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研活动心得体会(精选13篇)
2、学习用“问-答”的形式朗诵儿歌并尝试创编。
教学准备:
课件、动物尾巴图片。
教学过程:
1、猜谜语引出课题。
师:我们班小朋友最喜欢猜谜语了,下面我们就来猜一个。说它象鸡不是鸡,尾巴长长拖到地,张开尾巴象把扇,花花绿绿真好看。(孔雀)展示图片,并提示孔雀尾巴真好看,像一把大扇子。并让幼儿表演一下孔雀开屏。
2、图片展示,对比、表演。
师: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别的.小动物的尾巴。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多小动物,你们看:
课件:小猴的尾巴:长,能倒挂在树枝上 小兔的尾巴:短,遇上大灰狼,能很快地逃走。 松鼠的尾巴:象把伞,让幼儿学一学小松鼠怎麽走路。
3、教师说儿歌,幼儿学儿歌。
师:这可是一首好听的儿歌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教师展示课件并使用快板示范朗诵儿歌:
谁的尾巴长?猴子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兔子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像把扇?孔雀的尾巴像把扇。
教师带着幼儿一起朗诵儿歌,并要求一老师配合一起以“问-答”形式朗诵儿歌。
4、送尾巴游戏。
教师请幼儿将自己座椅后面的尾巴贴到相应的动物那。
鸭子的尾巴扁,公鸡的尾巴弯,松鼠的尾巴像把伞。
教师带着幼儿一起念儿歌,并展示课件画面。
谁的尾巴扁?鸭子的尾巴扁,谁的尾巴弯?公鸡的尾巴弯,谁的尾巴象把伞?松鼠的尾巴像把伞。
一、确定课程资源
范桃君:我觉得玉米可以。玉米是幼儿常见的作物,幼儿对它比较熟悉。秋天又是玉米成熟的季节,幼儿可以直接去观察玉米,也可以从品种上了解玉米,如水果玉米,紫玉米、白玉米、黄玉米等。玉米的操作性也很强,剥玉米可以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数玉米能发展幼儿点数、排序的能力。
卢丽萍:前一段时间我班在做黄豆发芽实验的时候,我在区角里投放了一些棉花,许多幼儿围着我问这问那,对棉花表现出极大的探索兴趣,所以我想可以尝试以棉花作为主题来研究。棉花比较容易收集,在农村可以说家家都有,其次,棉花可以粘贴、做手工,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对幼儿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郑小红:我查找了一些资料,觉得向日葵可以考虑。它会随着太阳的方向而不断改变花盘的方向,可以吸引幼儿。也有一些关于向日葵的传说可供幼儿欣赏。而且向日葵便于管理,它比较耐旱,不易生虫,花期可达两周多,满足幼儿观察的需要,开出的花朵明亮大方,适合观赏,它的种子又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钱银娟:我回去也查找了资料,并走访了农民,我觉得可以选择水稻作为主题内容。水稻是农村很常见的农作物,与幼儿的生活联系比较紧密。水稻的生长周期比较长,适合幼儿观察操作,特别是下学期九、十月份,正是水稻收获的季节,也有了天时的优势。
主持人:刚才,几位老师交流了自己寻找的主题素材:玉米、棉花、向日葵、水稻。大家觉得它们是否适宜?
刘玉美:刚才卢老师提到的围绕棉花来进行研究,问题是棉花从播种到收获所需的时间比较长,可能会影响研究进度。而且我们这儿种植棉花的地方很少,幼儿难以直接接触到真实的棉花,幼儿观察和亲身体验很不方便。所以,我觉得棉花作为主题进行研究不太适宜。
卢明珍:我觉得向日葵放在中班研究是否觉得难度太高?幼儿对向日葵并不是很熟悉,而且我们这儿没有适合向日葵生长的土壤。向日葵对光线的要求较高,新陈代谢快,对水分的要求也较高,必须经常灌溉浇水,保持土壤的潮湿,不适合大面积的种植,这给幼儿的观察和操作带来难度。
刘湘:刚才范老师说了选择玉米作为主题来进研究,选题还是可行的,就是这个主题去年在大班已经进行过,我觉得没必要再研究了。
沈苏萍:我比较赞同研究水稻。《纲要》强调“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探索的对象。”米是幼儿一日三餐必吃的食物。把水稻作为研究对象,可以让幼儿知道水稻生长的过程,以及稻谷变成米的过程。开学后就是秋季,幼儿参观和操作都有物可依,这样有利于开展活动。
沙明芬:我也认为研究水稻比较合适。水稻是我们这里主要的农作物,生活中比较常见,便于幼儿观察,可以让幼儿亲身感知的机会比较多,材料的收集也比较方便。
主持人:大家都觉得开展棉花、向日葵主题有一定困难,玉米主题已经进行过了,那我们就以水稻作为主题进行研究吧。
全体教师:好!
