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论文(精选13篇)
一、为有源头“阅读”来,积累语文学习素材
我们如果要想让学生能“行万里路”,那“读万卷书”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的身边资源丰富,不仅有课内资源,更有广阔的课外资源值得学习,利用图书馆、网络可以大大丰富我们的阅读,也有利于积累语文学习的素材。在教学实践中,我把教材中“我爱文学“”走进图书馆“”网上读写与交流”等语文活动进行整合,设计成“好书伴我成长”的综合性学习。在活动中要求每人走进图书馆自选好书阅读,同学们有的忙于计算机检索图书或浏览图书,有的忙于借古今名著、名人故事、作文书等,大家通过“走进图书馆”这个活动,不仅阅读到了一本本好书,更全面提高了学生检索、阅读、选择、整理和利用文献资料的能力。除此之外,我们班级还长期设立班级图书角,有文学名著,时文选粹,名人故事以及各种作文书等,每周规定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教师指导阅读方法,阅读后可以进行美文推荐,阅读心得体会交流等活动。一个多学期下来,我发现学生阅读水平提高了,表达能力提高了,写作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升。课外阅读中,自我选择、自主阅读,为他们提供了一片寻找自我、发展自我的“文化原野”,学生通过广采博收,尽情吸收各种文化滋养,保证其个性和创造性的成长发展。既让学生爱上了语文阅读,又增强了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
二、咬定“自主”不放松,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语文综合性学习倡导自主学习,重实践,重参与,在活动中真正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切实保证和落实好学生的`主体地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家乡,我整合“保护野生动物的一次活动”“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保护家乡水资源”等语文活动,设计了“热爱家乡从我做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分组活动,或查找资料,或调查访问,或实地考察,在活动中学生的思想和能力得到了充分的绽放,他们的表现真的很精彩,给他们一个杠杆,他们真能撬起整个地球!通过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但能够增强语言文字对学生的感染作用,而且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学生关心和热爱文化、珍惜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思想感情。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是学习和活动的主人,他们的自主意识更强,兴趣更浓厚,更能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和语文的综合素养。
三、万紫千红总是“春”,帮助学生体验成功
语文综合性学习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和能力,更有做人的道理、情感的升华。比如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学生在每一次活动中都收获了很多很多。记得那一次,我组织学生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收集了“感恩”的诗句,学会了《感恩的心》等歌曲,有的学生亲自创作了感恩诗歌送给家人,或绘制了图文并茂的手抄报送给老师,或做了一次家务等。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渐渐学会了理解,懂得了感恩,活动后,餐桌上多了一双双感恩的筷子;问候里,多了一句句感恩的声音;清茶中,多了一份份亲情的甜蜜;欢笑中,感恩的真情在涌动。通过感恩系列活动,学生情感上收到了一次次洗礼,更收到了一次次来自于父母、亲人、老师、同伴的称赞,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语文综合性学习也只有让学生体验到成功,他们才会更乐于参与,积极热情地投入到活动中,形成万紫千红欣欣向荣的景象。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及发展现状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在大语文观影响下提出的, 也是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的语文教学任务。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综合性、自主性、合作性、实践性等特点, 并非单纯的多学科的糅合, 它是在明确目标的引导下, 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 利用可利用的资源完成目标的过程。综合性是指学生获取资源的途径、学习方式、涉及的学科范围等的综合性;自主性是指学生在学习目标明确的情况下, 自行设定学习计划、步骤等, 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合作性是指学生通过相互的学习与合作共同完成学习目标, 合作的对象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家长;实践性则是针对传统教学模式而言, 它打破了单向的知识传递, 需要每个人切身参与其中。
“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为学生带来了丰富的知识, 更教会了学生如何学习以及如何将语文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其具有如下优势:第一, 由学生自主设计学习方案,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第二,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形态, 是新课程改革的“敲门砖”, 它转变了师生角色, 对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有积极作用;第三, “综合性学习”能够密切语文学科与生活及其他人文学科的联系, 能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人文性, 帮助学生树立人文学科观念。
尽管“综合性学习”有诸多有益之处, 但其在教学过程中却长期处于边缘化、被弱化的地位。其原因如下:首先就是受当前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 教学工作具有严重的功利性, 而“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往往是不计入考试范围的, 即使在考试中有所涉及, 教师通常也会为了“节约”学生的学习时间, 对教学内容进行精简;其次, 是在教师素质方面, “综合性学习”对教师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包括涉及相应学科的知识、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等, 教师往往难以达到要求;最后, 还有教学观念问题, 教师通常难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他们对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学习”认可度本就不高, 加之操作过程复杂, 所以他们在实践上并不积极。
二、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策略性思考
(一) 全面提高教师基本素质
教师素质包括对语文学科的专业素养、人文知识及人文素养、心理学知识等几个方面。“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基础开展的, 因此教师首先要提高专业素养, 加深自身对学科的理解, 这样才能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工作;人文知识及人文素养, 主要是指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人文知识, 并且用自身的人文修养与道德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影响;心理学知识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了解学生内心所想, 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在教师素质培养的过程中, 既需要教师自身进行努力, 也需要学校、教育部门加紧对教师的教学培训。
(二) 以课本为基础组织“综合性学习”
寻找不到“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当前“综合性学习”遭遇边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师经常在设计主题时面临主题枯竭的问题, 或者想出的主题与教学内容联系不大, 这些都是教学失败的原因。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以课本为基础参照, 在教材中挖掘“综合性学习”的思路与主题, 能够贴近教学内容, 也是对课本内容的深入理解, 是有效开展教学的关键步骤。
(三) 扩宽资源获取途径
采用“综合性教学”需要学生自主获取大量的资源, 并在丰富的资源中进行筛选。另外, “综合性教学”本身就有将语文学习生活化, 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的作用, 回归生活必然是“综合性学习”或者说是语文学习的目的, 因此, 从生活中获取资源也是教学的必然。获取资源的途径包括网络资源、社区资源、生活资源等多方面的内容, 引导学生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 并且尝试去挖掘新的资源, 是教师的重要责任。
三、结语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未来语文教育的重要趋势, 它打开了语文教育新思路, 非常值得教师与学生尝试。以考试为指挥的应试教育模式已经为时代所证实存在弊端, 因此, 深入推进教育改革, 开拓教学思路, 改进教学评价模式, 需要教学工作者不懈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庄丰石.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刍议[J].科教文汇, 2008, 11 (9) :19—20.
