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文化

2024-08-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老年文化

老年文化 篇1

老年文化是关于老年人及老龄问题的文化。中国1980年出版的《辞海》

讲: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依此我认为老年文化,是反映老年人的思想、爱好、习俗和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各种活动,以及人类社会对老龄问题的存在、发展的认知和对策的意识形态。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老龄问题的学说、理论,即老年学及其各分支学科;二是社会及各类人群对老年人的认知、态度和对策,包括关于遵老、爱老、助老的思想、行为、理论;三是老年人对自身及老龄问题的认知和社会心态;四是老年人的社会文化参与,即老年人参与各类社会文化活动。本文主要就第四方面作以浅述。

老年人退休以后怎样安排自己的晚年生活?是继续工作,参与一定的社会发展活动,继续为社会发展作贡献;还是参加一定的社会文化活动,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还可能是什么活动也不参加,整天无所事事地混时日。前一种老人大概占30%左右,后一种老人是极少数,第二类老人是绝大多数,即绝大多数老年人都会参加一定社会文化活动。

一、老年人社会文化参与的内容

老年人的社会文化参与就是关注、参加或从事某项、某类或某些社会文化活动。老年人可参与的社会文化活动的内容很多,包括:

1.参加各类理论、科学、技术的调查、研究、创作和交流活动。包括参加各研究团体的研究活动和自己个人从事各种科技、理论、文学、艺术、书画、工艺等的研究、创作活动和作学术报告、发表研究成果等交流活动。

2.参加各种科学、技术、社会知识、生活知识、技能的学习、交流活动。包括参加各类学校、培训班、习练团队的学习和自己读书、看报和通过电脑网络等的自学活动。

3.参加各种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的习练、表演活动。包括参加各类戏剧团、艺术团、歌唱团、舞蹈队、体育、健身、乐器、书画、棋、牌等类的学习、表演、竞技、观赏和个人的习练等活动。

4.参加各类政治活动。如参加各个党派组织、各个社会团体、各个单位、社区组织的活动。

5.参加各种旅游、参观、访问活动。

6.参加各类社会交往活动。如参与同乡、同学、同事、战友的聚会,参与亲、友间的礼尚往来,交流信息和生活体验,互学、互助。

7.观看电视、参与电脑网络和观看各类文体表演活动。既可娱乐,又可学习、工作。了解国内外新闻,搜索各类信息、知识,交流、发表个人心得、成果。

8.个人读书、看报,了解各类信息和社会发展变化,增长知识和生活技能等等。

以上8类社会文化活动内容,绝大多数老人都能参加,而且可以参加多项活动,但多数人不可能样样都参加,应根据自己的情况尽可能地适当参与。

二、老年人社会文化参与的意义

社会文化参与是每一个老年人必须经常坚持的日常活动,只要你生命不息,社会文化参与就不能停止。如同一个人几天不喝水、不吃饭会影响身体健康一样,几天没社会文化参与也会影响心身健康。适当的社会文化参与活动会给人以精神食粮,会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会给人增添健康元素。其具体意义如下:1.老年人参与某些社会文化活动本身就是继续为社会发展作贡献。如从事科学研究活动,交流、发表科研成果,从事教学活动,从事报告、演说和各种艺术、体育表演等文化活动都是直接为社会发展作贡献。

2.老年人参与一些社会文化活动可以提高自己为社会服务的本领和增长自己的生活知识。如参加各类学习活动和看书、看电视、电脑网络和参与一些学校和培训班的学习活动,都可增长知识、提高生活和工作能力。

3.老年人参与一些社会文化活动可以丰富自己的文化精神生活。老年人根据自己的爱好尽可能多地参与一些社会文化活动,既有健身,又有娱乐;既可学习知识,又可服务社会;人生活得丰富多彩,有滋有味,感到生活充实,给晚年生活增添品味、风采、魅力,心情愉快,有益于健康长寿。

4.参与一定的`社会文化活动可了解社会发展新动向,跟上时代变化的形势。老年人通过看报刊、看电视新闻、电脑上网、旅游、参观、访问等社会文化活动,可以及时了解社会发展变化,使自己的思想、观念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既使自己心情轻松愉快,又使自己不成为社会前进的障碍,还可继续为社会发展助力。

5.参与一定的社会文化活动可不断扩大自己社会交往范围,增加社会联系,广交新老朋友,避免出现封闭、孤独的生活状态。在各项社会文化活动和人际交往中,可以相互交流信息、交流心得、交流经验、取长补短、互学互助,加深老友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感情,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充实、更加快乐。

6.参与一定的社会文化活动有利于健康长寿。老年生活最忌的是与世隔绝,无所事事。设想一个人长期生活在一个全封闭的环境里,又无事可干,即使衣食无忧,他也决不能心情愉快。长此下去,还会感到寂寞、孤独、烦躁、苦闷、厌世等心理疾病,从而生理免疫率大减,加速衰老。只有依据自己的壮况广泛地参与社会文化活动,才能有利于老年人的心身健康。

三、全社会都要关注老年人的社会文化参与

适当的社会文化参与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保证老年人健康长寿的重要方面,是解决好老龄问题的关键,是做好老年工作的重点。所以,全社会都要关注老年人的社会文化参与。

1.不断改革、完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扩大保障内容、提高保障水平。要老年人能尽可能多地参加一些社会文化活动,首先要使老年人的经济收入有基本保障。只有使老年人在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上无忧无虑,他们才会有改善自己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才有条件去积极参加各类社会文化活动。所以,要随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建立、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老年人的经济、医疗、服务等方面的社会保障水平,使老年人有条件去参与多种文化活动。

2.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改善老年人参与文化活动的条件。要办好老年大学、老年学校,在有条件的单位和社区要尽可能地有老年就近学习的条件;要增加、改善老年文化活动中心、活动室、老年之家的资金投入和设施建设,尽可能地使各个社区老年人有文娱和健身的活动场所;各地对老年人参与的各类社会文化活动要尽可能地提供减免费或给予各种优惠。

