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步骤(精选12篇)
由于话题作文内容开放,写作空间宽,灵活性大,能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展示学生的写作特长,近年来,无论是高考还是中考,话题作文已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受出题者和应试者的青睐。那么,初三学生如何在中考中使话题作文得高分呢?不可忽视以下几点: 一、一个好的写作心态。有些考生作文时惟恐写不完,略作思考便慌忙提笔,一挥而就,这样的作文难以做到文质兼美。实践证明:初中生在40分钟内完成600字的文章是没有问题的。面对话题,成功的心态便是自信。镇定自如,才会激情投入,激活思维,展示自己的最佳水平。二、一个清爽的卷面。这是考生作文给阅卷者的第一感觉。中考阅卷时间紧,任务重,适值酷暑,潦草的卷面难以赢得评卷者的好感。书写规范,文面整洁,本身就是对阅卷者的尊重。为此,考生既要写快,又要写好。即使字体不十分美观,也要尽最大的努力,做到字体匀称,字不能太小,也不能占满全格,更不能出格。同时,标点符号的使用要规范、正确,不能全文只有两个标点符号(即一个逗号加一个句号)。三、一个明确的中心。“文以载道”。考生应从所给的材料中,提炼出正确、新颖、深刻的观点,让此观点统摄全文。在文中,文章的中心要明确而突出,表现出正面、积极向上、有教育意义的主题。不应表现消极情绪,比如:以尽情玩耍为欢乐;以学校、家长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要求高为苦恼等等。其次内容要有主次,要突出重点。四、一个精彩的题目。“题好一半文”。话题作文既然允许自拟题目,考生就不应放弃展示自己写作功力的机会。题目角度宁小勿大,语言努力做到凝练、含蓄、优美,力求让阅卷者“一见钟情”。
1、用修辞方法拟题,如以“假日”为话题,可用比喻拟题,拟为《假日----爱的桥梁》,将桥梁比喻成爱的桥梁,在父母离婚后,“我”被判给爸爸,于是利用假日与妈妈构筑了一条情感的纽带。又如以“感受生活”为话题,可拟为《苦咖啡》,这便运用了双关,既实指咖啡,又暗指生活,通过叙述自己在校独自锻炼的苦,折射出其中的甜。
2、可移用诗词名句、歌词等来拟题目,如以“灯”为话题,可拟为《一晌贪欢》,引用了李煜的词《浪淘沙》中的“不知梦里身是客,一晌贪欢”,写“我”是李煜书桌上的油灯,突出了悲凉、伤感之情。以“我”为话题,可用《真我风采》、《最近比较烦》、《我想唱歌可不敢唱》„„
3、可以用扩展法,就是在话题的前或后加上适当而生动的词语,从而拟出适合自己写的题目,这样在规定的范围内,使话题变小,更有针对性。如以“掌声”为话题,拟为《她的掌声,给我一个天堂》;以“变”为话题,拟为《风中不变的承诺》。此外,还有可以反弹琵琶,题目体现新颖创新;设置悬念,让题目引人入胜等等。五、一个亮丽的开头。古人行文讲究“凤头”,也就是说文章的开头要写得精彩。可采用的方式有:开门见山,直接切题;写景状物,渲染气氛;设置悬念,引出下文;抒情议论,奠定感情基调等等。切忌开头洋洋洒洒几百字后,仍不见内容与话题有关。六、一个新颖的结构形式。考场作文,形式和内容同等重要。一个匠心独具的形式,也会让阅卷者眼睛一亮,对眼前的作文增添几分好感,无形中就给作文打了高分。比如::
1、可以采用题记,揭示文章的主旨。以“相信自己”为话题,题记定为“不要抱怨自己的命运,我们都是上帝的宠儿;不要畏惧山外的山,人外的人。相信自己:你就是山外之山,人外之人”(选自《写给昨日自卑的我 》)。又如以“自然”为话题,题记定为“我愿做只井底之蛙,那儿清凉又舒爽,那儿隐蔽又安全。来,来,来,请跟我来,跳到井底,远离人类”(选自《一只井底蛙的劝世格言》)。
2、可以使用小标题,使内容简洁醒目。比如《种太阳》一文用了三个小标题:“童年”、“我的大学”、“在人间”,巧妙地运用高尔基的小说三部曲的名字,很有层次感,使文章新颖独特。再如《江雪》一文中既有题记,又有小标题,它的题记是“希望一切都只有因为是雪,因为它会很快地融化,但一切都只因为是雪吗?”四个小标题却又是《江雪》一诗的四句话。再如《成长中的酸甜苦辣》一文分四个小标题:1酸如醋酸的幼年;2甜如蜜糖的童年;3苦如黄莲的花季;4辣如辣椒的雨季。
3、可以抒写书信,以情动人;还可以镜头回放,再现生活;还可以采用小说、童话、寓言等等。如《爱无止境》以日记体的形式,用“妈妈的日记”、“女儿的日记”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写情、写爱、写人生,新颖活泼,富有创意。
形式创新,贵在“得体”。考生要选用自己最娴熟的一种形式,切不可滥用,否则文不对体,会弄巧成拙的。此外,在结构形式的安排上,还要注意段落的安排,尽量将文章的段落分细些,张弛有致,灵活多变,从而避免“三段文”。
七、一个优美的片断。集中笔力,写好一个片断,向阅卷者展示自己的的文学功底。写记叙文的片断,可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如景物烘托,白描、语言、动作等手法,同时灵活运用修辞方法;写议论文片断,可用典型的论证方法层层论证,环环相扣;写散文片断,可旁征博引,让思维纵横驰骋,使自己个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这样就使文章增添了文采,获得阅卷者的首肯,给打了高分。比如:
