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的反倾销制度与现状

2024-10-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我国的反倾销制度与现状(精选6篇)

论我国的反倾销制度与现状 篇1

摘要:全球金融危机已经接近尾声,世界经济走出低迷状态,然而复苏的势头疲弱,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作为贸易大国,外贸存在大幅顺差,已成为了贸易保护的受害者。以反倾销为例,近年来针对我国的反倾销诉讼不断增加,这种现象对我国贸易的发展产生了很不利的影响,需要引起我国的广泛关注,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影响以及我国应积极采取的对策,这些都为我国减少由此带来的贸易损失,促进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倾销、反倾销、处理方法

一、倾销与反倾销

倾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经营者以低于国内市场正常或平均价格甚至低于成本价格向另一国市场销售其产品的行为,目的在于击败竞争对手,夺取市场,并因此给进口国相同或类似产品的生产商及产业带来损害;反倾销,是指一国(进口国)针对他国对本国的倾销行为所采取的对抗措施。

我们在国际上受到反倾销投诉,经常是败诉,胜诉的机会不多,其中的原则是多方面的,第一方面,主要方面是我们中国有关厂商对外国的反倾销投诉不够重视,未能积极应诉,造成任凭宰割。第二,有关国家对我们的产品采取了不公平的作法,主要是以不公平的方法计算我们的成本,倾销是以低于公平价值的价格,进入到其它国家的市场,造成该市场的相同产品的实质性损害,或者对该国的相同产品造成实质性损害的威胁,或者对该国的相同产品的产业的建立造成阻碍,这就是WTO认为的倾销。这种行为应该受到普遍的谴责。WTO规定如果一国的相同产品受到倾销产品的损害威胁或者建立该产业的实质性阻碍,该国就有权对倾销的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当然,征收反倾销税要经过一个正当的程序才能进行。这就是反倾销程序。

二、倾销后果的双重性

倾销对于进口国、出口国乃至第三国的经济发展、工业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及消费者确实存在着负面的、消极的影响。首先,倾销行为往往对进口国同类产品的国内工业产生危害。倾销行为是出口国以低于产品价值的价格在进口国大量销售产品,而进口国同类产品的生产经营者为了对付外国产品的倾销行为,往往被迫大幅降价来与之抗衡,但大幅降价的结果是生产同类产品的利润极低甚至收不回成本。由此可见,倾销行为可能会对进口国同类产品的国内工业产生毁灭性打击。其次,倾销行为也往往对出口国本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最后,对于第三国,最明显的是倾销者在进口国的倾销行为排除了第三国产品进入该国市场参与竞争。并非所有倾销都会产生上述的消极后果。有的学者认为“倾销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其存在也具有其合理的意义”。倾销是许多生产经营者推销积压产品、实现规模经济、开拓海外市场、提高市场份额、发展壮大自身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倾销所产生的后果是双重的。评价某一倾销行为也应该全面分析其两个方面,不可顾此失彼,或重此轻彼。只有对倾销行为的各个方面影响予以综合考察,才能克服仅凭主观好恶或人云亦云的武断作风。这一点恰恰是反倾销立法的基础之基础。

三、反倾销是国际自由贸易中的一把双刃剑

认清何谓倾销,客观、全面地认识反倾销就容易多了。如果说倾销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经济行为,反倾销则是一种政府行政行为,主要是指进口国为了保护本国经济利益或本国生产企业的利益,采取增加关税等措施对出口国的倾销行为进行限制的行为。由于倾销后果的双重性特征,必然导致反倾销亦有双重性的特点。因此,正确运用反倾销,把它控制在消除价格歧视、保障公平竞争的限度内,使它真正成为抵制倾销的手段,发挥其维护各国正当贸易利益、促进国际贸易正常发展的积极作用。

但反倾销并非只有利无害,国内外亦有许多学者对反倾销持否定态度,认为反倾销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很大的消极作用。比如:反倾销导致中下游企业及消费者的损失。外国产品的低价进入,往往给消费者带来福利这是显而易见的,但值得注意的是该产品的中下游企业也可能得到低成本的优惠。

