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实施办法

2024-09-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3、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实施办法(精选9篇)

3、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实施办法 篇1

[/M]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根据《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以及实施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的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是指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以下简称检测机构)接受委托,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技术标准,对涉及建筑物、构筑物的结构安全和功能项目进行检测以及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构配件的见证取样检测,出具检测报告,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活动。第三条 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全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条 从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应当遵循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和本省的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确保检测质量。

第五条 推进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技术进步,鼓励检测机构积极开展检测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开发利用,推广先进技术和设备,不断提高检测工作质量。

第二章 检测机构和人员

第六条 从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并在资质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

第七条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业务的内容分为见证取样检测和专项检测。检测机构资质标准见附件一,各项资质检测仪器、设备最低配置见附件二。

第八条 检测机构可取得一项或多项检测资质。检测机构申请见证取样检测和专项检测资质的,除须满足附件一的相应资质标准外,其中注册资金应叠加或不低于人民币500万元,人员、设备、办公、试验场所等应满足检测活动的需要。

第九条 检测机构的检测技术人员经过岗前培训和考核,取得岗位证书,方可从事检测工作。检测技术人员不得同时受聘于两个及以上检测机构。检测技术人员单位变动的,应办理变更手续,在原检测机构从业不满一年的,不得办理变更手续。

检测技术人员的考核和岗位证书由省建筑业管理局统一组织和颁发。

第三章 检测机构资质申请、受理和审查

第十条 新设立的检测机构申请资质,应提交以下资料:

(一)浙江省建设工程检测机构资质申报表一式三份及电子版(见附件三);

(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原件及复印件;

(三)与所申请检测资质范围相对应的计量认证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四)办公和试验场所房产证明或租赁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五)企业资信证明及股权设置情况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六)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及所申请项目的技术负责人任职文件、学历证书、职称证书、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及其个人工作简历及相关证明材料,检测技术人员名册及相应劳动合同、社会保险证明、身份证、学历证书、职称证书、执业资格证书、岗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等有关证明和资料;

(七)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制度及内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等资料。

第十一条 已具有某项检测资质,需申请其它业务检测资质的,除提交第十条所列材料外,还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检测机构资质证书正本、副本复印件;

(二)企业的财务决算年报表;

第十二条 检测机构申请资质应向企业注册地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提交所有申请材料,并交验相关证件、证明原件。申请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受理单位应当在受理之日起5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机构。

第十三条 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受理的申请材料进行查验,复核企业提交的证件、证明原件并在相应复印件上加盖核对专用章,并组织专家组对申请机构进行现场核查(核查所需时间不计算在规定期限内),出具受理意见和核查意见,填写《浙江省建设工程检测资质审查汇总表》(见附件四),连同企业申请材料(不含原件)一起报送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四条 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对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受理的检测机构资质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必要时组织专家组对检测机构申请项目进行现场核查(核查所需时间不计算在规定期限内),根据审查结果做出书面决定,对符合资质标准的,自作出决定之日起10日内颁发《检测机构资质证书》,并报建设部备案。

第十五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组对检测机构进行现场核查时,应对核查对象的资质条件、内部管理、技术能力等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提出核查意见,填写核查表。

第十六条 《检测机构资质证书》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印制,包括正本、副本及一枚资质专用章。资质证书正本与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资质专用章与证书配套使用。

第十七条 《检测机构资质证书》有效期限为三年。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检测机构应当在有效期满前30个工作日内,按本办法申请审批程序申请办理延期手续。

检测机构在资质证书有效期内没有下列行为的,有效期届满时,经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在资质证书正本、副本上加盖延期专用章。检测机构在资质证书有效期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延期,并书面通知检测机构,说明理由。

(一)超出资质范围从事检测活动的;

(二)转包检测业务的;

(三)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转让资质证书的;

(四)伪造检测数据,出具虚假检测报告或者鉴定结论的。

(五)出具错误的检测结论造成严重后果的;

(六)主要检测仪器未经检定或超出检定周期以及功能损坏仍进行检测,情节较为严重的;

(七)档案资料管理混乱,造成检测数据无法追溯的;

(八)未按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要求进行抽样、检测或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造成质量安全事故的;

(九)聘用未取得岗位证书的检测人员从事相关检测工作情节较严重的;

(十)在检测工作中,发现严重事故隐患,未及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报告的。

(十一)有其他不良行为且已造成较严重后果的。

第十八条 检测机构的资质证书有效期满后不申请延期的,其《检测机构资质证书》自行失效。第十九条 检测机构取得资质后降低资质条件,不再符合相应资质标准的,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可以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撤回相应的资质证书。

第二十条 检测机构因改制或者分立、合并,或因其他原因发生资质条件变化的,检测机构应根据变化后实际达到的资质条件,按照本办法规定重新申请资质。

第二十一条 检测机构在异地设立分支机构的,应向所在地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备案。第二十二条 检测机构发生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到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一)因破产、倒闭、撤销、歇业,或因其它原因终止业务的,应当于15日内办理注销手续。

(二)变更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等,应于30日内办理变更手续。

3、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实施办法 篇2

日前, 为了进一步完善三江治理工程档案管理, 规范三江治理工程建设项目档案验收, 确保三江治理工程建设项目档案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和有效利用, 省水利厅和省档案局联合制定印发了《黑龙江省三江治理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暂行办法》。

办法共分五章, 三十条, 针对目前全省三江治理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 在进一步明确组织职责、人员责任, 细化过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密级调整、档案室建设等要求的基础上, 突出了归档移交和档案验收方面的内容, 就文件材料归档、整理、立卷、移交、竣工图的编制、档案保管期限的划定以及档案验收的程序和要求提出了具体规定, 并编制了《三江治理工程文件材料归档范围与档案保管期限表》、《三江治理工程档案管理情况登记表》和《三江治理工程档案验收评分标准》。办法于2014年6月1日起施行, 将进一步规范全省三江治理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行为, 为三江治理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提供档案支撑。

3、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实施办法 篇3

来源:牡丹江市人大常委会 作者: 时间:2007/07/06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建设动迁管理,保证城市建设和改造的需要,维护动迁人和被运迁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和《黑龙江省城市建设动迁管理条例》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进行建设,需拆除房屋和其它设施及搬迁、安置、补偿等动迁事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市人民政府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办公室(以下称市开发办)为本市动迁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本市的动迁管理工作。

市城市建设动迁安置处(以下称动迁承办单位),为本市统一动迁的实施单位,负责对被动迁人进行宣传动员,组织或承担房屋拆除、补偿、安置等任务。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的动迁人是指依法取得动迁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

本办法所称的被动迁人,是指对被动迁房屋和其它设施具有合法产权证照或使用证照的单位或个人(以下分别称所有人和使用人)。

第二章 动迁管理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因建设需要动迁,必须向市开发办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取得《动迁许可证》并按住宅本体工程造价的百分之五预交动迁安置保证金后,方可进行动迁。工程竣工,动迁人履行与被动迁人签订的协议后,退回保证金。

房屋动迁需要变更土地使用权的,必须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第六条 动迁人申请办理《动迁许可证》,应提交下列证件:

(一)建设计划、投资指标、建设规划和用地审批文件。

(二)拆除房屋产权注销登记通知。

(三)包括动迁地段现状情况、安置地点、动迁期限、回迁时间等内容的动迁安置方案。第七条 凡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开发建设的,均实行统一动迁,由动迁人委托动迁承办单位实施动迁。

经市开发办批准个别动迁的,动迁人按本办法规定可自行实施动迁。动迁人是个人的,不得自行实施动迁。

动迁主管部门不得接受委托实施动迁。非建设单位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得参与实施动迁。

第八条 市开发办核发《动迁许可证》后,应向动迁范围内的被动迁人发布公告,公布动迁人、动迁承办单位、动迁范围、搬迁期限等,宣传有关动迁的法规、工作制度。

市开发办应监督动迁人、动迁承办单位和被动迁人执行本办法,监督检查各项动迁活动,保护动迁人和被动迁人的合法权益。

第九条 动迁人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未经市开发办批准,不得在拟建地段进行动迁调查摸底。

(二)不得擅自改变已批准的拆迁范围和搬迁期限。

(三)按本办法规定与被动迁人就补偿办法、安置地点、安置面积、进户时间、有关费用发放以及违约责任等内容签订书面协议。

(四)在未超过搬迁期限之前,不得对未搬迁的被动迁人停止供水、供电、供热、供气、拆扒房屋和道路。

(五)保证被动迁人的安置房屋符合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及《牡丹江市动迁户住宅标准》。

