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案(精选8篇)
一、什么是“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是地理学科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整合的结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以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学生的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更应该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通过新经验和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充实和丰富自身的知识、能力。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特点是教师通过巧妙设计教学任务,将要讲授的知识蕴含于任务之中,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学生在完成一个个具体而真实的任务过程中要对任务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并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与探究活动,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最终目标。
二、“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课堂结构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主要环节是:创设情境、确定问题(任务)、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学习效果评价。
创设情境:教师创设教学情境,使学习直观性和形象化,从而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去“同化”或“顺应”所学的新知识,发展能力。
确定任务:在创设的情境下,设计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
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教师提供相应的资料,或者提供收集资料的线索,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再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与探究。
效果评价:学生反思问题解决的过程,进行相互评价或自我评价,教师适当作出点评,并帮助学生作归纳与总结。
三、“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应用举例
以人民教育教材“澳大利亚”一课为例。
“澳大利亚”一课中,共有四大知识模块:拥有一块大陆;低平的地形;古老的动物;发达的农牧业和工矿业。教学时将这四大知识模块设计成七大学习任务。学生则相应地分成14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以澳大利亚的某一特有动物来命名,然后领取其中一个任务,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源和自己收集的材料,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活动,在一个个具体而真实的任务情境中完成对澳大利亚一课的学习。本课内容分两节课完成。
第一课时
1、创设情境
学生知道要学习澳大利亚,已经收集了不少材料,这时再播放一段《悉尼歌剧院》、《大堡礁》、《澳大利亚动物园》的视频片段,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对澳大利亚的探究渴望。
2、布置任务
对“拥有一块大陆”这部分内容,可以设计成:
任务1:角色扮演--今天我来当导游
放暑假了,不少同学想到澳洲游学,可又不知道澳大利亚的位置在哪里,出发时衣服该带多少,语言通不通,乘船去好还是乘飞机好,哪里是澳大利亚人口最集中,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地区,当地人有那些特殊的风俗习惯?请你来当导游,让他出发前对澳大利亚的概况有个总体的认识。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将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联,体现课改基本理念中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增强趣味性,同时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低平的地形”设计两个任务:
任务2:角色扮演--小小地质队
有一地质科学考察队来到了澳大利亚,他们走遍了澳大利亚大陆的各个角落,历尽千辛万苦,终于绘制出了《澳大利亚地形图》,请根据图中的高度表绘制一张“澳大利亚大陆沿南回归线的地形剖面图”,并制作澳大利亚地形模型。
这个任务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以简略地图、模式图等形式,反映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对地理图象和地理事物的理解、想象、分析等思维能力,能把一种表达方法变成另一种表达方法,实现图图转换和图文转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也体现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创新即师生可用于地理教学的经历和体验,因为绘制地形剖面图和制作地理模型在上册已经学过了。
任务3:动动手--我能行
澳大利亚有一独特的自然地理现象,那就是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大自流盆地,那里的水可以自动喷出地表,请解释原因并制作出简易模型说明其原理。这一任务的设计是为了突破难点,同时注意学科之间的渗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古老的动物”重点设计成一个探究任务:
任务4:探究活动--揭开古老生物之迷
展示《澳大利亚国徽图》。在澳大利亚的国徽上,有两种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袋鼠和鸸鹋。澳大利亚还有很多特有生物,如鸭嘴兽、考拉、针鼹等。请你探究澳大利亚特有生物生存的原因。
要求:制作演示文稿,完成地理探究小报告
提示:运用大陆漂移说进行解释。
探究澳大利亚古老生物的生存原因,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开展小组合作与探究,利用计算机收集资料并展示学习成果,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发达农牧业和工矿业”这一小节,设计两个任务:
任务5:探究活动--澳大利亚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
澳大利亚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的美誉,是世界上人均占有羊只头数最多的国家,羊毛产量也始终居世界第一位。可是大家知道吗?澳大利亚本来是没有一只羊的,现在却已盛产羊和羊毛闻名于世。请探讨澳大利亚养羊业发达的原因?
要求:写出地理探究小报告。
任务6:角色扮演--澳方招商引资代表
有一位富商,听说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便有去澳大利亚投资的意向。如果你是澳方招商代表,你将如何进行招商引资?请参考《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分布图》,重点从矿产资源这方面进行介绍。
最后联系实际设计一个任务:
任务7:澳大利亚成功举办了第27届奥运会。悉尼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人们认识了澳大利亚这个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国家。悉尼奥运会优美的环境,深深打动了正在积极筹办奥运会的中国人。于悉尼相比,中国北京承办奥运会,在城市建设、城市环境、全国的旅游、交通及人文环境等方面还存在着哪些优势和不足?
