。而加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则是推动区内基层法律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2013年1月1日施行的新《民事诉讼法》进一步明确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执业身份,确定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诉讼代理人地位。如何打造一支“坚持信念、精通法律、维护正义、恪守诚信”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层法律服务队伍,我们在探索中主要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住职业道德建设这一根本。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在法律服务市场充满竞争的今天,压力来自于社会的各个方面,有自身经济收入的压力、有当事人过分要求的压力、有人情世故的压力等等,但各种压力都不应成为放弃职业操守和执业纪律的理由。针对本

区个别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存在利用当事人不懂法律、不懂行规,耍花样接案子;编造谎言、编造名气,糊弄当事人;私自收费、变相收费或高标准收费却低质量服务等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遵守职业道德的现象,区局作为行政监管部门,按照省市关于基层法律服务所规范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制定考核细则,明确各基层法律服务所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政治理论及职业道德学习教育,并多次在基层法律服务所规范化建设推进会和各种业务培训会上,要求全体基层法律服务执业人员牢固树立保障国家法律正确实施和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执业意识,恪守诚实信用的品行,遵循职业道德,扎根基层、服务百姓、严格自律,杜绝唯利是图。2012年9月,区司法局在拍摄一法律服务专题宣传片的过程中,得知某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不顾职业道德和执业规定,为一名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并私自收取费用的反映后,我们立即对他进行了教育警示,经过这次

谈话教育,对他起到了很大的触动,这位以往常常被投诉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至今再没有发生被投诉的现象。

二、抓住业务素质提升这一核心。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是基层法律工作者的立身之本。作为基层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仅仅具备基础法律知识还远远不够,还需要不断加强法律理论的系统培训和诉讼代理能力的实际锻炼。司法局作为业务指导部门,加强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业务培训和教育,开阔其眼界,增加其知识,提高其技能,则是我们业务指导工作的核心。区局经常订购诸如工伤赔偿、侵权赔偿、交通事故赔偿、征地拆迁、债权债务、婚姻纠纷等方面的实用法律手册发放给基层法律服务执业人员,引导他们工作时不忘自学业务,更新知识。同时,区局还每年定期举办与基层法律服务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培训和执业技能讲座等,以期不断提升他们的业务素质,适应新形势下的基层法律服务要求。2012

年10月,区局在向区法院广泛征询对基层法律服务的意见时,了解到他们在诉讼代理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后,局领导研究决定举办一期执业实务培训班。为不影响对当事人的诉讼代理,确保所有执业人员全员参加培训,我们事先与区法院各个业务庭和派出庭进行沟通并获得支持,保证了全区5个基层法律服务所的19名执业人员全员参加了培训。培训班邀请市局基层处领导作了《基层法律服务所规范化建设与管理》的讲座,区知名律师应邀向参训人员就《如何赢取胜诉》畅谈了自己的执业经验。了解到参训人员代理诉讼的案件大部分由区法院民三庭审理,我们力邀民三庭庭长针对庭审中存在的问题与大家互动,并以《调解协议合法性审查》为主题展开业务讨论。区局领导在开班动员会上倡导全体参训人员忠于事实和法律,努力成为“法律之师”、“道德之师”。由于事前周密安排,准备充分,课程设置新颖合理,培训方式灵活多样,参训人员积极

参与,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三、抓住监督管理这一职能。区局有效发挥行政监督的职能,充分利用社会监督的方式,对全区基层法律服务所及其执业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通过组织资深律师、基层法律服务所负责人旁听案件审理、不定期抽查代理案卷、召开行风监督员座谈会等形式,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职业操守和执业能力进行多方位督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并限期整改;利用电视、电台、报纸等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基层法律服务的工作动态、公示服务范围和服务承诺,公示投诉电子邮箱和投诉电话、公示投诉地址和责任人姓名,自觉接受社会和当事人的监督。对群众投诉执业问题及违法违纪问题,由分管局长牵头负责调查,情况属实的,坚决予以查处,与事实不符的,及时告知当事人并协调解决双方的争议。区某基层法律服务所的一名执业人员为本镇农村某粮食加工场老板代理了一起债权债务纠纷案件,法院判决书

生效后债务人拒绝履行偿还义务,申请强制执行但执行庭调查认定债务人没有偿还能力,裁定中止执行。该老板认为支付了代理费、诉讼费却拿不到钱,多次大闹基层法律服务所,并到区信访局上访。我们在查清事实后,及时将调查结果告知投诉人,并邀请承办法官、执行员和资深律师一起开展调解工作,最终消除了误会,解决了争议。综上,笔者认为:基层法律服务所及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是司法行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从事的基层法律服务是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职能。缺少基层法律服务所及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司法行政系统就不完整,缺少基层法律服务所及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所从事的基层法律服务,司法行政职能就不完善。尤其在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今天,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这种扎根基层、面向群众、便利百姓的法律服务,更能满足农村低收入群体对法律服务的多样化需求。加强基层法律服务队伍建

区基层法律服务所调研报告 篇2

基层法律服务所是在县 (区) 一级司法行政部门领导下, 应聘担任基层法律顾问, 为基层群众代理参加民事、经济、行政诉讼活动, 解答法律咨询, 代写法律事务文书等业务的基层法律服务组织。上世纪八十年代, 我国的法制建设刚刚起步, 法律服务力量相对薄弱, 特别是律师的数量偏少, 为了宣传法制, 有效化解群里纠纷, 作为基层法律服务的主要载体———基层法律服务所应运而生。最初的基层法律服务所主要是在农村设立的,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以农村市场为依托, 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服务工作。1993年, 基层法律服务所开始依托城市街道而纷纷开设。由此, 基层法律服务所发展进入了一个比较快速的时期, 全国各地相继建立基层法律服务机构,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也得以运用法律知识为广大群众解决纠纷, 其在有效化解基层社会矛盾, 推广法律知识方面发挥了比较积极的作用。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 基层法律服务所已经成长为一支重要的法律服务力量。

二、基层法律服务所发展面临的问题

不可否认的是, 尽管基层法律服务所有其独特的地位与作用, 但在新时期, 随着政治、经济及政策的变化, 其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新情况, 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 规制基层法律服务所方面的法律法规欠缺且层级不高

目前学界对此问题认识比较统一, 即规整基层法律服务机构的主要规章制度是司法部于2000年颁布的《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办法》。司法部后续还施行了一些比较零散的政策性文件。相比于其他社会领域, 国家层面对于基层法律服务市场的重视稍显不够。基层法律服务市场在我国经济转型, 政治体制转变的冲击下是亟需稳定有力的法律法规来进行积极引导的, 而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的三十多年间, 只有司法部的部委规章来规范这一市场, 足以凸显在这一领域立法并未满足实际的需要。

