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施工作业安全技术有哪些?

2024-07-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码头施工作业安全技术有哪些?

码头施工作业安全技术有哪些? 篇1

1、码头施工作业,由厂规划处负责施工组织、现场施工管理和现场安全管理,

2、厂物管处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及施工协调,

3、码头施工作业区应设置警戒线,施工作业不得超出警戒线范围。

4、施工作业所使用的电器设备距离危险源10米以上,并每次使用前应认真检查,确保安全。

5、物管处在作业过程中,定时对设备设施进行巡检。厂技安、消防队、能计、供运部门应不定期对现场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施工作业的安全。

6、施工作业区严禁使用明火,严格现场的烟火管理。

码头施工作业安全技术有哪些? 篇2

众所周知, 高处作业、坍塌、物体打击、触电和机械伤害是建筑施工的“五大伤害”, 其中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率最高、危险性最大、死亡人数最多。持续并深入研究建筑工程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及安全防范技术并应用于工程实践, 从根源上遏制这类事故的发生, 是降低建筑行业伤亡事故的关键, 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就这一问题进行详细阐述。

1 高处作业概述

高处作业是指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 m以上 (含2 m) 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当人从2 m及以上的高度坠落时, 很可能会造成重伤、残疾甚至死亡的结果。

高处作业的特点是种类繁多, 工作量大, 作业环境复杂多变, 空间占有量大, 面广, 劳动强度大, 多工种交叉施工, 危险因素多, 工期长, 极易发生安全事故。

高处作业因高度不同, 其可能坠落的半径也不同。当作业基础高度为2 m~5 m (一级作业) 时, 坠落半径为3 m;5 m~15 m (二级作业) 时, 坠落半径为4 m;15 m~30 m (三级作业) 时, 坠落半径为5 m;大于30 m (特级作业) 时, 坠落半径为6 m。可见, 作业高度越高, 危险性就越大, 造成伤亡事故的损失也越多。

2 高处作业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形式

高处作业的安全隐患主要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方面。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又包括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和施工人员行为不安全。例如制度不健全, 安全教育、交底、检查等未真正落实, 作业人员不正确佩戴安全防护用品, 缺乏安全操作知识和经验, 酒后或带病上岗, 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等;物的不安全状态又包括施工环境的不安全和防护设施缺失或无效。例如施工条件恶劣, 作业面荷载超限, 现场照明不良, 安全防护不到位, 支撑设施搭设不合格或有缺陷, 安全设施随意拆除或改变等。

综上所述, 高处作业安全技术应从规范操作行为、消除人的不安全因素和设置有效防护、扭转物的不安全状态两方面入手。

3 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3.1 管理及组织措施

1) 安全生产责任书必须层层签定。事实上, 很多项目都让这个工作流于空洞的形式, 只为应付检查而用。倘若出现安全事故对责任进行界定时, 根本无法提供有力依据。所以安全生产责任书要作为重要的项目资料逐一签定、落实、谨记并保存。

2) 施工前, 项目施工员或技术员应就高处作业的内容、设施、安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操作注意事项等进行教育和交底, 并落实签字手续, 否则不得施工。笔者认为安全教育不要千篇一律, 最好可以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工种、班组、施工阶段、施工季节等不同要点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和教育。教育无需拘泥于某种固定格式, 可采取试卷、板报、讲座、会议、交谈等灵活多样、生动形象的形式, 寓教于乐。安全交底也同样, 因多数操作工人文化水平偏低, 长篇大论地照抄规范显然不切实际, 可以尝试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将安全操作要领加以描述, 让一线人员一听就懂, 一看就会, 并签字认可。

3) 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其具体设施必须列入施工组织设计之中, 必要时编制高处作业专项施工方案。方案宜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编写, 并与深基坑、脚手架、模板、吊篮、卸料平台、操作平台、起重设备等密切相关, 避免假大空或照搬规范。只要针对性强、关键点清晰、切实可行即可。

