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教案反思

2024-09-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六年级下教案反思

六年级下教案反思 篇1

汤图九年一贯制学校:汪丽珍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实验,推导出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公式计算圆锥体的体积。

2.通过学生动脑、动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具准备:

1、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6套,大小不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6套、水槽6套。

2、多媒体课件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 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板书: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2. 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是60平方分米,高15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3. 圆锥有什么特征?

学生回答后,教师用课件演示:屏摹上显示一个圆锥体,将它的底面、侧面、高和顶点闪烁。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些知识探讨新的问题-----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三)进行新课

1、探讨圆锥的体积公式

教师:怎样探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同学们先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知道圆柱体积公式的: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圆柱------(转化)------长方体

圆柱体积公式--------(推导)长方体体积公式

教师:借鉴这种方法,为了我们研究圆锥体体积的方便,每个组都准备了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你们小组比比看,这两个形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操作比较。

(1)提问学生:你发现到什么?(这个圆柱体和这个圆锥体的形状有什么关系)

(学生得出: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

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用数学语言说就叫“等底等高”。

(板书:等底 等高)

(2)为什么?既然这两个形体是等底等高的,那么我们就跟求圆柱体体积一样,就用“底面积×高”来求圆锥体体积行不行?(不行,因为圆锥体的体积小)

教师:(把圆锥体套在透明的圆柱体里)是啊,圆锥体的体积小,那你估计一下这两个形体的体积大小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指名发言)的水和圆柱体、圆锥体做实验。怎样做这个实验由小组同学自己商量,但最后要向同学们汇报,你们组做实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

(3)学生分组做实验。

A.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是怎样做实验的?

b.你们做实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发现有什么倍数关系?

(学生发言: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3倍)

同学们得出这个结论非常重要,其他组也是这样的吗?

我们学过用字母表示数,谁来把这个公式整理一下?(指名发言)

(4)学生操作:出示另外一组大小不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进行体积大小的比较,通过比较你发现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整理归纳:不是任何一个圆锥体的体积都是任何一个圆柱体体积的。(老师拿起一个小圆锥、一个大圆柱)如果老师把这个大圆锥体里装满了水,往这个小圆柱体里倒,倒三次能倒满吗?(不能)

为什么你们做实验的圆锥体里装满了水往圆柱体里倒,倒三次能倒满呢?(因为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

呢?(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

(老师在体积公式与“等底等高”四个字上连线。)

现在我们得到的这个结论就更完整了。(指名反复叙述公式。)

今后我们求圆锥体体积就用这种方法来计算。

(三)巩固反馈

1.口答。填空:

2.出示例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自己解决问题。

例 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A 学生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

B 你是怎样想的和怎样解决问题。(提问学生多人)

C 教师板书

3.练习题。

一个圆锥体,半径为6cm,高为18cm。体积是多少?(学生在黑板上只列式,反馈。)

4、出示例2:要求学生自己读题,理解题意思。

在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形的小麦堆,测得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1.2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35千克,这堆小麦约有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

(1)提问:从题目中你知道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提问。并回答同学的质疑:3.14×()×1.2× 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先求圆锥的体积?得数保留整千克数是什么意思?„.5、比较:例1和例2有什么地方不同?

(1)直接告诉了我们底面积,而(2)没有直接告诉,要求我们先求出底面积,再求出圆锥体积;(2)例1 是直接求体积,例2是求出体积后再求重量。

我们已经学会了求圆锥体的体积,现在我们来解决有关圆锥体体积的问题。

四、巩固练习:

五: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书本44页第3、4、5。

板书: 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例1: ×19×12=76(立方厘米)

答:它的体积是76立方米

例2:(1)麦堆的体积:

3.14×()=12.56(平方米)12.56× ×1.2=5.024(平方米)

(2)小麦的重量:5.024×735=3692.64(平方米)≈3693(平方米)

答:它的体积是76立方米

《比例尺》教案

汤图九年一贯制学校:汪丽珍

一、教学目标:

1、在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活动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能读懂不同形式的比例尺。

2、理解并掌握求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和求图上距离的方法,能正确求出比例尺、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3、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概念;难点:能正确根据比例尺的意义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设计:(一)激疑诱趣,引入新知:

1、脑筋急转弯:一只蚂蚁从上海爬到杭州只用了5秒钟,这是怎么回事呢?(在地图上爬)

2、(出示中国地图课件)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大约有960万平方千米,你们知道人们是怎么把这么大的面积画在小小的地图上的吗?(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二)自主探究,自然生成:

1、初步认识比例尺的意义: 师:下面就请你们来当一个小小的设计师,课前我们已测量出教室的长是8米,宽是6米,请你们把教室的平面图画在老师发给你的白纸上,并完成表格。

师:在画之前,先看清楚要求。(课件显示):(1)确定图上的长和宽;(2)个人独立画出平面图;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师:同学们的作品都完成了,请你们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作品,重点交流你是怎么确定图上的长和宽的距离。(4)学生汇报。

(师选出大小不同的作品展示)师:我们请这些作品的设计者来说说你们是怎样设计的,并指出你所画的平面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各是多少,它们的比是多少。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① 8厘米:8米=8:800=1:100 6厘米:6米=6:600=1:100 ② 4厘米:8米=4:800=1:200 3厘米:6米=3:600=1:200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存在着一种倍数关系,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新知识——比例尺(板书课题)师:什么是比例尺呢?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生1:图上的长度与实际的长度的比。

