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的代表作

2024-08-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梁衡的代表作(推荐7篇)

梁衡的代表作 篇1

读梁衡的《夏感》作者严忠贵“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这是梁衡的散文《夏感》,描写了夏季的自然景象和人们生活劳作的情状,表现了夏季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抒发了对金黄色的夏季的情有独钟。梁衡,山西霍州人,长期从事新闻写作和新闻出版管理工作,创作了大量新闻作品和文学作品。梁衡散文,一般以思想性议论性见长,其散文语言多叙述和议论。但本文以描写居多,娴熟巧妙的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大多细致生动,富有韵致。如“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具有视觉效果,突出了夏季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这些特点本来是抽象的,“沸腾的一锅水”就化抽象为具象了。再如“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描写了农作物具有人一样形象的动作,很有趣味,特别是人的跑步冲刺的形容,让读者强烈感受到农作物旺盛的活力。“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蝉儿“潜在树叶间的一声声长鸣。”“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的麦子的香味。”诉诸读者的视觉听觉嗅觉,使读者对夏的感受如见其形如听其声如闻其味。其次,本文语言读来颇有书卷味,常常文白相间,显得雅致。如“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语句具有对称性、旋律感,简洁精练,富有文言味。读来不免让人跃跃欲试,也来个:夏之色为金之黄,如稻浪如麦香,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也来个:冬之色为寒之白,如冰雪如霜花,孕育着新的生命力。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语句蕴籍凝炼,有节奏感,与后面的散句相映成趣,富有变化之美。且在描写人们辛勤劳作的场景时,引用了古诗句“田家少忙月,五月人倍忙”加以印证,那种悯农的情感,不由让人想起唐代李绅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让人想起同样是白居易《观刈麦》里的“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让人想起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里的“小童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甚至想起峻青在《海滨仲夏夜》里的描述:“夜风轻飘飘地吹拂着,空气中飘荡着一种大海和田禾相混合的香味,柔软的沙滩上还残留着白天太阳炙晒的余温。那些„„劳动了一天的人们,三三两两的来到了这软绵绵的沙滩上,他们浴着凉爽的海风,望着那缀满了星星的夜空,尽情的说笑,尽情的休憩。„„”哦!联想太丰富了,打住!赶快收回脱缰的野马,否则就离题万里啦。还是书接上回,续谈《夏感》的语言特色。其三,本文语言不经意间显出刚性气质。梁衡散文的语言都有男性化的风格,不显造作,风格气质自然表现。如“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这一段,由具体描写推进到概括性描述,伴随着写景,视野逐渐开阔,“磅礴”、“滚动”、“升腾”,语言中的大气张露出来。“夏天到了”四字单独成句,斩截、响亮。再如“终于沸腾”、“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他们肩上挑着夏秋两季”、“我却要大声赞美”等等,字里行间情感态度明朗,语调高亢,无不张扬男子大气。?夏感》读来令人奋袖出臂、意气扬扬,令人血脉贲张、豪气喷涌,我按捺不住沸腾的激情,也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梁衡:藏在文字的背后 篇2

如想“经营”好语文学习之路,不妨先从梁衡的文章“取经”吧!

【梁衡-创作】

关键词:座右铭

写作的座右铭是“不与别人重复,不与自己重复”。我总在想,我写的到底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于是,我就要大量读别人的文章,绕开别人走过的路。我现在还经常读自己的文章,不断进行反思,不断探索新路。

关键词:大量阅读

要写好文章,还是要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大量阅读,才有可能解决知识面狭窄的问题,也只有大量阅读,才有了模仿的范本,可以学习别人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写作同样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我们只有在平时多阅读,多注意观察,多思考,多感悟,才能丰富我们的思想,才能够让我们在创作时得心应手。

关键词:学会模仿

模仿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物理化学都有公式,而语文是艺术,没有公式,所以我强调模仿。

模仿与放胆并不对立。齐白石曾说过:“学我者生,像我者死。”模仿是学不是像。范文的典范性无非就是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思想内容方面只能是影响感染人,但模仿不了,学不了,因为每个人的思想和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内容必须靠自己去观察,去思考。所谓“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而形式就是写作方法。每篇文章每个作家都有不同的写法,但是有基本的规律,学写作学的就是这种基本规律。比如,我自己就总结出文章的‘形、事、情、理、典’五诀,每篇文章都离不开这五个方面。老师教写作就要将这种规律挑出来,能不能挑出就看老师的水平了。

关键词:敢于创新

除了平时大量的阅读积累,有意识地模范学习,掌握写作规律外,要写出好文章还要敢于创新。汉语常用汉字就那么几千个,但从秦汉到现在,没有一篇文章重复,它有无穷的排列组合,在这排列组合中,足够作者尽情发挥。通过平时的积累,我们脑海中装入了很多的经典与范文,它们的词汇、章法、思想都烂熟于心了,于是,到真正开始写作时,我们就要敢于打破原有的模式,像万花筒一样,即使用同样的素材,也能在自由组合过程中不断营造出令人惊叹的美。

关键词:黑箱•灯笼•灯塔

写文章三法:

“黑箱法”是科技术语,指我们平时从事某项工作,可以知其然,但不必知其所以然。只了解他的结果就够了。

“灯笼法”是指不完全摸黑走路,手中有个灯笼照明。作者确实研究过语法、修辞、文体,懂得一些为文的技巧和规律,知道文章风格类型。如“顶真”、“倒装句”。

“灯塔法”是指高瞻远瞩,其光亮不只照脚下一片,还可远及周围相当的距离。即不只懂一点文章写作知识,而且对文学和其他门类艺术也都有涉猎,古今中外都有研究。如:梁启超、鲁迅、徐志摩等,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无论为诗、为文,总能让人感到诗文后面那广博的学识,那深远的背景。――绝好的了。――惟有这种巨木才经得起历史的风雨,有极强的生命力。

