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结构的科学设计

2024-10-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课堂教学结构的科学设计(精选11篇)

课堂教学结构的科学设计 篇1

山东淄博教研室 特级教师 王玉强

至今还忘不了与耿文超一起在成都上课的日子。那是初春的成都,那是大气而充满文化蕴藉的成都,我们在武侯祠的古松下追慕前贤,我们在都江堰的离堆上眺望滚滚流水。也许是我们晕染了这片圣土的灵气,我们的课——耿文超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荣获了由中语会主办的全国国学课堂大赛高中组唯一一个特等奖。

关于课堂教学评选,我是这样认识的。大赛就是大赛,它不是平常课的描摹,也不是个性课的展现,更不是探索课、争议课的由头,它是语文教学艺术与教研深度的比赛,是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益的课堂教学艺术的展示。它的要求很高,不管是教师的语言素养要高,课堂驾驭的水平要高,学生的积极状态要好,更重要的是课堂的设计要科学合理,要贴近学生学习的实际,贴近学习的具体文本,或读,或导,或讨论,或点评,一堂课尽量不要有过多的失误,要给学生或者听课的老师一种艺术的享受。

耿文超的课为何出类拔萃?为何深得与会者的青睐?我想从这节课出发,谈谈如何上好优质课。

一、清晰的整体的科学设计

课堂教学的框架结构很重要,整体的设计要自然、清晰、简明。设计要凸显由易到难、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原则。要有梯度,有递进感,有一浪高过一浪的状态,要凸显几个让人值得回味的亮点。要尽量把有关整体设计的内容在屏幕上展示出来,一是学生明白要干什么,二是听课的教师也非常清楚。耿文超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这样整体设计的:

(一)浅味——认知文本

解决了三个问题:

1、读准字音

2、读通文义

3、初步把握感情基调

(二)品味——鉴赏特色

提问:作者是如何传情达意的?(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三)深味——体悟韵味

小组讨论:对比鉴赏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分析两首词在思想感情上的不同。

(四)拓展延伸

提问:历史上你还知道哪些类似于辛弃疾这样的英雄人物,并说出他们的一两句名言。这个设计的主线就是“浅味——品味——深味——拓展”。从整体看这样设计是很简洁、明了的,注重了选修课的特点。

二、蕴藉而精悍的精彩导入

导入,看起来很简单,但真正落实起来并不简单。导入的要求就是简明、生动,不节外生枝,不占太多时间。耿文超是这样导入的:

同学们,作家梁衡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不平凡的经历也成就了辛弃疾独特的词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去领略他词作的魅力!

这个导入表面看是比较简单,但他注意了引用,借用梁衡的话来展示对词人的评价。同时,也给学生一个阅读想像较大的空间。这也说明教师在准备这一节课时参阅了若干资料,从教师本身就深入到了作者的精神思想之中了。再就是“教学目标”的确定。一节课一定要有教学目标,并且要实用而简明。我觉得教学目标一定不要超过两个。一个可以确定在诵读或涵泳语言上;一个可以确定在把握细节上与体味情感。

在这里,我要说说“教学目标”设置的一些现象。有一些年青教师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方面比较混乱。现象有二:一是设置的目标太多太大,根本完不成。二是按“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这三方面设置教学目标。这是根本没有读懂新课程理念的原因,要知道这三者是一个整体,千万不要把三维目标割裂开来。三维目标是课程标准的目标,太大了,你一定要根据三维目标,来确定这节课的小目标。

三、整体感知要落实到诵读上

所谓整体感知,就是从整体的角度,对全文有一个概括的认知。一般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概括文本的内容,说说你对文本的初步认知;二是通过诵读来体味文本的含义。可以采用朗诵、概括内容或提问的方式等等。当然还可以有其他的一些角度。耿文超讲的是诗歌,就采用了诵读的方式,先让学生说说不懂的地方,再让学生读课文。要注意三个方面:读准字音;把不理解的词义画出来;初步把握感情基调。他的课堂是如何引导的呢?我们看看一段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读这首词,你最初的感受是怎样的? 生1:悲凉。

生2:挺悲伤,也很悲愤。

师:两个同学都谈到了“悲”,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到的?

生3:我觉得这首词是通过几个典型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悲凉之情的。师:通过意象传情是一种比较含蓄的抒情方式,我们再找一找词中有没有直接抒发感情的句子?

生4:献愁供恨。生5:忧愁风雨。生6:揾英雄泪

师:同学们找的非常准确,那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这么悲伤呢? 生7:他壮志难酬,报国无门。

师:很好,只有知人论世,我们才能更准确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认为本词的感情基调是“悲”,悲的原因是“报国无门”。下面我再找一个同学读一遍这首词,看能不能读出些感情。

在这里,老师不是把诵读硬加给学生,而是循循善诱,层层剥笋。但在很多的赛课里面,整体感知的环节都被教师有意无意的忽略了。有的根本没有这个环节,有的只是蜻蜓点水,这就没有了基本的教学铺垫,对后一环节讨论探究起不到引领作用了。

四、讨论探究,是一堂课的主体

真正的课堂讨论与探究,是一个亮点,更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与主体。如果设计的问题自然、巧妙、扎实、有力度、有张力,就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了。有些赛课,一味为了讨论探究,抛出的问题就是“你喜欢哪一段,说说理由”,“你喜欢哪一句,鉴赏一下”,“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等等,不一而足。弄得课堂支离破碎,颠三倒四。到底如何设计讨论探究这个重要环节呢?

我觉得,如果是文言文或较难的古代诗歌,就要通过段落的讲解,边读,边分析,边品味。如《氓》《归去来兮辞》《赤壁赋》《春江花月夜》《滕王阁序》《兰亭集序》这些文本,你能用“你喜欢哪一段”“你喜欢哪一句”来探究剖析吗?如果讨论探究,可以在每一段不同的教授方法上作文章。如果这一段是教师串讲,要把重点语句、本段含义与学生一起分析;而下一段可以通过诵读理解,突出重点语句;而再下一段则可以通过学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来引导领会。所以,讨论探究要根据文本的不同来确定教学方法的。而耿文超上的课文是一篇简短的诗词,他的设计就十分巧妙。他是这样设计探究讨论的:

提问:作者是如何传情达意的?(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出示:鉴赏的一般环节——内容→手法→感情

小组讨论、发言,教师引导总结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

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而不采用一句一句串讲的形式?为什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回答的模板?这是不是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新课标理念讲究“自主、合作、探究”,我们要给学生一片自己学习的空间,于是就采用了这种“主问题”的探究方式。为何要给学生提供鉴赏的环节?我觉得,教师有必要规范学生鉴赏的答题路径。如果教师在高二还采用放羊式的教学方法,学生何时学到规范的古诗鉴赏的方法?