3.各级老年组织要重视老年人的社会文化参与。各级老年委、老年办、老年协会及各单位主管老龄工作的部门都应高度关注老年人的社会文化参与,要把让老年人能尽可能多地参加社会文化活动作为本部门、本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把老年人文化活动的机构、组织、设施设计好、建设好、管理好;要有计划地动员、组织、安排、指导本地区、本单位老年人参加文化活动。

老年文化 篇2

当今世界, 有一些国家先后进入老龄社会。所谓老龄社会, 通常是指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十以上, 称之为进入老龄社会。

60年前的10月1日, 一个声音宣告了一个国家的诞生,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国新梦, 由此萌动。

60年过去了, 往事历历在目, 却又恍若隔世。

纵向看, 中国已经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变为一个总体富裕文明的国家, 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 变为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国家。

横着看, 中国已经从世界旧格局的抗争者成为新格局的积极参与者, 从国际舞台的边缘走到镁光闪耀的中央。

新中国60年, 上演了这个星球上波澜壮阔的一幕。

笔者上述这段引言是《中国剪报》2009年第111期头版头条《新中国创造辉煌》一文中的开头语, 是啊, 60年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国内换了人间, 在世界换了新颜。

中国人民富裕了, 医疗卫生保健大大改善和提高, 造就了人们的健康和长寿, 2000年居民寿命平均已达到71.4岁, 到2005年提高到73岁。有的提高幅度很大, 如北京2007年人均寿命达80.24岁。老龄人口剧增, 使我国在10年前就正式进入老龄社会。截止2008年底, 全国老年人口已经增至1.69亿, 占人口总数的12%, 现在以年均近1000万的增幅“跑步前进”。到本世纪中叶, 老年人口将从现在9个人中有1个发展到3个人中就有一个, 这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这个群体的素质如何, 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 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能否站在世界之林的顶峰。

我国党和政府历来十分关心、重视这个庞大群体, 国家成立了老龄工作委员会, 并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任主任, 亲自抓老龄工作, 从各省市自治区到市县区也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 如老干部局、老龄工作委员会等。组织领导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开办老年大学, 学文化、学科学、学书画;举办老年运动会, 搞赛跑、打门球、打乒乓球, 下棋;举办文艺比赛, 唱红歌、演戏剧、打腰鼓、扭秧歌、跳舞、猜谜;组织老龄人旅游等等。现在, 无论城镇与乡村, 每天早晚都有很多人扭秧歌, 搞体育锻炼, 而成员大多是都是老龄男女。老龄人参与这些活动, 极大地改变了他们的精神面貌。不仅老有所乐, 更重要的是老有所学, 学一些以前没有接触到的新知识, 视野开阔了, 素质得到提高, 人际关系融洽了。

以吉林省为例, 老年人在省委省政府的关怀下, 由省直机关离退休同志发起, 于1989年成立了老年书画研究会。研究会把老年书画爱好者团结在一起, 结缘志趣, 相互砥砺, 切磋琢磨, 以书画研习和创作, 实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提高、老有长进的二次发展, 不仅弘扬了民族文化, 而且也更加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 在成立十周年的时候, 会员遍布全省各个市州, 有九个团体会员单位, 会员达582名。老年书画研究会, 在每个重大节日都举办展览, 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堂馆、抗洪救灾、希望工程、工人、农民、战士赠送书画作品近3000件, 有7人出版了个人书画集。这些老龄人只占吉林省老龄人的少数, 但他们的影响力却是巨大的, 使更多的老龄人看到二次开展的希望, 据此产生了吸引力, 使更多的人效仿他们。

在党和政府的支持、关怀下, 老龄人在活动中娱乐、在活动中健身、在活动中健脑、在活动中提高文化科学知识水平。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中的绝大多数成员, 都是离退休后开始上老年大学、学习书法和绘画。经过一段刻苦学习几乎人人成为书法家和画家, 从原来不能题字, 不会绘画, 到能题字和绘画, 有的甚至达到了出版水平。这些人的素质与原来相比有质的飞跃, 这些人的成功极大地鼓励老龄人的奋发向上, 带动老年人效仿, 积极参与进来。近日吉林卫视播称目前, 我省文化大院有三千多个, 很多人参与活动, 我想老龄人会是它的主体。这样, 像滚雪球一样, 把老龄人都滚粘在一起, 经过若干年的滚拼, 老龄人的素质定会提高, 必将大大改变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素质。

综上所述, 老龄文化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长期重要的工作, 只有老龄人的素质提高, 才能达到整个民族的高素质, 高素质的民族才有奋发向上精神, 整个社会才能和谐、团结, 成为世界的一流民族,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陈勃.对“老龄化是问题”说不——老年人社会适应的现状与对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5月.

加强社区老年文化建设的对策 篇3

对策一:把老年文化建设纳入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框架进行运筹和安排。

老年文化既然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涵,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其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由此而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框架,就是顺理成章的了。这种纳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要包含老年文化这一块的内容。这里的老年文化,是指大文化的概念,既有对老年文化生活的关注和引导,有对老年文化娱乐活动的投入和安排,又有对老年不良文化习俗的批评和制约,对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倡导和支持,还包括精神领域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思想、道德、法律等一切领域的与老年人直接相关的各种问题,要把这一切都纳入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规划而予以全盘考虑和制订。二是要有老年文化的管理机构。即使社区不可能有独立的专门机构,社区的上一级机构,如街道办事处乃至区,也要有这样的机构;即使暂时没有条件建立专门机构,也要有别的相关机构来代管,来代行其职能,或有一些专职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以便对社区的老年群体进行专门的到位的管理,对社区老年文化进行实事求是和卓有成效的指导,使社区老年文化确实为精神文明建设增光添彩。三是要有一定的老年文化工作資金保证,使老年文化工作不流于形式而破产。当然,这只能是基本的资金保证,而且资金的来源可有各种渠道,不是单靠伸手向国家要钱。四是各有关部门要确确实实提高对老年文化的重视程度。要充分发挥老年 群体在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不是把他们作为点缀,更不是作为包袱,而是作为一种人才资源和人文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使用,在充实老年人自身晚年生活的同时又对社会有所贡献,增添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亮色。