(六)保证被动迁人的安置面积。每户减少使用面积零点五平方米以上不足二平方米的,应按住宅本体工程造价给被动迁人补偿;减少二平方米以上的应重新安置住房。

(七)保证被动迁人的进户时间。住宅工程临迁期超过十八个月的,应从超过之月起,按月加倍发给临迁补助费。

(八)在进户之前,就安置房屋的房号、面积、楼层、朝向等向被动迁人张榜公布。

(九)对超过搬迁期限拒不搬迁影响建设施工的被动迁人,申请市开发办作出限期搬迁的决定。

第十条 动迁承办单位在承办动迁时应与动迁人签订《委托承办动迁协议书》,报市开发办备案。应严格遵守本办法的有关规定,不得承办没有取得《动迁许可证》的动迁业务,不得借动迁之机索取房屋和谋取私利,不得侵害动迁人和被动迁人的合法权益,不得以非法手段实施动迁。

动迁承办单位按规定向动迁人收取委托动迁费。

动迁承办单位负责动迁的工作人员,应经市开发办统一培训,持证上岗。第十一条 被动迁人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服从建设需要,按时搬迁,不得借故拖延阻碍建设施工。

(二)向动迁人出具房屋和其它设施的合法产权证照或使用证照。

(三)自动迁公告发布之日起,在动迁范围内不准新建、扩建、翻建、改建房屋及其它设施,不准改变房屋用途。

(四)按本办法第九条第三项规定同动迁人签订协议。对不按规定签订协议的动迁人,申请市开发办作出处理。

(五)接到进户通知后,同动迁人按协议对安置房屋进行验收,并办理进户手续。

(六)不得借故强占住房。

第十二条 被动迁人的搬迁期限为七天。在规定期限内每提前一天搬出的,由动迁人发给十元奖金。

第十三条 被动迁人及家庭成员所在单位应凭动迁承办单位签发的搬迁证明,给予职工准假七天,工资、奖金照发。

第十四条 在市开发办作出限期搬迁的决定之后,被动迁人逾期不执行的,由市人民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强制拆迁,或者由市开发办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拆迁。

第十五条 公安、房产、教育、粮食、供水、供电等部门应支持动迁工作,不准借机索要条件增加动迁人和被动迁人的负担,应及时办理被动迁人的户口、粮食关系和子女就学等手续。

动迁范围确定后,由市开发办通知动迁所在地公安机关和房产部门,公安机关暂停办理向拆迁范围内迁入居民户口和居民分户(因出生、军人复转、婚嫁除外)。房产部门暂停办理房产交易或房屋互换。

房屋动迁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动迁档案制度,加强动迁档案资料的管理。第三章 动迁安置

第十六条 被动迁房屋使用人的家庭人口,以与正式户口和粮食关系相符的常住人口为准。未婚现役军人、户口在校的学生、户口在托儿所或幼儿园的儿童、出国留学人员以及夫妇一方在外地的,视为常住人口。

第十七条 动迁住宅房屋的安置地点,根据新建工程总体性质确定。新建工程为住宅的,对使用人就地安置;新建工程为非住宅的,对使用人易地安置;新建工程以住宅为主的,对使用人以就地安置为主,安置不下的,可易地安置。

动迁非住宅房屋,根据城市规划要求,就地或易地安置。

第十八条 动迁住宅房屋的安置面积,依据原房使用面积确定。应安置面积不足一室一厨的,按一室一厨安置;原房人均使用面积低于市区使用面积的,按市区人均使用面积安置;原房人均使用面积高于市区人均使用面积的,按原使用面积安置;私有房屋面积超过近期规划人均使用面积的,按近期规划人均使用面积安置,原房大于安置的部分面积可作价收购,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市区人均使用面积,以上一年市统计局发布的数字为准。市区近期规划人均使用面积,以市房产部门发布的数字为准。

第十九条 动迁住宅房屋,从城市较好地段迁入较差地段安置的,可免费增加10—30%的安置面积。

动迁非住宅房屋,按使用人所持合法证照注明的原建筑面积安置。

第二十条 动迁一九八三年四月十六日以前居住独立存在的无证照房屋,有正式户口和粮食关系,又确无其它住处的,可按原房建筑面积的百分之五十就地或易地安置。不足一室一厨,按一室一厨安置的,超面积部分按本体工程造价收取超面积安置费。还要增加面积的,应按商品房价格收费。

第二十一条 对被动迁人的安置,实行单元立体分配,按搬迁顺序号自愿选择单元、楼层、户型和房间号,并签订动迁安置协议书。在规定的时间内不选择的,其序号顺延。

第二十二条 按当地人均使用面积安置的使用人,应对超出原房使用面积的部分交纳超面积安置费。

超面积安置费的标准不应高于住宅本体工程造价。按人均使用面积安置后,还要增加面积的,应按商品房价格收费。

超面积安置费(不含按商品房价格收费的部分)由使用人和使用人所在单位负担。收取超面积安置费的基数,由市开发办公布。

由市民政部门确认的社会救济户,为超面积安置费减免的对象。

应交纳超面积安置费而不交纳的,可按原房建筑面积安置,不足一室一厨的,按一室一厨就地或易地安置。

第二十三条 新建住宅工程用于安置被动迁人的部分,应按安置面积,免交各种费用。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除外。第二十四条 被动迁人自行解决临迁住房的,动迁人应按月发给临迁补助费。被动迁人所在单位解决的,补助费发给单位。自搬迁之日起至通知进户时止,十八个月之内的,每月发给60元;超过十八个月的,每月发给120元;超过三十六个月的,每月发给240元。

被动迁人搬迁,动迁人应发给动迁费。一次性定居安置的,发给二百元;临时过渡搬迁的,发给四百元。

各房屋开发建设单位,应逐步建造临迁周转房,以减轻被动迁人的负担。第四章 动迁补偿

第二十五条 对被动迁房屋所有人的补偿,实行产权偿还、作价补偿或者产权偿还与作价补偿相结合的形式。产权偿还和作价补偿以所有人持合法产权证照注明的房屋建筑面积为计算标准。

第二十六条 动迁私有房屋,动迁人可按下列规定对被动迁人给予补偿。

(一)所有人要产权又要安置的,实行产权偿还,按补偿房屋的本体工程造价同原房重置价格结算差价。

(二)所有人不要产权要安置的,对原房按重置价格结合成新作价补偿。

(三)所有人不要产权不要安置的,对原房按市场交易价格收购。

(四)所有人对出租房屋要产权,使用人要安置的,按本条第(一)项规定结算差价,原租赁关系继续。

(五)所有人对出租房屋不要产权,使用人要安置的,对所有人按本条第(二)项规定作价补偿,对使用人按本办法规定给予安置。

第二十七条 动迁国直产房屋,动迁人应按拆除面积对所有人实行产权偿还,不结算差价;单位自管公有房屋要产权的,结算差价。

第二十八条 私有房屋的所有人要产权,但不按第二十六条第(一)项、第(四)项规定支付原房与新房差价的,实行产权共有,并执行共有财产的法律规定。

第二十九条 拆除超期临时建筑和未经城市规划部门批准建造的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不予补偿。

第三十条 动迁城市基础设施或其它专用设施,按城市建设有关程序,经相关部门同意,签订动迁建设补偿协议。动迁人应按不低于被动迁设施的原功能、原规模,予以建设或补偿。

第三十一条 动迁房地产管理部门代管的房屋,动迁人应会同房地产管理部门对被动迁房屋的现状拍录照片,详细记载,其档案和资料由代管部门保存。实行产权偿还的房屋或作价补偿的价款由代管部门代管。

第三十二条 动迁生产、经营性的房屋,被动迁人自行解决临迁用房的,由动迁人按原房建筑面积每平方米四十元计发一次性临迁补助费;由动迁人解决临迁用房的,不发给临迁补助费。

迁往临时地点生产、经营的,在搬迁期间造成停产、停业的经济损失,由动迁人按在册固定职工人数(不含在动迁范围外其它处工作的人数),一次性发给每人六十元补助费。

在临迁期间无法进行生产、经营,又无其它经济来源的,由动迁人按实有职工人数,每人每月发给五十元生活补助费。

第三十三条 动迁人需要移植、砍伐被动迁人院落内自有的树木,按园林管理有关规定给予补偿。

第五章 罚 则

第三十四条 动迁主管部门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没收或退还非法所得。

第三十五条 动迁承办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由动迁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处以罚款或行政处分。借承办动迁之机营私舞弊,截留房屋的,要予以退还;给动迁人、被动迁人造成经济损失的,应予赔偿。

