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解

2024-09-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对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解(共8篇)

对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解 篇1

国际理解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旨在培养人类共通的情感,促进不同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宗教信仰及种族间的交流和相互理解。当今世界是一个全球化的社会,当下的“中国梦”强调与世界共同发展,合作共赢,与国际理解教育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教育梦”蕴含着对教育公平、教育质量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美好期待,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高素质的人是努力实现“中国梦”的途径。这正与《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有利于更好地了解世界,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中国文化”“形成开放、包容的性格”“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以及为“更好地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化奠定基础”的教育目标相吻合。

一、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

国际理解教育是指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导下,围绕“国际理解”这一教育理念而开展、组织的相关教育教学活动。国际理解教育理念自1946年第一次被提出后,随着全球经济文化交流的扩展,国际交往逐渐加深、日益频繁,其内涵得到了不断的丰富与完善。其目的是让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每个人在认识、了解“自”与“他”的基础上,达到“理解与尊重、理解与合作以及和谐共生”。

(一)认同多元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国际理解教育首先是教育学生要深入了解本国文化,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民族自豪感,以继承文化传统和弘扬民族精神。在此基础上广泛了解各种异国文化,在走向多元文化的视野中,尊重东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对不同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秉承理解和欣赏的态度,并形成理解和尊重的理念,以一种宽容、开放的民族心态看待并接纳世界历史与文明。

(二)胸怀全球文化,培养国际视野

全球胸怀与国际视野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关心人类、关心世界的宽广的全球胸怀和开阔的国际视野,通过拓宽学生的国际知识,形成包括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跨文化适应能力。知识视野是其前提,即让学生了解人类生态状况,了解世界各国历史、科技、文化以及各种社会制度下政治、经济的不同和联系等。情感态度是其核心,即通过国际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以开放、平等、客观、求同存异的态度来包容全球文化。行为能力是其升华,即引导学生从全球的视野去观察和思考问题,对异域文化形成全面而准确的认知,形成跨文化对话交流的能力等。

(三)理清依存关系,共享资源信息

当今世界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深,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在固守封闭的状态下得以发展,人类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公共”,世界各个地区将紧密地成为一个整体;人类共同的利益关系越来越密切,相互的依赖关系进一步加强,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全人类的共享财富,信息的社会化以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全球国家之间、人类之间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国际理解教育就是要使学生确立人类及其文化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相互依存意识。

二、国际理解教育在中学英语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国际理解教育是世界教育范围内比较重视和关注的一项教育内容,我国的教育行政部门和部分中学虽然已意识到英语课程教育教学中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性并开始重视且逐渐采取了一些措施,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国际意识淡薄,理解教育重视不够

以中高考为首要目标的中学英语课程长期以来过分重视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与掌握,以致中学英语课程对国际理解教育重视不够,长期忽视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及国际意识的培养。而会说一门语言并不意味着就懂一种文化,语言只不过是一种交流的手段和工具,只有真正了解其文化内涵才能达到学习该语言的目的。“教育的关键在于通过学习语言掌握一种文化”“达成国际理解才是学习语言的终极目的”“有了(国际)理解,中国人才能算是走出去了,才会成为国际型的人才,才能真正地领导世界”。

(二)文化理解片面,认知水平整体偏低

中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容易受汉语固有思维方式的局限,对英语国家的独特文化理解较为片面,对国际理解的认知水平整体偏低。虽然多数中学生从心底里很愿意接受他国文化,但由于涉外经历少,不同地域的学生差异较大,大部分中学生容易从静止的、固定的角度看待异域文化,从而导致国际理解教育中文化理解的表象化与静态化。

(三)应试教育限制,师资力量储备不足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处于中学英语教学一线而又有能力担任国际理解教育的师资队伍无论是从现有的或储备的数量与质量上都显示严重不足,大部分教师多是片面依赖教材和课堂授课。另外,相应教师培训机制的欠缺,教师出国培训机会少等,都严重影响教师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跨文化等综合能力的提升,从而影响中学英语教学中国际理解教育目标的实现。

(四)语言环境缺乏,情感态度常被忽视

我国以应试训练为主的中学英语教学,由于忽视对国际理解教育语言环境的构建,忽视多层次的信息与情感态度的交流,让学生的英语交流交际只限于课堂,导致目前多数学生对国际理解能力不足与态度不明。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国际理解教育是个渐进、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其国际理解能力与态度只有在跨文化实际体验中才能更好地形成。

三、改善中学英语国际理解教育的有效策略

结合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针对我国中学国际理解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笔者就英语课程中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有效策略作了进一步探讨,具体如下。

(一)培养国际意识,拓宽视野,明确教育目标

一是要加强国际意识的引导培养。当今世界,全球化已经成为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要想顺利参与国际合作、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并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优势,培养掌握国际知识、熟悉国际规则、具有国际意识与国际视野的人才是关键。中学教育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基础性教育,应把国际理解教育与提高国际竞争力教育纳入中学英语课程,使我们培养的人才能更好地与国际社会融为一体。时下盛行的慕课教育就是全球化学习的一个很好体现。如人们熟悉的网易、新浪的公开课等,无论形式如何,利用互联网可以很好地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知识。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轻易地接触各式各样的文化形态。英语不再是学生眼中繁重的作业,或是枯燥的任务,而是与世界友人沟通的工具,而这一切都要依靠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培养学生如何用英语去认知世界。二是要正视素质教育的长足影响。素质教育是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无论是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还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都把国际理解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更是强调要在各个教育阶段坚持多元文化意识的培养,加强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国际理解意识,培养其国际理解精神,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国际理解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延伸与深化”。素质教育发展到今天,已有更多的教育者认识到教育不仅要培养出能满足社会当前发展需要的单一型从业者,还要培养出今后能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理性地分析、判断和思考问题的国际综合性人才。例如,众所周知的马云不仅英语好,他还首先嗅到了互联网购物的商机,奇虎360的总裁周鸿祎率先跨界免费推出电脑杀毒服务等。

三是要明确国际理解的教育目标。国际理解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教育和文化传授,而是情感的转变与价值观的树立,国际意识与国际视野也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培养过程。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的能力,就要解决与外国人沟通、交往的语言问题。因此,中学英语课程中的国际理解教育要以英语学科的语言实践交往需要为基础,预见语言交际中容易出现的文化分歧,营造英语应用的开放性话语空间,提供语言知识、文化特色等必要的学习内容,在知、情、意、行各个方面进行国际理解教育的全面渗透。

(二)培养英语思维,提高认知,开展文化交融

一是要培养思维方式的英语性。学生在母语环境中,容易在学习英语时潜意识地运用汉语的思维进行理解与表达,而没有形成真正的英语思维。因此,要克服来自母语的干扰,逐步提高对英语思维形式的感受和接受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更好地理解英语民族的文化,提高国际理解能力以及跨文化交流能力。语言交际活动是在特定的场合、以特定的目的和特定的题材、围绕特定的人和特定的对象开展的活动。因此,在使用一种语言时,为了保证传递信息的实时性和精确性,应当选取符合特定语言环境的“本土”语言表达法。例如,在见面相互问候时,不能说“Did you have lunch?”或“Where are you going?”对于初次见面的人应说“How do you do?”熟人则说“How are you?”“How’s everything with you?”等等。接通电话,如让对方稍候,一句“Hang on a minute”就行了;而在商务等其他正式场合,为显示礼貌与尊重,“Would you please wait for a moment?”则更为恰当。

二是要培养文化理解的双向性。正确认识不同文明之间的文化差异,在彼此交流中增进互信并求同存异,才可能达到国际理解的目的。近几年来,汉语语言学习的潮流已风靡世界。在韩国,当地孔子学院兴办的数量不计其数。在美国、英国等传统的西方国家也开始大力兴办汉语课堂。同时,中国每年也会举办我们耳熟能详的“汉语桥”国际友人汉语能力大赛。这个现象说明了双向理解文化对语言学习的优势所在。中学英语课程中国际理解教育不单单是“学习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以理解他人的语言、文化、地理环境、生活习惯、风土人情等异域文化”,而是帮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应用英语这门语言的交流能力和文化交际技能,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相互学习、平等对话,真正地认识到每个人和每个国家的存在对于整个地球和人类世界的影响。

三是要强调文化理解的动态性。文化理解是国际理解教育的核心诉求。每一种文化都处于新陈代谢不停的运动发展过程之中,文化理解也同样是处于对世界历史吐故纳新的动态理解。国际问题也是一个不断形成、发展和开放的动态过程,随着时间、时局的变动而变化。因此,要用发展的眼光动态地去理解和把握。中学英语课程中的国际理解教育也是一个不断形成和发展的动态过程,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应该在相互渗透与有效交流中完成。

(三)加强师资建设,提升素养,促进国际合作

中学英语课程中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关键在于英语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只有具备相关的知识和素养,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以学生现有的逻辑能力和思维水平为水准把握知识点,才能够创新思维,用精巧的点拨打开学生的智慧大门。

第一,教师需要形成多元化的文化价值观念,将国际理解教育理念内化为个人思想。从课堂教学、课程建设、学生发展到文化氛围等多方面积累经验,通过中学英语课程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潜移默化地将国际理解教育理念传输给学生,使其内化于教育领域,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与对他人理解的能力。

第二,教师需要掌握丰富的国际知识和专业技能。在中学英语课程中,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文化知识,提高交际能力。国际理解教育的开展,不仅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国际知识、较好的国际交流技能,更有赖于在英语课程教学中对国际理解教育素材的有效挖掘和课程模式的有效构建,通过课程教育来提高国际理解教育的教学效果。

第三,教育部门要强化培训,提升师资队伍和课程国际化水平。要鼓励学校对教育系统的英语教师进行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甚至出国进修,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素养。要鼓励学校适当引进外籍教师或专家,要加强英语学科建设和海外科研合作。

(四)构建语言环境,加强实践,培养交际能力

一是要加强教育实践,重视文化体验。英语本身有着鲜明的文化个性,承载着英语国家的思想文化精髓。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可以采用比较的方式,进行文化学习的双向互动。如学校可根据外教授课、英语角、观看外语片、举办外语文化周及异域知识竞赛增强国际互动。组建师生国际合作小组、与外国学生交笔友、组织夏(冬)令营到国外进行文化考察等活动能让学生亲身参与沟通与交流,深入理解多元文化与价值,促使学生在体验、碰撞中了解异域历史、现状、文化特点和人们的思维方式。