关键词:好文章的标准

概括地说可以叫做“一文、二为、三境、五诀”。

一文是指文采。文者,纹也,花纹之谓;章者,章法。文章是一门以文字为对象的形式艺术,它要遵循形式美的法则,并通过这个法则表达作者的精神美。

“二为”是写文章的目的:一是为思想而写,二是为美而写。既要有思想价值,又要有审美价值。文章有“思”无美则枯,有美无“思”则浮。

“三境”是指文章要达到三个层次的美,或曰三个境界:一是景物之美,描绘出逼真的形象,让人如临其境,谓之“形境”,类似绘画的写生;二是情感之美,创造一种精神氛围叫人留恋体味,谓之“意境”,类似绘画的写意;三是哲理之美,说出一个你不得不信的道理,谓之“理境”,类似绘画的抽象。这三个境界一个比一个高。

“五诀”是指要达到这三境的办法,即“形、事、情、理、典”,文中必有具体形象,有可叙之事,有真挚的情感,有深刻的道理,还有可借用的典故知识。

【梁衡-作品】

梁衡的作品非常之多,在他的前期创作中,有大量的写山水、写景的作品;而在他的创作后期,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写人的作品。对于各种体裁文章的创作,梁衡都有他独特的见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品读他的作品,从中感受创作的魅力。

关键词:记事篇

叙述是文学的基本功。它可以抒情、析理但先要把客观的有价值的事情用最简洁明快的方式表达出来,让人知道(主要不是欣赏、感受)。这决定了它的基本方法是叙述,就是抒情、说理文里也离不开叙述。所以写作一定要过叙述关。

案例1:《试着病了一回》

到家时已是午夜十二时,倒头就睡,到第二天下午才醒,吃了一点东西又睡到第二天上午,一下地如踩棉花,东倒西歪,赶紧闭目扶定床沿,身子又如在下降的飞机中,头晕得像有个陀螺在里面转。身上一阵阵地冷,冷之后还跟着些痛,像一群魔兵在我腿、臂、身的山野上成散兵线,漫漫地却无声地压过。我暗想不好,这是病了。

案例2:《红毛线,蓝毛线》

讲解员说当时很难买到红蓝铅笔,为了节省使用,参谋们就用红毛线、蓝毛线在地图上标注敌我势态。虽然我们这时已在进行着百万大军的总决战了,但其实还穷得很呢。这时南京国防部的大楼里呢绒大桌,真皮沙发,咖啡香烟,他们也绝对想不到共产党会这样穷。其实到这时共产党还从来没有富过,尤其是党中央最不富。当年中央红军走到陕北时只剩万数人马,1000元钱,人均1毛钱。毛周留在陕北,晋察冀吃穿用都比陕北强。贺龙过河来看毛泽东,毛的警卫员看着贺老总警卫员身上的枪直眼馋。贺龙也大吃一惊,他无论如何想不到中央机关会这么苦,赶快对警卫员说:“换一下。”

关键词:抒情篇

写作就是一种感情和思想的喷发。你可以在学识、技巧各方面已有足够的准备,但是没有一个契机,它还是不能成文。就像一座火山要等百年千年才喷一次,也可能永远地怀抱岩浆,沉默不语。

案例1:《母亲石》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我在石旁驻足良久,细读着那一层层的,在半透明的酥油间游走着的红线和闪亮的银针。红线蜿蜒曲折如山间细流,飘忽来去又如晚照中的彩云。而散落着的细针,发出淡淡的轻光,刺着游子们的心微微发痛。我突然想起自己的母亲。那年我奉调进京,走前正在家里收拾文件书籍,忽然听到楼下有“笃笃”地竹杖声。我急忙推开门,老母亲出现在楼梯口,背后窗户的逆光勾映出她满头的白发和微胖的身影。母亲的家离我住地有好几里地,街上车水马龙,我真不知道她是怎样拄着杖走过来的。我赶紧去扶她。她看着我,大约有几秒钟,然后说:“你能不能不走?”声音有点颤抖。

案例2:《年感》

钟声一响,已入不惑之年;爆竹声中,青春已成昨天。是谁发明了“年”这个怪东西,它像一把刀,直把我们的生命就这样一寸寸地剁去。可是人们好像还欢迎这种切剁,还张灯结彩地相庆,还美酒盈杯地相贺。我却暗暗地诅咒:“你这个教我无可奈何的家伙!”

关键词:说理篇

文章为思想而写。在我的创作生活中有两个理论指导着我,前期写山水,主要是文章为美而写,后期写人物,写事件,主要是为思想而写,每写一篇我一定要挖出思想来,这个思想要能够震动人,能够教育人。许多认识不认识我的人,见了我说你的文章我爱读,我知道人家不是读故事,是读文章中人物的思想。

案例1:《美是什么》

nlc202309010342

美只管形式,不管内容。但它可以和内容结合成更复杂的形式组合,达到更高层次的美,内外一致的美。在物品,如既实用又美观的设计;在人则是外美加上内在的思想和能力,如居里夫人;在科学和思想研究则是深刻的哲理加上简洁优美的形式,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公式,如范仲淹表述忧国思想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当然还有更多的好诗、好画、好歌。

案例1:《石头里有一只会飞的鹰》

雕塑家用一块普通的石头雕了一只鹰,栩栩如生,振翅欲飞。观者无不惊叹。问其技,曰:石头里本来就有一只鹰,我只不过将多余的部分去掉,它就飞起来了。

这个回答很有哲理。

原子弹爆炸是因为原子核里本来就有原子能;植物发芽,是因为种子里本来就有生命。它不爆炸、不发芽,是因为它有一个多余的外壳,我们去掉它,它就实现了它自己的价值。达尔文本酷爱自然,但父亲一定要他学医,他不遵父命,就成了伟大的生物学家。居里夫人25岁时还是一名家庭教师,还差一点当了小财主家的儿媳妇。她勇敢地甩掉这些羁绊,远走巴黎,终于成为一代名人。鲁迅先是选学地质,后又学医,当把这两层都剥去时,一位文学大师就出现了。

