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环境分析范文

2024-07-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就业环境分析范文(精选8篇)

就业环境分析范文 篇1

【论文摘要】分析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外部环境因素给农村劳动力就业带来的影响;同时,针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提出了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具体对策。

【论文关键词】农村劳动力 转移 流动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连续出现两位数增长的业绩,特别是在世界经济出现极大波动的情况下,我国国民经济仍然取得了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成就,给我国农村劳力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农村劳动力就业人数达到6.6亿多,占农村劳动力就业人口的87%。但是也必须看到,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外部环境依然存在着政策封锁、劳动力市场体系不健全,国际劳务输出环境不理想等诸多不利因素。为此,政府决策者或参谋者应重视和考虑这些因素带来的影响,并采取有力措施,为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创造宽松的外部环。

1、转移服务需求分析

1.1自身方面

大多数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想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改善自身及整个家庭的经济条件。农村的收入低,而城市的高工资率、高预期收入给他们的迁移带来了动力。同时,迁移本身需要一定的成本,如货币成本、机会成本、心理成本等。

1.2 转移者在成本与预期收益中寻找平衡点

外部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工业化战略、户籍制度、人民公社制度和统购统销制度(蔡昉将其称为“一项战略,三驾马车”)

1.3 束缚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发展,使农村积存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农村改革之后,人们的束缚被减轻,新兴的产业部门对劳动力也有大量需求。这样,农村和城市就从两个方向对劳动力转移起着推力和拉力作用

1.4此外,那就是转移者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转移的劳动力一般都是他们农村中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年轻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 1

几乎成了高水平、高质量的生活的代言词。他们充满着激情和梦想,城市生活对他们有很大的吸引力。

2、保定市工商业发展对用工需求有多大

调查组对本市目前二三产业招用工市场进行了认真调查分析,用工需求主要分布为:

2.1重点建设项目用工

2007年,全市竣工项目预计需求劳动力约4600余人,随着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推进,对用工需求将逐年递增;

2.2现有企业扩建扩招用工

全市民营企业发展迅猛,规模不断扩展,随之而来的用工需求不断增长,对“蓝领”技术工人每年需求约在2000人左右;

2.3各类商贸服务业用工

市商贸服务业发展较快,走在本市街面上,“诚招服务员”,“诚招实习生”等字样常年,随处可见。每年用工需求约在1000余人(如便宜坊,美味超市,泰和商贸楼的改扩建,对理货员,营业员等需求较大):四是各乡村小项目用工。各乡镇,街村的小项目,小企业,农村自办小门店等,大体每年需要3000人左右。

综上,辛集市每年工商业发展增加用工岗位约在1万个左右。调查中还了解到,这些用工需求有两个共性:一是年龄段要求以青年为主。无论是重点建设项目的专业技能人才需求,还是商贸服务业的服务人员需求,年龄段上多集中在16至30岁的青年。二是岗位需求以专业技能人才为主,如皮革鞣制,机械加工,车床等专业技能人才(申科仪表厂表示,只要是技术工,该厂常年随来随收)。

3、我国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影响

3.1对迁出地的影响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不仅没有为农村的发展造成阻碍,反而是资源的更有效利用。在外出户的农业生产中存在着资金对劳动的替代。因为,中国的劳动力流动是一个既有流出又有回流的过程。返乡农民工带回的资金、技术、先进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然而,大规模的劳动力迁移对迁出地也有一些不利影响,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大量土地因缺少劳动力而被抛荒;二是育龄妇女大批外出使计划生育变得困难;三是大量乡村精英的转移不利于当地经济发展;另外,外出者会给家庭留守人员带来情感压力。

3.2对迁入地的影响

多位学者分析新增劳动力对迁入地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但积极评价占主导:新增劳动力一方面填补了城镇地区结构性劳动力短缺,丰富了城镇的行业构成和就业结构,使其产业和就业结构趋于合理;另一方面还促进了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开放,推动了城市化和现代化。总之,在宏观环境上,不管是对迁出地还是迁入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都有较大的积极影响,也推动了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就业制度的改革,在缩小城乡差距、建设和谐社会等发面都起了促进作用。

3.3对迁移主体的影响

迁移本来就是一个重要决策,转移成本与收益的矛盾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实践才能解决,但到时不管对错,迁移都不可逆转,否则成本更高。而且,迁移也会对他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劳动技能、行为规范等方面产生多种影响,他们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适应新的环境。本人认为,适度的劳动力转移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但目前很多省份的农村已经出现只剩下老弱妇孺的现象,即劳动力转移过度。这使我国本来的人口分布不均问题愈加严重。这种极度不均衡现象不利于城乡统筹发展,即使有好处也只是暂时的,不会得到长足的发展。迁移者总生活在“不是家的地方”,没有归属感,也不利于他们及其后代的发展。

4、我国劳动力转移的前景

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必然会实现向工业社会的过渡,农民也会转向非农民,至少不会是现在意义上的农民。但是,要实现这种转变,需要经过相当长的准备时间,也需要经过社会、政府多方面的努力才能达到。专家、学者为此提供了很多建议和意见,总结一下,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4.1开展农民工培训

开展引导性素质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入,提升其软实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4.2消除体制障碍

全面改革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体制方面的障碍,使农村人口在就业岗位、工资待遇和福利保障上都不至受到歧视。

4.3加大农业产业化的力度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将一、二、三产业有机结合起来,使农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4.4走城市化道路

城市化的程序一般是农村农业—乡村农业—城市非农产业。我国现阶段,中小企业的吸收能力远强于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着重发展这些中小企,才能推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

4.5

本人认为,促进劳动力的转出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更重要的是政府的优惠政策,吸引有知识有技术的人才到农村去激活当地经济,将当地的剩余劳动力就地消化,把现代农业与工业结合起来才能走得更久更远。

参考文献:

[1]中国农民的现状,当代中国人口;

[2]蔡承荣,农业剩余劳动力,宏观经济;

[3]盛来运,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的经济学分析,2008.10;

