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儿(共8篇)
09汉语本一班90211041贺丽梅
摘要:《赵氏孤儿》是中国传统戏剧舞台上一部经久不衰的历史剧作品,多次被搬到舞台上演绎。2010年,导演陈凯歌以独特的草根立场将其搬上电影银幕。电影版《赵氏孤儿》消解了原有的儒家伦理道德体系,而将个体生命在历史事件中的情感体验作为重点表现对象,从而试图展现一种普遍意义上的人性和道德。而《赵氏孤儿》的剧本改编,引起了众多非议。电影版本的改编,究竟是对经典的颠覆还是对经典的开掘?
关键词:《赵氏孤儿》、纪君祥、陈凯歌
“赵氏孤儿”一事最早见于《左传》,至西汉司马迁《史记·赵世家》,这一故事的基本形态得以确立,君臣矛盾演变成忠奸矛盾:赵盾卒后,屠岸贾因君命灭赵氏全族,赵朔遗孤由程婴救出得以存活。为保全赵氏孤儿,程婴与公孙杵臼商议,取他人婴儿冒充赵氏孤儿藏于公孙处,并由程婴出卖于屠岸贾。公孙与假孤儿殒命,程婴携真孤儿藏匿深山十五年,在韩厥帮助下得报大仇,程婴遂自杀。此事后经元代纪君祥改编成杂剧《赵氏孤儿》。在元杂剧《赵氏孤儿》中,替孤儿而死的婴儿被演绎成程婴亲子,程婴入屠府作门客,孤儿认贼作父二十年后始知真相,这一变化无疑更具传奇性和戏剧性。另有戏文《赵氏孤儿记》、传奇《八义记》等铺陈其事,虽有增减,皆不偏离纪氏杂剧所述情节。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和《窦娥冤》、《长生殿》及《桃花扇》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悲剧。王国维曾评价说“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相对于《史记》中的故事记载,纪氏的《赵氏孤儿》做出了一些文本上的改动,如那个代死的孩子由孤儿变成了程婴的亲子;公孙杵臼由门客变成了与赵盾同朝为过官的“老宰辅”; 史称赵朔临终托孤于韩厥:“‘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不恨。’韩厥许诺,称疾不出”,纪氏中韩厥变成了为保赵氏孤儿顺利脱险而自杀;程婴携赵孤隐居深山变成了做屠岸贾的门客,赵孤也认贼作父了二十年等。
每一时代的文学艺术作品,都凝结了那个时代的创作心态与大众心理,是时代文化精神与民族心理的共同结晶。作者总是站在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焦点上,将两者共同作用所形成的创作心态、审美趋向融入其作品。纪氏的赵孤在文本上的这些变动,跟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有着密切联系,处在外族统治的朝代,大力宣扬汉族传统文化中的“忠”与“义”变得尤为重要。这些变动无疑极大的增加了此故事的悲剧性,更突显了“复仇”的主题,这从剧本的别名《赵氏孤儿大报仇》也可看出作者写作的主旨意图。剧本通过“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复仇主题,宣扬了正义必胜的精神信念,赞颂了程婴、公孙杵臼等人在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的人格力量。作品也以隐喻的手法,反映了作者的民族意识。剧作表现出震人心魄、催人肝胆的悲剧美。伏尔泰认为《赵氏孤儿》乃“具有历史真实性及感染力的好剧”。
2010年,导演陈凯歌将《赵氏孤儿》搬上了电影帷幕。影片就是根据纪君祥的赵孤改编而成。然而,陈凯歌的赵孤几乎完全颠覆了纪氏元杂剧的内涵,仅仅保留了故事的雏形。无论在人物形象、剧本主旨,表现的思想上都有了巨大的不同。自上映以来,引起强烈的反响,褒贬不一。这样的改变究竟是新时代对传统的新阐释还是对经典的一种颠覆?
一,剧情及人物形象塑造上的改动
剧情方面,元杂剧里晋灵公没被害死,并是屠岸贾灭赵氏满门的推动者,赵朔是用短刀自杀而死,赵盾被灵辄救出不知去向,韩厥将军为救赵氏孤儿自杀而死,公孙杵臼为救赵氏孤儿自己撞死,程婴没有死并在最后受到赏赐(明刊本)。而在电影里改成,晋灵公被屠岸贾与宦官合谋害死,赵朔遭屠岸贾暗算被杀,灵辄没有成功救出赵盾,两人都死了,韩厥没有死但却被屠岸贾毁了容,公孙杵臼被屠岸贾杀害,程婴被屠岸贾杀害。这是电影对元杂剧的主要改动,但没有改变故事的主要内容,与故事的主线———屠岸贾杀害赵盾一家只剩下赵氏孤儿,程婴牺牲自己的儿子救出赵氏孤儿并把他抚养长大,最后赵氏孤儿为赵家报仇雪恨相一致,因此在故事框架上电影版还是遵循原著的,这些改变还是可以接受的。
但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电影版则极大的颠覆了元杂剧。
首先,屠岸贾的“反面性”被淡化。纪氏中的屠岸贾是个凶残、不择手段的残暴形象,为了斩草除根,不惜杀掉全城的婴儿。而电影中的屠岸贾的反面性极大的被淡化。从最开始的受到晋灵公的挑拨离间,代替晋灵公认错,遭到赵盾及子赵朔的讽刺、侮辱等,相对来说屠岸贾的隐忍,似乎更容易让人赋予其一丝同情。赵氏满门的惨灭也让人觉得 “目中无人,嚣张跋扈”的赵氏是“罪有应得”的,屠岸贾的凶残性便带有了那么一丝报复、报应的意味。这同时也淡化了救赵孤的必要性,这样蛮横无理、甚嚣尘上的赵氏家族,其婴儿为什么一定要牺牲那么多人,牺牲另一个孩子的命去得以保存呢!影片前半部分,屠岸贾杀光赵氏家族的冷酷无情、挥刀劈向韩厥的阴险毒辣及摔死程婴儿子时的凶狠,所有这些到电影的后半部分好像全都没有了,转而来的是一位溺爱、慈祥的父亲形象。甚至在他知道程勃就是赵孤时,在程勃遭人围困时,凭着那句“干爹,救我”,毅然而来的只身冲入敌群中。这样的屠岸贾没有了元杂剧中那样单一的凶残,人物形象更半满,丰富。事实上,对于无子的屠岸贾,对赵孤十五年的养育,其浓浓的父子情远胜于其想杀死赵孤的残酷,影片这一塑造则更符合人性的真实。
其次,程婴的形象得到重点突出。元杂剧中更侧重于奸臣屠岸贾凶残的步步紧逼与多位义士的前仆后继的牺牲形成强烈的戏剧冲突,突出的是群体英雄形象。电影则集中刻画程婴,讲述其救孤和养孤的过程,剖析他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使程婴这一人物形象更为饱满,而其更重要的还是对程婴这个人物的英雄气息及忠义精神的瓦解这一全新人物塑造。电影中的程婴只是个草泽医生,只是个满足于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平民。他救下赵孤更多是被赵庄姬的死而感动加之其对赵孤的同情,带孩子回家也只是出于人性想让孩子吃饱再送走,之后的失去自己孩子救下赵孤都是因为一系列的巧合冲突把他推到事件的风口浪尖,而他只是无奈的被迫接受一切,其内心的挣扎和痛苦也被刻画的很明显。稀里糊涂的被卷入,失去妻儿的程婴最终违背了庄姬的遗言,决定成为屠岸贾的门客,让赵孤认贼作父,他要等程勃长大后带到屠岸贾面前告诉他真相,因为他认为杀一个人杀心比杀身更残忍,他是这样被对待的,他也要用这种方式进行报复,这里的复仇不再是为了正义,不是正邪之争而更多的是个人私怨的报复,程婴赋予赵孤的不是三百多条人命的血海深仇,而是把赵孤当成其为妻儿报仇的工具。至此,元杂剧中那种“因果报应”、“忠义”等精神内涵被消散殆尽,程婴不再是一个传统戏曲中的忠义英雄,没有崇高,没有神圣,只是演绎着一个庸人、俗人、常人的命运。
再者,其他人物的塑造上也有了很大的改动。如韩厥不再是一个充满正义的对屠岸贾不满,为了保留赵孤甘愿自刎的英勇将军,而是屠岸贾的一个更近于“贪生怕死”的手下,最后因为震撼于庄姬的死,而在认为自己可以侥幸不被发现的情况下放走了程婴及赵孤,被屠岸贾毁容之后,便日夜处心积虑想要报仇,这又
赋予了韩厥一丝狭隘的小市民气息,而其每晚与程婴的会面,围绕程勃的教育等问题的讨论,更是让韩厥与程婴的关系暧昧不清,这一点也是很多观众所不能接受的改动之一。公孙杵臼不再是为了忠义自杀,变成了被屠岸贾杀害,这一改动淡化了公孙的英雄气概,减散了其光芒,但因其身份的变化(只是赵盾的同事)也似乎还算合情合理。