二、挖掘课程资源价值
主持人:既然大家都同意实施水稻这个主题,那么我们来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设计活动内容。
范桃君:我从科学领域来谈谈我的看法。我们可以设计《认识水稻》这一活动,以水稻实物为依托,让幼儿通过看、勒、剥、摸、抓等方法,运用推理、相互讨论等手段,了解水稻的特点和稻草的作用,我们还可以设计《有趣的稻草、谷壳》《玩草绳》《玩稻梗》等活动,多渠道调动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运用多种方法体验的基础上,让幼儿系统、全面地了解水稻。
沙明芬:我从区角活动这个方面来谈谈。在秋天这个丰收的季节,我们可以先带幼儿到农田去参观收割的场面,让幼儿看看、摸摸、说说,对水稻和收割水稻有直观的了解。然后和幼儿共同收集稻谷和稻草在活动区摆放,让幼儿进行自由想象、创作。如在艺术区可以进行稻谷粘贴、稻草剪贴、装饰等活动,在角色区表演农忙收割的场景。
郑小红:从美术方面可以进行以下的活动设计,让幼儿对稻子进行涂色,画一画美丽的秋天,感知丰收时的美丽景象和农民伯伯的辛苦与幸福。还可以将稻谷剥开,训练幼儿手指的灵活性,用稻粒进行粘贴,用稻草剪贴、搓、粘等,提高幼儿的审美创作能力。
钱银娟:我想可以从体育方面利用稻草这一农村特有的自然材料来开展活动。如让幼儿参与制作草绳、草球等,运用这些玩具开展特有活动,发展幼儿跨跳、平衡技能,培养幼儿勇敢团结的精神,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敏感性,培养幼儿初步的废物利用的意识,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朱亚平:稻草作为体育材料,编成一个个圆盘,用油漆漆上娃娃的头发,眼睛、鼻子、嘴巴,就可以变成一个可爱的草娃娃。它是幼儿既感兴趣又乐意玩的一种器械,还可以不断变换玩法,当作飞盘进行投掷活动,在地上滚进行滚盘活动,放在地上进行跨跳活动,顶在头上练习平衡走,夹在两腿中间练习跳跃等。
沈苏萍:现代儿童音乐教育理论认为:综合性的音乐教育活动更接近儿童的天性。如:歌、舞、乐三位一体进行教学,三种活动可交替,让幼儿以个别或合作的形式进行表演。在研究水稻的过程中,如稻谷的生长、农民伯伯的劳动、谷粒丰收等场景都可以配上合适的音乐让幼儿来进行表演。
杜明:瑞吉欧教育指出环境是第三位教师,可见环境对于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性。下面我主要谈两个方面的环境布置:1.对幼儿园的植物角和种植园地的安排。在种植园地里,师幼共同种植水稻,让幼儿全方位了解水稻的生长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鼓励、支持幼儿为种植园地中的小苗浇水、除草,并和教师一起做观察记录。看着自己亲手栽培的水稻发芽、开花、抽穗,幼儿不仅获得关于水稻生长过程的知识,还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生命的关照。而且种植了水稻后,在收获果实的同时,它的根、茎、叶都能成为很好的课程资源。2.对墙面环境的布置。幼儿园的主题墙饰是幼儿在园生活的重要部分。我们可以在墙面上布置三个相关栏目:水稻的自然风光(以图片为主);水稻的生长过程(以照片为主);水稻变变变(用各种美工材料做成)。这三个栏目幼儿都可以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他们在探究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平时,我们也尽可能将所开展的相关教育活动都与墙饰相互呼应,使每一面墙饰都成为幼儿学习和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通过环境的营造,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学习,让幼儿在做做玩玩中获得发展。
排队是小班幼儿的生活常规之一。在幼儿园中无论是洗手、喝水还是小便、做操都要排队。小班幼儿经过两个月的幼儿园生活,他们已经有了排队意识,个别幼儿甚至能用语言提醒身边的小朋友,但多数幼儿还只是停留在意识层面,言行不一,需要他人反复提醒。
《排队》以体验活动为依托,通过体验、感受,明白排队的好处,萌发对排队的需要,同时在图画书的正面引导下,学习正确的排队方法,将排队的意识落实到行为中去,生活有序、玩得开心。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学会正确的排队方法,理解“一个接一个”和“最后”。
2.愿意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活动准备:
教学PPT、滑滑梯
活动过程:
一、活动体验:玩滑梯,再现情境
师:滑滑梯,玩过吗?好玩吗?想不想玩?那就去吧!
二、谈话交流,观看视频,发现问题
过渡语:游戏结束的时间到了,孩子们,让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吧!
师:看你們玩得这么开心,我都想玩了!想看一看你们玩滑梯的样子吗?
师:咦?发生了什么事?
师:大家都不排队会怎么样呢?
师幼总结:原来玩滑滑梯不排队,后面的小朋友玩不到,也容易让小朋友受伤害。
师: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三、故事牵引,提炼经验
过渡语:原来玩也是需要方法的。小动物们也在玩滑滑梯,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师讲述故事,引发幼儿讨论
师提炼经验:一个接着一个,不推挤、不插队、不说话。玩过之后,排到队伍最后一个小朋友后面,这样每个小朋友就都可以玩到滑滑梯了。
四、运用经验、再次体验
过渡语:知道了排队的时候要一个跟着一个,滑完后,排到队伍的最后面,那你们还想不想再试试看,记得要用上排队的好方法哦!
师:幼儿园里,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排队的?
结束语:想不想出去游戏?那我们就排着队,一个跟着一个到外面去做游戏吧!
我们都是好朋友
——小班主题活动《好朋友》案例分析
实验幼教集团中心园 宋雅娟
背景描述:
随着园本课程的深入实施,每个学期教研组一个原创主题似乎已经成了惯例,但是,我们却总觉得这样以组为单位的主题实施方法存在很多弊端,最主要的是忽视了各班孩子的特点和能力差异,而孩子的差异对课程实施的效果影响是很大的。分析三个小班幼儿现状,差异更是明显:小一班经过一年的托班教育,各方面的能力都比两个新小班强,如果选择同一主题,在内容的选择上很难体现一致性和针对性,而如果以班级为单位,由两位老师根据自己班孩子的发展与需要选择主题,似乎更能体现探究性课程的精神,也更有利于不同能力的孩子的发展。于是,我们就开始了自己班级的原创主题的实施。
一、主题的产生:
我们班的孩子虽然从表面上看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生活,来园时不哭了,吃饭、睡觉都很正常,但是,通过平时与一些家长的交流发现,其实有很多孩子并没有完全进入状态,他们还没有把自己溶入到集体中,自己真实的个性都没有充分表露出来,有的甚至还刻意的压抑自己。从幼儿心理特点分析,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很正常的:毕竟他们入园时间不长,孩子间比较陌生,对同伴及集体还缺少信任感,因此也造成了相互间交往很少的现象。我想,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了,3——4岁的孩子已经有了强烈的交往欲望,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他们才会把自己真实的个性表露出来,通过不断的交往取得同伴间的信任。于是,“交往”成了摆在老师和孩子面前共同的需要:孩子,需要在与同伴交往中获取相互间信任,从而大胆的展放自我;老师,需要创设机会激发幼儿交往的欲望。在我们的分析与思考中产生了主题——《好朋友》,主要目的是激发与同伴交往的愿望,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我们把情感体验作为这次主题实施的主要目标。