生2:图上的距离与实际的距离的比。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指着展示的教室平面图)这些平面图的比例尺各是多少?用哪个比例尺画出来的平面图大一些?(同样的一间教室,因为它们的比例尺不同,所以大小不同, 可见,比例尺决定着图上距离的大小。)(5)出示上海到杭州图,问: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1:5000000)这叫做数值比例尺。问:看到这个比例尺你都能想到些什么?(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的5000000厘米;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5000000;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5000000倍;图上的1份相当于实际的5000000份)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画教室平面图的活动想一想,比例尺有什么特征?求比例尺要注意哪些问题? ①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它是一个比,不应带有计量单位.②求比例尺时,前、后项的单位长度一定要化成同级单位.③比例尺的前项(或后项),一般应化简成“1”.(6)再出示上海到杭州图,问:这幅地图有比例尺吗?0 50 100 150km 介绍线段比例尺:像前面这些比例尺是用数值来表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关系的比例尺,我们把它们叫做数值比例尺(板书),而像这样的比例尺,是用线段来表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关系,我们把这样的比例尺叫线段比例尺(板书)你能把它改成数值比例尺吗?(1:5000000)说出这幅地图的比例尺及它的含义。(出示一幅中国地图)你都在哪些地方见过比例尺?(学生说)有时由于机器零件比较小,需要把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在图纸上.不管是哪种情况,都需要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如:(齿轮比例尺5:1)说说这个比例尺表示的意义。

2、比例尺的应用:(1)求比例尺。(北京到上海图)例:天津到北京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在一幅地图量得天津到北京的距离是2厘米,那么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①学生独立作业,反馈订正;②小结:单位要统一;比例尺的前项一般都是1。(2)求实际距离。(河西村到车站图)例:地图上河西村到车站3厘米,求出实际距离。

交流几种不同的方法: ①3÷1/60000=180000(厘米)180000(厘米)=1.8千米

②解:设实际距离为Χ厘米。3:Χ=1:60000 Χ=180000 180000(厘米)=1.8千米 ③3:1/60000=180000(厘米)180000(厘米)=1.8千米

④3×60000=180000(厘米)180000(厘米)=1.8千米(3)求图上距离。(上海到杭州图)例:上海到杭州170千米,若画在比例尺为0 50 100 150km的地图

上,应画多长? 交流几种不同的方法: ①170千米=17000000厘米 17000000厘米×1/5000000=3.4厘米

②解:设图上距离为Χ厘米。

Χ:17000000=1:500000 Χ=3.4 ③17000000÷500000=3.4厘米

3、本课回顾,学生质疑。(三)解决问题、巩固提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学习方法?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学生小结 《反比例的应用》教案

汤图九年一贯制学校:汪丽珍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反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探索反比例应用的学习过程,体会反比例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3.使学生感受事物的普遍联系,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根据反比例的意义解决有关反比例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反比例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准备

教师先准备好复习题和增加的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复习铺垫

1.运一堆煤

车的载重量(t)

辆数(辆)

根据表格中的内容,你能写出多少个等量关系式?

2.判断(1)当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2)当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3)当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教师:运用反比例和以前学过的知识,我们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板书课题:反比例的应用

二、合作学习,探索方法

1?教学例2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找出题中的两种量。

反馈:速度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教师:看到这两种量,你还联想到了哪种量?(路程)

教师:上题中路程是一定的量吗?

着重引导学生明白:“青年突击队”参加泥石流抢险,从出发到目的地的路程是一定的。

教师: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什么关系?为什么?

反馈:速度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速度扩大或缩小几倍,时间反而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它们的积(路程)一定,所以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

2.解答例2

(1)接着出示例2后面的内容:“出发时接到紧急通知要求3时之内必须到达,他们每时至少需行多少千米?”

让学生说出,现在增加的这个条件和问题应该对应在表的哪个位置?突出让学生找准对应关系。

(2)合作学习: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后,再试着用多种方法解答这个问题,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交流要求:把思路和解答方法说给自己小组的成员听,把同组同学认为正确的解答方法,请组长板书在黑板上。如果有其他组长已经写在黑板上了,另一组长就不再板书同样的解决方法。如果你用的解答方法,同组的同学不能准确判断对错,或者引起了争议的解答方法,可以自己上来把它板书在黑板上。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把黑板分成3大块,供学生板书解答方法)

(3)集体交流,结合黑板上的板书,师生共同理解解法:

预设方法1:6×4÷3=8(km)

抽生说出,算式6×4表示什么意思?

预设方法2:解:设他们每时至少行x km。

3x=6×4

x=24÷3

x=8

教师:这样列式的根据是什么?

反馈:根据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它们的路程相等,列出等量关系。

预设方法3:解:设他们每时至少行x km。

6∶x=3∶4或x∶6=4∶3

这种列式的方法有时会在学生中出现,应该由写这种解答方法的同学来说说他的想法。在这里主要还得根据课堂上学生出现的各种解法来引导他们理解解题思路。

三、巩固应用,促进发展

1.基本练习

(1)将例2的最后一句话改编成2道应用题。

如果要想2时到达,他们平均每时需行多少千米?

