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三上《秋天的雨》教案(精选10篇)
秋天的雨
教材简析:
课文以秋雨为线索,抓住秋天的特点,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写了秋雨到来后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水果丰收的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把学生带到美丽、丰收、快乐的秋景中。学情分析:
刚升上三年级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主要依赖无意注意,以感性思维为主,因此教学中采用具体的景物照片和视频片段再现情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感悟秋雨之美。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在情景中学习仿说造句。情感目标:
让学生通过课件再现情景,感受秋雨的奇特、秋景之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知识目标: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好课文,并指导学生在情景中学习仿说造 句。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描写的秋天美景,体会作者对秋雨的喜爱之情。教学准备:
1.学生:
(1)利用节假日到户外拍摄突出秋天特色的景物(自然景、动植 物„„)(2)收集有关描写秋天特点的词句。2.教师:
(1)收集学生拍摄的照片制作多媒体课件。(2)网上查阅“秋天的雨”的视频片段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课时
2017.3.1 最新版
一、育情导学。
1.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了?描绘秋天的词语可多了,你收集了哪些? 2.课件出示教师收集到的一些描写秋天的词语,学生齐读。
3.读着这些词语,我们仿佛看到了这一幅幅美景,(课件出示学生拍摄的秋景图片)你喜欢秋天吗?那么,是谁带来了这美丽的秋天呢?揭题。
4.有位作家觉得是那清凉而又温柔的雨把秋天带给了我们(课件出示课题及图片)。在他的眼里,那细细的秋雨犹如一位变幻神奇的魔术师,想听听他是怎么赞美秋雨的吗?
二、初读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课件钢琴曲《秋日的私语》)2.检查生字词。
(1)(课件出示生字词)同位互相指读生字。
(2)集体反馈。(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重点指导“钥匙、菠萝、扇(课件展示)”的读音。
(3)谁愿意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一读?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你能用课文中的词句来说说秋天的雨的特点吗?(随即板书)
三、品读课文,感悟理解。
(一)品读第一自然段: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1.看到小朋友读得那么认真,秋天的雨要赏给你们一份特殊的礼物呢,你瞧,它轻轻地来了。(欣赏课件第一段话描绘的情景)谁愿意把这段话读给大家听听?
2.秋天的雨神奇在哪里?(就像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秋天的大门)3.除了神奇,你还能从这几句话中读懂什么?(再读后交流)
4.指导朗读:是啊,神奇的秋雨就是这样不知不觉地带来了秋天,谁能通过你的朗读让大家感受到这样的意思?(自由练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2017.3.1 最新版
(二)品读第二自然段:秋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1.过渡: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告诉我们秋天的雨是一把打开秋天大门的钥匙,你发现它还有更神奇的地方吗?
2.自读课文第二段,找一找表示颜色的词圈起来。3.这么多的颜色,秋雨都把它们给了谁?
(1)课件出示用句式说话:秋天的雨把________给了________。(2)课件随机出示学生的答案(3)拓展句子(课件“句式说话”)
4.对比句子,你喜欢哪一句?说说理由。相机指导朗读。
(1)课件出示:“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课件实物比较)
“黄黄的叶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2)课件出示:“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红红的枫叶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5.读到这,你能像课文那样说说句子吗?(课件出示相应的对比事物)6.这么多的颜色出现在我们眼前,光用一个“美”字不够的,你会用四字词语来形容它吗?(五颜六色、色彩缤纷、五光十色„„)对,颜色很多,就可以用“五彩缤纷”来形容。
7.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师:这么美的情景该如何读好呢?可以把课文中描写的内容想象成一幅画面。同学们如果还有有什么好的经验可以告诉大家。
指名配乐读(课件“秋日的私语”),评议
(三)品读第3然段,“气味的香甜”。
秋天的雨不但有五彩缤纷的颜色,还藏着许多好闻的气味呢(课件播放)。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这一段?
1.你看到秋天的雨里藏着什么?
2017.3.1 最新版
2.学生交流后围绕“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让学生说说:秋天的雨里还藏着哪些香味。
3.(课件出示句子)“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这句话,读后让学生说说小朋友的脚怎会被香味勾住?
四、感受拓展。
美丽、丰收的秋天已经轻轻地来到我们的身边,同学们还想知道秋雨带给我们什么信息吗?
板书:
一把钥匙 五彩颜料
秋天的雨 藏着气味 吹起喇叭
教新标
教学目标:
1会写4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文,继续练习背诵文。
3能够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教学重点:
1会写4个生字:“了、子、人、大”。
2继续背诵文,练习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学前准备:
多媒体,出示卡片。(教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用时:8分钟)
1引导复习上节学习的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2检查背诵情况。
二、学习生字。(用时:16分钟)
1教师多媒体出示生字。
2教师引导观察生字的字形特点。
3教师重点指导生字。
4教师范写。
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三、指导口头造句。(用时:8分钟)
1出示文中带有“一会儿”的原句。
2指导说说有什么事情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进行。
3指导用“一会儿……一会儿……”练习说话。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用时:8分钟)
1今天我们学习了《秋天》,你喜欢秋天吗?看到这么美的秋天的景色你想说点什么?