(二) 基层法律服务所的性质不明

对于基层法律服务所的性质认定, 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对此的表述也经历了一个逐渐调整、变化的过程。最初的基层法律服务所是被定性为事业法人的, 随着市场需求、政府行政管控的需要, 法律服务所被要求脱钩改制, 其被定性为合伙制中介机构, 但服务方向并不明确。如2002年, 国务院将基层法律服务机构明确列为“经济鉴证类中介机构”, 2003年7月, 司法部基层工作指导司副司长杜茂在全国司法厅 (局) 长会议上的讲话中, 将基层法律服务所定位为“公益性社区法律服务组织”。基层法律服务所已不再是事业法人, 这一点已趋于认同。但究竟是公益性的服务组织还是鉴证类的中介机构, 全国各地对此看法并不统一。这就导致各省市在引导基层法律服务机构进行转型过程中, 制定的政策、采取的措施无法一致, 客观上阻碍了其快速地适应市场需求。

(三) 城市中的基层法律服务机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 面临萎缩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大力推进法治建设, 普通民众 (尤其是基层) 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 运用法律维护自己权益逐渐成为普遍做法, 法律服务市场应该是大有可为。基层法律服务所作为一线服务力量, 理应贡献更多。但事实情况却并不是如此乐观。在一些城市街道, 基层法律服务机构无法发挥自身作用, 甚至面临萎缩。据江苏省司法厅公示的《2015年度江苏省基层法律服务所、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公示名录表》, 2015年度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注册登记的基层法律服务所仅有10家,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共44名。各基层法律服务所规模均不大, 人数最多的南京市江宁区东山法律服务所执业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为7名, 其他各所基本为3-5名。在人口数量及每年法院受理的案件数量均为南京市各区之首的江宁区, 基层法律服务机构及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数量呈现萎缩的状态, 这一现象值得深思。

三、完善基层法律服务机构的几点构想

基层法律服务所在法律市场中何去何从, 是近年热议的话题之一。大部分的学者, 特别是律师群体极力赞成基层法律服务所退出诉讼领域。但从国家层面来看, 立法者是希望用稳定有效的法律法规来积极引导基层法律服务所的发展的。2012年我国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终于确认了基层法律工作者适格的诉讼代理人身份。司法部也不断出台相关政策, 来规范基层法律服务市场。笔者认为, 基层法律服务所还是应科学定位, 能动适应法律市场的需求, 更多地服务于低端法律市场。国家有关部门要通过制定配套完善的政策措施, 充分发挥基层法律服务所的效用。笔者建议,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基层法律服务所的发展:

(一) 尽快出台层级较高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基层法律服务市场

从当前的现状来看, 基层法律服务机构短期内是不可能彻底退出法律服务市场的。我国地区和阶层发展的不均衡性决定了法律服务资源分布多集中于大城市和收入稳定阶层, 而现实社会法律服务需求却是多元化和差异化.基层民众有这样的法律需求, 且其提供法律服务的费用相对不高, 这就决定了有其生存的空间。如前文所述, 目前国家层面仅有司法部的一些规章在规整基层法律服务市场及工作者, 且该类规章政策性较强, 政策性的规章稳定性是远不及法律的。与此形成对比的是, 国家对法律服务市场另一重要力量———律师事务所, 在立法层面就显得较为重视。1996年我国就通过了《律师法》, 其后又对该法进行了三次修正, 以此来规范律师事务所在法律服务市场中的行为。因此, 要想改变目前基层法律服务机构日趋萎缩的现状, 势必要由立法机构尽快通过稳定性较强的法律法规来积极引导。

(二) 进一步明确基层法律服务所的业务范围, 以此与律师事务所进行区分

按照司法部的规章文件, 基层法律服务所能从事的业务范围比较广泛, 其除了可以提供包括法律咨询、代写文书、担任民事诉讼代理人及法律顾问在内的主要法律服务, 还可以进行法制宣传及人民调解工作。其与律师事务所开展的业务大部分是重合的, 存在的区别仅仅是不能代理刑事案件。这就导致了在执业过程中两者必是处于相互竞争状态。两者在功能上几乎重合, 这与当初设立基层法律服务机构的初衷背道而驰。尤其是在城市, 律师事务所在很大程度上挤压了基层法律服务所的生存空间。据南京市司法部门的相关资料, 截至到2015年底, 南京市江宁区区属律师事务所有19家, 注册执业律师为148名。律所的数量为基层法律服务所的两倍, 律师人数更是基层法律工作者的三倍之多。本来市场定位及服务对象颇有差异的两者, 却形成了这样颇为惨烈的竞争态势, 究其原因, 还是由于相关规章所作规定不够详细。笔者建议可以侧重于基层法律服务机构的公益性, 对基层法律服务所的营利性法律服务应当加以执业地域和业务类型的限制, 引导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对于提供的法律服务可收取成本费用, 不得以营利为存在目的。只有这样, 基层法律服务所与律师事务所之间的关系才趋于缓和, 两者也必将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三) 提升基层法律服务所的竞争能力

基层法律服务所数量上日趋减少, 除了外部环境导致以外, 与其自身建设不够, 竞争能力不强也有一定的关系。《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规定, 司法部统一组织, 省级司法行政机关负责具体承办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资格考试, 考试通过者即可取得基层法律服务执业资格。但据有关资料显示, 全国各地的司法部门并未真正落实这一要求,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未认真组织这一考试。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进入基层法律服务所工作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要求, 从而导致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偏低。2012年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可以被委托为当事人的诉讼代理人。但按目前的情势来看, 当事人在诉讼中选择诉讼代理人时, 宁可多花费一些代理费, 也更多的倾向于选择律师作为代理人。为改变这一现状, 就必须从源头上严格控制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准入资格, 各省级司法行政部门应设立具体的基层法律工作者执业资格考试制度, 未通过考试者一律不得进入基层法律服务所工作。只有将这一考试制度常态化并坚持下去,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各项水平才能得以提升, 基层法律服务所的竞争力才能得以加强。

基层法律服务所设立早期, 为推动国家法制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尽管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政策的变化, 其生存空间受到了一定的挤压, 但难以否认的是, 在城市里的街道、在广袤的农村, 基层法律服务所是有发展的可能性的。当下主要任务是要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 推动其能动适应市场需求, 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汪火良.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中的ADR与基层法律服务所改革[J].西部法学评论, 2011, (12) .

[2][汪火良.对基层法律服务所困境与出路的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01) .

[3]苏甲仁.论基层法律工作者应退出诉讼代理领域[J].科技咨询导报, 2007, (23) .

[4]宋慧宇.论吉林省基层法律服务制度的困境及改革措施[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10) .