关键词:写景篇

山水之美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它有独立性、长久性、多样性。

山水名胜,多是静物。静则无势,无势则不能动人。因此要尽量让静物动起来,去摇荡人的情怀,让读者与作者产生美的共鸣。

发现了事物的美,怎样去表现呢?找最有个性的特征,作一细微深入的刻画。画人,最关键的是画眼睛,山水也是有“眼”的。只须着意点染这一点,其美自见。

还有一点体会就是借鉴前人。我每在提笔写作时,脑子里就不由自主地闪过许多文学巨人的影子,自觉不自觉地向他们借词、借字、借意、借境,然后再汇拢到一起,从自己的笔管里流了出来。

案例1:《冬日香山》

当我登上山顶时回望远处,烟霭茫茫,亭台隐隐,脚下山石奔突,松柏连理,无花无草,一色灰褐,好一幅天然焦墨山水图。焦墨笔法者舍色而用墨,不要掩饰只留本质。你看这山,他借着季节相助舍掉了丁香的香味,芳草的倩影,枫树的火红,还有游客的捧场。只留下这常青的松柏来作自己的山魂。山路寂寂,阒然无人。我边走边想,比较着几次来香山的收获。春天来时我看她的妩媚,夏天来时我看她的丰腴,秋天来时我看她的绰约,冬天来时却有幸窥见她的骨气。她在回顾与思考之后,毅然收起了那些过眼繁花,只留下这铮铮硬骨与浩浩正气。靠着这骨这气,她会争得来年更好的花,更好的叶,和永远的香气。

案例2:《吴县四柏》

这四棵树挤在一起,一共占地也不过一个篮球场大小,但却神志迥异地现出这四种形来,实在是大自然的杰作。那“清”柏,像是扎根在什么泉眼上,水脉好,土气旺,心情舒畅。那“古”柏,大约根须被挤在什么石缝岩隙间,未出土前便经过一番苦斗,出土后还余怒未尽。那“奇”、“怪”二柏便都是雷电的加工,不过雷刀电斧砍削的部位、轻重不同,她们也就各奇各怪。真是天雕地塑,岁打月磨,到哪里去找这有生命的艺术品呢?而且何止艺术本身,你看她们那清、奇、古、怪的神态,那深扎根而挺其身的功力,那抗雷电而不屈的雄姿,那迎风雨而昂首的笑容,那虽留一皮亦要支撑的毅力,那身将朽还不忘遗泽后代的气度,这不都是哲理、思想与品质的含蓄表现吗?

关键词:写人篇

我写的人物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政治人物,也就是党史人物,如瞿秋白、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还有马克思。从文学的形象思维出发,我写这些人物一定要考察、捕捉这些人物的当地实迹,比如他的窑洞、故居、陵墓,要有一点形象的东西。我写马克思,专门到德国马克思的家乡看故居,到英国看他的墓,才写成《特利儿的幽灵》。第二,我一定要熟悉他们的资料,搞电影的人前期有大量的准备,叫案头工作,我也一样,前期也有大量的案头工作。第三我肯定不是为了写人物而写人物,必有一个关联,现实的思想在里面,所以即使写党史人物历史人物都跟现实扣得很紧,读者读了以后容易引起共鸣。

第二类是历史人物,如范仲淹、诸葛亮、辛弃疾、韩愈、林则徐等,也主要侧重于写他们的政治抱负和在实现事业中所透出的人格力量。并不写他的全部,是专有所取。像诸葛亮、范仲淹这样的封建官吏,我写他的为人,他的处世,这些目前仍然有现实意义。

案例1:《觅渡,觅渡,渡何处?》

常州城里那座不大的瞿秋白的纪念馆我已经去过三次。从第一次看到那个黑旧的房舍,我就想写篇文章。但是六个年头过去了,还是没有写出。瞿秋白实在是一个谜,他太博大深邃,让你看不清摸不透,无从写起但又放不下笔。去年我第三次访秋白故居时正值他牺牲六十周年,地方上和北京都在筹备关于他的讨论会。他就义时才36岁,可人们已经纪念他60年,而且还会永远纪念下去。是因为他当过党的领袖?是因为他的文学成就?是因为他的才气?是,又不全是。他短短的一生就像一幅永远读不完的名画。

案例2:《读柳永》

柳永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并不大的人物。很多人不知道他,或者碰到过又很快忘了他。但是近年来这根柳丝却紧紧地系着我,倒不是为了他的名句“杨柳岸晓风残月”,也不为那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只为他那人,他那身不由己的经历和那歪打正着的成就,以及由此揭示的做人成事的道理。

关键词:散文篇

我认为一篇散文,如果只是传达了一些信息或知识,还不能叫文章,文者,纹也,要有花纹,要美。又因为文章是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往来的方舟,其写作主体和阅读主体都是有思想的人,所以它一定要传递一些新的有个性的思想。这样笔者才吐而后快,读者才开卷有益。散文如专求刺激当然不可取,求休闲、信息和知识也不是它的专长,虽然它也可以描写风景、事件,传递信息、知识等,但这都不是目的。因为,如果仅为了这个目的其他文体完全可以胜任。在散文中风景、事件、知识等只是一种载体,最终它还得落到自己追求的目标——思想和美感上。在同一篇文章中,也许这两者兼有,也许各有侧重,或者独居其一。如王勃的《滕王阁序》,虽已没有多少积极思想,但美感犹存,选家就长选不衰。但是如果两者皆无,就不是文章,不是文学,只是一篇平实的应用文,或者弄噱头的巧文。

案例1:《晋祠》

这里的水,多、清、静、柔。在园内信步,那里一泓深潭,这里一条小渠。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石间有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有碧波闪闪,如锦如缎。这么多的水,又不知是从哪里冒出的,叮叮咚咚,只闻佩环齐鸣,却找不到一处泉眼,原来不是藏在殿下,就是隐于亭后。更可爱的是水清得让人叫绝。无论多深的渠、潭、井,只要光线好,游鱼、碎石,丝纹可见。而水势又不大,清清的波,将长长的草蔓拉成一缕缕的丝,铺在河底,挂在岸边,合着那些金鱼、青苔、玉栏倒影,织成了一条条的大飘带,穿亭绕榭,冉冉不绝。当年李白至此,曾赞叹道:“晋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泻翠娥。”你沿着水去赏那亭台楼阁,时常会发出这样的自问:怕这几百间建筑都是在水上漂着的吧!