三、我国的反倾销现状和处理

反倾销作为WTO明确保留的政府管制制度,各国在外贸管制中正常使用均无可厚非。在国外,我国产品屡遭反倾销指控,西方的贸易保护主义和歧视政策是重要原因之一,但与我国自身的原因更加分不开。我国出口产品的生产企业怠于积极应诉、主动去保护本企业的合法利益是这些反倾销指控屡获成功的最大动因。而在被征收反倾销税并被驱逐出市场竞争后,又以被害者身份自居实在是一种很不健康、不正常的状况。自己的权益不去保护的后果应由其自身去承担,这无可厚非,以受害者自居亦不能得到同情。对此,我国政府亦不能作强制性指令,但可在政府部门中建立反倾销预警系统,成立反倾销预警信息中心,收集国内外市场信息和外资动态,以帮助企业提高警惕和及时制止或避免反倾销指控。但在全球化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最终还是要靠企业自身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论我国的反倾销制度与现状 篇2

听证的法理基础首先来自于英国的自然公正原则。在英国普通法上, 自然公正包括两个最基本的程序规则:第一, 任何人不能在自己的案件中充任法官;第二, 任何人在行使自己的权力可能使别人受到不利影响时, 必须听取别人的意见, 每个人都有为自己辩护的权利。其次它来源于美国法的正当程序原则。它同样要求行政机关在做出对公民个人权利或财产有不利影响时, 应及时通知当事人并听取当事人意见, 给当事人充分陈述自己立场和观点的机会, 并使当事人获知做出该决定的理由。

二.我国听证制度的现状与不足

听证制度作为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支柱性制度, 在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但现实中, 听证会正面临严重的公共信用危机, 需要对我国听证制度的不足进行分析。

1. 听证制度的适用范围过于狭窄

国外听证程序适用范围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范围较广, 一般不加太多限制;二是主要适用于对相对人不利的处分;三是在有些国家, 听证不仅适用于具体处分行为, 而且还广泛适用于制定法规等抽象行政行为。从我国当前的立法来看, 听证仅适用于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领域, 而在其他领域, 如行政指导、行政决策、行政强制措施等广泛领域还未确立听证制度。

2. 听证主持人缺乏独立性

听证主持人一般享有指挥听证进行、调查证据、询问当事人和证人、作出决定等权力, 对听证的结果有重要影响, 因而主持人的选任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听证主持人都是由行政机关指定, 法律并没有严格规定。《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只是限制主持人由非本案调查人员组成, 并没有限制该行政机关的其他人员。而现在听证主持人由行政机关指定, 同此案的调查人员隶属于同一行政机关, 很有可能进行单方面接触, 从而导致因片面沟通办案人形成先入为主造成对事实认定的潜在错误, 这是对程序公正的严重侵犯。

3. 缺少规范化的听证程序

程序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听证制度能否落实, 能否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我国虽然确立了听证制度, 但是却没有规定听证的具体程序, 各部门、各地区完全凭借自己的理解进行听证, 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而有一些规定又太过于死板, 缺少灵活性。对于《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治安管理处罚法》虽规定一定的程序规则, 但过于笼统, 没有对听证主持人的资格、地位和权利、听证程序中的举证责任、听证笔录的内容和效力、回避的具体情形进行规范, 进而也影响了听证制度运行的效果。

4. 听证笔录效力缺乏约束力

听证笔录一般是听证主持人在听证过程中对调查取证人员、案件当事人陈述的意见和提供的证据所作的一种书面记载。

三.完善我国听证制度的措施

1. 适当扩大实施听证的适用范围

除了《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以外, 2004年起实施的《行政许可法》规定:“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事项, 或者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许可决定事项, 行政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 并举行听证。通过该条规定, 体现了国家在涉及政府审查、批准、许可的方面都纳入到可以实施听证的范围中。

2. 建立独立的行政主持人队伍

笔者建议借鉴美国行政法官制度来解决这一问题。美国在行政法官的选任、工资、管理等方面入手, 使其不受所属行政机关的控制, 虽然属于行政编制, 但在以上三方面受文官事务委员会控制, 所属行政机关无权撤换。工资由州立法委员会决定, 并且行政法官需要通过资格考试, 合格后方可列入行政法官名单, 由各行政机关根据需要选择任命。上述措施为行政裁决的中立和公正提供了有力保证, 使行政法官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不受其他因素干扰。

3. 扩大听证程序的透明度

听证必须公开, 在开会前的一定时间内通过有效途径向社会公布听证所涉及的决策方案和材料, 让公民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表达意见;听证会的举行应允许一定数量的普通公民旁听, 甚至可以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直播, 所有人有权旁听、发表意见、以文字进行记录, 以供查阅。这样还可以提高社会宣传效应, 使人们了解听证所涉及的政策问题和精神实质。这对于听证制度的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都非常重要。

