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问题解决教学”,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精选9篇)
东台市三仓镇中学
杨龙进
【摘要】“问题解决教学”所追求的是教学中对人格发展的长期隐性的效应。运用“问题解决教学”进行数学教学,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求知欲。“问题解决教学”的数学教学结构分四个基本环节:具体问题数学化;数学材料逻辑化;逻辑知识应用化;课题学习反思化。
【关键词】问题解决教学、建构主义、问题情境
一、“问题解决教学法”的背景
自20世纪80年代,美国数学教师协会在《关于行动的议程》中提出“必须把问题解决 作为学校数学教育的核心”起,关于“问题解决”的教学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重视。在我国,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问题解决对传统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甚至教学评价都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数学教育工作者纷纷对“问题解决”的教学积极倡导和探索,认为“以问题解决为主导”是改革我国数学教育的突破口,将对数学教育与数学学习、对改善数学差生、对中考高考试题的改革等显示出它应有的威力。山东省临沂师范学院提出了“问题解决教学”的研究课题,并成为原国家教委“师范教育科研课题”。该课题于1996年7月启动。我在几年前看了该学院李红婷老师的相关论文以及该学院课题组“问题解决教学”的实验报告后,在我所任教的班级中,按照自己的认识,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数学问题解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进行了教学实践与探索,并在中考中取得了好的成绩。
二、“问题解决教学”的主要理论依据
“问题解决教学”的研究是从教学方法的改革入手的。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寻找一种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充分思考,并在思考的基础上主动作答。马赫穆托夫的《问题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给我们提供了思路。他关于创建问题情境、对话设计、“问题教学”的组织等思想,指导我们构建了“问题解决教学”。教师通过问题设计或认识性作业,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学习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后,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探索学习”,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在具体问题的数学化过程中,以明确课题学习目标,发展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及合情推理为主要活动内容;在数学材料的逻辑化过程中,以明确数学逻辑化处理方式,发展形式逻辑思维、抽象概括和表达能力为主要活动内容;在数学理论的应用过程
中,以提高学生应用意识,发展辩证思维和实践能力为主要活动内容;在课题学习反思化过程中,以理顺学生认知序,明确知识系统结构及数学思想方法为主要活动内容。
“问题解决教学”遵循:淡化形式,注重实质的原则;创设情境,自觉学习的原则;积极推进,循环上升的原则;实出过程,激励探索的原则;联系实际,注重实践的教学原则。
“问题解决教学”形式的数学学习,是学生自觉进入问题情境后,以“实践、探索、体验、发展”为中心主动开展的“探索学习”。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和实验等实践活动,去寻找事物间的联系、提出数学猜想;通过探索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课题结构,明确课题学习目标;在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过程中,获得数学情感体验,理解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的感受,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建立起数学学习的信心;在主动进行的探索学习过程中,随着探索层次的渐次递进,获得发明、发现。数学学习的实出特征是:个性化、主动性、过程性、活动性和合作性。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张建伟在《基于问题的知识结构》中指出:建构主义者提出了许多改革教学的设想,而基于问题解决来促进知识建构则是其中的一条核心思路。问题解决活动需要个体运用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将当前的问题情境同化到已有的经验结构中。而原有知识的运用并不是原封不动的套用,个体需要针对当前的具体问题,对原有的知识做一定的调整改变,即原有的知识经验会顺应于当前的问题情境,因此,知识的应用过程也是一建构过程。问题解决活动中的同化和顺应是知识经验建构的机制所在,恰恰在这一点上,问题解决活动和学习活动得以汇通。由于问题及其解决方式的不同,问题解决在知识建构中的作用方式也会不同,问题解决活动可以通过巩固/熟练、深化/整合、建构新知识三种不同的方工式导致知识经验的发展。
(一)巩固/熟练。问题解决作为对原有知识、技能的应用,同时可以巩固相应知识的记忆保持,提高相应技能的熟练化程度。
(二)深化/整合。当所面对的问题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经验的一定的距离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习者常常需要同时激活多方面的相关知识,并综合起来做一定的推理和转化,以形成解决当前问题的思路,这一过程可以帮助学习者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在知识经验之间建立更为丰富的联系,形成更为整合、更为融会贯通的知识结构。另外,问题解决可以将原理性知识与一定的问题情境联系起来,促进问题的熔化发展,提高知识的可迁移性。
(三)新知识建构。通过问题解决,学习者对问题的分析,建构起相关的原理性知识,形成对某种概念、规律和关系的理解,问题解决意味着由疑惑不解到理解洞悉,由不确定到确定,由含糊到明确,问题解决的结果就在于获得此问题的答案。
问题的解决也会导致新知识的建构。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线索,综合其它学习途径而实现新知识的建构。
三、“问题解决教学”与数学教学的关系
“问题解决教学”所追求的是教学中对学生人格发展的长期隐性的效应。如:独立人格探索的勇气和自信心;灵活的思维创新意识;独立实践的能力及科学方法的掌握;等等。按这样的流程组织课堂教学,思路清楚、教法灵活、课堂气氛活跃,起到了以激发兴趣为先导,以知识结构为基础,以思维训练为中心,同时又使学生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良好效果,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自觉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数学之所以重要,除了它的广泛的应用外,更重要的应该是它具有培养学生解决多种问题的能力的潜在价值。为此,数学教学中,已越来越多的强调学生主动探索,强调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重视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而问题是诱发思维的直接动因,因此要把学生置于问题之中,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尝试探究,并从中获得大量的,各种各样的体验,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特别近年来,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相继提出了“问题解决作为学校数学教育的中心”这一观点,更是强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强调问题分析的一般方法,强调学生的独立精神,因而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可以说,“问题解决”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重要方法。
综上所述,运用“问题解决教学”进行数学教学,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求知欲。但是,任何教学过程的具体安排,都要考虑到学科的特点、学生群体的特征、教师的优势、教学设备的状况。在运用“问题解决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条原则:(1)紧密联系教学内容;(2)要把相关的知识内容联系起来,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3)难易适当;(4)问题的内容要具体,容易解答出来;(5要有启发性。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做到有模式而不惟模式,有法而无定法,使我们的教学活动更能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
四、“问题解决教学”的数学教学结构
“问题解决教学”的数学教学结构分四个基本环节:
(一)具体问题数学化
具体问题数学化中的问题,可以是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问题,也可以是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提炼出的新问题。问题解决应首先使具体事物能够转化成数学问题,然后再运用相关数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实现数学化,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引出数学知识的框架结构,理解所学知识在问题解决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间的联系,明确学习目标,产生迫切学习的心理倾向。这个环节的教学一般要经历:提出问题——猜想——建构——明确目标——讨论五个环节。
(二)数学材料逻辑化
