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公司进入中国市场(通用7篇)
2011级P3班 刘瑞 201122030194
麦当劳企业背景:
1940年,麦当劳兄弟在美国加州开设了第一家快餐厅,这也就是当今全球快餐业霸主麦当劳的原型。1955年,麦当劳品牌创始人雷·克罗克开设了世界上第一家麦当劳餐厅。1967年麦当劳在加拿大开设了它的首家国际餐厅,正式开始了它的国际化征程。如今,麦当劳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快餐连锁企业之一,在世界 120多个国家中共拥有 32000多家餐厅,年营业额约 270亿美元,象征麦当劳的巨大金色拱门标志几乎分布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麦当劳成为快速、方便、清洁和优质服务的代名词。麦当劳和可口可乐一样俨然成为美国产品、美国企业、美国生活方式甚至是美国文化的象征。
特许经营模式: 麦当劳的快速扩张和它采用的直营加特许经营模式有关。所谓特许经营即是授权方授予购权方或加盟方独立经营的特许权。所授予的权利可以包括店名、产品、经营管理和营销技术、商业研究成果等。特许经营模式中,授权商一般不对特许企业投入资金,加盟商向授权商购买特许经营权,并按约定比例每年向授权商支付年金。加盟商拥有销售、人事和分配权,但经营决策权高度集中在总部,授权商有义务向加盟商提供经营及销售的相关技术并加以指导。
特许经营模式能够更好的应对目标国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规避可能存在的市场限制,更适应目标国的文化,因此降低经营的风险。同时特许经营模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连锁企业的资金和市场费用的投入,能够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品牌运营、产品研发和特许经营管理中。
餐饮业是最适合特许经营的五大行业之一,餐饮业的特许经营操作简单,市场广阔。餐饮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相对容易标准化,因此也就更容易复制。根据美国中小企业局调查显示: 同样是经过 5年的经营,加盟餐饮企业连锁店经营的成功率高达 80%,而自行开店的成功率仅为 20%。因此,无论是加盟者还是急于扩张规模的连锁企业来说,面对如此之高的成功率,积极采用特许经营的模式就毫不奇怪了。
麦当劳独特的特许经营模式: 采用特许经营模式进行扩张的企业很多,但为什么只有麦当劳在全球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呢?麦当劳并不是餐饮业特许经营的发明者,但通过它长达四十余年的攻城掠地,成为全球最早、最好和最充分运用特许经营的公司之一。
麦当劳的特许经营模式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在授权加盟的过程中,麦当劳更加强调品牌、商标、经营模式和店铺设计等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特许方式。麦当劳公司在土地和建筑中投资,特许经营者则在商标、装修和设备上投资。麦当劳公司通过授权加盟,向符合条件的加盟者收取首期加盟费,并通过特许经营的系统按营业额的百分比向加盟者收取租金和特许权费,加盟者则通过经营餐厅赚取利润。
麦当劳所认为的理想加盟者的条件如下(以中国市场为例):
1、对于麦当劳的品牌有强烈的认同感,并愿意将麦当劳作为唯一的事业;
2、具有追求卓越的精神,成功的商业经营经验,良好的企业管理经历、不同的行业专长;
3、愿意在经营期内全职且对餐厅的日常经营工作全力以赴;
4、申请人本人愿意花
9-10个月的全职(或者更长时间的兼职)投入并完成特许经营前训练和评估;
5、没有犯罪及破产记录,忠诚正直的品德操守;
6、具备申请特许经营麦当劳餐厅足够的财务条件:个人至少拥有 200万现金或等同现金的股 票、债券、房屋等可以变现的资产。
可以看出,麦当劳非常注重加盟商的选择,对加盟商不仅有资金、经验的要求,还有价值观、认同感的要求,期望通过这些相互之间的认同,与加盟商建立相互制约、共存共荣的合作关系。
麦当劳在处理总部与特许分店关系上非常成功,首先麦当劳收取的首期加盟费和每年的特许费包括房屋租金都很低,大约是营业额的 18%,减轻了各分店的负担;其次是总部始终坚持让利原则,把采购中得到的优惠直接转给各特许分店;第三是麦当劳总部不通过向加盟商直接出售设备及产品的方式来牟取暴利。麦当劳通过与专业供货商签订合同,由它们向各个分店直接送货。麦当劳坚持的是“互利互惠、放水养鱼”的合作原则和“加盟者先赚钱,连锁盟主再赚钱”的服务理念。
麦当劳的诚意换来了加盟者和供应商的忠诚,麦当劳与加盟者、供应商的关系是相互制约、共存共荣的合作关系。这种共存共荣的合作关系,为加盟者各显神通创造了条件,使各加盟者营销良策层出不穷,这又为麦当劳品牌价值的提升立了汗马功劳。例如,风靡全世界的“麦当劳叔叔”就是美国一个成功的加盟者与广告公司创造出来、总公司启用并推广的;“联合广告基金会”模式也是由麦当劳加盟者在 1996年创立、后被总公司采用的。另外,加盟者对总公司的合理建议,也形成了动力,促进了麦当劳公司的改革,从而“麦当劳”品牌增强了市场竞争力,麦当劳公司也获得更大的发展。
麦当劳的经营之道: 麦当劳公司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房地产营运收入、从加盟店收取的服务费和直营店的盈余三部分。由于加盟者一般都没有足够的资金支付高昂的土地费用和建筑费用,通常也无力争取贷款。麦当劳公司就负责代替加盟商寻找合适的开店地址,并长期承租或购进土地和房屋,然后将店面出租给各加盟店,获取其中的差额。这是麦当劳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这实质是麦当劳房地产公司(为实施房地产策略而成立的公司)用各加盟店的钱买下房地产,然后再把它租给出钱的加盟店。这种房地产经营策略,实际上是把债权人的权利转让给了麦当劳房地产公司,以使它能具备从银行取得贷款的资格。这既解决了加盟者开店的资金困难,又增加了麦当劳公司的收入,同时,通过控制房地产,更有利于麦当劳加强对加盟者的管理。资料表明,至上个世纪 80年代中期,麦当劳已有的的近万家餐馆中,有 60%的房地产权属于麦当劳总部,另 40%是由总部出面向当地房主承租的。因此,房地产收入成为麦当劳的主要收入。麦当劳收入的 1/3来自直营店,其余来自加盟店,其中,房地产收入占这部分收入的 90%。