4. 听证决定必须受听证约束

我国《行政许可法》规定了听证应当制作笔录, 听证笔录应当交听证参加人确认无误后签字或盖章, 行政机关应当根据笔录, 做出行政许可决定。

摘要:听证是一项保障行政相对人申辩权利的重要程序制度, 它的确立和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现代民主法制建设。但当前我国听证制度还处于萌芽阶段, 缺乏一定经验, 不可避免地存在一系列问题。因此, 笔者认为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完善我国听证制度。

论我国的反倾销制度与现状 篇3

试论我国反倾销司法审查体系的构建

作者:张高华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10期

[摘 要]文章对构建新的反倾销体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进行了阐述,指出应当另行设立反倾销司法审查管辖法院,以进一步明确当事人和进一步扩大受案范围,同时在审查标准上,应以法律审为主,弱化事实审。

[关键词]反倾销司法审查;法律审;事实审;当事人;受案范围

[中图分类号]D916;F742

论我国的反倾销制度与现状 篇4

摘 要: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制度方面都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色。在培养制度方面,硕士学位教育是一种“终结性”而非通向博士学位的“过渡性”学位教育;博士培养采取导师指导下课程学习和科研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生培养类型多样,渠道多元;重视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培养制度 研究生教育 特色

一、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与学位制度

(一)硕士作为完整、独立的学位层级

我国研究生教育分为硕士和博士两个学位层级,与国际惯例一致。不同的是,一些国家把硕士学位作为通向博士学位的“过渡性”学位;我国的硕士学位则是学位等级中一个完整、独立的学位层级,主要是从两方面考虑:

首先,建国后我国需要大量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但一方面,我国高校师资严重匮乏(1949年我国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数总计16059人,到1981年也仅有249876人;[1]另一方面,“在学位制度初创时期,我国尚不能大量招收培养博士生”[2],据统计,1981年录取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420人,1982年计划招收904人。[3]我国学位制度创立之初,只有少数学科具备授予博士学位的学术条件,在不能立足国内、自力更生大量进行博士生培养的情况下,把硕士培养作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主体,作为一种“终结性”学位教育,并使硕士能承担科学研究和高校教学工作是符合我国当时的历史条件的。其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情况下,较多地发展投入小、周期短的硕士生教育,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由于把硕士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学位层级,因此对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有较高的学术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下简称《学位条例》)规定,授予硕士学位的研究生要达到以下学术标准:(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与较高的学术标准相适应,我国硕士学位教育形成了较长学制以及“课程与论文并重”的特点:硕士学位学制一般为2.5~3年,在此期间,攻读硕士学位者不仅要学习学位课程(32~36学分),还要从事科学研究,撰写学位论文。[4]

(二)导师指导、课程学习、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博士生培养方式

德国和英国的博士生教育,实行单一导师制,采取师傅带徒弟的培养方式,博士生在学期间充当导师的科研助手,从事相关课题的研究,没有统一的课程要求。而实行导师小组制的法国和美国对博士生则有严格的课程规定。[5]法国把博士生的培养分为深入“学习文凭阶段”和“撰写论文阶段”。在深入学习文凭阶段,博士生必须修习规定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及有关的研讨课,并完成小论文。经过评审和答辩,成绩合格,方可获得深入学习文凭,然后转入撰写博士论文阶段。美国大学各研究生院根据各系和各学科情况规定博士生应修习的课程数量,通常为12—15门。博士生一般约需用两年的时间完成修课任务,然后参加一次淘汰性的博士资格考试(淘汰率一般在30%以上),通过后方可成为博士候选人进入撰写论文阶段。

我国的博士培养在课程和科研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2)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3)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其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是一个有机联系的培养过程,课程设置和安排均以提高其科研创新能力为目的。1992年,原国家教委发布《博士生培养工作暂行规程》,对博士生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的课程设置提出三方面的要求:“一是拓宽专业基础需要的基础理论课和实验课;二是为进入学科前沿或结合研究课题需要的理论专著、文献专题等课程;三是适应学科交叉,学习有关跨学科的课程。”[6]1995年11月,又提出:“在具备条件的单位,提倡按较宽口径制定培养方案,并据此规定博士生应具有的知识结构及其配套课程。”[7]2000年,教育部进一步明确了博士生教育“培养教学、科研方面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为主”的培养目标,要求“博士生课程应结合博士生的研究领域和所需知识结构,以及提高创新能力的需要来确定”。经过历次改革,我国博士生的课程安排体现出如下特点:(1)宽、深、新,以形成科研创新所需的合理的知识结构;(2)课程安排与博士论文相结合。导师指导、课程学习、科学研究相结合博士生培养模式不仅有利于奠定博士生坚实、宽广的理论知识,也有利于发展博士生科学研究的创造性能力。