请谈谈你的看法。
3、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各小组领到学习任务之后,先独立思考,充分利用课本,自主学习,独立探究,在此基础上,小组内部成员之间开展合作与协商,运用计算机网络查询资料,整理并制作成展示作品。
第二课时
4、学习成果展示
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展示、交流本组任务完成情况。作品若是地理探究小报告,课后张贴于教室,供大家阅读。(具体见学生作品,略)每一小组汇报交流之后,教师将这部分必须掌握的内容制成课件,展示给学生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特别是一些弱势群体。也体现了转变学习方式,先学后教的策略。
5、学习效果评价
学生反思问题解决的过程,参照老师的课件,进行相互评价或自我评价,教师适当作出点评,并帮助学生作归纳与总结。
评价是很重要的一环,主要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小组相互评价和教师直接评价,以及教师根据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态度进行评价等,充分发挥这些评价在教学中的正面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学生真正改变学习方式,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也体现了课改理念中的“注重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
最后教师围绕澳大利亚的特色进行总结。在复习与巩固阶段,可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目的是使学生既能掌握课标的基本要求,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四、“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前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有利于优化学生的预习效果
预习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效的预习对学生初步理解所学的知识点, 并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听讲有着积极的影响。可是, 笔者在实践中却发现大多数中职教师在航线地理教学中没有要求学生提前进行预习活动, 有的教师即使会向学生提出课前预习的要求, 也仅仅只会向学生提出“课下进行预习”的简单指令。学生因为缺乏明确的预习引导, 达不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因此, 笔者认为中职教师可以在教学前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法, 即在向学生提出预习要求的同时布置与预习内容密切相关的任务, 在任务这一载体的推动下, 学生可轻松达成预期中的理想教育效果。如, 在教学“国内航线概述”这一知识点时, 笔者就为学生布置了如下预习任务:认真阅读教材, 明确航线的概念、国内航线的概念、我国国内航线的分布特征、主要航线等知识。该任务的布置使学生的预习活动有了具体的目标, 有利于他们有的放矢地进行预习学习活动, 这样便在显著提升其课前预习质量的基础上, 为他们更有目的性地聆听教师对学习重点与难点的讲解与阐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此我们可以得知, 教学前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既有利于优化学生的预习效果, 也有利于学生最终获取较高质量的课堂学习效果。
二、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有利于深化学生的学习认知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 教师往往在中职课堂教学中占据着绝对的主体地位, 即教师牢牢把控课堂教学的内容与节奏, 并将教材及教辅资料上的知识点一股脑儿地直接灌输给学生。在上述教学模式中, 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其学习的知识并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所获得的, 而是教师强塞硬给的, 这就使学生很难真正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深刻认知与理解。这也是中职课堂教学效率始终难以全面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针对这一情况, 笔者认为中职教师在组织航线地理教学时, 可以在讲解具体的知识点时恰当引入任务驱动这一教学方法, 即结合所学内容布置给学生特定的任务, 要求学生或独立或团队合作完成任务。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便是他们凭借自身能力深化所学认知的一个过程。如, 在教学“国内主要空港城市介绍”这节内容时涉及“中国航空中枢城市”这一知识点, 笔者就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为他们布置了如下一项课堂探究任务:请从自然地理环境及人文政治环境两个方面入手, 探究北京、上海和广州之所以是中国航空中枢城市的原因。
要求学生自由结合成学习小组, 并以小组为单位查询资料、搜集信息, 并尝试对上述任务进行解答。
这项课堂任务给予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充分权利, 使学生的探索热情大增, 并都积极参与到解决任务、完成任务的课堂学习活动之中。如此, 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便是他们凭借小组合作探究自主构建的, 而不是笔者强加给他们的, 而这一学习认知无疑会产生更为长远而深刻的影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在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利于深化学生的学习认知。
三、教学后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
中职学科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知识与技能兼具的高素质人才, 这就决定了中职院校的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仅满足于教会学生基础的课本知识, 而应侧重于学生实践应用意识及技能的形成与显著发展。因为, 相较于知识来讲, 良好的实践运用能力才是帮助中职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生涯的需求。
而要想更好地达成这一育人效果, 中职教师在航线地理教学结束之后, 适当地为学生布置实践性较强的学习任务。如, 在学习了“民族宗教特色航线”这一章的相关内容之后, 笔者就为学生设置了如下一项实践性较强的复习任务:航空业的飞速发展使民族风情游在消费者群体中越来越受欢迎, 假如你是一家民族宗教特色航线的筹划人, 面对不同的民族宗教你想为旅游者提出哪些建议?
这一任务将学生置于民族宗教特色航线筹划人的角色之中, 使学生站在该角色的角度去思考、去探索、去总结。如此,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他们既夯实、巩固了课堂所学的相关知识点, 同时对所学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锻炼。真正以任务为媒介, 取得了一举两得的良好的教学效果。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现代素质教育理念普及以来备受教育工作者瞩目的先进教学理念之一, 其在中职航线地理教学中的实践运用存在着积极的意义。为此, 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对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科学、合理而恰当的运用。
摘要: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航线地理教学中的实践运用存在着积极的意义。围绕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航线地理教学中的实践运用优势展开了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中职,航线地理,任务驱动教学法
参考文献
[1]刘秀云.中学地理课堂“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反思[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2008 (4) .
