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休假制度

2024-08-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人员休假制度(共10篇)

工作人员休假制度 篇1

为了加强机关工作纪律管理,根据有关规定和我局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干部职工的病、事假要根据请假时间分别报科长及局长批准。科长半天以上三天以内与主管局长请假,三天以上需经局长批准。一般工作人员1天以内需科长批准,一天以上三天以内持请假条由本科室科长签署意见后送主管局长批准,三天以上需经局长批准。

二、职工请假应认真履行请假手续,假条或诊断书送办公室备存,手续不健全的视为未请假。请假条应经领导批准后由本人送交办公室,请假人如因特殊情况不能到单位履行请假手续的,应在上班前电话通知本科室负责人请假理由及时间,由科室负责人代为填写假条,在上班后5分钟内报到办公室备查,由办公室提交有关领导予以批准。未履行病、事假审批手续或假条、诊断书不及时送办公室的按旷工对待,假满要到办公室及时销假。

三、职工休假,参加工作满五年不满十年者,每年休假一周;参加工作满十年以上者,每年休假两周,休假天数不包括公休日和法定假日。

四、符合休假条件的工作人员,原则上一年安排一次休假,因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按照休假计划不能休假的,可在当年顺延休假时间,应休未休的下一年不再补休假。休假前 1

后如无特殊原因不允许请事假。

五、一年内病、事假超过七天可用休假抵销,超过休假期限的病事假,不得享受休假待遇。

六、各科室负责人在年初向综合科提交本部门人员的休假计划,要在不影响工作前提下,妥善安排,统筹兼顾,确保部门工作正常运行。部门有职工休假时,要保证部门在岗人数不能低于50%。

七、休假由个人申请,科长同意,报综合科审签后由局长批准,准假条送办公室,假满到办公室销假。

八、进入税务系统后第一次参加学历教育的人员,请事假参加学习不扣钱,第二次以上的学历教育学习及参加注册会计师、律师和注册税务师等考试的,应安排在休假期间进行,未在休假期间请假参加考试学习的,按事假对待。

九、职工探亲假、产假、婚假、丧假等参照盟局规定执行。

十、请病、事假必须通过综合科履行手续,无故不请假或事后打招呼、补假条者按旷工处理,并扣发当天工资。各部门负责人在代写假条时严禁弄虚作假,如查实科室负责人虚报假条的,对弄虚作假者按旷工处理。

十一、全年旷工超过2天、事假超过15天、病假超过60天(包括节假日)的能级等级降一级。

工作人员休假制度 篇2

一、学术休假的起源

学术休假中“休假”的英文为Sabbatical,从词源学上进行考察,颇富宗教色彩。Sabbatical源于希伯来神话:亚洲西部古国米底有一条古老的河流,这条河前6天流淌不息,而到第7天就停止流动。因此,这个词在希伯来语里即“安息日”。后来又派生出Sabbatical Year,即农业每隔7年的休耕。19世纪末期,“学术休假”一词被首次援引到美国院校中来,它意味每隔7年就轮休一次。现在“学术休假”的含义一般指每隔一定年限,大学教师在全薪或减薪的情况下,外出休整1年或更短的时间学习、休养或旅行。

学术休假项目最早在1880年由哈佛大学首创。关于起因,有不同的说法。据1989年出版的《牛津英语词典》称:在1880年,哈佛学院的校长艾利奥特(Charles W.Eliot)批准工作7年以上的教师可以休假,休假期间享有半薪。萨哈斯基研究发现,艾利奥特当年慨然而有此举是为了把当时霍普金斯大学著名的文献学家莱曼(Charles Lanman)吸引到哈佛来。而另有学者认为,艾利奥特在1880年就职典礼上发表了包含学术休假的演说,这不过是他40年哈佛改革生涯中的一项具体的措施而已。[3]

在19世纪80年代中期,除哈佛外,还有东海岸两所大学———康奈尔与威斯利建立起学术休假制度。其中,威斯利是第一所给女性教师学术休假的学院。随后,5所私立大学———哥伦比亚、布朗、阿默斯特、达特茅斯与斯坦福,以及两所公立大学———加州大学与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相继建立起学术休假制度。到1890年,美国至少有10所大学将学术休假制度作为教师发展的重要手段。[4]

美国大学学术休假的产生与19世纪末期研究型大学的崛起以及大学教师的教学功能向研究功能的重点转向有直接关系。美国教育史家鲁道夫(Frederick Rudolph)在所著《美国院校史》中提到:1877年后,霍普金斯大学与芝加哥大学率先创立了许多学术性期刊、学术社团及大学出版社,美国的研究型大学越来越重视教师的学术生产,于是带薪休假、学术休假制度开始慢慢发展起来。到19世纪90年代,学术休假变得较为普遍,教师们也形成学术休假的回报意识:发表观点新颖的论文、有新的实验发现、撰写出新的著作等。[5]

由于研究型大学的示范作用,学术休假制度为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所接受。在20世纪前20年间,美国大概有40所院校采纳了学术休假制度。到20世纪30年代,全美则有178所院校将学术休假作为教师发展的重要措施。班耐特(Henry G.Bennett)在1932年向268所公立大学、技术学院及师范学院的校长发放了调查问卷,结果发现:有48%的院校建立了学术休假制度。当然,州际与校际之间存在差别。其中,公立院校在学术休假方面处于重要地位,政策也很稳定。建立学术休假制度所用的时间,一般是7年左右,但校际差别较大。[6]

20世纪60年代末期之后,由于美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学术休假以更迅捷的速度在美国高等院校中得到普及,且形式多样。安德森和阿特塞克(Anderson&Atelsek)在1982年的报告中称,全美有84%的4年制学院、64%的2年制学院都建立了学术休假制度。据美国《教育统计摘要》(Digest of Education Statistics)统计,截止1992年,在全美约3,400所私立院校与公立2年和4年制学院中,有2,500所院校设立了各种形式的学术休假。

二、学术休假的价值

学术休假的重要动因之一在于推动大学教师的国际化。二战后,美国高等教育的扩张带来教师多元化的压力,管理者们也被迫考虑提供相应措施,鼓励教师出国。美国的学术休假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获得较快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高等教育机构的根本利益。世界变化太快,大学教师必须紧跟时代变化,在本研究领域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传统的阅读、参加会议与专业组织很有助益,但已经显得不够充分。大学教师需要受到那些优秀教师的激励与鼓舞,与各种小组成员进行互动。