基层法律服务运行现状及完善 篇3

摘 要:回顾了我国基层法律服务所的历史沿革,以苏州市为例,概述了基层法律服务所的运行现状,分析了苏州基层法律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基层法律服务所;基层法律服务;律师服务;苏州

基层法律服务所是依法在乡镇和城市街道设立的法律服务组织,是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执业机构。具体来说,基层法律服务所是在县(区)一级司法行政部门领导下,应聘担任基层法律顾问,为基层群众代理参加民事、经济、行政诉讼活动,解答法律咨询,代写法律事务文书等业务的基层法律服务组织。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基层法律服务所已成为我国法律服务领域仅次于律师规模的一支法律服务队伍。

一、基层法律服务所的起源与发展

基层法律服务所最早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出现在广东、福建、辽宁等地。由于当时我国律师、公证力量严重不足,作为一种主要面向基层农民、开展简单法律服务的新生事物——基层法律服务所便应运而生。从那以后,我国基层法律服务所先后经历了1984年起的逐步发展阶段、1987年开始的规范化管理阶段、1992年以来的迅速发展阶段,1999年达到颠峰状态。

进入新世纪以来,2000年3月司法部出台了《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办法》(2000年司法部令第59号)、《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2000年司法部令第60号)两部部门规章。2000年9 月,司法部颁布的《基层法律服务机构脱钩改制实施意见》规定:“实行脱钩的法律服务所,不再属于行政挂靠机构或事业单位,其执业组织形式应当改制为合伙制的法律服务所,实行自主执业、自收自支、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自律性运行机制”。各地依照这些规章,对基层法律服务所进行调整整顿、检查清理。自该年度始,全国基层法律服务所数目、从业人数均有所减少,业务量处于不稳定状态。2002 年司法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大中城市社区法律服务工作的意见》指导发达地区街道法律服务所尝试逐步从诉讼代理服务领域中退出。截止2002年底,全国仍有基层法律服务所26889个,从业人员共98541人???。200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实施后,国务院取消了司法行政机关对基层法律服务所的审批许可权。2007年10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规定,从事诉讼代理或者辩护业务需由法律规定。2012 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58 条明确规定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有权代理民事诉讼活动。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民生领域法律服务”“发展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队伍”“逐步解决基层和欠发达地区法律服务资源不足和高端人才匮乏问题”。这为今后加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苏州市基层法律服务所运行现状分析

目前规范苏州市基础法律服务的主要规范性文件有:司法部两个部门规章、《江苏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行为规范(试行)》(江苏省司法厅2010年10月22日颁布)、《苏州市法律工作者协会章程》。苏州市法律工作者协会依据这些规范性文件于2012年出台《苏州市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行为规范(试行)》(苏法协[2012]4号),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执业行为做出具体规范。

根据有关规定,基层法律服务按地域设置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设置在乡镇,主要的服务对象是面向农村基层社会;另一种是设置在中小城市的街道,主要的服务对象是面向城市基层社会。从总体看,基层法律服务所服务的主体、对象、内容、要求和目的上都具有涉农性???。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是符合规定的执业条件,经核准执业登记,领取《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在基层法律服务所中执业,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人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不得同时在律师事务所或者公证机构执业,不得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层法律服务所执业。

苏州基层法律服务所和基层法律工作者统计

截止到2015年3月,苏州共有法律服务所84家,基层法律工作者467人,法律服务所平均法律服务工作者为5.6人/所。具体分布见下表:

苏州市基层法律服务所的发展历程表明,在推进“四化”同步、深化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今天,基层法律服务所仍然是法律援助制度的重要补充,乡镇街道司法所履行职能的得力助手,法治建设整体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一,苏州基层法律服务大有可为。2009年,苏州市有86家法律服务所,注册法律工作者437名。2008年,共担任法律顾问1844家,代理诉讼事务7995件,代理非诉讼事务2431件,代理法律援助案件472件,接待法律咨询22105人次???。2014年,共举办法律咨询6403场次,共接待群众29602人次。全市基层法律工作者服务经济、服务民生,全年共代理案件1万余件,为群众避免和挽回损失5亿多元。2015年,苏州市84家基层法律服务所分别与744家村、社区签订结对服务协议,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法律服务活动,集中宣传婚姻、继承、房屋买卖及租赁、借贷、侵权等居民关心的热点问题???。基层法律服务因其公益性、基层性、便民性,成为中国特色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苏州基层法律服务不可替代。2015年江苏省司法厅出台的《关于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了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总目标:到2015年,基本形成供给充分、保障有力、管理规范、运行高效、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县(市、区)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工作平台,初步建成城市半小时、农村一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基本形成以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司法鉴定等职能为主体的共法律服务核心业务和产品体系;每万人口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等专业法律服务人员拥有数苏南五市3.5名、苏中三市2.5名、苏北五市2.2名以上。截至2014年底,全市共有律师事务所198 家,执业律师2442 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目前苏州市执业律师仅2442 人,律师为全市1229 个村(社区)担任的法律顾问占全市村(社区)的比例为63%,但仍高达37%市村(社区)法律顾问由非律师担任。由此可见,基层法律服务是律师法律服务的必要和重要补充,在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苏州基层法律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苏州基层法律服务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就,特别是在满足基层法律服务需求方面、在协助基层政府和村(居)民自治组织推进依法行政和依法治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由于宏观层面上国家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的性质和功能定位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认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确实比较多,已经严重影响了基层法律服务所的正确健康发展。

(一)基层法律服务所规模小,发展后劲不足。总体看来,苏州法律服务所规模都不大,全市84家法律服务所中,拥有10人以上的法律服务所仅有6家。规模最大的为张家港市暨阳法律服务所,有从业人员21人;其次为苏州市姑苏区沧浪法律服务所,有17名法律工作者,拥有12名法律工作者的一共有3家。同时,从2009年到2015年基层法律服务所的数目不增反减(从2009年的86家减少到84家),注册法律工作者从2009年的437名到2015年的466名,6年期间仅增加了29名,发展后劲明显不足。总体来看,苏州基层法律服务主体量少质弱,不适应农村法律服务的需要。

(二) 基层法律服务立法层次低,法律权威性不够。目前,由于基层法律服务所的设置仅依据两个“部令”(属于部门规章),基层法律服务所和法律服务工作者的地位和执业活动在立法上缺乏足够的支持。由于法律效力位阶低,其法律的权威性和社会的认知度与法治社会对法律活动的要求明显不相适应,也难免与国家陆续出台的政策措施相冲突,处境一直颇为尴尬。 另外、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缺乏应有的稳定性。基层法律服务所最早是在沿海地区出现,由司法部在全国加以推广,因此没有任何立法上的依据,也没有任何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其管理方式是靠行政命令不断向全国推进。由于没有现成的模式,基层法律服务所的工作总是根据部里政策或国务院命令不断地变。

(三)基层法律服务所与律师等法律服务业务互有交叉,缺乏活力。根据现行的规范性文件,基层法律服务所的主要业务有六项,一是接受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委托,担任法律顾问;二是接受民事、行政诉讼当事人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三是接受当事人的委托,参加非诉讼调解、仲裁活动;四是接受非诉讼法律事务当事人的委托,提供法律服务;五是解答法律咨询,代写诉讼文书和其他法律文书;六是接受当事人委托,代理申请办理公证,协助公证处办理有关公证事项。同时它还承担着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职能。与律师行业相比,在业务范围上,基层法律服务除不能办理刑事案件及与此相关业务外,其它基本一致。从职能作用和业务范围上看,基层法律服务所与律师等法律服务互有交叉,极易产生矛盾和纠纷。另外,基层法律服务所政事不分,缺乏自我发展的机制和活力。由于法律服务受制于行政管理,不能完全按照市场规律运行,这是造成基层法律服务市场长期弱化、徘徊不前的根本原因。

四、苏州基层法律服务的完善举措

苏州处在经济非常发达的苏南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在当前农村法律服务客观需求日益增大与农村法律服务资源较为匮乏、众多农民群众对市场化的法律服务支付能力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乡镇法律服务所便成为农村法律服务市场的主要或重要供体之一。