我们从学生的回答中看到了学习的效果:

生:我们组找的是“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这一句,这句是说他把当年用过的刀剑看了一遍,却不能上战场杀敌,只能无奈的拍打着栏杆,因为没有人理解他的心情,体现了他的郁闷之情。

生:我们组讨论的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这一句。这一句主要是写夕阳将要西沉,孤雁时时哀鸣,传到了赏心亭,作者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把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寄托于孤雁和落日上,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

你看学生这两段文字,有原句,有分析,还有表达手法,有对作者感情的把握,这也证明了适当的“方法”的引领,是带领学生迅速学会学习的捷径。

特级教师顾德希说,当代文学理论有了一个巨大的转变,就是从以前重视“作家”的用意,转变为重视“读者”的感受了。这是当代文学理论的巨大贡献。而本课让学生说话,让“读者”展现自己的见解也吻合了这一观点。从学生的答案中,我们就看到了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认识是深刻的,角度是多面的。在这里不仅仅在于调动了学生的思维,还在于让学生从文本中找出依据,进而领会文本。教师还在于引领学生认真诵读文本。如果学生读不出相应的情感来,还要再读一遍来体会。让大家一起讨论,甚至展开争论,让文本说话,让学生的智慧说话。这就展示了一个真实的课堂,一个真实的学生的本真,这才是活跃的精彩的生成的课堂,这也是新课程新理念之所在。

五、有意介入,是一堂课的亮点

讨论探究,也不仅仅在于学生自由的寻觅、思考,还在于教师重点参与与适时引领。我要说,教师也要有意介入。一篇优秀作品为什么能选入教材?为什么一篇经典文章千古成诵?就是因为其内容、其写法、其文采都文质兼美,都经得起时空的锤炼。所以,教师要对文本进行深入的探究挖掘,然后提出自己的带有个性化的设计。

很多教师在上公开课时,为了提高亮点,往往增加多媒体的画面,增加音乐配音,提升文本之外的效应,而真正的亮点,我觉得应该是教材本身,在于对教材深度的把握与思考。而耿文超是如何有意介入的呢?他在学生自我鉴赏的同时,也适时地增加问题的深度理解。师:这个同学分析的不错,那你觉得这句中哪几个字,最能体现作者的感情? 生:看,拍

师:为什么这两个字最能表达这种感情呢?

生:“吴钩”本来是在战场上杀敌的,却只能“看”,所以心中有一种愁。师:对,李贺有诗云: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辛弃疾自己也说过: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但在这里只能是无奈的看一眼。

生:我觉得这个“拍”字更能表现出作者不能上战场杀敌的无奈。师:为什么?

生:“拍”是很郁闷,很无奈,很愤怒的一种体现。

师:很好,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这里讲的就是“炼字”的妙处,刚才我们分析的“看”和“拍”能表现出什么境界呢?我们通过读,再来体会一下。

这就是一个教师有意介入的细节,关注了诗歌鉴赏的练字指导,就是要读出、理解、表达出练字背后的情感。耿文超说,“炼字”是诗歌鉴赏题中常常涉及到的题型,也是理解诗歌的一个关键点,引导学生关注“炼字”,教给他们“炼字”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这样的设计,既增强了文本挖掘的深度,也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亮色。教师的有意介入,是一种预设,更是一种深入,一种理性的升华。有意介入,确实能引起学生的兴致,更能为课堂增彩。

六、对比深化,让一堂课叠现高潮

当然,一堂课的高潮可能有很多,有从主题角度设计的,有从作者身世角度设计的,而巧妙的对比设计可能更容易把课堂推向高潮。而本堂课就采用了与苏轼的词对比烘托的办法。设计是这样的:

小组讨论:对比鉴赏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分析两首词在思想感情上的不同。

耿文超的教案设计是这样表述的:通过对比鉴赏,结合苏轼和辛弃疾两人不同的经历,引导学生总结出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首词不是简单的悲凉或豪放,而更多了一层悲壮!

教师还援引了作家梁衡《把栏杆拍遍》中的一段话:

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时隔千年,让我们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辛词比其他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能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遍地哭诉,一次次地表白。当他再也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

这是一堂选修课,所以从辛弃疾延伸到苏轼来对比鉴赏,很符合本课的意境。同样是豪放派词人,为何有不同的风格呢?这要通过介绍人物的身世、理解文本、体味感情才能深味的。

读,是一堂语文课的魂。就是要反复读,重点读,带着感情去读。在这里反复诵读,就体味出了辛弃疾心底的悲壮情怀,激荡起了学生纯洁本真的心灵,达到作者、读者与文本的心灵共鸣与思想融合。

七、适度的拓展,是语文学习的外延

教学一篇文章,拓展是常见的。拓展的角度、范畴很多,可以是内容的拓展,也可以是写作的拓展;可以是引领课外读书的拓展,也可以是片段训练的拓展。这节课是如何拓展呢?

提问:历史上你还知道哪些类似于辛弃疾这样的英雄人物,并说出他们的一两句名言。这个设计要引导学生学会类比举例。耿文超也说,一方面开拓学生的视野,积累素材,另一方面,通过举例加深对这种中国传统的“忠义”文化的理解,增强对学生爱国主义和道德情操的教育。最后教师的总结也掷地有声,使这节课有了一个圆满的豹尾:

中国文人独有的忠勇文化演绎出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千古绝唱:岳飞“怒发冲冠,仰天长啸”,却仍旧高唱“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陆游一面慨叹着“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一面又希冀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哪怕文天祥身陷囹圄,辛弃疾只能“醉里挑灯看剑”,林则徐发配伊犁,但他们的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了 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绝唱,却演绎成了时代的最强音!因为他们心中都刻着四个大字“精忠报国!”

课堂教学结构的科学设计 篇2

基于这一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结构做了很大的调整, 不按照一般教材的逻辑结构, 从西方领导理论的历史演变、中国传统领导智慧、领导本质、领导环境、领导体制、领导沟通、领导决策、领导者素质、领导职能与职责、领导方法与艺术、领导效绩与领导力开发等内容进行讲解, 这一结构设计的内容广泛, 系统性强, 但理论知识过多, 缺乏与实践的必要结合, 知识点面面俱到缺乏特色和重点, 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本课程的教学结构和内容重新设计后, 结合课时量和课程性质的不同, 将课程内容重点分为5至7个专题进行教学。

一、课程引入部分

课程引入部分以3至4个成功组织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组织成功的因素; 以设计的问题, 例如: “成功的领导者是天生的, 还是后天习得的?”引导学生对优秀领导者的特点进行讨论, 进而导入领导科学课程的性质、领导的内涵、成功领导的要素等概念。

二、领导科学经典理论专题

这一专题分为3个大的部分。第一部分, 是特质论理论部分, 重点讲述德鲁克的“五项主要习惯”和“大五人格模型”, 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补充“黑暗面人格”方面的内容; 第二部分, 是行为论理论部分, 重点讲述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 “领导四分图”以及勒温的“领导作风”理论。在讲述麦格雷戈的X及Y理论时, 以人性的4个假设及相应不同的管理思想和方式为主线, 管理学专业的学生可以在这里补充霍桑试验以及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等相关基础专业知识; 第三部分, 是权变理论, 重点讲述菲德勒的“领导权变模式理论”, 戴文斯教授的“路径—目标理论”及“认知资源理论”。通过这一专题的讲解, 将西方领导科学理论中最为经典的研究成果按理论发展逻辑进行集中展现, 并相应补充专题涉及到的重要的相关基础知识。

三、领导者与被领导专题

本专题分为两个大的部分。第一部分, 是领导者部分, 领导者的含义、分类、权力产生的方式、领导者的责任等内容, 在这里可以拓展知识柯林斯的“五级领导模型”以及权力获得的路径。领导者素质是重要内容, 在这里可以补充情商以及气质类型等相关知识, 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第二部分, 是被领导者部分, 被领导者的角色特点、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互动的方式等, 在这里可以补充罗伯特E. 凯利的“追随者风格”理论。

四、领导团队专题

首先, 是理解团队的含义和特点, 通过一群人和团队不同特点的比较, 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团队的特性; 其次, 是团队设计要素, 从任务结构、群体边界、规范和权威4个方面分解团队设计中需要注意的条件和问题; 再次, 是团队发展阶段内容, 这一内容是本专题的重点, 通过对团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思考在团队发展的不同阶段应该做好什么样的准备, 遇到团队发展中的问题应该如何处理; 最后一部分, 是解决团队冲突的方式, 冲突是团队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冲突, 并会运用合理的方式解决冲突。

五、授权专题

首先, 通过分析需要授权的原因, 引导学生理解授权的含义和必要性;其次, 重点分析成功授权的五要素, 通过对信息、知识、自主决定、工作意义和奖励五个要素的分析, 使学生对如何成功授权有了较为全面和感性的认识; 最后, 是授权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结合实践中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授权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手段。