二、主题内容及实施。
由于小班幼儿知识经验少,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我们在选择内容时以趣味性、浅显性、操作性为原则,尽量选择一些
三、主题结果
活动只经历了短短一周,从实施主题到现在,我们都明显感受到了孩子的进步:整体发展来看,由于同伴间的交往增多,幼儿普遍表现积极主动,集体活动中思维活跃,自由活动时活动能力增强,以前经常看到有孩子呆呆的坐在椅子上没精打采,现在几乎没有了,个体发展而言,一些孩子的个性开始表露出来了,比如张家维、从从等几个孩子,现在经常能看到她们主动的在和小朋友说笑。显然,交往使幼儿获得了对同伴与集体的信任,从而愿意在集体中大胆的展现自我了。
反思及体会: 尝试之后总会有收获,经过对整个实施过程的分析与思考,我逐渐获得了一些关于小班主题实施的体会:
1、关于小班主题的来源
小班的孩子大都缺乏生活经验,探究的愿望也不是很强烈,如果说要生成一些有价值的内容有一定的难度,而小班孩子兴趣持久时间很短,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就算有生成的契机,老师可能也很难把握住。所以我觉得小班的主题,大都应该由老师预设。
2、关于主题的选择
主题的适宜性将直接影响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活动效果。因此,要想使主题的开展真正促进孩子的发展,预设的主题对老师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虽然主题是老师预设的,但是不能离开孩子,需要老师对孩子的发展情况有深入的了解,寻找孩子的兴趣点,发现孩子需要,以“最近发展区” 理论为原则选择适合小班孩子探究的、有价值的主题。
3、关于主题的目标
小班孩子年龄小,参与、探索、实践的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主题目标的确定上,以发展情感为重点,通过主题的开展,使他们形成一种良好的情绪情感,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的愿望,为中大班的自主探索打大好基础。
4、关于内容的选择
主题目标确定后,我们往往会整合个各领域的内容进行实施。根据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我们在选择具体内容时,除了考虑领域间的平衡,还应该把握好内容浅显性、趣味性、情境性,尽量选择幼儿熟悉的与生活相关的内容,为幼儿创设一个愉快的活动情境,才能吸引孩子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
5、关于主题实施的时间
小班孩子兴趣持久性比较短,因此,一个主题如果安排几个星期,到最后孩子的兴趣会消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如果主题内容应该尽量安排紧凑些,主题时间也可以短一些。
总之,在这次尝试过程中,我彻底改变了以往认为小班探究性主题实施效果不大的看法,通过实践与思考,也积攒出了一些有益的经验,树立了自己的一点观点,为更好的实施园本课程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
小帮手
一、设计思路:
前一阶段围绕“我家的人”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孩子们了解了爸爸妈妈的工作、爸爸妈妈小时侯的故事,特别是恰逢母亲节,通过夸夸我的好妈妈,为妈妈制作礼物等活动提升了孩子爱妈妈的情感,孩子们萌发了一种想为妈妈做事的愿望。同时,“预防非典”也是当前孩子们的一个热点,他们对幼儿园、班级、家中“防非”的简单措施有了初步了解,对于预防、消毒的物品也产生了兴趣。结合以上两点,我预设这次活动,以帮妈妈选购消毒、预防用品为前提,以游戏实践为途径,帮助幼儿认识了解消毒、预防非典的物品,扩展防非知;同时满足孩子为妈妈做事的愿望。
二、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了解消毒、预防非典的物品,扩展有关“防非”的知识。
2.在购物过程中尝试解决简单的数量问题。
3.满足幼儿为妈妈做事的愿望。
三、活动准备:
1.防非物品、其他食品包装盒。
2.每一物品上贴上价格标签(5以内)
3.购物篮,自制纸币。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
“母亲节”我们想了很多办法为妈妈做事,现在“母亲节”过了,我们还要为妈妈做事吗?为什么?
(二).启发游戏
1.以妈妈的烦恼(妈妈想买预防非典的消毒等用品和增加抵抗能力的食品,可是妈妈上班没时间)启发幼儿帮妈妈购物。
引导:妈妈为什么要买消毒用品和增加抵抗能力的食品?
2.幼儿领钱。
要求:每人拿5元钱(老师准备1元、2元、3元、4元面值的纸币)
引导:你用什么办法拿到5元钱的?
如:XXX拿了1元钱,还要拿多少钱才到5元?
3.讨论购物注意点。
引导:买东西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1)买什么?(预防非典的消毒用品和增加抵抗能力的食品)
(2)怎么买?(价钱、礼貌用语、买的东西少于或等于5元钱)
(三).幼儿操作
1.观察幼儿在挑选物品时出现的问题,启发幼儿间相互检查。
2.了解幼儿交易情况,引导幼儿了解所选物品价格与自己拥有钱数 的关系。
(四).交流
1.相互检查所购物品。
2.说说买了什么,有什么用,注意什么?(抓住
(五).延伸
二、幼儿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幼儿36人,大多数幼儿都是刚满4岁,年龄比以前的中班要小一些,而且本学期是中班上学期,幼儿所学的知识较浅一些,所以,我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决定制定适合他们的研讨内容。
三、研讨内容:
根据指导思想和我班幼儿实际情况,我决定选择排序做为本学期的教研计划,在日常驻生活中,我将以游戏的形式由浅入深,逐步对幼儿进行排序活动的教育。
四、具体安排:
九月:
制定教研计划
十月:
目的:通过各种形式让幼儿掌握大小、长短、高矮的排序。
过程:通过教学计划用游戏及动手操作的形式。
十一月:
目的:要求幼儿掌握粗细、厚薄、宽窄的排序。
过程:启发幼儿通过观察、比较的方式掌握其内容。
十二月:
目的:要求幼儿能发现物体的某一特定规律,初步控索自己创造一种规律进行排序。
过程:通过游戏观察及动手操作的形式鼓励
幼儿大胆创设一种规律。
元月份:
小结
第一阶段(1——5 周)
1、从无目的地涂鸦向有目的地涂鸦过渡。
2、认识几种常用色,说出名称,如红、绿、黄、黑等。
3、初步学会使用彩色水笔。第二阶段(6——12 周)
1、学画圆形,用圆与简单的线条组合画出图像。
2、画直线、横线,分辨图像的上下与左右。
3、培养对颜色的兴趣,初步学会调换颜色作画。第三阶段(13——20 周)
1、区别圆形、方形与半圆形的不同画法,用以上图形与线条组合创造图像。
2、主动调换各种颜色作画,体会色彩的美感。
3、围绕主题,有目的地创造各种图像。小班下学期 第一阶段(1——6 周)
1、注意半圆形的图像的方向,会变换方位表现同一物体不同的姿态。
