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的范文(推荐11篇)
工匠精神,是一种态度,一种信仰,一种追求,一份挚爱,一门手艺,一种事业
工匠精神,是一份专注,一份坚持,一份严谨,一份细致,一份诚信,一份执着,是一种品质
工匠精神,是一个方向,一种积累,一种个性,一种修行,一种价值,一种商业,一种财富,一个帝国
工匠精神,这本书,教给了我们:
1.如何树立正确的工作观
2.3.
4.5. 工作中的先后心态和多少心态 工作方法,人生目标,人生价值 工作中各种人际关系的处理和维护 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如何树立真确的工作观?首先我们的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工作不仅仅是我们赚钱谋生之道,更应该是我们追求目标,梦想,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工作中生活中我们是演员,演员如果仅仅是为了金钱,那他绝对不是一个好演员。我们应该做金钱的主人,而不是金钱的仆人。那个职务薪资高就想方设法的调职调岗,那方待遇好,就不顾承诺,不顾感情的辞退离职。我们需要拥有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精神。放下功利心、浮躁心、投机心。拾起公德心、专研心,恒久心。弥补信仰的缺失,诚信的缺失,感恩的缺失。在工作中去提升自己的人格,修炼自己的心性。每天踏实,用心,精细,严谨的将工作做到极致,每天反思反省,实务精进,磨炼灵魂,修炼心智,修正内心的误差,改变行为的偏颇。做一个快乐的工匠师。
工作中的先后心态和多少心态。还是和金钱有关的话
题。薪资是工作取得一定成绩,有了一定的积极表现,或者是取得了一定的结果后得到的回报。所以说我们需要先努力的工作,积极的进取,得到一定的认可和赏识,薪资自然是不用愁了。这个便是先工作,后金钱的心态。如果抱着先金钱,后工作,给多钱,干多少活的心态去工作,那你永远是一个不入流的打工者,而不是工作者。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工匠者,首先你必须是一名合格的工作者。多一份专注的心,少一份功利的心;多一份精进心,少一份浮躁心;多一份感恩心,少一份利己心。
“明确目标,把梦想当做信仰。”这句话很对,我们需要拥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在现实生活中就是目标。明确这个目标以后,我们就需要寻找方法,达成目标,实现梦想。梦想,目标千差万别,各有不同,在这里不多说,大家需要想想自己有没有梦想,梦想是什么?自己是不是正在梦途中铿锵有力的信心百倍的行走?在这里重点讲述我们在达成目标,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即现实工作中的一些好方法,大家共享之:一,结果导向,凡事以结果为导向,没有结果,一切都是扯谈。二,提前量,让工作中没有重要紧急的事情。这样或许你的工作才能更加有质有量,因为你有充裕的时间去完成它。三,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做完美,避免返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作为一个合格的工作者,进而上升为工匠者。
工作中各种人际关系的处理和维护。带着爱去工作,带着爱去处理人际关系,带着爱去处理工作事务。让工作在爱中,让爱在工作。这是我们应该靠拢的方向。减少自己偏见的心,利己的心,不公的心。增强自己利他,助他,成他之心。让爱的力量深入工作,深入人心。
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很坦白的告诉各位,没有平衡点。我们需要的是好好工作,好好享受生活。不要因为工作影响生活(老婆不高兴),更不要因为生活影响工作(老板不高兴)。领导不希望看见因为工作和生活失衡影响工作效率的员工。父母也不希望看见因为工作和生活失衡影响儿女感情。解决这个问题的人就是你,只有你能平衡工作和生活。不要找任何理由。只有你才能确定自己的价值观和优先顺序,只有你才能从中取舍,只有你才能弄清选择的后果,只有你才能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日程表和生活,安排工作和家庭,然后执行自己的选择。享受属于自己的生活。
不久前,多位人大代表呼吁中国制造业要重塑“工匠精神”;4月1日,在中国2015全国技能大赛启动会上,中国人力与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汤涛再次强调要树立并提倡“工匠精神”。最近,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北京环境与艺术学校校长单燕玲等专家和企业家,力图追溯工匠精神的源头,探讨工匠精神的内核和重塑,为在低谷中徘徊的皮革业提供另一种自省路径,规划另一种前行方向。
追溯和解读“工匠精神”
时下,当我们看到各种名胜古迹中活灵活现的雕塑,行走在已经屹立1500年的赵州桥上,把玩一个玉石古玩或是观赏一幅清明上河图的刺绣作品,我们为作品中的神韵而如痴如醉,为古代工匠们鬼斧神工的造诣钦佩不已。追溯历史,我们发现中国在农耕社会时期多出能工巧匠,早在西周时期,就已设立了“百工制度”,古代“中国制造”闻名远近,传统手工制造更是名扬海内外,有些甚至可被称为顶级奢侈品。北京市环境与艺术学校校长单燕玲认为:“中国历代工匠之所以能创作出栩栩如生、出神入化的作品,很大程度得益于‘工匠精神’的支撑,但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企业过于追求速度和效益,重数量超过重质量,‘工匠精神’逐渐被忽略,这将成为中国制造必须反思之处。”
所谓“工匠精神”,是树立一种对工作的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北京环境与艺术学校 校长单燕 玲认为 :“工匠精神是爱心、责任、严谨共同作用的产物,有爱心,才有无私的奉献和投入;有责任心,才有专注和执着;有严谨,才有一丝不苟,追求完美。”“工匠精神”是行动力和执行力交互作用的产物,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凝心聚力的操作和实践内化为人的精神。
管理大师亨利·明茨伯格在其名文《战略手艺化》中有这样一段话:“手艺会让人想起传统的技艺、专注以及通过细节的把握做到完美。人们想到更多的不是思考与推理,而是各种原材料水乳交融的感觉,这种感觉来自长期的经验与投入。制定与执行相互交融,形成一个渐进的学习过程,在此过程中,创造性的战略水到渠成。”
“工匠精神”不仅能成就一个人,能成就一个企业,甚至成就一个国家。欧洲经济陷入衰退的时候,德国经济却一枝独秀,德国总理默克尔将之归功于德国追求卓越的制造业以及技艺超群的技术工人。一位德国企业家也坦言,德国产品和快消产品的区别在于,德国生产的目的并不是生产越便宜越好、很容易被更新的产品。他们看重产品的稳定性和使用时间的长短。对于这样一个有工程思维的民族,产品价格高是因为其中注入了有价值、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东西,这是在历史、教育、信条等方面注入的。德国人精益求精的精神和他们民族的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一个仰望星空的民族,必定是一个善于思考的民族;一个善于思考的民族,必定是一个盛产哲学家的民族;一个盛产哲学家的民族,必定是一个善于观察的民族;一个善于观察的民族,必定是一个注重细节的民族;一个注重细节的民族,必定是一个讲求质量的民族。
“工匠精神”锻造有灵魂的企业
各行各业出类拔萃者,都离不开工匠精神。一个拥有工匠精神、推崇工匠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必然会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糟粕伪劣,多一些优品精品身处其中的我们每一个人,也自然会更安心、更舒心。
当下备受中国企业家推崇的、创建了两家世界500强公司的、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就是一个具有工匠精神的企业家,他曾说:“要用率真的眼睛目不转睛地观察现场。就在这种审视、倾听、贴心当中,我们才能第一次听到‘产品对我们的私语’,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手拿放大镜仔细观察产品,等同于用耳朵静听产品的‘哭泣声’如果找到了不合格产品,就是听到了产品的‘哭泣声’,我就会想,‘这孩子什么地方疼痛才哭泣呢?它哪里受伤了呢?’当你把一个个产品完全当做自己的孩子,满怀爱情,细心观察时,必然就会获得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提高制成率的启示。”
丰田公司的创始人丰田佐吉,不仅是杰出的实业家,更是一名具有“工匠精神”的工匠、发明家、研究狂人,他发明的织布机至今仍对纺织行业影响深远。丰田佐吉的儿子丰田喜一郎是一个“发动机迷”,孙子丰田英二则是个工作方式的研究狂,他研究如何才能降低库存、降低成本。三代研究狂造就了丰田帝国。