(三)设立博士后制度———作为博士学位教育的延伸

我国博士后制度建立的目的和具体做法是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或大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留学人员创业园和科研生产型事业单位设置一些特殊职位,挑选获得博士学位的优秀年轻人员,使其在规定的期限内从事研究工作,以拓宽知识面,进一步培养工作能力,使之成为高水平的科研、教学人员。在站期间,很多博士后都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因此,博士后教育虽然不是一种学位教育,但在某种意义上,它是博士学位教育的延续。

1985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关于试办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报告》,同年10月,经评审,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等72个学术单位的102个博士后流动站获准建立。1994年起,博士后流动站由过去的事业单位向企业发展,为与事业单位的博士后流动站相区别,将设在企业的称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目前,全国已设立博士后流动站1363个(截止至2006年底),涵盖12大学科门类的一级学科;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43865人,期满出站26890人[8]我国博士后制度坚持吸引、培养和使用相结合的原则,二十多年来,博士后制度已深入到全国的重要领域,遍及教育、科技、金融等系统,造就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为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多元化的研究生培养方式

(一)开展专业学位教育。学位制度建立后很长时期内我国主要实施学术性学位教育

如前所述,这是与特定历史条件和基本国情相适应的。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凸显,客观上要求研究生教育改变单纯学术性学位教育的状况,开展专业学位教育,使学位类型趋于多样化。

从1990年批准设置和试办第一个专业学位(MBA)起,到2007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止,我国已经设置了工商管理硕士、建筑硕士、法律硕士、教育硕士、工程硕士、临床医学(分硕士、博士两级)、农业推广硕士、兽医(分硕士、博士两级)、公共管理硕士、口腔医学(分硕士、博士两级)、公共卫生硕士、军事硕士、会计硕士、体育硕士、艺术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国际汉语硕士、翻译硕士等18种专业学位。据统计,截至2006年,各类专业学位已累计招生61万人,具有专业学位授予权的院校已达到402所。[9] 专业学位的设置和招生以来,种类不断增多,培养规模日益扩大,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了大量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国学位教育类型单一的状况。今后,在发展中应注意避免专业学位教育的学术模式化倾向,充分体现专业学位教育本身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方面的特点,不断提高培养质量,使学术学位教育和专业学位教育在研究生教育体系中独立,并行发展。

(二)开辟同等学力申请硕、博士学位的渠道 除了向毕业研究生授予学位外,还开辟了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博士学位的制度。1985年,开始开展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工作。出于保证研究生层次学位质量考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要求对申请硕、博士申请人资格(原有学历、学位)的认定,对申请人完成本职工作,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等方面做出成绩的认定;对申请人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结构及水平的认定;学位论文水平的认定等。

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制度是我国在坚持学位质量的前提下,满足更多人获取研究生层次学位这一需求的有益尝试,这一制度的实施对于在职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和干部队伍建设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是为配合“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学位”这一学位申请途径而设置的,是在职人员进修、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一种非学历、非脱产的教学形式,它不直接与授予硕士学位挂钩,也不发毕业证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举办始于1991年。为规范这一教学形式,我国“对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管理工作实行登记备案制度”,并要求“由各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对在本省范围内举办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包括省内及省外学校在本省举办的异地班)进行初审”等。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在教学上采用在读不离岗的方式,为在职人员申请学位解决了必需的课程教育问题,成为在职人员进修和申请学位的理想途径。到2006年,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生数达83868人,注册学生数100708人。[10]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开办,为提高在职人员业务素质、多形式培养人才、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全面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我国研究生教育从创始之日起,就非常重视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建立了从宏观到微观、全面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一)宏观质量保障体系