2、运用已学过的图形和线条组合,大胆地画出各种图像。
3、增加认识各种常用色,如紫、青、咖啡等。第二阶段(7——10 周)
1、运用两个图形组合,注意连接部位不封闭。
2、边构思边作画,将作品画满。
3、初步学习使用蜡笔涂色。第三阶段(11——15 周)
1、学用斜线画梯形、三角形,并与线条组合画图像。
2、学习蜡笔涂色,初步控制涂色方向,提高力度。
3、初步学画棉签画,掌握用棉签沾水粉色画线条与小点。第四阶段(16——20 周)
1、学习使用棉签涂色块,并会灵活地变化点、线、色块作画。
2、用两个图形,将头与身体与线条组合画人。泥工
1、认识泥工材料(橡皮泥)和工具(泥工板、印模、抹布等),知道泥工材料的 性质是柔软的,可以塑造的。
2、学习运用揉泥、切泥、搓泥、团泥、分泥、压扁和粘合等技能。
3、会简单地塑造一些物体,并能按自己的意愿塑造。
4、培养对泥工活动的兴趣。
5、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和爱清洁的卫生习惯。
6、培养幼儿认真细致的做事习惯。中班美术活动目标 第一学期: 九月份
1、学习单个物体画大画满。
2、学习选择物体的相似颜色涂色。
3、学习蜡笔涂色的简单方法,用短线顺一个方向涂。十月份
1、运用不同的图形取代线条,表现各种人与物的基本部分。
2、提高观察选择颜色的能力,初步能选择与物体相似的颜色。
3、巩固涂色技能。十一月份
1、用形状、大小、位置与颜色的不同,表现物体的各种主要特征。
2、区别颜色深浅,扩大选色范围。十二月份
1、表现各图象之间上下、左右位置,注意从画面安排上表现它们之间的关系。
2、提高涂色力度,在轮廓线内把颜色涂满、涂浓、涂均匀。
3、运用深浅对比颜色配色,使作品色彩鲜明。一月份
1、扩大对物体特征的认识,注意主要特征部分不遗漏。
2、继续运用深浅对比颜色配色,提高涂色力度,使作品丰满、鲜艳。第二学期: 二、三月份
1、在表现物体特征时,注意各图形组合的位置,使图象更清晰。
2、学习运用深浅间隔的方法有规律地选配颜色。四月份
1、进一步学习在方形、圆形或不规则的图像上用间隔、对称、中心四角等方法 涂色或装饰图像。
2、用斜线或弧线画出人物和四肢动作的简单动态。五月份
1、围绕主题,表现各种图像的大小和它们之间的左右位置。
2、适当添画背景图像表示时间与地点。六月份
1、变换人物或动物各部图形组合的位置,并表现它们的某些细节,使图像更生 动。
2、运用蜡笔、毛笔、彩色水笔等工具,采用多种表现方法。泥工
1、学习用挖、折边、粘接、抹光等技能进行泥工活动。
2、尝试运用剪刀、小刀、小棍等工具配合进行泥工活动。
3、能够用橡皮泥捏出一些形状和物体来,如圆形、苹果等,甚至还会捏出人像 或动物的形象。
4、培养对泥工活动的兴趣。
5、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和爱清洁的卫生习惯。
6、培养幼儿认真细致的做事习惯。大班美术活动培养目标 大班上学期 九月份
1、初步认识同种色、相似色的变化规律,尝试色彩的渐变。
2、通过画简单物体,初步运用重叠表现物体的前后位置。十月份
1、继续运用重叠表现物体前后的位置,产生初步的方位关系。
2、初步体会色彩变化的规律,尝试表现原色与间色的变化。
3、围绕主题用人物动作、时间、地点表现简单的情节。十一月份
1、学习使用油画棒,提高控制手部动作的能力。
2、灵活运用色彩渐变和对比配色,提高色彩表现力。
3、运用头、躯干的倾斜,尝试表现侧面人和正面动物的各部位明显的前后关系,大胆表现各种动态。十二月份
1、运用大小、图形和斜线排列来进行构图。
2、通过局部省略表现重叠的前后关系。一月份
1、尝试用颜色表现作品的内容,产生各种色调。
2、注意各种图像的大小、动作、位置和它们之间的前后,较灵活地安排,使画 面情节更清楚。大班下学期 二、三月份
1、运用图形变化和简单的重叠关系,大胆表现睡、坐、弯腰、爬、跳等动态,从中掌握人物(动物)动作的特点。
2、注意作品颜色的主次整体效果,尝试各种配色方法。
3、学习为诗歌、故事配插图,按内容图像的主次、前后位置,有目的地确定作 画步骤。四月份
1、按作品内容探索各种安排画面的方法,克服呆板排列,使作品平衡有变化。
2、进一步在渐变、换色的过程中,提高幼儿对同种色系的运用能力,有大胆表 现的兴趣。五月份
1、学习运用轮廓线创造图像,使图形逐步融合。
2、学习自编故事连环画,注意事物渐变过程,并在作品中较清楚地表达图意。六月份
1、进一步注意物体各部分的特征、前后关系及结构,创造更为生动有变化的图 像。
2、扩大使用工具、材料范围,提高艺术表现能力。泥工
1、学习分泥、和拉、塑的技能。
2、学习伸、拉、连接的技能。
3、表现某种物体的主要特征。
4、能借助辅助材料有创造性的进行泥工活动。
活动一:正确安全滑滑梯
活动目标
1.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滑滑梯。
2.初步养成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儿歌《滑滑梯》 (附后) 。
2.材料准备:小鸡头饰每人一个, 卡纸剪成的“小虫子”若干, 两个可以移动的小滑梯, 一块草地 (自然草地、地毯均可) 。
活动过程
1.教师扮演鸡妈妈, 小朋友扮演小鸡。鸡妈妈带着鸡宝宝去草地玩。
鸡妈妈:孩子们, 今天天气真好, 妈妈带你一起到草地上去捉虫子, 好吗? (师幼边念儿歌《滑滑梯》边走出教室, 来到操场上的滑梯边。)
鸡妈妈:孩子们, 你们看, 这儿有一座山呢, 草地在山的那边, 我们要翻过这座山才能到草地上玩, 你会爬山吗? (请一个小朋友试着滑滑梯)
鸡妈妈:孩子们, 你们看他滑得好不好啊?他是怎么滑的? (教师根据这个小朋友滑的情况进行引导, 如果哪个地方滑得不够好, 就再请一个小朋友去滑, 最后进行总结。)
鸡妈妈总结:这座山一边是楼梯一边是滑梯, 从楼梯这边上去的时候, 要两只手扶好楼梯两边的把手, 眼睛看好楼梯, 一层一层地往上爬, 爬到楼顶后, 慢慢坐下来, 两手扶着滑梯两边, 两条腿并拢, 再慢慢滑下来。
2.鸡宝宝和鸡妈妈一起滑滑梯。鸡妈妈:你们会过这座山吗?我们现在一个接着一个爬过山去草地上捉虫子吧。 (教师观察幼儿滑滑梯的情况, 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玩滑梯。)
3.鸡妈妈:孩子们, 我们安全地过了这座山, 现在到草地上了, 我们一起来捉虫子吧。
4.鸡妈妈和鸡宝宝回家。鸡妈妈:孩子们, 天快黑了, 我们回家吧。 (教师带领幼儿从另外一条路回家, 路上有另一个小滑梯。)
鸡妈妈:孩子们, 你们看, 回家的路上又有一座山呢, 你们能安全地爬过山吗?怎样爬才最安全呢? (引导孩子们回顾刚才学习的滑滑梯的方法)
鸡妈妈:看来, 我的宝宝们都会爬山啊, 好吧, 现在我们一起慢慢地爬过这座山, 回家吧。 (幼儿滑滑梯, 教师重点观察, 适当引导。)
鸡妈妈:孩子们, 你们真棒, 一个个都安全地爬过了这座山, 我们一起回家吧。
附《滑滑梯》儿歌:滑滑梯, 滑滑梯/你先我后别着急/上去好像爬高山/爬了一级又一级/下来好像坐飞机/忽忽悠悠落到地。
活动二:依次排队不拥挤
活动目标
1.知道许多人一起玩滑梯时, 要依次排队玩。
2.养成初步的规则意识, 学做小小文明人。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课前带领幼儿滑滑梯, 体验人多时滑滑梯的感觉。
2.材料准备:歌曲《滑滑梯》VCD (歌词附后) , 幼儿滑滑梯录像片段, 照相机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老师在幼儿园里看见有一些小朋友在滑滑梯, 就把他们玩的样子录下来了,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播放录像:小朋友玩滑梯的时候挤在一起, 争抢着玩。)
师:电视里的小朋友这样滑滑梯, 你喜欢吗?为什么?我们应该怎样玩才对呢?
