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环境调查报告

2024-07-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农村环境调查报告(精选8篇)

关于农村环境调查报告 篇1

前言:我国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我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关键所在。但是由于经济发展和各种人为因素以及自然的损毁退化,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环境现状分析:

通过西湖村的环境调查以及其他农村的环境调查资料显示,大致可以分析得到农村的污染现状:

1、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不得当。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现代化的商品和新的生活方式迅速蔓延到农村,各种生产、生活垃圾也快速出现。在街道上,垃圾堆随处可见。有塑料泡沫、塑料袋、碎玻璃、烂酒瓶等,不仅影响农业生产,还成为疾病的传染源,危及人体健康,破坏人们的生存环境。还有一些牲畜的放养造成了村中道路环境较差。

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低。农村的生活污水处于无序排放的状态。每家每户的生活污水都是顺着自制的排水沟流到田地里。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时期,农村生活污水成分简单,可以自然降解。但是随着我国农村的城镇化不断发展,生活污水的成分不再简单,加上农民对环保意识的欠缺,同时也受目前经济发展水平限制,造成城镇生活环境的污染程度不断加深。据村名告知,在许鹏村的唯一的一个池塘曾经十分清澈,池内常常养有不少鱼类等水生生物,而现在,由于水污染导致,池塘发臭,池内生物腐败。

3、土地污染日趋严重。在农村,由于缺乏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和公众环境意识,不是靠改良种苗提高抗病能力来提高产量,而是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遇到雨水冲刷,化肥农药便渗入地下或流入河流。农用化学品的过量使用,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同时,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水体的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并威胁到农村人口的健康。

4、空气污染日趋严重。在农村,特别是在农耕时节,大面积的焚烧作物,屡见不鲜,直接导致了空气污染严重。除此之外,工业污染也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农村污染原因分析:

目前的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经过分析,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就有以下几点:

1、部分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不高。长期以来,农村生产技术落后,信息资源匮乏,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农民养成了许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不良生产、生活习惯,譬如缺少科学种田的指导,滥用化肥和农药;卫生条件差,垃圾随处扔等等。环境意识的淡薄使农民养成了不注重环保的生产及生活习惯。

2、农村环境治理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在目前我国的发展形势下,针对城市的环境治理资金尚且不足,更不用说广大的农村了。环保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环保队伍自身建设跟上形势需要,环保机构设置滞后,缺乏有效的手段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许多改善环境质量的措施得不到落实

3、农村环境监管力量过于薄弱。国家环境保护的重点都在于城市的污染问题,而农村污染问题则长期没有受到重视。环保政策、环保机构、环保人员以及环保基础设施均供给不足,虽然现在许多地方乡镇一级政府也建立了环保机构,设立分管领导,但是多属空架子,基本没有认真履行环保职责。

4、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高污染企业想农村转移。例如在西湖村周围的化工厂,浓烟四起,给村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农村环境污染改善方案:

对造成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要彻底解决农村环境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工作:

1、大力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及参与环境保护的消极性是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难度所在,所以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与治理,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务之急。应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和普及农村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积极向农民推广先进农业技术,解决好农村产业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农民的许多不够环保的生产习惯多缘于落后的生产技术,应加大政府对农村事业的投入,多向农民宣传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农村环境治理工作是一项工作难度大、资金投入多的公益工作,应成立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协调各方面工作。只有基层人员的各项素质提高了,农村的环保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目标也才能尽早的实现。

关于农村环境调查报告 篇2

一、庆元县农村环境问题现状

(1) 生活垃圾污染问题

农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 农村各类生活、建筑垃圾数量与日俱增, 不少村民的卫生意识淡薄, 垃圾随地乱扔、乱倒现象还相当普遍, 大部分农民的垃圾处理方式仍然是就近倾倒在路边荒地, 甚至是倒在河床边、小溪里, “脏、乱、差”环境严重影响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目前, 全县345个行政村中, 设立垃圾箱和垃圾定点场所的还不到8%, 农村生活垃圾基本没有进行分类处理, 垃圾的综合利用率还很低, 生活垃圾的直接排放数量占农村各类生活垃圾总量的98%以上。

(2) 水环境污染问题

长期以来, 大多数农村居民习惯于生活污水直排, 大部分生产、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随意倾倒或直接排入水体中。目前, 我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还是空白, 人粪尿未经化粪池和无害化处理的占绝大多数, 农村厨房产生的生活污水处理率基本为零。作为农村里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池塘也很少有3类水以上水质, 许多偏远村庄至今还没有用上自来水, 加上农村小溪小河径流量小, 承载污染物的能力弱, 大部分水体的自净功能差, 遇到晴天或炎热天气, 这些地方的水体就容易散发臭味, 破坏水环境生态系统。

(3) 废菌棒、塑料制品污染问题

我县是食用菌生产大县, 多年来当地农民一直有做香菇的传统, 随着袋料香菇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 菇棚、田头随处可见香菇烂棒和大量废菌棒, 对农村生产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和影响。在我县农村, 大部分农民目前仍在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和塑料袋, 这些塑料废弃物一旦成为垃圾, 将长时间散布于农村的田间地头和各个角落, 塑料“白色污染”经日晒雨淋后还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 严重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4) 农药化肥污染问题