如果每时行8 km,要几时才能到达目的地?

(2)练习十三第4题,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2.对比练习

(1)完成练习十三5题和6题。

教师引导提示:题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哪种量是一定的?根据一定的量找出它们的等量关系,再解答。

(2)补充练习:修一条路,原计划每天修400 m,25天完成。实际前4天修200 m,照这样的速度,修完要用多少天?(沟通区别与联系)

小组讨论后反馈:

①每天的米数--天数

②总米数--天数

反比例知识解答:200÷4×x=400×25

正比例知识解答:200∶4=(400×25)∶x

提问:为什么一道题既能用正比例解答又能用反比例解答呢?

引导学生明白:因为题中既有速度(照这样的速度)一定,也有总米数(一条路长度)一定。

小结:在解答时,一定要认真审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反比例来解答。

四、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给大家听听。

《比例尺》教后反思

汤图九年一贯制学校:汪丽珍

在日常的生活中学生已经或多或少了解了比例尺的有关知识,这部分内容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的问题,课堂上兴致较高,师通过创设设计这一生活情景,使学生始终处于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状态,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答,以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这样让孩子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了能力,通过本节课让学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比例的应用》教学反思 汤图九年一贯制学校:汪丽珍

比例的应用这部分教材包括正、反比例两个例题,它的知识在一定的程度上含有辨证的思想,让学生明白在某个前提不变的情况下,相关联的两个量的变化与这个前提之间因果的关系。在教学本课时,我通过引导学生认真分析,讨论题中不变量、变量中的比例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从而使学生掌握用比例解答的基本方法。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基本把新旧方法进行对比。同时也让学生充分了解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和运用。

课堂上我采用了以旧知引路——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通过设置两个表格,给于学生几个问题作为提示,通过问题带领学生,让学生在形象的数字中寻找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建立等式,然后去感悟这个比例式成立的依据进行自学,探究新知,而且通过以前学习的方法:旧知与正、反比例解法的联系与区别。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机会与思考的空间。

课堂上,我抛砖引玉,引导学生分析出题中有行驶路程和行驶时间的这两种量,关系是:路程÷时间=速度,题中的“照这样的速度”就说明速度一定,因此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教师:“运用前面我们掌握的比例知识,同学们会解答吗?你准备用哪方面的知识解答?”学生:“准备用正比例解答,因为题中的条件符合正比例的要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学习是互动的;交流是踊跃的,成功的。练习题的设计能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尽量设计一些引起学生兴趣,对学生有吸引力的题目,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练习的积极性,克服老教材中那种对学生没有吸引力的叙述、说法,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新课的认识。

当然,本课还有不足之处:如不能充分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弄清题目的真正题意,虽照本宣科会做题,对于基本思路还是模糊的,其义还是不明,达不到较高的教学目标。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会注意对做题思路方面继续努力。

《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 汤图九年一贯制学校:汪丽珍

“实践出真知”,我觉得这句话讲得非常的好。对于学生的学习,我觉得也是这样。让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动者,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感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特别是在图形的教学中,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注重操作,注重实践,可以让教学达到最高效。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感悟特深刻。

以前教学圆锥的体积后,学生在实际运用公式时容易出错误的地方还是和往届一样,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个三分之一,在计算的时候经常出现遗漏。

六年级下教案反思 篇2

1.充分的“自学”, 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 我先发下导学案, 要求学生:在20分钟内, 自读课文, 独立思考导学案上的问题, 写下自己的回答。学生自学时, 我边巡视监督, 边观察了解学生自学情况。只见学生们的眼神在课文、导学案来回穿梭, 手里不时写写画画。我凑上去看他们写的答案, 即时分析他们思考的亮点、欠缺和错误, 也在心中预设该如何进行引导、点拨。

当看见学生们或埋头书写或凝神思考时, 我心中非常激动。在以往的课堂上, 我提出问题, 肯定会有学生回答, 但举手回答的毕竟是少数。对于那些没有举手的学生, 他们思考了吗?他们理解了多少?我没有太多的把握。而现在, 我却只要看学生导学案书写的情况, 就可以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这怎么能不让人雀跃?

2.“先思考, 再交流;先文字, 后口头”, 使合作学习更有效。在“自学”环节, 我提醒学生要“先思考, 再交流;先文字, 后口头”。“先思考”、“先文字”这有效避免了个别学生借机偷懒, 等答案, 也让学生由读到思到写, 理解不断深入。

小组交流时, 有了“自学”时的充分思考, 有了导学案上的书面表达, 小组成员观点的异同一目了然, 小组交流的针对性很强, 讨论也非常深入。

3.竞赛机制的引入, 让“展示”更活跃。在小组交流前, 我提出要选出“最佳选手” (即问题回答最佳、最完整、最有启发的小组) 、“最佳评委” (即点评最到位或提出的质疑最有价值的小组) 。学生们一听都特来劲, 积极投入, 努力把小组的回答写得更加完整。还有一个小组, 为了能上讲台展示, 四个组员都高高举手示意。在台上展示时, 讲台下的小组又积极投入到“找碴”行动中, 想要成为“最佳评委”。全班同学都踊跃发言, 抢着发言。这样的课堂能不“活”吗?

