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案件质量监督评查办法

2024-08-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案件质量监督评查办法(精选6篇)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案件质量监督评查办法 篇1

2010/06/23

甘肃永靖·黄河三峡网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确保执法公正、提高审判效率,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参照上级法院对案件质量的评查标准,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设立案件质量评查办,评查办办公室设在审判监督庭,其工作对审判委员会负责。

第三条 案件质量评查的范围是:本院审(执)结的所有各类案件。

第四条 案件质量评查不重复扣分,不超总分扣分。

第二章 评查程序及原则

第五条 本院审(执)结的各类案件,法律文书生效后5日内,承办法官将案件全部卷宗报送评查办,上诉案件退回卷宗后,承办法官5日内将卷宗报送评查办。

第六条 评查办接受卷宗后的15日内将案件评查完毕,卷宗加盖评查印鉴附案件质量评查表退业务庭。凡未加盖评查印鉴的,档案室不予归档。

第七条 案件质量评查的主要内容是:定性是否准确,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充分,适用法律是否正确,程序是否合法,是否符合本院审判流程管理的期间规定,法律文书是否规范,卷宗装订是否符合归档要求。

第八条 案件质量评查实行主评人负责,作出书面评查意见和每案计分的制度。

业务庭收到评查办要求补正的意见后,应在7日内补正。

业务庭认为评查意见有出入,应以书面意见建议分管院长要求评查办复评,对复评结果仍持异议的,由分管院长决定是否提请审委会研究决定。严禁被评查人就评查结果自行与评查办交涉。

第三章 案件质量评分标准

第一节 刑事案件质量评分标准

第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全案不得分:

(一)审判人员违反回避制度的;

(二)依法应公开审理的案件,未公开审理的,不应公开审理的案件,而公开审理的;

(三)审判组织组成不合法的;

(四)自诉案件的调解违反自愿、合法原则的;

(五)超越职权范围进行裁判的;

(六)裁判文书主文与合议庭或审委会决定不相符合的;

(七)案件上诉或者再审被全部改判的;

(八)其他严重违反法律规定诉讼程序的。

第十条 案件实体裁判评分标准:案件定性准确,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处理适当的,得满分40分。有下列情形的,按以下标准扣分(以下五项扣分不超过40分):

(一)定性错误的,扣4分;

(二)认定事实错误的,扣8分;

(三)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被发回重审或部分改判的),扣6分;

(四)适用法律错误、不当的,扣4分;

(五)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均正确,但实体处理不当的,扣2分。

第十一条 案件程序评分标准:均符合相关程序法、司法解释和本院《审判流程管理规程》的规定,得满分35分。有下列情形的,按以下标准扣分(以下六项扣分不超过35分):

(一)违反诉讼法有关规定,采取强制措施不当或者手续不全的,扣4分,造成后果的,扣7分;

(二)没有依法为盲、聋、哑或者未成年被告人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的,扣2分;

(三)开庭审理的案件无开庭笔录、开庭笔录不完整、无合议庭成员签名或签名不全的,扣2分;

(四)虽然进行了公开审判,但未依法先期公告或者未将公告底稿存卷归档的,扣1分;

(五)超过审判流程管理期限的规定审结案件的,扣2分,另每超过一日再加扣0.5分。报请延长审限事由不符合法律规定,或者批准延长审限的手续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扣7分;

(六)未按照规定时间将《立案审查审判流程管理信息表》、卷宗送交立案庭或案件评查办评查、送档案室归档的,《立案审查审判流程管理信息表》填写不完整的,未附法律文书的,各扣1分。

第十二条 裁判文书制作方面的评分标准:法律文书制作格式规范、文句流畅、层次分明、说理透彻、无错漏字,得满分10分。有下列情形的,按以下标准扣分(以下六项扣分不超过10分):

(一)事实认定表述不清的,扣0.5分;

(二)理由部分论理不充分的,扣0.5分;

(三)格式不规范的,扣0.5分;

(四)出现重大疏漏,需要裁定补正的,扣1分;

(五)语言、文字不规范的,扣0.5分;

(六)文字有错漏,加盖校对章的,每错漏一字扣0.2分;没加盖校对章的,每错漏一字扣0.4分。

第十三条 卷宗装订方面的评分标准:卷宗装订材料齐备,顺序正确、整齐,符合法院诉讼文书立卷归档办法要求,得满分15分。有下列情形的,按照以下标准扣分(以下八项扣分不超过15分):

(一)未按规定分正、副卷的,扣2分;

(二)主要证据材料未入卷的,扣2分;

(三)其他材料未入卷的,扣1分;

(四)材料装订顺序错误的,扣0.5分;

(五)卷宗封面与内容不符合的,扣0.5分;

(六)无目录或目录填写不齐全无页码的,扣0.5分;

(七)正、副卷材料混装的,扣1分;

(八)卷内材料用圆珠笔或铅笔书写的,扣0.5分。

第二节 民事案件质量评分标准

第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全案不得分:

(一)审判人员违反回避制度的;

(二)依法应公开审理的案件,未公开审理的,不应公开审理的案件,而公开审理的;

(三)审判组织组成不合法的;

(四)违反自愿合法原则进行调解的;

(五)超越职权范围进行裁判的;

(六)裁判文书主文与合议庭或审委会决定不相符合的;

(七)案件上诉或者再审被全部改判的;

(八)其他严重违反法律规定诉讼程序的。

第十五条 案件实体裁判评分标准:案件定性准确,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处理适当的,得满分40分。有下列情形的,按以下标准扣分(以下九项扣分不超过40分):

(一)当事人主体资格未审查的,扣4分;

(二)当事人主体资格虽经审查,但证据不充分的,扣2分;

(三)案件认定事实错误的,扣8分;