[2]丁水芬.语文综合性学习浅探[J].中学教学参考, 2010, 3 (4) :57—58.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课程的探讨和实施,促使学生学习方式产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改变单一的接受性的学习方式,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探究性、独创性、协作性、对话性,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对培养未来需要的创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从“听话”转向“自主”,体现主体性
综合性学习的前提是“自主”,即“主动”,能主动地在语文实践中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可以说,综合性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运用自己的学习方式自主选择、自我建构的过程:学生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订学习制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学生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适。这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真正做到了让学生自主学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的活动中,老师与学生一起确定课前准备:1.一、三小组收集关于金钱的诗句名言俗语;2.二、四、五小组探究金钱的小故事;3.六、七、八小组每个人反思自己的金钱观;4.每一组准备回家调查家里的收支基本情况和反思自己的支出(用纸记);5.每个人搜查对古今钱币的图片和实物等等。小组同学互相协作,分工合作,将查找及筛选的“金钱”的资料制成图文并茂的PPT演示文稿。然后学生之间、小组内与小组之间在课堂上合作交流:1.走进“学术报告厅”:告诉同学们钱币的发展史,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钱币,请大家欣赏部分钱币图样;2.开圆桌故事会:众说纷纭话金钱;3.话家常:我也来当一回家;4.交流“我的赚钱计划”;5.调查身边朋友的消费方式与消费量,创建一个用钱方案,并写出《调查报告》。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有话就说,大胆表达,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白:金钱是一柄双刃剑,它能扶你步上康乐大道,也能把你甩入万丈深渊,关键在于你是以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它。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做到尽量捕捉、放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及时对学生做出评价。当学生发现自己的见解被肯定、被鼓舞、被信任时,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就自然地被激发了出来,也就会产生强烈的“我要学”的愿望和要求,进而能真正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从“接受”转向“探求”,体现探究性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满足学生的的渴求和愿望,让他们学会探究,是我们教改的奋斗目标。
在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的活动课中,教师准备了一份学习的时间表,一份较详细的阅读书目和部分网址,与月球有关的科学文字、图片和录象资料,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民风民俗和文艺作品及每个学生一个资料袋。民主推选四位组长后以自愿组合的方式进行活动:1.网络组(十二人)探究的课题是:月球奥秘知多少。五人负责网上查阅资料,下载图片,三人负责文字资料,两人负责图书馆查阅书面文字资料;2.“月亮小报”组(十二人)探究的课题是:我是月亮报小编辑。组长在活动中介绍说:“我们负责制作有关月球的知识和月亮的文化的电脑小报。没做前,我们认为很容易,在制作过程中,我们才知道很难。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如文中的插图、排版、彩色打印等。文曦远家有彩色打印机,我们求助他帮忙,竟然把打印机的油墨都用干了,真是不可思议。制作小报过程中,我们查了大量的资料,才感到自己知识的肤浅。通过制作小报,我们锻炼了动脑动手能力,也掌握了大量的关于月球的知识。”3.竞赛组(十五人)探究的课题是:“我是月球小博士”。六人查资料出题,六人找答案。从100多道题中选出有代表性的20道关于月球的题五道关于月亮的题;4.“月亮文化”组(十五人)探究的课题是:“我是月球文化人”。展示后,组长总结说:“我们小组通过这次活动,对有关月球的知识和月亮的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养成了查资料的好习惯,同时提高了我们的审美能力和语文素养,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我们祖国悠久的文化史、科学史,我们作为一名华夏炎黄子孙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我们在查阅大量资料的过程中,感到自己目前的知识同茫茫的知识海洋比是那样的渺小。所以我们今后一定会更加努力,为人类的科学献身。” 在学习中,人人参与,分组合作,锻炼了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体现出了合作探究的精神。
三、从“单干”转向“合作”,体现协作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教师和学生交往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就意味着人人参与,共同发展就意味着师生之间要合作。教师与学生之间应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双向交流合作的关系,师生之间通过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同认识、共同分享、共同进步。综合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共同进步,合作学习打破了常规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使学生能摆脱教师这一权威的束缚,自由发表自己的言论,可以极大地增加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促使学生在小组内充分与同学交流、与其他组成员交流、与教师交流。多层次的交流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越来越强,每一位学生都有主动学习和创新学习的机会。
笔者在《探索月球奥秘》活动课中,办“月亮知识小报”时,既有和老师的交流,也有同学们的合作,还聘请了学生家长(报社的编辑)参与了全过程的指导:资料的筛选、内容的确定及版式的设计。
总之,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程的探讨和实施,促使我们建立新的学习观和探索有效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综合性学习,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唤醒了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了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了学生幽闭的心智,放飞了学生囚禁的情愫,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了学习的美妙,走向了成功的彼岸!
(王铁庄河北省大城县留各庄镇大汪初级中学065900)
1、体验成长类:《这就是我》、《微笑着面对生活》、《青春随想》、《成长的烦恼》、《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乘着音乐的翅膀》
2、自然风情类:《寻觅春天的踪迹》、《感受自然》、《背起行囊走四方》、《说不尽的桥》、《黄河,母亲河》
3、语言文字类:《好读书,读好书》、《漫游语文世界》、《古诗苑漫步》、《走进小说天地》、《莲文化的魅力》、《走上辩论舞台》
4、历史文化类:《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到民间采风去》、《脚踏一方土》、《马的世界》、《戏曲大舞台》
5、专题探究类(热门话题类)《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关注我们的社区》、《我也追“星”》、《金钱,我们共同面对的话题》、《漫话探险》
6、科技生活类:《科海泛舟》、《探索月球的奥秘》、《追寻人类起源》
一、了解“综合性学习”特点的重要性
对于每个语文教师来说,“综合性学习”是一个全新而陌生的课题。我们对它就好比一个骑士对新买的一匹跑马一样,如果不对它的特点进行全面了解便匆忙“驾驭”,自己劳心劳力不说,学生一旦厌倦可就难以挽回。因此,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教学之前了解它的特点对我们教师显得十分重要。
“综合性学习”的关键在“综合性”三个字上,即该课题的教学内容、形式以及目标等都不是单一的。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二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三是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四是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只有了解“综合性学习”的特点,我们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找准切入点。
二、认识“综合性学习”意义的必要性
有效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有着积极的意义。1、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筛选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3、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能力;4、有利于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认识了这些意义,我们才能更有针对性地确立学习活动的目标、重点、难点。
三、教师开展好活动须掌控的重要环节
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教师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每个活动阶段应该做什么。基本原则是:教师精心设计学习情境,并组织协调,学生明确任务,开展活动。根据主题确定活动目标。
一、遵照课本主题,丰富主题内容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它的取材十分广泛,学习主题随处可觅。语文课本中的综合性学习主题仅是给教师和学生的提示,有些主题本身就是学生的生活,是地方教学资源的组成部分,对于这些主题,我们应该按课本的安排组织学生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丰富主题活动的内容。例如,七年级上册《这就是我》,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开展的第一个主题,教材的编排意图在于让学生从身边的环境开展主题活动,我除了按教材的安排完成了自我介绍,求职表演等外,对主题进行了适当延伸:一是建立相册,让学生自己在每一位同学的页面下写上一段话,评出这位同学的特点,这一活动将学生的目光扩展到全体同学,引导学生正确评价他人;二是组织跨级对话,组织与八年级、九年级同学联谊会,促进了校内同学间的沟通;三是建立家庭和谐档案,要求学生每月为家庭成员提一项建议或解决一件家庭事务并记载下来。这样延伸,丰富了主题内容,扩大了活动空间,易于创造成果,达到了表达、交流的目的。同样应遵行的课本主题还有七年级上册《我爱我家》,七年级下册:《成长的烦恼》,八年级下册:《献给母亲的歌》等。
二、合并课本主题,扩大主题空间
有些课本主题比较单一,有的两个主题在操作上有重复之处,加上农村初中学生受经济条件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同时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不大可能频繁地让学生离家(校)活动,因此,有必要将课本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并为一个主题开展,这样会省时、有效。如八年级下册有《背起行囊走四方》和《到民间采风去》两次综合性学习,它们具有上述特征,于是我将这两个主题合并为《我爱家乡山和水》一个主题,将全班同学按居住村寨分成几个小组,一个小组调查当地农作物种植种类,家畜家禽的饲养情况;另一组调查当地的矿藏分布和森林资源;第三组负责统计辖区内的河流及其受污染的程度。以上过程大致安排2—3周时间,然后各小组成员总结调查所得,再由组长执笔写出专题报告,最后举办一个《我爱家乡山和水》主题成果展,这个展会,既有同学个人的独自成果,又有同学们集体智慧结晶,达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目的。同样可以的合并课本主题有《寻觅春天的足迹》与《古诗苑漫步》,《世界何时铸剑为梨》和《让世界充满爱》等。
三、改变课本主题,催生主题资源
由于农村条件如前文所述,因此,课本中提到的有些综合性学习活动无法开展,如七年级上册的《探索月球奥秘》《追寻人类起源》;七年级下册的《戏曲大舞台》《马的世界》;八年级下册的《世界何时铸剑为梨》等,在无书、无网的农村初中是难以实现的,如果由老师代替又不能实现教材编写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我就只有改变课本主题,充分利用当地的教学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如将《戏曲大舞台》改为《你歌没有我歌多》,让同学们到各村寨去收集山歌、民歌,并举行山歌、民歌演唱会,体会原汁原味的民众风采;将《探索月球的奥秘》改换成《山里的传说》,让学生收集本地的神话故事、地名由来,品味出家乡的每一处地方都具有浓郁的神奇;将《追寻人类起源》改为《家族的变迁》,去追寻家族中的交叉历史,如异姓通婚史,异族通婚史,异族继承史(异族过继儿子继承财产)等,从而让学生理解,我们中华五十六个民族的血管里都流动着对方的血液,五十六个民族一家亲。再如,将《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改为《家乡人物史略》,给家乡历史上的名人立传,由于它们来自老百姓亲口述说,学生更能从中发现历史人物的闪光点,激发起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
一、灵活安排并适当整合课程内容, 让活动内容更贴近学习生活, 更具可操作性
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感受大自然”这个活动, 适时带学生到他们熟悉的田间地头、山丘河岸, 去感受自然, 引导他们把这种感受与认识, 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再如学习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寻觅春天的踪迹”, 农村学生就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燕子的活动, 花草的开放, 农作物的萌芽生长, 山林野地的景致, 都可以成为学生活动的对象, 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认识、感受, 从中激发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学生从大自然中得到灵感, 曾用采拾到的红枫叶和细藤蔓装饰教室和学习园地, 并因其独特和野趣夺得教室布置评比第一名, 这很让学生得意和自豪。这样的收获将是他们一辈子的财富!