麦当劳的标准化产品不仅仅是汉堡和薯条,它创造性的把特许经营模式本身也转变为一种标准化产品,从而进行了快速的复制,使麦当劳在全球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麦当劳还有一个标准化产品就是它著名的麦当劳手册。麦当劳吸收了现代化工业大生产的经验,比如流水线作业、团队协作、配件标准化,从而使世界各地数万家麦当劳餐厅的店面、产品、服务、管理等高度一致,保持了始终如一的高品质。麦当劳手册树立了简单化、专业化、标准化三大原则,获得其它同类餐饮企业难以企及的巨大利润。
简单化就是将一切作业流程尽可能化繁为简,尽可能减少由于经验因素带来的对经营的影响。连锁系统大都极其庞杂繁琐,财务、物流、采购、信息等任何一个环节所出现的由于经验因素都会给最终产品和服务带来不确定影响。将各个系统都变得简单明确,“人人会做、人人能做”,就能够提高效率。
专业化不仅是指在总部和各加盟店将一切工作尽可能进行专业化分工,还指在物流、采购、仓储、促销等环节中尽可能进行专业化的分工。
标准化不只是产品标准化,还包括作业标准化、形象标准化等。麦当劳强调提供服务的最高标准是是质量(Quality)、服务(Service)、清洁(Cleanliness)和价值(Value),即 QSC&V原则。QSC&V原则不仅体现了麦当劳的经营理念,而且因为这些原则有详细严格的量化标准,使其成为所有麦当劳餐厅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
麦当劳的国外店也大量提供符合当地口味的本土化产品,这并不影响麦当劳始终提供标准化产品的理念,而是在国际化战略中所表现出的适应目标国文化的一种灵活性改变。这些本土化产品也极大的丰富了麦当劳的产品线,满足了世界各地顾客的口味需要,况且这些本土化产品本身同样也是符合麦当劳标准化作业的产物。
麦当劳的全球化 麦当劳国际分公司是麦当劳进行国际业务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把麦当劳公司的分店像播种一样撒向全世界。但在国际化的初期,麦当劳采取了一种更加谨慎稳重的市场进入模式,也就是“瀑布模式”。麦当劳国际化进程首先是从和美国文化背景相似的加拿大开始的,其次是欧洲市场。欧洲市场与美国国内市场大体相当,但在个别国家也遭遇到挫折,比如在荷兰,麦当劳一开始也像在美国本土一样把餐厅建在郊外,但他们很快发现荷兰人的饮食习惯和美国人不同,后来他们很快在市中心区建立起新的麦当劳餐厅,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波兰,麦当劳雇佣了大量的当地员工,并逐渐取代了市场进入初期雇佣的外国员工,这一措施被称为“日落计划”,雇佣的本土化逐渐成为麦当劳海外发展的一项策略沿用至今。
在亚洲市场,麦当劳做出了更多的改变,比如卫星店、容客很少的迷你店就是适应像日本、新加坡这些人口密度大、寸土寸金、房租极高的市场而出现的。在亚洲市场上,麦当劳在进入的初期更喜欢采取合资经营方式,而不是像在美国和欧洲那样较多的开设直营店,这部分是由于他们采取了合营模式进入了亚洲的第一站——日本,并获得了极大成功的缘故。
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 1990年,麦当劳在深圳开设了它在中国大陆的第一家餐厅,比它的老对手肯德基的北京餐厅晚了两年。1992年,在积累了一定运营经验后,麦当劳才迟迟进入北京市场,开设了在北京的第一家餐厅,同时也是麦当劳全球最大的餐厅。进入中国十余年后,麦当劳终于在 2003年 8月于天津首先开展特许经营业务。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麦当劳在中国内地的市场也经历着迅猛的扩展。如今麦当劳在中国内地的二三线城市中积极进行特许经营的加盟连锁活动,但在竞争更为激烈的一线城市则大多以直营为主。现在,麦当劳共有 670家餐厅遍布在跨越中国 25个省市和直辖市的 108个次级行政区域。
中国加入WTO, 不仅踏上了国际市场的舞台, 同时也向国外的企业开启了大门。近年来, 从跨国公司在中国迅速发展的速度来看, 中国市场给他们创造了商机, 带来了实惠。例如, 众人皆知的肯德基、麦当劳等很多国外的品牌就像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这是因为, 一方面得益于中国政府在开放市场、扩大国际贸易、减免关税等方面所作出的巨大努力, 另一方面也得益于跨国公司采取了适合于中国国情的营销方式, 受到了中国消费者的认可和欢迎。
但是,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许多国外企业诸如MA-LIN饼干集团, 都在竞相分享中国的这块大蛋糕, 如何能够把握此机会, 如何能在中国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这个问题值得研究和探讨。
二、MALIN饼干进入中国市场面临的问题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 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面临的障碍主要是文化环境差异较大、交易环境不同、品牌语义内涵不同等。MALIN饼干在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的过程中, 企业应选择合适的进入渠道, 采取符合中国国情的营销体系, 才能确保MALIN饼干在中国市场的营销顺利地开展。
(一) 文化差异的问题
文化差异是MALIN饼干进入中国市场的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在MALIN饼干营销中, 如果按照自己国家的文化标准来看待中国的购买行为和习俗往往会误入歧途, 或者深陷于对方的传统, 而脱离了本产品的特色文化都会事半功倍。例如, 在葡萄酒进入中国市场初期, 为了迎合中国的消费者, 采取了传统的中国酒类产品的市场推广方式, 虽然倾向于大众消费, 但是葡萄酒消费文化热潮依然没有形成主流消费文化, 导致脱离了葡萄酒的文化背景, 严重影响了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步伐。因此, MALIN饼干在进入中国市场前, 应该弄清文化的差异是食品营销的重中之重。
(二) 品牌差异的问题
MALIN饼干要想进入中国市场, 不仅需要考虑到文化的差异, 还要考虑到品牌营销的差异。当今, 不仅是国外, 在中国消费者也非常重视品牌, 从服装, 到汽车;从家具到电器;从化妆品到食品等, 离不开品牌。但是在不同的国家品牌的含义有可能不同。例如, 世界著名的P&G公司, 在我国台湾被译为“宝碱”, 而在中国大陆则译为“宝洁”, 而宝洁更贴近我们的生活, 反映出产品的属性。一个好的品牌, 不仅象征着档次的高低, 而且给消费者带来的是质量的认可。因此, 解决好品牌差异, 至关重要。
(三) 其他问题
