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状况(精选11篇)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我们是经管院12级经济学专业的女生,我们正在进行一项有关于大学生消费情况方面的调查,目的是了解大家在消费上的情况,希望能在学校消费上有所帮助。您的回答无所谓对错,只要真实反映了您的情况和看法就达到了此次调查的目的,希望您能积极参与,我们对您的回答是完全保密的,调查要耽搁您一些时间,请您谅解。谢谢您的支持与合作!
1.您来自?()
A.城市B.乡镇C.农村
2.您的家庭月收入大约是()?
A.2000-4000B.4000-6000C.6000-8000D.8000以上
3.您每个月的生活费大约是多少?
A.700-1000B.1000-1500C.1500-2000D.2000以上
4.您的生活费主要来源于()?
A.全部来自于家庭B.大部分来自于家庭,自己打工占少部分
C.小部分来自于家庭,自己打工占大部分D.几乎全部靠打工或奖学金
5.您觉得您的每月生活费()
A.有富余B.刚好用完C.不够用
6.您每月的生活费主要用于?_____________
A.基本饮食B.零食小吃C.休闲娱乐D.学习辅导E.话费网费 F.请客送礼G.生活用品H.衣帽鞋包
7.您如何记账?()
A.每天详细记录B.隔三差五记以下C.不记账
8.您每月的手机话费和电脑上网费用大约是多少()
A.50元以下B.50-100元C.100以上
9.您每月用于饮食方面的费用大约是?()
A.400元以下B.400-600元C.600-800元D.800元以上
10.您平均每月用于购买学习资料或报考试培训班的费用大约是?()
A.无B.50元以下C.50-100元D.100以上
11.你每月花费在旅游、电影等休闲娱乐方面的费用大约是?()
A.100元以下B.100-200元C.200-400元D.400元以上
12.您在购买东西时首先会考虑的是商品的?()
A.价格B.品牌C.质量D.实用性
13.您攒钱的情况是?()
A.每月固定攒一部分钱B.花剩下的钱会攒起来,没有剩的就不攒钱了
C.不攒钱
14.您每月请客吃饭或送礼的费用大约是?()
A.50元以下B.50-100元C.100-200元D.200元以上
15.您每月用于衣帽鞋包的费用大约是多少?()
A.100元以下B.100-400元C.400-600元D.600元以上
为统一调查结果和方便统计,请留下您的专业及年级
调查显示:大学生每学年的人均消费支出高达9638元, 意味着大学生人均消费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 (8472元) 。如此高的消费水平, 对应的却是一个纯消费的群体。此外, 大学生的消费视野也日益多元化, 选择商品的覆盖面越来越广。
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 群体较特别, 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 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 另一方面, 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 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 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的特征
1. 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 在购买商品时, 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 其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 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 这使他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 大约在800-1200元之间, 家境较好的也不超过2000元, 而这笔钱主要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由于消费能力有限, 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 力求“花得值”, 他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 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 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 追求品位和档次, 虽然不一定买名牌, 但质量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2. 消费层次在一定程度上的两极分化
家庭收入越高, 对学生的经济供给越多, 构成大学生消费的一种特殊的奢侈格局, 主要表现在旅游、电脑、手机或时装化妆品等方面的消费上。可见, 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 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 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3. 培训充电支出不断增加
由于近年来就业单位对高学历的要求, 现在一些大学生读完本科读硕士, 读完硕士考博士, 成批量地买参考书。还有一些学生则在读本专业的同时, 辅修其他学科, 为自己就业积累知识资本。在旁听课程、购买资料等消费项目上, 他们出手大方。
4. 大学生消费时存在攀比心理
为了拥有一款最流行的手机, 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 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 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 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 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 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5. 恋爱支出成为重要支出项目
大学生每月恋爱支出平均达到了500元左右。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 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这是让人感到忧虑的方面。有趣的是, 传统意义上谈恋爱的费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担的局面已经完全被打破, 而出现三种情况, 即男方全部承担、男女方共同承担和女方全部承担, 女生的恋爱支出甚至有超过男方的情况。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在当代大学生中被充分演绎。
6. 经济独立意识较差, 储蓄观念淡薄
在大学生中, 大多数人没有做过家教或兼职工作, 而且那些做过家教或兼职的同学里面, 多数是为增长社会经验, 以“补充家用”为目的的比例极低。显然, 大家这方面的意识极为淡薄, 比起欧美国家的同龄人16岁就要经济独立来说, 差距较为明显。可是, 换个角度思考, 这也是我们提高大家经济意识的一个突破口。
从以上看出, 当代大学生在消费结构方面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除了基本的生活、学习消费外, 用于网络通信、交际、非正规学历考试培训、旅游等方面的消费也越来越多。尽管大学生的现实消费能力并不太强, 但他们代表的是未来的实力阶层, 而且大学生具有潜在的强烈的消费欲望, 大学校园已告别“寒窗时代”。
二、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有待调整
1. 大学生需增强自身的理财能力
现今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 那么独立理财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财不是简单的四则运算, 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 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垫, 个人盲目的冲动不是独立, 是任性的表现, 大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脑中有独立的概念, 更迫切的是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主要有两方面内容:其一, 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 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
2. 正确对待市场经济, 杜绝攀比心理
首先, 大学生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 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 给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学生的确需要竞争意识, 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们都需要争, 生活上次于别人, 并不可耻, 没有必要抬不起头来。
3. 形成大学生良好的消费风气
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 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 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因此, 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 并且持之以恒, 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 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与发展。