学术休假政策的宗旨在于提高教师队伍的士气,以保证教师教学与服务质量逐步提高,获得学术休假的教师一般都会对组织心存感激,因此,这项政策有利于稳定教师队伍。一个形式灵活、管理良好的学术休假项目可以为教师营造出健康的求知氛围。实践也反复证明,一个规划完善、面向全员的学术休假计划对于提高教师的士气与创造力都至关重要。[7]

学术休假在教师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大学教师工作久了就会陷入模式化,思维与行动越来越狭窄,因此,教师的知识、技能、策略都需要被重新刺激一下。学术休假的教师一般都会有意或无意地对原先的知识与实践进行重估,对自己及所在的大学重新认识。在大学教师发展途径中,学术休假在提高教师效能、增进知识创造力、学术能力,以及加强教师的使命感及对大学组织的忠诚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鲍温和舒斯特(Bowen&Schuster)认为,由于大学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很容易发生职业倦怠,而学术休假能够有效防止倦怠的发生,促进教师个人成长与专业发展。[8]古勒(Gooler)研究发现:教师在职业生涯初期进步较快,但在获得终身聘任之后,就会慢下来,创造性降低,再往后可能进入创造力停滞阶段。加利耶(Gaziel)研究表明,教师在工作到一定年限后,工作满意度会下降,职业倦怠感会上升。保持教师活力,提高教师素质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为教师提供发展项目服务,以期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促进在学术领域与相关学科领域的学术增长,提高教师素质,改善组织形象。

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大学学术休假政策的重心一般放在为年轻教师提供攻读博士学位上,但对于那些中年教师,也给他们深造的机会,让他们在体力与智力上进行调整,应对中年时期的问题,甚至做好退休的准备,这些同样非常重要。斯莱特(Leonard Stright)曾著文谈及学术休假对自己这样一位正当盛年的教师的积极影响。他在印第安纳州立学院任教17年后,在1963年秋季终于得到学术休假的机会,这距离他获得博士学位已过去了18年。他去芝加哥大学作博士后研究,芝加哥大学的秋季学期是最富有价值的,而且他不必受学分与课程的限制,可以围绕自己的项目进行研究、学习。[9]

三、学术休假的目标

大学教师的个体发展无疑也会促进所在组织的发展。准备进行学术休假的教师一定要做好详细而具体的计划。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申请学术休假的教师都超过了规定的服务期限。教师的学术休假申请是否被批准取决于一些因素,如入学人数、院系的财政状况、教师退休情况,以及学术休假的目标。因此,学术休假的目标不仅关系到休假的效果,也直接关系到申请能否获准。通常,美国大学教师学术休假主要目标有三:学习、旅游和身体康复。

在不同历史阶段,鉴于美国大学发展需求的变化,学术休假的具体目标也随之发生变化。但无论如何,学习自始至终都是学术休假的中心。学习的目标具体包括:提升学术水平、促进教学、促进课程发展、完善个人表现。多赫迪(H.Jr.Daugherty)经过调查发现,在20世纪60年代,学术休假的目标70%以上是为了获取学位。[10]许多学术休假的教师希望在访学的大学修习早就企盼的高级学位。一些教师带有特殊的研究计划,另一些则渴望师从名师。[11]

希玛(Celina Sima)曾对一所公立大学的学术休假申请进行调查,发现学术休假的预期目标排序依次为:1)学习新的研究方法;2)推动研究;3)从事研究;4)学习;5)撰写论著;6)进行综述、研究设计;7)课程发展;8)向同事展示研究成果。而休假后所达到的实际目标排序是:1)从事研究;2)撰写论著;3)学习;4)研究设计;5)学习新的研究方法。可见无论是预期还是实际的目标,都首推学术研究。

希玛还统计了根据学术休假目标而达到的实际收益情况,包括发表论著、开设新课、会议发言、研究设计,等等。但这仅仅是对学术休假收益的保守估计,还有大量的潜在收益是无法估算的。在193位休假者中68%是休假一学期,164位能够如期完成休假,125位能够递交休假报告。个别教师休假过程中计划有所调整,但基本都达到预期目的。休假的学术收益表明休假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术生产力,通过学术报告、发言与参会了解前沿学术信息。另外,对改善课程,提高教学艺术,组织会议,撰写分析报告也有助益。[12]

四、学术休假的制度规章

美国大学有关学术休假的制度规定因校制宜,各有特色。但每所学校都将教师的学术休假作为教师的一项基本权利加以规定。20世纪70年代教师集体谈判运动的兴起,以及AAUP等全国性大学教师联合组织的发展,在争取教师权益保障方面功不可没。目前AAUP在全美已有超过2,000所高等教育机构加盟,按照加入AAUP协议的要求,成员大学每年要向AAUP汇报本校教师的基本情况,其中包括每学期学术休假的教师名单。一些大学还把学术休假作为教师的一项个人福利加以保障。[13]

各校有关学术休假的政策大体一致,一般涉及:1)取得休假资格的服务期限;2)休假的目的;3)休假前的要求;4)同一时期休假教师的数量;5)休假期间的薪酬;6)休假后的职称、职位、资历等权利问题;7)休假的期限。[14]不同大学对学术休假的规定有所出入,如休假时间、资格、薪酬等。哈佛大学最初的做法是:每隔7年,休假1年,薪酬减半。这一做法现在仍为许多院校效法。后来,也有半年休假全薪酬的政策。所以,学术休假一般有两种选择:1年半薪、半年全薪。大约四分之一的院校取第一种做法,即休假1年(12个月)或1学年,薪酬减半。还有部分院校1年休假的薪酬是五分之三、三分之二、四分之三不等。

在美国,学术休假的含义基本没有歧义,但至于条件与程序,每校都有具体的规定。有关申请资格,大多数院校,助理教授以上职称的专任教师工作满一定期限后(一般是6年)即可申请休假。获得学术休假的教师必须再经过6年服务期才能获得下一次休假机会。但近年来,学术休假的工作期限有缩短的趋势,有的大学教师工作期满3年或4年就可以申请休假。[15]但由于学术休假是以工作期限为前提条件,因此,高级职称教师比低级职称教师休假申请获准的比例要高,尤其是助理教授,很少有获得学术休假的。