政治、法律等环境具有一定风险性, 这要求MALIN饼干集团必须充分调研和开放, 把握目标市场的动态。很多时候, 尤其缺乏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法律等认识会导致营销策略的失败。此外还存在着营销管理模式差异、价格差异问题、包装差异问题、服务差异等问题。这些问题在MALIN饼干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前都需要深入分析, 它关系到MALIN饼干在今后的营销管理、营销策略等, 做到有备无患。
三、MALIN饼干打入中国大陆市场的策略
(一) 结合本土文化的营销策略
文化的差异体现在审美观、价值观、政治、经济、风俗等方面, 因此, MALIN饼干在打进中国市场前可以借助于市场调研, 专家分析等多种方式来深入了解中国的食品文化, 正确的认识市场环境, 根据中国文化的特色和消费习惯来确定产品的特征。
1. 人口因素的分析
在食品行业中, 精准的人口因素分析对MALIN饼干进入中国的市场有重要的影响。分析时要重点分析人口的地理分布情况, 收入分布, 年龄分布等。人口的地理分布会直接影响到食品的需求情况。目前,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很大, 针对不同的人口收入情况, 来确定MALIN饼干的定位, 是走高端还是低端用户, 以及在食品进入后的促销形式等;对年龄的分析有利于确定MALIN饼干在中国的消费群体, 哪些年龄阶段的是主要的消费群体, 哪些是潜在的消费群体等。
2. 社会文化环境的分析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包含人们行为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每个环节都需要细心的分析, 因为, 在MALIN饼干的营销过程中, 任何一个环节如果没有考虑周到都有可能影响到盈利。
此外, 要重点做好中国人的口味的研究。在这方面, 我们可以借鉴肯德基在中国的口味营销, 例如, 肯德基根据中国人爱吃菜爱喝粥的习惯, 推出了蔬菜粥, 近时又推出了豆浆等。可见, 一款食品要想能够让中国消费者认可, 还是要从研究中国饮食文化开始, 将产品的特色文化与中国文化相结合, 并抓好恰当的点。
(二) 绿色营销策略
绿色消费意识会给MALIN饼干进入中国市场带来商机。近年来,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不安全食品直接影响了居民身体健康, 甚至危及到消费者的生命安全, 例如, 2008年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 蔬菜农药残留严重等。因此, 当前在中国食品市场中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的是绿色有机食品。因此, MALIN饼干在营销策略中, 要以绿色为主题, 倡导安全饮食的品牌更容易让中国消费者接受。MALIN饼干在打入中国市场时, 一定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要在制作食品的质量上下功夫, 做到真正的天然绿色, 让中国老百姓吃着放心。虽然绿色的生产工艺需要加大企业的成本, 但是相信在中国的市场中还是有很大的潜力。
二是要在包装上采用绿色包装工艺。绿色品牌营销还要涉及到该食品的包装。要准确定位, 符合中国消费者心理, 并结合中国的文化气息。MALIN饼干在包装上要讲究美观, 取食方便。同时应将环保的概念加上去, 对废弃的包装纸或盒能进行回收和处理。
(三) 结合中国特色的营销方式
目前, 国外食品产品进入中国市场进行营销的模式, 很多采用的是特许经营, 许可经营的进入模式。MALIN饼干集团可以转让它的生产知识和技术给中国当地企业, 让MALIN饼干在中国当地生产, 并允许当地企业在特定期限和特定区域内使用其知识产权, 并以双方约定的使用费作为补偿。
当然, MALIN饼干集团也可使用特许经营的方式。给予当地企业以生产和管理方面的帮助, 例如提供设备、帮助培训、融通资金、参与一般管理等。正如肯德基的“特许经营”, 肯德基所采用的经营手段正是这种特许经营的加盟的方式, 肯德基提供品牌、管理和培训以及集中统一的原料、服务体系, 合作方则利用统一的品牌、服务来经营, 最后双方按照约定来分享商业利益。
无论是在中国大陆, 中国台湾, 还是在其他国家, 我们除了人口差异, 社会文化差异, 还需要考虑到上的差异。MALIN饼干在中国营销需要采取符合中国的国情的营销管理模式, 才能得到政府的支持和享受到更多的优惠的政策。包含中国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价格政策、劳动工资政策及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政策等。结合中国特色的营销管理模式, 同时, 要研究中国在食品行业的法律法规, 才能更有利于今后的经营。
此外, 还要结合中国的节日文化, 这也是必须了解和把握的。例如, 春节、中秋节等, 人们在各种节日时需求的食品情况、节日前后对该食品的需求状况, 根据这些情况对市场营销策略进行适当地调整。
(四) 其他策略
MALIN饼干在打入中国市场, 占有一席之地,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策略。
其一, 价格策略:价格是连接公司费用与收入的桥梁。影响定价的因素有很多例如: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分销费用等。因此, MALIN饼干在中国的定价要充分考虑到当前中国饮食行业同类产品的价格定位。此外, 定价时必须考虑到地理位置差异带来影响, 在定位策略上, , MALIN饼干集团要采用全球化和本土化相结合的原则进行。
其二, 广告策略:MALIN饼干在打入中国食品行业, 高效的广告宣传是必不可少的。广告是该食品赢得中国市场的重要手段, 能够帮助消费者了解该食品, 激发他们的购买欲, 引导他们购买。MALIN饼干可以采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户外广告、售点广告、网络媒体等方式。MALIN饼干在广告中, 可以选择中国最受欢迎并能代表一部分消费群体形象的明星代言人。
其三, 网络营销:互联网也给中国的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近年来, 淘宝网站中各行各业淘宝店的迅速开张, 让消费者过上了足不出户, 货送家门的逍遥生活。在开放的市场竞争环境下, 除了要制造绿色安全的食品, 提供优质的服务爱, MALIN饼干在打入中国市场时更要做好中国市场的网络营销。一是要进行网络消费者行为分析;二是要制定网络营销战略;三是要制定网络价格策略及促销策略等。