七年级下册“黄河, 母亲河”这一内容, 我结合当地实际, 改成了“古榕江, 母亲河”, 让学生走走看看, 了解并思考母亲河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这大大激发了他们探索的兴趣。学生利用周末, 自由组合, 由上游至下游逐段走访, 写出了较有深度的调查报告。
二、注重方法指导, 激发学生兴趣
现在的学生大多活泼好动, 如果在活动中加入游戏成份, 那会大大提高其参与的兴趣和热情。如为完成“这就是我”这个活动, 在新生入学之初, 我就给他们布置了任务:在两周内熟悉每一位同学, 了解每一位同学的姓名、外貌和性格特点。两周后的活动课上, 我给学生每人发一张白纸, 要求学生在不泄露自己姓名性别和不表露身份的明显的外在特点的情况下, 描绘自己的外貌和性格爱好。写好后分两组, 再把写好的纸条打乱后互换, 让学生任意抽一张, 根据纸条上的内容, 去辨认相应的同学, 找到认为的纸条的主人后, 让其念出纸条上的内容, 让大家评价是否找对了对象。最后让学生根据这次活动写一篇文章。这一课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交上来的作文妙趣横生。
三、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丰富活动的内容
对于多媒体, 农村学生接触较少, 平时多是看电视, 且多是各种连续剧。远程教育的普及无疑为语文课堂教学增添了不少的吸引力。
如七年级下册“我也追星”和“戏曲大舞台”两次活动, 我就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 精心挑选了图片和视频材料, 制作成课件。精美的图片和活泼生动的视频, 让学生见识了艺术的魅力, 相信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会是一个大的飞跃。
四、教师参与活动过程, 做实践活动的指导者和领路人
现在的孩子即使在农村, 自我意识也越来越强, 他们之中不少是留守儿童, 因此对父母深情缺乏真切感受, 对亲人的付出觉得似乎理所当然, 但是他们自理能力又很强。怎么样唤醒其感受力, 让他们体会爱, 从而珍惜现在的学习生活, 更加乐观自信, 一直以来都是我致力探究的问题。“献给母亲的歌”这个活动给了我一个契机, 我决定借助这个活动来次亲情感悟和体验。我特意选择了一个晚自习, 在多媒体教室, 借助灯光营造了温馨的氛围之后, 在满文军《懂你》的深沉和满怀深情的歌声中, 我们的活动拉开了帷幕。如预想的那样, 学生被歌曲感动了, 静静地欣赏完歌曲后, 他们浸入了深思和遐想之中。
我酝酿好情绪, 缓缓切入活动主题:“是啊, ‘把爱全给了我, 把世界给了我, 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 这就是母亲, 这就是我们至爱的亲人。我们人生中, 最大的遗憾, 莫过于‘子欲孝而亲不待’了……”接着, 我给学生讲起了我幼年时就逝去的母亲和我刚参加工作不久就猝然而逝的父亲。学生听得很动容, 有的还泪光闪烁。之后, 学生陆续深情地说起自己的父母, 全班同学就这样互相倾听平常又感人的亲情故事, 就连平时调皮得像个假小子的女生, 也情深意切地说起她爱唠叨的母亲, 说着说着不由哽咽了……我觉得, 那是我教学生涯中的一次情感交融的盛宴。过后, 我把学生这次完成的作文合成一本集子, 就叫《献给母亲的歌》, 让学生动手设计封面。学生交上来的作品, 虽朴素但却无不体现了学生的用心与创造能力。
五、抓住生成资源, 拓展活动内容
九年级上学期开学之初, 有几个学生来问我教师节想要什么礼物。我灵机一动, 这不是一次学习活动的好机会吗?于是我对学生说:“真有诚心的话, 你们就自制一件手工艺品, 要环保省钱又特别有创意的, 送给你们喜爱的科任老师, 并写上最美最真的祝福。”学生郑重点头后雀跃着回去了。
九月十日早上, 我们办公桌上就放了不少的神秘礼物, 我的收获也不少。细心拆开纸糊的包装, 欣赏品味着, 幸福感一点点溢满心房。其中有个礼物很特别, 是个烧坏了的电灯泡, 学生用巧手装点成了一只憨态可掬的小肥猪, 猪肚下贴了一首小诗, 猪尾巴上写着一行小字:老师, 希望您笑口常开!
这样的收获, 不就是我们期盼的吗?
教学, 就是在耕耘的过程中和学生一起成长, 并收获快乐。
一、灵活安排并适当整合课程内容,让活动内容更贴近学习生活,更具可操作性
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感受大自然”这个活动,适时带学生到他们熟悉的田间地头、山丘河岸,去感受自然,引导他们把这种感受与认识,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再如学习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寻觅春天的踪迹”,农村学生就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燕子的活动,花草的开放,农作物的萌芽生长,山林野地的景致,都可以成为学生活动的对象,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认识、感受,从中激发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学生从大自然中得到灵感,曾用采拾到的红枫叶和细藤蔓装饰教室和学习园地,并因其独特和野趣夺得教室布置评比第一名,这很让学生得意和自豪。这样的收获将是他们一辈子的财富!