对策二:加强老年社团建设,发挥社团在老年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以社团促进各项老年文化活动的开展。

老年文化活动离不开组织领导,这里组织领导的一个很好的形式,就是要根据社区(或几个社区,或城市市区)的老年群体特点、特长、爱好等而组织成立民间社团,由这些社团组织开展各项活动,这样就有了凝聚力和向心力,活动也就能较有特色地开展起来。如衢州市京剧联谊会就是市区一些中老年(以五十岁以上年龄为主)京剧爱好者自发组织的一个群众团体,人员来自市区和巨化,但以市区某几个社区为主。他们经常在一起开展京剧联谊活动,平时排练,节庆时公开演出,不收费,在社区活动和广场文化活动中经常有他们的身影,演出京剧全本或折子戏,或京剧清唱,成为城市文化活动的一道新景观。不但对不断萎缩的戏曲舞台起了振奋的作用,而且也培养了一批青少年戏曲爱好者。像这样一个民间的群众的京剧联谊组织,不花国家的钱,却为城市的群众文化注入了活力,又使那些老年艺术爱好者达到了“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价值目标,是政府和文化部门应当倡导的,是扎扎实实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一种好形式。除京剧以外,还有越剧、老年舞蹈、书画、健身健美,乃至钓鱼、养花、刺绣裁剪等等,都可以成立完全老年性的或以老年为主的社团(即使小范围的松散性的集聚组织亦可),以便组织起来开展活动。实践证明,有这样一些组织(当然不是名存实亡的组织)比没有组织要好得多。

对策三:充分挖掘群众文化单位潜力,主动出击,加强对社区老年文化的指导,使开展老年文化工作成为群众文化工作的新领域。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群众文化工作基本上没有包括老年文化工作,这是因为过去老龄化问题不突出,我们还没有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整个社会对老年群体不够重视。现在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但许多城市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且老年群体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老年人由于自身条件的改善而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大力开展老年文化工作的时机已经成熟。但在许多文化馆、文化宫等群众文化单位及文化主管部门,还没有设立相应的老年文化机构,没有开展老年文化工作的辅导干部,对老年文化工作只是偶有涉及,由其他部门的群文干部代理,这种状况应当尽快改变。只有完善建制,完备干部配制,有专门抓这一项工作的机构和人员,才能把老年文化工作列入常规工作日程,有计划、有目标、有检查、有督察、有活动安排、有组织辅导、有评判标准,使老年文化在整个群众文化工作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并把老年文化活动生动活泼地开展下去。群众文化部门介入社区老年文化工作,主要有以下一些项目:(1)直接参与组织开展社区老年文化活动,如参与社区文艺晚会的活动组织,广场文化活动和省市文艺赛事中老年文艺节目的创编、辅导和活动组织等。衢州市文化馆近几年创作排练的老年群舞曾在全国和省的比赛中获得高奖,还在衢州古城文化旅游节等大型广场文化活动中频频亮相,这是群众文化单位介入老年文化工作的硕果。(2)群众文化信息交流,把外界或上级有关老年文化活动信息向社区反馈,开拓社区老年文化工作思路。(3)举办老年艺术培训班,提高老年人艺术素质,可单独举办,也可与社区合办。(4)以社区老年人为对象开展文化调研,搜集民间文化遗产,抢救濒危艺术。许多民间艺术和历史文化遗产已面临失传危险(有的已经失传),必须抓紧抢救,这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社区有一些民间艺术老人,要发挥他们“活化石”的作用。

浅谈企业离退休职工老年文化建设 篇4

——以富顺县支行为例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均寿命的延长和出生率的下降,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而企业离退休人员在此其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离退休人员是企业的奠基人和拓荒者,是企业的功臣,因此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一直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工作的好坏则牵动着企业建设与发展的大局。在倡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如何做好离退休人员的老年文化工作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促使企业开创发展新局面的根本要求。本文就如何做好离退休职工的管理工作,打造健康向上的老年文化生活进行论述。

一、充分认识老年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日渐增加。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中共中央制定了“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胡锦涛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强调:老龄工作是全党的重要工作,老同志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不可磨灭和贡献,共和国和人民不会忘记他们,我们要大力宣传老同志的历史功绩,着力营造在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关怀老同志的良好社会氛围。就我行而言,截至2011年8月共有离退休人员68人,这其中党员28名,这些老同志都曾经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我行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富顺县支行始终坚持贯彻“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方针,切实加强离退休职工的文化建设。

二、努力开创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为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在我行努力开创离退休管理工作的新局面,重视离退休管理的服务工作,要求以构建我行和谐稳固发展

为前提,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务实的工作作风,扎实推进离退休管理工作,打造健康、积极的老年文化氛围,为我行的快速发展做好保障。

(一)建立组织构架,加强管理领导

1993年10月富顺支行成立老龄工作委员会,由县支行党委书记、行长任主任,分管副行长、离休党支部书记任副主任,人事、工会、行政办等有关股室负责人及离退休老同志代表为委员;下设老龄委办公室,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和经费;制定了“富顺农行离退休人员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人事、工会、行政办、老龄办的工作职责;规范了会议、活动、经费管理;县支行党委还将老龄工作列入党委议事日程,试行年初有布置,平时有检查,年终有考评的工作方式。

(二)建立管理制度,实施规范化管理

根据行领导意见,老龄办在人事部门的支持配合下,针对我行离退休管理工作实际,制定一下制度:

1、会议制度。每年定期分别召开一次离退休职工代表座谈会和“七一”离退休职工党员座谈会;每半年召开一次老龄委委员、党支部委员情况通报及工作研讨会;季度召开离退休小组长、党小组长会,以听取意见,通报情况,研究工作,解答问题。

2、学习制度。在政治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县支行党委倡导老同志与时俱进,利用业余时间,通过读书看报,听收音机,看电视新闻等方法加强自学。古人云:好学动脑,其人长寿。为了加强老同志学习,丰富老同志精神文化生活,县支行在市分行的支持下给每们老同志订阅“晚霞报”,并将上级行下发的各类学习刊物分发到各活动小组,由小组按照“大安排,小自主”的学习方式组织学习。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全行老同志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识大体,顾大局,无一人违法违纪。

3、信访制度。信访工作是党委听民声、办民事、维护老同志权益的重要工作,十多年来,县支行对老同志及亲属的来信来访基本上做到事事有交待、件件有答复。同时,老龄办还按照行领导的要求,对老同志夫妻不和,子女不孝,违规侵权,邻里纠纷等涉老问题,进行上门调解,以此化解矛盾,促成和谐,维护老同志的合法权益。

4、看望慰问制度。每年春节为传递市县农行党委对离退休同志的关爱之情,人事、工会、老龄办带着慰问品和慰问金,深入基层乡、镇、街道及社区老同志家中看望慰问,并向老同志通报本行经营情况,征求听取老同志对县支行工作意见和建议。老同志生日,老龄办要按照行规给老同志送生日蛋糕,并送上生日祝福;老同志住院,人事、老龄办到医院看望,行领导还在百忙之中挤出时间,到重庆、成都、泸州、自贡等医院看望慰问重病的老同志,并与生病的老同志亲切交谈,鼓励老同志安心养病,早日恢复健康。老同志病逝,行领导要求人事、老龄办协助死者亲属,文明办丧,节约办丧,按规定送花圈和慰问金,并由行领导代表县农行主持遗体告别,追忆和评价逝世老同志生前的功绩和贡献,慰问死者家属,鼓励子女好好工作。

就2011年而言,我行对生病住院的离退休职工慰问14人次、对生活困难的离退休职工慰问4人次,对病故退休职工2人及退休职工妻子病故慰问3人次,组织离退休职工集体活动2次,各小组活动1次,“七一”和“八一建军节”座谈会各1次,对退休职工门诊补充险报销115516元,住院补充险报销24820.72元。

(三)组织老年活动,推动老年服务管理

“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就是幸福。我行历年来关心重视老同志的身心健康,人事、老龄办组织老同志开展形式多样,内容文明丰富的文体健身活动,提高老同志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水平。为此,我行坚持每年组织一次对老同志的身体健康检查,并邀请名医来行向老同志讲授老年养生、老年保健、老年健身及防病治病等方面的知识,使老同志了解非药物健身防病和少吃药多健身的好处及健康就是节约,健康就是和谐,健康就是幸福的道理,从而提高了老同志自我保健意识和健身防病的自觉性。同时,每年组织一次以安全为前提的近距离春游活动,以此促进老年人之间的交流,推动工作健康发展。

(四)谋划新举措,应对老龄化

在老年人口快速增长,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的严峻形势下,基层老龄工作面临着诸多急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以富顺农行为例,全行现有85名离退休老同志和内退职工,其中80-91岁的23人,70-79

岁的31人,两个年龄层合计54人,占离退休老同志的70%;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疾病的增加,“双高”老同志逐年增多,又因子女不在身边,伴侣也年高体弱多病,已不断出现无人护理和护理不到位的单身独居、空巢和半空巢老同志家庭。县支行老龄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建议上级行和有关部门加强对基层老龄化诸多问题的探讨和制定出台一些行之有效又便于操作的对策措施,使基层行老龄工作在上级行的指导下不断发展。

三、如何打造老年文化建设

离退休服务管理工作直接面向我行的广大职工,涉及各个方面。离退休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离退休职工能否过上幸福生活,能否安享晚年,进而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发展。广大离退休职工迫切需要行领导重视离退休服务的管理,以此满足他们的晚年需求。目前,我国已经进一步加快了社会服务保障体系的建设步伐,以此适应老龄化的加剧,虽然我行也在不断的探索加强离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但许多方面仍存在不足,其中缺乏全面多样的文化活动尤为突出。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改进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注重离退休老同志的精神健康

各级离退休管理机构在组织和开展老年文化活动的同时,要注重引导老同志树立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它包括两方面:一是要养神,培养老年人养神有方。平时保持平静心情,自我修养,遇事泰然处之,调节情绪,舒畅情志,排解忧虑,达到“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二是要养脑,老年人要积极健康用脑,不断挖掘大脑潜力,延缓智力减退的速度,防止大脑过早老化。因此,在建设老年文化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多开办一些书画学习班、节日联谊会,时势研讨会,老龄大学及老同志智囊团等适合老年人智力活动和发展的文化活动项目。

第二、培养离退休老同志的良好心理

首先,要不断探索和总结老年文化建设的规律,培养一批从事老年工作研究的理论人才,建立老年课题研究机构,对老年文化的活动方式和内容进行深入调研。提出建设性意见和相应的措施方案,引导

老年文化向系统化,科学化发展:其次,要建立起老年活动联系网络,加强老同志之间的交流和联系,为他们架起心理和感情沟通的渠道。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造成严重的心理疾病:再次,要建立起老年人健康的日常人际关系网。要大力宣传和弘扬民族文化中敬老的优良传统,积极促进亲属,子女,邻里,朋友与老年人之间的 友好人际关系,互敬互爱,使老年人能够通过与他人恳谈,回忆,发牢骚等交流方式,抒发出内心的感受,排遣掉抑郁的情绪,调解好与他人的关系,得到精神上的理解与安慰,从而达到心灵的健康成长。第三、开展形式多样的老年文化活动