(四)案件主要事实不清,无充分证据支持的(案件被发回重审或部分改判的),扣6分;

(五)案件部分事实不清的,扣4分;

(六)实体处理全部错误的,扣10分;

(七)实体处理部分错误的,扣5分;

(八)案件事实清楚,但证据有欠缺,当事人提供的证人证言未核对的,扣1分,证据复印件未与原件核对的,每件扣1分;

(九)诉讼费用的收取,未按收费办法执行的,扣1分,诉讼费用的负担决定未经合议庭评议的,扣1分,诉讼费用能够结算而未结算的,扣1分。

第十六条 案件程序评分标准:均符合相关程序法、司法解释和本院《审判流程管理规程》的规定,得满分35分。有下列情形的,按以下标准扣分(以下十八项扣分不超过35分):

(一)违反诉讼法有关规定,采取强制措施不当或者手续不全的,扣2分,造成后果的,扣4分;

(二)虽然进行了公开审判,但未依法先期公告或者未将公告底稿存卷归档的,扣1分;

(三)超过审判流程管理期限审结案件的,扣2分,另每超过一日再加扣0.2分;报请延长审限事由不符合法律规定,或者批准延长审限的手续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扣2分;

(四)对申请调查收集证据,不予准许的,应于接到申请书的3日内书面通知当事人,无书面通知或收到书面申请复议而在5日内未作出答复的,扣1分;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申请符合条件而不予调查的,扣2分;

(五)委托没有鉴定、审计或评估资质的单位进行鉴定、审计、评估的,扣1分;

(六)发回重审的案件未重新组成合议庭审理的,扣3分;

(七)无立案通知书,应诉通知书的,少一件扣1分;

(八)调查、询问一人进行的,扣2分;

(九)超出当事人诉讼请求进行审理的,扣2分;

(十)开庭未依法传唤当事人,通知诉讼代理人的,少一人扣1分;

(十一)开庭审理的案件无开庭笔录、开庭笔录不完整、无合议庭成员签名或签名不全的,扣1分;

(十二)无合议庭笔录或经审委会讨论的案件无审委会笔录的,扣2分;合议庭评议笔录或审委会讨论笔录签名不全的,扣1分;

(十三)宣告判决无宣判笔录的,扣1分;

(十四)送达法律文书,当事人未签收在送达回证上的,扣1分;送达回证未逐格规范填写、辩认困难的,每一处扣1分;

(十五)调解书未直接送达当事人或其指定的代收人的,扣2分;

(十六)案件审结、当事人上诉后,没有在规定期限内移送二审法院的,扣1分;

(十七)离婚案件未经调解程序的,扣2分;

(十八)未按照规定时间将卷宗送交案件评查办评查、送档案室归档的,《立案审查审判流程管理信息表》未在规定时间内报送立案庭的,各扣1分。

第十七条 裁判文书制作方面的评分标准:法律文书制作格式规范、文句流畅、层次分明、说理透彻、无错漏字,得满分10分。有下列情形的,按以下标准扣分(以下六项扣分不超过1分):

(一)事实认定表述不清的,扣0.5分;

(二)理由部分论理不充分的,扣0.5分;

(三)格式不规范的,扣0.5分;

(四)出现重大疏漏,需要裁定补正的,扣0.5分;

(五)语言、文字不规范的,扣0.5分;

(六)文字有错漏,加盖校对章的,每错漏一字扣0.2分;没加盖校对章的,每错漏一字扣0.4分;

第十八条 卷宗装订方面的评分标准:卷宗装订材料齐备,顺序正确、整齐,符合法院诉讼文书立卷归档办法要求,得满分15分。有下列情形的,按照以下标准扣分(以下八项扣分不超过1分):

(一)未按规定分正、副卷的,扣1分;

(二)主要证据材料未入卷的,扣1分;

(三)其它材料未入卷的,扣0.5分;

(四)材料装订顺序错误的,扣0.5分;

(五)卷宗封面与内容不符合的,扣0.5分;

(六)无目录或目录填写不齐全无页码的,扣0.5分;

(七)正、副卷材料混装的,扣0.5分;

(八)卷内材料用圆珠笔或铅笔书写的,扣0.5分;

第三节 行政案件质量评分标准

第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全案不得分:

(一)审判人员违反回避制度的;

(二)案件无法定理由而不公开审理的;

(三)审判组织组成不合法的;

(四)违法动员当事人撤诉的;

(五)超越职权范围进行裁判的;

(六)裁判文书主文与合议庭或审委会决定不相符合的;

(七)案件上诉或者再审被全部改判的;

(八)其他严重违反法律规定诉讼程序的。

第二十条 案件实体裁判评分标准:案件定性准确,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处理适当的,得满分40分。有下列情形的,按以下标准扣分(以下十四项扣分不超12分):

(一)案由错误的,扣2分;

(二)案由不规范的,扣2分;

(三)当事人主体资格未审查的,扣2分;

(四)当事人主体资格虽经审查,但证据不充分的,扣2分;

(五)案件认定事实错误的,扣8分;

(六)案件主要事实不清,无充分证据支持的(案件被上级法院发回重审、部分改判的),扣6分;

(七)案件部分事实不清的,扣4分;

(八)不坚持被告对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举证责任的原则,举证责任倒置的(行政赔偿案件除外),扣4分;

(九)定案所依据的证据未经庭审质证的,扣4分;

(十)实体处理全部错误的,扣10分;

(十一)实体处理部分错误的,扣5分;

(十二)案件事实清楚,但证据有欠缺,当事人提供的证人证言未核对的,扣2分,证据复印件未与原件核对的,每件扣1分;

