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休干部同志的先进事迹(共10篇)
永城市档案局离休干部丁
同志,现年88岁,1948年参加工作,离休前一直从事档案管理工作。该同志自1992年离休以来,作为一名有着60多年党龄的离休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时刻关心党的事业,时刻关注永城的改革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积极参与本市和本单位组织的各项活动,充分发挥余热,深得档案工作者的好评。现将该同志的先进事迹简介如下:
一、坚持理想信念,永葆革命本色,积极当好党的事业的宣传员
该同志离休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他作为一名老党员,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人虽然在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了,依然具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他不顾年纪大且多种疾病缠身,仍能够积极参加市委老干部局和本单位党组织举办的各种活动。做到了思想上不滑坡,政治上不松懈,学习上不落人后。每逢“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他都拖着病体去参加纪念活动,并且还撰写多篇诗词文章歌颂党,赞誉共和国改革发展的大好形势。对于党和政府对离休干部优厚待遇他始终怀着感恩的深厚感情,经常教育子女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旗帜鲜明地坚决拥护中央的重大决策,自觉地从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每次党和国家出台重大的政策法律,他都能通过新闻媒体和单位发来的材料认真学习领会精神,还积极主动向周围的群众做宣传。通过坚持不懈的政治理论学习,不断强化个人的党性修养,做到了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论永存,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保持革命晚节。
二、善于思索,主动问政,做档案事业稳健发展的积极参与者
该同志离休离岗一直心系兰台,痴志不改。20多年来,档案局经历了四届领导班子调整,但每次调整时,他作为我市档案事业的创始人,都要亲自到单位与新班子成员见面交流,对当前的档案工作提出自己的建议。积极参与局里重大活动,在历次《档案法》颁布周年庆祝活动中,他不但积极撰写诗词或纪念文章,而且好向单位要来相干宣传材料,向她的老同志、向公共活动场所的群众和邻居散发,大力宣传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让社会各阶层进一步的认识档案,关注档案事业的发展。身体力行引导教育档案人员弘扬档案人的好思想、好传统、好作风,积极为全市的改革和发展服务,使档案事业在永城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努力开创“两会”工作新局面
1992年4月30日上午, 时任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王民同志同梁肇唐谈话时说:“省委决定你离休, 离休后到省版协工作。省委希望你一定要把版协工作搞好, 继续为山西出版业做出新的贡献。”1992年5月, 梁肇唐同志当选山西省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他从一个主管报刊、人事、党委、老干部工作的副局长, 变为全省出版工作者服务的版协主席, 要权没权, 要钱没钱, 要人没人, 只有为会员单位服好务的责任。梁肇唐没受任何影响, 他转变思想, 放下架子, 深入基层, 了解和掌握会员单位的思想和要求, 他把版协工作的主线定为:“为会员单位服务”。就在这年7月中国版协召开了地方版协主席会议, 中国版协主席宋木文在《找准位置, 起好桥梁纽带作用, 发挥好地方版协作用》讲话中说:“版协工作既不能越权, 也不能走尾巴主义, 一定要找准位置, 搞好服务, 当好助手, 闯出自己的路子。”梁肇唐同志经过三年的深入实际, 不断探索, 从实践工作中探索总结出:“找准位置, 积极主动, 搞好服务, 当好助手, 促进繁荣, 重在活动, 在活动上多作文章”搞活版协工作的经验。由于工作有了新思路, 多项工作有条有理, 版协工作搞得十分活跃, 受到了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以及各出版社和期刊社的好评与赞扬。
对于山西版协的经验, 中国版协十分重视。于1997年在山西召开了全国地方版协年会, 推广了山西版协的经验, 与会同志一致赞扬:“山西的经验好, 核心是重在活动上下工夫, 为地方版协走出一条新路。”会后由安徽、陕西、四川、河南等七个省版协组织人来学习, 山西省版协从全国落后变成了先进。
梁肇唐同志是个善于动脑子、敢于出点子、大胆创新的人, 他在担任版协主席期间, 除了抓好正常的选题论证、评奖图书等工作外, 还创造性地开展了以下活动:一是为了促进全省出版业的发展, 亲自写方案向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建议, 每两年联合在全省开展一次评选先进、百佳出版工作者活动。如今, 评选工作已坚持了6届。二是为发挥出版、期刊社离退休下来的“老出版”的作用, 自己起草了《老出版工作委员会章程》, 成立了老出版工作者委员会, 并向64名从事出版工作30年的同志、老出版做出新贡献“夕阳红”颁发了奉献纪念牌。三是为提高广大出版工作者的理论水平, 树立精品意识, 多出精品图书, 倡议每年举办一次出版理论研讨会, 对选送的论文进行评奖, 同时对优秀论文给予奖励, 获奖作品可参加职称评定, 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出版工作者参加这一活动的积极性。四是为创办一批叫得响、高品位期刊, 在任期内五次带领省城出版专家、学者、老出版上门, 给获得山西省一级期刊的《山西老年》、《人事》、《正气》、《经济师》等杂志“会诊”审读, 评头论足, 挑毛病, 找差距, 献计献策。五是为全面提高期刊质量, 发动全省期刊界开展评选好文章的活动, 每刊可推荐2至3篇。文章要求:内容新、观点明、标题好、文字精。每年评出一、二、三等100篇好文章, 由版协召开表彰大会, 向获得好文章的作者颁奖证书、奖金, 有力地促进了期刊质量的提高。六是在工作上不落他人之后。1997年中国版协在昆明会上, 通报《中国出版年鉴》发行情况, 山西省只征订12册, 全国倒数第一。他在会上作了检查, 并表态两年之内一定迎头赶上。他首先成立了发行小组, 自己任组长亲自抓。经过两年努力, 山西的《中国出版年鉴》发行由12册一跃增加到320册, 名列全国前茅, 获得了中国版协奖牌和3000元的奖金, 他本人于2000年被选为中国版协常务理事。
梁肇唐同志对报协影响也很大, 大家都称他是“省报协的火炬”。十多年来, 他把全部精力奉献给新闻事业。在离休之前是新闻出版局分管报业的副局长, 由他负责策划成立报业协会, 会上被选为省报协第一副主席。1992年离休后, 又投入报协工作;1996年增选为省报协常务主席 (主持工作) 。他热爱报协工作, 关心群众, 团结同志, 对报业工作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在工作上年年有新目标, 会会有新内容, 因而使省报协充满了生机, 在全省报界产生了极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深入基层了解情况, 及时帮助解决问题。报协成立以来, 他每年都要多次到会员单位了解情况, 看看变化。对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及时鼓励、支持;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能解决的在当地解决, 不能解决的带回协会, 设法解决, 或向宣传部、省政府反映帮助解决, 为报业改革、发展争得了宽松的环境。他针对一些报社存在技术上的问题, 让懂技术的副主席、秘书长曹秀同志, 组织技术人员到《阳泉日报》、《晋中日报》、《长治日报》等帮助解决。为帮助《太原日报》提高报纸印刷质量, 曾五次组织技术人员到《太原日报》“会诊”, 使《太原日报》的印刷质量由全省评比第四名, 提高到第一名, 到2003年获得“十一连冠”。