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古城游记作文

2025-03-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阆中古城游记作文(精选9篇)

阆中古城游记作文 篇1

阆中古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坐落于美里的嘉陵江北面,它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整座古城以中天楼为中心,分别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延伸,中间还穿插了许多小街小巷,形成了一座别具特色的方形古城。

古城的街道是由凹凸不平的大石块铺成的,街道两旁,是古色古香的老房子。有院落、有商铺……院落里的人们休闲自在,有的在下棋,有的在树荫下乘凉,还有的坐在凳子上,悠闲地喝茶聊天,品味着古城独特的韵味。小商铺里,摆放着各种特色小吃和商品,店主在外面卖力地吆喝着,打出各种各样吸引眼球的广告。摆在外桌新鲜出炉的张飞牛肉,它的香味似乎有种特殊的魔力,能使经过商铺的人放慢脚步,垂涎欲滴。当地盛产的`保宁醋醋香飘逸在空气中,使整个古城浸泡在酸酸的香味里。

步入状元坊,便进入了古城东街。拐个弯,钻进东街里的一条小巷子,便来到了人山人海的文化广场。广场上热闹非凡,人们载歌载舞,个个脸上溢满了灿烂的笑容。有几个老爷爷在台上弹着各种稀奇古怪的老式乐器。两旁的人全围上来,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些从没见过的乐器。哐,对面一位老奶奶又把游客们的眼球吸引了过去,她用小棍子敲打着一个东西,那东西就发出好听的声音。尽管我们对这些乐器似懂非懂,但它们却承载着古城的悠久历史文化。

广场对面,是贡院。贡院,又称考棚,非常的大,而且严谨。贡院里面会是什么的样呢?以前是怎样考试的呢?……我的脑袋里冒出一个个问题的泡泡,又浮现出一串串考试的情景。

窜入古镇北街,就来到了文庙。文庙呈四合院,十分大气。迈入文庙大门,便可看见一座精美的白拱桥横跨在小池塘上。过了白色拱桥,便是棂星门,也称孔庙。跨入红漆大门,就是古时候的学堂了。两边是古人修学的厅堂,厅堂里摆放着课桌椅,桌面上放着文房四宝--纸、墨、笔、砚。学堂正中间供奉着圣人孔子雕像,让人们瞻仰。站在院落中间,闭上眼睛,耳边仿佛萦绕起了三经四书的朗朗书声。

出了孔庙,继续顺着小巷子走,就来到了西街。远远地,望见了一座气势森严的庙宇。再近一点,便看清楚了,原来是汉恒侯祠。汉桓侯祠,又称张飞庙,它布局严谨,构造别致,既雄伟壮观,又幽雅精美。门前,蹲着一尊威武的大狮子,彰显出千年张飞的威严气势。砰、砰,一个震耳欲聋的声音从背后响起。人们都好奇地转过头去,眼睛里充满了诧异。我转过身一看,不禁呆住了!这气势可真大,前后都有威严的武士护航,黑人张飞手持长矛,端坐在战车上,威风凛凛。在气势磅礴的敲锣打鼓声中,马队踏着整齐的步伐,渐渐远去了。人们依依不舍的收下了照相机,纷纷散开,各自寻找新的乐趣去了。

再往回走,就来到了中天古楼。这就是阆中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它高耸入云,仰起头来才能看见它的楼顶。中天楼有三层,一层叠着一层,一层比一层小,好似三层宝塔,矗立在古城中央,接受四方的仰望。

夜幕渐渐降临,沿着高高挂起灯笼的南街向下走,就来到了江边。徐徐的江风吹着我们的脸庞,凉飕飕的。小孩在桥上追逐打闹,大人在桥上仰望星空。呀,星星!不知谁大喊了一句,大家停止了嬉戏,向天空中望去:一盏盏徐徐升起的孔明灯,像点点繁星,飘在古城上空。它载着阆中古城的悠悠历史和人们的美好梦想,升上夜空。渐渐地,渐渐地,飘向远方……

四川阆中古城导游词 篇2

四川阆中古城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非常欢迎各位来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城阆中旅游,我是大家的导游,希望大家能随我一起畅游古城,度过愉快的一天。