第三十六条 动迁人、被动迁人违反本办法规定,由动迁主管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并可处以罚款。

第三十七条 被处罚的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动迁人、被动迁人因安置、补偿、违反协议等发生纠纷时,可申请动迁主管部门裁决,也可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三十八条 有关单位或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利用职权营私舞弊,借动迁之机卡要房屋或索要财物的,应退还房屋,没收非法所得,并由有关部门给予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者行政处分。

第三十九条 罚款和没收的非法所得,全部上缴财政。

第四十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应给予治安处罚的,由公安机关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市开发办负责解释。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与国家和省的规定相抵触的,按国家和省的规定执行。

3、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实施办法 篇4

文章来源:省人防办质量监督管理站 发布时间:2012-01-05 11:15:50 文章点击数:78

河北省人民防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全省人民防空工程(以下简称人防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确保人防工程建设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和加固改造的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适用于本办法。

人防工程质量监督包括对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工程(以下简称单建式人防工程)、结合民用建筑修建的防空地下室(以下简称附建式人防工程)、兼顾人民防空要求的地下工程(以下简称兼顾工程)的质量监督。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是指人民防空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及规定、人防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及设计文件,对人防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质量检测机构履行质量责任的行为、工程实体质量及防护设备质量进行监督检查的行政执法行为。

本办法所称的人防工程质量责任主体,是指人防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和人防工程防护设备生产安装企业。

本办法所称的工程质量行为监督,是指对人防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质量检测机构履行法定质量责任和义务的情况实施监督。

本办法所称的工程实体质量监督,对于单建式人防工程,是指对涉及人防工程主体结构安全、主要使用功能的工程实体质量情况实施监督;对于附建式人防工程和兼顾工程,是指对人防工程防护方面的工程实体质量情况实施监督,防护方面包括:防护结构,孔口防护设施,防化、电磁脉冲防护、隔震设备,战时使用的通风、给排水、电气、通信设备、管道,平战功能转换措施等。

第四条 人防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质量检测机构,必须遵守人防工程建设管理有关规定,依法承担人防工程建设质量责任,接受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检查。

第二章 机构与职责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民防空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第六条 省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站在省人民防空办公室领导下,负责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人防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履行以下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有关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制订本省实施细则;

(二)负责省属人防工程的质量监督,抽查全省人防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质量检测机构质量行为,抽查实体工程质量、防护设备生产安装质量;

(三)对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业务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指导、考核;

(四)组织人防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质量检测机构项目管理人员加强法规和业务知识学习;

(五)掌握全省人防工程质量状况,总结、交流人防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经验,定期向省人民防空办公室报告人防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情况;

(六)承担省人民防空办公室和国家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站赋予的其他任务。

第七条 设区市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设区市人民防空办公室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人防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履行以下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制定本市相关具体办法;

(二)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人防工程的质量监督,抽查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检测机构的质量行为,抽查工程实体质量和防护设备生产安装质量;

(三)加强内部工作制度、管理制度、廉政制度和信息化建设;

(四)掌握工程建设质量状况,总结质量监督工作经验,定期向本级人民防空办公室和省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站报告;

(五)承担设区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和省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站赋予的其他任务。

第八条 县(市、区)人民防空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人防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履行以下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二)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人防工程的质量监督,抽查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检测机构的质量行为,抽查工程实体质量和防护设备安装质量;

(三)掌握人防工程质量状况,定期向上级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报告。第九条 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当具备《人民防空工程质量监督资格证书》;人防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应持有《人防工程质量监督上岗证》。

第三章 监督工作程序、内容

第十条 人防工程建设单位在工程开工前,应到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办理质量监督手续。提供以下资料:

(一)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企业资质证书,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现场人员的从业资格证书;

(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报告和批准书,审查合格的施工图;

(三)施工合同、监理合同;

(四)国家规定的其他有关资料。

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审核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对符合条件的,签发《人防工程质量监督书》,建设单位填写《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报监登记表》。

第十一条 人防工程建设单位办结质量监督手续后,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在5个工作日内确定负责该工程的质量监督人员,制定《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方案》,并送达建设单位。

质量监督方案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工程基本情况和编制依据;

(二)工程质量监督要求;

(三)工程质量监督内容、程序、方式、措施;

(四)质量监督人员姓名及联系方式;

(五)违规举报电话。

第十二条 人防工程主体工程施工前,应组织首次监督检查,包含以下内容:

(一)检查建设、施工、监理单位质量管理措施、质量保证体系,及人防工程防护专业的施工技术措施;

(二)明确实体工程质量监督重点;

(三)组织学习人防工程施工特点和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十三条 人防工程质量监督应由2名(含)以上人防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实施,并填写《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检查记录表》。监督记录应当用词准确,表述规范、严谨,具有可追溯性。

第十四条 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执行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情况;

(二)抽查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检测机构的质量行为;

(三)抽查主体结构质量和防护设备的生产安装质量;

(四)实体质量检查要辅以必要的监督检测;

(五)对工程竣工验收进行监督;

(六)依法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理。

第十五条 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现场填写《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检查责令整改通知书》,通知相关责任单位。相关责任单位应研究确定整改方案,并在整改后向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提交《人防工程质量整改报告》。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接到报告后2个工作日内,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第十六条 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涉及防护功能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防护设备产品的质量有异议的,可委托双方认定的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检测合格的,所需费用由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负责;检测不合格的,检测费用由建设或施工单位负责。

第十七条 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监督检查时,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责令有关单位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鉴定:

(一)涉及防护功能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商品混凝土施工前未经检验的;

(二)涉及防护结构的试块、试件及有关材料未在工程监理单位监督下取样检测的;

(三)隐蔽工程应通知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而未通知的;

(四)未办理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手续擅自开工的;

(五)其他影响防护功能的质量问题。

第十八条 建设单位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前,提前5个工作日书面通知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审查《人防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并对竣工验收的组织形式、程序进行监督。

第十九条 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5个工作日内,向人民防空主管部门报送《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报告》。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工程概况和监督工作概况;

(二)对质量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的检查情况;

(三)工程实体和防护设备质量抽查情况;

(四)工程质量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抽查情况;

(五)工程质量问题整改和质量事故处理情况;

(六)质量责任主体及相关人员的不良行为记录;

(七)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

(八)对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的建议。

第二十条 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当建立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档案。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档案应符合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报监登记表》

(二)《人防工程质量监督书》

(三)《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方案》

(四)《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检查记录》

(五)《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检查责令整改通知书》及《人防工程质量整改报告》

(六)《人防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七)《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报告》

(八)其他与监督工作相关的图片、影音、文字等重要文件资料。

第二十一条 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将监督过程中发现的涉及人防主体结构安全和防护功能的工程质量问题及整改情况,适时向社会公布,并根据本行政区域的人防工程质量状况,建立工程质量信用档案。

第四章 权限与责任

第二十二条 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人防工程建设质量的法律、法规和人防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三条 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实施监督检查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检查单位提供有关工程质量的文件和资料;

(二)对未办理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手续擅自开工建设的,应责令建设单位限期办理手续,并报告本级人民防空主管部门或在委托权限内依据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三)进入被检查单位的施工现场进行检查;

(四)发现有影响人防工程质量的问题时,责令其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可责令其返修;

(五)对不按技术标准和有关规定要求进行建设、设计、监理和施工的,报告本级人民防空主管部门或在委托权限内依据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四条 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发现建设单位在竣工验收过程中有违反国家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定行为的,责令其重新组织竣工验收;未经验收的,工程不得交付使用。

第二十五条 人防工程质量监督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本级人民防空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3、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实施办法 篇5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生猪屠宰管理,保证生猪产品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食用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生猪屠宰以及生猪产品加工、销售、储存、运输活动及其监督管理。农村地区个人自宰自食的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对生猪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制度。

人口较少、交通不便,难以设立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的农村和海岛,可以设置仅限于向本地市场供应生猪产品的小型生猪屠宰场点。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生猪屠宰管理工作的领导,落实相关工作责任制,并将屠宰管理和屠宰执法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第五条县级以上商务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生猪屠宰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商务主管部门应当明确相关机构和人员承担生猪屠宰监督管理工作。

农业、卫生、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财政、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环境保护、价格、公安、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生猪屠宰相关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辖区内生猪屠宰及生猪产品经营活动的日常巡查,并接受县级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