最后,便是此故事的中心人物——赵孤了。在元杂剧中,赵孤隐于山林二十年,只为了功成复仇,是个背负着血海深仇的人物形象,而电影中的赵孤,更多的是展现了他与屠岸贾和程婴之间的父子之情。他在一个严父——程婴,一个慈父——屠岸贾的关怀、教育下,无忧无虑的成长。影片中,他与屠岸贾在草地上的那一幕更是极大的渲染了他和仇人屠岸贾的浓浓的父子情。当屠岸贾受伤时,不惜威胁“亲父”程婴,抢走独门奇药,衣不解带直至伺候义父伤愈。这样浓厚的父子情,使得他根本不相信程婴告知的真相,却在经屠岸贾证实之后,十五年的养育之恩却瞬间崩溃,挥刀劈向昔日情深似海的义父。最后,虽然导演用程婴之死来刺激程勃刺向屠岸贾,使之杀义父之行更在理些,然而本片的主旨在于表达新时代的人性真实,而赵孤杀屠岸贾这一行为无疑是与影片的意图相矛盾。影片浓墨重彩的渲染了屠岸贾与程勃的父子情,表现出了更胜于程勃与程婴的亲子情,却在一瞬间翻脸,即使屠岸贾屡次留情,仍无动于衷,像变了个人似的拼尽生命去复仇。这样的安排着实令人费解。
影片中韩厥曾说程婴的这一复仇行为对程勃不公平,养育了自己十五年的慈父却是杀害自己全家的仇人,还要手刃昔日爱父,这对赵孤的心理冲击力之大可见一斑。影片的改写,让赵孤不至于没日没夜活在仇恨和复仇的痛苦中,而是像个正常的孩子,快乐的成长,这也就是陈凯歌导演想要表现的人性回归。然而影片结尾在屠岸贾三番四次留情劝程婴赵孤走时,程勃只是喊着“我就要你的命,为我爹报仇”就极大的矛盾了影片的主旨。整部影片看下来,矛盾处,纰漏处随处可见。不知编剧在改编剧本,重新塑造人物时是否注意到了如何去修缮其复杂的人物关系及人物心理的转变。
二,内涵、思想上的不同
纪氏之《赵氏孤儿》以及《史记》中所记载的赵孤故事,都是表现出“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生死相托”等牺牲精神。其表现出的“忠义”令人震撼。而陈凯歌导演的电影版似乎更侧重于个体草根的“命运悲剧”,虽然保留了故事的雏形,但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已经荡然无存。影片的英文翻译是“Sacrifice”,但其陈导演坚持的“人不会主动献死”的思想与片名已是矛盾。公孙的被杀;韩厥与庄姬的争抢,及“还给你,我就是死路一条”的惜命;程婴的被迫无奈、痛苦、私怨等都将传统戏文中要表现的忠义、崇高极大的淡化。只在影片的前半段,赵盾的义仆用身体扛着车轮救主的这一场面表现出来。在“大仁大义”、“拼死尽忠”的现代,这样的场面还是足以震撼人心,让观众不由生起一股崇高感。所以,导演所谓的新时代人们对仁义崇拜的淡化更注重个体本位思想的变更,影片必须切合时代要求改变成为更具人性真实色彩的故事是很有必要之说,显然缺乏其说服力。不可否认,现代人们对传统思想中的“忠义”、“牺牲”精神日趋淡化,自“打到孔家店”以来对儒家思想的瓦解,现代人更多的是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个体意识。但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即在于其所传达表现出来的崇高精神,在于其展现的人性的光辉,如果仅仅是保留了故事雏形,思想内涵完全改版,那我们对这一经典的继承还有什么?打着与时代接轨的旗号,肆意的改编,甚至颠覆经典,这就是所谓的传统文化的当代阐释?如果导演要表现其人本思想,大可另
写剧本,一方面对经典之“舍生取义”的继承,另一方面又表示怀疑而篡改经典,这样不仅让影片自相矛盾,站不住脚,更是对经典的一种颠覆,也对后代对经典的正确理解、继承有着负面影响。
改编历史故事从来都要尊重原作,原汁原味地再现历史环境,即使是增加人物和改变情节,极力吻合当时的时代特征的创作,也有旧瓶装新酒的做法。从根本上否定历史的客观性、真实性,通过消解和颠覆,向传统文化经典进行抗争和挑战,这种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的文化研究和文化批判往往不尊重历史的客观实在性和客观规律性。现今中国影视剧坛本着各种目的对传统经典作品的肆意篡改,恣意编写不但越来越偏离经典精髓,乃至越来越低俗肤浅甚至恶趣味的同时带来了极其深远的负面影响。陈凯歌的《赵氏孤儿》完全颠覆了元杂剧中关于正义、诚信和复仇的主题,也许正如陈凯歌所说“我想拍一个可信的故事,如果扣一个忠义的帽子给程婴,今天的观众会不会觉得可信,谁会拿自己的孩子的死去换别人孩子的生?„„这部电影里没有历史,只有人性,没有被历史推着走。”依照陈导所言,那《赵氏孤儿》传颂千年的、留给我们的还剩什么?在“个体”被无限放大的今天,我们越来越无法理解两千多年前,那个烽火连年、生命贫贱的年代,在抱团取暖远比尊重个体重要得多的岁月里,他们对生死的看法,对承诺的看法,绝对超越了现代人对人性的看法。尤其是在元杂剧里,程婴除了牺牲自己的孩子,还要假装背叛公孙杵臼,背负世人对他人格的唾弃,只为他心中存有的真、善、美。为什么这个故事被文人们反复讲述,为什么《赵氏孤儿》能成为经典,就是因为这股子让人敬仰的“士”气,这股子愚忠,这股子荡气回肠又虚无无比的“忠义”之气。这岂是今日之我们能够体悟得到的,当“范跑跑”成为网络偶像,当郭美美拿着捐赠金肆意挥霍时,我们已不可能在生活中体验元杂剧《赵氏孤儿》的浩然正气了,所以我们更加寄望艺术作品能还原过去的历史,满足今日的匮乏。即使身心已无法做到,但会仍被其感动,心仍向往之!
参考文献:
[1]元刊杂剧三十种,《古本戏曲丛刊》编委会,古本戏曲丛刊四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58
[2](汉)司马迁 《史记》 北京中华书局,1982
[3]许建中“赵氏孤儿”故事在宋代独特的意义
[4]王国维 宋元戏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关键词:赵氏孤儿,改编经典,不同版本
一、舞台呈现各有千秋
两版《赵氏孤儿》, 无论是北京人艺的林兆华版, 还是国家话剧院的田沁鑫版, 其独特的舞台呈现都体现了两位导演对舞台艺术风格的不同追求, 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场视觉盛宴。
林兆华版的《赵氏孤儿》舞台场景有一种凝重感, 彰显出简约、大气的风格, 以重峦迭嶂的山脉为整个舞台背景, 观者放眼望去仿佛就是苍穹的尽头, 极强的纵深感营造出苍凉萧索、宏阔旷远的古意。为了表现古代的城堡, 岩石从天幕垂下, 四万余块粗糙红砖铺就的地面延伸到观众席, 形成一个巨大的舞台空间。华美、宏大的舞台布景营造出该剧的整体氛围, 而舍弃了剧情要求的具体场景。牵着真马上场和人数庞大的军队再现古战场的真实情境, 强调战争、动乱的背景环境。剧中结尾处约持续一分钟的瓢泼大雨, 有着实景的震撼力。全剧在整体上的现实主义风格追求中又含有表现主义元素, 如西域灵獒由人扮演具表现色彩。舞台室内陈设极为写意, 只有前部一左一右对称的两个石桩, 充分借鉴了戏曲舞台布景, 只突出剧中人物彼此对峙的空间, 而放弃还原生活场景。人物手中的宝剑、旌旗真实地挥舞, 但人物动作效仿戏曲舞台的程式化和抽象化, 如挥剑一指, 便人头落地。人物的服装造型、发型也并无时代定式, 如太后一身华丽厚重宫廷装, 典雅色彩夺人眼目, 秉承了服装本身的戏剧性。一头现代时尚的红色短发, 人物整体造型耀眼、闪亮。清音古乐不断回响于远古的时空, 灵动的音效造就了故事里的刀光剑影、格斗厮杀的意境。而观众对于舞台效果的整体认同以及对再现与表现相结合、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艺术形式的接受, 不仅源于近年来先锋实验话剧的发展和人们不断受到电影艺术带来感官享受的影响, 还源于观众进入了导演营造的紧张戏剧情境中。作品叙事紧凑凝练, 人物命运紧扣观众神经, 人物语言紧俏利落, 情绪表现张弛有度。在表演探索中, 林兆华要求演员“以克制的表演方式来说台词, 用叙述直接表达内心情感, 用心去表演, 用极少动作精确诠释人物, 将现实主义的套路和表演经验全部抛弃, 以一种全新的表演方式诠释戏剧内容”, 这给中国的现实主义话剧表演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但这种几乎没有任何形体动作, 完全靠台词和自己的情感来表演的方式一开始便遭到濮存昕、何冰等演员的抵触, 认为处理过于简单, 可最终却发现只有这样才适合该剧紧张的戏剧节奏, 更好地在没有丰富形体动作的情况下传达人物内心的变化, 最能看出演员的表演功力。语言着重强调一人一句的交锋, 对白快慢有序, 语速跟紧甚至叠加, 烘托氛围和人物心情。无大段独白, 打破常规把独白变成叙述, 使舞台上下形成交流。紧凑简略的台词只为表现情节, 直奔故事本身, 对人物内心活动几乎无时间交待和体会, 剧情展现如同电影一般转换自如, 精彩场面层出不穷。这些都使观众在观看中始终神经紧绷。舞美、服装、音乐、表演等实验性的创作思维, 为古老的赵氏孤儿传奇打造了一个亦真亦幻的远古时空。现场观众感觉“信息之丰, 节奏之快, 张力之强令人目不暇接”, 如看电影大片, 既有商业性更有艺术性。