2回家后请把你眼中的秋天画出来,然后拿来让我们共同感受美丽的秋天。
五、总结全,深化认识。(用时:分钟)
通过这节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秋天的雨》
高枧小学张永芳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要求掌握的词语。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语言感悟、积累和运用的能力。
3、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课文描写的景物特点,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兴趣和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是抓住哪些景物特点来写秋天的雨的。教学难点:
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语文的语言美。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音乐引入情境播放《秋日的私语》)
1、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和大家来谈谈秋天的雨,秋天的雨给你留下什么的印象?(学生各抒己见)
2、有位作家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
《秋天的雨》。(出示课题)
3、请小朋友读读课题。(展示个人对语言不同的感悟)
(设计意图:让学生看书听录音,能使学生对朗读的停顿、重音、高低、快慢等加印象。)
二、初读课文,读中感悟
1、个性化读书。(自主读)要求读准音,读通课文。
2、指名读课文,检查读的情况。
3、通过这次读书你又读懂了什么?(学生说)
你是想看看秋的颜色?还是想闻闻秋的味道?还是听听秋的声音呢?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三、品读课文,理解体验
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喜欢哪段就来学习哪段?)
1、说说是怎样体会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的?(因为它不知不觉地就来到了我们身边,打开秋天的大门)
(1)请学生读一读不知不觉,文中是用什么词来写的?(学生说轻轻地,轻轻地)
(2)请你读一读。即时评价读得怎样?齐读。
(3)它打开了丰收的大门。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你是怎样理解“五彩缤纷”的?
(出示多媒体投影)
(1)学生读课文边读边思。指名学生说。
(2)这么美的景象,你是如何读的?读读,如何读出五彩缤纷。
(3)教师范读指导。(配音乐朗读)(学生倾听)
(4)和老师比赛,相信你们读得要比老师好。学生再读,读出五彩缤纷的味道。(个别读,齐读)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听、读的能力)
3、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是哪些气味?(学生说)
(1)请你读一读,老师来闻一闻,是不是真的闻到这种气味。
(2)齐读第三自然段。
4、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小喇叭吹的是什么?指导学生说读。(个别读,分男女生读)(设计意图:多种读的训练方式,让学生不仅兴致盎然,而且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自主选择,积累背诵
比赛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配乐)
(设计意图:学生在活动中学知识,效率高。)
五、拓展延伸,鼓励展示
1、交流扩展:学了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想法?
2、自主作业:(1)写一首诗(编写歌词)
(2)把秋天的景物画下来。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自主学习,调动他们动手的积极
性。)
六、作业
1、美美一朗读课文,体会秋雨的美,并背诵自己喜欢的语段。
2、把自己看到的、想象到的秋天的美景写下来。注意写的时候要有一定的顺序,多用恰当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运用积累的好词佳句。
(设计意图:以基础为本,进行适当拓展,紧密结合本课的特点,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笔,照顾到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
板书设计
11秋天的雨
五彩缤纷
秋天的雨气味香甜丰收、欢乐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母爱
2、让学生领略诗歌的美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教师适当的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诗歌优美的情境中,让学生在优美的朗读中体会子例行间流露出来的深沉的、无私的母爱以及孩子对母亲的热爱、感激、思念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母爱的伟大、无私体会私人对母亲的热爱、感激、思念之情,教育学生关心、体贴、孝敬父母。
重难点、关键
1、体会一顶斗笠里饱含着的深深的母爱;
2、理解含义深刻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斗笠:这就是斗笠,他是我们这里劳动人民遮阳挡雨的主要工具。在家乡每一顶斗笠就是一个故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首小诗《斗笠》。首先,请大家欣赏诗歌,边听边想,这首诗通过斗笠向我们讲述了什么。
二、欣赏诗歌,整体感知。
三、理解诗歌体会意境。
1、教师导读,是的,母爱是个人类永恒的话题,多少年来,有无数的文人墨客曾经吟诵过它,今天学习的这首小诗又是如何通过一顶小小的斗笠来诠释母爱这个主体的?
2、师生合作学习第一小节重点分析“蘑菇”、“挺直”,并且体会诗歌的语言美
3、师总结学习方法一个物体、一段想象、一钟情怀
节次
物体
想象
情怀
第1节
斗笠
故乡
蘑菇
第2节
第3节
第4节
学生按照学习的方法自由读2、3、4小节,并讨论完成上面的练习。
4、集体反馈交流。第2节:创设情景,想象"声音",感受母爱,体会诗歌的意境美。第3节:结合实际,感受"温暖第4节:从"芬芳"谈起,感受母亲的心愿教学建议:①学生自由发表自己阅读的感悟。②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适当地引导。③指导有感情的朗读。(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充分的读文本,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体验,在集体交流和反馈中,教师适当的引导、点拨,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学生自由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结构美以及反复吟诵所表达出来的浓浓的母爱。
6、激情引入第5节。重点分析"明月"、"亮光"、"不熄的灯",结合地震中的实例,体会母亲永不熄灭的爱。
四、吟诵生情,感受母爱
五、课堂小结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积累“执拗、憔悴、璀璨、长吁短叹、盛气凌人”等词语;
2.了解纪伯伦及其艺术风格,了解课文内容,领悟诗中拟人形象的情感内涵。过程与方法目标:
1.强化朗读,体会诗意推进的肌理和层次,领会两首诗的思想感情;
2.品析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理解诗中多样化的拟人手法,学习借物抒怀的艺术构思;
情感与价值目标:
感悟诗作闪烁着的理性光辉,引导学生热爱自然、敬畏生命。
教学重点:
1.了解纪伯伦及其艺术风格,了解课文内容,领悟诗中拟人形象的情感内涵。
2.品析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理解诗中多样化的拟人手法,学习借物抒怀的艺术构思。
教学难点: 品析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理解诗中多样化的拟人手法,学习借物抒怀的艺术构思 教学方法:诵读法
自读·点拨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这个单元的选文都是散文诗,通过前面几篇课文的学习,同学们对“散文诗”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已经有所认识,哪位同学能对此谈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所谓“散文诗”,就是具有散文抒情特征的诗,它在抒情手法上相当随和地接近散文:不分行,具有一般分行诗所缺少的散文美,如内在的韵律,宽广的抒情层面以及在一定程度上不排除逻辑思维等。但它又毕竟是诗(或者是一种形式特别的诗)体裁较为短小,具有诗质的致密等。
我们在前面集中学习了几位中国作家的散文诗作品,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外国的著名散文诗作者吗?