关键词:信息技术;任务设计;层次化;任务学习
在众多的教学方法当中,深受信息技术教师们欢迎的当属“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实际教学当中,如何设计出恰如其分的任务也非易事,只有真正地了解任务设计的意义、目的,准确地把握好任务设计的方法、程序,才能真正实现“任务驱动”式教学效果,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本文在博取众家之长之上融己之见,谈一谈自己如何在教学中设计出较好的任务,以达抛砖引玉之效。
一、任务设计生活化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任务驱动”教学强调让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内化伦理。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任务时,不能简单、单纯地为了任务而设计任务,任务的设计应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主动地去学习。我在教学中组织学生为校报设计版面、为校运会设计宣传幻灯片、构思学校网页等等,都起到了增强学生兴趣的良好作用,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在学习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出实际生活中所希望实现的功能,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这样,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到探索的成功感,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
二、任务设计层次化
任务设计的合理与否是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能否成功实施的前提。任务设计的过于简单,往往达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设计的过于困难,又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设计任务的时候教师要多方考虑,全面衡量。
1.要正确理解任务和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是对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以及能力的要求,是任务设置的出发点和依据。任务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通过具体的任务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在确定总体目标后,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内容细化为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任务链”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
2.设计的任务要有阶梯性,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不同的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规律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接受能力等特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如:在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的复习课中,我安排学生为本班的板报设计一个小样,要求:
(1)内容要围绕本班下一次的板报主题(合作学习专题),并根据这个大主题定自己小主题。
(2)小样应含有图片、艺术字及各种字体风格。
(3)小样应含有表格。
(4)小样最好有图文框。
(5)可以用绘图工具栏中的绘图工具布局。
这样就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其中的基本要求能够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较高层次的要求则可以使能力强的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
三、任务设计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讨论稿)》指出,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涉及了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的问题。因此,我们在进行任务设计时,也要充分关注其他学科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情况,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实现课程整合。这样的好处是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使任务具有亲切感,同时,也会引导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反过来促进信息技术的提高,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例如:在进行“学做贺卡”教学任务的设计时,可以与美术课紧密结合起来,把美术课的一些非技能训练内容,在“绘制图形”教学时进行整合;在进行“上网获取信息”教学任务的设计时,通过寻找家乡的风土人情,将政治和语文教学融合到信息技术课,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了情操,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四、任务设计与合作学习的结合
传统的任务教学只注重学生完成的结果,而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交流和协作能力。因此我们在进行任务设计时,还须考虑任务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对于基本要求类的任务学生可以独立完成,对较难的任务学生则可以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合作学习任务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小组各成员的分工需要,应让任务的完成必须依赖于小组内全部成员的努力,并能把总任务分解成小组内不同能力类型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的分任务。这样可充分调动小组内每个成员的积极性,让他们体验到合作带来的效率,并促进小组成员间的情感交流,从而促进合作意识的增强和合作能力的提高。
在设计《制作电子贺卡》这一课的学习任务时,我尽量考虑小组内每个人的分工需要和层次,充分发挥每人学生的作用,让小组内所有的学生共同努力,让小组内不同能力类型的学生都能独立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以保证学习的有效性。美术功底比较好的同学可以画图,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可以写新年贺词,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强同学负责电脑操作,最后组长总结、展示自己组的作品等。这样,在整个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既考虑到个体的差异,发展了个体的特长,培养了合作意识,达到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真正落实到了实处。
五、任务学习的评价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不能草草总结了事,这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及时恰当的评价就很有必要。一方面便于进行总结和反思,及时汇总、解决前期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方便了后面知识点学习的铺垫和过渡。评价任务可先以小组为单位,对照设计的评价,由小组的各个成员先进行交流、讨论、评价,对不完善的地方作相应的修改,然后利用广播教学软件展示各个小组的作品,进行组与组的集体交流,最后再由教师做出总结性评价。教师的总结性评价除了有对学生成果的静态评价外,还应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动态评价,如学生的学习态度、探究的方法等。适时、恰当地评价任务既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氛围,又能在评价过程中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成效。
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从以上几个方面不断完善教学任务设计,用任务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体验交流、合作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进一步体验到了“任务驱动”教学的优势与效果。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教学无止境、研究无止境,我将和同行们一起在教学中不断学习,研究,反思,实践,逐步提高自己教书育人的本领。
参考文献:
[1]李冬梅,李艺.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继承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1-01.
[2]刘兴强.浅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09.
一、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注重“教、学、做”一体