目前, 我县农村农药、化肥的使用面越来越广, 不少农民为贪图一时省力和方便, 过分依赖于各类农药、化肥的效用, 农药、化肥使用量居高不下。据初步统计, 全县有80%以上的农民使用的均为污染性较大的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 单位耕地面积平均农药化肥使用量是10年前的2倍多。过量施洒农药和化肥, 导致了水体的营养化, 农田水质恶化, 甚至是土壤自身肥力的下降。此外, 一些农药空瓶、化肥包装随意丢弃, 也严重污染了耕地, 造成农作物减产, 农业生产环境遭受严重破坏。

(5) 畜禽养殖污染问题

在我县农村, 畜禽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和污染不容忽视。猪、羊、鸡、牛、狗等牲畜在许多村庄还没有实行圈养, 大街小巷到处可见动物的粪便, 严重影响着村容村貌。据调查, 在各类畜禽养殖中, 猪的粪尿和污染产生量最大, 而我县大多数农村居民都有养猪的习惯, 一些村庄虽然实行了圈养, 但畜禽粪尿综合利用率低, 许多畜禽粪尿直接排到路边小沟里, 最终流入河里, 畜禽养殖污染短时间内还难以根除。

二、农村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1) 环境意识淡薄, 生产生活习惯差

长期以来, 我县农村居民的生态环境意识较弱, 农民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 认为农村人有衣穿、有房住就行, 讲究整洁、卫生、舒适的环境还为时过早, 一些陈年陋习短时间内还难以改变, 大部分村庄没有集中的垃圾处理设施, 不少农村仍在放养家禽牲畜, 一些山区至今仍在沿河沿溪地点搭建茅厕, 随意处置垃圾、随意排放污水的现象非常普遍, 难以适应农村环境形势变化的需要, 与生态环境第一县的要求很不相称。

(2) 经济发展落后, 投入严重不足

我县是典型的山区县, 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 全县山地面积240万亩, 占总面积的86%, 由于村庄分散, 经济落后, 大部分村庄缺乏必要的环境设施投入, 基础设施共享率低,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运作可能性较小。我县是全省唯一一个财政收入不上亿元的县份, 地方财政收入少, 县乡两级财政困难, 绝大部分村的集体经济空白, 争取上级扶持资金也非常有限, 难以形成对农村环境设施的高投入大建设。

(3) 农业结构不合理, 基础条件落后

现阶段香菇种植业仍是我县农村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尽管对香菇废菌棒的有效利用也进行了一些探索, 但是量大面广的废菌棒污染问题依然存在, 生态高效农业没有得到全面有效地推广, 符合我县农村实际的可循环、低排放的发展路子还不宽, 依赖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的生产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 猪粪尿的资源化利用率还相当低。尽管少数一些村庄已建立了相关的村规民约, 但农村环境保护措施还难以落实到位, 涉及农村的污水管理、废弃物管理、畜禽养殖管理等还没有形成一套切实管用的方法, 乡 (镇) 村两级没有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 管理缺位、管理弱化的问题十分突出。

三、农村环境整治的对策措施

切实解决好农村环境问题, 努力改善我县农村环境质量, 是巩固“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建设成果的首要之举, 也是统筹我县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要从实践“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切实维护广大农村群众环境权益的高度出发, 以环境污染整治“310工程”为载体, 以改善我县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为根本出发点, 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打一场农村地区环境整治的攻坚战, 为“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的跨越发展、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切实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一是大力推行香菇标准化生产, 推动我县香菇产业升级。要稳定全县8000万段左右的香菇生产规模, 深入实施香菇生产“114计划”, 不断加快农村地区标准化菇棚改造, 稳步推进30万段以上规模的“公司加农户联基地”的香菇示范农场建设, 切实改变香菇生产“低、小、散”和有污染的局面, 最大限度降低香菇生产废弃物在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食用菌科研部门要积极探究防治香菇烂棒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废弃塑料筒袋的回收利用, 在农村地区提倡和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袋, 从根本上消除农村的“白色污染”。

二是结合农业结构调整, 积极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生态优势是我县最大的优势, 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好这一优势, 强化“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农产品品牌意识, 最大限度地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 着力推广平衡施肥技术, 推广使用适合我县土壤气候条件的生物技术, 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食品, 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同步, 农业生产与环境整治“双赢”。

三是大力推行立体种养模式, 促进农村环境良性循环。实践证明, 发展立体生态农业, 具有资源利用率高、发展前景广、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等优势和特点。当前, 我县已形成“菇瓜共育”、“桔山养鸡”、“稻田养鱼”等一批效益明显的立体生态型农业种养模式, 要进一步推广应用这些生产方式, 在农业政策方面予以必要的倾斜和扶持。要继续探索适合我县发展的立体型农业新路子, 同时结合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要求, 每年实施若干个生态重点工程, 实现经济与生态的良性互动, 在发展中不断提升我县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四是实施农村沼气工程建设, 提高农村居民环境质量。沼气建设项目既能解决畜禽的污染, 又能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并且经济成本低、投资见效快, 容易为广大农村群众所接受, 非常适合在我县农村地区推广。经处理的畜禽粪尿还是很好的有机肥源, 可以用于农田种植肥料。要大力推广“猪—沼—树”、“猪—沼—果”等生产模式, 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做足农村沼气建设的文章。