七年级下册“黄河,母亲河”这一内容,我结合当地实际,改成了“古榕江,母亲河”,让学生走走看看,了解并思考母亲河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大大激发了他们探索的兴趣。学生利用周末,自由组合,由上游至下游逐段走访,写出了较有深度的调查报告。
二、注重方法指导,激发学生兴趣
现在的学生大多活泼好动,如果在活动中加入游戏成份,那会大大提高其参与的兴趣和热情。如为完成“这就是我”这个活动,在新生入学之初,我就给他们布置了任务:在两周内熟悉每一位同学,了解每一位同学的姓名、外貌和性格特点。两周后的活动课上,我给学生每人发一张白纸,要求学生在不泄露自己姓名性别和不表露身份的明显的外在特点的情况下,描绘自己的外貌和性格爱好。写好后分两组,再把写好的纸条打乱后互换,让学生任意抽一张,根据纸条上的内容,去辨认相应的同学,找到认为的纸条的主人后,让其念出纸条上的内容,让大家评价是否找对了对象。最后让学生根据这次活动写一篇文章。这一课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交上来的作文妙趣横生。
三、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丰富活动的内容
对于多媒体,农村学生接触较少,平时多是看电视,且多是各种连续剧。远程教育的普及无疑为语文课堂教学增添了不少的吸引力。
如七年级下册“我也追星”和“戏曲大舞台”两次活动,我就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精心挑选了图片和视频材料,制作成课件。精美的图片和活泼生动的视频,让学生见识了艺术的魅力,相信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会是一个大的飞跃。
四、教师参与活动过程,做实践活动的指导者和领路人
现在的孩子即使在农村,自我意识也越来越强,他们之中不少是留守儿童,因此对父母深情缺乏真切感受,对亲人的付出觉得似乎理所当然,但是他们自理能力又很强。怎么样唤醒其感受力,让他们体会爱,从而珍惜现在的学习生活,更加乐观自信,一直以来都是我致力探究的问题。“献给母亲的歌”这个活动给了我一个契机,我决定借助这个活动来次亲情感悟和体验。我特意选择了一个晚自习,在多媒体教室,借助灯光营造了温馨的氛围之后,在满文军《懂你》的深沉和满怀深情的歌声中,我们的活动拉开了帷幕。如预想的那样,学生被歌曲感动了,静静地欣赏完歌曲后,他们浸入了深思和遐想之中。
我酝酿好情绪,缓缓切入活动主题:“是啊,‘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这就是母亲,这就是我们至爱的亲人。我们人生中,最大的遗憾,莫过于‘子欲孝而亲不待了……”接着,我给学生讲起了我幼年时就逝去的母亲和我刚参加工作不久就猝然而逝的父亲。学生听得很动容,有的还泪光闪烁。之后,学生陆续深情地说起自己的父母,全班同学就这样互相倾听平常又感人的亲情故事,就连平时调皮得像个假小子的女生,也情深意切地说起她爱唠叨的母亲,说着说着不由哽咽了……我觉得,那是我教学生涯中的一次情感交融的盛宴。过后,我把学生这次完成的作文合成一本集子,就叫《献给母亲的歌》,让学生动手设计封面。学生交上来的作品,虽朴素但却无不体现了学生的用心与创造能力。
五、抓住生成资源,拓展活动内容
九年级上学期开学之初,有几个学生来问我教师节想要什么礼物。我灵机一动,这不是一次学习活动的好机会吗?于是我对学生说:“真有诚心的话,你们就自制一件手工艺品,要环保省钱又特别有创意的,送给你们喜爱的科任老师,并写上最美最真的祝福。”学生郑重点头后雀跃着回去了。
九月十日早上,我们办公桌上就放了不少的神秘礼物,我的收获也不少。细心拆开纸糊的包装,欣赏品味着,幸福感一点点溢满心房。其中有个礼物很特别,是个烧坏了的电灯泡,学生用巧手装点成了一只憨态可掬的小肥猪,猪肚下贴了一首小诗,猪尾巴上写着一行小字:老师,希望您笑口常开!
这样的收获,不就是我们期盼的吗?
教学,就是在耕耘的过程中和学生一起成长,并收获快乐。
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未来的日子,我将一如既往,做个快乐的农夫!
[ 2006-6-29 16:55:00 | By: 陈兵 ]
推
荐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几点体会
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第七中学 陈 兵
[摘要]本文意在总结自己在上好初中语文综合实践课方面的一些点滴经验,即从必须准确掌握课程目标;必须明确编者意图;必须综合运用各种能力;必须注重活动过程;必须改变学习方式;必须注重发挥教师作用;必须重视活动的评价等方面谈自己的一些观点和做法,与教育同行共勉。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一种全新的课型,它体现了《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精神,突破了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的学习模式。学生可以根据学习活动的课题,通过各种途径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语文综合性学习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等特点。教材的设置体现了“大语文”的观念,即语文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生活处处皆语文,从而彻底改变了“为语文而语文的单一性学习目标和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脱节的现象。如何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关乎语文新课程成败的一个重要方面,三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必须准确掌握课程目标
掌握课程目标,是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的前提。《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初中阶段(7~9年级)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一是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成功的喜悦。二是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课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三是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四是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摘引资料的出处。显而易见,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定位是十分明确、具体的。主要体现了如下特征:首先,突出综合性,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这四个方面的结合,同时也包括跨学科领域内容的综合,学习方式的综合等。其次,强调实践性,因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第三、体现自主性,综合性学习应主要由学生自己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教师明确并掌握课文综合性学习的这些目标和特征,是指导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第一步。
二、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必须明确编者意图
根据课程标准编制的初中(7~9年级)的语文教材,特别是人教社课标版语文教材充分考虑到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和语言能力发展的特征,其综合性学习往往与各单元中的阅读课文相并列、照应,又相对独立,共同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充分体现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如人教社七年级上册教材,全册共编排了六次综合性学习,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这六次综合性学习专题是:1.这就是我;2.漫游语文世界;3.感受自然;4.探索月球奥秘;5.我爱我家;6.追寻人类起源。其中1、3、5为小综合性学习,它的规模相对小些,层次低些,一般是比较简单的语文学习活动。2、4、6为大综合性学习,相对要求比较高,规模大,难度也增加。这类综合性学习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为主要目标,在提供一个母课题的基础上,往往又设计了若干个子课题,倡导发挥自主精神,自行设计,自行组织,自行探究,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
编者有心,教者有意。语文教师明确教材的编写意图,这是做好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容忽视的方面。否则,在组织学习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就有可能随意、盲目,或断章取义,或偏离主题,达不到编者所设定的预期目标,自然也就很难收到好的学习效果。
三、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必须综合运用各种能力
综合性学习作为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项等重的一个项目,把它列入语文课程标准之中,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这一基本目标,努力实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有机沟通,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当然,语文综合性学习除了学习内容、课程目标的综合之外,还包括学习方式的整合,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的目的。
毫无疑问,语文综合性学习为教师组织、指导学生听、说、写这“三合一”创造了必要的情景,提供了明确而富有意义的话题;同时也为学生课外阅读圈定了一定的内容。综合性学习的这种听、说、读、写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连杂糅在一起的。学生通过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提高和发展了自己的语文水平。
尽管语文综合性学习涉及其他学科的内容,但它必须姓“语”,其着眼点仍然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面,是人文精神与学科精神的相互融合。例如七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其目标定位是多方面的,涉及天文、地理等学科内容,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可以自由驰骋的广阔天地,但应当注意,教师在为学生回顾和展望了人类对月球的认识过程后,其着眼点最终应放在指导学生探究“月亮文化”上。如搜集带“月”的成语、有关月的古诗词、故事等。笔者在上这一课时就重点让学生收集有关月亮的故事和神话,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的资料有:嫦娥奔月、月亮中的桂花树、月亮中的吴刚、古人关于月食的认识(天狗吃月)等。特别是同学们对民间天狗吃月的绘生绘色的讲述,把大家引入了人类早期对月亮的粗浅而幼稚的认识中,让学生在好笑中明白人类对天体现象的认识过程,同时为人类的大胆想象而惊讶,也正是人类有如此丰富的想象,才造就了丰富的月亮文化。通过这次学习活动,一方面培养搜集、筛选和整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科学奥秘的精神。这样也就自然兼顾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其综合性目标的实现不言而喻。
四、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必须注重活动过程
综合性学习的课程目标,不仅要关注学习活动的结果,而且更应当关注学习的过程。专家告诉我们:“过程就是目标。”“综合性学习过程就是听说读写的整体发展过程。”显而易见,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比所要追求的结果更重要。
每次综合性学习,学生都要经历一个学习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认真指导,安排好其过程是十分重要的。笔者在每次综合性学习都要提前一个星期或者两个星期布置,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主、合作、探究有关的课题。具体的活动大致上可以这样安排:1.自由组合,以4~6人一组为宜。组内有分工,明确个人职责,提出搜集有关资料的任务;2.个人完成后组内交流、展示、互相讨论切磋;3.充实补充,装订成册(或袋子);4.上课交流、展示、评价;5.写作;6.评选优秀资料和优秀个人。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过程中感受、体验。