在具体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必然会用到一些相关概念、方法和结论等。在这一环节中,揭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概念给出定义,对结论确定其表达方式并做出证明。这一过程是建立在对概念的定义方式、结论的表达方式和证明方法等进行反复筛选、优化的基础上。在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这一环节最能引起教师重视,积累了丰富的操作经验。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也要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观察、试验、归纳、类比、大胆猜想。教学活动围绕数学知识的逻辑化形成过程及推理过程展开,突出过程与方法,重视逻辑化知识的系统归纳和整合,使学生理解知识,形成概念掌握课题基本结论的表达形式和推理证明方法,充实和完善原有的认知结构。
(三)逻辑知识应用化
首先是前两个环节中所建构的数学逻辑知识的应用,包括巩固性应用和变式应用,要让学生感知和体验数学知识应用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对练习中学生表现出的知识缺陷和问题,及时进行矫正补偿。其次是逻辑知识的实际应用,即向学生呈现生产、生活和相邻学科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和深化所学到的逻辑知识,增进对数学的理解,体验数学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情境过程、建立模型的过程、问题解决策略与方法的解释过程、数学问题的拓展再生过程和由此产生的相关问题的解决过程,即所谓“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拓展”模式。
(四)课题反思化
在课题学习之后,教师围绕课题学习内容组织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认真、细致、系统地反思,并书写课题学习报告。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括知识结构,升华思想方法;归纳问题解决的范围、策略与方法;总结经验教训,写出学习心得体会;合作交流,教师评价激励。
“问题解决教学”的数学教学结构,各个环节不一定在同一节课中同时出现,有时需要几节课才能完成一个环节,但在每一个课题的教学中应有相对完整的体现,只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水平的教师可有不同的要求。课题可大可小,各种教学模式可灵活选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建
构知识的过程。“问题解决教学”的四个环节的教学过程,是基于不同教育功能和不同建构策略的实践过程。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和经验,通过对业已形成的数学知识进行加工、改造,向更高层次推进,并反作用于更为广泛的现实,对其做出解释和应用。这一过程是一个充满探索性和创造性的建构过程。“问题解决教学”着眼于系统认知结构的整体建构,更加趋于信息的条理化,适应学生思维存储和提取的需要,提高教学效率。
情感教育理论认为,情感作为主要的非认知因素,指导着认知学习。实践也证明了良好的情感可推动人趋向学习目标,激发想象力,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反之则会压抑人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真实的问题情境和活动最能引起态度和个性情绪的学习方式。精心设计数学问题,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利用情感对认知学习的制导作用,来驱动、诱导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为达到目标而迫切学习的心理倾向,学生的创造潜能就常常有异常的表现。总之,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数学认识结构和系统建构过程,在强调自主探索和学生理解性思维活动的同时,加强教师情感的注入,关注学生情感的变化,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式学习是进行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
五、“问题解决教学”的“问题情境”设计
(一)构造好的问题情境
中学数学教学有各种形式,但不论哪种形式都离不开“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这一教学环节。由此可见,“问题”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有兴趣,因此构造好的问题情境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情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构造出具有较好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学生来说,不是常规的,不能单靠模仿来解决,同时问题的难度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决大多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解决;解决可以有多种、甚至可以没有终极的答案。
(二)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数学建模的过程,就是学生能体验从实际情景中发展数学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应重视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通过各种活动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思考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由此发展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实际上,学生数学学习基本是一种符号化语言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学习,两者之间的相互融合与转化,成为学生主动建构的重要途径。
(三)对问题的求解过程做出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上升到数学概念和方法,建立了某些数学模型,还需要引导学生对先前问题的求解过程做出反思,并能反过来解决其它类似的实际问题。
六、“问题解决教学”实践的初步效果
(一)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由于“问题解决教学”以问题为中心,课堂出现的是一个又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每个学生又都能参与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能“亲师信道”
由于“问题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能面向全体学生,被传统教学所“遗忘”的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师生的点拨下,如今成了学习的主人,他们不但可以看懂课本,而且还能解决问题。学习好的学生可以利用问题情境把他们的思维推向求异、求宽、求深的更高层次,同样有广阔的活动空间。这样所有的学生内心里由衷地产生了对教师的敬仰、爱慕与信任,从而达到了“亲师信道”。
(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
由于“问题解决教学”始终围绕问题解决来组织,随时运用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方法应用的时机,体会问题解决的思维契机,在头脑里建立了一个有效的数学认知结构,因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一、学习金字塔理论给生物教学的启示
由上图可看出, 传统讲授法的教学效率很低, 原因在于传统的教学常常是“强按住牛头喝泥水”, 学生只是被动接受, 没有参与其中, 学习积极性不高。依据学习金字塔理论, 教师可将生物教材中抽象的知识以直观、可视可听的方式呈现, 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参与学习、实践应用等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学习金字塔理论在生物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由于生物地位低、教学时间少, 很多教师采用“讲授法”教学, 认为既节省时间又能应付考试。课堂上教师讲知识、讲实验, 把学生当做“容器”, 久而久之, 学生对生物失去了兴趣, 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在教学中笔者也遇到过类似问题, 把学习金字塔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后, 发现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现就笔者的感悟与同仁分享, 以求探讨。
1. 通过多种方式呈现知识, 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
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挂图、模型、演示实验等手段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 或使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动画、PPT等, 让学生看得见、听得见、感受得到, 这种全信息的表达能使学生少走弯路, 用较少的时间获得更多的知识。
2. 小组讨论, 让思维在碰撞中产生火花
教学中使用小组讨论的方法, 可将个人的独立学习转化为集体的共同学习, 发挥集体的智慧, 同时使学生从别人身上汲取知识、经验, 从而拓宽思维, 激发创新, 调动学习积极性。
3. 通过实际演练, 让学生从做中学
亚里士多德说过:“我听过就忘了, 我看见就记住了, 我做了就理解了。”杜威也有经典的从“做中学”的理论。教材中很多结论都是直接给出的, 学生被动接受感悟不深, 如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教学效果就大大不同了。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 2011年学业水平测试江苏卷第40题, 学生的得分率很低。笔者就带领学生做这个实验, 通过观察发现学生很明显就看到答案是 (1) , 分析原因:胭脂红是大分子, 不能透过原生质层, 但可以透过细胞壁。有学生质疑:把胭脂红换成红墨水会怎样呢?教师立刻让学生实验, 结果现象和胭脂红的一样。讨论后得出结论:大分子能透过细胞壁, 这时不能透过原生质层。但又有学生指出他们看到的部分细胞全部是红色的。对此学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最后学生认为那是死细胞, 原生质层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红墨水进入了整个细胞。通过实验, 学生不仅深刻地理解了该知识点, 而且还对知识进行了迁移, 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教学中我们要多让学生实践, 如制作模型、做实验、参加生活实践等, 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取知识, 提升能力。