其四, 竞争策略:在MALIN饼干国际化的进程中, 需要面对来自中国本土, 甚至全球的竞争对手。MALIN饼干在中国食品行业中要创造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 还要考虑到其他的一些竞争因素:同行业的竞争者竞争程度、替代品的威胁等。
总结
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因此, 在各国国家的营销策略也各不相同。MALIN饼干在其他48个国家的营销策略不能直接在中国市场中沿用照搬, 要想在中国的食品行业占有一席之地, 就只能适应中国当地的环境。本文就MALIN饼干如何进入中国大陆市场面临的问题为出发点, 探讨了国外食品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的策略:结合本土文化的营销策略, 主要讨论了人口因素的分析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分析;绿色营销策略, 结合中国特色的营销方式, 分析了价格策略、广告策略、网络营销策略、竞争策略等, 希望通过以上策略的探讨, 能够对想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的国外食品企业有所帮助。
摘要:本文根据国外食品欲进入中国市场的研究背景, 进一步探讨了当前国外食品进入中国市场所面临的文化差异、品牌差异、政策差异、价格差异、服务差异等问题, 并以斯里兰卡MALIN饼干为例, 深入分析了其打入中国大陆市场的策略。
关键词:国外食品,中国大陆市场,策略
参考文献
[1]赵文清.网络营销基础[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
[2]新世纪社会经济变革与理性思考——WTO游戏规则对行为导向价值观念的渗透与影响[C].2002.
[3]郭国庆.市场营销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4]李弘董大海.市场营销学[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
[5]陈谊.国际市场营销实务辅导用书[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1.
[6]http://info.food.hc360.com/2008/12/221551129770-2.shtml.
“我上一次到上海是今年1月,当时有记者提问,我们公司目前为止在中国最好的投资是什么?我的回答是,我一生当中最好的投资是我买第一张到中国的机票。那是2003年。”
沃特财务集团创始人兼总裁蒂姆·沃特说。
4月8日、9日,沃特财经峰会在上海召开,本次峰会以“变化中的世界,变化中的中国”为主题。在会议开幕词中,蒂姆·沃特略显激动:“尽管我们在中国有非常好的投资,但最好的投资恐怕还没有发生,我们期待有更好的投资。而现在我要对很多公司说的是,目前来说最好的投资是什么?就是现在进入中国市场。”
会议可谓大腕云集。在一批高级政要之外,还有布什基金创始人、第43任美利坚合众国总统乔治·W·布什,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峰会联席主席李小林,2003年-2006年美国财长约翰·斯诺,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席代表鲍泰利,美中关系委员会副主席、前任美国参议员及美国前驻华大使尚慕杰……
人民币汇率:各执一词
由于外界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持续走强,会议召开前夕人民币汇率又是连涨七天,创下10个月新高,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又于4月8日突访北京。汇率问题成为会上最热的话题。
对于美国财政部推迟公布中国汇率政策报告,约翰·斯诺直言不讳: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决定。“如果美国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那绝对是一个错误的决定,”斯诺称:“美国推迟公布中国汇率报告显示了战略思考。这是一个信号,美国愿意继续跟中国合作。”
在斯诺看来,中国是主权国家,人民币是否升值是中国的事情。不过,他也认为,如果让人民币汇率机制逐渐变得更加灵活,可能会让已经表现非常好的中国,将来做得更为出色。因为如果汇率制度太僵硬,央行就缺乏一些灵活的手段来应对宏观经济中一些不平衡的问题。“中国政府希望通过扩大内需来使经济得到平衡,而不是过于依赖出口驱动。如果人民币汇率保持在比较低的水平,实现这个过程就会更加困难。”当然,他也赞同汇率变动不应太过激进的看法,这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人民币被低估了,但不知道低估了多少。”鲍泰利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的观点非常鲜明,“对人民币施压对美国并没有多少好处,但我还是建议中国实行灵活的浮动汇率机制。”
对于人民币汇率有没有被低估,夏斌表示,现在说法很多,测算方法也多种多样,国外一些专家用模型来分析这个问题,但他发现,模型分析更多关注的是贸易流量,而忽略了金融的流量。事实上,中国在2008年9月到2009年2月,也就是金融危机后,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了14.5%。中国的汇率制度使得中国能从金融危机中快速复苏,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于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到50%,可以这么说,如果人民币一下子大幅度升值 ,对美国经济、对世界经济都没有好处。
那么,美国政府为什么要对人民币施压?夏斌认为,美国政府当前的核心利益不是人民币升值这件事,人民币升值并不能解决赤字等美国所面临的问题,从更广泛的视角分析,美国的核心利益是要让资金回流美国、帮助美国经济复苏。
对于货币政策的走向,夏斌表示,短期来看,人民币应尽快回到金融危机前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会越来越浮动。他还建议尽快发展亚洲债券市场,支持亚洲实体经济的发展。
贸易保护:阻碍全球发展
乔治·W·布什在主旨演讲中指出,全球经济舞台的中心已经从大西洋转到了太平洋,在他任美国总统期间,东亚与美国的贸易量上涨了3倍,人们认为这是东亚奇迹。“但我认为这不是奇迹,这表明了什么呢?表明了市场的力量,自由市场的力量。”