计算机系从2008年开始要求专业核心课程和精品课程构建符合工作岗位实际的课程标准,要求各专业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明确课程培养目标及其在专业培养中的定位,根据职业岗位群的核心能力,将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融入到课程设计中,开展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融“教、学、做”为一体,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同时,计算机系积极推进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的改进,普及项目驱动、行为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与行业、企业合作将实际工作项目引入到课堂教学中,鼓励教师走出教室、走进实训室、走进企业,将教室、实训室和企业合为一体,重点提倡教师采用互动式教学,重视让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学生做中教,重视教学模式的改进,融“教、学、做”为一体,如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注重课堂教学效果提高,鼓励学生参与,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推行考核方式多元化,实行多种考核制度改革
同时,学院要求各专业结合自己的实际,以考核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根据课程特点、教学内容、教学阶段等采取多种考核方式,同时建立考核知识、能力和技能的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考核指标能够量化尽量量化,不能量化的要进行可操作的程度描述。
一是推行考核方式的多元化。近年来,学院加强了课程考核的改革力度。首先是在考核内容上,强调考核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考核的方式上,根据课程特点采用不同的形式,专业课程以能力考核为主,考核中采用笔试、口试、上机实际操作、课程设计等方式;重视对学生德育和技能的考核,扩大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检测;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学生可以提交项目报告、规划方案、网页或网站设计成果等,结合过程考核及企业考核评定出考核成绩。对于专业操作性强的课程,实行学生上机操作,老师现场打分的方法,促进了学生实践技能水平的提高;学生在实习实训期间考核则以工作成绩和平时表现共同评定,对测评不合格的学生则继续实习,严格要求,严格考核,确保实习实训质量。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能力培养结构,计算机系改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为毕业综合实践,可以根据专业的特点,学生可以以实际作品、方案设计、实践课题、生产性实训和调查报告等形式作为毕业综合实践考核载体,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目标。
二是实行“以赛促学”手段。在每学年学院技能大赛中,对于可操作性强的核心课程如《动态网站开发》、《C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都设置了竞赛项目。在技能大赛中,扩大学生获奖面,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技能大赛,“以赛促学”的手段,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了计算机整体教学水平。
附:佐证材料
《动态网站》项目式教学材料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材料
任务驱动教学以任务为主线,师生围绕任务互动,学习以“完成任务为标志”。任务是问题提出的表现,是一堂课的核心,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是联结知识与能力的桥梁,是教学设计的关键。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任务特指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的某个或多个实际问题。任务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封闭型的,另一种是开放型的。
任务的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是问题提出的表现,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为此,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堂的实施过程中,在设计任务时要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任务设计以教学目标为依据
首先,明确具体教学目标,将课程目标细化并渗透到任务中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层面的目标相互渗透、有机联系,共同构成高中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具体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不同层面信息素养的综合提升和协调发展。任务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教师在总目标的框架上,把其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将具体教学内容细化为多个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课程目标。
其次,正确认识教学目标的完整性,使任务设计有的放矢。一方面,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整体过程,任务的设计要兼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次,避免教学目标的片面化,注重不同层面信息素养的综合提升和协调发展,不能人为地割裂三者之间的关系或通过简单活动孤立实施。另一方面,教学目标的完整性并不是牵强附会地将信息素养的各层面都融入一两个任务中去实现。注重任务的真实性、趣味性
任务的真实性是指创设密切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任务。具体讲:一是涉及学生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二是涉及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减少知识与解决问题之间的差距,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另外,配以任务的趣味性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挑战欲。任务设计要有层次性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已有基础上得到较好的发展。而学生在智能水平、性格特点、认知风格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别,学生信息技术水平更是千差万别。因此在进行任务的层次性设计时就必须考虑到两方面的问题。
1)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分层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其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教师规定任务最低层次的标准,再逐步提升。例如,有些掌握得比较好的学生很快就能完成基本任务,这时就要求教师根据其完成情况及时提出更高层次的相关任务,让他在体验成就感的同时保持更强的学习动机。
2)在设计任务时要注意由点及面、逐步推进,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方面都由浅入深渐进发展。每个封闭型任务的知识点一般不能多于两个以上的重点、难点,否则会因为太难而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规模要小,因为规模小则容易完成,就会产生一种成功的自豪感,并且在多个封闭型任务之后要适当地设计开放型的大任务,以便整合知识,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应用、合作能力。恰当把握任务的开放性程度
任务的开放性主要指:一是完成任务的方法或者途径应该是多种多样的,避免学生死记硬背操作步骤;二是任务的成果形式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教师为了让学生领会任务,需要对其进行描述或提供任务的样本,这些只是参考,应避免学生刻意模仿。
任务的开放性是以完成基本操作为前提的。例如,在学习使用画图工具时,要求学生设计一副“春天”的图片,一种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随意创作,只要能描述春天就可以了;一种给出画面中必须包含的元素,此外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来组织画面。显然,前者开放性更强,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表现自我,但是不能避免学生可能使用单一工具完成整个任务;后者要求有些苛刻,可以促使学生使用更多的工具来完成任务,又不至于要求死板,压抑学生表现自我内心的欲望。可见,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就要适度控制任务的开放性程度。