4. 让学生当“小老师”, 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笔者以前一直认为上习题课是件很痛苦的事, 讲一遍两遍学生没反应, 一节课下来, 教师声音嘶哑、身心疲惫, 学生似懂非懂, 昏昏欲睡。后来笔者调整了教学方式, 对学生进行了异质分组, 每组6人, 每组选出两名“小老师”, 每周轮流一次。习题做完后笔者及时批改并校对答案, 让学生纠错, 让“小老师”提前“备课”。每次习题课前一晚笔者召集“小老师”, 针对疑点对他们进行适当的辅导, 对重难点、易错点加以适当点拨。习题课上, 笔者将本组同学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由两位“小老师”讲解, “小老师”不懂的地方大家讨论, 学生讨论仍有疑点的再交给老师解决。一节课的最后几分钟时间, 笔者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做出针对性的点拨和总结。
通过实践发现, “学生教学生”的方式很有效, 这种模式转变了学生的角色, 由被教者变成了教人者,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思考问题的高度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学生“居高临下”, 考试自然能考好。
一、抓住知识的共同点,探求新知
在小学数学中不乏有这类知识,这知识由于外在的相似点较为明显,学生易于发现、掌握。无论新授还是复习,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这种知识的共同性,能有效激活学生的相关旧知,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美国的心理学家桑代克说过:“若两种情境含有共同要素,不管学习者是否觉察到这共同点,总会有迁移现象发生。反之,有迁移现象发生,又必定会有共同的要素存在,两者大致成正比。”
二、利用知识的内在联系,力求转化
小学数学中,新知识一般是旧知识的引伸或组合,两者之间必有很多内在的联系。新旧知识内在的联系点越多,越容易实现知识的迁移。在教学中,要努力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创设条件,使新知识转化为旧知,从而使迁移顺利实现。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是建立在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基本性质的基础上的,通过对比它们的内在联系,把分数的基本性质转化成比的基本性质。这样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迁移能力。
三、挖掘知识的隐性联系,拓展认知
小学数学中的很多问题,学生还无法直面本质,无法投入其本性问题的探究中,但其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必须让学生有所体悟,为后续学习播下可持续发展的种子,这恰恰喻示了挖掘知识间的隐性关联对丰富学生认知的重要性。如某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圆木有几根”的学习,此题表面上是在求梯形面积,其数学本质却是等差数列求和。教师执教意图何在?旨在引导学生探究简单知识背后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初步体会等差数列求和在具体情境中的应用,同时也暗示了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在实際情境中运用的条件,防止学生机械套用。这是一种“奠基”意义上的教法,也是执教者善于追问知识间的隐性关联所迸发的教学魅力。
四、运用知识对比,防止负迁移
随着经济的发展,教学理念的转变,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从而形成了新的教学模式——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由于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越来越多的应用与课件技术的日趋熟练,所以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经不再是“电子黑板”的概念了,它以强大的功能,大量的信息及生动直观的影像和快捷的连接方式和超越时空的变幻,已经越来越受教师的欢迎,成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并逐步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近几年我也在尝试自己做些课件运用于我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我感觉到在几何教学中,多媒体具有很大的优势:可以节省出大量的教书时间,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取最大限度的信息量,争取了更多的思考时间,利用图形的颜色和图像的闪烁给学生以暗示,使学生了解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发现中掌握知识。
一、多媒体的教育优势
1、信息的存储利用便利
多媒体网络信息的存储、提取、双向传输非常便利,它应用于教育,更利于教学信息传播机制的建立。
2、发散性思维的工具
在培养学习者发散性思维方面,多媒体对教育的影响也是特别大的。因为多媒体具有非线性、无结构化的特性,具有一种任意想像的存储扩充器的功能,更符合人的思维特点。学习者在通过无结构化、非线性多媒体教材自主地学习的状态下,具备了根据自己的兴趣或带着问题进行学习的可能性,可以成为发散思维解决学习问题或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3、促使学习个别化的实现
多媒体网络有利于个别化的实现。因为学习者各人需求、学习经验、认知程度等不同,学习方法也有差异,由于多媒体教学信息的多角度多层次性,不具有固定的学习目标和既定学习路径,学习者可以自定学习路径选择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
二、多媒体在教学中应用的几种形式
1、教学演示多媒体 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多媒体主要用于教学内容的演示,根据教学计划和大纲要求,采用多媒体的表现方式,将教学的主要内容、材料、数据、示例等呈现在特定的显示设备上,以辅助教师的讲解,从而达到知识的高质量的传播。在一机多人的多媒体教室里,教师通过多媒体和电子投影仪的结合,将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以图片、活动图像或自制动画的方式表现出来,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从而达到知识的有效传播。
2、交互式教学
由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进一步融合,学生既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个人自主学习,也可以借助于网络资源进行协作式自主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具有共同的特点──都是一种双向的交互式学习方式。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由于能够提供图文声并茂的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机,非常有利于情境的创设和保持,界面友好、形象直观,而且还按照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信息,提供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学生可以得到立即反馈,了解自己学习的结果,从而调整以后的学习方法或学习程序。这种交互式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3、现代远程教学
所谓现代远程教学主要指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开放式教学系统。网络传播模式的出现,使得用于单个计算机的多媒体课件可以发布到广阔的网络空间,形成网络课程。通过网络课程的开设,学生可以不分年龄大小,不拘泥于固定的时间、空间按需进行学习,即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当前水平选择不同学校、不同的教师,在自己合适的时间内进行学习。所以,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传播方式,将成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更为便利、更为广阔的学习交流方式。同时,也是实现知识经济中的终身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
三、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效果
1、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和谐的教学环境氛围,可以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良好的反馈状态,而作为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多媒体技术在这方面无疑帮了教师一个大忙。“机器无情人有情”,先不说多媒体技术的鲜明的色彩,动态的画面,和引人入胜的多种的特技,单从多媒体的课件设计的趣味性,就可以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例如:每个教师在设计考核和测验题时,往往在答题过程后,设计画面和声音都是:“你真棒,答对了!”“太可惜了,再来一次!”等激励的画面。这都使学生在鼓励中体会成功,真正的进行赏识教育,它可以无数次的原谅学生的失败,真正作到了成功教育,使学生体验成功,还真正教会了学生怎样面对挫折,从而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
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教师对画面图形的操作,利用线段,角的闪烁,平移、旋转、对称等对学生进行解题的暗示,使学生有良好的心境。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解题的兴趣。这比传统教学中的:“看这里,跟我学,请注意。”的喊叫,不知要强多少倍。这样不会使学生因为逆反心理产生厌学情绪。
