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妇女劳动力培训调研对策

2024-08-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村妇女劳动力培训调研对策(精选9篇)

农村妇女劳动力培训调研对策 篇1

力专题调研活动的安排,自4月10日以来以同心县、市区11个乡镇为重点对全市农村妇女劳动力培训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市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基本情况及初步成效

近年来,**市妇联根据不同层次妇女的实际情况,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以培训“四有、四自”新女性为目标,以提高妇女素质和致富能力为重点,加大教育培训和现代科技文化知识的普及力度,全面提升了农村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能力。

(一)把农村妇女教育培训提升到战略高度去认识

农村妇女是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她们的迫切愿望是求知、求富、求发展,基于这一客观需求,我们着力于农村妇女素质的提高,把农村妇女培训工作摆上议事日程,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一是积极争取把农村妇女的培训工作纳入全市农民素质教育的培训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的系统工程之中;二是建立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市妇联主席担任;三是每年由领导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妇女教育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并严格按照规划和计划实施;四是建立了一支责任心强,各方面素质较高的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市妇联副主席担任巾帼科技致富首席专家;五是采取积极的激励措施,每两年表彰一批女能人,鼓励农村妇女学文化、学技术。

(二)是以“双学双比”活动为依托,不断深化“女性素质工程”

我市是农业市,农村人口所占比例较大,市妇联把帮助农村妇女提高科技文化素质作为开展“双学双比”活动和女性素质工程的重头戏,从基础做起,努力提高农村妇女整体素质。

加强培训,促进了广大妇女的科技素质的提高和**优势特色产业带核心技术的推广。市妇联不断创新培训形式,丰富培训内涵,突出培训特色,提高培训质量,扩大培训效果。在农村,利用妇女学校、妇女流动课堂、农技推广站以及党员活动室等,重点加强了对农村女能人的示范性培训,对普通农民的普及性培训,对农村妇女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培训。同时,根据各县市、乡镇产业分布特征,划分了8个优质产业主推区域,按照各个特点产业主推区域,分别划出了新农村理念、转移就业技能、农村实用技术等三类27个课题作为培训菜单,供各个市县区、乡村选择。

注重将培训内容转化到农业生产的实践中。我们采取到现场指导、播放dvd光盘、请老师编制多媒体课件、让授课老师将课堂设到温室大棚和养殖小区等手段,把现代传媒手段与妇女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结合起来,将农业科技理论知识通俗易懂地传授给广大妇女群众,切实让妇女学到了不少新的农业科技知识和方法,不但适应了妇女的认知特点,而且提高了妇女的学习兴趣,让培训真正成为妇女增收致富的“催化剂”。

(三)是抓能手培训,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推动巾帼科技致富工程

**市市县区的女能手协会较为活跃,农村女能手协会在全市已成为响当当的品牌,广大会员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牢固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市各级协会会员已达到800多名,其中市“双学双比女能手”、“巾帼创业者”协会108名。各级妇联组织在教育培训工作中,注重发挥女能手的带动示范作用,并通过实施“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巾帼科技致富工程”和广泛开展“千万农家女,百项新技术”、“拉手结队”、“岗村联创”等活动,努力在全市培育一批“懂市场、会经营、善管理”的妇女营销能手、一批“技能强、收入多”的妇女就业典型,带动农村妇女增收致富、学习新知识、发展新产业,激励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

(四)是面向市场培训,促进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源的转化。

农村妇女劳动力培训调研对策 篇2

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 河南省统计局统计结果显示, 河南省现有总人口10489万人, 常住人口9388万人, 位居全国第一。 全省常住人口中, 具有大学 (指大专以上) 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015570人;具有高中 (含中专) 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2422668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992264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2667662人 (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全省常住人口中, 文盲人口 (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 为3991450人,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文盲人口减少1438550人, 文盲率由5.87%下降到4.25%, 下降1.62个百分点。[1]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显示, 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 具有大学 (指大专以上) 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9636790人;具有高中 (含中专) 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798597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1965644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58764003人 (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 文盲人口 (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 为54656573人,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文盲人口减少30413094人, 文盲率由6.72%下降到4.08%, 下降2.64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2010年11月1日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 。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 不难看出, 河南省近几年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虽有所提高, 但和全国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2 河南省目前农村劳动力培训现状

按照“政府推动, 学校主办, 部门监管, 农民受益”的原则, 从2004年开始, 河南省相继启动实施了“阳光工程雨露计划”, 全面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一是启动实施“阳光工程百日培训计划”。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大量农民工失业的形势, 2008年从国家争取了27万人的培训任务, 争取资金8480万元, 任务和资金数额及增量均居全国第一。2009年预先安排5000万元培训资金, 对10万返乡农民工和外出务工的农民开展了转移培训, 共培训结业11.7万人, 转移就业9.9万人。二是召开全省阳光工程工作会议, 对全年工作进行安排。三是坚持面向社会, 严格条件, 公开、公正的原则, 筛选优质培训资源, 2008年共认定培训基地1200个, 其中:民办846所, 公办354所, 公办培训基地涉及教育、劳动、妇联等23个部门。四是拓展了培训范围。在培训对象上, 由初次外出务工农民向返乡农民工和在农村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农民等群体拓展;在培训内容上, 由用工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工种向高技能工种和农村第二、第三产业拓展;在拓展补贴范围上, 由单纯补贴技能培训向技能鉴定和引导性培训进行拓展, 同时对涉外劳务培训加大补贴;在就业上由主要外出就业向就地就业、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和自主创业等方面拓展。五是坚持按需培训的原则。实行订单培训, 确保培训后的就业率。[2]

3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出现的主要问题

随着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形势的变革, 由于多种因素制约, 河南省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方面形势不容乐观, 地方政府部门的认识程度、劳动者参与的积极性、培训机构的经营与管理、师资水平、后续服务与管理等都不尽如人意,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 地方政府部门重视程度不够, 发展缺乏规则性, 育目性过大, 流于形式

涉及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部门有农办、教育、人劳、财政等多个部门, 基本上形成各自为政, 对谁有利谁就办班, 缺乏一个相对统一的规划。更为严重的, 若上边领导来检查, 就临时租借校舍, 借调学生充当农村劳动者, 流于形式地开上几天课程培训等, 宣传部门一报导, 体现地方领导重视, 培训政绩显著。上边检查组一走, 就地解散, 万事大吉。

3.2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社会氛围尚未形成, 农民参与性不高

由于中国农村长期受自然经济和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积累和各种矛盾影响, 小农思想在某些人的头脑里还根深蒂固, 认为“开天辟地多少年, 没有信息也种田”。再者, 很多农民认为外出打工就是下苦力, 肯流汗地干一些又苦又累的体力活就行, 不需要多少科技知识的层面上。对先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再外出务工的收入不一定成正比, 甚至还认为培训费时费力, 耽误外出挣钱的想法。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社会氛围尚未形成, 农民参与性不高。[3]

4 解决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应对的策略

4.1 切实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各级政府管理部门要把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工作列入重要日程, 作为政府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纳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要把调整农村就业结构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重要内容抓好。各地可从实际出发, 在农村劳动力输出较多的地区选择部分县市, 开展就业服务试点 (河南省驻马店上蔡县在劳动力转移培训方面的经验就值得推广和学习) 。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各部门密切合作, 通力协作, 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为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 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4.2 积极引导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氛围