二、欣赏歌曲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一首关于滑滑梯的歌, 老师很喜欢这首歌, 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歌里唱了些什么。
师: (1) 歌里唱了些什么? (2) 我们小朋友懂得了应该怎样玩滑梯了吗?
师小结:玩滑梯时如果人多, 要先排好队, 再一个跟着一个依次滑, 不拥挤, 不推拉。
三、试玩滑梯
师:小朋友们都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玩滑梯吧, 比比哪些小朋友能够管好自己, 做个小小文明人。老师要给小朋友们拍照片哟。
1. 老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活动, 一边走一边唱《滑滑梯》歌曲。
2. 幼儿滑滑梯, 教师观察并提醒幼儿滑滑梯时要依次玩耍不拥挤, 做一个讲文明的人。
3. 抓住小朋友遵守规则或不守规则的瞬间, 用照相机拍下来。
四、观看照片 (小朋友玩10分钟左右, 一起回教室看照片)
师:刚才小朋友玩滑梯的时候, 有的表现很好, 有的就不太好, 我们来看一看大家玩滑梯的样子吧。
师:你喜欢照片里的谁?为什么?
师小结:×××等小朋友滑滑梯的时候能够安静地排好队, 不拥挤也不推拉, 一个接着一个滑滑梯, 这样真好, 我真喜欢。
四、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想想看, 还有哪些地方、做什么事的时候需要依次排队、不拥挤呢? (喝水的时候、上下楼梯的时候、荡秋千的时候、摇摇马的时候、坐汽车的时候……)
一、活动的趣味性
3岁左右的幼儿注意力和记忆力是随意和短暂的,机械的学习活动很难吸引他们。为满足幼儿的好奇心理,引发他们活动的兴趣,在美工活动时,我经常给孩子们“变魔术”,作为活动的前奏游戏。我有一个百变魔术箱,为了吸引幼儿,在欢快的音乐陪伴下,我以魔术师的身份出现,挥动着神奇的魔术棒,变出一本书、一枝花、一个玩具、一块糖果;有时为活动需要,我会变出相应的材料和工具,进行游戏。如活动“颜色找朋友”,当魔术棒在空中环绕三圈,指向室内某一角落,孩子们的眼神追随过去后,我快速地变出装有不同颜色的两个瓶子。当孩子们好奇的目光再次集中在我身上时,我把一个瓶子的颜色倒入另一个瓶中,两种颜色混合后发生了变化,变出了不同于前两种颜色的第三种颜色。孩子们兴奋地叫起来“真好玩”。
二、活动的丰富性
新小班幼儿的思维具有典型的拟人化特点,即把什么都看成有生命的就像他们自己。而表现情绪的方式也简单、直接,对植物、动物都赋予一定的情感。
例如把手掌画的内容改编成游戏“手掌树”,活动以童话的形式展开,布置背景“春天的森林”。在音乐“春天的序曲”陪伴下,幼儿排成两行,由教师带领,开始“郊游”。红的花、绿的草,棵棵大树枝繁叶茂,引导幼儿发现背景图中有一棵光秃秃的树,还流着泪;提示幼儿这棵树为什么哭了?启发幼儿大树没有枝叶就像我们没有手,很多事不能做,真可怜!我们能不能帮助他长出新枝叶?让他重新有自己的手?孩子们天真善良的心性被感动。在教师的倡导下,由此展开“救助行动”:即幼儿用手掌蘸绿色颜料,在树杆的上方纷纷盖上自己的小手印。一只只小手印仿佛伸向四周的枝叶,密密地、绿绿地,大树似乎有了生机。教师在树杆上画出笑的表情,孩子们高兴地喊起来,哦!大树笑了。在这里幼儿不仅学会了手掌印画,也证明了凭自己的力量可以帮助别人,同时增强了自信心,为以后在美工活动中大胆动手奠定了基础。
三、活动的生活性
小班幼儿生活经验有限,只能回忆起日常的生活情况,所以活动内容要贴近于生活,取材于生活,更要符合三岁幼儿所积累的生活经验。
比如:在学习画直线时,我设计了填画:“过马路”。幼儿对过马路的概念模糊,所以活动前由家长带领幼儿过马路走人行道,作为幼儿的经验准备。在活动时,以角色游戏的形式展开,教师扮演交警,指挥交通,并告诉行人,要走人行道。基于前期的经验,由幼儿扮演的行人,一个个走过游戏场景中的人行道。教师强调这些线直直的,从一端起到另一端结束,并要求幼儿跟随教师用右手食指在空中模仿画直线。重点指出笔顺为从左到右画线,随后才开始在画纸上填画。孩子们大胆动笔,画了一条又一条的线,尽管线条不直甚至非常密集,但他们在重复画线的动作和过程中,寻找到乐趣,寻找到宽松、自由的感觉。
四、活动的多变性
为了让新小班幼儿更投入地参与到美工活动中,自始至终保持着一定的好奇心和兴趣感,我力求在内容上求新求变。例如:不同阶段的活动内容有所变化。刚人园时,以“彩色世界”为主题,感受色彩的美丽;接着进行涂鸦练习、手掌印画、瓶盖印画、印章画、棉签画等。当幼儿兴趣将尽时,转到另一个主题。如“多变的世界”主要是玩泥,培养揉、搓、团的技能,捏各种圆形或球状的物体。接下来是搓绳、团纸、撕纸、粘贴。之后为“快乐的世界”,主要是图形线条游戏、填画、简单的手工。
新颖的内容更能打动幼儿的心。如“车轮蘸色滚印”,是用玩具小汽车的车轮蘸色滚印,看哪个宝宝的车轮印最好。引导幼儿学会观察,会寻找自己的车轮印,并学说“这是我印的”。又如“染纸”,让幼儿尝试简单的染纸方法,培养他们大胆使用美术材料,提高操作能力,感受色彩的美丽。还有“吹画”,即用吸管把摊在纸上的颜料吹成想象中的事物。尽管新小班的幼儿年龄小,想象力弱,不能说出吹的具体事物,但传递了勇于尝试,大胆操作,体验乐趣,自由表达的情绪。
五、活动的重复性