再例如:在讲授《中位线定理》时,通过平移、旋转、对称,在暗示中讲解中位线定理,图形中的闪烁、旋转学生几乎体察不到教师的提示,不自觉增强了学习几何自信心。再例如:在讲授“边角边公理”时的课件设计了翻画片找全等三角形的游戏。在提高了学生判断能力的同时,又增加了学生学几何的兴趣。这一切无不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2、利用多媒体技术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具有特殊的声、光、色、形,通过图像的翻滚、闪烁、定格、色彩变化及声响效果等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感受。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向学生提供直观、多彩、生动的形象,可以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受到刺激,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这一课时,我应用多媒体的鲜艳色彩、优美图案,直观形象地再现事物,给学生以如见其物的感受。还用多媒体设计出多幅图案:如:等腰三角形、飞机、几幅古建筑图片等,一一显示后,用红线显现出对称轴,让学生观察。图像显示模拟逼真,渲染气氛,创造意境,使学生很快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有助于提高和巩固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性。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
再例如:讲授“垂直”这一概念时,让学生观看一段大型比赛的跳水录像,出示问题:当选手入水时,水花的大小说明什么?所有学生几乎同时说出来:“不垂直”水花就大,“垂直”水花就小。教师问:“什么叫垂直呢?”接着教师讲解了有关垂直的概念。这节课几乎没有费什么力气,就完整的进行下来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明白了什么叫“垂直”,可见这样的情景给学生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
3、用媒体技术可建构理想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过于标准化、同步化、集体化,不能很好的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易发挥学生的全部潜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和发展他们的个性才能。多媒体辅助教学就能适应个别化的教学,在教学软件编排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各种思路和解题方法,让学生自主选择,培养学生做出决定的能力。这样人机交互,迅速反馈,视听合一。学生由教师单一的讲、书本枯燥的练习,上升到上机操作,与计算机对话,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率,学习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在多媒体这样的交互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这种主动参与性为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能真正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例如:在几何教学中,一题多解问题,在传统课上只有给一种或几种答案,而不可能也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展示所有的答案,造成对个别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打击。然而在多媒体的课件设计中,不但可以把所有的答案给出来,使学生对号入座,还可以把几何的开放型的题目做成动态题目,使学生各尽所能,真正变“选马”为“赛马”,使学生在平等的条件下,竞争着学习,激发他们的好胜心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定远县城北小学教育技术课题组
一、课题的确定
(一)课题名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
(二)课题及关键概念界定
1、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是一个内容十分广泛的技术群,它包括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感测技术、控制技术、显示技术等。我们所要学习和运用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指对课堂教学予以支持的相关内容。包括教育教学资源的下载、办公系统的操作、PPT的制作和使用等等。
2、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效率是指单位时间里课堂教学的效果它不但是预期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综合反映而且是评价教学优劣的重要指标和整个教学过程运作状态是否良好的重要标志。
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主要研究如何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提高小学语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师运用现代信息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课题的支撑性理论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以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为鼻祖的建构主义认知学派认为:要用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以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建构意义的形式而获得。由于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为其四大要素,因此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网络成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理想的认知工具。
2、教学信息论。
教学信息论“确定教学过程就是一种存在着丰富的信息流通的特殊的可控组织系统”,它吸取了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等国内外研究成果,“运用信息论以及系统论、控制论等学科的原理方法,研究教学过程中教学信息的变换、反馈、及其规律,探讨教学信息数量化与教学系统的组织管理科学化等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教育信息化实验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操作参考价值。
3、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认为: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对象是“学习过程”。它可以使知识信息的容量增大,内容充实形象,更具吸引力,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4、创新教育理论。
从创新教育角度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创建一个无“权威”束缚和民主自由的环境,为学生的创新性学习提供机会,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以及自己去探索知识的奥秘,以增强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二、问题的提出
(一)立题背景及意义
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化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基于互联网Internet的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传统封闭的教育教学模式和个体化的学习方式受到巨大冲击,面临着信息化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因而,适时构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开放式教育环境,建立以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新框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2008年9月,我校全面实施教育部“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项目”,现我校已建成卫星地面接收系统,拥有计算机教室、多媒体功能室,10MB光纤接入互联网,大量优质快捷的远程资源进入学校,初步建立起远程教育框架体系。及时开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对于改变陈旧的教育理念和落后的教学方法、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驾驭教育技术的能力具有广泛的理论指导意义和显著的实践应用价值。因此,基于以上认识,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们选取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为课题进行研究与实践。
(二)课题研究现状:
我国现阶段农村地区的信息技术应用大多处于小范围零散应用的局面,有关教学实践不连贯、不系统,不利于经验的积累和教师能力的纵向提高。在学校范围内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针对实际情况,系统开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 2 教学效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本课题的实施对于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教学方法的转变具有深入研究的必要和价值。
(三)研究条件(可行性分析)
1、课题是在充分研究文献、了解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的,对于课题研究的初步方案向有关教科研部门的专家提请咨询与论证,因此本课题符合当前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具有现实针对性,理论依据充分、科学。