田沁鑫版的《赵氏孤儿》舞台风格充满了极致的华美、强烈的激情和古典的诗韵, 体现田沁鑫一贯自由奔放的艺术追求。舞台布景运用创造性的想象和设计, 如黑纱幕布营造出“黑白底片”的古战场。舞美设计借鉴了德国表现主义, 舞台后方是能翻转的黑色木板, 木板的翻转将带动整个舞台场景的转换。舞台上机关重重, 如自动开启的黑片隔离出的不同时空、自动升降的王座、绑缚人物的可遥控门板。通过机关的移动流转, 对视觉产生强大的冲击力, 视觉唯美, 气场强烈, 热力灼人, 追求极致。摄人心魄的鼓声营造出诡异迷离、杀气腾腾、剑拔弩张的舞台氛围, 多姿多彩的灯光将在黑木板上营造出不同的环境氛围。整场演出不分“幕”, 只用灯光的变化来表示情节的变化。导演借鉴电影表现手法, 设置多个时空并存, 营造出时空变幻的超现实感。整场演出中自始至终有演员在台上表演, 强调姿态狂热和形象魅力的“残酷戏剧”表现手法。不少精心设计的武打动作表现中华武功的魅力和中国传统的侠义精神。改变以往传统式的表演方式, 形体、台词必须感性, 用温和的方式、友好的态度和观众进行心灵沟通, 体现出对演员表演可能性的努力探索。程婴的理想主义诗人气质, 屠岸贾的诡异暴戾, 赵氏孤儿的迷惘, 庄姬的迷狂, 晋灵公的疯癫以及众武士势不可挡的气势都给人以深刻印象。演员的表演有很强的造型感, 使内容既凝重又具有冲击力。人物语言追求整体抒情性、表现性, 带有欧化特色, 台词语调合辙押韵, 具有音乐性和节奏性。服装造型上均以红、白、黑三种颜色在舞台上反复组拼, 呈现出人物性格的不同, 写意洒脱, 刻意求新, 色彩明亮, 对比鲜明, 如紫色头发、麻布衣衫、艳丽红裙等独特造型。道具具有象征意义, 玻璃材质的刀、剑和兵器, 象征手握刀剑本应顶天立地保家护国的男人, 而玻璃却脆弱, 易断易碎, 给人的心灵带来伤痛, 人人都是心灵的孤儿, 心灵和肉体同样疼痛。导演深受现代诗剧和现代先锋戏剧影响, 扎根于现实, 关注人文精神, 也善于将戏曲、电影、哑剧、舞蹈、音乐等表演艺术中的元素调动起来, 在舞美、形体、语言、造型方面尝试创新, 运用了表现主义戏剧的艺术表现手法, 令此剧具有鲜明的文化和艺术风格。全剧弥漫着浓郁的抑郁与焦虑气息, 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以及狂热的肢体表达, 让观者心灵震撼, 激动不已。
二、故事母本与历史关联
这两版《赵氏孤儿》的故事母本是纪君祥的元杂剧《赵氏孤儿》, 原著全名为《冤报冤赵氏孤儿》, 又名《赵氏孤儿大报仇》。内容叙述了晋灵公时, 武将屠岸贾与忠臣赵盾不和, 设计陷害赵盾, 并灭其满门三百余人, 仅有晋灵公女儿庄姬公主怀有身孕得以幸免。不久, 庄姬产下一子, 为保留赵氏血脉, 将婴孩托付于常出入赵家的草泽医生程婴, 亦自缢而死。程婴把赵氏孤儿藏在药箱里, 企图带出宫外投奔公孙杵臼, 被守门将军韩厥搜出。韩厥深明大义帮助程婴放走赵氏孤儿, 随后自己拔剑自刎。屠岸贾得知赵氏孤儿逃出, 急欲斩草除根, 便假传灵公之命, 要将全国半岁以下婴儿全部杀尽, 以绝后患, 违抗者诛灭九族。程婴为了拯救赵氏孤儿和所有婴儿, 决意献出自己的独子代替赵氏孤儿以保全赵家命脉, 并由自己承担“窝藏”的罪名与亲生子一起赴死。而公孙杵臼坚决要以年迈之躯代替程婴承担罪名, 在屠岸贾面前撞阶而死。屠岸贾如愿除去了“赵氏孤儿”。因程婴“告密”有功收其为门客, 收其子 (赵氏孤儿) 为义子, 教他武功。20年后, 赵氏孤儿长大成人, 程婴将赵家之仇详述给他听。赵氏孤儿悲愤不已, 决意为舍生取义的壮士们和赵家满门报仇血恨。此时悼公在位, 早察觉屠岸贾图谋不轨, 便命赵氏孤儿捉拿屠岸贾报仇雪恨。赵氏孤儿被赐名赵武, 救护赵家的众人受到封赏。
赵氏孤儿的故事最早见于《国语》、《左传》, 当中只略提及“孟姬之谗”, 是真实历史事件的叙述。到了司马迁《史记》及汉刘向的《新序》、《说苑》则经历了从历史事件到史传文学的改写, 成为广泛流传的“赵氏孤儿”故事原型, 舍弃了孟姬之谗招致家族灾难的部分, 体现了忠孝节义、悲壮慷慨、义薄云天、舍生取义等中国传统伦理价值观。随后不同时代对赵氏孤儿文本都进行过改写, 忠奸二元对立的故事模式, 知恩图报、忠孝节义的思想追求, 推崇舍命救孤的壮举, 宣扬效忠皇权的思想, 都体现出儒家思想与伦理价值深入人心的时代特征。每一次改写都受其所处时代的影响, 都是以当下的需要对历史文本的重新阐释, 折射出时代的变迁。
三、情节与人物设置各有特色
两版话剧各自的改写都是对历史文本的再度阐释, 虽都以元杂剧《赵氏孤儿》为母本, 但在情节设置上也都参照了《赵氏孤儿》前史的某些记述。
在情节设置上, 林版的《赵氏孤儿》在故事开端设置了事件发生的前史——赵盾与屠岸贾家族之前的恩怨, 致使屠妻离世。屠岸贾与赵盾结下仇, 还原了历史原生态“春秋无义战”, 使全剧都沉浸在复仇气息之中。赵氏家族也不再具有从《史记》开始在道义、伦理上的优势身份。在舞台空间上, 赵盾、屠岸贾在位置上形成一左一右的对峙, 而晋王永远处于舞台中后部位置, 体现了赵氏与晋王、屠岸贾三者之间力量此消彼长、冲突制衡的政治纠葛关系, 因此原作中善与恶、崇高与卑鄙的对峙与判定不复存在。弱化人物个性、情感及心理, 强化情节的设置与气氛的渲染, 从而改变了元杂剧的忠奸对立故事模式和价值评判标准。16年过去, 赵氏孤儿长大成人。程婴将身世告诉了他, 希望他能刺杀屠岸贾为赵家报仇。而有自己价值观念的屠勃不能接受这个历史的包袱。程婴万念俱灰, 当着晋灵公的面, 将一切和盘托出, 而赵氏孤儿却放弃报仇。晋灵公考虑到王室凋零, 后继乏人, 将其带走。结尾处, 程婴与屠岸贾斟酒对坐, 百感交集, 大呼“真是大道无道, 大仇无仇, 世事无定啊”!孤儿放弃复仇是对传统文本的彻底颠覆, 也是本剧题旨所在。
在人物设置上, 程婴作为赵氏门客, 肝胆忠义, 以子殉主, 坚守复仇使命, 具有几千年来普遍深入人心的中国传统伦理价值观念, 坚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事与愿违的结局让他和舍命救孤的侠士们成了真正的悲剧人物。屠岸贾为复仇大开杀戒, 险些酿成祸及全城的惨烈屠杀。他心思缜密、以怨报怨、凶悍阴郁, 从应被孤儿复仇的罪有应得形象转变为孤儿放弃复仇独自慨叹的老者。晋灵公被塑造成一位励精图治、深谋远虑的统治者, 他看似游离于政治斗争外, 却是其中最大的推手和赢家。赵氏孤儿身上的个体意识觉醒和对自身命运的自主抉择, 表现对个体生命自由选择的重视。赵氏孤儿由原作中不负众望、手刃仇人事件逆转人物转变为又一个悲剧的制造者。让我们看到编剧对中国传统伦理价值观念绝对化的不予认同。
田版的《赵氏孤儿》在剧作开端的情节设置上, 不愿在虚构上再进行虚构, 而是去寻找挖掘真实的素材, 采取了《国语》中有关“孟姬之谗”和赵门子弟弑君的历史叙述。春秋时代, 晋国国君晋灵公荒淫残暴。相国赵盾之家世代忠良, 贵为国戚, 赵盾之子赵朔发现妻子庄姬竟与叔父通奸, 盛怒之下举剑刺死叔父, 指责庄姬是人尽可夫的淫妇, 引起庄姬任性诬告赵家谋逆。赵朔为保家门不得已弑君, 拥立景公继位。辅国将军屠岸贾趁机抄杀赵氏满门。庄姬生下一子, 草泽医生程婴受幡然醒悟的庄姬委托, 义无反顾携孤儿出逃, 随后产生了一系列救助孤儿的故事。
编剧将程婴设置为一个草泽医生, 而非赵家忠义门客。程婴只是在庄姬苦苦相托之下, 一丝善念决定救赵孤脱险;为了“纯粹”的诚信, 程婴说服妻子舍子, 用亲生子的性命换取孤儿的性命。演员大幅度的肢体动作由内而外地表现夫妻俩欲言又止、撕心裂肺的复杂情感。为了“纯粹”的诚信, 他眼见悲剧接二连三地发生, 背负举国上下骂名来兑现他所作的承诺。他忍辱负重地生活就是希望抚育赵氏孤儿成人后可以报仇雪恨。韩厥是一个纯粹、真性情、有着侠义之心的将军, 他被程婴义举感动, 放行孤儿, 舍身成仁。公孙杵臼有勇有谋, 得知程婴义举后决定舍生取义, 将生留给程婴, 大无畏地选择死亡。程婴、韩厥、公孙杵臼等信义君子宁愿赴死, 用生命使赵氏孤儿虎口脱险, 体现了编剧所要歌颂和弘扬的“失义人心不在, 失信道义不存”的春秋大义精神。屠岸贾从原作的武夫奸臣形象变成一个受病痛折磨的“无能生养”的辅国将军, 他暴戾且自卑, 痛不欲生, 脆弱茫然, 歇斯底里。但他并非全无人性, 对孤儿体现了他浓浓父爱的一面。他本想逃避命运的制裁, 却适得其反地逃脱不掉命运的安排。他嗓音嘶哑, 涕泗横流, 雄风不再, 最终为自己灭赵家的罪孽而忏悔自杀。而赵氏孤儿在得知身世真相时, 迷茫“义父教我在世为人之勇, 父亲教我在世为人之道, 我不甘父亲的庸碌, 努力成为义父, 而一生骂名的父亲才是义薄云天的汉子——”在抉择关头, 他失去了判断能力, 陷入混乱迷惘, 四顾茫然, 这一刻起成了真正的“孤儿”, 令人不禁可悲可叹。