地方政府管理部门应利用各种农村工作会议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可以利用广播、电视等远程教育方式, 可以办短期培训班, 可以办专题讲座, 可以开办夜校等。要充分利用现有农村中小学、中等农业学校、农业广播学校、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培训中心等各类学校、培训机构现有的培训场所、设备、师资等资源。在培训的基础上, 积极探索职业培训与劳动力转移的衔接机制, 努力把技能培训、就业介绍、就业后服务管理融为一体。为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搞好信息服务, 减少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动的盲目性, 降低农民外出就业的成本。鼓励各类培训机构与劳务市场和用工单位签订合同, 以需定培, 定向培训。 努力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营造良好的氛围, 提高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4.3 整合社会各类培训资源, 提高培训的档次和质量

整合社会各类培训资源, 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体系。一是各级政府应当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 加大宣传力度, 使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认识到职业技能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是整合农村各类教育资源, 形成中小学文化教育和成人职业教育并行的农村教育体系, 逐步扩大农村职业高中的数量和规模, 促进农村成人职业教育稳步有序发展, 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需要。三是通过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实行管培分离的方式,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广泛调动分布在农村和县城的各类教育资源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四是优化培训资源配置, 采取公开招标的办法, 认定一批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 进行重点建设和扶持, 充分发挥它们的示范带动效应和培训主力军作用。五是引导和鼓励培训机构与劳动输出 (派遣) 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实现培训与输出 (派遣) 良性互动。六是充分发挥中小城市高中等职业学校的作用, 调动它们面向农村劳动力开展转移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

通过实证调查分析, 河南农村劳动力在企业工作的人数占农村整体劳动力的三成以上。在务工企业中, 包括六成多私营企业、一成多国营或合资企业和极少一小部分外资企业。[5]总之, 加强对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组织与管理, 提高培训的力度和质量, 对加速河南省城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摘要:河南省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相对滞后, 其原因主要有政府部门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等。加快河南省劳动力转移培训, 一要加强组织管理和领导;二要积极宣传和引导, 提高劳动者参与培训的意识;三要整合各类社会资源, 提高培训的档次和质量。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河南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EB/OL].http://www.henan.gov.cn/zwgk/system/2011/05/06/010242317.shtml.

[2]王宏源.新时期创新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思考[J].社科纵横, 2010 (7) .

[3]王小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9 (6) .

[4]农业部.农业部关于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工作的意见.中国改革.农村版, 2003 (2) .

农村妇女劳动力培训调研对策 篇3

[摘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转移就业竞争力的最有效途径。几年来,湖南省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任务仍然艰巨。文章从实地调查入手,分析了湖南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更好地开展转移培训、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竞争力的具体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富余劳动力 转移 培训 对策

[作者简介]方小斌(1966- ),男,湖南洞口人,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副院长,高级经济师,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农民教育;叶玲(1979- ),女,湖南常德人,湖南科技职业学院科技处,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农民教育;毛尚华(1965- ),男,湖南津市人,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宣传部部长,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农民教育。(湖南 长沙 410004)

[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2007-2008年度立项课题“湖南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现状与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0708ZZ29)

[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4-0011-03

转移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转移就业竞争力的最有效途径,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从农民到产业工人和“市民”角色的转换起着关键作用。目前,劳动力市场已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企业对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要求逐步提高。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农民工素质,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稳定就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近五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这一工作,主管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转移培训,取得良好的成效。本文试图对湖南省实施的各种转移培训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以期更好地整合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资源,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效果,推动湖南省劳务经济的发展。

一、湖南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

湖南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2003年就下发了《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劳务经济的决定》,提出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作为全省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到目前为止,湖南省政府部门牵头实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主要有: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省农业厅的“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省扶贫办的“雨露计划”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省教育厅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免费培训以及省委统战部的温暖工程农民培训等,每个主管部门都出台了相应的计划和管理办法。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除省教育厅开展的免费培训以外,湖南省其他政府层面开展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使用财政资金总计7.1475亿元人民币,共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128.5万人。(见表1)

二、湖南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五年来,湖南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它对于提高湖南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竞争力、树立劳务品牌、促进湖南省劳务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通过对几年来转移培训工作的调查和比较,发现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

其一,培训覆盖面小,人数偏少。湖南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农业大省。根据《2008年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08年末,全省总人口6845.20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959.95万人,农村劳动力2998.74万人;2008年全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含本乡镇)1208万人。除去已外出务工的农民,仍有近800万人需要寻找转移门路。伴随着农业生产力不断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数量必然越积越多。而据省农业厅的统计,2007年一年中,接受过1个月以内短期培训的农民占8.95%,接受初级职业技术培训并取得证书的占2.29%,接受中级职业技术培训并取得证书的占0.77%,没有接受过培训的高达82.41%。相对于庞大的外出务工劳动力群体而言,参加培训的比例太低,人数偏少,严重影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质量。

其二,培训经费投入明显不足,与面广量大的培训市场很不适应。转移就业人员中,没有接受过培训的比例如此之高,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这是目前湖南开展大规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课题组对全省118个贫困村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发现77.35%的村干部认为影响转移培训的主要因素是经费问题。5年来,包括中央财政投入和温暖工程社会捐助在内,全省用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总经费不到7.5亿元人民币。此外,补助标准也明显偏低,难以保证培训的质量。“阳光工程”短期培训每人仅补助500元,这与培训成本有较大的差距,很容易造成培训走过场,甚至出现有名无实的现象。“雨露计划”中专学历教育培训模式3年扶贫口径每生只补助1800元,而同类培训中,广东和甘肃两省2007年扶贫补助的标准均达到了3400元(三年制)和2500元(两年制)。省教育厅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免费培训,由于没有政府的投入,靠职业院校贴钱,很难真正得到可持续开展。

其三,培训质量不高,监管不力。由于培训市场缺乏有效的监管,使得一些实施培训的机构在专业设置、培训内容和教学管理上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只讲经济效益,不注重培训质量,严重影响培训声誉。部分财政补助经费未用到农民身上,各类培训机构的管理人员的素质仍需提高,项目操作远远没有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和透明。由于受经费和条件等多方面的影响,多数培训仅局限于一些简单的培训项目,培训走过场甚至只造名册不实施培训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些经过培训的转移劳动力和从未接受过培训的并没有显著差异。从整体上说,培训的外出就业劳动力的技术素质不适应工业化发展需要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其四,有效需求不足,培训市场不够活跃。由于受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和综合素质的制约,农民大多比较保守,对参加培训的作用了解不深,因而缺乏主动参与培训的意识。同时,政府部门特别是县、乡两级对各类培训的宣传和引导不够,缺乏有效手段,加上经费的限制,宣传工作难以落到实处,以至于造成有些学校或培训机构出现由于报名人数少而完不成培训计划任务的情况,使有限的培训经费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五,培训资源分散,整合空间很大。目前转移培训呈现多部门管理和实施的格局,每个政府部门都掌握着一定数量的培训资金。不同的转移培训项目有着不同的特色、不同的实施途径,虽然体现了培训的多样性,但同时也存在由于重复、交叉带来的浪费和矛盾。比如,省扶贫开发办实施的是面向贫困地区的转移培训,而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也实施了“湘西地区技能扶贫培训工程”。如何打破部门限制、充分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源、避免重复和浪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三、湖南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建议