中国皮革业的企业也不乏具备这样精神的企业家,笔者曾采访双凤鞋业的董事长周国荣,她正是一位具有工匠精神的企业家,她说:“为什么做鞋?因为喜欢,所以千方百计想把鞋做好,见到一个人首先就看到他穿的鞋,从中看出一个人的品位、喜好、习惯、性格。做鞋人就应该想着穿鞋人,穿鞋的人穿着是否舒适?是否好看?平常有空我就喜欢到店里转转,跟顾客聊聊天,了解她们对产品的感受、喜好和需求,中国人脚型差别很大,所以我们要制作出让人穿着舒适又时尚的鞋子并不容易。”一说到鞋,周总两眼放光,似乎突然被什么点燃,那种热情无正是来自内心的信念和热爱。
具备工匠精神的企业家不会把品质当作上天的恩赐,而是看作竞争的必要条件;具备工匠精神的企业家竭尽全力做出最优质的产品,即使其它获利导向的竞争方投机取巧,一样坚持理念;具备工匠精神的企业家对于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和制造,会采取严格的标准。秉承着“做鞋人想着穿鞋人”的企业宗旨,双凤执行了严格的质量监督机制,确保产品的品质———“上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下道工序监督上道工序,不合格产品不准流入下道工序”的管理模式,将不合格产品消灭在源头;员工自检,质检员专检,车间主任巡检,质检小组抽检的4级检验制度,质量例会制度,全链条、全方位质量控制,以确保产品质量。
具备工匠精神的企业家能够打造出具有灵魂的企业,具有灵魂的企业才能生产出具有灵魂的产品,大浪淘沙,是金子终究会发光,经过市场和时间的考验,消费者一定能够慧眼识珠,辨别出具有灵魂的产品。在这几年消费需求不振的产业低迷时期,双凤鞋业仍然实现了逆势增长。
艾民儿皮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琼英也是一位具有工匠精神的企业家,带着s he m e品牌艰难地探索着国际化道路,支撑她的正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sheme摈弃工业化的简单复制,尊崇个体的审美情趣,通过工匠师的手与心体现对人和物的高度尊重。从量脚 - 制楦-制革-裁料-缝绑-缝底-配鞋跟-修饰-保养的一整套手工订制的工艺流程,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超过100多道工序精雕细酌才能完成一双sheme鞋履。sheme的每一双鞋款上市前我都要亲自试穿,直至调整到完美的状态才进行制作。目前奢侈品市场几乎全部被国外品牌包揽,中国本土奢侈产品几乎没有参与竞争。我们企业经过发展和积累,无论从国际设计师团队的建设和资深工艺技术的培养,都已经非常成熟。sheme在工艺研发追求卓越,传承意大利166道纯手工制作工艺,结合一针一线的蜀绣、精湛的皮艺工艺和水晶珠宝镶嵌技艺来塑造即具有国际流行时尚元素的同时, 又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积淀下来的审美元素。sheme还将舒适行走作为品牌自定标准,根据女性脚部结构 和人体力 学研究 ,s he m e从楦型设计到帮样设计,底部设计、材料设计、工艺设计5个方面层层把关,追求给予每一位sheme穿着者完美的舒适感受。根据人体力学、楦型设计、以及建立亚洲女性脚型数据库多方面确保舒适性。当然,奢侈品本身就是时间与爱的沉淀,不是靠一双、两双鞋就可以做到的,而是需要十年、三十年甚至一生去坚持。我相信经过持续的努力和坚持,一定能够实现将s he m e打造成国际品牌的梦想!”
重塑工匠精神是一个系统工程
然而,具备工匠精神的中国制造企业家和工人从整体来看仍是凤毛麟角。中国制造的普遍浮躁和追求短平快,使得很多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产品丧失了信心。如何寻找并重塑丢失的“工匠精神”?北京环境与艺术学校校长单燕玲认为:“工匠精神的重塑绝非一日之功,是整个社会从上到下的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顶层设计、外部环境、国民教育、企业文化等多方面多层次努力。”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中国皮革协会、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轻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连续举办全国‘皮革加工 '、‘制鞋工’技能大赛,对重塑工匠精神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大赛是参赛选手根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展示技术技能的平台,大赛的实际操作内容正是参赛选手日常工作的内容,大赛的结果展现了参赛选手对日常工作的态度,即他(她)对每道工序是否精益求精,也体现了企业对每道工序质量要求是否是一丝不苟,通过参与大赛,企业、参赛选手都将体会到重塑工匠精神的重要,因为产品的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单燕玲校长指出。
“职业院校是企业技术技能型人才重要来源之一,尽管党和国家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并把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都对职业教育发表过重要讲话,但社会的浮躁情绪,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鄙薄,企业短视的逐利行为都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由此工匠精神的重塑尤为重要。”单燕玲表示。她呼吁全社会都要改变观念,要重视职业教育,企业更要积极行动,把职业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发展高度;要尊重技术工人,提升技术工人的技能水平,提高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对员工的投入和淬炼也是凝聚和树立“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
两会会场上,代表委员们对工匠精神进行了不同侧面的描述。造“小米”的雷军说,“工匠精神就是看不到的地方也做精致”;演员张国立的理解是“踏踏实实做好一件事、做精一件事”;生产汽车的李书福则视之为“把自己岗位的工作做得最细,打磨得更好”;工艺美术大师吴元全认为工匠精神就是“认真、敬业的精神”……说法各有不同,但共同点是,工匠精神的根本在于“认真做事”。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话语”中,工匠精神无疑对应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央领导在不同场合,多次用国人去日本抢购马桶盖的例子,来说明“国货当自强”——我们自己的产品质量上去了,才可能夺回市场。从这个角度看,所谓工匠精神,就是从供给侧强化产品质量,以更好的态度,打造更好的产品, “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缺少工匠精神,原因很多。长期以来,为了追求速度和规模而导致的粗放型生产方式,使得技术条件难以满足要求,追求质量有心无力。李克强总理曾沉痛地说,钢铁产能过剩,却因为不具备生产模具钢的能力,连圆珠笔的“圆珠”都要进口。而长期“有供给就有需求”的状况,也在看不见的层面,损害了追求质量的态度。如果在改进技术、提升质量上投入1块钱能得到5块钱的回报,而在扩张规模、增加数量上投入1块钱可以得到10块钱的回报,那质量肯定就被放在价值排序的后面了。
应该说,在数量的扩张之后,必然会进入质量的提升。所谓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虽然可能有阵痛,但却是发展路径的关键一步。在老牌制造业强国中,“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战火已经弥散开来,“德国工业4.0”、美国的“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日本的“科技工业联盟”、英国的“工业2050战略”,都是瞄准“以信息物理系统为基础的智能化生产”。在这样的时代,工匠精神绝不仅是追求一砖一瓦的手工,更不是效率低下的作坊,而是以创新为导向、以技术为生命、以质量为追求的现代化工业新版本。
其实,中国自古就不缺乏工匠精神。《诗经》里就歌咏过对玉器、石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能工巧匠们匠心独运,从“雨过天青云破处”的汝窑瓷器到“无需一钉一铁”的榫卯结构,把敬畏与虔信,连同自己的感悟,倾注于一双巧手,创造了独具风韵的“东方制造”。只是,作为现代化之路上的追赶者,我们把这些手艺乃至手艺背后的“三观”,都当作前现代的东西而扬弃了。曾有段子说,生产线上出现了空包装,美国企业花大钱改进技术,而中国工厂用电風扇把空包装吹走了事。段子可能是虚构的,但背后投机取巧、急功近利的价值观,却值得警惕。
工匠精神不仅是“制造业之魂”,更应成为一种普遍的价值取向。如今,粗制滥造似乎成了种时代病。在学界,试验造假、专著抄写、论文挂名屡有所闻;在政界,“拍脑袋”者大有人在,各种不科学决策、不落实政策仍然很多;城市建设,“拉链路”“短命建筑”层出不穷,从规划到建筑都缺少科学、眼光和胸怀;出版发行,“蒋介石”译成“常凯申”的笑话不在少数,一拥而上的畅销书更是浪费纸张;新闻传媒,许多消息真假不辨,“标题党”只求一时博取眼球……凡此种种,无不是缺少那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态度,缺少那种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的精神。
