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游戏计划

2024-12-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结构游戏计划(推荐8篇)

结构游戏计划 篇1

学期目标:

1、对建构材料感兴趣,感知材料的特征,熟悉材料的操作方法,初步学会利用辅助材料.2、通过教师的示范,鼓励与放逐,在观察、模仿的基础上,学习用铺平、延长、围合、搭高、拼插等技能搭建简单的物体造型.3、教育幼儿爱护建构活动的成果,学会共同使用玩具,学会有序地收拾玩具.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模仿力和想象力.情况分析:

本班幼儿基本上都是一些农村孩子,有部分幼儿没上过小班,有些不足中班年龄,虽然有部分幼儿已经学过了一年的拼插技能,但各个方面都属于基础阶段,需要老师的帮助与指导。农村幼儿比较好动,虽然大部分幼儿对动手操作活动较感兴趣,但都属于无目标性操作,对有目的的活动缺乏自信心和耐心。因此,应从感知各种操作材料和学习各种拼接技能开始入手。

第一阶段:

游戏目的:

1、继续培养幼儿对建构活动的兴趣,学习正确使用新的操作材料。

2、学会共同使用玩具,玩完后会有顺序地收拾玩具。

游戏准备:

1、物质准备:中小型花片、蘑菇积塑、圆柱积塑。

2、知识技能准备:

(1)初步了解小鸡、小鸭的外形特征,房子的结构。

(2)认识新材料的结构特征及操作方法。

预定主题:《花》、《小鸡》、《小鸭》

指导过程:

第一次:

内容:模拟构造《花》

(一)活动指导:

1、引入:引导幼儿说说自己会拼什么形状的花?

2、师引导幼儿与同伴互相交流自己喜欢的花。

3、提出拼插要求:

(1)拼时要插紧,一个孔对着一个孔插。

(2)拼时要选多种颜色进行拼插。

4、幼儿拼插,师重点鼓励幼儿按意愿拼自己喜欢的花。

5、师评价幼儿自由选择颜色拼插花。

活动情况记录与反思:

今天是本学期的第一节结构活动,幼儿对拼插活动非常的高兴,一看到老师出示的材料就一直问老师:“我们今天要拼插什么?”在拼插活动中,幼儿能按愿意拼自己喜欢的花,拼插完了能向同伴介绍这是自己拼的。虽然幼儿拼插时没有选择颜色进行拼插,但幼儿在活动中非常的愉快。

第二次:

内容:模拟构造《花》

(二)活动指导:

1、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认识哪些形状的花?

2、师出示长方形的花,引导幼儿观察。

3、启发幼儿与同伴互相交流自己看到的长方形花要怎样拼插呀。

4、师向幼儿介绍拼插长方形花的方法。

5、提出拼插要求:

(1)拼时要先拼插出两根一样长的金箍棒。

(2)要爱护同伴作品。

(3)花的叶子不能太长。

6、幼儿拼插,师重点指导幼儿拼插时要把金箍棒围合起来。

7、互相欣赏同伴的作品。

活动情况记录与反思:

今天在拼插长方形的花时,我先引导幼儿观察自己坐的桌子是什么形状的,再引导幼儿观看老师示范拼插。活动中,大部分幼儿能认真参与拼插中,并能爱护拼插材料。虽然幼儿拼插时,只有个别幼儿如:赖丽洋、蔡雨欣、赖宇欣等能拼插出长方形的形状,但大部分幼儿基本能够掌握了围合的方法。

第三次:

内容:模拟构造《小鸭》

(一)活动指导:

1、师出示玩具小鸭,引起幼儿的兴趣。

2、引导幼儿观察小鸭的外形特征。

3、师示范讲解小鸭的拼插方法:重点演示小动物头和身体的连接方法。

4、提出要求:

(1)拼时要把小鸭的身体插紧。

(2)拼玩要把玩具收拾归类放好。

5、幼儿拼插,师重点指导小鸭头和身体的连接。

6、互相欣赏评价作品。

活动情况记录与反思:

今天我教幼儿拼插小鸭时,每个幼儿一看到老师出示的小鸭就问我:老师今天要拼小鸭吗?我就引导幼儿观察小鸭的外形特征,每个幼儿都能认真观看老师示范。在活动中,幼儿对拼插小鸭的身体和头掌握的比较好。活动后,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把材料归类放好。

第四次:内容:模拟构造《小鸭》

(二)活动指导:

1、引入: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拼插小鸭的?

2、组织幼儿讨论小鸭的嘴巴是怎样的?

3、师重点讲解小鸭嘴巴的拼插方法。

4、提出拼插要求:

(1)拼小鸭的嘴巴时,要把它们拼插成扁扁的。

(2)要先拼插好小鸭的身体后,再和小鸭的头连接起来。

5、幼儿拼插,师重点指导幼儿拼插小鸭的嘴巴。

6、师引导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是怎样拼插小鸭的。

活动情况记录与反思:

幼儿在上次拼插活动中,小鸭的嘴巴都不懂的怎样拼,大部分幼儿把他们拼插成尖尖的嘴巴。今天在拼插活动中,我重点指导幼儿拼插小鸭的嘴巴。活动中,幼儿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掌握小鸭拼插的基本方法。但幼儿的颜色都没有搭配好,需要今后加强引导。

第五次:9月26日

内容:模拟构造《小鸡》

活动指导:

1、出示小鸡,引起幼儿的兴趣。

2、引导幼儿观察小鸡的外形特征。

3、师讲解小鸡的拼插方法,重点演示小动物嘴巴的拼插方法。

4、师提出要求:

(1)拼插时,要把小鸡的嘴巴拼插成尖尖的。

(2)拼时要把它们插牢固。

5、幼儿拼插,师重点指导幼儿拼插小鸡的嘴巴。

6、师引导幼儿向同伴介绍小鸡的嘴巴是拼插。

活动情况记录与反思:

在拼插活动前,我先出示玩具小鸡引起幼儿的兴趣,再引导幼儿观察小鸡的外形特征,在观察小鸡时,幼儿能说出小鸡的嘴巴是尖尖的。拼插时,幼儿能认真拼插,并能在老师的提醒下把掉到地上的玩具捡起来,虽然幼儿能认真拼插,但幼儿拼插时没有拼插牢固,我将在平时多提醒幼儿要拼插牢固。

第六次:10月10日

内容:模拟构造《小鸡》

(二)活动指导:

1、引入:引导幼儿说说自己见过的小鸡是什么颜色的?

2、引导幼儿与同伴互相交流说说自己想拼插什么颜色的小鸡?

3、讨论启发幼儿说说为什么要用这种颜色进行拼插?

4、提出要求:

(1)要爱护同伴的作品。

(2)掉到地上的玩具要把它们捡起来。

5、幼儿拼插,师重点指导幼儿选择多种颜色进行拼插。

6、互相欣赏评价作品并边唱“小鸭小鸡碰在一起……”。

活动情况记录与反思:

今天在拼插活动时,我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什么颜色的小鸡?并引导幼儿互相与同伴进行交流,在交流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很强。活动中幼儿能按愿意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拼插,但个别幼儿在拼插时总是不想动手玩具到处乱扔,要我多次提醒他才会把掉在地上的玩具捡起来。活动后幼儿能把自己拼插完的小鸡与同伴进行游戏。

第一阶段小结:

幼儿在本阶段对模拟建构“花、小鸭、小鸡”非常的感兴趣,并能运用已学过的围合、拼插等技能,初步学会按意愿建构,虽然幼儿在拼插中,拼插的不是很牢固,玩具也会掉在地上,但大部分幼儿对拼插活动都能积极参与,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拼插的作品是哪个。

第二阶段:

游戏目的:

1、继续运用围合、延长、加高、接插等技能,表现构体的主要特征,逐步学会搭建立体物体。

2、继续学会共同使用玩具,玩完后会有顺序地收拾玩具。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游戏准备:

1、物质准备:中小型花片、蘑菇积塑、圆柱积塑、万变旋转。

2、知识技能准备:

了解各种电器的外形特征及用途。

预定主题:《电视机》、《录音机》、《电冰箱》、《楼房》

指导过程:

第一次:

内容:《电视机》

(一)1、引导幼儿观察娃娃家的家用电器,知道它们是由正方形、长方形构成。

2、启发幼儿说说怎样把正方形拼插成电视机。

3、师示范平面电视机的拼插方法,重点示范正方形的围合方法。

4、提出拼插要求:

(1)拼插时要用力插牢固,电视机的天线应对称。

(2)选择二至三种颜色进行拼插。

5、幼儿选择材料进行拼插,师重点指导幼儿要把他们围合成正方形再建构电视机。

6、互相欣赏评价作品。

活动情况记录与反思:

今天的拼插活动主要是让幼儿在围合的基础上,学会拼插简单的物体“电视机”,大部分幼儿在拼插活动中基本能拼插出正方形和长方形,在我的引导下有个别幼儿如:“赖丽洋、黄昆鹏、赖锦宗、赖舒淇、赖宇欣等”能拼插出电视机的基本构造。活动后幼儿还能把材料归类放好。

第二次:

内容:《电视机》

(二)活动指导:

1、引入:引导幼儿说说我们上次拼插的电视机是怎样的?

2、启发幼儿说说我们看到的电视机和他们拼插的电视机有什么不同?

3、师向幼儿介绍一台是平面电视机,一台是立体电视机。

4、师示范立体电视机的拼插方法,重点示范如何从平面连接成立体。

5、提出拼插方法:

要爱护拼插材料。

6、幼儿拼插,师重点引导幼儿把平面的拼插立体的,提醒个别幼儿注意选择适当的颜色进行搭配。

7、请幼儿把拼插好的作品摆放到事先布置好的家用电器店供大家欣赏。

活动情况记录与反思:

今天的拼插活动主要是让幼儿在拼插平面电视机的基础上把它拼插成立体电视机,活动中,幼儿对于立体的拼插掌握的不是很好,只有个别幼儿掌握了立体的拼插方法。其他幼儿还需继续加强。

第三次:

内容:《录音机》

活动指导:

1、引入:引导幼儿说说家里有什么电器是长方形的。

2、组织幼儿互相交流自己见过的电器。

3、启发幼儿说说自己要拼插什么?用什么材料拼插?