布什对当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现象表示担忧。他认为,政策制订者总会受到诱惑,希望树立一些贸易壁垒来应对金融危机,但保护主义是危险的,解决贸易争端不只有打贸易战一种办法,各国应该在国际框架下解决贸易争端,布什强调,贸易战不论对中国还是美国都非常不利。他希望世界贸易更加繁荣,而这种贸易必须是公平和自由的。
布什也回顾了我们仍未完全摆脱的这场金融危机,他说,金融危机最大的教训就是告诉我们,各个经济体是相互依存的,美国的房产危机会诱发其他地方的金融危机。因此,我们必须合作,合作不仅需要G8,更需要G20。布什明确表示,中国的崛起不是挑战,而是机会,如果中美两国能够加强合作,必定会打开双赢的局面。未来美国经济一定会复苏,并为全球带来繁荣。
当被问及现在全球面临的状况到底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时,布什发挥了他的幽默感,如果在经济体中有很多现金在流动,而生产力又在下降的话,未来就会面临通胀压力,“你们千万不要把我当作教科书,其实我是一本历史书。”
六大交易所:看不见的竞争
来自全球六大交易所的掌门人被安排坐在一起,圆桌会议的题目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而会议的背景板上则写着“华山论剑”。这似乎暗示着交易所之间看不见却实实在在日益激烈的竞争。
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张育军在发言中明确表示,今年将迎来成立20周年的上交所要大力发展公司债为重点的债务市场。他认为,发展债券市场上交所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拥有超过7000万户的投资者网络群体,还有专门的债券集中报价交易系统,针对机构投资者的固定收益平台等等。不过,他指出,虽然取得了一些突破,但目前尚有很多不足,希望今后可以逐步建立起符合债券市场规律、符合交易所特色,并且可以集中场内场外并行的交易市场,建立起相对独立的债权交易平台,改善相关运行机制,引进新的债券品种,并不断优化债券登记系统,推进债券市场进一步发展。
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行政副总裁兼德意志证券交易所董事会董事赖纳·里斯俨然一个好推销员,虽然德意志交易所在中国并不是广为人知,但听了里斯的寥寥几句,你就会记住——德交所市值排名全球第三,比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都要大,其营业额、收益等排名也非常靠前。它也是世界最大的清算所,是清算和结算一体化的证交所。最新资料显示,德交所的发展健康而快速,今年第一季度有37家企业成功IPO,排在欧洲交易所的第一位,融资金额达到20亿欧元。
赖纳·里斯表示:“我们是很好的证交所,欢迎中国企业来我们这里上市。”据介绍,第一家在德交所IPO的中国企业,只花了4个月就成功上市,足以证明德交所的专业和高效。“这只股票从上市一直到交易过程都非常平稳,而且有非常好的流动性,到目前为止,已有17家中国企业在德交所上市,还有3家正在等待上市。”
一周前,中宇卫浴刚刚登陆法兰克福证交所,14.75欧元的交易价比发行价上涨13.5%,IPO筹资达到1.05亿欧元,成为进入法兰克福证券市场最大的中国企业。赖纳·里斯称,这是我们又一个成功案例,我们有4个上市通道,能为企业提供多种途径和选择。
台湾证券交易所高级执行副总裁林火介绍了我们并不了解的台湾资本市场。
首先,在股价指数方面,2009年,台湾股指从2008年的谷底反弹,上升了78%,这一数字在全世界所有的交易所里面排第二位,仅次于深圳交易所。其次,在IPO方面,目前台交所总的挂牌数量是755只,去年新增IPO数量为26只,增加10只的TDR(Taiwan Depositary Receipts即台湾存托凭证,与第一上市IPO不同,被称为第二上市),增长率为4.6%。这一成绩也与深交所持平。再来看成交量,虽然台湾市场的规模相对较小,但台湾市场非常活跃,去年一整年的成交量排在全世界第15位。
被问及对今年市场情况的预测,林火表示,交易所方面做过一些估计,希望今年可以有20只TDR,有25家企业成功IPO。“如果这个目标可以达成的话,对于台湾市场来说就是一个创纪录的数字。”
讲到多伦多交易所的经营状况,托马斯·阿奇·克勒,TMX集团多伦多证券交易所首席执行官,满是自信:“在财务表现上面,去年是交易所100多年发展历史里面表现最好的一年,我们成功实现了接近600亿美元的融资规模,吸纳了50亿美元的新资金,这反映出,我们的市场非常稳健,也反映出投资者对我们市场的兴趣和信心。”
国际化的多交所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希望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的首选。去年有9家中国企业成功在多伦多上市,目前,在多交所(TSX)和多伦多创业交易所(TSXV)上市的中国企业达到52家,总市值达到86亿美元,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市场。
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及商业发展区负责人霍广文则用一系列数字来描绘港交所的生气勃勃。最近3、4年,港交所的流动性增加很快,流动性的增加是一种良性循环,使得市场能够吸引到更多的资金。去年一年,港交所的筹资总金额达到约320亿美元,高居全球筹资榜首位,远远领先排在第二的纽交所;去年,港交所平均每天的股票交易量也达到80亿美元,与其他很多大交易所相比也丝毫不逊色。
被要求预测今年的市场,霍广文没有直接回应,而是告诉大家,交易所目前正在处理约50家企业的上市申请。
谈到交易所间的竞争,霍广文的言语意味深长:“这个竞争不是交易所的竞争,交易所是没有办法竞争的,交易所是提供一个平台,后来所谓的竞争是资本流向的竞争。资本流向的竞争其实就是市场监管、透明度、投资者信心等因素的角力,归根到底,投资者愿不愿意到你的市场,就看你的监管制度、法律制度、信息披露等做得够不够好。”
纳斯达克OMX集团企业客户部执行副总裁布鲁斯·奥斯特毫不掩饰他对中国市场的偏爱:“我们非常欢迎中国企业来纳斯达克上市,我们愿意帮助中国企业寻求在美国融资的机会。”
去年,在金融危机的阴霾下,虽然美国的上市企业并不多,但纳斯达克还是在中国找到了不少好项目,包括中国房产信息集团、畅游网等,去年9月盛大游戏在纳斯达克上市,创下2009年美国IPO规模之最。展望2010年,布鲁斯·奥斯特表示,今年预计会有15至20家中国企业可以在纳斯达克上市。
中美关系的忧与思
放眼世界政经格局,中美关系始终是焦点所在。人们用不同的比喻来形容中美关系,有人说中美关系是一对夫妻的关系,有人说中美关系是世界的阴阳两级,还有人说中美关系是同开一辆车或者是同驾一架飞机,徐匡迪和尚慕杰如何定义中美关系呢?