二是要重视英语交流,拓宽交流途径。长期以来,英语教学忽视了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制约了学生国际理解教育能力的提高。在中学英语课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异域文化进行正确的认知,加强学生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及对不同民族的习俗、风土人情、价值理念等的体验,对社会中的一些现象作出思考与价值判断;要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对自己和他人的表现作出客观和理性的评价,逐步提高学生交流和交往、总结和表达的能力;要加强学生与异域文化的交流,通过对话等直观感受各国文化,培养他们的国际意识和交际能力;要充分利用网络与多媒体,运用录音、录像资料及各种慕课资源,进行在线学习与交流,拓宽学生进行国际理解与交流的渠道,强化学生在国际理解教育中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是要创设语言环境,体现真实生活。教育是为了培养社会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人。国际理解教育也只有面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存在,才能在日常生活中认识到人类发展过程中所面对的问题。国际理解教育提供英语学科的是一种包容的思维方式和服务人类共同利益的生活生产愿望。理想的英语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根据教学、教材积极主动创设情境,让学生“沉浸”于使用英语的环境之中,获得更多直接使用英语的场所和机会,进行有目的、有意义的交际。对于有关课文的背景知识,教师可利用一些相关的图片来提出问题、询问学生;对于故事情节,可找出一定图片,利用适当的关键词,让学生在图文线索提示下展开描述;也可利用视频资料原景重现,让学生身临其境,“不动声色”地把学生引到特定的场景中。

对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解 篇2

这个主题虽然想了一段时间, 但是真动心想写, 还是在不久前的一个开题会上。当时, 接到一项任务, 说是“指导”几位“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学员的开题报告。说实话, “指导”是人家给面子, “交流”倒是真能长本事。正是这次“交流”的机会, 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刁雅俊校长的研究课题, 再次为我点燃了思考这个主题的火花。

其实, 过去咱们也没有忘记世界, 也很关心国际。记得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 “胸怀祖国, 放眼世界”就一直挂在嘴边。祖国倒是时刻挂于“胸怀”, 世界还是无法“放眼”。因为那时知道的“世界”实在太少了。改革开放以后, “走向世界”又成了国人之梦。特别是1986年邓小平同志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真是让咱们大开眼界。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和咱们来来往往的国家和地区也有200来个了。30年前别说出国, 就是听说谁去了趟香港, 没有一个不眼热的。30年过去了, 现在去趟香港、澳门、台湾, 就跟去趟北京、上海、广州差不多, 走出国门, 来趟北美、西欧、澳洲, 也是抬腿就走, 不在话下。而且, 在人家眼里, 咱们已经不再是30年前的咱们了。眼睁睁GDP的真金白银“拍”在那了, “G2”不扩大成“G8”行吗?如今, 谁都得高看咱们一眼。可话又说回来, 人家到咱们这里来的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勤了。过去是咱们在马路上“围观”老外, 现在是老外在网络上“围观”咱们。因为老外已经不再满足访问、旅游, 更希望能够得到一些“机会”和“实惠”。应该说,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然而, 咱们国家进入这个国际大家庭, 并不说明咱们国民已经融入这个国际大家庭。那些连咱们自己也觉得“丢份”的事情, 尽管仍属个例, 也影响着咱们的国家形象。看来, 教育规划纲要要求的“国际理解教育”还真得从娃娃抓起。

在推进“国际理解教育”的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中, 如何定义“国际理解教育”大概尚无定论。但是, 如何“理解”国际理解教育, 似乎思考较多。因为, 这是具体“推进”的关键所在。当然, 答案并不唯一, 不同的视角自然有不同的“选项”。但是, 至少下面三个应该可以讨论。

有一种“理解”是学习。在国际大家庭中, 各国都有值得咱们借鉴乃至学习的因素。虽然彼此的文化背景不同, 甚至价值观念各异, 但那些国家能够形成良好的“长效”机制, 必然有他的道理。就拿垃圾分类问题来说, 谁都知道, 它已经取得国际共识。事情似乎不大, 意义确实不小。减少环境污染, 促进资源节约, 于公于私都有益处。于是, 或桶、或箱的“分类”设备逐渐普及开来。咱们尽管跟进不久, 从居民小区到公共场所, 各式各样的“分类”容器也已随处可见。然而, 实施起来差距就出来了。人家那里执行就是到位。据留学回来的学生介绍, 哪怕一小团儿塑料薄膜, 也会放在一边, 准备集中起来装入“可回收”容器里边, 绝不会乱放, 更不会乱扔。咱们国家有些人的做法就让人“遗憾”了。有时, 你要往“分类”的垃圾箱里瞅上一眼, 无论哪边都是脏兮兮的, 甚至充满汤汤水水, 商场、公园、车站、路边尤甚。有人说, 和过去使用“土筐”没有什么两样。如此形容倒也不算夸张。再说吸烟问题, 人家和咱们所持“态度”也是截然不同。公共场所没人吸烟, 无论是谁, 不准就是不准, 烟瘾上来也得忍着。其实, 欧洲有些国家的烟民也不少, 街头吸烟就是常事儿, 可只能“吸”在街头, 不会“吸”在室内。有的国家禁烟更加严厉, 就是露天可能也不准“吸”。难怪总会提醒咱们:“违规吸烟会有警察罚款, 千万别找麻烦。”咱们这里如何, 其实大家心里都有数。一个会议下来, 弄你一身烟味儿, 已经司空见惯。至于你“吸”多少“二手烟”, 谁也不会测评。至于什么原因所致, 谁也不去追究。类似这样有章不循的小事儿又何止这些。咱们在境外经常入住的酒店、就餐的饭店, 你看到用汉语写的“温馨提示”:请不要随地吐痰、请不要大声说笑……哪里还有丝毫“温馨”, 汗颜之余只有窝火。“于细微处见精神”, 生活细节反映修养水平。再少的人排队, 也难免有人“加塞儿”;再多的人开会, 也难免有手机响起。人家说咱缺乏“修养”, 咱总觉得小题大做。原因是这种无视规则的人毕竟还是少数, 但问题是这些少数毕竟无视规则。国际社会之所以把这些生活小事由道德层面提升到制度层面 (或者说是法制层面) , 就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 培养社会责任。实践证明, 它的确为社会进步注入了极大的活力。对此, 咱们真应该充分“理解”。在共同规则面前, 自觉约束自己, 自觉形成习惯。这种“自觉”本身就是对社会负责、对自己负责。所以, 这方面的“国际理解教育”, 应该把“理解”理解为学习。比如, 制度背景下的公民权利意识, 变遇事找“人”为遇事找“文”, 使管理凸显公平;制度环境下面的责任意识, 变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 把质量推向极致。如此等等, 只要有利于咱们的, 该学的一定要让学生学到手。

还有一种“理解”是尊重。在国际大家庭中, 每个国家都有或长、或短的成长经历, 并凝聚了各自的民族文化, 形成了各自的宗教信仰。当然, 也由此衍生出独特的生活习俗, 发展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这里绝对没有先进与落后、原始与现代, 更没有高贵与低贱、正确与错误, 都是在自己特有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下逐渐成长起来的人类文明。即使某个时期有些外来影响, 也离不开自己文明的坚实基础。其实, 咱们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尽管地域辽阔一些、民族众多一些, 但作为中华民族的文明, 同样经历了这样的成长。如今, “多元化” (或是“多样化”) 开始成为世界形容“世界”的高频词语, 咱们这里也是一样。应该说, 是世界的“多元化”使人们切身感受到了世界的五彩缤纷。面对这样的“多样化”的世界, 咱们在“国际理解教育”中, 还可以把“理解”理解为尊重, 以一种宽广的心胸、宽厚的心态, 欣赏人家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乃至生活习俗、艺术风格, 让咱们在感受世界五彩缤纷的同时, 分享那里的美丽和美好。其实, 尊重人家就是尊重自己, 因为咱们同样是“多元化”中的“一元”。此外, 对于尊重还有另外的“理解”, 专门用于处理国际关系。比如, 某个国家发生某种变故, 执政党换了、领导人变了, 甚至国家体制改了、意识形态变了, 别人总得有所表态。一般情况下, 咱们总是会尊重对方人民的选择。不管人家怎么“选择”, 都应受到“尊重”。因为人家人民的任何选择都是自己的意愿, 谁也干涉不着。用句老百姓的话说, 各家过各家的日子, 你用不着多操心。当然, 该操心的时候你也躲不开, 遇上天灾人祸咱还得帮他一把, 谁让这是一个国际大家庭呢?帮他这把, 更是具体的“尊重”。所以, 这种非常必要的“尊重”, 自然也要在“国际理解教育”中体现出来。

再有一种“理解”是坚守。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利益, 现在被称为“国家利益”。按理说, 谁都可以有“小九九”, 但是绝不能算计人。一旦有人算计咱们, 那么“理解”肯定还有另一种方式, 就是“坚守”。当前, 和平与发展虽是世界的主流, 不也有“当面拍肩膀儿, 背地下绊子”的吗?不也有“说了也不算, 算了又不说”的吗?这样的情况虽然不是天天发生, 但咱们已经见识不少。特别是自恃世界老大的美国, 今天拿出口倾销说事儿, 明天用人权问题找茬儿;一边要在战略合作中占到便宜, 一边又想在制造麻烦时给你添堵。最可恨的是, 总在新疆、西藏和台湾这些咱们核心利益方面动手脚、出损招儿, 反正就怕你肃静, 更别说让你发展了。这两年, 那些想抄别人后路发展自己的国家, 也不再个别了。一会儿东海, 一会儿南海, 总是挑你起火儿。有的甚至还摆出流氓拼命的架势, 就连当年和咱有过生死之交的“同志加兄弟”, 也是说翻脸就翻脸, 干脆把自己革命前辈的承诺丢开, 荷枪实弹地冲着咱们那些手无寸铁的渔民下黑手, 甚至相互借力, 趁火打劫, 哪里还有一点儿交情?就是这些在国际大家庭中捣乱的国家, 同样无一不是借口自己的“国家利益”, 伤害咱们的“国家利益”。有人说, 如今世界纷繁复杂, 很难描述, 也难预测。面对这样的局面, 咱们不但要坚守, 而且更要一直坚守到底。要在“国际理解教育”中, 让学生从小就知道坚守主权、坚守原则、坚守信念。这就是咱们坚守的底线。一句话, 反正咱们不能让人家算计了。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开发的地方经验 篇3