4.得当的教师总结, 让课堂学习得到提升。通过自学、交流、展示, 学生体会到了“月色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一句比喻运用的精妙, 又结合写作背景, 理解了苏轼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已经达成。我便让学生们进行课堂小结, 说说自己本课学习的感受或收获。有的学生赞叹苏轼运用比喻写月色的高妙, 有的钦佩苏轼的乐观……但却没有学生将 “景”与“情”联系起来。轮到我做课堂总结了, 学生们都齐刷刷看着我。我却抛出一问:“承天寺景物有很多, 可为何作者眼里只有月色、只见月下之竹柏?”学生们齐刷刷看向我, 眼神里有些困惑。我轻轻点拨:“这景与情有何联系?”学生们似有所悟, 我缓缓道来:那月下的竹柏, 不正是纯洁、坚贞的象征?这样清澈透明的美景, 不正映照出作者那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学生们这才领悟到原来苏轼那面对逆境的“从容”, 那率性面对生活的“真”, 那超脱了世俗名利的“宁静”与 “空灵”, 不仅仅在“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感叹里, 早已流露在对空明的月色、纵横交错的竹柏影的欣赏里。我最后总结:“读写景散文, 可以通过抒情、议论的语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更应该透过作者眼中的笔下的‘景’去领悟他心中的‘情’。”

这一课堂总结, 让学生将“赏景”与“悟情”联系起来, 让学生的学习由这一篇文章辐射到了这一类文章, 确有画龙点睛之妙。

二、导读问题要直指教学重难点, 体现学法指导。

“记承天寺夜游”一课的教学重点是品味写景名句, 教学难点是理解作者的特殊心境。

我第一次试教时, 导读问题设计为———

问题一:苏轼和他的朋友观赏到了怎样的美景, 他是如何描写的? (可从修辞手法、描写角度、用词等方面赏析)

问题二:观赏这美景, 苏轼和他的朋友有了什么感慨?结合写作背景, 说说你对‘闲人’的理解。

就问题一来说, 大多学生都是从运用比喻的角度来谈作者写景的妙处。但都只知道这一比喻体现了月色“空明”的特点。至于月色“空明”是怎么借助比喻表现出来的, 学生就说不上来了。对于问题二, 学生很快就找到了苏轼的感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也能由写作背景, 理解“闲人”的含义, 但问题并不指向本课教学难点:理解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所蕴含的丰富情感。

于是, 在第二次试教时, 我把导读问题改为:

问题一:“‘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一句被历代文人称道不已。请比较以下两个比喻句, 哪一句的表达效果更好, 为什么?

原句: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改句:庭下月色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是竹柏影也。

问题二: (1) 现实生活中, “闲人”是指什么样的人? (2) 请结合写作背景说说作者为何自称为“闲人”? (3)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问题一的改动, 是受到了王岳东老师的启发, 他在上这一课时, 指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来体会本文运用比喻写景的妙处。

这一问题的改动, 让我看到了学生们精彩的回答:

“原句好, 因为改句太直接, 没有原句那么委婉。原句暗含月色, 水中藻荇原不知为何物, 后来才感叹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原句没有出现本体‘月色’, 却引起了人的想象, 作者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 让人回味无穷。”

“改句缺少了一种‘惊喜’的感觉, 而原句更符合作者当时的感受, ‘盖’说明作者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那是月色, ‘盖’这一恍然大悟也更能衬托月色‘空明’。”

从这些回答可以看出学生对这一比喻的妙处的体会是非常深刻的。他们通过比较两个句子, 发现改句不同于原句的两点:1.本体“月色”的出现;2.“盖”字改为“是”。再由此进一步体会到原句表达的一波三折, 巧妙动人。

一节课, 能有一得, 已属不易, 与其求全, 希望学生从修辞手法、描写角度、用词等方面泛泛而谈, 不如引导学生就比喻这一个角度深入透彻地体会作家语言运用的艺术。

问题二的改动, 使思考直接指向教学难点。由学生的生活中对“闲人”一词的理解, 再迁移到对课文中“闲人”的理解, 使问题设计更符合认知规律。学生对作者文章中表现出来的种种复杂微妙的情感的体味更加到位、深刻。下面便是当时课上几位学生精彩的回答:

“作者觉得像他们俩那样当闲官又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太少了, 多少有些孤独。”

“流露出了作者与知己悠闲赏月的快乐, 也有被贬的无奈伤感, 也有对世人忙于名利的批评, 也有对自己和张怀民的勉励。”

“我体会到作者自嘲为‘闲人’, 实际却引以自豪的感情。”

他们敏感地捕捉到了作者细微的而复杂的情感态度。他们的回答甚至超出了我的预设。

一节六年级数学课的反思 篇3

关键词 示范课;控制能力;应变能力

学校要求全体教师都要准备一节示范课,迎接上级领导的检查验收,当然,我也不例外。听说是领导不打招呼,不定时的推门听课,我也就把几个周所要讲的课都准备了一番,自我感觉良好,毕竟这册教材已经教了七年了,应该是胸有成竹,满怀信心了。其他同事说紧张,我还给他们说没什么,就这样盼星星,盼月亮的等着。