案例2:《乱世中的美神》

如果李清照像那个孙姓女孩或者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样,是一个已经麻木的人,也就算了;如果李清照是以死抗争的杜十娘,也就算了。她偏偏是以心抗世,以笔唤天。她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又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地纺织,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无穷的词作珍品。李词的特殊魅力就在于它一如作者的人品,于艾怨缠绵之中有执著坚韧的阳刚之气,虽为说愁,实为写真情大志,所以才耐得人百年千年地读下去。

“为美而写,为思想而作”是梁衡创作一直遵循的原则。不论是山水散文,还是人物散文,他的作品总是透着无穷的智慧,充满深刻思考,耐人寻味。

梁衡告诉我们,好的文章,不但要有内容,还要很美,有欣赏性,美的形式可以强化文章内容的思想性。

【附录】

梁衡入选语文教材作品一览

《晋祠》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课本第五册(1982年第1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自读课本第四册《暗淡蓝点》(2001年12月第1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白天的星星》(2002年6月第1版)

《夏感》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自读课本第一册《我在北极光下》(2001年5月第1版)

《跨越百年的美丽》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节选(2001年7月第1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2001年12月第1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翻过那座山》(2002年6月第1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语文》(2006年6月)

北师大出版社《中小学生语文补充教材阅读》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语文》高一第一册试验教材(2002年第1版)

《武侯祠:一千五百年的沉思》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大海的召唤》(2002年12月第1版)

《觅渡,觅渡,渡何处?》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必修)《语文读本》第一册(2003年6月第1版)

《从消息到通讯》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三年制)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2001年4月第1版)

《青山不老》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2006年6月)

《壶口瀑布》

高等教育出版社《语文》第二册(2000年3月第1版)

《跨越百年的美丽》阅读答案梁衡 篇3

①1812月26日,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人走上讲台,她叫玛丽·居里,她今天要和她丈夫在这里宣布他们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元素镭。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而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则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她的报告使物理学进入一个新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里。

②18,伦琴发现了X光,贝克勒尔发现铀盐可使胶片感光。这都还是偶然的发现,居里夫人却立即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别人在海滩上捡到一块贝壳,她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两年后,她发现了钋,接着发现了镭。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经过3年又9个月,他们终于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它有极美丽的颜色,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

③这点美丽的淡蓝色荧光,是用一个美丽女子的生命和信念换来的。千百年来,漂亮就是一个女人的最高荣誉,最大资本,只要有幸得到这一点,其余便不必再求了。居里夫人很漂亮,但是她偏偏没有利用这一资本,她的战胜自我也恰是从这一点开始的。她中学毕业后当了七年家庭教师,积攒学费到巴黎来读书。她为求安静,一人租了间小阁楼,一天只吃一顿饭,日夜苦读。晚上冷得睡不着,就拉把椅子压在身上,以取得一点感觉上的温暖。她以25岁的妙龄,面对追者如潮而不心动。她只要稍微松一下手,回一下头,就会跌回温软的怀抱和赞美的泡沫中,但是她有大志,有大求,她知道只有发现、创造之花才有永开不败的美丽。所以她甘愿让酸碱啃蚀她柔美的双手,让呛人的烟气吹皱她秀美的额头。

④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引发一场科学革命。更重要的是这项发现的哲学意义。苏东坡赤壁望月长叹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居里夫人证明镭便是“不能以一瞬”而存在的物质,它不停地发光、放热、放出射线,能灼伤人的皮肤,能穿透黑纸使胶片感光,能使空气导电,它刹那间是自己又不是自己。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她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当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她逐渐变得眼花耳鸣,苍白乏力。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新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理,变成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她得到了永恒。就像化学的置换反应一样,她的青春美丽换位到了科学教科书里,换位到了人类文化的史册里。

梁衡论文 篇4

——浅谈梁衡人物散文

叶海静

对于现在的散文,季羡林老先生在《追求一个境界——谈梁衡的散文》中认为在中国散文坛上有两个流派。一个是“松散派”:信手拈来,随随意意,松松散散,没有固定的结构、布局,集中表现一个“散”字。与之相反的是“经营派”:讲究谋篇布局,锤炼词句。他说,“在中国文学史上,散文大家的传世名篇无一不是惨淡经营的结果。我窃附于‘经营派’。我认为,梁衡也属于‘经营派’,而且他的经营还非同寻常。即以他的写人物的散文来说,一般都认为,写人物能写到形似,已属不易,而能写到神似者则不啻为上乘。可是梁衡却不以神似为满足,他追求一种更高的水平,异常执着地追求。”对于梁衡的评价,季老是讲得非常中肯的。在人物散文中,梁衡汇集人生的体验,以一个“知己”般的身份,书写人物的故事,把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事情写出别样的味道,让读者有了不同以往阅读收获。毫不夸张地说,他在自己所有的人物散文中,一次又一次地带给了我们惊喜与感动。

看他的人物散文,首先是被其中的那一个个历史英雄人物所打动。其中每个人物都是我们国人所熟悉的,可是在梁衡的带领下,我们又看到了他们在人生失意之时,不为人所熟悉或是所知的可歌可泣的一面。韩愈柳永被“奉旨填词”,在社会这架大算盘上受命运的摆弄,但是却在自身这架小算盘上拨着算珠,把才华、时间、精力、意志、学识、环境统统变成了由自己支配的珠子,创造了词的奇迹。辛弃疾行伍出身,以武起事,曾经叱咤风云,但却是命运多舛,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20多年间又有37次频繁调动,把栏杆拍遍,最终以文为业。林则徐为救国家,在成了近代史上的第一禁烟英雄的同时,被皇帝发放伊犁效力赎罪,却又在新疆做起了为国效力的大事,以罪臣之名,行忠臣之事。瞿秋白以文人的身份投身于政治,在生命的危难关头又以文人的儒雅就义,坦荡得如一张白纸……在他的人物散文中,每个人物都有着一种强大的人性魅力,吸引着世人。他们活得真实,魅力极大,责任心强,有着一颗救世救民的大心;为了坚持正义、理想、价值而不屈不挠,透露着一股股的悲壮美。诸葛亮的“鞠躬尽瘁”,魏征的“居安思危”,范仲淹的“先忧后乐”,周恩来的“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邓小平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在他们身上“先忧后乐”的传统政治理念得到了一脉相承。而梁衡自己所提倡的在散文中写“大事、大情、大理”的主张,则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给读者的精神带来了一次次的洗礼。