关键词: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开发;策略

在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的今天,教育面临着重大挑战。我们的教育要给予学生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的教育如何培养学生国际理解的态度、能力以及与人交往、与人共处的能力?我们的学生是否形成了开阔的国际视野并能正确分析国际以及全球性问题?等等。

基于此,一些西方国家近年来非常重视相关课程的改革,以此来培养学生参与、了解国际事务的能力,形成一种放眼全球的思维方式,而不是一种狭隘保守、封闭的世界观。中国也越来越重视国际理解教育,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加强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交流合作水平,提升广东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并且要“积极探索与国际接轨、有广东特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深圳作为经济发达地区,正进入广泛深入的世界文化接触中,很多不同文化的碰撞相伴而生,迫切需要从人文素质发展的角度来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从而去参与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世界竞争。基于上述考虑,深圳市宝安区在2012年自主开发国际理解教育地方课程,通过三年的实践,取得系列的经验与成效。

一、运用SWOT分析法,对课程开发的基础条件和现状进行了评估和分析

SWOT分析方法原本是一种企业内部分析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其中,S代表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SWOT分析步骤为:强势—弱势—机会—威胁。

近年来,SWOT分析已广泛被应用在许多领域中,如学校的自我分析、个人的能力自我分析等方面。它能帮助研究主体进行内外分析,然后进行优势、劣势、威胁和机会的分析,从而使主体了解本身的内在环境因素、与自己有关的外在环境因素、应该走向何处以及怎样发展等问题。这里,拟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探讨宝安区国际理解教育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发挥现有的优势,把握机会,更好地推进国际理解教育地方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工作。

二、进行了较为合理的顶层设计与制度设计,为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

为保证课程开发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区教育局指定了专门部门负责该地方课程的开发、实施、推广和监督工作,并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选择了32所“国际理解教育实验学校”进行相关教育教研实验,初步形成了推进国际理解教育的制度。

1.课程领导和委员会制度

区教育主管部门相关领导担任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要领导,并明确具体分管责任部门,确保教材编写、开发和实施的有关工作落到实处。在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过程中,以区教育业务部门为中心,吸纳各个学校的骨干教师,组建课程开发和实施委员会,一方面对教师如何开发和实施课程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以及课程开发和实施成果的汇报与交流。

2.培训制度

宝安区采取区域推进为主的形式,遵循开拓性、主体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原则,广泛聘请国内外专家,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开展师生培训。如,举办国家、省、市级教育国际化研讨会和论坛、系列教育国际化主题校长学习日、专家讲座、教研活动、教案评比、课堂大赛等形式,加大了对国际理解教育地方课程相关学校的校长和授课教师的培训力度。对培训等进行有效的行政统筹是国际理解教育地方课程有效持续推进的有力保障。

3.实验学校实践与跟踪指导制度

课程开发和实施期间,为确保课程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先选择一批学校为实验学校,课程开发和实施委员会成员定期深入实验学校,进入国际理解教育地方课程实验课堂,了解课程以及主题学习的开展情况,做好记录,及时掌握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开发、完善和实施该课程提供支持和指导。

三、专家团队、研究团队、教师等资源的多方参与,使课程的开发有了丰富的资源保障

宝安区国际理解教育地方课程虽然经过多次讨论、编写和修改,但毕竟区内人才资源有限,人力资源较为薄弱,必须聚合所有的课程相关资源,才能确保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有效性。同时,只有课程资源保持持续、不断的参与,才能确保课程在动态的开发和实施中形成。

1.专家参与建设

区教育局邀请了上海华东师大、广东华南师大、暨南大学等相关专家和校长代表,多次召开了“宝安区国际理解教育地方课程论证研讨会”,借鉴参考上海市浦东新区编写出版《国际理解教育系列读本》的经验,结合我区教育实际现状,对国际理解教育地方课程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研讨、论证和修改。我们发现,参加论证研讨会的专家和校长代表提出的意见,对区域国际理解教育地方课程的修改起了很好的引领作用,他们的意见中肯深入,为进一步修改、完善和实施该课程指明了方向。

2.研究团队参与建设

在国际理解教育地方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区教科所专家负责引导和培训,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办公室负责协调和监督学校落实。同时,有关实验学校对地方课程具体的开发和实施也为教研部门提供了真实的研究案例,避免了教研部门在地方课程开发和实施指导上的理论说教,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区教研部门本土的地方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感性认识和课程开发实施理论。

3.教师参与建设

教师是开发和实施地方课程的主要力量和具体执行者,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效果,要充分依靠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宝安区发动全区优秀教师资源,开发了具有个性的课程教案。

“很荣幸成为国际理解教育地方课程教材的编写人之一,我刚刚研究生毕业一年,这个经历对我是个很大的锻炼,虽然整个暑假我都在查找资料、编书,没怎么休息,但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我觉得是一个学习的机会,自己也充电了。”(教师A)

“因为我前年参加过市里组织的海外培训,所以区里也让我加入了编写成员组。结合查找的资料,我把自己在国外的见闻和思考也编写到我负责的那一部分里去了,还有一些照片,希望学生能喜欢。区里举办了一个教育国际化专题网页,把我们编写的教材和图片的电子稿都上传到了网上,老师和学生可以随时下载,很方便。”(教师B)

四、全方位的渗透推进,使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呈现动态生成的良好局面

调动学校各个方面的力量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地推进国际理解教育是有效推动教育国际化的必选策略。不少国际理解教育实验学校都构建了一个专门渠道与非专门渠道有机结合的教育网络,将国际理解教育元素渗透到校园建设、学校文化、管理理念等多个方面。专门渠道是指充分使用国际理解地方课程进行国际理解教育;非专门渠道是指在不同学科教学中、在德育活动中、在课外活动中、在劳技课中、在学校的各项管理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另外,还要构建一个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多角度、全方位地共同开发和实施国际理解教育。

以某中学为例,该校是区内32所“国际理解教育实验学校”之一,他们开展了国际理解教育一系列的活动,总结了自己的一套做法和心得。

“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途径很多。在我们学校,主要有三种:第一主要是课堂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并定期组织国际理解教育专题教研活动和示范课展示活动。第二是通过开展系列校园文化活动推进国际理解教育,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着力培养学生理解与尊重、开放与创新的现代意识与国际视野。比如,2012年2月27日,海湾中学正式启动了教育国际化主题活动周。伯乐信国际语言学校老师Grace和我分别向全校师生做了动员讲话。在接下来的一周里,学校开展了外教英语展示课、学生手抄报展、英语才艺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海湾学子营造了一个多元、开放、互动、自主的国际教育氛围。第三是加强国际教育交流活动。争取各方支持,逐步选派教育管理干部、骨干教师到海外进修培训。利用区位优势,与香港等地学校建立友好姊妹学校关系。通过‘教育国际化专题网站、‘视像中国项目以及电子邮件等方式,以远程实时互动的形式,开展定期的教育教学合作交流与互动,实现学校互访、教师互访、学生互访、网络合作与交流。”(校长B)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很多教育者认为,要想更好地开发和实施国际理解教育地方课程,应该拓宽国际理解教育交流渠道,搭建广阔的舞台。宝安区已经充分意识到利用教育国际化论坛、国际教育会议,与国(境)外进行交流、合作、互访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刘洪文.全球化背景下外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4:3.

对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解 篇4

学科的名称是学科的内容和学科本质的反映。由于对某一学科本质认识的不同,在学科名称上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加上历史沿革,约定俗成等因素的影响,使看似简单的学科名称问题变得复杂化了。对外汉语教学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中的解释为“针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实际上也包括了对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国外华人进行的汉语教学,广泛使用十多年时间。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趋势的发展,以及近三十年中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国际价值日益凸显。为了因应对外汉语教学发展的新形势,国家成立了由多个部委共同参与的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统一协调领导全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尤其是2007 年成立了孔子学院总部以来,海外希望建立孔子学院的教育机构趋之若鹜。截至2009 年10 月,全球已建立282 所孔子学院和241 个孔子课堂,共计523所,分布在87 个国家(地区)。此外,国家汉办还组织海外中小学校长夏令营,进行教师培训,派遣志愿者去海外任教,组织编写教材,研究教学法,举办汉语桥比赛,设立汉语桥基金,设立孔子学院奖学金,开发新的汉语考试,开展网络教学等等。伴随着孔子学院的遍地开花,海外学习汉语的人数也在增加,据有关部门透露,目前海外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注册学生人数已经有22 万人。此时,同时涵盖对来华留学生进行的汉语教学和在海外进行的汉语文化教学两方面的“汉语国际教育”显然更为贴切了。

陈璐曾在《从汉语国际推广到国际汉语教育——21世纪国际汉语教育研究述评》一文中指出,“国际汉语教育关注的焦点是将汉语放置在国际环境中,因此国际汉语教育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势必都离不开这个大背景。”借助汉语国际推广作为中介,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从对外汉语到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变化:即汉语国际推广是对外汉语教学多年来在我国综合国力提高的基础上得到的硕果。汉语国际教育则是在全球化大背景下,随着国际汉语推广的深入发展,对于汉语教学的再认识。

从对外汉语到汉语国际教育,看似只是简单的学科名称变更,但实质却暗含着中国文化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华丽转身。“引进来”的对外汉语教学固然可以让来华留学生亲身感受中国的巨大变化,体验中国文化的伟大魅力,让他们在汉语环境中成长;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无论是就目前还是就长远来说,来华学汉语的人数永远是少数,海外汉语教学必将成为传扬中国文化的主战场。汉语的国际化程度主要取决于海外汉语教学的发展程度,取决于海外汉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因此,我们必须增强国际视野,兼顾海内外建立国际汉语教育学科。汉语国际教育的“走出去”可以让更多的人接触汉语和中国文化,让希望学习汉语又无法到中国来的人就近学习。