研究生教育宏观质量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国家立法、行政拨款、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等方面:(1)立法。学位制度创立以来,就把立法作为对研究生教育质量进行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1980至1981年间颁行的《学位条例》和《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是我国以立法的形式进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专门法令。它以法令的形式对学位分级、学位授予标准、学位授予单位审核等进行了明确说明和规定,从而切实、有效地监督和保证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1994年,启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的拟订工作,目前以《学位法》为核心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法制体系正在酝酿建立。(2)拨款。行政拨款是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建设高水平的研究生培养基地,国家以专项拨款的方式投入资金,推动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了一大批水平较高的重点大学和重点学科。为了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从2003年起,每年拨款1000万以上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此外,实行“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鼓励、支持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不断作出创造性成果。(3)评估。评估是监督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从1985年开始进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评估实践,经过二十多年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探索,形成了不同方法、不同主体、不同内容的评估活动形式:在评估方法上,有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评估形式。在评估主体方面,有以政府为主体开展的评估和以社会中介机构为主体承担具体任务而开展的评估。在评估内容上,有对研究生院进行的整体评估;有针对学科进行的评估、有针对不同问题进行的单项评估;有对学位授权点进行的合格评估、水平评估和选优评估。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对研究生院进行整体评估有效改善了研究生院的教学和管理;通过学科和学位授权点评估有效提高了学位授予质量;通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选优评估有效促进了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微观质量保障体系。

微观质量保障体系是指从招生、课程教学、学科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到论文质量保障与提升等的全程监控系统。

1、严格把握招生环节。恢复研究生招生以来,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确保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在招生对象方面,强调招收对象既有一定的政治觉悟,又有一定的研究才能和专业特长;在招收办法上,实行文化考试和政治审查并重的研究生选拔制度。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为保证研究生的生源质量,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在实际招生过程中,把研究生考生的原有学历和学位作为招考审核的重要指标之一。从研究生招考过程看,过去研究生复试实行等额复试,近年来普遍实行差额复试,改变了过去把研究生复试当作“走过场”的方式,复试成为择优录取研究生的实质性环节。

2、课程与教材建设。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创立之初,针对我国研究生培养存在的“基础理论薄弱”、“知识面不够宽”、“实践能力不够强”等状况,原国家教委在1986年发布的《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通知》中提出:“适当拓宽研究生专业范围,扩大知识面,提高适应能力”;“硕士生要按二级学科设置学位课程,加强基础课程、更新教学内容”;“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认真安排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开设现代实验技术课”等。[11]为便于研究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理论基础,目前,很多高校积极建立和健全以一级学科为主的学位课程体系。同时,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统一组织并开展了“研究生教学用书”遴选和推荐工作。“研究生教学用书”的遴选有严格的标准,要求“符合国家有关教育政策、法律法规;符合研究生培养目标,适合研究生教学与学习方式的不同特点和要求;跟踪世界最新学科研究成果,反映新知识、新成就,采用有益和有效的新经验、新方法、新体系;适用面较广、教学效果较显著、特色鲜明、质量上乘,在国内同类教材中较为先进”。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审定通过479部“研究生教学用书”。[12]

3、调整、规范学科专业设置。我国研究生教育按学科门类授予相应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培养计划和课程也是按学科设置,因此,学科专业设置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学科专业口径适切性等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1981年拟定了《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草案)》,为研究生招生、培养和学位授予提供了基本依据。但是,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长期以来存在学科专业设置狭窄和不够规范的状况,不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我国对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了多次修订和调整。1997年形成的学科专业目录构成了我国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的基本框架。2005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进一步调整。至此,我国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包括12个学科门类,89个一级学科,385个二级学科。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的多次调整,理顺和规范了一级学科、拓宽了二级学科,更适于提高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要求。

4、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教育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队伍的质量。恢复和创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之初,我国研究生导师遴选和审定工作实行“两条线”,即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和审定由各研究生招生、培养单位负责;博士生导师的遴选,实行国家统一审核。随着研究生教育水平的发展,博士生导师的遴选由国家直接审定的方式不能满足提高博士培养质量的现实要求。为此,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逐步下放博士生导师的审批权,各招生培养单位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的有关规定,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自行审定增列博士生导师的各种规定和办法,遴选和审定博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审批权的下放有助于人们明确博士生导师作为一个“岗位”的地位和作用,对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吸引高水平研究生师资,国家和各高校均启动了相应的人才计划。如1998年8月教育部和李嘉诚基金会共同启动实施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1998年至2006年共有97所高校分八批聘任了799位特聘教授、308位讲座教授。特聘教授中,直接从海外应聘或近三年回国工作的231人,讲座教授全部从海外应聘。[13]各高校实施的人才计划,有效地凝聚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在高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特别是吸引了一批学术上卓有建树的海外优秀学者回国工作或为国服务,在较短时间里给导师队伍增加了一批高水平师资:如复旦大学的“世纪之星计划”、清华大学的“百名人才引进计划”、华东师范大学的“紫江学者计划”、广东的“珠江学者计划”等。