阆中位于嘉陵江中游,四川西北部,全市幅员面积1878平方公里,全市人口90万左右,1986年由国务院批准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阆中是整个四川迄今为止保留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古城,和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我们中国的四大古城。阆中素有“阆苑仙境”、“嘉陵第一江山”的美誉,唐代诗人杜甫就在这里留下了“阆苑城南天下稀”的千古名句。

好了,说到这里,我们第一个要参观的景点张飞庙,马上就要到了。

张飞庙

我们所在的就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桓侯祠,俗称张飞庙,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的桓侯祠是明清时重建的四合庭院式古建筑群,占地5000多平方米,规模恢弘、建造精美。

张飞庙墓亭

这里是张飞的墓亭,大家可以看到这边墓亭亭柱上有一幅对联。上联是“随先主逐鹿中原,北征南战,地只西川称帝业”,意思是说张飞追随刘备一生征战,但实现统一全国的壮志未酬,英魂仍存有遗憾。下联是“剩残躯付诸荒冢,春去冬来,人犹千古吊忠魂”,意思是说张飞死后,此墓虽然只埋了无头之躯,但人们纪念其英勇的情怀千古不衰。

这墓亭下放的拱穴内,端坐的是张飞的武身像,大家仔细看一下这豹头环眼、燕颌虎须的猛张飞是不是和大家心目中的张飞有几分相似呢?这像前摆的盘龙石斗窝叫“长明灯”,据说,张飞在驻守阆中的时候,曹魏大将张合带领五万大军进攻巴西首府阆中,当时张飞手足不过万人,却依靠阆中人民的支持,以少胜多,大败张合,取得了保境安民的胜利。阆中人为感戴他的英勇,在其死后,特意选取最好的石头精工雕成这座“长明灯”。千百年来,每到清明时节,人们都要为张飞扫墓,给长明灯献油。

张飞庙大殿

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翘脚联运、气势不凡的敌万楼,“敌万”故名思议,就是说张飞有力敌万夫之勇的意思,楼的两边分别是文物展览厅和群塑厅,穿过这两个展厅,我们来到的就是张飞庙的大殿了。

大家可以首先从外观上观赏一下整个大殿的建筑风格,大殿为歇山式屋顶,砖雕拼合屋脊,屋檐下有题为“刚强直理”的金匾,这是清代果亲王亲自撰写的。走进大殿,中间端坐的那座两米多高、状貌威武的塑像,便是张飞了。也许大家觉得奇怪了,为什么这尊张飞塑像,是头戴王冠、身披锦袍呢?原来在清朝嘉庆年间,张飞被追封为“桓侯大帝”,殿上塑的便是他冠冕纹身的坐像了。左右两壁式岳飞草书的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更是将大殿烘托得一片威严、儒雅。

华光楼

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阆中古城的地标性建筑——华光楼。这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矗立于阆中城南、嘉陵江边,说到这阆中的楼阁,华光楼便是首当其冲、不得不提。历代到过阆中的文人墨客,无不以此楼为诗。华光楼在一大片古城居民区中拔地而起,气势恢宏,极富古典建筑的特色,素有“阆苑第一楼”的称号。

大家可以看到,华光楼的楼下是一个五米高的石拱门,这是用于人们来往穿行的过街门。由于华光楼靠近嘉陵江,古代是阆中的航运枢纽中心,加之当时楼的两边都是手工业加工作坊,所以昔日华光楼下是商贾云集、热闹非凡,曾有诗云“春城天不夜,人语市如潮”,以此来描写它的热闹。楼上则是古时候的达官贵人们邀请文人墨客吟诗作对的、欣赏山水的地方。

请各位朋友仔细看一看这座石拱门上雕刻的内容,拱门上南北两面分别刻着“只有打倒国民党才好打帝国主义”和“苏维埃政府是工农兵自己的政府”。大家可不要小看了这两幅标语,这些标语是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在阆中征战时所留下的,正是因为这些标语,在文革时期华光楼才免遭红卫兵的破坏,我们现在也才有机会看到这座保存完好的华光楼。

滕王阁

我们现在所参观的就是位于阆中古城北、嘉陵江玉台山上的滕王阁,大家可能通过王勃的《滕王阁序》早已对滕王阁这三个字如雷贯耳,但是此滕王阁非彼滕王阁,王勃所描绘的滕王阁位于今天的江西南昌。不过这两座滕王阁还是有共同之处的,那就是他们都是因为一人而建,此人就是唐高祖李渊的第22个儿子,也就是唐腾王李元婴。据说,当时李元婴被贬阆中,为了延续在宫中的奢靡生活,就用聚敛的钱财修建了这座气势宏大、富丽堂皇宫殿式建筑群,当时称之为隆苑,后来因为避讳,改为阆苑。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