4) 严格落实高处作业的安全检查制度并做好检查记录, 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防患于未然。安全检查的形式可以多样化, 例如项目部周检、月检、班组日检、安全员自查、电工巡检等, 所有检查都要以记录、纪要、填表、日志等方式存档备案。

5) 需要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 项目经理或技术负责人应认可同意, 并采取可靠措施防范危险, 同时对操作人员加以告知, 作业后应立即恢复。

3.2 规范操作行为、消除人的不安全因素

1) 很多高空作业工人对自身的健康状况并不清楚就盲目施工, 这会埋下潜在的安全隐患, 且这类隐患极易发展为事故。故应对高处作业人员定期体检, 合格后方可上岗;同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 考试通过后持证作业。

2) 安全帽和安全带是直接关系到高空作业人员生命的必备武器, 千万不可嫌麻烦、累赘或存在侥幸心理而丢掷一旁。高处作业人员更要切记按规范要求穿戴和使用安全防护用品。特别需要提及的是吊篮施工, 不系保险绳作业的现象非常普遍, 有些作业人员虽然系了保险绳, 但事实上这条安全绳未与建筑物有效连接, 却挂在吊篮上, 如果出现高处坠落的险情根本无法起到安全保险的作用。所以吊篮施工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3) 下述情况应特别注意:酒后、六级以上的大风天气严禁高处作业;雨雪天作业时须采取可靠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作业前认真检查各种安全防护设施和设备, 确认其完好方可使用。发现缺陷和隐患时, 必须及时排除。恶劣天气过后须先检查安全设施的可靠性, 整修合格才能复工。

4) 高处作业使用的物料、拆卸下的物件、构件等应摆放平稳并及时清运, 千万不能在临边、洞口、脚手架、卸料平台、吊篮等处随意、大量放置。卸料平台、吊篮、电梯等设施上要悬挂荷载限定牌。笔者建议上面标注的限定值尽量避免N, k N等这样的专业术语, 最好浅显易懂, 如采用kg, t甚至适当地直接注明荷载人数等, 让操作工人一看就明白。

5) 大型起重设备高处坠落的事故频频发生, 不容忽视。为避免事故就应定期检测安全、限位、停靠等装置。塔吊的防坠器必须每年检测, 确保有效作用;电梯司机应持证上岗, 并切记不得超负荷载人上下。

3.3 设置有效防护、扭转物的不安全状态

3.3.1 临边作业安全技术

基坑周边、楼梯边、阳台边、卸料平台两边、楼层周边、电梯、塔吊或龙门架与建筑物连接通道的两边等临边位置, 基本防护是安装防护栏杆, 部分临边还需加设密目式安全网封闭严密, 或下面安装不低于180 mm的挡脚板。防护栏杆分上、下两道, 上杆距地面1.0 m~1.2 m, 下杆离地面0.5 m~0.6 m。笔者认为, 临边防护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 容易操作, 但由于施工现场临边大量存在, 所以很容易出现部分防护被忽视或遗漏或虽然采取了防护但措施不力的现象。扭转上述现象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多检查、多留心, 一旦发现问题就及时解决, 这样便可消除临边防护缺失带来的安全隐患。

3.3.2 洞口作业安全技术

洞口防护安全技术与临边防护基本相同, 有些洞口防护可采用盖板、结构钢筋网格等进行掩盖。电梯井等尺寸大的竖向洞口、落地洞口必须加装定型防护门, 里面每隔两层并不大于10 m设置一道安全网。另外, 大尺寸的洞口要加设安全标志, 夜间还需有红灯警示。在笔者看来, 施工洞口的防护重点在于盖板尺寸的适合性, 应确保对洞口的全部覆盖, 且能够可靠固定。电梯井建议使用定型化、工具式、高度1.5 m~2 m的防护门, 这样的防护门不仅美观实用, 而且可以周转使用, 既方便又实惠。