4、师重点示范录音机的拼插方法。

5、幼儿拼插,师重点鼓励幼儿按愿意拼插自己喜欢的长方形物品。

6、互相欣赏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情况记录与反思:

今天的拼插活动主要是让幼儿在拼插长方形的基础上,拼插成简单的长方形物体。拼插时幼儿能按愿意拼插成自己喜欢的长方形物体如桌子、录音机、门等,活动中幼儿能爱护拼插材料。

第四次:

内容:《电冰箱》

活动指导:

1、师小结上次游戏情况:

(1)幼儿拼插时不够牢固

(2)玩具玩后没有收拾归类放好。

(3)要大胆拼插自己喜欢的长方形物品。

2、师启发幼儿说说自己要拼插什么玩具?

3、师重点示范电冰箱门的拼插方法。

4、师提出要求:要爱护同伴的拼插作品。

(2)拼插后要把玩具收拾归类放好。

5、幼儿拼插,师重点鼓励幼儿大胆拼插自己喜欢的物品,并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拼插。

6、鼓励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的拼插作品。

活动情况记录与反思:

我针对幼儿上次活动中出现的一些情况小结了一下,小结后幼儿乱扔玩具的坏习惯也有所该进,幼儿在我的引导下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拼插,拼插后幼儿能向同伴介绍这是自己拼的。虽然幼儿拼插的不是很牢固,但幼儿都喜欢参与拼插活动。

第五次:11月14日

内容:《意愿拼插》

活动指导:

1、引入: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长方形、正方形的哪些物体?为什么?

2、启发幼儿与同伴互相讨论说说自己喜欢拼插什么?

3、引导个别幼儿说说自己要怎样拼插?用什么材料?

4、鼓励个别幼儿说说拼插时应注意些什么?

5、幼儿拼插,师重点指导幼儿按愿意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拼插。

6、互相欣赏评价作品,并向同伴介绍自己为什么要这样拼插。内容:

第六次:

内容:《楼房》

(一)活动指导:

1、师出示建筑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各种不同形状的楼房,了解楼房的结构特点。

2、引导幼儿观察三角形屋顶的楼房范例。

4、师讲解房子的拼插方法,重点示范三角形屋顶的围合。

5、师提出要求:

(1)不能挣强玩具,玩具掉了要拣起来。

(2)要共同使用新玩具。

6、幼儿拼插,师重点指导能力差的幼儿拼插自己喜欢的房子。

7、互相欣赏评价作品,引导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房子。

活动情况记录与反思:

在拼插活动中,幼儿对新建构的物体“楼房”很感兴趣,一直和同伴交流自己看到的楼房有什么?有个别幼儿看到我出示的范例,还会说:“老师我喜欢这座房子,以后我要住在这种房子里”。我就引导幼儿拼插自己喜欢的楼房,重点引导能力差的幼儿学习三角形的围合,幼儿整节课都很认真参与活动。

第七次:

内容:《楼房》

(二)活动指导:

1、引入:引导幼儿说说自己住的房子是怎样的?

2、启发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房子。

3、师示范方块积塑简单的加高方法。

4、幼儿选择材料进行建构:师指导能力差的幼儿学会正方形的围合方法。鼓励能力强的幼儿把楼房加高。

5、指导幼儿有顺序地收拾玩具。

活动情况记录与反思:

今天在拼插活动中,我主要是让幼儿学习把楼房加高。活动中,幼儿对新增添的方块积塑很感兴趣,大部分幼儿能掌握简单的加高方法,拼插活动中能与同伴友好合作,共同爱护拼插材料和同伴的作品。但幼儿在学正方形的围合方法时,有个别幼儿还没有掌握,需在下节课继续加强。

第八次:

内容:《楼房》

(三)活动指导:

1、引入:出示小兔,引起幼儿的兴趣。

2、引导幼儿说说小兔家的房子被雨水冲走了,我们要怎样帮助它。

3、启发幼儿说说要拼插什么样的房子送给小兔。

4、师提出拼插要求:

(1)要爱护同伴的作品。

(2)拼插后可以帮助能力差的幼儿拼插。颜色要搭配好。

5、幼儿拼插,师重点指导幼儿选择颜色进行拼插。

6、互相欣赏作品,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拼插什么样的房子送小兔?为什么?

活动情况记录与反思:

在拼插活动前我先引导幼儿说说小兔家的房子被雨水冲走了,我们该怎么办,激发幼儿的爱心并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想的办法,在引导幼儿说说要拼插什么样的房子给小兔时,幼儿都能积极发言。拼插中幼儿能选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拼插,拼插后能把材料归类放好。

第二阶段小结:

本阶段新增加两种新的结构材料――纸积塑、万变旋转,重点学习各种形状的围合方法,幼儿已基本掌握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围合技能,但对三角形的围合、加高技能还未能很好地掌握。但幼儿能把拼插后的材料按顺序归类放好。

第三阶段:

游戏目的:

1、能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构造。

2、能与同伴进行友好相处。

3、继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游戏准备:

1、物质准备:中小型花片、蘑菇积塑、圆柱积塑、万变旋转。

2、知识技能准备:

了解各种家俱的外形特征及用途。

预定主题:《床》、《沙发》、《我的家》

指导过程:

第一次:

内容:《床》

(一)活动指导:

1、启发幼儿回忆参观过的家俱店,说说有什么家俱,引出床与沙发。

2、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其外形特征,说说床有何不同。

3、师示范床的拼插方法,重点讲解床头的连接方法。

4、师提出要求:

(1)要爱护同伴的拼插作品。

(2)玩具掉在地上应把它捡起来。

(3)玩后应把玩具收拾归类放好。

5、幼儿拼插,师重点指导鼓励能力强的幼儿拼插自己喜欢的床。

6、评价幼儿作品:建构的方法是否正确,建构物是否牢固。活动情况记录与反思:

在拼插床时我先引导幼儿观察我们活动室的床,引导幼儿说说他们是

什么形状的?床头和床尾各有什么?活动时幼儿都很认真观察并能

把自己发现到的东西告诉老师和同伴,整个交流活动时幼儿的积极性

强。

第二次:

内容:《床》

(二)活动指导:

1、引入: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家里的床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

2、组织幼儿与同伴互相交流自己喜欢的床。

3、提问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小床是怎样的?

4、提出拼插要求:

要把自己的小床拼插牢固。

5、幼儿拼插,师重点鼓励幼儿按愿意大胆拼插自己喜欢的小床。

6、互相欣赏评价作品。

活动情况记录与反思:

在这节课的拼插活动中,我主要引导幼儿拼插自己喜欢的小床,拼插中幼儿能按意愿拼插出自己的小床,特别是鲲鹏小朋友还拼插跟别人不一样的梯形的床,很有自己的创意。

第三次:

内容:《床》

(三)活动指导:

1、引入:以家俱商店看到小朋友拼插的床觉得很漂亮就想请你们来拼插一些床来让他们商店卖?

2、师向幼儿介绍商店需要的是怎样的床?

(1)颜色要搭配漂亮一点。

(2)拼插出来的床要牢固。

3、幼儿拼插,师重点指导幼儿拼插时颜色要搭配好。

4、请幼儿介绍自己是怎样拼插的。

5、提醒幼儿把拼插完的家俱送到家俱商店。

活动情况记录与反思:

本节课我主要引导幼儿在单一颜色拼插的基础上,选择颜色进行搭配拼插,在我的引导下连平时只喜欢红色的“梁渠小朋友”都会搭配颜色把床拼插的非常的好看。

第四次:

内容:《沙发》

(一)活动指导:

1、引人:以谈话方式,引导幼儿说说回家后最喜欢坐在哪里玩?

2、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其外形特征,说说床与沙发有何不同。

3、师示范沙发的拼插方法,重点讲解沙发扶手的连接方法。

4、幼儿按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家具进行拼插,重点指导幼儿沙发椅背与扶把的连接方法,鼓励能力差的幼儿完成作品。

5、评价幼儿作品:建构的方法是否正确,是否爱护建构材料。

活动情况记录与反思:

在本节活动中我主要是重点指导幼儿拼插沙发椅背与扶把的连接方法。在拼插活动中幼儿对沙发的拼插活动非常的感兴趣,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但有个别幼儿不能爱惜玩具,玩具玩后都到处乱扔,这些都有待我们下一次活动的加强。

第三阶段小结

这阶段幼儿在已掌握拼插长方形的基础上,把长方形拼插成立体

结构游戏计划 篇2

经过一年的研究指导, 我班的幼儿在结构游戏中情感、习惯、品质、能力等诸多方面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首先表现为对结构过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并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他们能按自己的意愿三五成群地合作、分工, 围绕主题大胆地动手尝试建构。布局某一复杂的建筑群, 同时利用一些综合材料对建筑群的环境进行布置美化, 并围绕建筑物开展相关的游戏。在游戏结束后, 能分类整理, 整齐地放好结构材料。我就以我指导的《美丽的土楼》为例, 谈谈我在指导过程中深切体会到的一些指导的方法与同行共同探讨。

一、培养幼儿对结构游戏的兴趣

结构游戏是幼儿通过想象, 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方式。但是我们在游戏中发现:有的幼儿存在不会整体搭建物体, 只会拿着材料随意敲打;有的幼儿建构目的不明确, 不知道自己想搭什么。明显的表现出对建构游戏的兴趣没有被调动起来, 为了培养幼儿搭建的兴趣, 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项活动, 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环境, 或者提供特定的场景, 渲染某种游戏的气氛, 这样既能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游戏的浓厚兴趣, 同时也丰富了主题内容。

二、了解目前幼儿的建构能力, 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

了解幼儿目前的建构能力是我在指导幼儿结构游戏中获得的一张“永定土楼的路线图”。首先我开展了一节“按意愿建构”的结构游戏活动。“小朋友, 今天我们来玩结构游戏, 建构你最喜欢的建筑物, 你可以自己建构, 也可以几个人一起合作建构, 开始动手吧!”这帮小家伙便唏唏刷刷地开始忙起来, 我也拿起笔记本边观察边做记录。一开始, 幼儿的建筑活动往往是盲目性的, 无意识地玩弄各种资料, 把许多插片混乱地插到一起又不知在插什么, 一会儿将积木堆高、加宽, 一会儿又将自然形成的东西推倒。活动的目的性差, 意愿表达不明确, 更缺乏稳定的建筑主题。活动进行大概十五分钟之后, 陈浩宇小朋友第一个举手示意我, 过去一看, 小家伙用各种颜色的积木建构了座三层的楼房, 我及时地表扬了他, 旁边的孩子也立刻开始模仿起来。有几个孩子建构了几座小小的圆圆的土楼;还有一部分孩子建构了机器人、奥特曼、飞机、火车等, 形状颜色各异、也有几个孩子想建构却无从下手的;也有几个只能用几块积木进行简单的拼插。我及时地做好记录:哪位幼儿建了什么、优点、不足, 并做统计发现:幼儿的技能较差, 想象、模仿能力较强。有了对目前建构能力的具体了解, 对于接下来的指导工作就有了把握。