四、全剧结构形式迥异
林版的《赵氏孤儿》全剧结构分两部分, 上半部故事情节始终在叙事线上展开和向前推进。胸怀大志的青年晋灵公继位后, 为改变政治局面, 调屠岸贾从西域回京, 从而使屠岸贾与赵盾的政治集团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 险些演变成一场祸及全城交织着公报私仇的大屠杀。导演用现实主义戏剧的表现手法架构剧本, 在观众面前复现真实世界, 主要表现“搜孤救孤”事件的过程。下半部主要呈现长大后的赵氏孤儿所必须面对的人生困境, 重点在于赵氏孤儿对待复仇的态度, 获知真相后对自己肩负的复仇使命决绝地说“不”, 上演了戏中人困惑迷惘、事与愿违的人生戏剧。整部戏的不足在于两部分过于头重脚轻。下半部中, 孤儿性格缺少生活细节的支撑和铺垫, 编剧突然借孤儿之口抛出一个观众始料不及的态度, 草率地直奔主题用“不能接受这个历史的包袱”轻松带过, 结尾突兀且出人意料的结局, 与观众心理预期背道而驰。这就造成原本上半部精心烘托营造的冷峻沉郁的气氛和观众紧张压抑的情绪随之戛然而止, 无处倾泻, 难以纾解。
田版的《赵氏孤儿》将原作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打乱, 剧情颠倒穿插。其叙事手法如电影般闪回展现。通过中心人物屠岸贾与程婴的回忆和梦幻来展示事件和人物, 比如用黑纱的幕前幕后划分区域代表人物所处时间的不同, 以达到现在和过去反复交替, 产生对照和变化, 使观众通过感官刺激进行思考。全剧以孤儿听程婴和义父屠岸贾讲述往事为主线, 上半部着重表现赵家世代忠良却被庄姬诬告, 不得不弑君谋反, 因此遭到灭门遗孤的背景;下半部则重点体现义士们的诚信与春秋大义精神。尽管舞台极致华美, 造型新颖绚丽, 语言古典诗意, 情感细腻真挚、激情奔放, 但全剧不足之处在于缺少一个思想清晰的叙事线路, 不惜牺牲情节来支持舞台场景的调度和呈现, 难以支撑过于浓烈迷惘的情绪渲染, 因对其产生背景和原因的铺垫不够, 难以唤起观众同样强烈深刻的情感。
五、主题思想截然不同
元杂剧《赵氏孤儿》在中国戏剧史上是最著名的悲剧, 也是闻名世界的悲剧作品。王国维曾如此评价:“纪君祥之《赵氏孤儿》, 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间, 而其赴汤蹈火者, 仍出于其主人翁之意志, 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 亦无愧色也。”伏尔泰将其改编为五幕剧本, 成为中国最早传至欧洲的戏曲作品。英国剧作家威廉赫察特改编为《中国孤儿》, 在英国文化界引起重大反响。这充分说明了《赵氏孤儿》作为中国戏剧经典的魅力和持久生命力。
元杂剧《赵氏孤儿》反映了中国悲剧那种前赴后继、不屈不挠地同邪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抗争精神。作品描写了奸臣屠岸贾的奸邪残暴和程婴、韩厥、公孙杵臼等忠正之士冒死救孤的自我牺牲精神。屠岸贾为个人私怨杀害赵盾全家, 为搜捕赵氏孤儿而下令屠杀全城小儿, 揭露了权奸令人发指的残忍行径。忠烈满门的赵家遗孤是为赵家报仇的唯一希望, 他已然成为一种正义的象征, 义士们舍命救孤惨烈悲壮, 这就构成了尖锐激烈的戏剧矛盾冲突。此剧主题在“忠义”, 是正义力量经过反反复复的斗争, 最终战胜和消灭了邪恶势力。正义的胜利是建立在一种“血亲”基础的文化认同下, 在子子孙孙前赴后继的斗争中实现的, 歌颂了维护正义, 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元代统治者实行的残酷的民族压迫, 必然需要一种民族精神和英雄主义来唤醒民众, 因赵宋王室自认是春秋晋国赵氏后裔, “存赵孤”被赋予了现实政治意义, 也与反元复宋的民族意识和思想情绪相吻合。《赵氏孤儿》顺应了时代的呼声, 在当时产生了积极的现实意义。
历史即当下, 在当代的今天, 与元杂剧中的“赵氏孤儿”选择“复仇”相比, 当林版和田版两个“孤儿”面对“复仇, 还是放弃”这个激荡心灵的命运选择题时, 给出了相同的答案即“放弃”, 但二者所传达的主旨却截然不同。
林版的《赵氏孤儿》关于复仇的现代诠释, 首先是站在客观立场上看待个人恩仇。在开端刻意设置了前史即屠岸贾与赵盾家族先前恩怨使屠妻离世, 二者结恨, 所以屠岸贾回来复仇是具有其合理性的。剧中正义与邪恶的判定已不复存在, 改变了忠奸对立故事模式。如此, 无绝对的是非善恶, 更无道德评判, 即便最终屠岸贾毙命于孤儿的复仇, 也无关正义伸张等传统主题。
其次是对王权掌控个体命运进行了揭露与批判。赵盾与晋王、屠岸贾三者之间, 此消彼长、冲突制衡的政治纠葛关系, 在尔虞我诈的宫廷权力斗争之中没有永远的强者。晋灵公, 一个被误以为易于掌控的谋略高手, 他要在臣子之间对权势的争夺中夺回权柄, 即使亲情也可以牺牲。赵家惨剧看似是屠复仇所为, 实则是晋灵公夺回王权的一步棋。若王室需倚靠其政治力量, 即便真有谋逆之心触怒王者, 他也不会贸然下手。赵氏被灭满门的屠戮, 若没有统治者在幕后的默许, 刚调回京的贬谪之臣即便有天大的仇恨也无法复仇, 屠不过是王权政治斗争棋盘中的一个棋子。由此推测两家的先前恩怨也并不仅仅是个人恩怨那么简单, 也是王室借赵氏削弱屠派势力而为。如今赵氏势力庞大, 晋王就要利用屠岸贾对付赵氏, 正如王太后对他说过“你借刀杀人”!机关算尽的屠岸贾本想将年轻的晋王当作棋子为自己报仇, 其实早已是深谋远虑的统治者手中的一枚棋子。当程婴说出真相, 希望孤儿为赵家报仇雪恨时, 晋王一句“这是你们的事, 不是孤的事”, 真是鹬蚌相争坐收渔利, 任何人都被玩弄于他股掌之中, 这里体现了编剧对王权本质的揭露和批判。
林版的《赵氏孤儿》最终“大恨无恨, 大仇无仇”的结局, 彻底颠覆了元杂剧复仇的传统主题, 展现了每个人物在生存困境下做出符合自身情况的命运选择。赵氏孤儿是屠岸贾要追杀的赵家遗孤, 而屠岸贾却对他视如己出, 养育长达16年。当历史的沉重后果要刚成人的赵氏孤儿一人承担时, 他难以承载个人命运且无法自主抉择。他发出了“个体意识觉醒”的质问“我凭什么就该活下来?您那孩子又凭什么就该死?”这就形成一个关于人性的思考。程婴作为赵氏门客, 以子殉主体现出其子和赵朔其子的生命有贵贱之分, 生命价值的不平等更体现旧时代血淋淋的主奴意识和愚忠愚孝思想。程婴身上具有几千年来深入人心的中国传统伦理价值观, 坚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努力必有结果的理想主义观念。而当屠勃选择不接受这个历史包袱、放弃上一辈的所有恩仇时, 程婴大呼“真是大道无道, 大仇无仇, 世事无定啊”!程婴所代表的传统价值观轰然倒塌。悲剧并不在于赵氏孤儿复仇与否, 而在于剧中人对自身命运的选择。于是, 无论是程婴、屠岸贾还是为复仇做出牺牲的人们, 都被磅礴的暴雨冲刷干净, 成了真正的悲剧人物。这一结局的设置, 是编剧与理想主义和价值普遍主义的对垒。新时期以来, 绝对价值体系逐渐瓦解, 理想主义的价值观变为现实主义的价值观。林版的《赵氏孤儿》将当代价值观和古典悲剧融为一体, 在传统故事上具有了现代性思想内涵。
田版的《赵氏孤儿》努力发掘时代背景下不可忽略的人文共性, 春秋时代是纯真无忌的时代, 高洁人性中的“大义”, 并非简单一句愚忠愚孝所能概括。本剧以当下社会生活的一个热点问题——诚信为主题, 针对当下社会诚信缺失的现实和现代人遭遇的“信任危机”、“诚信危机”状况, 在剧中以震撼心灵的纯粹坚持唤醒人们。“彰善瘅恶”的传统主题被“舍命论道”精神和对“道义人心”力量的关注所代替。程婴因一丝善念轻轻一诺便为之出生入死, 展示着中华民族至真至纯的民族品格和精神, 让观众感悟到“在这浊乱的世上, 得见一真正信义君子, 亦无愧于在这乱世行走一遭”。该剧始终贯穿着“失义人心不在, 失信正道不存”的春秋大义精神。