第六条按照国家规定在本省推行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分级管理制度。

鼓励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引导其向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鼓励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养猪场、养猪合作社联合实施产销一体化和品牌化战略,提高肉品质量安全水平。

鼓励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小型生猪屠宰场点、生猪产品经营企业和个人在自愿的基础上成立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第二章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的设立

第七条省商务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省农业、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按照合理布局、适当集中、有利流通、方便群众的原则,编制全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设置规划(以下简称省设置规划),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的设立(包括新建、迁建、改建、扩建)应当符合省设置规划。

本办法实施前已经依法开业的生猪定点屠宰厂(场)不符合省设置规划的,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限期改造或者依法关闭。予以关闭的,市、县人民政府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第八条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的选址,应当符合当地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远离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和专项规划确定的需要保护的其他区域;其与医院、幼儿园、学校、养老院、居民集中住宅区、畜牧场的距离,应当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和动物防疫的标准与要求。

第九条设立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与屠宰规模相适应的水源条件且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二)有与屠宰规模相适应且符合国家生猪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规范的待宰间、隔离间、屠宰间、急宰间,以及符合卫生要求和国家有关规定的生猪屠宰设备及运输工具;

(三)有与屠宰规模相适应的屠宰技术人员;

(四)有与屠宰规模相适应的经省商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的肉品品质检验人员;

(五)有符合屠宰工艺和生猪屠宰产品品质检验规程要求的检验设备和消毒设施,以及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污染物处理设施;

(六)有符合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的病害生猪及生猪产品无害化处理设施;

(七)有符合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防疫及检疫条件,并依法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第十条设立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应当向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提交书面申请和相关资料。

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收到申请后,应当组织商务、农业、卫生、国土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工商行政管理、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进行审查,并书面征求省商务主管部门和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的意见。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和省设置规划的,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予以批准。

第十一条申请人获得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批准,并依法取得项目建设相关行政许可手续后,方可开工建设生猪定点屠宰厂(场)。

第十二条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建成后,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验收,对验收合格的,按照一个屠宰场所一证制,颁发生猪定点屠宰证书和生猪定点屠宰标志牌。

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的申请人应当持生猪定点屠宰证书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

第三章小型生猪屠宰场点的设立

第十三条设区的市商务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按照省设置规划的要求,制订本市小型生猪屠宰场点布局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报省商务主管部门备案。

小型生猪屠宰场点的设立应当符合本市小型生猪屠宰场点布局方案,其选址应当符合当地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规模合理,不占用或者少占用耕地。

第十四条设立小型生猪屠宰场点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供水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二)有待宰圈、屠宰间以及确保肉品质量安全的基本设施设备,地面硬化不渗漏;

(三)屠工必须持有县级以上卫生主管部门确定的预防性健康体检机构出具的健康证明,具备屠宰技能和基本肉品检验知识,并经所在地商务主管部门培训合格;

(四)有必要的消毒工具;

(五)有污水排放以及病害肉品无害化处理措施;

(六)依法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第十五条设立小型生猪屠宰场点,应当向县级人民政府提交书面申请和相关资料。

县级人民政府收到申请后应当组织商务、农业、卫生、国土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工商行政管理、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进行审查,并书面征求设区的市商务主管部门和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的意见。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和本市小型生猪屠宰场点布局方案的,由县级人民政府予以批准。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批准的小型生猪屠宰场点名单向社会公布,并报设区的市商务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六条申请人获得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并依法取得项目建设相关行政许可手续后,方可开工建设小型生猪屠宰场点。

小型生猪屠宰场点建成后,由县级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验收,对验收合格的,颁发小型生猪屠宰场点证书。

小型生猪屠宰场点的申请人应当持小型生猪屠宰场点证书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

第四章屠宰和经营管理

第十七条运入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和小型生猪屠宰场点的生猪,应当附有生猪检疫合格证明。

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申报检疫,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在屠宰现场依法实施宰前检疫和宰后检疫;小型生猪屠宰场点实行向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定时申报检疫制度。

第十八条生猪屠宰前,必须进行盐酸克仑特罗(瘦肉精)等禁用药物检测,未经检测或者检测不合格的,不准屠宰。具体检测管理办法由市、县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

第十九条严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和小型生猪屠宰场点以及其他任何单位、个人对生猪及生猪产品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

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和小型生猪屠宰场点不得屠宰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的生猪。

第二十条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和小型生猪屠宰场点应当建立肉品品质检验管理制度。肉品品质检验按照生猪屠宰产品品质检验规程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经肉品品质检验合格的生猪产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和小型生猪屠宰场点应当出具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其中片猪肉还须加盖检验合格验讫章。未经肉品品质检验或者经肉品品质检验不合格的,不得出厂(场)和场点。

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和小型生猪屠宰场点应当对其屠宰、加工、销售的生猪产品质量安全负责。

第二十一条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和小型生猪屠宰场点屠宰的种猪和晚阉猪,应当在胴体上加盖专用章,以方便识别。

第二十二条经检疫、检验不合格的生猪及生猪产品,应当在检疫、检验人员的监督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以及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三条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和小型生猪屠宰场点应当如实记录其屠宰的生猪来源和生猪产品流向。生猪来源和生猪产品流向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和小型生猪屠宰场点应当建立缺陷生猪产品召回制度。生猪产品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食品召回的规定予以召回。

第二十四条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和小型生猪屠宰场点收取屠宰加工费,必须执行价格主管部门核定的标准。收费标准应当张贴明示。

除国家和省规定的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小型生猪屠宰场点以及生猪所有者、销售者收取费用。

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和小型生猪屠宰场点不得拒绝为生猪饲养户提供屠宰服务。

第二十五条生猪定点屠宰厂(场)排放废水、废气、废物和噪声,应当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相关标准,并不得违反所在地环境卫生管理要求。

第二十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销售非定点屠宰的生猪产品。

饭店、宾馆、集体伙食单位、生猪产品加工单位和个人应当建立肉品采购登记制度,并贴附肉品检疫和检验合格有效证明。不得采购非定点屠宰的生猪产品。

第二十七条单位和个人加工、销售生猪产品应当严格依照有关规程操作,保证肉品卫生,防止肉品污染。鼓励对猪内脏以及分割的生猪产品实行包装销售。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加工及销售病害、注水、变质、有毒等不符合质量和安全标准的生猪产品。

第二十八条运输生猪产品应当使用专用车,持有肉品检疫和检验合格有效证明。其中运输片鲜肉的,必须有吊挂设备;有温度要求的,必须使用相应的冷藏或者保温运输设备。

第二十九条鼓励从事生猪产品销售的市场、超市、商场等经营者与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签订协议,实行“场厂挂钩”和统一配送制度。

第三十条小型生猪屠宰场点的生猪产品的供应区域由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划定,不得跨限定区域销售。

第三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得限制外地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经检疫和肉品品质检验合格的生猪产品进入本地市场。

为加强肉品质量安全管理,保障市场供应,对跨设区的市流通的生猪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实行备案管理制度。相关生产经营者应当向设区的市商务主管部门办理报备手续。具体备案办法由省商务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第三十二条任何单位、个人对违反《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和本办法规定的行为有权向商务主管部门举报。

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举报制度,公布举报电话,对接到的举报应当依法调查处理。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已有法律责任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四条小型生猪屠宰场点有《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二)至(四)项、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所列行为之一的,由商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五条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规定,屠宰未经盐酸克仑特罗(瘦肉精)等禁用药物检测或者经检测不合格的生猪的,由商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小型生猪屠宰场点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六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三款规定,拒绝为生猪饲养户提供屠宰服务的,由商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对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处3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小型生猪屠宰场点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七条违反本办法第三十条规定,小型生猪屠宰场点的生猪产品跨限定区域销售的,由商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单位处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商务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生猪屠宰监督管理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有权机关按照管理权限给予处分:

(一)对依法应予许可的事项,未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限作出许可决定的;

(二)对依法不应予以许可的事项,予以许可的;

(三)违法实施行政处罚和监督检查的;

(四)因不依法履行职责,致使一定区域内生猪私宰情况严重的;

(五)有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的。

第三十九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四十条牛、羊的屠宰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牛、羊定点屠宰厂(场)的设置审批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报设区的市商务主管部门备案。

其它动物的屠宰管理需要参照本办法实行或者试点定点屠宰的,由省商务主管部门提出,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3、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实施办法 篇6

浙江省人民政府令

第208号

《浙江省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已经省人民政府第5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2月1日起施行。

省长 吕祖善

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浙江省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凡在我省境内经营接待中外旅客住宿的旅馆、饭店、宾馆、招待所(包括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开办的招待所)、旅店、旅社、客栈、浴室、度假村等(以下统称旅馆),均按照《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及本实施细则管理。