3.3.3 攀登作业安全技术

攀登作业必须使用的工具有各种梯子。不同类型的梯子都有国家标准及规定和要求, 如角度、斜度、宽度、高度、连接措施、拉攀措施和受力性能等。踏板的使用荷载规定为1 100 N, 是以人及衣物的总重量作为750 N乘以动荷载安全系数1.5而定的, 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讲, 过于胖重的人是不宜作攀登作业的。施工现场移动式梯子种类很多, 使用也相对频繁, 而操作人员往往因其构造简单, 容易搬移, 却忽视了它的安全使用要求, 最终成为高处坠落的隐患所在。为防患于未然, 新梯子在使用前必须按照现行的国家标准进行质量验收, 同时须经常性地进行检查和检修。

3.3.4 脚手架作业安全技术

脚手架安全技术的重点包括以下十项内容:基础、材质、尺寸、脚手板、连接、护栏与护网、承重、上下、防雷、验收。如果这十项内容都能够严格按照规范执行, 那么导致脚手架坍塌合并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频率将可以有效降低。

4 结语

一直以来, 施工现场高处坠落的事故都时有发生。这种事故可能单独出现, 带来的是个体生命的伤亡;它也会和坍塌、物体打击等联合构成重大安全事故, 造成群体伤亡的惨剧。所以对高处作业安全技术的探讨始终都是企业和项目安全管理的重要课题。笔者在很多项目上发现, 操作人员在高处作业不戴安全帽、不系安全带的现象很普遍, 几经劝告也收效甚微。这充分反映了劳务人员对自身生命价值的极低关注度, 也让笔者十分痛心。所以反复进行安全教育、不断提高人的安全意识, 尤其是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并指导具体施工是至关重要的。另一方面还须以安全可靠为出发点, 规范施工技术, 合理搭设和使用安全防护设施, 并通过反复检查使之保持安全状态。相信通过高处作业安全技术的持续、有效落实和不断改进, 从根本上减少乃至遏制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一定能够实现。

摘要:围绕高处坠落事故的形成, 阐述了高处作业安全技术的关键内容, 重点从人的因素和物的状态两方面进行分析, 并对施工现场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见解和建议, 以期减少乃至遏制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高处作业,安全,组织,设施

参考文献

码头施工作业安全技术有哪些? 篇3

1.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应戴好安全帽,施工操作人员穿戴好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2.凡患有高血压及视力不清等症的人员,不得进行机上作业。

3.施工现场应全面规划,并有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其现场道路应平坦、坚实、畅通,交叉点及危险地区,应设明显标志。

4.各种机电设备的操作人员,都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并具有上岗证书,懂得本机械的构造、性能、操作规程,能维护保养和排除一般故障。

5.驾驶人员及操作者,须领取经有关部门批准的驾驶证或操作证后方准开车。禁止其他人员擅自开车或开机,

6.粉化石灰、石灰过筛及使用水泥的操作人员,必须配戴口罩、眼镜、手套等。

7.电气设备的电源,应按有关规定架设安装;电气设备均须有良好的接地接零,接地电阻不大于4Ω,并装有可靠的触电保护装置。

8.使用夯打操作工艺时,严禁夯击电缆线。

9.为减少吊锤机械吊臂在夯锤下落时的晃动及反弹,应专门设置吊臂撑杆系统。每天开机前,必须检查吊锤机械各部位是否正常及钢丝绳有无磨损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0.吊锤机械停稳并对好坑位后方可进行强夯作业,起吊夯锤时速度应均匀,夯锤或挂钩不得碰吊臂,应在适当位置挂废汽车外胎加以保护。

11.夯锤起吊后,吊臂和夯锤下15m内不得站人。非工作人员应远离夯击点30m以外。

高处作业安全要点有哪些? 篇4

高处作业,是指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建筑施工中高处作业占有很大的比重,高空坠落事故也很多。按以下要点作业,有利于保证作业安全。

(一)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必须定期进行检查。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贫血症、癫痫病和其它不适应症的人员,均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二)高处作业人员要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如穿软底鞋戴安全帽;悬空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应高挂低用。