省报协曾三次在该社召开现场会, 推广他们的经验, 全省34家报纸中, 总分达到90分以上的由4家增加到14家, 95分以上的涌现出了5家, 使山西省报纸印刷质量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他还亲自抓“龙头工程”, 以典型带动全面。梁肇唐主持报协工作, 一贯坚持集体研究决定、分工负责的原则, 经常交心通气, 互通情况, 他在报刊业年龄最大, 而工作却处处事事走在前头。《长治日报》是他的联系点之一, 经常深入那里和报刊工作人员一道研究报业改革创新, 增强市场竞争力等问题。在《中国报业自律公约》出台后, 他认为这是推动报业发展报界的“宪法”, 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他先在《长治日报》搞试点, 取得经验后, 在省城召开了全省会员单位会议, 隆重举行了签约和宣誓活动, 由《长治日报》社长王占禹介绍了他们落实《公约》采取的措施和经验, 从此实施《公约》活动在全省各报全面展开。《长治日报》在签约后一年多时间里, 不断强化自律, 报业发展日新月异, 各项工作全面推进。梁肇唐同志五下长治, 写出了《强化报业自律, 坚持五个结合》一文, 在《中国新闻出版报》刊出后, 在全国报界反响强烈, 引起中国报协高度重视, 并和山西报协联合在《长治日报》召开了现场会, 把他们的经验推向全国, 而《长治日报》多次被评为全国先进。
梁肇唐抓“龙头”典型不只是《长治日报》一家, 近年来, 他先后在大同晚报推广了《打破吃大锅饭, 实行以绩计酬》、临汾日报《高举改革大旗, 三年迈出三大步》、晋中日报《强化内部管理、推进报业发展》、山西青年报《推行自办发行, 发行量突破十五万》、吕梁日报《碰硬的, 动真的, 见实的》等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9次现场会, 有力地推动了全省报业快速发展。
梁肇唐为搞活报协, 还有一个新招, 就是注重吸取外地经验, 开阔本省改革思路。当他得知《哈尔滨日报》深入改革的成功经验后, 立即组织本省12家报社的总编或社长前往取经。取经回来之后, 为在山西开花结果, 组织省报协领导成员集体到《长治日报》听汇报、看变化, 现场办公, 在长治日报社开了学习推广“哈报”经验现场会, 系统介绍了“哈报”经验及长治日报紧密结合实际推广“哈报”经验的经验, 使“哈报”经验在山西开花结果。
梁肇唐同志认识到, 报纸广告收入是报社经济命脉, 他亲自参加主持报纸广告的评奖工作。这一活动在1997年由广告委员会组织开展以来, 到2006年共举办了九届, 年年有创新, 一届比一届搞得好。在2001年他提出了要开展“四三三五工程”建议, 即:每年收入增长40%, 评出30篇优秀论文, 评出30名先进广告作者, 评出50件广告精品, 以从理论上增强大家的广告意识, 全面提高广告作者的自身素质, 出人才、出精品、出效益。连续九年组织了广告理论研讨会, 使山西报纸广告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出现了一大批导向正、创意新、构图美、设计精、内涵深、印刷好的广告版面, 也促进了广告经济收入从6200万元增长到8.8亿元, 增长了15倍多。2006年10月, 第九届评奖会在《阳泉日报》举行, 梁肇唐带着肺切除、骨折的疼痛主持了评奖会。在评奖总结会上他高兴地说:“通过九届广告作品评奖活动, 极大地促进了报社广告业的发展, 广告作品也由开始的粗、浅层次向艺术性、服务性、品牌化发展, 因此, 受到了客户、读者、领导的欢迎。一定要继续搞下去。”同时, 他还和刘江、赵修身等同志创办了《山西商报》, 填补了山西没有商报的空白。还组织全省各报社退下来的老报人, 两次参观了全省各报的报业新变化、新成就、新面貌。
二、“两员”虽小, 责任重大
梁肇唐做了一辈子新闻出版工作, 离休前又是省新闻出版局的副局长, 可他偏是看重一个没有头衔的报刊通讯员和报纸审读员的工作。在主持“两会”工作期间, 先后担任了多家报刊的通讯员和报纸审读员工作, 他写稿的劲头更大了。他经常跑出版社、期刊社、报社、印刷厂等单位, 和这些单位的领导交谈如何出好书、办好报刊和搞好报业改革的经验, 发现谁家有好经验、好办法、好建议、好设想、就总结成文, 发表在各种报刊上。据粗略的统计, 离休以后, 他先后给《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出版》、《出版参考》、《山西日报》、《太原日报》、《长治日报》、山西电视台、《山西老年》、《经济师》、《新闻采编》、《人事》、《支部建设》等20多家报刊, 写稿1030篇, 约50多万字。1998年他被《中国新闻出版报》聘为特约记者, 年近八旬的老人, 是全国年龄最大的一位, 这位“老新闻”全然不顾自己年逾古稀, 又身患糖尿病、脑梗塞等多种疾病, 走南闯北和年轻记者一起参加记者工作会议, 听取报社领导报告、接受任务。为了完成好任务, 他采取了当主席与做记者结合, 调查研究与采访结合, 编写“通讯”、“信息”与写稿结合的“三个结合”, 这样既做了两个协会工作, 又完成了报社的任务。他自从作了特约记者, 就没有了公休日, 经常是常夜不能寐、有时在半夜三更突然拉着灯, 把一篇报道的观点, 或一个标题记下来, 充实进稿子里, 甚至生病住院时也在病床前写稿。他写的稿子都是在街上打字铺里自己花钱打印的。为争取发稿时间, 他还自费买了一台传真机。从他的发稿登记小本子上看到, 他当特约记者5年共写稿356篇, 平均每年71篇, 其中有6篇报道获了一、二等奖, 大大提高了山西出版业和报业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自从梁肇唐同志担任《山西日报》、《太原日报》、《山西工人报》、《长治日报》、《山西妇女报》等6种报纸审读员后, 每天审读这些报纸又成了这位老人的一项重要工作。“外行看热闹, 内行看门道”。这么多报纸怎能都看得过来?他的安排是饭前、饭后、公休日和晚上, 不仅认真地审读, 还要写成文, 他把审读中发现问题和典型报道, 写成审读报告和文章反馈回省局报刊处, 6年间写了123篇报告, 164500字。如《典型开道、言论引导》、《长治日报深化国企改革系列报道评介》;《引导·鼓劲·促进》, 《太原日报深入扎实宣传报道县级“三讲”》;《全省主要报纸深入宣传“三个代表”的综述》等, 这些报道发表后, 对这些报社鼓舞极大, 有力地促进了报纸质量提高。他高兴地说:“‘二员’虽小, 责任重大”。
梁肇唐是一个有6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他常说:“干部有离休制度, 共产党员不能离休” (见2005年《山西老年》第7期) 。为此, 他在多种岗位上继续为新闻出版事业做贡献。1996年5月, 参加了省委宣传部组织的赴各地市进行新闻出版执行宣传纪律检查工作, 半年时间检查了78个单位。他担任组长, 认真负责, 坚持原则, 写了7篇专题报告, 约25000字, 受到省委宣传部的表扬。
在2005年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教育活动中, 他在每个阶段都学在先, 走在前, 在老干部支部大会上带头做了对照检查, 成为支部里的带头人。他还以《做好岗位工作, 践行“三个代表”》为题, 和处级干部作了文字书面谈心, 并总结出了《要保持先进性, 一定要做到坚持“十性”》:学习上的自觉性, 信念上的坚定性, 宗旨上的牢固性, 政治上的敏锐性, 思想上的开拓性, 工作上的模范性, 廉政上的自律性, 业务上的钻研性, 联系群众上的经常性, 修养上的持久性。局保持先进性领导小组办公室, 向全系统通报表扬了梁肇唐同志, 号召全体党员向他学习。从保持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 他一直坚持写学习心得, 到2007年5月15日, 他共写了《为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叫好》、《如何保持先进性》、《永葆先进性, 努力当模范》等84篇、约42000字的学习体会文章。
关键词:离休;文化养老
一、推进“文化养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文化养老”是提高老干部思想素质、丰富老年生活的重要措施。“文化养老”本质在于通过兼顾统筹方式,在保障物质基础上不断满足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的渴求,实现老同志的全面健康发展,这是以人为本、以老同志所需所盼为依据的集中体现。