在徐匡迪看来,中美关系不是零和游戏,和则两利。我们要追求双赢,中美关系不但造福两国人民,对于世界和平繁荣也有极大的影响。
如果要讲中美关系里面最大的挑战,徐匡迪认为,第一,台湾问题。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所以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应该说,海峡两岸的情况现在正在向和平发展的方向前进。第二,之前奥巴马总统会见了达赖喇嘛,美国当局会见他引起中国人的关切。“我想和美国朋友分享一个想法,中国人和美国人一样是非常热爱自己的祖国,也非常维护自己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如果说美国某一个叛乱州的州长流亡在外,中国的领导接见了他,美国人民会作何感想?所以我希望就这类事情不要再发生了。”第三就是汇率问题。他表示,人民币汇率应在一个主权国家自己决定的基础上,按照综合汇率浮动的机制,有控制地进行浮动,而不是硬挂钩。
徐匡迪表示,中美双边关系发展到今天,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局面,我们在很多地方有共同利益,不应该因为这三个敏感问题使我们双边的友好关系受损。
对于中美间存在的一些紧张,尚慕杰不免担心,两国缺乏信任怎么办?
“有些人会有这样的担心,美国是不是会试图制约中国的发展,而另一些人则担忧中国会不会成为美国的威胁?对亚太地区当前的形势造成威胁?或者说会削弱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我个人对于这两种担心都不认同,我们应该继续努力,在两国间建立更信任的关系。”
沃尔玛公司(Wal-Mart Stores, Inc.)是一家美国的世界性连锁企业,以营业额计算为全球最大的公司,其控股人为沃尔顿家族。总部位于美国阿肯色州的本顿维尔。沃尔玛主要涉足零售业,是世界上雇员最多的企业,连续三年在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中居首位。沃尔玛公司有8500家门店,分布于全球15个国家。沃尔玛在美国50个州和波多黎各运营。沃尔玛主要有沃尔玛购物广场、山姆会员店、沃尔玛商店、沃尔玛社区店等四种营业态式。
沃尔玛进入日本市场时主要采取的策略是同当地的经营商进行合作,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入沃尔玛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等等,在日本当地都普遍接受合作品牌之后,才打出沃尔玛的品牌。在进入日本市场时,对日本市场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在理解到日本公民在零售货物的选择上注重的是货物的品质以及购物的环境之后,专门设立的鱼店能够让消费者第一时间购买到最新鲜的产品,同时将美国较为宽敞的购物通道也复制到日本的沃尔玛超市当中,这主要是为了迎合日本消费者对于购物品质的追求。日本的工作环境非常压抑,人们生活的节奏也非常快,沃尔玛在进行员工管理时将美国的企业文化带入,力争让每个员工处于一个轻松愉悦的工作氛围当中,他们认为这样一来也可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沃尔玛进入中国市场采取的是截然不同的战略,沃尔玛采取的是从东南沿海逐渐向内陆扩张的战略。沃尔玛当初登陆深圳市场时
目前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仍处于发展阶段, 但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市场的广阔发展前景。而在其之后的驱动力主要有以下几点: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 2009年中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万亿元。中国经济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 而全世界都对中国的发展充满信心。
产业结构的变化和资源配置的趋向合理将带来经济的增长, 从而对体育用品业形成一定的支撑和拉动。国家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导向将为体育用品业发展提供优惠的政策保障;而国际市场服务贸易的不断增长, 则为体育用品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增强了体育用品业对社会资金的吸引力。从而将吸引社会上的大量资金投人。体育产业投资渠道的多元化, 也就意味着体育企业将从主要由国家投资、产权结构一元化朝着非国有化和产权结构的多元化发展, 体育产业将打破行业壁垒的局面。
早已跃升为世界体育强国的中国, 虽然2008年北京奥运已经结束, 但是还有2010年在广州举行的亚运会, 中国网球公开赛、斯诺克中国公开赛等接连不断的体育盛事将令体育用品市场再度受到关注。到2010年, 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预计仅为0.3%, 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差甚远, 市场潜质的确非常有吸引力。而2012年中国体育用品市场的规模将增加至1.312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为26%。估计到2012年时尚体育用品市场之收益高达354亿元, 占整体体育用品市场的份额, 将由17%升至27%。同时, 世界级的体育明星也不断涌现, 这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应当是来自NBA休斯顿火箭队的姚明和“百米栏冠军”刘翔。这些世界级的体育赛事加上世界级明星的不断造势, 极大地激起了人们对于体育的热情。这些热情将使得人们积极投身于各类体育活动中, 而这将极大刺激国内的体育用品市场, 掀起一场体育消费的高潮。