作为一个独特的消费群体,民办高校学生消费心理及消费状况与其他社会消费群体相比具有自身的特殊性。研究他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状况,对于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他们养成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为更好地研究把握民办高校学生的消费心理及状况,笔者采用“民办高校学生消费现状与消费观念调查问卷”的方式,随机从西安市辖区内20余所综合类、高职类、理工类等不同类别民办高校中抽取500名大一和大四学生进行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455份,经过数据分析后,对民办学校学生消费心理及其状况有了大体认识。
民办高校学生消费现状
总体上看,民办高校学生消费状况与11年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1999年做的调查相比,月消费在300元以下的学生比例高出很多,由原来的3.87%增加到21.76%,而月消费在700元以上的人数比例,由原来的9.33%增加到19.34%,月消费在300~500元和500~700元之间的比率分别由44.41%和34.17%下降到38.90%和20.00%。由此看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民办高校学生的消费水平也显著攀高,同时,正在朝着两极分化的方向发展。
男生消费高于女生
本次调查中,男生交回有效问卷157份,女生交回有效问卷298份。分别对他们的学习消费、交际消费和生活消费水平进行对比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民办高校中男女生的消费水平有较明显差距。男女生在必要的、常规的学习消费上,如购买学习资料、学习用具和学习辅导书等差距不大,消费差额比率为12.4%,在交际消费上,表现出女生略高于男生,消费差额比率为-16.3%,而在生活消费上,男生却远远高于女生,消费差额比率为62.3%。男女生总消费差额比率为56.8%。男生的生活消费和总消费显著高于女生,这其中主要是由于男生的伙食和通讯交通费用多于女生造成的。这也表明,男生的交际空间比女生大,交往的范围比女生广,男生更喜欢交友和参与社会活动。
高年级消费高于低年级
本次调查中,大一学生交回有效问卷232份,大四学生交回有效问卷223份。也分别对他们的学习消费、交际消费、生活消费和总消费水平进行对比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一与大四学生的学习消费、交际消费、生活消费及总消费差额比率分别为:-60.4%、-61.9%、-33.8%、-43.7%。大四学生在学习和交际方面的消费明显高于大一学生,这是由于大四的学生面临着考研和就业的压力,购买必要的学习资料、上辅导班、日常通讯、必要的就业联络支出等都需要较多费用。
城乡差异明显
本次调查中,生源地是城市的学生交回有效问卷205份,生源地是农村的学生交回有效问卷250份。也分别对他们的学习消费、交际消费、生活消费和总消费水平进行对比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来自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在交际、生活和总消费三个方面相比较差异非常显著,前者与后者的学习消费、交际消费、生活消费及总消费差额比率分别为:29.8%、85.1%、30.5%、46.5%。这和他们所处环境、家庭影响和成长背景有很大的关系。城市学生由于成长的环境和从小所受的影响,在消费上比农村的学生要高一些,而且城市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娇惯、溺爱的多一些,农村学生很多是多子女家庭,花费会比城市学生谨慎仔细一些。
民办高校学生消费心理特点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归纳总结出民办高校学生消费心理的几个显著特点。
冲动性
主要表现为民办高校学生消费观念和行为方面的不理智。调查表明,有的学生平均月消费7500元,而有的月消费还不到300元。这种消费水平的差异,虽然有家庭经济状况的因素,但也有冲动性消费心理的促成影响。在国家扩大内需、鼓励消费的宏观政策背景中,青年人的消费心理也必定带有冲动性的色彩。
个体差异性
调查显示,当代民办高校学生消费心理的个体差异性十分明显,由于家庭经济状况、个人性格爱好不同,消费状况的个体差异增加,消费行为、认知喜好等存在年级差异。大学生喜欢标新立异、张扬个性、展现自我,也是造成消费水准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
易感性
消费心理的外控性增加,即易受外部影响。处于青春期的民办高校学生消费心理不够成熟,体现在消费行为上往往是冲动多于理智,加之个人虚荣心及受社会、家庭不良消费观念、消费习惯的影响,使得他们的消费结构不尽合理,特别是民办高校学生的娱乐消费、社交消费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给家庭带来经济上和心理上的沉重负担。
盲目性
消费心理的盲目性表现在部分学生在消费上有攀比和追求名牌的心态,认为自己应当永远走在时尚和品牌的前列。他们不顾及商品对自己学习、生活的价值度,也不十分考虑自己的身份地位、家庭状况等因素。
教育对策及建议
民办高校学生的消费心理,会影响他们消费观念的养成和消费行为,需要我们正确教育引导,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消费观,进行科学的财商教育以及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勤工助学和创业活动。
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树立科学消费观是促进民办高校学生科学合理消费的前提基础,基于民办学生的消费状况及其消费心理特点,民办高校应树立以下科学消费观念。
一是理性消费观。如今在校的民办高校学生年龄多在17~22岁之间,生理和心理还不够成熟,尤为重要的是,他们成长在思想观念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在消费方面难免出现因盲目、攀比、赶潮、“面子”而导致的冲动性高消费行为。对此,社会各方面尤其是高校更要强调理性消费,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积极主动地做好思想引导和教育管理工作。
二是发展性消费观。当代民办高校学生在消费上除基本生活费用外,还有更为可观的交际、娱乐、学习用品和其他费用,主要包括交通费、通讯费、烟酒和化妆品等。对经济不独立的民办高校学生群体来说,我们应鼓励提倡其合理的消费行为,帮助他们优化消费结构,鼓励他们在家庭经济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加大用于促进自身素质提高的发展性消费,即最大限度地提高消费结构中的精神文化和教育含量,尽量减少纯娱乐性、消遣性消费,提升消费的价值,实现最优化的消费边际效应。
三是适度性消费观。适度消费由家庭或个人的支付能力决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支付能力不断增强,适度消费的水平会随之“水涨船高”。但对基本无收入的莘莘学子来说,超过其支付能力的超前消费、过度消费是尤为不可取的。为此,应教育引导他们消费以量入为出、节俭节制为原则,以提高学习生活质量为目标,提倡有计划的、合理适度的消费,反对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
四是文明消费观。当前某些民办高校学生受到社会不良消费行为的影响,滋生了享乐主义的消费观念。对此,应坚决批判并杜绝各种不文明、不健康的消费形式。
进行科学的财商教育
进行科学的财商教育是促进民办高校学生科学合理消费的必要环节。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专家指出,财商的概念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也是现代教育不可忽略、不宜回避的话题。财商是由四个方面的专门知识所构成的:一是会计,即财务知识;二是投资,即钱生钱的科学;三是了解市场,即供给与需求的科学;四是法律,它可以帮助学生有效运营一个会计、投资和市场领域的企业并实现爆炸性的增长。
民办高校可以通过开设《消费经济学》《消费常识问答》《消费心理学》《消费与生活》等选修课程,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消费观念、消费习惯与方式、消费技能技巧以及常用消费品的选择、评价、鉴赏、使用、维修与保养等,提高民办高校学生对不科学消费的甄别抵制能力,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自觉遵守消费道德规范。
参与勤工助学和创业活动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勤工助学和创业活动是促进民办高校学生科学合理消费的有力保证。民办高校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勤工助学和创业活动等措施,促使学生巩固科学的消费观,形成合理的消费行为,养成良好的财商。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助管、助工岗位,组织学有余力的学生,特别是家庭贫困学生,走自立、自强、自助的道路,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使他们倍加珍惜在大学期间学习的宝贵机会,让他们意识到劳动更光荣,劳动者最伟大。对于一些综合能力素质和自身条件较好的学生,应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去创业,创业不仅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也能很好地引导他们养成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
同学:
为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与行为导向,了解目前大学生在消费观,消费与闲暇,理财理念等状况,特邀请您填写本调查问卷。
大学生消费情况基本信息调查
1.您的性别?男女
2.您的每月开支? 500~10001000~15001500~20002000以上
3.您对您的消费有做记录吗?有没有有,但断断续续
4.您有攒钱的习惯吗?正在攒钱暂时没,不过准备以前有,现在无 从没有 没钱可攒
5.最近一次,您过生日时,您自己所花的钱是?