(三)高处作业点下方必须设安全网。凡无外架防护的施工,必须在高度4—6米外设一层固定的安全网,每隔四层楼再设一道固定的安全网,并同时设一道随墙体逐层上升的安全网,

(四)电梯口、楼梯口、预留洞口和上料口,均要设围栏、盖板或架网;正在施工的建筑物所有的出入口,必须搭设板棚或网席棚。

(五)施工过程中,对尚未安装的阳台周边,无边架防护的屋面周边,框架工程楼层周边,脚手架外侧,跑道(斜道)两侧和卸料台的外侧,都必须设置1米高的双层围栏或搭设安全网。

(六)脚手架必须坚固、稳定,能承受允许的所载荷,在各种气候条件下不变形、不倾斜、不摇晃,对高度10米以上的脚手架,应在操作层下面增设一层架板或安全网,作为安全层。

(七)在天棚和轻型屋面上操作或行走,必须先在上面搭设跳板或在下方满搭安全网。

高处作业主要安全隐患有哪些? 篇5

(1)作业人员不正确佩戴安全帽,在无可靠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不按规定系挂安全带,

(2)作业人员患有不适宜高处作业的疾病。

(3)违章酒后作业。

(4)各种形式的临边无防护或防护不严密。

(5)各种类型的洞口无防护或防护不严密。

(6)攀登作业所使用的工具不牢固,

(7)设备、管道安装、临空构筑物模板支设、钢筋绑扎、安装钢筋骨架、框架、过梁、雨篷、小平台混凝土浇筑等作业无操作架,操作架搭设不稳固,防护不严密。

(8)构架式操作平台、预制钢平台设计、安装、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

(9)不按安全程序组织施工,地上地下并进,多层多工种交叉作业。

(10)安全设施无人监管,在施工中任意拆除、改变。

(11)高处作业的作业面材料、工具乱堆乱放。

码头施工作业安全技术有哪些? 篇6

在进行高处作业时,应该结合工程特点,相应地制定各种安全防护技术措施,其要求如下:

(1)每个工程项目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时,要列入该项目所涉及到高处作业的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并要尽量采取地面作业,减少各种高处作业。

(2)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问题,范围较为广泛,既有一般要求,如设置安全标志,张挂安全网等,也有各种专项措施

(3)高处作业人员,一般每年需要进行一次体格检查。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精神病、癫痫病等不适合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可安排他们从事这项作业。

(4)高处作业人员的衣着要灵便,但决不可赤膊裸身。脚下要穿软底防滑鞋,决不能穿着拖鞋、硬底鞋和带钉易滑的靴鞋。操作时要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

(5)攀登和悬空作业(如架子工、结构安装工等)人员危险性都比较大,因而对此类人员应通过培训和考试,取得合格证件后才能持证上岗。

(6)高处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可置放在临边或洞口附近,也不可妨碍通行和装卸。对作业中的走道、通道板和登高用具等,都应随时加以清扫干净。拆卸下来的物体、剩余材料和废料等都要加以清理和及时运走,不得任意乱置或向下丢弃。传递物件时不能抛掷。各施工作业场所内,凡有坠落可能的任何物料,都要一律先行撤除或者加以固定,以防跌落伤人。

船舶停靠码头的方式有哪些 篇7

普通中小船一般采取顶风顶流首先靠,这样一般不太需要拖轮的协助,船舶自己依靠自己的锚和车就能靠泊。

大型船舶一般采取前后拖轮协助,平行靠泊,大船比较笨重,依靠自身设备靠泊比较困难,所以必须需要拖轮的协助。

而采取艉先靠的一般是滚装的客货船,这用船一般是双车加首侧推,操作相对灵活,

另外,这类船都有汽车装卸桥板,以前的船舶多数都安装在尾部,所以为了装卸方便,采取此种靠泊。不过现在的滚装船首尾都有桥板了。

码头施工作业安全技术有哪些? 篇8

一、编制说明及依据

简述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所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二、工程概况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概况、施工平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三、模板支撑体系的主要搭设方法及检查验收