第三条 开办旅馆,必须具备下列安全条件:

(一)房屋建筑、消防设备、通道、出入口和卫生条件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利用人防工程开办旅馆的,必须具备良好的通风、照明设备和两个以上出入口。

(二)具备必要的防盗安全设施。

(三)具备单独的旅客房间。

(四)符合旅馆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要求的条件。

第四条

开办旅馆,应当向所在地市、县(市、区)公安部门申请,取得《特种行业许可证》,再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营业。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条

旅馆应当建立治安保卫组织或配备专职或兼职治安保卫人员。治安保卫组织和人员应当经常对本单位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检查各项治安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协助公安部门调查处理治安、刑事案件。

第六条 旅馆必须建立下列治安管理制度:

(一)住宿登记制度。旅客住宿必须登记。旅馆应当指定专人负责登记工作。登记时,应当查验旅客的身份证件,由旅客按规定项目填写《住宿登记表》。

对外国人和华侨、港澳台同胞,应当查验护照或有关证件,填写《境外人员临时住宿登记表》。没有有效证件或签证的,必须及时报告公安部门或有关部门。

旅客住宿登记表应按日按月装订成册备查。旅馆应当实时将住宿旅客的登记信息资料录入旅馆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

(二)实行全天24小时值班制度。旅馆门卫值班人员应当掌握进出人员情况,必要时可以要求来访者出示身份证件或询问其被访者的姓名、住宿房间号,旅馆其他值班人员应当按照值班制度的规定履行巡查职责,维护住宿人员的合法权益和旅馆的正常秩序。客房钥匙由值班人员负责管理的,应当凭住宿证对号开启房门。

(三)财物保管制度。旅馆应当设立旅客行李物品保管室,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工作,实行财物保管的登记、交接和领取制度,注意查询、发现可疑及危险物品。现金应当单独存放入保险柜(箱)。

(四)报告制度。发现违法犯罪嫌疑人员、形迹可疑人员、违禁物品以及发生刑事、治安案件,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公安部门,并采取措施保护现场。不得知情不报或纵容、隐瞒、包庇。

第七条 住宿旅客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旅馆各项规章制度,服从旅馆工作人员管理,爱护旅馆财物。

(二)军人、人民警察、专职守护押运人员等携带的枪支弹药,必须按规定交旅馆所在地军事部门或公安部门寄存保管。

(三)严禁将易燃易爆、剧毒、腐蚀性和放射性等危险物品及匕首、三棱刮刀、弹簧跳刀等管制刀具带入旅馆。

(四)严禁在旅馆内进行卖淫、嫖娼、吸毒、赌博、传播淫秽物品及打架斗殴等违法犯罪活动。

(五)自觉协助人民警察依法执行公务,并如实反映情况。

第八条 公安部门在旅馆业治安管理中履行下列职责:

(一)审查开办旅馆的安全条件,核发《特种行业许可证》。建立旅馆业治安管理档案。

(二)指导、监督旅馆建立并实施各项治安管理制度和安全防范措施。

(三)协助旅馆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业务知识培训。

(四)总结推广旅馆业治安保卫工作经验,表彰治安保卫工作中的先进人物。

(五)调查处理治安、刑事案件。

第九条

人民警察执行公务时,应当出示有效执法证件,严格依法办事,维护旅馆的正常经营秩序和住宿人员的合法权益。对旅客住宿的房间实施检查时,应当出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部门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

公安部门依法传唤、拘捕隐匿在旅馆中的违法犯罪嫌疑人员,除特殊情况外,应当告知旅馆负责人或旅馆治安保卫人员;旅馆负责人或旅馆治安保卫人员应当予以配合。

第十条 对下列单位或个人应给予表扬奖励:

(一)对执行《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及本实施细则,落实各项治安措施,维护旅馆治安秩序,保障旅馆、旅客安全起到积极作用的,由上级主管部门或本单位给予表扬、奖励。

(二)向公安部门提供违法犯罪线索,协助公安部门调查处理案件,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员或者维护旅馆治安秩序,成绩显著的,由公安部门给予表扬、奖励。第十一条 对违反本实施细则的行为,由公安部门分别按以下规定处罚:

(一)违反本实施细则第四条规定,未取得《特种行业许可证》擅自开办旅馆的,依法予以罚款、拘留,并责令补办手续或予以取缔。

(二)违反本实施细则第六条第(一)、(四)项、第七条第(三)、(四)项规定的,依法予以罚款、拘留。其中,旅馆未按规定将住宿旅客的登记信息资料录入旅馆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的,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处以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本实施细则第五条、第六条第(二)、(三)项、第七条第(一)、(二)、(五)项规定的,责令其改正,并依照治安管理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四)因旅馆负责人参与违法犯罪活动等原因,致使旅馆成为违法犯罪活动场所的,可以吊销该旅馆的《特种行业许可证》,并建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吊销其营业执照。第十二条

旅客申报的失窃案件,由公安部门负责处理。属旅馆安全措施不落实造成的,旅馆应予赔偿经济损失;属旅客不遵守旅馆治安管理制度造成的,旅馆不负责任。第十三条

黑龙江省消毒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篇7

第一条 为加强我省消毒工作及消毒药械、医疗用品、卫生用品的卫生管理,防止疾病的传播,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以及《消毒管理办法》第八章第三十三条,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辖区内的消毒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军队、铁路、交通、民航等系统的主管机构对本系统的消毒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三条 各级卫生防疫机构要设置消毒科,并根据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消毒技术规范,对辖区内医疗保健、卫生防疫机构的消毒、疫源地消毒、预防性消毒、医疗卫生用品的消毒及消毒药械的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管理。

军队、铁路、交通、民航等系统的卫生防疫机构承担本系统内消毒监测管理,并接受当地上一级卫生防疫机构的业务指导。

第四条 省对生产消毒药剂、消毒器械和医疗用品、卫生用品实行卫生许可证制度。对经销上述外省产品实行准销证制度。

凡生产上述产品并在全国范围内销售的,按卫生部《消毒药械和医疗卫生用品审批程序》办理。

凡在我省生产并销售上述产品的,按省卫生厅有关规定办理。

第五条 本细则适用于医疗、卫生、保健、消毒服务和从事未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现行版的所有消毒药剂、消毒器械、医疗用品、卫生用品生产、经营、使用的单位和个人以及需要消毒的场所。

第二章 医疗保健卫生防疫机构的消毒

第六条 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要建立健全预防医院感染管理组织,配备专职消毒管理人员,消毒管理人员须经所在地卫生防疫机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预防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的职责范围:

1. 建立消毒、隔离制度、制定医院控制感染规划,并组织实施。对医疗、保健人员定期组织消毒技术培训与业务考核。

2. 负责本单位新建设施卫生学标准的审定,消毒设施管理及消毒监测和技术指导工作。

3. 审查本单位消毒药械和医疗卫生用品的订购,并组织对其消毒效果的考核。

4. 负责提出预防院内感染对策及发生院内感染的调查和上报工作。

5. 组织对本单位消毒工作的经常性检查,定期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工作情况。

第七条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保健人员必须按规定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对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凡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

第八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临床使用实行逐级监督,监测和管理工作。

卫生防疫部门负责对使用单位购入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质量进行监督、监测,定期进行抽检,不合格的产品禁止使用。

第九条 医疗、卫生、保健机构的科研、教学等单位必须使用已获得卫生部或省卫生厅批准发证(或准销证)的`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卫生用品,并查验产品生产厂家、地址、证号,每一批号产品的检验合格证和消毒失效日期。

一次性使用的输液(血)器、一次性使用的无菌注射器,用后必须有专人收集登记,销毁处理,记录备案。

第十条 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必须备有高压灭菌器,并设有专职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灭菌和检测。检测时以指示菌或用指示管(卡、带)(获卫生部卫生许可证产品),按《消毒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批(次)监测,并做好记录。委托外单位灭菌者应有灭菌证明。灭菌后超过一周(手术器械三天)不得继续使用。高压灭菌器应定期检修,以保持性能良好。

第十一条 各级医疗、保健机构的手术室、产房、婴儿室、处置室、供应室、化验室、制剂室及烧伤病房等科室的室内空气、物体表现(医务人员白大衣)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室内应安装足够数量的紫外线灯管,(每十平方米安一只30W紫外线灯管)灯管辐射强度不低于《消毒技术规范》要求,不合格者及时更换。