(十三)适用法律错误,扣2分,适用法律部分错误,扣1分。

(十四)诉讼费用的收取,未按收费办法执行的,扣1分,诉讼费用的负担决定未经合议庭评议的,扣1分,诉讼费用能够结算而未结算的,扣1分。

第二十一条 案件程序评分标准:均符合相关程序法、司法解释和本院《审判流程管理规程》的规定,得满分35分。有下列情形的,按以下标准扣分(以下十四项扣分不超过35分):

(一)无立案通知书、应诉通知书的,少一件扣1分;

(二)公开开庭审理的案件无开庭公告底稿的,扣2分;

(三)开庭未依法传唤当事人,通知诉讼代理人的,少一件扣1分;

(四)调查、询问一人进行的,扣2分;

(五)发回重审的案件未重新组成合议庭审理的,扣12分;

(六)委托没有鉴定资质的单位进行鉴定的,扣2分;

(七)开庭审理的案件无开庭笔录、开庭笔录不完整,无合议庭成员签名或签名不全的,扣2分;

(八)无合议庭笔录、审委会讨论的案件无审委会讨论笔录的,扣2分;

(九)宣告判决无宣判笔录的,扣2分;

(十)送达法律文书,当事人未签收在送达回证上的,扣1分;送达回证未逐格规范填写、辩认困难的,每一处扣1分;

(十一)超过审判流程管理期限审结案件的,扣3分,另每超过一日再加扣0.2分;报请延长审限事由不符合法律规定,或者批准延长审限的手续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扣3分。

(十二)未按照规定时间将卷宗送交案件评查办评查、送档案室归档的,《立案审查审判流程管理信息表》未在规定时间内报送立案庭的,各扣1分。

第二十二条 裁判文书制作方面的评分标准:法律文书制作格式规范、文句流畅、层次分明、说理透彻、无错漏字,得满分10分。有下列情形的,按以下标准扣分(以下六项扣分不超过10分):

(一)事实认定表述不清的,扣1分;

(二)理由部分论理不充分的,扣1分;

(三)格式不规范的,扣1分;

(四)出现重大疏漏,需要裁定补正的,扣2分;

(五)语言、文字不规范的,扣1分;

(六)文字有错漏,加盖校对章的,每错漏一字扣0.2分;没加盖校对章的,每错漏一字扣0.4分;

第二十三条 卷宗装订方面的评分标准:卷宗装订材料齐备,顺序正确、整齐,符合法院诉讼文书立卷归档办法要求,得满分15分。有下列情形的,按照以下标准扣分(以下八项扣分不超过15分):

(一)未按规定分正、副卷的,扣2分;

(二)主要证据材料未入卷的,扣2分;

(三)其他材料未入卷的,扣1分;

(四)材料装订顺序错误的,扣1分;

(五)卷宗封面与内容不符合的,扣1分;

(六)无目录或目录填写不齐全,无页码的,扣1分;

(七)正、副卷材料混装的,扣1分;

(八)卷内材料用圆珠笔或铅笔书写的,扣1分。

第四节 再审案件质量评分标准

第二十四条 再审案件的质量评分,按所审理的再审案件类型,依照刑事、民事、行政案件质量评分标准执行。

第五节 执行(行政非诉执行)案件质量评分标准

第二十五条 执行案件程序合法,措施符合规定,法律文书规范,得满分85分。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全案不得分:

1、执行人员违反回避制度的;

2、错误追加或变更被执行主体造成后果的;

3、故意违法执行第三人或案外人财产造成后果的;

4、违法采取拘传、罚款、拘留措施的;

5、对不应当进入执行程序的仲裁裁决书、公证债权文书进行强制执行的;

6、有下列行为之一,造成当事人或案外人财产损失的:(1)故意重复查封、扣押、冻结被执行财产的;(2)故意超标的查封、扣押、冻结、变卖被执行财产的;(3)鉴定、评估、变卖被执行财产时,指使有关部门压低或抬高价格的;(4)故意违反规定,暂缓、中止、终结执行的。

(二)有下列情形的,按以下标准扣分(以下十四项扣分不超过85分):

1、采取执行措施,但裁定书没有送达双方当事人的,扣4分;

2、应向有关部门送达裁定书,协助执行通知书,因故意或重大过失而没有送达,造成当事人财产损失的,扣4分;

3、超期限(包括超出申请延长的期限)结案的,扣4分,另每超过一日加扣0.2分;报请延长期限事由不符合规定,或者批准延长期限的手续不符合规定的,扣2分;所办案件3个月未执结,换人承办后,3个月执结的,扣原承办法官10 分;

4、没有执行款物交接手续的,扣4分;

5、对案外人异议的处理违反规定的,扣1分;

6、对被执行人到期债权的执行违反规定的,扣1分;

7、多个债权人对一个债务人申请执行,参与分配或按顺序清偿违反规定的,扣2分;

8、执行中止、终结、暂缓、和解、执行回转违反规定的,扣2分;

9、采取搜查措施违反规定的,扣2分;

10、被执行人为金融机构,查封其营业场所的,扣2分;

11、对被执行人在其他企业投资或收益的执行违反规定的,或对被执行人在有限公司中被冻结的投资权益或股权的执行违反规定的,或对被执行人在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中的投资权益或股权的执行违反规定的,扣2分;

12、执行人员单个外出执行案件的,扣2分;

13、法律文书不规范的,扣2分;文字有错漏,加盖校对章的,每错漏一字扣0.2分;没加盖校对章的,每错漏一字扣0.4分;

14、诉讼费用的收取,未按收费办法执行的,扣1分,诉讼费用的负担决定未经合议庭评议的,扣1分,诉讼费用能够结算而未结算的,扣1分。

第二十六条 卷宗装订方面的评分标准:卷宗装订材料齐备,顺序正确、整齐,符合法院诉讼文书立卷归档办法要求,得满分15分。有下列情形的,按照以下标准扣分(以下八项扣分不超过15分):