周强省长2009年1月12日在省人大十一届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抓好“农村劳动力就业计划”等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加强对湖南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对于开发人力资源、化解城乡矛盾、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富民强省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从总体上说,建议湖南省尽快完善转移培训管理体制,有效整合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面发挥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对未(拟)转移人员、已转移人员和预备劳动力分别建立培训平台,加强监控,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具体来说,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其一,应尽快成立由省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省农办牵头,省财政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农业厅、省扶贫开发办以及省教育厅等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的全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协调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和协调全省转移培训工作,拟订规划,出台相应政策,建立健全转移培训体系,理清职责,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监管。转移培训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靠哪一个部门和机构都难以独立完成,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有关涉农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全社会的广泛参与。

其二,有效整合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对政府层面实施的转移培训调整职责分工。根据近五年的培训实践,结合已实施转移培训项目各自的特点,我们建议: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主要以打造湖南省“劳务品牌”为主,面向全省,特别是面向返乡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据初步统计,湖南省目前返乡农民工达280万人,其中五成以上的为建筑工人和一线普工,有近四成的希望通过培训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再就业能力。省扶贫开发办主要针对贫困县和比照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转移培训,继续采取已在全省贫困地区推广并已产生良好效果的以“工学交替”学历教育为主的培训模式。从今年起,国家将贫困线标准从人均年收入786元提高至1067元,全省扶贫开发的目标人群将由54.8万人增加到194.8万人,占全省农村人口的3.5%,转移培训任务更加艰巨。省教育厅应以预备劳动力技术教育培训为主,在普通中学开设职业技能培训的课程,让不能继续升学的农村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帮助他们顺利转移就业。据预测,“十一五”期间,湖南全省初中后、高中后直接进入工作岗位的约为225万人,加强对这部分人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已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省农业厅主要对农民进行农业技术培训,特别是面向返乡农民工的科技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不再承担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见13页表2)

其三,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多元投入机制,为转移培训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一是省政府要呼吁和争取中央财政增加对湖南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投入力度。培训农民工存在省级之间的溢出效应,实际上是为全国提供“公共物品”,成本应该由中央财政来负担。如果能在4万亿财政扩张计划中安排2000亿,按人均2000元的标准培训一亿农民,尽管只占5%的份额,但会给转移培训市场带来根本性的变化。湖南作为劳务输出大省,中央财政在下拨经费时应予以倾斜。二是要加大省级财政对转移培训的支付力度,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三是要制定激励政策,鼓励引导企业和社会有识之士、慈善组织和慈善家为农民培训和转移提供资助,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资助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局面。通过财政拨一些、部门拿一些、培训机构让一些、社会筹一些等途径建立农民教育培训的专项基金,保证培训经费的投入。要提高补助的标准,对各类培训进行科学的成本测算,补贴培训机构的合理支出,推动培训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其四,以就业为导向,素质教育与技术教育并重,着力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农村富余劳动力要实现有序转移和稳定就业,培训质量是关键。要充分发挥职业院校、技工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在技术、师资、就业推荐等方面的优势,以高职院校为主体,开展转移培训。劳动部门实施的转移培训应把培训机构扩展到高职院校,不应只局限于在所属的技工院校和民办机构中招标选择。各培训机构必须与用人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训,把教学质量摆在第一位。对于开展短期培训的机构,重点要抓好教师的选拔和培训。教师必须取得订单企业认可的培训资格证,且至少掌握两个从业岗位或工种的技能才能上岗执教。同时,企业也选派技术人员参与教学。在培训时,校企共同制订完整灵活的教学计划,合作开发培训工种教材;要加强实训场所的建设与投入,用人单位要提供部分实训设备;要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按职业标准培养人才,重视学员动手能力培养和岗位技能的训练,把是否通过劳动部门的技能等级考证作为衡量学员是否合格的主要标准。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排在前三位的是职业规范、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因此,对于短期培训的农民,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比职业技能的培养更为重要。要重视参训农民的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安全生产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在培训过程中有意识地模拟企业工作环境,引入企业管理模式,使他们进入工厂后能尽快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

从长远来看,随着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引导性培训和短期培训应慢慢退出市场,6个月的技能培训和2年或3年学历教育培训应作为转移培训的主要形式。对于学历教育模式,应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着力培养一批知识更全面、技能更强、发展后劲更足的人才,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永久转移。

其五,加强监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各级财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补助资金的管理,物价等部门要严格对培训单位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的审查,严禁对受训农民实行滥收费。承担培训的机构必须经过严格的筛选,全省应建立一套选拔、监控、评估、退出等完善的制度体系和以稳定就业率、就业单位满意率为主要指标的考核体系。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培训机构的指导、过程监控和质量监控,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开发网上监管系统接受社会监督,杜绝套取国家资金、重复报账的现象。对违规改变资金用途,挤占、挪用、套取财政补助资金以及乱收费的培训机构,除追回资金外,取消其培训资格,并对相关责任人依法处理。

其六,加大宣传力度,整治和规范招生市场。农民观念的改变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宣传和引导。各级政府和培训机构要充分利用各种场合,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培训对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意义,宣传培训的实际效果,宣传典型案例,鼓励更多的农民走出家门接受技能培训,解决培训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同时,政府应大力整治和规范招生市场,解决目前存在的区域封锁以及利用不正当手段买卖生源等不正当竞争的现象。可以考虑在对参与转移培训的机构进行严格把关的基础上,采取类似高考招生的形式,向全省统一发布培训机构、培训专业工种、培训人数、培训期限、转移就业去向等信息,由农民自愿报名,自主选择培训机构。

其七,加强输入地政府和企业对转移务工人员的培训。从长远来看,由于拟转移劳动力、预备劳动力以及返乡劳动力都已纳入目前转移培训覆盖范围,如何做好已转移劳动力的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素质,帮助他们完成向合格的“产业工人”和“城市市民”的角色转变是一个需要更加关注的问题。对于跨省转移的农民工,省政府应通过相应渠道建立与输入地的协调机制,实行优势互补,联合培训,形成劳动力输出地与输入地、企业与农民工多赢的局面。劳动力输入地政府应树立大局观念,从政策上、资金上支持和引导外来农民工接受职业培训,使他们在务工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培训成为高素质的产业工人,让他们能安心留在当地为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当地政府还应通过立法,要求企业履行对员工的培训责任。同时,制定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企业增加培训投入,加强对转移农民工的培训。

[参考文献]

[1]张云华,杨晓艳.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7(3).