(2) 深入开展宣传教育, 增强农村环境保护意识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 要有效解决我县农村环境问题, 关键要进一步增强农村群众的环境意识。一是要通过多种形式, 大力宣传农村环境保护中的好做法, 好经验, 通过示范带动, 形成“比环境、争先进”、“以环境优为模范, 以生态好为榜样”的浓厚氛围。用典型事例说明农村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 以身边的例子引导、教育广大农村群众, 逐步普及环境安全卫生有关知识, 不断提高大家的生态环境意识, 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的观念, 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农村家园。以广播电视, 宣传标语等形式, 广泛宣传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积极引导农民树立长远观念,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不因经济贫困而树乱砍、水乱截, 沙乱挖, 不因眼前利益而破坏、毁坏农村自然生态环境, 培养良好的生产和生活习惯, 自觉地维护和建设良好的农村环境。动员广大农村进行改水改厕, 通过开展“文明示范村”、“环境示范村”等活动, 不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3) 整合各类政策资源, 加快农村环境设施建设

近年来, 中央、省、市各级对“三农问题”越来越重视,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要在各方面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的政策扶持和资金倾斜。要紧紧抓住眼下加强农村环境建设的有利契机, 合理规划村镇建设和产业布局, 整合各类政策资源, 突破农村环境基础建设的资金“瓶颈”制约, 结合“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 “万里清水河道整治工程”, 以及“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实施, 在中心镇、中心村以及基础条件相对薄弱、环境问题相对突出的自然村, 加大环境设施的投入力度, 促进农村环境条件的改善。

要大力推进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 在广大农村设立垃圾箱, 实行垃圾定点堆放、定时搬运或进行无害化处理;在乡镇政府所在地或主要中心村要建立垃圾中转站, 定期清运到县城垃圾填埋场处理;要积极开展农村污水治理试点工作和示范推广。结合我县农村实际, 要广泛开展改水、改厕、改栏行动, 综合处理畜禽粪尿和生活污水;充分利用农村溪流、水田的生态环境调节功能, 结合农村景观建设, 开展清淤保洁和生态养殖, 恢复农村生态循环系统;对农村新规划区, 还要加强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高起点建设现代人居环境。

(4) 建立农村环境管理机制, 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我县农村环境整治能否取得成效, 最终取决于长效科学的环境管理, 关键在于建立和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要在乡村两级分别建立农村环境整治领导小组, 切实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农办系统要牵头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协调, 建设部门要负责指导、管理和具体工作落实。宣传、环保、农业、卫生等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 齐心协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必须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 调动村民参与环境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制定村规民约, 严禁乱倒垃圾、乱放养牲畜的行为, 要广泛开展农村“文明庭院”评比和“门前三包”, 设立农村保洁员加强农村环境监督管理, 依靠村级组织和群众的自身力量, 不断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美好家园。

要建立并形成对农村环境设施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适当收取一定数量和比例的专项排污费用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 有条件的农村可以征收一定的垃圾处置费和污水处理费, 人口聚集的中心村还可以探索市场化投入运作模式, 有条件的行政村应当加强环境设施投入, 县政府可以考虑建立农村环境建设专项资金, 形成“上级争取一点, 县财政投入一点、市场运作一点”的投入格局。要切实加强对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 实施“以奖以补”政策, 对成效明显的要进行公开表彰和奖励。农村地区在新引进企业和项目的同时, 要认真落实环境污染治理技术措施, 切实防止农村新污染源的产生。

参考文献

[1]赵铮红, 潘毅.浙江省农村生态环境现状与保护对策[J].能源工程.2001 (06) :48-49

[2]刘国光.论中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J].当代生态农业.2000 (21) :20-22

[3]高尚宾.大力发展生态农村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生态学报.1998 (02) :246-248

[4]濮小英.浙江省农村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及其保护对策[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7 (02) :33-36

关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思考 篇3

关键词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生活环境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5--02

目前,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农村环境的污染治理问题十分严峻,刻不容缓。因此,有效治理农村环境污染,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还原农村美好生态环境,是当前农村工作中的一大重点,也是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的有效举措。

1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宣传力度不够,一些农村地区的居民环境污染治理意识比较淡薄,特别是在部分山区。目前,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处于初级阶段,不少群众对这一问题普遍不予重视,生活习惯在短时期内难以更改,自主性参与环境污染治理意识较差[1]。其次,家畜家禽养殖较多,污染比较严重,一些农村地区在养殖家畜家禽时,直接将养殖产生的废水排放到沟渠中,严重污染生活环境,并且导致水体加剧富营养化,甚至导致水体黑臭的情况。再次,村容村貌环境污染治理效果不明显,部分集镇与村庄结合部环境比较差,并且问题严重[2]。在农村中,普遍存在垃圾站内的垃圾没有及时清理,道路两侧存在大量的垃圾和废品等问题,这些都是由于环境污染治理管理不到位所致。最后,长效运行管理机制尚未健全,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中,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而由于大部分乡镇资金有限,财力薄弱,长效运营经费难以维持,影响环境污染治理的顺利开展与执行[3]。

2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有效方法

2.1 政府部门需要做好表率

对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首先需要加大对其重视程度,提升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而政府部门就需要做好表率工作,起带头作用,特别是基层部门需要重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要集中精力,进行专门保护与管理。为此,可以成立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小组,然后由政府分管领导组织,以环保部门和农业部门为主,建设、经贸、工商、计划和财政等部门互相配合,在领导部门下,成立专门办公室,负责调查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具体情况和具体现状,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长效计划,全面贯彻落实开展实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并且这一重点工作要实施地方政府领导责任制,并且与其政绩挂钩,增强落实力度,有效治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2.2 要加大宣传与培训力度