星期三的早上,本来我班第一节课是语文课,在上课铃响起的前一分钟,教务主任通知我第一节课要听我的六年级数学课,我一愣,不是语文课吗?他说:“临时通知改上数学课。”我这一时才感觉到有一丝丝紧张,连忙跑进办公室,拿起备课本和书,不慌不忙的走到教室门口。听课老师陆陆续续走进教室的后面坐下,可领导还没进来,我很矛盾,到底是等,还是不管三七二十一进教室先讲呢?经过思考我还是决定先讲吧,毕竟时间有限,其他的就不用多想了。

看着台下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神,又看看台下一位位老师和领导注视的目光,说不紧张那是假的,大脑顿时一片空白,不过我还是通过减慢语速把自己的紧张情绪慢慢控制下来。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用正比例解决问题”,在上课后的前十分钟基本上是按原本精心安排好的教学内容进行,四名学生在黑板上做完练习后,我让下面的学生分组讨论:用正比例解决问题的解题步骤是什么;并讨论上黑板的几名学生解题过程中有什么问题?下面的学生就像热锅上的蚂蚁,纷纷讨论,举手发言。第一个问题倒是没人争执,但是挑别人的解题小毛病却成了每个学生热议的话题。有的说方娟同学解设时没注明单位,有的说李梅同学解比例时等号没对齐,还有的说要检验……七嘴八舌,教室的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上黑板做题的学生也纷纷站起来表示感谢同学们的意见,并认真改正,这样的场面我感到有些意外,心想这样的气氛才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同学们回答的答案也都在我的预设之中,但随后一个意外发生了,一个平时不爱举手的学生把手举得很高,我说:“曹飞,你有什么要说的吗?”他开始有点不敢,又不好意思,遇到这种情况,我就鼓励他大胆说,说错了也无所谓。这时,他就毫无顾忌了,他说:“老师,我能不能给你提个问题?”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连后面的听课老师也笑了。这可没在我的预设之中,我随机说:“可以呀,你有什么问题呢?”他才大声说:“老师你把‘解’字写错了。”是吗?我一看,果真是,就说,“谢谢你的提醒,我以后会注意的”,听了我对他的表扬和感谢后,他好像更有自信了,听课的劲也更足了,我顿时才真正领悟到,“老师的一句话语,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手势都无时无刻的影响着学生。也就从那一节课后,他的学习成绩明显进步了,发言更积极了,对学习也很有信心了。

下午评课老师这样说到:不管你是紧张也好,是书写不规范也罢,这只有你自己知道,但那个学生提的问题真好啊!他给了老师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和态度。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课堂中的内容在预设之中固然美好,但有时非预设性的生成更精彩,它缓解了课堂的紧张气氛,又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增进了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的感情,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要真诚地认识到自己是为学生服务的,既然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那就必须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是教师服务于学生这个主体的场所,而不是学生围绕教师的思路被动思考,被动接受知识的场所,本节课中,由于学生一个不经意的问题,让整个课堂出现了一点小小的意外,如果当时采取敷衍的方法也许能如愿完成教学任务,可这个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受到严重的打击,因此,我们教师要因势利导,或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

通常,教师都希望学生按自己设计好的思路走下去,特别是一些公开课或示范课,这样固然好,但学生是有意识有思想的人,他们有时会给教师一些毫无准备的意外,令你当时可能手忙脚乱,但这种“意外”或许会使课堂柳暗花明又一村。同时,这些“意外”也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老师是一个考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时,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课堂控制能力和教学应变能力,而这种机智和应变能力更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学习,不断提升。

六年级下教案反思 篇4

歌曲《唱脸谱》。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引入:

1、放歌曲《唱脸谱》。

2、师:京剧的脸谱,是京剧人物的面部化装。京剧,被成为“国粹”,谁会唱上一段京剧?

在课前,大家已经搜集了一些关于京剧的知识,你了解到了哪些?

学生畅谈。

二、初读文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指名读。

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并反复认读:

陕西 乾隆 融会 荟萃 综合 粗犷 笙

唢呐 琵琶 烘托 锣钹 铙 铿锵

2、通过阅读文章,你了解到了哪些知识?

学生发言。

3、小组交流,理解词语。

4、全班交流:

三、默读文章,概括内容

1、默读文章:

师:下面,请大家默读文章,在默读的过程中思考两个问题:

①文章的主要内容

②每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全班交流:

四、生字词教学

第二课时

一、回忆课文内容。

二、交流讨论,体会文章表达的条理性。

1、出示中心话题,小组交流讨论

中心话题:

潜心阅读文章,你了解到了关于京剧的哪些知识?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可以用图示的形式表示出来。

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

三、拓展延伸:

1、阅读作家叶君健的《看戏》

体会意境。

2、补充徽班进京的故事:

3、欣赏有关京剧的视频、音频资料。

教学要求: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正确认读11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8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基本尝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自主搜集有关京剧的资料,了解关于京剧的一般常识。

2、通过自读课文、自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各部分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条理性。

3、、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关于京剧的“术语”。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阅读文章,接受京剧文化的熏陶。

2、感悟京剧的无穷魅力。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基本尝试,接受京剧文化的熏陶。

教学难点:

理解关于京剧的“术语”,体会表达的条理性。

小学六年级语文《京剧》反思

京剧是我国流传最广,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戏曲剧种。但是现在的孩子们对京剧艺术的了解很少,在教学“学戏曲”这一单元里,我先问孩子们他们对戏曲的了解,很多孩子说他们听不懂戏曲里唱的是什么。所以在教学中我先从听入手,比如在教学《生旦净丑会精粹》一课时,我先给学生播放了风趣诙谐的京剧《三岔口》导入新课。然后我引导学生逐渐地体会听出京剧的韵味,听出唱词的精炼。又给学生听了婉转、哀怨和节奏比较慢的《大雪飘》。俗话说生书熟戏,听不腻的曲艺,听的次数越多的唱段会越喜欢。看着孩子们对戏曲有所感兴趣了,我就鼓励孩子们上“中国京剧艺术网”,让他们搜一些喜欢的唱段听,或者了解更多的京剧知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觉得京剧艺术包括的内容非常多,而课堂的教学时间有限,所有一些重要内容只能被一带而过。在堂课教学中,能让学生对中国的国粹有初步的了解。

六年级下教案反思 篇5

比 例 尺

陕西省佛坪县栗子坝小学 李剑飞

教材内容分析: 1.编写意图

与以往的教学大纲比较,本册教材一方面根据《课标》的要求增加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内容,比原通用义务教育教材内容丰富,增加了将实际距离放大的比例尺如何表示的实例,安排了综合运用比例尺知识进行实际作图的例题。使这部分内容不仅对于前两小节的概念学习起到巩固的作用,而且对于学生体会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发展应用意识、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都是很好的素材和机会。

比例在现实中是普遍的,但却难以直接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本册书编者首先从生活素材入手,运用中国地图、北京地图、零件的放大图,让学生真正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感受数学的价值。2.编写

教材内容的编写结构是:标题、例题、课堂活动、练习。标题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例题呈现教学内容,体现具体目标要求,课堂活动是师生互动,建立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的有效途径。通过活动使学生完成对知识的自主建构和理解,练习是为学生巩固和应用知识而设立的。

在比例的应用中:认识比例尺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会求比例尺,能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3.教材先后整合的内容

因为数学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不同,其核心思想是构建等量关系。比例作为数学领域的重要知识和重要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方面占有重要作用,也是学生在中学学习数、理、化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思想和方法。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节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比例尺的含义,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并能用以解决简单的求比例尺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研讨,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熟练解答比例尺的有关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地图、互联网。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北京是我们伟大的首都,这里曾举办了2008年奥运会,是全世界人民所向往的地方。

中国经历了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洗礼,已成为全世界泱泱大国之一。

师:今天老师把我们的祖国和首都北京搬进了课堂。

打开中国地图网址:http://map.baidu.com/?newmap=1&ie=utf-8&s=s%26wd%3D%E4%B8%AD%E5%9B%BD%E5%9C%B0%E5%9B%BE%E5%85%A8%E5%9B%BE%E9%AB%98%E6%B8%85%26c%3D

1师:滚动鼠标使地图扩大与缩小。

问:你发现图中左下角线段上的数据是怎样随着地图的变化而变化的? 生:数据随着地图的扩大而扩大,缩小而缩小。

师:你们知道我们的大中国和北京是如何画在这么小的地图上吗?(出示中国地图。)

生:地图是把实际形状缩小后的图形。

师:你想知道哪两个地方的距离,老师可以根据地图告诉你。

生1:我想知道乌鲁木齐到西安之间的实际距离,因为我的父母在乌鲁木齐打工,我想知道距我们有多远。

生2:我想知道我们栗子坝乡到岳坝乡的实际距离

(师用地图量出地图中北京到上海、栗子坝乡到岳坝乡的图上距离,很快回答学生的问题)

打开中国地图网址:http://map.baidu.com/?newmap=1&ie=utf-8&s=s%26wd%3D%E4%B8%AD%E5%9B%BD%E5%9C%B0%E5%9B%BE%E5%85%A8%E5%9B%BE%E9%AB%98%E6%B8%85%26c%3D1 把比例尺缩小到1:200000后量出栗子坝乡到岳坝乡图上距离

生:老师,你是怎样计算出两地的距离的?

二、揭示课题,提出疑问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比例尺。(板书:比例尺)

师:关于比例尺,你想了解什么呢?

生1:什么叫比例尺?

生2:怎样求比例尺?

生3:比例尺是尺吗?

生4:比例尺有几种形式?

三、实验对比,得出概念

师:我们的黑板长6米,宽1.5米,请你画在纸上。展示学生的画图结果。

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自己是怎么画的。

生1:我用1厘米表示实际6米。

生2:我用6厘米表示实际6米。

师:图上画的1厘米,6厘米叫“图上距离”,6米叫“实际距离”。

师:为了看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关系,我们可以用比的形式来表示。(由于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不同,要把不同单位化成相同单位)展示学生求的比。

师:这些比的前项代表什么?后项又代表什么呢?

生:前项代表图上距离,后项代表实际距离。

师: 1:600 和 1:100表示什么意思? 生答

师:像1:600和1:100这样的比叫做比例尺,课件出示比例尺的定义。

师:(同桌讨论)根据比例尺的定义,你能得出求比例尺的方法吗? 生: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

课件出示:中国地图上“比例尺1:100000000”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师:你们发现1:100,1:600,1:100000000这些比例尺都是把实际距离怎么样?