孔子在《论语》中提醒弟子:君子不器。的确,要有工匠精神,而不是有“匠气”。不拘泥于一针一线的匠气,也不忘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才能既着力于“大刀阔斧”,又不忘下“绣花针”的功夫,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读付守永《工匠精神》有感
刚拿到《工匠精神》这本书的时候,只是看着书名,就对这本书有点不屑一顾,感觉讨论工匠精神有点小题大做,甚至提不起一点读书的兴趣。但是在翻阅了几页后,书中阐述的工匠精神内容引发了我的兴趣,开始真正的体会书中所说的工匠精神到底是什么?
通过对《工匠精神》深入的阅读,我所感悟的工匠精神,其核心就是: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永不满足的精神。
如何在工作树立这种精神呢?我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树立“不为金钱论”的工作观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开始追求高速高效,这样就形成了一种“金钱万能论”,很多人开始相信金钱就是万能的,有钱就能解决一切问题。但是工作仅仅是为了赚钱吗?的确,钱是工作价值创造的回报,能够使用金钱的人,或许能够经由金钱而得到幸福,但是一味的追求金钱带来的幸福,膨胀自己的欲望,不能有效的发挥人的作用能力,反而使人沦落到沦落到为金钱而生活,那么就使人变成了金钱的奴隶,成为生活的枷锁。
诚然,我们大多数人都必须依靠工作来维持生存,但一心只是“为了赚钱而工作”,我们就无法体会到工作中的乐趣,更不能在工作中积蓄经验、提升自己。注重才能的积累比注重目前薪水的多少更重要。“鸡蛋从内打破是生命,从外打破是食物”,工程部每天都是在做研讨方案、查阅图纸、联系各方单位、协调沟通各种问题,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产生厌倦情绪,变得情绪起伏,不停的抱怨。但是长期的抱怨和负面情绪的影响,会让我们丧失工作的热情,忽略了工作的真正目的。所以不要抱怨,要耐得住寂寞,要脚踏实地的去工作,否则我们永远都是“上班族”。我们应该主动追求目标,真正把自己的工作当成事业来做,而且坚持、负责地做下去。
二、树立“先做人后做事”的理念观
书中讲到,“正念,与心相秉相乘,又有所不同,体现在思维上”。其中,五大正念之一就是“先做人,后做事”。而书中小约翰拼图的故事很有意思,一语双关:“人对了,世界就对了”。我们可以简单的认为,做人就是要诚实守信、坚持道德品质要求、遵守国家法及法规,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做人的思维方式。书中描述,“阻碍我们成就人生价值的大敌的三种思维方式:交差思维、差不多思维和走捷径思维”。平心而论,这三种思维在平时工作生活中的的确确经常影响着我们,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影响着我们的人品,影响着我们的能力。而人的价值观是发动机,人品是方向盘,能力是燃料,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千万不要忘了经常检视发动机是否正常运行、方向盘是否偏离,燃料是否充足,只有都坚守了,我们人生的航母才能朝着既定的目标不断航行。
其实工作是一种人生的修行,也是一种人生信仰。不仅要在工作中坚持不懈的努力,不去抱怨工作中的不平事,还要把工作当成是自己的事业,集中十二分的精神全身心的投入,抛弃杂念,弃焦去躁,但又不能过度的打击自己,一蹶不振,否则会身心疲惫,却最终无所收获。我懂得了工作是磨练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的桥梁。因为不是每一个人生下来都是当领导、做老板的,通过对工作的投入及精进,才能实现自我梦想和提现自我价值,当然这其中还要实现自我反省和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能一味地去根据原先传统的思维方式,不管对与错,不去分析和总结,那就永远会停滞不前、不会进步。
三、树立“培养重点思维”的方法观
一名优秀的工匠必然是技术高手、精度能手、细节学者、管理专家,具有“培养重点思维”的方法观。一个好的思维的作用非常明显,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举个例子,杯子里先放大石块,却还能依次放进沙子、土、水,但如果先放水,却再也放不进其他东西。同样的空间,放置东西的先后顺序不同,其结果就大行径庭,同样的时间,工作安排的顺序不同,结果也千差万别。再比如,我们在泡壶喝茶的时候,要先洗好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在等待水开的时间里,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等水开了,泡茶喝。这些道理和流程谁都懂得。但稍有变化,临事而迷的情况,往往就会迷茫、搞乱。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就不是像泡茶喝这么容易了。各环节、流程、节点、细处往往几百几千,甚至有好几万个的压过来,关系多了,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往往就会出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尴尬局面。所以说,工匠精神告诉我们,要有思维的,有条不紊地安排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在正确的时间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培养重点思维首先要坚持要事第一原则,即先做重要的事,因为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如果过分在小事上劳心费神,就会荒废大事。久而久之,就会荒废整个人生。
四、树立“专一的去做一件事情”的完美观
在生活中我们每天做好一件事情很简单,但是要做好生活中每件简单的事就是不简单。工作上也是如此。工作上的一些事情只要认真做起来,一般都难度都不大,毕竟都是比较成熟的工艺和流程,差别只是会相对繁杂一些,怕就怕对工作的态度不认真、不精进、不专
一、不深入、不求完美、不做到极致。去掉多余的杂念,专心地做一件事,总是要胜过马马虎虎地做一堆事。
现在大家手里都在用手机,用的最多的品牌就是苹果手机,苹果手机之所以风靡全球,主要是因为——史蒂夫·乔布斯。而苹果之父——乔布斯是如何做到的?这要缘于乔布斯的完美主义观和专一的精神。他会为了开机启动时间缩短10秒,为了手机外形,为了很多很多细节,而推到团队加班加点的成果,砍掉之前几近完美的产品,做出很多有时候会让人觉得就是个混蛋的事。但是,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对细节锱铢必较,对工作完美要求,对事业转移而行,才成就了如今的苹果品牌。
对书中感悟最多的还是那句话,“工作是一种修行”。在今天谈工匠精神的时候,回眸已走过的路,展望我们未来的职业生涯,有的人激情渐渐消退,而有的人把每一天都当作人生的最后一天来度过,对待任何事情都认认真真,精益求精,不留遗憾。作为中节能公司的一名员工,在职业的发展期,除了要做好本职工作,多多学习,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外,要放下功利心,不求薪资有多高,而要以求知精进为己任,改去浮躁心,踏踏实实做人做事,用工匠精神去创造价值,让公司看到自己所创造的价值,即“先有为,后有位。”
“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能够被称之为工匠,其手艺自然得到社会公认。但工匠对于自己制造的产品,却永远不会满足。在他们的心目中,制作出来的产品应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工匠精神”的代表人物哈里森费时40余年,先后造了五台航海钟,最后一个钟,创造了航行了64天,只慢了5 秒的记录,从而完美解决了航海经度定位问题。而我国的工匠们同样毫不逊色,他们中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还有人检测手感堪比X光那般精准,令人叹服。而这没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显然是无法做到的。
曾经,在中国,人们在工作,生活中都充斥着工匠精神。正因为这种现象的存在,中国在古时候才有如此辉煌的成就。指南针,造纸术,火药,一个又一个包含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血汗的发明,他们出现的基础条件,正是这种孕育伟大,包含着认真,细致等多种品质的工匠精神。中国古代在国际上的地位,科技上的领先,工匠精神有着巨大的功劳。
但现在,工匠精神,正在从我们的视线中渐渐消亡,这是一种极为可悲的现象。
那么到底是为什么,造成了这种可悲现状的出现呢?