现在大家眼前所看到的这尊石塔,就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唐代舍利石塔,经人研究它就是七级浮屠,这是佛教中等级最高的佛塔。它始建于公元4世纪的唐代,高约8.25米。关于这座宝塔的来历还有一个小故事,腾王李元婴从小在皇宫里娇生惯养,贪图享乐,被贬阆中之后依然是不加收敛,骄奢淫逸,他为了来世依然能够过上这种骄奢的生活,就想通过修建浮屠这种方式,来祈求他来世也可以享尽人间荣华富贵,于是就命人在院中修建了三尊佛塔,其余两尊因为历史变迁,早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如今只剩下大家眼前这尊了。关于这座佛塔有一个神奇的视觉效果,那就是你围着这个佛塔转,无论在哪个方向看佛塔,佛塔都是倾斜的,所以这座塔又被人们称之为“斜塔”,也有人嘲笑说,李元婴为官不正,就连他修的佛塔也都是斜的。

观星楼

经过水波盈盈的荷花池,走过石梯,我们现在所看到这座三层大屋顶塔形翘檐结构的高楼,就是观星楼了,这是为纪念西汉天文学家落下闳而建的。

楼前的这尊青铜塑像就是落下闳。落下闳是西汉阆中人,为人勤劳聪慧,从小就喜欢观天上星、水中鱼,曾南下渝州会友,北出剑门求师,常常深入民间,访老问贤,他还在蟠龙山修建了观星台,潜心于天文科学的研究,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西汉武帝时,落下闳被征召入京,与天文学家唐都、邓一平一起研制历法,他通过精心的计算,提出了“八十一分之律历”的方案,较之其他十七种历法更为科学,被汉武帝采用,这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步完整统一有明确文字记载的“太初历”,不仅在我国天文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世界天文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于此同时,落下闳还制定了浑天仪,奠定了我国乃至世界古代先进宇宙结构理论,当代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编着的《中国科技史》称落下闳为天文学史上的“灿烂的星座”。

杜少陵祠

看过滕王阁之后,我们来到了杜少陵祠堂。首先,大家可以看到这尊塑像,他就是我国着名大诗人,诗圣,杜甫,杜甫是在我们阆中游览时间最长、留下诗文最多的一个诗人,他在短短半年的时间两次莅临阆中,并留下诗文六十余篇,阆中也因此成为他一生旅居中写诗最多的地方。

他所描绘的阆山阆水最得神韵,在他塑像两边所题写的就是他所作的《阆山歌》、《阆水歌》。大家可以看到这阆山歌中写道“阆州城东灵山白,阆州城北玉台碧,松浮欲尽不尽云,江动将崩未崩石,哪知根无鬼神会,已觉气与嵩华敌,中原格斗且未归,应结茅斋着青壁”。在诗中,诗人觉得此山的灵气可以与嵩山华山相媲美,想在此忘却世间烦恼。

中天楼

我们现在所参观的便是位于古城中心的地标性建筑,中天楼。中天楼又名四排楼,是阆苑十二楼之一,有“阆中风水第一楼”的美誉。在唐代的时候,中天楼就已经存在了,不过在民国年间,毁于战乱,今天所看到的中天楼是2006年的时候重新复建的,2008年国庆前夕才正式对外开放。

中天楼是阆中古城的风水坐标和穴位所在,古城的街道就是以它为轴心的,呈“天心十道”向四面八方次第展开,它北通北街,南通双栅子街,西通西街,东通武庙街,古人在修建中天楼的时候选址非常的讲究,他们通过测量,计算出阆中古城四周东西走向的山脉和南北走向的山脉的最高点,在天空交汇处映射到地面的位置,并在此修建了中天楼,登上楼顶,视野开阔,古城的风水格局尽收眼底。

我们现在登上二楼,便可以看到一尊塑像,这便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了,他是我国古代典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大约生活在新石器时代早期。据说他的母亲华胥是阆中人,在阆中孕育了伏羲之后,在甘肃天水生下伏羲,所以阆中也算得上是人祖本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伏羲在他的一生中,曾先后三次来到阆中,在阆中云台山创立了先天八卦,成为后世风水学的理论根基,周文王将伏羲的先天八卦演变成64卦,着就了《易经》,成就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根据。