自己没花1~5050~100100~300300~500500以上不清楚
6.“只有是喜欢,就算价格很高我也会想办法买到”这一观点,您的看法是?完全同意比较同意不太同意非常不同意
7.一般情况下,您的零花钱主要用在哪些方面?(请排序)
A.穿着打扮B.课外书报C.学辅资料书D.零食E.吃F.社会交往
8.您对“勤俭节约”的看法是?
一种高尚的美德,永不过时以前有用,现在已经过时了一定范围内值得提倡没想法
9.您有自己外出兼职为自己赚取生活费吗??
经常有没有有想法,没行动
10.您觉得您当前的消费情况如何?
高得惨不忍睹偏高合适合理偏低低得一塌糊涂
调查时间与期限
一直以来,大学生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特殊群体。在如今的消费观不断改变的情况下,大学生的消费状况也成为了一大热点。大学生年轻,有激情,刚刚摆脱束缚,他们有着不同以往的消费观念。强烈的消费欲望与有限的经济实力造就了大学生矛盾的消费观。借这次机会就大学生的消费情况做了一次调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从调查的结果看,月消费在1000元以上的只有少数,一成左右,800—1000元的大概占两成,500—800元的是主流,大概是四成,而少于500的也有两成。在这些学生当中,一半的都有电脑,几乎都有手机,不过价格不等,因此通讯与网络费用也成了不小的开支。大学生的主要消费项目有:伙食费,服装费,恋爱费用,网络费用等。
一.伙食费
虽然大部分的学生平时都在学校用餐,但校外就餐已经成为大学生饮食消费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月到个体餐馆就餐或小吃店消费的比例达到了被调查总人数的100%。而且各种形式的聚会已成为在校大学生饮食消费的一个重点。对于同学之间花钱请客,大部分同学认为偶尔可以但不要太频繁。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学生每学期都要参加各类同学聚会。这部分消费基本上每学期需要几百块。调查中了解到,大学生和同学朋友聚会一般选择在普通餐厅,但也有人选择在高档餐馆。聚会的理由有很多:老乡相识、放假归来、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当了班干部、得了奖学金等都要请客吃上一顿。不请都会被看作不够交情。这实际上都是社会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服装费
如今的大学生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形象,因而对服装的档次要求越来越高,男生买衣服都喜欢买最贵最好的,以彰显自己的品味。女生的衣服总是买不完,只要自己喜欢的都会买回来,不喜欢了,马上就不穿了。大学生越来越倾向名牌,一方面为了满足自己的实用需求,一方面也希望能够增加自己的被关注度。购买名牌产品更是能够满足人们的虚荣心。多数人都会希望人们注意到他们拥有的名牌产品。可见选择名牌产品对帮助大学生自己的交往,能够起到一些作用。由于在读书期间,主要生活费来自父母,而购买著名品牌的消费品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所以大学生大都不希望父母知道自己拥有名牌。
三.恋爱消费
调查者中表示超过一半大学生承认有恋爱经历,每月用于恋爱消费的钱从几十到几百不等。大学生恋爱支出主要在吃饭、零食、逛街等方面,礼品消费是恋爱消费中绝对的“大头”,逢年过节(情人节、圣诞节等)或是俩人过生日及特殊的纪念日,恋人之间必要互送礼物,此项花费少则几十元,多则数百元。还有就是恋爱的通讯费用,情侣间基本上每天多会有联系,自然大多数都在手机等上面,因此产生的费用不容小视,特别是异地之间,每月花费基本过百,这些都得自己买单。
四.学习消费
相比而言,除去学费,如今的大学生花费在学习方面的费用要远远低于从前。借用流行点的说法就是90后、80后的学习消费要大大小于70后、60后。或许是如今的消费水平要好于从前,而书籍、电子产品泛滥,除此之外,如今的网络如此发达,学生可以直接从网络上下载资源,从而省去了一大笔开销。如此,大学生的学习消费将越来越少,比例将愈加降低。在可自由支配零花钱中学习消费仅占7%,排在各项花费的最后。用于购买书报、学习用品,资料打印的费用远远不及其他消费。而在购物娱乐中的消费却占可自由支配零花钱的41%,近大半的花费在这娱乐消遣方面,至少是在消费数量的比重上,出现了精神方面的消费重购物娱乐,轻视专业学习的现象,不由得引人重视。
五.娱乐消费
对于此项消费,通过对比以往的消费情况,可以明显的知道,大学生用于娱乐的钱是越来越多,且娱乐项目也是纷繁复杂,逛街,k歌,旅游… …对于这种现象不得不让我们思考,虽然现在倡导的是多元的学习生活,倡导大学生做出校园多实践,而且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我们越来越不担心金钱的来源,但是却忽略了许多我们原本应有的良好品质,也忽略了学习的重要,这样或许是得不偿失。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经济社会正朝着纵深处发展。而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我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会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我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我们自身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成为当前我们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课题。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在大学生的消费理念超前或没有计划的前提下,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正确的理财观念。帮助大学生做好理财规划,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调查对象和单位
合肥学院在校大一大二的学生
三、调查项目
1、在校大一大二学生的基本生活费:
基本生活费顾名思义是我们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基本经济支出,大致上包括餐饮支出和日常生活用品支出等。此项费用是在校大学生必不可少的支出,用以维持和保证我们可以正常生活。了解大一新生及大二学生近两年的基本生活费在每月总的费用支出中所占的比例,进而了解在校大一大二学生可能存在的生活消费的心里特征以及探讨其消费结构是否合理。
2、在校大一大二学生的上网、交通等休闲娱乐费
休闲娱乐费是指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于休闲、娱乐等方面的费用支出,包括上网、去KTV及其他娱乐场所、旅游等费用的支出。此项费用主要用于在校大学生丰富业余生活,属于额外支出。了解大一新生及大二学生近两年的休闲娱乐费在每月总的费用支出中所占的比例,用以了解在校大一大二学生可能存在的消费行为导向与消费观念。
3、在校大一大二学生的学习费