一般而言,封闭型任务的开放性相对要低,开放型任务这方面要求较高。学生任务设计时应把信息技术和相关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以培养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由于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亲自上机动手实践远比听老师讲、看老师示范要有效得多。因此,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应增强任务的可操作性设计,使学生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完成任务。■
内容摘要:名著阅读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现实的教学情况普遍并不理想。中学名著阅读教学实际情况与课标要求、高考指向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而任务驱动下的阅读教学组织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名著阅读教学效果。
关键词:任务驱动 名著阅读 教学策略
一.中学名著阅读教学与高考考察深层指向的脱节
名著阅读是整本书阅读的最典型的体现,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难点,却也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构建的重要一环。学生名著阅读能力的养成,是其语言、思维、文化、审美多层次的提升过程。然而,由于名著阅读文本本身存在理解上的困难,学生阅读能力的欠缺,实际教学过程中效果仍然不显著。一是高考的功利性对名著阅读教学指导的偏差。以江苏高中生的名著阅读实践为例,用高考的形式对名著阅读情况进行考察,并且《考试说明》框定了十余本名著作为考察范围,为了追求分数,教师研究命题特点,将所考名著的情节梗概、人物分析等内容整理出来使学生快速消化,以题库等方式进行针对性训练,用这种方式替代学生独特的阅读经验,使名著阅读成为“伪阅读”与“不悦”的读。名著阅读不仅未能成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建构的助力,反而成为其负担。二是名著阅读停留在表面功夫。学生始终在文本的外围,围绕着相关讲解,对文本进行一些简单的理解与识记。学生停留在欣赏的层面,不能以解读者的姿态对文本进行“向我性”的解读,掌握了这个文本却没有掌握这一类文本的阅读方法,名著阅读最终指向的思维能力的提升也并?]有实现。
而在实际的高考中,命题者显然对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有明确的较高的要求,考题的深层指向是对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考察:
以江苏高考名著阅读题为例:
☆2013年第23题(2)
《边城》中,二老说:“爸爸,你以为这事为你,家中多座碾坊多个人,便可以快活,你就答应了。若果为的是我,我要好好去想一下,过些日子再说它吧。我尚不知道我应当得座碾坊,还应当得一只渡船,因为我命里或只许我撑个渡船!”“得座碾坊”和“得一只渡船”分别指什么?“我尚不知道我应当得座碾坊,还应当得一只渡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14年第25题(1)
《红楼梦》不同的版本中,凹晶馆联诗一回,黛玉的名句,一为“冷月葬花魂”,一为“冷月葬诗魂”。请从小说情节和主题两个方面,分别说明“葬花魂”与“葬诗魂”的依据。
☆2014年第24题B选项:
茅盾《子夜》主要描写光怪陆离、大开大阖的都市生活场景,仅第四章写到双桥镇的农民暴动,所以此章游离了整部小说。
以上三道题目就体现了命题者在题目命制过程中体现的对学生名著阅读能力要求的跃升。第一道题目,围绕主要情节展开,只须学生对文本进行赏析,对文本内容有所认知,基本能答对此题;第二道题目,则须要学生结合相关情节,站在全书的角度进行理解,实现名著的立体感知,继而解答此题;而第三道题目显然对学生思维能力有了更大的要求,要求学生勇于去质疑、批评文本。综合这三道题目,命题者分别要求学生在名著阅读上实现由欣赏文本到理解文本,进而实现文本批评的提高,指向了阅读思维的纵深构建。
而在现实的教学中,名著阅读教学浅尝辄止,教学零散不成体系,教学目标指向不明,教学缺乏好的任务驱动,学生阅读不够深入,也势必不能达到设想的能力层级。
二.新课标对整本书阅读的要求
2018年新发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提出了“整本书阅读”的概念,将“整本书阅读”列为18个学习任务群之首,对名著阅读学习做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些要求是系统的、具体的、操作性强的。就目标来讲,新课标从知识与能力、方法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分别作了要求;就过程而言,对学生、教师、课程资源也作出了相关要求,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展开,对名著阅读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
没有整本书阅读就没有真阅读。以往的名著阅读往往被称为“课外阅读”,名著阅读大多是教师以假期作业的方式布置给学生,至于学生是如何读的、效果如何,都没有实际性的反馈。“伪阅读”普遍存在于教学过程当中,主要表现在:名著阅读的功利化、速食化,教学随意松散,缺乏科学的教学评价等。这样的伪阅读显然不是我们应该倡导的。
学生是名著阅读的主体,真阅读归根到底是学生的阅读,但是真阅读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此新课标就整本书阅读对教师也提出了要求。“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提出专题学习目标,组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与交流。教师应以自己的阅读经验,平等地参与交流讨论,解答学生的疑惑。”[1]
引导学生进行真阅读则必须要对他们进行方法的指导。学生须要能够正确地认识文本,甚至学会“批评文本”。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建立在理解文本、鉴赏文本的基础上,通过阅读文本从“向他性”向“向我性”转变。通过阅读来发散思维,从而达到真阅读的目的,同时这也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思维的提升与发展”的要求与反映。
三.任务驱动下实现名著阅读教学的策略
基于上述要求与现实情况,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行名著阅读,任务驱动下的阅读教学是相对高效的。任务驱动阅读教学要求教师以“任务”为中心,教学活动围绕任务展开,教师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个典型的任务中,引导学生在强烈的问题驱动下,通过已有知识经验和多维互动来完成任务,达到有效阅读的目的。
1.促进思维的任务驱动
思维作为语文核心素养之一,在阅读教学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过去的语文阅读教学过于注重功利化,强调死记硬背,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在名著阅读教学的课堂中设置合理、贴近文本的任务驱动,促进学生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拓展,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具体做法有:1)利用收集图片、视频的手段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红楼梦》林黛玉的人物形象时,在学生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布置让其收集认为最符合林黛玉人物形象的图片并说出理由的任务。文字阅读运用的是人的抽象思维,通过查找图片的方式,将学生对人物抽象的理解转换为直观形象的感知。这样的任务驱动,与文本阅读紧密结合,能够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增强文本阅读的形象感。2)引导学生利用图表的形式理清人物关系和情节故事,强化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例如在《三国演义》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梳理描写关羽的情节加以归纳概括,并用图表的形式理清关羽从“温酒斩华雄”到“败走麦城”及最终走向人生终结的脉络。诸如此类的任务驱动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人物形象,把握重要情节。3)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进行有效追问,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教学《哈姆莱特》时,布置查阅写作背景、文本相关的文艺评论等任务,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思考交流“哈姆莱特的悲剧仅仅是命运悲剧吗?”的问题,利用时代背景的知识向学生追问哈姆莱特成为悲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维思考。
2.促进理解的任务驱动
名著阅读的最基本要求是对文本的理解,然而由于文本本身存在的阅读障碍,势必导致在阅读过程中的理解困难。教师须要巧妙地设置相关任务驱动促进学生的理解,搭建文本理解与思维能力之间的桥梁,促进对文本的深度解构。比如,在《呐喊》的阅读教学中,设计“将小说中所涉及的人物进行分类”的任务,通过人物分类引导学生理解鲁迅对“庸众”的认识。同时,为了更好地对“庸众”这一概念进行理解,教师可以补充鲁迅的一些杂文,以及鲁迅的相关人物传记,以此加强理解。积极构建以名著文本为核心的阅读任务群,以此推动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发展,加深思维深度,培养有深度的理解能力。在这一任务驱动中,必须要看到教师积极引导的作用。黄厚江提倡“整本书阅读教师要先读”,教师要多读,更要先把名著读懂、读通、?x透、读深入,才能发现和确定一本书的教学资源,[2]把它转化为名著教学中的任务。促进理解的任务驱动,教师的阅读是第一步。
3.促进写作的任务驱动