大学管理者要保证学术休假制度的公正与公平。学术休假的申请程序一般是:由教师与院长(系主任)组成的委员会进行管理,委员会对申请者的申请原由、可行性进行评审,最后由校长和董事会批准。以普通公立大学诺瓦东南大学为例:该校1987年开始试行学术休假制度,1990年在全校范围内实施这一政策。教师的申请报告交给院长,然后再转交给教师委员会进行审查;教师委员会将讨论结果反馈给院长;院长根据财务状况、工作安排与申请性质进行考虑,然后向学术事务办公室或校长办公室建议是否批准休假申请;办公室主任或主管副校长审核后向校长汇报,由校长向学校董事会呈报并最后批准。[16]

院系在学术休假中履行着重要职能:需要重新安排那些因休假外出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学校不可能为学术休假提供所有费用,因此,院系也需设法解决。在美国,绝大多数教师的学术休假申请一般最终都会获准。申请成功的主要障碍在于经费与人事安排,但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院系的统筹安排而获得解决。学术休假结束后,教师还应分别向院长、教师委员会以及主管副校长递交书面报告,作为以后学术休假及其他资助计划批准与否的参考。

五、学术休假的争议与研究

学术休假作为大学教师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直是大学管理者与州立法者非常关心的议题。学术休假对教师发展和提高工作满意度富有明显的积极作用,但有些大学的学术休假制度所产生的收益并非预期那样高。如路易斯安那州,该州是全美公立大学教师及其学术休假法律规定最完善的州,每年用于教师学术休假的花费甚巨,但统计表明,该州大约只有59%的教师休假后返回原校,因此学生与公众并没有从学术休假中受益多少。[17]

还有部分大学管理者利用学术休假行非法之事。如1991年罗切斯特理工学院的院长罗斯(M.Richard Rose)休假4个月为政府部门做研究。虽然他的休假是保密的,但还是被透露出去,引发争议。学校董事会成立专门审查小组,调查结果属实,罗斯因此辞职。另外,并非所有的教师都愿意申请学术休假,因为在休假期间薪酬减少、资助停止、额外收入减少,不利于晋升终身教职。因此,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越来越多的立法者们对学术休假持批评态度,那些锐意改革的校董们也主张对这一制度进行审查。

此前,美国有关学术休假的研究资料非常有限,大部分是质性研究、个体叙事以及观点性的陈述,对学术休假的目的、收益、操作机制都缺乏了解与认同。因此,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这场持续时间较长的争论吸引了诸多学者对学术休假制度进行研究与反思,有关学术休假的本质、目的与价值等问题都被揭示出来。

1995年,伊利诺斯大学的两位学者希玛和单顿(Sima&Denton)在美国高等教育研究联合会(ASHE)年会上提交了一份报告。他们分析了一所公立大学3个学年中193份教师学术休假申请报告及125份总结报告的内容,结果发现申请学术休假的教师有49%将研究作为首要目的。学术休假的效果首先体现在教师学术创造力的明显提升。[18]在后来一篇文章里,希玛充分肯定了学术休假与教师发展和工作满意度之间的相关关系。[19]

1996年,玻林(Carl H.Boening)研究了阿拉巴马大学从1986到1996年期间学术休假的申请与批准模式。他发现大部分学术休假的申请来自于文理学院,而商业贸易学院被批准的比例最高,从学校外部获得资助的教师有97%是申请成功的,第一次成功申请学术休假与后继的申请成功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90%的学术休假申请是基于学术研究的目的。[20]

1998年,米勒和康(Miller&Kang)也选取了阿拉巴马大学1989年至1994年学术休假的150位教师作为样本。研究发现:教师在学术休假之后,学术创造力有一点持久而轻微的上升。但在学术休假的前后3年,其创造力无显著变化。在研究中,受访对象对待学术休假都持积极态度,他们认为休假对于提高教师队伍的士气,促进教师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富有功效。大多数休假者对于所在大学组织的使命感也增强了。[21]

以上几项美国学者进行的经典研究证明了有效的学术休假对于教师个体及大学组织,对于大学教学与科研都产生了积极作用。有利于大学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回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去,重新检验他们的教学理论与观念。比较研究也显示,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语系国家,学术休假制度建立得比美国晚,正规化、制度化的程度却发展很快。[22]所以,面对置疑,尽管一些学术休假由于复杂因素的影响而未达到预期效益,但大学需要做的不是取消学术休假,而是如何使得学术休假达到实效,如何对学术休假进行有效的监控与评估。

本文责编:刘健儿

摘要:学术休假是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的一种重要制度形式,它源于19世纪末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崛起及其对教师国际化的需求。后被证实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促进科研创新能力,提高教师队伍士气,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等方面有明显功效。本文介绍了美国大学的学术休假制度的起源、价值、目标及制度规章,并对围绕这一制度的争议与实证研究做了探讨。

资深“驴友”见证休假制度变迁 篇3

“我是越来越‘懒’了。”这是资深驴友“村长”这些年来对休假制度改革的最大感受。

1978~1994年:“为星期天而战斗”

“村长”今年46岁,最大的爱好就是旅游,准确地说,是个资深驴友。

他从部队转业来到现在的单位时,刚刚20岁。那会儿还没有实行双休日制度,一周上6天班,只有周日能在家歇歇,“更别提什么年休假黄金周了。”

一到星期天,家家戶户要打扫、购物、探亲访友,从早忙到晚,比平日上班还累。那时候,“村长”还没什么机会出去旅游,最多趁着单位出差的机会去外地看看。“感觉人们就像勤劳的小蜜蜂,每天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几乎没有业余生活。”

1994~1999年:享受双休日,工作之外能“偷懒”

最初的改变出现在1994年3月5日,那是一个星期六,上班族可以在家休息。从那周开始,星期六不再上班。这是我国新工时制实行的第一个休息日,对人们来说是个不小的“解放”。

但显然一开始时“村长”对一周五天工作日还不习惯。他记得很清楚,3月5日那天一大早,他准时爬起来就往单位赶。走到半路,才想起来当天该休息。

双休日一实行,人们平均一年增加了52个休息日,周五晚上聚友狂欢,周六操持家务,周日休息恢复。从那时起,双休正式成为城市人的生活新习惯。

“村长”也第一次有了趁着双休日外出旅游的经历。不过“那会儿还没有动车组,火车跑得也没现在快,只能去附近转转。”洛阳、登封、开封是他最常去的地方。

从短途旅行而爱上旅游,再到成为驴友,自己给自己放假出去旅游,“村长”为了“变懒”一点,每年能抛开工作一段时间到处走走,就向单位请假给自己争取旅行的机会。

1999~2007年:每年三个黄金周

“黄金周”的出现让人们有了大段的休息时间,也催生了更多像“村长”这样爱旅游的人。

1999年开始,双休日发展成了黄金周。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决定增加公众法定休假日。春节、五一和十一法定休假3天,再加上调整的前后两个双休日,就形成了每年三个连续7天的长假。