注重活动过程,就是关注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及参与程度、态度。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让每个学生都主动、积极地投入其中,这样才能达成语文综合性学习目标的实现。
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必须改变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显得尤其重要。
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一般的学习活动,都应放手让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从而培养学生自主、独立的学习习惯和能力,这也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在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应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周围的事物,亲身去体验包括自然、生活、社会等各个方面,力求有感受,有发现。教师不要给学生过多的限制,让学生有比较多的选择余地。活动内容、活动空间和活动方式,通常也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确定。
语文综合性学习还必须强调合作与探究。事实证明,每项综合性学习活动,都需要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每次合作活动,小组成员分工应当明确,注意成员之间的通力、有效的合作,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在合作与人协调中施展自我,培养学生的自觉合作的意识与合作精神。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自己一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必须依靠大家的力量,这就是“学会合作”,因为只有学会了合作,才能适应当今的社会,从而为他们今后的生活奠定基础。
六、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必须注重发挥教师作用
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多让学生自己组织、主持活动,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但这不等于教师什么也不管,放任自流,恰恰相反,仍然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者、参与者与合作者的作用,需要师生双方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对话与交流。当然教师身份的定位必须是指导者、参与者与合作者,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不能简单的一自己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想法。
首先,教师应制定学习活动的目标,对学生提出明确的活动目标。目标的确定不要盲目求全、求高、求深,而应当从当地学生的实际和可能出发,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进行语文活动的能力上面,而不急于出成果。其次,和学生一起设计、制定活动计划、安排好活动时间表。时间进程及安排尽可能具体一些,让每段时间的活动内容明白一些,同时注意灵活性,能根据实际需要作适当调整。虽然教师教学用书对于语文实践活动通常也都有具体的安排,但不能简单的搬用,而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自己的活动目标。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教师一定要清楚自己在每一个活动阶段应该做些什么,怎么去做。其基本要求是,教师精心设计学习情境,并组织协调,学生明确任务,有计划、有序列地展开活动。什么都不管、放任自流和什么都包办代替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另外,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整个过程中,除了给予学生有效指导外,还应给予学生多一些鼓励,特别是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们要尽可能的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哪怕活动过程的一点点进步和收获,都应充分肯定。要努力给予引导,多一些关怀,更需要激发、激励,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希望,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七、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必须重视活动的评价
要提高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努力在组织、指导上狠下功夫的同时,还应构建一种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机制。教师必须坚持全程评价、正面评价、主体评价和多样评价,就能有效地引导和规范语文综合性学习,从而达到全面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评价的总原则是以鼓励性评价为主。
注重学习过程评价。综合性学习强调的是过程,并非仅仅是结果。通常可以采取形成性评价(即档案评价)的做法。教师在学习活动前要求学生备好一只袋子,将本次活动的计划、提纲、笔记、体会、资料等都收入其中。完成后首先在合作小组内交流,然后交给老师查阅,具体操作上可采用量化评分法。这一过程主要考查学生参与活动的情感与态度、方法与能力。对学生不能求全责备,只要学生大胆、积极、主动参与,进行合作、探究,都可记满分。
开展多种形式的评价。语文综合性学习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更多的要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而且把它作为主要的评价方式。因为每一次活动的评价主体是学生,评价对象也是学生,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主评价,思考自己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谈体会、谈收获、谈不足。在学生自我评价基础上还应对同学进行评价,评出本次学习活动的优秀。综合性学习重在过程评价,但也不能忽视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主要指活动结束进行的,针对汇报交流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评定。为了便于考查,可以采用记分办法。对学生的其他成果,如手抄报、图画等,教师可给予定性评价。一定要采用多种方法和不同角度进行评价,力求评价成为激发所有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调动积极性的手段,成为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他人的过程。
上好综合评价课。评价课是对学习活动的综合评价,是一次全面的总结。这种评价课,可以有教师讲,更多的则是学生讲,让学生参与评价。教师组织这种评价课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一是评价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二是评价学生参与的过程,三是通过展示交流学习成果,评价学生学习活动的效果。实践证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课,不仅是对一次学习活动的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更是对所要探究问题的延伸和扩展。
武安敏
【摘要】语文综合性学习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础,强调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目的是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和协调发展。信息技术与之整合,可以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内容,创设多种教学情境,促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更多的知识,启迪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语文综合性学习信息技术 使用资源 创设氛围 体现特点 自主合作探究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学习,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环境包括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因素。语文综合性学习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础,强调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目的是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和协调发展。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创设多种教学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探究,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更多的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合作,启迪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信息技术与语文综合性学习整合的探讨:
一、信息技术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必须把呈现资源变为使用资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积极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的平台,拓展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空间,支持和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这样说,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学生能在短时间里搜集大量的资料,并能通过打印或课件形式呈现,但仅仅是资料的罗列,综合性学习成果展示变成了资料展示,而学生并没有获得能力的提升,也很少从中有情感的体验。例如人教版七年级《戏曲大舞台》这一综合性学习中,要求学生搜寻资料,内容包括:戏曲知识如角色行当、脸谱知识、主要剧种、河南地方戏曲知识等,结果学生很快打印了资料并下载一些名段,如京剧的《苏三起解》、豫剧《花木兰》、黄梅戏《女驸马》等唱段,看起来资料内容丰富,但学生对戏曲的起源历史包括现在的困境却没有任何的体会,仅仅是照本宣科。
有鉴于此,我以家乡剧种怀梆为例,让学生从怀梆的兴衰中去感受整个戏曲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我引导学生,仅仅依靠网络资料的展示是不够的,必须对资料进行整理,再加工。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历史组负责搜集整理怀梆的发展史,影视组搜集怀梆演出视频和图片进行编辑整理,现状组走访群众搜集资料来关注怀梆的今天和明天。并提醒学生展示的形式可以多样,但必须体现语文的特点。一周之后的展示会上,历史组以ppt形式展示了怀梆的起源、发展,并介绍了怀梆的名角和名句,文字出示的同时配以生动的解说。影视组下了大工夫,不但截取怀梆精彩视频,并且用数码摄像机拍下街头戏曲爱好者的演出,以短片形式介绍怀梆。现状组则是写了调查报告,谈社会的发展以及电视网络等媒体对怀梆的冲击,并且教育的普及使得年轻人更多讲的是普通话,而原滋原味的怀梆应是用方言演唱的等等。并且他们调查数据的获得有些是利用QQ让家长参与回答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利用网络搜寻资料的同时开始学习对资料的剪辑整理,有选择的使用,得到了能力的提升。