现在,人类进入了科技时代,大部分日用品,工作用具以及其他的生活必需品,都是用机器生产出的。这种现状,更加快了工匠精神的消亡。
反观日本,在这个被我们嘲笑,被我们痛恨的国家里,工匠精神则是像植物遇到适宜其生长的土地一样,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某杂志上记载,日本的“百年老店”乃至“千年老店”,都有上万家,乃至十万家。而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所谓“泱泱天朝大国”,百年老店却不上五千家。原因是什么?记者在经过深刻的思考之后,对日本的百年老店进行一次采访,而采访的结果令人吃惊:每个百年老店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店训。有的是朴素的话语,有的是奇异的言辞。“我们的拉面,是为了穷人做的。”这是东京一家小小的拉面馆的店训。不足五十平方米的店面中承载的,是一家千年老店的道德,职业操守。没错,这是一家有着一千五百年历史的老店。当别人家的店卖的拉面已经买到200日元的时候,这家拉面店依然保持着80日元一碗的价格。附近的贫苦百姓们最爱吃的就是他家的面,不是因为面的味道到底是多么的美妙,而是因为对这家老店千年传承的道德操守的尊重以及对他家面馆对穷人的帮助。这种对店训的千年遵守,不正是对工匠精神的最佳诠释吗?
而相对的,中国在这方面就差了许多。同样的百年老店,不同的职业道德操守。
2007年,某百年月饼老店被查出用放过一年的变质馅料做月饼,一家百年老店轰然倒塌,讽刺的是,这家百年老店的店训正好是不做假,不骗人,诚实做人,诚实开店。
这件事令人痛心,令人感伤。而这件事的背后,透出的不仅是人们的道德沦丧,更是中国社会上“工匠精神”的消亡。
在十八大会议上,我们尊敬的习主席振臂一呼,发出了“中国梦”的伟大蓝图,自此会议之后,习主席又发布了 一系列围绕中国梦展开的伟大决策,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匠心筑梦”。它深刻的阐述了工匠精神对中国梦到底有着怎样的伟大意义,对我们中职生而言它更是祖国对我们的伟大号召!它号召着我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脚踏实地,多做实事,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学习、生活、工作中的每一件事只有这样做,将要消亡的“工匠精神”,才会在我们的社会上重新绽放生机。
我们作为祖国的花朵,新时代的中职生,社会主义工匠精神的继承人,要把现代的机械化生产与古代的匠心工匠精神有机的糅合在一起,并在生活中多学习,多实践,多应用,这样我们才对得起祖国对我们新时代中职生殷切的希望、辛勤的栽培,才对得起家人对我们的期望和嘱托,才对得起老师对我们的教导,才对得起朋友对我们的鼓励和关心。有人说,我们是在温室里长大的花朵,根本不懂什么是认真,也不懂什么是责任。我个人认为这根本是无稽之谈。在我们周围家人,老师、朋友潜移默化的感染之下,工匠精神早已烙印在我们的心中。家人说,你长大以后一定要有自己的傍身之技。老师说,你在职中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要在工作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绵薄之力奉献给祖国的伟大复兴。朋友们说,做事认真,是成功者的最佳品质,你得学着去做。在他们的影响下,我们了解了工匠精神,我们开始学习工匠精神。我们坚信,祖辈的优良传统——工匠精神一定不会断绝,在我们的发扬下,工匠精神会在更加完善的同时,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而我们的伟大祖国——中国也一定会更加美丽,在充满工匠精神的社会环境下早日完成“中国梦”的伟大理想,复兴中国!
中职生,是劳动人民的后备军。我们在学校,学到的是知识。而祖国给予我们的,便是这使不尽,用不绝的强大力量——工匠精神。它是祖辈给我们的 伟大的精神,我们要学会它,应用它。
2. 科学决不能不劳而获,除了汗流满面而外,没有其他获得的方法。热情幻想以整个身心去渴望,都不能代替劳动,世界上没有一种“轻易的科学”。--赫尔岑
3. 科学研究能破除迷信,因为它鼓励人们根据因果关系来思考和观察事物。--爱因斯坦
4. 在科学上进步而道义上落后的人,不是前进,而是后退。--亚里士多德
5. 科学是到处为家的,不过,在任何不播种的地方,是决不会得到丰收的。--赫尔岑
6. 你要知道科学方法的实质,不要去听一个科学家对你说些什么,而要仔细看他在做什么。--爱因斯坦
7. 在科学工作中,不愿意越过事实前进一步的人,很少能理解事实。--赫胥黎
8. 科学是实事求是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关于科学精神的名人名言。--华罗庚
9. 攀登科学高峰,就象登山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要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懦夫和懒汉是不可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和幸福的。--陈景润
10. 在科学的世界里,谬误如同泡沫,很快就会消失,真理则是永存的。--寺田寅彦
11. 精细,严谨的将工作做到极致,反思反省,实务精进。带着“工作是一种修行”的工作观,每天享受通过努力获得的成长,取得的成绩,达成的结果。
12.在科学上,我们应该注意事,不应该注意人。--居里夫人
13. “一旦你决定好职业,你必须全心投入工作中,你必须爱自己的工作,千万不要有怨言,你必须穷尽一生磨练技能,这就是成功的秘诀,也是让人家敬重的关键”。而这就是工匠精神最纯真的呈现。
14. 工匠精神的精髓是什么,答案就是小批量生产,甚至单独定制!凡是大批量规模化生产的产品,一定是不符合“工匠精神”的。
15. 工作是一种修行,将毕生岁月奉献给一门手艺、一项事业、一种信仰,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呢?如果做到需要一种什么精神支撑呢?