第十二条 传染病院、结核病院和综合性医院的传染科室,要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的要求进行消毒管理工作。

污水无论集中式或分散式处理,均要达到现行医院污水排放标准。

污物定期焚烧处理,不能焚烧的生活垃圾必须经消毒处理后方可运出。

第十三条 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对消毒布局的新建、改建、扩建要经当地卫生防疫机构审查合格后方可施工、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个体诊所必须备具消毒卫生条件,并由所在地卫生防疫机构审查合格后,方可申领营业执照。

要定期杀灭媒介昆虫动物,达到消灭或控制不足为害的程度。

第三章 疫源地消毒

第十四条 卫生防疫机构接到由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艾滋病报告后,要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疫区,同时要向上级卫生防疫部门报告,由地、市和当地卫生防疫机构共同查明传染源并彻底进行消毒处理。

第十五条 卫生防疫机构接到乙类传染病的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脊髓灰质炎、白喉疫情报告后,应按时间要求,组织防疫人员进行消毒处理,对不能住院的病人,由基层卫生防疫人员指导病家消毒处理。

第四章 预防性消毒

第十六条 来自疫区可能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皮毛、羽毛的收购、运输、加工部门和经国家允许经营的旧衣物商店的消毒,由卫生防疫机构负责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对每批货物的消毒均须监测,获消毒合格证方可出售。

第十七条 托幼机构要设专人负责卫生消毒工作,制定出消毒工作制度,并组织实施。对室内空气、餐具、水具、毛巾、玩具、便器、桌椅、睡床等定期进行消毒。

第十八条 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公共场所及生活饮用水的消毒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等有关规定执行。消毒监测管理机构提出消毒方法和监测消毒药械消毒效果。

第十九条 涉及机场、口岸的检疫消毒工作,按《国境卫生检疫法》的规定进行。消毒监测机构负责提出消毒方法和监测消毒药械消毒效果。

第二十条 殡仪馆、火葬场和停放尸体的场所、运尸车、尸体接触过的物品和污水等,必须及时消毒处理。停放尸体场所要做到无蚊、蝇、蚤、鼠等病媒昆虫动物。

第二十一条 监狱、看守所、遣送站、工读学校等单位的犯人、收容审查及劳教人员居住的场所要定期进行消毒和灭虱工作。

第五章 医疗卫生用品的消毒

第二十二条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卫生用品生产企业必须取得省卫生厅“卫生许可证”后方可生产。各地、市卫生防疫机构应定期对其产品进行监测。对达不到卫生标准的产品不准出厂。

第二十三条 生产消毒药械、医疗用品、卫生用品的产品小包装上应注明卫生许可证号、厂名、厂址、批号、有效期,医疗用品、卫生用品还应注明消毒方法、消毒日期,并附详细使用说明,介绍产品保存条件及使用注意事项。

第二十四条 经营消毒药械、医疗用品、卫生用品的部门,应当按照产品生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的规定,保存、运输。不得销售无卫生许可证、厂名、厂址、批号、消毒标签及无效期或过期产品。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五条 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消毒工作行使下列监督管理职权:

(一)对执行《消毒管理办法》、《黑龙江省消毒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消毒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二)责令被监督单位或个人限期改进消毒工作。

(三) 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消毒管理办法》、《黑龙江省消毒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行为给予行政处罚。

第二十六条 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防疫机构内设立负责消毒管理工作的卫生监督员,执行卫生行政部门交付的消毒卫生监督任务。

消毒卫生监督员由省卫生厅聘任发给证件。

军队、铁路、交通、民航等系统的卫生主管机构,依照“消毒管理办法”可以在本系统内设立和聘任从事消毒卫生专业人员担任消毒卫生监督员。

消毒卫生监督员由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卫生防疫机构提名,填写“消毒卫生监督员推荐表”一式二份,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审核签署意见报地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地、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加盖公章报省卫生厅。以省卫生防疫机构培训考核合格,由省卫生厅审核后发消毒卫生监督员证、章。

消毒卫生监督员条件:

1.遵纪守法,作风正派,工作负责,秉公办事。有一定政策水平。

2.具有医士以上技术职称,从事消毒工作三年以上,掌握消毒监督任务和有关法规,有独立工作能力的卫生专业人员。

第二十七条 消毒卫生监督员执行下列任务:

(一)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医疗保健单位的隔离消毒布局,进行图纸审查,监督实施和验收。

(二)监督检查消毒措施执行情况。

(三)进行现场调查(包括采集必须的标本、查阅、索取、复制必要的文字、图片、声像资料等),并写出调查报告。

(四)根据《消毒管理办法》、《黑龙江省消毒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对违法单位或个人提出处罚建议。

(五)执行卫生行政部门交付的任务。

消毒卫生监督员在执行任务时,应佩戴证章、出示证件。被监督单位或个人不得拒绝、隐瞒。对有关技术资料和所提供的情况消毒卫生监督员有保密责任。

第二十八条 生产消毒药剂、消毒器械、医疗用品、卫生用品的企业必须按卫生部《消毒药械和医疗卫生用品审批程序》的规定,申请并获得卫生许可证后,方可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办理营业执照。

卫生许可证不许涂改、伪造、转卖;仩业晚名、法人代表更换、厂址变动应到发证机关重新办理卫生许可证。

直接从事医疗用品、卫生用品的生产工人,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凡患有伤寒、痢疾、病毒性肝炎、活动期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等痢疾人员,治愈前不得从事该产品生产。

消毒药械由省卫生防疫机构监测管理;医疗用品、卫生用品由地、市卫生防疫机构监测管理:

(一)凡经卫生部或外省省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发证的消毒药械,均由省卫生防疫机构监测,监测结果如达到申报卫生许可证时质量,由省卫生厅发给“准销证”(有效期一年)后,方可在省内销售使用。各地、市卫生防疫机构要对其产品卫生质量进行抽测管理。

(二)凡经卫生部或外省省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发证的医疗用品、卫生用品,由地、市卫生防疫机构监测,监测合格后由地、市卫生行政部门发给“准销证”(有效期一年)后,方可在辖区经销使用。

(三)凡省无证产品一律不准许经销、使用。

第三十条 经营、使用单位不得经销、使用无卫生许可证或准销证的消毒药械、医疗用品、卫生用品。

第三十一条 省卫生厅设立消毒药剂、消毒器械、医疗卫生用品审评委员会,负责全省消毒药械、医疗卫生用品的审评工作。

第七章 罚 则

第三十二条 对违反《消毒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的单位或个人,根据问题的性质与情节,给予责令限期改正、罚款、吊销卫生许可证等处罚。

一、违反《消毒管理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给予限期改正使用。

1.预防院内感染的组织机构、卫生管理制度、隔离消毒常规不健全者。

2.消毒管理人员未经培训上岗者。

二、违反《消毒管理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处以罚100元~5000元。

1.造成医院内感染,导致疾病流行的,罚款3000-5000元,对直接责任者罚款20元~50元。

2.灭菌器械未执行一人一用一灭制度或使用达不到消毒效果的消毒药械者,罚款100元~3000元,对直接责任者罚款20元~50元。

3.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未收回处理及登记记录者,罚款100元~1000元,对直接责任者罚款20元~50元。

4.使用单位使用无卫生许可证(省级以上发的)或准销证的消毒药械、医疗用品、卫生用品者,罚款100元~5000元,对购货者罚款100元~1000元。

5.经监测有一项指标达不到国家消毒卫生标准者,责令限期改正。限期改正后仍达不到或经监测有二项以上指标达不到国家消毒卫生标准者,罚款100元~500元。

6.安装紫外线灯数量及强度达不到要求者,限期改正,限期改正后仍达不到要求者罚款100元~500元。

7.医疗保健单位(个体诊所)未经卫生防疫机构审查、验收擅自对消毒布局新建、改建、扩建或营业者,罚款100元~3000元。

8.医院污水未经消毒处理直接排放者,限期改正。限期改正后仍达不到者,罚款100元~3000元。

医院污水经处理未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责令限期改正。限期改正后仍达不到者,罚款100元~1000元。