从对外汉语教学到汉语国际教育,这是一种非常大的改变。如果将对外汉语看做是固本强基,那么起基于国际视野的跨学科、跨区域的汉语国际教育则是为了更好地开展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理论研究和资源建设,更好地研究和解决海内外汉语教学理论和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更好地适应、支撑和促进汉语国际教育的持续发展,推进汉语的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增强全球视野下的学科意识,扩大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加大合作的力度和水平,以图共建、共享、共荣国际汉语教育学科而设立的。应该说,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教育是一个有机整体。

对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解 篇5

国际理解教育是在国际交往日益密切的背景下,为增进民族、国家、地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宽容,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培养儿童认同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尊重、了解其他国家、民族、地区文化的基本精神及风俗习惯,初步学习、掌握与其他国家、民族、地区人民平等交往、和睦相处的修养与技能,探讨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念的教育实践。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使教育有助于培养“面向世界”的人。国际理解教育旨在培养兼具传统性和国际普适性的国际化人才。通过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使学生在对中华民族主体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世界的多元性,增强学生全球意识,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学会尊重、共处和合作,培养关心人类共同发展的情操,担负起“世界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校园文化应该是“和谐、共生、发展,”的,多年来大家一直不断探索实施这一校园文化的有效途径。自2011年7月,“国际理解教育”走进我们学校,在开展此项工作的同时,国际理解教育渗透到了学校的各项工作中,促进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和谐发展,有力推动了我校“和谐、共生、发展”这一校园文化的深度探索与实施。

一、特设课程、主题活动、各个学科渗透“国际理解教育”,课堂氛围更加和谐。1.重视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开发与设计。

我校在不同年级开设了专门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根据国际理解教育的课程特色尽心挑选专任国际理解教育的任课教师,自行编写教科书并要求教师认真按教材上课,更鼓励教师根据自身的特长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拓宽教育内容,使教材发挥最大的教育作用。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合理确定不同学段国际理解教育的课程目标,突出课程资源建设的开放性、多元性和生成性,服务于学生的体验学习和探究学习。2.坚持将学科渗透作为国际理解教育主渠道。

充分挖掘、科学整合现有学科课程和教材中能够作为国际理解教育载体的内容,注重不同学科教学中国际理解教育渗透方法的探索与实践。重视立足课堂,在日常教学中有机渗透国际理解的思想,提升学生国际理解能力和人文素养。我们明确了以各学科教材体系为主线的国际理解教育渗透点,通过语文、英语、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等学科让学生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通过数学、科学学科了解国外科学家的思维模式与创新精神;通过音乐、美术等学科了解国外的艺术发展与特色以及外国艺术思想与风格;通过体育课加强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要求各个学科都要抓住时机渗透国际理解教育,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国际理解教育渗透点,3.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

各班每学期开展一次国际理解教育主题班队会活动,充分进行民族优秀文化的展示与交流,通过师生们喜欢的方式拓宽他们的视野,弘扬民族精神,培育理解意识,促进共同发展。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活动,锻炼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用历史的、发展的、全球的眼光看问题的科学的思想方法,交流、沟通、合作的技巧,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情感,开发了学生的多元智能。

国际理解教育学科渗透将国际交往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渗透于有关学科的教学之中,营造国际理解教育环境,各学科形成合力,使国际意识植根于学生心灵深处,引导他们开阔视野,掌握技能。师生在相互尊敬、积极的课堂氛围中成长,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更加和谐。

二、国际理解教育丰富教师文化底蕴,教师队伍更加和谐。

实施国际理解教育,要求教师拥有良好的国际知识储备、较强的国际交流技能和较广的国际视野。为了教研帮助教师深入理解国际理解教育的意义,推动教师更好的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国际理解教育。我校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国际理解教育的相关培训,通过专家引领、外出考察、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学习相关理论,促进思考研究,加强经验分享,不断提高教师进行国际理解教育的知识素养、基本能力和教学艺术,使教师在分享中提高自身素养,教师队伍更加和谐。1.教研组内集体研究。

学校各教研组根据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要求,科学整合学科教学内容,结合不同学科的课程特征开展专题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

2.学校评比推广成果。

学校组织公开教学观摩活动和优质课评比活动,总结、推广经典课例和优秀成果。每组每学期要推出一节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的研讨课,并邀请主管领导参加本组的集体备课和听评课活动。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老师们细致研究国际理解教育恰当的渗透点、合理的渗透内容,大家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分工合作,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收获。经过这样细致的国际理解教育教研组集体备课研讨活动的展示,教师们对如何在课堂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理念有了清晰地思路。每位教师对此都深有感言,一致认为这次教研组备课过程的展示,是一个教育智慧共享,优秀教案共享,教学资源共享的好方法,更是一个碰撞思维灵感,迸发智慧火花的好途径,有利于教师们在合作互补中提高对国际理解教育的研究能力,体验成功。

三、以国际理解教育为契机,组织活动、加强宣传,校园文化更加和谐。

国际理解教育是一种思想对话、文化理解。学校要把国际理解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校报、宣传栏、展板等形式,多渠道宣传介绍国际理解教育基本常识,在全体师生中营造浓厚的国际理解教育氛围。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主题活动,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见识,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促进国际理解教育的贯彻和实施。

1.培养教师在学校各项教育活动中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意识,提高教师的文化品位。

加强信息技术运用和网上交流能力,创造浓郁的外语学习氛围,提高教师的社会交往能力。鼓励老师及时总结国际理解教育的成功经验,对取得显著成效的教研组和个人应予以表彰和奖励。组织全校教师进行一次国际理解教育的研讨交流活动,不断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适时召开总结交流会,进行典型经验交流研讨活动,际理解教育开阔了学生视野、活跃了学生思维。根据学科特点创造性融入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能够引导学生思考更广阔的知识空间,探索与发现学校以外的精彩世界,使中西方文化在相互碰撞、相互滋养中相互融合;有的老师认为:民族教育在国际理解教育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文化精髓,国粹,都必须先被学生认同。连自己国家的精髓都没有很好的理解,更何来对外来文化的理解。民族精神与国际精神同时激发。在交流中老师们的思维在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老师们对国际理解教育的认识在互相启发下更加深入、全面。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促进师学吸取更多的中外文化精华。

为了让学生和教师静下心来读书,潜下心来体会书籍给自己的人生带来的情趣,给工作和学习带来的启迪„„将读书活动深入地开展下去,营造书香校园浓浓的读书文化氛围,我校开放图书馆,师生共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深入挖掘中外文化知识,不断总结相互知识的切入点。师生相互交流,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受到多元文化的熏陶,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每学期的图书义卖活动,更是节约和有效的利用了图书资源。为了让好书流动起来,发挥有限资源的无限作用,每学期我们让学生将自己看过的好书以义卖的形式卖给自己的同学,再以义买的形式买进自己喜欢的书籍,让好书资源充分的流动起来,让学生在有限的资源中受到无限的启迪。3.国际理解教育既对德育提出了新课题,也有利于开拓德育的新思路。我校通过红领巾广播站,对全校学生进行国际理解教育的宣传:向学生介绍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民族特色、文化特性,拓宽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深入了解异域风情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广播站增设科技英语及外语节目.4.让教师和学生直接参与国际交流活动,是实施国际理解教育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通过与韩国家长联系,开展韩国文化交流活动,积极推进中韩文化交流,加强课程合作,拓宽学生视野。大力开展生国际文化交流项目,使师生感受到了其他国家不同的民间文化和风土人情,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浅谈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篇6

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受应试教育的束缚和影响,课堂教学失去应有的生机与活力,学生在课堂中的创造性和灵性得不到释放,甚至在日复一日的机械学习中被消磨,教师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缺少应有的创造精神。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党中央、国务院于1999年6月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做出了《关于深化内部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然而,十几年过去,不少地方素质教育还只是停留在“素质教育口号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行动做得扎扎实实”。很多学校由于缺乏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和认识,担心素质教育会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因而不敢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创新教育,全面推进势在必行。只要我们对素质教育做到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大胆尝试,必将收到良好的效果。学生的德、智、体、美、劳诸项素质必将得到全面提高。

一、素质教育的理论思考和反思

素质教育在很多地方很难推进,表面上看,是因为学校怕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其实质是缺少对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认识不到位,必然行动滞后。那么,什么是素质,什么是素质教育,推进素质教育是否会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怎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成为摆在我们广大教育管理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通过对素质教育理论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要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对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实质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只有

理解和把握好素质教育的实质,才能正确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

要了解什么是素质教育,必须首先掌握“素质”的含义。心理学上的“素质”是指人的大脑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它强调的是一种先天的素质(如某人先天就具有军事家的素质、体育素质、音乐天赋等)。教育学上的素质是指人们在先天生理、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接受环境、教育的影响,从后天获得的相对稳定的属性(或特性)。我们更倾向于教育学上的素质的定义是更客观、更全面的。对“素质”的理解与思考:

1、肯定了人的素质是自然基础,即人的身体、心理特性,尤其是人的大脑神经系统的特性有先天的差异。承认这种差异,对我们开展素质教育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我们就应该对不同学生采用因材施教的原则,培养其成为有专业智能特色的高素质人才。

2、强调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素质发展的重要作用,这就告诫我们:一个好的育人环境,一所好的学校对提高学生素质是何等的重要。

3、明确了人的素质是一种良好的稳定属性,即:人的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基本品质都是人们终身或长期受益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讲,素质教育是最长久、最有价值的教育。

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呢?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生动活泼的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与思考:

1、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比较,不但要求有目标而且是全方位的目标(应试教育的目标是单一的智育目标)。素质教育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具有比应试教育难度更高、更全面的目标体系。

2、在教学方法上,素质教育更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我们指明了教育的方向。

3、素质教育倡导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这样的教育最具有长久性,能使学生终生受益。