三、创设条件, 加深幼儿对建筑物体的感性认识

这是开展结构游戏首先要做到的事情。幼儿只有对周围生活环境中的物体和建筑物有了较细致的了解, 并形成丰富深刻的印象, 才会发生去建造物体的愿望。所以我根据幼儿想象、模仿能力较强的特点, 为幼儿创设条件, 鲜活的感性认识, 引发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促进更快地进入游戏状态。幼儿对土楼的了解不多, 只知道土楼有的是圆形的, 有的是方形的。首先, 利用常识课通过录像、图片、各种土楼模型, 从土楼的构造、材料功用和最具代表性土楼的名称向幼儿介绍中华建筑瑰宝“永定土楼”并让幼儿知道我们的土楼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其次, 利用郊游时间带幼儿去看土楼模型和大型图片展, 让幼儿通过看、问、听进一步了解土楼。再次, 与家长联系, 要求家长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带幼儿到最具特色的“湖坑土楼群”进行实地参观, 让幼儿不同角度、全方位地亲身体验、感受这神奇的建筑物以及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对“美丽的土楼”进行了一次亲密的接触, 幼儿回来后, 开设了一节“我眼中的土楼”的绘画课, 幼儿在绘画纸上, 从不同角度反映出他 (她) 所看到、接触到的土楼。我们还一起动手把结构室的墙壁画上土楼、花、草、树, 忙得不亦乐乎!

四、给幼儿自由建构的空间, 保证幼儿的主体地位, 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

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身去探索、去发现, 他们自身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 自身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这充分体现了幼儿游戏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发明性。

结构游戏的过程不是单纯的结构技能的训练过程, 更不是一味地追求技能的提高, 而是需要引导幼儿学会交流、协商、合作。为了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 教师要深入到幼儿的游戏中, 认真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 才能有新的发现, 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给幼儿自由建构的空间, 以幼儿为主体, 发挥其自主能动性, 使之想象力、创造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在这节课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各种大、中、小型的积塑、香烟盒、牙膏盒、易拉罐等半成品, 供幼儿自由选择建构“美丽的土楼”。把自己最喜欢、最熟悉的土楼用建构材料展现出来。有的是方形的, 有的是布达拉宫式的, 有的是塔式的, 更多的是圆形的, 各式各样, 形态各异, 其中潘子珊和吴丽琴小朋友合作香烟盒建构的圆形土楼“振成楼”最为突出, 烟盒错落有致、层层接应, 里一圈, 外一圈, 外围两边对称的弧形土楼, 无论从形态还是色彩的搭配都能体现出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建构完成后高兴地拉着我去看, 我首先表扬了他们, 接着对他们说:“你们看看振成楼有几层?能建得跟它们一样高吗?”“能”异口同声, 转身又忙了起来。果真不多时, 三层“振成楼”耸立在土楼群中。这时其他孩子也已经完工了, 我说:“小朋友, 你们看看我们这一座座美丽的土楼, 都建完了, 看看周围还缺点什么?”“花草”“树”“路灯”“绿化”等, 孩子们你一言, 我一语。“那就动手吧!”到游戏结束再看, “美丽的土楼”就出现在眼前, 孩子们高兴地跳了起来。由此看来, 幼儿的游戏, 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因此, 教师应首先明确自身在整个游戏活动过程中所处的主导地位, 一切的指导工作都是围绕幼儿进行的, 教师对游戏的指导, 目的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进入游戏, 更好地进行发明活动, 从而更好地发挥游戏的教育作用。

五、欣赏作品, 注重幼儿的活动评价, 并且让幼儿互相交流体验成功的快乐

幼儿的创造成果, 需要得到夸奖和赞美并且希望和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交流分享是教师让幼儿对活动过程和结构成果进行评议的时间, 是游戏的重要环节。好的评价, 往往能获得实际的教育效果。幼儿在介绍自己的作品时, 不仅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 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更多的是锻炼了胆量、增强了自信心, 在欣赏别人作品的过程中, 也受到了启发, 丰富了想象力, 增强了自己亲自动手参与活动的愿望, 由此适时推进游戏的情节发展。

在幼儿完成建构后, 让幼儿以土楼“楼主”或“导游”的身份向同伴介绍“美丽的土楼”。引导幼儿从土楼的外观、内部设施、功用来吸引同伴或游客到土楼来做客, 最后保留幼儿“美丽的土楼”, 在幼儿放学后带家长来参观。

总之, 幼儿的建筑构造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 模仿———再现———发明, 这是小朋友建筑活动的发展轨道。随着幼儿结构游戏的深入开展, 我们越发地感受到结构游戏给幼儿创新能力发展所带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他们不仅在游戏, 而且将结构游戏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结构游戏促进了他们创造能力的发展, 给予了他们一次又一次表达表现的机会, 他们又为结构游戏融入了活力, 融入了丰富多彩的想象。

在以后的建构活动中, 我们应给予孩子更大更多自由活动的空间和时间, 让孩子大胆想象、操作、嬉戏, 我们也积极参与幼儿的活动, 对每位孩子给予正确的评价, 促使幼儿的身心得到更和谐、健康的发展。

摘要:结构游戏是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玩具和材料进行建构, 反映周围生活的一种游戏。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培养幼儿对结构游戏的兴趣, 还要了解目前幼儿的建构能力, 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创设条件, 加深幼儿对建筑物体的感性认识;给幼儿自由建构的空间, 保证幼儿的主体地位;注重幼儿的活动评价, 并且让幼儿互相交流体验成功的快乐。

游戏与游戏计划 篇3

周末,小鸿的几个好朋友来作客,小鸿提议玩“猫抓老鼠”的游戏。

小鸿妈妈说:“你们可以先花15分钟讨论怎么玩,角色怎么分配,规则怎么制定,讨论时每个人都可以发言,不同意就说出来,不清楚的地方可以用笔写在纸上讨论。”

大家觉得很好玩,但都想当猫。

小燕说:“大家都当猫,没老鼠可抓了!那多没意思啊,我们一共4个人,2个当猫,2个当老鼠,怎么样?”

小刚说:“两只猫,盯着两只老鼠,一盯一,多没意思啊!”

小敏说:“那还是1个人当猫,3个人当老鼠吧。”

大家想了想,都同意了,但谁当猫呢?

小鸿提议说:“手心手背来决定吧!”

小伙伴们都同意了,结果个子最小的女孩小燕当“猫”,其他人只好当“老鼠”了。

“老鼠”们又有问题了:“老鼠是要有洞躲起来的,可这里没地方躲啊。老鼠只能在外面晃,那太容易被猫抓住了!”

小燕想了想,说:“在地板上用粉笔画3个圈当老鼠洞吧。”

具体画在哪里呢?小鸿在纸上先画了四边形代表客厅,再画了几个圈,说:“这几个地方,门旁边、冰箱边和沙发边,作为老鼠洞怎么样?”

大家同意了。

“可是怎么才能当上猫呢?”小刚举手问,他不喜欢做老鼠。

小鸿说:“不然这样,如果老鼠能够占领3个不同的圈,还没被猫抓到,就可以晋级当猫?”

大家都觉得很好玩。

小敏说:“猫捉老鼠,都是静悄悄的,我们再加上一条,谁说话发出声音就算输一次,怎么样?猫如果出声,每只老鼠就可以多算一个圈,老鼠如果出声,要扣掉一个圈。”

大家也同意了。

小刚说:“那赢了有什么好处啊?”

大家讨论后决定:“老鼠如果占了3个圈,就可以把不称职的猫赶下来,换成他来当猫!猫如果抓到3次老鼠,老鼠们就要给猫捶背按摩。”

就这样,孩子们讨论了快20分钟才结束了对游戏规则的商定!

小鸿找了一个黑猫警长的头饰给小燕戴上。老鼠怎么扮演呢?孩子们把没用的旧报纸卷成一长条,当成老鼠尾巴塞在裤子后!

那个上午大家玩得都很开心!小刚很想做猫,所以特别机警,只是有几次太兴奋发出声了,也欣然接受了处罚,最后总算如愿以偿地也当了回猫;小敏一直记得他的提案,从来没有因为出声被扣分;小鸿在游戏前的讨论中提出了2个方案都被大家接受了,他高兴极了,玩起来特别投入……

【分析】:

上一期我向大家介绍了曾获国际教育局2001年创新贡献奖的心智工具课程(Tools of The Mind)的部分做法,它鼓励孩子通过各种符号(言语、文字、图形等)来促进儿童思考和计划性,本期为大家继续介绍心智工具课程的另一个要点,即游戏与游戏计划的意义。

1.“游戏计划”促进儿童综合能力的提升

无论是猫抓老鼠还是老鹰捉小鸡,孩子们玩的游戏往往都是家长(老师)制定规则,孩子照着玩。如果遇到问题,孩子们一般跑去找大人投诉。刻板的游戏规则让孩子缺少参与感和随机应变的灵活性,一旦人数或环境稍有变化,孩子可能就不知道该怎么玩了。

“心智工具”课程则强调“让孩子自己做游戏计划”的重要性,花上15~20分钟讨论、协商来完成游戏计划,讨论过程中要鼓励孩子使用纸笔。

比如小鸿和小伙伴们一起制定“猫和老鼠”的游戏规则,在角色设置(4个孩子要设几只猫、几只老鼠)、选择角色(谁来当猫或老鼠)、胜负评定办法、设定赏罚上都由孩子们自己讨论决定,孩子们在表达自己意见的同时,也学会了倾听了不同“利益主体”(猫、老鼠)和每个人的想法和感受,学会了沟通、协商和妥协,并学习预估可能的后果。

心智工具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在轻松的氛围里什么点子都可以提,但是否会被大家接受并采用,有赖于点子是否新颖有趣以及提出者的表达能力和说服能力,这也促使孩子要了解他人的需求,增加点子的吸引力并进行良好的语言组织。小鸿提出了两个点子(画出4个“老鼠洞”位置;老鼠占3个不同的圈可以晋级当猫),小敏提出了猫和老鼠在游戏过程中应该不出声,增加了游戏的变化和趣味性,得到了大家认可,他们自己也很有成就感。

另外,因为每个人都参与了规则的制定,所以孩子们会很愿意遵守游戏的规则(如游戏中小敏特别自控不出声,小刚喊出声后很沮丧,但也接受了处罚)。研究表明,遵守游戏规则为儿童将来顺利过渡到遵守社会规则奠定了良好基础。

2.“游戏计划”促进儿童社会化能力的发展

故事中后面的游戏过程进行得很顺畅,这离不开之前制定游戏计划时的充分讨论!不难想见,通过游戏计划的商定,很多原本可能在游戏中出现的矛盾被提前预估并被协商化解了。

那游戏计划中的沟通协商是否能迁移到孩子们的日常社会交往中呢?