学习费是指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于学习方面的费用支出,比如购买书籍、音像物品等费用的支出。此项费用的支出主要用于在校大学生课余之外知识的补充,同时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十分重要的支出。了解此项费用的支出可以了解大一新生及大二学生近两年的消费理念,进而反映在校大学生的世界观的发展状况。
4、在校大一大二学生的人情交际费
人情交际费意旨在校大学生在其日常生活中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所需要支出的费用,大致包括班级聚餐、购买生日礼物、同学聚会等方面的支出。此项费用的支出主要是在校大学生课余生活中的额外支出,用于大学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不可避免,在在校大学生的生活开支中占了一定的比重。了解人情交际费用支出用于了解大一新生及大二学生近两年用于人情交际方面的费用预算及支出,反映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以及消费观念。
5、在校大一大二学生的购物费用
购物费用是指在校大学生在其日常生活中用于购买非生活必需品的支出,主要包括购买衣物、零食、饰品等方面的支出。此项费用的支出普遍存在于大部分在校大学生的生活中,但也属于额外支出。了解大一新生及大二学生用于购物方面的费用可以帮助分析在校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导向更甚是他们的世界观的构成是否健康合理。
6、在校大一大二学生的电子产品费
电子产品费是指在校大学生为所购买的电子产品所支出的费用,其中电子产品包括手机、电脑、音乐播放器等。此项费用的支出主要用于在校大学生的业余生活或者用于辅助学习。
7、在校大一大二学生的通讯费
通讯费是指在校大学生在日常生活期间用于互相交流的费用,主要指手机话费。此项费用的支出是现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项支出,用于同学、家人间的沟通交流,同时方便学习与工作。
8、其他方面的费用支出
四、调查时间和调查方法
1、调查时间安排
A.工作筹备阶段:20xx年9月
B.工作指标设计:20xx年9月
C.调查报告完成时间:20xx年9月底
2、调查方法采用采访法和访问表的方法
(1)采访法
首先分别选取大一大二两个年级中具有代表性的班级若干,然后在班级中对若干学生进行走访询问调查。
(2)问卷调查
针对调查项目制成调查问卷,然后向合肥学院在校大一大二的学生发放。
五、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1、调查的成员分工
A、2人负责联系合肥学院院学生会,便于协助工作。
小组成员:王荃孙克凤
B、2人负责工作中所需要的后勤服务。
小组成员:马琦刘郝
C、8人负责发放问卷,调查问卷,回收问卷。
组长:陶婷
副组长:吴庆娇,章璐
成员:张中耀程刚陈雅雯涂碧丹张帆
2、调查的工作步骤
(1)制作问卷,审核问卷,印制问卷等其他备用物品。
(2)联系各系学生会负责人,确认发放调查问卷的时间。
(3)确认回收问卷的时间,并安排负责人认真回收。
(4)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3、参与调查工作的人员培训
(1)让参与工作的人员熟悉问卷内容,方便对学生的询问进行解答
(2)提醒工作人员应有认真负责的态度
4、调查经费开支的预算:
A、调查问卷的印制及相关备用物品的费用。约为20xx元人民币
B、调查期间所需的通讯费用。约1500元人民币
C、调查期间所需的餐饮费用。约3500元人民币
D、调查前期及期间所需的搜集资料费用。约100元
E、调查期间附送的礼品费用。约5000元人民币
F、其他的意外备用经费预算。
一、独立学院在校大学生的消费现状
1. 独立学院学生大多来自城市家庭, 家庭条件比较优越
在调查的1000人中, 836人父母有固定收入, 783人来自城市, 12人家庭无收入, 152人家庭收入不稳定, 变动很大。其中15.6%的家庭月收入能达到4000元以上, 48.9%的家庭月收入为3000元到2000元, 22.1%的家庭月收入为2000元到1000元, 13.4%的家庭月收为1000元以下。
2. 经济来源主要靠父母
通过调查, 我们发现在日常消费经济来源方面, 8 8%的学生日常消费由父母供给, 4.5%的学生由亲友供给, 7.5%的学生由父母供给为主, 自己通过打工、勤工俭学、奖学金等方式补贴。独立学院学生独生子女比较多, 从小娇生惯养, 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不会自力更生去寻求经济来源, 更多的是靠父母。
3. 消费水平总体偏高, 消费差距大
根据调查, 独立学院大学生每月消费在200元以下的占9.3%, 200元~400元的占19.1%, 400元~700元的占56%, 700元~900元的占12.6%, 1000元以上的占3%。可以发现独立学院大学生每月消费主要集中在200元~700元间, 月消费低于200元或高于1000元的均是少部分学生, 消费水平总体偏高。
独立学院大学生虽然生活在同样的环境中, 但消费水平相差悬殊, 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低年级同学消费水平明显高于高年级同学。低年级学生刚刚离开父母来到了大学校园中, 理财方面经验和能力有限, 导致了一些盲目消费。
(2) 独生子女的消费水平要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
(3) 女生消费水平要明显高于男生。
(4) 经商家庭的子女、高薪家庭的子女等家庭月收入偏高的子女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农民的子女、普通工人的子女, 学生消费的两极分化。
4. 消费结构不合理
独立学院大学生消费一般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基本消费, 包括学习消费、伙食费、日常用品、服装费等, 占总消费的7 5%。学费、住宿费占基本消费的7 0%, 书籍费、考试与辅导班费所占比例仅为2.76%, 如果去掉学费与住宿费用, 基本消费大概占总消费的22.5%。另一部分是额外消费, 包括旅游费、“人情”费、零食费、上网费、恋爱消费、手机消费、形象设计消费等, 占总消费的2 5%。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消费现状涉及面广, 消费支出数额大, 消费结构不合理, 吃喝玩乐消费比例过大。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形成健康消费的对策及其建议
1. 树立正确科学的消费观念
大学生要在消费行为中能够有目的、有计划, 学会科学消费、理性消费, 提高自身消费的合理性, 形成自己的理财观念, 用理智支配消费。一方面要注重消费支出的总量, 大学生消费来源主要是家庭, 所以要根据家庭情况适度消费;另一方面要注重消费的合理支出, 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达到消费效应的最大化, 合理安排消费结构。大学生个人应努力养成正确科学的消费观念, 也为身边的同学树立好的榜样。减少奢侈消费, 将自己的精力主要集中在学习上, 用最合理的最经济的方式来完成自身的学业。
2. 家庭教育是重要环节