9.未获得消毒合格证擅自收购、运输、加工、销售来自疫区的皮毛、羽毛及未获消毒合格证出售旧衣物者,罚款3000元~5000元。

10.食品行业、公共场所、托幼机构等单位配制、长期使用达不到消毒效果的消毒药械者,罚款1000元~5000元。

11.殡仪馆、火葬场未按规定消毒处理者,罚款500元~800元。

12.擅自生产未取得卫生部、省卫生厅批准发证的消毒药械、医疗用品、卫生用品者,罚款3000元~5000元。责令限期办理卫生许可证。

13.擅自销售无我省卫生许可证或无“准销证”的外省消毒药械、医疗用品、卫生用品者,罚款1000元~3000元,责令限期办理准销证。

14.生产消毒药械、医疗用品、卫生用品的产品包装上未注明卫生许可证号、厂名、厂址、批号、有效期、消毒方法、消毒日期或经销上述产品及过期产品者,罚款300元~500元。

15.涂改、伪造、转卖卫生许可证者,罚款3000元~5000元。

16.企业更名、法人代表更换、厂址变动,未到发证机关办理新卫生许可证者责令限期改正。限期改正后仍不改者,罚款500元~1000元。

17.拒绝卫生监督监测或隐瞒事实真相、妨碍公务、谩骂监督员者,根据情节轻重罚款50~1000元。

18.无健康合格证上网者,罚款300元~500元,对个人罚款10元~30元。

(三)违反《消毒管理办法》,有下列行为的给予吊销卫生许可证处罚。

生产消毒药械、医疗用品、卫生用品的企业的产品经卫生防疫机构检测不合格,责令限期改正,经两次改正后仍达不到要求者,吊销卫生许可证。

吊销卫生许可证由原发证机关处理。

在收取罚款时,应当出具正式罚款收据,罚款全部上缴国库。

第三十三条 被处罚单位或个人对给予的处罚不服时,可在十五日内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对于不履行处罚决定又逾期不起诉者,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申请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序程强制执行。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对消毒药械、医疗用品、卫生用品的审批及监测和疫区消毒处理实行有偿服务,收费标准按省物价局有关上取费用。

3、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实施办法 篇8

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维护水上交通秩序,增强船员遵章守法的意识,预防水上交通安全事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考试发证规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关于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违法记分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浙江省地方海事局辖区内内河五等及以上船舶上服务的持有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证书的船员。

第三条海事管理机构对有下列情形的船员实施记分:

(一)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等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法规的行为,受到海事行政处罚的;

(二)船舶安全检查存在缺陷负有直接或间接责任的;

(三)实际操作检查不合格的。

第四条海事管理机构对船员违法记分额满的船员实施强制培训和考试。

船员违法记分不影响海事行政处罚的决定和执行。第五条浙江省各级地方海事管理机构负责实施本办法。

第二章违法记分的分值和记载

第六条每一个公历年为一个违法记分周期。

一个记分周期期满后,分值累计不到15分的船员,该周期内的分值不转入下一记分周期。

对在一个记分周期内记分满15分的船员,经培训、考试合格领回适任证书后,其记分分值重新起算。

初次申请证书的船员,第一个记分周期自签发证书之日起至当年年底止。

第七条船员违法对应记分分值如下:

(一)船员受到警告处罚的,对应的违法记分分值为1分。

(二)船员受到罚款处罚的,罚款数额每100元对应违法记分值为1分,100元及以下的对应违法记分值为1分,罚款数额超过1500元的对应违法记分值一律为15分。

(三)船员受到扣留内河船员职务适任证书3个月的,记10分;3个月以上的,记15分。

(四)海事管理机构进行船舶安全检查时,发现船舶存在缺陷,应对负有直接或间接责任的船员记1分。

(五)对船员实操检查不合格的船员,记1分。第八条船员受到罚款和扣留证书行政处罚一并执行的,违法记分在两者之中取高者。

第九条船员违法记分由作出行政处罚或实施船舶安全检查、船员实际操作检查的海事管理机构负责实施。

船员违法记分的记载,由具有海事行政执法证的人员进行。

第十条违法船员记分记载在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证书的违法记分卡上,并按以下要求手工填写:

(一)“记分分值”用汉字大写填写实际分值;

(二)“执法证号”填写执法人员的海事行政执法证号码;

(三)“记分时间”填写批准海事行政处罚的日期,或实施船舶安全检查、船员实际操作检查的日期。

第十一条海事管理机构及执法人员对船员实施违法记分后,应及时填写《船员违法记分登记表》(见附件2)备查。

地市级地方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在每月5日前,汇总辖区《船员违法记分登记表》并在内河船员管理系统中进行船员违法记分登记。

第十二条对当时不能进行违法记分记录的,由作出行政处罚的海事机构负责跟踪落实记分记录。

第十三条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证书违法记分卡上已有培训考试记录的,应当及早向原签发适任证书的海事管理机构申请换发新的违法记分卡。

内河船员因考试发证,船员证书发生变更后重新开始计算分值。

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证书再有效审验,原违法记分卡不作更换。

第十四条海事管理机构作出的涉及本办法第三条各项的具体行政行为,经依法裁决变更或撤销的,由原记分机构在违法记分卡相应的记分栏上签注,予以变更或撤销,并加盖海事管理机构公章。

第十五条我省地方海事管理机构签发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证书的违法记分清分,由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证书签发的海事管理机构在每年的12月31日统一在内河船员管理系统中办理。

第三章扣留适任证书

第十六条对在一个记分周期内记分满15分的船员,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场扣留其适任证书违法记分卡,同时将《扣留船员适任证书通知书》(见附件1)送当事船员签收,并通知其在6个月内到指定强制培训、考试地点参加强制培训、考试。

《扣留船员适任证书通知书》一式三联。第一联由扣留证书的海事管理机构留存;第二联寄送适任证书签发海事管理机构;第三联交船员本人留存。

扣留适任证书违法记分卡的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及时通报联系方式和所扣留适任证书违法记分卡复印件至原签发证书的海事管理机构。

第十七条在船任职的船员,无法出示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证书违法记分卡的,海事管理机构可视其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证书为无效证书。

由于船舶发生意外事故,或被盗(抢)等特殊情况和原因,遗失、灭失或损坏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证书违法记分卡,且有足够证明的,原证书签发机关可按规定补发证件,并将记分周期内的记载分值记入新发证件的记载栏内。

第十八条船员适任证书违法记分卡被扣留后,不能凭《扣留船员适任证书通知书》在船上继续任职。由于被扣留证书违法记分卡的船员不能任职,船舶不满足最低安全配员要求的,不应给予办理离港手续。

对已被扣留适任证书违法记分卡并离职的船员,应按有关规定办理解职手续。

第四章强制培训、考试

第十九条强制培训、考试由适任证书违法记分扣留地所在地市级地方海事机构批准设立,并经向浙江省地方海事局报备的培训机构实施。

第二十条强制培训时间为3天,培训的内容为水上安全管理法规(至少12课时)、安全教育宣传(至少4课时)和海事案例(至少4课时)等。

考试在强制培训结束后进行,由地市级地方海事机构组织。

第二十一条实施强制考试的海事管理机构应在内河船员管理系统中进行强制培训考试成绩登记、核对。

第二十二条对因在一个记分周期内记分满15分被扣留的违法记分卡的内河船员,在其参加强制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组织实施考试的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及时发还违法记分卡,但同时受到扣留证书行政处罚期限未到的,应在扣留期满后进行。

第二十三条船员对海事管理机构作出的涉及本办法第三条各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按照有关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在复议或诉讼期间船员申请强制培训的时限顺延。

第二十四条船员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参加强制培训、考试的,船员需按照证书载明的航区、等级、职务参加职务晋升考试,合格后,方可领回扣留的证书。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持浙江省地方海事管理机构签发的其他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证书的船员,可参照本办法实施违法记分。

第二十六条强制培训、考试按交通部公布的相应收费标准收取考试费。

3、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实施办法 篇9

状态:被修订 发布日期:1993-11-17 生效日期: 1994-01-01 发布部门: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关联法规: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镇范围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第四条

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监察管理人员,有权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市容环境卫生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监察管理人员执行公务时,应当主动出示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监察证件,并佩戴明显执法标志。

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监察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监察管理人员的执法素质。

第五条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把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事业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城市市容环境卫生工作实行城市人民政府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积极推行环境卫生用工制度改革,并采取措施,逐步提高环境卫生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

第六条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市容整洁,保持环境卫生的义务,有权检举揭发破坏环境卫生和损坏环境卫生设施的行为。

第七条

对在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二章 城市市容管理

第八条

城市中的建筑物和设施,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城市容貌标准。对外开放城市、风景旅游城市和有条件的其他城市,可以结合本地具体情况,制定严于国家规定的城市容貌标准;建制镇可以参照国家规定的城市容貌标准执行。

第九条

城市中的道路、排水、环卫、交通、照明、人防、电力、电讯等公用设施,应当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并经常维护,保持设施的完好、整洁。