“心智工具”课程的研究者曾记录过这样一个例子:

4岁的乔和小伙伴约翰一起完成班级的“工作”,约翰把同学的名字逐个抄写在每一张纸上后,乔负责用印章装饰这些纸。约翰抄写得非常慢,乔很快就把手里的纸盖完了,闲着无聊,他拿着印章在空中绕圈,想开个玩笑,把印章盖在约翰手上。

“这是你的计划吗?”约翰扭过头来,这里说的“计划”是孩子们每天早上都会进行的游戏计划。

乔的手停了下来,说:“噢,我想盖印章,这是我的计划。”

“但是我还没写完。”约翰当然不愿意乔把印章盖在他手上,他想了想,指着纸旁的信封说,“要不你帮我把盖好章的纸叠起来,然后,信封这里也可以盖!”

“好的!”乔很乐意。

他们相视而笑又一起开始工作。

显然,当乔后来没地方可盖章的时候颇感无聊,准备对约翰“下手”,遭到对方抗议并很可能会引发冲突。但约翰问乔“这是你的计划吗?”就像日常商定游戏计划那样他们通过沟通找到解决之道,化解了一次可能的冲突。

nlc202309042049

研究者发现,在班级开展了几个月这种特别的“游戏”后,孩子们之间的冲突显著减少了。游戏开始前潜在问题就被孩子们提出,与此同时,孩子们的观点采择能力和沟通协商能力也在讨论中得到提高,并进而迁移到其他社会交往中。

3.游戏提升了孩子使用“物品替代物”的能力

孩子一开始会依赖真实的东西来进行游戏(比如转动玩具卡车的方向盘),接下来可以用一个物品来代表(比如用一个圆形纸板来代表方向盘),在更高层次阶段,他可以用语言和动作来代替真实的东西(比如用两手在空中画圈的动作来代表方向盘)。当孩子们不依赖具体物品进行表演时,儿童的思考、想象和表达也有了更大的空间和自由。

维果斯基说过,“当孩子以一根棍子代表一匹马,或用叠起来的毛毯代表睡着的婴儿,他们与真实的关系就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孩子在一种假装的形态下,改变了替代物品原先一般的意义。”

“心智工具”课程鼓励孩子在游戏中自制一部分道具或灵活应用“物品替代物”(故事中孩子们用报纸做老鼠尾巴),这样促进孩子不依赖于逼真的道具也能自如表现“大千世界”,促进了孩子的想象力和表现力的发展。

4.游戏可以提升孩子的自控力

最后,最重要但也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点就是游戏可以提升孩子的自控力。

日常生活中,家长们往往有一个误解,认为提醒孩子“不要玩笔”、“在椅子上好好坐着不要动”,类似这样的要求就可以锻炼孩子的自控力。其实,单调无趣、被动服从并不符合孩子的内心需求,以放弃内心自主感和自发性为代价的“自控”很难持久。相反,如果给孩子更多的自主和选择权,让活动更有趣味性和挑战性,孩子们可以乐在其中,自我控制的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为什么游戏能提升孩子的自控力呢?

游戏设定了不同的角色,小燕“合法”当上“猫”时,高高壮壮的小刚哪怕不乐意也只好扮演东躲西藏的老鼠,这既是趣味的来源,也自然地锻炼了孩子的自控力(服从角色)。维果斯基说过,“游戏不断对孩子的行动提出要求,要求他们反对立即的冲动。在每一个阶段,孩子都面对了介于游戏规范和如果他能立刻反应他将怎么做之间的矛盾冲突。”

本文游戏中小刚快要占第三个圈时,眼看马上要“晋级成功”,他很兴奋不禁喊出声来,但按照规则老鼠出声就算输,不但不算分,还要被罚掉一次。下一次再玩的时候,他就要千方百计提醒自己要自控不能再发出声音。这对平时爱说爱笑冲动型的小刚是一个挑战。维果斯基说,“在游戏中,孩子的行动必须相反于他想要的行动,孩子最大的自我控制就在游戏中产生。当一个孩子在游戏中放弃了立即的吸引,可以说是达到最高意志力的表现。”

著名心理学家鲍麦斯特一直专注于研究自控力,他给出的建议是:要提高孩子的自控力,应当让他们有“更少的压力,更多的收获(less strain,more gains)。显然,游戏正是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下给予孩子挑战自我控制力的机会,让他们不断超越和成长。

游戏还能为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赋予新的意义。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研究者让孩子站着不动,结果孩子们只坚持2分钟就站不住了。接着,研究者让第二组孩子当哨兵,告诉他们为了保卫国家财产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岗位,结果这组孩子可以保持11分钟纹丝不动。人是“寻找意义”的动物,游戏通过角色赋予的意义(哨兵保卫国家)也能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这与另一组孩子接收到的无意义指令“站着不动” 迥然不同。

大班上结构游戏计划 篇4

一、班况分析:

本班幼儿共28人,其中男生13人,女生15人,26名幼儿是从原来的中班升入本班,有2名是转学过来的。都是及龄儿童,中班幼儿经历了两个月的暑假变成了幼儿园里年龄最大的孩子,虽然如今是大班孩子了,但他们身上依然留着许多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在新学期的角色游戏中幼儿会表现出兴奋与热情,然而也同样会出现许多问题。如新学期不知道原先的主题是否还能玩,各个主题到底在什么地方玩,玩具在什么地方取等等。除此之外有很多幼儿还会回复到几个月以前的游戏水平,整个过程中少了许多社会化的内容。根据本班实际,现将本学期的计划制定如下:

二、教学目标:

1、合作交往能力:鼓励幼儿大胆游戏,愿意主动向教师提出自己的设想,与伙伴之间能积极交往,一起合作游戏。让幼儿在与同伴交往中主动获得语言的发展,使幼儿有话敢说,积极交流。

2、驾驶材料能力: 尝试根据游戏需要主动利用废旧材料自制游戏玩具,注意材料的特点进行设计和创作能有序地整理材料,动作迅速并放到指定的地方。能根据材料进行丰富的想象,会创造性地玩多种材料。

3、游戏规则:游戏时碰到困难时,应学习自己解决。遵守游戏规则,收放、整理玩具时,做到迅速、有序、整齐。

4、游戏评价;评价时能安静倾听老师对游戏活动的讲评,不随意插嘴,下次的游戏活动中能主动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游戏。

三、教育措施:

(一)环境创设

1、期初合理调整游戏区,并根据幼儿的需要增设游戏区,扩大原来区域的空间,考虑地理特点和游戏特点,做到科学适用。

2、提供部分成品玩具,制作部分半成品,并划分游戏区域,使游戏区域固定下来。鼓励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纸盒、易拉罐、布料、挂历纸等废旧物品。

3、活动材料投放层次性、趣味性,迎合班内幼儿的不同水平和兴趣。活动材料提供多元化,充分发挥家长的力量,家园合力自制区角材料。

(二)游戏时间

在区角活动时间,提供各种结构游戏材料让有兴趣的幼儿能发挥想象力自主建构。

(三)教师指导

教师要重点鼓励幼儿拼搭物品,遵守游戏规则的同时,学会和同伴协商合作,共同游戏。

(四)家长方面

我们定期向幼儿家长介绍幼儿园游戏的进行情况,过去我们向家长介绍班级的教学活动内容较多,而忽视了游戏活动的介绍。家长在了解幼儿游戏内容后,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准备一些游戏知识和经验,如班级正在开展建房子的结构游戏时,家长可以帮助幼儿了解各种各样的建筑,实地观察常熟的一些标志性建筑,对房子加深了认识,在建构房子的过程中,大家建成了各种各样的房子。

结构游戏计划 篇5

推荐理由: 玩具是幼儿游戏的物质支柱,尤其是近几年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塑料、拼插玩具,更使他们爱不释手。这些玩具具有色彩鲜明、拼插方便、结构灵活多变、卫生等特点。它们在发展幼儿感知觉、操作技能、创造力等方面有特殊的作用。真正的游戏可以满足儿童的需要,是体现幼儿自由意志的活动,带给儿童快乐,对儿童个性的养成,健全人格的建构起到一定的作用。在游戏中,有积极的情感体验,主动的认知表现,互助的同伴交往,自发的动作练习,这就是游戏的价值所在。

正文:经过三年的研究,我们初步建构了幼儿结构游戏的指导体系,不仅满足了幼儿的游戏需要,而且促进了幼儿情感、能力、品质、习惯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在结构游戏中,我们既重视幼儿整体和谐发展的结果目标,更重视幼儿获得主体性体验的过程目标。实践证明,教师树立了整体的指导意识后,就会有意识地在游戏中捕捉契机,渗透整体发展目标。如教师时而激发情感,时而提高能力,时而进行坚持性、独立性品质的培养,时而进行爱护作品、主动整理等习惯的强化。教师如果重视游戏指导的过程目标,就会在游戏中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因素强化幼儿的兴趣和自主意识。我在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指导结构游戏的方法。

一、建构性结构游戏的指导

结构游戏是幼儿游戏的一种,是幼儿使用结构材料进行建构活动的游戏,而建构性结构游戏的材料突破了仅用结构材料的范围,它可以是废旧材料,橡皮泥、一次性餐具等。这样幼儿建构的范围就能越来越广。在指导建构性游戏中老师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游戏主题的生成来自幼儿。