5、保障与提升论文质量。学位论文抽查和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的实施是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重要制度措施。1998年教育部发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决定,“增设博士专项奖学金,从1999年开始,每年评选百篇具有创新水平的优秀博士论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制度激励了博士生的创新精神,1999-2007年,全国共评选优秀博士学位论文884篇,其中哲学15篇、经济学19篇、法学25篇、教育学20篇、文学38篇、历史学25篇、理学261篇、工学321篇、农学43篇、医学92篇、管理学15篇、军事学10篇。[14]同时,教育部资助出版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并对在高等学校工作的优秀博士论文作者给予教学和科研资助,旨在鼓励、支持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在高等学校不断作出创造性成果。

(三)建设多样化的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平台。

为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2003年起,教育部投入专用资金启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包括举办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举办研究生暑期学校,建设研究生创新中心,以及资助优秀博士生科研创新和访学等。2003年和2004年教育部分别投入1000万元启动创新计划项目。2004年3月,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列入国务院批准的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要求以更大的力度在更广的范围内开展。2005年投入2000万元,批准42个单位实施55个创新计划项目。2007年,共批准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60余项。“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提供多层次、多类型的创新教育平台,有助于扩大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拓宽研究生的学术交流渠道,增加研究生的科研实践机会,有效促进了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重点建设与研究生培养。

1、评选和建设重点学科。重点学科评选酝酿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是“从高级专门人才立足于国内的战略方针,从高等学校内部要形成一部分科研优势考虑”“,选择一批有影响的学科,共同进行建设,来推动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重点学科的评选和建设按照“同行评议,择优扶持”的原则,经过二十来年的发展,集中了高校科研优势,形成一些科研中心,优化了学科结构。1987~1988年间,进行了首批重点学科点的评选工作,在国家重点学科评选和建设的推动下,省、部级重点学科的评选和建设也得以开展,形成了相互支撑、滚动发展的国家、地方(部门)、学校三级重点学科建设体系。到2007年,我国批准了286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7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它们为高质量的研究生培养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并成为我国高等学校重要的具有骨干和示范作用的教学、科研基地。

2、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211工程”项目以“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为目标,于1995年由国务院正式批准。在前两个阶段的建设中,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推动重点学科的建设。“九五”期间,国家在“211工程”学校中共安排了602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建设资金总量约为183亿元。“十五”期间,共安排了777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金总量为184亿元。经过“九五”、“十五”两个阶段的建设,“211工程”学校整体实力得到较大提高,研究生培养能力提高5倍;在全国所有普通高校中,“211工程”学校仅占6%,承担了全国五分之四的博士生、三分之二的硕士生的培养任务,十年来累计培养了硕士生50万人、博士生12万人。[15]“十一五”期间,“211工程”进入第三期建设阶段,从2007年开始到2011年,中央总投资按100亿元安排,即将进入实施阶段。

“985工程”是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另一重要举措,以建设“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为目标,从1999~2002年实施了“985工程”一期建设,分批确立重点建设34所高校,中央专项资金投入达140多亿元。经过一期建设,调整和优化了学校的学科结构和学科方向,快速集聚了一批优秀人才,充实了师资队伍,提高了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质量,取得了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增强了所建高等学校的整体实力,带动了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为在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从2004年起,“985工程”进入二期建设阶段,截至2007年,列入“985”重点建设的高校达到39所。

“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实施对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通过重点学科建设,形成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研究生培养基地;第二,改善了基础设施、增强了学科实力、为研究生培养创造了较好的物质条件和学术环境。

参考文献:

论我国的反倾销制度与现状 篇5

20世纪80年代实行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试点开始进行改革探索,90年代改革全面展开并不断深化,建立了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基金筹集模式,确定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模式,统一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社会统筹部分采取现收现付模式,均衡单位负担;个人账户部分采取积累模式,体现个人责任,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并且个人账户规模缩小,全部归个人所有并且可以继承,具有与统筹基金不同的私有属性。

新的养老金计发办法是,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今本养老金仍时有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但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不再统一按当地职工上一平均工资的20%计发,而是以当地上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

尽管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但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现有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仍然很窄,特别是对于特定人群,无法起到一种普遍,至少是较为普遍的覆盖效应。

二、我国现有养老保险的规范性文件没有提到“立法”这个层面上,仅仅是在规章制度上体现,力度不足,基层养老保险的执行力度和操作效率大打折扣。

三、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存在漏洞,在个人账户上仅能体现个人缴存记录,对于统筹部分现阶段透明度仍不高,有可能成为贪污腐败的暖房。