看到这里,大家不妨可以到外面看一下,中天楼南面正对的就是锦屏山,背后就是蟠龙山,这用风水学的观点看,背后的盘龙山称之为古城的镇山,前面的锦屏山则是鞍山,西北方玉台山脚下是嘉陵江的入口处,称为天门,东南方向的大象山是嘉陵江的出口处,称为地户。由此可见,阆中古城的选址完全符合传统风水理论,那就是前有鞍山、后有镇山,左有地户,右有天门,展现出城依山,山连水,水偎城,形成山水环抱、相互映衬的风水格局。

锦屏山

这里就是阆中有“嘉陵第一江山”之你的锦屏山风景区。请看这锦屏山山势起伏,峰峦相连,山上林木葱郁,鸟语花香,山下水流湍急的嘉陵江象一条碧玉带从山脚蜿蜒而过,山水相融,组成一幅秀丽清雅的天然图画,吸引了历代多少的文人名士来此留连。比如大家熟知的唐代诗人杜甫、李商隐,大画家吴道子,宋代文豪苏东坡、诗人黄庭坚、陆游等,都曾为锦屏山风光所倾倒。杜甫的诗中称为“阆中城南天下稀”。近几年景区进行了一番修葺整治,更添新的风采,特别是自然美景与历史文化的交相辉映,充分展现了阆中游览的古雅品位,使我们感悟到它既是观光之旅,又是知识之旅。现在就让我们以景区内的古迹名胜作为标志,一路游览下去。

张宪祠

慢慢的,我们来到了张宪祠。张宪祠占地约30余亩,坐西向东,三面环山,地形像一把圈椅,前人把祠堂选在锦屏山腰这个地段,可以算得上一块“风水宝地”。张宪祠是为了纪念抗金英雄张宪而修建的。

张宪,南宋人,少年时,就读于锦屏书院,金兵南侵过程中,投笔从戎参加了岳家军,在军队里屡立战功,后来官至副都统,和岳云一起成为岳飞的左膀右臂。现在我们进入庭院,大家可以看到这是一座仿古四合院组合式楼房,建造非常精美。在庭院之中有塑有张宪的武身塑像,大家或许有疑惑,为何这尊张宪塑像不是放在正殿之中,而要放在这庭院里面,其实这是一种匠心独运的表现:张宪功高蒙冤,壮志未酬,人虽死,心不甘,所以这尊塑像不稳坐殿中,而是立在偏殿。看到这里,联想西子湖畔那流芳千古的岳王墓和遗臭万年的秦桧跪像,我们都会感受到历史的公正。

关于阆中古城导游词 篇3

山门为明代重建,正门上端悬挂的“汉桓侯祠”大匾为最近逝世的着名书法家赵朴初书写。跨进八字形的大门,便是高耸的敌万楼。“敌万”是说张飞有力敌万天之勇。楼为明初所建,重檐歇山式屋顶,四瓣镶成的梅花方形柱,翘角连云、气势不凡。两边侧殿为文物展览室和群塑厅。文物展出有1000多件。请看这百碑文字:“汉将军飞,率精兵万人大破贼首张都于八蒙,立铭”。据说是张飞亲笔书写,足见张飞不仅是一员猛将,而且是一位造诣颇深的书法家。世人说张飞是粗中有细,这石碑算得一件证物。群塑馆里根据《三国演义》描写的张飞主要业绩制作的六组雕塑,各位都熟悉《三国演义》,不用我再作解说,就请一一看去。

走进大殿,中间端坐一尊竖眉瞠目,状貌威猛的张飞,却怎么是头戴王冠,身着锦袍,手捧玉笏的塑像呢?原来在清朝嘉庆年间,张飞被追封为“桓侯大帝”,殿上塑的是他的冠冕文身坐像。塑像两边是长子张苞执蛇矛、功曹马齐捧丹书。左右两壁是岳飞 草书的诸葛亮“前后出师表”,将大殿烘托出一派威严而儒雅的气氛。

后殿实为墓亭,古雅简朴,肃然卓立。亭柱一副对联:

随先主逐鹿中原,北征南战,地只西川称帝业;