第一个“十一”长假,“村长”带着老婆孩子去新疆玩了整整一星期,见识了深秋的喀纳斯湖,尝到了香甜的新疆瓜果。

但黄金周也有让人头疼的地方。“村长”总结为:票难买、车难坐、消费高、人太多。不过没有年休假的人们还是不愿意放弃这三个一年当中难得的出游机会。

到了2007年12月18日,新修改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明确公布,2008年中国“小长假”即周末连休的3天假期增至5个。

2008年至今:黄金周“宅”在家,休年假去旅游

2008年夏天是“村长”第三次进藏了,不过这次不是在黄金周。

这一年“五一”和“十一”,“村长”都在家“宅”着,看看碟子,买买菜做做饭。“黄金周出去不好玩,还不如休假。”“村长”单位该年开始施行年休假制度,按照他的工龄计算,每年有10天的带薪假期。

所以“五一”过后,在家调整了一段时间,他就又背上包去西藏了,打算在那里好好休息一个星期,舒缓一下上一年积攒的压力。

“朋友们都说,好像我现在的生活中心是旅游而不是工作。我也觉得自己越来越懒了,不想过那种一整年都埋头工作的生活。”

工作人员休假制度 篇4

一、外出报告制度

部领导因公外出,应告知办公室,以便联系。

处长(主任)因公外出,要向分管部长报告;三天以上经分管部长同意后,报部长审批。其他干部因公外出,三天以内经处长同意后,报告分管部长;三天以上由分管部长审批。干部职工因公外出,应告知办公室。

二、请假制度

部机关干部职工有事或因病不能上班,应事先办理请假手续,经批准后方可离岗。处长请假,三天以内由分管部长审批;超过三天经分管部长审批后报部长批准;其他干部请假,三天以内由处长审批,三天以上经处长审批后报分管部长批准。

三、休假制度

(一)干部职工休假,须严格执行国务院《职工带薪休假条例》有关规定。

(二)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三)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

3个月以上的;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四)享受休假待遇的职工,仍可享受国家法定节假日休假和探亲假待遇。职工休假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不变。职工探亲假按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执行。

(五)各处室职工休假要作统筹安排,保证处室工作正常开展。

(六)职工休假要履行休假审批手续。处室负责人休假,经分管部长审批后报部长批准;其他职工休假由分管副部长审批。

工作人员休假制度 篇5

政府工作报告拟改78处 新增“遏制热点城市房价过快上涨”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今日上午闭幕,备受关注的政府工作报告拟进行78处修改。其中,“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有效治理交通拥堵等‘城市病’”、“坚决治理政务失信”、“遏制热点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等内容写入工作报告。新增亮点

有效治理拥堵等城市病

根据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政府工作报告、年度计划报告、年度预算报告等三个报告共计进行了一百余处修改。其中,政府工作报告共进行了78处修改完善。

政府工作报告修改中补充了治理“城市病”的内容,明确提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有效治理交通拥堵等“城市病”。报告提出,加强对大气污染的源解析和雾霾形成机理研究。增加“提高燃油质量”、对重点工业污染源的监控要“确保监控质量”、“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发展绿色再制造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等内容。

健全购租并举住房制度

修改完善的政府工作报告在住房保障方面增加了新的内容。在加强房地产市场分类调控方面,新增了“遏制热点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表述。在加快建立和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的同时,新增了“健全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的内容。报告提出继续发展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因地制宜、多种方式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等内容。

坚决治理政务失信

在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方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强化监督问责,严厉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并增加了“坚决治理政务失信”的内容。在推动社会治理创新方面,报告中提出要依法惩治黑恶势力犯罪、毒品犯罪和盗窃、抢劫、电信网络诈骗、侵犯个人信息等多发性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工作报告中还增加“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做好因病等致贫返贫群众帮扶”、“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以及“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教育、文化、养老、医疗等服务”等内容。

休假管理制度 篇6

实行实施轮休假

一、公休假

1、法定节假日(期间工资照发)

① 元旦放假一天(1月1号)

② 春节放假三天(农历初

一、初

二、初三)

③ 劳动节放假一天(5月1日)

④ 国庆节放假三天(10月1、2、3)

⑤ 妇女节放假半天(3月8号上午或下午)

2、日常休息日,每名员工每月企业规定休息2天。

3、病假,员工试用期慢,每月可获病假一天(限当月)

注:病假单需有县级以上医院或医疗机构证明方有效,一天以内免证明。

4、事假;

① 因私事待处理者,可请事假,每年累计不得超过15天,可以以公休日和

日常休息日抵充。

② 15天以内(含15天),扣发月工资(以实际天数计),超过15天(以

实际超过天数计)每月扣月工资两倍。

③ 事后请假视为旷工,但遇突发事故,应于2日内出具证明,并查明属实

后可准予补假。

5、请假秩序

员工请各类假,应提前于一月前填写请假条或告知负责人,否则以旷工论,但因突发时间或疾病来不及请假着,应利用电话迅速向负责人报告,并于事后补办手续,否则视为旷工,请假必须得经过负责人批准,请假批准后并要做好记录。

二、年休假(带薪休假,休假期间工资照发)

1、连续工龄满1年,休假3天;

2、连续工龄满2年,休假5天;

3、连续工龄满3年,休假6天;

工作人员休假制度 篇7

与对官员停职免职的“高调”问责不同, 问题官员的复出多呈现静悄悄、神秘“低调”的状态, 这就难免给人们以遐想和质疑的空间:官员“被免职”莫非等同于“避一避”“歇一歇”, 抑或是另类的“带薪休假”?免职官员“悄然”复出, 漠视的是民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损害的是问责制度的严肃性和公信力, 其负面效应不容忽视。

大凡民众知晓的被问责官员, 都是与媒体曾经曝光的公共事件相关的涉事官员, 无论是负有直接责任的当事人还是负有监管职责的领导者, 其被问责本身就是彰显党规党纪严肃性的具体表现, 也是对社会质疑、民众诉求的积极回应, 但这种规则践行和民意回应不能虎头蛇尾, 更不能不了了之, 官员的付出同样需要及时透明的公示公开, 需要得到民众的持续监督与应有谅解。这不仅是对制度规定的尊严维护, 更是对民众监督的权益保障。