四、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仍有很大限制。

五、个人账户“空帐”的金额不断递增。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要合理划分养老金体系的三个支柱

应适当调整我国多支柱养老金体系的划分范围:第一支柱是政府经办的、强制实施的、财政兜底的现收现付制养老金,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社会统筹部分;第二支柱是政府强制实施的、基金积累制个人账户养老金,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部分;第三支柱为政府鼓励的、单位和个人自愿购买的养老金,包括团体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年金等。

同时,针对特殊群体,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加强社会保险的补贴,以非公有制企业、城镇个体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为重点,扩大养老基本保险覆盖范围。

二、完善立法。

应当针对已经出现的问题分别完善几个层次的立法,如社会保险(障)法、养老保险管理办法等,规范筹资方式,明确管理机构和经办机构,规范资金的运用与投资,加大处理违规行为的力度,统一监管标准,保障资金的安全,促进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发展。

三、加强对对养老保险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养老保险的管理工作,应该在专门机构的指导下,通过现代化、专业化、社会化等管理方式实现养老保障的方便、高效。

就监管而言,首先要加强市场行为监管,通过运用多种监管手段,严格执法,严肃查处恶性价格竞争、夸大投资收益和违规承诺保底收益等行为,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其次是加强资金运用监管,确保养老金的安全。最后是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

四、加大社会统筹力度。

应尽快提高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建立省级统筹,逐步解决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和接续问题;进一步完善已经出台的的转移接续的办法,卫华地区流动的参保人员顺利接续和转移养老关系奠定基础。

五、加强养老金商业化运作。

我国遭遇反倾销的现状及对策 篇6

一、我国遭遇反倾销的现状

(一) 倾销的概念。

根据《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六条的规定, 倾销是指出口商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进口国销售产品, 并因此给进口国同类产业造成损害的行为。

(二) 我国遭遇反倾销的特点。

目前,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遭遇反倾销立案最多的国家之一, 已经成为反倾销的“重灾区”。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我国遭遇反倾销的次数越来越频繁, 呈逐年增长之势;二是被诉倾销的商品范围也越来越广, 已经由一般商品扩展到劳务、投资、知识产权等, 从而导致出口额大幅度下降;三是被征收的反倾销税率相对较高。由此导致我国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减弱, 负担愈来愈重, 甚至有的企业退出了国际市场, 进而对国内市场造成冲击;四是某些国家确定我国商品倾销时带有明显的主观性。

(三) 我国遭遇反倾销的原因。

近年来, 我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屡遭反倾销, 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外贸易大发展使出口剧增。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 我国的对外贸易总额已居世界前列。同时, 由于我国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 政策上又强调出口商品的质量。因此, 我国价廉物美的商品一旦进入国际市场, 便很快占有一席之地, 从而影响相关进口国和出口国同行的利益。进而遭到反倾销调查的数量也随之上升。这是客观原因。

2.应诉不利助长了对我国实施反倾销的势头。对商品进行反倾销调查, 并不意味着反倾销成立, 但是, 面对国际反倾销指控, 我国企业普遍认为这是政治歧视, 极少有通过依法应诉来维护其合法权益的。事实上, 拒绝应诉无疑等于默认倾销, 不仅导致我国大部分反倾销案的成立, 而且造成中国企业软弱可欺的印象。这种由于我国企业不积极应诉而产生的“联动效应”, 不仅表现在敢于对我国提起反倾销指控的国家越来越多, 而且也表现在受到反倾销指控的商品越来越多。

3.经营理念的落后和政绩思想作怪。长期以来, 我国出口产品大都是劳动密集型的初级产品, 成本低廉, 附加值低, 往往大量出口某一市场, 搞单纯的价格竞争;而某些地方官员一味追求政绩, 把本地区对外贸易的多少和创汇多少同政绩大小联系起来, 常常不顾经济效益而单纯追求出口数量和贸易总额, 甚至做亏本买卖。

4.国外的贸易保护主义日趋严重。近几年来, 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反倾销与其说是保护本国工业不受外国倾销损害的一种手段, 不如说是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的贸易壁垒。各国为了提高就业机会, 发展和保护本国工业, 对外国商品价值的确定往往采用非市场经济的标准, 对其进行反倾销调查也时有发生。