剩残躯付诸荒冢,春去冬来,人犹千古吊忠魂。

四川阆中古城景点导游词 篇4

第三是古城保存比较完整,文物价值很高。改革开放以来,阆中的社会经济发展很快,城市建设也取得很大成绩。与此同时,市政府十分重视对古城区和文物古迹的维修保护,特别是令现代建筑界十分关注的古城格局,古风浓郁的上百条古街道和成群连片的四川古民后,更是十分珍贵的人文瑰宝。许多人参观之后,总是赞叹不已,连称“别处少见”。

好,就说到这里,张飞庙到了。桓侯祠墓--张飞庙

各位佳宾,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名闻遐迩的桓侯祠,亦称张飞庙。张飞,字益德(翼德),东汉末年跟随刘备起兵,情同手足。刘备定益州称帝后,封张飞为司隶校尉、巴西太守镇守阆中前后七年之久。公元2,张飞为急于报东吴杀害关羽之仇,逼迫部下赶制白盔白甲,被部将范强、张达杀害,葬于阆中,被追封为桓侯。阆中追慕张飞忠勇,于墓前建阙立庙,岁祀不缺。唐时庙叫:“张侯祠”,明代称“雄威庙”,清代以来才叫“桓侯祠”。现存的张飞庙是一组唐代风格的明、清建筑四合院,由山门、敌万楼、牌坊、大殿、厢房等组成,占地5000多平方米,规模宏大,建造精美。

古城临海游记作文 篇5

第一次向往去临海走上一着,已距离现在3年光景了。当时未实现的,而今终于搭上女朋友的顺风车了。记忆中的临海是一座古城,这里有“江南八达岭”之称的江南古长城,这里留下了抗倭名将戚继光的身影,这里有三元宫、南山殿、巾山寺等道佛家古迹。

在与女朋友会合后,乘坐着宁波到临海的动车,经过短短的45分钟就到达了临海。第一次踏上这片向往已久上网土地,让我感到欣喜万分,也感到了这里的亲切。

在临海火车站,来接我们的是小云的同学叫菊子,车上还有另外几个同学:乐珍、彬芬、徐哥、小磊子、小周都是小云大学的同学,毕业3年了这是她们第一次聚会,而我是小云的特邀嘉宾。

3个女人一台戏,7个女人扎堆儿,哪怕是三天三夜都聊不完。几个女人在车上一直从大学时代的生活开始聊起,菊子负责开车,所以聊天就没有他的份,而我是缺少感兴趣的话题,所以也就没有搭腔。一路上,我一直欣赏临海的古与今,作为一座古城,它给人们展示了现代化的发展,一座座船坞就是有力的见证,作为一座现代的沿海城市,它又向人们展示了古香古色的一面,东湖的宋代建筑就是历史的见证。

今天的第一站是一家临海特色小吃店—麦虾店。麦虾在浙江沿海地区,分布也是极为广泛的,但是想吃到正宗的麦虾,恐怕就要到临海了吧!麦虾之所以为麦虾,不是因为加入了虾之类的水产,而是因为面疙瘩的形状像虾。面对着香气扑鼻的麦虾,我已经顾不上平日的斯文,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我今天有个特殊的任务,就是给她们7姐妹拍照。经过短暂的休息后,菊子载着我们去了她的家,一个满山遍野都是桔子的小村庄,车子在素有“小雁荡”之称的.山停了下来,女人们已经顾不上旅途的疲劳,蹦上了这奇特的山,山的主体由几根光秃秃的岩石构成,偶有些倔强的野草和可数的松树搭载岩体上,经过千万年的冲刷,这些岩体和地面成了90度角。女人们依偎着山腰的桔子旁,手捧着红彤彤的桔子,摆出各种动作,照相机的快门一直在动。这一刻我们欢笑、我们放松、这一刻将永远逗留。

在菊子家中,品尝了一顿丰盛的大餐。菊子好客的父母还为我们准备了当地可口的桔子。感谢桔子的父母,有机会还要品尝菊子家的桔子。晚上,我们返回了临海县城。临海的夜很静,我喜欢这种安静,在这种安静中,我早早的进入了梦香。

第二天,我们的旅途很轻松。踏上戚继光镇守过的长城,我感到自己就是一名战士。女人们在长城上,一直拍照留念。的确,谁也不清楚,下次会不会再次踏上这片故土,留给我们的时间很长,也很短。