家长的过分溺爱促使大学生形成了错误的消费观念, 因此, 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立能力, 教育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会孩子理财之道。家长应该合理根据家庭条件分配给子女生活费, 帮助子女设计合理的消费计划, 引导他们合理开支, 及时过问子女对钱的使用情况, 做到心里有数, 不要任凭子女花钱, 把好防止奢侈消费的第一道关。家长自身也要合理的消费, 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合理的消费理念。
3. 学校教育必不可少
学校不仅是教书育人的地方, 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包括合理消费的能力。高校教育者应重视大学生成长中每个环节的教育, 重视和培养大学生建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
(1) 加强校风、学风建设, 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涉及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 学校可以利用展板、校报、竞赛等做一些关于大学生消费的宣传, 使大学生对自己的消费水平和其他同龄人的消费有一定的了解, 自己督促自己做到不乱花钱, 树立良好的消费观, 制定合理的消费计划, 使整个校园都能有一个良好的消费风气。
(2) 加强学生教育管理, 优化校园周边环境, 营造良好的消费氛围。高校教育者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教育学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思想的侵蚀。抓好学生行为培养, 作为2 1世纪的大学生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 都应致力于对知识的追求, 在事业上高标准, 在生活消费上低要求, 克服消费上的不良倾向, 树立远大理想, 努力攀登科学高峰。引导学生把时间、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鼓励他们要自觉追求有利于增加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涵养, 能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层次的消费活动。相关部门加强校园周边环境建设, 社会、家长、学校共同为独立学院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消费氛围。
参考文献
[1]方正泉:大学生消费现状的理性分析.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J].2002 (2)
关键词:中职;东莞商业学校;学生月度消费开支
本学期,我们结合《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学,在高二年级全体学生中开展了一次月度生活消费开支调查活动,整个调查分二次进行:第一次,对学生进行日常消费计划开支调查;第二次一个月后对学生实际消费开支调查。然后将二次调查结果进行比对,进一步修改调查表,以确保调查项目的针对性和数据的真实准确性;通过调查,深入了解中职学生消费的基本状况、主要问题,产生原因,发展倾势,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提供第一手材料准备。
一、中职学生月度平均开支状况
1.学生日常生活开支调查表
2.各班月度平均消费开支学生分段表
通过调查,对获得的相关数据和问答进行整理和分析,生成以下量表:
二、中职学生日常消费开支基本合理的主要依据
1.中职学生消费基本合理,消费心理健康,消费行为端正,中职学生每月在校生活标准700元-1000元可以满足日常开支需要;超过此标准,没有合理原因,都只会导致学生增加浪费或产生不恰当消费行为。
2.中职学生刚性消费主要表现为:每周充饭卡80-100元;每月伙食费300-400元,每日伙食费15-20元;交通费、开水费、日常生活用品费、手机套餐费。
3.中职学生对个人开支普遍有比较清楚认识,基本能做到实事求是,生活朴实,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符合学生心理、年龄、身份和家庭状况,对于偶然开支过大(网购、打电话、零用)会感到很痛心,多数学生对用钱都有反省意识,觉得父母挣钱不容易,很辛苦,有感恩思想,有分担意识。
三、中职学生消费意识和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个人、家庭、学校管理的影响)
1.学生在校每周的开支前松后紧;相当一部分学生经常用伙食费来填补其它费用。
2.零食成为学生固定开销,月均50-100元,最高可达200元以上。
3.过度消费主要表现为:手机流量超过规定额度、零食、社交、网购、品牌。不合理消费表现为抽烟、周末上酒吧、卡拉OK。
4.个别高消费同学几乎在各个方面放开手脚开销,冲动消费,没有计划;相反大部分在合理开支区间的学生,表现得理性消费的意识和能力比较强,能主动控制消费项目,控制消费数额;因此,学校应根据每个年度的物价变动情况,在确保学生满足身心健康,学习需要基础上,制定学生在校生活消费指导性标准(非硬性标准),规范学生的消费水平,从新生进校起,即对其进行生活指导,及时告知家长,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消费习惯和生活习惯。
5.学生吃零食成风,主要原因是晚上易饿、无聊、好吃、伙食不好、抵挡不住各式小吃的引诱,这个年龄段学生吃货多,与其生理生长也有一定关系。
6.家长对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具有直接影响。家长每周给学生一次零花钱100-200元,事后一般很少过问学生在校消费开支情况,除非学生消费超支才会过问。家长对学生消费状况的细心关注,不仅可以降低学生过度消费对家庭可能带来的经济压力,更重要是家庭作为学生的唯一经济来源和安全屏障,家长的言传身教,点点滴滴对于培养学生理性消费,节约开支,计划开支意识,克服大手大脚的不良习性,形成生活朴素健康向上的心理都具有关键作用。富裕家庭家长更容易忽略这方面关注和教育。
7.学校以食堂为中心的后勤服务对学生生活消费起着重要影响。学生普遍对学校食堂伙食不满意,特别是对早餐油多量少,中餐价格贵,品种少,吃不好意见颇多;这也是导致学生正餐不好好吃,上课或课间大吃零食的重要原因之一,学校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大学多因食堂问题引发学生群体事件,中学生虽然不会因食堂问题闹学潮,但是却会因此带来其它管理矛盾,比如:叫外卖屡禁不绝,卫生脏乱差等,因此,搞好学生食堂同样是稳定学生学习情绪,增强学校美誉度,改善学生与学校关系的重要方面。
8.学校实行校服制,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在服装上的攀比心理,降低了学生在服装这一大类上的开销,现在学生主要是在品牌鞋、智能手机上盲目攀比消费;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大大降低了学生课余校外社交消费,但是,必须进一步搞好学校内部食堂供应,提升服务质量,以不断满足学生相对丰富多样的需求,定期检查校内商业经营行为,注重食品的质量、卫生、价格监管,继续坚持禁止学生叫外买、抽烟、请客、浪费食物等不良行为,加大卫生管理力度,营造良好校园生活环境。