(一)未按规定分正、副卷的,扣2分;

(二)主要证据材料未入卷的,扣2分;

(三)其他材料未入卷的,扣1分;

(四)材料装订顺序错误的,扣1分;

(五)卷宗封面与内容不符合的,扣1分;

(六)无目录或目录填写不齐全,无页码的,扣1分;

(七)正、副卷材料混装的,扣2分;

(八)卷内材料用圆珠笔或铅笔书写的,扣2分;

第四章 责任承担

第二十七条 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导致裁判结果错误的,由审判组织单独或共同承担责任,共同承担责任的比例按合议时发表意见的正确与否确定。

第二十八条 因适用法律不当或处理显失公平,造成裁判结果错误的案件,由审判组织单独或共同承担,承担责任的比例按合议时发表意见的正确与否确定。

第二十九条 凡属审判委员会决定(改动合议庭意见)造成错误的案件,由发表错误意见者承担责任。审判委员会同意合议庭意见而导致裁判结果错误的案件,由合议庭成员及审委会委员(委员中发表不同意见者除外)共同承担责任,合议庭与审委会委员之间承担比例为6:4。

第三十条 因评查办或评查人的原因造成的错评,由评查办或评查人承担责任。

第三十一条 评查办在评查案件的过程中发现可能有问题或可能构成错案线索的,由评查办书面报告院长,由院长决定是否批转立案庭进行立案审查。属于违法审判线索或错案线索的,同时报院错案责任追究委员会办公室。

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二条 评查办每月10日前将案件评查结果送交院政治处备案,案件评查结果同时归入审判人员档案,作为岗位目标管理考核的依据。

第三十三条 办案数量与办案质量的评查结果实行月统计,季公布,年终总结的办法,评查结果纳入岗位目标考核。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一审和再审案件结案的时间为裁判文书送达最后一位当事人的时间;调解结案的,为最后一位当事人签收调解书的时间;委托送达的,为委托送达函寄出的时间。执行案件的结案时间为:中止、终结的,以裁定书送达最后一位当事人的时间;委托执行的,为委托执行函寄出的时间;执行和解的,以和解协议的签署时间,全案执结的,以局(庭)长同意结案的批示日期为结案日期。

第三十五条 立案庭自办案件质量、工作失误的扣分标准,参照本办法扣分标准执行。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未尽事项,评查人及评查办认为确有错误的,可以视情(比照相近条款)扣分,但应以有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及有关规章、制度明文规定为据。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所称以内、以外及所称分数均含本数。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案件质量监督评查办法 篇2

1 功能设定:案件质量评查机制构建的价值取向

案件质量评查作为一项机制, 运作主体不同的价值取向就必然决定着机制发挥功能的空间大小, 而机制功能的不同设定方式同时也反映着运作主体的不同价值取向。

1.1 从原由分析———突出监督功能

2001年温岭市卫生防疫机构改革, 撤销卫生防疫站, 成立卫生监督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卫生监督所三分之一的人员系原卫生防疫站中从事非卫生监督工作的人员, 客观上造成了卫生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业务素质成了办案质量保障的一大瓶颈, 如何确保案件质量就成了卫生监督所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案件质量评查机制正契合了现实的需要, 通过质量评查来弥补因业务素质不足带来的缺陷, 具有明显的质量监督色彩。

1.2 从作用分析———偏重于管理

笔者认为, 将案件质量评查机制定位于管理制度比定位于监督制度效果更为理想。因为从效能上分析, 监督重在纠错、防错, 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 提出对策, 防止类似的差错和瑕疵再次出现, 制度功效主要表现在检验质量上;而管理则重在评价, 可以充分利用评查所提供的各种质量信息, 辅之以其他手段, 带动执法队伍素质的提高, 功能发挥更为宏观、长远。而从运行上分析, 监督强调纠错、防错, 容易造成评查人与被评查人之间的紧张关系, 客观上增加了机制的运行阻力, 使评查功能在对立关系中悄然弱化;而管理则强调纠错与评优并进, 可以通过评优消减纠错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 增强被评查人员对评查的心理接受度, 确保评查工作顺利进行。

2 手段运用:案件质量评查机制运行的现实困惑

2.1 被评查人员的情绪抵触问题

被评查人员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是案件质量评查机制能否长久、有效运转的前提。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存在着天然的矛盾, 不愿被管理和监督是人的本性, 这使案件质量评查机制获得广大卫生执法人员的认同和支持显得较为困难。尤其在观念上, 不少卫生执法人员将案件质量评查的制度功能简单地定位为纠错和处罚。产生了抵触情绪, 这就需要我们在纠错的同时, 更要重视防错和评优, 通过防错提高卫生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责任心, 通过评优强化案件质量质优的标准, 使卫生执法人员在评查中纵比看进步, 横比看差距, 最终实现卫生执法人员和单位的双赢。

2.2 评查人员的积极性难以调动问题

健全的制度要靠人去落实和运作, 在具体的评查工作中, 面对来自各执法科室的抵触, 必然会影响评查人员的积极性, 造成评查人员不敢或不愿认真评查, 使评查工作流于形式。面对评查人员的“好人思想”和怕得罪人的心理, 如何将评查人员从这种矛盾的漩涡中解脱出来, 是评查工作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单位领导高度重视, 主动帮助解决评查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评查人员不仅要业务水平高、自律意识强, 更要真正抛开私心, 秉公办事, 真抓严管, 评查工作才能落到实处。

2.3 评查的介入时间问题

预防胜于纠正。温岭市卫生监督所建立了集事前、事中、事后为一体的质量评查机制, 让评查贯穿案件运作的全过程。将评查的介入时间设定在合议前, 使纠正错误的实效向前延伸。如在结案之后评查, 虽然对办案质量的提高起着积极的借鉴和警醒作用, 但对案件本身已经没有直接的意义。