(一)主动参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以有为换有位,增强发展后劲。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四化”同步过程中,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苏州市司法局于2014年6月先后出台的《苏州市关于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两中心一站点”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原则上以现有的市(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或法律援助中心为依托,进一步整合律师、公证从业人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专职调解员等资源,设立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办证咨询等服务窗口,采取统一管理、集中办公的模式,逐步实现“一个大门进来,多个窗口接待,一揽子解决问题”的目标。这就需要基层法律服务所主动与镇(街道)司法所、律师事务所等开展结对共建,自觉参与以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为主体的“便民法律服务团”,定期到村(社区)开展集中服务,拓展法律服务项目,实现系统内资源有效下沉和司法行政服务关口前移。

近年来,苏州不断创新“大调解”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民间调解服务,力推“庭所共建”工作机制。目前,苏州市现有基层人民法庭29 家,基层司法所96 家,庭所共建38 对,全部签订了共建协议???。这就要求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主动参与到“大调解”机制中,进一步发挥“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服务便捷,作用广泛”的职能优势,借助专业知识背景的优势,把基层法律服务所资源与人民调解工作结合起来,及时化解社区矛盾,减轻法院压力和减少司法成本,为城乡一体化的经济发展、法制健全、社会和谐作出新的贡献。

(二)提升基层法律服务立法层次,提高准入门槛。现有的《乡镇法律服务业务工作细则》和2000 年司法部的两部规章已经难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司法行政机关对基层法律服务的监管手段和惩罚措施缺乏,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监管乏力,导致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弱化。

要解决这一难题,一是要提高基层法律服务的立法层次。具体可分为两步走,第一步,先将目前的部门规章通过立法程序上升为行政法规;第二步,待条件成熟时由法律对基层法律服务所作出规定。二是要提高基层法律服务的准入门槛。目前基层法律服务所从业人员只要取得专门法律服务工作者资格证书,由司法部统一组织考试进行资格认证;而律师事务所律师要求通过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组织的全国统一司法考试。根据司法部令第60号第二章执业资格的规定,取得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资格的学历要求为具有高中或者中等专业以上的学历,准入门槛仍然很低。由于准入门槛低,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法律服务者的声誉。三是要加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建设,对此可以借鉴昆山市于2009 年在全国首创的人民调解员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推广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职称评聘工作,解决其后顾之忧。苏州市司法局、市人社局和市综治办于2011年6月出台下发了《苏州市人民调解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条件( 试行)》,不久,便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行人民调解员职称评聘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有4082名调解员获评初级职称即调解员、助理调解师,18 名调解员获评中级职称即调解师。

(三)明确分区功能定位,建立相应的多级联动和衔接机

制。从目前实际情况看,基层法律服务所在完全脱钩改制后与律师事务所实质上已经很难区别,为了形成功能互补、各有侧重的法律服务体系,应当厘清律师法律服务与基层法律服务的关系,明确基层法律服务的功能与执业权限。基层法律服务所的业务包括两类:一类是承担基层政府购买的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另一类是承担营利性社会法律服务。发展基层法律服务的目的在于解决基层法律服务供给不足的现状。因此,对基层法律服务所的营利性法律服务应当加以执业地域和业务类型的限制,引导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基层法律工作者不得承办中级以上人民法院一审的案件,不得办理涉外、海事、知识产权、票据、证券、公司上市、并购等疑难复杂案件7。同时,面对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与基层法律服务所之间“三位一体” 的模糊关系,应在基层法律服务改革中建立相应的多级联动和衔接机制,完善县、乡、村三级法律服务组织。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统一制定基层法律服务供给资源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统一规划基层司法所、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机构、公证处、仲裁委、调解委员会等,从而使得城乡基层法律服务发展能够互相衔接、互相促进。

(四)构建法律服务工作者协会行业自律机制。苏州市法律工作者协会是苏州市全体法律工作者组成的全市行业性社会团体,是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自律性组织,其职能主要是负责对会员的日常管理和业务指导,加强对会员的职业道德与执业纪律的教育、检查和监督,参与对违反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惩戒工作。法律服务工作者协会应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将诚信执业、业务培训研讨、机构规范管理等作为工作重点,建立健全行业自律机制和信用体系,切实加强队伍职业道德建设,推进基层法律服务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会员大会、理事会、会长办公会议的民主管理、协商决策作用,积极组织引导全市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关心协会建设、热心参与协会的各项工作,提高行业协会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好对会员的行为导引、规范约束、权益维护等行业自律和专业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余少祥.我国基层法律服务所转型问题研究(上),http://www.iolaw.org.cn/showArticle.asp?id=2037.

[2] 谢雅琴.从法社会学角度浅析基层法律工作所存在的合理性[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11):74-76.

区基层法律服务所调研报告 篇4

法律服务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息息相关,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快速发展过程。近年来我区法律服务有了很大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我区民主法制建设和经济建设健康发展,为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法律服务是为社会公众、法人以及其它社会组织提供法律事务性帮助和提供具有法律意义的一种服务活动。既具有现代服务业市场化、商业化的一般特征,又具有司法专属性、法律职业性的自身特征。

一、基层法律服务所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现状

基层法律服务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服务制度,在我区法律服务队伍中人员遍布城乡。截至2011年8月,全区共有基层法律服务所11家,法律服务工作者60名,这11个所采取自收自支的运行机制。基层法律服务的主要业务市场是面向农村,城市的基层法律服务也是面向基层的社区群众。2010年,全区基层法律服务所共担任法律顾问53家,其中担任乡镇政府、事业单位、村委会2家,担任各类企业和经济组织48家,担任其他组织的3家。开展各类业务6704件,为当事人避免、挽回经济损失1845.6元。

二、开展“三查两学一评比”活动,狠抓队伍建设。

为全面加强基层法律服务队伍的思想建设、业务建设、制度建设和行风建设,进一步发展、规范、完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净化基层法律服务市场,我局在全区基层法律服务所中开展了“三查两学一评比”活动。

“三查两学一评比”的内容是:“三查”即明查执业场所是否规范,暗查受理程序是否合理,追查办理结果是否满意;“两学”即学习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学习业务技能;“一评比”就是每年对全区法律服务机构按照一定标准进行评先、排队。“三查两学一评比”活动以“坚持信念、精通法律、维护正义、恪守诚信”为总要求,重点查处违法违纪问题,全面清理和整顿“散、乱、差”的法律服务机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建设,切实解决基层法律服务队伍中存在的诚信服务意识淡薄、执业理念不端正、责任感不强、不尽心服务、不正当竞争、商业化倾向日趋严重的问题。通过这次活动,力争使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基层法律服务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使我区的法律服务队伍逐步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良性发展轨道,法律服务市场得以净化。