《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要求, 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的党政领导干部, “一年内不得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 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同样规定:“引咎辞职、责令辞职、降职的干部, 在新的岗位工作一年以上, 实绩突出, 符合提拔任用条件的, 可以按照有关规定, 重新担任或者提拔担任领导职务。”这两项规定, 都把“一年”作为被问责官员反省、改过和被考察的时间, 但据媒体披露, 许多免职官员的复出都未达到规定的时间, 有的甚至不足半年。

其实, 在人们的普遍认知里, “免职”不过是职务变动的必经程序, 未必等同于“处分”, 而在政府应对危机的公关策略中, 官员“免职”更是有效灭火、进退自如的处理手段, 既可免而不任让其变为充分, 也为事件平息后的复出埋下伏笔。同时, 何谓在新工作岗位上的“实绩突出”, 也是一个可以任由主管者揉捏的橡皮泥。正是“免职”定位的模糊、复出条件的柔性和操作程序的不周, 才导致悄然复出怪象的屡禁不止。

工作人员休假制度 篇8

【关键词】:带薪休假 原因 对策

一、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现状

带薪休假,又称带薪年休假,是指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在工作满一定期限后每年享有保留原职和工资的休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带薪休假是对公民休息权的尊重,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带薪休假制度在国外己实行多年且比较成熟,在很多国际公约中也都有规定。我国早在199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职工休假问题的通知》中就有关于年休假的规定,1995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又明确规定,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休假。2008年1月1日颁布的《职工带薪休假条例》,以部门立法的形式,进一步明确了劳动者享有带薪休假的权利,并具体规定了职工休息休假权利的边界。同年出台的《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明确要求企业认真落实执行带薪休假制度。这使得我国公民的假期真正开始向分散休假模式进行转变,这种转变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社会福利、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提高时间及其他资源的配置效率,降低集中休假对社会生产的不利影响,使我国的休假制度与国际社会休假制度逐步接轨。这是我国休假制度的一次重大进步,也是国家在劳动保障和劳动福利方面所做的一个重大举措。我国现行休假制度的完善重点是通过加强立法、制定实施办法、加强监督等措施完善带薪年休假制度,带薪年休假制度是保障劳动者享有休息权的重要途径之一,带薪年休假制度可以提供更为弹性的休假,赋予劳动者更多的选择权,能刺激消费、激活经济,对社会、对企业、对个人都很有好处。但是由于没有具体办法的出台和约束措施的保障,带薪休假制度始终没有得到真正落实,长期以来我国的带薪休假制度任然是口惠而实不至。2013年2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其中明确提出到2030年,基本落实我国职工带薪休假制度。

二、带薪休假制度所面临的困境

(一)劳资双方地位不对等

我国资强劳弱的不对等劳资关系根深蒂固,这是带薪体假制度落实起来困难重重的主要原因。当前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程度不一,相对而言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社会结构优化重视不够,发展是政府、企业的主要目标。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低端的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劳动者竞争压力大,这直接导致劳资双方的地位完全不平等。在劳资双方博弈过程中,在能否享有带薪休假的问题上,资方拥有绝对的决定权,这直接决定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当休假权与生存权发生矛盾时,劳动者表现出一种明显的弱者心态。此外,个人的职业长期发展、工资报酬、个人升迁等众多因素,导致劳动者面对法律赋予的带薪体假权利,心动却不敢奢求。

(二)资方的消极情绪

落实带薪体假制度的实施意味着劳动者工作时间的减少,从而在工资不变的情况下将会导致资方的成本增加,经济利润减少;国内的一些企业的管理思想还停留在传统模式的层面上,为尽可能控制生产成本,管理者坚持压榨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时间,以此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此外还有物价的不断上涨等种种因素导致了资方管理层对于推动带薪体假制度积极性并不高。

(三)员工的自身因素

对于休假制度的难以推进,其实员工自身也有一部分原因。他们受到自己的主观想法的制约,以至于无法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对于一些工作量大的用人单位,加班加点似乎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长此以往,员工本身并未觉得自己的合法权益被剥夺;有的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实行“多劳多得”的政策,因此又有一大部分员工在报酬的诱惑下愿意少休假;更有“满勤奖”等层出不穷的奖项来诱惑员工放弃休假……这些实际上都员工自己的主观意识做出的选择,是他们维权意识薄弱的体现,更是对用人单位过度使用劳动力而不自觉履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纵容。

(四)政府及监管部门重视不够

我国已通过法律确立了职工带薪休假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些休假制度上的空白,但是想要以此达到保护劳动者带薪休假权益的目的还远远不够。我国颁布的带薪休假制度内容略显空泛,它并没有明确的体现劳动者休假权利被侵犯时的法律措施及规定。在带薪休假条例中,将职工能否享有带薪休假权益的落实交给企业来自主选择,加之劳动执法部门监管的不作为,又对用企业实施不力的现象惩罚问责力度不够,直接导致带薪休假制度在落实的过程中举步维艰。在国外,如果资方不依法办事,劳动者可以找工会或各地公民咨询处寻求帮助,也可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诉。而在我国,《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颁布已久,却很少有那个企业因为制度落实不力而受到处罚。“带薪休假”似乎只是一个口号。

三、保障带薪休假制度的对策

(一)提高劳资双方带薪休假的意识

带薪休假在时间上的灵活性决定了员工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休假计划,这样一来,大大降低了我国假期出游景点爆满等一些状况;况且,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各种各样的压力扑面而来,人们无论从心理上还是心理上都确实需要休息放松。因此,国家应该多多举办讲座等活动培养企业和员工的休假意识。首先要让资方认识到,员工休息好了才会有更高的效率,企业也会有更高的凝聚力;其次,加强员工自身的维权意识,让他们敢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身心健康的基础上,更好的为企业贡献力量。从而构建一个科学的带薪休假模式。

(二)加强相关立法

要做到切实的落实带薪体假制度,完善带薪休假的相关立法,填补漏洞就成为了重中之重。非强制性是《职工带薪休假条例》的一个显著特点,现有的条例当中并没有硬性规定,要求员工必须休年假,这样一来,这个条例的可操作性就很弱,尽管有这样一个带薪休假的制度,但却让人感到力不从心。立法部门应该完善《开动合同法》中关于带薪休假部分的法律规定,将大新休假制度写入劳动法当中,并制定相应的惩处条例,强制实施带薪休假制度,从而强化该制度,做到真正的有法可依。