主题的来源一反过去老师制订,幼儿模仿的过程,它主要是源于幼儿的生活,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老师是独具慧眼,找出其中的亮点,加以指导,如未来的公园、城市新面貌、汽车博览会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建构欲望。

2、游戏准备,师生共同合作。

主题生成后,老师和幼儿一起收集素材,可外出参观,观察实体,可翻阅各种书籍、资料,可布置各种板报、展览,开拓幼儿的视野,加深幼儿的印象,建构事物在幼儿脑中的新结构,老师是良好的合作伙伴。

3、游戏过程,幼儿自选材料,进行主动建构。

经过充分的游戏准备后,幼儿自选材料建构自己脑中的事物,他们通过同伙伴合作、互相讨论自己建构。老师在幼儿游戏中,要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出现,只有当幼儿良好的意愿屡试屡败决定放弃前,老师才能进行隐性的指导,帮助幼儿跨越障碍,取得成功。

4、游戏结束,师生共同欣赏孩子的创造。

每次建构游戏结束,老师必须和孩子一起认真倾听每组幼儿的建构想法、思路,欣赏每一件物品,对有异议的地方,展开讨论,如条件允许的话,最好不要拆去已有的作品,让它进行展示,以备下次之需。

二、结构游戏的指导

1、向幼儿介绍新玩具。当幼儿初次接触一种插塑玩具时,应向他们介绍这种玩具的名称、颜色、形状和 用途,并讲解、示范这种玩具的拼插方法,使他们掌握进行游戏的基本技巧。如,教给插长、围合、加高、整体连接、端点连接、交叉连接等技巧。大千世界的物体虽然千姿百态,但究其结构,它们的主体和主要部分都是由一些几何图形和几何形体组合而成(有一些是变形的几何形体)。所以,应指导幼儿练习掌握一些几何图形和形体的拼插方法。如,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正方体、长方体、球体等,为给以后创造物象打好基础。同时,教师可拼插一些较形象、较精致的物象,引导幼儿欣赏,以激发他们用这种玩具游戏的兴趣。

2、引导幼儿多观察。幼儿对周围生活中的物体和建筑有较细致的观察和了解,有丰富而深刻的印象,是开展结构游戏的基础。所以,教师要引导幼儿多观察日常生活中各种不同的物体和建筑物的形状、颜色、结构和空间位置关系,使他们头脑中储存丰富的具体表象,并在游戏过程中依靠这种表象来进行思维创造。具体指导幼儿观察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教师可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观察。观察大自然中的各种物体和建筑物的色彩、形状和结构。在观察时,教师必须注意用语言进行引导,使幼儿能有目的、有顺序地进行观察,对物体各部位形状及各部位之间的关系有比较完整的印象,并能概括出物体的主要特征。如,在引导幼儿观察房子时,教师应有顺序的引导他们观察房顶的颜色,墙壁的颜色,门和窗户的位置等。然后,引导幼儿观察这几部分的整体结构,最后概括出房子的基本特征。

(2)教师可组织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实物和图片。通过观察加深幼儿对各种物体的印象,使他们能掌握物体的特点,并在游戏中创造性地反映出来。如,实物有桌子、椅子、缸子、桶等。图片有飞机、火箭、卫星以及各种动物。

(3)对同类事物进行观察时,可引导幼儿进行对比性的观察,比较出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如,猫和兔子都是动物,都有头、身体、四肢、尾巴。但它们的形状、皮毛的颜色和走路的姿势不同。用这种观察方法,可以加深幼儿对同类物体共性的掌握,又能区别出它们的个性特点,从而加深了幼儿对各种物体的完整的印象。

3、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配合启发性和游戏性语言,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在游戏中,教师注意观察游戏过程,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并根据不同的幼儿和游戏中出现的不同情况加以指导。具体指导方法如下:

(1)对初次进行游戏的幼儿,教师可采用分别示范的方法,配合游戏性语言,让他们模仿,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游戏的兴趣。

(2)教师和幼儿一起分析某一物体的形状、颜色、结构,使幼儿能有目的、有顺序地去构成某一物象。如,教师出示卡车玩具或图片,和幼儿一起分析卡车的结构:车头、车厢、车轮等主要部件,车头是梯形,车厢是长方形,车轮是圆形。指导幼儿先分别完成汽车各部件,然后,再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即形成汽车的完整形象。

(3)当幼儿掌握了拼插各种几何图形的方法后,引导他们发散思维,想象出这个几何形体像哪个物体或像哪个物体的哪一部分。指导幼儿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去完成某一物体。如,幼儿先想象出圆形象太阳、蛋糕、茶壶等,然后,指导幼儿给圆形加上光芒、蜡烛、壶嘴和壶把儿,构建出太阳、蛋糕、茶壶的形象。

(4)教师可指导幼儿进一步地观察,并向三维发展,把平面的物象进一步拼插成立体物象。如,幼儿拼插的电视机是平面的,教师可启发他们再插一个相同的平面电视机,用长短相同的直线连接起来,使之成为立体电视机。

(5)幼儿的想象常常是在外界刺激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年龄较小的幼儿开始游戏时并不知道自己要插什么,只是对游戏的过程感兴趣。他们常常无目的地摆弄着玩具,看到哪里有空就往哪里插,自发地改变着物体的形状。当改变了的形状正巧比较符合幼儿头脑中的某种表象时,幼儿才能把它想象成某种物体。但如果改变着的物象和头脑中的表象长时间不能符合时,幼儿就会产生疲劳,游戏的兴趣也就会消失。根据这种情况,教师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a)教师可及时根据幼儿手中半成品的形象,给结构物取名称,以帮助幼儿确定主题,并指出结构物和实物形象的差距。指导幼儿使手中结构物为形象完美。(b)当幼儿手中的结构物不能和现实物体联系起来时,教师可启发他们多插几个同样的结构物,向左、右连接起来,组成一个二方连续图案或向四周发展成一个四方连续图案。使幼儿了解各种图案的结构,丰富幼儿游戏的经验。(c)当幼儿手中的结构物不能和现实物体联系起来时,也可要求他们暂时放下手中的结构物,再插一个不同的结构物,然后和这个结构物组合在一起,或把同伴之间的结构物组合起来,再观察它的形状,取名和确定主题,继续发展游戏。(d)幼儿在第一次游戏中插的半成品,第二次游戏时,教师可提供给原幼儿或其他幼儿,使他们完成得更好。(6)当幼儿创造出一种物象后,教师应及时启发他们再创造一个和这种物体有关系的物象,以确定和激发幼儿再一次创作的主题和欲望。幼儿在观察的过程中,不会把事物的各个方面联系起来进行系统的观察,往往只能观察到事物的一部分或一个方面,而不能全面地反映事物。这一特点在游戏中也反映得特别突出。如,幼儿在观察花篮时,只注意花篮的花,而忽视了花篮,他们把插成的小花连在一起说是花篮。这时,教师可及时提醒幼儿再拼插出一个篮子和花组成一个完整的花篮。另外,任何一种物体都有它自己的本质属性,但又和其它事物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当幼儿拼插出一个娃娃时,教师可及时启发他们插出和娃娃有关的房子、小床、桌子、椅子、锅、碗、小车等,最后,逐渐发展到创造出娃娃活动的环境,并进行有主题的游戏活动。

(7)教师在幼儿掌握了同一类物体的基本结构后,可启发他们用“变一变”的方式进行多种活动。如,在幼儿掌握了拼插人物的基本结构后,启发他们插出跳绳、做操、提水等不同动态的人物。

(8)启发幼儿开动脑筋,利用玩具来解决问题,进行创造。问题往往是引发人们思维的导火索,只有提出问题,才能激发幼儿的思维和创造。所以,教师可结合游戏开展情况,向幼儿提出一些日常生活中能遇到的,经过思考能够解决的,能激发幼儿想象力和创造性的问题。如,教师可提出:“小红想到上海去玩,小朋友想一想小红怎样才能到达上海呢?”幼儿定会回答:“坐飞机、轮船、汽车、火车等。”这时,可请幼儿用玩具构造这些交通工具帮助小红去上海。

(9)当幼儿有了一定的独立构造的能力后,教师可带领他们有目的地外出参观某建筑物或场所,指导他们建造一些简单的、带有主题性的造型物体。如,教师可引导幼儿观察公园。首先,观察公园里有什么(有亭子、小桥、玩具、树木等)。然后,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颜色和结构。最后,整体观察这些物体在公园内的位置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回来后,可用以下几种方法指导幼儿布置公园的景色:

(a)教师安排、布置好公园的场地,分配幼儿拼插出公园里的各种物象。教师用提问的口吻帮助幼儿较为合理的布置出公园的景色。

(b)可把幼儿分成若干组,教师提供场地,指导他们分工合作,构造出公园的模型。

(10)当结构游戏开展到一定水平时,教师可启发幼儿用结构材料,建造一个角色游戏的环境,并引导幼儿进入这一环境的特定角色,进行有主题的游戏活动。当游戏中需要某种游戏工具时,可及时启发幼儿用结构材料去创造这种工具,解决游戏中出现的困难,以便使游戏向高潮发展。

三、游戏过程中和结束时,教师,还应注意以下几点的指导:

1、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游戏习惯。如,爱护玩具和建筑成果,以及克服困难、团结合作的优良品德。

2、要注意培养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引导他们学习表现物体特征和细节,能够整齐、匀称、美观地进行构建,较好地构思游戏情节,在游戏中学会分工合作。

3、还应准备其它结构材料和一些辅助材料,一物多用的成品、半成品、废品等,让幼儿在游戏中独立构思,创造性地运用。

4、把好的作品提供给幼儿欣赏,还可把幼儿的作品整理安排成一个有主题的情景,供幼儿观摩,以促进整体结构水平的提高。

5、进行讲评活动时,表扬那些在游戏中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幼儿,如,能克服困难,爱护玩具,创造性强的幼儿,尤其要注意鼓励有点滴进步的幼儿。

6、有时也可给幼儿宣布下次游戏的内容和主题,布置观察任务。

7、鼓励幼儿用自己创造的物象进行游戏,使他们进一步享受结构游戏的乐趣。

结构游戏 篇6

2011——2012学年上学期 情况分析:

本班的幼儿年龄差异较大,能力悬殊也很大(部分是插班生)。从动手能力和想象创造能力发展角度来说,幼儿在这方面的进步呈阶段性的进步和班级分化的产生。能力强的幼儿,经过小班的培养和锻炼,在动手能力方面占很大的一部分,无论是拼插出的形和组都有一定的构造特征,而且有的还能拼搭出较有难度的物体;在这学期针对我班幼儿发展的弱点,我们会进行个别指导和分组指导,让每个幼儿都能有进步、都能有机会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意识。学期目标:

1、激发对建构游戏活动的兴趣,学习按自己的意愿进行建构。

2、会按简单的命题进行构造,初步会看简单的平面图构造。

3、参加2、3人的集体构造,学会互相合作的初步技能。

4、学会正确使用建构材料及辅助材料进行操作。

5、培养观察能力、想象力、审美能力及毅力。

6、爱护玩具,学会共同使用玩具,学会在使用完玩具后有顺序地收拾玩具并归类摆放好。

7、爱护自己和同伴的建构成果。

第一阶段:2011.9.6--2011.9.30 预设主题:飞机、木马和滑梯、幼儿园、头饰和手镯、一、游戏目标:

1、乐意参与建构游戏活动,在活动中表现出愉快的情绪。

2、知道飞机、木马和滑梯、幼儿园、头饰和手镯的结构、形状,会运用多种材料建构。

二、游戏准备:

花片、各种形状大型积木、废旧包装盒、可乐瓶、易拉罐、面碗、花草树木等。以及辅助材料。

三、游戏指导: 第一次指导(2011年9月7日)指导要点:

1、出示飞机的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老师这里啊有很多种飞机的图片,小朋友来看一看。”

2、引导幼儿分析飞机的外形特征,师讲解示范。提出要求:

师:“呆会儿小朋友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拼插飞机,但现在老师要给小朋友提出几点要求:

①在拼构时,不要争抢材料,大家要想想怎么安排,学会谦让。

②如果有的小朋友想一起合作,那么就要互相商量一下要怎么做,分工。③拼出的飞机要牢固。结实。

3、幼儿建构,教师巡视指导。

①教师可以对一些能力差的幼儿进行帮助,在旁观察,需要帮助时才帮助。②重点指导:有些幼儿的飞机无法站立,教师引导他们想想应该怎样拼插才能让飞机站立不倒。对一些能力好的幼儿,启发他们拼插难度较大的战斗机,直升机等。

4、结束部分 欣赏幼儿拼插作品 反思:

经过一个暑期的时间,孩子们对结构游戏明显生疏了。许多孩子是漫无目的地操作、摆弄材料,他们的乐趣停留在拼拼、玩玩的这个过程,甚至多次出现玩具掉在地板上需老师的提醒才捡起来。第二桌的孩子还出现争抢玩具的现象。经老师的引导才和平解决。

我们看到虽然幼儿能赋予自己的作品于意义,为自己拼插的飞机命名。但实际上他们的作品外型还比较单

一、相似。下一步应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不同花的外型特征,使他们在此经验的基础上,有意识表现每种花灯的特征,使幼儿的想像能与表现的作品相吻合。

第二次指导(2011年9月16日)指导要点:

1、出示范例木马和滑梯,引起幼儿的兴趣。

2、分别说说木马和滑梯的外型特征。

3、认识建构材料,让幼儿学会操作使用新材料。

4、老师提出游戏时的常规。

5、让幼儿按意愿选择材料进行建构,教师和能力较弱的幼儿一起建构。

6、讲评:表扬能共同协作的幼儿。

反思:在活动中,幼儿凭借自己已有的经验在自觉地收集材料,许多幼儿能正确地构出木马和滑梯的形状,亦博因为经常玩木马,所以讲得特别好。而教师展示的实物,满足了幼儿深入探索的需要。同时,教师以极高的热情参与活动,欣赏活动,对他们的成品表现出极其惊讶的神情,让孩子觉得很是得意,间接中推动了活动的发展。在活动中,我更深入地领会了幼儿的潜力是无限的这句话。

第三次指导(2011年9月21日)指导要点:

1、展示教师拼好的礼物,建议幼儿也给自己的好朋友拼插一份礼物。

2、提出要求:拼出的礼物必须是牢固的,不争抢玩具。

3、幼儿游戏,师观察指导。

提醒幼儿各部分要插紧,要运用学过的技能拼出礼物的基本特征。

4、幼儿互赠礼物,并向好朋友介绍礼物。

反思:活动开始前我让幼儿先看一下上次建构的成品,阻止他们进行讨论:“小朋友,你们看上次的这些作品你最喜欢的是哪里?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好吗?”这样幼儿就能有意思的选找不足,教师在对阵下药。活动进行一半后幼儿已能初步根据建构主题看简单的平面图进行构造及简单的布局,幼儿分工合作的意识比较薄弱,以后在这方面要加强练习。

第四次指导(2010年9月28日)指导要点:

1、组织幼儿参观我们的幼儿园,感知幼儿园的美。

2、提问:幼儿园里有什么?让幼儿说说自己想选什么材料搭建幼儿园里的什么?引导幼儿学习互相合作。

3、幼儿以小小建筑师的身份,自由组合构建自己喜欢的幼儿园。

4、教师指导幼儿较合理地利用场地、选用材料构建幼儿园,及时观察了解幼儿的设计意图,并给予适当的帮助。

5、幼儿讲述自己设计的幼儿园;教师针对幼儿园的结构物的外形特征,与幼儿一起评价,从中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建构技能

反思:幼儿已能初步根据建构主题看简单的平面图进行构造及简单的布局,翁歆特别得意,那摇头晃脑的样子看上去是多么神气,她能较熟练地用镶嵌、围合的技能搭建。在意愿选择伙伴方面幼儿花了很长的时间,并且在分工合作共同建构时,幼儿之间并不能很好地互相商量协作,都各自干自己的。幼儿分工合作的意识比较薄弱,以后在这方面要加强。

本阶段游戏小结:

通过本阶段的观察,对在结构游戏中,幼儿的合作关系有以下看法:有个别幼儿较不愿与他人合作、分享,独占欲也强。这使在集体活动的多数幼儿缺乏交流,语言的沟通,及游戏经验的交往,在某些程度上约束幼儿相互学习与发展的机会。教师在引导幼儿模拟建构的同时,可提醒启发幼儿更多的创造力,在肯定个别幼儿的独特成果时,又要鼓励幼儿互相合作取得更大的收获。游戏中观察发现孩子对花、树的搭建掌握得比较弱,特别是对那些树的拼插。上次活动中的重点搭建各种游乐设施,孩子在没有教师复习示范的基础上,基本上能够较为准确地搭建出来,还能够主动地寻找辅助来丰富、完善自己的建构作品,如:李子浩搭建了一架滑滑梯,他找来了橡皮泥把滑滑梯的滑板和楼梯固定、连接起来;翁歆搭了一个荡秋千,她找不到适当的材料来连接秋千架和秋千椅,就向老师寻求帮助,后来我用线来帮助她固定好,你看,她一脸满足的神情,多牛呀。在分工合作方面,还有有些孩子会经常忘记自己的任务,而参与到别人的任务中,在本次活动中,将会继续重点引导,增强孩子分工合作的意识。

第二阶段:2011.10.8——2011.10.29 预设主题:家用电器、房子、大街上、桥

二、游戏准备:

1、材料准备:积木、积塑、与家长共同收集各类易拉和有关亭子的图片、一些较大型的建构材料,易拉罐,纸盒,酸奶瓶等辅助材料。

2、知识准备:引导幼儿观察大街上的物体及建构,注意观察其整体性;

三、游戏指导:

第一次指导(2011年10月7日)

指导要点:

1、和幼儿讨论:用什么材料可以建构出家用电器的细节部分,如:电视机的按钮,电脑的键盘等?要怎么建构?

2、启发幼儿说说自己想建构什么样的家用电器?要和谁建构。

3、和幼儿一起商讨游戏的规则。

(1)如果别人要用的材料跟你一样,你们要怎么解决?(2)别人搭好的东西能不能推倒掉?为什么?

4、幼儿分组建构,师观察指导:

重点观察幼儿的合作情况、及建构物体细微部分的情况。

5、交流分享游戏情况。

请幼儿说说:“你刚才跟谁一起建构,是怎么建?”

6、让幼儿自由结伴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作品。

反思:幼儿在讨论“家”里有哪些家具时,都很热烈。林欢举起小手大声叫着:“老师,我家有小木床,那时我以前小的时候睡觉的。”在意愿选择伙伴方面幼儿花了很长的时间,总是犹犹豫豫的,不知道要找谁,像那些胆小的孩子,在这方面有为突出。并且在分工合作共同建构时,幼儿之间并不能很好地互相商量协作,都各自干自己的。幼儿分工合作的意识比较薄弱,以后在这方面要加强。第二次指导(2011年10月12日)指导要点:

1、教师以谈话的形式引入:“小朋友你们见过什么样子的房子,是什么形 状的?”

2、幼儿自由讲述,教师引出主题,并讲解规则。

3、幼儿建构,教师观察指导。

4、活动后点评:“你喜欢谁的房子,为什么?”

5、整理玩具。

反思:幼儿之间的合作能力越来越好,在这个活动中,林静、陈琳晶、方晓宁等小朋友一起合搭的房子很有特色,像一座套房的模型,里面有休息的地方(客厅、房间)有洗手间,有游泳池等等,当他们在介绍房子的时候,其他的小朋友都投以羡慕、喜欢的眼光。方玲、傲雪等一组小朋友搭建的房子也很创意,有桥、有围墙等。他们介绍时的语言也很完整,有自己的想法。第三次指导(2011年10月19日)指导要点:

1、由师生谈话,观看图片,引导幼儿回忆大街上的景象,启发幼儿说出各种见到的物体,他们的特征。

2、教师示范用对称,平衡的方法建构房子,提示幼儿搭在底层的建筑材料要

第三阶段:2011.11.1——2011.11.30 预设主题:电视机、录音机、电冰箱、房子、家用电器、一、游戏目标:

1、继续运用围合、延长、加高、接插等技能,表示构体的主要特征,逐步学会搭建立体物体。

2、继续学会共同使用玩具,玩完后会有顺序地收拾玩具。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二、游戏准备:

1、物质准备:中小型花片、蘑菇积塑、圆柱积塑、万变旋转

2、知识技能准备:解各种电器的外形特征及用途。

三、游戏指导:

第一次指导(2011年11月2日)指导要点:

1、和幼儿回忆上次游戏的情况。鼓励幼儿多运用各种技能建构出物体的细微部分。

“上次小朋友都觉得翁歆和凯奇小朋友拼的家用电器最漂亮了,你们知道那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搭出那么漂亮的造型吗?”(我们先拼一座房子,然后在里面拼家用电器,像我们自己的家一样)

2、引导幼儿和好朋友商量要用什么材料怎么建构家用电器,可以怎么布局?