田版的《赵氏孤儿》也着重表现赵氏孤儿对待复仇的态度, 赵氏孤儿得知灭门家仇的真相后, 他不堪复仇重负, 这使侠义之士的鲜血白白流淌, 沉痛无奈, 令人辛酸。屠岸贾和程婴两种人生观对赵氏孤儿的影响造成赵氏孤儿的道德困惑“我迷路了, 父亲、义父……我该向哪个方向走……”和“面对困境, 我要选择。我不想选择, 可我面对困境”的两难选择。孤儿在抉择关头, 失去了判断能力, 陷入混乱迷惘, 映射了当代人总是必须直面选择的困境。
田版的《赵氏孤儿》结尾处, 随着两位父亲的先后死去, 他哭喊着意识到“今天以前, 我有两个父亲——今天以后, 我是——孤儿”。这一刻起成为了真正的“孤儿”, 令人不禁可悲可叹。这句台词更像是他的“青春结语”, 他告别青春决定上路了, 今后无论前面是坎坷还是坦途, 都要一个人独立去面对, 孤独使精神无所归属, 其实我们都是心灵的孤儿, 这在观众的精神世界里产生了强烈共鸣。
通过对《赵氏孤儿》两个剧作版本的对比分析, “当代赵氏孤儿”都放弃了复仇, 主题都超越了“复仇”而上升到“尊重个体生命”的高度, 否定了“血亲”的文化认同和映射了当代青年懦弱的思想状态, 体现了当下社会现状。但对于“赵氏孤儿”放弃复仇的理由的处理太过轻易草率。两剧院不约而同把《赵氏孤儿》这一古老题材搬上舞台, 旨在用当下的价值观重读经典的认同和全新诠释, 思考中国传统观念和价值观在现代的延伸走向。虽是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但也反映出优秀剧本的缺失现状
参考文献
[1]金海曙.赵氏孤儿[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3.
武汉慈善会倾心于助孤事业,每年都要用100多天的时间走村走户,了解到第一手孤儿家庭情况,与孤儿直接交流;每年要用近50个节假日双休日,或是陪同捐赠人看望帮助孤儿,或是与孤儿共度各种节日。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没有院墙的孤儿院”为1598名孤儿建立了“孤儿联系卡”,每年都发动社会捐资捐物帮助孤儿们改善生活条件,帮助孤儿们重返课堂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使这些未能进国家福利机构的孤儿们也和同龄的小朋友一样,在他们人生最困难的阶段,也有人惦念有人爱,有丰富多彩的节日礼品,有新衣新鞋,能欢天喜地过“六一”,高高兴兴过年。
洪山左岭镇孤儿张佩随70多岁的奶奶生活,2001年春,已经7岁多了还没进学校。武汉慈善会把她联系到武汉精英武术学校免费就学。在学校的精心教育下,张佩已经读3年级了,不仅学习成绩名列第九,还荣获武汉地区武术比赛一、二等奖各一次。正如新洲仓埠孤儿孙念在参加百名孤儿乐“元宵”时说:我又有家了,我又有人爱了……,
四年多来,受到项目资助的孤儿达万余人次,各项费用400多万元。武汉慈善会收到孤儿们写来的感谢信、学习心得汇报4000余件(封),反映了孤儿们的心声及渴望。“没有院墙的孤儿院”帮助孤儿实现了美好童年的愿望。
为了帮助孤儿们实现人生理想,彻底改变贫困环境,“没有院墙的孤儿院”在帮助未成年的孤儿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还资助了一批有志气、好学上进的孤儿进入重点高中,中专以及大学,使他们得以继续接受学历教育,提高生存竞争能力,用知识帮助他们实现人生理想。2003年秋季,在香港一个慈善团体的资助下,武汉市慈善会与武汉市农业学校合作,筹款40余万,从学费到生活费全额资助32名孤儿进入职业中专学习,并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专业。
黄陂蔡榨孤儿胡萍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初中毕业后,奶奶无力帮助她上重点高中,乡镇安排她去上扶贫培训班,结业后可外出打工。爱学习的胡萍曾经痛苦得割腕自杀。在慈善会帮助下,她进入了农校,成绩十分优秀,生活中也有了笑容。在这32名孤儿中,每人都有一个曲折的故事,但如今他们都上了学,都有了新的希望。实践证明,这不仅是一项为政府分忧,为民解愁,惠及孤儿的善举,同时为孤儿们铺垫了创造美好明天的路。2004年,武汉慈善会将与东方神马实业(武汉)有限公司签约,推出“神马腾飞计划”,每年安排5-10名符合条件的孤儿就业,为孤儿再创一个美好的明天。
与此同时,武汉市慈善会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捐助下,从2001年“六一”儿童节开始,每年要开展为患先天性心脏病贫困孤儿做免费手术活动,仅2003年就做了近50例免费手术,费用近200万。使这些贫困孤儿能够重新开始新生活。
——《雾都孤儿》读后感
《雾都孤儿》,是英国作家狄更斯于1838年出版的写实小说。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孤儿悲惨的身世及遭遇,主人公奥立弗在孤儿院长大,经历学徒生涯,艰苦逃难,误入贼窝,又被迫与狠毒的凶徒为伍,历尽无数辛酸,最后在善良人的帮助下,查明身世并获得了幸福。是一个悲惨而温情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奥利弗·退斯特,是一名生在济贫院的孤儿,忍饥挨饿,备受欺凌,由于不堪棺材店老板娘、教区执事邦布尔等人的虐待而独自逃往伦敦,不幸刚一到达就受骗误入贼窟。窃贼团伙的首领费尽千方百计,企图把奥利弗训练为扒手供他驱使。奥利弗跟随窃贼伙伴“机灵鬼”和贝兹上街时,被误认为他偷了一位叫布朗的绅士(恰巧是他父亲生前的好友)的手绢而被警察逮捕。后因书摊老板证明了他的无辜,由于他当时病重昏迷,且容貌酷似友人生前留下的一副少妇画像,布朗收留他在家中治病,得到布朗及其女管家比德温太太无微不至的关怀,第一次感受到人间的温暖。窃贼团伙害怕奥利弗会泄露团伙的秘密,趁奥利弗外出替布朗归还书摊老板的图书的时候用计使他重新陷入了贼窟。费金用威胁、利诱、灌输等手段企图迫使奥利弗成为一名窃贼,成为费金的摇钱树。但是小奥利弗都不为所动,被费金囚禁了三个月。一天黑夜,奥利弗在塞克斯的胁迫下参加对一座大宅院的行窃。正当奥利弗准备趁爬进窗户的机会向主人报告时,被
管家发现后开枪打伤。好心的主人梅莱夫人及其养女露丝小姐收留并庇护了他。无巧不成书,这位罗斯小姐正是奥利弗的姨妈,但双方都不知道。在梅丽夫人家,奥利弗真正享受到了人生的温馨和美好。但费金团伙却不能放过奥利弗。一个名叫蒙克斯的人是奥利弗的同父异母兄长,由于他的不肖,他父亲在遗嘱中将全部遗产给了奥利弗,为霸占奥利弗名下的全部遗产,并发泄自己对已去世的父亲的怨恨,他与费金勾结陷害奥利弗。南希偶然听见他们的秘密,同情奥利弗的遭遇,冒生命危险,偷偷找到露丝小姐,向她报告了这一切。
罗斯小姐和布朗商议了处理方法,费金团伙遭到了灭顶之灾。费金被捕,后上了绞刑架,塞克斯在逃窜中失足被自己的绳子勒死。与此同时,蒙克斯被布朗挟持到家中,逼他供出了一切,小奥利弗的身世之谜真相大白,奥利弗被布朗收为养子,从此结束了他的苦难的童年。为了给蒙克斯自新的机会,把本应全归奥利弗继承的遗产分一半给他。但蒙克斯劣性不改,把家产挥霍殆尽,继续作恶,终被锒铛入狱,死在狱中。邦布尔夫妇恶有恶报,被革去一切职务,一贫如洗,在他们曾经作威作福的济贫院度过余生。
在这本书中,奥利弗、南希、罗斯小姐都是善良的代表,小奥利佛·退斯特与众多的教区孤儿相比,他并无过人之处,是什么让他坚忍,怎样的生活困境都不曾将他击倒?在教区里他坚强的生活了下来,在费金的贼窝里,他没有沾上他们一丝恶习,无论是软是硬,他都没有屈服走上偷窃道路。他一直怀揣着一颗善良的心,想方设法回到布朗先生那解释他的不告而别,他不愿自己被误会;细心照料生病的露丝,为她祈祷;在得知小狄克去世的消息时,他哭得很伤心、、、小奥利弗才十岁,出生于苦难之中,他之前从没有得到过亲情友情的关爱与照顾,在他所接触的社会环境里,充满了黑暗污浊。在黑暗和充满罪恶的世界中成长,但在他的心中始终保持着一片纯洁的天地,一颗善良的心,种种磨难并不能使他们堕落或彻底堕落,反而更显示出他们出污泥而不染的光彩夺目的晶莹品质。而机灵鬼和查理·贝兹们呢?他们和奥利佛一样是孤儿,在差不多一样的年纪里落入费金的贼窝里,为生活所逼,被费金所诱,他们走上了偷窃之路、、、、一样的遭遇不一样的选择,到底是环境生活的不得已,还是自己内心的脆弱?很多时候我们抱怨这社会这世界,可是不是也要怪怪自己呢?