要让老同志“乐在学中、乐在动中、寿在其中”。根据调查,目前离休、退休领导干部没有和儿女一起居住,成为空巢老人的占25.3%;白天自己在家,儿女、子孙等都在上班、上学的占74.7%;老伴儿已经去世的占14.1%。另外老干部对新时代的电子产品和娱乐生活不太了解也不太接受,老年生活乏味,可参与的活动单一。因此“文化养老”目的一是让老人摆脱孤寂、提升自我调节的能力;二是在通过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政治修养和道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增进身心健康,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三是鼓励老人贴近社会、促进老年事业蓬勃发展。
(二)“文化养老”是老干部工作全面提升的现实需要。十八大报告中要求我们要“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全面”二字体现在物质、精神双重上,体现在“思想凝聚、待遇保障”和“精神富有、作用发挥”目标共同实现上。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为“文化养老”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在老干部工作中大力推进“文化养老”工程正当其时。充分发挥老干部文化养老阵地作用,实现老干部工作科学发展的新跨越。这是老干部工作新时期新的工作重点,是服务内容的扩展和提升。抓好“文化养老”,对挖掘老年人才资源、发挥老干部作用有重大意义。
二、推进离退休老干部“文化养老”的主要方法与途径
推进“文化养老”,要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开拓实现途径,改进服务方式,保证老年人能够“学有阵地、玩有项目、乐有舞台”。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文化素养。坚持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的首要任务,考虑到离休老干部年龄较大,行动不便,有的路途较远,我们选择购买《红墙记忆》、《毛泽东选集》、《朱镕基讲话实录》等书籍送给他们,书本涉及了国家伟人的重大事件,我国飞速发展的光辉历史,中国财税、金融、国有企业等体制改革,治理通货膨胀等经济社会各领域重大问题,使老干部回忆过去,观看我国发展,展望美好未来。另外,积极组织离休老干部参加“离退休工作30周年、学习贯彻十八大共建小康乐晚年”等征文活动。
对于退休领导干部,在重阳节、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举办茶话会、座谈会等活动,首先是将铁路目前的发展形势和重大事件进行宣传;其次是将铁路和单位的发展变化告知他们,让他们觉得即使退休了,组织还是关心他们,也需要得到他们的关注,而不是退休后就与单位没有关系了,导致感到失落;再次是组织老干部们学习十八大会议精神,学习政治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最后让老干部们畅所欲言、交流情感,可以提出各种相关的问题,大家发言讨论,解剖分析,让老干部们边喝茶边聊天,乐在其中,不断增进感情,增加经验,舒展心情。
(二)转变观念,调节自我,丰富退休生活。调查中发现有些老同志刚退下来时,身心各方面不适应,生活单调,成天闷在家里,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与此相关联的还有一种自卑心理,总觉得自己没什么技能也不爱活动,无论是书法、绘画,还是跳舞、打拳都不行,出门怕别人笑话。老干部退下来都需要有一个转变观念尽快适应新的生活节奏的过程。
一是请出来,尽快转变思想。我们鼓励老同志多多出去参加各类老年活动,并告诉他们要相信自己,只要抱着一颗平常心,就会有自己的天地。有一技之长的,可以直接参加这些技能的活动中;暂时没有特长的,可以打牌、下棋、聊天,或者慢慢学习,要乐中学,学中玩。互相切磋就能生学问,长见识,凑在一起就是一部大百科,关键的是要敢于走出家门,心态积极、热心参与各项社会活动。
二是宣传经验,提高兴趣。有的退休老同志一直有着自己的爱好,了解到其中有一位旅游、摄影爱好者,全国各地出去旅游、拍照,国内玩的差不多了去国外玩,摄影的技术也是日益增长。因此安排把他请来,分享自己的经验、乐趣给其他的老同志,并把他照的照片展示出来,一起感受其他地方事物的新鲜与美好,鼓励老同志要多出去走走,接近大自然,看一看其他地方不同的文化习俗。还有书法爱好者,把喜欢书法的老同志聚在一起,有的身体不太好的,我们也鼓励参加,因为身体状况不方便参加其他活动,练习毛笔字可以修身养性,磨练一个人的耐性,我们请书法好的老同志讲课,从初学入门知识讲起,然后督促老同志回家多多练习,培养兴趣。
(三)多种方式相结合,增强离休老同志生活乐趣与温暖。要建立符合离休人员特点的娱乐方式。离休老同志年龄普遍偏高,大多数身体不太好,针对离休老干部高年龄、高发病、行动不便和居住分散的特点,注意方法的灵活性。
一是增强沟通交流,多种方法传递信息。对于老干部行动不便,大多数时间都是自己一个人在家,或者有的老伴也已经去世这种情况。首先加强与老干部电话联系沟通,传达各类信息,不让他们觉得孤单寂寞,跟他们说说最近又有什么新闻,单位有什么变化;其次通过儿女,网络传达信息。其中有一位离休老干部,身体较好,爱好广泛,出国旅游经常收集各国不同的植物,夹在书里制作成漂亮的标本,还有各地的贝壳等等,放在一起对比它们的不同,这位老同志还照着国外的画册,画了很多漂亮、有特色、有韵味的花,自己研究折纸,叠出了各种不同的飞机、坦克、花篮、小动物等等。我们到她家参观了这些作品,并拍下很多照片,把照片整理后,通过网络传给老同志的儿女们,让他们在家下载给老同志们看,共同分享其中的乐趣;再次激励老干部们多读书、看报,与其他老干部多沟通交流,掌握新信息,与时俱进,每年从老干部中评选出一位信息传递能手,并给予奖励。
二是看望慰问,深切关怀,节日送礼品,温暖送心间。每年元旦春节前后,组织对老干部进行走访慰问,领导亲自带队,与党支部人员成立慰问小组,分地分批,克服点多线长困难,将慰问品送到每位离休老干部家中,领导亲切的与老干部进行谈话问候,询问老干部的生活状况,是否有什么困难,将温暖与亲情送到老干部心里,让老干部感觉到组织的关怀,体会到除了物质的给予还有精神上的欣慰;每年重阳节购买健走杖、收音机、足浴盆等实用礼品送给老干部,给他们的生活增添乐趣。每一位离休老同志都曾经为国家做出贡献,为组织奉献几十年,现在他们离休了,要让他们感觉到国家的关心,组织的关心,同志们的关心,让他们通过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安度晚年。
三、为推进离退休老干部“文化养老”工作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离退休工作者是“文化养老”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需要有高度事业心、责任感、乐于学习、甘于奉献、工作仔细以及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为此,我们需要不断加强政治业务的学习,还要看一些《老年心理学》、《老年营养学》等书籍了解相关知识,并通过与有各个特长的老干部聊天学习,掌握一些书法、绘画、摄影、花卉栽培等专业知识,便于与老干部沟通交流,增进情感,从而帮助其他老干部培养“文化养老”兴趣,陶冶情操,让老干部在轻松愉悦的生活中不断使精神生活得到升华。另外,还要经常认真查找管理与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广泛征求离退休老干部们的意见和建议,切实抓好整改落实,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坚持带着“亲情、友情、激情”做好服务工作,完善服务内容,细化服务措施。“文化养老”工作要树立新理念,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处入手,不断提升离退休工作服务的内涵。
听周围的人说,老人是老八路,曾经参加了好多著名战役,带着对老人战斗经历的好奇,我和老那一世小说网 http://人家坐在了一起,老人的革命经历也随之像一幕幕电影画面在我眼前展开。
1938年3月的**沧州。冬雪还未消融,光凭凭的树枝与不时传来的黑老鸦叫声,让整个村庄显得甚是肃穆凄凉,此时,一个衣裳褴褛,面黄肌瘦的小男孩正踽踽独行。他叫**,父母姊妹都被日本鬼子烧死了,只剩下他一个人靠乞讨过活。听人说附近有游击队,那是穷人的队伍,就一路找过来。可当他找到游击队提出要当兵时,指导员却不要他,他年龄太小了,只有十三岁,加上长期营养不良,看起来也只有十岁左右的样子。但他却不肯就这样算了,他软磨硬泡、死缠烂打,一边痛诉自己的悲惨遭遇一边做着当兵后的保证。指导员心软了,留下他并让他跟着自己,当了一名小勤务兵,干些扫地跑腿送报的活儿。