如屠格涅夫、波德莱尔、泰戈尔(他的《飞鸟集》、《吉檀迦利》等名著已从二三十年代起影响过我国不少作家。我们学习过他的《金色花》。)我们还学习过高尔基的《海燕》等。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两首散文诗的作者纪伯伦,其在散文诗方面的成就和影响均可与以上诸位并肩。谁来对纪伯伦的有关情况作些介绍?
学生介绍后教师可作适当补充(参考教师用书上的“有关资料”部分。)
二、听读,整体感知形象及作者情感
听诗朗诵是一种高雅的活动,而听美好的散文诗更是能让人陶醉。请同学们闭上眼,美美地听读课文一遍,边听边想象其展现的画面,进入情境,体会文中美好的情韵。放朗读录音或教师配乐朗颂。
2. 默读思考:这两首散文诗中的“浪”和“雨”的形象各有什么特点?请在横线上添加修饰语,说一说你的理解。
的的雨
如:热情洋溢的浪
一往情深的浪
无比忠诚的浪
多情浪漫的浪
温柔善良的浪
痴情的浪
缠绵的浪
任性的浪等
滋润万物的雨
让山河欢乐的雨
让花草欢笑的雨
为云彩和田野传递爱情的雨
充满爱心的雨
启迪心扉的雨
沁人心田的雨等 3.“诗根情”,作者写作散文诗,其根本就是要抒发内心充溢的情感。而这种情感往往借助于具体的形象来传达。也
浪
就是说,诗的形象(意象)之中渗透着诗人的情意。那么,这两首散文诗借助“浪”和“雨”的形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可以参考《教师用书》中的“整体感知”部分内容。
4.请两位同学分别朗诵这两首散文诗,以加深对诗中形象及情感的理解。其他同学可轻声跟读。
女声配乐朗诵《浪之歌》,音乐可轻柔、舒缓一点。男生配乐朗诵《雨之歌》,音乐可阳刚一点。
三、品读,感悟欣赏诗中美点
品诗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行为,通过积极主动的情感体验,可以培养我们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品读这两首散文诗,可以从诗的形象,诗的语言,诗的修辞方式,诗的结构形式,诗的情感,诗的抒情方式等方面进行。
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个人兴趣,选择其中一篇认真品读,自选角度,说一句或多句品析课文美点的话。先说《浪之歌》:“美在„„” 学生自由评说。
再说《雨之歌》:“美在„„” 学生自由评说。
2.教师归纳学生发言,可作如下小结: 同学们赏析的内容,综合起来,有如下美点: 第一,形象之美。
在《浪之歌》里,海浪被诗人赋予了一个浪漫的花的形象,它首先作为“海岸”的情人出现,她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爱得热烈,爱得深沉,在周而复始的潮汐的律动中与爱人难分难舍。不仅如此,这个女性化的形象还被融进了更深广的喻义,它成为人间世界的守护者——“夜阑人静,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唯有我彻夜不寐;时而歌唱,时而叹息”。在《雨之歌》里,雨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润万物,同时也把距离遥远的事物联结起来。第二,意蕴之美。
意蕴,就是渗透在作品艺术形象中的理性内涵,是读者能够体味得到的作品内在的情感、灵魂、风骨、精神及某种人生精义。从《浪之歌》中,我们可以领悟到诗中海浪的爱情的内涵,那不仅仅是对海岸的爱情,是更广阔的对世间万物所怀的满腹的爱情,这博大的爱情闪耀着母性的光辉——“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因为爱着这世界,所以哪怕“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也要守护着这个世界,它的和谐,它的美。从中我们看到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人正应是这世间种种美好价值的守护者,正如诗的末尾所写:“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生的工作”,在这里,海浪的形象已经幻化为诗人自己的坚定的声音。而在《雨之歌》里,雨的形象是多么令人欣喜,它是慷慨无私的奉献者和殷勤的使者。自然万物因为它的滋润而生动而美好。我们敏感的心灵常常就是在这潺潺的雨水中,被引领着去触及那些离我们很遥远的记忆、梦想,以及深邃的精神世界。第三,表达之美。
两首散文诗的表达之美,美在语言的清丽流畅,美在诗中语义的递进伸展,美在丰富的想象,美在作者的想象与海浪和雨水的自然物理特性相贴合,美在比喻、对比、排比、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特别是《雨之歌》中拟人手法的灵活的多方面运用)美在它所营造出的咏叹调似的浪漫与抒情,„„
四、美读,享受审美乐趣
读诗是一种高雅的情感体验活动,当我们在想象中进入诗中的意境,体悟到诗中美好的情韵而又能恰当运用朗读技巧用声音加以传达,这时,我们的心灵深处便会激起情感的火花,受到美的熏陶。现在,请大家自由选择组诗《浪之歌》或《雨之歌》中的任意一首,按下列步骤,练习朗读。媒体展示:
一读:重在整体感知诗中形象,注意语音的饱满与圆润。二读:重在体味情感。注意语流顺畅,注意把握好朗读的节奏、停顿、快慢等。
三读:重在进入情境。注意韵脚,注意语气的轻重抑扬,注意体现散文诗的抒情性。
五、模仿,锻练自由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万物有灵,只是因为人的存在。正是因为有灵性的人的凝视,万物才显出人间的情态,有了人的聆听,雨点的敲击才构成一种乐曲。请你采用第一人称,发挥丰富的想象,学习多样化的拟人手法以及其他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选取一物,以“
之歌”为题(如“小草之歌”、“白云之歌”、“春风之歌”等)模仿写作一首散文诗,表现你对人生的思考。
六、布置作业
将本文中你喜欢的词语、句子抄写到摘抄本上
点评:
灰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情感目标: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2.教学挂图。3.多媒体课件。
4.收集关于列宁的生平、故事等资料。
教学时间:2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以前我们学过一篇列宁的课文,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2.今天我们又要学习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板书课题)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胸2017.3.1 最新版
(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
3.自学生字词。
4.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什么地方最让你感动? 学生畅所欲言。
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看课件,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当你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最想说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从哪些句子看出列宁也像你们一样很喜欢灰雀,找出有关句子。抓住句式“每次„„都„„”,(可以进行说话练习)“还经常”等词句来理解。
通过上下文理解“仰望”的意思。4.知道朗读第一段。