[4]张正河、谭向勇,论中国乡城人口迁移,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财经问题研究,1999年第1期,总第182期;

就业环境分析范文 篇2

高等职业教育应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 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并重, 毕业生具有直接上岗工作的能力。同时, 许多学校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有关职业技能考核标准, 对学生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 使学生毕业时能同时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按照教育部规定的“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要求,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里明确规定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 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提高学习能力, 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会计专业高职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分析

本科生、高职生和中职生共同构成了会计人才市场的大部分份额。本科生在就业时因长于基础扎实、综合能力突出而受到市场欢迎, 中职生则长于实践能力突出并且自身定位较低, 因此也较为适应市场, 只有高职生近些年因各高职院校教育目标定位不清, 教学设置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 因此就业时并不能具备用人单位所要求的能力, 而且高职毕业生就业定位不准确, 对就业形势盲目乐观, 过分要求高待遇等, 导致就业时处境尴尬。

本人对江苏6所高职院的 200 名会计专业毕业生寄出调查问卷, 回收有效问卷198份, 其中已就业的人数达到 189 人, 平均就业率为 94.5%, 略高于全国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的平均就业率。从下表中可见会计类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的还是会计类工作, 就业去向是比较集中的。

我们对已就业的189人业务情况进行调查统计, 每人限选两项, 百分比是人次比189, 具体情况如下表:

从上表中我们不难发现, 在我们教学过程中, 对银行结算业务, 特别是纳税申报业务的教育和训练是严重不足的, 这必然会影响毕业生的就业。

3 会计专业高职教育教学现状分析

3.1 课程设置不合理和考试方法单一

目前, 课程设置模式过于传统, 缺乏创新, 重专业, 轻基础能力拓展。高职会计专业各课程教学安排中, 一般有40%左右的课时安排的是公共基础课, 如经济数学、英语等, 其他60%安排的是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 专业选修课偏少。不能按照实际会计工作岗位要求组织教学, 实习实训的绝大部分内容是账务处理, 其实是准则、制度讲解的继续, 是将平时做在作业纸上的作业改做在账册、凭证上而已。

3.2 教学内容重复和教材陈旧

近几年来, 会计新业务不断涌现, 我国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教学内容注重于准则、制度的讲解, 过分强调会计核算内容;教材内容陈旧老化、交叉重复、内容偏多、不全面、理论偏深, 缺乏特色鲜明的高职会计实践教材。现有教材内容相互之间往往是分割的、不成体系的。如某一出版社出版的《财务会计模拟实训》教材的内容和《财务分析模拟实训》教材的内容描述的是两个不同会计主体、不同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 两本教材之间的内容没有相互连接。

3.3 缺乏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

高职会计实践教学基地有两部分:校内会计模拟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但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由于经费短缺等原因,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远未达到要求, 部分院校根本没有建立专门的会计模拟实训室, 而是在普通教室进行教学, 上课也与理论教学相差无异, 老师讲, 学生做。二是校外实训基地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都把财务信息作为商业秘密, 让这些流动性很强的学生做这些重要的工作是他们所不愿意的, 这样学生就很难见到真实而全面的会计资料, 更难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去。

3.4 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不够重视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对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不够重视。虽然有的学校重新开设了德育课程, 但均属公德方面的内容, 开设会计职业道德修养课程的学校很少。即使涉及, 也多是一般性的政治说教和情理性的规劝, 过于虚拟和笼统。而对于职业性问题的伦理道德因素的深层讨论较少, 道德教育性的案例更少。因学生在学校期间, 学校不重视给学生灌输会计职业道德观念、职业风险意识、保密意识、责任意识。当学生面临实际工作中的道德冲突时, 就无所适从。

4 以就业为导向完善会计专业高职教育的对策

高职会计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实用型的会计人才, 为提高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素质, 实现学校教育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 高职会计教学必须对现有的会计教学进行改革, 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 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调整课程体系结构, 深化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实训基地, 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 高素质、高技能的会计人才。

4.1 合理定位会计专业高职教育目标

要真正做好高职教育工作, 使专业培养目标更加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并了解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及能力素质的要求, 因此要合理定位会计专业高职教育的目标。高职高专会计高职教育目标实际上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 面向中小型企业, 掌握会计核算、税务处理、财务管理、审计监督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税务处理、财务控制和审计查证业务的基本技能, 熟悉计算机数据库语言和微机系统维护技术, 能运用计算机熟练处理会计业务的技能型人才。而且会计高职教育目标必须与现实相符, 并具有前瞻性, 需随着社会变化不断进行修正。

4.2 优化会计课程体系, 完善实践教学基地

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的是高技能型的会计人才, 如何实现高职会计教育与社会对高技能型会计人才需求的对接, 如何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率, 是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难题。我认为, 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制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 应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 必须从对学生基本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抓起, 将中小型企业会计岗位需要的能力培养作为重点教育内容, 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毕业后适应人才市场日益变化的新要求。一是理论课程体系应符合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以目前社会对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知识结构及能力培养的要求, 应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的适度和够用, 为学生以后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二是实践课程体系应以服务社会为目的, 以综合素质为基础, 以职业能力为根本, 积极整合、优化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设置, 积极探索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专业课程体系。

4.3 择优选择会计教材, 改革会计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

我们应该借鉴澳大利亚的做法, 将一些比较流行的优秀教材作为学生们在课堂上使用的教材。比如在我国, 一年一度的会计专业技术职称考试的教材就比较优秀, 因而, 某些课程可以直接将其作为学生使用的教材。除此之外, 学校应该尽量鼓励教师采用一些全国知名的优秀教材。在课堂上进行面授时, 要更广泛地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比方说以多媒体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带动教学方法、课程内容乃至教育思想的变革, 使过去单一呆板的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 以培养适应企业和社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一般来说, 电化教学媒体用于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教学手段难以表达的教学内容, 或者运用电化教学媒体旨在提高教学效率, 加大课时的知识容量, 开阔学生视野, 或者是为了增强思想教育的内涵。