3、幼儿分组进行建构游戏,教师参与观察。

教师重点观察幼儿运用技能建构细微部分的情况及幼儿间互相帮助合作情况。

4、建构结束,请幼儿自由扮演各种角色游戏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客人等。

5、请幼儿说说,你刚才扮演了什么角色,你到谁的家了,他家有些什么家用电器?你觉的住的舒服吗?

反思:幼儿能根据自己已有经验建构不同的家具及家用电器,他们能建构出物体的细微部分,能按自己的意愿自由发挥,幼儿搭配颜色的能力还须提高,有部分幼儿在颜色搭配上欠协调,像那些能力弱的孩子尤其明显。针对这种情况,我想在下次的活动中有所改进,帮助他们进步。但幼儿间的合作能力相对有了进步,他们会跟同伴商量,分工合作。

第二次指导(2011年11月9日)

指导要点:

1、引入:引导幼儿说说我上次拼插的电视机是怎样的”

2、启发幼儿说说我看到电视机和他拼插的电视机有什么不同?

3、师向幼儿介绍一台是平面电视机,一台是立体电视机。

4、师示范立体电视机的拼插方法,重点示范如何从平面连接成立体

5、提出拼插方法:要维护拼插材料。

6、幼儿拼插,师重点引导幼儿把平面的拼插立体的提醒个别幼儿注意选择适当的颜色进行搭配。

7、请幼儿把拼插好的作品摆放到事先布置好的家用电器店供大家欣赏。反思:今天的拼插活动主要是让幼儿在拼插平面电视机的基础上把它拼插成立体电视机,活动中,幼儿对于立体的拼插掌握的不是很好,只有个别幼儿掌握了立体的拼插方法。其他幼儿还需继续加强。

第三次指导(2011年11月16日)

指导要点:、引入:引导幼儿说说家里有什么电器是长方形的。

2、组织幼儿互相交流自己见过的电器。、启发幼儿说说自己要拼插什么?用什么资料拼插? 4、师重点示范录音机的拼插方法。、幼儿拼插,师重点鼓励幼儿按愿意拼插自己喜欢的长方形物品。6、互相欣赏介绍自己的作品。

反思:今天的拼插活动主要是让幼儿在拼插长方形的基础上,拼插成简单的长方形物体。拼插时幼儿能按愿意拼插成自己喜欢的长方形物体如桌子、录音机、门等,活动中幼儿能维护拼插材料。

本阶段新增加两种新的结构资料 ――纸积塑、万变旋转,重点学习各种形状的围合方法,幼儿已基本掌握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围合技能,但对三角形的围合、加高技能还未能很好地掌握。但幼儿能把拼插后的资料按顺序归类放好。

第四次指导(2011年11月23日)

指导要点:

1、师小结上次游戏情况:(1)幼儿拼插时不够牢固。(2)玩具玩后没有收拾归类放好。(3)要大胆拼插自己喜欢的长方形物品。

2、师启发幼儿说说自己要拼插什么玩具。

3、师重点示范电冰箱门的拼插方法。4、师提出要求:

(1)要爱护同伴的拼插作品。(2)拼插后要把玩具收拾归类放好。

5、幼儿拼插,师重点鼓励幼儿大胆拼插自己喜欢的物品,并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拼插。

6、鼓励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的拼插作品。

反思:针对幼儿上次活动中出现的一些情况小结了一下,小结后幼儿乱扔玩具的坏习惯也有所该进,幼儿在引导下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拼插,拼插后幼儿能向同伴介绍这是自己拼的虽然幼儿拼插的不是很牢固,但幼儿都喜欢参与拼插活动。

第五次指导(2011年11月30日)

指导要点:

1、引入:出示小兔,引起幼儿的兴趣。

2、引导幼儿说说小兔家的房子被雨水冲走了要怎样帮助它

3、启发幼儿说说要拼插什么样的房子送给小兔。

4、师提出要求:

(1)、要爱护同伴的拼插作品

(2)、拼插后可以协助能力差的幼儿拼插。(3)、颜色要搭配好

5、幼儿拼插,师重点指导幼儿选择颜色进行拼插。

6、互相欣赏作品,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拼插什么样的房子送小兔?为什么? 反思:拼插活动前我先引导幼儿说说小兔家的房子被雨水冲走了该怎么办,激发幼儿的爱心并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想的方法,引导幼儿说说要拼插什么样的房子给小兔时,幼儿都能积极发言。拼插中幼儿能选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拼插,拼插后能把资料归类放好。

本阶段游戏小结:

组织区域活动,总是担心孩 子弄得材料到处都是,于是对活动中材料是否乱了关注较多.总想着让孩子有序地进行活动,但往往有序的活动太过呆板,不利于调动孩子们的兴趣和主动性的发挥。针对幼儿上次活动中出现的一些情况小结了一下,小结后幼儿乱扔玩具的坏习惯也有所该进,幼儿在引导下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拼插,拼插后幼儿能向同伴介绍这是自己拼的虽然幼儿拼插的不是很牢固,但幼儿都喜欢参与拼插活动。回想自己在幼儿区域活动中,的确太在乎那些看似乱七八糟的材料和自己的感受,太在乎环境的井井有条。那么,区域活动中到底该关注什么呢?再一次解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所倡导的“幼儿自主”理念,我才真正明白我应该更多地关注幼儿活动的本身及其需求和发展水平上,而不是关注材料乱了这一表象。

第四阶段:2010、11、29——2010、1、20 预定游戏主题:《小兔》《动物》《动物园》

一、游戏目标:

1、运用直插、斜插等技能拼插动物,能建构出不同动物的主要特点。

2、能选择适宜的材料进行建构。

3、能根据建构情况添加适当的物体。

4、相互之间能协商进行建构。

二、游戏准备:

1、大花片、实心积木、软垫、管状积塑等。

2、提供各种动物的图片供幼儿观察。

3、幼儿观看关于动物园的VCD。

三、游戏指导:

第一次指导(2010年11月29日)

1.出示小兔图片请幼儿观察小兔身体各部分特征?(头、长耳朵、身体、四肢)出示搭建好的小兔,引起幼儿兴趣。

2.教师重点讲解、示范建构方法:

运用接插的方法将大圆做小兔的头部,然后用两个椭圆做小兔的耳朵,在用不同大小的搭建小兔的身体。

3.幼儿搭建,教师指导 指导幼儿选择正确的形状建构出小兔身体的各个部分,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大胆尝试建构出不同形态的小兔,能力弱的幼儿模仿教师搭建好的范例拼插出小兔。

4.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建构游戏常规 5.展示幼儿作品 6.收拾玩具

第二次指导(2010年12月6日)

1、展示教师拼搭好的几种不同材料建构的动物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其材料和造型。

2、教师做简单的指导

3、幼儿选择建构内容及材料,师与幼儿共同设置建构地点。

4、师提出拼插时的要求:注意色彩的搭配,可一种颜色,也可间隔进行。5幼儿进行建构,教师巡视指导

6、幼儿相互参观作品,并从造型和色彩上进行评价。

第三次指导(2010年12月13日)

调整和新增材料:

纸盒、纸箱若干。

1、提问:看到了些什么样的动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2、讨论:和谁一起建构?建构什么动物?用什么材料?

3、幼儿分组设计建构图纸,并展示相互参观。

4、提出建构的要求:地基要打稳,造型要有变化。

5、幼儿进行建构。

6、展示幼儿作品,相互进行参观,并从造型及牢固方面进行评价。

第四次指导(2010年12月20日)

调整和新增材料:

纸积木、软泡等。

1、提问:今天的建构游戏,小朋友想怎样建构动物?

2、幼儿进行讨论。

3、师根据幼儿讨论情况进行小结并提出建构时的要求:用不同的材料建构出不同的动物;能根据建构情况添加适当的辅助物

4幼儿进行拼插。

5、相互参观,介绍自己的作品,评价别人的作品。

第五次指导(2010年12月27日)

1、针对上次活动情况提出要求:围绕“怎样使栏杆、围墙牢固结实?”展开讨论。

2、出示动物的范图,让幼儿明白高大的动物建的栏杆、围墙要高些;野兽的围墙要结实。

3、幼儿自由结合,找朋友进行合作。

4、幼儿游戏,师重点指导:加高时把大的物体放在下面,小的放在大的上面、中央,连接处上下、左右要对齐。

5、请小动物搬进新家,将小动物围起来。

6、引导幼儿评价自己和同伴的作品,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第六次指导(2011年1月10日)

1、师模仿小动物的叫声,让幼儿说说什么小动物来了。请幼儿说说自己喜欢什么小动物。

2、教师重点讲解动物的特征:

3、提出游戏要求

请幼儿说一说想拼那种动物,要选用什么材料建构。

4、幼儿分组游戏: 幼儿拼插自己喜欢的动物。

5、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建构游戏常规

6、以参观“动物园”形式,让幼儿说说自己各自拼插了什么动物,谁拼插得小动物最可爱了。

本阶段游戏小结: 可分享的经验:

幼儿在游戏中建了各种动物,学会运用辅助物了,有的幼儿拼大象、有的幼儿拼长颈鹿、乌龟等,大部分幼儿能积极参与。

待加强的问题:

结构游戏计划 篇7

提到数据结构的应用, 人们往往联想到其应用在系统软件开发中。例如计算机操作系统中, 先来先服务的调度方式就应用队列结构帮助快速找到首要完成的任务, 帮助提高系统的性能。在游戏的编写中, 不可避免的出现很多应用数据结构的地方, 有些简单的游戏, 只是由几个数据结构的组合, 所以说, 数据结构在游戏编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本文主要讲述数据结构在游戏中的应用, 其中包括对链表、顺序表、栈、队列、二叉树及图的介绍。读者在阅读本文以前, 应对数据结构有所了解, 并且熟悉C/C++语言。好了, 现在我们由链表开始吧!