六、激励专题

第一部分, 是对内部激励和外部激励两个重要概念的理解, 认识传统激励机制和现代激励机制的本质区别; 第二部分, 是激励理论, 这一部分是本专题的重点,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戴维·麦克莱兰的“习惯性需求理论”、奥尔德佛的“ERG ( 生存—相互关系—成长) 理论”以及公平理论和加强激励理论等, 通过理论讲解与案例结合, 使学生能够理解这些理论的基本含义和具体应用; 第三部分, 是本专题的难点, 理解激励中的个体差异, 包括个人成就导向、价值观等影响因素。

七、领导决策专题

这一专题可以作为管理学专业学生的讲解内容。首先, 是领导决策的含义和分类, 包括基本决策理论的介绍; 其次, 是本专题的重点内容, 领导决策的程序和方法, 其中对于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以及不确定型决策的具体方法进行详细讲解, 使学生能够理解并会解决实际问题, 在这里可以补充德尔菲法以及波士顿矩阵分析法的介绍, 扩充学生的知识面; 再次, 是群体决策问题, 这一内容是本专题的难点, 主要分析群体决策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八、组织文化专题

首先, 是对组织文化内涵和组织文化作用的理解, 对这一问题的理解非常重要, 重点解释组织文化由观念层、制度行为层和器物层构成的组织文化结构图; 其次, 是关于组织文化的影响因素以及群体价值观对组织文化的影响, 这一部分是重点讲解的内容, 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对组织文化产生影响的内外环境要素; 最后, 是组织文化的构建问题, 也是本专题的难点问题, 以组织文化构建的理论步骤为基础,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 启发学生对现代组织中组织文化建设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本课程教学内容和结构的重新设计以专题的方式, 针对领导科学课程中重要而富有实践性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将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手段与相关背景知识进行有效结合, 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有效解决课时少, 课程内容过于宽泛和抽象, 学生基础背景知识缺乏等现实问题, 而且锻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最终实现提升学生的领导力和综合素质的教学目的。

通过4年的教学实践改革, 重新设计的教学内容和结构, 获得了学生的好评。通过问卷调查, 95% 的学生认为, 更喜欢以专题的方式进行课堂学习; 90% 的民族学生能够基本理解领导科学课程中涉及的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 90% 的学生认为通过课程的学习, 增强了自信, 渴望有机会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摘要:领导科学课程, 不仅具有理论的综合性, 而且更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为了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领导力和综合素质的教学目的, 本课程通过4年的教学改革, 重新设计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结构, 在教学实践中获得了学生的好评。

关键词:领导科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结构,设计

参考文献

[1]乔恩.L皮尔斯.领导者与领导过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2]理查德L.哈格斯.领导学在实践中提升领导力.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课堂教学结构的科学设计 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原则;人性化;理念

前言

近年来,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性化设计、节能环保设计等设计理念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建筑结构设计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存在任何的不足都会影响到设计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到工程建设及后期的使用。因此,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时候必须从用户的需求出发,运用科学的设计理念,使建筑的使用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才能更好的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快速的发展。

一、建筑结构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1合理性的原则

合理性原则是建筑设计当中应遵循尊重客观规律,不可以只凭自己主观的感受来进行盲目的追求自己心目的空中楼阁,需要根据当前的技术条件、材料成本以及经济合理的多方面的实际因素,只有深入的了解当下自己实际拥有的且实际能办到和实现的目标,避免盲目的追求形式主义和唯美主义,这样才是真正符合合理性原则的人性化设计。

1.2功能性的原则

功能性原则主要就是说的建筑设计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使得建筑的使用者在今后的使用过程中能够明显的体会到必要的享受,这也是当前建筑设计的一个最为主要的要求,而要想达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之前要事先了解使用者的主要用途和需求,然后针对这种需求进行设计。

1.3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是当前我们在各个行业都比较提倡的一个原则,在建筑设计中也应该体现出必要的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优先考虑人的关系,始终把人的利益放在首位,以人的需求为第一要素。

1.4形式美原则

建筑设计作为设计的一种必然对于美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尤其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美的要求也正在不断的上升着,这就给我们的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得我们的设计变得更为美观也成为了当前诸多设计师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与此同时,人们对于美的要求和审美观念也正在呈现出一种复杂化和多样化,但是我们详细分析的话还是存在着一些形式美的共性的,这些共性就是当前人们都比较喜欢的一种共同点,比如对称性和韵律感我想是不会有人感到讨厌的,这也就可以成为我们设计的主要组成成分。

1.5个性化原则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于个性化的追求也正在愈演愈烈,因此,为了迎合人们的这一需求建筑设计过程中也应该体现出个性化的原则,只有如此才能够获得用户的喜欢,多年来的建筑设计表明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充分采用个性化的设计手段是极有必要的,也是可以实现的,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建筑施工水平的提高更是给我们的建筑个性化设计提供了实现的可能性,也加快了建筑设计个性化发展的进程,使得建筑设计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更加符合人们的需求。

二、建筑结构设计的科学理念

我国的建筑结构设计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建筑设计工作者们应该充分的分析这种不足产生的原因,然后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弥补,结合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来看,在建筑设计中采用科学的理念能够有利于建筑设计的快速发展,因此应该坚持科学的设计理念,以促进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强我国科学理念下的建筑设计水平。

2.1 人性化设计

人性化设计更多考虑的是人的行为习惯、人体的生理结构、人的心理需求况、思维方式等等,在保证建筑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对建筑结构进行优化,给人们创造更加舒适的环境。

人性化设计是建立在对人的心理与生理需求充值尊重与满足的基础之上的,所体现的是一种人性的关怀,是将技术、艺术与人性充分结合在一起,实现建筑结构良好的功能、并且富于美感、充满情趣与活力。比如在某住宅小区室内结构设计中,为了合理的利用居住空间,采取了内置壁柜的设计方案,既满足了使用者对空间的需求,又节省了建造费用,这也是一种人性化设计的体现。

2.2技术和人才的共同进步

科学理念下的建筑结构设计的发展有赖于技术和人才的发展,技术和人才作为支撑建筑结构设计发展的两大助力确实应该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只有建筑设计相关技术和人才具备了一定的实力才能够最终促进建筑结构设计的发展。在建筑结构设计的技术层面上,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已经表明了在相关技术上取得的进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水平和效率,尤其是在建筑设计的准确性上有很强的促进作用,比如CAD技术的应用就充分的证明了这一点;另外,建筑结构设计是离不开设计人员的参与的,因此,要想提高科学理念下的建筑结构设计水平也必须首先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相关人员的水平,只有相关人员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和技巧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整体水平。

2.3自然环境与设计的融合理念

在建筑结构的设计过程中我们还不得不考虑一点问题,那就是关于自然环境的保护和适宜问题,在这一点上我们需要考虑的有两点:(1)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主要是要使建筑设计体现出环保节能的效果,例如某大型酒店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通过对建筑场地环境监测数据分析,然后模拟出一个风环境,将此因素考虑进设计方案当中,依据风场规律对窗墙比进行控制,并对建筑不同立面制定了不同的外窗形式,同时为了减少噪声的影响,对遮阳反光板、外窗朝向与形式进行了研究设计;(2)因地制宜,因地制宜主要是指应用当地的一些自然条件进行相关的建筑设计,通过合理的开发利用这些资源来减少其他能源的使用,进而既节约了成本又具备了当地特色,一举两得。

三、结束语

总之,在中国目前的建筑结构的设计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但是我相信只要遵循必要的建筑设计原则,然后在科学理念的引导下必然能够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良娃,曾鹏.参数化建筑设计中美学观念的演变[J].新建筑,2013(02).