2.4 评查的深度控制及方法运用问题

评查工作应抓住合法、公正的内核, 从实体到程序, 从事实证据到法律适用, 从处罚的公平公正性到文书质量, 全方位、多角度地对案件的各个环节质量逐一进行评查, 并做好记录, 避免在运作中将评查局限在档案检查的层面上。对存在的问题及改正意见, 应以书面形式反馈案件承办人, 并听取案件承办人的解释, 避免因评查人员的片面认识而对案件做出错误的评价。对于评查出来的差错, 不宜过度公开化, 以避免伤害执法人员的自尊心。

3 构建思路:建立科学合理的案件质量评查机制

3.1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创新评查质量管理思路

案件质量评查机制要真正运转自如, 发挥功效, 关键在于抓管理, 促落实。而管理和落实的关键就在于人, 在于领导的重视, 在于评查人员的责任心, 在于被评查人员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据此, 必须在观念上解决两个问题。

3.1.1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充分调动各参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现代管理学认为, 决策应该从管理对象而不是从管理主体的角度去思考。只有让被管理者也享有一定的管理权能, 才能具有接受被管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传统的评查模式将广大卫生执法人员排除在监督管理者之外, 仅依靠评查科室的力量, 既无法保证拥有充足的评查力量, 也难以发挥对评查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案件质量评查机制的构建思路必须是在发挥评查科室作用的前提下, 让执法科室合理分担一定的监督管理权能, 赋予广大卫生执法人员参与监督管理的权利, 建立起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质量评查模式。将案件质量管理对象由科室转变为每一个执法人员, 管理主体由单一的法制科扩展为以法制科为主体、执法科室密切配合, 最终建立起全员参与的互动式的案件质量评查机制。

3.1.2 创新管理思路, 着力化解认识矛盾

在全员参与的评查模式基础上, 为进一步争取广大卫生执法人员的理解和支持, 还要不断地创新管理思路, 在评查方法上实现三个转变。即变被动评查为主动评查, 在充分发挥法制科的主体作用前提下, 通过推行自查、交叉检查, 赋予卫生执法人员一定的监督管理权能, 着力培养卫生执法人员自我监督、互相监督的自觉性, 提高评查工作的透明度, 缩短评查人与被评查人之间的距离;变重处罚为奖惩并重, 在查找差距的同时, 强调发现优秀, 表彰优秀, 努力消减评查人与被评查人的隔阂, 着力改变评查科室“只挑刺不栽花”的不当看法;变重差错数为客观评估, 妥善解决好质量和数量的矛盾。由于承办案件多, 出现差错的绝对数就多, 致使部分卫生执法人员不愿多办案, 据此要改变过去只考虑差错的单一做法, 将案件质量的差错数放在卫生执法人员承办案件数中考虑, 相对合理地解决这一矛盾。要让卫生执法人员从害怕评查逐渐向欢迎评查转变, 逐步形成人人讲质量的良好氛围。

3.2 扩大管理效应, 用好用活案件质量评查结果

如何扩大管理效应, 用好用活案件质量评查结果, 关系到管理的效能。这就需要我们解决好用在哪些地方、怎样使用、起何效用的问题, 才能最终确保案件质量评查机制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对此, 笔者认为应从两方面予以解决。

3.2.1“把准一个命题”, 即创优的命题

正确处理好纠错、防错和创优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注重纠错、防错的基础上, 更注重创优, 积极发现质量好的案件, 为办案树立质优的标准, 积极发现办案质量高的卫生执法人员, 予以表彰和肯定。并且以案件质量评查结果为依据, 通过组织评优活动, 认真开展好每年一次的质量竞赛活动, 评出本单位的质量高手、办案快手等, 激起卫生执法人员对评查的渴望和创优的激情。

3.2.2“利用两个平台”, 即科室目标考核和卫生执法人员业

完善案件质量评查工作机制 篇3

一是重视案件质量评查工作。在多次组织学习最高检《案件管理暂行办法》的基础上,对本院自侦部门办结的案件进行评查,撰写调研报告,对发现的10类54个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成立案件质量评查领导小组,督促评查工作、公示评查结果、通报问题整改情况。成立以检委会委员、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两个专业化评查组,3人组成网上案件质量评查组,12人组成纸质案件质量评查组,对两类案件的质量进行专门评查。

二是确保案件质量评查实效。重点对案件实体、程序、法律文书和卷宗装订等4个方面进行评查。在案卷类型上,网上案卷全部评查,纸质案卷采用重点评查、随机评查和专项评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将评查程序分为发布通知、部门自查、组织评查、通报、讲评、整改等6个程序,严格进行规范。2014年以来,该院共评查案件947件,发现缺少权利义务告知书、认定数额不准、引用法律条文不全等13类问题,通报案件质量情况8次,通报批评6人,跟踪个案整改15件。

人民法院信访案件评查机制 篇4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深入推进涉诉信访工作改革,进一步加强源头治理,规范司法行为,提高司法水平,增强法官预防和化解涉诉信访能力,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提升司法公信,努力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成涉诉信访案件评查是指当事人诉求依照法定程序审理、审查终结,但信访人仍通过来信、来访等形式反映问题、表达意愿,法院决定组织相关人员,按照相应的评查程序,对其反映的问题和涉及的案件进行核实和审查的行为。

第三条

涉诉信访案件评查工作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终审人民法院评查和上一级人民法院评查相结合的原则;

2、坚持严格依法评查的原则;

3、坚持实事求是是客观公正的原则;

4、坚持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的原则;

5、坚持有错必纠的原则。

第二章

受理条件 第四条

涉诉信访评查针对以下案件进行:

1、长期上访、可能引发或已经赴省进京上访的案件;

2、重大敏感案件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的案件;

3、当事人反映强烈,可能引发极端行为的案件;

4、上级人民法院或有关单位交办的案件;

5、其他需要评查的涉诉信访案件。

第五条

我院自行组织开展由我院审结案件的信访评查工作。经审判委员会讨论,认为存在案情疑难重大、对评查结论有较大分歧、当事人坚持要求上一级人民法院评查、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可能造成负面影响,需要上一级人民法院再行评查的案件,可以提请上一级人民法院评查。

第六条

案件评查所涉的原审卷宗由立案信访部门调齐后移交评查部门进行评查。

第三章

组织机构

第七条

每件涉诉信访案件的评查工作由审判委员确定的评查人员所在庭室组成合议庭进行。

第八条

涉诉信访案件评查组织对本院审判委员会负责,向审判委员会汇报工作。

第四章

评查程序 第九条

信访案件评查,评查人必须进行阅卷,从案件事实认定、法律适用、证据采信、实体处理、审判程序、法律文书及信访事项处理等方面进行审查,并做好阅卷笔录。

根据阅卷情况,评查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建议合议庭就存在疑问的案件事实、证据、程序、诉求处理等相关情况或其他重点问题,走访、约谈、访问案件当事人、信访人、案件原承办人、知情人等,就相关问题进行调查核实。调查工作应当二人以上进行,并制作相应笔录。

第十条

评查人应当写出评查报告、评查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案件概况,含当事人基本情况、简要案情、诉讼经过、争议的主要问题等;

2、信访情况,含信访人基本情况、反映的主要问题、具体诉求、信访经过、处理情况等;

3、评查分析,围绕信访诉求及理由,结合案件事实,针对案件实体问题、程序问题、案件涉及的重大和有争议的问题、信访人反映的主要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深入分析,形成明确意见;

4、评查结论,在评查分析的基础上,形成明确结论。包括案件审理的程序是否合法、认定事实是否清楚、法律适用是否正确、判决是否适当;原审有无过错或瑕疵,过错或瑕疵的严重程度,过错或瑕疵对案件处理和信访产生是否有影响;信访人反映的问题是否存在、信访诉求是否合法、合理;对该信访案件的风险评估等等。并归纳总结原判是否完全正确、是否需要再审、信访人是否需要救济;

5、化解涉诉信访案件的具体措施。

第十一条

合议庭进行讨论。合议庭按照合议制对涉诉信访案件进行评议。评议要形成书面记录,先由承办人提交书面评查报告,提出评查意见后,由合议庭围绕案件事实、证据与定性、信访诉求等问题进行评议,形成合议庭评查意见。评查意见应当明确一下方面:案件事实认定是否清楚、证据是否明确充分、办案程序与实体处理是否合法、原审程序是否存在过错或瑕疵、信访诉求是否合理、对信访诉求的处理是否适当、到位。合议庭内部意见不一致的,按照少数服从多数人的原则形成评查意见。

第十二条

合议庭形成意见后,报相关评查组织讨论,形成结论。

第十三条

经相关评查组织讨论认为应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的,由评查人制作向审判委员会汇报的汇报提纲,将信访案件报审判委员会讨论。

第十四条

评查结束后,由评查组织出具案件评查结论,由评查组织向信访人告知评查结论。

第十五条

评查工作应当在案件转交之日起三个月内完成。如遇紧急情况的,应根据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有客观原因不能再三个月内完成的,应提出延长申请由分管领导审批。

第五章

评查结果分类及评查结论的实施 第十六条

评查结果确实为一类案件、二类案件、三类案件。一类案件是指审判程序合法;证据采信恰当,认定事实清楚;案件定性准确,适用法律正确;裁判结论正确;文书制作规范的案件。二类案件是指在审判程序、事实认定、法律文书制作等方面存在瑕疵,但裁判结论正确的案件、三类案件是指案件的审判存在违反法律、司法解释规定情形的,实体判决明显有错误的案件。

第十七条

确定为一类案件的,应做好释法析理、判后答疑和矛盾化解工作。

第十八条

确定为二类案件的,在决定维持原判的基础上,对瑕疵部分进行补正、补救,同时做好矛盾化解工作。

第十九条

确定为三类案件的,应进行补救,补救措施合理但信访人不接受的,裁定再审。

第二十条

虽确定为以来案件即原判正确,但信访当事人生活确有困难,符合救助条件的,由我院信访部门按照司法救助相关规定进行救治,并妥善化解矛盾。

第二十二条

对案件评查为瑕疵案件并造成当事人申诉信访的,对审判瑕疵责任人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二十三条

对评查中发现违法违纪线索,移交纪检监察部门进行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浅议案件质量评查制度 篇5

案件质量评查制度,是法院为了对法官裁判的案件,从立案到结案的有关程序、实体处理、法律文书质量等各方面是否严格执法的情况进行评查验收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规定。这一制度是在上个世纪末审判方式改革,审判权下放合议庭、独任审判员之后,为解决案件质量监督管理问题的背景下产生的。如何开展好案件质量评查工作,确保案件质量评查制度有序运行,则需要不断在审判管理实践中摸索和提炼。

一、案件质量评查制度运行的现实困惑

(一)被评查人员的情绪抵触问题。被评查人员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是案件质量评查制度能否长久、有效运转的前提。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却存在着天然的矛盾,不愿被管理和监督是人的本性,这使案件质量评查制度获得广大法官的认同和支持显得较为困难。尤其在观念上,不少法官将案件质量评查的制度功能简单地定位为纠错。这就需要我们在案件质量评查制度运行的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消减被评查人员的抵触情绪,改变评查就是纠错和处罚的观念认识。更要重视防错和评优,通过防错提高法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责任心,通过评优强化案件质量质优的标准,使法官在评查中纵比看进步,横比看差距,最终实现法官和法院的双赢。