16. 我在科学方面所做出的任何成绩,都只是由于长期思索,忍耐和勤奋而获得的。--达尔文
17. 在科学上,每一条道路都应该走一走,发现一条走不通的道路,就是对科学的一大贡献。......那种证明“此路不通”的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就让我来做吧!--爱因斯坦
18. 想喝水时,仿佛能喝下整个海洋似的--这是信仰;等到真的喝起来,一共也只能喝两杯罢了--这是科学。--契柯夫
2015 年6 月, 李克强总理出访欧洲期间曾经对随行的企业家说:“我们能不能也制造出书写更流利好用的圆珠笔?”看似中国制造已经包揽了全球80% 的圆珠笔供应量, 但中国企业依然逃离不了打工的角色, 赚取一些微博的苦力钱, 因为圆珠笔的核心技术——笔尖珠芯近90% 来自进口, 国内企业每年需花费2 亿外汇, 这其中包括日本的材料钱, 瑞士、德国的设备钱。中国3000 多家制笔企业中, 鲜有掌握高端笔头和高端墨水制作的核心技术者。
圆珠笔笔尖开口厚度不到0.1 毫米, 比如常见的0.08 毫米和0.05 毫米, 但要承受各种书写姿势带来的压力和摩擦, 还要和滚珠完全贴合, 既要书写流畅, 还不能漏油, 因此其硬度、开口大小、墨水槽位置必须搭配的天衣无缝。所以, 笔尖的每个参数都需要由计算机精确计算到头发丝的十分之一, 加工误差不能超过0.3 丝。但国产模具无论是材料性能、还是质量和品种都满足这一需求。
中国制造的疲态问题的关键似乎导向了核心技术, 实际上是这样吗?去年5 月份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纲领, 到建国100 周年时成为全球领先的制造强国, 以制造业的繁荣和强大, 托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中国航天的月球探索、中国高铁全球最长运营里程, 中国制造已经出类拔萃, 但为何这么多的工业产业依然走了最低廉的代工之路呢?航天、高铁这么高精尖的问题都已经攻克解决, 而小小的圆珠笔头就把13 亿人口的大国难住了呢?于是问题又转向:“我们为什么没能掌握住这些核心技术呢?”
为什么讲“重启”?其实工匠精神缺失已是多数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一旦把追逐数量和规模当作至高无上的目标,要求大批量、高速度、无差别地产出,就很容易忘却“精益求精”的操守,悖离“精工出细活”的尺度。好在,随之而来的品质滑坡、山寨泛化,终于警醒了有良知的国人和有远见的企业。
要“革新”什么?实际上,现代人对“工匠”的看法是有分别的。一是当作一种手工技艺,认为其必定随着工业化进程而式微;二是视为珍贵的历史和文化遗产,用行政、法律和教育等形式加以保护;三是立足当下的社会和经济环境,重新审视工匠的当代价值,主要视之为一种持续的精神。如果持第三种看法,有两方面的改变就势在必行,一方面,突破传统工匠精神主要针对手艺人群体的想法,将它上升为一家企业的做派、一个民族的态度;另一方面,要把这种精神拓展到其它劳动领域和职业中去,例如医生、教授、艺术家、程序工程师等。说到底,现代工匠精神应当是一定社会群体共同追求的境界,即对技艺的专注胜过对盈利的执着。
工匠精神和创新怎么关联?中国人讲工匠,必定提到鲁班、《开工天物》,突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出神入化的造诣。美国人定义“美国工匠就是一群不拘一格、依靠顽强意志和不屈劲头,以发明和创新改变世界的人”,福奇的《工匠精神: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列出一连串美国工匠,包括本·富兰克林、萨缪尔·摩尔斯、查尔斯·古德伊尔、爱迪生和怀特兄弟等,福奇说“发明创新”就是工匠的核心。从这个层面看,工匠精神和创新是通过人性相互关联的,执着于某类事物,好了还要再好。
所幸的是,我们周围已经有了如华为、格力、海尔、万科、联想和三一重工等不凡的企业,它们开始反省自己走过的道路,培育工匠精神,在恪守业界良心的基础上,在世界平台上锐意进取、持续创新。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说,“再往前走,中国企业不能搞机会主义了,必须扎扎实实的,以那种非常精益求精、讲究责任、追求品质的工匠精神做好自己,做好产品”;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说,“规模和数字至多保你性命、让你不死,工匠精神却可以让你生得滋润、活得健康”,万科强调工匠精神,真正锤炼的不仅是产品和服务,更要锤炼企业的品行,锤炼每个万科人的匠心!
经过商界、学界和媒体的持续关注,工匠精神终于成为我们顶层战略的组成部分。接下来,要融入血脉,成为世代中国人的禀性;化作行动,成为未来中国制造的标签。
年,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一矿机械厂任技术员,在25岁时就由一名技术员成长为机械厂主管技术和生产的副厂长,成为当时矿里最年轻的科级干部。
年4月,我国铁路进行第六次大提速,对煤炭装车提出了新的要求,哈尔滨铁路局以外的火车皮进行煤炭装车时,煤炭高度不许高出车厢高度,如果按标准进行装车,平均每节车厢要少装4吨煤炭才能满足不超高的要求。这就出现了亏吨现象,按沈阳局平均运费20元/吨计算,公司年产量万吨左右,每年造成经济损失3000万元-5000万元。这在全中国乃至世界来说都是个新课题。当公司领导将整个项目的设计、加工和安装工作交给时,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带领安装人员每天早出晚归,克服部件重、高空作业、车皮通过影响施工等困难,经过连续50天的奋战,终于完成了研制任务,将高出车厢的煤炭压到和车厢高度一样的高度,同时也达到了车厢规定的装载吨位,完全解决了煤炭超高和亏吨问题。此成果现在被国内多家煤炭企业采用,每年为各企业挽回因亏吨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几亿元以上。
年,公司决定在储装中心快速装车站新建一套车皮降高装置,要求必须做到车皮一次性 通过完成煤炭的装车、平整和喷淋降尘三项工作。他提出对整个设备进行全自动控制的设想,经过两年的设计、制造、安装和调试,年正式投入运行,成为国内第一个实现全自动控制,降高效果最好的车皮降高装置,大大缩短了车皮站停时间,同时,避免了因煤炭运输产生的扬尘对铁路沿线造成的煤尘污染,此项目目前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连加拿大的跨国煤炭企业集团都非常感兴趣,要来国内进行考察。年,此项目获得职工经济技术创新项目一等奖;年,获得全国煤炭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
年,公司筛分厂进行二级破碎机至工业广场锅炉房输煤系统的刮板机及二破下分煤漏斗设计制作与安装。设计院设计的方案,漏斗安装需要10天,而且筛分系统集中控制线路需改线,暖气管路需改线,工程量大,还影响外运装车10天左右,少销售100万吨煤炭,损失巨大。听到消息后,他立刻到达设备安装现场,对现场房屋和立柱、漏斗等设备进行了尺寸测量,回到家中连夜进行设计,大胆提出不用设计院的方案,采取将分煤漏斗的安装位置由皮带机机尾滚筒后方安装改为右