4.4 改革考试考核内容和方式

改革考试方式, 可以将理论知识的考核转化为实践技能考核, 将考核内容趋于灵活性和实用性。如基础会计, 可用填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几种形式来替代简单的选择、判断和问答。同时, 加强实训课程的考核, 对于实训课程分别设计各种科学合理的可操作的考核方法, 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目前, 在很多高职院校, 毕业论文往往都是流于形式。因此, 本人认为, 我们可以取消对会计专业毕业论文的要求。与其要求其毕业论文, 不如要求他们提交企业财务分析报告、案例研究报告或市场调查报告等更有价值的科研成果。

4.5 始终抓紧会计诚信教育

会计教育不仅传授必需的技巧和知识, 而且要灌输道德标准和敬业精神。首先, 要在专业计划中设置“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 通过在校阶段的教育, 向学生灌输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使学生树立会计职业道德观念。除采用增加单独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方法外, 在教学中, 应突出案例教学研究和分析道德冲突的解决途径和方法, 帮助学生培养职业道德观念, 为他们毕业后进入会计职业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础。其次, 开展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活动。学校要将职业道德教育纳入正常的教学内容中, 增加学分比重, 针对不同学生特殊需要, 采用辅导教育方式, 通过开设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加强引导, 开展各种公益活动, 强化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诚信观念。再次, 结合会计专业课程讲职业道德。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将职业核心能力的元素融合到日常教学中, 根据会计职业工作的特点, 就可能出现的问题提起学生的注意和重视, 让学生知道在哪些方面、哪些情况下容易出现问题及出现什么问题, 并给他们以具体的指导, 指出正确的应对策略, 从开始即为他们建立起“拒惑防变”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准。最后, 完善会计职业道德考核标准, 建立一个完善的、系统的职业道德评价体系。评价过程中一定要将学校、教师、学生协调统一起来, 坚持公平合理实事求是对同学们的职业道德方面的认识做出正确评价。对于评价的结果, 要建立会计专业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考评档案, 将每年的考评情况计入个人档案, 以促进良好的职业道德形成。

4.6 加强就业指导力量, 实行全过程跟踪

从整个就业趋势来看, 高职会计专业的就业形势仍较为严峻, 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对会计需求较少, 中小型企业和自主创业逐渐成为会计人才需求的主力军。因此, 要与企事业等用人单位建立良好的长效互动联系。可用以下方式:一是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 建立健全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制度, 二是大力发展“订单”培养, 鼓励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 或依托会计专业发展校办企业, 走前校后厂、校企合一的办学路子, 如成立校办记账公司等, 促进高职会计教育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的紧密结合, 与劳动就业的紧密结合, 为毕业后顺利就业创造条件。

总之, 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与就业环境的对接, 不但要培养人才的专业技能, 而且要加重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和知识更新的能力, 进而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文涛.论美国会计本科教育目标[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9 (3) :60-65.

[2]蒋梅.大学生就业权益及其法律保护[J].高等教育研究 (武昌) , 2006 (10) :77-81.

[3]孙晓玲.澳大利亚大学会计教育及对我国大学会计教学的思考[J].改革与战略, 2004 (6) :85-86.

就业环境分析范文 篇3

关键词:企业环境 大学生就业 就业工作

在经济发展日益快速的今天,伴随着全球一体化经济、知识经济、网络信息经济等一系列重大竞争环境的转变。企业必须在综合分析新形势环境变化的基础上,积极响应,寻求应对措施。面对着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今天的企业不但要与国内的企业进行激烈的竞争, 甚者,本地企业还要面临与世界一流企业更为惨烈的国际竞争。

竞争的现实使得企业不得不及时根据市场环境调整企业环境,而企业环境的变化势必会影响企业人才的招聘,从而引发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变化。首先,当今的经济是知识经济。知识经济下知识作为企业的资本而存在, 知识成为决定企业生存与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因此,企业大量投资于人才培训,为企业储备知识力量。同时,企业面向社会、高校招聘吸收优秀人才时,非常注重人才的知识储备。这就要求大学毕业生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强的专业功底以及较高的综合素质;其次,随着知识经济、

网络信息经济的繁荣, 企业的竞争焦点转移到人才的竞争上, 人已经变成一种资源, 使企业竞争优势的资本, 是最核心的资源。为应对环境的需要,企业要求各层次的员工全身心投入, 彼此信任, 互补长短, 互相学习,对新进员工更是严格要求,因此,大学毕业生必须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来通过层层考验,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同样地,创新精神也是大学毕业生走入社会必不可少的。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面对国际大环境激烈的竞争,企业需要创新,员工需要创新。

作为一名辅导员,即将要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就要先认清新环境下的就业形势,从而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要熟悉了解国家关于就业的政策,并对学生进行解读与宣传的基础上,辅导员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应该着重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沉着应对就业压力:作为辅导员,为了更好地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要加强学生前三年的基础学习、实际操作能力和基本的劳动技能。低年级学生着重要求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掌握专业特点,进行自我完善;高年级学生着重要求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的科学研究能力基本形成,提前让学生接触企业文化,更加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生涯,邀请众多企业到学生中来宣讲,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组织、策划和决策能力。二、要拓宽就业渠道,并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加大毕业生就业信息的采集力度,主动联系,尤其是与学校学院有过合作的单位,通过推荐优秀人才,进行重点培养;要经常关注学校及学院网站上的就业信息,重视招聘宣讲会。三、要加强毕业生就业观念的教育,特别是面向基层就业:在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的今天,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对大学毕业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大学毕业生应该明确就业的目的,摆正心态,正确地认识自己和就业环境,消除盲目性,珍惜每一次就业机会。我们支持、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虽然说基层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却是大学生施展自身才华的舞台,更是增阅历、长才干的沃土,因此要理性科学地看待基层就业工作。四、要加强毕业生就业期望值的教育,鼓励先就业再择业:就业门槛设定过高,领域过窄,会导致学生就业困难,一对一进行沟通,灌输“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则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先就业,在涉世之初积累社会和工作经验,在工作中不断进取,在社会竞争中锻炼自己,发现机会,为以后职业发展和职业成功打下坚实基础,为择业做好前期准备。 五、要加强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養,以创业带动就业: 注重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一些创新创业活动,结合自己所学知识来自主创业,以创业促就业,通过成功创业吸纳更多的大学生就业,大力倡导创业精神,宣传成功创业典型。六、重点关注就业困难的同学,加大对他们的帮扶和关爱力度,争取让所有学生都顺利毕业:针对学习困难的同学,关注其学习情况,经常找其谈心,鞭策、鼓励同学。如对于四级分数偏低影响毕业的同学,组织其与保研同学结对,进行一对一帮扶;对于人文素质确实,缺少与人沟通的能力而就业困难的同学,依托学生组织,开展应聘场景模拟,给这部分同学提供锻炼口头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的平台。