(二)评查人员的积极性难以调动问题。在具体的评查工作中,面对来自各业务庭室的抵触,必然会影响评查人员的积极性,使评查人员不敢认真评查,也不愿意认真评查,工作做得较浅,最终使评查设定的预期目标不能得到很好的实现,甚至使评查工作完全流于形式。面对评查人员的“好人思想”和怕得罪人的心理,如何将评查人员从这种矛盾的漩涡中解脱出来,是评查工作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法院党组高度重视,主动帮助解决评查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在考核、晋升、评优、经费等方面给予其适当的政策倾斜;评查人员不仅要政治立场坚定、业务水平高、自律意识强,更要真正抛开私心,真抓严管,评查工作才能落到实处。

(三)评查标准的确立问题。激励法官多办案,快办案、办铁案,评查标准是核心。但如何认定评查标准的科学性,主观随意性很大,容易发生分歧,评查结论也不一定服人。所以质评标准不能单纯地以定性的方式去设定,要设臵细化、具体、规范的量化标准。但如何量化却是个难题。既不宜太细,要充分尊重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又不能太粗,要克服评查可能带来的各种随意性,要使评查尺度预先取得公知公信的认可,才能有效保障案件质量。这就需要制定明确、具体的质量评查标准,将可能出现的各种差错进行相对细致的规定,用于指导评查工作。

(四)评查深度的控制问题。评查工作应抓住公正的内核,从实体到程序,从事实证据到法律适用,从审判质量到 裁判文书,全方位、多角度地对案件的立、审、执各个环节质量进行评查。为充分尊重法官的独立裁判权,在评查标准把握上可以考虑实体从宽,程序从严;并且实体差错的认定必须经过听证程序,让法官充分行使申辩权后,由审判委员会予以认定。改变只将评查的重点放在程序公正上,真正发挥评查工作的价值意义。

(五)评查方法的运用问题。评查方法是否科学、适用、恰当,直接影响评查结果是否准确、及时。由于评查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客观上存在差异,在没有一个具体、操作性强的评查方法的指导下,难免出现纰漏,因此制定一套完整、科学、操作性强的评查方法势在必行。通过看、听、评、报等多种形式,拿捏好评查的每一个细节。结合本院的收案实际情况,正确处理好普查与抽查的关系,采取常规评查、重点评查和专项评查相结合的方式,根据事前确定的评查内容,从立案、送达、庭前准备、庭审过程、审限、裁判到归档的各个环节逐一进行评查,并做好记录。可能有问题的,应当听取承办人的解释,避免因评查人员的片面认识对案件作出错误的评价。对于评查出来的差错,也不能过度公开化,可以通报到案件;对不及时整改的,通报到个人,避免伤害法官的自尊心和尊严。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案件质量评查制度

(一)案件质量评查的原则与方法。一是中立原则,即 评查不带有个人情感或功利色彩,体现在评查人对评查的案件既要同等对待,同时又不能评查自己的案件,体现评查回避的原则;二是客观原则,即案件评查是对案件质量的真实检验,而不是敷衍或消极的检查,也不是简单的纠错,更不是借此机会不公平的对待或者指责别人;三是能动原则,案件质量评查的实质合理性关键在于其具有能动性,即让评查出的问题反馈后得到改正,断案质量在审判实践中不断得到提高,从而体现出案件质量评查的“医生”功能——“体检”和“治疗”相统一。

(二)案件质量评查标准的设定。首先,审判权放权与管理的平衡需要新的规则尺度。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进行,裁判权下放到合议庭、独任审判员,由于旧有监督制约机制已很难适应这种新的权力运作体制,新的监督机制又不能收回裁判权,只有明确裁判的各项标准,形成案件质量评查要求,才能形成对裁判权的有效监督和制约,同时案件质量评查标准的明确也限制了院长、庭长对案件审判干预的空间。其次,明确案件质量评查标准是司法统一的现实选择。所谓司法统一,其基本标准不过是各司法机关根据国家法律统一适用于所审理的案件;而其适用的结果应具有相当的一致性。司法统一虽是现代国家的重要标志,但并不会自动实现。司法统一的前提条件主要有两项:一是普通适用的法律的存在;二是司法人员对此法律的共同认知及认同执行。在这两 项中,制定全国普遍适用的法律相对而言较易实现;但使全国的司法人员对法律有共同的认知及认同执行则要困难得多。形成统一的认识要经过多年的培训和司法实践,要共同认同和执行则更难。因此,制定统一的案件质量评查标准是早日实现司法统一的重要渠道。三是法律的确定性是案件质量评查标准的客观基础。任何社会的法律,都具有一定的确定性,使法律调整机制获得了客观性和稳定性,法律的确定性蕴涵着巨大的社会价值。一方面,这种确定性满足了人们对正义的渴求;另一方面,这种确定性为社会提供了起码的秩序。现阶段,我国法律的形式化程度还相对较低,司法权威经常受到各种非理性因素的干扰,法官的法律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不尽如人意。所以,更不应过分拔高法律的不确定性。可以预言,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法律发展的趋势仍在于提高法律的确定性程度,而不是相反。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案件质量评查制度的具体措施。首先,坚持人本思想,创新审判质量管理思路。案件质量评查制度的构建思路应是在发挥评查部门作用的前提下,让其他庭室合理分担一定的监督管理权能,赋予广大法官参与监督管理的权利,建立起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案件质量评查模式。其次创新管理思路,着力化解认识矛盾。在评查方法上实现三个转变。即变被动评查为主动评查,通过推行自查、交叉检查,赋予法官一定的监督管理权能,着力培养法官自 我监督、互相监督的自觉性;变重处罚为奖惩并重,在查找差距的同时,强调发现优秀,表彰优秀,努力消减评查人与被评查人的隔阂,着力改变评查部门“只挑刺不栽花”的不当看法;变重差错数为客观评估,妥善解决好质量和数量的矛盾。将案件质量的差错数放在法官承办案件数中考虑,从肯定成绩中纠正差错。要让法官从害怕评查逐渐向欢迎检查转变,初步形成全院人人讲质量、个个把好质量关的良好氛围。三是提高评查效能,构建科学的评查管理系统。成立以审监庭为中心、审委会和相关部门共同组成的复合主体,理顺结构关系,充分发挥各主体的职能作用。建立程序运作系统,对整个评查流程运转规定严格的运行规则和时限要求,确保审判质量监督的实效。建立评价标准系统,制定明确、规范、细致的涵盖案件质量评查各个环节的具体量化标准,使评查工作有章可循。建立信息处理系统,负责准确处理好与案件质量相关的各种信息,为管理决策提供参谋指导。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案件质量监督评查办法 篇6