小班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游戏动作、语言声响多次与长时间重复而不觉厌烦。同样在美工活动中,感兴趣的内容定期的重复,像播放一部经典影片一样,孩子们照样喜欢,乐此不疲。如团纸活动“我们的糖果”(一):用小长条皱纹纸,团成纸团,投放到实物糖果瓶中,孩子的兴致很高,要求再次团纸。于是我又设计了“我们的糖果”(二):即把团好的糖果粘贴在已绘制好的图片糖果瓶中。看着五颜六色的糖果,孩子们兴趣依然。晚上离园时,拉着家长的手寻找自己粘的糖果。之后我又安排了活动“丰收的葡萄”,满足了幼儿的需求。
六、活动的示范性和指导性
在活动指导时,首先,示范画或作品色彩鲜亮,特征明显,是幼儿熟悉的事物;范画尽量多幅,以便让幼儿积累绘画语汇和表现经验。其次,小班幼儿理解能力有限,明确、简单、直接的指令便于幼儿理解。第三,鼓励幼儿,支持创作,不限制作品像与不像,提倡自由表达。善用欣赏的语言鼓励幼儿,用“惊奇”的态度赞赏有特点的美工作品:“哎呀,看到楠楠的‘苹果’真想咬一口”,“东东画的小花被真漂亮”。第四,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美工习惯。如作品干净、整齐;学习收拾美工用具;棉签画后,不要把一种色彩的棉签放进其他色彩的盘子中;手掌印画后,注意帮幼儿清洗手脚,注意环境的整齐。
发现“1”和“许多”
活动目标
1、发现“1”和“许多”,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即若干个1个合起来是许多个,许多个可以分成若干个1个。
2、知道班里除了有1个我,还有许多个我的好朋友,体验与小朋友在一起时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镜子若干,大穿衣镜1面。
活动过程
1、看看小镜子,发现“1”个和“许多”个
给每人提供一面小镜子,引导幼儿:“快看看小镜子里,有谁在里面?有几个你自己?”并告诉幼儿:“小镜子里还有你的好朋友。”让幼儿试一试,能不能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好朋友,看到了就大声说:“×××,你是我的好朋友。”然后比一比,看谁看到的好朋友多。
2、看看大镜子,体验“1”与“许多”的关系
将幼儿集中到大镜子前,提问:大镜子里有谁?(引导幼儿说一说有许多小朋友)邀请全体小朋友当小猫,和老师一起做“老猫睡觉醒不了”的游戏。
游戏开始时,主班老师面朝镜子背对幼儿做睡觉状。当主班老师(老猫)嘴里念到:“老猫睡觉醒不了,小猫悄悄往外跑”时,配班老师悄悄请一个幼儿起身躲到屏风或布帘后面去(不能被镜子照到),主班老师睁开眼睛问:“几只小猫跑了?”幼儿回答:“1只。”游戏重新开始,如此反复直至所有幼儿都躲到屏风后面时,老师问大镜子:“每次只有1只小猫跑掉,怎么我的许多小猫都没有了?”(让幼儿发现许多只被分成了若干个1只)这时,配班老师逐一请幼儿回到大镜子前,主班老师问:“几只小猫回来了?”该幼儿答:“1只。”如此反复直至所有幼儿都回到大镜子前,主班老师再问:“每次只回来1只小猫,我这里怎么会有许多只小猫呢?”(让幼儿再次发现若干个1只合起来就有了许多只)。
活动延伸
活动目标:
1.点数6以内的数,巩固手口一致点数的能力。
2.用1~6的点卡进行匹配,并能根据图示将同种味道的糖果归放在一起。
3.在情境中愉快地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1.PPT、糖果店场景。
2.四色糖果若干、分类盒若干。
3.购物篮、任务卡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角色出示导入活动。
老师出事胸卡,带领幼儿进入游戏角色。
师:“小朋友好,我是小熊,我的‘小熊糖果店’就要开张了,今天带你们去参观一下好吗?”
“小熊”带领幼儿进入“糖果店”,出示跳跳糖的包装袋。师:“看,这是什么糖?”
师:“我店里的跳跳糖可神奇了,吃了它我们的身体就会跳,你们想尝尝吗?”
游戏一:跳跳糖,带领幼儿点数6以内的数。
(1)师:“这个红袋子是草莓味道的。”
老师撒糖,幼儿张开嘴巴吃糖,然后唱歌曲《跳跳糖》。师:“看,吃了它,我们的身体会跳几下?” 师:“我们边数边跳吧。”
(2)师:“再来尝尝苹果味道的吧。”
老师撒糖,幼儿张开嘴巴吃糖,然后唱歌曲《跳跳糖》。师:“猜猜这次我们会跳几下呢?”
师:“我们边数边跳吧。”
(3)师:“还有什么味道的我们没有尝呢?”
老师撒糖,幼儿张开嘴巴吃糖,然后唱歌曲《跳跳糖》。师:“咦,它怎么没有告诉我们跳几下呢?”
老师摇铃鼓
师:“听,它让我们跳几下?我们边听边数”
师:“我们边数边跳吧。”
二、游戏“卖糖果”。
(1)游戏二:分糖果,幼儿根据图示将同种味道的糖果归放在一起。
师:“我店里的糖果又好吃又好玩,谁愿意到我店里来当售货员呢?”
师:“都想来呀,那赶快坐下,我来看谁的本领大。”
幼儿上位坐下,准备操作。
师:“看,我盘子里面有许多不同口味的糖果,(老师拿分类盒讲)红色是草莓味的,黄的呢,橙色的呢,绿色的呢?”
师:“请你们帮我把这些糖果按不同口味分到相应的盒子里。” 幼儿操作,老师巡回观察。
师:“让我来检查一下,分对的小朋友就可以带上标记成为我的售货员。”
老师检查,分对的提示幼儿带上椅背上的标记。
师:“售货员们,听(鞭炮声)我们的‘小熊糖果店’开张了!”
(2)游戏三:拿糖果,用1--6的点卡进行匹配。
老师出示购物篮
师:“看,许多的客人老师来买糖了,他们把要买的糖写在了卡片上,这位老师要买什么味道的糖果呢?要几个?”
师:“哪个售货员来帮忙拿货?”
个别幼儿操作,大家一起边数边检查。
师:“我们来看看,这个售货员拿得对不对?”