峰火连天的日子虽然苦难,却挡不住少年成长的脚步。十九岁的他长得高大结实,一身灰布军装干净整洁,作为一名保护129师副师长徐向前安全的警卫班战士,他为首长牵过马、送过信,在炮火纷飞、枪林弹雨中已由一名小八路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八路军战士。
1948年5月25日,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他所在的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被分到爆破组,组长就是董存瑞。当时他们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座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这时,董存瑞挺身而出,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时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毅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碉堡被炸毁,董存瑞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而他也在冲锋中被炮弹击中臀部,滚落到一条沟渠里动弹不得,同班的其它11名战友在这次战斗中全部壮烈牺牲,只有他重伤后被救回。
1948年秋天,他从医院出来不久,解放太原的战役打响了。作为**省会的太原,是华北战略要地,地势复杂,易守难攻,国民党军太原绥靖公署主任阎锡山所部10万余人据守该城。城内外筑有各式堡垒、壕沟、暗道,形成相互配合、互为犄角,多层次、大纵深的防御体系。城东之牛驼寨、小窑头、淖马、山头,城东北之卧虎山,城东南之双塔寺等要点均筑有永久性工事。他参加的战役即攻打牛驼寨战役。牛驼寨作为最重要的据点之一,国民党派重兵把守,凭借险要地势,架着四重机枪向解放军扫射,并施放毒气弹、燃烧弹。**作为轻机枪班长,带领战士们向敌人发起猛烈攻击,子弹在耳边呼啸,炮火猛烈轰炸,硝烟弥漫枪林弹雨中我们的战士一个个倒下,前面的扑倒了,后面的冲上来……经过解放军连续浴血奋战,最后终于攻占了牛驼寨等4个据点,紧缩了对城垣的包围,为解放太原铺平了道路。
老人说他还参加过淮海战役,参加过保卫延安等解放战争,我问他你见过毛主席吗?他说见过,我问他你见过周总理吗?他呵呵笑道:见过。他指着电视里《保卫延安》的画面告诉我:一模一样,就是人是假的。我吓一跳,怎么人是假的?转而一想,才知道老人是说里面的人物是演员扮演的。
1952年他退伍转业,先在**大同参加工作,后来又跟着**电建来到**电厂参加建设,最后调入**电厂,一直工作到离休。现在老人与老伴一起安渡晚年,两人虽年近九旬,但在相濡以沫中过得很祥和。老人最爱看战斗片,每次看的时候,他都会沉浸其中,陷入深深的回忆中……
---记、、集团公司离休干部、、现年89岁的公司离休干部、共产党员、、,人虽老,却精神不老,堪称青山不老松。
2014年,他当选为首届“最美、、人”称号,他先后评为省“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关心下一代有突出贡献先进个人”和“十佳”志愿者。
学到老
他对幸福的理解是:“终身学习、惜时如金、老有所为”。他终身追求学习梦,坚持老年大学学习20载不厌。1980年他刚办理离休,曾经失落一阵子,但他很快锁定自己的人生目标,报名上了老年大学。他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白天上课,晚上还读书、吟诗词、写笔记、搞创作。夏季,汗水浸满全身,他用毛巾擦一擦,继续学习;冬季,他把自己关在屋里学习,一坐就是好几个钟头。冻了,他站起身跺跺脚、搓搓手,接着学。
30多年来,他坚持学习、笔耕从不间断,并写下了100多本读书笔记,房间里摆满着他发表过的文章、报刊剪辑、获奖证书。他坚持创作各类诗歌、散文100多篇,在全国、省市及武钢各类报刊发表20多篇。他写的“两读大学”被《中华老年诗文优秀作品选集》采用;“初读<新民主义论>”获武汉市老干部“多彩晚霞”系列活动征文金奖;“离休干部三部曲”先后在老年文汇报、长江日报、工人报
采用发表;“老年人应当自得其乐”在《钢铁文化》上刊载,并在市老干演讲赛中获奖。
捐到老
他家虽不富裕,生活节俭朴素,但见人经济困难就帮,捐款捐物30多年不断。据不完全统计,捐款捐物价值10多万元,其中棉被、衣物60多件。一次,他从老伴念叨中得知街道社区在组织捐物捐款,就直奔社区当场捐出600元和一件棉衣。
他多次表示“只要我还活一天,捐献就不会停止”。在社区和公司的记录薄上不难看到这样一组数据:卢山震灾,他捐款1000元;长江特大洪灾,他捐款2000元,并被武汉市授予抗洪先进个人;印度洋海啸,他捐款1000元;汶川大地震,他捐款2000元,并交纳特殊党费2000元;贫困大学生、、同学是公司离休党支部帮扶对象,他经常电话询问学习和家庭情况,捐助1100元。2011年元月2日晚,中央台“星光大道”节目主持人说有个地方有对双胞胎患脑瘫住院手术,但家境贫寒,希望观众献爱心。这一消息令他彻夜难眠,第二天一早就向中央台寄去5000元。区桃花村残疾姑娘、、、小孩、、、、烧伤9岁女童、、、职工、、的女儿患病,,他先后捐款达数万元。
他还把爱心传递给下一代,他和公司青年志愿者共同帮助过的残疾姑娘、、已长大成人,他仍然没有停止探望和帮助,并将自己在《人民日报》征文所得200元稿酬揣在身上,捎带上自家的一壶油、10斤米。当他得知烧伤女童能够上学后,他又送去500元,及学习和生活用品。他坚持为弱势群体捐资助学、扶贫帮困,到底捐了多少款,他自己都记不清,被社区和公司称为“老捐赠”。
他作为公司关工委秘书长和关工委成员,更关心青少年政治上的成长。他和公司青年职工结成对子“传帮带”。有一位青年,技校毕业后,分配到该公司当一名工人,既脏又累无技术,一心想调动工作。他与该同志结成对子后,和其他关工委成员多次找他谈心,用自己实际行动感化他,使他制定目标并踏实工作,终成为“全国十佳杰出青年志愿者”。他还向全体老同志发表一封公开信,倡导关心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希望老同志与青年职工互订协议教育后代,从我做起,“你不进麻将室,我不进网吧”,共建和谐社会。
扫到老
他坚持扫门栋30多年不歇,而且扫出了美丽的人生。他先后搬过两次家,但是为门栋服务的热情没有变。他的身体其实并不好,腿脚也不是很利索,每天药不离身。他瓜不动楼梯,从8楼搬到了2楼。他每天都要把门栋口到二楼的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门栋口一楼到二楼的楼梯地面上只要有树叶、纸屑等,他就用手捡,扫帚扫。几年前的一个冬季,一场大雪使门栋前堆起一尺多深积雪。他踏雪到市场买回一把铁锹,边铲边扫,把门栋搞得干干净净。一年四季,他只要看到楼道有树叶、约屑等,他就拿起扫帚清扫,用手捡地面上的烟头或者白色垃圾。
他要求入党37年不懈。他今年当选了“最美、、人”后,前进的脚步并没有停止。他说:“我这个党员合不合格,群众说了才算!”在今年武钢“学雷锋一条街”上,他踊跃参加,为社会传递正能量。每
年捐赠1000元帮助钢城十九小的打工子弟,在生活上资助、在思想上关心、在精神上支持,帮助贫困学子。
XXX同志有着长期的农村工作经验,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深知农民的疾苦,多年来它结合自己承担的科技工作职责始终坚持为农村服务。自担任脱贫攻坚帮扶干部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脱贫攻坚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和各项重大举措,不断强化帮扶意识,健全工作机制,拓宽帮扶思路,落实帮扶项目,解决贫困户的实际困难,为使贫困户尽快脱贫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深入调查研究,谋划脱贫攻坚工作思路