农村妇女劳动力培训调研对策 篇4

研报告

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调研报告

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提高农民工素质和就业能力,是我国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面对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多、农民收入结构单一等诸多问题,切实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工作,对于加快富余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和转移、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全县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县农村劳动力队伍现状那一世范文网://

据统计,我县农村劳动力总数为156342人,占农村人口总数的%。按年

龄结构分:16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65243人,35周岁至55周岁68022人,55周岁以上23077人;按文化程度分:初中以下63814人,初中75300人,高中17035人,大专以上193人。农村劳动力中掌握专业技能的有23740人,占总数的%,其中:高级工100人,中级工2100人,初级工21540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整体素质偏低,思想观念保守。一是农村劳动力文化结构不合理,初中及以下比例偏高,掌握劳动技能的程度较低。二是农村劳动力普遍存在小农意识强的问题,小富即满、小进即安思想较重,只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发展眼光。三是由于农村劳动力受自身素质限制,加之政府对技能培训宣传力度不够,致使农民对技能开发的现实作用和长远意义认识不足。

2、培训难度较大,培训效果不理想。一是目前农村劳动力人群情况复杂、流动加剧,工学矛盾较为突出,组织培

训的难度较大。二是培训专业设置与农村实际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对口,加之对市场需求预测手段落后,培训专业设置缺乏市场调查的基础,存在较大盲目性,影响了培训的实施效果。三是从劳动力供需总量来看,供大于求的现象依然十分突出,造成培训后没有就业岗位,也已成为限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3、缺乏完整的协调运行机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单凭劳动部门一家的力量难以实现,为加强此项工作,亟待建立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

4、资金筹措难度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涉及面广,需要足够的经费保障,但目前培训所需相关费用筹措难度较大,影响了转移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几点建议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介,通过设立职业技能开发专栏,印刷发送宣传标语、宣传材料,开展职业技能宣传周、宣传日,组织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比武等活动形式,大力宣传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和国家实行劳动预备制度、就业准入制度以及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内容和要求,鼓励技能人才发挥重要作用,以宣传各行业技能人才的突出事迹为重点,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充分调动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努力营造职业培训所需要的良好社会氛围。

明确责任,建立协调配合机制

首先,要成立以主管县领导为组长,劳动、计划、财政、教育、林业、农业、科技及乡镇政府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领导组织。建立农民工培训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培训工作中的具体问题,编制培训计划,落实扶持政策,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农民工的培训工作。在此基础上以县乡劳动服务站、村劳动服务所为依托,成立乡镇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健

全完善农村劳动力培训服务网络,重点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和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工作。其次,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大事来抓,将此项工作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与管理,要开展专题调研活动,绘制以乡镇为主体的劳动力资源分布图,同时制定详细的农村劳动力培训计划,为转移就业创造条件。

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促进培训工作开展

一是取消岗位和户籍限制,统一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用工单位在使用农民工和城镇居民时要一视同仁。二是积极探索用工单位招用农民工要参加医疗保险的具体办法,保证农民工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待遇。三是在办理农民工进城务工手续时,除国务院、省规定收取的费用外,不收取其它任何费用。四是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扶持,享受我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五是对参加培训的农

民工实行补贴或奖励。

扩大输出渠道,发展劳务经济

一方面有计划地深入京津等经济发达地区,直接与用工单位见面,根据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制定培训和劳务输出计划,实现培训基地与输出单位对接,建立劳务输出联合体,另一方面在北京、天津等大中城市设立办事处,聘请信息员,通过原协作单位发展新的用工单位,挖掘新的招聘信息和用工渠道,使劳务输出规模不断扩大,减轻就业压力,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合理流转。

整合培训资源,全方位开展农村职业技术培训工作

以县职教中心为龙头,以乡镇职业技术培训中心为基础,以各社会力量办学机构为补充,建设一批能起示范带动作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完善教学培训条件,整合培训资源,增加培训项目,扩大培训规模,创造整体效应。加强劳动力需求总量和结构预测,根据

经济发展需要,在培训内容上突出专用性与实效性,加强以产业化为重点的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和以“绿色证书”为重点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搞好就地就近转移前的职业培训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林果、食用菌、时差大棚蔬菜等种植技术和水产、畜牧、家禽等养殖技术的实用技术培训,切实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实行劳动预备制度与就业准入制度

稳步推进劳动预备制度,组织农村未能继续升学并准备进入非农产业或进城务工的初、高中毕业生参加必要的转移就业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并取得相应的培训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凡是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新增劳动力必须持证上岗。未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者,县职业介绍机构不得介绍就业,劳动保障部门不予办理用工备案、合同鉴证和各种社会保险,用人单位不得招收录用;拟从事个体经

营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予办理开业、登记手续;拟从事汽车驾驶、汽车修理、摩托车修理的,交警、运管部门不予办理相关手续;对用人单位因特殊情况急需招用的,须经劳动保障部门批准,可先招收再培训,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后上岗。

加大劳动监察力度,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认真贯彻实施《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条例》,把企业用工作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重要内容,采取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聘请监督员等方式,加强监督检查,依法查处并及时纠正违反就业准入控制、拖欠农民工工资等违法、违规行为,促进和保证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良性健康开展。

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1、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即财政部门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领导组织成员

单位,每年要从项目基金中匹配一定数量的资金,作为农民工培训扶持费用,专项用于转移培训工作。具体做法是:建立培训机构计算机网络;通过招投标办法确定培训机构开展培训;对以下三种形式的培训实行培训费用全额补贴:一是向提供就业岗位的用人单位免费培训并输送务工人员;二是就业率达到95%及以上的培训机构进行的培训;三是对利用所学专业技能,开办工厂或承包各种工程,成为脱贫致富带头人的培训。对就业率高的培训机构给予奖励性补贴。

2、企业要按照国家《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的要求,按职工工资总额的%足额提取职业培训经费,计入成本税前列支,用于职业培训;对于不履行培训义务的企业,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由劳动保障部门收取不少于50%的培训经费,专项用于指定的培训机构代培费用。

农村妇女劳动力培训调研对策 篇5

作者:张俊霞 索志林

【摘要】近年来,我国颁布了多项政策法规对农村劳动力培训进行规划与指导,但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还存在着投入不足、机制不健全、内容针对性不强、管理体制存在缺陷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在建立多元化培训投入机制、提高农民参与积极性、完善就业市场准入制度等方面有所作为。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 就业 培训 对策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三农问题突出,而三农的首要问题是农民的增收问题,增收的关键在于农村劳动力是否能够充分就业,实现从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的转移。研究表明,虽然农村劳动力就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人力资本状况对于提高劳动力就业能力,增加就业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而形成劳动力人力资本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对其进行职业教育与培训。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必将带来就业结构的相应变化和对人力资源素质和技能需求的提升,但是,农民人力资本存量尤其是职业技能水平普遍偏低,严重影响农民向城市转移,向非农产业转移。因此要促进农民职业转化就要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

农村劳动力培训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和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增强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基础性工作,为此这项工作得到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通过立法等形式,对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作出了政策性的规划与指导。如:2003年国家六部委联合制定了《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2004年国家六部委共同启动实施旨在提高农民就业技能、促进其向非农就业转移的《阳光工程》;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有关农民转移就业培训的指导方针和措施;2007年8月30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加强统筹协调,鼓励和支持各类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依法开展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鼓励劳动者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2010年1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

尽管政府层面非常重视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但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的现状还不容乐观,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存在的问题