仔细描述模板支撑体系选用的形式、主要搭设方法、工艺要求、各种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以及构造设置要求。为保证支撑体系的稳定,主次梁及板底立杆间距应按模数统一考虑,板下立杆纵横方向间距应为沿梁纵向立杆排距的整数倍,从而保证水平横杆能完全贯通,有效提高架体的整体稳定性。

详细描述模板支撑体系的验收要求。

四、荷载计算

模板及支架的设计荷载

(一)模板及支架的自重。

(二)浇筑混凝土自重(普通混凝土采用24kN/m3);

(三)钢筋自重,根据图纸确定,一般梁板为1.1kN/O,梁为1.5kN/O。

(四)施工人员、施工设备和混凝土堆集的自重。

(五)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六)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参照《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2—4.1条荷载标准值,4.2条荷载设计值,4.3条荷载组合的规定)。

(七)倾倒混凝土时所产生的荷载。

五、强度计算

(一)计算模板及其支架的挠度,使其最大变形不得超过规定值。

(二)计算模板结构构件最大弯矩、剪力和挠度。

(三)模板结构构件承载能力验算和稳定性验算,确定支撑材料、支撑方式和立柱间距。

(四)在计算过程中绘制细部构造大样图,注明材料尺寸、规格、接头方式、间距、纵横支撑及剪刀撑。

六、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

(一)对模板及支架在风荷载作用下,应从构造上采取有效的防倾倒措施,风荷载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规定采用,其中基本风压值应乘以调整系数0.8,模板的抗倾倒系数采用1.15,

对倾倒有利的恒荷载应乘以0.9的分项系数。

(二)对于计算大模板、立体组装模的脱模荷载时,应计算脱模吸力。

(三)木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应符合《木结构设计规范》,材质不宜低于Ⅲ等材,严禁使用脆性、过分潮湿,易于变形和弯扭不直的木材。

(四)钢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应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其设计荷载值乘以γ=0.85的折减系数。采用冷弯簿壁型钢应符合《冷弯簿型钢结构技术规范》,其荷载值不予折减。

(五)验算模板及其支架的刚度时,其变型值不得超过下列数值:

1.结构使用时表面外露者,模板的变形值不得超过其跨度的1/400。

2.结构使用时天棚隐蔽者,模板的变形值不得超过其跨度的1/250。

3.支架的压缩变形值或弹性挠度;为相应结构计算跨度的1/1000。

(六)木模板下的受压杆件的长细比不得超过150;钢模板下的受压柱和桁架的长细比不得超过150,受拉时不得超过250。按构造要求设置纵横向支撑和剪刀撑。

(七)模板下的支撑柱应支撑在坚实的地基上,并应有足够的支撑面积,严禁受力后地基产生下沉,支撑柱下用有一定强度和刚度的材料作为垫板。

(八)模板在荷载作用下,应具有必要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并应保证结构的各部分形状、尺寸和位置的正确性。

(九)模板设计时应考虑便于安装和拆除,同时还要考虑安装钢筋、浇捣混凝土方便。

(十)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安装模板时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如无设计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十一)设计模板时应优先采用桁架支模、架空支模、工具式支模等先进的施工方法,便于加速模板的周转。

七、模板的安装

八、模板的拆除

九、模板安装工序流程

十、安全技术保障

(一)建立健全施工安全保证体系,落实有关建筑施工的基本安全措施等内容。

(二)结合工程特点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包括紧急应急措施和应急预案。

十一、附图

施工电梯的安全操作要点有哪些? 篇9

1施工电梯每班首次运行时,必须空载及满载运行,梯笼升离地面1m左右停车,检查制动器灵敏性,然后继续上行楼层平台,检查安全防护门、上限位、前、后门限位,确认正常方可投入运行,