参考文献:

[1]青梅. 高学历毕业生就业之困.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

[2]张爱民.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就业环境分析范文 篇4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就业当中存在的问题,提前分析制定相应的就业政策。向我校随机抽取 150 名学生做了《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通过调查问卷,总结分析如下:

一、高职大学生目前就业现状

大学生存在就业困难,总的原因是高职毕业生总量逐年增长明显,就业市场需求却增长不快,导致今明两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前景不容乐观,形势严峻。

二、在校学生对就业问题的看法

据对150名大学生的调查表明:73%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就业形势严峻;18%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就业形势正常,竟争是必然的,准备充分,对就业形式保持乐观态度;也有4%的同学对当前就业形势不了解,没有准备和计划。

根据调查,大学生面临毕业就业前景,对自主创业的这一方面有20%的被调查者有这方面的想法并有计划的去准备;52%的在校生有想法,但不知如何去操作和计划;25%的学生没有自主创业的想法,他们认为坚持就业比较稳妥。

三、在校学生现在的就业心态

面临现在就业的大学生,有39%的同学自信能够找到工作,并积极的做准备工作;19%的在校学生对就业这方面没有太多的考虑,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反正最后总会有工作的这种心理;也有15%的被调查者对即将毕业就业非常焦虑没有打算,十分茫然。

四、大学生面临招聘所注重的特点

1、根据调查,在校大学生80%的人认为招聘者在招聘时注重社交能、社力会经验和工作能力。也有一小部分在校大学生觉得文化程度和家庭背景是重要的

2、在择业时,大家比较注重自己在单位的未来发展、并且要求职业符合自己的规划,大多数同学把就业看成一辈子的大事,认为“一次就业定终身”,精神负担很重,往往不能正确定位就业期望值

3、大家对薪水的要求较高,普遍希望在3000元以上,大多数同学对薪水过高的要求忽略了自身条件、个人专长发挥和今后的成长。毕业生不能根据自身的情况给自己合理定位,不能适当地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长处,从而错过机会,影响了自己的就业。

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1、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就业是越来越不容乐观。大学生要在大学里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就很多毕业生而言,与其说就业困难,不如说是就业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对自己的未来发展缺乏科学的规划,这往往成为他们面对就业压力时感到手无足措的一个重要原因。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是提升就业能力的基础。

2、在校求学期间,不能只注重专业知识,而忽视了心理质的情况。在求职过程中,有些学生一旦遭遇失改,便一蹶不振,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大学生应该注意锻炼自己的坚忍不拔的性格,在求职中充分了解就业信息,觉着、冷静应对所有遇到的困难,用积极的的心态扫除成功路上的障碍。

3、正确的择业心态,转变就业观念

(1)首先,要极积、主动寻求就业,而不能被动的“等、靠、要”。很多大学了生把就业寄托于在社会关系资源上,或是企求学校解决就业问题。事实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主动推销自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现就业途径,因为能否胜任还得靠实力说话。

(2)其次,要破除传统就业观念,实现多元化就业。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会受到来自社会和家庭中传统观念和传统心理的压力。不少人选择大城市、“铁饭碗”,还有外企,很少人选择西部和基层。这就使就业成了过“独木桥”。大学生在这时应该改变一下就业观念,面对现实,就能较快的找到能够以挥自己特长的工作。

(3)最后,避免盲目追求,正确认识自我。我校高职教育现在正以“职业人”为目标,来培养大学生能力。一些大学生缺乏危机意识,“眼高手低”,盲目追求就业中的高层次,高薪酬,在择业类型和择业区域上出现“扎堆”现象,造成了供求脱节,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大学生只有改变以前的“精英就业”观念,树立人职匹配的“大众化”就业观,才有可能实现就业。

第三组

环境工程就业形势分析 篇5

2012-05-09 15:57:21| 分类:|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步入21世纪好多年,以前老听老一辈的人说,当个大学生不但好就业,而且工资、待遇也好。可是,随着教育的普及,教育体制的改革,大学生似乎早已不是个新鲜的名词,说句夸张一点的,上个街,一抓以大

把都是大学生。再者,现如今,大学生的就业也并不像老一辈人们说的那么的吃香。

每年都会听到当年的大学生报考率较去年增加多少多少,但是同样的也会听到有百分之多少的应届毕业生就不了业。摆在大学生面前的是一个很严峻的选择——是要选择与自己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呢;还是

寻找合适的工作;还是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甚至是博士后。

犹记得当初高考结束,老爸就问我想选择什么专业。我说,我喜欢的。老爸又说,不是不让你读小语种,只是小语种这些的文科专业将来不好就业……原本还能坚持自己的选择,但是,真到选填志愿的那段时间,我的想法全被家人否决了。没有办法,在家人的压力下,我不得不放弃选择小语种这方面的专业。家人有想让我读师范,有想让我读医学院。但是,同样的,我都否决了他们的提议。因为我不想我的未来由他们安排,既然语言方面的被他们否定了,那我也要选一个有前景的专业。于是,兜兜转转的,也在阴