组织开展老年文化时,既要重视个体差别,又要重视群体差别,不可于篇一律,整齐划一。在广泛组织离退休老同志开展广场活动,广场社区歌舞,腰鼓,打拳,钓鱼等活动的同时,还要针对一些离退休干部、科技知识分子的特殊爱好。经常举办一些老年书画展,诗歌比赛,文艺比赛,科技知识普及讲座,书法大赛等能充分展示他们才华的文化艺术活动,使他们从中享受到精神快乐。充分发挥离退休管理服务部门的职能作用组织和开展老年文化活动,引导离退休老同志树立健康向上的晚年生活情趣,加强老年文化建设,是各级离退休管理部门及涉老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必须根据本系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活跃老年文化,把老年文化建设这一课题作好。在我行开展的老年文化活动的中,我们发现许多离退休人员均积极参与热情较高,这充分证明我行的离退休职工仍愿意参与行内各项活动,关注行内发展。因此针对我行这一特点,更应该开展适于其参与的各项文化活动,使其感受组织的重视与关爱。让离退休老同志达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所以就我行而言,离退休管理部门必须在老年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阵地作用,作好老年文化的培训、教育与传播。

四、小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离退休职工人数逐年递增,需求越来越高,离退休管理工作难度也逐渐加大。因此要求我行广大离退休管理人员要提高管理水平,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多站在老年的角度考虑问题,以实际行动帮助他们,使我行离退休人员感受组织的关怀与重视,感受晚年生活的美好,使他们感受老

有所想、老有所为,愉快生活、安享晚年。唯有如此,才能进一步推进我行的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使离退休管理工作展现生机,充满活力。以此促进我行的进一步发展与社会和谐。

老年文化 篇5

和顺县人民政府

近年来,我县在推动老龄事业的发展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以“维护好、保障好、发展好老年人根本利益”为工作主线,从打造“和顺孝文化”入手,着力提升为老服务水平,全力构筑大老龄工作格局,使全县的老龄工作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丰硕成果,相继被省、市授予“老龄工作示范县”,被全国老龄委授予“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

一、传承孝文化,弘扬道德风,全力打造“和顺孝文化” “百善孝为先,积德福自来”,为了进一步营造全县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关怀和重视老龄工作。近年来,我们以“传承孝文化,弘扬道德风”为宗旨,全力打造“和顺孝文化。”去年,由县老龄委、总工会、团县委、妇联、教育局5部门联合下文,并通过各种媒体向全县发出了《孝亲敬老倡议书》,举办“孝亲敬老孝道故事”征文活动,开展孝亲敬老格言、警句征集活动,在厂矿、单位、校园、家庭中普及李宝库作词、孟庆云作曲、刘一祯演唱的《孝亲敬老歌》。在和顺煤销公司大厅举办为期一个月的“煤销〃孝文化古代24孝剪纸展”,在和顺电视台开辟“煤销〃孝文化讲坛”,解读古代二十四孝系列故事,并依托《和顺文化》出版了一期《煤销〃孝文化专刊》,编著《孝道》孝文化校本课程,在任元汗小学试用,每天课前播放《弟子规》,课中教学《孝道》,课后完成

《孝道》作业,在每位小学生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孝”的种子。同时,组织“孝亲敬老十大杰出人物”和“老有所为十大杰出人物”赴晋、豫两地进行为期5天的“煤销〃孝文化传递活动”,用现身说教和视听传媒的方式来打造“和顺孝文化”。今年,我们又与和顺电视台走村串户,深入基层,采访孝亲敬老的感人事迹,制作成了《孝感和顺》专题栏目,在“敬老月”前后,每周一、周四在和顺电视台黄金时间播放,周二、周五重播,历时2个月。同时,在“九〃九”重阳节期间,还精心制作了一档《九〃九来历》、《九〃九习俗》、《九〃九敬老活动》节目,把“九〃九”的敬老文化宣传到千家万户,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今年的“九〃九”重阳节前夕,在县宣传文化中心举办了“和顺县十大孝星、十大敬老文明号单位颁奖仪式”,整个活动紧紧围绕一个主题——“孝”。开场为任元汗小学生表演的配乐诵读《弟子规》,中间穿插县老体协编排的《健身球》、《健身秧歌》等文艺节目,内容新颖别致,精彩纷呈。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亲自出席,并为“第二届孝亲敬老感动社会十大杰出人物”和“十大敬老文明号单位”颁奖,分管副县长做了重要讲话,赞助企业董事长致辞。与此同时,我县制作和编著的《弟子规》影碟、《孝道》校本课程和《五言千字新孝经》等作品,引起了中宣部、民政部、文化部、全国老龄委、国家出版总署的高度重视,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二、情注夕阳红,关爱老年人,全面贯彻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 从2008年开始,我县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老年人优待工作的

实施办法》、《关于对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长寿优待金补助的实施办法》、《关于7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半费理发、洗浴、照相的实施办法》、《关于为全县65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的实施办法》等,切实贯彻落实老年人的各项优待政策。一是认真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老龄工作的意见》,从2009年开始,将高龄老人生活补贴金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为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长寿优待金。80—84周岁,每人每年300元,85—89周岁,每人每年500元,90—94周岁,每人每年800元,95—99周岁,每人每年1200元,百岁以上老人,每人每年2400元,累计发放180余万元,享受长寿优待金的老年人达1824人。从今年开始,我县将老年特困救助金列入县级财政预算,在我县实有的60岁以上老年人20640人中,按1%的比例筹集,每人每年按300元测算,合计为6万余元,从2012年开始执行。二是在2009年开始执行的7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进入旅游景点,60—69周岁免半费以及70周岁以上老年人和残疾人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等优待政策的基础上,去年又联合工商、地税等部门出台了7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半费理发、洗浴、照相的办法,在东、西、南、北四个城区分别设立了指定营业点挂牌营业,全天候为老年人提供优质优惠服务。今年又与卫生局共同组织,对全县65周岁以上老年人在县医院、计生指导站以及各乡镇卫生院,按老年人居住的区域范围,每年进行一次免费体检,并建立相应的老年人健康档案。三是积极做好老年优待证的审核和发放工作。一年来,共核发老年优待证386本,累计核发15886本,领证人员占全县60周岁以上老年人总