5.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重点指导“胸、步、或” 4.学生描红、摹写。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2017.3.1 最新版
1.认读词语。2.看课件,激发兴趣。
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二、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a.学生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段。
a.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
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
d.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5.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6.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
三、烘托高潮,深入体会。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2017.3.1 最新版
了。
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2.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
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四、小结板书,总结课文。
这一老一小多有意思啊,你想对列宁和小男孩说几句什么话?把它写下来吧!
课后分析:
美的升华
课文叙述了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一个小男孩放鸟归园的故事,体现了列宁对孩子的爱以及孩子改正错误由喜欢鸟到真正爱鸟的变化过程。课文以生动具体的语言,简短、含义深刻的对话描写,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语言文字训练材料。这是让孩子的心灵受到启迪、升华的一篇美文。
首先在教学中凭借多媒体课件出示三只灰雀在枝头唱歌跳跃的场面,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灰雀的美,身临其境地说说看到这般情景灰说什么。再而读读课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的喜爱之情。其次,抓住列宁和小孩的对话,着重引导学生揣摩两个人的神情和心理活动,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再现列宁的爱鸟之情。最后通过 列宁和小男孩的爱鸟之行为对比,让孩子对 爱护动物有了 更高层次的启示——真是这种感染和熏陶,使孩子受到震撼,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终于放鸟回自然。最后一段话意味深长,教学时,采用学生质疑的方法,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有价值的问题 再次感受列宁不但爱鸟还爱孩子。以议悟情,以情激2017.3.1 最新版
情的教学方法,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使师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使情感升华。再让学生把自己想对列宁和小男孩说得话写下来,就是让孩子把心灵美的洗礼 跃然纸上。我想我们的语文教学 应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激发孩子们的情感渴望,再 一次一次美的升华中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
藏戏
教材分析
中国的民族戏曲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有据可考的就有275个剧种。藏戏,是藏族地区普遍流行、在祖国百花艺苑中一个独具特色的剧种。藏戏艺术有600多年的历史,比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400多年,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课文按说明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以总—分—总的关系结构文章。先用三个排比句概括介绍藏戏主要特点:“戴着面具演出”“演出时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接下来详细写开山鼻祖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许下宏愿,发誓架桥”“组成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紧接着介绍藏戏的重要特征──“面具”的特点及作用。然后简略地说明其他特色:舞台简朴;剧情靠解说、说唱来描述;开场、正戏、结尾固定的程式;唱腔、动作丰富多彩;演出时间长等。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点明藏戏这一民族戏剧艺术靠师传身授传承和发展。随着作者脉络清楚、有点有面、有详有略的描述,绚丽多彩的藏戏以及它那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展现在读者面前。
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民俗散文。它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说明角度、表达顺序、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北京的春节》有较大的不同。从内容看,《北京的春节》介绍的是节日风俗,而本文侧重介绍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色;从表达顺序看,《北京的春节》以时间为序,而本文以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从表达的方法看,《北京的春节》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方法,而本文主要采用比喻、反问、象征、夸张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从语言风格看,《北京的春节》的语言自然、平实、准确、精练,京味浓郁,耐人寻味,而本文的语言丰富多样、生动传神,颇具文学色彩。学情分析
学生对藏戏比较陌生,因此教学本课前,应让学生充分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我国西藏地区的有关信息及藏族同胞的民俗,了解我国传统戏曲的有关知识。带学生对藏戏有所了解时,再进行本课的教学。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传奇、咆哮、旷野、吉祥、柔顺、象征、妖魔、恐怖、一无所有、2017.3.1 最新版
哄堂大笑、能歌善舞、赞叹不已、身无分文、两面三刀、别无所求、随心所欲”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课前准备
准备有关戏曲种类的录象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观看录象,感受丰富多样的戏曲种类。听一听,看一看,你能说出这些戏曲的名称吗?