正所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工匠者,乃精雕细琢之人,一颗细腻心,两只勤劳手.。在很多人眼里,能吃苦,耐得住寂寞,死心塌地的干一件事就是工匠精神。其实在很多时候,锲而不舍、精益求精、激情进取、拼搏创新、快乐工作、自信自强、诚信互利、严谨、严格、求实、求是-------这就是工匠精神的所在。工匠精神就是追求极致的精神,正是追求极致的精神,专业、专注、一丝不苟且孜孜不倦。
工匠在过去的眼界中是专注,踏实,精益求精的一类人。而在如今的信息时代,拥有同样精神的互联网人,更是让世界尊崇。最重要的是,工匠精神是要投注心力达成卓越,坚決否定投机取巧,即使那么做可以省下些许支出,也絕不妥协。具备工匠性格的家族企业,会尽全力让自己成为佼佼者,並且尽力維持佼佼者的地位。這些企业投入心力,希望未来能够继续经营,所以非常重视永久和投入。這些企业希望能永远都站在技术领先的地位,也会在公司政策、态度和经营宗旨中,清楚表明這种想法。抱持工匠精神的家族企业为了要能一代接一代,持续达成並且提升品质水准,会投入极大的资源。
在现代社会,工作,从表面上看,只是简单的为了生存,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但细细地想想,工作更是一个积累自己能力、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我们的应变力,我们的决断力,我们的适应力以及我们的协调能力都将在这样的一个舞台上得到展示。因此对于一个人来说,如果不工作就不可能拥有完整的人生。所以说,工作是一块基石。当我们是为了自己的成长而努力工作的时候,我们就已在起跑线上赢了别人,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匠人一般是指技艺高超的手艺人,也指有相当写作水平的人.这些人往往是追求更高的技术,或艺术境界,所以一般是说一个人对某种技艺或艺术以达到很高的水平。匠人精神是只要专注、踏实地做好一件物品,哪怕只是一枚螺丝钉,也能获得成功。匠人精神的第一要素是乐趣和热情。智路从九岁直到今天,除了生病以外,一天都没有休息过。他说:“我喜欢反复的日常生活。我不喜欢休日。我在工作的时候最快乐!”我想,他之所以完成这么伟大的业绩,正是因为他热爱自己的工作。《论语》中,有这样的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句话明确概括了匠人精神的第一要素。
匠人精神的第二要素是坚持不懈。孔子曰:“学如不及。”求知永无底止。这不限制于某一特定范围,而适用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们在生活中,只要仔细观察,就不难可以发现那些不断研究、探索,在某一领域上独辟蹊径的人。孔子先生就是一位代表人物。像他自己说的“学如不及”一样,当许多弟子向他求知时,他一生从不骄傲自满,而不断地学习、积累并总结经验。
匠人精神的第三要素是坚强和忍耐。我们一般把那些通过不断的努力超越一般境界的人叫做“匠人”。但我们周围缺少真正称得上“匠人”的人,是因为成为匠人,需要千秋万代的时间,需要经历种种痛苦和挫折。勇敢地直面困难,坚强地走出困境时,才能达到匠人的境界。
有很多例子证实了工匠精神的意义。例如世界上工匠最多的国家是意大利。仔细观察意大利的工业企业就会发现,“豪华游艇”,“超级跑车”,“奢侈品”,“数控机床”,“高端厨具”等等产业非常发达。这些产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是小批量制造,甚至是单独定做,同时以手工业为主,并且十分强调“纯手工打造”,对工人的技能要求非常非常高。在单一产品上精益求精,不惜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高昂的成本。并且销售对象以高端商务人士和富豪为主。生产的这些产品,凝结了劳动者的大量心血,事实上已经很接近艺术品了,劳动者介于普通工人和艺术家之间,被称之为工匠。这些工匠对自身的工作极为认同,甚至一个家族好几代人都是工匠,同时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由于以上的原因,工匠非常重视技能的传承和产品细节的琢磨,造就了意大利独特的工业强国地位。
工匠精神的精髓是用心活、用心干、用心经营、用心诠释人生。
工匠精神并不神秘。说穿了,就是精、益、求、精4个字。只要我们能把这4个字融会贯通,让精益求精成为每个生产环节和每个管理监督层面上的每个人的工作精神、劳动态度、质量意识、服务观念和职业道德,把违背精益求精的一切行为模式视为工作乃至生活上的底线和警戒线——这世界上还有13亿中国人办不到的事情吗?完全可以这样设想,目前中国在经济“换挡期”所遭遇到的种种供给侧方面的难题,都可以在“工匠精神”的孵化中得到相应的破解;中国庞大的制造业在产业转型产品转型工艺转型中所渴望的那种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质的飞跃”也不会可望而不可即。同样,有了“工匠精神”,中国消费者在大量购买国外产品中所表现出的人性化个性化需求还会迟迟得不到满足吗?
话说起来简单,但实际上,要让“工匠精神”在中国的经济与社会生活中扎下根,扎住根,却绝非易事。笔者所说的“扎根”是指使“精益求精”成为中国人的一种内在素质。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没有长久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推进,恐难奏效。其根本原因,或者说与之抗衡的力量恰恰来自我们的历史传统,来自世世代代中国人的生活和劳作方式,在数千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形成与固化的人生态度和追求。一种田园牧歌式、豆架瓜棚式、桑麻耕读式的松弛怡然随意,早己嵌入了我们的民族性格。
如果我们把在自然经济中形成的农业社会的生活理念视为“工匠精神”的潜在阻力;那么,在现实生活中,那种对金钱赤裸裸的膜拜与渴望的社会氛围,那种毫不掩饰不顾一切地试图迅速发财的急切心态,则会彻底瓦解“工匠精神”。浮躁的确是工匠精神的大敌,而由贪婪的欲火作背景,以投机取巧为时尚的浮躁则是一切精益求精价值观和生活原则的死敌!
因此从这个角度说,要想在一切生产领域树立“工匠精神”,就必须首先以强力手段制止那些毫无道德约束和信用底线的非法牟利行为;强力制止目前依然大量存在的,手法不断翻新的制假造假活动。同时,还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让“工匠精神”得以健康生长的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事实上克服浮躁,并在各行各业形成严谨、认真、好学、钻研的社会风气是培育和滋养工匠精神的最佳土壤和最好的孵化器。
中国的工匠精神体现在哪里?手机或者其他大规模生产的东西?并不是,大规模生产的产品并不能体现工匠精神。那中国到底有没有工匠精神呢?