三、加强制度建设,管理有章可循。

我区实行民主管理,建立健全了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完善了具体工作标准、操作流程和质量监管方面的配套措施。一是制订完善了办理法律事务内部工作流程,对收案实行统一登记、统一委派、统一收案、收费制度;二是落实服务质量跟踪反馈制度,发放服务评议卡,办案质量由当事人进行评议;三是建立了疑难案件、重大案件报告制度;四是设立了执业纪律监督机制,聘请了社会监督员,落实办案质量检验员到岗到位;五是实行“五公开”制度,即公开执业法律服务工作者照片和执业证号、公开收费标准、公开办案程序、公开执业纪律、公开投诉电话;六是健全和规范了业务档案管理制度,指定专人对档案进行管理。

四、业务实力强,社会效益显著。

西安市基层法律服务所条例 篇5

【发布日期】1996-11-02 【生效日期】1997-03-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西安市基层法律服务所条例

(1996年8月30日西安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1996年11月2日陕西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第一条 为适应经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需要,加强对基层法律服务所的管理,发挥基层法律服务作用,根据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基层法律服务所,是指设在乡、镇、街道办事处辖区,为基层政权组织、群众自治组织、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和公民提供法律服务的中介组织。

本条例所称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是指在基层法律服务所执业的人员。

第三条 第三条 基层法律服务所开展各项法律服务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恪守执业纪律和职业道德,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

第四条 第四条 市、区、县司法行政部门指导、管理和监督本辖区基层法律服务所的工作。

基层法律服务所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支持基层法律服务所的工作。

第二章 业务范围

第五条 第五条 基层法律服务所的业务范围是:

(一)接受聘请,担任法律顾问;

(二)接受民事、经济、行政案件当事人的委托,依法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

(三)接受当事人委托,担任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

(四)接受当事人申请,主持调解纠纷;

(五)接受当事人委托,办理非诉讼法律事务;

(六)提供法律咨询、代写诉讼文书和其他法律事务文件;

(七)接受公证机关委托,协助办理有关公证事项;

(八)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业务。

第六条 第六条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受基层法律服务所的指派,担任法律顾问的职责是协助聘请方依法管理,依法经营,依法办事。

第七条 第七条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受基层法律服务所的指派,担任民事、经济、行政案件代理人,参加诉讼活动的,应当支持委托人提出的合理要求,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

第八条 第八条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受基层法律服务所的指派,主持调解经济和民事纠纷,应当有双方当事人的申请或者接受一方当事人申请后并征得另一方当事人同意。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必须由专门机关管辖处理的纠纷,人民法院和其他部门、组织已经受理和纠纷,基层法律服务所不得受理调解。

第九条 第九条 基层法律服务所开展业务,应当由基层法律服务所统一接受委托,与委托人签订书面合同,按规定标准收取费用。

第十条 第十条 基层法律服务所应当严格依法执业,不得超越业务范围开展业务;不得将业务委托给本所法律服务工作者以外的人员承办。

第三章 基层法律服务所的设立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基层法律服务所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有三名以上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有必要的办公场所和设施;

(三)有三万元以上的资产;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基层法律服务所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基层法律服务所名称,由所在区、县和乡、镇或者街道办事处地名及法律服务所字样组成。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设立基层法律服务所应当经拟设立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同意,由区、县司法行政部门审批。区、县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在一个月内作出决定。符合条件的批准设立,发给执业证书,并报市司法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设在乡、镇的基层法律服务所,具备下列条件的,可以申请在本乡、镇区域内建立分所:

(一)成立满两年,资产在五万元以上的;

(二)有五名以上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三)至少有二名常年派驻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基层法律服务所设立分所,由区、县司法行政部门批准,报市司法行政部门备案。

第四章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必须具备以上条件:

(一)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热爱基层法律服务工作;

(二)具有法学大专以上学历或者具有政法工作、法学教学研究工作三年以上经历;

(三)品行良好;

(四)身体健康。

在市属县偏运地区的乡、镇具有法律中专或者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并受过半年以上法律专业培训的人员,经市司法行政部门统一考试合格,同时符合前款

(一)、(二)、(四)项条件的,可以在基层法律服务所执业。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从事基层法律服务工作: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

(二)受过刑事处罚的,但过失犯罪的除外;

(三)被开除公职的;

(四)被吊销律师执业证书或者被撤销专业职务任职资格的。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履行职责时,应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申请执业证,由基层法律服务所同意,经区、县司法行政部门批准,报市司法行政部门统一核发。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依法承办各项法律服务业务,受法律保护。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依法承办各项的需要,持基层法律服务所专用证明、委托协议和本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可以依法查阅、摘录、复制与承办法律事务有关的卷宗和材料,经有关组织和个人同意,可以向他们调查、取证。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对当事人坚持无理要求、隐瞒事实、提供虚假证据或者委托事项违法的,有权建议基层法律服务所拒绝接受或者解除委托、应聘关系。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承办各项法律服务业务,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得私自接受委托和聘请,不得私自收取报酬、费用和财物,不利用服务之便牟取当事人争议的权益;

(二)不得同时在其他基层法律服务所执业,不得在同一诉讼案件中为双方当事人担任代理人;

(三)不得泄露国家秘密、当事人的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

(四)不得违反法庭、仲裁庭的规则和调解活动秩序,不得采取不正当手段对有关人员施加影响;

(五)不得超越职现权限。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四条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不得以律师及其他名义履行职责。

曾任法官、检察官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从原机关离任两年内,不得代理当事人参加原机关的诉讼活动。

第五章 年检、注册与停业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五条 基层法律服务所应当每年规定时限内,向原批准部门送交工作报告,申请检验。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六条 基层法律服务所通过检验的,应当申请市司法行政部门对其执业人员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进行注册,未经注册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自行失效。

第二十七条 第二十七条 基层法律服务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申请停业,由区、县司法行政部门批准,报市司法行政部门备案:

(一)未通过检验的;

(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少于三人的;

(三)连续六个月不开展业务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八条 第二十八条 基层法律服务所停业后,应当清结业务,清理财产和债权、债务,向区、县司法行政部门移交档案等资料。

第二十九条 第二十九条 基层法律服务所检验及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注册情况,统一由市司法行政部门公告。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 第三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设立基层法律服务所或者未领取基层法律服务所执业证而开业的,由区、县司法行政部门予以取缔,没收非法所得,可以并处非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一条 第三十一条 基层法律服务所违反本条例第九条、第十条规定的,由区、县司法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没收非法所得,可以并处非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一个月以上三个以下。

第三十二条 第三十二条 基层法律服务所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的,由区、县司法行政部门责令停业,吊销执业证书,没收非法所得,可并处非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三条 第三十三条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规定的,由区、县或者市司法行政部门分别予以警告;责令停止执业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没收非法所得,可以并处一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其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 第三十四条 执行本条例规定的行政处罚,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以责令停业、吊销执业证书或罚款金额在八百元以上的,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

第三十五条 第三十五条 基层法律服务所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因违法执业或者工作过错给当事人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六条 第三十六条 妨碍、阻挠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履行职务的,由当事人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违反《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 第三十七条 司法行政部门工作人员执行本条例时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八条 第三十八条 基层法律服务业务收费,基层法律服务所检验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注册费,按国家或省规定的标准执行。

第三十九条 第三十九条 本条例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西安市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四十条 第四十条 本条例自一九九七年三月一日起施行。