2、本课题研究目标内容清晰,实施的可操作性较强,阶段实施过程与目标都很明确,完成课题的可行性有充分保障。
3、信息技术教育已初步成为我校的办学特色,课题组成员能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熟练地使用PPT制作课件,部分教师承担过省级课题研究,有一定的研究基础。而且,本课题研究人员配置合理,既有专家的指导,又有完成市级课题研究的校级领导的亲自挂帅。
4、课题负责人为此专题已潜心研究了很长时间,多次参加省市县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管理等培训,能够比较准确地、全方位地把握该课题的研究方向,有能力协同课题组成员完成本课题的研究。本课题组成员通过了多轮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能比较熟练地运用农远设备、资源和信息技术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这为我们课题的实施提供技术上的保证。
三、课题研究的设计:
(一)研究目标
1、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探索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适合农村小学教学实际的有效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建立一支能自觉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促进教师教育信息化专业能力发展,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3、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自治能力的培养。积极创造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条件,使教师角色得到转变。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引导者和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各种自主交互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会学习。
4、建立资源开发、整合、传输和应用的机制,形成教育资源库,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二)研究内容
结合学校实际,通过反复论证,我们决定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2个子课题进行研究。
(三)研究主要思路和基本方法
1、教育实验研究法。教育实验研究法是为了解决教育中的问题,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或假设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实践,经过一定的时间,就实验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揭示出教育规律的科学研究活动。我们主要以“一人两节课”校本教研活动为载体,广泛在教室、多媒体功能室、计算机网络教室上课,在实验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2、调查研究法。简称调查法,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借以发现问题、探索教育技术规律的一种方法。调查法一般程序:明确研究的课题—选择调查对象—设计调查问卷或访谈提纲—准备性调查—正式性调查—整理调查资料—写作调查报告。
3、经验总结法。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根据经验总结的具体实践过程,其一般方法步骤:①确定研究课题与对象;②掌握有关参考资料;③制定总结计划;④搜集具体实事;⑤进行分析与综合;⑥组织论证;⑦总结研究成果。
4、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一种从整体上对一个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考察,以了解其详细状况及发展过程的方法。这一研究对象就称为个案。它包括对一个或几个个案材料的收集、记录,并写出个案报告。进行个案研究一般要经历以下步骤:选取个案、制订计划、搜集资料、分析研究。
5、在学校网站上开辟“课题实验”专栏、开通教师博客,真正让网站成为教师间进行反思、交流、合作的主阵地,成为记录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载体。
(四)研究过程(研究周期和步骤)研究过程大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2月—2011年8月)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
l、申报课题,请县教育局专家评估、并报市教育局立项和审批。
2、学校加快硬件的建设,为实验做好硬件准备。
3、实验教师学习有关理论,转变观念,提高理论水平。
4、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召开研讨会,对课题方案进行修改。
5、成立课题学科研究小组,各小组拟定课题研究计划。
6、培训实验教师,组织教师学习理论、课题方案。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1年9月-2012年8月)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
1、召开课题研究开题会。
2、根据课题研究方案,启动课题研究。
3、在学校网站上开辟“课题实验”专栏。
4、紧密结合“一人两节课”校本教研活动开展实验研究,重点是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课堂驾驭能力。
5、及时收集研究信息、资料,不断完善操作过程。
6、定期召开研讨会,总结交流经验,撰写阶段性实验报告。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2年9月—2013年5月)
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
1、整理和分析研究结果(成形的教学方法),各子课题组撰写研究报告。
2、出版论文集、案例集,形成学校网站“课题实验”专栏等信息资源库,展示研究成果。
3、撰写结题报告,填写课题研究成果鉴定书,申请验收。
(五)研究预期成果及形式
1、课题结题报告。撰写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研究报告。
2、成功的课例展示、经验推广。(含活动安排计划、活动通知、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说课稿、评课记录、活动总结)
3、案例集、论文集、优秀课件集。
4、学校网站“课题实验”专栏信息资源。
5、教师有关获奖证书。
四、课题研究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证。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课题研究小组、课题指导小组,做到研究任务、时间、人员三落实。
1、课题领导小组: 组 长:杨孝前 副组长:尹良喜
成 员:周艳艳 郭树勇 杨维聪 石友梅 王夕松
2、课题研究组人员分工:
杨孝前:课题总负责人,全面负责,组织管理,经费保障。
尹良喜:课题具体负责人,主要执笔人,具体负责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周艳艳:“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研究”子课题研究组长。具体实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研究”。
郭树勇:收集整理资料,具体实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研究”。
杨维聪:“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研究” 子课题研究组长。具体实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研究”。
石友梅:具体实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研究”。王夕松:具体实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研究”。
3、课题指导小组:特邀下列专家担任我校课题研究顾问。孟献贵(定远县教育局电教馆主任)程光美(定远县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魏方尧(定远县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马跃苍(定远县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
(二)制度保证。
学校制定了《城北小学课题研究管理制度》,实行学习研究制度、课题档案制度、家校联系制度、成果汇报制度、课题实施情况报告制度、经费保障制度和课题研究奖励制度。学校将课题研究实施纳入到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中,定期检查、考核、评估各部门的工作,课题领导组定期检查、考核、评估教师实施情况,并与学校奖励挂钩,与教师评先、评优挂钩,以激励为杠杆,激发教师研究热情。
(三)经费保证。
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在勤俭节约中实验,在常规工作中出成果。学校根据课题研究情况,力所能及地加大投入力度(如:活动费、外出参观学习费、参考资料费及其它费用),确保课题研究的正常进行。
(四)硬件保障。
我校拥有微机室、现代远程教育卫星接收系统、电子备课室、多功能综合多媒体教室,建有校园局域网,10M光纤24小时接入Internet网,开通了学校网站,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为本课题开展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
(五)技术保证。
聘请专家担任顾问,选派骨干外出培训,组织课题组成员外出参观学习。
(六)工作协调。
做到课题研究与学校工作相结合相协调,教学科研化,科研教学化,使学校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同步发展。
(七)具体要求
1、统一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教科研对我们来说是一件新鲜而艰巨的任务,我们理论缺乏,经验不足,因此,我们实验教师要坚定信心,不怕吃苦,敢为人先,敢走自己的路,在摸索中前进,在失败中成长。
2、加强学习、培训。