“绚烂之至是简朴”。在人物散文中,我们看不见梁衡在风景类散文中所表现的老练、绚烂文笔,反而是一种简朴、平实,但中间却有着思想的重量。《百年明镜季羡老》中,语言朴素,但是情感真挚,态度谦逊,读来非常感人。而在《大有大无周恩来》中,更是以一种朴素之至的语言对共和国的第一位总理进行了热情洋溢的歌颂,真诚地去写周总理人格上的伟大。读他的文字,可以感受到他对总理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仰,和一种刻骨铭心的认同感,以及作家自身为社会、为国家宣扬“至理”所流露出的一身强大的时代使命感。

其实,在这些平实而有力的文字背后,是作者本人的那一颗激情澎湃、热血沸腾的心。许多人在看梁衡的人物散文时,会被他的文笔带入一个个澄明真实的世界之中,感人物的悲欢离合,与他们一起欢乐、悲伤、大笑、哭泣……如果说我们被瞿秋白临死时的淡然、周总理的大有大无、林则徐的凛然之气、韩愈的坚持等等感动,那么给读者带来这种人格震撼的恰恰是梁衡的那一颗激情澎湃、热血沸腾的心。抚栏杆,他感受的是辛弃疾内心的无比痛苦;观小路,他看到的是小平同志的忍辱尽心艰辛;视红船,他感慨的是共产党初建时的风雨飘摇;思红毛线、蓝毛线,他体悟的是领袖们的质朴可敬……为了写这些可歌可泣的人物,梁衡渡重洋、访故里、寻遗迹,用自己的那颗赤子之心去体察!只有一个能真正体察他人,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他的文笔才有可能会写出拥有重量的文字,才能让世人看到了那些千古风流人物的另一面生活状态,并为之澎湃、唏嘘。他内心澎湃的激流,汹涌于他的笔墨

背后。朴实的文字包裹的是一颗平实、善良、澄明、纯净的心。梁衡,以一颗赤子之心生活于世,以一颗赤子之心体察世事,以一颗赤子之心书写笔下的大人物。

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中国古代文人一直是把对政治的关心作为一种共有的情怀。梁衡倡导进行政治散文写作,在他的文字中,透露着对国家的爱与对党的尊敬。作为一名作家,梁衡站在时代长河之上,看江水东流,大浪淘沙,思量那些风流人物的思想重量,党对国家的指引意义。在《觅渡,觅渡,渡何处?》、《这思考的窑洞》、《大有大无周恩来》、《一座小院和一条小路》、《一个大党和一只小船》、《红毛线、蓝毛线》等这些文章中,他主动走进政治,走入党的历史,以一个有着责任感的公民形象在歌颂。我们看到一个个“把革命投入人生”的党中老一辈,在他们的身上,寄托着梁衡对党的尊敬,流淌着的是梁衡对党的信任。梁衡不仅在文章中为党歌颂,而且不回避令人头疼不已的政治,在党犯错的时候,心痛之情在字间流淌。可是,梁衡在文字中透露出来的更多的是对党,对民族与国家的信心。正如他自己写到的:“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悲哀的民族;一个犯了错误而又不知反思的民族是更悲哀的民族;一个学会在失败中思考的民族才是真正了不起的民族。不要忘了,正是“文革”浩劫之后的大思考才成就了今天的复兴。”

梁衡在2009年11月13日的《<岳阳楼记>留给我们的文化思考和政治财富》主题演讲中,剖析了为官做人之道,指出忧国思想是政治财富。梁衡赞美诸葛亮,魏征,范仲淹,周恩来,邓小平,赞美在他们身上一脉相承的“先忧后乐”的政治理念。其实,我们也要赞美梁衡,在他的身上,我们读者也看到了“先忧后乐”这一政治理念的传递与接力。季羡林老先生在《追求一个境界——谈梁衡的散文》还这样评论他:“梁衡是一位肯动脑、很刻苦,又满怀忧国之情的人。他到我这里来聊天,无论谈历史、谈现实,最后都离不开对国家、民族的忧心。难得他总能将这一种政治抱负,化作美好的文学意境。在并世散文家中,能追求、肯追求这样一种境界的人,除梁衡以外,尚无第二人。” 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作家,他认真实

践并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感谢梁衡,在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依旧向我们传递着生活的精神勇气,书写着人类的至真之理,让我们能以更加积极的状态去面对生活与历史。

中考链接梁衡作品:《匠人与大师》(20l0年河南省)

《母亲石》(2010 年连云港市)

《人人皆可为国王》(2010年巴中市)

中考真题回放:

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共12分)

匠人与大师

①在社会上常听到叫某人为“大师”,有时是尊敬,有时是吹捧。又常不满于某件作品,说有“匠气”。匠人与大师到底有何区别?

②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一个匠人比如木匠,他总在重复做着一种式样的家具,高下之分只在他的熟练程度和技术精度。比如一般木匠每天做一把椅子,好木匠一天做三把、五把,再加上刨面更光,合缝更严等等。但就算一天做到100把也还是一个木匠。大师则绝不重复,他设计了一种家具,下一个肯定又是一个新样子。判断他的高下是有没有突破和创新。匠人总在想怎么把手里的玩艺儿做得更多、更快、更绝;大师则早就不稀罕这玩意,而在不断构思新东西。