与素质教育相比,应试教育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而使学生的负担过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应试教育存在着俞来俞突出的弊端。应试教育在教育对象上,它面向的是少数尖子学生,却忽视了多数学生,不适应提高全民素质的要求;在教学内容上,它是考什么,教什么,只注重智育教育,忽视了受教育者在思想道德、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等方面的和谐全面发展,不合乎现代社会和人的发展的需要;在教学方法上,它采用的是“灌输式”“填鸭式”,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缺少应有的创造精神,不合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教学环节上,教师统治课堂,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健全完美的发展。这种教育的结果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了学生的两极分化,造成学生的厌学、辍学。这诸多的弊端,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

化进程中日渐突出,基础教育由应使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是历史的必然。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展开,为我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教材的更新和命题方向的改变,要求我们必须扎扎实实地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

二、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一)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群体化教育的个性化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应该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少数尖子生。旧的教育观认为:在一名教师对一个班的群体教学中,成绩优秀的学生只占群体的20%。这种旧的教育观多年来一直在影响着我们教师的教育行为,过分强调学生先天的智力因素而忽视后天教育功能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则是只关注少数尖子学生,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培养。为此,我们认真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素质教育理论,并将其整合借鉴,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新的教育观告诉我们,在一名教师对一名学生的个别教学中,学生的能力和学生的成绩几乎无关,98%的学生能获得原先只占20%学生能获得的成绩。就是说无论学生能力的强与差,在一名教师对一名学生的个体教学中,都能获得优良的成绩。在学习实践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套使群体化教育“个性化”的教育系统,实施了群体化教育个性化管理的教学管理模式,亦即实施了教学过程的“六个到位”:

一是课堂教学主导到位。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想

方设法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实现当堂达标,使学生尽可能不留或少留知识尾巴。

二是课任教师指导到位。各学科教师在新授课结束后,利用自习时间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特别是对知识点有疑问同学的个别指导,包括作业的面对面指导。

三是同学间帮助到位。充分利用同学间相处时间长的优势,让学生当小老师,帮助有问题的学生清理疑难问题。

四是班主任、课代表督促到位。班主任、课代表充分利用晨读、自习等时间及时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和知识掌握情况,特别是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细致的思想工作,鼓励学生保持长久的学习动力。

五是家长协助到位,要求家长做好一对一的个别管理,经常过问、检查学生在家的作业完成情况并提供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六是单元测试到位。各学科在单元课程结束后,通过测试反馈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并采取有效措施给予根本补救。

群体化教育个性化管理模式的实施 真正体现了我校“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使他们都有一个智慧的人生”的办学理念,同时有效地促进了我校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二)转变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依托课堂教学来进行,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只能带来学生思想的僵化,根本谈不上什么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在一定的

教学方法下来实现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创新新的教学方法,来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教学观念影响教学行为并最终影响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学行为的四个转变:一是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知识化身”的架子,努力创建民主、平等、尊重、和谐、融洽充满浓郁感情色彩的新型师生关系(这样学生才能大胆提问、大胆质疑,激发学生求知欲)。二是教学方法的转变。教师放弃传统教书本的观念,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即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主宰者向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学生能力的促进者转变。三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过去学生死记硬背、学生被动听老师讲的学习模式为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四是学生评价方式的转变。改变过去由单一的学习成绩评价学生为德、智、体、美的综合评价。多渠道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其目的是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还采取了如下措施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

心理学认为:只有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学习者的大脑才能处于适度的兴奋状态,而这种状态的出现,是掌握知识的最佳时机。可见,和谐、欢快、民主的气氛,能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等多种感官,确保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做学生的朋友,和学生平等对话,积极营造平等、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在我们的课堂上,允许学生随便插嘴,回答问题可以举手,也可以不举手。回答对的给以鼓励,不对的也不批评,而是用“对吗?”“再想一想!”等语言,给学生营造一种敢想、敢说、敢做的氛围,给学生提供一种允许他们说错、思错、写错的空间。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不会为回答不出老师的问题,或回答错了而羞愧。这样的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极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2、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 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说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有效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发挥的“润滑剂”。持续的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创新欲望的不竭动力;浓烈而又稳定的兴趣,是学生学好政治的保证。因此,老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宜的、能够吸引学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使教与学处在情与境的有机融合的放松、欢愉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老师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一个故事、一段录像、一首歌、一个问题、一个小品等都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特定的教学情境,以此渲染课堂气氛,唤起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参与意识,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3、巧妙设疑——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激发思维的起点,“疑”是激发思维的动力。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一个精彩的提问,往往能在一开始便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探究的欲望。因此,老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也可以从教材出发,针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巧妙地提出问题,或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使学生在课堂上有一种跃跃欲试,产生探究知识的欲望。进而激发他们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

4、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式学习——提高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老师应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互相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让学生在相互合作,共同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让他们在充满合作机会的群体中,一方面可以自主地探索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够更多地体验到互相帮助、互相启迪,共同分享的快乐,进而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合作式学习,能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生动和有趣。可以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改善传统的师生单项交流的方式,促进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对其他同学的思路进行分析思考,在此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判断,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会精心编排小组,好学生与差学生,爱发言的与

不爱发言的进行有效搭配,每一个小组可自行取得名称。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开展不同的合作学习。有时,根据教学内容,分小组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讨论。在这些合作学习中,每一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体现自己的价值,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潜能,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5、精心设计活动——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实效

对自然、社会现象的探究是儿童的天性。我校教师大力倡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究、自主建构来获得体验和经验。重视学生“发现”知识的过程,以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自主探究的能力。而不是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把现成的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精心设计各种活动,让学生采用“调查”“实验”“探索”“讨论”“辨别”“创造”“表现”等多种方式去探究、体验、领悟与表达,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收获和提高,使他们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

在教学中,老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活动的形式有很多,可以是辩论赛,知识竞赛,小品表演,模拟法庭,分组讨论,课堂讨论,研究性学习等。老师在组织这些活动时,要精心准备,不能流于形式。

6、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结构。

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多媒体教学能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兴趣,更广泛地拓展学生积极思维的空间,培养他们的

创新精神。运用多媒体技术,课堂容量大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可见,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亲自体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改变了,才能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知识、提高各种能力。

(三)丰富教学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摒弃那种“考什么,教什么,只注重智育教育而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错误做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重视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重视学生成长发展中的非智力因素,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特长,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1、把强化德育工作作为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内容。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中,我们始终把德育教育放在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关注关爱每一个学生”的办学理念,广开渠道,对新教育形势下德育教育工作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探索和实践。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各年级各班开展“净、静、竞、敬”的活动。多年的德育教育工作实践使我们对“净、静、竞、敬”有了自己的理解:净就是干净、靓丽、心灵纯洁,静就是环境安静、行为规范,竞就是追求卓越、直面未来,敬就是尊敬师长、倾心学习、关系融洽、互相帮助、好学乐学。我们在班级管理让“静、净、竞、敬”四种境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有效地帮助学生健康成长。①静能生慧。我们的班级管理从保持安静的学习环境入手,为了帮助同学们养成“入则静,出才动”的好习惯,学校要求教师尽可能采取单独交流的教育方式,这种方式同学们更乐于接受,往往会收到更理想的教育效果。教室安静了,同学们的精力都集中到学习上,即使再浮躁的学生也会不由自主地打开课本,开始学习。这种安静的学习环境,成为了我校班主任努力追求的管理境界。②净能生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青少年正是爱美的年纪,我校班主任和政教管理部门合理地利用学生的爱美之心,正确地引导学生积极地去追求美、创造美——身体力行地净化卫生,美化环境。从日常生活讲起,从细微小事入手,从珍惜劳动成果着眼,从不乱丢一张纸片做起,教育学生自觉地保持环境卫生,主动地创造美好环境。教室布置得干净整洁、宽敞明亮,学生的心情也会变得轻松愉快。在净化环境的同时,也能净化人的心灵。保持教室卫生的整洁,并不是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而是一项重要的育人工程。③竞能生优。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组织全班同学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积极地创造条件鼓励学生挖掘潜力,奋勇争先,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在争先创优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正确地引导和积极地鼓励,从而激发起学生刻苦学习的强烈欲望,促进学生不断地进步。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比、学、赶、帮,教育、引导学生互帮互助,共同进步。④敬能生德。尊老爱幼、尊师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通过主题班会、行为引领、纪律约束、教育培养、细节感悟、学习体会、社会实践、自我教育等切实可行的有效

手段,帮助每一名学生树立起尊师敬长的正确观念,养成尊师重教的良好习惯。同时,我们深刻挖掘“敬”字的内涵,使每个同学认识到学生阶段的敬业就是对自己的学业负责,要求大家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而这也正是一个学生道德素养的体现。

第二,健全主题班会课制度。班会课是我校德育工作落实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为了提高我校班会课质量,我们制定主题班会课制度。我们根据《中学生德育大纲》规定的德育基本内容和学校德育工作计划要求,紧密配合学校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和结合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发展需要出发,针对学生中的一些倾向性问题,确定班会课的主题。做到每次主题班会集中培养学生一种品德、宣传一个观点、歌颂一种精神,明确一个道理、讨论一个问题。班会课的主题鲜明、贴切,富有教育性、启发性和艺术性,用较强的感染力吸引学生,以达到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目的。每次班会课前我们都要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班主任深入调查研究,把握住学生的思想状况,使班会课做到有的放矢。对班会课主题所需要的理论、事例、数据都有充分的准备,对班会的程序、形式精心设计,并认真写好班会课教案。同时,在会前发动和组织班干部、学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使全体学生明确班会的主题、目的和意义。班会课组织形式生动活泼,富于新意。把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会议主持人引言得法,善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同学参与面广、课堂气氛热烈活跃。学校按计划确定内容,统一主题,统一时间,统一检查,要求班主任备好课,写好教

案,并做好工作反馈。

第三,双关”教育,让全体学生感受到温暖。开展“双关”教育,实施“零差生”管理是我们近年来比较成功的做法。我们提出了“关注、关爱,让家长放心;细心、耐心,使孩子成功”的指导方针,把控制辍学“一个都不能少”、学生管理“一个也不处罚”作为追求的最高目标。我们用新课标的先进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和发展学生,应用科学的管理艺术,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挖掘每一个学生的内潜能,尽可能帮助学生克服负面影响,让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长,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四,开展“书香校园”活动。每个班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图书角”,每个“图书角”都拥有自己个性化的名称。每个班都选出了自己的图书管理员,制定了严格的借阅制度对图书进行管理。学校统一规定了阅读时间和阅读课开展的具体办法,印制了统一样式的“阅读活页”来展示学生阅读后的收获。