课堂教学结构的科学设计 篇4

一、欣赏图片,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过:“桥梁是一种自古有之,最普通而又最特殊的建筑物。”可见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也有很多很多接触桥的机会。展示孩子们带来的各种桥的图片,比较后一起学习新课。

生:(齐声回答:好)板书课题:《桥的形状和结构》

二、探究新课 1.各种各样的拱桥

师:现在,老师为大家搜集了一些桥的图片,请同学们一起来分享一下这些:最普通而又最特殊的建筑物的图片。大家请看大屏幕。

生:(每个学生都用期盼的眼光来看着大屏幕)

生:(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大屏幕,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桥梁时,不时发出惊叹声:哇,真美;哇,这些桥的结构真特别。

师:从大家的表情、赞叹声,老师知道大家都能感受到了桥这一最普通而又最特殊的建筑物给我们带来的美的享受。那同学们你们又都见过什么样的桥?对于高科技的现代桥梁你们又有多少了解呢?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随后在班上汇报,好吗?

生:好!

师:(巡视学生讨论的情况)

师:那个同学能介绍一下你们小组都交流了见过什么样的桥。生:南京长江大桥 生:赵州桥

生:我们的鹤伴桥、青岛栈桥

师:好!真了不起,你们小组观察、思考都非常认真仔细,请大家给他们掌声表扬一下。

师:为了让我们更好地对桥进行研究,老师根据这个小组对桥结构不同的发现,把它们分两类:一类拱桥;另一类拉索桥。

(板书:拱桥

拉索桥)2.观察比较,实验探究

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拱桥吧!(课件出示:拱桥的图片)

师:这些拱桥,它们都有一个拱形,人们都喜欢把它们称作美丽的彩虹。

师:请同学们观察比较这些拱桥,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提示:可以从拱桥的结构、材料、桥面和桥拱位置等方面比较)生:我认为这些拱桥的虽然它们的结构有点不同,但是它们的受力方式却是一样,都是桥拱在受力。

生:我看到第一幅图中的拱桥,它的桥拱在桥面下面,就想它应该是桥拱在把桥面托起来的,也就是只有桥拱在用力;而第四幅图中的拱桥,它的桥拱是在桥面之上的,而且桥面两端又各有一个大桥墩支撑着,我就想这座桥,就不止是桥拱在受力,桥墩也在受力,把桥面给托起来的。

师:为了更好地让大家体会“拱桥受力”这一原理,老师安排了让大家做一个小实验。(明确要求: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听老师的指挥)

师:分发实验材料

师:课件出示实验的步骤和做法 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不仅思维敏锐,动手操作的能力也非常棒!哪位同学说一说在实验过程中,你想到了什么。

生:当我拿着木片的两端往中间压的时候,感觉到了有一种往外的推力,越靠中间这股力越大。

生:老师,我也感觉到了,当我一松开手的时候,竹片会马上弹开,恢复原样。

生:当我用线把压弯的木片的两端绑紧后,这个弓形就不会再往回弹,两端也不再有往外的推力了。

生:当我把木片两端绑好后用力压这个“弓”的上方时,却不能把它压下去。

师:这也是学习科学课的一种好方法,希望同学们能保持下去。小结:大家刚才说的都很正确,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面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产生的向外的推力。桥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紧,还增加了桥面的抗弯能力;桥拱在桥面下方时,当拱足不动时,桥拱也就形成了一种承托力,把桥面托了起来。

三、认识钢索桥

师:古人在藤蔓得到了启示,做成了吊桥,后来又建造出了铁索桥。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已用钢索建造出了跨度达千米以上的拉索桥啦。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钢索大桥的优美身姿吧!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拉索桥的结构怎么样?

(提示: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钢索起什么作用?桥塔起什么作用?)

生:看图思考

师:看看哪位同学的观察力最敏锐。能回答些这些问题 生:我观察后,发现拉索桥通常由桥塔、桥面、钢索组成的;钢索起到了拉起桥面、承重的作用;桥塔则起到了支承钢索的作用。

师: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拉索桥的特点,现在让我们模拟做一个拉索桥。

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验操作过程遇到的问题 师:拉索桥和拱桥不同之处在于拉索桥是靠钢索往后的拉力把桥面给“吊”起来的,拉力越大承载力也就越大。

师:我们一起来进行一个比赛,看看哪个小组做的拉索桥载重最多。

生:(表现得非常兴奋,他们有的操作,有的出谋划策)整个课堂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生:刚才,老师都讲过了,拉索桥的钢索的拉力越大,承载力也就越大。我们就根据这一原理,在实验过程中作了以下调整:加粗了绳子;加大了拉力。这样我们小组的拉索桥就载书最多了。

师:其实在建造现代的拉索桥时,工程师们早以注意到这一秘密了,跨度越长,载重量越大的拉索桥,他们都会相应地加粗钢索,加巩桥塔以提高桥的承载能力。请大家一起看看书本上有关江阴大桥的资料。

四、课外延伸,巩固拓展

杠杆的科学教学设计 篇5

一、教学内容分析

《杠杆的科学》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中的第二课时。本课专门引导学生认识杠杆,是认识杠杆、轮轴、滑轮及斜面等几类简单机械中的一部分。它分为两部分:

1、认识杠杆;

2、研究杠杆的秘密。其中第二个活动是重点,活动选择了杠杆尺作为研究材料,采用实验的方法,让学生经历运用杠杆尺开展实验研究活动,通过观察、实验、记录,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来认识杠杆省力与不省力的规律,并在探究中认识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性,发展学生利用数据来说明问题的能力。本课教材的安排正体现“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育理念,教科书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杠杆的工作规律,而是要求学生观察、实验、记录、分析等,这就为学生的合作探究活动提供了开放的探究空间,有利于学生自由地、创造性地展开活动,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得以提高。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在生活中,学生使用工具来完成一些事情的经历也是很多的,这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经验的积累。在学习本课前,通过前一节课《使用工具》的学习,学生在使用工具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已经初步认识了什么是简单机械,但学生可能并不清楚或者没有思考过这些工具的工作原理。本课教材利用杠杆类工具在生活中运用最广泛、最直观的撬棍撬木箱的情景引入本节课的研究,学生有类似的生活经历,利于学生观察并引发思考。书中示意图对杠杆的用力点、支点、阻力点较直观,很清晰。两个活动安排有梯度。一是认识杠杆,先由撬棍引入杠杆的概念,然后分析杠杆的三个重要位置,接着引导学生分析了压水井的压杆、跷跷板工作时发挥作用的位置,并标出它们作为杠杆的三个点的位置,而后利用书中的图,对于身边的常用工具进行观察、分析,使学生对杠杆类工具有初步的认识能力。二是研究杠杆的秘密,在有了以上的基础后,利用杠杆尺研究杠杆工作的原理就十分容易了。学生通过实验,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杠杆工作的规律也就水到渠成。

三、设计思想

《科学课程标准》提出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育理念。因此,小学科学课堂应以探究为基础,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不断激发学生的活力,引导他们理解、认识、探索、发现,促进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本课的教学设计由生活入手,巧设疑问,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尽早进入学习状态。接着由学生的发言自然地引出撬棍和杠杆的概念,通过观察、寻找杠杆的三要素,从而初步认识了杠杆,通过辨别变形杠杆和寻找生活中的杠杆,加深对杠杆的认识。然后通过认识杠杆尺、调试杠杆尺、分组实验、统计数据、分析数据等系列活动,得出杠杆省力与费力的规律。最后通过“长短不同的两根杠杆撬石头”的讨论,进一步加深对杠杆省力与费力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应用科学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水平。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杠杆有三个点: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2)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3)利用杠杆解决身边的事情。

2、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且意识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整理数据,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

教学难点:(1)杠杆在生活中的变形应用;(2)能从众多看似杂乱的数据中,通过分析整理,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

六、学具准备

给每组学生准备:杠杆尺、钩码一盒、实验记录表

给全班学生准备:撬棍撬石头的图片、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给教师准备:课件。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设疑引入