2.上节课,我们随作家老舍一同感受了美好快乐的春节,我们的祖国不仅有丰富多彩的节日风俗,还有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黑格尔曾经说过:“哪个民族有戏剧,就标志着这个民族走向成熟„„戏剧是一个民族开化的民族生活的产物。”生活在我国西南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就是一个古文化十分发达,堪称相当成熟的民族。她所创造的举世瞩目的藏戏艺术之神奇独特、灿烂辉煌,正好印证了世界智者有关民族成熟与否的论述。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它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历史最久远的戏剧之一。藏戏艺术,剧种流派众多,表演形式富有民族特色,《文成公主》《诺桑王子》《卓娃桑姆》《朗萨雯蚌》《白玛文巴》《顿月顿珠》《智美更登》《苏吉尼玛》八大剧目已成经典,音乐唱腔韵味隽永,面具服饰五彩缤纷、瑰奇神异,名角新秀不断涌现。所有这些,无不昭示着藏戏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去领略有着悠久历史,深受藏族人民喜爱的藏戏。
二、整体阅读,初步感知
1.阅读课前导语,明确自读要求。
2.默读课文,注意默读的速度。读后划出文中不懂的词语,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
3.同桌互相交流自己读懂的词语。
4.速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段讲了藏戏的形成,哪些段介绍了藏戏的艺术特色。
2017.3.1 最新版
读后交流、梳理:4-7段讲的是藏戏的形成,8-19段讲的是藏戏的艺术特色。
三、自主研读4-7段,感受藏戏形成的神奇。
1.自由读4-7段,思考藏戏是怎么形成的,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指名说藏戏的形成,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提出需要补充的内容。3.这个传奇故事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学生自由表达,如唐东杰布为民造福的美好心愿,七位姑娘的义举,„„
4.把你的感受带入文中,有感情地读一读吧。
小结:这个传奇的故事深深扎根在藏民的心中,唐东杰布不愧被誉为藏戏的开山鼻祖,时至今日,在每一个藏戏剧团,都会供奉有他的画像,接受着一代代艺人的膜拜,也让我们顿生出几分神圣和肃穆感。
四、自主研读8-19段,感受藏戏独特的艺术魅力。
1.出示研读主题:①()的面具;②()的舞台;③()的演唱风格;要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读内容,反复阅读相关段落,把藏戏的主要特点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概括出来。
2.集体交流研读结果,说说你是从哪知道的。①面具:多样、夸张、形象鲜明。
②舞台:没有固定舞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③演唱:固定的程式、唱腔及动作丰富、不受时间限制 3.补充阅读短文,感受藏戏的地域文化特点。
阅读材料如下:有人跟我说,一听到藏戏,尤其是身在他乡,就仿佛又回到在辽阔的草原上,感受着高原的蓝天白云。这话并不夸张。藏戏的声音悠远而铿锵,象冰川汩汩的流水,又如高原遒劲的疾风,它是唱者全身气力的投入,它的感情充沛而丰富,曲调跳动而激越,带点悲伤,带点忧郁,更包含沧桑;藏戏是高原的艺术,自然融入的高原的气魄与雄浑。它那类似西洋咏叹调的唱腔能把人的心紧紧抓住,一顿一扬,忽高忽低之间,贯穿消融了人生的喜怒哀乐,因此听藏戏实际也是在感悟和体会,一曲一调,一章一节也许正应和了你心灵深处的真性情,所以有人在听时便边舞边合,这便是藏戏唱功的神奇了。
藏戏的形式也大有可说之处,仅面具就多样而且表意丰富,这有点象京剧,借助脸谱能够反映人物的性格形象,不过前者的色彩不是直接勾勒在人脸上,藏戏佩带的面具造型粗犷、抽象。从形状上分,藏戏面具有直板式的,也有形象立体的,而质地则多为皮革、绒布,也可以泥塑而成。至于颜色的表意:黑色代表2017.3.1 最新版
阴险,红色代表权力,黄色代表智慧„„传统悠久,博大精深,这就是藏戏得以传世的根本所在了。
尽管短暂的接触,使得我至今还没有完整的欣赏过一场藏戏。但是以采访为机缘,在视听中感受震撼,在震撼中有所感悟,藏戏在我的西藏之行中已经注入了额外的意义,它也将我引入西藏的神奇之中。
读后交流:藏戏独特的地域特点体现在哪? 4.对照开头,体会写法。
①再读8-19段,请你试着用几句话概括藏戏的特色。②指名读1-3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概括的? ③评一评这样开头的好处。
5.总结:有着千年悠久历史的藏戏艺术,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风雨洗礼之后,时至今日,犹如一朵盛开在西藏高原上的雪莲花,深深地扎根在西藏人民的心灵深处。藏族人民通过它歌颂生活的真、善、美,鞭笞现实中的假、恶、丑。可以说,她是藏族群众衡量生活的一把尺度,是高原儿女创造的一个艺术奇珍。教学反思
《藏戏》这篇课文条理非常清晰,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得心应手。我上着也觉得很顺利。尤其是在学习藏戏的特点部分时,有部分内容是写藏戏中的面具的,不同的色彩代表不同的角色,代表不同的感情色彩,代表一定的价值判断和是非观念,我问孩子们希望怎样去学习,他们想分角色去表演读一读。可别小看这个机会,孩子们一下子热情高涨,选这个角色,评价那个角色,兴趣盎然,还充分地读了这部分,轻松理解了这部分内容。当时,我觉得自己突然间真正体会到了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能让孩子们感兴趣、真正动起来的环节是多么的重要,只有让孩子真正感兴趣,他才愿意去动脑子,去学,才会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才会乐此不疲。这样的学习才能激发孩子今后学习的后劲。今天的反思让我终身受益。
教学目标:
1.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惯,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2.学习“抓住事物特点,将事物写具体”的方法,并领会“用具体数字”和“相比较”的方法去说明事物特点的好处。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难点:鲸的进化过程。
教具准备:
电脑软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唤起求知欲。
软件显示“深海中的鲸”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按鼠标,课题出。生齐读:鲸。
二、设问激趣,引入新课。师: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鲸”而不叫“鲸鱼”呢?看上去明明是鱼,怎么又不叫鱼呢?你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谜。
三、创设情境,讲授新课。
1.学习第一段