2梯笼乘人、载物时必须使载荷均匀分布,严禁超载作业,

3电梯运行至最上层和最下层时仍应操纵按钮,严禁以行程限位开关自动碰撞的方法停机。

4施工电梯启动前必须先鸣笛示警,夜间操作应有足够照明。

5双笼电梯当一只梯笼在进行笼外保养或检修时,另一只梯笼不得运行。

码头施工作业安全技术有哪些? 篇10

(一)原则上严禁使用落地式卸料平台,积极推广使用型钢材料制作的工具式、定型化的悬挑式卸料平台,

(二)悬挑式卸料平台应用16号以上工字钢或槽钢作为主梁和次梁,上铺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板,并用螺栓将木板与悬挑梁固定。悬挑式卸料平台必须搁支在建筑物上,不得与脚手架连接,不得出现前后移动和左右摇晃现象。

(三)悬挑式卸料平台的悬挑梁延伸至建筑物内的部分不得少于1米,采用不小于φ16以上钢筋或螺栓固定在建筑物结构上的部位不得少于2处;两侧的悬挑梁应分别采用2道φ14以上的钢丝绳进行吊拉卸荷,钢丝绳上部拉结点连接件必须固定于建筑物结构上,严禁设置在砌体墙或脚手架等施工设备上;建筑物锐角利口围系钢丝绳处应加衬软垫物,卸料平台外口应略高于内口,安装应平稳。

(四)卸料平台必须按照临边作业要求设置防护栏杆和挡脚板,上杆高度为1.2m,下杆高度为0.6m,挡脚板高度不低于18cm,栏杆必须自上而下加挂密目安全网,

(五)卸料平台应设置4个经过验算的吊环,吊环应用Q235钢筋制作。(吊环应预埋在主体结构上,其预埋深度及锚固长度符合规定值,吊环净高不超过混凝土面5--6CM,吊环方向垂直于楼面)

(六)卸料平台钢丝绳与水平悬挑梁的夹角宜在45°-60°。卸料平台钢丝绳用绳卡固定时,固定绳卡不少于3颗,最后一颗绳卡距绳头的长度不得小于140mm。最后一颗绳卡与第二颗绳卡之间应设置一绳弯。绳卡滑鞍(夹板)应在钢丝绳承载时受力的一侧,“U”螺栓应在钢丝绳的尾端,不得正反交错。绳卡初次固定后,应待钢丝绳受力后再度紧固,并宜拧紧到使两绳直径高度压扁平1/3。

(七)平台上悬挂分公司统一限重标志牌:标注限载吨位及验收、维护、安装责任人,严禁超载或长期堆放材料,随堆随吊;堆放材料高度不得超过平台护栏高度;工人限数1-2人,严禁将平台作为休息平台;平台上的施工人员和物料的总重量,严禁超过设计的容许荷载

(八)卸料平台出入口上口必须采用符合要求的硬防护

(九)卸料平台搭设完毕,必须经施工技术人员、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验收,确认符合设计要求,并签署意见,办理验收手续后方可投入使用。

码头施工作业安全技术有哪些? 篇11

1)装配式构件的安装,应制定专项方案,并建立统一的指挥系统,施工难度、危险性较大的作业项目应组织培训

2)对于负责梁片安装的技术设备操作等人员进行适当的安全培训,人员配置全面合理。起重工、电工、架子工、电焊工等特别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监理工程师应事前检查

3)架梁使用的手拉葫芦、电葫芦、千斤顶、架桥机械、钢轨、枕木、配重设备等机械设备材料进场后,经过现场监理人员检查同意后,方可使用

4)为保证架梁的质量和安全,操作人员应为专业队伍,施工现场应设明显的安全警告牌,

与该工作无关人员严禁入内

5)使用钢轨的,钢轨的两侧必须有限位装置,现场技术人员、监理人员应经常检查限位装置的完好性,发现问题及时通知进行整改,达不到要求的不得进行施工

6)作为架梁时工作人员行走的“天桥”,必须设置严格、规范的防护栏杆,确保施工安全

7)经常性的检查所有设备滑轮运转情况,滑轮不正常情况下应立即停止进行检查,钢丝绳必须每天进行检查,现场监理人员每天施工前例行检查。

上一篇:学校管理那些事读后感下一篇:爱情早安正能量问候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