区基层法律服务所调研报告 篇6

加强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应当解决的问题

基层法律服务所完成脱钩改制后,已成为“自愿组合、自我管理、共同出资、共担风险”的合伙制社会法律服务机构。经过一年多运行,我市基层法律服务所及其从业人员总体状况是:一方面在主观方面普遍增强了担忧心理、求富心理、进取心理和期望心理;在客观方面仍然接受司法行政机关和基层人民政府委托,配合当地司法所协助承担调解民间纠纷、普法宣传、法律援助、148法律服务等司法行政工作,参与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但积极性、主动性、责任心明显下降;在自身建设上大多数服务所都改善了硬件设施,重新选址,装修办公房,添置了新型办公用具及通讯设施。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各种问题,诸如内部分工不明确,业务开展不顺畅,办案质量不讲究,财务管理不规范,卷宗材料不齐全,内部人员不团结,制度建设不完善,合伙人员不到位等等。笔者认为,加强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已成为迫切议题。妥善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管理,摆脱目前自上而下对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缺乏过硬依据、缺少必要手段”状态,解决好“准确定位、资格准入、严格监管手段”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准确定位问题。基层法律服务所从诞生起直至现在完成脱钩改制的十多年发展时间,其定位一直处在不确切和不连续的变化状态中。基层法律服务所从最初的“事业法人体制”,实行与乡镇政府司法所“政事合一”、“合属办公”;到按照“国办发[]51号”和“清办函[2000]9号”文件精神艰难地完成脱钩改制,“不再属于行政挂靠机构或事业单位,实行自主执业、自收自支、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自律性运行机制,成为符合法律中介服务行业规制的合伙制执业组织形式”;再到目前张福森部长在全国司法厅(局)长座谈会上,要求从基层法律服务所立足社区、亲民近民、服务便利、收费低廉等特点,以及在满足城市低收入阶层和弱势群体的法律需求等特殊作用出发,将大中城市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职能定位在“以街道社区为依托,面向基层、面向社区、面向群众,提供公益性、非营利性法律服务”上,使得基层法律服务定位在短时间内出现政策上的反复性和不连续性,以及定位本身带来的难以把握性和难以操作性。     其一,关于“以街道社区为依托,面向基层、面向社区”。这一定位很好理解,是指基层法律服务要面向最基层,立足社区,亲民近民,为广大公民提供最便捷的法律服务,使之成为法制需求渗透到每一社会角落的重要载体。但大家是否意识到,这一规定的同时也明确限定了基层法律服务的活动范围和执业区域!试想,目前的社区法律需求是否能够满足基层法律服务的基本生存需求?供需是否能达到基本平衡?在已经脱钩改制的今天,只有当社区的法律需求供不应求时,基层法律服务所才有生存的可能,除此之外只能自生自灭。既然如此,“面向群众”又从何体现?     其二,关于“提供公益性、非营利性法律服务”。何为公益性?非营利性?公益乃公共的利益,多指群众性福利事业,通常表现为“使社会广大公民获得利益而不谋求回报”,往往是国家和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非营利性乃不以赢利和获得利润为目的,行为本身注重和追求的是社会利益而非经济利益。因此,非营利性常与公益性结伴而行。但“提供公益性、非营利性法律服务”的定位与脱钩改制后合伙制基层法律服务机构的要求相去甚远。试想,如果完全符合公益性、非营利性要求,合伙制基层法律服务所将如何生存?何以为计?即便可以符合“收费低廉”要求适当收费,又如何把握以公益性、非营利性为目的的有偿服务收费标准?尽管“收费低廉”,但“收费低廉”本身与公益性、非营利性要求是否相互矛盾?     其三,关于“满足城市低收入阶层和弱势群体的法律需求”。这一点,在基层法律服务的职责中属于“应当履行法律援助义务”一类,而且义务有限。除此之外,笔者认为,“满足城市低收入阶层和弱势群体的法律需求”职责不应当由基层法律服务所担当,因为,“满足城市低收入阶层和弱势群体的法律需求”在本质上属于法律援助范畴,属于政府职能范畴,是应当由政府发挥公共职能,通过完善法律救济制度(如大力发展公职律师等)渠道解决的问题,而作为符合法律中介服务行业规制的合伙制基层法律服务所及其人员不具备这些社会公共职能。因此,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城市低收入阶层和弱势群体”也不应当成为基层法律服务的对象。     二是资格准入问题。基层法律服务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对从业人员执业资格要求过低,资格准入没有提上议事日程。不论是司法部的59、60号令,还是于8月1日生效的《江苏省合伙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试行办法》,都对从业人员的执业资格要求过分宽泛。如司法部的60号令第六条规定:……,“具有高中或中等专业以上学历;品行良好;身体健康;拥护宪法,遵守法律,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员,可以经考试取得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资格。     宽泛之一:对从业人员的教育背景和知识储备水平要求过低。虽然学历本身并不等于水平和能力,但对于从事专业法律服务、担当着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专业人员来说,仅仅具备基础教育水平是远远不够的。人的受教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的素质水平。由此从这点看,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在起跑线上就输给了律师。     宽泛之二: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过于模糊。何为“品行良好”?在具体实施和考核中有什么大致标准?品行良好的依据是什么?品行良好的依据和标准由谁掌握?品行良好的评价由谁作出?等等,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没有明确和解决。如此,导致造成了基层法律服务人员队伍总体素质不高的现状。     三是严格监管问题。总体上,对基层法律服务所监管缺乏有效着数,集中表现在对违反义务规定的执业机构和人员缺乏有力处置手段。虽然司法部的59、60号令和《江苏省合伙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试行办法》,都对执业机构和从业人员的权利、义务作了明确规定,但却缺乏对执业机构和从业人员违反义务规定的行为处罚规定,或者已经设定的处罚规定和手段形同虚设,导致实践中管理部门对执业机构和从业人员的严重违规违纪行为缺少有力处置方法和手段。     表现之一:能够使用的处罚手段畸轻,根本无法达到惩诫目的。司法部《59令》第42条、《60号令》第55条,分别对执业机构的11种行为和从业人员的19种行为设定了处罚措施,但能够使用的处罚手段仅仅限于“由所在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予以警告”,而实践证明,使用警告手段的效果微乎其微,根本无法达到惩诫目的。虽然《59令》在第46条规定了“司法行政机关对基层法律服务所实施行政处罚的同时,应当责令该所限期整改。期满仍不能改正,不宜继续执业的,由组建单位予以停办,报请地级司法行政机关予以注销”的内容,但注销岂能解决一切问题?执业机构注销后,一是减少了当地的法律服务资源,削弱了为基层服务的力量,二是原有的大多数从业人员仍将择所而居,继续从事基层法律服务工作。总体上减少的一个甚至几个所,并未从根本上改善基层法律服务的现状,因为归根结底还是原有的那些人在执业,除个别依照《59令》第45条规定处罚的所主任(《59令》第45条规定:“司法行政机关对基层法律服务所实施行政处罚的,应当同时追究负有管理失误责任的该所主任的责任,严重者予以撤职或者解聘”)。     表现之二:已经设定的具有威慑力性质条款不便使用。首先是司法部《59令》第42条、《60号令》第55条中设定的处罚手段:“有违法所得的,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没收违法所得,并由地级司法行政机关处以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但罚款数额最高不得超过三万元”。可以说,这样的规定涉及执业机构和从业人员的最切身利益,是最具威慑力性质的条款,可惜,由于缺乏本条款中所说的配套“法律、法规的规定”这一前置条件,导致此条款成为中看不中用的摆设。从立法上看,它是一个具有超前意识的条款,但在实践中却毫无价值。其次是《60号令》中第58条设定的处分规定:“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基层法律服务所应当给予开除处分:……”。若此规定能够不折不扣执行,一部分被开除者将被逐出基层法律服务领域,因为,《60号令》第14条规定,“曾被基层法律服务所给予开除处分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作出不准予执业登记的决定”。