差阳错下,我就挑中了环境工程这个专业。

选择环境工程,无非就是看中了——目前,在中国,对于环境方面的投入虽然不是很大,但是近几年一直都在增加环境管理的力度,对于环境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视。再者,纵观整个社会,环境方面的大学生还是很稀缺的。国家要发展,环境肯定不能忽视。于是,在阴差阳错中,我就来到了浪漫大连,黄海之

滨的大连海洋大学。

来大连快两年,多多少少接触了一些招聘会。原本以为就业前景很好的环境工程专业,在各企业招

聘中会很吃香,但是出人意料的是,现实并非如此。

在最近学校举行的2012届毕业生春季就业洽谈会中,有将近225家公司到学校进行招聘活动,可统计的需求合计3255人,预计需求合计大于3500人。可是,在几百家公司中,明确表明要环境专业毕业生的公司屈指可数,竟然只有3家公司,而且需要的总人数不到20个,这相对于可统计的需求人数来说,只有不到0.6℅的占有率。

另外,就在这些需要环境专业毕业生的公司中,能提供给应届毕业生的工作岗位也是极其低级别。

据那几家负责招聘的主管说,几乎没有本科生愿意选择他们所提供的岗位。

既然环境方面的发展需要人才,并且其就业的空间也没有饱和,可是为什么招收的人数却是那么的稀少呢?

在一番询问之下,我才发现,原来环境这方面的专业,将来就业对口的无非有三种去向——一种是吃“财政饭”的国家各级环保部门和科研单位;一种是吃“效益饭”的、需要解决污染问题的工矿企业;以及真正吃“环保饭”的环保公司。从当前对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市场需求情况来看,真正能进入政府环保部门、规划部门、建设管理部门的毕竟是少数。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事制度的影响,这些单位在人事编制和指标控制等方面存在着重重障碍。所以,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定位,高职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应主要面向:环境工程公司、环境监测部门、工矿企业、设计单位或部门从事环境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环保项目

运行管理、环境监测等基础性、技术性工作。

从形势上看,高职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到环保公司具有一定的优势。第一,这些单位普遍都需要能在环保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运行调试等方面能迅速派上用场的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第二,环境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往往都不愿意到环保公司,尤其不愿意到小型的、私营的环境工程公司,他们对自己的定位太高,想去的是那些大型企业、外资企业、科研单位、政府环保部门等(这种就业观是影响他们就业难的重要原因);第三,当前的环保公司众多(以四川省成都为例,已注册的环保公司就有上百家),而且从当前环保发展趋势来看,它毕竟是一个世纪性的“朝阳产业”,今后对环保人才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特别是第一线的环保技术人才。

其实,这个社会对于环境方面的学生真的是“求贤若渴”。可是,能满足就业市场的学生却是少数。原来,在学校学习的东西涉及面广,但是只是浮于表面,并未深入掌握真正需要的技能。因此,刚跨出大学校门的大学生并不能满足就业市场。因为在校的应届毕业生虽然理论基础较好,但实践经验缺乏,满足不

个人就业环境swot分析白建涛 篇6

大学生作为一个对整个社会又重大意义的特殊群体,是受过高等教育、文化知识水平相对较高的优秀群体,是一个知识和智力都相对密集的群体。每一个大学生都是经过层层筛选的人才,因此,说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中流砥柱也不为过。然而,就是这样的优秀群体,就业环境如此尴尬!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我们在就业上有什么优势和劣势?我们的就业面临着怎样的机遇和威胁?

就业环境swot分析

一 S----优势

(1)、同社会上其他人员相比,我们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具有坚实的基础知识,知识面较宽且全面,又有较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社会知识,对事物较有领悟力,有些东西一点即通,所以能得到社会的欢迎。

(2)、年纪轻,精力旺盛,思维活跃,富有激情 和创造力。(3)当今的大学生运用IT技术能力强,能够在互联网络上搜寻到许多信息。

(4)、大学毕业生一般思想道德素质较高,自我学习和提高意识强,易于管理。

(5)、大学生一般没有家庭负担和压力,可以全身心地投 入到工作中,甚至,在工作上还可以得到家人和亲人的支持和鼓励。

二、W-----劣势

(1)、在校学的知识有很多是过时的,且偏重理论方面,实践能力差,动手能力不强。

(2)、教育模式比较僵化,教材更新不及,对学生的要求是比较基本的,培育出的人才不符合社会的需求,有点不符合企业的用人标准。

(3)、我们的工作心态也影响着职业的稳定,大学生刚从 “象牙塔”里走出来,追求高,有业不就的怪现象。

(4)、我们缺乏社会经验和实践经历,不能很快适应工作

(5)、高等教育趋于普及化,大学生的数量猛增,竞争日益激烈。

三、O-----机会

(1)国家 :大学生就业或创业的政策支持。(2)家庭 :家人的推荐,支持,鼓励。

(3)学校内的各种创业实践与就业实践,帮助自身的能力提高的同时也是一种机遇。

(4)社会:对大学生的吸收量大,社会大多企业也较喜欢大学生。(5)个人:大学生就业选择多。

四、T-----威胁

(1)就业岗位竞争激烈,大学毕业生过多,就业形势严峻。(2)自身对工作各方面要求高,失业或不就业率大。

(3)某些企业对大学生的错误认知,社会对大学生的错误理解。(4)有些企业看重工作经验和工作效率,而我们经验不足。(5)专科相对于本科毕业生收欢迎程度低,同样的岗位,本科生更容易受聘。

总之,现在我们的就业存在多方面因素影响,想要更好的就业就得做好发挥优势,克服劣势,抓住机遇,化解威胁。

2015级市场营销一班

就业环境分析范文 篇7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国家对“三农”问题越来越重视, 而解决好“三农”问题最终还是要建立起惠及数以亿计的中国农民的社会制度体系。

2006年《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对农民工做出了明确的定义:“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户籍仍在农村, 主要从事非农产业, 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亦工亦农, 流动性强, 有的长期在城市就业, 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或在乡镇企业就业, 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2007年6月, 国家先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 , 随后也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在劳动者权益保障内容和维权机制上, 对维护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主要体现在:

1.书面合同签订率增加, 使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有据可依。根据在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2007年在10个省份40个城市共2150家企业的调查数据显示, 在所有就业人员中, 76.5%的人与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农业户口劳动者合同签订率明显偏低。而劳动合同法实施后,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 截至2008年9月底, 按照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统计口径, 劳动合同签订率为93%, 比去年提高2.3个百分点。2008年上半年, 全国签订集体合同109.1万份, 比去年增长11.9%。从全国看, 合同短期化现象明显减少, 就业稳定性普遍提高。其中, 江苏省签订一至三年期限劳动合同的职工达到49.09%, 一年及以下期限的劳动合同较上年末减少14.42%,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增加1.19%。

2.农民工的维权意识增强, 越来越多的人学会用法律武器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由于维权的门槛大大降低, 使得劳动者维权意识明显增强。

随着严峻的经济形势到来, 就业压力增大, 劳动合同法能否真正作为农民工维权的利器而经受住时代考验就是一个值得深刻探讨的命题。

二、劳动合同法实施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

《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生效以来, 一年多的实践表明, 这项法律实施对农民工就业环境的营造的影响既有积极方面, 也有消极方面。

1.积极影响

《劳动合同法》较以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以下简称《劳动法》) 有很大的进步, 在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方面起到了前所未有的积极效果。

(1) 扩大用人单位的主体范围, 从而将更多的劳动者纳入到保护范围。

1994年《劳动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 (以下统称用人单位) 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适用本法。”而2008年施行的《劳动合同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 (以下称用人单位) 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适用本法。”《劳动合同法》将《劳动法》规定的用人单位范围进一步扩大为包括“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在内, 从而将更多的劳动者, 尤其是农民工纳入到保护范围内。

(2) 通过有效的约束机制落实了劳动合同的书面化问题, 使维权机制更加明确。

《劳动法》虽然也鼓励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的劳动合同, 但是对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惩戒机制并未体现。但是《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 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 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 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 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同时, 在第十四条又明确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 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实际上就是对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的有效约束, 同时也是对劳动者的有力保护。

(3) 通过一些强制性规定有效地约束了诸多不规范用工行为, 使劳动合同关系更加规范。

《劳动合同法》在试用期期限、试用期最低工资、禁止扣押身份证件、强制购买社会保险、工资支付、用劳务派遣手段防止不合法用工转包等不规范用工行为等问题上的规定, 切实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4) 新增关于非全日制用工问题的规定, 使劳动合同法的调整面扩大。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八条:“非全日制用工, 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 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 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对这种用工形式的调整在之前的《劳动法》中并未作出规定。

2.消极影响

《劳动合同法》的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尤其对农民工就业环境的负面作用则更为突出,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劳动合同法》使企业的用工成本增加, 很多企业以尽可能减少用工来应对, 从而是劳动者就业机会减少。

很多学者指出《劳动合同法》实施后, 社会保险作为一项强制性条款构成了用工成本, 从而导致了劳动力价格的上涨。事实上, 《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力价格上涨的推动不仅是社会保险条款的作用使然, 还包括试用期工资最低限额的规定、经济补偿标准的规定等都是促成劳动力价格上涨的原因。

(2) 关于试用期的规定对流动性较强的农民工而言, 实质意义不强。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对试用期期间进行了限制性规定, 此法目的是防止用人单位故意延长试用期而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行为发生。但是, 由于很多农民工从事的工作多是短期工作, 且工作流动性很大, 关于试用期期间的规定对保护农民工权益实质性意义不大。

(3) 为逃避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对企业的约束, 用人单位纷纷解除合同辞退老员工, 造成“未就业的就不了业, 已就业又失业”的局面。由于农民工从事的多是劳动密集型工作, 技术含量不高, 解除合同就直接导致了农民工就业困境。

(4) 在没有同工同酬的情况下, 经济补偿以月工资为计量标准, 造成了农民工与其他工人的实质上的不公平待遇。在劳动合同解除后, 劳动者有权获得经济补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 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 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 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可见, 此处经济补偿的标准是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资水平支付的。

(5) 劳动合同法执法难, 导致农民处于更加为难尴尬的境地。由于企业采用各种应对手段逃避法律责任, 社会保障体系也与劳动合同法衔接不上, 使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成为一纸空文。

(6) 《劳动合同法》关于非全日制用工终止用工不支付经济补偿的规定, 可能成为企业逃避责任的手段, 使农民工就业的不稳定性和流动性加剧。

(7) 实质上的仲裁不公。农民工虽然进入城市就业, 但是始终真正无法真正融入城市职工集体。由于农民工与用工企业之间的弱势地位, 在用工争议仲裁中同样也不占优势, 往往造成劳动争议仲裁的实质上不公的结果。

三、完善劳动合同法及配套法规, 切实保障农民工就业权益保障

结合以上的分析, 要是劳动合同法真正成为农民工保障自己权益的有力武器, 必须进行制度和法律法规的完善:

1.劳动合同法对农民工就业问题要做出专项规定, 明确农民工和城镇职工的同等就业地位。目前的《劳动合同法》及《实施条例》对农民工问题并没有做出专门规定, 这不利于农民工群体的维权。

2.解决劳动合同法执行难的问题。应该建立专门执法监督机构的工作业绩考核机制, 对执法监督机构怠于职权的行为也要追究法律责任。要简化劳动争议处理程序, 提高案件审理效率, 降低诉讼费用, 切实为农民工维权提供方便。

3.经济补偿的量化标准要修订, 应该以上年度本企业所有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为依据。

4.完善非正规就业的法律规制, 使农民工权益得到全面保障。

《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调整的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形成的劳动关系, 保姆、家政服务等劳务关系不在此调整之列。非正规就业包括在非正规部门中的就业和在正规部门中的非正规就业, 是农民工进城就业的主要形式, 但突出的问题是非正规就业的劳动者不能获得法律的保护, 至今没有对非正规就业进行立法。