③匠人在实践层面,大师在理论层面。匠人从事具体操作水平的上限是经验丰富,但还没从经验上升到理论。虽然这些经验体现和验证了规律,但还不是规律本身。大师则站在理论的层面上,靠规律运作。□甲面对一片瓜地,匠人忙着一个一个去摘瓜,大师只提起一根瓜藤;面对一大堆数字,匠人满头大汗,一道接一道地去算,大师只需轻轻给出一个公式。匠人常自持一技,自炫于一艺,偶有一得,守之为本;大师视鲜花掌声为过眼烟云,进取不竭,心犹难宁。居里夫人把诺贝尔奖章送给小女儿当玩具,但是接着她又得了一个诺奖。④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我们常说一技之长,一招鲜,吃遍天,这是指匠人,大师则不靠这,他纵横捭阖,运筹帷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因为凡创新、创造,都是在引进、吸收、对比、杂交、重构等大综合之后才出现的。当匠人靠一技之长,享一得之利,拿人一把,压人一筹时;大师则把这一技收来只作恒河一沙,再佐以砖、瓦、土、石、泥,起一座高楼。牛顿、爱因斯坦成为物理大师并不只因物理,还有更重要的数学、哲学等。一个画家,当他成为绘画大师时,他艺术生命中起关键作用的早已不是绘画,而是音乐、文学、科学、政治、哲学等。而一个社会科学方面的大师要求更高,马克思、恩格斯是一部他们那个时代的百科全书,毛泽东则是当时中国政治、军事、文学的宝典。

⑤这就是大师与匠人的区别。研究这个区别毫无贬损匠人之意,大师是辉煌的里程碑,匠人是可贵的铺路石。世界是五光十色的,需要大师也需要匠人,正如需要将军也需要士兵。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个世界需要人们有一个较高的追求目标。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将军总是在优秀的士兵中成长起来的。当他不满足于打枪、投弹的重复而由单一到综合,由经验到理性,有了战役、战略的水平时他就成了将军。□乙鲁班最初也是一名普通木匠,当他在技术层面已经纯熟,不满足于斧锯的重复,而进军建筑设计、构造原理时,就成了建筑大师。虽然从匠人而成为大师的总是少数,但这种进取精神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动力。古语说,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要是人人都法乎其下呢?这个社会就不堪设想。

⑥我们可能在实际业绩上达不到大师水平,但至少在思想方法上要循大师的思路,比如力求创新,不要重复,不要窃喜于小巧小技,沾沾自喜。对事物要有识别、有目标、有追求。力虽不逮,心向往之。在个人有了这样一种心理,就会有所上进;在民族有了这样一个素质,就会生机勃勃;在社会有了这样一个氛围,就是一个创新的社会。

(作者:梁衡,有改动)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4.第③段、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5.笫④段中有一个事实论据不恰当,请找出来并说明理由。(2分)

16.请简述本文的论证过程。(4分)

参考答案:

13.我们不应满足于敝“匠人”,要有较高目标、有追求、有不断创新的精神。(2分。意思对即可。若只答匠人和大师的区别不给分)

14. □甲:比喻论证,把匠人凭经验做事比作一个一个摘瓜,把大师按规律做事比作提瓜藤,生动形象地论证了匠人在实践层面,大师在理论层面。对比论证,用匠人和大师不同的摘瓜方式作对比,突出大师已上升到理论层面,靠规律运作。(答出一种即可)

□乙:举例论证,以鲁班由匠人到大师的经历为例,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只有追求更高的目标才会断进步的道理。(一处2分,共4分)

15.画家的事例不恰当。第④段阐述的观点是“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而这个论据的重点在目标和信念上,不能很好地证明观点。(意思对即可。2分)

16.先从三个方面分析匠人和大师的区别,然后揭示研究这种区别的目的,提出中心论点,最后总结全文。(意思对即可。4分。只答“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给1分)

梁衡简介 篇5

梁衡,男,1946年出生于山西霍州。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现任人民日报副总修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梁衡-基本资料

梁衡,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现任人民日报副总修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作品有《梁衡文集》和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散文集《只求新去处》、《人杰鬼雄》、《名山大川》,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政论集《继承与超越》等。《晋祠》、《夏感》、《觅渡,觅渡,渡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等四篇作品入选中学课本和师范教材。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

浅谈梁衡《夏》之美 篇6

散文《夏》被选入苏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之中,属于文本中第四单元“多彩四季”里的一篇课文。(本版教材对目录的划分中,美学教育十分突出,具体为:第一单元名为走进文学,第二单元名为金色年华,第三单元名为民俗风情,第四单元名为多彩四季,第五单元名为关注科学,第六单元名为奇思妙想;分别对应的审美培养为对文学之美的热爱、对生活记忆的美的回顾、对家乡风俗之美的记录、对自然四季的美的欣赏、对科学之美的感悟、对创想幻想之美的理解。)不难看出,美的教育在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的渗透是十分重要的,审美的培养不仅需要全面,而且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第四单元中的四篇课文按照春、秋、冬、夏来排名,所选篇目分别为朱自清的《春》、郦道元的《三峡》、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梁衡的《夏》。本文重点探讨梁衡的《夏》中之美。

一、意象图画美

开篇第一段作者首先给我们铺下一种对夏天的最基本的认识:紧张、热烈、急促。接下来,第二段里作者便给我们展现了这幅具体的意象图画:“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这样的比喻把“夏”的图画简单而又形象地描绘出来,可以使人有身临夏天山坡树带旁之感。随后,一系列的具体物象则把你完全带进夏天的图景之中,“轻飞曼舞的蝴蝶”的消失,换来了“烦人的蝉儿”,伴着“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这是点缀夏的图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标志,作者以其寥寥几笔的代入,综合“蝴蝶飞”离去与“蝉鸣”出现的特征,使得夏的图画美了起来、活了起来。接着,文中的意象逐渐变大,“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舰船”从宏观的大视野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盛夏田野图,图中有太阳、金黄的大地、麦浪、山、云彩、公路、汽车,大视野的饱览之感跃然纸上,这样的图画足以震撼读者的心灵,夏季的炎热感透过书面传达而来。从宏大的空间视角来看,“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吹来的麦香,给我们在画面上增加了一种动态之美,仿佛作者欲将热浪夹杂而来的麦香直接送至读者鼻尖一般。“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在这样的动态美景之中,作者为我们打开了一幅夏的画卷。

