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历史重要知识点

2024-10-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八上历史重要知识点(精选6篇)

八上历史重要知识点 篇1

八上历史重要知识1

近代前期西方列强的侵华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虎门销烟,为了纪念虎门硝烟,联合国确定6月3日为“国际禁烟日”,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

2.近代中国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的第一次军事较量、中国近代史开始的标志: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列强最先侵入长江流域的战争——鸦片战争。

3.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近代中国的最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4.《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中国经济的作用。

5.“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赢得春风度玉关”;“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保京师”、“天地正气”——左宗棠收复新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目的: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

6.日本对中国发动的第一次规模的侵略战争是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

7.“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事已至此,义不独生,誓与全舰将士共存亡”——邓世昌(致远舰管带)。(1894甲午中日战争,黄海大战)

8.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9.1895年,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阻碍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马关条约》与其它条约的不同之处: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便利资本输出。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从商品输出转变为资本输出。

10.“太后不识国事险,危亡犹筹万寿典,挪用军费修颐和,此战岂能不失败。”——“此战”指的是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

11.“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第一句指“1895年《马关条约》中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第二句指“慈禧太后六十大寿庆典”;前后对照说明清政府的腐败和卖国。

12.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的目的: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13.《辛丑条约》与其它条约最突出的不同点:列强获得了直接干涉中国内政的特权。

14.近代中国赔款最多的条约是《辛丑条约》,赔偿白银4.5亿两。其中,“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15.标志着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的历史事件: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师夷长技以自强”洋务运动。

16.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失败的根本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制度。

17.洋务运动的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口号:前期是“自强”,后期是“求富”;性质:失败的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18.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

19.李鸿章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反映了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20.洋务运动的地位和作用: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1.1895年引发“公车上书”的事件:《马关条约》的签订;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公车上书”。

维新变法运动开始的标志: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22.《万国公报》——康有为、梁启超创办,后改为《中外纪闻》,强学会的机关报,标志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了。

23.维新变法运动的基本主张:主张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

24.“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梁启超主张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

25.被梁启超称为“中国西学第一”——严复,中国启蒙思想家,译著《天演论》(达尔文的进化论),启发了知识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激励人们“自强保种”,救亡图存,反对外来侵略。主张:效法西方,推行维新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

26.戊戌变法(1898年6~9月)中,最直接触犯了顽固派利益的措施: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员,任用维新人士。

27.戊戌变法的性质: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8.“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谭嗣同

29.近代无数志士仁人为救国救民进行了艰辛探索,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戊戌变法;孙中山——辛亥革命;陈独秀、李大钊——新文化运动;

30.辛亥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派(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

31.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1905中国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32.孙中山思想的变化:由旧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到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旧三民主义的核心思想:民权主义。

33.辛亥革命是在一片“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欢呼”是指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的建立。

34.辛亥革命成功的表现: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中华民国建立后,对经济、政治、文化采取了一些措施,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35.辛亥革命失败的表现: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36.辛亥革命失败原因: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强大,资产阶级的软弱性,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37.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局限性:没有明确的反帝斗争要求,民族观念具有狭隘性。

38.新文化运动高举的旗帜:民主(德先生)、科学(赛先生);主阵地:《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矛头主要指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儒家思想);性质:资产阶级激进派发起的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指的历史事件:十月革命(被称为新世纪的曙光)

八上历史重要知识2

新民主主主义革命

39.五四运动的性质: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直接斗争目标);领导者:先进知识分子;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40.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原因是因为无产阶级成为革命的主力,表现了伟大的力量。

41.中国共产党“一大”: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后转移带浙江嘉兴南湖的画舫船上,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会议确定党的中心任务:领导工人运动。

42.第一次国共合作:时间:1924年;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统一战线名称:革命统一战线;意义: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使北伐战争取得节节胜利。

第二次国共合作:时间:1937年;标志: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统一战线名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意义: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使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

43.八一建军节的由来: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领导的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44.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

45.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46.从南昌起义到秋收起义得出的最深刻教训:革命从城市转移到农村,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48.遵义会议(1935.1)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到成熟的标志,是党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具有转折点意义的会议,是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9.1934年10月,红军长征从瑞金出发,经过江西(瑞金)、湖南、广西、贵州(遵义)、云南、四川、西康、甘肃(会宁)、陕西等省,1935年10月,党中央与红一方面军在陕西“吴起镇”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二、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2006年是长征胜利70周年)