第五,开展了新生入学教育宣传月、养成教育专题会、安全教育专题会、住校生家长座谈会、向“三厅”网吧告别、建立成长足迹档案、队列比赛(艺体处负责)等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扎扎实实并独具特色的德育工作切实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养,创造了优良的育人环境,学生的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和发展。

2、把特长教育作为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环节。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充分开发和激活人体自身的各种潜

能,使之成为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核心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同时发展个性特长,依据学生的条件、兴趣及潜力培养的一技之长可能对他们的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我校非常重视发挥学生的专长,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施展和提高才能的广阔空间,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下:

①创设适合学生自主发展的环境和氛围:

教师彻底改变旧的教育教学观念,特别是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给学生自由的选择空间,由他们自主选择喜爱的活动,教师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方式上,按班级活动(文艺会演等班级组织的活动)——级部活动(年级部集体活动)——校级活动(校级兴趣小组等)的层次开展活动。我们广泛开展艺术教育活动,按照教学有特色、学生有专长的思路,突出艺术教育的位置,本着普及提高的原则,在加强音、体、美课堂教学的同时,充分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开设舞蹈、声乐、美术等兴趣小组;另外,通过举行学校艺术周,开展各种文艺演出、竞赛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艺术素质;体育方面,在保证学生体育达标率的同时,注重发展学生的体育爱好和专长,选拔骨干队员,成立田径队、篮球队、羽毛球队、乒乓球队,常年坚持训练,并以上级部门举行各种比赛为契机,适时组织集训;科学技术方面,学校成立科技制作、微机兴趣小组,除在校内按时活动外,科技小组经常开展到野外、社会上采集标本、调查考察等活动,激发学生探求科学的情趣,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

新精神;写作方面,学校成立写作兴趣小组,经常组织作文竞赛,奖励优胜者并将优秀作文打印装订成册,激发了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我们还经常激励学生向报刊投稿,看者自己的文字变成了铅字,学生写作的信心大大增强。

(四)提高教师素质,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邓小平同志指出:“振兴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基于这种认识,学校领导班子带领大家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大胆改革创新,从政治与业务两个方面提高教师的素质。

学校党支部始终把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要求全体教职工把“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发善、勤勉自强、敬业奉献“作为最基本的道德准线。具体到工作上,也就是“关爱每一个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对那些政治上要求进步、业务上勇于创新、综合素质高的同志及时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在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方面,我们按照思想上高定位、业务上高标准、目标上高起点的要求采取多元化培训措施,对教师进行跟踪培养。学校组织理论学习、强化校本教研、启动名师工程,为每一位教师追求成功,实现个人价值搭建了一个稳固的平台。

通过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我校涌现出一大批教学理念新、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水平高、专业基础深厚并有一定教学研究能力的优秀教师。这为我校全面开展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对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解 篇7

一、国际理解教育发展概况:启迪和思考

对于“国际理解教育”, 虽然尚有不少问题需要厘清, 但是, 不可否认, 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已成为21世纪的一大世界潮流。[1]尤其是随着诸如流行疾病、恐怖活动、能源损耗、资源缺乏、环境恶化、科技的过渡使用等问题的不断加剧, 各国越来越意识到, 未来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将越来越依赖彼此尊重、相互理解、携手合作。

国际理解教育虽然已走过了六十多年的历史, 但相对来说, 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各个国家和地区在试验时也各有侧重。如美国是最早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国家之一, 在发展过程中虽一直伴随着改革派和保守派的不断争论[2], 但一直在深入探索其更好的定位和方式, 21世纪后, 其发展越来越重视州际协商、公众参与、政府支持、课程开发等。日本的国际理解教育从最初的“战后反思、追求和平”的思维基点到“有国际素质的日本国民”的目标定位, 21世纪后, 日本国际理解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并呈现出核心主题不断聚焦和实施形式越发多样的发展态势。韩国的国际理解教育起步较早, 发展较快, 对国际理解教育的研究比周边国家全面且深入, 制度、政策、课程、项目、培训、评价等多类措施并举推进, 取得较好成效。韩国设立了亚太国际理解教育学院, 已成为亚太地区国际理解教育的中心[3]。

我国也有不少地区在探索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路径。从课程角度看, 国家课程的渗透 (以外语、地理、历史、政治等为主) 、校本课程的开发、综合课程的实践是三种主要路径。鉴于国际理解教育过于宽泛的定义, 有些学校不仅在课程实施角度, 还在教育内容角度进行了研究, 如我国有学校提出“六大中心概念———相互依存性、文化多元性、社会公正性、纠纷性、变化性、稀少性, 五大学习领域———民族文化理解、异文化理解、人权教育、和平教育、环境教育”[4]的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选择与组织思路。有些地区或学校集中力量开发了国际理解教育地方教材或校本教材, 以为国际理解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系统性教学资源。整体来讲, 大部分国家和地区能够充分认识到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理解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并逐渐在全球化背景下, 从学生发展需求角度, “去政治化”式研究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方式。其中, 教育目标定位、内容选择和资源建设是研究重点。

纵观各国、各地区的国际理解教育历程, 对照闵行区的地理位置、社会需求、教育历程、学校分布、经济与文化发展速度等, 不难发现, 拥有上海市近三分之一境外学生、多所国际学校、多所中外合作办学学校、多所国际部 (或国际班) 的学校、100多所招收境外学生随班就读的闵行教育, 已在实践过程中积累一些国际化办学、管理、教学等方面的经验, 但要持续、科学发展, 仍需深入、系统研究基础教育国际化。其中, 国际理解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首先引起重视, 并得到率先研究。闵行区在推进国际理解教育过程中, 需要厘清或研究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第一, 闵行区基础教育推进国际理解教育的条件是否充足?如课程是否具备, 学校硬件能否满足, 学校和社会是否支持, 经费有否保障, 师资能否适应等。

第二, 闵行区国际理解教育如何定位?具体来说, 需要思考: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社会公民 (或中国公民) 的特征或特质是什么;在学生的国际化素养中, 哪些素养是所有学生必须达到的, 哪些是因个人差异产生的;本地区推进国际理解教育与其它地区的差异在什么地方;在推进过程中如何凸现地方文化特质和地方教育特点等。

第三, 闵行区可以采用哪些途径或方式推进国际理解教育?如采取自上而下地整体推进还是学校自主实践, 抑或跨校合作探索;是以国际交流和实践为主的活动式、体验式学习为主, 还是以国际理解教育专业性课程为主;是面向全体学生还是面向特殊群体学生等。

第四, 如何保障和评价国际理解教育?作为一个区域性教育决策, 既要注意其适应性、科学性等, 还要注意其发展性、创新性。如何让本地区国际理解教育能够保持良性、持续发展, 师资培养、课程规范、制度保障、经费支持等都需要系统设计。

二、区域国际理解教育推进思路:定位和策略

对于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来说, 面对全球化的发展形势, 国际理解教育确可成为改善、优化各级各类教育的思想和策略。其所倡导的主流价值、目标愿景既代表着人类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也提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中庸之策”。对于我国区域基础教育来说, 一方面, 要吸收国际理解教育的思想, 从全球化趋势、人类发展、文化共生等角度丰富区域基础教育的内涵;另一方面, 要从国家对基础教育的定位及区域教育实际出发, 从教育文化、资源条件、师生需求、课程体系等多角度, 分析优势和不足。闵行区融合这两个视角, 合理定位, 实践选择, 推进区域国际理解教育, 提升区域基础教育的品质。

(一) 根据基础教育价值取向探寻区域国际理解教育的定位

具有国际视野、能够进行国际沟通、国际协作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核心目标。闵行区认为区域推进国际理解教育必须服务于这一目标, 基于此, 突出以下三方面的目标。

1.多维视角, 认识世界

基础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以历史的视角认识人类的过去、现在及未来, 也要指导学生理解当前的自然与社会、文化与科技。但是, 单一知识体系下的学习难以支持学生对真实问题的解决。要达成对人类社会、真实世界的认知, 必须拥有多维视角。

2.尊重差异, 和而不同

教育的使命是教学生懂得人类的多样性, 同时, 还要教他们认识地球上的所有人之间具有相似性又是相互依存性的。[5]认识、鉴别、尊重差异是理解多样性的前提。人的差异、家庭的差异、地区的差异、民族的差异、国家的差异、文化的差异等客观存在着。但是, 长期以来, 教育内外对“一致性”的追求遮掩了对“差异性”的关注。基础教育要借用国际理解教育思想, 引导学生重视在“差异”中形成对本地区、本民族、本国的客观认识, 并在差异中形成对“自我”的准确定位, 提升民族自信心, 基于此, 学会彼此理解, 共同生活。

3.沟通协作, 和谐发展

上世纪末,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首次提出了终身教育的四个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四个学会”由此成为教育界共识, “以理解、沟通与合作为基础的共同生活的教育目标”开始备受重视。但是, 从世界历史和当前实际来看, 各类“冲突”不可避免;从教育的社会功能看, “竞争”永伴其行。要发展我国的教育文化, 必须充分重视对学生“协作或合作”能力的培养。这不仅要在教育的方式上强化之, 还要在教育的内容上丰富之。国际理解教育可以给“合作教育”提供更广阔的视野———从不同个体、不同情境、不同任务下的合作延伸至“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间的沟通协作, 鼓励学生在国际视野和人类发展历史视野中, 理解合作意义, 通晓国际规则, 熟悉多元文化, 习得沟通技能, 促进和谐发展。

(二) 根据区域教育实际探寻国际理解教育的支点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对于任何地区的国际理解教育来说, 既要服从于国家整体的教育规划和要求, 也要根据地区经济、文化、地理位置等实际情况和人民需求, 探寻适合于本地区学生发展的国际理解教育。闵行区根据区域基础教育的教育目的和要求, 立足闵行地区文化、本土资源, 聚焦“多元文化”, 探寻国际理解教育推进策略。