2 游戏与数据结构

2.1“约瑟夫环”游戏与链表

约瑟夫环是大家儿时经常玩的手拉手的游戏, 约瑟夫环也是一个数学的应用问题:已知n个人 (以编号1, 2, 3...n分别表示) 围坐在一张圆桌周围, 从编号为k的人开始报数, 数到m的那个人出列;他的下一个人又从1开始报数, 数到m的那个人又出列;依此规律重复下去, 直到圆桌周围的人全部出列。

在课堂上, 我们可以找9个同学 (编号为1--9) 手拉手来做这个游戏, 游戏的规则是:从编号为1的开始报数, 数到5的那个同学出列, 他的下一个同学又从1开始报数, 数到5的那个同学有出列;依此规律重复下去, 直到所有同学都出列。在这个游戏的过程中, 出列的同学的编号依次为:5, 1, 7, 4, 3, 6, 9, 2, 8。

这个就是约瑟夫环问题的实际场景, 通过做这个游戏, 让学生思考: (1) 游戏中用到什么样的数据结构; (2) 有哪些因素影响出列的顺序。

这个问题采用的是典型的无表头节点的单循环链表的数据结构, 就是将一个链表的尾元素指针指向队首元素。通过学生思考和教师的引导, 我们就能够得到解决问题的核心步骤, 也就是程序的基本算法为: (1) 建立一个具有n个链结点, 无头结点的循环链表; (2) 确定第1个报数人的位置;也就是单循环对了对头的位置 (3) 不断地从链表中删除链结点, 直到链表为空。

2.2 迷宫游戏与栈

迷宫问题要求寻找一条从入口到出口的路径。路径是由一组位置构成的, 每个位置上都没有障碍, 且每个位置 (第一个除外) 都是前一个位置的东、南、西或北的邻居, 如图1所示。根据问题的要求, 我们可以把问题细化为:

1以二维数组maze[m+2][n+2]在其周围加一圈围墙, 其中行列加2的含义就是表示围墙, 即数组中‘2’表示围墙;数组中‘2’表示障碍, ‘0’表示通路。

2程序引导用户初始化迷宫, 输入其中的障碍;

3迷宫的入口和出口可以由用户自己设定。出口和入口, 在数组中用‘3’表示;

4若迷宫有通路, 则在其走过的路径上以‘1’表示通过;

计算机走迷宫的方法是, 采取一步一步试探的方法。每一步都从东开始, 按顺时针对4个方向进行试探, 若某方向上maze (x, y) ==0, 表示可以通行, 则走一步;若maze (x, y) ==2, 表示不可以通行, 须换方向再试, 直到4个方向都试过;若maze (x, y) 均为2, 说明此步已无路可走, 需退回一步, 在上一步的下一个方向重新开始探测。为此, 需设置一个栈, 用于记录所走过的位置 (i, j, dir) 。当退回一步时, 从栈中退出一个元素, 以便在上一个位置的下一个方向上探测, 如又找到一个行进方向, 则把当前位置和方向重新进栈, 并走到新的位置。

若探测到位置maze (m, n) ==3, 则已经到达迷宫的出口, 可以停止探测, 输出存在栈中的路径;如果在某一位置的4个方向上堵塞, 则退回一步, 继续探测;如果已退到迷宫的入口 (栈中无元素) , 则表示此迷宫无路径可走。

2.3 即时战略游戏与二叉树

树应用及其广泛, 二叉树是树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在这里, 我们主要研究二叉树的一种应用方式:判定树。其主要应用在描述分类过程和处理判定优化等方面上。

在人工智能中, 通常有很多分类判断。现在有这样一个游戏:设主角的生命值d, 在省略其他条件后, 有这样的条件判定:当怪物碰到主角后, 怪物的反应遵从下规则:

根据条件, 我们可以用如图2所示的二叉判定树来判定怪物的反应:

上面的算法适用大多数情况, 但其时间性能不高, 我们可以通过哈夫曼树来提高其时间性能。首先, 分析主角生命值通常的特点, 即预测出每种条件占总条件的百分比, 将这些比值作为权值来构造最优二叉树 (哈夫曼树) , 作为判定树来设定算法, 假设这些百分比为:10, 15, 20, 25, 30。

对应算法如下:

根据条件, 我们可以用如图3所示的最优二叉树来判定怪物的反应:

通过计算, 两种算法的效率大约是2:3, 很明显, 改进的算法在时间性能上提高不少。

一般, 在即时战略游戏中, 对此类判定算法会有较高的时间性能要求, 大家可以对二叉树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2.4 情节游戏与图

在游戏中, 大多数应用图的地方是路径搜索。在一个游戏中, 可能包含很多分支情节, 在这些分支情节之间, 会存在着一定的先决条件约束, 即有些分支情节必须在其他分支情节完成后方可开始发展, 而有些分支情节没有这样的约束。通过分析, 我们可以用有向图中AOV网 (Activity On Vertex Network) 来描述这些分支情节之间的先后关系。好了, 现在假如有这样的情节:

注意:在AOV网中, 不应该出现有向环路, 否则, 顶点的先后关系就会进入死循环。即情节将不能正确发展。我们可以采取拓扑排序来检测图中是否存在环路, 拓扑排序在一般介绍数据结构的书中都有介绍, 这里便不再叙述。

那么以上情节用图的形式表现为图4所示, 此图为有向图。

现在我们用邻接矩阵表示此有向图, 顶点信息都存储在情节文件中。将给出的情节表示成邻接矩阵:int[][]a={{0, 1,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0, 0}}。我们规定, 各个情节之间有先后关系, 但没有被玩家发展的用1表示。当情节被发展的话就用2表示, 比如, 我们已经发展了遭遇强盗的情节, 那么, C1与C2顶点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用2表示, 注意, 并不表示C2已经发展, 只是表示C2可以被发展了。

3结论

经过上述的讨论, 想必大家对数据结构在游戏中的用途有了大致的了解, 数据结构其实在游戏中应用的方面很多, 这里只是介绍了很少的部分, 希望大家和我一起多交流游戏和数据结构的编程经验。

摘要:如何学好、怎样教好《数据结构》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从“数据结构在游戏中的作用”出发, 探讨在《数据结构》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并能够将数据结构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大班幼儿结构游戏的指导策略探讨 篇8

一、合理分配材料,优化结构游戏基础

结构游戏需要依托于一定的材料完成,材料的数量和类型对幼儿的结构游戏非常重要,因此在材料的发放上教师要做到因人而异,物尽其用。并且要通过对材料的发放引导幼儿合理选择材料,善于利用身边的材料。教师在分配材料的时候要注意合理分配材料数量,在组织学生进行结构游戏的时候要注意不能分配给学生过多或过少的材料。材料过多会造成幼儿不知道应该选择哪种材料搭建自己的建筑物,也不知道应该如何控制使用的数量,而过少则容易限制儿童思维。教师在发放材料的时候应该首先询问学生自己想要搭建怎样的建筑,然后根据幼儿对自己将要搭建物体的形状分配其所需要的材料。但是教师可以在了解学生需要哪些材料的基础上减少一两件材料的发放,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根据需要自行寻找材料。教师可以在学生陷入材料困境的时候询问学生原因,并引导学生利用身边其它物品进行替代。例如学生在搭建一所小房子的时候,在房顶的材料不够用时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寻找一些废旧的小瓦片或者小木片来代替使用。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对材料使用的敏感度,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加强智力引导,凸显结构游戏价值

结构游戏对儿童的智力开发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幼儿对于事物的认识是有限的,因此在进行结构游戏的时候教师要发挥充分的指导作用,而不能仅仅将其看作一个简单的游戏。从教学实践经验来看很多幼儿教师在学生进行结构游戏的时候对其指导并不及时也不正确,很多教师在学生遇到问题向其请教的时候直接告诉儿童各种材料应该如何放置,或者有些教师直接帮助儿童进行搭建。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开发儿童智力,培养儿童兴趣,还容易打击儿童的信心和积极性。在儿童遇到问题向教师请教的时候教师应该及时为其解答,解答的过程要以引导为主,而不能直接干预儿童搭建过程。例如儿童就所搭建的房子的窗户应该选择何种形状询问教师时,教师可以首先询问儿童平时在生活中都看见过什么形状的窗户,什么形状的窗户既符合目前所搭建的房子的风格同时又很美观。在教师的逐步启发和引导下学生会积极进行思考,综合各种因素挑选出满意的窗户类型。

三、结合童话故事,启发结构游戏思维

幼儿一般都对童话故事有很浓厚的兴趣,喜欢听童话故事,喜欢看动画片,教师在引导儿童进行结构游戏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儿童的这一心理,将童话故事引入到结构游戏中。例如很多儿童都知道三只小猪的故事,那么教师就可以以“三只小猪”为主题组织学生进行结构游戏,教师可以要求每三个学生结成一组来进行这项游戏。在三只小猪中小猪三兄弟共搭建了三座房子,老大的茅草屋,老二的木屋,老三的石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项游戏看作童话故事再现,小组学生之间可以自由分配角色,分别扮演三只小猪搭建不同类型的房子。在房子搭建完成之后教师还可以询问学生哪座房子最能抵御大灰狼的进攻以及通过自己实际搭建这三座房子能否体会到童话故事背后蕴含的意义。最后小组之间对比,由教师进行评价。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还可以启发学生更好地体会童话故事的内涵及寓意。

四、举办实践活动,提升结构游戏能力

举办实践活动对提高儿童进行结构游戏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在实践中儿童能够体会结构游戏的乐趣,掌握结构游戏的要领。对教师来说要经常带领儿童进行两项实践活动,一项是带领儿童多参观各种各样的建筑,包括普通楼房、别墅、教堂、寺庙等。通过观察各种各样的建筑能够扩宽学生视野,为学生以后进行结构游戏提供更多的思路,同时参观各种类型建筑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陶冶儿童情操。在组织这些实际参观活动的时候可以邀请学生家长陪伴出行,以“亲子互动”为主题,组织学生和家长共同参观游览,这样在扩宽学生视野的同时还能够加强儿童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增进家庭感情,帮助儿童快乐成长。另一项是多组织儿童进行一些结构游戏的主题活动或者比赛,使儿童能够在竞争中提高实践能力,增加实践经验。

上一篇:社会工作简报第一期(总第1期)下一篇:商务陪同礼仪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