既然作者说“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那么理所当然,在第二段,作者详细介绍了在绘画观点中这样描绘的理由:“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这分明是又给我们再次描绘了两幅图:春景图和秋景图。作为对比,这样两幅图同样形象地展示出夏季意象之独特。春天的颜色是如碧波与嫩竹般的冷的绿,秋季的颜色是如夕阳与红叶般的热的赤。一绿一红,正鲜明地刻画出这中间的中性的黄色。黄色给了我们哪些意象呢?作者接着又写道:“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看来除了麦子,其他的物象也是争先恐后地出来,棉苗、高粱、玉米、瓜秧无不成为点缀夏收图中的经典之笔。

描完夏景图与夏收图,作者开始绘制夏忙图了,这回的主角是田家人。“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这里可分为收麦、打麦、观天气、护幼苗。通过在夏忙时节里人们的一举一动,给我们展示了夏季的繁忙之景,不同于文末中所提及的“春日融融,秋波澹澹”。

二、语言形象美

作者对语言的运用出神入化,开篇就使用了一个独句。“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给读者一种醒目、直观、突出的感觉。也点明了作者夏天的基本认识:紧张、热烈、急促。而在此处,作者在第二个特点的表述之中用了“热烈”一词却未使用“炎热”,则赋予了夏天以人的感情特点,侧面展示出作者对文章主题“夏”的喜爱之情。当然,具体的表现,我们还要继续看下文。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第二段首句,作者用比喻给读者展示了季节由春天到夏天的变化过程,同时也辅以对比之用。“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的长鸣。”飞舞的蝴蝶、鸣声烦人的蝉是我们在生活中极常见的,读者读起来倍感亲切熟悉,用这些生物的一走一来去对比着表现季节变化,既形象又贴合主题,凸显夏天的独特情境。“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无论是修饰语火红的、金黄的、远处的,还是动词烘烤、翻滚、扑打、涌着,都展现出作者这些词语极其精准的运用,再加上最后的比喻,给我们形象地展现出夏天的热烈。“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这里则不仅有视觉上的广博与动态之美,也有嗅觉上的“麦香味”之美,这样的夏天,如何不“热烈”?

作者说夏天的颜色是“金黄”的,又从绘画的角度给我们进行了对比并说明了理由:“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这句话在尤其简短的语言中给我们展示了春之绿,秋之赤,而夏之金属于他们之间的过渡,形象的表现出来,而语句毫不累赘。与此同时,作者在春之绿的前面加了一个“冷”字,在秋之赤前面加了一个“热”字,这一冷一热,使读者读起来有了触觉上的温度感受,十分熟悉,意象变得更加形象,这种通感的手笔还可见于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为了更加逼真形象,作者随之还举了碧波、嫩竹两个例子,夕阳、红叶两个例子,给我们实实在在的物象感受,朴实而具体。这样的虚实相生,相得益彰,更增添了语言之美与层次之美。当然,这些都是为了说明夏的独特: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与之相比下,春充满了希望,秋标志着事物的终极。这样,引出了作者要赞美的:夏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紧接着,作者在“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里提及了四种植物棉苗、高粱、玉米、瓜秧,并且把他们拟人化,说棉苗的“挑”、高粱玉米的“举”,瓜秧的“匍匐”不正是拟人化语言的独特魅力吗?形象可感,动态逼真,展现了他们在夏天的旺盛的生命力“蓬蓬勃发”。endprint

作者的笔触在描写农民的忙碌上也十分入微,将文章的语言格调与语言内容紧密扣住实际生活。比如“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农民的在收割麦子时候,心理是急切的,作者的语言也跟他们的心理一样:“快割,快割”;“快打,快打”。通过运用汉语的节奏形式中的快慢律与长短律,语言形象轻快,符合人物的心理情境,增强了言文之美。后面的“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自然是为数不多的引用里经典的一句了,用来表现农民的辛勤劳作,因为他们“肩上挑着夏秋两季”。一个“挑”字显示出夏天旋律的紧张。

结尾自然也少不了对比,作者点到了春花秋月之多,“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春秋之闲适与美好不同于夏天的苦涩。而不喜欢夏天紧张的那些有闲情逸致的人,作者却偏偏不与他们一样,作者大声赞美了这个黄金的夏季。对比之美,美在突出,美在强调。

三、情感热烈美

情感的热烈美是本文情感基调的主要表现。

首段,作者就直接点明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热烈、急促的。用这样的短句有醒目突出的作用,在作者的情感表达上,我们也可以看出,夏天的不是“炎热”而是“热烈”,这样,奠定了一个情感基调,夏天给作者的感受是令他喜爱的。

接下来,炉子上的沸水、山坡上的草、树带上的黛色长墻、火红的太阳、长鸣的蝉这些都紧扣了热烈的情感的来由,麦浪的翻滚、热风的浮动则更增添了夏的热烈。“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更是用一句话写出了夏天到来时的热烈之景,魅力独特。

在第三节的夏之景,作者给我们写出了夏不同于春秋所代表的东西: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夏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这不正是前面作者所说的热烈的原因之一吗?如果这还不够,那么棉苗、高粱、玉米、瓜秧的人化的行为不更是旺盛的生命力吗?夏之热烈可见一斑了。

回到人的身上,则变成紧张的热烈了。农民的上场总是伴随着辛苦的劳作。收麦子时候的快割,麦子上场时候的快打,麦子打完,还得赶紧去给幼苗追肥浇水。紧张的旋律,也正是夏的热烈的表现之一。

结尾处,作者则在与前面春秋两季的对比下直接喊出对夏的大声赞美。情感直抒胸臆式的热烈表达,回应了全篇的感情基调,也增强了对夏之美的喜爱的表现力度。

四、结构设计美

本文属于结构紧凑型文章,全篇字数不过七百字左右,字字凝练,句句值得仔细品味与回顾。文章绝不拖沓但意象却很丰富,足见作者的巧妙用心。

前后照应在文中的运用也是极好的,使得文章的过渡自然,衔接紧密。一句“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不仅照应了段首的话,也使后面的“夏天到了”显得自然。在第二段写的麦子既能体现夏季的特色,也能为下文写农民的辛勤劳作做铺垫,因而在第二段,作者花了较多的笔墨来描写麦子。