名著阅读教学对写作教学具有积极的迁移作用,设置合适的任务驱动可以实现两者之间的正向迁移,实现读写之间的相互促进。如,在进行名著《水浒传》的教学中,让学生仔细阅读鲁智深、李逵的相关情节与具体描写的语言,进行对比阅读,发现两个人物性格之间的异同点。同样是粗犷的人物形象,鲁智深是粗中有豪,李逵是粗中有细,比较这两者之间语言描写上的差距,进而进行迁移,指导学生习作中也可以借用相关手法。名著作品往往在语言、情节等方面具有典范性,可供学生作为习作的借鉴。教师应当抓住其中可供迁移的教学点,巧妙设置驱动任务,激发学生探求兴趣,进而实现这种读写之间的迁移。助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用阅读教学促进写作教学。
四.整合与开发外部资源促进整本书阅读
以学校为开发主体,语文学习所利用的各种课程资源的总和就是语文校本课程资源,校本课程资源也分为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3]校本课程资源对课程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名著阅读的过程对校本课程资源的依赖更要显著。
从校内资源来讲,教师、课堂对于名著阅读教学的策略文章已有讨论。此处着重阐述校外资源对于名著阅读的影响。校外资源主要有社会环境,包括民族文化背景、时代变革特征、社区教育条件、大众传播媒体、教育研究机构、家庭环境等。从教学的角度来讲,校外资源的开发与整合相比校内资源是难以控制的,但是校外资源对学生名著阅读产生的影响却不可忽略。尤其是家庭教育,父母应当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安排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有条件者可以陪读,鼓励其主动思考以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同时,民族文化背景、时代特征都是丰富的资源,我们倡导学生不仅要读有字之书,更要读社会这本无字之书,学生通过旅游,网络资源等途径都能很好掌握民族文化与社会环境,对理解文本、形成自己的思考意义匪浅。
整合与开发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对促进整本书阅读的意义是巨大的,但是这些途径应该是建立在配合教师设定的任务驱动之上的,只有通过整合资源,校内外配合才能使校本课程资源发挥其最大的功效。
五.结语
反思现今名著阅读教学快餐式、功利化的现状,根据新高中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新要求,我们提出了从任务驱动这一角度出发展开的一些教学策略,但是名著阅读教学仍然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深水”难题,仍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以期让学生在“悦读”的过程中享受阅读带来的独特生命体验。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2]黄厚江.整本书阅读教师要先读[J].中学语文教学,2017(10):17-19
[3]倪文锦,谢锡金.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4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
(一) 任务的设计
1.“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
教师在计算机课程总体目标的框架上, 将总目标细分成若干个学习模块 (大任务) , 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 (大任务) 分解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小“任务”, 通过这些小“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例如“因特网的教学”这一部分可以分为这样几个大任务:“在因特网上浏览信息”、“在因特网上查找信息”、“从因特网上下载信息”、“在因特网上收发电子邮件”等等。对于“在因特网上收发电子邮件”这个大任务又可以分为:“写信与发信”、“收信与读信”、“回信与转信”、“信件的分类和整理”等小任务;针对“写信与发信”这个小任务, 又可以划分为:写信、发信、在信中夹一张照片、发送一个或多个文件、发送一段录音等子任务。同时, 每个“任务”的分解、编排要注意分散重点、难点。每个“任务”设计时要考虑“任务”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 前后“任务”之间的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 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目标顺利完成。
2.“任务”设计难度要有针对性和差异性。
任何时候, 学生之间都存在着差异, 因此, 作为老师就要“因材施教”, 进行教学“任务”设计时, 要充分考虑学生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 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遵循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设置不同的任务, 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 这样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任务,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确保绝大多数学生能学有所得。具体可按照“最基本的任务”、“提高性的任务”和“开放性的任务”来进行设计。最基本的任务由教师给出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步骤, 学生模仿教师按照样例完成。提高性任务要给学生留下自由发挥的空间。开放性的任务, 教师只提出一些要求, 其内容和形式完全由学生自己去组织安排。
3.“任务”设计要注意解决问题多元化。
引导学生从各个方向去解决问题, 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 防止思维的绝对化。在教学过程中, 培养学生产生大量疑问、不受固定模式约束的能力, 还要鼓励学生学会大胆猜想、判断, 并将其猜想作为逻辑推理的一种形式和发展学生创造力的一种重要手段, 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式, 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 开阔思路, 增加完成类似“任务”的能力,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能够尽可能多地产生学习迁移。例如, 在学习如何退出Word程序时, 可以用右上角的“关闭”按钮, 此时也提出还可以用其它方法来退出, 一是让学生明确还有退出程序的方法, 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本知识;二是明确退出程序方法的多样化, 防止学生思想僵化, 做到会思考、会创新、会实践。
4.“任务”设计时要关注任务的可思考空间。
“任务”设计要注意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探索和自我开拓的余地, 培养学生用探索式学习方法去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计算机课程是开放性的、知识更新极快的课程, 计算机教师在教会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同时, 更重要的任务应该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任务驱动”正好给了学生这样一个机会。例如, 在WORD制作贺年片, 插入图形时, 一般学生只用书上讲的方法, 这时, 教师应给学生思考能否将自己的具有个性绘画插入, 网上的精美图片插入, 将自已的照片插入等, 更有学生提出用其它工具软件来制作更具有个性特色的作品, 让学生去操作、尝试, 他们就会体会到自己探索的成功感, 从而充分激发起学习兴趣, 调动起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
(二)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入有关概念时, 往往是按“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的顺序, 然而,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引入新概念、新知识时, 是以“提出任务→分析任务→探索研究→评价检查”的顺序引入有关概念, 展开教学内容。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操作过程中, 获得感性认识, 掌握完成任务的方法, 最后要适时地加以总结, 概括其一般的规律, 实现从现象到本质, 由感性到理性的过渡。1.创设情境, 提出任务。在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 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 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 (下转第161页) (上接第183页) 使学生的学习直观性和形象化, 实现积极的意义建构。因此, 提出任务时, 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以及声音、文字和语言、符号等多种信息的功能, 从声音、色彩、形象、情节、过程等方面, 设计出具有某种“情境”的学习“任务”, 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探索实践, 激发学生联想、判断, 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2.分析任务。提出任务之后, 教师不要急于讲解, 而要让学生讨论、分析任务, 提出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事情。提出的问题中, 一些是以前已经学习过的, 这些问题学生自己就会给出解决方案;另一些是没有学习过的, 即任务中的新知识点, 也是这个任务所要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最好都是由学生提出。