5.完善与《劳动合同法》配套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改革, 解决《劳动合同法》执行中遇到的问题。针对法律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要营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 还需要完善配套法律法规:一是制定《社会保障法》, 实现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社会保障的衔接;二是制定《工资支付管理办法》, 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不法行为;三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四是给予地方一定的自主制订劳动法实施条例的权力;五是抓紧修改《中小企业促进法》。

4.改变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在法院内部成立专门的劳动法庭, 或者借鉴德国的做法, 从中央到地方建立独立的劳动法院, 专司处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这样有利于案件的公平化、专业化。

结语

无论对劳动合同法的褒贬评价如何, 不能否认的是它给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劳动者维权提供了法律依据, 对规范用工行为和构建和谐的就业环境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劳动合同法在实践中发挥实效依赖于法律的进一步完善和人们的劳资双方的守法行为的配合, 这是一个过程, 不能因为这个过程的存在就否定劳动合同法本身的作用。

摘要: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初, 就引起了对其实施效果的利弊争论。农民工作为特殊的社会就业群体, 其社会保障权益的维护是劳动合同法的重要社会使命。劳动合同法实施一年多来, 对农民工的就业状况产生了改变, 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通过对其影响的辩证分析指出劳动合同法在保护农民工权益方面尚待完善之处, 以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关键词:农民工,劳动合同法,就业

参考文献

[1]社科院:农业户口劳动者明显缺乏权益保障, 中国劳动人事网http://www.cn12333.com/news_view.asp-id=7664.

[2]人大执法检查报告:劳动合同法实施取得积极成效, 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8582501.html.

[3]徐渊.透视“两法”看劳动争议案件的变化———写在《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后.中国法院网http://www.chinacourt.org/html/article/200810/10/324783.shtml.

[4]唐凯娥, 魏炼红, 李忠云.农民工进城就业保障制度创新研究.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西部论坛) , 2008, (1) .

就业环境分析范文 篇8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社会就业环境

[作者简介]李萍(1953- ),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商务研究所所长,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学和企业管理学。(北京100025)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18-0058-02

一、问题的提出

据有关资料报道,从“九五”到“十五”,GDP年均增长率由8.6%提高到9.5%,而就业人数由804万人下降到748万人,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带动就业增加量由94万减少到84万人。①而2007年,社会提供的新工作岗位900万个,但普通高校毕业生总量就达495万人,②占新就业岗位的半数以上。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我国政府、家长、学生的巨大压力,也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经济学认为,当某个国家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期时,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大,就业率应与经济发展速度同步增长,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毕业生,一直是有保障的就业群体。但是随着社会信息化、知识化程度的提高,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每年以8%~10%速度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就业,甚至是研究生、博士生的就业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毕业就意味着失业”,这一现象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有人将这一现象归结为大学扩招;有的认为是教育质量下降,高校教育理论不联系实际,不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有的认为是80年代后出生的孩子创业精神不强,等等。总之归结到一点:中国高等教育对学生的就业负有主要责任。

二、中国高等教育对学生就业是否应负主要责任

从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及授课方式看,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在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为此,高校多年来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改革,包括取消教授终身制、建立教师末位淘汰制、引进国外原版教材、实施案例教学、模拟情景教学、不断创建社会需求新专业、调整陈旧专业、建立实践基地、实训基地等,想尽各种办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业能力等,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得太快,教育的改革很难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问题始终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总体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仍没有多大起色。为此,国家教育部门又提出就业率与招生入学率挂钩的措施,硬性推动高校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但就业率与招生入学率挂钩实施了几年,大学生就业问题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问题越来越严峻。为什么单凭教育界的努力解决不了就业问题?笔者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社会综合性的问题,不仅仅是教育单方面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必须对当前的就业环境进行客观的分析。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社会环境分析

1.城市规划和建设没有预留毕业生就业空间。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加快,加之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北京的房地产业蓬勃兴起,居民住房条件不断改善。但与此同时,人们却发现生活的便利程度受到影响,尤其是北京新建的几个大的住宅区,如回龙观、天通苑、望京、翠城等,居住人口密集程度不断提高,由于新建社区初创时商业网点少,居民购买生活必需品都很不方便。新社区、新环境,先划定范围,开辟个新市场,本可为大学生创业创造个好机会,但城市规划中既没有预留服务业的发展空间,也没有临时为大学生或想创业的人员留出创业的空间,各种服务设施难以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仅就回龙观而言,规划总居住人口为30万人,目前入住已超过10万人,但目前的商业网点仅有京客隆、物美和华润三家综合类超市,而经营面积都不足1万平方米。

垡头地区是北京市发展规划的十大社区之一,随着焦化厂的搬迁,翠城、华侨欢乐园、富力又一城等居民小区的开发,居住居民由2002年的2~3万人猛增到近20万人,并有不断增长的趋势,但方圆10里内,各种商业服务设施建设至今迟缓,没有购物的综合大型超市或商业服务区,仅有一个不足5000平方米的中型京客隆,居民购置服装、家电、家具等高档商品,仍需前往市中心原有的几个大商业区,不仅造成了交通拥挤,也给市民造成生活不便;银行储蓄所也没有新的改善,旧有的一家工行、一家农行面积很小,工作人员少,难以应酬近20万人每天办理的各种银行业务,银行门前每天排长队,等待办理业务至少要花费一个半小时,因办理业务时间耗费长,顾客怨声载道,经常与工作人员发生矛盾;没有大、中型的医疗服务中心,仅有一所小型的化工路社区医院,在感冒患病高峰期,连打点滴的护士都难以找到。

2.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难以落实,力度不够。目前,北京市鼓励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刚刚出台,2006年1月北京市政府才出台“关于大学生创业三年免收8种费用”的政策;2007年3月“两会”结束后才刚刚决定取消居民区内“禁商”的禁令。由于创业的起点高,地点、空间受到限制,加之市场的规范化管理,“摆地摊”已没有合法的空间,利用自家住宅创业前段时间也不允许,现时代的初期创业成本增大,风险增大,致使现代大学生们几乎很少有毕业后自己创业的冲动。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虽有,但落实却很难。