四、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与管理数据库构建及意义
1.要加强对学生消费的正面引导和宣传,积极开展绿色消费、科学消费相关活动,大力提倡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文明风尚。引导学生开展健康有益的社交活动,把学生注意力放到学习和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中来,通过营造文明建康的校园文化,抵制攀比、弦富、畸形、冲动的负面消费心理和行为,不断增强学生理性消费的知识、意识和能力。
2.要不断完善学生日常生活开支调查表格、调查方法、调查内容、调查时间等,形成规范化的定量调查数据库,以便作长期比较研究。对费用开支高的和低的同学要作重点跟踪调查;对调查中归纳的普遍问题和突出问题重新设置调查提纲,进行深度调研;对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进行辅助调查,以了解和比较家庭和社会对中职学生消费观的影响差异度;通过调查为进一步确定中职学生月度生活消费基本标准提供第一手依据,以更好培养学生科学合理的消费习惯和理念。
3.以此为基础,逐步对中职学生的德、知、体、美、劳各个方面作精确定量分析,为构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与管理数据库,准备充分材料。通过了解学生真实思想状态,开展有针对性教育,不断形成学校德育工作特色,为创新和完善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发展模式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东莞市商业学校)
一、调查背景、目的、内容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市场化运作日趋明显。近年来高校大规模的扩招,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了高等教育的殿堂。因而在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为了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让大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消费观念、消费意识,我们进行了此次调查。
调查目的: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促使其养成良好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
调查内容: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消费习惯、消费观念
二、调查对象及分析方法
调查对象:西农部分学生
分析方法:单变量描述统计
三、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
四、调查实施步骤
1、人员:
2、任务:开展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得出结果并作分析和讨论,做出解决方案
3、时间安排:
2012年11月11日——14日:设计问卷,审核、印制问卷等准备工作 2012年11月15日——20日:发放及回收问卷
院系:工程学院班级:设计
姓名:赵宏伟
学号:
日期:
1班***年10月8日
我校学生日常消费情况调研报告
一、调查目的:
了解当前大学生消费现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意识和
消费观
二.调查方法
(一)调查对象
问卷调查是以我校本科生为总体.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
不同学院各年级的的学生。共发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47份,问卷回收率98.8%,达
到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二)问卷调查内容及样本构成情况
问卷由16个问题构成,其中15个客观选择题,1个主观题。
主要询问了在校学生每月所需费用的主要来源、月平均消费状况、进行日常消费的价值取向
以及在现行消费模式下导致现状的等。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家庭供给仍是大学生消费开支的主要来源,但大学生却
对家庭收入关心不够
表1.大学生每月所需费用的主要来源
大学生每月费用主要来源
家庭提供
92.3%
自己的兼职与奖助学金
5.6%
其他
2.1%
表2。学生家庭每月为大学生提供的生活费
从表1可以看出家庭供给仍是大学生收入的主要来源,靠兼职、勤工助学、奖学金 及其他形式的收入来源只占极小一部分,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对于家庭(父母)经济的依赖性是非常强的。但是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每个人所获得的生活费也不尽相同,最多者每月可超过1000元,在400元以下的占到36.3%。针对我们的问题,学生在花父母钱的时候,是否为家里的经济状况考虑过呢?调查显示有57.5%的同学对自己家庭经济状况不很清楚,只是大概了解,甚至还有4.5%的同学完全不知道自己家里每月的收入(详见表3)
图表3 你是否知道家里每个月的收入情况?
有关调查显示,32.3%的大学生表示,上大学是为了“改善父母
生活,孝敬父母”,但是如果我们对父母的辛勤劳动都不关心,何谈感恩,又如何报恩?
〈二〉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呈现金字塔态势
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大学生月消费额在400元以下占39.8%,在400到600元之间的占了41.4%。两项相加占81.2%。大学生日常消费以经济实用为主要原则,但也同时存在不理智现象。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消费心理不够成熟,体现在消费行为上,调查结果显示有5.1%的消费纯粹追求时尚,还有19.3%的学生无原则消费,见什么喜欢的就买什么。加之个人虚荣心作祟及受社会、家庭、学校不良消费现象的影响,使得大学生的消费理念不尽相同。大学生主要任务是努力学习并使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大学生
消费内容主要应该以满足生活、学习基本要求为主。
表4您平均一个月用去多少生活费
购买日常消费品主要原则
实用
60.0%
时尚品牌
5.1%
见什么喜欢的就买什么19.5%
19.3%
能省则省
15.4%
〈三〉大学生消费的现状和消费结构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消费结构也日益多
元化,消费结构由原来以生存消费、学习消费、发展消费为构成要素发展成现在以生活消费、学习消费、上网消费、交通、通讯(电话、)消费、社交消费、感情消费等。而且各种消费形式所占比例都相当大(具体见表五)。社会上曾流传这样一句描写大学生的话:“一年土,二年洋,三年四年忘了爹和娘。”在各种名目繁多的消费形式下大学生是否忘记了自己现在花费的都是父母的血汗?