(三)加强执法机关的社会监督力度

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的执法理念与水平直接关系到带薪体假制度的落实的具体效果。因此,应提高县级以上人事部门、劳动保障部门的执法理念和意识,积极主动对企业执行带薪体假的实际情况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建立反映带薪休假执行情况方便快捷的投诉渠道,广泛受理企业关于带薪体假违法行为的举报,畅通企业员工维权路径。此外,执法部门应加大对企业执行带薪体假制度的监察力度和频率,高效查处企业违法行为,切实保护劳动者带薪体假权益。从“有法必依”到“执法必严”,做好劳动者权利的守护者,缓和劳资矛盾。同时推广建立企业诚信、守法用工信息平台,将企业的诚信用工信息作为企业年审的必备要件之一,限定企业违法用工的最低次数,一旦超过限额,企业将被列入用工黑名单,依法撤销企业营业执照,并终身取消该企业法人从事相关行业的资格。完善的惩罚机制是规范企业用工行为,是落实带薪体假制度的重要保障。《职工带薪年体假条例》难以推进的主要原因在于惩罚制度欠缺,进而导致良法执行不力。在条例中应增加对职工带薪体假权利保护的具体内容,明确劳动者带薪体假权利被侵害后的立法救济手段。引入民事、行政、刑事责任等多种处罚方式,处罚手段以经济性惩罚为主,刑事惩罚为辅,震慑企业违法行为,通过增加企业的违法成本,引导企业逐步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尊重劳动者合法权益诉求。

作者简介

宋杨,女 现就读于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政治与行政学院,2012级,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

公司请假、休假制度 篇9

一、员工因业务需要外出工作,要由部门经理统一安排,部门经理外出工作,应及时通告总经理。批准后方可离开公司,不影响福利、工资。

二、请假

员工请事假、病假及其它各类假,均应事先请假,事后销假。

1.病假

病假年累计不得超过30天,住院者以6个月为限。但患重大疾病需要长期疗养,经总经理特别批准的不在此限。特准病假以一年为限(工伤除外)。

病假必须在上班前15分钟至上班15分钟内报批,事后凭病历或医院开具的病假条补办病假手续。

病假每日工资的支付标准:工龄不满2年者,为本人每日工资60%;已满2年不满4年者,为本人每日工资70%;已满4年不满6年者,为本人每日工资80%。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进一步规定,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按有关规定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2.事假

事假原则上一年不得超过7天(外地员工的路途时间不计在内),续假不得超过3天。临时发生意外等不可抗力因素经核实者除外。

员工请假必须提前一天(关键岗位须提前一周)填写“请假单”向部门经理申请,经批准后到人力资源部备案后方可离开公司,未办

理请假手续,不得先行离岗,否则以旷工论处。确有急事来不及提前请假者,可电话请假或委托他人请假,事后须补办请假手续。

事假期间,工资不予计发。

三、休假

公司规定休假的种类有:法定节假日、探亲假、婚、丧、产假。

1.法定节假日:

元旦,放假1天(1月1日),春节,放假3天(农历除夕、正月初

一、初二),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并不能安排调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2.探亲假

享受条件:在公司工作满一年以上且与父母或配偶分居两地,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及集中休假期间与之团聚的员工享受探亲假。

假期规定:

(1)已婚员工每年享受一次探望配偶假,假期为30天;

(2)未婚员工每年享受一次探望父母假,假期为20天;

(3)已婚员工探望父母,每四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

(4)路途时间另计。

3.婚假:

(1)员工达到法定年龄结婚,享受3天婚假;

(2)员工如属晚婚(男满25周岁,女满23周岁),根据本地区的《人口与计划生育规定》享受15天婚假。再婚人员不享受晚婚待遇。

4.丧假

员工直系亲属(双方父母、配偶、子女)去世者,给予3天丧假;旁系亲属(双方外祖父母、祖父母)去世者,给予丧假1天。路途时间另计。

5.产假

(1)女员工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生育时享受90天产假。

(2)晚育者可享受105天产假;难产或剖腹产者可享受105天产假;多胞胎生育者在90天的基础上,每胎多加15天的产假。

(3)男员工享受7天的护理假。

(4)有不满18个月婴儿的女员工,在每天工作时间内给予两次哺乳时间,每次30分钟,可合并使用,路途时间另计。

年休假制度(定稿) 篇10

带薪年休假管理制度

为了维护员工休息休假权利,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根据劳动法及《员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第一、年休假条件及待遇

1、员工在本单位工作转正后连续工作满1年以上,均享受年休假。

2、员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和福利(含奖金)第二、年休假天数的确定

1、员工在公司转正后满一年的,方可休年休假;员工累计工作满1至3年的,年休假记为3天;已满4至6年的,年休假记为5天;;已满7至10年的,年休假记为7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年休假最多不能超过15天。

2、自2012年1月1日前入职并符合转正后满一年的员工,均可享受年休假。正式实行期间,年休假计算按照每年的1月1日开始计算。

3、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及国家规定的婚丧假、产假等假期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三、员工有如下情形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员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或请事假累计1个月以上。

第四、员工于当年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年休假按以下办法确定

1、由员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合同期满因个人原因不愿续订,且累

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员工,当年工作时间不满10个月的,不享受年休假:

2、由本公司依据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合同期满双方不愿续订的,年休假天数按“当年应休年休假天数除以12个月乘以当年工作月数”来确定。

第五、休假原则

1、各部门根据本部门的工作情况对员工年休假进行统筹安排,在不影响工作任务完成的前提下,尽量安排员工休年休假。

2、年休假在1个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安排,如因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安排员工年休假的,经过公司同意可以在次的前3个月内安排,行政部备档。

3、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员工休年休假的,经员工本人同意,经过部门经理、公司领导同意可以不安排员工休年休假。

4、员工所请的事假、病假可以以享受的年休假天数抵消,年休假抵消完可再算余下的事、病假天数。

5、安排员工休年休假原则上不增加人员编制,由各部门自行解决员工休假而产生的顶岗问题。

6、离职再入职员工按照新入职员工标准享受年休假。

第六、员工休年休假的审批程序

1、员工年休假必须有年休假条,员工年休假的必须提前所在部门主管提交申请,经行政部审核及所在部门领导签字同意后到行政部备档方可年休;