任何实践,离开科学理论的指导,都只能是盲目的。因此,作为课题组成员必须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有加强学习,才能提升教师的的理论水平,才能确保课题实验的成功实施。课题组对教师进行专题培训,明确课题研究内容,提升教师的科研意识,开阔教学视野。
3、精心实践。
(1)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深入研究学生、课程、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通过“一人两节课”校本教研活动,大胆实践新的教学方法。
(2)课题组成员要经常反思、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学反思是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基本手段,教师在实践中掌握了这种手段无疑是掌握了自己专业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工具。我们力求通过案例的分析,不断的反思,使我们的教育智慧也随之增长。反思之后应当以再实践来检验,再实践以后再反思。
(3)要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跟踪问卷调查,要给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和谐、轻松愉悦、有助于探索的学习环境,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4)课堂教学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教学中应把学生置于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生而动,因境而变。教师要善于利用优质的教育资源,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4、勤于交流。
交流其实是一种更有现实意义的学习。作为课题组成员,要积极通过报刊、学校网站“课题实验”专栏在校内外交流学习心得、实验体会,加强同伴互助。
5、善于总结。
课题组成员应注意及时抓住教学中的灵感,进行教学反思,理论联系实际地对阶段性实验成果进行总结研究。因为只有教师意识到自己不足并经反思使之得到调整和重组,才能形成先进教学理念和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我们的课题实验才能在不断的“总结—调整—再总结—再调整”中取得成功。
定远县城北小学教育技术课题组
关键词:提高教学效率演示融会点创新精神创造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整合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准确把握、巧妙利用二者的融会点,不仅能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和自主探索,还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演示知识的形成过程。
传统数学的误区之一是只求结果忽视过程;创新教育要求最大限度地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因为只有明了知识的形成、结构、链接方式,学生才能运用这些方式去创造新的成果。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我就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我制作了圆柱的展开过程。学生看到,沿圆柱的一条高剪开,然后慢慢地展开,最后在屏幕上展示的是圆柱的两个底面(圆)、一个侧面(长方形)。但是,我没有停留在这一层次,而是继续问:“沿圆柱的一条高剪开,圆柱的侧面还可能是什么形状?”学生可以想象到还可能是正方形。然后又继续在电脑上显示:只要圆柱的高与底面周长相等,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就是正方形。然后继续问:“圆柱的侧面展开图还可能是什么形状?”学生答还可能是平行四边形。电脑显示:斜着剪开圆柱的侧面,展开之后就是平行四边形。还有学生提到,如果允许剪两刀的话,可能是什么形状。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演示知识的内在联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将学生平常所学孤立的、分散的知识串成线、连成片、结成网,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和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也有机渗透了“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如在上“复习近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时,我首先根据教材的安排,引导学生回顾各种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然后话锋一转:“其实,除了圆以外,其余的五种图形只要用一个公式就可以求出他们的面积了。”学生一听都愣了:“怎么可能?”此时教师利用课件动态演示将一个梯形转变成三角形的过程。有的学生发现:把梯形的上底逐渐缩短,当缩成一点时就变成了三角形;三角形可以看成上底为0的梯形,所以三角形面积也可以用梯形面积计算:S=(a+b)×h÷2=(a+0)×h÷2=a×h÷2。教师随即对这些同学进行了表扬,并进一步启发:“同学们,从这个例子你还能联想到什么?”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发现梯形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梯形面积公式是一个“万能公式”,利用它能求出除圆以外的其他四种图形的面积。哪知临下课时有个学生说:“梯形面积公式也能求出圆的面积!”我一听颇感意外,说:“你能说说理由吗?”“既然三角形能看成梯形,那么扇形也能看成是梯形,圆也可以看成是梯形,只不过要把圆心看成是梯形的上底,圆的周长看成是梯形的下底,圆的半径看成是梯形的高,面积是S=(a+b)h÷2=(0+2πr)×r÷2=2πr×r÷2=πr。”这位学生的奇思妙想让我深感震惊。他的发言,不仅完善了我的看法,而且能看出学生对这一问题所作的思考。在教学中,我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造性地沟通梯形面积公式与其它几种平面图形面积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演示数的无穷魅力。
创造源于对所从事的活动深沉的爱。只有将数学的美、数学的魅力充分展示给学生看,学生才不会将数学视为畏途,从而创造出在成人看来哪怕是幼稚的可笑的“新”。
比如,在学完比例之后,我让学生思考:具有六个约数的最小的两位数是(12);它有哪些约数?(1、2、3、4、6、12);这些约数可以组成比例吗?学生经过简单的思考,发现可以组成比例。我又问:“只能组成一个比例吗?可以组成多少个比例?”学生经过讨论之后,找到了很多个比例。我将他们说的比例及时输到电脑屏幕上。最后,形成了这样的排列:
1:2=3:61:2=6:12…(共九个)
2:1=6:32:1=12:6
6:2=3:112:2=6:1
3:1=6:26:1=12:2
…(共八个)…(共八个)
由于这六个数可以组成九个“原始”比例(不允许重复数字,如1:2=2:4就不算),每个“原始”比例可以组成八个不同的比例,所以,一共可以组成72个不同的比例。这样的梳理,排列清晰、整齐美观,让学生充分看到了数字、数学的美,同时,也接触了初步的排列组合。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必由之路。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演示数与形的结合。
我们的现行教材是将数(代数)与形(几何图形)分开教学的;而实际上数与形的结合是今后数学学习(解析几何)的重要内容,数与形的结合也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是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的最佳交汇点之一。
在学完正比例、反比例之后,我让学生找:在学过的几何图形公式里有哪些能组成正比例,哪些能够组成反比例?我在电脑上展示了以前学过的几何图形,并且引导学生回忆;学生一边说正反比例,我就一边在电脑上输入,很快就梳理清楚了。在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里面的正反比例很容易找到。可喜的是,我的学生还找到了:
1)在正三角形里面,边长与周长成正比例;在三角形里面,底一定,面积与高成正比例;
2)在长方体里面,高一定,底面积与体积成正比例;长方体的底面周长一定,侧面积与高成正比例;
3)在圆里面,周长与直径成正比例,周长与半径成正比例(上面的例子还可以组成一个正比例、一个反比例)……等等
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加教学密度,促进作业反馈。
开公开课时,老师想加大教学密度,搞点花样,设计一些口算题、准备题、巩固题、再加上例题等等,当堂在大黑板上抄写许多题是不可能的,而借助传统的纸条、卡片、小黑板等来解决问题不仅笨拙,而且易产生干扰因素,课堂上教师也容易手忙脚乱,如果将需要的文字、图式、习题等制成软件程序,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既科学又文明,容量大,充分展示了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优势,学生学习时有新鲜感,也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心理学认为:反馈越及时,受教育者获得的学习成果的正确率越高;反馈信息所代表的范围越广,层次越深,准确性就越高,被教师运用的价值就越大。在现代化教育技术辅助教学中,学生不仅能及时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同时也能发现别人的长处,找到自己的不足,还可以及时看到自己的成绩并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上进的信心。
一、创新教学信息, 展示不同学习内容, 训练学生创新思维