数19375人的81%。与此同时,针对前些年的老年优待证发放把关不严,存在不少漏洞的问题,今年还对老年优待证进行了年检,严把60周岁和70周岁界线两大关,并严格按照省里规定的城市户口收取4元工本费、农民免费的规定执行,确保老年优待证发放的规范性和严肃性。四是广泛动员社会力量资助,积极开展慰问老年人活动。今年“九〃九”重阳节前夕,在和顺中兴公司的赞助下,对全县的百岁老人和高龄特困老年人等10人进行了慰问,四大班子领导亲自参与,为每人送去了300元的慰问金;两节期间,由天凯集团赞助,举办每年一次的“双百五个一”送温暖活动,每年慰问人数达128人,每人慰问品价值800元,合计10万余元,让全县的高龄特困老年人度过了一个温暖、欢乐、祥和的节日。五是积极开展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工作。在开展农村和城市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机构养老模式,计划投资2000万元,总占地面积50亩,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新建一所老年公寓,该项目已被列入我县的重点工程项目,目前正在积极准备征地审批手续,力争2012年破土动工,2013年竣工交付使用。六是认真总结2009年省里在我县成功组织 “银龄行动”的经验基础上,今年我们专门邀请原市政协副主席、扶贫协会副会长、蔬菜专家蒋德宁和原科协主席、扶贫协会专家组组长成栋虎等一行5人来我县进行蔬菜技术培训,并深入到田间地头实地指导,受训人员达200名,我办刘润保主任还参与晋中扶贫协会编辑了《实施蔬菜技术讲座》一书,现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推广覆盖至全省各地。像昌兴职业技校“老年人创业培训基地”、老促会下松沟帮扶点“老有所

为示范基地”以及日益壮大的“夕阳红志愿者城市协管队”等正是在这面旗帜下,在我们为他们搭建的平台上发挥余热。

三、开拓新思路,撑起保护伞,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我们始终以贯彻落实《老年法》为重点,双管齐下,全力构筑老年维权防线,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一是联合执法维权。近年来,成立了由县老龄委、县人大法工委、法院、司法局、民政局、电视台等部门组成的老年维权机构,并在老龄办和各乡镇设立了县、乡两级法律援助工作站。每年坚持一次联合执法检查,深入全县10个乡镇和1个社区,宣传政策,教育群众,弘扬孝道,鞭挞忤逆,形成了老年维权协调联动机制。曾经有一位老人在乘坐公交车时与司机发生纠纷,我们接到举报后,经过深入了解情况,对事件进行了及时妥善处理,并责成公交公司对老年人进行了经济赔偿,不仅有效解决了纠纷,而且旗帜鲜明地维护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为老年人撑起了保护伞。二是建立考核制度,强化责任意识。去年,县老龄委首先与各乡镇签订了《老龄工作目标责任书》,将工作实绩纳入考核范围,其次又与全县各乡镇、村、户层层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今年县老龄办抽调专人分赴各乡镇进行评比打分,检查《老龄工作目标责任书》的落实情况,同时组织各乡镇分管领导沉下去,督查《赡养协议》的执行情况,主动化解纠纷摸排情况,及时处理各种矛盾纠纷,现场解决侵权案件及老年人优待政策落实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对违反协议,不赡养老人的,按照规定进行严肃处理,今年4月份,县老龄办接到一起殴打老人事件,领导班子亲自深入到当事人家中,通过批评

教育和调解,使事件得到了妥善处理。三是在全县广泛推行“老年人维权帮扶五级责任体系”网络制度,编制流程图,责任到人,形成了书记、乡长包乡镇;点长包片;下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小组长包区,党员干部包户的五级网络服务体系,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中国老年报》和《山西老龄工作》等报刊多次报道了和顺老龄工作的做法和经验。

老年文化 篇6

墨家, 以“兴天下之利, 除天下之害”为宗旨, 主张“非攻”, 反对当时的诸侯兼并战争, 提出“兼相爱, 交相利”的观念, 并以唯才是举的“尚贤”、消弥社会等级的“尚同”、反对奢侈享乐的“节用”作为治国方针。

法家, 主张制定法律, 加强国家权力, 注重发展经济, 实现富国强兵。

名家, 虽然夸夸其谈, 但是开辟了逻辑领域, 建立了逻辑学的理论体系。

纵横家, 通过从事政治、外交活动, 主张“合纵”———连六国抗秦, 或“连横”———拆散六国联盟, 为以后的中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阴阳家, 提倡阴阳五行学说, 用以解说社会人事。

杂家, 博采各家之说, “兼儒墨, 合名法”, 保存了各家的思想资料。

兵家, 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孙子兵法》是我国最早的优秀军事著作, 在世界军事史上也享有极高的声誉。

农家, 坚信农为衣食之本, 主张推行耕战政策, 发展农业生产技术。

医家, 行医治病, 中医中药疗法至今有益于民, 在世界上也得到盛赞。

此外, 还有荀子的唯物主义思想和“隆礼”、“重法”、“使天下皆出于治”的观念。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 在汉初对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社会元气, 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即使不入流的小说家, 其作品也大多反映了古代平民思想的侧面。当然, 各家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