为了准确把握目前贫困户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的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他和帮扶队长经常深入所帮扶的贫困户宝东镇太和村那洪财家中,进行认真细致的调研摸底,通过走访入户,掌握第一手资料。对贫困户家中基本情况、思想动态、生活状况、及脱贫愿望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在他和帮扶队长良好的工作作风,务实的工作态度的带动和感染下,市科技局的全体帮扶干部,动真情、动真格、真扶贫、扶真贫,真抓实干、埋头苦干,落实了帮扶责任制,制定了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和计划,为全局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多措并举,确保脱贫攻坚工作稳步推进
(一)积极宣传党的脱贫攻坚扶持政策。
为了使贫困户那洪财了解更多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根据致贫原因,反复宣传基本医疗、金融、社会保障等扶贫政策,针对其家庭实际情况,重点宣传基本医疗政策,使其明白健康扶贫就医须知及流程,即:“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贫困人口住院就医报销比例较普通居民高出5%”等,使其充分体会到党扶贫政策优越性,确保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
(二)深入基层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
一有闲暇时间,他总是和帮扶队长深入到贫困户家中,依靠娴熟的表达能力和平易近人的亲和力,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分析致贫原因,研究帮扶措施,制定帮扶方案,并建立了结对联系卡。每每在入户走访交流中就和贫困户打成了一片。根据贫困户那洪财家中人多地少,妻子患有精神疾病,发展家禽养殖有困难,家中没有一人掌握一技之长,加之那洪财年龄偏大,用人单位难找,外出打工很困难,家庭经济收入单一的实际情况,积极与帮扶队长共同商定帮扶措施,经多次与市交通局沟通,帮助联系做公路保洁工,月收入1800元。同时又帮助那洪财儿子联系到汽车维修公司做修理工,并推荐其参加市里举办的无人机驾驶员培训班。(三)开展扶志教育和送温暖等活动。
俗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对于贫困户来说,他们的心理很脆弱,尤其对于那些因病、因残致贫的贫困户来说,他们的心理防线就更脆弱,有些甚至于接近崩溃的边缘。XXX同志知道要树立贫困户重新富起来的信心,必须从思想上武装的他们头脑,从精神上送去安慰。一是为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XXX同志注重加强对贫困户的扶志教育,广泛宣传致富典型,通过开展“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精准扶贫不是养懒人”的培训教育,不断增强贫困户那洪财的致富信心,引导其转变“等靠要”思想,鼓励其增强信心,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内生动力。使其真正懂得,要想尽快摆脱贫困局面,只有在政府扶贫政策帮扶下,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辛勤汗水和不懈的奋斗,才能尽快摆脱贫困,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日子过得一年更比一年好。二是XXX同志配合帮扶队长组织局机关干部开展了冬季送温暖、节日慰问和经常性走访等活动,还组织干部职工开展了践行“精准扶贫”冬季送温暖活动,为太和村那洪财家捐衣物,送去温暖和关怀。三是坚持以情动人。他坚持把贫困户当亲人,经常深入贫困户家中,访贫问苦、问寒问暖,交心谈心同时,帮助贫困户干农活,针对贫困户家属患有精神疾病,耐心了解病情发展情况,帮助联系治疗医生和药物,使贫困户那洪财非常感动。
三、心系贫困户,做贫困户的贴心人
XXX同志对自己各方面要求严格,处处以党员的标准对照、检查、规范自己的行为。作为一名脱贫攻坚工作的帮扶队员,他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心系贫困户的生活冷暖,想贫困户之所想,急贫困户之所急,努力争做贫困户的贴心人。为了做好扶贫攻坚工作,他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认真填报“一册四帐、五卡”等扶贫档案材料,并耐心细致的指导单位其他帮扶工作队的扶贫档案材料的填写工作。无论工作多苦、多累,都想方设法去完成,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从无怨言。在他努力下,市科技局脱贫攻坚工作,各种材料规范齐全,包扶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使贫困户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原四川达州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林森先进事迹报道后,城头镇组织了全体党员专题学习讨论。作为组工干部,学习李林森先进事迹,在创先争优中,要做到“四心”。
一是忠心。病魔面前,他隐瞒病情,全身心投入到组织工作中来,自觉践行党的宗旨,自觉维护部门荣誉,不做有损组工干部形象的事,用生命诠释忠诚。作为组工干部,我们要做到忠于党,忠于人民,时刻坚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把为人民服务落实到行动中去,在创先争优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引导和表率作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
二是爱心。“党的干部,要时刻关注群众的冷暖。”“爱民者民爱!”李部长就是这么做的。他不惜欠债,全力资助留守儿童、困难群众;临别之际,念念不忘的是百姓的疾苦;临别遗言,留下的全是对百姓的惦念。作为组工干部,我们要始终牢记党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崇高宗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爱心凝聚民心,以民心夯实党心,树立起先进的光辉旗帜。
三是细心。一篇普通的稿件,不下于10遍的反复修改,是很难在他那里通过的,许多干部有什么长处,什么缺点,李部长了如指掌。这不仅仅是对工作的细心,更多的是对工作的卓越要求。作为组工干部,我们要学习他严谨细致,求真务实的工作作
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精益求精,敢为人先,不断提升新时期组织工作水平。
四是放心。李部长始终坚守清正廉洁底线,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他忘我工作、奋斗不止的崇高精神,从服务大局、服务人民出发,乐于吃苦、甘于吃亏、甘为人梯,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作为组工干部,我们要树立正确“工作观”,率先垂范,敢为天下人不敢为之为,甘吃天下人不愿吃之苦,维护好自身形象,才能成为一名组织信任、群众满意的组工干部。
金志荣,男,江苏吴江人,1970年6月13日生,1990年7月由江苏省人民警察学校治安专业毕业入伍转现役,199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函授本科学历,2006年11月转业回地方工作,现任吴江市公安局桃源派出所所长,正科级,三级警督。
金志荣同志无论在现役还是转业地方投身公安工作,始终能坚持共产党员的标准和修养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无论在什么岗位,从事何种工种,该同志都能做到服从组织安排,听从领导指挥,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在部队,他任干部(组织)干事时,当其他单位的《干部任免(晋衔)报告表》还是手写的时候,他第一个采用微机打印;所在单位被总队党委确定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试点单位”并取得成功;在担任第一任机要科副科长负责全站机要和档案工作时,仅用1年时间,创建成功“一级机要室”和“一级档案室”;担任情报调研科副教导员期间,根据站领导安排与公安刑侦部门共同负责侦破“1999.12.10”组织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团伙案,取得圆满成功;担任后勤处长期间,科学管理财务,全力搞好保障,单位被总队评为“正规化建设先进单位”;担任副参谋长、综合办主任期间,单位连年被总队评为“信息工作先进单位”;担任边防检查站副站长期间,全力配合主官抓好队伍建设和业务工作,为开放码头及涉外单位提供真诚、高效服务,赢得驻地党委政府高度肯定,被江苏省口岸办公室评为“2004年度口岸工作先进个人”,先后荣立三等功3次,并在入现役后的第13个年头就被提拔为后勤处长(副团),在当时的江苏边防是最年轻的团职干部。