新一轮课改后的小学, 在教材上选择上更加贴近生活, 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 趋向社会发展的需要, 处处洋溢着现代生活的气息, 拉近了教材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大大调动了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所谓“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现行的教材也有些超乎实际, 诸如科学幻想和远古地质方面的文章, 让教师的讲解有些费劲, 学生很难理解透。所以这就需要结合现代信息技术, 创新教学方式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学习《再见了, 亲人!》、《丰碑》、《金色的鱼钩》等类似课文时, 如果单纯地靠教师讲解, 学生很难想像那个年代, 解放军战士是如何用鲜血换来的新中国和胜利和现今的和平年代, 这时, 我们稍加运用影视资料来再现战火纷飞的年代, 再现革命先烈用身体炸碉堡、挡子弹的场景, 教师边放影片边讲解不仅排除了学生无法体会那个年代的思维障碍, 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还可以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 鼓舞学生学习, 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在学习《盘古开天地》、《小壁虎借尾巴》、《蝙蝠和雷达》这类远古传说、通话故事、科学常识类文章时,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首先利用因特网访问相应的网站, 找到相关内容;然后将这些内容和图片、影视资料等制作成课件, 如果内容复杂将其简化一点, 使教学对象能够看得懂, 最后在课堂中显示所制作的课件, 配套教师的讲解, 使课文变得更加通俗易懂, 学生也将理解的更加透彻。
二、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经济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使得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它已不是以往要求学生掌握多而深的知识, 而是迅速更新知识的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实验稿) 把“综合性学习”纳入课程体系结构之中, 其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综合性学习是以学科为依托, 注重学科与其他学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在小学教学中, 要想提高小学生综合性学习效率, 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 创新教学手段来进行小学教学。
如教师在教授《画杨桃》一文时, 如果教师单凭讲解同一个杨桃, 会被画成不同的形状, 学生肯定不易被理解, 但如果教师拿一个实物杨桃放在投影仪上, 通过不断地变化位置, 一方面透过投影仪演示, 一方面让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角落画杨桃, 这样一画一换, 然后对比分析, 即使教师不加以讲解, 学习也就自然的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在如教师在教授《科里亚的木匣》时, 可以通过事先做好的flash动画演示, 及时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三个问题展开讨论, 让持不同观点的几方分别就各自的观点和对方进行激烈的讨论, 最终达到活跃课堂氛围的效果。如在教学《香港, 璀璨的明珠》一课时, 教师可以把香港回归十周年的献礼影片或介绍香港的纪实片放映给学生看, 让学生通过影片介绍, 切身去体会感受香港之美, 激发他们学习的乐趣, 及鼓励他们好好学习, 争取有机会去美丽的香港旅游观光。
三、提高课堂实效, 变枯燥的文字为生动有趣
例如, 在讲授《北京亮起来了》这篇课文时, 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 能够让学生在以去北京参观的情境中学习。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 当我们在讲授《安塞腰鼓》这一课时, 教师需要创设这样一种学习情境: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 也有不同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为了渲染喜庆的气氛, 不同的地域和民族, 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敲锣、打鼓、放鞭炮、吹唢呐……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各种各样的鼓, 有排鼓、大鼓、堂鼓、板鼓, 让学生逐一辨识;最后展示腰鼓以及中国的“腰鼓之乡”———陕西安塞。再用多媒体展示电影《黄土地》中“威风锣鼓”的片断, 让学生切身感受安塞腰鼓的气势———苍茫的天底下, 隆起一座黄土高坡, 数百名头扎红巾、敲着腰鼓的陕北汉子, 伴着悠扬的唢呐声由远而近, 鼓声由小到大, 直至震天动地。汉子们行进着, 狂舞着, 脚下扬起黄色的尘埃……什么是安塞腰鼓?无需多加解释, 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看完这段录像, 学生很容易就被安塞腰鼓的壮观景象深深地吸引住, 能够很自然地进入到课文的阅读中。
四、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 提高教学的多元化
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 有助于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的研究性学习。它可以设置一个相对个性化的学习环境,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与教师与同学充分交流的机会, 它可以针对学生自己的实际情况, 按照最有效的个性化原则来组织学习, 进行研究, 将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扬弃。同时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 还有助于构建“交互性”的学习方式和氛围。在网络世界里, 师生可以利用语文资源的开放性进行充分的沟通。比如, 我们可以开辟“校园网”, 也可以利用网络等方式进行师生交互, 直接对话, 并实现多元交互和即时评价与反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随时加入, 随时退出。从而使教与学不断转换和整合, 个性学习与交互信息互相配合, 教学相长。
五、增大课堂教学容量, 提高教学效果
决定课堂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的接受能力, 多媒体手段给学生的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观教学, 加快了学生理解进程, 相当于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 从而缩短了学生对同样内容的接受时间, 为增大课堂容量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另一方面, 课堂容量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板书方式、速度的影响, 尤其是当需要板书的文字和需要作的图比较多的课堂上, 粉笔书写和作图对课堂的速度起到了较大的制约, 利用多媒体技术存储功能可以根据需要把一些图形、题目、题目的分析或解答过程等预先存储在电脑当中, 课堂上适时地在学生面前再现出来, 还可以利用计算机高速处理信息的特点, 在课堂上快速、准确地进行作图, 为课堂增加知识容量。如高年级教学几何图形的认识和面积计算方法推导时, 就可以大量运用多媒体技术, 事先把要用的图片制作好, 上课时可以方便的调出来让学生看。
通过计算机软件, 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控制, 可以在任何时刻让某段文字、某个图形出现, 也可以在任何时刻让它们隐去;可以随机作出图像;可以对屏幕上出现的运动对象随时干预, 象电影定格一样使之静止在某一画面上, 以对某些需要强调的运动结果进行特写;可以对图形 (或图象) 进行局部放大等等。这样大大丰富教学手段, 拓展了师生交流的渠道, 提高了课堂效率。
六、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些传统电教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等可以同时多媒体功能, 而计算机最具魅力、最能显示多媒体特点的技术———人机的交互性。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信息交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起主导作用, 学生占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对信息流向、流程的控制上, 人机交互功能使得教师能根据信息特点、学生特点和课堂的实际情况, 实时地控制信息的表现形式和频度, 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计算机可以控制某些对象使它们自动演绎出结果。使学生对这些对象及其演绎的过程有着亲切感;利用计算机的快速功能可以充分展示某个思维的各种发展方向以开拓学生思维的广度;利用计算机的存储功能可以反复多次演示某些内容而避免板书和涂擦黑板的不方便。另外, 在传统的信息单向传递中, 学生接受信息时处于一种被控制的消极地位, 计算机的人机交互性使学生可以通过上机直接操作课件, 控制信息传输的速度和次数, 或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 还能实现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 这些都使学生在教学中有更强的参与度, 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此外, 信息技术可以将抽象的文字转化成具体的形象, 从而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例如, 当我们在讲授《人民英雄纪念碑》这一课时, 学生可借助相关课件及网络提供的信息, 通过网络教室获得个别指导, 以便较好地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 进而进行语言、思维训练。
关键词:培训技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9-168-02
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在学习过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了解高职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探索高效率教学模式的前提,干扰高职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提高的因素很多,根据对实际教学中的案例分析得出如下结论:高职学生课堂出勤率低,平均只有65%,而且越是高年级的学生出勤率越低:课堂上只有约40%的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做笔记;跟随老师课堂互动的学生比例只有20%,课堂气氛沉闷;能够主动学习的学生比例在8%-12%左右;以上数据表明,在高职教学中,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低下。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