2、超过2天以上须经所在部门签字后报公司总经理签字同意,到行政部备档方可年休假。员工请年休假需按以下规定提交书面申请。

3、在同一时间段每个部门请年休假不能超过1人(市场部以各店面为单位),若有特殊情况需申请,应提前向行政部报备,经审核通过方可按照年休假计算。

第七、员工应休而未休年休假的工资报酬标准

1、因工作原因不能安排员工年休假的,对员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可累计到次年前三个月内休完,此后再因工作原因未能安排休假的,可按照员工当年日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2、公司已安排年休假,员工因个人原因不休年休假的,作自动放弃年休假,工资报酬为0。

第八、年休假考勤报告制度

1、各部门要加强年休假管理,严格考核制度。

2、各部门要在月度值班表上做好员工当月的年休假记录,每季度向主管领导报告本部门年休假情况并报行政部备案。

第九、其他规定 1“累计时间”指的是员工在本公司的全部工龄,工龄按个人在本公司的工作档案记录为准。

2、员工已享受当年的年休假,年内又出现本制度第三条规定的情形

之一的,不享受下一年的年休假,若员工在下一年离职的,将按照员工离职当年事假处理。

第十、本制度不详尽的地方由公司行政部作出解释和补充;本制度应与相关的人事管理制度配套实施;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以往如有与此制度相抵触者,以此为准。篇二:请休假制度 工作人员请休假制度

为规范考勤纪律,根据人事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关于广东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有关问题的通知》等上级对假期及待遇的规定和精神,结合局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局在编工作人员)。

一、政策规定的各类假期

局工作人员的假期包括法定节假日、带薪年休假、婚假、产假、看护假、哺乳假、节育假、探亲假及丧假等。

法定节假日是指国务院规定放假的节日,工作人员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时间休假。全国放假的节日有:元旦、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国际劳动节、中秋节、国庆节等七大节日以及双休日。

二、带薪年休假

享受年休假是工作人员的基本权利。工作人员连续工作一年以上,每年可享受带薪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一)年休假假期 1.工作人员工作连续工作满1年(已转正定级)未满10年,年休假5天;

2.已满10年不满20年,年休假10天;

3.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工作人员工作年限满1年、满10年、满20年后,从下

月起享受相应的年休假天数。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以及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的假期,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二)工作人员有以下情形之一,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1.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2.工作年限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3.工作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4.工作年限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5.女工作人员产假期满后,再请哺乳假至婴儿一周岁的。

6.已享受当年的年休假,年内又出现上述第1、2、3、4、5项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则不能享受下一年的年休假。

(三)从局以外单位调入人员,当年其在原单位已休年休假天数累计计算。

三、探亲假

工作满一年的在职工作人员,与配偶不住在一起或与父母都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配偶或父母的待遇。

“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期团聚的”是指工作人员与探亲对象居住在异地,不能利用公休假日在家居住一夜和休息半个白天,并且双方居住地相距在80公里以上。

“探亲对象居住在异地,不能利用公休假日在家居住一夜和休息半个白天,并且双方居住地相距在80公里以上”三个休假条件必须同时符合。“不能利用公休假日在家居住一夜和休息半个白天”是按照当前交通部门提供的客运汽车作为交通工具进行衡量。

(一)探亲假假期 1.未婚人员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如果因为工作需要,本单位当年不能给予假期,或者职工自愿两年探亲一次的,可以两年给假一次,假期为45天。

2.已婚人员在新婚满一年后,每年给予一方探视异地分居配偶假一次,假期为30天。若一方享受了探亲假,另一方不再享受。

3.已婚人员探望父母的,每四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

4.与配偶异地分居,距离在80公里以上,通过现有客运可以在公休日抵达,但因配偶工作关系无法团聚的,如边防、现役军人,需在周六日长期工作等特殊行业,配偶单位出具证明(证明探视对象的工种、基本情况;探视对象与本人的关系,探视对象在过去一年未享受一年一度探视异地分居配偶假;探视对象因工作长期在公休假日上班,无法与配偶团聚;出具证明单位的经办人姓名及联系电话),经局批准,每年可享受30天的假期。

工作人员申请探望配偶或父母时需提交以下材料:

书面申请(写明探视对象的姓名、与本人的关系、是否长期居住在外地而无法在公休假日团聚,探视对象为配偶的还须声明对方本未享受探亲假;探视对象有单位的,写上其单位人事管理部门的联系电话,无单位的写上居住地村、居委会的联系电话);

2、探视对象户口本(或身份证)复印件。

(二)探亲假所称的父母,包括自幼抚养工作人员长大且现由工作人员供养的亲属。

(三)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如父母或岳父母、公婆均居住在异地并且符合享受探望父母假期待遇规定的,可在每四年一次探父母的假期里选择探望父母或岳父母、公婆。

(四)父母和配偶在同一居住地的,不得同时享受探望父母假期和探望配偶假期。

(五)探亲假期是指职工与配偶、父母团聚的时间,不得分段安排;本人提出申请,经批准,可给予路程假2天。上述期限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在内。

(六)探亲路费报销由人事教育科和财务科按有关文件规定办理。

四、婚假

工作人员经法定程序办理了结婚手续的,可休婚假5天;实行晚婚者(比法定婚龄迟三周年以上初婚的),结婚假期为15天;再婚者,结婚假为5天;再婚夫妻初婚一方达到晚婚年龄的,享受晚婚假。结婚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给

予路程假2天,车旅费用自理。

五、产假

(一)职工按规定参加婚育学校学习、孕(环)情检查,可给予相应假期。

(二)正常产假为98天(其中产前可休假15天)。实行晚育的(已婚妇女二十三周岁后怀孕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增加产假15天;按计生政策办理并提供《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者增加产假35天;剖腹产的,增加产假30天;吸引产、钳产、臀位牵引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三)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四)对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符合计划生育规定且产假期满后上班的,每天劳动时间内给予1小时哺乳时间;多胞胎生育的,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天增加1小时哺乳时间。

(五)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的女工作人员产假期满后,确有实际困难的,经本人申请,领导批准,可请哺乳假至婴儿一周岁。

休产假须提供以下材料:

1、结婚证复印件;

2、子女准生证复印件;

3、子女出生证复印件;

4、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复印件;

篇三:带薪年休假企业管理制度

带薪年休假企业管理制度

根 据 劳 动 法 及《职 工 带 薪 年 休 假 条 例》结 本 公 司 实 际 情 况,制 定 本 管 理 制 度。

第一、年休假条件及待遇

1、职工在本单位工作连续工作满1年以上,均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2、员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和福利(含奖金)第二、年休假天数的确定