2006年转业回地方后,他始终做到退役不“褪色”,继续发扬部队养成的“勇于创新,锐意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一方面,及时调整心态,抓紧点滴时间学习法律及公安业务,并以一名“小学生”的姿态向民警和其他所领导学习派出所工作方法;另一方面,切实摆正位置,坚决按照所长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主动搞好班子团结,认真履行好教导员职责,围绕公安机关“维护稳定”、“服务经济”、“保民平安”等中心工作,坚持重“言传”更重“身教”地深入有效开展各项思想政治工作,单位面貌、队伍士气因此得到全面提升,保证了奥运安保、抗震救灾、平安创建和执法规范化建设、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及公安信息化建设等任务得到圆满完成和有力推进。2007年以来,桃源地区“八类”案件发案率居全吴江市最低、破案率最高;业务条线考核、执法质量考评连续两年名列全市前列;全所民警无违法违纪行为;班子成员在历年公务员年度考核中全部称职以上。桃源派出所分别被苏州市公安局评为“2007年度消防执法先进派出所”,被苏州市委、市政府评为“2008年度苏州市政法系统先进集体”,被吴江市局确定为“2009年度执法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历年被桃源镇党委、政府评为“服务经济建设先进部门”;2009年2月10日,苏州市局“二级派出所创建评审组”来所考评时,对该所的所容所貌和队伍的精神面貌以及工作实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在省厅给定名额有限的情况下,苏州市局党委特例为该所增报了一个名额。
桃源是吴江市最南端的一个乡镇,离家有1小时左右的车程,在全市派出所领导班子调整的过程中,金志荣同志向组织主动请缨,要求到最偏远、最艰苦的单位任职。他到桃源派出所任职以来,始终做到身先士卒、亲历亲为,敢于叫响“看我的”、“跟我上”,坚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实际行动带动民警、感染民警、激励民警。平时,他不仅每周5个工作日平均回家不到1次,并且大部分双休日都在所里与值班民警一起处警、一起办案,而且,在所里的每一天都要到深夜才休息,他的以所为家、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形象赢得了全所上下、上级机关和桃源镇党委政府领导的一致肯定。
“自古忠孝两难全”,在奥运安保预案启动之时,正值他母亲继年初实施胆囊摘除手术后又要实施阑尾摘除手术,又遇87岁的祖母去世,面对“忠”与“孝”的两难选择,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前者,因为他深知“平安奥运”对于“百年圆梦”的中国具有何等的重要意义,对于每一名人民警察具有何等的重大责任,更何况自己是派出所的主官之一,于是,他带着歉意和内疚向父母、哥哥和爱人说明了情况,而在单位却只字未提,依然精神饱满地按照“管住人,看住物,守住重点目标”的预定方案,与其他所领导一道组织和带领民警对直接关系奥运安全的重点人、重点物、重点处所进行全面排查和管控,做到危险品出入登记率100%,旅客入住登记率100%,外来务工人员登记率100%,辖区工作对象、重点人员和精神病人管控率100%以及征地拆迁等涉众型纠纷苗头掌控率100%。同时,与其他民警一样值守盘查、一样巡逻处警,并适时组织采写民警的突出事迹,以身边典型激励身边人的形式,搞好“战时”思想鼓动工作,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激发了干劲,从而,有力地保证了奥运安保任务的圆满完成。而整个奥运安保期间,他硬是没有完整地休息过一天。
“稳定压倒一切”,对于一个由解决温饱到实现小康再到全面实现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来说,不能不说意义重大而深远。人民安居乐业离不开稳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依仗稳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更需要稳定。而维护一方稳定则是派出所的法定职责,作为派出所主官之一的金志荣同志则更清楚肩负的使命,因此,在协助政府部门处置因企业倒闭引发的千人以上规模群体性事件1起,因劳资纠纷、债务纠纷引发的30人以上群体性事件7起和因非正常死亡引发的纠纷9起的过程中,都能做到亲临一线,靠前指挥,与广大民警一起做好秩序维护和现场劝解工作,并将现场情况及群众呼声在第一时间向事件处置总指挥部报告,切实发挥指挥员、战斗员、信息员和桥梁纽带作用,在有效平息事态,妥善解决问题的同时,均取得了无反复、无投诉、无上访的政治和社会效果。然而,在处置事件现场被情绪激动的群众围攻、谩骂是常事,有几次他的衣服钮扣被拉脱、手背被抓破,尽管如此,他始终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以理性、平和的心态豁然处之,并仍然从维护当事群众的合法权益出发,适时做好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工作,在事件得到圆满处置后,那些曾经围攻、谩骂、拉扯过他的群众都会向他投来歉意并友善的目光。金志荣同志用他忍耐、宽容和亲民、爱民的新时期人民警察形象积累着警民和谐关系的点点滴滴。
近日,通过集体、自主学习史夫俊同志的先进事迹后,我认为他身上所展现的信仰坚定、担当无畏、为民服务、较真负责等品质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和榜样,尤其对于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一名干部来说,这些素质、品质是我们应当追求和践行的。
首先,纪检监察是个众人关注的岗位,纪检监察干部必须以维护党纪、政纪为天职,要像史夫俊那样以宽广朴实的胸怀、认真负责的思想、求真务实的作风、服从大局的意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高标准、严要求,切实履行好纪检监察干部的职责,教育处理好违纪者,保护好被冤枉的领导干部,事事起到表率作用,起好带头作用。
其次,要学习史夫俊的爱岗敬业。从内心深处热爱所从事的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忠于职守,勤奋工作。细节决定成败,每一项工作都要从细节做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精益求精。
孙应德,现年71岁,中共党员,退休老干部,1953年参加工作,1990年3月退休于县政协,曾担任过元谋县委副书记、政协主席等领导职务。退休后,孙老“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仍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乐于奉献的精神,致力于建昌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在镇关工委健全组织机构、壮大工作队伍、抓好督促检查等工作中做出了显著成绩。
一、勤于学习,深入调研