1.着眼文化交流:了解多民族文化, 传承地方文化

“加深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理解, 丰富文化交流方式, 提高合作效益”是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目标。地区在实施国际理解教育时, 一方面, 必须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本地区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建筑文化等。另一方面, 要指导学生了解其它地区的文化、本国其他民族的文化及其它国家的文化, 理解其文化内涵、文化特征及表达形式, 分析文化差异, 探索文化交流方式。

闵行在实施国际理解教育过程中, 充分利用了闵行历史文化、地理位置、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特点。基于我国多民族文化特点, 引导学生深入学习闵行“马桥古文化, 七宝、召稼楼等古镇文化, 七宝皮影、马桥手狮灯舞”等地方文化;基于人口导入大区的特点, 组织学生学习我国各地、各民族的民俗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 促其养成“各地方和各民族文化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习惯;组织部分学生带着闵行文化走出国门, 让学生探索如何让越来越多进驻闵行的外国友人了解闵行地方文化及中国多民族文化, 促其在具体情境中学习文化交流。这些措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各类文化———识别文化标志、了解文化背景、认知文化特点, 既理解了文化对于地区、国家及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也逐渐习得了文化交流技能, 提升了文化尊重意识, 让更多的闵行学生成为一个有国际视野的闵行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发展者。

2.着眼社会责任:了解地方经济, 呵护生态环境

国际理解教育提倡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意识的全球公民。无论是作为全球公民还是合格国民, 社会责任感都是其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社会责任感不是停留于知识层面, 还需用结合社会需求落实于具体的行为过程中。地区在实施国际理解教育中, 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各类问题, 如社会民主、环境质量、地方经济等。

组织学生通过比较、观察、考察、文献等多种手段发现社会各类问题, 认知问题背景、本质及影响因素等, 基于发展观、系统观等思考可能的问题解决策略是闵行国际理解教育推进的重要方法。如流动人口的政治参与问题, 促进新旧上海人相融合的新型社区的设计规划, 九星市场模式及其对地区经济的影响,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农业经济、拆迁等问题, 梅陇镇、吴泾镇、七宝镇等河流污染现状及其根源, 黄浦江文化标识及其沿岸经济, 工业区土壤污染现状及其解决策略, 五号线对闵行经济的促进作用, 上海与其它国家轨道交通设计思路与技术引用的比较分析, 上海城市交通问题及其改进策略, 闵行的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如何融合发展等是闵行学子们正在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教师组织学生结合课程设计, 巧妙渗透相关问题, 引领学生应用相关知识, 强化问题意识, 培养实践能力, 提升社会责任感。学生随着对问题的深入分析, 逐渐理解社会问题的复杂性, 认识到合作解决问题的必要性, 领悟到国家或政府、企业或单位、家庭或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对问题缓解及提升其解决效度的意义所在。

3.着眼人类文明:了解科技革命, 关注文明进步

人类文明史既是一部文化冲突与发展史, 也是一部科技发展与革新史。国际理解教育倡导保持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这除了要坚守文化的和谐发展外, 还要关注科技的力量。科技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但是, 不可否认, 在从农业文明迈向工业文明的过程中, 人类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科学技术在此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何使科学技术稳步推进文明进步, 这需要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建立起正确的科技价值观。对于中国来说, 科学是舶来品。我们更需要强化科学精神、科学道德、科学方法教育, 要建立起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信仰与科学、经济与技术等之间的平衡关系。

闵行拥有紫竹高科技园区、航天城、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新技术单位, 科技闵行、智慧闵行是闵行当前发展的重要方向。闵行需要更多具备良好科学精神、科学素养、能参与科学决策、发展科技文化的公民。闵行区域发展对闵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 吸收国际理解教育思想, 指导学生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 理解和学习科学技术及其应用成为闵行教育的举措之一。由此, 学生逐步理解技术革新对人类文明的促进作用, 伦理道德、政策法制等对于技术应用的重要意义, 国际合作攻克技术难关的常态化, 生态文明与各类技术的综合运用关系等。国际理解教育赋予了闵行科技教育以更高的境界、更广的视野、更深的内涵。

(三) 根据现行课程制度确立区域国际理解教育的课程选择路径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载体。要落实国际理解教育必须依托相关课程:一方面, 鼓励各校利用已有的课程载体 (如国家课程) , 按照相关教育理念, 合理渗透国际理解教育;另一方面, 整合资源, 引导和支持各校开发新的课程资源, 优化课程体系 (如区、校课程) , 强化落实国际理解教育。两种策略融合运用、多类课程相互衔接, 全员参与、全程渗透, 全力推进、有效落实区域国际理解教育 (具体见图1) 。

各学校可以根据本校条件、核心目标、实践经验、师资力量等, 选择一种或多种方式实施国际理解教育。为了引导各校更好地开发和实施国际理解教育课程, 闵行区确立了区域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总目标, 即:了解多元文化、学会共同生活;关心世界和平、促进文化共生;理解全球治理、共建和谐世界。

荩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世界多元文化及载体;知道全球主要问题及危害;认识新型世界关系及表现;掌握跨文化沟通要求与技巧。

荩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对比认识各国文化过程中, 学会比较学习的方法;在追溯各国文化背景及其发展过程中, 学会用历史的观念、辩证的方法认识世界;在认识和了解全球问题过程中, 学会批判地分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在参与实践、角色模拟等活动中学会综合运用各类知识和经验进行合理表达。

荩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形成全球视野下理解、尊重、发展世界多元文化的意识、胸怀与责任;养成沟通交流、互相合作、和谐发展的人生观;孕育文化共生、和而不同、和平发展的世界观。

国际理解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 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逐层浸润、系统教育的过程。为此, 我区还对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国际理解教育分别设计了学段课程目标。

荩小学段目标:知道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体系, 每一种文化都通过一定的方式和载体 (如观念形态、精神产品、生活方式) 得以传递和表达;认识到某些世界问题是由于文化的差异所产生的, 问题解决需要各国合作方可达成;喜欢全球背景下的多元文化。

荩初中段目标:知道任何文化都是在一定的价值取向与社会关系中逐渐发展起来的;理解文化共生是世界发展的基本格局, 人类和平需要大家一起维护;综合运用多种载体全面、客观认识本国文化与他国文化;掌握中国公民与世界多元文化交流与沟通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初步形成世界公民的意识。

荩高中段目标:知道文化的发展动力来源于“人的需求”, 文化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基于多元文化关系理解文化冲突的原因及背景;分析世界文化发展态势和解决世界问题的方法;体验文化交流的价值与文化合作力量;学做世界公民。

三、地区国际理解教育持续发展:机制和保障

闵行区在推进国际理解教育过程中, 除使用项目推进、专家引领、经济支持等保障之外, 还在课程建设、教师培养、平台搭建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教师

要培养有国际视野的学生, 首先必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教师。如果说国际理解教育也有三维目标, 则对于基础教育的国际理解教育来说, 其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比知识目标更重要。教师的全球化视野、教师的世界共同体意识、教师对国际性重大问题的敏感度、教师的科技文化素养等对于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至关重要。

闵行通过英语教师出国学习、外教进课堂、骨干教师出国培训、全体教师通识性培训 (如“闵行区国际理解教师读本”) 等方式, 提高教师的国际交流技巧、国际视野和专业素养。

(二) 搭建国际理解教育试点校校际交流平台

学校实施国际理解教育不仅需要思想引领、理论支持, 还需要实践研究、经验分享。由此, 闵行区搭建了国际理解试点校与国际学校的常态交流平台, 促进学校较直接、直观地了解其他国家的教育价值、社会观念、宗教信仰等;搭建了国际理解教育试点校之间的常态研讨机制, 给予不同学校对国际理解教育实施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和正在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共同研究的机会;搭建了国际理解教育试点校的经验推广平台, 这既肯定了国际理解试点校的实施成效, 促其持续深入推进国际理解教育, 也有利于提炼闵行区域国际理解教育实施经验, 让更多学校更有效地实施国际理解教育。

(三) 建构区域国际理解教育资源库

根据区域教育发展实际, 闵行区确立了地区国际理解教育实施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并建议学校主要通过国家课程渗透、校本课程开发等途径融合实施国际理解教育。如何在国家课程实施过程中更好地渗透国际理解教育, 如何合作开发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等问题, 所有学校都在用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行动探索着、解决着。在此过程中, 教师的教学设计、引用的教学资源、开发的校本教材等都是其解决问题的阶段成果。其他地区的实践经验、专家研究的成果、引进的课程资源等和学校、教师自主探索的课程与教学资源汇聚一起, 并不断更新和发展, 成为闵行区区域国际理解教育资源库。

参考文献

[1]张民选.国际理解教育是建设国际大都市的战略选择[J].上海教育科研, 2011, (1) 卷首语.

[2]姜英敏、王雪颖.20世纪80-90年代美国国际理解教育轮刍议[J].比较教育研究, 2010, (1) .

[3]余静.韩国的国际理解教育及其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4]熊梅, 李水霞.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设计[J].教育研究, 2010, (1) .