50.与《松花江》歌曲相关的历史事件: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沈阳近郊制造的“柳条湖事件”),对此,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51.促使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九一八事变”。

52.“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 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53.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1936年12月12日(民国25年);发起者:张学良、杨虎城;目的:逼蒋抗日;解决方式: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等调停;和平解决的出发点:为全民族的利益,实现共同抗日;意义:国共两党十年内战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54.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中国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

55.1937年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56.抗日战争中的三大战役:①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林彪领导的八路军115师)②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的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李宗仁领导的国民党军队)③百团大战——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彭德怀领导八路军)

57.百团大战:目的: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和三光政策;目标: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规模:中国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

58.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①辽沈战役——林彪、罗荣桓指挥,解放了东北全境,解放军开始在数量上取得优势。②淮海战役—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与江苏有关,歼敌最多)③平津战役——北平和平解放(“傅作义”起义),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59.“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以死报国”——佟麟阁:体现了把自己的生死荣辱同祖国的命运连在一起的爱国主义精神。

60.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61.日本投降: 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与盟国签署投降书;9月3日,日本政府向盟国递交投降书,投降正式生效;9月9日,日本冈村宁次与中国政府在南京签署投降书;10月25日(台湾光复日),日本日本安藤利吉签署投降书,台湾回到祖国怀抱。(9月3日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62.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63.重庆谈判的时间:1945年8月28日—10月10日;蒋介石的目的:在政治上蒙骗舆论并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64.全面内战爆发: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

65.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1947年夏,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

66.“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乘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百万雄师过大江”指渡江战役;“宜将乘勇追穷寇”指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解放全国。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革命党政权覆灭。

67.中国近代以来的三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改革开放

68.中国近代三大思想解放运动及其影响:

⑴严复的启蒙思想运动;启发了知识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打击了顽固的封建势力,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

⑵辛亥革命;提出“三民主义”,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⑶新文化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八上历史重要知识3

一、鸦片走私

1.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的原因:

英国已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在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为扭转不利局面;为了开辟海外市场。

2.鸦片泛滥的危害: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严重摧残吸食者的精神和体质;导致政治腐败;军队战斗力削弱。

二、虎门销烟

1938年底道光帝派林则徐去广东禁烟。林则徐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时间:1839.6.人物:林则徐

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三、鸦片战争:

时间:1840.6-1842.8中国VS英国

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保护鸦片贸易。

直接原因:林则徐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

战争过程:

1840.6爆发→→封锁珠江口→→攻陷浙江定海→→直趋天津→→革职林则徐、改派琦善→→1841抢占香港岛→→虎门炮台,关天培战死→→占领广州城北炮台→→1841.5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

1841秋再次北上占厦门、定海、宁波→→1842进犯吴淞→→陈化成牺牲→→攻占镇江→→1942.8到达南京→→清政府屈服

失败原因:清朝封建专制制度腐朽——根本原因;统治者昏庸愚昧;经济落后;武器陈旧。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

四、《南京条约》的签订

1842.8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内容(危害):

①五口通商:“广福上宁厦”(东南沿海)——便利英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②割地:香港岛——破坏中国领土主权

③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人民负担

④议税: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破坏中国关税主权

(2)附件

1843中英《虎门条约》: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1844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八上历史重要知识点 篇2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合理增加,课外知识,重要性