学习可以使人保持年轻。孙老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以后,并没有因此停止和放松学习,而是树立主动学、终身学的理念,始终坚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坚持老干部学习制度,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来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等,密切关注镇党委政府作出的重大工作决策和部署,时常把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担任镇关工委副主任以后,他尤其注意有关关心下一代方面知识的学习,经常到镇关工委办公查看室学xxx省、市、镇关工委的重要文件和会议精神,认真阅读,写读书笔记。另外,孙老还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学风,加强工作调研,他经常深入学校、基层,深入到家长和青少年中间,全面了解全镇青少年的思想状况、生活和学习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并主动与教育、妇联、共青团等相关部门人员座谈,共同探讨有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新问题,不断积累和总结新形势下开展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举措和新办法。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深入地调研,进一步增强了他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有效开展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二、甘于奉献,务实工作
孙老年事已高,本该在家颐养天年,享受儿孙绕膝之福。2005年镇关工委成立,镇党委领导邀请孙老担任镇关工委副主任之职,孙老本着对党的事业的热爱和对下一代成长的关爱之情,欣然接受这一重任,积极发挥好余热,全身心投入到镇关工委各项工作中去。一是积极争取支持,健全关工委机构。镇关工委成立之初,一直存在着组织机构不健全、人财物不到位等困难,导致关心下一代各项工作很难顺利开展。孙老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积极同关工委其他几位老同志向镇党委政府汇报情况,争取支持,在有关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镇关工委组织机构进一步健全,办公设备、工作经费得到保障,为全面开展好关工委工作打下了较好的物质基础。二是积极动员老同志,壮大关工队伍。按照上级关工委的要求,要建一支以“五老”为主体、人数较多、覆盖面较广的一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队伍。但关工委成立后,许多离退休老同志由于不了解关心下一代工作或其他原因,没有或不愿意加入关工队伍,造成“老人才”队伍的闲置和浪费,形成关工委队伍中在职人员多、老同志少、力量薄弱的状况。针对这种状况,孙老充分利用人缘好、威望高、善交际的优势,走街串巷,主动上门,与离退休老同志交心谈心,宣传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深入分析老同志做好此项工作的“五大优势”,鼓励并动员“五老”按照“就近就地、发挥特长、量力而行”的原则,当好“十大员”。对部分思想上有顾虑,未加入到关工队伍行列的老同志,孙老以“三顾茅庐”的精神积极做好思想动员工作,在孙老等老同志的极力邀请和感动下,有大批老同志纷纷加入各级关工委组织,进一步壮大了关工队伍。三是不辞辛劳、深入基层检查调研工作。为了深入了解全镇各级各部门关工委(小组)工作开展情况,督促检查镇关工委安排布置的工作任务,镇关工委以“走出去”的工作方式深入镇直属部门、村(社区)、学校等地检查调研关心下一代工作。今年10月下旬,镇关工委组织人员到全镇30个村(居)传达上级关工委关心下一代工作现场会会议精神,并检查一年来的工作。当时天阴下雨等情况,请孙老在家休息,但孙老说:“机会难得,自己身体还撑得住”,执意参与此次检查工作,最后检查组同意了孙老的请求。孙老与关工委其它4位同
志一道连续5天共到30个村(居)传达会议精神、检查工作,并与村(居)班子、村(居)关工委成员座谈,在听取村(居)关工工作汇报后,孙老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对各村(居)关工委下步工作讲了指导意见,并对各村(居)经济社会发展谈了自己的意见建议。每到一处,孙老都要求节俭接待,尽量不给村(居)增添麻烦和负担,深受当地干部群众的敬重和爱戴。
孙老放眼未来,情系下一代,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默默地奉献着力量,以夕阳之躯托起祖国的朝阳,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三个代表”,时时影响激励着周围的人。
濮阳市特殊教育学校
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事迹
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事关我们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败的高度。几年来,我校在上级关工委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校党政领导的重视指导下,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老同志的群体政治教育和教学的优势,紧紧围绕学校中心任务,抓住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旋律,积极探索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狠抓工作落实,各项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制度完善,措施得力
我们充分认识到,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教育培养好下一代是关系到党的前途、国家的未来、民族兴衰的大事;认识到组织老同志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使老同志有所作为,发挥余热,也是政治上对老同志最大的信任和关怀。从而不断增强做好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责任意识,通
过重视抓好自身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努力提高关工委工作水平。
学校党支部、校委会高度重视,切实加强了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多次召开党政联席会议研究部署关心下一代工作,并建立充实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员,主任由学校支部书记、校长陈鸿鸣担任、副主任由闫长勤、李文艳担任,委员包括校内外离退休老干部、离退休教师和学校处室主任,政教处王相菊、刘张利兼任办公室正副主任,由老同志主持日常工作,从而形成一个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负责办理学校关工委日常事务。并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解决了关工委开展各项活动所需经费,做到了人员、经费、场地“三落实”,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根据学校的实际,校关工委设立了心理咨询、家庭教育、党课教育、传统教育、教育教学视导等五个工作小组对学校工作进行督导与检查,以老同志为主体,充分发挥老同志的作用。,同时争取到学校党政领导的重视支持和有关科室的密切配合,保证把工作落实到位。
我们还建立健全一系列工作制度,使学校关工委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学校关工委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有表彰,活动有记录。
我们坚持关工委例会,传达上级关工委指示精神,学习文件,交流工作计划,分析研究问题,汇报工作情况,研讨工作新途径,总结经验,评选关工委工作先进个人,坚持走访制度,对于高龄、重病、特困和孤寡老人,形成相应的探访慰问制度。每年春节前夕,学校领导和关工委同志组成慰问小组,慰问老同志、离退休教师、病重的教师。几年来,我们拜访慰问的教师多达几百人次,我们还连续四年组织学生在教师节、敬老节或春节期间到每一位离退休老师家中慰问,并且送上鲜花,这一活动受到离退休老师的热烈欢迎。