投入不足,投入机制不健全。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农林中专、农村职业高中和农民文化学校为主体的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得到了较快发展,国家财政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也有了一些专门的教育项目和培训工程支持,但随着职业教育与培训需求的不断扩大,政府投入不足的问题日益突显。农民教育培训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建立,投资渠道单一,培训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使得农民培训工作难以有效开展,极大影响了农村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也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农民工市民化进程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农村劳动力参与积极性不高。目前我国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低,一方面使得农民没有能力进行较高的人力资本投资;另一方面从成本—收益角度来看,农民对职业培训的“预期收益”难以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期,而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由于自身人力资本存量偏低,绝大多数只能到非正规部门就业,非正规部门劳动雇佣关系不规范,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农民工大多从事着收入低、劳动条件差、缺乏劳动保障的工作,这也导致了企业和劳动者对人力资本缺乏投资动力。

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不强。当前农村劳动力培训的对象和培训对象的需求不同,因此在实施具体的培训项目时也应该分类实施,根据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经验、已有技能基础等个体特征的差别,分别进行难度不同及重要性程度不同的技能培训,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由于很多培训机构在设计培训内容时没有进行需求分析,使得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能满足不同层次技能培训的需求,就业适应面较狭窄。

培训管理体制存在缺陷。在农村劳动力培训管理体制上,不少地方政府仍然沿用行政管理模式,以行政目标管理制度对各种形式的培训进行监管,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政府大包大揽、错位与越位现象存在。此外,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涉及的主管部门多,条块分割,各自为政、职能的交叉现象突出。虽然国家颁布了多部与职业教育和培训相关的法律法规,但由于制度建设落后,执行不利,职业教育与培训运行仍然缺乏软环境支持。

劳动力市场准入制度不健全。中国从1999年起已经开始实行劳动预备制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但在劳动准入制度推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执行的力度不够,大批没有受过岗前培训的劳动力进入劳动市场,没有全面实施“先培训、后就业”。二是执行范围不够,目前我国实施劳动准入制度的还仅局限在部分技术工种的范围内,尚没有一个涵盖全部职业、按不同层次等级分类、权威性的职业等级标准。

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优化对策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市场机制的作用使个人和企业均有投资培训的动力,但市场机制又是一种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在完美地发挥资源有效配置作用的时候,却无法克服效率与公平不能同时兼顾的缺陷。经济学家分析表明,就农村劳动力培训而言,市场经济的作用机制会提供一定数量的培训,但并非能达到培训数量的最优水平。在此情况下,政府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承担一定的责任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把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工作放在农村工作的重要位置。政府应着力制定财税信贷等各方面政策,培育和促进农村劳动力培训市场以及公立和民办培训机构的发展。

建立多元化培训投入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准公共产品的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投资主体应该是多元化的,因此,政府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利用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功能,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引导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企业、个人合理分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对参与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企业和个人,在审批、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适当的优惠措施,同时,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应设立劳动力转移培训专项资金扶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提高农民参与积极性。由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技术结构不断变化以及信息不对称,使得参与培训的劳动力面临较高的投资风险,就业培训会使投资者面对高风险低收益的问题。西方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个人教育需求与教育价格成反比,价格高,则需求受到抑制;价格低,则需求膨胀。因此,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如果完全由劳动者个人进行培训成本的投资,则就业培训的需求相对也会减少。所以需要政府与培训机构分摊一部分投资成本,同时建立农民教育培训专项基金,对接受教育的农民给予培训补助,切实减轻农民经济负担,提高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培训机构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不会无偿帮助培训者分担私人成本,所以政府在委托某些机构、学校来进行转移培训时,要在政策、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以保证转移培训有足够的提供者。

此外,各地政府应当从实际出发,积极采取形式多样的措施进行就业培训宣传,使广大农村劳动力逐渐认识到职业技能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让农民们免费获取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不断强化职业资格证书的作用,提高农民对就业培训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增强其参与意识。

整合培训资源、完善培训体系。广泛调动各类教育资源参与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优化培训资源配置,引导和鼓励培训机构与劳动输出(派遣)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充分发挥农村及县城周边的高中等职业学校的作用,调动它们面向农村劳动力开展转移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完善就业培训体系,需要有针对性地设置培训课程,课程内容的安排上要注重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合理比例。创新培训方式,通过定点、订单、定向等培训方式,实行培训与学历教育、技能鉴定、就业的三结合,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办学模式。打造培训特色,要根据劳动力输入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企业实际需求,围绕当地优势产业和紧缺人才,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努力打造培训品牌,形成培训特色。健全培训考核制,主要包括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鉴定和对培训机构培训绩效的考核评估。

完善就业市场准入制度。逐步建立“先培训后就业”的就业制度,重点对农村初、高中毕业生进行就业培训,国家应完善就业市场准入制度,充分调动和发挥行会的作用,把职业技能资格认证权限授予行会。

强化政府行为,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增加对职教的宏观调控力,以促进形成“信息透明、供求有序、质量优先、平等进入”的就业机制,保证职业学校有效获得劳动力市场信息,促使职业学校不断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学质量。政府应该定期发布劳动市场信息,并对劳动力市场信息进行全面分析、科学预测,使职业学校可以了解到有价值的信息。

农村妇女创业现状调研报告 篇6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农村耕地的日益减少,以及思想意识的渐渐转变,农村中涌现出一批自主创业的巾帼英雄。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妇女创业是提高生产力,改变农村贫穷面貌的有效途径。由于妇女创业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增长空间,妇女创业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农村妇女创业虽然为数不多,但她们的创业成功有着积极的实践意义。

二、调研对象

本次农村妇女创业调研时间是从2013年8月初开始到2013年9月底结束,调研对象是宿迁市沭阳县悦来镇、桑墟镇、新河镇创业人员,随机抽取了100名创业人员对他们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100%。问卷所设计的问题以单项选择为主,问卷调查采取了匿名填写的方式。问卷内容涉及创业人员概况、创业项目类型、创业规模和未来规划等方面,通过对调研结果所呈现的问题及其成因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三、女性创业的现状及特点

2010年以来,该县新增妇女创业项目5718个,主要是服装、玩具、电子、蔬菜大棚、家禽养殖等。全县农村妇女创业状况呈如下特点:

1、女性创业氛围较为浓厚,随着全县掀起“全民创业”及“三来一加”浪潮,女性创业的意愿加大,很多有项目、有技术、有资金的农村女性开始自主创业。

2、自主创业女性比例偏低。我县自主创业女性比例约占就业女性比例总数的6%,比例偏低,虽然创业氛围良好,但由于女性创业自身带有的局限性,实际创业人数不多。

3、创业规模较小,因为农村女性总的来说比较保守,冒险、创新意识不强,再加上对高新技术的掌握不够,农村女性创办项目规模普遍不大,投资规模大概集中在3—10万元,工人数在30人左右。

四、农村妇女创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1、传统意识。由于农村家庭中“男尊女卑”思想观念的影响,认为妇女所承担的责任仅限于家庭,操持家务,尤其是农村中很多家庭,男劳力外出打工,家庭中老人的照顾,孩子的教育都由妇女承担,使广大妇女既没有创业的动力也没有创业的基础条件,致使妇女创业的主动性和客观条件不足。调研走访过程中,笔者发现,半数以上妇女在创业过程中还兼带着照顾老幼,把持家务的任务。