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可运用加大宣传与培训力度的方法提高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政府有关部门可以组织开展一些培训或辅导活动,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环境保护意识的指导与培训。政府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来进行宣传,如电台、广播和报纸等,大力向农村居民宣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环保意识与生活方式。同时,加强对农民科普培训与教育,不断提升广大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为治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地方政府增加资金投入

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需要耗费一定的资金,不仅需要人力支持,还需要一定的物力与财力支持。所以,各级地方政府需要增大财政投入,加强对农村环境保护设施的构建与完善,并且提升环境污染治理水平与技术。同时,各地地方政府需要将环境保护纳入财政预算的刚性支出内容,并根据需求适时调整或增加投入,加大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经费支持,建立和完善必要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对于农村生活环境中垃圾的收集与统一处理要全面贯彻实施与落实,有效开展农村废水的治理,解决家畜、家禽养殖业的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水污染问题。另外,要引导社会资金用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的使用,不断完善企业、社会和政府的投资融资机制,为其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从根本上保证环保基础设施的构建与完善,并且保证其有效使用和运行,全面解决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问题。

2.4 完善农村环境保护制定

要想全面解决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还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在治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时,由于环境污染点多面广,情况较为特殊,比较复杂,在治理过程中状况比较多,纯粹的环境保护专项治理无法从根据上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因此,需要加强对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将农村环境污染并入法律法规频道,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有法可用。

3 结语

现阶段,我国的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是一项周期长、见效慢、投资大的系统性工程,而加强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对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来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因此,各级政府部门要切实落实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并且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联起手来,共同治理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为广大农村居民构建一个良好的生活与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臧延云,吕志敏. 农村环境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3):239.

[2]李鹏晓.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策略与治理体系构建分析[J].科技传播,2014(17):93,89.

[3]胡敬.环境公平视野下我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对策[J].商,2013(18):390-391.

关于农村环境污染情况调查报告 篇4

鲁甸县龙头山中心小学曹德权

调查时间:2011年8月

调查地点:鲁甸县龙头山镇龙井村

调查对象:受污染者

调查人:曹德权

调查内容:农村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口头采访

调查目的: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农村环境污染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使

之日益完善,服务于民,使被污环境得到改善。

调查步骤:1.拟定问卷

2.发放问卷,口头采访。

3.回收问卷,分析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一,目前农村的环境状况

近几年来,我县广大农村在党的方针政策的正确指导下,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农村产业进一步调整,农业现代化水平,产业化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农村经济持续增长,环境有了大的改变。到2006年,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了31.8平方米,比1999年增加10平方米,新建、改建公路1264公里,建设沼气池1万个,打深水井28眼,解决了28个村群众的饮水问题。2000年以来,全县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近300平方公开i,全县绿化面积不断加大,森林覆盖率达到26℅,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今年,县委、县政府把流域,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作为环保的重中之重,加强环境整治力度,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强力推进综合整治工作,但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距我县建设新农村的基本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尤为突出的是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是一部分地区空气污浊,粉尘含量高,群众难以呼吸到新鲜空气,特别是居住在大工厂附近的群众。第二是一些地区土壤质量下降,水土流失未得到有效控制,有机质含量不高,肥力下降;部分土壤受到污染,重金属含量超标,1

2005年来,我县耕地面积为16万多公顷,其中,几污染面积为2200多公顷,占耕地面积的0.77%。第三是有些地区水质较差,群众饮水不安全。第四是部分地区生态受到严重破坏。一些企业在开采资源过程中,忽视环境保护,致使一些地方出现塌方、裂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导致水土流失,植被受到破坏。第五是村镇规划不到位,村容村貌脏乱差现象特别严重。

二、我县现在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一)城市农村转移,加速了环境污染进程。在我县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污染向农业转移,城市污染向乡村转移的趋势比较明显。一是污染型企业向乡村转移。二是城市部分污水和工业废水的超标排放。三是城市垃圾在近郊农村堆积,造成周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二)重点污染区域、行业,加重了环境污染。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采取了 “一控双达标”、关停“五小”等大规模的污染治理行动,但由于乡镇企业发展迅速以及产业结构等原因,乡镇企业的污染仍然在加重。新兴煤矿场,昊丰水泥厂、副达造纸厂等这些重点污染区域和污染行业。这些污染区域和行业中的企业大部分规模化程度低,设备简陋,能耗系数高,环保投入不足,“三废”排放量大,加剧了这些地区的环境污染。

(三)重发展轻环保的思想,导致了环境污染。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一些基层干部缺乏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意识,对保护环境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存在严重的重发展轻环保思想。有的领导片面追求经济发展,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发展工业,以污染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环保工作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缺乏实际行动,一些企业和农民缺乏环保意识,不能用环保理念维护自己的家园,更不能规范自身的行为,为了获取自身利益,不惜污染环境。

(四)村镇建设缺乏科学规划,加剧了环境污染,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和农村聚集点规模迅速扩大,由于一些领导存在重建设轻规划的短视行为,造成绝大多数村镇缺乏长远、整体规划,有的虽有规划,但缺乏环境影响评估,我县80%以上的村镇建设至今仍处于无政府状态。以致形成“有新房无新村”的反差现象。