浅谈文化传统与老年社会工作 篇7

一、文化差异与发展路径

西方社会受基督教博爱观念的影响,家庭结构相对松散,家庭成员倾向于过一种比较独立的生活。有独立才有尊严的思想,使的西方家庭基本上是单向运行,即父辈有抚养子辈的责任,子辈则无赡养父辈的义务。这种文化使大多数老人认为,赡养老人是政府的责任,当然个人也有自我养老的责任。通常情况下,父母与子女都是分开居住的,老年人认为和子女住在一起,不仅失去个人隐私的权利,而且代际观念差异使家庭内部矛盾频发。这种文化背景下,社会便发展出了诸如陪老人聊天、带老人看病、帮老人购物、为老人咨询等较为完善的老年人服务网络。这也正是1886年英国人查尔斯·布思提出了老年人应由社会来照顾的观念之后,老年社会工作能逐步开展起来并迅速影响到其它工业化国家的文化土壤。

我国传统文化当中,尊老敬老的内容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父母在,不远游”等,都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是十分尊敬老年人的。但是,我国民间社会对“孝”的理解却并不严格,人们心目中的“孝”,很难被理解为是对长者必须履行的义务或者道义性支持,更多的是所作所为能够为老年人和其他人所接受。即使子女无力为老年人提供保障,只要安分守己也会被认为是孝;如果有抚养能力却把老年人送到养老机构,则很容易被视为不孝而承受社会压力。这种思维方式也在丰富着孝的内涵,一“孝”不如一“顺”就是这个道理,这是我国老年社会工作者不能忽视的关键点。

二、以社区照顾弥补居家养老的短板

我国提出要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即”9073”的养老格局,90就是指90%的老人享受由社会化服务提供的自助式养老,居家养老符合我国的历史传统和法律规定,是绝大多数老年人的意愿和实际选择,老年人可以生活在自己所熟悉的住所和环境中,同时政府也不需花过多的资金建设集中的养老机构和设施。城镇化和家庭结构小型化导致核心家庭的增多已是不争的事实,父母与子女的分居则已成常态,即使在农村地区也概莫能外。据全国老龄办提供的数据,2014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突破2亿,2033年前后将翻番到4亿,平均每年增加1000万人,最高年份将增加1400多万人。如此庞大的老年人口基数和增量,依靠机构养老不但不可取更不可行。

在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以及机构养老功能有限的情况下,老年人照料问题将会更多地求助于社会,求助于社区服务和老年社会工作者。在理想状态中,老年人所生活的社区要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各种上门服务,如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康复护理、紧急援助等服务。

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和社区服务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发展的,但现实当中的社区服务还不能满足养老需求,虽然有一些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等,更多的功能只是个娱乐场所,几乎没有专业的老年社会工作者。这与较为成熟的英国社区照顾相比较,虽有其相同的一面,差异也是巨大的。简单地说,相似之处在于都是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注重利用社区资源,有类似的服务队伍结构。差异之处在于专业化程度和目标设计不同。存在差异的原因是因为社区服务与社区照顾概念不属于同一理论和实务层次,社区服务是被当做“特殊服务”而存在的,社区照顾则是社会工作实务的一种模式。英国学者沃克(A·Walker)指出,社区照顾的主要实施策略有三种:在社区内照顾、由社区来照顾和与社区一起照顾。它既包括政府、社区甚至市场化的企业等各种社会服务机构提供的专业服务,也包括社区内的居民提供的非正式服务。社区照顾旨在通过充分发挥家庭成员、亲朋好友、邻居及志愿者等非正规照顾资源的积极性,再由正规照顾资源中的专业人员通过多样化的服务方案形成对非正式照顾的必要支援,从而达到老年人社区照顾的最终目的“正常化”和积极的老年生活,使受照顾者的权利和尊严得到体现,需求得到满足。因此,大力发展专业老年社会工作,以社区照顾缝合居家养老的“硬肋”,是我国老年社会工作发展方向。

三、老年社会工作的着力点

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困难的帮助和对发展需要的服务。困难的帮助主要包括经济困难、生活照顾以及各种家庭关系处理等方面困难的帮助或协助解决。社会工作者即可以帮助老年人寻找资源获取权益,也可以通过个案管理帮助老年人改善认知或产生问题的家庭环境。发展服务的需要主要包括人际交往的需要、参与志愿服务的需要、充实闲暇时光的需要等。1953年,凯文(Cavan)提出的活动理论主张老年人应该通过新的参与、新的角色来改善社会角色中断所引发的的情绪低落,在新的社会参与中重新认识自我,从而把自身与社会的距离缩小到最低限度。因此,可以通过组织社区活动或志愿活动的方法等,为老年人各种发展需要的满足提供必要的服务。

现代社会发展证明,老年人仍然需要再社会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角色转换的需要。老年人角色的转化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转化和影响表现为:主要角色转换为次要角色,由家长角色转变为被照顾的角色,易使老年人产生“被抛弃感”和落寞感;

因此,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方向须是外展的,即社会工作者应走出社会服务机构去主动发现需要服务的对象,并为之提供专业的服务。在服务的过程中,老年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并不容易,有些老年人基于保护隐私等方面的原因极易产生一些不合作,发生这些现象时,要鼓励老年人自己去解决问题,社会工作者给予必要的帮助即可,不要强行让老人与自己互动。文化的差异必然导致老年社会工作特点和路径发展的不同,只有立足固有的文化传统,才能够发展出本土化的老年社会工作模式。

参考文献:

[1]仝利民,老年社会工作,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

老年体协(老年体育协会)章程 篇8

第一条本协会定名为成都市老年人体育协会。其英文名称为:chengducitysportsassociationforoldster。缩写为:cdsao。

第二条本协会的性质是具有法人资格的全市性老年群众自愿结成的进行体育锻炼的联合性非盈利的社会团体,是四川省老年体协和成都市体育总会的团体会员。老年人体育是体育工作和老龄工作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属康乐性社会公益事业。

第三条本协会的宗旨是:遵守宪法、法律、法规,贯彻《体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坚持“促进城市,发展农村,重在基层,面向全体”的老年体育工作方针,为老年人体育健身、“健康老龄化”和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使老年人欢度晚年,健康长寿。