教学有法, 法无定则, 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只遵循教材上的内容讲解, 新课改提倡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 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因此, 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 根据课标要求, 了解学情后, 可以合理地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增加课外知识, 丰富教学内容, 以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一、高中历史课堂中合理增加课外知识的重要性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梁启超曾讲过: “对教育来说, 趣味是一切。趣味是目的, 也是手段。”[1]历史学科中虽然有让人难以记忆的年代、地点、人物名称, 但也有生动的历史典故、历史故事以及让学生感兴趣的课外知识。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中合理地增加课外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 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 这样学生就会觉得历史课并不枯燥乏味, 也是一件“乐事”。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0 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一课分为“汉字与书法艺术”、“笔墨丹青中国画”和“京剧的出现”三个子目, 课本以一片甲骨文的图片作为课堂导入, 对于甲骨文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对学生稍加解释, 或提前让学生搜集好关于甲骨文方面的知识, 还可以建议有条件的学生在寒暑假闲暇时间去安阳殷墟博物馆参观, 以此了解更多的知识。在第三子目“京剧的出现”中对于“同光十三绝”可以略作解释, 课本第49 页给出了《同光十三绝》的画, 画中人物第二排左二是梅兰芳的祖父梅巧玲, 因扮演萧太后, 演技出众, 深得慈禧太后的喜欢, 进而可以对梅兰芳作介绍, 在讲述梅兰芳改良传统京剧, 创立梅派京剧的同时也使学生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及其取得的艺术成就, 这也正好达到了课标的要求: “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 说明其艺术成就。”这些课外知识的增加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也达到了课标的要求, 完成了教学任务, 可谓两全其美。

2. 拓展学生视野

学生视野的拓展一方面靠学生自己不断地阅读书籍, 另一方面还需要教师的帮助。教师可以为学生列出一些书籍、资料、学习网站等条目, 让学生有计划地学习, 也可以在课堂上增添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新课改之后, 可以看到新的人教版教材中有“历史纵横”“资料回放”“学思之窗”“模块连接”以及课后的“探索学习总结”板块, 这些板块的增加对学生视野的扩展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如果教师能够合理地增加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会让学生耳目一新, 学到更多的知识。长时间知识的积累会使学生的视野逐渐变宽, 对历史也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3. 增强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关于有效性, 教学论专家余文森认为,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 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2]。历史教师在课堂中合理地增加课外知识, 一方面丰富了教学内容,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有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们对事物感兴趣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其参与该事物的程度[3]。另一方面, 一些重要的历史知识, 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影响等都需要学生牢记, 这些课外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所学内容记得也比较牢固, 因此, 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就提高了, 而且还掌握了课本以外的新知识, 满足了学生对知识的需求, 也就增强了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4. 有利于历史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

人们常说: “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必须拥有一桶水。”随着时代的发展, 这句话已经演变成教师应该是一条流动不息的河流。因为只有这样, 才能不断地更新知识, 学习新知识, 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这就需要历史教师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 关注最新史学研究成果以应用到教学中来。此外, 历史学科的知识不仅局限于历史学本身, 还涉及到其他各学科的知识, 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中所涉及到的一些西方哲学理论需要历史教师对哲学有一定的了解; 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中第11 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第12 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第13 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分别涉及到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等众多学科领域的科技成果, 要求教师对这些领域有一定的了解。此外,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和第八单元“19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更需要教师掌握中国与世界的文学艺术, 如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相关内容, 以及对美术流派如新古典主义美术、浪漫主义美术、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影视的了解, 以此带领学生欣赏这些艺术作品。因此, 历史教师应不断扩大知识领域。

5. 在一定程度上开发了课程资源

新课改之后, 新教材删减了很多内容, 与以前的教科书相比有很大的进步, 但它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新课改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即根据学生特点, 以教材为载体, 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改”“增”“删”“组”[4]。教师合理地增加课外知识也是响应新课改, 开发历史课程资源的需要。如在讲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8 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与古代医学部分相关的明朝李时珍时, 可联系成语“心想事成”, 提问学生: “为什么是“心想事成”, 而不是“脑想事成”呢?”然后为学生作解答: 因为明朝以前的中医都认为人是靠心想问题的, 这也与明朝“陆王心学”的广泛传播有关, 直到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 宣传介绍人是靠脑想问题的, 中国人才逐步接受“脑想问题”这一结论。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才改变以往的“心想”为“脑想”。此外, 也可以适当结合国际形势、新闻热点增加讲授内容。如在讲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5 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对待传统思想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时, 可使学生了解遍布世界各国的孔子学院, 让学生明白儒家思想的精华, 进一步理解教材内容。