三、加强农村环境整治的几点建议。

在城市显著改善的今天,农村环境问题相比而言越发突出,无论是从改善

我县总体环境质量的需要,还是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需要考虑,都必须重视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因此,对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大村镇规划和实施力度,从设施和制度上解决污染。我县应把

生态村镇建设作为衡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指标,做好村

镇生态规划。在规划中要把农村环保设施建设纳入到公共建设。

按照农村现实条件,分布实施,首先要从解决垃圾和污水处理入

手,加快个村镇的污水处理建设。建立“村收集,镇运输,县处

理”的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家里农村卫生保洁制度,抓好生态文

明村试点,逐步推开。

(二)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从思想上重视污染。要借中央建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东风,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和我县农村工作的实际,要采取多种

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宣传环境保护法规,环境保护科学知识等,使人人都了解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危害性,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三)加大环境管理和治理力度,从重点污染源着手治理污染。一是严

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强化新污染防治。二是要积极开展治理违

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严格查处各种环境违法行为。

三是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管理可逐步推行集中治理,综合利用模式

“种养平衡区域一体化”。四是要加快城市污水和垃圾的有效处

理。加快治理排污企业,关停城郊农村私设垃圾场,阻断城市污

水向农村转移途径。

(四)制定农村环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依法防治污染。我国的环境保

护法,农业法等有关法律对农业环境的保护予以规定,但由于它

们比较原则,针对性不强,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操作和有效实施,我县应结合本地实际,出台相关地方性法规,使农村的环境保护

工作真正纳入法制轨道。

总之,在保护农村环境中,要从农村实际出发,发挥好政策引导,法律督导作用,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好农民的主体作用。同时要组织,协调社会各个方面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为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提

关于农村环境调查报告 篇5

网点支付系统使用等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于后:

一、我行营业网点现状

我行现有营业网点六个,分别分布于双河、高兴、溪口、庆华等四个行政镇,覆盖我市40%的行政区。涉农网点占我行网点总数的100%。营业网点全部开通了abis系统、联网核查系统、网内往来系统、电子验印(支票影像)系统,覆盖率达100%。目前,我行各营业网点所有业务经办均使用abis应用系统办理,对须联网核查的业务(账户开立、大额转移支付、挂失、电子银行)均能登陆联网核查系统。

但是,营业网点面积狭小,全行六个网点中,营业面积不足100平米的两个。装修陈旧,自助设备少,全行atm仅三台,pos六户。与现代商业银行的要求相差尚远。

二、账户开立及使用情况

据调查,我行现有营业网点六个,所有营业网点均开通了abis系统、联网核查系统、网内往来系统、电子验印(支票影像)系统,且使用正常,覆盖率达100%。现有涉农单位银行结算账户131户(其中:基本账户91户、一般账户20户、专用账户19户、临时账户1户),个人银行结户截止零八年底仅75579户,网均户数为12596户。

涉农账户活动程度不高。据统计,零八年全辖日均业务量仅2000笔,二零零八年四季度拓展的金穗惠农卡业务,发卡1865张,到年末余额仅为50万,户均存款余额为268元。

三、支付结算工具的使用

据调查,目前我行获得的财政转移支付仅计划生育扶贫奖一项业务,全共计827户,全部采用活期存折方式。在支付工具的使用上农村地区客户(单位及个人),绝大多数偏好现金存取,使用现金结算方式,全辖六个网点,单位账户(基本账户)91户,代发职工工资的单位只有六户,其它单位发职工工资都使用现金。据统计,零八年我行日均现金收付量达1662万,非现金结算交易日均为130万,仅占交易额的8%,占交易笔数的3.3%.个别网点尤其突出,如我行溪口营业所,单位银行结算账户仅20个,日均非现金结算业务31笔,业务量占比为11%;其它多采用现金结算方式,日均现金收付达316万。

近年来虽然多方努力,加大了银行卡发行,增加了持卡客户群体,但客户对卡务其它功能(如:网银、电话银行、pos消费等)使用少;广大客户对非现金结算方式认知程度 不高。以银行卡为例,卡业务交易日均达1780笔,卡消费日均为6.3笔,占比0.4%,转账交易日均为107笔,占比6%,银行卡交易额日均为789万,卡消费日均为2.4万,占比0.03%.卡转账额日均9.7万,占比为1.2%.票据业务日均交易笔数为60笔,汇兑业务日均12笔,托收承付和委长收款业务基本上完全萎缩。atm、pos全部分布在双河城区,其它三个机构(高兴、溪口、庆华)自助设备为零。

四、支付系统使用情况

我行六个营业网点,全部开通了网内往来系统及支票影像系统,仅营业部加入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和同城票据交换。其它网点如:清溪路分理处、双河、高兴、溪口中、庆华营业所等未加大、小支付系统及同城票据交换是因其业务量小,上述五个机构共有单位结算账户三十五户,其中高兴仅四户,庆华仅三户,清溪路分理处一户。支付业务需求不大,且我行人员较少,除营业部外,其它网点人员配置为六人或七人,仅为基本业务需求人数,达不到联行业务专人专柜的规定,也不符合我行岗位设置中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原则。从风险控制角度看,往来业务历来为事故案件高发点,虽然近年通过系统改造,加强了系统内资金核对,但案件仍时有发生,集中往来业务处理,减少了风险防范点,有利于集中强化监管。从成本效益出发,减少资源占用,符合现代商业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除票据业务外,近年来,对非现金支付业务的新金融产品也加大了投入,在全辖所有机构开通了卡通兑业务、个人网银、企业网银、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功能。截止二00八年未,我行卡存量达65788张、网银个人客户达1732户,企业网银客户7户,电话银行617户,手机银行66户。