第四条本协会接受业务主管部门成都市体育局的业务指导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成都市民政局监督管理。同时,接受四川省老年人体育协会和成都市体育总会的指导。

第五条本协会办公地点在人民中路一段十一号成都市体育局内。

第二章业务范围

第六条本协会按照国家体育行政机关和国际体育组织的有关规定,从老年人的实际(生理与心理,需要。

四章组织机构和负责人

第十四条本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会员代表大会,每年召开一次,必要时经委员会或常委会决定,可临时召开。其职权是:

一、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选举和罢免本协会委员会委员;

三、审议委员会的工作和财务报告;

四、决定终止事宜;

五、决定其他重大事宜。

第十五条会员代表大会,须有2/3以上的会员代表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会员代表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十六条本协会的委员会是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在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领导本协会开展工作,对会员代表大会负责。委员会委员任期5年,每年召开会议两次。

第十七条委员会的委员,由各会员单位、有关机关、部门、团体推荐,交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根据老年人体育的性质和老年人的特点,委员会委员的年龄一般不限,任期届满,只要身体健康,能坚持日常工作,推荐单位推荐,会员代表大会选举,本人无异议,均可连任。

第十八条委员会设主席1人,执行主席1人,常务副主席3人,副主席10—15人,正副秘书长1—2人。

第十九条委员会的职权

一、执行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

二、审议常委会的工作和财务报告,并负责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

三、选举委员会领导成员,决定有关人员事项。

四、筹备召开会员代表大会。

五、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二十条委员会会议,须有2/3委员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委员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二十一条为便于开展本协会工作,本协会聘请德高望重的现、原市级领导若干名担任名誉主席和顾问,聘请有关部、委、局、团体的负责人若干名担任顾问。

第二十二条本协会设立常务委员会,由委员会选举产生,在委员会闭会期间,行使委员会职权,对委员会负责。常委会由主席、执行主席、常务副主席、部分副主席、秘书长7—9人组成,任期5年,每月召开一次例会,常委会日常工作由主席、执行主席、常务副主席、秘书长主持。

第二十三条常委会的具体职责

一、审定提交委员会决定的事项。

二、审定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和财务预决算。

三、审定发展计划或规划。

四、审定重大活动和其他重要事项。

五、决定会员的吸收或除名。

六、审定委员会任期内的人事变更。

七、决定设立办事、分支、实体机构,并领导各机构开展工作。

八、决定副秘书长等人员的聘任。

九、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第二十四条常委会会议,须有2/3以上委员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委员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二十五条本协会的主席、执行主席、常务副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坚持党的方针、路线、政策,政治素质好。

二、在本协会业务领域内有较大影响。

三、热爱老年体育工作,身体健康,能坚持日常工作。

四、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五、未受过剥夺政治权利刑事处罚。

第二十六条本协会法定代表人一般由主席担任,如因特殊情况,执行主席、常务副主席或秘书长也可担任。但应报市体育局审查,市民政局批准方可担任。

第二十七条本协会主席、执行主席、常务副主席行使下列职权:

一、主持委员会、常委会会议。

二、检查会员代表大会、委员会、常委会决议的落实情况。

三、代表本协会签署有关重要文件。

第二十八条本协会秘书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主持办事机构开展日常工作,组织实施计划。

二、协调各分支机构、实体机构和会员单位开展工作。

三、提名副秘书长及各办事机构、分支机构,实体机构负责人,交常委会决定。

四、决定办事机构、分支机构、实体机构专职工作人员的聘用。

五、处理其他日常事务。

第五章资产管理、使用原则

第二十九条本协会经费来源:

一、政府财政补助。

二、社会赞助与捐赠。

三、有关部门资助。

四、会费收入。

五、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

六、兴办经济实体收入。

七、利息收入。

八、其他合法收入。

老年人保健 老年人如何补钙 篇9

1、自制“高钙醋”

在煮骨头汤或是炖肉时,加些醋,可加速钙质析出。可自制“高钙醋”,把煮鸡蛋剥下来的蛋壳,泡在醋里,过几分钟,蛋壳就会慢慢溶解,甚至是连一点残渣都没有,这样就可获得约1800毫克的钙(世界卫生组织指定钙的预防用量为500毫克/天,治疗用量为1000毫克/天)。炒菜时,就可使用这种高钙醋。

2、善用乳制品入菜

很多人都会乳糖不耐受,不妨尝试把乳制品加到菜肴里。用低脂奶粉取代面粉,用牛奶取代水。例如,炖牛肉时,加鲜牛奶可以增加香味;蒸鸡蛋羹时,用牛奶取代白水,增加滑嫩的口感。夏天常吃沙拉,不妨试着用原味酸奶代替沙拉酱。

3、多吃小鱼及海藻

以长寿着称的日本人不经常喝牛奶,但是却很少缺钙,这主要就得益于他们经常吃鱼虾。想靠鱼虾补钙,首选小鱼小虾,比如小鱼干、罐头沙丁鱼及虾皮,连着骨头和皮整个吃下去,补钙效果更好。此外,紫菜、海带等藻类,也是很好补钙的食物。

4、吃零食也可以补充钙

豆类及种子食物也能提供丰富的钙质,像黄豆、芝麻、莲子、枣和葡萄干,不妨用海苔、杏仁、开心果取代巧克力和薯片。

5、千万别忘补维生素D

钙质需要维生素D,才可以被小肠吸收,经由血液运送到骨头。它最佳的来源是富含脂肪的鱼类,像鳗鱼和三文鱼,其次是蛋黄与牛奶。还有香菇,煮香菇前,可先在太阳底下晒1―2个小时,就可产生很多的维生素D,再搭配在不同菜肴中,帮助钙的吸收。

上一篇:《蝶恋花》晏殊试题答案下一篇:六年级新路径英语教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