(1)让学生看软件,问:你觉得它的体形怎样?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用笔画下来。
(2)出示习题一
最大的鲸有()重,最小的也有()。我国捕获捕获过一头()的鲸,有()长,一条舌头就有大肥猪那么重。
要求学生口答,随着学生的回答,用鼠标按出答案,并引导学生说说作者用“举数字”和“相比较”的方法来说明鲸的大的好处。
------小学资源网投稿邮箱: xj5u@163.com-----
--1--
(3)学生朗读以上的句子。
(4)小结。
作者抓住鲸“非常大”这个特点,运用了举数字、做比较、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明这个特点,具体清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2.学习第二段
(1)设问:大家看,鲸的身体十分像鱼,又在海洋里生活,那它为什么不叫“鲸鱼”呢?
(2)学生默读第二段,思考上述问题。
(3)指名生回答。
(4)鲸是鱼类还是哺乳动物,它为什么会在海洋里生活?
告诉学生什么叫哺乳动物,并举例说明
请看鲸的进化过程——(软件显示)。
抓住“陆地”——“浅海”——“海洋”三个词,让学生懂得鲸为了生存下来,就得适应这个变化的环境,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自身体形及器官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鲸渐渐地变成了鱼的样子。
(出示习题二)
在(),鲸的祖先生活在()。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鲸的祖先生活在靠近陆地的里。又经过了(),鲸适应了()的生活。
学生填空。抓住“很远的古代”“经过很长的年代”“渐渐”等词语,让学生看出鲸进化的过程是非常漫长的。
(5)把习题齐读一次。
(6)学生看软件提示练习复述“鲸的进化过程”,再指名学生复述。
3.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
(2)说说鲸可以分几类,是根据什么来分的?
4.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第四段,看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鲸的生活习性的,并给段落分
------小学资源网投稿邮箱: xj5u@163.com-------2--
层。
(2)学生回答。(从吃食、呼吸、睡觉、成长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3)齐读第四自然段,思考:须鲸和齿鲸在吃食上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体会两种鲸吃食的方法、过程。
(4)前面课文提到,鲸不是鱼类,是哺乳动物,哪些习性可以说明?请认真看书找一找。
①用肺呼吸。看软件认识须鲸和齿鲸呼气喷出的不同形状的水柱。
②胎生。这一节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作者运用了具体数字来说明鲸的胎生情况和寿命之长。)认真读读有关句子。
(5)鲸睡觉时有什么特点?轻声读读课文,找出鲸睡觉最明显的特点,并画下来。
挑选画得好的,在实物投影仪上显示出来,再出示软件,使学生更清楚鲸睡觉的特点。
指导朗读。
想想鲸有哪些特点。读课文的时候,通过语气、速度的变化,突出和强调鲸的这些特点。
板书设计:
体形特点:像鱼、大、长
进化过程:陆地——浅海——海洋
须鲸
种类
鲸齿鲸
吃食
生活 呼吸 肺
习性 睡觉 哺乳动物生长 胎生 哺乳
【设计理念】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地理学习的思维品质,突出了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人翁地位。经常让学生动手操作,不仅可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以提高,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甚至会迸发出创造发明的火花。【学习目标】
⒈ 知识与技能:⑴记住世界前六位的国家及轮廓;⑵记住世界人口超亿的前十个国家;⑶理解世界各国的政治及经济划分类别㈩ ⑷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⑸运用地图指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⑹用实例说出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⑺能用实例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⒉ 过程与方法:有关世界国家,可编成歌诀来记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可列表对比;世界上国家和地区的分布,主要通过阅读世界政治地图来学习,要多多观察地图,能够迅速地在地图上找到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的位置,并能在地图上寻找自己从报纸、电视、广播、书籍、听故事等各种渠道知道的有关国家的位置,培养自己在获得某个国家的知识后即刻在地图上查找其位置的习惯。
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正确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明确一个国家的主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国家无论大小都一律平等,树立世界各国平等相处,求得共同进步与发展的观念;理解改革开放与发展国际合作的关系
【学习重点】领土的概念;世界主要国家的分布;世界主要国际组织 【学习难点】国界线的划定及国界纠纷;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教学准备】
⒈按照自己的思路制作多媒体课件,作为学习的线索,为学生提供帮助(但不一定和学生的思路吻合,灵活处理)。制作相关的课件必须要有《世界政区图》《主要国家轮廓图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分布图》。
⒉给学生展示地理情境内容及相关的材料,用循序渐进的问题及穿插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并安排几分钟让学生浏览课本,把有组织的信息呈现给学生。【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出示“世界政区图”,世界划分为哪几大洲?每一洲说出一个代表性国家的名称?南极洲为什么没有国家?(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中国、埃及、美国、巴西、英国、澳大利亚。南极洲气候严寒,年平均气温0℃以下。)[指导活动]学生读图册中的“世界政区图”。
教师请一组学生依次(不重复)读出10个国家的名称。
[分组讨论]世界各国之间有什么不同?教师肯定学生的讨论结果,并进一步讲解。(板书)1.国家和地区 面积大小不同 人口多少不同 政治制度不同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
[读图] “世界上面积位于前六位的国家轮廓图”,你能按面积大小排列这几个国家吗?以上几个国家各属于哪个洲?