感动好像暖暖的春风,“二月春风似剪刀”,给大地带来春的消息,让世界充满生机和活力。
感动仿佛隐隐的春雷,驱散了人们心中的阴霾,使沉睡者苏醒,使懒散者振奋。
感动犹如沥沥的春雨,滋润了干涸的心田,“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
这是《感动》一文中的语句,比喻恰当、贴切,再加上诗句的引用、排比的形式更增添了文句的韵味。当然,作文中还可引用歌词、名句、警句、歇后语等。八、一个完美的结尾。古人写文章讲究“凤头、猪肚、豹尾”。所谓“豹尾”,是指文章结尾要有力,耐人寻味。这样会给阅卷者留下最好的印象。简便易行的结尾有以下几种:照应开头,凸现主题;总结全文,画龙点睛;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等等。一个漂亮精彩的结尾能使中考作文锦上添花,大为增色,给评了高分。
首先, 培养学生平时积攒好词、好句、好段的习惯, 为他们写作兴趣的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 因地制宜的组织学生参加丰富有趣的活动, “实践出真知”。结合农村小学实际, 因地制宜的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 如书法、绘画、唱歌、体育等, 使他们从农村的天地中得到真切的感受, 形成浓郁的兴趣。教师运用启发性的谈话, 如参加这次活动你们的心情怎样?在活动中谁表现得最突出……把他们对活动的兴趣转移到写作中来, 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血有肉, 活灵活现。最后, 教师要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使他们树立能写好作文的信心。
二、加强阅读教学, 做到课内外阅读教学的结合
作文是综合能力的训练, 他与阅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阅读教学中, 我首先抓住课内教学, 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 对于阅读课文, 侧重于让学生读后自己解决课后问题。另外, 除了课本之外, 我们平时的考试、练习都是我们素材来源的宝地。要想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写作水平, 仅仅靠课内的学习是不够的, 课外阅读非常必要。在教学实践中, 我不仅让学生自学, 而且每学期都找几十篇小短文作为课外阅读内容。因为现在的书籍报刊很是庞杂, 学生的课余时间又不多, 所以老师必须做好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工作。我把学生适合读的各种书籍名称找出来, 让同学们到学校图书馆借阅, 并要求看完以后写故事梗概, 写读后感。让学生阅读的同时, 做笔记, 写心得, 还可以把好的素材剪贴下来, 然后在班内同学之间进行竞赛, 这极高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分析、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有效地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能够使听、说、读、写收到较好的效果。训练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要注意循序渐进, 由易到难地进行, 主要在说话课以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进行训练。学生对问题的回答经常很难做到准确而完整, 课堂讨论不愿发言, 即使发言也多是不得要领, 按着课文中的句子乱读一通。有时课上抛出问题, 全场鸦雀无声……真的感觉很无奈。针对这一情况, 首先, 教师要注意活用形式, 激发兴趣。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资源, 采取丰富多变的教学形式, 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其次, 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训练学生“敢说”。