图表5:除开伙食,大学生每月的主要消费项目
现在的大学生几乎每人一部手机,就是没有手机的也至少有几
张电话卡,因此通讯费用在日常消费中占了相当重的分量。但在这部分费用中有多少是用在和家人联系、和父母沟通感情呢?
上图还可以看出日常购物是除伙食外最大的开销了,但用在学习上的却不及其一半,父母们辛苦为我们挣学费,我们却不拿它用来学习,这难道不违背了
父母送我们上大学的初衷吗?
表6 大学生的课余时间主要用于
那么大学生对目前自己的消费状况何有感受呢?
您目前每月拥有的生活费能否满足您的所需?
勉强(23.0%)
23.0%
刚好合适(36.2%)
36.2%
.略有剩余(32.5%)
32.5%
不够用(8.2%)
8.2%
您对现在的消费状况是否满意
满意(35.5%)
没考虑过,无所谓(40.0%)
不满意(28.5%)
“一月二百贫困户,四百五百刚够用,千儿八百是扮酷,两千
三千是大户。”这是某高校BBS上对当今大学生消费“具有绝对写真力”的顺口溜。一项来自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及相关监测机构的调查报告证实了上述说法:“大学生每学期的人均消费支出高达4819元,意味着大学生人均年消费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8472.2元)。”《中(国青年报》报道)虽然从我校调查结果看这种现象并不明显。但不能否认当代大学生的理财
意识薄弱。不能很好考虑自己手中所掌握的父母的血汗钱。
〈四〉大多数大学生对父母有感激之情
现在很多学生上大学都是父母供养,但作为一个已满十八岁的成年人,是否体谅过父母的艰辛?国家规定,父母赡养子女的义务只到十八岁,那么十八岁
过了的我们还用着父母给的钱是否还觉得天经地义?以下是我们的调查结果
表8现在的大部分大学生上大学是花父母的钱,对此您觉得
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在总体上是积极的,他们对父母感恩的认可度比较高。同学们在书面调查中许多同学还表述了自已的感恩情怀。如不少同学说:
“虽远离父母在外求学,但心里真的很想他们”、“等我以后有了钱会报答他们的”。多数学生自认有感恩之心,但少有报恩之举。有的说:“现在学习、工作太忙,没有时间”;有的说:“现在太穷,没有条件”,表示“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在这里,他们过分强调了感恩报恩的条件和基础。其实,表达感恩之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忙”不是理由,再忙的人总是有时间看望父母、亲友的。孝也不在乎物质,父母对子女的毕生付出是不求回报的,他们期待更多是子女的精神关爱。所以建议大学生感恩行动不要等到明天,等到将来,要从现
时做起,从小事做起。
〈五〉调查总结
部分大学生的高消费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大学生感恩意
识缺失,俗话说:“智力不好是次品,体育不好是废品,而德育不好则是危险品。”我们的学生在人生成长的洗礼中,是应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但是在个性与特色并行发展的同时,建议多考虑一下实际情况,设身处地为自己的家庭考虑,然后结合自己的情况,树立一个积极
摘要:学龄前儿童消费作为家庭消费的主要部分之一,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开拓儿童消费市场是企业和商家明智的选择。通过调查问卷,探究了学龄前儿童消费的基本状况,分析了学龄前儿童消费的特征及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开拓儿童消费市场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 消费 市场需求 服务消费
随着居民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学龄前儿童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上升。目前我国基本上是3个家庭照顾一个学龄前儿童,“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每位家长共同的心愿,也是推动学龄前儿童消费的主要动力。在国际经济发展疲软的大环境下,刺激家庭消费,是拉动内需的主要途径。为全面了解学龄前儿童教育消费的具体情况,我们对学龄前儿童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期了解学龄前儿童消费基本状况。
一、研究方法
(一)被试对象
为系统了解学龄前儿童消费的基本状况,以张家口市120名学龄前儿童为样本,对他们及家长与家庭情况进行了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120份,收回问卷118份,其中有效问卷115份,问卷有效率95.8%。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对少量家庭进行了访谈。问卷为自编问卷,从儿童年龄、家长受教育程度、家庭月平均收入、家庭月平均支出、儿童平均月消费、儿童消费结构和消费意向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测试完成后,利用Excel和spss11.5进行了数据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样本特征
从性别和年龄区间两个维度对学龄前儿童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被试儿童中男、女比例分别为45.2%与54.8%,其中2岁以下儿童17.4%,2—3岁占19.1%,3—4岁占16.5%,4—5岁占21.7%,5—6.5岁占25.3%。从对调查数据的汇总来看,被试儿童在性别比例和年龄区间的分布上基本上是均匀的,所得的相关数据可以作为研究的重要依据。
为全方位了解学龄前儿童的消费状况,研究中从家长学历水平、家庭收入与支出及用于孩子的专项消费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被试家长中85.2%的接受过高等教育,学历层次普遍较高,家庭收入大部分集中在5000—8000元,占67.8%,有68.7%的家庭月消费在3000—6000元之间,调查数据基本能反映张家口市学龄前儿童家庭的收入与消费水平。
(二)学龄前儿童消费特征
1、消费结构多元化,消费重心随儿童成长而迁移
学龄前儿童消费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消费也在逐年增加,呈上升趋势。2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平均月消费只有520元,5—6.5岁年龄段平均月消费增至1280元,而且逐渐出现了学龄前儿童自主消费的态势。3岁之前的学龄前儿童消费主要集中在衣物、食品、图书、娱乐和玩具上;3岁以后,除了保持原有的消费外,还增加了旅游和教育消费。绝大多数家长鼓励孩子在旅游中获取知识、受到熏陶。5岁以前的旅游,以游览自然景观为主,5岁以后开始注重通过对人文景观的游历对孩子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从调查结果来看,随着儿童的年龄增长,学龄前儿童的消费重心由原来的物质消费转向了服务性消费。