(承转)你知道世界上的人口大国是哪几个国家吗?
用心 爱心 专心
116号编辑
[指导读图]读人口在1亿以上的国家柱状统计图。教师讲解横纵坐标的选择和基本画法,学生读出主要国家的人口数字,对照《世界政区地图》找出上述国家所在大洲,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哪个洲这些国家最多。
[教师总结]世界上,人口1亿以上的国家有10个,亚洲占6个,并且它们教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对照世界人口的分布图可以看到,亚洲东部和南部正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讲述]此外,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也不一样,当今世界上主要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
[总结]目前全球共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用歌诀来把握: 世界国家一百八,面积俄加中最大,领陆领水和领空,两邦之间国界划。政治制度分社资,多数国家不发达; 国际交往要平等,五项原则维护它。(承转)有国家就会有国界。
[提问]什么是国界线?一个国家的领土包括哪几部分?我国政府宣布的我国领海宽度为多少海里?划分国界线有什么重要意义?(自读课本后回答)
国界是本国与邻国之间的界线。国界线以内的陆地、领海、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1958年,我国政府宣布的我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因此,国界确定了一个国家行使主权的管辖范围,一个国家的领土是不允许别国侵犯的。
[读图]阅读教材中“美国与加拿大之间的国界线”、“法国和西班牙之间的国界线”、“埃及和苏丹、利比亚之间的国界线”图。
[讨论]美国与加拿大,法国和西班牙,埃及和苏丹、利比亚分别是以什么划定国界的? [归纳]美、加两国东段边界以湖泊中心为界。法国和西班牙则以比利牛斯山为界,埃及和苏丹则以纬线为界,埃及和利比亚以经线为界。还有一些国界线是根据民族、语言、宗教、历史、社会政治等原因来划定的,如我国与俄罗斯东段的边界是根据中俄双方签定的《尼布楚条约》确立下来的。一般来说,两国的陆上边界线往往设立界碑、界墙、栅栏、哨所等作为边界的标志。出示“中国与巴基斯坦国界线上的界碑”图。
目前,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之间都有明确的国界线,我们称之为已定国界,但也有少数国家之间有些地段的国界线没有划定,这叫未定国界。
[阅读]读“世界政区”图,从图例中找出已定国界和未定国界的表示方法,画在笔记上。读“东亚政区”图,找出我国与邻国之间的未定国界。(中国西部与塔吉克斯坦交界处有未定国界)
[讲述]由于国界线是确定一个国家领土范围的依据,因此,边界问题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处理不当极易引起国家的纠纷,甚至引发战争。
我国政府一贯主张用和平谈判的方法,协商解决边界争端,反对用武力和强权单方改变国界。[补充材料]
1.国界 国界是地图上一国与邻国或公海之间的界线。它是分隔一国领土和他国领土,一国领土和公海,以及一国领空和外层空间的界限。从地图上看,国界是一条线,实际上国界是立体柱面,深入地下,高入天空,与地面垂直。国界决定国家领土范围,也是国家政治主权的限界线。
国界是人为划分的,可分为以自然因素划分的国界(山脉、河湖、海洋等)与以人为因素划分的国界(经纬线、军事分界线等)。
边界问题是国际法一个特别关心的问题,边界的不确定容易产生争端,即使确定的边界也可能发生争端,所以边界问题往往是邻国之间是否和平共处的重要标志之一。今日的国界是几
用心 爱心 专心
116号编辑
千年世界政治地图演变的结果。国界是国家行使绝对的、排他性主权的界限,因之它应是阻挡与分割各国间的封闭的界墙。但是由于信息和物质交流的加剧,使国界有了很大的渗透性。通常国界具有防卫、法律、税收、监督和贸易等方面职能。
2.领土 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领土的概念比较抽象,较难理解。国家领土几个要素中,领陆是最重要的部分,是领土的主要成分。领水附随于领陆。领空和底土又附随于领陆和领水。领水,是指国界范围以内陆地上的河流、湖泊和海洋。领土的垂直范围,在理论上上及大气层顶,下至地心。所以国家领土的概念不是一个平面,而是一个立体的空间。领土是一个国家行使主权的空间,是不允许别国侵犯的。所以国家间不论大小、贫富应该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在此原则上我国提出“五项基本原则”,并以此作为外交准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平等互助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读图)“罗斯一家的照片”和“纳米亚的照片”,知道在不同国家人们的生活状况不一样。过渡到:世界各国按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读图]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和工农业总产值比较图。[提问]这两幅图说明什么问题?