古城游记作文 篇6

也许这远古的传说

解释了古城能将淘空人心的感觉

在这宽容开放的天国里

生活中的困惑也可以随之烟消云散

到丽江 有木府 有古城

都适合心灵的释放

在去丽江之前,有关丽江的这一段文字已经深深地根植在我的脑海中。

确实,丽江的美,让人很自然地就想起了摩梭少女略带幽怨的情歌,想起老东巴苍老而天真的笑脸,想起宁静的玉龙雪山和秀婉的黑龙潭……

丽江的建筑始建于元初,到明、清时期。她西枕狮山,北依象眠山,东南开阔,四周有青山萦绕,宛如一块碧玉大砚。

丽江古城,因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居住在古城中,如果修筑城墙,“木”字加框成“困”,不吉利,所以丽江古城是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

古城的民居造型朴实生动,装修精美雅致,具有纳西民族特色,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也有不少四合院,融合了纳西、白、汉等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

由玉泉河流出的东、中、西河三条河水流入大研古城,使古城主街傍河,小巷临渠,门前即桥,屋后有溪,跨河筑楼,引水入院,形成“家家溪水绕户转,户户垂杨赛江南”的独特古城风貌。

丽江古城的居民都喜欢在庭院种植花木,摆设盆景,处处透射出难得的古朴、乐生、宁定、平和、大同的氛围。青瓦土墙的朴素民居,因此显得宽容博大。古城的街道全是步行街,路面都使用花纹图案自然雅致的五花石铺就,显得光滑平整。

古城游记作文 篇7

我们的第一站,便是那拥有绮丽景色的丽江。丽江是个充满大自然芬芳的千年古城,会给你留下永远不会忘记的印象。

印象·玉龙雪山

如果来到丽江,不去领略玉龙雪山的美景,就枉来这一趟了。

下了车,再抬头一看,玉龙雪山像一位纳西族的少女一般:冰雪为冠,云霞当纱,绿树做裙,静静地在你面前展示那丝毫不张扬的美丽。

乘坐索道上到山上,仔细欣赏一番,发现与刚才的景色略有不同。看,圣洁的雪山在湛蓝湛蓝的天空的映衬下,更加令人陶醉了。擅长纺织的摩梭人看到这个景象,想必会产生无尽的灵感,绣出更美丽的布匹吧。

印象·蓝月湖

蓝月湖是玉龙雪山中的一大奇观,是在其他地方绝对看不到的。它的独特之处,就在于那蓝色的湖水。你可能会惊讶吧,湖水怎么可能是蓝色的呢?

在丽江这里,基本上没有任何污染源,河水矿物质含量很高。蓝月湖水中一种金属粒子比较多,所以看上去就是蓝色的了。

蓝月湖十分清澈,如果你捧一把水来洗脸,就会感到格外清凉、舒适。

印象·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是一个别有韵致的地方。青石铺就的小道,木板筑成的屋子,满街晃眼的红灯笼衬得这里更有一番诗情画意。

走在小道上,旁边就是玉龙雪山融化的雪水汇成的小溪,石桥遍布整个古城。路旁,让你忘记烦恼的酒吧足有上百个,商店中的商品物美价廉,具有古代风情的客栈美丽而温馨。我敢保证,在这里住上一天,就不想再离开了。

印象·牦牛

牦牛,是高原的特产,是一个长相憨厚的家伙:一对尖而有力的牛角,两只乌黑的大眼睛,一身黑白相间的皮毛。并且,它一身都是宝——牛角可制成工艺品,牛肉可做成美味的肉串食用,牛皮能做成皮制品。在香格里拉的藏区,牦牛是最为重要的交通工具。人们来到这里,大多数都想骑上它走上几个来回。

丽江古城游记作文 篇8

夜幕降临,我们来到丽江古城的一个显著性标志——古代水车旁集合。下车,我立即被这古老而神奇的水车吸引住,我一边观看水车,一边听着导游夜里观看丽江古城的安排。导游说,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朴大雅,风格独具,夜色迷人,有好多好景好玩好听好看的景点,这里的水车地方就是游玩的始点,如果大家万一迷失路,不要怕,千万要记住一点:一定要逆水而行。不管在哪儿迷路,只要记住顶着水走,就能回到现在水车这个地方,不然,问题就麻烦。