对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解 篇8

一、日本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经验

1综合学习时间是进行国际理解教育的有效方式

相对于现在普遍采用的分科教学,综合学习时间是一种新的课程形式。它打破了学科、科目、单元的界限,是为综合地学习知识、技能或思维方式、学习方法而设计的综合学习活动。它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形式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在进行国际理解教育时,一种是跨学科型“综合学习”。跨学科综合学习是指从多学科、多学问的角度从事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活动的主要特点是不受其他课程的限制,教师可以先设定一个总的标题,然后从多个科目的角度进行探讨,例如,先设定一个标题为“今日中国”,通过对社会科里设立的“中国现代史”或“中国社会”,国语里的“中国汉字”和“中国文学”,美术里的“现代中国艺术”等内容进行整合,这样就可以系统地对中国进行深入的探索,使学生对中国有更全面的了解。另一种形式是以某一主题为核心,邀请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共同参与,或者由老师就这一问题在其他国家的状况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通过与日本的对比,使学生增强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另外,学校还经常邀请学者举办讲座,邀请在日留学生,在日朝鲜人等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对其他民族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了解,从小就培养他们的国际理解视野。

2国际理解教育与教育的民族化并重

日本认为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在国际社会中是非常重要的,因而日本在进行国际理解教育的同时。非常重视教育的民族化。通过加强对国语教育、语言教育、历史教育、艺术教育、德育等的传授,培养作为一个坚定的日本人的文化素养和能力。德育是日本进行的民族教育的主要手段。1958年。保守派力排众议。把道德教育从学科教育中独立出来,增设道德教育时间。1966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发表的咨询报告《所期望的人》指出,首先要做世界通用的日本人,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做忘却了日本的世界人,唯有真正好的日本人,才能成为真正的世界人。也就是说,学生在放眼世界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其爱国主义和优良的民族性。1987年,教育课程审议会提出了“国际化时代的日本历史像”的课题,在理解世界各民族的异文化的同时。育成重视自己国家的文化传统之心。这对形成日本人素质和爱国之心是很有必要的。对传统文化的强调,对爱国心的培养,对道德教育的重视,是近年来日本官方主导的21世纪教育改革中的重要课题。1999年,日本国会又以多数通过了《国歌国旗法》,文部省也名正言顺地指导各学校加强国歌、国旗的教育。2002年,日本政府建议以爱国程度来评定学生成绩等级的方针,“培养爱国情感”被添加为六年级社会学的课程目标。这个非强制的方针建议把爱国主义作为教学目标,以鼓励孩子为自己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而自豪,文部省的官员阪下谕一说:“该方针旨在使孩子理解并热爱他们的国家、历史和传统。”随着日本国际理解教育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强调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继承,要求学生首先要学会做日本人,对日本历史、传统、文化、社会具有广泛而深刻的认识,然后学做能生存于世界的日本人,具有站在国际和全人类的角度考虑事物的知识和能力,能沟通异国文化的语言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国际礼节、国际知识和教养。

3民间教育团体在国际理解教育实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战以后,日本的民间教育团体蓬勃发展起来。1946年4月19日,民主主义教育研究会(简称民教会)成立。它的宗旨就是要使日本教育真正民主化,建立正确的,人民的教育。1947年6月8日日教组成立,它是教师的一个自发组织,它所追求的是教育的民主和独立,希望教育可以担负起建设新民主秩序和创造新日本文化的使命。日教组在教育改革中最根本的态度就是维护战后建立的体现民主和平等精神的教育制度,反对任何企图加强中央集权的教育改革政策。这种立场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战前军国主义的泛滥所造成的战争灾难。教师们亲身经历了将学生送上战场的深重的罪恶感,增强了教师捍卫和平的责任感。因此,战后新成立的日教组提出了“不要再把学生送往战场”的口号。他们认为政府的任何一项加强课程、教科书、教师培训和学校行政管理方面中央控制的措施都是“退回到战前的军国主义”。尽管被排除于权力圈之外,日教组在一些根本问题上却坚决不让步,如反对特设道德科和政府对道德教育内容的控制等等,并以罢工等自己独有的方式进行抵制。随后,核心课程联盟、社会科问题研究会等民间组织相继成立。这些组织大都是站在反思和批判的角度来思考政府的教育决策和改革的,追求真正民主、科学的教育。例如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屡次篡改历史教科书的行径遭到日本有识之士的强烈抗议。“日本孩子与教科书全国网络21世纪”等爱好和平、反对篡改历史的日本民间团体在东京举行集会并发表声明,抗议新版历史教科书美化侵略战争、否认南京大屠杀、不进行深刻反省,认为文部科学省批准这样的教科书是日本政府公然违背国际承诺之举。日本民间教育工作者并不追随官方权力机构指示的教育,而是努力探索并追求符合人民大众要求的教育,追求符合日本国情的真正的自由、民主、科学的教育。正是有了这些民间组织成员等有识之士的支持。日本的国际理解教育才得以进一步开展下去。

二、日本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不足之处

日本中小学的国际理解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模式,但是日本的国际理解教育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亟待改进。

1国际理解教育的出发点过于重视外部因素

国际理解教育的出发点过于重视经济、政治等外部因素,在国家主义和市场至上的前提下,国际理解教育成为经济和政治竞争的一种工具。战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在“赶超型现代化”国家经济至上的影响下,教育演变为经济建设的工具;自民党执政以来,在教育改革政策上最基本的态度就是国家主义,因此,国家主义已经成为影响日本基础教育改革政策最持久的因素。20世纪80年代中曾根内阁上台后,提出“文化立国”的口号,旨在通过文化教育的国际化来达到建立政治大国的目的,它的这种观点通过临时教育审议会的几次咨询报告得以表达,以异文化理解为主的国际理解教育受到重视。日本的国际

化说穿了是为日本的经济利益服务的,是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强大的巩固的国际地位,为日本的经济保驾护航,是维护日本海外庞大的既得经济利益,进一步促进日本海内外的经济发展,确立其与经济实力相应的国际地位。仅仅把国际化的理由归结为日本建立经济大国、政治大国的需要,着眼点在于清除日本在国际市场上经济活动的障碍,这种视野太过于狭隘,违背了教育自由和独立的原则。国际理解教育是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尊重、宽容、民主、正义、仁义与和平的基本理念与准则的和平文化是千百年来人类宣扬的不为现代社会动荡和商业化侵害的价值观和态度,是为了使各个民族更好地共存于这个世界上。

2极端民族主义阻碍国际理解教育的进行

民族主义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根本,但如果对民族主义引导不当的话,非常有可能走上极端民族主义的道路。日本以右翼势力为代表的极端民族主义者完全用本民族的文化标准来判断其他文化,将本民族的生存观和价值观强加于其他民族,进而使本民族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敌视合法化。不仅如此,他们把本民族的利益置于其他民族利益之上,并试图将其纳入本民族的利益范围。日本的极端民族主义者通过各种措施,极力地阻碍国际理解教育的进行,他们大肆宣扬种族优良论,认为大和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而对周边的民族,如朝鲜族、汉族等充满歧视,甚至敌视。1986年,日本国际评论家长谷川太郎在《再见了,亚洲》一书中,大肆贬低亚洲各国,说亚洲是个垃圾场,日本是建筑在垃圾厂上的“高楼大厦”。1996年,部分右翼分子无视周边国家人民的感情。提出把“期望实现正式参拜靖国神社”写进某政党的竞争纲领中。2005年,以扶桑出版社出版物为代表的历史教科书,极力否认日本在战争中的残暴罪行,美化日本的侵略史。以右翼势力为代表的极端民族主义者。通过篡改教科书等方式,掩盖历史真相,大肆宣扬军国主义和民族优良论,他们这些文化不自觉的行为,严重地阻碍了日本国际理解教育的进行,给日本的青少年带来了非常消极的影响。强调自己国家文化的特殊性、优越性,提倡爱国心,是每个国家的自由,并无不可之处,但是日本的极端民族主义者为了圆自己的世界大国梦,主动向其他国家进行挑衅,伤害了别国人民的感情,故意激怒对方,就不得不让人警惕了。

3存在着“欧美中心主义”倾向

日本的国际理解教育是在经济、政治全球化的背景下提出的。日本受欧美文化影响深远,而对自己周围的亚洲文化,向来都是非常不重视,甚至有些歧视,这明显地表现在日本对待在日朝鲜人的态度上。在许多极端民族主义分子的眼里。具有丰富生活底蕴的“边缘文化”不过是贫穷与落后的代名词。事实上,任何文化都有其自身的优势与长处,也有其文化上的缺陷与不足。从历史上看,日本有向先进国家学习,并与世界上占支配力量的国家结盟的倾向性。二战后,日本一直与世界的超级大国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方面结盟。作为教育内容的教科书存在着明显的“欧美中心主义”倾向,对日本教科书的分析结果表明,全部教科书中所“登场”的公元1700年以后的“人物”中三分之二为欧美人。通过学习这样的教科书,使学生接收到这样一个信息,在过去的三百多年的历史里,最有成就,最值得学习的是欧美国家。其结果是在传统文化和地理位置上属于东亚国家的日本,青少年关心的热点在欧美国家,却对自己的周边邻国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对亚洲各国而言,日本成为一个“既近又远的国家”,地理上的近与文化上的远,使得日本这个没有“邻居”亲和力的国家,成了一个“非亚非欧”的文化孤独者。日本制定的教育国际化发展策略。是在冷战的思维框架下形成的,具有明显的强权特征。如果日本在21世纪的发展战略上,仍不能摆脱冷战时期东西方的敌对思维框架,那么它就会变成一个真正的“文化孤岛”。

日本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民主、和平精神的人方面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但是最近所发生的篡改教科书事件,使得人们开始警惕日本的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复苏,国际理解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开始显露出来。虽然右翼势力的猖獗说明了国际理解教育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但我们所要做的不是否定日本的国际理解教育,而是应该发现它所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更好地发挥其国际理解教育的作用。

三、对我国中小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启示

文化自觉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的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有没有文化自觉对一个民族尤为重要。要培养文化自觉意识,进行国际理解教育是比较有效的方式。我国中小学的国际理解教育方兴未艾,通过对日本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介绍,给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首先,客观认识本民族的文化,树立文化自信。进行国际理解教育,必须对自己本民族文化的历史发展和现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仅要认识到中华文明曾经有过辉煌,也要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在与其他文明交往中,尤其应该注意这些方面。争取消除这些不足,使得我们的民族更好地完善自己,更好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其次,充分理解异文化,树立文化安全意识。当今世界,以各自文化为载体的民族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上的焦点问题。了解一个民族就要了解他们的文化。在与各个民族的交往中,在努力保持本民族文化特点的同时,要主动积极地去了解其他民族文化的特点,以便在交流和对话中,对本民族的文化有所启发,以弥补自己民族文化的不足,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再次,作为知识传授者的教育者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的思想。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要适当地进行一些国际理解教育的学习,以避免教学中出现一些文化不自觉的现象,影响学生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吸收,以及对自己本民族文化的定位。

上一篇:中医院护士个人辞职报告下一篇:申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省级标兵单位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