曾经收入状况和消费水平限制了人们的体育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我国城镇居民体育消费呈现上升趋势, 体育消费观念也发生了重大转变。中国的消费者拥有了更多的时间和闲钱去用于体育消费。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的全面健身计划, 到2020全国将会有40%的人口积极参加各类体育活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健康和运动的重要性。另外, 体育消费正成为居民消费新时尚。同时, 五一、十一长假使得旅游成为居民休闲消费的主流。而旅游业又大大带动了体育用品像运动衣、运动鞋、帽和包的消费。所有以上这些因素将会推动国内体育用品市场在未来多年内继续保持高速发展。
目前在国内的体育用品市场, 总的来说, 主要有四种零售业态:
1、单一品牌连锁店。一般来说, 这种体育用品店只销售一种品牌的体育用品, 通常是自有品牌, 产品主要是以服装和鞋为主。自营和特许加盟是主要的经营和扩张模式。目前这种形式是国内体育用品零售市场最主要的销售方式之一。耐克, Adidas和李宁是这一业态的主要代表, 紧随其后的还有一些中小型的新兴品牌如安踏、鸿星尔克、双星等。
2、专业连锁店。店中拥有多种品牌包括自有品牌产品, 产品涉及全系列的运动产品。自营是主要的经营方式。在国内此类店的代表主要有迪卡侬和跨世体育。迪卡浓是一家法国的体育用品零售商, 2003年进入中国, 目前在国内拥有5家门店。不像其他的体育用品零售店, 迪卡侬的店一般都不在城市中心区域, 而位于城郊区结合部。除了提供全系列的体育用品 (球类、越野、登山、户外等等) 外, 专业的体育服务是此类专业店的竞争优势之一。随着人们运动意识的增强, 会对此类能提供专业服务的零售店有更高的偏好。
3、店中店。严格来说, 其实此类体育用品零售店更像一种百货商店。他们没有自己的品牌也不销售具体的体育产品。这一类的代表型企业如:运动100和名店运动城。此类企业一般在百货商场、超级市场租下一定面积的区域, 如一个楼层, 在此基础上引进国内外的知名运动品牌。各品牌在其中租下一定的区域设立自己的品牌专卖店铺, 各自独立销售, 互不干涉。运动城的主要收入一般来自两块, 一部分是各品牌场地的租金收入;另一块则是和各品牌签订的销售佣金协议, 即当某品牌当月或当年的销售额达到一定金额后, 会有相当比例的佣金收入返还给运动城。这种零售模式的好处在于创造了一种集合的效应, 使得消费者在一个固定的区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4、百货/超级市场/厂前店/灰色市场。其他的体育用品零售业态包括百货商店、超市、厂前店和灰色市场, 这些业态都不属于专业的体育用品专卖场所, 只是会附带销售一部分体育用品。一个不得不提的市场是所谓的“灰色市场”。在这里可以以非常低的销售价格, 买到知名品牌的体育用品。这一市场的存在反应出目前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心态和实际消费能力之间的落差。但有趣的是, 这些市场往往也成为许多外国人来到中国后必去的购物场所。但随着中国政府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强, 以及人们消费意识的成熟, 这些市场的生存空间也会逐渐萎缩。看看北京的秀水市场和上海襄阳路市场的迁移就可以看出这一趋势的演进。
西科斯基在推出S-76D之前,先后推出了S-76A,A+,A++,B,C,C++七个机型。目前,已有超过800架S-76系列直升机交付用户并投入运营,总飞行小时已经超过620万小时,至今仍有超过680架各型S-76直升机,在42个国家服役。
在S-76直升机服役的市场中,海上石油平台运输占有最大的比例,约430架S-76被用于搭载人员往返于陆地和海上石油平台之间。另外,约有180架S-76被用于要客运输,S-76其他的核心市场还包括紧急医疗救援(EMS)和直升机搜救(SAR)。
相比S-76C++,S-76D采用了具有更高动力的加普惠PW210S发动机和由泰雷兹公司生产的TopDeck集成航电系统和四轴自动驾驶仪,并装备了用于监测和服务分析的健康与使用监测系统(HUMS),主动减振控制装置,以及全复合材料容错式主桨桨叶。此外,还可以选装旋翼除冰系统(RIPS),可以保证直升机在全天候条件下工作。
除了继承了S-76C++机体结构外,S-76D在动力系统、航电系统和气动性能方面都进行了大幅升级。“S-76D飞机是西科斯基公司自2004年以来推出的首款全新商用机型。”西科斯基公司S-76项目总监利昂·席尔瓦曾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
在研发S-76D的过程中,西科斯基与运营商、私人客户和飞行员进行了大量沟通,收集了详细的改进意见,约有200条反馈意见被应用在S-76D的设计过程中。此外,西科斯基还将大量S-92项目的成功经验应用于S-76直升机的改进中。
西科斯基民用系统及服务全球业务副总裁珍妮特?伊顿在接受《环球飞行》记者采访时表示,相比此前的S-76系列直升机,S-76D在诸多方面进行了大幅改进,完全可以被称为一款全新的直升机,并笑称将其命名为“S-77直升机”更为合适。此外,珍妮特还特别强调了S-76D在降噪方面的努力,有数据显示舱内噪音相比S-76C++降低了4分贝,对于提升乘客舒适度有很大帮助。
2009年10月中旬,中贸圣佳上拍的清代徐扬《平定西域献俘礼图》以1.344亿元成交,中国书画首破亿元大关;11月下旬,中国嘉德上拍的朱熹等七家《宋名贤题徐常侍篆书之迹》以1.008亿元成交,北京保利上拍的宋代曾巩《局事帖》、明代吴彬《十八应真图》分别以1.0864亿元和1.6912亿元成交。是季累计92件拍品成交额超过千万元。内地拍卖公司的单季成交额首次超越了香港苏富比和香港佳士得;北京翰海获10.7亿元,首破十亿元关口;中国嘉德报收15.33亿元;北京保利也随后宣称取得15.78亿元成交额。
从年初的观望、疑惑,到春拍的“小阳春”行情,再到秋拍的“大阳春”收官,牛年艺术品市场可谓“低调开局,梦幻收场”。在经济寒冬尚在持续之际,这一情形是如何产生的?对艺术品市场未来又有何影响?