五、服务‘三农’的发展规划

为适应改制后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三农’,我行拟对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如下规划:

1.改造营业网点环境,加大现代设施投入

随着党的建设新农村政策的深入推进,乡镇原有的商业中心发生转移、变化。结合我行部份营

业网点营业面积狭小的实际情况,拟对高兴、溪口、庆华三个网点进行迁址购建,客户部门在进行充分可行性论证后,行成了书面报告,已上报上级行主管部门审批。

针对我行人员少、营业网点少,覆盖地域占比小(仅为我市行政区的40%)的特点,拟在二00九年增配自助设备atm两台,在城区的主要商业街、人口流动密集区设立离行式自助设备。新增

特约商户10户,为特约商户安装pos,有效改善客户用卡环境。

2.强化金融产品宣传、增强客户对我行金融产品功能了解,提高客户对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的认知度

强化自身业务产品宣传,让客户了解自身业务产品功能、掌握产品使用技术,努力提高客户对我行金融产品认知度,是现代企业巩固和拓展客户群体重要手段。我行拟定结合总行的“春天行动”、改制上市等有利时机首,强化我行现有金融产品的宣传。首先密切营业网点与当地党政的关系,利用当地党政的宣传平台,扩大我行金融产品的宣传面,其次,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如:广播电视、散发宣传资料、户外宣传广告、柜台宣传等)的宣传方式,全面提高广大客户对我行产品的认知度。

3.加大发卡力度,拓展新业务客户群体

针对我市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实际情况,加大银行卡的发行力度,使其在增量、存量上有较大突破,努力提高市场份额占有率,扩大卡业务的转账支付及消费交易量。

同时加大对企业网银、个人网银营销力度,提高非现金支付结算交易额度及业务量。拓展电子银行、电话银行、网银客户群,截止二00八年末,我行网银个人客户达1732户,企业网银客户7户,电话银行617户,手机银行66户,尚有较大拓展空间,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各种新金融产品不断推出。客户有了多种多样的选择,抢占新业务市场,拓展新业务,让新金融工具走入寻常百姓家,将极大地改变客户固有的支付方式,使支付结算方式多样化。使我行各种现代支付工具、系统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关于农村环境调查报告 篇6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党和政府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伴随着“基本国策”、伴随着新的世纪正迈着希望的脚步,作为地球村的重要成员,草木葱茏,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家园。地球是人类唯一居住的地方,人类要在地球上安居乐业,就要爱护地球,爱护大自然。

一、xxx环境的过去和现状

我记得小时候,家乡的小河水是清澈见底的,河里鱼虾成群结队,傍晚时分河里的水草上会有螃蟹停趴在上面,我们就这样一边捡着螃蟹,一边嬉戏,这里曾是我童年快乐的回忆。可是近年来小城镇的人口不断增加,鸡场、甲鱼场、洗澡堂污水等不断流向沟渠河塘,可是现在河道里满是废器、垃圾,由于垃圾的堆积,没有清理,河水变得臭气难闻,部分河里没有了鱼虾,更别说小孩嬉戏了。不仅仅在于河里,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是有是污染。今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天气也变得异常炎热,特别是在夏天令人难以接受。2011年江苏全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工作全面开展,我镇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现在全镇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善。

二、加大环境整治的力度和投入

对镇区和沿路各村加大了整治的力度,动用了多台次的挖掘和车辆,对镇区所有的沟边、河塘进行疏通和清理,对居民户的门前屋后的杂草杂物进行清除

但城镇建设费用很少,无力改变这种现状。通过调查发现造成家乡环境污染的原因有:

(一)、“白色污染”

1、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处置,垃圾没有实行分类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2、许多企业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白色垃圾没有科学地处理,放任自流。

3、我国现有的法律没有对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制定出过硬的相关法规。(幸好国家新出台了“禁塑令”,但效果还不显著。希望能有大的作为。)

4、尽管在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镇的口号下,我们的县城变得整洁得多,但是总的来讲,人们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滥用和随意乱倒塑料制品现象相当普遍。

(二)、森林遭受迫坏,水资源污染严重:

1、森林面积减少,除了一些自然因素外,还有就是认为造成的森林面积减少。人类大量开发森林资源,然而又没有及时的进行补进;

2、由于森林面积的减少,土壤变得松散,雨水下来,泥土冲进河道,造成河道,河水可以的道换新,形成污染;

3、森林减少,造成了水土流失问题;

(四)整治仍不彻底。在城区,鸡鸭屠宰点和烧肉摊点污染严重;花盆和盆景中烟头、纸屑较多;摊点商户占道经营较多;车辆乱停乱靠现象依然存在;牛皮癣仍然很多;向河道里倾倒垃圾依然严重,河水污浊。在乡镇街道,乱丢乱吐乱倒现象严重;农贸市场垃圾较多;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严重;小食店清洁卫生问题突出;存在重城镇轻农村、重干道公路沿线轻边远村社的现象;