查尔斯·狄更斯出生在一个海军小职员家庭,10岁时全家被迫迁入负债者监狱,11岁就承担起繁重的家务劳动。曾在皮鞋作坊当学徒,16岁时在律师事务所当缮写员,后担任报社采访记者。他只上过几年学,全靠刻苦自学和艰辛劳动成为知名作家。
为什么要提及他的经历呢?因为了解了他的童年生活后再看这本书,可以发现主人公奥利弗·特威斯特的身上有他的很多影子。奥立弗是出生在救贫院中的孤儿,他在救贫院的寄养所里被“养育”了九年,然后被送到一个承办丧事的棺材店里当学徒;他无法忍受这里的不公和虐待,于是历经艰难逃往伦敦,不料却落入贼巢之中。经过一番周折,最后在一些好心人和老绅士的帮助下重新得救并夺回遗产。老绅士收奥立弗为养子并对他施以知识的恩泽……
狄更斯说雾都孤儿的开头几章,是对新济贫法的一瞥,然而这一瞥却是那样的尖锐和深刻。济贫院里的管理人定下了规矩,凡是穷人都应当作出选择,要么在济贫院里按部就班地饿死,要么在院外来个痛快的。于是他们与饮用水公司签下了无限制供水的合同,开始一天三顿给这些贫苦的人供应稀粥,这样的策略果然卓有成效,只消一两个礼拜人们的衣服就开始在他们枯瘦如柴的身体上哗啦啦的飘动起来了,自此济贫院的人数开始减少,就连做棺材的成本都大为下降了。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的心中充满了畏惧和痛苦,饥饿和死亡的气氛终日围绕着他们。终于在那天饭后,被抽中的奥利弗拿着自己的碗鼓起勇气对盛粥的人说“我还要”,这个“我还要”不仅仅是他倒霉的被抽中之后被逼而行的,这更是无数个孩子内心强烈的呼喊!然而他却因为这样三个字,被所有的人预言将来必然要上绞架,还要被关禁闭并遭受无情的鞭笞。
小说中那个愚蠢、贪婪、冷酷的教区干事“邦布尔”在英语中已成了骄横小官吏的代名词,并由此衍生出“妄自尊大,小官吏习性”等词义。邦布尔先生婚后训斥老婆时所说的“哭能够舒张肺部,冲洗面孔,锻炼眼睛,并且平息火气”让人啼笑皆非,也更加展现出了他冷酷自私的形象。他最终被老婆制服,完全丧失了原来的锐气,贪婪的夫妻二人更是因和孟可司的合作而导致自己失去了工作,这无疑是对他们行为的一种惩罚。
小说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形象莫过于“老犹太”费金了,虽然老犹太这个词语似乎有些种族歧视的意味,让我感觉不太舒服。费金培养了好几个男男女女的徒弟,以极微小的代价让他们为自己积攒财富。就连赛克斯这样暴力的强盗他也能让其为己所用,他虽然表面上对其分外畏惧,但却在暗地里一直思索除掉他的方式,他的全部行动都是以利益为目标的。当他被逮捕面临绞刑时,他从天花板看到地板,只见重重叠叠的眼睛都在注视着自己。他听到对他罪行的陈述报告,他把恳求的目光转向律师,希望能为他辩护几句……看到铁栏杆上有尖刺,他琢磨着:这很容易折断。从此又想到绞刑架,这时,他听到自己被处绞刑。他只是喃喃地说,自己岁数大了,大了,接着就什么声音也发不出来了。在这里,狄更斯精心选择了一系列细节,描绘了客观事物,让我们深入窥探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狄更斯并未像其他作者一样细致刻画人物心理,而是通过人物的行为和语言来展现,留给了读者想像的空间。
小说实现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南希自幼沦落贼窟却天良未泯,但仍然没有摆脱命运的枷锁,成为赛克斯暴怒下的亡魂;赛克斯杀害了忠贞对待自己的妻子,却摆脱不了南希那双眼睛,在逃生时跌落将自己吊死;孟可司对弟弟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仍然得以平分自己挥霍剩余的财产,终究因为自己缺失的道德走上了死路。这些都是小说现实主义的部分,纵然贼窟之中尚有人性的人,深入了那个泥淖也可能在没有逃出的机会,而往往那些坏事做尽的人也可能迎来生活的馈赠、逍遥法外。奥立弗第一次跟小偷上街,被掏兜的第一人恰巧就是他亡父的好友布朗罗。第二次,他在匪徒赛克斯的劫持下入室行窃,被偷的恰好是他亲姨妈露丝家。自小就在一个极度混乱的环境下长大的奥利弗丝毫没有受到环境的影响,保持了自己纯洁美好的心灵。这无疑是小说浪漫主义的部分,情节的可能性简直太低,可是却丝毫不影响我们为奥利弗的苦痛经历叹息。
《雾都孤儿》这部电影改编自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同名小说。导演罗曼波兰斯基在72岁那年导了已被数百次搬上舞台的古典名剧《雾都孤儿》,导演用独特的电影语言来诠释这一世界电影的永恒主题——我们如谜一般的童年经历,就似英国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在他的作品《大卫科波菲尔》里所描绘的半自传的人生经历一样,我们今天可能有自己一成不变的家庭生活和工作事业,但是每个人,都或许对自己的童年有一种近似梦幻的诠释,一百个人就有一百种色彩丰富的童年幻想,当然,我们的童年没有奥利弗推斯特那般的艰苦晦涩,那般的传奇冒险,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或许有个不为人知,在我们成年以后很少提及的童年经历,罗曼波兰斯基用特定的电影语言,特定的历史背景,特定的出场人物,圆了我们每个人童年冒险多怆的梦幻之旅。
波兰斯基曾说过:“我喜欢电影中的阴影,但生命中的阴影则不然。”罗曼波兰斯基的电影着重于探讨人类孤独心境和面对大的社会环境的挣扎和无奈,一个9岁的孩子要面对社会强加给他的各种近似及至的生活压力和道德两难,即使我们今天身经百战的成年人都不一定能在这样的两难境地中悠然自若,游离于道德底线和金钱、虚荣、社会的责难之间。我们很多人,为了所谓的社会底线,迷失了自我,生活在痛苦的边缘,心灵好象一个被打散了的蛋黄,没有寄托。
电影的开头从狄更斯小说的老式版画插图里走出,电影的场景、布局、人物的定位很英国,既有英国式的古板,又有英国式的绅士风度,奥利弗推斯特的恐惧的寄贫院经历,吃的肥头大耳的寄贫院理事会的老爷们,居高临下的教训可怜的小奥利弗,“孩子,你怎么了,脸都吓白了。”在寄贫院的监士计划将奥利弗托付给可怕的打扫烟筒的黑衣人时,寄贫院的理事老爷同情的问奥利弗,“你们对他好点,他急需关爱。”理事老态龙钟的滑稽样子,英国式的古旧礼服,文明杖,高沿儿帽子,外边彬彬有礼,实则对社会的贫富等级制刻骨铭心的深刻认同,将一副如同英国19世纪的世态炎凉展现给了观众,让观众感受一种可鄙的优雅和世俗。
小奥利弗出现在伦敦郊外的金黄色麦田,出现在棺材铺老板妻子统治下的残
忍店铺,出现在伦敦喧嚣的市井街头,出现在善良绅士的别墅,出现在神经质的治安官统治下的法庭,小奥利弗在波兰斯基的带领下游历了伦敦的人世百态,小奥利弗象征我们每个人的那个童年曲折冒险的天性,或者潜伏在我们已经麻木的心灵里的那份童真,电影的那些恶人、善人、小人、忠实于社会等级制度的奴仆老爷,象征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可鄙的传统观念,那些人们在金钱、权利、欲望获得满足后的小人得志,那些处处擎肘的懦弱和内心的踌躇。
我们生活在这个繁华又荒凉的世界,心灵被每天的日常生活和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所左右,以至于我们恐惧、脆弱、孤独,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样,波兰斯基在一部拍给孩子们看的电影里给了我们答案,答案,就是坚持,如小奥利弗并没有被命运吓倒,而是坚持下去,从开始的无所适从,到最后的弃恶扬善,虽然他被社会象球一样踢来踢去,但是,他始终在同各种左右他的强大势力做斗争,这里有来自他内心的脆弱,有来自社会、饥饿、强权的压力,以一己之力去对抗那么多强大的势力,有时候也透出了一种伟大。
电影里面那个为了保护小奥利弗而成为牺牲品的强盗的情人南茜,那个最后为了死去的南茜而和强盗卡尔反目的盗窃团伙的小男孩,展现了人性的善。小男孩对小奥利弗说,再干若干年,我们都会退休,将来做个有钱的体面人,就象我们常说的早期民营企业家的原罪,也是这样漂白的吗。电影的拍摄手法沿袭了波兰斯基的一贯风格,电影在布拉格特地搭建了复古的建筑和场景,真实还原了英国的古典风貌。据说,本片被业界认为是最忠实于狄更斯的原著,就如一百个改变就有一百种金庸的武侠剧,电影表象上是善与恶的较量,个人与社会的较量,实际上自我的较量,是小奥利弗内心矛盾的较量。
波兰斯基本人也是一个矛盾的共同体,他的人生一如他的电影,一如电影里的小奥利弗,孤独晦涩。身为画家的父亲在反犹浪潮的冲击下彻底失去在法国生活下去的信心,带着全家人迁回波兰克拉科夫的老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克拉科夫被德军占领,波兰斯基的母亲、父亲和叔叔先后被德国人抓进集中营,父亲和叔叔虽然幸免于难,但波兰斯基的母亲却惨死于纳粹建造的毒气室内。1969年8月9日清晨,波兰斯基比弗利山的豪宅成为了屠戮与血腥的地狱。经警方证实,包括女主人塔特在内有五人被害,尸体上总共发现102处刀伤,且均中数枪,死者表现得极为痛苦。已有八个月身孕的塔特身中16刀,她和化妆师杰伊·斯 第 1 页