1.如果遇到大石头挡在路中央,你有什么办法把它移开吗? 学生思考,发表自己的做法。

设计意图:由生活入手,巧设疑问,激发兴趣,容易进入学习状态。

(二)、认识杠杆 1.引出概念:

(从学生的描述中引出)像这样的棍子人们叫它撬棍,把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让学生认识撬棍和杠杆。2.认识杠杆的三要素:

(1)出示撬棍(课件展示撬棍的使用过程)。

(2)师生归纳:杠杆三要素---用力点、支点、阻力点。找一找在图中的位置。

学生观察,寻找,汇报。3.认识变形杠杆:

出示摇水装置和跷跷板,思考:它们也是杠杆,三个点在什么位置? 学生观察、思考、交流杠杆的三个点。

4.辨别:出示羊角锤、老虎钳、剪刀、天平、锥子和擀面棍等。它们是杠杆吗?为什么? 学生思考、辨别。

5.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工具也属于杠杆? 学生交流,设计意图:从撬棍形式的杠杆到生活中变形、组合后的杠杆,有助于学生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其他形式的应用。

(三)、研究杠杆的秘密 1.认识杠杆尺:

出示杠杆尺,问:它是杠杆吗?找一找支点,观察一下,它还有什么特点。学生观察描述。2.调试杠杆尺:

在两端相同的位置挂相同的钩码。

讨论:什么样的情况能说明用杠杆做事能省力,什么样的情况下不能省力?在试验中应该收集哪些数据来说明问题? 学生尝试。分组讨论交流。3.分组实验。

学生实验,自主决定两端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只在左右各选一个位置挂钩码)。当杠杆尺静止不动时(用力的一端刚好将重物一端撬起来),要把杠杆尺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记录下来。4.统计数据,汇报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杠杆尺开展实验研究,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杠杆是省力还是不省力与它的三个点之间的距离有关,并在探究中认识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性,发展利用数据来说明问题的能力。5.分析数据,得出规律。

师生共同讨论,分析数据,交流结果,得出规律。

(1)用力点距支点远,阻力点距支点近,这种杠杆是省力杠杆。(2)用力点距支点近,阻力点距支点远,这种杠杆是费力杠杆。

(3)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距支点距离,这种杠杆是不省力也不费杠杆。

6.思考:我们是按怎样的方法步骤收集数据的?哪种方法更合理? 设计意图:认识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性,发现利用数据来说明问题的能力。

(四)、拓展延伸

出示长短不同的两根杠杆撬石头的课件,讨论:用短的这根能撬动吗?为什么?要求:使用今天得到的实验数据来解释这个为题。

设计意图:加深对杠杆省力与费力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应用水平。

八、教学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做到科学与生活紧密结合。“从生活走向科学,让科学回归生活”,生活是科学教学取之不竭的资源库,也是一本学生具有亲身经历的活生生的教科书。在本教学设计中,教师由生活中常见问题“如果碰到大石头挡在路中央你有什么办法把它移开吗”入手,巧设疑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再从学生的讨论发言中顺势引出杠杆的科学概念;在认识了杠杆的三要素之后,让学生认识生活用具中的变形杠杆,出示部分生活工具让学生辨别是否属于杠杆,再到生活中找杠杆;在认识了杠杆的省力与费力的原理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这些活动充分利用了生活中的资源,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习。

如何优化设计小学科学的教学 篇6

以探究为核心的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已走过了好几个年头。我们科学老师都曾以满腔的热情、不懈的追求努力实践探究的理念,但是,有效性探究活动始终还是有争议。何为有效探究,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有效探究,有效探究活动包括哪些,我浅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有效备课。科学课与其他学科的备课有所不同。其他学科备好上课的内容外,就是备学生,而科学课除了这两样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那就是备好探究学具,缺少了探究的学具或准备的探究学具不充分,学生就很难进行有效的开展探究活动。例如在《各种各样的纸》一课中,如果教师只给学生准备各种不同纸质的纸,那学生就只能对纸张的表面现象进行看、闻、摸等简单的感官探究活动,而如果我们教师能更深入的备好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究学具,如火柴、水槽,勾码等让学生从烧,泡、拉等方面了解各种纸的更多的特性,那学生的探究就更具深层次,更有实效。

二、有效指导。这一层次要求教师对每一次的探究目标必须了解的一清二楚,学生要做什么,怎么做,教师在哪里需要提示,需要什么样的指导,甚至包括提出什么样的问题都要了如指掌。只有让学生尽可能的掌握探究的目的和方法,学生才能有事可做,有路可走,才不至于一堂课轰轰烈烈下来,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发现了什么问题都不懂。例如《蜗牛》一课,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提出观察的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后发现那些不经过观察是无法发现的问题,要和学生探讨具体的观察方法。如果观察了一节课,学生对蜗牛的理解还只是限于蜗牛身上有个壳,头上有一对角,爬过的地方留下白色的痕迹等这些表面的现象,那么可以说这节课的探究活动是彻底的失败,因为蜗牛的这些特性显而易见,根本不需要观察,凭人的直觉就可以发现这些特征,甚至有些学生不用亲身去看,凭自己的已有经验就可以获得这些知识,这样的话你的观察还有什么意义可言。

三、有效组织。有效的组织是开展探究活动的前提条件,探究活动过程的纪律,探究活动中小组成员的分工与协作,小组成员的组合等都需要教师精心的安排与组织。

科学使用导学案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篇7

一、导学案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中的应用

1. 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引导。

无论任何一门课程, 以人为本都是教育的基本理念内容。教师在编写和应用导学案的过程中, 应该注重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积极激发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 使学生主动爱上学习、参与学习、学会学习, 进而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各种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 保证学生课程学习成绩的提高。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引导内容, 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中多多讨论和确定一些适宜当前阶段和当前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 提出一些贴合当前学生年龄阶段思考的问题, 或者主动引导学生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相互结合,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保证导学案课程内容能够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注意力, 充分调动学生对于学习的参与兴趣和参与能力。

2. 加强对学生思考和怀疑能力的引导。

积极引导当前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 并在导学案的编辑和使用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思考及怀疑能力的培训。教会学生学习的内容固然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 但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和生活教学, 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综合发展的重要内容。教师应该根据当前学生的年龄阶段、性格性别及知识经历等一系列特点, 激发学生对于教学课程中部分内容的求知欲和怀疑精神, 培养学生“吾爱吾师, 更爱真理”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具体来讲, 教师可以在导学案编写与应用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 在课程教学结束之前或结束之后抛出能够激发学生思考能力的问题,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问题的思考、怀疑、辩论、总结过程中, 教会和引导学生运用多样的思维方式、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及全面看待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帮助学生在探索和怀疑中学会思考, 主动思考教师教学过程中讲授的内容, 真正的学会学习方法。

3. 加强对学生归纳问题能力的引导。

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授课内容进行规律性总结, 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教师整体授课过程中的精髓部分, 对整个授课过程起到画龙点睛作用。教师应在导学案编辑及使用中, 提前对授课内容中进行精炼、总结, 同时在实际课堂教学中, 展开由学生积极讨论与思考, 让学生为课堂授课内容总结归纳, 帮助学生积极展开对于当前课堂课程教学内容的总结。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自由思考和辩论来发现学生与教师对于教学方式中授课内容理解的方式及不同, 进一步发现自身在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采取针对性的优化措施, 同时还能启发学生自我思考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最后对学生起到正确引导作用, 帮助学生解决授课过程中对于教学内容理解的疑问。

4. 加强对学生学习内容与实践能力相互结合的引导。

实践能力应该是教师授课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 是对之前教师授课过程中学生对于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核查。教师应该在导学案编写和确定中提前准备好检查学生实践能力的环节及相关内容, 例如让学生以当前教学内容为基础, 创建一个相关的实践情境、让学生以当前教学内容的归纳为基础, 运用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去看待当前教学内容或者让学生将当前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互结合, 重新总结当前教学内容。总而言之, 教师应该利用导学案编写和教师集体的智慧力量来确定相关实践环节, 帮助学生更好体验教学内容, 具有更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结语