二、通过信息技术创设丰富多彩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传统的语文课堂,信息交流以文本为主,学生的情感只能凭借内心的想象,师生间的单向传递,效果只差可想而知。如人教版七年级《黄河母亲河》综合性学习中,如果学生仅把资料一读,课堂的枯燥乏味可想而知,而信息技术通过声像图文创设了丰富多彩的课堂氛围,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展示课一开始,就播放纪录片《黄河》的片头,伴随着滔天巨浪的画面的是雄壮的歌曲,紧接着是卫星航拍的黄河图,学生一下子进入了情境,接着以ppt形式展示关于黄河知识的竞赛题,例如起源、流经省份、文化遗址以及诗句、成语、故事等等,分小组回答,现场得分,容量大并且速度快,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推向了一个高潮。紧接着,出示《黄河大合唱》视频,学生随着合唱《保卫黄河》,又一个高潮到了。学生正激情慷慨之时,再出示一组黄河水土流失、河床干枯、断流、水质污染、洪水泛滥的图片,并简要解说。让学生通过讨论明确保卫黄河迫在眉睫,请学生现场创作公益广告,然后又简单讲党和政府为保护黄河做出的努力,简单展示小浪底水利枢纽的视频,最后让学生结合本次活动写作文《母亲河不再哭泣》。这样的课堂,学生主动参与,思维的火花四处绽放,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信息技术有助于体现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帮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综合性学习应贴近现实生活。”“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应开放、多元,提倡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跨领域学习。跨学科学习,也应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例如人教版八年级《献给母亲的歌》综合性学习中,我先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然后让他们分别搜集资料进行整理,这个过程中学生已经开始合作,同时他们共同制定小组活动方案,开始自主学习。例如文学组搜集整理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并进行精彩片段的朗读;新闻组搜寻新闻报道过的与母亲有关的感人事迹;艺术组搜寻母亲形象的绘画、摄影、歌曲、广告等作品,并演唱关于母亲的歌曲,排练小品等;生活组展开对母亲的调查,从平凡生活中发现母爱,这样在搜集、查阅的过程中,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又促使学生相互合作,同时不断探究,寻找更好的展示形式。在《献给母亲的歌》的展示课上,各小组同学精诚合作,借助信息技术,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自己的多才多艺:播放音乐和画面伴奏,艺术组演唱歌曲《懂你》《妈妈的吻》等;文学组朗诵冰心的《纸船》孟郊的《游子吟》等诗歌,史铁生散文有《秋天的怀念》等;新闻组出示新闻报道中的感人母爱事例,用韩红的歌曲《天亮了》做背景音乐,展示汶川地震中的感人画面;特别是生活组,排练小品《妈妈的一天》展示母亲平凡又深沉的母爱,学生们参与积极性很高,效果极好。这个过程,没有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没有他们的团结合作,根本不可能成功,他们通过这个过程,受到了情感的熏陶,提高了能力和语文素养。
综合性学习使语文教学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提醒我们借助各种媒体,总之,通过信息技术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整合,可以为学生广开语文资源,搜集语文信息,并学会与人分享。这种活动打破了语文的局限性,让学生视界更开阔,积累更丰富,能创造更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达到教学过程的优化,促进教学的互动。同时教师引导自主处理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借助网上丰富的资源进行相关问题及解决办法的讨论,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探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发展。我相信信息技术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整合,必将为语文教学增添新的生机与活力,会使更多的学生
关键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策略
所谓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合作性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模式,在这样的综合性学习过程中,要求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觉地思考,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笔者结合实际对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进行简要阐述。
一、建立对综合性学习的正确认识
首先,综合性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短期进行的游戏。综合性学习内容要有长期规划,具体措施要纳入计划之中,有关综合性学习的标准和规范等教师应提前作好设计。对于学生而言,也要让学生意识到综合性学习的重要价值。为此,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综合性学习的魅力,要让学生意识到综合性学习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特殊的版块。这个版块对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均有良好的作用,有利于打好学生的初中语文认知基础和能力。意识到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和学生也才能够切實重视综合性学习活动。
当前很多老师对综合性学习的认识有失偏颇。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少语文老师不知综合性学习究竟为何物,准确地说,即不知综合性学习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形式,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无从下手。另有一部分老师则一时难以改变原来的思维模式,难以适应这种新的学习形式,在教学中就避重就轻,仍然按老模式去执行教学,对所谓综合性学习就刻意忽略。这些现象表明,综合性学习在基础教育中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广大语文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深化对综合性学习的理解认识,为正确有效地执行综合性学习活动奠定基础。
二、综合性学习要注意开发和利用语文资源
1.注意开发和利用学校资源
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蕴藏着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其中当然包括语文教学资源。这些资源包括学校内的各种文件规章、宣传标语、图书资源等。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就要注意引导学生对这些学校教学资源进行合理的充分的应用。比如在教学《芦花荡》时,笔者就布置学生课前到学校图书室去查阅相关书籍,了解文章作者孙犁的相关背景以及文章写作的背景,还有文章故事发生时代的相关历史背景等。由于学生主动参与去求知求解,最终学习的效果非常好。
调查发现,学生对于老师布置的田野调查式的作业,显得较有兴趣。老师稍加引导,他们就能做得很好。因此,积极组织学生利用学校的有关资源来进行综合性学习,学生会有较浓的兴趣投入,学习的效果自然会好。
2.注意开发和利用周边自然环境资源
学校周边的自然环境也是可供利用的综合性学习资源,特别是农村学校,尤其有着取之不尽的自然资源。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学校周边的自然景观或自然事物,并学着描述,训练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开始时,教师引导学生一步步学着观察和描写事物,然后放手让学生逐步学会独立观察和描述。时日一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会得到提高,思维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语文综合性学习以语文学科为依托, 以问题为中心, 以活动为主要形式, 以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为原则, 以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综合性的发展。
1、全面发展听说读写能力
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一直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制定活动计划、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呈现学习结果、写感受及实况记录、要求学生调查、采访、讨论、演讲、讨论等, 无一不融合听说读写的锻炼与训练。
2、综合运用语文知识
综合性学习中很多以“问题解决”和“活动探究”的方式来进行, 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 较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参与和体验, 但是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 必须有一定的书本知识基础, 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整合知识, 运用原有的知识, 生成新的知识。
3、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 提高学习效率, 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这已明确地表明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再拘泥于“语文学科”, 而要注重科学、人文和自然、社会、人生等各个领域的学习, 以及在其中对语文的学习和运用。
二.“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 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和学习内容。教师要致力于加强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运用多样化学习方式和成果展示途径, 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和学业评价体系。
1、开发综合性的学习资源
语文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 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由于学校生活的局限性, 教师可以通过“学校———家庭——社区———社会”这条线来开发综合性学习资源。另外, 教师还可以开发课外图书、报纸杂志、学生的习作、日记、周记等文本型的资源, 或者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等活动资源。同时, 教师应该广泛关注其他学科的学习内容和教学进度, 从中提炼出学生感兴趣的, 确属语文的综合性学习资源。
2、采用多维化的学习方式
在综合性学习中, 教师要鼓励并且指导学生运用多样化学习方式, 如社会调查、人物访谈、资料查阅等等, 加强学生的“过程性学习”, 让语文“综合性学习”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帮助学生形成语文素养, 提高能力。
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 有许多内容都需要学生采用社会调查的方式进行学习, 如《成长的烦恼》等, 都需要学生进行相应的社会调查, 在调查前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相关常识的培训。有的活动需要学生通过人物访谈的方式来进行, 如《我爱我家》等, 教师要带领学生做好访谈前的有关准备。此外, 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进行资料查阅的学习, 如《黄河, 母亲河》、《古诗苑漫步》都需要查找大量资料, 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依据专题, 集中力量, 按照图书资料索引去查找资料。
3、呈现多样化的成果展示