二、高中历史课堂增加课外知识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1. 不偏离主题

增加课外知识要根据课标的要求, 增加与所学内容相关的知识, 而不是胡乱增加, 让学生摸不着头脑, 影响学生的学习。如在讲述“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一课时就不能增加中国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方面的知识, 因为这两者明显不相关, 更不符合课标的要求, 强硬地添加只会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 增加学生负担, 是一堂不成功的历史课。在符合课文主题的前提下增加课外知识, 会让课堂效果锦上添花。如在讲述人教版必修二第14 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时可以让一些老教师来讲述改革开放前后物质生活的变化情况, 包括收入、住房、衣食、家用器具等。因为他们是最真实的历史见证者, 讲述的内容比较真实, 他们所讲述的内容是21 世纪的高中生所不知道的, 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帮助学生理解课本。

2. 增加课外知识要适度, 避免增加学生负担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固然重要, 但是要适量, 要控制在学生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如在许昌市第二高级中学实习时, 在讲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4 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第二子目“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时候增加了甲午战争战败的原因, 为学生讲述了历史课本上没有提到的北洋军舰全军覆没的原因: 翁同龢认为海军中出现一些腐败现象, 并且比较浪费, 为了平衡全国财政收支, 他于1887 年9 月上书要求暂缓海军建设。首先, 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是他的基本思想, 他对外国了解不深, 其次是他与李鸿章的个人恩怨, 最后是慈禧太后要修建颐和园需要建园经费。虽然增加了一些课本上所没有的知识, 学生也比较感兴趣, 但因为时间占用太多导致第三子目“维新变法”思想匆匆结尾。课后指导教师提出: 增加课外知识一定要适可而止, 而且课标只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并没有提到北洋军舰全军覆没的具体原因, 不要过多为学生讲述, 避免增加学生的负担。因此, 在增加课外知识时一定要适可而止, 以免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3. 新教师在运用课外知识时要慎重

对于刚从大学校园毕业的大学生来说, 踏入教师行业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 对自己从事的教师行业充满信心、干劲儿十足, 接受新知识比较快, 对于创新教学方法十分有利。另一方面, 这些新教师缺乏教学实践经验, 所掌握的教学技巧也只是在大学期间课本上学习到的, 难免会眼高手低, 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 如讲授新课时比较紧张、时间把握不准确、重难点不突出、处理课堂突发问题能力不足等, 所以新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多听取老教师的意见。如果想要增加一些课外知识, 要做好充足的教学准备, 将自己的教案与同事多加探讨、不断完善, 私下不断练习, 再投放到课堂上。总之, 新教师在课堂上增加课外知识时一定要慎重。

参考文献

[1]朱可.行走在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学历史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5:75.

[2]袁从秀.中学历史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3:28.

[3]陈可庆.问得好才教得好——课堂最实用的提问技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42.

八上历史重要知识点 篇3

【关键词】新课改;知识结构;高中历史

伴随着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深入,高考历史命题改革出现的新趋势,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历史知识结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构建知识框架,将各模块、各专题分散的知识联系在一起,使得学生系统掌握历史知识网络,对于基础年级学生日常学习、高年级学生备考有很大帮助。

一、顺应新课程改课教材变化,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

在高中新课程改革之后,现行高中历史教材改变传统通史教学体系,不再是一个历史时期的循环,而是采用“模块+专题”的课程结构。知识体系庞杂,包罗万象,涉及到了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演变。结构主义理论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不论我们教授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学科基本结构。历史学科的教和学亦离不开基本知识结构的构建。较之于传统通史教材体系,每个单元介绍同一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在使用现行的“模块+专题”的教材时,构建知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每个模块下设若干专题,每个专题主题明确,涵盖了不同历史时期特点,揭示历史发展线索和基本规律,注重主题性和系统性,“强调历史学科内知识整合”。这种体系设置强调需要整体、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开阔的视野,较强的思维能力。不仅提高综合分析及应用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素养,也带动其他人文学科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教和学的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不能像传统历史课堂只是关注教授具体历史知识,将历史事件及其时间、地点、人物、原因、过程、结果、意义等要素划分为干巴巴的条条框框让学生记忆。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不在是机械的死记硬背,更要求理解和运用,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

历史知识结构是历史知识的网络,将各个模块分散、孤立的历史知识和原理,纳入完整体系之中,反映其内在联系,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符合新课程的设置,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深入理解教材,提高学习效率。