举个例子,中国铁路人。回首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的发展模式,中国高铁已经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在近几年的不断开拓创新中,独占世界铁路发展的鳌头。从美丽的海滨到苍茫的戈壁,从广袤的平原到隽险的山川,从南方清秀的江湖丘陵到东北极寒的冰天雪地,一条条高铁线宛如一条条巨龙盘旋在神州大地,一列列高速动车组仿佛一道道光束穿梭在山河百川之中。
中国高铁的先进科技水平全世界有目共睹,能建设于各种地形,能适应各种气候环境。正是具备这样的优点,李克强总理才会多次在外交场合上自信地向各国宣传推销中国高铁。
为什么起步较晚的中国高铁在短短十来年间发展如此迅猛,科技水平已超过了拥有五十多年高铁发展历史的日本等发达国家?笔者认为,真是中国铁路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中国高铁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世界领先的质变。从线路建设到车辆制造,从行驶运营到检修养护,铁路人在原有的科技水平上不断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并将自己严谨、耐心、专业、敬业的优秀品质投入到每一个工作环节中。
我没见过齐白石,我的老师和老师的老师都见过。我生来看的第一个美术展览是“齐白石画展”,这是我与齐白石仅有的一点联系。
我不记得儿时去过几次中国美术馆看展览,但可以肯定的至少有一次,就是小学组织的参观“齐白石画展”。对一个成天梦想着将来能成为“专门画画的人”的我,从西郊到市中心的美术馆看展览,真是件郑重无比的事情。美术馆是好看的,翠竹、金瓦相映照,是只有艺术才可以停留的地方。那时还不知道有“艺术殿堂”这四个字。
中国的立轴画一幅幅安静的垂挂下来,世间竟然有这么好看的东西。水和墨与宣纸接触后所出现的是奇迹,每一笔都是绝无仅有的。由画家之手让水与棉纤维相遇的时刻,在水被空气带走前的瞬间内,物质的性格在缝隙之间的“协调”或“斗争”之痕被“定格”。这是下笔的经验、预感力与“自然”互为的结果,它在可控与不可控之间。这“奇迹”将感动每一个求天人合一、习性温和的中国人:美感由此而生。齐白石是戏墨的专家,是调控水与棉物矛盾的高手。同样是宣纸,他的画却能调动出更多棉质的美感。
对水墨画这些旁门左道的感想,是现在的我才有的。但在当时,齐白石的画所传递的这种人间绝美,是谁都可以直接感受到的。对一个从未见过真迹的孩子,那真像是在体内植入了一种成分,是伴随终身的。
多年后,一度被“宣传、创作”带入艺术领域的我,被素描造型埋住的我,又一次对齐白石产生兴趣,是在翻看画册时被他的《蔬果册》里的那幅《白菜辣椒图》上,两只红得不能再红的尖椒调动起来的。什么人能把这辣椒看得这么红,只有那种对生活热爱至深、天真、善意的眼睛才能看到的。我好像看到了白石老人艺术的秘密:他为什么能成为艺术史上少见的,越老画得越好的人?因为,他越到晚年对生活越依恋,他舍不得离开,对任何一件身边之物,任何一个小生灵都是那么惜爱。万物皆有灵,他与它们莫逆相交了一辈子。他们之间是平等的,一切都是那么值得尊重,那么美好。他晚年的画,既有像是第一次看到红色辣椒的感觉,又有像是最后再看一眼的不舍之情。爱之热烈是恨不得能把一切都看在眼里带走的。这是超越笔墨技法的,是笔墨等于零还是不等于零范畴之外的。
在这之后,白石老人的艺术再一次让我震惊和被吸引,是在北京画院美术馆看到他那些未完成的工笔草虫页时。这些大约是1925年前后画的,那时他60多岁。据传,老人是担心自己年事高以后再也画不了这些他喜爱的小生命,趁眼力、精神尚好时,先把这部分画好放在那里,将来再添加上花草大写意。
这批画使我强烈感受到他对这些小生灵的喜爱,以致到达近乎“仪式化”的程度。让我想到欧洲生物标本绘制家的作品—用最精细的毫厘,用人所能及的程度将对象描绘,才对得起自然造物之精彩绝伦。在这些寸尺大小的纸页上,仅有的一两只小虫,给人一种从未有过的生命的尊严之感。
我们从他58岁时的一篇《画蟋蟀记》小文中,可见其对自然造物关注的程度:“余尝见儿辈养虫,小者为蟋蟀,各有赋性。有善斗者,而无人使,终不见其能。有未斗之先,张牙鼓翅,交口不敢再来者;有一味只能鸣者;有或缘其雌一怒而斗者;有斗后触髭须即舍命而跳逃者。大者乃蟋蟀之类,非蟋蟀种族,既不善鸣,又不能斗,头面可憎。有生于庖厨之下者,终身饱食,不出庖厨之斗。此大略也。若尽述,非丈二之纸不能毕。”
齐白石应该从未受过西学的训练,但如果把这段文字与一张蟋蟀画稿并置,则全然是生物学、动物类、昆虫科教科书中的一页。科学家的工作与工匠的技能有时有重叠的部分。
这种行为让我好奇的是:齐白石以“兼工带写”著称,当费时耗神的工笔草虫画好了,大写意的花枝部分是可以信手挥就的。他为什么不一气画完,而要存到若干年后再去完成呢?全世界也没有见过有哪个画家来这一手的,莫非是出于商业的考虑?“九十三岁白石老人”、“九十四岁白石老人”与“九十五岁白石老人”价值是不同的?在他66岁时写给友人的信中说:“白石倘九十不死,目瞎指硬,不能作画,生计死矣!”他担心艺术的生命和生命本身。我在替他想:当补齐大写意后又该怎么落款呢?不得而知。
还有一种可能是:他要在力所能及之年把这一绝技发挥和用尽。确实,人在某个阶段,不把这阶段该做的事做透彻,将来是要后悔的。另外,手艺人总有对“工艺”不能丢舍的习惯。满足于一点一点地把自己可控之下的一件事情做到最好。事情必要与否的考量已不重要,这嗜好本身就是目的。能看出,他画这类画时是上瘾和兴奋的。他真实的动机是什么呢,真是“奇”白石。
也许,我们对他的许多不解,是由于我们不懂得“工匠之思”,我们没有走街串巷靠斧斤生活的体验和视角。我们有文化史的知识和批评的训练,但我们没有与他平行的“民间智慧”。也许我们虽然从美术学院毕业,但仍不懂得自己手里做的“活”与社会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是什么使我们可以成为一个以艺术为生的人,用什么与社会交换或者说了解社会对我们的需要是什么。
总之,工匠之思与民间智慧让齐白石的研究者总有搞不懂的部分。他像是生来就具有解决这种问题的能力:关于“雅与俗”、“艺术与商业”、“能品与逸品”这些看上去二元对立、让文化人永远头疼不好直面、却又是艺术圈永恒的等级问题,以及更重要的:把传统手法与当下生活拉近的能力。
画画对白石老人而言是日常的事,是每日的劳作。有点“一日不做不得食”的意思。“为大众”与“为市场”在他老人家眼里是一件事。从做木工到作画,就像从“粗木作”到“细木作”的改变,都是手艺、都是营生。
nlc202309081021
从老舍夫人胡絜青的描述中得以了解:“他新中国成立后仍是自订润格都不高:每尺收四元,后来还是琉璃厂南纸铺为他抱不平,催他增到一尺画收六元,有工笔虫草或加用洋红的加一倍。都是严格按照成本和付出的劳动来收费的。”
可以看出在他心里对自己工作性质的界定:他一定很不习惯艺术家的那种特殊与清高,而始终是谦卑本分的。这使他从未离开过“艺”和“术”的本质。艺术就是艺术,没有那么玄奥,是简单快乐的事情。
与上述有关的另一方面,是齐白石艺术的“波普”性。波普艺术是西方现代艺术的词汇,于上世纪中期出现于英国,随后鼎盛于美国。把齐白石的艺术与“波普”相提并论会有些别扭,但即使将普遍认为的齐白石艺术中“人民性”、“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等概念全用上,还是不足以说明其艺术与社会之关系的特别之处。