3.单位招聘条件苛刻,难以接受大学毕业生就业。由于要求就业的大学生人数多,就业机会少,各单位要人的数量有限,所以招聘单位的应聘条件规定得很苛刻,比如需要2~3年的工作经验。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为了学业很少有工作经验,有的人为了了解社会,经常利用假期去打工,但也仅限于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店,而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单位对学生的这类实习几乎是100%不接受。再加上目前很多企业认为有商业机密需要保护,大学生实习机会难找又怎会有工作经验?要求学生走向社会,社会又拒绝为他们提供机会,毕业时又要求有工作经验,上学学习与就业机会就成为一对矛盾。

4.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垄断式经营对社会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带动不足。我国实施市场经济仅十四五年时间,尽管发展速度快、变化快、改革的步伐也快,但由于计划经济所建立起的经济基础和管理体制一时难以彻底改革,法制化还不完善,由体制问题导致的垄断式经营限制了新人创业的机会,使个人的创业难度增大,垄断式经营单位人员流动性差,但工资高、待遇好、工作稳定性强,先进去的人占上位,后面的人难以进入,这更增加了人们对稳定性强、收入较高、风险较小的垄断行业工作的向往。创业的艰难吓退了很多人,人们宁可托关系、找熟人进入一个好单位,也不愿自己创业冒风险。由此引发三个社会问题:(1)有限的岗位数量与众多的竞争者加剧了这一岗位竞争的激烈程度,给想进入该行业的就业人员增加了很大的压力,想方设法寻找各种渠道和机会,进入垄断性行业,正常渠道进不去,只有找人际关系,使岗位的竞争缺乏公平性和合理性;(2)给贪污、受贿创造了机会;(3)使社会创造新岗位、新工作、新职业的能力减弱,因垄断式经营不会允许更多的竞争对手进入该行业,这就限制了该行业工作岗位的开发与创造,同时新的创业者也很难与实力雄厚的垄断公司抗衡。

上述不利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环境的形成,究其根源:第一是城市规划的问题。城市土地规划和建设设计部门忽略了人们居住环境的规划和建设是一个综合性、复杂性的系统问题。居民区的建设不仅是解决居者“睡觉”问题,或仅“有其屋”的简单问题,而应将方便生活、方便就业联系在一起,这不仅可为居者提供生活的空间,还应为居者提供就近就业或创业的机会。第二是经济利益的问题。各单位之所以要招聘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或待业人员,是因为成熟的工作人员不仅可减少培养成本,而且可降低招聘人员因不满意工作而自行跳槽的风险成本;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机会成本和创业成本间也要进行利益的选择,当创业成本和风险增大后,自然会转向社会所提供的有限岗位的竞争中,致使就业成为难题;垄断经营者考虑的更是经济利益如何长期不受侵害的问题。可见,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些问题不解决,不仅影响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同时也影响北京第三产业的发展,更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尽快改善这些不利因素,创造一种鼓励创业、不断开发新的就业岗位的大环境,是当前尽快缓解就业问题的积极态度。

四、改善大学毕业生就业环境的建议

1.城市规划和建设应充分预留居住区服务市场和商业街的建设与发展空间。当前,北京城的居住格局正在发生新的变化,随着北京二环内城区的改造和建设,居民居住密集区逐渐在向四环外转移,新的人口密集中心区已经形成,这也正是新的商业中心形成的有利时机,同时也是缓解城区交通压力的有效时机。利用在新居住区开发新的大型商业服务网点及各种配套的文化、生活等服务设施,扩大就业渠道,不仅百姓生活方便,交通压力也会缓解。因此,尽快在四环、五环内外开辟几个新的大型商服区,并将商业服务区建设与商业街建设相结合,增建街区店面、门市房,做到方便生活、方便就业、方便居民学习、健身等多种文化需求,使四、五环周边的商业活动、文化生活活跃起来,为就近居住人员就业、创业预留一定的空间,这既方便百姓生活,提高生活质量,还可缓解北京城区交通拥挤状况,带动北京周边的经济发展,是个城市长期发展的综合战略问题。

2.有目的、有规划地建设经济适用商业房,降低大学毕业生创业的成本。为解决部分居民买房难的问题,北京兴建了大批经济适用住房。但经济适用住房的居民不仅要解决住的问题,还要解决基本生活需要问题,同时还有居民的就业、创业问题。在经济适用住房聚集区有目的地开发经济实用的商业区,加强监管力度,实行有年限的廉租经营,或实施限定范围的经济收入准入制,相对降低就业创业成本,即可满足和丰富经济适用居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又可落实政府对大学毕业生创业支持的政策,以及解决相对收入较低人员的就业创业问题。

3.不断打破行业垄断,增强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合理性。为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对有些行业政府应适当开放准入条件,增强市场公平竞争机制,同时加强社会监管机制,打破行业垄断的局势。对有些私人可进入开发与经营的行业应鼓励私人投资、参股、合伙经营,吸纳社会闲散资金进入经济建设或服务行业的新工作岗位开拓,改变目前全民炒股的不正常的投资现象,鼓励大学毕业生和想就业的人员自己开发创业、就业渠道。

4.引导大学毕业生学会寻找新的就业商机,开拓新的就业市场。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北京经济发展对天津、河北的经济带动力远远落后于广东、上海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带动力,这一问题已引起国务院和北京、天津、河北政府的高度重视,新的商机正在京津冀地区酝酿,有目的、有规划地在北京与河北、天津交界地开发各类型、各档次的商业服务市场,将大学毕业生开发就业市场能力的锻炼与拉动京、津、冀大经济圈的建设相结合,这是不可错过的就业商机。政府应采取有效的引导政策或相关措施创造这一商机,促进京津冀经济共同发展,也为就业广开渠道。

[注释]

①黄纯忠,柏向东.不妨把扩大就业纳入货币政策目标[N].中国经济导报,2007-01-02.

②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市2005、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统计公报[DB/OL].www.bjstats.gov.cn,2007-01-25.

[参考文献]

上一篇:“比、访”活动小结下一篇:常见近义词辨析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