生:缩小

师:课件显示机器上的小零件,你们觉得它怎么样?

生:很小

师:这么小的零件如何把它画在图纸上。

生:把它放大

师:很好!课件出示机器零件的放大图纸。

师:你知道图中3:1表示什么吗?

生:图中3厘米表示实际的1厘米。

师:你们发现这些数值比例尺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 相同点:

生1:前项表示图上距离,后项表示实际距离。

生2:比的前项或后项为1 不同点:

生:1:100,1:600,1:100000000是把实际距离缩小,3:1是把实际距离放大

师: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为1的比。

出示课本第49页的“做一做”,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四、探讨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互化呈现北京市地图让生找出“比例尺”

打开中国地图网址:把北京市地图比例尺缩小到1cm:50km

http://map.baidu.com/?newmap=1&ie=utf-8&s=s%26wd%3D%E4%B8%AD%E5%9B%BD%E5%9C%B0%E5%9B%BE%E5%85%A8%E5%9B%BE%E9%AB%98%E6%B8%85%26c%3D1 师:(观察左下角线段)这种表示方法叫线段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相当于地面上50千米的实际距离。

师:如何把这幅地图的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

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尝试改写。

师:谁能说说改写时要注意什么? 师生共同小结。课件出示:

(1)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不同,要把不同单位化成相同单位,50千米改写成用厘米作单位的量时,50后面应补5个0(2)比例尺是一个比,不带单位名称(3)比的前项为1 师:怎样把数值比例尺改写成线段比例尺呢?

呈现课本第53页的第1题。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师强调实际距离的单位要改写成所要求的单位。

五、巩固练习,深化概念

1、我会判断

(1)比例尺是一种测量长度的尺子

(2)一副图的比例尺是80:1,表示把实际距离扩大80倍()(3)比例尺的后项一定比前项大()

2、教师黑板的长为3米,在图纸上的长为3厘米,求这幅图纸的比例尺。

3、精密仪表上的一个零件4毫米,量得在设计图纸上的长度是8厘米,求这幅图纸的比例尺。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自己的表现如何?

七、布置作业

课本练习八的第2、3题

六年级下教案反思 篇6

《贾岛推敲》这是一篇文言文。讲的是唐代诗人贾岛潜心推敲诗句的故事,表现出诗人反复吟咏,苦心推敲,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这篇文章的条理清楚,内容具体。开篇先讲诗人在驴子上得一诗句,然而“推”“敲”二字难确定;接着写诗人因在街上比划着推门和敲门的动作而挡了韩愈的路;然后写韩愈认为用“敲”字好,并邀请贾岛一路同行论诗。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掌握文言文的朗读基本技巧,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借助课后注释读懂课文的意思,了解故事内容。

4、学习古人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推敲炼字的优秀文化传统。

三、教学重点读好句子,读通课文。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诵读古诗《题李凝幽居》引入新课,同学们这首诗之所以千古流传,不仅在于诗本身意蕴深远,真挚感人,而更重要的是古诗的创作者那种让人敬畏的治学态度。这首诗创作过程中那个亘古流传的故事更让人为止震撼。今天我们就去读一读诗歌背后的故事。

(二)、解题

1.贾岛简介:课件

2.“推敲”的理解为什么要“推敲”?是如何“推敲”的?“推敲”的结果如何?让我们带着这三个问题走入课文。

(三)、读文

1.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注意倾听读音与断句。

2.课件出示会认会写生字,学生认读。

3.学生自由读文,注意断句。

4.找生逐句读文,教师指导断句、重音、声调等文言文朗读的方法。

5.默读,思考刚刚提出的三个问题,(课件出示)结合课下注释来理解。拿笔画一画,做上批注。

6.学生汇报,相机出示相应的语句进行解析。只要学生理解就可以。教师注重分析贾岛做学问心无旁骛、精益求精,韩愈做学问治学严谨、对学问严肃认真。

7.带着你的体会和感受再读文。

8、本文中“僧敲月下门”一句,韩愈说“‘敲’字佳”。这样说有什么根据?你同意韩愈的说法吗?那下面我们就再来看看原诗中的那两句话,就请大家反复的读一读,想一想,再来评议一下你觉得是用“敲”好,还是用“推”好?并说说你的看法。(屏幕出示)

9、其实,我们刚才的这一番讨论不也正是对于用词的细心品味,潜心推敲的过程吗?贾岛就是这样以他对诗的执着追求,以他对诗那严谨的创作精神,以他苦思苦吟的实践,锤炼出许多精品,从而在诗人辈出的唐代诗坛有了一席之地。然而,谈到他的创作体会,我们就不能不读一读他写的一首五言绝句: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课件出示)生读。这就是他曾经为了追求诗句,而苦吟了三年后的感言。可见他对于学问真知追求的执着啊!也正是因为这样,人们称他为“苦吟诗人”。后来,人们就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10.运用炼字的方法,说一说下面诗句里的红体字能不能用括号里的字代替。 春风又绿江南岸(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忽、竟)

11、回读全文。

六年级下教案反思 篇7

二、 按要求填空。(11分)

1.根据意思选择词语的读音。(2分)