[归纳]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是发达国家的3倍多,而发展中国家的工农业产值却仅是发达国家的1/5,说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极大的差距。读表后回答: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世界国家 20多个,150多个,大洲
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亚洲的日本等 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半球 北半球(除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北半球南部和南半球 面积 2/5 3/5 人口 1/5 4/5 财富 4/5 1/5
贸易 出口高科技产品(计算机、飞机等)和深加工农产品(高档饮料、饮料等)出口初级加工制成品、半成品或原料(服装、玩具、石油等)和初级加工农副产品(棉花、可可豆等)工业 以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为主 产品以初级加工制成品为主 农业 以大规模机械化为主 多为半机械化或手工生产
教育 普及,水平高,识字率也高 水平低,许多国家的儿童没有机会接受教育(讨论)为什么发展中国家主要集中分布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二战前,广大的亚、非、拉地区是英、法、美、日等国的殖民地,长期的殖民统治,使这些地区经济无法发展。二战后,由于殖民地人民的不懈斗争,纷纷宣布独立发展本国经济。(讨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落后的原因?
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长期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剥削,大量资源被掠夺,导致其产品种类单
一、经济发展滞后、人民生活贫困。
⑵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不平等。(提问)什么是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
学生讨论后,教师补充归纳: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所以人们常用一个“北”字概括发达国家的分布大势;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及北半球的南部,所以常用一个“南”
用心 爱心 专心
116号编辑
字来表示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大势,因此国际上也把这种经济差异说成是“南北之差”。
“南北对话”就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有关经济、政治等方面共同问题的商谈;而“南南合作”则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3.国际合作(自学完成)⑴理解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⑵阅读材料,了解世界重要的国际组织; ⑶了解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的概况;
⑷了解国际合作涉及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
[归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是不平等的。发展中国家仍受到发达国家的控制和剥削,通过“南北对话”,以达到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使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的经济关系符合公平合理和互利的原则,以利于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也是发展中国家谋求共同发展所不可缺少的。例如原料生产国和出口国联合起来,成立了铜出口国组织(1968年)、铝土出口协会(1975年)、铁矿石出口协会(1975年)等组织,其成员国中除澳大利亚和瑞典外全部是发展中国家。他们采取共同行动维护原料出口的价格,以增加收入。同时,近年各国大力发展矿物原料的初加工和精加工,以提高经济效益,改变出口初级产品的落后状态。(归纳小结):归纳补充完整本章的的知识结构体系。(课堂练习)
1.阅读《世界政治地图》,找出世界上地跨两大洲的国家,并完成下表: 国家 所跨大洲 首都 埃及 土耳其 俄罗斯 美国 巴拿马
印度尼西亚 希腊
哈萨克斯坦 格鲁吉亚 阿塞拜疆
2.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但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与我国一贯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而不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的主张相矛盾吗?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用心 爱心 专心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动物的感情,知道动物也是有尊严的,培养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美好情感,意识到人与动物之间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引发学生的思考展开生命的对话。
教学准备:查阅有关军犬的资料,收集有关动物的感人事迹。
教学流程:
一、 揭题导入
1、 请大家汇报自己收集的有关军犬的资料。
2、导言:有一只军犬,它的名字叫做“黑子”,大家想知道发生在它身上的故事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感人的令人深思的故事,《军犬黑子》。
设计意图:军犬和一般的狗不一样的,我让大家汇报军犬的相关资料,然后引出黑子,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他们急切的想知道发生在黑子身上的故事,为学习本文做好准备。
一、整体感知
1、自主读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3、默读课文,看本文一共有几部分。
设计意图:初步学习本文为下一步细致深入的了解本文打好基础。
二、细读感悟
1、学习第一部分,小组内互读后交流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呢?
2、学习第二部分
(1) 指名读第一层,思考主要写了什么。读到这你能感觉到黑子是一条什么样的军犬?训导员欺骗黑子几次?训导员和黑子的心里都发生了哪些相应的变化?
(2)指名读第二层,结合自学提示,小组交流学习,集体汇报。
a.细读感悟,体会黑子和训导员的内心变化。
b.理解“迷惑、沮丧”等重点词句的含义。
(3)指名读第三层,找出能够看出黑子心情的句子,交流:训导员看到黑子的眼泪后的是什么,黑子最后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4)指名读第四层,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找出最能表到作者感情的句子。
3、学习第三部分
(1)师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后请大家猜想,作者会沉思些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仔细阅读深刻领悟实现生命对话,学生读中体会,议中提升思想认识,受到情感熏陶,这是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细读是关键,读中感悟是最好的方法。
三、总结归纳拓展延伸
1、军犬黑子的故事真是发人深省耐人寻味,动物也有思想有感情,也有尊严,它们渴望人类的关爱和呵护,所以我们要爱护动物 善待生命。
2、学生举例:动物与人类之间发生的故事,如:动物救人,动物帮帮助人,动物与人和谐相处的故事。
3、师总结:如果生命之间能够和谐相处我们这个世界将会是多么美好。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深化总结,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巩固提升,真正实现精神成长。
【人教新课标三上《秋天的雨》教案】推荐阅读:
三上《秋天的雨》说课稿10-20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泉水06-16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语文教案 静夜思09-11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十几减09-29
课题六和复习(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教案设计)05-25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教案07-03
圆柱的体积(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教案设计)09-14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教案 平均分10-15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