2009年12月16日下午,由北京晨报收藏版、文物天地月刊、和讯网收藏频道联合主办,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协办,嘉德在线为独家艺术网络合作伙伴的高端艺术沙龙——芷兰雅集年度峰会在北京新闻大厦召开。在嘉德在线总裁助理马丹妮女士主持下,上海新益理投资公司总裁刘益谦、北京瑞宝赛博技术有限公司总裁邢继柱、台北寒舍艺术中心执行长王定乾三位收藏家,北京荣宝拍卖公司总经理刘尚勇、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副总裁胡妍妍两位拍卖行高管,中央美术学院特聘教授、美术批评家龚继遂和艺术市场评论家王春元等七位特邀嘉宾围绕“中国艺术品市场进入亿元时代”的岁末主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探讨。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王凤海、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寇勤、嘉德在线总裁陆昂、北京华辰拍卖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甘学军、北京永乐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军、中国民生银行北京管理部私人银行部总经理裴玉、中国民生银行高级投资顾问刘宏宇、和讯网财经中国会秘书长李梨等二百余位嘉宾出席。
捡漏时代的终结
主持人:很多资深的收藏家是艺术品市场进入“亿元时代”重要的助推手
刘益谦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请问.您觉得天价的出现是必然的积淀还是偶然的巧合?
刘益谦:可以说必然,也可以说偶然。如果一件作品有多位买家喜欢,就能够创出一个好价格,这是一种偶然。我买的明代吴彬的《十八应真图卷》(北京保利2009秋,1.6912亿元成交)如果放到几个月以前拍,估计最多也就卖到五六千万元。但是喜欢它的人都碰到一起了,飙起来了,这是一种机缘巧合。至于这一股风能飙多长时间,谁也不知道,可能刚刚开始,也可能已经过去了。必然则是在于,随着国家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大,艺术品作为个人理财的一部分的资产配置,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刘尚勇:中国的文物从“文革”时的一文不值,到近几十年来逐渐身价倍增的过程中,大家都是可以“捡漏儿”的。在2009年秋拍前,只要买到相对好一点的文物都是“捡漏儿”,这几年是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捡漏儿”的时间。但是2009年秋拍把“捡漏儿”的时代终结了,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就是砸钱的时代、实打实的时代,要买好的文物一定要花好的价钱。
2009年以后,有些艺术品接近亿元甚至超过了亿元,我们称之为亿元板块。这个高价板块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表明中国文物艺术品不能物有所值的时代结束了,现在再买文物艺术品必须要物有所值。珍贵的艺术品不但要砸钱,还要砸大钱,因为不砸大钱就买不了它未来的价值,这可能让你暂时预支了两三年的行情,但从长远来看是值得的。所以,这个时候出现亿元的拍卖品是非常正常的。
亿元时代的必然性
主持人王定乾先生和邢继柱先生就是两位“捡漏儿”时代的终结者,请问你们的信心和动力从哪里来?
邢继柱:我觉得无论是当代艺术品还是古代艺术品都是美的,从美的角度买东西是我最根本的出发点。自己喜欢,这就是最重要的事情。我实际上没有考虑过亿元拍品的概念,但是我相信,我收藏的东西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年能够达到这样一个水平,这也是我的一个期望。
我认为进入亿元时代是必然的。因为艺术品的价格是跟着国家经济实力走的,是成正值的。我认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以后,国宝级还得再加一个零,这是我这几年的感慨。我主要的收藏是金锎佛像,2004年、2005年初的时候,买钱人进入这个圈子。如果像刘益谦先生这个级别的买家进来,我相信大家每天都会看到亿元市场。
王定乾:我今年52岁,这五十几年我有一半的时间在参与全世界的拍卖会,在拍卖场上我是20多年的老兵了。2000年的时候,我就和一些收藏家说,从21世纪开始,每一年都会有一个新的纪录出现。
1989年,我在美国纽约佳士得以187万美元竞得《元人秋猎图》,这一中国古代书画拍卖纪录直到2000年才刷新:香港佳士得以1764.5万港币(约226.5万美元)成交了郎世宁《苹野鸣秋》。《石渠宝笈》著录的古画10年才破一个纪录。1989年,我在香港佳士得用2200万港币买下一件“宋代官窑水洗”,也是大约8年以后才被打破纪录。那时候,百万级能买到一幅精品画,千万级就是国宝,就是世界纪录。
2005年的时候,我到伦敦佳士得竞拍“鬼谷出山”元青花罐,自以为可以破世界纪录,结果铩羽而归,当时被华盛顿的金融家2.3亿元(伦敦佳士得2005春,1568.8万英镑成交)买去了。这是第一个真正上亿的中国艺术品。到了2006年,张宗宪的“清乾隆珐琅彩杏林春燕碗”(香港佳士得2006秋,1.5123亿港币成交)就开始破纪录。所以,2005年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其实就是中国艺术品的转折点,中国艺术品终于开始走向国际级了。我们再也不用妄自菲薄的说中国艺术品和国际艺术品还有差距,其实亿元本来就是一个国际艺术品的标杆。
从此以后,2006年一直到今天,中国内地嘉德、保利的3件作品破了亿元,这代表从今以后千万元叫做好东西,上亿元就是国宝级。我个人认为这不是今天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一个过程的。亿元时代的来临不必惊讶,我认为它没有什么泡沫,也没有什么疑虑。问题不在于市场价格,而在于艺术价值和市场价格有没有成等比,换句话说,艺术品到亿元价位时值这个钱吗?这是我们要探讨的,而不用担心价格,因为价格就是市场决定的,没有什么好疑虑的。
不要惊讶中国艺术品进入亿元时代,全世界高端艺术品早就进入了亿元时代。而且,艺术品市场从来没有便宜过,未来随着货币、资产实力和国民所得的增加,再加一个零也是不稀奇的。
【国外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推荐阅读:
国外市场前景07-22
国外市场调研报告09-19
进入新公司的自我介绍07-23
进入公司一年心得感悟06-24
进入公司工作半年的个人总结10-25
国外名言06-12
国外医疗体制09-13
国外人生励志名言06-06
国外的消防教育06-20
国外名著读书笔记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