2、资金问题。目前,资金不足仍然是自主创业的一大障碍。不少妇女创业人员的家境并不宽裕,筹集资金存有相当大的难度,对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来说,即便是小本创业也已可能倾其所有,一旦失败,将承受难以想象的压力。已创业的妇女,她们的创业资金也十分有限,支付开办费用、投资设备后,由于银行贷款申请难、手续复杂,想要扩大生产经营并不容易,多数只能小规模维持。调研发现,82%的创业者存在资金短缺难题。

3、文化程度低,技能缺失。自主创业的成功需要经营技巧和经验的支撑,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市场的分析和开拓能力,这些是成功“一个都不能少”的基石。农村妇女创业人员普遍存在学历不高,文化程度较低现象。据统计,84%有初中文化,11%有高中文化,本科学历仅占3%。农村妇女创业人员大多文化偏低,缺少管理经验技能,自主创业难度很大。因此,不少妇女对自主创业持“风险高于收益”的态度。

4、市场信息匮乏。不少妇女有着创业的愿望,但不知道该选择什么项目、怎么创业、创业后怎么经营、怎么获知市场信息。有的虽有好的创业意图,但对市场需求不甚了解,不敢投资;有的因为得到了过时的信息,贸然投资,结果投入的资本全打了“水漂”。信息的缺失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创业人员的创业决心和信心,也严重影响创业成功企业的发展和生存。

5、创业规模微小、产品初级。走访过程中发现,农村妇女创业的较小,5万—20万占56%,20万—50万占32%,50万元以上仅占12%。产品多为玩具、服装、电子、家禽。规模小、产品初级,农村妇女创业项目市场竞争力较低,容易受市场波动,经济一旦不景气,生存能力堪忧。

五、农村妇女创业的建议和对策

分析了农村妇女创业面临的制约因素和困难后,让我们回到解决问题的实质思路上来。创业型人才的成长和涌现,一方面取决于每一个个体的努力,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社会和政府的鼓励及扶助,为有创业意识和愿望的女性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创业培训和激励扶持就显得意义重大并且十分迫切。

1、宣传典型,大力营造创业环境氛围。政府积极加大妇女宣传力度,印发宣传资料和优惠政策手册,组织典型户宣讲致富经验等形式,在妇女中营造投身创业的浓烈氛围。力争在创业典型推动下,在广大妇女中间形成互帮互学、加快创业的良好氛围。通过树立创业榜样,传播创业经验,推介创业项目,激发广大妇女的创业热情。

2、加强政府激励扶持力度。女性创业者,需要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需要法律的、制度的、政策的支持,否则,自主创业成功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近年来,我县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自主创业的政策措施,可以说,创业的政策环境越来越好,可享受的优惠条件也越来越多。为帮助女性创业者节约创业资金,用较短的时间和较低的成本实现快速起步、快速积累,完成由创业到发展的转变,3、加大创业培训力度,提高妇女创业能力。增强女性创业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时效性。除了创业意识这个“软件”,创业还需要专业知识、组织能力、业务能力、理财能力等“硬件”的武装,这些都需要通过有效的创业培训来实现。因此,我们应进一步坚持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创新培训模式,进一步增强培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同时,加强对他们的开业指导,主动提供政策咨询、方案评估、证照办理、经营管理指导等技术支持服务,降低她们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

4、加大服务效能力度,优化妇女创业环境。近年来,我县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通过各种积极的帮扶措施,造就了一批女性创业的成功典范。但从创业明星的数量上来看,我们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充分发挥“公仆办”、全民创业协会、村(居)全民创业服务站、大学生村官全民创业专业帮办服务队作用,对创业群众自愿委托的事项提供全程帮办、代办,让妇女在创业遇到困难时感到政府无处不在。

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路径研究 篇7

1 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农村妇女就业存在的问题

1.1 科技文化水平比较低, 劳动力技术单一, 缺乏从事二、三产业的技能

根据全国妇联《千名进城务工妇女问卷调查报告》统计, 86.7%的妇女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 其中48.7%为初中水平, 高中以上占38%;小学及以下占13.4%;然而, 相对于普通教育的快速提升, 农民工的技能水平却不容乐观。在对2007年招工条件的调查中显示, 39%的企业要求招工对象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18.02%的企业希望招收中级以上技能水平的劳动者。但是, 仅有19.43%的务工人员参加过90天以上的技能培训, 有21.14%的务工人员参加过不足15天的短期培训, 超过1/3的人没有接受过任何技能培训。这就导致农村妇女在就业过程中缺乏竞争力或竞争力较弱只能从事技术含量低的工种如保姆、建筑工、商场餐饮业服务员等。

1.2 工资待遇、劳动保障、技能培训等基本权益方面得不到保障, 工作不稳定性强

由于进城务工的农村妇女维权意识较弱和缺乏相关法律知识, 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导致农民工超时加班问题相当严重。据国家统计局2006年《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调查报告》显示, 从每周工作时间上看, 46.90%的农民工每周工作7天, 36.71%的农民工每周工作时间为6天, 15.58%的农民工每周工作时间为5天, 只有0.81%的农民工每周工作时间在4天以下。相当多的企业没有很好地为农民工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发生率、职业病危害等呈上升趋势。

1.3 农村妇女受到传统家庭观念的影响, 就业观念尚未完全转变

在自身主体意识的认识上, 农村妇女对自身能力和地位的认可程度都很低, 很多农村妇女信奉“男主外, 女主内”的观点, 既使随着时代的发展, 有些农村妇女渴望走出家门, 实现自身价值, 但由于舆论及传统的各种影响, 不得不屈服于传统的农村性别观念, 把自己定位在家庭内部。

1.4 国家和政府在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培训方面投入不足, 缺乏资金与政策上的支持

虽然经过多年的培训和教育, 农村妇女的科技文化素质有所提高, 但总体素质仍然偏低, 掌握的技术单一滞后, 许多农村妇女认识到仅靠简单的体力劳动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迫切希望能掌握新的专业技术, 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指导和培训, 而只能从事就业层次相对较低、工资报酬相对较少的行业。

2 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的路径分析

2.1 妇女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1) 向大农业内部转移, 即向发展农林牧副渔或特殊种植方向转移。农村妇女积极发展畜牧业, 提倡舍饲圈养, 不断提高农作物秸秆利用率, 同时发展中草药、花卉等特殊种植业和生态农业及无公害农业, 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行业, 能够转移部分劳动力。

(2) 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农民工广泛分布在制造业、建筑业、社会服务业、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等各行各业, 已成为产业大军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加工制造业中农民工占68%, 在建筑业中接近80%, 在第三产业的批发、零售、餐饮业中占52%以上。劳动保障部2005年快速调查显示, 农民工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业等重点行业。其中制造业占27%, 建筑业占26%, 住宿和餐饮业占11%, 批发和零售业占12%,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占9%, 其他行业占15%。

2.2 妇女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1) 年龄特点。通过调查发现, 农村妇女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 年龄与婚姻状况决定着转移的渠道和方式, 呈现典型的两极分化趋势。年龄在30岁以下的未婚青年, 能脱离土地、脱离家庭, 大多数转移到城镇或外埠, 占外出就业人员的80%以上;年龄在30岁以上, 特别是已婚的女性, 需要照顾老人、孩子、家庭, 选择就地转移的占就地转移妇女数的90%以上。正是妇女的这种特点, 制约着妇女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和质量, 影响着妇女的经济收入。