在学生最初还没有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时, 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示, 根据实际情况, 提出问题时, 要采用先粗后细、逐步求精的方法。3.探索研究, 完成任务。任务分析后, 就需要学生通过上机实践完成任务。学生可以先通过自主探索或者互助协作开展探究活动, 围绕主题展开学习, 查阅信息资料, 进行尝试探索, 完成对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一些学生还会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 这时教师要随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帮助学生完成任务。4.评价检查。根据计算机课程的特点, 教师应关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 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 以及获取知识的经验与教训, 使其真正得到提高, 不应过多地看重学生所获得知识的对与错。课堂评价是对学生能力的客观评价, 应该既符合社会的要求, 又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要特别注意, 不仅要指出学生的优点, 也要看到学生的弱点, 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每个学生每完成一个任务, 都必须交流展示, 大家讨论评点, 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反馈。评价的内容包括:是否完成了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熟练应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学间相互协作的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三) 总结
教师进行“任务”设计和实施时, 要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统筹兼顾, 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操作性“任务”, 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 真正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训练他们的各种创造性思维, 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摘要:“任务驱动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 其基本特征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关键是“任务”设计和实施。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设计和实施
参考文献
[1]陈建军.浅探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任务”设计[J].河南农业, 2007 (2) .
[2]俞惠.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法[D].东北师范大学, 2006.
【关键词】任务驱动式教学 任务设计的原则 任务设计的特点
在任务驱动式教学中,虽然强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是任务的完成者,但这并不表明可以忽视教师在其中的作用,相反教师的作用更为关键,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其中,教师首先要做的是设计任务,因为设计任务是任务驱动式教学获得成效的关键。下面笔者结合相关教学实践来谈谈任务驱动式教学中任务设计的原则和特点。
一、任务驱动式教学中任务设计的原则
(一)情境原则
在任务驱动式教学中,影响任务的关键在于任务情境,任务情境将直接影响任务的确立,恰当的任务情境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有利于学生主动地理解任务、分析任务,任务情境关系到任务驱动式教学能否顺利进行,恰当的任务情境成为了实施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前提条件。任务情境应注意与现实生活相适应、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相联系、与教学目标相联系。
(二)反应原则
任务要包含处理信息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包括理解、分析、综合、评价、反应、协商、争论等。让学生面对一个真实复杂的任务并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在开发问题解决策略的同时,获得基础知识和技能。也就是任务驱动应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反应和认知反应。
(三)交际原则
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都要有真实的交际机会和行为。例如,就任务交换意见、策划方案、选择方案、选择方法、寻找信息等。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主动从真实的任务情境中提取出抽象的、为了整体目的创造的而具有创新性的任务,根据这个目标任务的大小、难度决定是否分化目标任务(保障知识的结构性),确立可行性阶段任务,在分析任务的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为了完成任务,搜集有关任务的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究新的知识,促使学生主动地建构新的知识。
(四)复杂原则
任务要有难度,学生不能一下子完成任务,也就是这样的任务完成并不是“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而必须是“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由于“学生常常因为缺乏某种经验(某种其他领域或当下学不到的事实性知识、某种操作、某种策略)及经验的良好组织而导致问题解决受阻”,即学生无法形成解决问题的适宜经验结构,出现新的认知障碍时,教师就要提供线索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把经验组织起来,形成解决问题的适宜结构,使学习者在问题理解的最近发展区上得到及时的支撑。
二、任务驱动式教学中任务设计的特点
在以上任务设计原则的指导下,具体而言,我们在进行任务设计时应体现以下几个特性。
(一)趣味性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导,也是开展好活动的关键所在,要使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就要新颖、有趣、富有吸引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们的任务设计同样应该注重趣味性,让学生能够被任务中的趣味所吸引,快乐地接受挑战性任务。
例如,苏教版国标教材三年级下册“分类统计”一课(教材第94页),低年级的学生特别喜欢小动物,由此教材创设的“动物运动会”情境学生就感到特别有趣,尽管这样的情境是虚拟的,但学生会把动物运动会想象成人的运动会来解读,所以这样的虚拟情境不仅具有趣味,同时也具有人味。
不过,这样的情境尚够不上任务,因为学生统计的动因仍然出自教师的要求,而不是学生为了解决一个生活问题而自发的需求,也就是说,这样的趣味情境只是为学生提供了素材,还算不上为学生设计了任务。
要让上述指令式教学成为任务驱动式教学,我们可以再附加设计这样的情境:“举办运动会,如果你是裁判长,那么你需要知道什么?如果你是厨师,那么你需要知道什么?”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出按运动项目和动物种类的分类统计,从中让学生明白:“完成的任务不同,分类的标准不同。”这样的教学不仅有情有理,而且有根有据。这样的情境才是任务情境,依然具有趣味性。
(二)真实性
让学生完成真实的任务和研究真实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实用价值,从而形成自觉的学习习惯。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提供给学生明确、真实的问题情境或应用情境,让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体会和学习知识,从而掌握知识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动机,使学生感到学习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真实的实际任务越多,学生应用现实生活知识的机会也就越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越强。
例如,苏教版国标教材五年级下册“倒推”一课,教材上的两个例题还不属于实际生活的真实性问题,而属于数学研究的构造性问题,因为在实际生活中,对已经发生的事件,大多是已知起始状态,像例题中求“原来”有多少属于人为要求,是为了倒推而倒推。所以,例题中的问题还达不到任务设计的要求。
那么,怎样的问题情境可以成为任务情境?我们可以这样思考:什么情形下真的需要用到倒推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于是,我们就不难在生活中找到这样的真实例子,比如在计划行程的时候,应该最迟什么时间出发,人们经常采用倒推的策略来解决问题,这样的任务就是真实可靠的,真实的任务学生才有强烈的需求。
(三)适切性
任务设计除了要考虑情境的真实性,还要考虑情境的适切性。任务反映的事情,学生应该感到比较熟悉,而不是离学生实际比较遥远,并且任务反映的事理,应该是学生有能力解决的问题。另外,如果有多种任务设计方案,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实际选择最佳方案。
例如,苏教版国标教材五年级下册“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一课,例题中的求和问题只是为了框数这一操作方式而设计的,没有实际的意义。怎样让框数这一行为变得有实际意义呢?