大意:疏忽。 兄弟:哥哥和弟弟。

这两个词语的读音分别是_____。

A.dà yìxiōng dì B.dà yi xiōng dì C.dà yì xiōng di

2.下面词语搭配不正确的是_____。(2分)

A.表现出色B.成绩异常C.嘹亮的歌声

3.冰冰在课外阅读时遇到几个繁体字,请你帮帮他,把相应的简体字写在括号里。(2分)

(1) 經濟发展了,同时,我们一定要保护好环境。()()

(2) 一只閃爍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在他眼前掠过。()()

4.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成语。(5分)

盼盼的知识面可广了,无论什么话题,他都能______,讲上一堂课。要是说起海洋世界,他可更带劲了,什么石油、天然气、煤、铁、铜,他都能说得_________,真可谓______,________,让人不由竖起大拇指。要是有人提起异议,他总是_________地说:“不信,你可以去图书馆查查看!”

三、 按要求写句子。(9分)

1.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请写一个感叹句,表达我们对奥运会的期盼。(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写一个含有表扬和批评意思的句子,都要以“你好厉害呀”开头。(4分)

你好厉害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好厉害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兵马俑常引起我们的无限遐想。请以“兵马俑”为内容写几句话,要用上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7分)

1.那雪白的蓑毛,那__________,那_________,那青色的脚,增________,减一点儿儿则嫌短……(3分)

2.请默写《碧螺春》中作者描写采茶姑娘采茶的语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牛郎织女》是我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故事中有牛郎、______、________等人物。其中,你最喜欢(厌恶)的是_________,这是因为。(4分)

4.《泊船瓜洲》是____朝诗人_________的作品,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其中最能体现这种感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5.古今中外有很多关于书的名言,如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请再写出两句这样的名言。(4分)

(1)_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被誉为中国外交斗士的江苏人沙祖康担任了联合国副秘书长,亿万中国人民欢欣鼓舞。假如你是一名记者,你会怎样采访沙祖康?请提出两个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20分)

一枚古金币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法国老战士回到了他们的故乡。他们当中许多人都生活得很不错。费郎科•雷勃因为中了毒气,健康始终不曾恢复,丧失了劳动能力,生活很贫苦。费郎科•雷勃自尊心素来很强,他从不接受别人的施舍。

每年,这些老战士都要举行一次团聚。有一年,他们在朱力斯•格兰汀家里聚会。格兰汀长得胖乎乎的,钱袋总是满满的。席间,他兴致勃勃地掏出枚古金币,滔滔不绝地介绍起这枚古金币的年代、价值和来历。来客们坐在长桌上一一传着观赏,溢美之词不绝于耳。客人们在欢宴中开怀畅饮,谈笑风生,话题从金币转到别的上面去了。忽然,格兰汀记起了金币,但是,这枚金币不翼而飞了。

众座哗然,指责的指责,否认的否认,最后,有人提出搜身的建议,大家深表赞同。只有雷勃反对,朋友们无不为之惊讶。

“你不同意搜身?”格兰汀问道。

雷勃涨红着脸说:“是的,我反对搜身。”

“你是否明白,拒绝搜身意味着什么?”金币主人不客气地追问道。

尽管如此,搜身还是照样进行。人们一个个把袋口翻开,等着搜查。但始终不见金币出来,于是注意力又转移到了雷勃身上。

“现在,你总不见得还坚持自己的意见了吧?”格兰汀问道。雷勃默不做声,主人气呼呼地走出房间。雷勃的声誉一落千丈,人们有意避开他。雷勃更穷了,不久,他妻子也离开了人世。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格兰汀家的房子大修,一位工人在地板缝里发现了那枚光灿灿的古金币。

真相既白,格兰汀感到十分内疚。于是他急忙跑进雷勃那破旧的小屋,连声道歉。

“不过,老弟,你也太固执了,既然金币不在你身上,当时何必反对搜身呢?”格兰汀嗔怪道。

雷勃那滞呆的目光停留在格兰汀的脸上。“不,我那时确实是一个贼啊!几个星期来,我们全家老少实在饿坏了,我不得不把餐桌上的食物偷偷装进自己的口袋,一心想让我那可怜的妻子跟孩子美美地吃上一顿。”

1.从下列词语中任选两个词说说大意,再另选两个词语造句。(4分)

兴致勃勃 滔滔不绝 默不作声

不绝于耳 谈笑风生 意想不到

解释:(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表示“雷勃没有被搜身”的句子后打“√”,在其余的句子后打“×”。(6分)

(1) 雷勃差点儿被搜身了。()

(2) 谁说雷勃被搜身了?()

(3) 谁说雷勃没有被搜身?()

(4) 没有人说雷勃被搜身了。()

(5) 雷勃被搜身了。()

(6) 没有人不说雷勃没有被搜身了。()

3.将下面几句话的意思用一段连贯的话表达出来。(4分)

(1) 雷勃丧失了劳动力。

(2) 雷勃生活很贫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开头说:“费郎科•雷勃自尊心素来很强,他从不接受别人的施舍。”这句话与下文所发生的故事有什么联系?(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句中的“事情”指什么?之后,格兰汀是怎么做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雷勃是怎样解释当时发生的一切的?他后悔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习作。(30分)

上一篇:企业市场能力分析下一篇:呵护油然而生初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