普林被用绳子吊在起居室内,凶手用她的鲜血在墙上涂写了“杀死猪猡”、“起义”等口号,而此时的波兰斯基正在伦敦筹备新片的拍摄。由于没有任何物品失窃,凶案显得扑朔迷离,波兰斯基本人也成为了警方怀疑的对象,甚至有人猜测这与《罗斯玛丽的婴儿》中的魔鬼家族有关。1969年12月1日,洛杉矶警察局长埃德·戴维斯宣布经过8750个小时的工作,塔特凶杀案终告侦破。1977年,波兰斯基因猥亵少女而远逃欧洲,至今无法踏足美国的土地。
《雾都孤儿》中的人物造型比较脸谱化,有点像了哈里.波特——这也许是因为这是给孩子们看的原因。欺负孩子的人都长得很凶恶,无论是那些教会董事会的肥硕的先生们,抑或是那些匪——坏人长得都非常奇形怪状;而好先生们总是慈眉善目。在这一点上,肯定和原著的风格是有不同的。当然了,电影要脱离文学,成为独立的艺术——注意,是脱离文学,不是脱离文学里面的人文精神。影片在表演上也比较舞台表演和戏剧化。首先,打人的动作很假,不知道是不是出于影片是给孩子们看的,所以要摒弃暴力和流血,有一些暴力镜头也已经被避过了,而人物的行为也比较“舞蹈化”,特别是“偷东西”的一段,非常滑稽好玩,可以逗孩子一笑。虽然在表象上影片很浅,但是,人文精神还是没有改变——那就是关于真善美,爱和救赎。名著以及影片都没有把那些底层的混混描写成为扁平的人,他们内心也是怀着善良和爱——而那个老费金,他虽然是干尽坏事,但是,当奥列佛说“你真好”时候,他也声音颤抖。
“雾都”正是工业革命前后伦敦的真实写照(伦敦现在的空气质量已经很好了),也可以说成是当时英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经历深刻变革的一种写照;想必当时置身伦敦街头,随处都能嗅到大机器生产的气息,但与此同时,浓烈的烟味也会刺激着你的嗅觉......这些使我很自然的联想到当代飞速发展的中国。现如今我国也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工业化和现代化,骄人的GDP增长速度,早已成了新闻播音员的口头禅,社会主义的建设形势可谓一片大好。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经济社会快速变革的今天,却也出现了大大小小可圈可点的社会问题,而在相关的热点事件中我们似乎也能看到形形色色的各有不同苦难经历的“孤儿”。
中国早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迅速的国家,而房地产则应是中国发展最快的行业。房地产事业的蓬勃发展,在不到几年的时间是不少已经跻身小康生活的城市居民重新回到了解放前,而迷茫的新生代们,更是成为了难有栖身之所的种族; 第 2 页
房地产的繁荣同时也推动着城市的扩张,在当今的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正张着血盆大口,吞噬着周边的郊区和乡村,这仿佛成为了新式的圈地运动——人地斗争越发激烈,暴力拆迁的事件屡见不鲜,轻者致伤,重者毙命.....而对于自焚抗拆的壮举,却被有关人士冠之以“不懂法律的愚蠢行为”,真是令人难以理解。工业的发展,也已经使得传统的中国农民无法再“悠哉悠哉”的享受往日的田园生活了,青壮劳力只能在陌生的城市里疲于奔命,做着鲜有保障的工作,赚着极其微薄的工资,再一次为新中国的建设流血牺牲;富士康的N连跳,“苹果中毒事件”有些骇人听闻,而“毒牛奶”和瘦肉精更是殃及甚多,这些是工业化的恶果还是资产阶级的迫害?又怎么能讲清楚。......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已使得“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但“另一部分人”依然贫穷,中国社会的两极分化已经变得如此严重了。有多严重能呢?从前些年的浙江富二代马路赛车撞人事件,“李刚”事件以及前不久的药家鑫事件,都可见一斑。
奥列弗作为主角有着多舛的命运,但是他仍然保持着一颗纯洁善良的心,对人彬彬有礼,重视情义,也许英国的绅士从小应该就是这样吧。但是最好忧郁的奥列弗还是回到洒满阳光的花园中,静静地读书做梦,那样他的童年会少一些忧伤,观众的心里也会少一些忧伤。电影带给我们英国式优雅的复古情怀,带给我们对童年曲折冒险的梦幻般的回忆,带给我们内心坚定的隐忍和坚持,唤醒我们每个人心里的那个如小奥利弗一般的孤独少年。
1 孤儿的心理面貌
1.1 心理健康
大量研究表示, 孤儿性别差异在心理健康方面表现显著。苏英 (2011) 对北京市某福利院儿童进行心理健康以及人格方面的研究, 采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量表、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筛查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对该福利院儿童96名进行调查, 结果发现孤儿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各类心理问题较为突出, 整个群体学习问题突出, 且存在性别差异, 福利院女童认知和情绪发展高于男童[1]。李燕燕、刘开琼 (2006年) 对78名孤儿进行了MHT问卷调查, 考察了孤儿的心理健康状况, 结果表明孤儿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 恰当的社会支持与干预对促进孤儿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男性孤儿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性孤儿[2]。关荐、王志强 (2011年) 在儿童福利院中采用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 (MHRSP) 对43名孤儿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中发现, 孤儿在心理健康量表总分显著高于常态儿童, 男生品德与行为障碍得分显著高于女生[3]。穆竞等人 (2011年) 以65名孤儿为被试, 采用问卷法进行调查, 探讨孤儿社会支持、自我意识与健康水平在性别、年龄上的差异, 发现健康水平中心理健康维度的性别差异检验达到了显著性差异, 女生比男生得分高, 他们认为这与女生喜欢倾诉发泄有关, 而男生通常选择忍耐[4]。赵爱勤 (2000年) 对132名病残孤儿进行心理调查, 结果发现孤儿分别有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抑郁、自卑、孤独等心理问题。由此可见, 孤儿间仍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健康、情绪和认知问题。
1.2 人格特征与自我意识
相比之下, 孤儿在人格与自我意识方面问题也较为突出。戴静等 (2002年)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 儿童版对SOS儿童村71名儿童以及成都儿童福利院的34名儿童的研究发现, 两组儿童均比常态儿童内向, 且SOS儿童村中儿童比福利院儿童更加稳定内向。王秀丽等人 (2008年) 在研究成都市SOS儿童村儿童自我意识与人格特征中采用了整群随机抽样, 以PHCSS和EPQ进行测试的结果显示, 其自我意识低于全国儿童普遍水平, 表明儿童村儿童对自己情绪评价较差, 易出现不良情绪。人格特征显示出内向和稳定的特点, 且男童更倾向于缺乏关心他人、孤独的倾向和能力[5]。李永鑫、丁新华 (2000年) 对开封市SOS儿童村儿童人格进行研究,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少年版进行团体施测发现SOS孤儿情绪较一般家庭儿童稳定, 但掩饰倾向高于常态儿童。孤儿中女童的掩饰性和精神质倾向高于男童[6]。陈洐、陈庆良 (2002年) 通过量表法和个别访谈法对福利院儿童56名与105名普通儿童的孤独感与人格特征进行比较, 结果发现福利院儿童比正常儿童更加孤独, 不关心他人, 感觉迟钝。这可能源于儿童期的社会化不良、自我概念偏低、社会交往能力不足等因素。福利院中女童较常态女童更加内倾, 且情绪性高于福利院中男童, 这可以认为是先天因素所致[7]。穆竞等人 (2011年) 在研究中发现孤儿自我意识中的一般自我概念对孤儿的健康水平预测较大, 社会支持对自我意识的预测也比较大。
2 意外事故与病疾孤儿的心理状况
2.1 地震