师:“太棒了,我们每个售货员小椅子下面都有这样的购物篮,让我们按客人老师的要求帮他们拿糖果吧。”
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师:“售货员们,拿好了吗,我们来看看。”
评价2个幼儿的购物篮,并小结。
师:“我们要看准了客人老师要什么口味的糖果,然后一边数一边拿,这样就不会错了。”
师:“售货员们看看你们拿对了没有,如果拿对了就送给客人老师。”
幼儿送糖果。
三、游戏“进糖果”结束活动,并引出延伸活动。
“婚姻进行曲”响起
师:“售货员们快来呀,狗先生和狗小姐要结婚了,他们寄来了订单,每个喜袋里要放两种不同味道的糖果,可我们今天的糖果快卖完了,我们赶紧去进货吧。”
球是孩子喜欢的玩具,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多,它的特征明显,可以抛接、滚动,但是我想到孩子总喜欢买超市投币机里的球,他们总是好奇于打开球的那瞬间每个球里都会带给他们不一样的惊喜,所以我着重和孩子一起探索球肚子里的秘密,设计了本节科学活动“摇摇乐”。
二、活动目标
1.知道球体的材质不同,会发出不同的声音。2.尝试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球体的不同特性。3.在动手操作中体验探索、发现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每人3个小球(玻璃球、泡沫球、毛线球)、每人3个大塑料球(可以打开的冰淇淋盒)、调查表、红黄蓝3个大篓。
四、活动过程
1.玩小球,感知小球特性
导入语:看见小椅子下面放的什么呀?
(这是玻璃球、毛绒球、泡沫球。)
导入语:我们一起摸一摸,捏一捏,掂一掂这三个球,你发现这几个小球有什么不一样?
环节自评:这一环节是让孩子通过感官分辨小球之间的不同,玻璃球硬且重,毛绒球和泡沫球软且轻,为下面幼儿猜测小球和大球碰撞后发出声音的大小做铺垫。
2.摇一摇,辨球的声音大小
(1)想一想,猜一猜。导入语:今天大球也来和小球宝宝做游戏了。我们把3个小球宝宝分别放到大球里摇一摇,猜猜谁的声音最大?出示记录表:你觉得哪个小球发出的声音最大,就把你的红苹果贴到它下面的表格里。
(2)做一做、验一验。导入语:请带上你的3个小球宝宝分别放到大球中,摇一摇、听一听,哪个小球宝宝声音最大(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幼儿操作得出结果:教师在记录表上贴大中小三朵红花表示三个球的声音大小。
环节自评:这是本节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幼儿在熟悉三种球的特性基础上,老师抛出问题,孩子通过猜测—操作—验证的过程,发现又硬又重的球于大球碰撞发出的声音大,而又软又轻的球碰撞后发出的声音小,这个环节中孩子的探索积极性很高。而在最初的教案设计中,这一环节的最后还曾提问孩子:“为什么玻璃球发出的声音大,而塑料球和毛绒球发出的声音小呢?”后在试教的过程中发现,这一提问让原本很热烈、愉悦的探索氛围一下子冷了场,这说小班的孩子对于经验的总结还是能力不够的,而且也让我意识到,孩子在科学探索过程中的感受远比结论的陈述重要得多。
3.辨声音送球宝宝回家
导入语:球宝宝累了,要回家休息,出示分别有玻璃球、泡沫球、毛绒球标记的篓子,请幼儿听声音辨别是哪个小球,并将小球分别送回家。
教师与幼儿一起检查球宝宝送得对不对。
环节自评:这是一个经验巩固的过程,在分类操作中,将孩子已获得的经验用游戏的形式进行巩固,这个环节中,孩子大多能通过大小球碰撞后发出的声音来辨别这三种小球。
4.选择球宝宝为歌曲伴奏
小球宝宝的声音真好听,我们来开个小小音乐会。听歌曲《大雨小雨》,让幼儿根据歌曲的歌声选择自己喜欢的小球为歌曲伴奏。
环节自评:这是一个经验的延伸,也是一个区域融合的过程,让孩子将科学操作中获得的经验在打击乐活动中体现出来,孩子们纷纷表示大雨应该用玻璃球发出的声音来伴奏,而小雨应该用塑料球或毛绒球发出的声音来伴奏。
五、活动延伸
1.将大小球投放到科学角,让孩子继续探索,不同的力道摇动球之后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2.在美工角投放材料,让幼儿制作泡沫球和毛线球。
六、活动反思
材料的选择注重操作性。由于是小班的科学活动,在幼儿独立操作时不能因材料带来太多的障碍,因为在活动中,孩子要反复把小球放进、拿出大球,而摇动时小球要藏在大球里,不能让孩子发现是哪一种球在摇动,所以在选择大球时我动了不少脑筋,选择了很多方案后又都否决掉了,正好幼儿园门口的小店里有这种球形的冰淇淋,盖子可以旋转打开,我试了试小班的孩子打开饮料瓶盖的能力,发现这种盒子最合适我的活动,事实证明这个冰淇淋盒帮了孩子操作活动的大忙。
过程的设计注重探索性。要培养孩子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就要给孩子足够的猜想和验证的空间。本节活动本着幼儿为主体的原则,通过孩子对于小球的经验积累到孩子猜测结果再到孩子验证猜测结果,直到获得经验的积累,这一层层递进的过程中,处处都留下了孩子探索、操作的痕迹,三种小球的不同之处、和大球碰撞发出的不同声音,都是孩子自己动手探索发现的,孩子的科学操作兴趣浓厚,主动性、积极性都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强调:幼儿园要根据幼儿的特点, 组织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体育活动, 并利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 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愿望。据此, 我选择随手可得、安全简便的报纸作为活动材料, 以“小兔找家”游戏贯穿活动, 吸引小班幼儿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在游戏中玩, 在玩中发展动作。
活动目标
1.巩固双脚并拢行进跳的动作, 能在8开大的报纸上单足站立, 保持身体平衡。
2.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感受与同伴一起运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大灰狼头饰、兔妈妈头饰各1个, 8开大的废旧报纸若干张, 《小白兔白又白》《大灰狼》等背景音乐。
2.经验准备:幼儿已初步掌握双脚并拢跳的动作要领。
3.场地布置如下图。
活动过程
一、热身准备
1. 教师扮兔妈妈, 幼儿扮小兔, 以“兔妈妈带小兔去树林里玩”导入, 进入活动场地。
2. 带领幼儿进行热身运动:伸展、下蹲、体转、跳跃、放松。
二、游戏互动
1. 第一次游戏:兔妈妈和小兔子玩捉迷藏, 引导小兔子找家躲好。
(1) 交代玩法和规则:妈妈在场地上建了很多的家 (场地上铺着的8开大报纸) , 等会儿我们要来玩捉迷藏。妈妈和小兔子一边念儿歌“小兔和妈妈, 一起做游戏, 找个地方躲躲好, 妈妈快来找”, 一边双脚并拢跳过去找家, 看看哪只小兔跳得轻, 向前跳得远。等儿歌念完, 小兔们要单足站立在家中。
(2) 示范:请2名~3名幼儿示范双脚并拢向前跳, 教师根据幼儿的示范进行讲解和指导。
(3) 边念儿歌边游戏, 重点指导幼儿并拢跳的时候要前脚掌先着地, 敢于尝试在家中单足站立, 保持身体平衡。
2. 第二次游戏:小兔子和伙伴一起玩捉迷藏, 两人合作找家躲好。