部分乡镇对场镇和主要公路沿线外的村社还未开始环境整治。在农村,农户院坝散养家禽严重;柴草乱堆,垃圾乱倒较为普遍。

(五)设施不够完善。一是环卫设施数量不够多,尤其是垃圾池、垃圾桶、果皮箱、垃圾清运车、路灯、人行道板等环卫设施配套不足,破损严重;二是部分设施布置不合理,有的修(洗、停)车场、水果市场、畜禽交易市场布局不合理,造成市场交易秩序混乱,影响市容市貌;有的垃圾池设置、垃圾桶摆放位置不合理,造成新的环境污染和视觉污染。

(六)、交通工具(、车辆、轮船、飞机等)废气和噪音音;

(七)、使用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物质的农田灌溉后流出的水。

(八)、废水、废渣

【境污染的危害】

人类要拥有健康的身体,就必须要拥有健康的生活环境。环境污染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吸入有害的气体,影响呼吸,影响健康;“白色污染”的危害有:

1、视觉危害,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对破坏了市容景观。如散落在自然环境、街头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飞舞或悬挂枝头的超薄塑料袋,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

2、潜在危害:

(1)、塑料地膜废弃物在土壤中大面积残留,长期积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2)、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废弃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食后,会导致动物死亡。

(3)、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废弃物质量轻、体积大,很难处理。如果将它们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分解。

(4)、部分的塑料含有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装的材料,这样对人体的健康不利。

【保护环境的措施】

通过调查的了解到: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所以保护环境应该是全社会的行为。激起全镇人民保护环境的义务。虽然家乡现在在的环境状况不是很乐观,但是我们镇人民政府、镇党委,正在努力进行环境保护的工程: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向老百姓宣传环境保护,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等;在镇人民政府、镇党委的努力下,作为这片土地主人的我们,更应该努力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爱护它,保护它,从手上的事做起,不乱扔、乱折、乱吐;从身边的是做起,共同把我们的家乡建成美好的家园。

【总结】

通过这次调查活动,我们了解到: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每当大风刮起时,空中就弥漫着黄色的粉尘,有时在空中还飞舞着白色塑料袋。使人们出门十分狼狈。因此,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改变这种状况,光靠环卫工人的努力是

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提高我们大家的环保意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所以保护环境应该是全社会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把“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牢记心中!

关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思考 篇7

1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 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 宣传力度不够, 一些农村地区的居民环境污染治理意识比较淡薄, 特别是在部分山区。目前,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处于初级阶段, 不少群众对这一问题普遍不予重视, 生活习惯在短时期内难以更改, 自主性参与环境污染治理意识较差[1]。其次, 家畜家禽养殖较多, 污染比较严重, 一些农村地区在养殖家畜家禽时, 直接将养殖产生的废水排放到沟渠中, 严重污染生活环境, 并且导致水体加剧富营养化, 甚至导致水体黑臭的情况。再次, 村容村貌环境污染治理效果不明显, 部分集镇与村庄结合部环境比较差, 并且问题严重[2]。在农村中, 普遍存在垃圾站内的垃圾没有及时清理, 道路两侧存在大量的垃圾和废品等问题, 这些都是由于环境污染治理管理不到位所致。最后, 长效运行管理机制尚未健全, 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中, 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 而由于大部分乡镇资金有限, 财力薄弱, 长效运营经费难以维持, 影响环境污染治理的顺利开展与执行[3]。

2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有效方法

2.1 政府部门需要做好表率

对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 首先需要加大对其重视程度, 提升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而政府部门就需要做好表率工作, 起带头作用, 特别是基层部门需要重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 要集中精力, 进行专门保护与管理。为此, 可以成立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小组, 然后由政府分管领导组织, 以环保部门和农业部门为主, 建设、经贸、工商、计划和财政等部门互相配合, 在领导部门下, 成立专门办公室, 负责调查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具体情况和具体现状, 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长效计划, 全面贯彻落实开展实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 并且这一重点工作要实施地方政府领导责任制, 并且与其政绩挂钩, 增强落实力度, 有效治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2.2 要加大宣传与培训力度

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 可运用加大宣传与培训力度的方法提高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政府有关部门可以组织开展一些培训或辅导活动, 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环境保护意识的指导与培训。政府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来进行宣传, 如电台、广播和报纸等, 大力向农村居民宣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环保意识与生活方式。同时, 加强对农民科普培训与教育, 不断提升广大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为治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地方政府增加资金投入

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 需要耗费一定的资金, 不仅需要人力支持, 还需要一定的物力与财力支持。所以, 各级地方政府需要增大财政投入, 加强对农村环境保护设施的构建与完善, 并且提升环境污染治理水平与技术。同时, 各地地方政府需要将环境保护纳入财政预算的刚性支出内容, 并根据需求适时调整或增加投入, 加大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经费支持, 建立和完善必要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 对于农村生活环境中垃圾的收集与统一处理要全面贯彻实施与落实, 有效开展农村废水的治理, 解决家畜、家禽养殖业的环境污染问题, 特别是水污染问题。另外, 要引导社会资金用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的使用, 不断完善企业、社会和政府的投资融资机制, 为其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 从根本上保证环保基础设施的构建与完善, 并且保证其有效使用和运行, 全面解决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问题。

2.4 完善农村环境保护制定

要想全面解决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 还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加大执法力度。在治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时, 由于环境污染点多面广, 情况较为特殊, 比较复杂, 在治理过程中状况比较多, 纯粹的环境保护专项治理无法从根据上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因此, 需要加强对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将农村环境污染并入法律法规频道,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有法可依, 有规可循, 有法可用。

3 结语

现阶段, 我国的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是一项周期长、见效慢、投资大的系统性工程, 而加强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 对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来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因此, 各级政府部门要切实落实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 并且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 联起手来, 共同治理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为广大农村居民构建一个良好的生活与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臧延云, 吕志敏.农村环境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5 (3) :239.