几年来,由于我们充分依靠学校党总支的领导,在职与退休教师形成合力,工作不断由被动变为主动,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二、积极探索,搭台让离退休老教师参与培养青年教师,为学校创造教育整体改革提供帮助
为适应教育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充分调动老同志积极性,发挥老同志特长,使关心下一代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关工委根据实际,组成一支精干的队伍,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各项专门活动,以此为载体,组织离退休教职工广泛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实现整体推进。
为充分发挥离退休教师对青年教师“传帮带”的作用,校关工委根据离退休教师和学校的实际,不断拓宽离退休教师培养青年教师的渠道。
一是组织离退休教师从政治上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学校关工委领导,尤其夏智标同志,特别重视引导青年教师向党组织靠拢,经常找个别青年教师交流思想,鼓励他们端正入党动机,争取入党。他们多次参加各党支部发展新党员讨论大会,对到会的党员和青年积极分子提出了殷切的期望,使到场的党内外青年教师深受教育。
二是组织离退休教师从师德、教学业务、管理等方面培养青年教师,参与学校创造教育整体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了帮助刚走出校门的新教师尽快适应学校的工作,学校组织离退休教师与新教师订立传帮带合同。每学期分别召开一至两次青年教师座谈会和离退休教师反馈会,重视传帮带活动的过程管理,抓好检查工作,并进行学期总结,评选出传帮带工作先进个人。几年来,这一项工作在不断地扩展和延伸,传帮带对象由刚走出校门的新教师,扩大到从教不到三年的新教师、从聋初中升上聋职高任教不到三年的教师以及后备干部,并且已经形成规范化,制度化。在这个基础上,2005年12月,我们举行了全校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对青年教师的业务提高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青年教师纷纷展示了自己的才华。近几年,几位老教师还分别对职高年级和初中年级段做了认真、全面、深入的视导检查,他们深入课堂,听课100多节,与教师、学生个别谈心、交换意见60多人次,并及时向校领导反馈,为校领导抓聋职高毕业班工作提供了帮助。连继五年聋生高考取得好成绩,凝聚着老教师的心血。
三、开拓创新,积极让离退休老教师参与学校德育工作,为培养“四有”新人贡献力量
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学校关工委加强学习,统一认识,进一步增强搞好学生德育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突出爱国主义这一主旋律,积极参与组织开展适合青少年特点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在青少年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1)参与实施革命传统教育。请学校离退休干部、老革命工作者等同志为学生上革命传统课,特别是在初中年级学生讲烈士生前事迹,爱国主义乡土教材;请李文艳老师给初中学生上团课,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坚持五年;近三年来,每年请市教育工会、关工委同志为职高学生上党课,讲《怎样对待入党》;通过报告、讲座、家访等方式,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情感,使学生深受启迪,同时也促使后进生不断战胜自我,克服缺点,健康成长。
(2)参与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校心理咨询室自2002年开始,坚持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开放,接受学生咨询,学校关工委邀请退休的孙爱兰老师,对学生进行个别咨询或小团体辅导。2003年校心理教育中心成立后,坚持以全体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为重点,以预防为主要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关工委的关心帮助下,开展群体性、普及性心理教育和面向部分学生的心理辅导。2004年分别对聋初中部,聋高中部男生进行大型和小团体辅导。还用16PF量表对全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筛出心理健康有偏差的学生名单,为全校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开展网上咨询,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参与家、校、社三结合教育。学校关工委重视搞好家校协调,参与协调小组会议,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为家长提供科学的教育方法。如多次请来了本校退休教师孙爱兰同志、市关工委、市教育工会同志,为家长作“如何教育好子女”的报告;王相菊老师还组织讲师团,对青年教师进行师德教育。有5位离退休老师与问题学生开展“结对子”活动,深入社区做家长、学生的思想工作。
我们还满腔热情,资助贫困生,有几位老教师表现尤其突出。王相菊老师分管助教助学,她牵头组织,赞助了大量贫困生;张慧芬、王桂金、薛爱香等老师,长期资助本校或外校贫困生,她们当中,有的本身并非十分宽裕,如薛爱香老师,丈夫已经下岗,女儿读大学,儿子读高中,但她仍坚持为两位贫困生提供赞助,实在让人感动。被资助的两位贫困生全部考上了高等院校。
近年来,我校关心下一代工作从实际出发, 积极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始终充满活力。我们根据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拓宽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域,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各项活动,大大地丰富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内容,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促使关心下一代工作不断上新台阶。
由于离退休教师的广泛参与,有力地加强了学校的德育工作,2004年学校被教育局评为“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离退休教师传帮带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对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许多青年教师获得各级优质课教师称号。仅2005年就有五位青年教师分别获得省、市优质课教师称号;许多青年教师在创造教育实践中取得可喜成绩。在关工委配合教育培养下,有多名青年教师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仅2005年就有三位年青教师入党。
【离休干部同志的先进事迹】推荐阅读:
在全县离休老干部座谈会上的主持词09-07
党员干部学习文建明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0-15
同志在全县领导干部会议上的讲话06-05
基层村干部的先进事迹07-21
援藏干部先进事迹07-28
密码干部先进事迹10-24
学生干部先进事迹11-19
组工干部先进事迹材料06-01
团干部先进事迹10-26
基层党员干部先进事迹材料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