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呢?根据对学生发放的学习状态调查问卷和访谈典型学生代表得出的调研结论看,下列各类影响因素,按影响程度重要性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个人不感兴趣”、“认为理论课程不重要”、“管不住自己”、“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学习方式枯燥”、“自己的知识积累太少”等。上述结论提供了一条重要的信息:高职学生群体中,非智力因素0障碍是学习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智力因素次之,影响程度较弱。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高职的课堂授课首先应该运用能够提高学生兴趣度的教学方法,应该把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放到首要位置。
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是高效率学习的根本保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指导我们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一条基本原则,根据大学生心理学的知识,学生在课堂的思维状态一般会随着大脑的自然兴奋状态波动而变化,以90分钟的授课任务为例,学生的注意力随时间呈如下曲线变化规律:
根据图1中所示,在常规教学模式下,按照学生注意力在课堂不同时间段的自然变化规律,可以把课堂学习状态划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1)导入期。①状态描述:一般是上课10分钟以内,这时的学生沉浸在课前的状态中无法马上集中注意力;②常规教学方式:强调一下纪律,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引出本节的内容;
(2)关注期。①状态描述:处于上课后10-35分钟期间,学生的注意力处于最佳状态,思维活跃,对于新知识的兴趣度高:②常规教学方式:传授新知识,讲解新知识的相关注意事项:
(3)松散期。①状态描述:一般是在下课前5-10分钟期间,学生的兴趣得到满足,注意力分散,反映变得迟钝;②常规教学方式:提问或讲解案例,体现新知识在某领域中的运用,并且布置作业。
当学生课间休息10分钟后,就又进入了新一轮的过程,如此周而复始。在常规教学模式下的课堂学习效果,从图1中可以做出判断,班级平均注意力水平高于注意力有效值的时间大约30分钟,而且平均注意力峰值水平较低,这表明常规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率不高。
那么如何运用培训技术提高课堂的授课效率呢?首先来描述一下目标,如图2所示,希望通过运用恰当的培训技术,获得图中所示的学生课堂注意力效果,它包括:导入期、关注期、持续兴奋期、和沉思期四期。具体的实施措施如下:
创设情境技术: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设计安排一个或多个与现实问题相关的情景,其中蕴含了与学习有关的问题悬念,引导学员独立思考,激发学员对教学内容的强烈求知欲望,以最佳的学习状态进行学习。
常用的方法有:真实环境感受、工作体验、经验交流、案例观摩等等:在运用时要注意创设的情景应符合教学内容的要求,能够提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线索,较复杂的体验活动应该提前安排。
破冰技术:是在授课开始时为打破沉默气氛,强化师生了解,增强成员关系,建立和谐课堂气氛而运用的一种技术。
常用的方法有:讲故事、运用幽默的技术、做互动游戏等手段:破冰的核心在于营造一种兴奋的、对教学内容充满期望的课堂氛围,方式的选择重点在于全体学生能坦诚的和教师进行互动,操作过程要简单。
2关注期
2.1目标
以介绍理论知识,使学生初步理解为目的,引入本次课程的新理论知识点,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探讨相关内容,加深理解和记忆,掌握课堂授课的核心知识。
2.2培训技术应用
暗示教学技术:又称启发教学法,是由保加利亚精神病疗法心理学家格奥尔基洛扎诺夫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首创的,就是指对教学环境进行精心的设计,用暗示、联想、练习和音乐等各种综合方式建立起无意识的心理倾向,创造高度的学习动机,激发学员的学习需要和兴趣,充分发挥学员的潜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获得更好的效果。
常用的方法有:提问法、案例分析法、辩论法、归纳法等:暗示教学技术的原理是整体性原理,即要让学生从情感、到行动全身心的投入进来。
抛锚式教学:抛锚式教学就是使学员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镶嵌式教学以及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全过程。
3持续兴奋期
3.1目标
巩固和应用新知识,探索核心知识的延伸,加深对核心内容的理解,实现这一目标,运用培训技术中的“启智类培训”,效果较好。
3.2培训技术应用
实战模拟:实战模拟就是假设一种特定的工作情景,由若干个受训小组代表不同的组织或团队,扮演各种特定的角色,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
常用的方法有;经营模拟、谈判模拟、沙盘模拟、角色扮演等;实战模拟教学的运用重在设计任务,工作任务要和知识点紧密结合,环境资料考虑周密,人员分工科学,操作性强。
催化剂活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调整学习者学习状态的一系列活动,它通常出于提高学习者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而展开,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工作内容生动,消除学习者的疲惫感。
常用的方法有:脑筋急转弯、有氧操、对抗游戏等;催化剂活动的目标是将学习者的学习状态调整到最佳,因此一些精神和体力恢复活动是最佳选择,此外,当学习氛围过于亢奋、或小集团意识严重、准备做一个课间内容过渡时也都可以采用。
4沉思期
4.1目标
以对知识的总结和巩固为目标,帮助学生整理学习心得,布置课后任务,适当延伸教学效果。
4.2培训技术应用
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BS法,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30年首次提出,是一种创造能力的集体训练法,可以在课堂上鼓励全体成员就一个问题发表不同意见,交换做法和心得,从而使学生更新观念,学习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常用的方法有:直接头脑风暴法和质疑头脑风暴法;在总结期运用头脑风暴法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对某一单元知识或做法做出较全面的归纳。
六顶帽思考法:此方法由英国著名心理、医学博士爱德华德波诺开发,为人们提供了“平行思维”的工具,即先给定特定的框架,然后组织不同的人员按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最后汇总结论,从而提高团队思维质量,探索深层次问题。
常用的方法:设定代表不同思維的“六顶帽子”,涵盖信息分析、利益平衡、情感要素、创造性分析和风险分析等各方面,最终形成对问题的全方位思考结论。
成功运用了培训技术的课堂教学,班级学生平均注意力水平高于有效注意力水平的时间在85分钟左右,而且注意力峰值较高,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人数多,课堂效率获得了提升。
上述探索内容,目的是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完整实现“感知、理解、巩固、应用”四个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施的前提是合理调整教学计划,科学分配课堂的教学任务,灵活的运用培训技术,并结合其他管理激励手段,课程不同、授课内容不同,方式就不同,应灵活应对。此外。高效的授课活动还取决于讲授工具的应用、教师授课技巧的高低等多种因素。
参考文献:
[1]莱斯利·雷著,孙业山。朱荔,李小涛。译,做培训[M],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
[2]郝保文,教育学纲要[M],远方出版社,2003
[3]刘永中,培训培训师[M],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
[4]徐庆寰,潜能与创造力开发[M1,中国人事出版社,2000
[5]刘文霞,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3
问题引领教学 提高课堂效率
作者:卢海兵
来源:《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2012年第11期
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进行有效、高效的教学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的既现实又严峻的一个问题.特别是高考复习,这个问题能否得到解决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以问题的方式将要复习的知识、方法和能力进行有效的融合,能提高复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以“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课题为例,谈谈如何用问题引领教学,以提高课堂效率.一、问题的呈现
问题1.一带正电粒子(不计重力)以速度v垂直射入一正交的电磁场,如图1所示,粒子能沿直线通过该电磁场吗?如果能,需要什么条件?
笔者设计该问题的意图: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物理情境,抓住问题的要求“沿直线运动”,从带电粒子的受力出发,思考讨论能沿直线运动的条件.学生不难得图1出qvB=qUd的结论.追问1:如果粒子带负电,以上述速度垂直进入正交的电磁场还能沿直线运动吗?
【运用“问题解决教学”,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推荐阅读:
运用估算解决问题09-13
运用理论提高学习效率的周记07-10
如何运用沟通提高团队效率?07-19
关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问题的讨论09-19
浅析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06-25
高效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1-12
初中化学课堂运用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