指导语:这回一个家要躲两只小兔。小兔子听着音乐蹦蹦跳跳在草地上玩, 音乐停, 边念儿歌边跳回家。记住了:要双脚并拢向前轻轻跳, 一个家躲两只小兔。
重点引导幼儿尝试两人站直互相抱紧, 在家中单足站立, 保持身体平衡。
3. 第三次游戏:引入大灰狼角色, 引导小兔听到信号迅速两人合作, 找家躲好。
指导语:听到《小白兔白又白》的音乐, 小兔们蹦蹦跳跳做游戏, 在家的周围双脚并拢向前跳着玩。听到《大灰狼》的音乐, 小兔们要赶紧两个一组找到家躲好, 不然会有危险哦。
4. 第四次游戏:在速度和合作的人数上提出更高要求。
引导小兔们在熟悉游戏的基础上, 更迅速地找到家, 并想办法尝试更多的人合作, 在同一个家里单足站立, 保持身体平衡。
三、放松整理
1. 播放舒缓音乐, 小兔庆祝胜利, 做放松动作结束活动。
重点关注:
关注十年课改成效;关注三个“力”的实效;关注幼儿园课改质量的有效。
具体工作:
一、进一步贯彻落实上海市学前教育工作会议
1、认真学习、贯彻上海市学前教育工作会议下发的五个文件。(教研室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对全体教研组长进行《上海市幼儿园教师成长手册》、《上海市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指南》等文件的学习、辅导)
2、各教研组进行认真的学习和实践,以《上海市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指南》为导向,重视保教质量的有效和优化,提高教师的课程执行力,促使每位教师的专业发展。
3、深入推进和落实三年行动计划。在幼儿园硬件改造的同时,重点聚焦幼儿园的软件建设和内涵发展,努力达成三年行动计划的各项具体目标:(入园率98%以上,03家教指导率95%以上,优质园80%以上),做好上海市三年行动计划专项督导的准备工作,迎接市督导。
二、继续做好“园本教研”项目推进工作
1、继续加强学习,提高对园本教研的认识,根据本单位实际,开展园本教研活动,聚焦真问题,开展真教研,满足真需要,促进真发展。确保园本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学习市教研室组织编写的《幼儿园园本教研通讯》,共享各区县的经验和信息,用以指导本单位的园本教研工作。
3、继续发挥各教研联合体、共同体的作用,开展有主题、有针对的跨校教研活动。探索捆绑结对、带教送教等教研模式和方法,促进园际互动和交流,增加教师实践和展示的机会,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各单位每学年至少承担1次跨校联合体活动,每次活动确保一线教师参加,保证每位教师每学期都有观摩的机会。每次活动有主题、有质量,课后要组织认真的交流研讨。
三、深入实践新课程,进一步提高保教质量
1、根据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的问题和困惑,进行有针对的学习、研讨。如:计划的制定和落实、高低结构活动的比例和组织、课程的平衡、一日活动的合理安排和组织等,切实提高课改实效。
2、在学习使用新教材的基础上,有效借鉴市、县《幼儿园主题活动方案选编》,选用《生态崇明幼儿园绿色教育活动方案选编》,并不断积累经验,有所改进和创新,从而不断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优化保教质量。
3、组织观摩市教研室下发的优质活动录像,进行认真的讨论和评析,提高活动效果,提高教师听课评课的能力。
4、重点加强对游戏的学习和研讨,进一步认识游戏对幼儿发展的意义,掌握各类游戏的组织方法和指导要点,使“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的理念落到实处,也使孩子在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快乐,促进全面和谐发展。
5、积极参与《上海市创新运用新课程实践大擂台(第三轮)主题“在游戏中成长”》的征稿活动。教研组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领会活动要求,在实践总结的基础上,踊跃参与。教研室组织关于有游戏活动的系列讲座。
四、重视教研组建设
1、建立和完善组长个人成长档案,重视个性化和有质量。(教研室对教研组长成长档案作分析、介绍。个别未上传的请抓紧上传,已上传的要注意补充和更新,原则上每学期结束时更新、上传)。
2、继续组织教研组长进行学习培训,以教研组长研修班的形式开展活动。
本学期活动内容为:
3月:实验幼儿园中班教研组关于游戏的专题研究展示;《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指南》解读。
4月:教研组长赴松江学习有关教研组工作的经验。
5月:邀请市名师来崇现场教学和经验介绍。
6月:教研组长成长档案分析、介绍;《幼儿园教师成长手册》解读。
3、各教研组继续做好有针对的学习和研究工作,确定研究专题(3月1日前上传教研室),继续开展丰富有效的多种模式的教研活动,提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教研的有效性。
五、抓好队伍建设
1、重视教研组长的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组织带领好组内教师共同发展。制定或修订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力争目标明确,成效显著。
2、做好新教师的培养工作,鼓励和帮助新教师岗位成才,通过县级培训和园本培训,使新教师在基本功和教学理论知识和能力等方面有长足的进步。本学期,组织新教师进行系列培训。依托课改基地,做好青年骨干班的培训工作,重视和落实导师听课带教活动。(本学期,带教导师对带教对象以小组形式进行听课、交流)
3、重视县级骨干教师的培养。鼓励学科带头人、教学标兵以教学活动展示、开设教师培训课程、进行专题讲座等方式进行辅导辐射,使优质资源得以发扬、共享。
4、进行中青年教师教学评优活动。本学期县级评比,下学期市级评比。主要内容和形式:看资料、看活动(高、低结构均要)、听答辩。
5、继续抓好中心组工作,开展好每月一次的中心组活动,进行有专题、有质量的研讨活动,中心组成员要进一步加强对自身的要求,勤于思考,勇于实践,起带头和辐射作用。本年度,中心组成员每人承担组内研讨任务一次。
行事历:
2月:召开教研组长会议,布置新学期工作;
各教研组确定研究专题,月底上传教研室;
各单位县级展示活动申报;
上等级幼儿园申报、走访;
幼教中心组活动(以后每月一次)
3月:实验幼儿园教研组活动展示;
《上海市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指南》解读;
长兴幼儿园集体调研;
青年骨干班学员听课活动;
03早教工作推进会;
农场幼儿园听课、调研;
青年教师评优活动申报;
4月:教研组长赴松江学习;
幼儿看图编故事活动;
中青年教师评优活动;
实验幼儿园督导听课;
5月:邀请虹口实幼吴佳瑛老师来崇送教并作经验介绍;
新村幼儿园督导听课;
县级展示活动;
二级幼儿园复验工作;
6月:教研组长成长档案分析介绍;
《上海市幼儿园教师成长手册》解读;
结对带教“捆绑式”联合教研展示活动;
新教师考核;
县级展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