丽江古城的路弯弯曲曲,曲曲弯弯,全部是用石头或砖砌成的。每一条路,每一条道,每一条巷,都镶嵌着一条淌着清清流水的小河。不论是哪条街或是哪条巷,凡是临街的房,不论是高是矮,一律挂上一盏盏红灯笼,横着挂的,竖着挂的,一串串的红灯笼把整个丽江古城照射得火一样红。我们沿着一条小巷走去。小巷很深很深,一眼望不到尽头。小河潺潺流水,鱼儿在红灯笼的照耀下,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

丽江古城的晚上很有特色,热闹非凡。不管走到哪里,都是人山人海,人声鼎沸,而且,一条街一个特色。要么全是小吃一条街,要么是商品一条街,要么是文艺演出一条街——卖小吃的吆喝声,卖东西的叫卖声,演员的歌唱声,乐器的演奏声,加上游客的吵杂声交织在一起,让人驻足观看,留恋往返,彻夜难眠。我们来到商品一条街,卖衣服的,卖玩具的,卖茶叶的,卖首饰的,各色各样的东西琳琅满目,让人看眼花缭乱。既来,不能不买一点礼物,还是买件礼物做个留念吧!于是,我来到一家首饰店,想想,给在家的妻子捎件东西吧,给店主几经讨价,花三百块钱买一只银手镯,是真是假暂且不论,反正至今妻子仍天天戴在手上。我们又来到一家卖艺术品小铺,我的一位好友老梁,他看中一匹四蹄腾空的彩马,店主开口要价二百多块,我劝老梁说,这东西太大,路上不好带。可是,老梁相中,一心想要,结果要。谁知,回到房间打开一看,彩马的肚子上竟有一个豆粒大的窟窿,沙粒呼啦啦地直往外冒,这才知道上当吃亏,大家看,都笑得泪花子往外流。

丽江的房是古老的房,丽江的路是古老的路,丽江的树是古老的树,丽江的小河是古老的小河,丽江的夜色是古朴的夜色。

夜,过得很快,时间不知不觉地已到十一点,我们回到住宿的宾馆。我静静地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丽江那一处处,一幕幕如诗如画、激动人心的夜景画面,在我的脑海里回荡——

夜深,人静,不知啥时候,我进入梦乡:我独自一人随着闹哄哄的人流,沿着一条石道翩然进入古城,只见整个古城是红灯高悬,柔光闪烁,我挨着一条街一条街的游看,走着看着,看着走着,后来,竟迷失方向,一时不知该往哪里去,更找不到自己住的地方,我心里急躁不安,问谁谁也不告诉我。无奈,我只好来到一座小桥边坐下,倚扶栏杆,望着哗啦啦的流水,正苦苦地思想着,忽然导游的话儿在我耳边响起:如果迷路,切记逆水行走,就会回到原来的地方!我醒,原来是在梦里!

丽江古城游记作文 篇9

清晨,阳光刚透过层层烟雾照射在大地上,唤醒沉睡的人们。小草微微抖动着身子,又笔直的挺起身来。牵牛花开了,大口大口吸入着清凉的露珠。小鸟唧唧喳喳地互相诉说着昨晚的美梦……整个古城都苏醒了。

漫步在青砖砌成的古道上,身旁不时有人在卖糖浆,那金黄的糖浆一入口,甜中带着一丝清爽的味道,使人意犹未尽。阵阵凉风吹来,那种凉爽的感觉让人心旷神怡。火辣的阳光被大榕树挡住,只有少许懒洋洋地洒在地面。各种古色古香的房屋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家家户户都冒出热腾腾的菜香。午饭后,孩子们有的举着风筝到处跑;有的光着脚捉小鱼;有的拿着树枝追跑;还有的坐在石阶上哼着童谣。妇女则到集市上买菜去了,大街上逐渐热闹起来了。

在河边买上一串糖葫芦,让后沿着岸走去。一路上山清水秀,远远望去,水天交融的样子真是恰到好处。

这时再乘车到了一个小村子,村长热情过来迎接,如果你是想骑马的话,那村长准会牵几匹骏马过来,让后细心地教你如何坐上马鞍,如何使唤马,如何稳稳当当的骑。坐上了马背,会有人先带你沿着一天偏僻的山路一直走。途中时不时有时小松鼠和小猴子调皮地挡在路前,非要你给他吃的它才会满意离开。百灵的叫声清脆动听,挺拔的松树苍翠欲滴,给你一种放松、舒适的感觉。