综合性学习结果的呈现也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也暴露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在学生进行了综合性学习之后, 教师要组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来展示小组的活动成果, 如演讲、报告、表演、展览等等。
此外,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表演的方式来展示成果, 比如《成长的烦恼》这一学习内容, 学生就可以通过模仿表演来表达出对该内容的学习了解程度。
4、建立立体化的评价体系
综合性学习具有很强的开放性, 评价不能只是教师说了算, 必须有学生自己和学生群体的参与。有了学生个体和群体的参与, 不仅能保证评价的全面、公正, 还能够提升评价的效果。
教师除了在试卷中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之外, 还可以以档案袋为依据对评价对象进行客观、综合的评价。档案袋中的内容不仅有特定主题的学习结果, 而且还有学习过程的记录和积累, 可以系统地展现学生个人学习的历程与成果。
关于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
执笔:汪祥光
一、调查背景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崭新内容,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新亮点。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能否落到实处,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关系到语文教学改革的成败。从当前农村初中教学的实际来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却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例如,教师的认识问题、如何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问题等。因此,了解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与学的现状,从中发现、分析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帮助农村中学语文教师进一步认识语文综合性学习,从而有效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已成为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尤其是推动农村语文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
为此,我们课题组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对我县农村学校(即二、三类学校)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和分析。
二、调查概况
(一)调查时间:2009年11月——2010年3月
(二)调查范围:本次调查了三所学校,本校与安凌中学两所二类学校,古溪学校为三类学校,且为九年一贯制学校。
(三)调查对象:
1、对三个学校七至九年级19个班级抽样调查了230名学生,其中,七年级7个班90人,八年级6个班65人,九年级6个班75人。
2、对三所学校20名语文专任教师进行了全面调查。
(四)调查内容:主要了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认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等情况,学生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认识、兴趣、参与以及期望等情况。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情况;2)教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认识;3)学生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兴趣;4)学生参与语文综合性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5)师生对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需求和期望。
(五)调查方法:
首先主要采用问卷法。对学生是进行抽样调查,对语文教师则是进行全面调查。本次问卷调查,对学生共发放问卷230份,收回有效问卷共229份;对语文教师共发放问卷20份,收回有效问卷共20张。对收回的师生问卷,选择题部分进行数据统计,有关的文字表述题由课题组人员总体浏
祁门县历口中学 共7页 第1页 《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验研究》(JG09266号)课题研究材料
览并归纳。
其次采用观察法和座谈法。观察法主要渗透在部分教师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观摩课或公开课中,主要观察语文综合性活动课里学生的主体性与参与率,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和合作性;教师指导与组织活动、在活动中的角色定位等情况。座谈法主要是通过研讨、评课与座谈等方式,了解教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认识、学生的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以及语文综合性学习落实等情况。
具体的调查数据及观察法和交谈法调查内容见附录。
三、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调查问卷统计出来的具体数据,综合观察法和交谈法的调查情况,我们用归纳、整合等方式进行分析,分析如下:
(一)学生的问卷抽样调查表明:农村中学大部分学生对语文综合性的学习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是获取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生动而有效的形式;同时也反映了条件对农村学生参与活动的限制,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与帮助。
1、学生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的兴趣。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课,66.7%的学生选择了“喜欢”,33.3%的学生中除1人选“不喜欢”之外,选择了“一般”。对这占33.3%的学生,我们又进一步进行统计与分析,77份选择“一般”问卷来自两块,一是毕业班的学生(占53.2%),一是来自年纪较大、教学方式传统的七、八年级语文教师班级(占39.0%)。统计数字表明,对综合性学习课,学生是喜欢的,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喜欢的程度。
2、学生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的形式,最多的是喜欢“实地调查与考察”(占71.2%),其次喜欢“表演、讨论”(占62.0%);再次“宣读知识、展示图片实物”(占53.7%),最后是喜欢“竞赛”(占19.7%)与“其它”(占10.5%)。由此可见,学生喜欢的是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形式,教师在活动中应选择学生喜欢的形式,以期促成学生期望的活动结果。
3、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课上的收获。他们认为最大的收获,首先是可以学到很多课外知识并了解社会(占76.3%);其次是能学会合作,可以和同学沟通交流,取人长处(占71.2%);再次是提高写作能力,学会查资料(占66.4%)和增大胆量、提高实践能力(占64.6%)并使自己更有想象力,对问题认识更清晰(占63.3%);最后才是锻炼自己的本领和口才(占61.1%)。而且,他们认为,活动增进了友谊,培养了协作能力,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提高了语文成绩。因此,我们认为,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语文素养,不会影响教学成绩,反
祁门县历口中学 共7页 第2页 《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验研究》(JG09266号)课题研究材料
而会促使教学质量的提高。
4、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48.9%的学生表示能“积极主动参与”,47.2%的学生表示“一般”,3.9%的学生“怕参加”。这些数字告诉我们,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不高,还需要教师去鼓励、激发和引导。
5、学生在活动中获取资料的途径。“查工具书”是学生获取资料的主要途径(占90.0%),其次是“上网”(占36.2%),再次是“问老师”(占20.5%)和“其他”(占8.3%)。该问题为多项选择,可见,受条件制约,农村学生获取资料的途径比较单一。活动中,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与帮助。
6、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的需求。调查中我们发现,在综合性学习中,100%的学生都期望得到老师的帮助,其中93.0%的学生需要“提供搜集资料途径”的帮助,81.7%的学生需要老师的“方法指导”,11.8%的学生需要得到“其他”的(情境设置、讲解释疑、评价鼓励等)帮助。这组数据再次告诉我们,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必须给予学生指导与帮助。
(二)对教师的问卷调查表明:教师均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成绩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由于条件与相关制度的制约,加上教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认识不够到位,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还面临着许多问题,教学现状令人担忧,要在农村初中落实语文综合性学习,我们还需要努力。
1、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展情况。30%的教师选择了“开展”,70%的教师选择了“有条件就开展”。这表明,农村学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率低,如何让教师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展起来,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形式。对活动形式的选择调查采用的是多项选择。在众多形式中,教师选择“教师说教”的占10%,选择“课堂师生互动”的占50%,选择“多媒体展示与课堂活动相结合”的占80%,选择“外出考察与调查”的占50%,选择“课内引导与课外自主相结合”的占90%。这说明,即使在农村,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形式仍然是多样的,可选的。教师应根据活动的内容,结合学校的实际,选择学生喜欢的形式,有效指导与组织活动。
3、教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认识。这一点,我们调查问卷设计了5个题目。即语文综合性学习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成绩的作用,主观重视情况,教师在活动中的作用,以及对综合性学习的定位。调查显示,所有的被调查教师都认为,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祁门县历口中学 共7页 第3页 《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验研究》(JG09266号)课题研究材料
有作用,对提高学生语文成绩重要,但是主观上“重视”的只占70%,还有30%的教师主观上“谈不上重视与否”的。教师在活动中的作用,80%的教师认为是“主导”,选择“教师可以不参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开展”和“其他”的各占10%。关于在综合性学习中应突出什么,50%的教师认为应突出“写作与口语交际”,选择“综合性”和“专题性”的分别占30%和20%。这些调查数据表明,农村初中,至少是我们县农村初中,教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认识还不够到位,重视程度还不够,要在农村初中落实语文综合性学习任重道远。