(2) 工种特点。已实现转移的妇女劳力, 就地转移的, 80%从事种植、养殖和本村粗加工业, 并随着年龄增加参与程度增加;挺进城镇和外埠的, 主要从事工业企业、服务业等行业, 并随着年龄减小 (16岁以上) 就业率升高。据调查, 全市16~25岁的农村妇女劳动力基本都能就业, 就业率达到95%以上。

2.3 妇女劳动力转移的方式

(1) 自主转移。部分农村妇女劳动力通过企业招工广告、跟随亲朋好友外出务工等方式, 进行自主转移, 实现就业再就业。据调查, 自主转移人员占农村妇女转移总数的48%。其中自主转移到外埠人员年龄较小, 一般在20岁左右, 呈现心理承受力差、就业稳定性低的特点, 需多次跳槽、多次尝试才能找到比较合适、舒心的工作。调查中发现, 凡自主转移到外埠人员, 都曾尝试过2~5个岗位或工种。

(2) 中介转移。这种以赢利为目的的转移方式已越来越不被农村妇女劳力所接受, 通过中介转移的人数近几年呈明显下降趋势, 仅占全部人数的12%左右。

(3) 组织转移。这是农村妇女参与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式。近年来, 各级组织不断强化职能优势, 积极为广大妇女提供服务。以劳动部门为主, 工会、妇联、民政等单位密切协作的劳动力转移服务体系已逐步形成, 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先后组织企业举办招工恳谈会、项目展示会、就业再就业洽谈会20多场, 实现妇女就地异地转移8000多人。组织转移以其可信度高、权益有保障得到广大妇女的信赖。

3 解决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农村妇女就业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3.1 健全培训机构, 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技能培训, 提高转移人员综合素质

目前, 劳动力市场已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 企业对劳动力的专业技能要求逐步提高。各级政府应建立以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各职业学校为重点, 以农广校、农函大和乡镇文化站、科技培训中心为依托, 社会民办培训机构和村级合作组织为补充的培训体系, 整合各方面有关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资源, 要重点抓好专业技能和法律法规培训, 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率, 使农村妇女劳动力在短期内获得实用技术, 提高她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

3.2 建立健全农村妇女劳动力就业的长效保障机制, 创造就业增收的良好环境

各级政府应形成比较完整的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培训管理机制, 坚持技能培训与经济结构调整需要相结合, 有组织、有计划地促进农村妇女劳动力就近就地向非农产业转移, 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技术人才保障。同时, 政府可以通过选择一批有代表性的标杆工种、职业或岗位, 进行跟踪调查, 定期向社会公布其工资价格标准, 为社会提供相关职业工资差距的参照系, 提高行业市场的薪酬透明度和准确性;可以尝试压缩劳动力价格分析预测的周期, 加快人工成本指导线和工资增长指导线相关数据的更新速度, 及时反映市场变化。政府应督促用工企业为妇女劳动力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确保她们能享受与城镇职工一样的待遇, 以增强妇女务工人员的主人翁意识, 增强各方面的劳动保障。

3.3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引导和转变农村妇女就业观念

要加快农村妇女非农转移的进程, 应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 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身边典型引导、推广致富经验等方法, 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改变妇女的传统思想,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教育妇女, 加强男女平等政策宣传, 引导农村妇女转变从属于丈夫和家庭的观念, 冲破传统文化和陋习的束缚, 树立起“不断进取、男女平等和勇敢创业”的思想。

3.4 加大对妇女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力度

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 把该项培训资金列入政府预算。要把农村劳动力培训作为让农民直接受益的公益性事业支出内容, 将农民培训作为政府为农业发展提供的主要服务之一, 从资金、政策上给予支持。但是目前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方面的资金投入还远远不够。各地也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计划, 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就业工作健康、稳步发展, 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培养造就一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各级妇联也要配合党委、政府, 充分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 坚持把这项工作作为当前首要工作来抓, 努力增加对女性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资金的投入, 号召妇女积极参与, 努力提高女性务工者的素质。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经济结构的突变、城市化进程的深化, 农业劳动力剩余问题已日益突出, 农村妇女劳动力如何转移以及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引起各方面的关注, 本文对农村妇女劳动力的转移分别从转移途径、转移特点、转移方式做了具体分析, 提出了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农村妇女就业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农村妇女,妇女就业

参考文献

[1]黄芳.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妇女就业问题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7, (07) .

[2]全国妇联专题调研组.千名进城务工妇女问卷调查报告[R].2006, (10) .

[3]肖文, 汤湘萍.实地农村妇女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 2005, (09) .

[4]劳动保障部课题组关于农民工情况的研究报告之一:当前农民工流动就业数量、结构与特点[J].2006, (02) .

农村妇女劳动力培训调研对策 篇8

这个数字占了农村留守人口的54.2%,指的是留守妇女。来自全国妇联的统计显示,妇女已占中国农村劳动力的60%以上,是参与农村管理、建设的主力军。

31~45岁

留守妇女的年龄分布大致为:25~30岁的占14%;

31~45岁的占82%;

46~55岁的占4%。

25~30岁的留守妇女中以高中或中专以上文化程度者居多,31~45岁的以初中文化程度者居多,46~55岁的人中多为小学以下文化程度。

25~30岁年龄段的在农村科技信息交流和致富技能培训活动中,更能起到典型示范作用。

超6成

2008年的一项社会学课题显示,63.2%的留守妇女经常感到孤独,42.1%的留守妇女经常或有时哭泣,69.8%的留守妇女经常感到烦躁,50.6%的留守妇女经常感到焦虑,39.0%的留守妇女经常感到压抑。

70%

留守妇女的财产和人身安全时常受到侵害,许多农村妇女根本不敢养牲口和家禽。有调查显示,农村性侵害案件中有70%的受害者是留守妇女。

3分钟

根据中国农业大学的一项调查,大部分留守妇女的丈夫每年只回家一次,他们之间通过电话联系,但超过1/5的妇女跟丈夫每次通电话的时间不超过3分钟,她们也不会去丈夫务工的地方去看望丈夫。

68.6%

因为缺乏技能或知识,留守妇女发展能力弱。68.6%的留守妇女表示“劳动强度大”,23.8%的人表示对生产劳动和家务劳动感到力不從心。

5成

根据四川省民政部门的统计数据,在农村离婚人群中,因为夫妻一方外出务工而导致离婚所占的比例达五成以上。

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发展情况调研 篇9

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发展情况调研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男劳动力大规模的外移,在我国农村社会出现了一大批“留守妇女”群体,这个庞大的特殊群体在我区达1万余人,并持续增多。由于丈夫在家庭生产生活中缺位,留守妇女面临多重生存发展困境,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关爱农村“留守妇女”,破解她们面对的难题,正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中一个日益凸出的现实问题。