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是人民法院践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公正、廉洁、为民”司法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人民法院科学发展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案件质量评查,是审判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的重要环节。像抓队伍建设那样抓好案件质量评查工作,有利于提高和强化法官的审判质效意识,有利于指导和实现法律适用标准的统一,有利于及时发现和纠正审判活动、审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推进审判管理机制、法官管理机制、综合监督制约机制的不断创新和逐步完善。抓好案件质量评查工作,既是守好公平正义防线,使所有审理的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又能有效地防止滥用司法权现象的发生,树立起人民法院公正司法的良好形象和司法权威,提升司法公信力。

案件质量评查,不是新名词。将案件质量评查作为审判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审判管理创新的重要环节,实现“把案件评查过程转化为促进执法质量提高的过程”,无疑是做好新时期人民法院工作的新课题。狠下功夫、下大力气、积极探索、科学部署、合理运作、及时分析、总结转化,是使案件质量评查这个审判管理的重要环节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的求证之路。

机构是基础。案件质量评查作为审判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法院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的发展趋势。提高审判质效、案件质量评查结果转化、法官绩效考核、指导统一法律适用标准、提升司法水平、规范裁判文书和提高裁判文书质量、积极回应民声等已逐步成为案件质量评查的工作内容。设立专门机构来做好案件质量评查工作,是司法工作机制改革、审判管理创新的必然举措。“审判管理办公室”应运而生,为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为做好案件质量评查工作奠定了基础。顺应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的需要,最高人民法院及有些地方法院先后设立了“审管办”。但是由于诸多因素制约,“审管办”的发展并不平衡,审判管理的开展也不平衡。有的地方有专门机构,有专人履职;有的地方还没有审判管理的专门机构,审判管理工作“挂靠”有关内设机构;有的地方把案件质量评查列入审判监督,由审判监督庭或监察、政工部门担职,或者案件质量评查搞集中突击、临时捉差。只有设立“审判管理办公室”专门机构,才能有位有职,有权有责,名正言顺地担纲审判管理职责,变审判管理权分散行使为集中行使,使案件质量信息资源为审判管理决策的共享资源,开创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工作的新模式、新格局,实现审判管理应有的“话语权”。

常态是关键。加强审判管理,形成常态性、日程性、审务性、长效性、主动性的案件质量评查工作格局,是真正把案件质量评查作为审判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关键。审判管理常设机构,是案件质量评查工作组织有力、进入常态的基础。只有建立健全案件质量评查长效工作机制,才能使得审判管理管得主动,管得到位,管得顺畅,管出效果。勇于探索、尽快建立、逐步健全案件质量评查长效工作机制,是案件质量评查工作进入常态的制度保障,是发挥案件质量评查的职能,使之管得严密,理清泾渭,评得到位,查得主动。一个专门的审判管理班子,一套有序有效的审判管理制度,一系列细化、完善的审判管理流程细节和案件质量评查标准,是确保案件质量评查进入常态化的关键。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要求案件质量评查必须进入常态化。案件质量评查进入常态化,就是要做到

个案质量评查要日常化,专项、重点案件质量评查常规化,案件质量跟踪监督全程化,案件质量分析、转化制度化。

转化是目的。开展好案件质量评查工作,实质上就是充分发挥审判管理“规范、保障、促进、服务”审判执行工作的职能作用,实现“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率,向管理要形象,以管理保公正,以公正促公信”的改革、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的工作目标,实现“把案件评查过程转化为促进执法质量提高的过程”的加强审判管理的宗旨。案件质量评查成果的转化,取决于评查活动的目的性、评查过程的扎实性,取决于评查得出结果的真实性和评查分析的客观性。评查的目的,就是要实现案件质量评查结果的转化;转化的目的,就是为了走出一条适应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审判管理新路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评查结果不利用、不综合分析“提纯”转化,案件质量评查则失之工作意义,审判管理也就出现“真空”和“盲点”,基础不牢。案件质量评查结果及时、有效转化,是科学进行审判管理的基础工程。充分用好案件质量评查结果,及时全面地总结、汇总、分析评查中发现正反信息,有针对性地提出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审判管理的水平和实效,整体提升审判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实现审判管理活动中的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的有机结合,就是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着实抓出案件质量评查实效,使审判管理中的“实证研究”与成果利用珠联璧合,达到案件质量评查工作的完美境界。通过案件质量评查信息分析,将评查结果和法官绩效考核机制有机挂钩,不但有利于法律适用标准的统一和有效提高法官办案水平,而且有利于法官队伍的整体建设,促进法院队伍的健康成长,推进人民法院审判事业的全面发展。

上一篇:高中政治必修1导学案下一篇:小学学生减负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