4、农村初中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条件。这一调查我们设计了三个问题。一是农村初中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制约因素,70%教师认为农村中学“缺少必要的硬件设施”,45%的教师认为农村学生“行为习惯差,基础参差不齐”,70%的教师感觉“工作量大,时间不允许”和“应试压力大”,80%的教师认为“经济落后,图书匮乏,网络不畅,资源相对紧张”,还有不少教师认为学校出于安全考虑而限制教师组织学生外出活动等不合理的制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二是开展好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前提调查,所有是教师都认为“以文本为依托,充分挖掘生活”是开展好活动的前提。三是一个主观题,即农村初中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前景。通过阅读和分析教师的回答,在农村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师们总体上认为,前景广阔,道路曲折。农村虽然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但教学现状令人担忧,学校硬件建设亟待加强,制度和教学体制有待改进。
(三)本次调查,我们在本校组织了4堂公开课,即周立新老师的《让世界充满爱》、汪劲松老师的《青春随想》、廖晓胜老师的《探索月球奥秘》和汪金莲老师的《漫游语文世界》,到安凌中学、古溪学校分别观摩了李秋进老师的《黄河,母亲河》和汪新生老师的《成长的烦恼》,开展了一次研讨和6次评课活动。通过观察和座谈,我们认为,农村初中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可行的,而且能开展得好,开展好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必须做到一下几点:
1、认真解读《语文新课程标准》,深入领悟语文综合性学习内涵。《语文新课程标准》“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组织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语文综合性学习虽然具有综合性、专题性、活动性特点,但其最终目的是指向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活动必须突出语文味。本校的4堂公开课和汪新生老师的《成长的烦恼》,将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训练贯穿
祁门县历口中学 共7页 第4页 《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验研究》(JG09266号)课题研究材料
其中,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语文味十足。
2、充分开发和利用资源优势,结合本地实际恰当设计活动。
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共设计了36个专题的综合性学习,每个又分别设计了几个活动。这些活动并非每个都适合现有条件下的农村开展,例如《黄河,母亲河》,如果把握不好,学生没有兴趣,很容易变成一堂专题知识课,甚至地理课。因此,教师应根据本地实际,开发和利用身边的资源优势,重新设计活动。例如汪金莲老师的《漫游语文世界》中,利用手机短信和广告等资源,设计了“漫游短信世界”、“走进网络语言”、“走进对联世界”、“广告用语”、“规范语言”五个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积累、创作、欣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感兴趣,主动参与,听、说、读、写能力均得到了训练。再如周立新老师的《让世界充满爱》,利用网络资源与学生的生活体验,设计了“爱的世界”、“爱的呼唤”、“爱的奉献”、“爱的感悟”等活动,用生动形象的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说生活感悟,进行语文训练,生动活泼,气氛活跃。所以,教师必须充分开发和利用资源优势,结合实际整合资源,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从而有效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3、深入了解学生实际,认真做好课前指导
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专题性,对于缺乏实践经验的中学生来说,尤其是农村学生,课前如何去准备是个难题,教师在课前的指导和帮助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学生课前如何去搜集、整理资料,如何去调查、采访,如何准备展示资料等都需要老师的指导与帮助。在这方面,廖晓胜老师的《探索月球奥秘》和汪新生老师的《成长的烦恼》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廖晓胜老师课前帮助学生制定活动计划,指导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各项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课堂活动时,学生积极参与,有序展示,效果明显。汪新生老师用表格的形式,从采访目的、采访对象、采访问题、回答要点、采访心得等方面进行指导。这对于没有采访经验的学生来说,不仅是一种方法指导,而且是必要的,让学生的采访有了明确的方向、目标、方法,所以学生很认真的完成了课前的准备,学生有体验,有收获,因此,课堂上有话说,有展示欲望。课堂成了学生展示自己学习成果,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平台。
综上所述,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学生喜爱的一种语文学习形式,对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成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农村也有资源优势,在农村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可行的,而且能够开展好,前景广阔。但是,目前由于某些规章制度的不合理、学校硬件条件相对落
祁门县历口中学 共7页 第5页 《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验研究》(JG09266号)课题研究材料
后、教师认识的不够全面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学校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四、问题与反思
本次调查,我们仅调查了三所农村学校,虽然学校具有代表性,但很难涵盖整个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现状。即使这样,我们也不难发现农村初中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客观方面,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安全管理制度、评价制度乃至人们传统观念的冲突,农村学校、家庭缺乏相应的硬件设施,农村教师工作量重等,这些都是教师个人无法解决而又真实存在的问题,本课题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反映现象,揭示规律,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主观方面,教师的认识不够全面、农村的优势资源没有被有效开发和利用、如何有效开展综合性学习等问题,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解决的,这些也是本课题将要研究和解决的重点。
附:具体的调查问卷及统计数据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现状调查(学生)问卷
1、你喜欢上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吗?【 】(单选)
A、喜欢(66.7%)B、不喜欢 C、一般(33.3%)
2、上语文综合性学习课,你喜欢的形式是什么?【 】(可多选)A、宣读知识、展示图片实物(53.7%)B、表演、讨论等(62.0%)C、竞赛(19.7%)D、实地调查或考察(71.2%)E、其它(10.0%)
3、在语文综合性活动课中,你认为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可多选)A、广泛的了解社会,学到很多课本以外的知识(76.3%)
B、锻炼自己的本领和口才(61.1%)C、提高胆量和实践能力(64.6%)D、可以和同学沟通交流,取他之人长,补自己之短,提高合作能力(71.2%)E、更有想象力,对问题认识更清楚(63.3%)
F、提高写作能力,学会查资料(66.4%)G、其他,例如:
4、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你通常怎样参与的?【 】(单选)A、积极主动参与(48.9%)B、一般(47.2%)C、怕参加(3.9%)
5、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你通常以何种方式搜集资料?【 】(可多选)A、上网查(36.2%)B、问老师(20.5%)
C、查工具书(90.0%)D、其他方式,(8.3%)例如
6、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你需要老师的哪些帮助?【 】(可多选)A、提供搜集资料途径(如提供图书等)(93.0%)B、方法指导(81.7%)C、不需要帮助(0%)D、其他,例如:(11.8%)
祁门县历口中学 共7页 第6页 《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验研究》(JG09266号)课题研究材料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现状调查(教师)问卷
1、在实际教学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你开展了吗?【 】 A、开展(30%)B、不开展 C、有条件就开展(70%)
2、你认为在农村初中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可以选用哪些形式?(可多选)A、教师说教形式(10%)B、课堂师生互动(50%)C、多媒体展示与课堂活动相结合(80%)D、外出考察与调查(50%)E、课内引导与课外自主相结合(90%)
3、你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有作用吗?【 】 A、有(100%)B、没有()C、不确定
4、你认为农村初中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重要吗? A、重要(100%)B、不重要 C、可有可无
5、主观上,你重视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吗?【 】
A、重视(70%)B、不重视 C、谈不上重视与否(30%)
6、你认为制约农村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因素是【 】(可多选)
A、农村中学教育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70%)B、学生行为习惯较差,基础参差不齐(45%)C、农村教师的工作量较大,时间上不允许(70%)D、应试压力大(70%)
7、你认为,教师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起怎样的作用?【 】 A、主导(80%)B、主体
C、教师可以不参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开展(10%)D、其他(10%)
8、你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应突出什么?【 】
A、写作与口语交际(50%)B、综合性(30%)C、专题性(20%)
9、你认为开展好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前提是:【 】
A、依托文本 B、挖掘生活 C、以文本为依托,充分挖掘生活(100%)
10、你认为农村初中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前景怎样?
E、经济落后,图书匮乏、网络不畅,资源相对紧张(80%)F、其他,例如:
《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验研究》课题组
2010年4月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论文】推荐阅读:
综合性学习初中语文教学论文09-19
初中语文阅读综合练习06-01
初中语文教师综合素养大赛总结06-14
初中语文自主学习07-14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论文09-26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论文06-27
初中语文作文浅谈论文10-09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doc11-11
初中语文听课学习心得体会09-20
十个学习初中语文的方法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