教师在导学案编写和应用过程中, 应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及动手实践三方面来进行自身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和改善, 积极研发导学案中的相关内容, 创建自身独有的教学风格, 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

摘要: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是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 对于教师全面、深刻地掌握教学过程中的内容讲解、举例示范、课前排练、课后总结、情境制造及调整课堂教学结构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对教材内容的思考等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笔者将科学使用导学案与课堂教学结构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切实科学的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导学案,课堂教学,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课堂教学结构的科学设计 篇8

如何使科学探究式学习简约有效

广西上林县白圩镇中心学校 黄燕宁

李伟臣老师在“基于课堂的小学科学探究学习教学设计”的专题讲座中概括出:小学科学课程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式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在小学科学课程中也需要采用其他形式的教学方法,如讲述、示范、观摩,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要使科学探究式学习简约有效,我认为主要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两方面着手。结合《杠杆的科学》的教学,谈谈我一些肤浅的认识。

学生的学:

1、引导学生动手实践,重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农村学校的教学,很多时候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是被动学习。自主、合作、探究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活动,能使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充分发挥,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式学习的机会,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探究,提供参与、讨论的机会,学生也在这样的环境中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在《杠杆的科学》实验教学时,判断这种杠杆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或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我放手给学生实验,收集每组三种不同情况的数据,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得出结论:在杠杆平衡的条件下,可以看挂的钩码数多少,如果用力点的钩码数少于阻力点的钩码数,就是省力杠杆;如果用力点的钩码数大于阻力点的钩码数,就是费力杠杆;如果两边钩码数相同,就是不省力也不费力。也可以改变与支点的距离,使省力、费力杠杆互变,使学生既掌握科学知识,又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2、探究学习不应止于课堂,培养学生大课堂观。教师引导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比如学生自己制作小杆秤,刚开始学生看着课本制作,无法称出物品的重量,我引导学生查资料、寻找原因,使学生的玩具称变成实用工具,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

教师的教:

1、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备好课不一定能上好课,不备课肯定上不好课。备好课不仅指教师备教学设计,明确某一节课的具体的教学目标,还要备实验器材。我备好《杠杆的科学》的教学设计,认为仪器室应该有杠杆尺,提前一天准备仪器,竟然没有!我连夜用泡沫条、纱线、铁钉和小夹子自己制作一把杠杆尺,第二天才不至于纸上谈兵。有了这次教训,我至少提前2天准备实验器材。

2、转变教师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将探究学习引入科学课堂。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内容,在以往的教学中,一般是教师简单地灌输知识,在有些学校由于实验器材限制,科学课程很难进行实验,有些应该是学生实验,也只是教师演示,这样的教学没有起到研究效果。在今后教学中,应将探究学习引入课堂,让学生和教师一起进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知识。

3、创设有效学习情境,简捷有趣地导入新课,设疑激趣,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课堂教学才能有效。我上《杠杆的科学》这一课,利用学生很喜欢的电视剧《神话》导入:同学们喜欢《神话》的哪个人物?大部分学生都说易小川。你们为什么喜欢他?有的说易小川聪明、有智慧;有的说易小川无所不能,没有困难能难得住他。我说:“同学们不用佩服易小川,只要你们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你们可以比易小川更聪明。”学生自信满满时,我出示易小川利用杠杆移动大鼎简笔画图:“易小川就是利用我们六年级《杠杆的科学》知识战胜了对手,同学们想不想了解它的奥秘?”“想!”学生在好奇心的指引下,开始积极的探究学习。

4、及时、多元地评价学生探究活动。小学学生学习的特点就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与鼓励。在科学学习探究活动中,教师应当及时、准确、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探究过程正确、有效果。这样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

小学科学《风的形成》教学设计 篇9

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建立一个新的科学概念,纠正错误的概念,丰富到完美的概念。在科学概念建设的同时,思想发展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理想状态是:在教学中,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思维)和科学概念的建设协调发展。

【教学内容】

风成形从河北版五年级科学书籍。本课程的教学是理解三年级空气和风的基础,探索自然世界风的形成,另一种了解热传递问题设计实验总结空气流形成了风。通过风筝和风车的对比,让学生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异和接触,方便学生对人工风自然风概念的建筑。二,探索

(一)怀疑

过渡:要看到原因,仔细看看视频(关于闪光灯)

1.视频,你观察到了什么?(学生解释视频人做什么,粗略地说,前后的状态火光)2.看这个视频,你想问什么?

(B)猜

谁可以尝试解释?(学生尝试解释)

(C)示范

1.分割生产铁平台,用绳子的一端用羽毛,另一端绑在铁平台上。下面有蜡烛。

老师:你观察了什么?让学生大胆猜测,如果蜡烛点亮了会发生什么?

点燃蜡烛引导学生观察。

老师:你观察了什么?

过渡:想找到答案,快速移动大脑

4.学生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完成研究的实验报告一部分。5.报告,展示,类交流。

6.ppt显示科学在线:孔明光小知识

据传说,在1700年前的三国时期,诸葛亮用竹条绑了一盏纸灯,在灯光下燃烧一束松树脂,灯光会飘起,挂在空中,用它来传达战斗信息。后来人称之为洞 光。这比热气球的外观早了近1500年。

你能解释一下洞的原理吗?(学生尝试解释原因)

【设计方案】

易于使用羽毛而不是教材在纸螺旋圈,更好地反射空气后向上运动的方向。一边的演示详细讲解,为学生们在小组实验后做示范。科学在线展示学生欣赏生命中科学知识的使用,可以感受到我们古老的人的智慧,并增强民族自豪感。

(B)探索两组(组实验)

过渡:使用刚刚发现的发现,让我们继续探索。

1.老师:加热的空气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流动吗?

引导学生科学猜测是基于。3.联系生活,试图了解。

【设计方案】

使学生体验到整个过程的结论,亲自参与选择和改进实验设备。让孩子们体验科学实验离我们不远,实验设备的采集也可以用来改变物品的形成。

过渡:想知道,双手去验证。但空气,看不见也摸了。如果你能给空气铸造颜色 的。这导致檀香在实验中的作用。

4.产生测试要求和预防措施。(特别是使用打火机点燃檀香方法和用湿巾擦干檀香)5.组实验,完成报告卡。6.报告交换。7.形成结论。

【设计方案】

对实验设备进行了一些细微的调整。如:实验盒用透明塑料瓶代替透明。尽管与玻璃相比,熔点低,但是对于具有一些实验技能的五岁儿童来说不是问题。在老师的示范实验和示范之前,能更好地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湿毛巾切换到湿纸巾,方便但也容易放出檀香。具体详细实验要求和温馨提醒,确保包实验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过渡:在实验室里,我们用一个小蜡烛吹风,谁会替换蜡烛的性质?(太阳)分部制作了一个微课视频来解释:在阳光的照射下,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这里出现了一些高温,有些地方低温。当温度高时,热空气上升;冷空气变低并且空气保持流动并且形成风。

三,知识的运用 解释散热器的安装位置。

【设计方案】

尝试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的共同现象,有利于让孩子们意识到科学在我们身边。增强科学,具有科学意识。

四,知识总结

谈论收获

五,知识发展

课堂教学结构的科学设计 篇10

“科学本质”到底是什么?不同的哲学流派有着不同的解释,并非几句话就能言明。然而需要着重强调的是“科学本质”不仅仅体现在科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有不同之处,更体现在科学方法、科学过程及科学精神有其独特之处。本文无意也无法罗列所有的科学本质特征,而且,有些能体现科学本质的特性如波普尔所强调的“证伪性”也很难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课堂中进行阐述。本文尝试选择一些有利于课堂教学设计的、又能体现科学本质的要素,把利用这些要素进行教学设计的课堂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出来,进行分析,以期对大家有些许启发。