(四) 反倾销给我国经济造成的损害。

一是出口额大幅度下降。反倾销确定以后, 我国必然要被迫限制出口商品的数量和价格, 从而导致出口贸易额大幅度锐减。二是被征收高额反倾销税。由于关税增加, 出口商品的价格抬高, 产品竞争力自然减弱, 出口市场迅速缩小, 甚至被迫退出国际市场, 向国内市场回流, 对国内市场造成冲击, 影响国内经济发展。三是带来一系列连锁负效应。一般来说, 当一种商品在某国遭受反倾销指控以后, 其他国家也会做出反应, 进行反倾销调查, 其结果是该产品在整个国际市场上受阻, 市场地位下降或丧失。此外, 还会对我国引进外资造成影响。

二、我国应对反倾销的对策

(一) 实施正确的出口战略。

首先, 在出口结构上, 我国现阶段出口的产品大多还是低层次、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其低价格优势是以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为基础的。在我国遭到的反倾销案中, 由于被看做是非市场经济国家, 大多数情况下使用第三国为替代国, 我国的低劳动力成本被第三国高于我国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劳动力成本代替后其优势不复存在。因此, 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特别是加强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的质量, 使出口产品结构由主要出口粗加工制成品向主要出口高附加值的精加工产品转变。其次, 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 改善出口产品的地区结构。目前, 我国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在巩固和发展现有市场的同时, 应努力开拓市场, 引导和鼓励企业向东欧、拉美等市场扩张, 分散同类产品的市场, 从宏观上减少产品被诉的机会。

(二) 力促国外反倾销当局正确认识我国经济。

过去,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 所以迄今为止仍被许多国家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 以至于在确定我国商品的国内正常价格时坚持使用“替代原则”, 使我方的应诉工作陷入极大的被动之中, 并最终导致案件的败诉。要想使国外的反倾销当局从政策上和法律上对我国经济予以正确认定, 一方面, 我国要深化经济改革, 政府不再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其资源配置、商品价格和产量由市场供求规律调节。从而, 使越来越多的国家主动意识到我国确实由“计划经济国家”转型为“市场经济国家”。另一方面, 由于反倾销是一种政治色彩很浓的经济制裁工具, 企业的应诉应与政府的交涉关系紧密。因此, 我国应加强政府交涉力度。

(三) 建立反倾销的机制。

首先, 加强对市场的监测, 控制我国出口产品对某一市场的流量, 以免某一出口产品对进口国出口数量的剧增, 导致对该国市场的冲击。一旦发现反倾销的苗头, 要及时作出反应, 消除误会, 争取打消外商起诉的念头, 或将起诉消灭在立案阶段。其次, 与进口商加强联系, 建立我们的国际市场信息分析体系, 合理地确定我国出口商品的数量和价格, 提早做好应诉的准备。

(四) 完善反倾销的应诉机制。

为了有效地应对外国对我国的反倾销, 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尽快建立起应对外国对我国反倾销的协调网络。充分发挥我国驻外商务机构的作用, 全面调研驻在国的反倾销法律、法规, 随时跟踪我国出口商品被反倾销立案的情况, 并及时地将有关信息传递回国, 以利于国内反倾销应诉协调机构和行业商会及时组织相关企业积极应诉。

2.落实“谁应诉, 谁受益”原则。要把反倾销应诉与出口管理手段结合起来, 对积极应诉的企业给予奖励, 对应诉或在应诉中表现消极的企业给予处罚, 减少和取消其出口配额和数量, 情节严重的暂停其出口经营权。

3.培养一批从事反倾销应诉的专门人才。我国需要从现有的外经贸管理干部及律师、会计师、经济队伍中选拔一批懂经贸、法律、外语等方面, 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的人才, 进行集中强化培训, 加紧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反倾销应诉队伍。

(五) 积极有效地应诉。

面对反倾销调查, 只有积极的应诉才是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手段, 才有可能保住市场。因为, 不应诉就等于自动放弃在该国的市场, 而且裁决后的高关税也是无法接受的。另外, 还要有效地进行应诉, 积极配合调查, 努力寻求进口商与消费者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杨正彤.我国被诉反倾销的成因及对策[J].国际贸易, 2001, 6

[2].张玉卿.我国正大力进行反倾销基础工作[J].经济管理文摘, 2003, 6

[3].王世春.要正视对我不断升级的“反倾销”战[J].经济管理文摘, 2003, 6

上一篇:关于印发《吴江市2008年公共卫生工作意见》的通知下一篇:毕业生面试需注意的十个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