齐白石可以说是世界上作品被复制数量最大的艺术家之一。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齐白石的虾、小鸡、牡丹这类绘画,通过一种特别的生产工艺,被大量复制在暖水瓶、茶杯、脸盆、床单、沙发靠垫这些几乎所有人都需要的日常用品上。70年代我在太行山画画时,曾顺道去河北一家印染厂参观过。一个花布设计人员(确切说应该是“设计工人”),一天要拿出几种图样。他们把齐白石的花果形象做成方便的镂空版模型,配印在花布的图案中。齐白石的造型成为典型的“花样元素”,就像早年齐白石描摹的那些麒麟送子,状元及第等图样,用于木工雕花中一样。
在西方有一个词叫:“commodi-
fication”(商品化),即是一种将经典艺术市场化,产品化的工作或生意。如美国涂鸦艺术家凯斯·哈琳的作品形象,由以他命名的公司代理复制在各种产品上,而齐白石的艺术是被全中国的日用品生产领域经典艺术市场化的。
齐白石的意义和价值被中国版的这种“商业化”做了最大化的发挥。在中国“社会运动”、“集体意志”的那些年代里,在中国人民大干快上的建设中,在群情激昂的批斗会后,当我们需要洗把脸时,生动的虾群仍然在水中游动;在动乱的大背景下,工宣队代表送给新郎新娘的暖瓶上,仍然是齐白石的牡丹花、和平鸽。白石老人用他的艺术为蹉跎年代的中国人保留着一份美好的,纯真的,情趣的生活。在中国人的内心情感中,到什么时候它们都是不可缺失的。
最近收到湖南美术出版社的《齐白石全集》,爱不释手。从资料中得知,我儿时看过的第一个美术展览,是196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推举齐白石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际,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盛大的纪念展览会,那时我上小学二年级。
此文结尾,我还是要引用白石老人以下这段已经被研究者反复引用过的话:“正因为爱我的家乡,爱我的祖国美丽富饶的山河土地,爱大地上的一切活生生的生命,因而花费了我的毕生精力,把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感情画在画里,写在诗里。直到近几年,我才体会到,原来我所追求的就是和平。”
多么朴实又崇高的世界观,这是中国人生活的态度和方法—对人类的善意,对自然的尊重,对所有生命的爱。面对世界今天的局面以至未来,这段出自一位中国老人的话,将会被更多的人不断地引用。
我国现存成书年代最早的手工艺专著《考工记》一书曾记述:“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这本记载了近30个工种产品形制和工艺规范的书堪称“百工技艺之书”,而所言“百工”便囊括了所有当时从事制造生产行业的工人。在各种历代典籍中,如《庄子》中的梓庆、庖丁、轮扁,欧阳修笔下的卖油翁,赵岐记载的“公输子”(即鲁班)等,也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能工巧匠。
翻开中国古代艺术史,无论是先秦时期的金文石刻,还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作品,明清时期的传统家具,当时出自于能工巧匠之手,今天多有被奉为经典作品的。例如,由无名大师们缔造的敦煌石窟画廊,成为世界各地艺术爱好者的朝圣之地。据专家考证,当年活跃在敦煌的工匠人数庞大,种类多达25种,画匠是其中一部分。成为画匠的人,都有着过硬的技术。因为以当时的技术,从工匠的培训、考核,到产品的规格、式样、标准,以及对不合格产品及其制造者的惩罚等方面,有着详细而严格的管理制度。学徒达不到一定的水平就不能出师,产品达不到标准就不能面世,制造不合格产品的工匠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直至被判死罪。成为匠人的画师除了洞窟前后室的四壁、窟顶之外,还负责泥塑、窟檐的彩绘与装饰。一幅北周时代营造的莫高窟296窟窟顶的《建塔与画壁图》,展现了古代敦煌泥匠、木匠及画匠们共同从事劳作的形象。
具体就中国艺术而言,如何理解“工匠精神”?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冯远表示:“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我理解更多的是提倡‘不懈追求,甚至超越一流目标、一流水准、一流质量’的意思,即便是熟练掌握了某种某个领域最好的技术水平,也要以敬畏精神、负责态度、专业要求去完成创造性或重复性工作。‘工’在此处,我以为可做‘认真下功夫、一丝不苟、永不满足’解。其所对应的则是批评当下普遍存在的不肯下苦功、浅尝辄止、‘能得60分不得100分’、得过且过的浮躁态度,甚至是明明有上好的技术,也不愿意认真刻苦去做而敷衍应付的现象。”冯远认为,从严格意义上说,艺术创作是一种无重复性的劳动,甚至是一种追求“熟后生”(即追求更高境界)的创造性劳动,因此,通常不以追求“匠”为目的。“一件好的艺术作品,既需要精湛熟练的技艺,也需要下功夫在思想内涵深度、表现形式之新颖、艺术风格之鲜明、技术语言之独特方面反复磨砺完善,更上层楼。单凭灵感、才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成全艺术,但是难以成就真正的艺术。因此,‘工匠精神’对艺术创作的特殊意义也在于此。”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认为,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工匠精神”对美术创作很有启发。“文化艺术创作,尤其是造型艺术创作,都需要‘工匠精神’。艺术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技,是技术性的;一个是道,就是精神性的。‘工匠精神’更多的是对精神层面的要求,而不单纯是技艺问题,就是对艺术的热爱、执着探索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工匠精神’给我们的启发是,艺术家不能满足于只是发挥自我的个性、灵性、想象力、创造性,还要有扎扎实实的功力。功力和修养是两个翅膀,‘工匠精神’用在艺术上,就是让我们的艺术要精益求精。”
长于山水画创作的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程大利认为,“工匠精神”实际上是“愚公精神”。“‘工匠精神’说白了就是认真工作、高度负责的职业精神。这种精神之下会出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状态。艺术中的‘技进乎道’是作品境界,也是艺术家成长的过程。没有‘匠气’的艺术必然‘熟后生’。古人说‘画到生时是熟时’(郑板桥语),天工化机,‘化’是高境界,指技巧已融化在精神表现之中。‘工匠精神’体现在创作上,先得熟练,‘熟能生巧’,然而巧的境界并不高。‘巧’与‘俗’就隔一层纸,很多‘巧’俗不可耐。所以,中国画论提出‘熟’后‘生’的问题。大巧若拙,‘愚’不可及,‘愚’是极高的天地境界,所以,孔子说‘知可及,愚不可及’,大智若愚,只有极少数的‘大智’才可达‘愚’的境界。”
【工匠精神的范文】推荐阅读:
工匠精神对于企业06-10
工匠精神日记作文10-14
职业教育工匠精神06-14
企业员工工匠精神心得09-17
弘扬工匠精神 打造技能强国06-17
极致工匠精神 演讲稿06-26
中职学生践行工匠精神征文10-02
铁路工匠精神心得体会10-04
中国制造需要工匠精神10-11
弘扬工匠精神议论文800字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