一、农村留守妇女现状

(一)农村“留守妇女”基本情况“留守妇女”的丈夫在外务工,有的在省外,有的在本省其他城市,有的在本市城区务工,而她们却留守家中,肩负起家庭几乎全部的生产劳动和抚养子女、赡养老人的责任,成为家庭中的“顶梁柱”,家中的粗活、重活、忙活、累活几乎都压在她们肩上。据统计,**区“留守妇女”中农村“留守妇女”占90%以上,中青年“留守妇女”占85%。“留守妇女”中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占48%左右,其余则在农闲时外出打工或郴州市范围内打工以增加家庭收入。以**区华塘镇油山村为例,对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发展状况进行专题调研,调研采取发放调查问卷、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入户走访“留守妇女”家庭10户,以期了解掌握全区农村“留守妇女”现状、生存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与迫切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她们建设新农村的积极作用,逐步解决她们面临的诸多问题。她们的整体生存发展状况如下:1、“留守妇女”年龄结构,以30到40岁中年居多,占45%;2、“留守妇女”文化程度,大部分是初中,占52%,小学占41%,高中及以上占7%;3、“留守妇女”家庭人口情况,3口人的占41%,4口人的占43%;4、“留守妇女”丈夫外出打工年限,以2-3年居多;5、“留守妇女”家庭年收入情况,以年收入2万-3万的居多;6、“留守妇女”丈夫多长时间返家一次,半年之内占25%,半年至一年占67%,一年以上的占8%;7、丈夫外出打工,“留守妇女”最担心丈夫耐不住寂寞或者不承担养家义务。

(二)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状况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发展情况呈现以下特点:1、“留守妇女”年龄分布中年居多。2、“留守妇女”文化教育程度偏低。3、“留守妇女”从事家务和农业身心俱疲。4、“留守妇女”担心感情出现危机。5、“留守妇女”文化生活枯燥单一。大多数农村“留守妇女”由于平时忙于农活和家务活等,没有时间参加娱乐活动,加上生活范围较小等因素,造成了农村“留守妇女”精神压力大,不能从参加文体活动中让自己减压。

二、农村留守妇女的困境留守妇女拥有完整的家庭,却常年过着“牛郎织女”般的生活;她们收起女性的矜持娇贵,而顶风沐雨干着本该是男人干的重活。她们柔嫩的肩头撑起的,是饱含酸甜苦辣的家园

(一)拖老带小,披星戴月,生活艰辛。在丈夫外出务工期间,妻子成为家庭生产生活的`绝对主力,家中所有粗活、重活几乎都压在了“留守妇女”肩上,尤其是农忙季节,劳动量更大。同时,男人外出务工,赡养老人,养育孩子,洗衣做饭,喂养鸡鸭猪牛等繁琐的家务事也全落在了“留守妇女”的身上。劳动强度很大,严重损害身体健康。

(二)独守空房,精神贫乏,生活孤单。由于丈夫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妇女”们忍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负担。调查发现,89%的“留守妇女”觉得丈夫的忠诚成了她们最大的心理负担。有许多“留守妇女”想把承包的土地转包给别人种,自己跟随丈夫一起出去打工,但赡养老人、照顾子女的责任又使她们难以走出家门。

(三)生性胆小,安全缺乏保障。由于男性劳动力外出,农村只剩下了老人、儿童和妇女,致使农村治安防范力量减弱,违法犯罪几率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胆小的农村“留守妇女”普遍感到缺少人身安全感,同时还要注意与男性的避嫌。由于“留守妇女”处于弱势地位,她们的合法权益相对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容易成为农村性侵害案的主要侵犯对象,其家庭财产也成为作案分子的目标。

(四)常年的温饱观念和勤俭节约传统导致健康意识不强。大部分农村妇女缺乏保健意识,一个主要原因是生活困难,能节约一点是一点,女性用品在家庭开支中所占比例不大。有些农村“留守妇女”,为了节约钱,有病不医只自己拿点药了事,有时干脆一拖再拖,以致于小病拖成大病,她们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与此同时,在饮食方面,也不讲究合理搭配,以解决温饱为原则,基本不会调剂改善生活,也不会每餐都有肉食和水果。

(五)亲情缺失,子女家庭教育环境不优。“留守妇女”子女在家庭教育方面,由于缺少父爱和团聚,母亲要外出做事,小孩平时多跟老人在一起,老人多只管他们的温饱,有的妇女文化偏低,对子女教育力不从心,往往是物质上的满足大于知识的教育,出现了“重养轻教”现象,而且陪伴小孩的时间少,亲情的部分缺失也影响了孩子健全性格的形成。

三、关爱帮助农村留守妇女的对策与建议农村“留守妇女”已经成为农村一个新的特殊群体,是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同时涉及到留守家庭的幸福和稳定。不解决好这一群体的各种问题,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产生不利影响。社会各界要普遍关注“留守妇女”问题,把它放到影响全局的高度来认识,妥善解决这一特殊群体的特殊问题,为“留守妇女”撑起一片蓝天,同时也为当地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增添一抹亮色。

(一)制定政策措施,重视“留守妇女”的现实需求。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要重视并关注农村“留守妇女”这一特殊社会群体,要把“留守妇女”问题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留守妇女”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要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充分考虑农村“留守妇女”的利益需求,制定出台有利于“留守妇女”创业就业的政策。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的调查研究,掌握农村“留守妇女”的现状,如,姓名、年龄、人数、分布、每天的劳动时间等,制定关爱“留守妇女”的政策和措施。

(二)强化科技培训,提高“留守妇女”的致富能力。各级组织要着力提高“留守妇女”综合素质,提高“留守妇女”参与经济建设的能力。要积极引导“留守妇女”摒弃“男主外、女主内”封建传统的束缚,组织“留守妇女”树立“四自”精神,用自已的行动积极支持丈夫外出打工,提高农村妇女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她们的自身发展,是解决“留守妇女”各种问题的重要途径。要举办各类知识、技术、技能培训,提高她们的科技致富能力和科学教子水平。要广泛发动农村“留守妇女”增强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发展能力的紧迫感,克服依赖心理,主动提高自我发展和应对各种困难的能力。

(三)整合社会资源,解决“留守妇女”的实际困难。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为“留守妇女”提供相关的服务和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如涉农部门努力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减轻“留守妇女”的农业生产劳动强度;举办“留守妇女”技术培训班,提高“留守妇女”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能力。文化等部门在“留守妇女”比较集中的地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留守妇女”的业余文化生活等。司法部门为“留守妇女”提供各种法律服务,维护“留守妇女”的合法权益。医疗卫生部门建立对“留守妇女”的健康支持系统,关爱“留守妇女”的身心健康,减轻“留守妇女”心理压力等。群众团体发挥各自优势,为“留守妇女”提供服务和帮助。要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使这一特殊群体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得到健康发展。

(四)维护家庭稳定,加大“留守妇女”保护力度。针对目前农村“留守妇女”遇到的各种问题,社会各界要积极保护她们的合法权益,加大《妇女权益保护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通过法律知识宣传、培训等方式,教育妇女提高自我维权意识。要加大社会治安管理力度,在村庄建立“治安巡逻队”,保障社会治安,减轻“留守妇女””安全方面的心理压力。要加大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力度,把劳动技能与相关法律法规及家庭教育知识结合起来,教育和引导他们自觉履行家庭责任和义务,遵守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维护家庭稳定。

上一篇:公司规章制度建议下一篇:警察和赞美诗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