[2]李鹏晓.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策略与治理体系构建分析[J].科技传播, 2014 (17) :93, 89.

关于农村环境调查报告 篇8

关键词:环境;能源;沼气;混凝土渗漏;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S21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6-0143-1

1 农村环境治理的整体设施到实施

农村环境保护治理主要包括:农村清洁能源、农村改厕、村屯环境治理。发展农村沼气,对于开发新型清洁能源、缓解国家能源压力、促进环境建设,治理农村“脏乱差”,改善人居环境、保护林草植被、维持生态平衡等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在宣传手段上,强化宣传培训,建立农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长效运行机制。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手段,是推进节能减排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

2 农村能源的整体分析

秸秆的综合利用是目前农村能源的一大主要问题。大多数农民进行焚烧,严重地污染环境,我们要以教育为主,利用途径广泛宣传,让大家充分认识到焚烧的危害性和利用的重要性。一是用作农机肥,二是用作工业原料,三是用作育姑机料,四是用作动物饲料。农村清洁能源的主要工程之一是农村沼气池工程。将农厕、畜禽舍建在沼气池上,实现粪便自流入内,通过发酵所产生的沼气作为农户的优质燃料,沼液和沼渣作为优质有机肥料,使农村畜禽养殖的畜粪逐步实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环境卫生条件,可以节省大量薪柴,减少森林植被破坏,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农村沼气具有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利用改善农民家居环境和农村的卫生状况,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3 村沼气建设中防水混凝土渗漏分析

农村沼气池的建设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渗漏问题,所以在沼气池建设中,防水混凝土渗漏分析非常重要。在现代建筑工程建造中,建筑物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主要结构形式。混凝土结构具有强度高、刚度大、可塑性、耐久性以及较好经济等特点,同时又具有抗渗防水性能,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防水混凝土要真正起到防水作用,除混凝土本身具有较高的密实性、抗渗性以外,还要求混凝土施工完毕后不开裂,特别是不能产生贯穿裂缝。因此,要真正起到防漏水的功能,必须找出所有可能产生渗漏的原因:

3.1 设置不规范

混凝土的抗渗性是用抗渗等级(p)或渗透系数来表示的。抗渗等级是以28d龄期的标准试件,按标准试验方法进行试验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力来确定,如果抗渗等级的确定值偏低,将是混凝土渗漏的致命因素。主要预防措施: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不能小于p6,且考虑到农村各地分部不同,土质不同,施工条件比实验室差,所以,抗渗压力还应比设计要求相应提高0.2mpa。

3.2 材料不合标

防水混凝土的防水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结构主体防水和细部构造防水。主要预防措施:水灰比:适宜的水灰比应为0.45-0.55之间,这样可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渗性及适宜的和易性,配制普通抗渗混凝土的水泥,要求抗水性好,泌水性小,水化热低并具有一定的抗侵蚀性。普通硅酸盐水泥,早期强度增长快,泌水性好,干缩性较小,但抗水性和抗酸盐侵蚀能力较差。矿渣硅酸盐水泥,水化热度低,抗硫酸盐侵蚀能力好,但泌水性较大,抗渗性差。因此,普通防水混泥土应优先采用硅酸盐水泥,而矿渣水泥在采取相应措施的情况下,(掺高效减水剂)也可使用。砂率宜为35-40%,且砂宜用中砂,石子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掺加引气剂或减水剂等外加剂,其品种和掺和量应经过试验确定。

3.3 措施不合理

如果施工缝、变形缝、后浇带、穿墙管、埋设件等细部构造的防水措施不合理,将会造成这些部位出现所谓“十缝九漏”的现象。主要预防措施:防水混凝土应该连续浇灌,宜少留施工缝;变形缝、后浇带的防水处理与施工缝相似,后浇带宜采用掺有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

3.4 管理不善

由于混凝土的抗拉性能对混凝土本身的均质是非常敏感的,如果混凝土均质较性差,其内部会出现应力集中,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抗拉性能而产生裂缝。所以在混凝土搅拌、运输过程中,都要加强管理,如果混凝土在浇筑时不能严格控制下料高度,加强振捣等,就会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主要预防措施:防水混凝土拌和物必须采用机械搅拌,时间不应小于2分钟,当掺有外加剂时,应根据外加剂的技术要求来确定时间;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过程中如果出现离析现象,必须进行二次搅拌;必须采用高频机械捣密实,应不漏振、欠振。

3.5 混凝土裂缝

根据产生原因不同,裂缝可分为四类:混凝土早期裂缝、温度和收缩裂缝及外荷载引起的裂缝和结构基础不合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这些裂缝将对混凝土的渗漏造成严重影响。主要预防措施:选用干缩值较小、早期强度较高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严格控制水灰比;浇注混凝土之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均匀湿透;改善混凝土的搅拌加工工艺;掺入UEA膨胀剂;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合适的收缩缝;及时覆盖塑料薄膜或潮湿草垫;对松软土、填土地基在施工前应进行必要的夯实和加固。防水混凝土的渗漏预防,需要设计、施工、监理全方位、全过程管理,任何环节都不能松懈。

上一篇:超市盘点盈亏分析报告下一篇:2.项目工会劳动保护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