但问题恰恰在于,《60号令》第58条中所设定的“开除”一项严厉条款,随着基层法律服务所的改制已归于无效!因为合伙制法律服务所除合伙人外,其他人员皆属聘用,解除合同(解聘)是常规手段,谁会去使用得罪人的“开除”手段?更何况,没有任何条款规定“应当使用开除手段而规避不用时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表现之三:缺乏对不具有执业资格而以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名义公开执业人员的管理和处罚规定。实践中,时常遇到一些不具有执业资格而以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名义公开执业的现象。对此,虽然联合公安、工商部门进行查处,但效果往往不佳,主要原因是缺乏执法和处罚依据。一方面,违法者吃准了基层法律服务缺乏执法和处罚依据而显得有恃无恐;另一方面,依法行政的要求使得公安、工商等部门在缺乏明确执法和处罚依据情况下不能也不敢轻举妄动而显得无所适从。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加强基层法律服务管理应当解决以上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对基层法律服务所的定位;提高对基层法律服务者的执业准入要求;加强对基层法律服务所的管理和监督。具体应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加快立法完善规则。当务之急是立法。要尽快制定出针对脱钩改制后合伙基层法律服务所的管理规则。通过立法解决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对基层法律服务所的准确定位;二是确定基层法律服务者的资格及准入条件;三是明确基层法律服务所(者)的权利义务;四是确立正常的资格考试、考核制度,增强人才储备和流转;五是确定管理工作原则和方法;六是明确罚则和法律责任,做到与不履行义务行为的一一对应;七是规定未尽事宜等的附则。     对基层法律服务定位的指导思想应当坚持四点:“明确业务限定范围,允许竞争自由发展,减少数量控制规模,最终接轨逐步消亡。”即:在明确基层法律服务所业务范围和执业范围、允许其自由竞争发展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减少基层法律服务所数量并控制其人员发展规模,逐步提高其准入资格,实现管理上与律师业的接轨,最终消亡基层法律服务所。     对基层法律服务的定位应当把握三个原则:一是市场主体原则。既然基层法律服务所已经脱钩改制为合伙制,在理论上已经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那么就应当允许基层法律服务所按照市场规则自由发展,由市场需求来决定其前途和命运,其中并不排除司法行政机关对它的引导、规范和制约;二是区别于律师原则。基层法律服务与律师服务的最大区别在于“业务范围和执业区域”的限制,之所以受限制,是由设立者的初衷以及基层法律服务本身的缺陷决定的:设立者的初衷和本意是立足基层,方便群众,拾遗补缺;但随着律师业的不断发展、扩张和渗透,“我国律师制度恢复之初存在的律师数量难以满足大量基层法律服务需求的状况”已得到根本缓解,基层法律服务的这种定位优势逐渐减弱,代之以巨大的生存和竞争压力,加之基层法律服务的人员素质总体上无法与律师抗衡,因此如果将基层法律服务所办成第二律师事务所,其前景就是自取灭亡,根本行不通;三是有偿服务、自由竞争原则。作为市场主体之一,基层法律服务所应当脱卸司法行政机关和基层人民政府赋予和委托的一些职能,不应再承担调解民间纠纷、普法宣传和148法律服务等司法行政工作,而应象律师一样,通过完成代理行为参与到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中去。脱卸掉的那部分司法行政工作职能,应通过司法行政工作进社区解决,具体应由担当法律援助的公职律师和司法所人员共同承担。象律师服务一样,基层法律服务实施有偿服务并不会抹杀其本身内在的`公益性。     二是加强管理完善监督。加强四个层面的管理和监督,即行政管理和监督,行业管理和监督,内部管理和监督,社会管理和监督:     司法行政机关通过实施资格准入和制定各项政策规章,把握好“游戏规则”,当好公正执法的“裁判员”,协调有关部门为基层法律服务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以此进行管理和监督;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协会则通过对基层法律服务所和工作者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实行行业自律,主要是全面掌握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执业状况和思想动态,抓好培训、维权,进行违法违纪行为调查处理,开展区域合作与交流;     基层法律服务所内部管理和监督的主要落脚点是内部全面的建章立制以及规范的执行运作,它至少应当包括:完善的制度建设、明确的内部分工、团结的从业人员、顺畅的业务开展、保证的办案质量、规范的财务管理、齐全的档案卷宗、合理的收入分配、良好的纳税行为、自觉的自我约束等内容,涵盖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活动的每个层面、环节、角落,是基层法律服务管理的基础;     社会管理和监督主要是指税务、审计、舆论等有关部门的管理和监督。是社会有关职能部门从外部对基层法律服务所的纳税义务、分配积累等履行状况和工作者的执业行为、代理质量进行跟踪和监督,以保证基层法律服务所和工作者能够规范开展活动。     以上四种形式从内外部、纵横向等多方面、多角度构成基层法律服务管理和监督的体系,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三是加强教育提高素质。基层法律服务业的发展前景最终将取决于社会的需求,而在决定这种需求的因素当中,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水平是极其重要的一环。为此,必须通过加强教育来达到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最终实现与律师并轨、成为律师的目的。笔者认为,加强教育应当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司法行政机关、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协会以及基层法律服务所要定期组织和安排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通过教育,使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牢固树立保障国家法律正确实施和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意识;使其切身体会到基层法律服务是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践依法治国的重要工作;扎根基层、面向群众、服务百姓、便民利民是基层法律服务赖以生存的根本,避免和杜绝法律服务中的唯利是图。     二是加强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教育。通过教育,使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能将相关的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要求烂熟于心、牢记于脑、融化于血;牢固树立讲求职业道德、遵守执业纪律是基层法律服务业的生命意识;使其切身体会到遵守宪法法律、恪守职业道德、尊重百姓意愿、遵章守纪办案的重要性;做到能够自觉贯彻执行国家司法部有关政策规章和省市基层法律工作者执业禁令,主动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管理和全社会广大公民的监督,严格自律,规范执业,一旦出现违法违规执业行为,能够自愿接受处理和处罚,树立起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三是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和教育。为广大公民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是基层法律工作者的立身之本,是提高其个人知名度和拓展服务领域的根本途径。因此,各级各类管理机关要加强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业务知识培训和教育,开阔其眼界,增加其知识,提高其技能,充分发挥基层法律工作者立足社区开展法律服务的拾遗补缺作用。     四是铁腕处罚奖惩分明。笔者认为,对基层法律服务所和从业人员违法违纪行为的处罚必须施以铁腕,决不手软;同时对保障国家法律正确实施和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表现突出的给以大张旗鼓表彰。因为整个基层法律服务队伍的人员素质和水平参差不齐,对一部分违法违纪行为的容忍和放纵,就是对全体遵章守纪者的不公和伤害,也是管理者损害自身形象和权威、自取其乱的根源,更是对推进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失职。因此,凡属查证属实的违法违纪行为,都应当按照相应罚则处理,决不姑息和养痈遗患。     以上仅为笔者一家之言,欢迎大家批评、指教、争论。