汪艳等 (2009年) 对401名五年级到初二的地震孤儿和对照组儿童进行自尊水平、同伴关系及其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探查自尊在同伴关系和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作用, 采用自尊量表 (SES) 、同伴提名问卷及中国心理健康量表 (CMHI) 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非灾区非孤儿组的自我肯定和总体自尊水平都显著高于震前孤儿组、震后孤儿组和灾区非孤儿组, 而非灾区非孤儿组自我否定水平则显著低于震前孤儿和震后孤儿。震后孤儿更多的投注于同伴接受, 通过影响自我否定来间接影响心理健康。灾区非孤儿通过自我肯定的中介, 调节了同伴拒绝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震后孤儿的同伴关系更融洽, 这可能正是他们失去亲人之后转而更多地投注于同伴关系, 进行自我调节的结果[8]。
于振剑等 (2008年) 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 、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对经历唐山地震的孤儿在地震灾难发生30年后的人格特点与心理健康状况关系进行调查, 结果发现孤儿患PTSD与EPQ中神经质得分呈正相关, 社会支持与受教育程度与EPQ中神经质得分呈负相关。这一结论支持了孤儿组在地震时承受的心理创伤的严重程度高于非孤儿组, 他们更易在地震后陷入沮丧反应, 心理创伤也很难复原[9,10]。王丽萍等 (2009年) 采用整体抽样方法调查唐山大地震30年后地震孤儿心理健康中也得出相似观点, 震后30年地震孤儿的心理健康水平仍低于正常人群, 个性内向不稳定, 神经质和受灾年龄对焦虑、抑郁有正向预测作用。
2.2 艾滋病
何忠虎、季叶城 (2009年) 对中国艾滋病孤儿生长发育、营养水平与心理健康的研究中发现, 孤儿心理健康弱势明显, 自尊水平降低, 抑郁情绪增加, 且弱势主要存在于男性孤儿中, 女性未见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 我国艾滋病孤儿儿童身心健康脆弱性显著[11]。赵柯等 (2011年) 采用有目的随机抽样方法, 对云南省某地区60名9~15岁艾滋病致孤儿童进行心理状况调查, 结果发现艾滋病孤儿的行为问题比较突出, 孤独感较高。男童在强迫、抑郁、分裂样等方面表现突出, 女童在社交退缩、性问题上表现显著[12]。文博等 (2010年) 用自编问卷辅以个案调查90名中小学艾滋病孤儿中发现, 艾滋病孤儿自卑胆怯性格非常常见, 自我封闭现象与偏激逆反心理明显。
3 孤儿的心理健康干预
3.1 沙盘疗法
沙盘游戏治疗 (SandplayTherapy) 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英国, 它的起源与儿童的早期教育和心理辅导有着密切的关系, 其基本思想:自由与保护、治愈与发展以及发展与创造, 都符合儿童心理教育的基本主张, 都能够在儿童的健康成长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陈思远 (2009年) 引进沙盘游戏对孤儿院儿童的心理健康进行干预研究, 对孤儿院5名孤儿经过3个月81次的团体沙盘辅导与干预, 并采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SPM) 、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儿童社会化量表作为测验问卷, 结合教师访谈与沙盘游戏师观察结果。结果发现, 孤儿在行为、情绪、社会化、学习等方面有所进步。孤儿在品行、多动、不注意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社会认知、体谅别人、自律方面、意志、生活习惯等因子上得分提高。普遍好奇心增强, 到陌生环境更加从容, 弱小的自我意识得以成长, 想像力、创造力有所提高[13]。孤儿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 在日常生活中更能发挥主动性, 在同理心方面进步巨大。孤儿一步步走出自我封闭的空间, 开始向社会、向关心他们的人们敞开胸怀。
3.2 家庭寄养
家庭寄养, 就是指由政府出资, 由福利机构为孤残儿童选择合适的家庭, 由家庭为儿童提供所需的生活照料和服务, 使儿童能够在家庭环境中得到细致的照顾和关爱。
为了分析家庭寄养是否有利于孤儿的社会性发展, 崔丽娟、杨志勇 (2002年) 随机选取儿童福利院儿童和家庭寄养儿童各30名。采用了儿童社会适应量表、信任他人量表和自我容纳量表以及编制的亲社会行为量表, 分别对福利院儿童和家庭寄养儿童进行了访谈, 对比结果发现家庭寄养儿童在社会性发展上优于福利院儿童, 主要体现在社会适应、信任他人、自我容纳和亲社会行为方面。男性儿童更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 家庭寄养儿童与福利院儿童的差异主要是由家庭寄养引起, 特别是在社会适应和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上。寄养时间长短与儿童社会性成长的相关极小。家庭寄养确实有助于儿童的社会性成长[14]。
何彩平 (2006年) 以自编的《儿童幸福感问卷》, 调查了寄养儿童的幸福感状况, 探讨了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家庭亲密度以及适应性等对寄养儿童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寄养安置保障了弃孤 (残) 儿童的生活质量, 其生活各领域的满意度较高。寄养有助于弃孤 (残)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在寄养环境中生活适应良好, 学会了信任他人;在社会交互上获得较多的正向体验, 提高了弃孤 (残) 儿童的幸福感体验[15]。
4 建议
4.1 针对孤儿的人际关系, 幼儿园、小学阶段的老师在教育孤儿时, 对其特点因材施教。国内已有研究者采用社会技能训练, 以团体辅导、归因训练、系统家庭治疗、游戏治疗为手段来改善儿童的同伴关系。对于孤儿不良同伴关系目前还鲜有研究, 但是已有相关方面的建议和尝试, 可以看到有些学者开始对孤儿的不良行为的干预做出一些努力。如采用行为疗法矫正儿童的不良行为 (潘莉珍, 2009年) , 昝飞认为从孤残儿童的行为功能角度对其进行干预更为切合孤残儿童的心理特点。应有计划的对孤儿进行社交技巧训练和自信训练, 恰当的训练计划可以帮助他们更快的摆脱孤独感, 促使其健康成长和健全人格的发展。
(编 者)
一个守墓人多年来每周都要收到一位不相识的妇人寄来的钱,要他买一束鲜花放到她儿子的墓前,他都认真地照办了。后来有一天,他们见面了。那天,一辆小轿车开来停在公墓大门口,司机匆匆来到守墓人办公室,说:“埃特加夫人——就是那位每周都请你为她儿子送花的那个老人——在门口的车上,她病得很重,走不了路,所以请你去一下。”
一位老态龙钟的妇女坐在车上,表情显出几分高贵,但极其衰弱,不久于人世的样子,手上还捧着一大束鲜花。
“我就是埃特加夫人,这些年我每星期都请你买花……”
“放在您儿子的墓前,我一次都没有忘记,请您放心。”
那妇人温和地说:“非常感谢你,今天我亲自来看看,是因为医生说我已活不了几天了。所以就亲自来看一下我的儿子,并亲手来放这些花。”
守墓人很同情地点了点头,他想了想似乎下了一个决心,很小心地说:“我理解您的心情,一个慈爱的母亲的心,白发人送黑发人。但是请恕我直言,我觉得这些花放在这儿多少有点可惜。”
“可惜?”
“正是,鲜花放在这儿,一两天就干了,枯了,没人看也没人闻,那不是可惜吗?其实如果说要悼念死者的话,每年放花一两次也就够了,您说是吧?”
“你真是这么想的?”
“是的,您别见怪,如果我说得不对,就算我没说。我是想起了自己常常跑到孤儿院的情景,那里的孩子们可喜欢花了,可是因为经费问题,院里没法满足孩子们的要求。夫人请想,那里可全是活人啊,他们能欣赏花,可这墓中的人谁是活的呢?谁能看见花呢?”
老夫人没说话,她只是又呆坐了一会儿,默默祷告了一会儿,也不与守墓人打招呼就走了。守墓人这才有些后悔,是不是自己说话太直了,别人受不了了啊?
又过去了几个月,很意外的,这位老妇人竟又来了,更让守墓人惊奇的是,曾濒临死亡的她这回是自己开车来的。
她神采奕奕地说:“我遵从你的建议,定期把那些花送到孤儿院去了,你说得不错,他们看见花可高兴了。而看到孩子们高兴我自己也高兴起来了,我的病竟也渐渐好转。医生们不明白原因,可我自己明白,因为我觉得自己还有用,还不能去见上帝。”
不错,她发现了我们大家都懂得却又常常忘记的道理,活着要对别人或这个世界有些用处才能快活。
【孤儿】推荐阅读:
收养孤儿协议06-25
收养孤儿合同10-29
《雾都孤儿》读书随笔09-11
孤儿的作文800字07-09
孤儿院活动方案10-02
赵氏孤儿案历史真相10-14
赵氏孤儿剧情电影观后有感06-10
关于雾都孤儿的学习笔记10-03
探访孤儿院策划书10-24
雾都孤儿读书心得1000字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