四、写好作文要学会观察,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要写好文章, 要掌握娴熟的文章写作手法, 就要多观察, 学会观察, 观察是写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础。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 从中猎取你作文时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对一些看似不大实则很有意义的事情产生兴趣, 注意观察起因、过程和结果。在观察的过程中首先要用耳朵去聆听, 用身体去感受, 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脑去思索, 这样的观察才会更加细腻、深刻。其次, 要指导学生把每天看到的和思索的东西记下来, 这样就不会使观察到的材料付之东去, 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也不会白白浪费掉。达到观察的目的, 写成生动、形象的好文章。
五、进行片段训练,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学生作文训练的阶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是由说话、写话、写片段向整篇文章过渡的。加强学生的片段作文练习指导,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 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使他们善于观察生活, 乐于体验生活, 勤于表达生活。如实的描写所见所闻是进行片段训练的第一个要求。最重要的便是观察。例如:描写人物动作, 要求学生描写人物动作时应恰当地运用动词。我让学生写出一名迟到的学生早上走进教室这一瞬间的动作情景, 有的学生写到:“王明气喘吁吁地走进教室, 急忙把书包塞进了书桌里, 从书包里掏出了语文书和文具盒, 然后偷偷地看了老师一眼, 赶紧低下了头……”这样细致的描写, 突出了王明着急以及怕被老师批评的心态。如实描写还不够, 还要有条理的把事物写清楚。片段训练的第二个要求便是言之有序。一个片段由许多句子构成, 连句成段时一定要注意先写什么, 再写什么, 最后写什么, 要有一定的顺序, 才能条理清晰, 线索明确。
六、重视作文讲评和批改, 指导学生修改作文
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 一些教师只重视作前的指导, 而忽视作后的讲评和修改。其实, 讲评和修改也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作文讲评是对本次习作的分析和评价, 既是习作指导的继续和加深, 又是习作讲评的巩固和提高。因此讲评是作文教学中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首先, 讲评要有针对性。例如, 针对学生作文内容空洞的问题, 老师可以选出学生写的作文, 组织讨论, 使学生知道作文不能说空话。其次, 作文讲评课上, 老师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做“讲评”的主人。我的做法是, 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写批语有侧重性、针对性、鼓励性和指导性。对于学生作文, 除了老师批改, 还可以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互批互改, 通过修改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有时组织学生每几个人一个小组, 共同讨论修改一个同学的作文, 在互评中发现别人的优点, 指出缺点, 不断提高自身的修改能力, 表达能力。只有时时刻刻不忘作文讲评、作文修改, 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笔者把作文教学分为四个方面来论述:
一、激发兴趣,感悟生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师必须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活性思维,丰富想象,突出个性,自学交流具有新鲜气息的作品,具体做法如下:首先,鼓励学生写日记,并不要求他们写什么,没有约束学生会觉得有东西可写。为了写作,学生会更加仔细地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他们或写短小见闻,或偶发感想。日记交上来之后,教师要评出优秀的日记,让作者自己念,其他同学评析。其他学生会以此为榜样,争相比拼。这样,写作兴趣就会大增。其次,要善于命题,题目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兴趣,所以题目要让学生感兴趣,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给学生一吐为快的感觉。题目必须与时代紧密结合,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再次,教师要注重自身的人格影响,教师必须用自己高尚的道德,正直的品格去熏陶学生、感染学生,把做人与作文联系起来。