谋篇布局上,作者一共采用了五段,除了首段是一句话之外,其他各段都不是太短,但也没有一点儿繁长的段落。整个段落的分布围绕第一段的夏的三个特点“紧张”、“热烈”、“急促”来展开,条理清晰,段落分明。最后一段回归到对比后感情的直接抒发,跟全文的布局形成了一体,使人读完后有一种回味无穷之感。

优美的文章内容同样需要精巧的文章结构来衬托,这篇文章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总的来说,《夏》之美,在于紧张、在于热烈、在于急促,也在于比较、在于描绘、在于歌颂。本文的四个角度,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夏》的美,还有更多。

用文学诠释政治(梁衡) 篇7

2011年06月14日09:20人民日报梁 衡

时值建党90周年,我的散文集《红色经典》再版,编辑约谈一点创作体会。

我认为文章写作主要有两个目的:为思想而写,为美而写。文章最后作用于读者的或是思想的启发,或是美的享受,可以此多彼少,当然两者俱佳更好。文章的题材可以是多样的,有的便于表现美感,如山水;有的便于表达思想,如政治。但政治天生枯燥、抽象,离普通人太远。其中虽含有许多大事、大情、大理,却不与人“亲和”。怎样既取其思想之大,又能生美感,让人愉快地接受,就得把政治翻译为文学——发扬其思想,强化其美感。写政治题材的文章,不怕缺思想,因为那些经典的思想早已存在,它比作家自己苦想出来的不知要高出多少倍。怕的是转换不出文学的美感。这种“翻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主要体会如下:

一、选择适合的典型。用文学翻译政治就是借政治人物、事件的光芒来照亮文学领地,照亮读者的心。文学是典型艺术,红色经典虽足够宏大,但并非所有的政治素材都能入文学,它还是要符合文学的典型性。选材时我力求找到每一个人物或事件的亮点。如写毛泽东就选他延安时期的那一段(《这思考的窑洞》);

写周恩来就写他最感人的无私的品德(《大无大有周恩来》);写瞿秋白就写他坦诚的人格(《觅渡,觅渡,渡何处》)。写人物又选其命运中矛盾冲突最尖锐的那一刻——这多是悲剧的一瞬,但却最易看到其生命的价值。如庐山会议上的彭德怀,“文革”中在江西被管制劳动的邓小平。历史从来都是现实的镜子,典型性包含有针对性,这些已往的红色经典移入文学作品时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已为实践证明其正确;二是针对现在的问题仍有批判、指导、启发作用;三是为读者心中所想所思,有受众。我遵守了这三个条件,这也是为什么作品一发表就反响较大,以后又被连连转载和再版的原因。

二、还神为人。政治是治国管人的学问,高高在上; 文学是人学,有血有肉。文学所说的“人学”主要是指人的情感、性格和人格。曾经高高在上的“管人者”一下成了作家笔下解剖的对象,这好像很难接受。而我们过去又曾有过一段时间把领袖人物神化,造成作家不敢写,读者不爱看。从文学的视角来看政治人物就要还神为人,要写出他们的情感、人格。一旦突破这一点,转过这个弯子,政治就贴近了读者。怎么转?一是淡化其政治身份集中剖析他的人格;二是摆脱旧有形象展示其真实情感。写人格,如瞿秋白:“他觉得自己实在藐小,实在愧对党的领袖这个称号,于是用解剖刀,将自己的灵魂仔仔细细地剖析了一遍。别人看到的他是一个光明的结论,他在这里却非要说一说光明之前的暗淡,或者光明后面的阴影。这又是一种惊人的平静。……”

写情感,如小平落难时为受株连而身残的儿子洗澡:“多么壮实的儿子啊,现在却只能躺在床上了。他替他翻身,背他到外面去晒太阳。他将澡盆里倒满热水,为儿子一把一把地搓澡。热气和着泪水一起模糊了老父的双眼,水滴顺着颤抖的手指轻轻滑落,父爱在指间轻轻地流淌,隐痛却在他的心间阵阵发作。这时他抚着的不只是儿子摔坏的脊梁,他摸到了国家民族的伤口,他心痛欲绝,老泪纵横。”

三、“顺瓜摸藤”,还原形象。政治讲究结论,文学注重形象。用文学翻译政治就是还原结论之前的过程,告诉读者“瓜”是怎么结出来的。比如写毛泽东转战陕北,他在延安窑洞里一面指导战争,一面还要从事理论研究,写文章,这种状况是用这样一个形象来表达:“他只能将自己分身为二,用右手批文件,左手写文章。他是一个中国式的民族英雄,像古小说里的那种武林高手,挥刀逼住对面的敌人,又侧耳辨听着背后射来的飞箭,再准备着下一步怎么出手。当我们与对手扭打在一起,急得用手去撕,用脚去踢,用嘴去咬时,他却暗暗凝神,调动内功,然后轻轻吹一口气,就把对手卷到九霄云外。他是比一般人更深一层,更早一步的人。”

四、含蓄表达,留出想象的空间。政治要明确,文学要含蓄。政治是方针政策、法律,甚至可以是口号,但文学不行,它是艺术。这时需要把直白明了的政治理念翻译成含蓄的文学意境,在散文创作就是要找到“意象”。散文名作中常有意象的运用,如朱自清的《背影》。政治题材天生宏大,找意象不易,可是一旦找见就顿生奇效。比如,用瞿秋白故居前的“觅渡桥”,来写瞿寻觅人生渡口而终不得的悲剧(《觅渡,觅渡,渡何处》);用一条小船来写共产党80年的历程(《一个大党和一条小船》);用红毛线、蓝毛线来写西柏坡时期党的战略转移(《红毛线,蓝毛线》)等。

五、善用修辞。政治严肃,用消极修辞,以内容的准确表达为度;文学浪漫,用积极修辞,不仅准确,更求生动。生动的文学碰上严肃的政治,需要语言的转换。不但修辞方面的十八般武艺都要用上,古典、口语、诗句、长短句等各种风格也需要灵活运用,才能借语言的形式美去表现政治的思想美。

上一篇:企业党委先进基层党委申报材料下一篇:小学作文讲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