半小时后,就要到山顶了,这里空气异常清新,马儿也低下头来吃着那嫩嫩的绿草。天空中的雄鹰潇洒地翱翔着,似乎他才是蓝天的主宰者,在白云的衬托下,他的身姿更加敏捷。

过了一会儿,太阳就快落山了,我们也抓紧时间下山了。途中经过一片果园,那硕大的梨竟有股香味,我耐不住心中的馋虫,一下摘了一个。哇,那甜甜的味道让我回味无穷。

又回到了古城内,一切又安静下来了,只有少许老人在散步,他们望着璀璨的星空,嘴角抹过一丝欣慰的笑容……

我们乘着暮色走进了古城。丽江古城是没有城门的。在入口处矗立着三架水车,一大二小,一条小溪缓缓的流入古城,清澈的溪水中有一些金色的鲤鱼在游动,而流水将水车推动将溪水提升到最高点,然后又泻入河水之中。风车缓缓地,慢慢地转着,一切都在祥和之中。进入古城,连接纵横交错的小巷的是狭窄的石板路,窄窄的古巷两旁是挨得很近的民居,鳞次栉比,这些民居黑檐廊墙,充满民族特色。这里的河水绕街而来,又穿巷而去,有的甚至钻墙过壁,到百姓家里打个照面又匆匆告辞,真是“家家门前流活水,户户垂杨拂屋檐。粉团花红引蝶来,雪山倒影映渠面”。

在纵横交错的古巷里有一条巷里全是一个挨着一个的酒吧,。这些酒吧是云南特有的敞开式酒吧,并且通往每一个酒吧的门口都有一块横亘河面的栗板桥,每个酒吧门口都挂着一串串大红灯笼,每个酒吧门口无不垂柳依依,怪不得人们称之“高原威尼斯”。

没去丽江前就听人介绍,不去丽江酒吧等于没去丽江。所以在古城中没逛几步,我们就一头扎进了那儿最有名的“一米阳光”。昏暗的酒吧,古朴的桌椅,酱色的餐桌上烛光摇曳,酒吧的中央有个小舞台,纳西族的姑娘小伙在台上高歌曼舞,和着酒兴让你总有一种蠢蠢欲动之感,想上去狂欢一番。在这里你能真真切切感受到古老与现代的结合,古老与现代的碰撞,古老与现代的和谐。

绵绵细雨之下的.丽江古城,游人并不多,尤其是那些远离古城中心的小巷,更是宁静得让人恍如隔世。

漫步在古城窄窄的小巷里,一边慢慢的走、细细地看,一边静静的聆听“沙沙”的雨声,不管什么烦恼,仿佛都会随着滑落的雨滴烟消云散。

小巷两边的民居,粉墙黛瓦,古朴中带着凝重,典雅中透着清幽。偶尔“嘎吱”一声响,从屋内探头向外张望的主人,对我们这些游客总是报以一丝友善的微笑。

就这样顺着小巷走着,望着前面横堵着的墙壁,感觉小巷似乎已经到了尽头。就在我们打算原路返回时,冷不丁从前面的墙角走出一个人来。我们好奇地走上前去,一拐,呈现在眼前的,便又是一条深深的小巷,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脚下的石板已被雨水洗濯一新,只有石板的千疮百孔,透露岁月留下的痕迹。听导游介绍,古城的人们特别爱干净,他们喜欢在门前的路边挖一条小沟,用从上流下来的水洗一洗拖把之类的工具。所以在古城,只要有路,有人家的地方,总会有一条窄窄的小沟,而且户户相通,成了古城独有的一道风景。连日来的小雨使水沟蓄足了水,顺着地势,沟内的积水“哗哗”地流着,似乎在向过往的行人诉说着古城千百年来所经历的故事。

我们沿着水沟顺势往下走,小巷逐渐变得宽阔起来,古城出口已近在眼前了。这是,我猛然意识到,只要沿着这水沟走,准能找到出口。我又向当地人求证,结果真是如此。原来古城人是在用这种独特的方式给外乡游客指路哩!

我们沿着水沟前行,来到了四方街,这里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各家店铺内人来人往,一些店主还用淳朴的乡音叫卖着,十分热闹。这是古城少了一份凝重,多了一份繁华。

上一篇:气象局2006年党建工作总结下一篇: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操作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