一、寻找证据———科学知识的来源

“科学是以多样统一的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探究活动,是建立在证据和理性思维的基础上的。”[1]任何科学结论都需要有相应的证据来证实。生物真的是在不断地进化吗?马的化石就是一个强有力的证据;地球真的是圆形的吗?月食就是一个强有力的证据。科学是一门讲究证据的学科,在科学课堂教学中也可用寻找证据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养成用证据说话的思维习惯。

案例1《摩擦的利和弊》

在《摩擦的利和弊》教学设计中,教师往往先对摩擦进行分类,然后逐一讲解各类摩擦的特点,最后分析增大或减小摩擦的各种方法。整堂课的顺序就是教师讲解加适当实验。为突出科学的本质,我们可以要求学生设计实验寻找证据来设计课堂教学。

引入新课后,让学生通过寻找证据来研究固、液、气三者之间的摩擦问题。

(1)固体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当手在桌子上向后运动时,会感到有一个力在“拽”着手不让其运动,这就是证据,但不够明显,能否找到一个更易为大家接受的证据?这时可引导学生用毛刷在桌面上运动,毛会发生明显的弯曲。此实验不但表明固体间存在摩擦,而且也能说明摩擦力的方向问题。很明显这个证据较上一证据更能说明问题。

(2)固体与气体之间、固体与液体之间是否也存在摩擦?科学是讲究证据的学科,我们应有足够的证据来解释这些问题。证据可以在日常观察中所得,也可以通过设计实验而来。

(3)学生提出如和平号空间站碎片穿越大气层及陨石在大气中燃烧等证据来说明固体与气体之间存在着摩擦。这是平时阅读观察所得来的证据。对于固体与液体之间的摩擦,可让学生设计实验来提供证据。如让单摆分别在空气和液体中摆动看哪个单摆先停下来(如图1),从而得出固体与液体间也存在摩擦。

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考虑,上述案例主要是通过寻找证据作为线索来组织课堂教学的。由于需要解释说明新问题,因此需要以日常现象作为证据,对其进行分析得出其中的科学道理;需要设计新的实验来获得新的证据。在分析日常现象、设计实验的过程中,习得了新知识。这些知识并非因为教材中有才要学习,而是在解决科学问题需要获得新证据的过程中习得。因此,这些知识对学生而言是具有“意义“的。

可以用寻找证据方式来进行教学设计的教学内容有不少,如在《电阻》一节中,先让学生猜想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然后让学生设计实验,收集获取相关证据,最后分析证据弄清各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些课的共同特点是为了证明某项结论,必须用相应的证据来说话。在寻找证据的过程中,学生习得了科学知识,同时也习得了获取证据的方法、证据的种类等教材中没有明确指明的“隐性”知识。而分析证据能否支持假说、通过证据归纳推理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更是“灌输式”教学法所无法培养的能力。

二、科学对比———寻找对象间的异同

有些现象非常雷同,学生无法辨别其中的细微之处,这时就要用到对比法。对比法就是在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将各种事物加以比较,确定研究对象之间差异点和共同点、探寻事物之间内在规律的一种思维方法。各种科学现象和过程都可以通过对比来确定其差异点和共同点,为进一步抽象概括做好准备。对比法是认识客观事物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之一。

案例2光学复习

在上复习课时,教师往往是先对光学知识作一简单地罗列,然后再做一些巩固练习。用这种模式上课的教师其内在的基本假设是:复习就是对知识的再次回忆,遗忘了就由教师进行提醒,再次强化记忆。由此导致越是上复习课,越缺少“科学味”。以下是在光学复习课中利用对比方法进行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教师先出示两幅稍有差异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找出两图中的不同之处(如幼儿经常玩的找图中不同点的游戏),从而引导学生了解对比法,即找出不同事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然后在黑板上画出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的示意图,师生共同对比直线传播和反射、直线传播和折射的异同点,使他们能初步运用对比法来比较各知识点的异同。接着让学生自己结合光的反射、折射现象和反射定律、折射规律,来对比光的反射和折射这两部分内容,以列表的形式强调两者的异同。按照此思路再进行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对比、小孔成像和平面镜成像的对比以及实像和虚像的对比等复习。

上述案例的知识主线是光学基本知识,方法主线则是对比法。在相互对比的过程中,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发射、光的折射等本来独立的知识综合起来了,初步建构起光学的知识结构体系。通过这堂光学复习课,不但巩固了光学的知识,而且在实践中应用了“对比”这一科学方法,从而使得学生对“对比”方法的应用做到了然于胸。

当教材中有多个知识点,这些知识之间既有共同之处,又有显著差异时,我们可以利用对比进行教学设计。如在复习重力、弹力、摩擦力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对比的方法,分别对各种力的方向、作用点、大小进行比较,帮助学生建立统一的科学概念和知识结构。

对比仅是众多科学方法中的一种,分析、综合、类比、假说等均是科学研究的方法。我们也可以应用这些科学方法来设计课堂,如通过水流与电流、水压与电压的类比进行教学设计。教师应熟悉教材的知识体系,了解知识的来源,根据具体的知识选择不同的科学方法来设计体现科学本质的课堂教学。

三、建立模型———复杂世界的简化

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中,科学家往往利用模型来进行粗略的理论计算,解释研究对象的规律,作出科学的猜测。如原子结构模型、遗传物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地壳构造的板块模型等。通过这些模型,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然、理解自然。科学模型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以下是以建构模型来进行教学设计的案例。

案例3浮力复习课

在复习浮力知识时,往往要复习浮力的基本概念、浮力测量的方法、物体的沉浮条件、浮力的应用等等。如何把这些知识串联起来,避免各自为政呢?我们可以利用鸡蛋建立模型来组织课堂教学。

(1)同一个鸡蛋放在两种不同液体中(如图2 (1) (2) )。

让学生分析在这两个烧杯中鸡蛋浮力的大小。根据这个模型,就可以解决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的原理及轮船从河里驶向大海中沉浮的情况。

(2)两个大小不同鸡蛋沉入同种液体中,VA<VB(如图2 (3) )。

先让学生比较两个鸡蛋所受浮力的大小,用了什么原理?这个模型在生活中是否能找到应用实例?根据这个模型,学生就可以来分析汤圆熟了以后能浮起等问题。

(3)两个大小不同鸡蛋在同种液体中,mA<mB(如图2 (4) )。

用此模型可以解决远洋轮船上装卸货物时,船所受浮力大小的变化情况及潜水艇、沉船打捞等情况。

轮船、密度计、潜水艇及沉船打捞等这些千差万别的事物背后却有一个共同的知识基础———浮力。现象各有不同,其本质却是相同的。本案例中利用一只鸡蛋作为模型,把浮力的各个知识串联了起来,为我们分析浮力问题提供了思考的“样式”。“经典科学观”认为科学知识的本质之一就是“普遍性与抽象性”,“任何真正的科学认识都不应停留在某个特定对象或状态,而应由特殊上升到一般”[2]。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分析,认清现象中的本质特征和非本质特征,找出事物的共同本质,最后建立模型。在此过程中,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得以训练。

除上述浮力模型外,科学教材中还有如分子热运动、物态变化等内容也可以用建立模型的方法来组织教学。学生在对现象进行必要的简化,忽略次要因素,以突出主要矛盾的过程中,在模型不断地建立、演化、修正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建构过程,认识科学的本质。

四、解决问题———科学方法的应用

波普尔明确认为:“科学开始于问题,而不是开始于观察”,“正是问题才激励我们去学习、去发展我们的知识,去试验,去观察”[3]。问题与科学天生就是不可分离的。问题与人生也须臾不离。“提出问题并且试图琢磨其中的机理,是人类最基本的特征之一。而科学史讲述的正是不同的个人、团队和集体是如何对某些最基本的问题寻求解答的过程。例如,人类从何时开始想知道地球是由什么组成,它的形状是怎样的?他们如何寻找答案?他们设计了哪些方法来得到结论?这些方法好不好?从哪个环节开始,这种探究变成了科学?这又意味着什么?”[4]