2、消费的误区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在为孩子购买玩具方面显得有些溺爱。在对学龄前儿童家长调查中显示,有超过74.3%的家长对孩子购买玩具的态度是“只要孩子喜欢就买”,大部分学龄前儿童玩具堆积如山。玩具的作用主要是辅助、促进孩子生理、心理发育,不在数量,而在于是否适合。为儿童购买过多的玩具不但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玩具过多不利于儿童认知能力发展。在玩具的选择上,一是要适合儿童的年龄心理特征,二是要能起到促进孩子在此阶段正常发育的作用。
在学龄前儿童消费中,家长替孩子进行选择的情况非常普遍,具有很强的攀比、从众心理。家长具有儿童所无法比拟的社会阅历,应为儿童设计适当的成长计划,进行有效的投资,在兴趣班、玩具、衣物和幼儿园的选择等方面应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家长认为好的不一定就真的适合孩子,这不但在经济上造成了浪费,同时也可能会对儿童的心理造成伤害。
3、现有消费市场的不足
随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家长迫于工作压力无暇顾及孩子,很少有时间陪同孩子,大多数学龄前儿童家庭聘请了保姆或家庭辅导教师。但无论是家庭教师还是保姆,都带有服务的局限性。家庭教师能对学龄前儿童的学习和心理状况进行适当的辅导,但是不能照顾他的生活,而保姆普遍学历水平偏低,其服务领域大多仅局限于照顾儿童的生活。有些家庭,由于缺乏和孩子的沟通,孤独、乖戾和自私等一些不良习惯开始在儿童身上呈现出来。家长对学龄前儿童的成长与教育不无担忧,大多数家长表露了对既能辅导孩子学习、陪孩子娱乐又能照顾孩子生活的高素质的儿童陪护人员的渴求。“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每位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几乎所有的家庭都开展了幼儿早期智力开发,但基本都是买辅导材料在家自己进行开发,遇到实际问题无处咨询,缺乏必要的指导,对开发效果不很满意。即使是有一些幼儿早期智力开发机构,但大多规模很小,缺少真正懂得幼儿早期智力开发的专业人才。由于缺乏儿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营养学等方面的知识,许多儿童家长感到比较迷惘,希望能有专门机构能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膳食营养、心理健康等方面提供必要的咨询与辅导。
随着科技的发展,高科技的智能玩具开始进入儿童消费市场,儿童玩具更新换代很快,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很多玩具孩子玩上一段时间就不喜欢了,这也无形之中增加了许多家庭经济负担。调查发现,许多学龄前儿童家庭都有大量的闲置玩具,孩子不喜欢玩了,丢了又可惜,这让家长很是头痛。但目前二手玩具市场与玩具租赁业务开展的不是很普及,还无法消除儿童在玩具消费方面的矛盾。
现有的面向学龄前儿童的服务市场少之又少,而且很不完善。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学龄前儿童旅游市场在国内还没有得到有效开发,以学龄前儿童为主要客户群体的旅游项目少之又少,多数家长表露了对儿童旅游市场的期待,各个旅游景点应综合考虑成人和学龄前儿童的不同需求来安排适当的旅游项目。endprint
三、结论与建议
(一)倡导学龄前儿童的理性消费
从调查结果来看,部分家庭在学龄前儿童消费中存在攀比、盲从的情况。相关部门和媒体应引导家长端正认识,进一步理性对待学龄前教育消费问题引导家长们克服攀比、从众心理,使他们根据孩子的年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家庭条件等实际状况,进行合理科学的学龄前儿童消费投资,使投资发挥最大的效能。
(二)整合现有资源,进一步开拓服务市场
相关部门应努合优化与合理配置现有教育资源,避免各种办学机构之间的不良竞争,保证学龄前教育发展的秩序与可持续性,积极推进教育向公平教育、素质教育方向发展,使每个学龄前儿童,都能有机会接受良好的学龄前教育。同时,也要鼓励社会提供更多更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以满足不同家庭学龄前教育需求。一方面要建立一站式的培训体系,整合各类兴趣班、特长班,这样不但可以给家长和儿童带来便捷,还可以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带来稳定可观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亟待培训高素质的儿童陪护人员,可以从师范院校毕业生中进行人员选拔,建立一支既熟悉学龄前儿童教育规律,又能对学龄前儿童的成长进行适当指导,且能对其生活进行照顾的高素质的服务队伍;幼儿智能开发市场还需进一步开拓和完善,改原来的散兵作战为规模化、规范化的服务体系,建立起与幼儿家庭的一对一的帮扶对子,上门服务应该成为该服务的主要方式,跟踪幼儿成长的整个过程,对幼儿成长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适当、及时的指导,提供服务的同时还可以拉动学龄前儿童家庭对相关产品的消费。
大力开发和完善儿童旅游市场,是旅游行业的明智之举。家庭消费都是以儿童为核心,儿童旅游其实就是全家的集体出游。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儿童旅游市场具有广阔的前景,将会以几何级数增长。另外,家长学校亟待健全,首先要帮助家长克服在孩子培养过程中的盲从心理,还要给家长提供科学的育儿之道,指导他们如何与孩子沟通、何时进行教育、如何进行教育,为他们提供关于学龄前儿童教育、膳食营养等方面的咨询。
伴随着学龄前儿童的消费市场不断扩大,在物质消费和服务消费两个版块中,服务消费市场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应该是投资者投资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刘渝琳.统计学教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2]范剑平.居民消费与中国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3]肖显静.消费主义文化的符号解读[J].人文杂志,2004(1)
〔本文系河北省张家口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职前教师的职业认同现状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311039I-2)阶段性成果〕
【大学生消费状况】推荐阅读: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数据07-27
在校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问卷06-29
统计学大学生消费状况10-04
大学生消费状况社会调查报告06-27
大学生消费状况与农村家庭承受力调查07-16
中学生的消费状况调查问卷10-24
大学生上网状况10-11
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10-05
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问卷10-05
关于大学生消费的论文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