第十条

在市区运行的交通运输工具,应当保持外型完好、整洁。货运车辆运输的液体、散装货物及残土垃圾,应当密封、包扎、覆盖,避免泄漏、遗撒。

市区外进入市区的交通运输工具,应当保持整洁。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可以建立车辆冲洗站,方便进城市车辆的清洗。具体办法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一条

城市的工程施工现场的材料、机具,应当在指定区域内堆放整齐,渣土应当按照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及时清运;临街工地应当设置护栏或者围布遮挡;停工场地应当及时整理并做必要的覆盖;竣工后,应当及时清理、平整和铺装场地。

第十二条

城市主要街道两侧的临街建筑物,应当按城市容貌标准,定期进行粉刷、油饰和清洗,其阳台及窗外,不得堆放、吊挂有碍市容的物品。

第十三条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在城市建筑物、公用设施以及树木上涂写、刻画。

第十四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必须经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一)在城市主要街道设置大型户外广告的;

(二)在城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主要街道的临街建筑物门窗改建、外部装修、搭建或者封闭阳台的;

(三)在城市街道两侧和公共场地临时堆放物料、搭建非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设置商亭、摆摊设点的。

第十五条

在城市的街道、建筑物、设施上设置标语牌、画廊、牌匾、旗幌、广告标志等,必须经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三章 城市环境卫生管理

第十六条

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编制城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参与城市公共、民用建筑中环境卫生设施的规划、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

第十七条

在进行新区开发或旧城改造以及建设大型公用建筑时,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城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建设公共厕所、生活残弃物的清扫、收集、运输和处理等环境卫生设施,所需纳入建设工程概算。

环境卫生设施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城市环境卫生标准,并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交付使用。

第十八条

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制定公共厕所建设规划,并按照规定的标准,建设、改造或者督促有关单位建设、改造公共厕所。

大中城市应当重点发展水冲式公共厕所。

城市大中型商店(场)、市场、饭店、旅游景点、车站、港口等公共场所,其经营管理单位应当配套建设全天对外开放使用的水冲式公共厕所。

第十九条

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配备专业人员或者委托有关单位和个人负责公共厕所的保洁和管理,有关单位和个人也可以承包公共厕所的保洁和管理。水冲式公共厕所的管理者可以按政府有关部门规定的标准收取使用费。

第二十条

多层和高层建筑应当设置具有北方地区特点的封闭式垃圾通道或者垃圾贮存设施,并修建清运车辆通道。

城市居住区应当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等设施。

第二十一条

一切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拆除环境卫生设施;因建设需要必须拆除的,建设单位必须事先提出拆迁方案,报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二条

城市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实行统一领导,分级、分部门负责制。

(一)城市主要街道、广场和公共水域,由城市环境卫生专业单位负责;

(二)居住区、街巷,由街道办事处负责;

(三)企事业单位家属的聚居区,由企事业单位负责;

(四)飞机场、火车站、客运站、公共汽车始末站、停车场、港口、影剧院、展览馆、博物馆、纪念馆、体育场(馆)和公园等公共场所,由本单位负责;

(五)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划分的卫生责任区,由责任单位或个人负责;

(六)城市的集贸市,主办单位负责;

(七)各种商业摊点,由从业者负责;

(八)城市市区内铁路沿线,由铁路部门负责;

(九)城市港口客货码头作业范围内的水面,由港口客货码头经营单位负责;

(十)在市区水域行驶或停泊的各类船舶上的垃圾、粪便,由船主负责;

(十一)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风景旅游区,由其管理机构负责;

(十二)市区清雪,由划片包干责任单位负责。

第二十三条

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城市生活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和处理实施监督管理。

一切单位和个人,应当依照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时间、地点、方式,倾倒垃圾、粪便,不得乱泼污水和高楼抛物。

未缴纳环境卫生费的企事业单位,向居民垃圾站(点)倒入垃圾的,实行有偿代运。

垃圾、粪便应当及时清运,并逐步做到垃圾、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

第二十四条

城市环境卫生应当逐步实现专业化、社会化。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兴办城市生活垃圾清扫、运输、无害化处理和垃圾综合利用专业性服务企业,实行有偿服务。

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环境卫生服务企业进行资质审查,具体办法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二十五条

环境卫生服务企业和城市环境卫生专业单位清扫、收集、运输和处理废弃物的取费标准,由省财政部门、省物价主管部门会同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第二十六条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有计划地发展城市煤气、天然气、液化气和集中供热,改变燃料结构;商业、物资回收等部门应当组织净菜进城和回收利用废旧物资,减少城市垃圾来源。

第二十七条

医院、疗养院、屠宰场、肉类加工厂、生物制品厂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应当由责任单位使用专用容器收集、运输、处理,或者委托环境卫生专业部门统一处置,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严禁将工业、医疗等行业产生的有害固体废弃物混入城市生活垃圾。

第二十八条

城市风景旅游点、火车站等公共场所,以及城市街道两侧或者人流密集地区,应当按有关规定设置果皮箱等环境卫生设施,并设立明显标志。公民不得随地吐痰、便溺,不得乱扔果皮、纸屑和烟头等废弃物。

第二十九条

在城市街道两侧摆推设点(不含集贸市场)的,应当备有收集废弃物的相应设施,并按规定清扫保洁。

第三十条

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区内,禁止饲养鸡、鸭、鹅、兔、羊、猪等家禽家畜;因教学、科研和其他特殊情况需要饲养的,必须经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一切单位和个人不准在街道上从事屠宰家禽家畜、加工肉类、水产品等影响环境卫生的活动。

第四章 罚则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单位责令其纠正违法行为,采取补救措施,并按下列规定给予警告、罚款:

(一)随地吐痰、便溺和乱泼污水、乱扔果皮、纸屑和烟头等废弃物的,处以十元以下的罚款;

(二)在城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主要街道的临街建筑物的阳台和窗外堆放、吊挂有碍市容物品的,处以四至二十元的罚款:

(三)在城市建筑物、设施以及树木上涂写、刻画或者未经批准设置标语牌、画廊、牌匾、旗幌、广告标志等的,处以每处十元至五十元的罚款;

(四)高楼抛物的,处以十元至五十元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按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五)不按规定时间、地点、方式、倾倒垃圾、粪便的,处以个人四元至二十元的罚款,处以单位五百元至千元的罚款;

(六)不履行卫生责任区清扫保洁与冬季除雪义务的,处以每平方米五元至十元的罚款;

(七)运输液体、散装货物、残土垃圾不作密封、包扎、覆盖造成泄漏、遗撒的,处以每车四十元至二百元的罚款;

(八)城市的工程施工现场未按规定清运、堆放渣土,临街工地不设置护拦或者不作遮挡,停工场地不及时整理并作必要覆盖或者竣工后不及时清理和铺装场地,影响市容和环境卫生的,处以二百元至一千元的罚款。

第三十二条

未经批准擅自饲养家畜家禽影响市容和环境卫生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单位,责令限期处理或者予以没收,并处禽类每只四元至二十元;处以畜类每头五十元至一百元的罚款。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单位,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清理、拆除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可以给予下列罚款:

(一)擅自设置大型户外广告影响市容的,处以一百元至五百元的罚款;

(二)擅自对城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主要街道的临街建筑物进行门窗改建、外部装修、搭建或封闭阳台影响市容的,处以二百元至一千元的罚款;

(三)擅自在街道两侧和公共场地临时堆放物料和摆摊设点影响市容的,处以四十元至二百元的罚款,搭建非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设置商亭影响市容的,处以四百元至二千元的罚款;

第三十四条

不符合城市容貌标准、环境卫生标准的建筑物或者设施,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有关单位和个人限期改造或者拆除;逾期未改造或者未拆的,经县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城市规划主管部门组织强制拆除,并可处以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五条

损坏各类环境卫生设施及其附属设施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单位责令其恢复原状,可以并处设施造价的二倍至五倍的罚款;盗窃、损坏各类环境卫生设施及其附属设施,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犯构成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关联法规:

第三十六条

罚款必须使用省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票据。罚款金额上交同级财政。

第三十七条

侮辱、殴打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人员或者阻挠其执行公务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关联法规:

第三十八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按《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 四十条的规定办理。

关联法规:

第三十九条

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关联法规:

第五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可以参照本办法执行。

关联法规:

第四十一条

第四十二条

未设镇的独立工矿区、城市规划区外的林场、农场等城市型居民区,本办法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上一篇:学校安全生产月方案下一篇:纪检组向巡察组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