案例4“白盒子的秘密”

这是一堂7年级科学测量一章的复习课,要在一堂课内把长度、体积、质量及科学探究复习一遍有较大的难度。以下呈现的是我们利用了“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思路进行的复习。

(1)老师手中有一些白盒子,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今天我想和同学们一起探究这个白盒子里面到底是什么。学生作出种种猜测。(在实际的探究中,复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要判断里面可能是水或牛奶,必须要有证据。教师出示小资料,告诉学生1毫升水及牛奶的质量,学生由此得到启示,要测出若干毫升的液体,测其质量。(由此来复习液体体积及液体质量的测量)

(3)出示一正方体小金属块,小资料告诉1cm3铁及铜的质量,要求判断是何种金属。(培养学生设计探究方案的能力及复习长度测量及固体质量测量等)

在解决“白盒子”中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完成了各项知识的学习(复习)。这些知识都是围绕问题的解决展开的,非教材规定、教师硬塞。琳达·达林-哈蒙德认为,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以探究为基础的三种“高效学习”方法之一。[5]在这个教学过程中,问题是学习的起点,终点是问题的解决,在起点和终点间的过程则是教学的重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精确表征问题,提出解释,寻求解决的着力点(科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等等。学生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为解决问题而获取知识,反过来,又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高层次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借此过程得到充分发展。

基于问题的教学设计中,我们需要寻找这样的“大问题”来设计课堂教学。如《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一节则可以指南针的制作为“大问题”来设计教学。用“大问题”来贯穿教学的始终,引导整个课堂。

要在科学课堂中体现科学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作为教师首先应认清科学的本质,教师自身的科学本质观必将影响其课堂教学行为。其次教师应具有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力,能根据科学的本质来设计课堂教学。对科学本质的教育有“隐性”和“显性”两条路径。有研究表明,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是一种认知性学习结果,应该被“显性”地教,而不是期望“在科学活动中通过一种渗透过程被同化”。[6]很显然,上述案例都是教师在对教学内容作出深入分析、正确认识科学本质的基础上,巧妙地以某一能显示科学本质的方面来作出的教学设计。这些案例中既有“显性”的特征,也有“隐性”的地方,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值得我们思考、借鉴,以期能开发出更多的能体现“科学本质”的课堂教学案例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科学 (7~9年级) 课程标准修订项目组.科学 (7~9年级) 课程标准, 2010.8.

[2]郑毓信.科学教育哲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6.5.

[3]波普尔.猜想与反驳[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9.

[4]雷·斯潘根贝格, 黛安娜·莫泽.科学的旅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11.

[5]琳达·达林-哈蒙德, 等.高效学习:我们所知道的理解性教学[M].冯锐, 等,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1.

中班科学教学设计《旋转的纸片》 篇11

中班科学教学设计《旋转的纸片》 活动背景

自从体育区有了各类民间体育玩具后,孩子们个个玩得不亦乐乎。在玩耍过程中,发现他们对转陀螺游戏情有独钟。于是便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发,生成了主题活动“有趣的转动”,并在科学区提供了各种形状的纸片和积木,让幼儿制作、探究。有趣的是,发现孩子们在制作、玩耍时,一般都会选择圆形的纸片制作陀螺,选择其他形状纸片的幼儿少之又少。其实,只要中心点确定正确,不管什么形状的纸片都能旋转起来,而且在旋转时都会呈现出圆形。为了使幼儿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得有关转动的感性经验,设计了“旋转的纸片”这一活动,旨在让幼儿在猜猜、做做、说说中探索、发现各种形状的纸片在快速转动时都会呈现出圆形,同时借助这一载体,使幼儿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活动目标

1.探究、发现各种形状的纸片在快速转动时都会呈现出圆形。2.在讨论、记录、交流中积累和提升有关转动的经验。

3.乐意针对问题作进一步的探究,体验愉快的情绪和探究的乐趣。活动准备

1.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纸片(中心有小孔)、可制作陀螺的塑料小棒、蜡笔等各若干。

2.实物投影仪。

3.猜测记录表人手一张。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探究兴趣

1.投影展示各种图形,幼儿观察讲述都有哪些图形和们玩转陀螺的游戏。2.请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什么形状的纸片比较适合做陀螺。

二、在做做、玩玩中发现圆形的纸片在转动时也是圆形的

1.提出制作与观察的要求:先选一张圆形的纸片把它做成陀螺玩一玩,看看它转动起来是怎样的。

2.幼儿制作、玩耍陀螺,引导幼儿观察陀螺转动起来是怎样的。3.请幼儿说一说陀螺转动起来是怎样的。

幼A:的陀螺转动起来是歪歪斜斜、摇摇摆摆的。

幼B:的陀螺先是慢慢的,后来越转越快,最后就停下来了。幼C:的圆形陀螺转起来也是圆形的。幼D:陀螺转动起来它的形状有点模糊。

(评:在这里,教师因势利导,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先选圆形的纸片制作陀螺,这样既有利于幼儿习得制作陀螺的方法,也有利于引导幼儿更多地关注陀螺在转动时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为下面的环节作好铺垫。)

三、在猜猜、试试、说说中发现不同形状的纸片在快速转动时都呈现出圆形 1.出示记录表,介绍记录方法: “问号”表示想一想,“小手”表示试一试。把们的猜想画在问号下面,等一会儿把尝试后的结果画在小手下面。

2让幼儿猜一猜三角形、椭园形、正方形的纸片转动起来是什么形状的,并把自己的猜想记录在表格中。

3.个别介绍自己的猜想。幼A:三角形转动起来是三角形、椭圆形转动起来是椭圆形、正方形转动起来是正方形,不会变的。

幼B:它们转动起来都会变成圆形。幼C:转动起来会变成花形。

幼D:正方形会变成圆形,三角形还是三角形.(评:“猜测与假设”有助于激活幼儿的思维。动手前先动脑,幼儿的思维会处于一种激活状态+这无疑对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这里,对幼儿的任何猜测都不作评价,而是留待他们在接下来的环节中,通过自己的操作来发现与验证。)4实验验证并记录结果。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不同形状的纸片在快速转动时是什么形状的,并把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5.表达与讲述。一方面请猜想与实验结果一致的幼儿进行交流,另一方面特意请刚才猜想错误的幼儿到上面来展示自己的验证结果,从而帮助幼儿自建构正确的知识。幼A:试下来发现三角形、椭圆形、正方形的纸片转动起来都是圆形的。幼B:猜对了,这些图形转动起来都是圆形的。

幼C:发现三角形转得很快很快的时候,当中是圆圆的,边上还有一圈花边呢!就像一个荷包蛋。

幼D:三角形不容易转起来的。

幼儿E它们在快要停下来的时候,就又回到原来的样子了。

(评幼儿在探究之后,都有一种表述的潜力’和倾向,通过对探究过程与结果的表达和交流,以及与同伴间相互的信息交换,孩子们不但建构了有关图形转动的正确知识。还在无形中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6.结合幼儿的讲述,教师简单小结。活动延伸

1请幼儿去活动区试试其他的物体在快速转动时,形状会发生什么变化。2在纸片上涂上美丽的颜色,在区域中观察、感知陀螺转动后色彩的变化。活动总评

本次活动中.教师将幼儿科学教育要实现的核心价值,从追求使幼儿掌握知识,转移到了使幼儿乐于探究解决问题、乐于获得知识、知道如何去获取知识,这些有益于幼儿终身发展的大目标上。

上一篇:求职职位写作方法下一篇:我学会了煮茶叶蛋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