一位教师设计了“体育彩票问题”作为任务情境导入——“在开出的一组数字中选对两个连续的数字,可以中五等奖”。此时,框数就成了一种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自觉行为。用“彩票问题”作为一种探究任务,可以驱动学生为了解决生活问题而研究其中蕴藏的数学问题。不过,“体育彩票开奖”的生活问题不是所有学生都熟悉的,特别是农村孩子,所以把“体育彩票开奖”设计成任务情境不是十分理想,因为它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远。
(四)挑战性
任务挑战性的实质在于激起学生强烈的思维活动,通过思维活动促进外部知识与内部认知结构之间产生实质性的互动,从而促进认知结构的不断发展。挑战性任务应对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思维水平、学习方式引起挑战,并引起学生一定的“焦虑性”心理反应。
例如,上述“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一课,有一位教师设计了“电影票问题”作为任务情境导入——“在100张电影票中选择两张连号票,一共有多少种选法”?结果学生凭借直觉一下子说出了正确答案,其原因是这样的任务缺乏挑战性。
还有一位教师设计了“旅游问题”作为任务情境导入——“小明一家准备在今年暑假组织一次五日游,在安排日程时,小明一家能有多少种选择”?这样的任务情境比较理想,一是“旅游问题”比“彩票问题”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二是“五日游”比“两张连号票”更具有挑战性,对此学生会主动采用化难为易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较少的一组日期数(例如1~10十个数)、每次框较少的数(例如每次框两个数)开始研究,从中寻找规律,然后运用发现的规律去解决这一生活问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不仅知道了什么知识,还知道了知识有什么用,并知道了用什么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整个学习过程,不仅显示了规律本身的实用价值,而且突出了“找规律”的过程价值。
(五)应用性
现代建构主义的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生活情境是知识经验建构的最可靠的生长基地,它是知识经验得以产生并保持其生命活力和价值的根本条件。如果学习的知识能够应用于生活,那么我们也可以围绕学以致用来设计任务情境。不过,有时候生活情境还不一定构成任务情境,包含任务的生活情境应该凸显知识的生活应用。
例如,苏教版国标教材三年级下册“平均数”一课(教材第92页),教材创设了“套圈比赛”的生活情境,如果我们给它加上比赛目的——“如果要选出优胜组,如果你是教练,会怎么选”?这样更符合生活了,因为有意图才算是真正的任务——生活中常见的选拔任务。此时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会想到看哪一组套得准一些,于是教师就可以顺势组织学生探究比较方法——求平均数。从知识任务看,求出平均数比出优胜组后就已经完成了教学任务,但从选拔任务看,这还不够,教师最后还应该让学生明白在实际选拔的时候,除了看选手的整体平均水平,还要看选手整体水平的稳定性,两者综合之后才可能作出选择,这是实施任务驱动式教学才会产生如此的延伸功能,它让学生的视野从“就题论题”的解题拓展到了“就事论事”的解决问题,让学生对“套得准”有了更为完整和正确的理解。
(六)开放性
开放性强调在任务设计时,要给学生以发挥的余地。要设计任务中的“可扩展点”,使任务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使学生有创造的机会。任务的完成只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在完成任务之后,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条件与需求,可以由任务中的“可扩展点”作进一步的发挥与完善。
例如,在“认识钟表”正式教学之前,我们可以在学期初就在教室前面挂一只钟,每天问学生:“现在是什么时间啦?”因为老师每天都会问,特别有同学已经会的时候,学生会自发地揽下这一学看钟表的任务。此时他们学习的渠道是开放的,可能会求教于父母,也可能会求教于同学,也可能会凭自己的能力慢慢琢磨明白。
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是比较成熟的建构主义教学方法之一,它认为教学要创设真实的、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从而使教学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由此我们不难发现,要让任务成为“锚”,及时“锚定”学生并驱动学生全身心投入到为完成任务的知识学习之中,我们就要重视任务设计的两个显著特性——真实性和挑战性,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具有感染力,吸引学生孜孜不倦地学习。
参考文献:
[1]管国贤,严育洪. 任务驱动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江苏教育研究,2012(8).
[2]严育洪.课堂的突围与开放[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案】推荐阅读:
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07-04
任务驱动教学设计方案07-16
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09-17
基于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研究10-24
任务驱动型作文讲评教学设计05-31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11-18
如何应用“任务驱动”法进行信息技术教学09-09
机械工程实践教学任务驱动模式论文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