1、职工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以上的,年休假15天。

2、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及国家规定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假期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三、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1、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员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2、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员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3、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员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第四、员工于当年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年休假按以下办法确定

1、由员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合同期满因个人原因不愿续订,且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享受年休假:

(1)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员工,当年工作时间不满10个月的

(2)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员工,当年工作时间不满9个月的

(3)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员工,当年工作时间不满8个月的.2、由本公司依据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合同期满双方不愿续订的,年休假天数按“当年应休年休假天数除以12个月乘以当年工作月数”来确定。

第五、休假原则

1、各部门根据本部门的生产、工作情况对员工年休假进行统筹安排,在不影响生产、工作任务完成的前提下,尽量安排员工休年休假。

2、、年休假在1个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安排,如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安排职工年休假的,经过经理办公会审议同意可以跨一个安排,行政管理部劳资备档。

3、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经过经理办公会审议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

4、职工所请的事假、病假首先以享受的年休假天数抵消,年休假抵消完再算余下的事、病假天数。

5、安排员工休年休假原则上不增加人员编制,由各部门自行解决员工休假而产生的顶岗问题。

第六、员工休年休假的审批程序

职工年休假必须有年休假条,本部门领导签字同意后报公司主管领导签字同意,到行政管理部备档方可年休。

第七、员工应休而未休年休假的工资报酬标准

1、因工作原因不能安排员工年休假的,对员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按照员工当年加班日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2、公司已安排年休假,员工因个人原因不休年休假的,作自动放弃年休假,工资报酬为0。第八、年休假考勤报告制度

1、各部门要加强年休假管理,严格考核制度。

2、各部门要在月度考勤表上做好员工当月的年休假记录,每季度向主管领导报告本部门年休假情况并报行政管理部(劳资)备案。

第九、其他规定

1“累计时间”指的是员工的全部工龄,工龄按个人的工作档案记录为准。

2、员工已享受当年的年休假,年内又出现本制度第三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不享受下一年

的年休假。

3、具有以下情况的员工不享受探亲假:

(1)见习生在见习期内的。

(2)员工与父亲或母亲一方能够在双休日团聚的,不能享受探望父母的待遇。

(3)员工的父亲或母亲和员工的配偶同居一地的,员工在探望配偶时,即可同时探望父亲或母亲,因此,不能再享受探望父母的待遇。篇四:公司年休假制度

员工年休假暂行办法

为了体现公司对员工身心健康的关怀,调节工作节奏,提高工作效率,根据劳动法及《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经公司经理办公会审议通过,制定员工年休假暂行办法如下: 第一、年休假条件及待遇

1、职工在本单位工作连续工作满1年以上,均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2、员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和福利(不含奖金)第二、年休假天数的确定

1、职工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以上的,年休假15天。

2、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及国家规定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假期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三、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1、员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公司按照规

定不扣工资的;

2、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员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3、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员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4、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第四、休假原则

1、各部门根据本部门的实际工作情况对员工年休假进行安排,要在不影响工作任务完成的前提下,尽量安排员工休年休假。

2、年休假必须连续一次性休完,不可以分开休。也必须在一个内休完,有必要跨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必须经过经理办公会审议同意。

3、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经过经理办公会审议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

4、安排员工休年休假原则上不增加人员编制,由各部门自行解决员工休假而产生的顶岗问题。第五、员工休年休假的审批程序

员工休假需事先提出申请,填写员工休假审批表,部门负责人根据工作情况,提出意见,并报公司领导审批。经批准后,员工方可正式休假。第六、员工应休而未休年休假的工资报酬标准

1、因工作原因不能安排员工年休假的,对员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按照员工当年加班日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2、公司已安排年休假,员工因个人原因不休年休假的,作自动放弃年休假,工资报酬为0。

第七、员工休假期间,要保证公司工作的正常进行。如休假期间遇到重要事项必须本人处理,休假人接到公司通知后,应尽快回公司处理事务,或者由公司决定是否中断休假。

第八、本暂行办法由经理办公会负责解释。第九、本暂行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二○一○年十二月一日

篇五:公司年休假管理制度

xxxxxxxxxxx有限公司

年休假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xxx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员工的年休假管理工作,确保员工能够正常有序的享受带薪休假待遇,根据国家《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规定,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本管理规定。

第二章 年休假适用范围及时间

第二条 本管理规定适用于在本公司入职连续工作服务满1年以上的员工,实习生从转试用起满一年以上,可享受带薪年休假,(不含兼职人员),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带薪年休假:

一、员工无故旷工3天以上(含3天),或1年以内累计旷工10天以上(含10天)的;

二、员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的;

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员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员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员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六、员工已享受当年的年休假,内出现以上情形之一的,不享受下一的年休假。

第三条 年休假时间:

一、在本公司累计工作满1年---9年的,年休假为5天;

二、在本公司累计工作满10年---19年的,年休假为10天;

三、在本公司累计工作满20年的,年休假为15天。

第三章 年休假规定

第四条 员工新入职本公司且连续工作满1年,可享受年休假,年休假周期按员工入职时间的周期进行核算。

例如:员工甲2010年5月1日入职本公司,该员工至2011年4月30日工作满1年;

第一次年休假期:2011年5月1日—2012年4月30日,休假天数为5天; 第二次年休假期:2012年5月1日—2013年4月30日,休假天数为5天;

第五条 特殊情况如员工家庭或个人出现突发情况(奔丧、重大疾病、自然灾害等)或遇春节假期,可提前休年休假外,其它情况不可提前休年假,休假天数将根据员工实际应休的当年休假的季度差进行折算,离实际年休假越长,年休假天数越少,反之,离实际年休假越短,休假天数越多,标准如下:

例如:员工乙2011年10月1日入职本公司,2012年1月19日因春节申请提前休年假,该员工乙可提前休年假的天数为2天。

第六条 员工依法享受的法定节假日、公休日、婚丧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以及因工伤停工留薪期间不计入年休假假期;

第七条 年休假不可累计,须当休完,每次休假的最小单位为半天;

第八条 员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时间相同的工资待遇;员工因自身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者,公司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由于个人申请年休假但因公司原因无法安排休假的,公司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第四章 附则

第九条 本管理规定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上一篇:中职专业教学思考下一篇: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