区基层法律服务所调研报告 篇7

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师制度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2], 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居民健康需求变化趋势, 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路径, 遵循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全科医师培养规律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核心,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全面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加快面向基层的全科医师培养, 尽早实现《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师制度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师, 全科医师服务水平全面提高, 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目标。

随着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全科医疗服务被确定为改革的重点我校根据省的农村卫生工作需要, 认真思考探索, 如何实现预定的培养目标、形成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1人才培养目标

深化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加强医学生服务基层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教育, 增强学生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的自觉性、坚定性。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健康管理”六位一体的服务要求[3], 优化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 实施早临床、多临床教学计划, 增加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实习、实践, 提高医学生对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和地方病等疾病的诊疗能力和基本卫生服务能力, 培养大批面向乡村、服务基层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全科医师。

2师资队伍建设建议与尝试

如何建立一支具有良好实践医疗背景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是延边地区面向农村服务基层的全科医师培养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是卓越医师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4]。针对目前延边地区师资队伍现状与卓越医师培养要求之间的差距, 结合培养特色与师资现状, 我校采取了多方面措施, 着力培育一支延边地区适应面向农村服务基层的全科医师的师资队伍。

2.1建立延边大学临床学院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 与延吉市公园社区等17个社区相结合的高水平、高实践能力的教育师资队伍。

延边大学临床学院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 现有全科医师教学及管理师资44人, 其中主任医师16人, 副主任医师23人, 高级经济师1名, 主治医师4名。副主任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比例达91%。近3年组织15人参加北京举办的全科医师师资培训班。为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全科医师培训、带教质量我们将尽力做到如下几点:1提高延边大学临床学院教师的社区知识熟练程度及掌握程度, 医院定期组织副主任医师以上级别、且从事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教学的教授到社区进行坐诊、讲学。2提高社区带教老师的临床带教水平。安排社区医师骨干到医院进行进修、学习, 提高社区带教师资的师资水平。

2.2加强“高素质型”队伍建设

定期、分批选派青年教师到国内外大学进修、参加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习班, 提高教师素质及教学质量。

2.3严格考核“全科医师”教师上岗资格

指导教师需获得至少医师资格证书、教师资格证书, 且经过省级以上全科医师师资培训班方可上课。社区医院教师必须在我院进修过、且参加过省级以上学习班方可上课。

2.4导师影响

全科医师从事工作与老年病科、急诊科、体检科较为密切, 2011年我院获得了全科医师专业硕士招生资格, 我校将以此为契机, 提高全科医师指导老师的指导水平与科研水平。

2.5以往培训的社区骨干医师、全科医师为社区新人才及尚在大学校园的本科生提共较好的带教平台。

3 全科医师培养基地建设措施

3.1扩大实习基地数量:

目前临床医学专业拥有实习基地41个, 考虑到培养目标方向, 本专业的学生主要流向社区。所以主要做到以下几点:1扩大2甲级医院实习点。2在现有的2个国家级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临床基地和社区基地) 的基础上将17个社区基地纳入培训基地。

3.2以国家“全科医师临床培养基地试点建设”、国家“211”重点建设大学、“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吉林省财政高等教育专项资助“为平台, 加强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建设。

1建立“全科医师教学教室”, 既可做为全科医师教学、自学活动提供便利。也为本科生实习教室紧张时的备用教室。2扩建“全科医学示教病房”、“全科医学示教诊室”为全科医师实践提供便利。3改善全科医师学员宿舍环境及条件。4配置教学仪器设备、购买全科医师临床技能训练模型。

适应延边地区面向农村服务基层的全科医师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树立医疗教育理念, 提高教师医疗能力是打造适应延边地区面向农村服务基层的全科医师培养师资队伍的关键所在。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EB/OL].http://news.qq.com/a/20100729/002511.htm.

[2]刘丽娟, 郭强.国内外全科医学教育的发展[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5, 12 (2) :154-155.

[3]王柳行, 辛程远.农村定向全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探讨[J].人力资源管理, 2011 (12) :153.

法律服务进基层活动总结 篇8

一、领导重视、组织有力

济源市委、市政府对“法律服务进基层”活动高度重视,立即制定了《济源市法律服务进基层活动方案》,成立了以市委政法委副书记郭兴林为组长的“法律服务进基层”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由市综治办、市610办、市法制办、市法学会以及公检法司等相关单位有关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司法局。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工作安排协调会议,制定了《济源市“法律服务进基层”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活动内容组织领导、工作原则以及工作要求,召开综治委成员单位以及产业集聚(开发)区、镇、街道等单位负责人会议,进行具体安排部署,拉开了全市“法律服务进基层”活动序幕。

二、内容丰富、重点突出

一是组织开展“迎新春讲法治”法治大讲堂活动。选取“百场万人”法制讲座活动中授课效果好,内容贴近基层、贴近生活的授课人员和内容,针对基层干部、行政执法人员村(社区)两委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在校学生和基层群众,充分利用文化城、市委党校等教育阵地,分门别类的召集各类群体,举办法治报告会,开展法治大讲堂活动,提高全民法治观念、法律素养。二是选择1月25日至29日,2月22日至26日两周时间,分两次开展法治集中宣传周活动。届时,全市各单位都要深入到各产业集聚(开发)区、镇(街道)、村(居)、社区,在公园、广场、集贸市场等人群密集场所,通过悬挂横幅、放置展板、发放宣传页、设立咨询台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大张旗鼓的普法宣传活动、三是各产业集聚(开发)区、镇(街道)要在综治工作中心、信访接待大厅设置法律服务窗口,安排专人全天在岗,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帮助。四是由公检法司等单位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收集整理婚姻家庭、邻里纠纷遗产继承、非法集资、邪教犯罪、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等具有普遍意义、代表意义、教育意义的案件,由市“法律服务进基层”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发布,各产业集聚(开发)区、镇(街道)负责进行宣传。五是利用“一村一警”便民服务活动、一村一法律顾问、法律援助受理点等活动平台,充分发挥包村干部、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等作用,通过走访群众、发送法律服务卡等形式,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引导其依法表达利益诉求,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六是在各产业集聚(开发)区、镇(街道)建设“法治宣传一条街”或“法治游园广场”等法治文化阵地,通过组织干部群众参观学习、撰写心得体会等方式,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同时,组织法治文艺演出,切实提高群众学法积极性。

三、措施到位、扎实推进

上一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作文1000字下一篇:三年级优秀作文:我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