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按照通史体例设置,“模块+专题”的教材结构完全避开与之重复,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但是,教学实践表明,现行考试制度决定了历史是一小学科,加之有些地区历史中考开卷考试,很大一部分学生初中不重视历史学科学习,基础知识并不扎实。在教学过程中常遇到学生混淆中国古代历史朝代,历史事件和人物张冠李戴,缺乏基本史学常识的现象。初中知识储备是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重要基础。初中基础不稳固为高中学习埋下隐患,部分学生遇到有时间跨度题目时常出错。通过构建知识框架虽然不能完全弥补初中知识缺乏之不足,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加深记忆,理顺思路,改进学习方法,取得更好成绩。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强调历史基础知识的记忆,另一方面更要注意专题内部、专题与专题之间,甚至是不同模块之间的多方位的联系。通过架构知识联系网帮助学生整体掌握教材结构,加深学科教学目标的理解,突破重点难点,夯实学科基础知识,提高学科素养。

二、有利于学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课堂学习中注重基础知识学习,忽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缺乏全局观,在课内练习中尚能做对,但是在综合练习非常容易出错,客观题混淆选项,主观题审题不准,不能将学过知识恰当应用。在大型考试中,基础题目能得分,而中等难度的题目失分严重。这就要求加强构建知识知识框架。教师要指引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从知识全局出发,把握学科整体知识,从大纲到主线,从主线到知识点,层层分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的来源和内在联系,理解知识点内涵和引申含义,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学习目的”。通过这种方法,学生查漏补缺,将知识点“一网打尽”。

在平时学习和考前复习中注重构建知识结构,还可以帮助学生在一定程度挽救具体知识遗忘造成的失误。通过不断训练,即便遗忘了具体历史事件的要素,保留在学生脑海中的历史知识结构会帮助学生将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时间重新串联起来,形成整体认知,准确解决问题。

三、有利于顺应高考命题趋势,提高复习效率

伴随着课程改革,高考命题也出现新趋势。据研究,“新课程改革开始后,单元式主体命题所占比重就下降了,学科式和学习领域式的主体命题逐渐唱主角”;而“学习领域式的主题所占数量是第一位”。高考更加注重专题与专题之间、模块与模块之间结构的联系,侧重考查主干知识,主干知识反映出历史主题发展线索和基本规律,与之联系密切的知识点成为考试重点。在历史教学,尤其是复习课中,不仅要精讲基础知识,更要引导学生理解相关学习领域的重大历史事件,分清历史发展线索,明确不同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加强体系建设。

新课改主张发挥学生主导作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构建、深度解读知识结构,不失为一种高效的方法”。在复习备考中,老师要教给学生历史知识构建的方法,然后要求严格学生自己去做。真正达到每一课都归纳,每一专题都有总结,自我构建起每一模块的立体知识体系,实现查漏补缺,夯实基础知识,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和复习效率。

在课改的新形势下,高中历史教学面临更大挑战,教学方式需要改变,不能仅仅识记具体知识点即可,构建知识结构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教师要严格要求,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抓住基础知识的同时,自主构建学科知识结构,从整体把握教材,提高解题能力和复习效率,让学生实现自我突破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汉国,郑林.高等师范院校教材·新编历史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6月,61页

[2]许霁.试论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构建知识框架[J].新课程(中),2015年11期,144页

[3]黄牧,周朝阳.历史试题编制原理与技术.广东教育出版社[M].2015年9月152页

八上历史知识点人教版 篇4

一﹑甲午中日战争(时间:1894-1895年)

1.原因:

①根本:明治维新,日本国力发展

②客观:清政府腐败

③直接:朝鲜爆发民众起义

2.经过:1894年7月在朝鲜开战——1894年9月黄海海战——1895年初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3.重要海战:

黄海海战 、威海卫战役、辽东战役(旅顺大屠杀)

人物:邓世昌、丁汝昌

4.结束标志: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5.结果:1895年李鸿章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6.战败原因:

①主观:清政府腐败无能,妥协退让。

②客观:日本国力强大,蓄谋已久

7.根本原因: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8.条约危害:

①中国丧失大片领土和更多的主权,刺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②加重中国人民负担,增强了日本的军事力量。

③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掠夺富庶的长江流域。

④便于列强经济侵略,严重阻碍了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

9.影响:

①中国: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促使中华民族觉醒,救亡图存运动再掀高潮。

②日本:促使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③列强: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八年级历史学习方法

喜爱历史,增加对学历史的兴趣。认真听课,不要认为老师的内容都是枯燥无味的。做好笔记,可以清晰的回忆那堂课的知识。多方了解,上网查资料,请教老师。多去阅读,增加知识量。

八年级历史学习技巧

利用记忆口诀来进行历史事件的记忆

记忆口诀:日本称霸野心狼,甲午中日战争响,民族英雄邓世昌,黄海大战英名扬,指挥“致远”撞“吉野”,日军舰队遭重创。

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 篇5

(1)管仲改革:春秋时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内容:作用:

(2)商鞅变法:(时间、人物、主要内容、作用)

(3)北魏孝文帝改革:——均田制

(4)庆历新政:(时间、人物、主要内容、作用)

(5)王安石变法:(时间、人物、主要内容、作用、失败原因)中华考试网

2、综述:

(1)分类:

A、促进旧社会形态向新社会形态转化:

B、奴隶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

C、封建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变法:

D、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和制度的改革:

(2)变法的原因:

A、旧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发展;

B、为了达到某一目的,实现富国强兵;

C、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D、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为吸收汉族先进文化和制度,加速本民族的封建化进程;E、统治阶级面临统治危机,结果改革或变法抑制了土地兼并,缓和了阶级矛盾,增加了财政收入。

(3)目的: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其它目的:建立封建统治基础、克服封建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4)变法成功的原因:

A、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B、改革者或为统治者,或赢得统治者的充分信任和支持;

C、制定了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并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

D、改革者具有坚强意志和百折不挠的信心。

(5)变法失败的原因:改革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用人不当或操之过急,新法反而危害老百姓。

(6)改革的启示:它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它必然会触及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有,进而遭到他们的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曲折性,不可能一帆风顺;改革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高中历史知识点学习资料

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思想推动下的戊戌变法

1、变法背景:

(1)国际大势:发展资本主义成为世界性潮流

①经济上: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②政治上: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③思想上:西学东渐——西方启蒙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2)国内

①社会背景:甲午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深②经济基础: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③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发展壮大

④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和发展

A、早期维新思想家:冯桂芬、王韬、郑观应——学习西方的制度和文化,主张政治改革。

B、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民权思想的启蒙(选修二专题一第三课)

a、背景: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阶级上,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壮大;思想上,国内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国外资产阶级民权思想的传播;外交上,甲午战争失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基本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开展维新变法,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

c、评价:直接动员和指导了维新变法运动;通过变法挽救民族危机,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激情;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具有进步意义;传播西方知识,宣传天赋、自由平等观念,具有启蒙意义;表达了资产阶级对平等、自由和民主的向往,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是后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先声。被称为“进行了第一次较为全面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社会动员”。

2、变法的准备活动——士人干政

(1)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①焦点:要不要实行维新变法,要不要改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度,要不要改革封建的教育制度

②实质:中国新兴资产阶级与没落封建地主阶级在思想上的首次交锋

③影响:论战进一步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思想,也为政治斗争做了舆论和思想先导

(2)公车上书(选修二P35)使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由思想理论传播发展为政治实践,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3)创办报刊:《中外纪闻》《时务报》《国闻报》

高二历史重要知识点梳理 篇6

(1)孙中山北上:1924年,孙中山发表北上宣言:对内要消灭军阀势力对外要消灭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实现和平统一。

(2)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

五卅运动的时间:1925年

性质:一个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反帝爱国运动_—五卅运动。领导机构:上海工商_会——统一领导三罢斗争的组织。

省港大罢工是当时世界上罢工时间最长的一次斗争:16个月。

(3)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二次东征的对象:叛军陈炯明;结果: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

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汪精卫任主席,国民政府将所属军队统一编为国民革命军。

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的意义:为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奠定了基础。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1)北伐胜利进军

目的:为_国主义,_阀统治,统一中国。

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

战果:消灭孙吴主力,革命重心转移(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武汉一时成为全国革命的中心)。

(2)工农运动的发展: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陈独秀、周恩来亲自指挥,取得胜利。

上一篇:长跑的感悟作文下一篇:我与名人相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