总之,教师要鼓励学生,关注学校、关注家庭、关注社会,并善于从中发现写作素材,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甚至发现生活中丑陋的一面。这样,学生就会进行深入地思考,引发多种感悟,能更准确、更深刻地看待身边的人和事,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有写作的欲望,甚至乐于作文。正如大教育家孔子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二、以人为本,张扬个性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应挖掘出学生的巨大潜能。现代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而主体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要在人的内心和行为两方面同时造就一个人,造就一个不同于以前的独立自主的、有热情、有个性、有尊严、有责任心的人。写作教育应当以人为本,适当张扬一个学生的个性。写作的目的无非是把学生自己所蓄之情感人,把学生自己所懂之理服人,把学生自己所知之事告人。写作必定要围绕作者这一轴心运转,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适当张扬自己的个性,便是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当今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学生思想解放了,创新思维的火花不断迸发。教师应对敢于写自己的真实思想、敢于说心里话的作文给予鼓励,对于思想有毛病的文章,也不能当众批评,而要进行正确的诱导。
三、锤炼语言,精益求精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作文内容的载体。思维的丰富性、深刻性表现在语言中,我国文学史上注重语言锤炼的故事不胜枚举。“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杜甫,读文章给老太婆听的白居易,结成布衣之交的韩愈、贾岛等等,他们对语言的要求极为严格,流传的佳话家喻户晓。的确,一篇好的文章固然要具有鲜明的时尚的观点,但同时也离不开适合自己的语言形式。语言通顺准确是作文语言的起码要求。写文章不仅要文理通顺,而且要生动活泼,使人饶有兴味愿意看。然而要达到这一步,那就要求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要做到形象化。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最直接的任务就是教会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化,并形成扎实的基本功,进而内化为学生的良好素质。可见,语言是敏锐思想的闪光和丰富感情的流露。所以,运用语言必须再三斟酌,精益求精。
四、正确评价,鼓励为主
作文批改是提高学生写作成果的重要环节,所以,语文教师不能忽视。既然我们鼓励学生张扬个性,放胆作文,那么,作为教师就要宽容学生的一些不成熟的观点。比如,有学生对社会现象进行一些偏颇抨击,有学生对社会各路名流进行有失公正的评头论足。只有这样,学生才敢放胆、放言,才敢直面人生,也才能使大家自觉地关注现实、关注社会。所以,作文讲评应以鼓励为主,只要是有个性的,真诚地给人耳目一新或者说能引人思考的文章都应该理直气壮地肯定。为了一个好的题目,一个好的段落,一个好的构思……让我们不要吝惜一个赞美的词语,把它送给我们心爱的学生,或许这句评语会成为他(她)人生海洋上的起航灯,成为他人生道路上的第一枚奖章。有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过多的失败也许会挫伤幼小的心灵。对学生进行鼓励,使他们获得成就感,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就会日益形成。这样,素质教育才得以渗透,作文教学的效果也日渐显著。
为此,笔者疾呼:以人为本,放胆作文!让我们携手开拓作文教学的新时代,真正使学生作文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
游泳六步骤
在这几天我都去游泳,我拼命的学,拼命的.努力――啊,真是皇天不负好心人终于被我学会了!而且我总结了六步骤,你们不会游泳的看看吧!!!!
1。通常从水中行走开始,熟悉水性。
2。学习呼吸,水上吸气,水下呼气,不用鼻子,用嘴巴。
3。漂浮,掌握原地地头漂浮后,可以练习蹬边漂浮
4。蛙泳蹬腿。要领就是脚跟尽量贴近屁股,脚腕外翻,膝盖在脚腕内侧,要窄点。脚不能蹬出水面。模仿练习过关后尝试水中的漂浮加蹬腿,应该达到3下蹬腿至少前进5米的效果,否则要检查自己的动作。
5。划手,手掌垂直于水面,不能摸水,向后划手时候要注意高肘,手划到胸前时手腕,肘,肩膀程一个平面的三角型。这时抬头换气,抱肘时头在最高点,胳膊伸直时,地头呼气。模仿练习过关后,配合水中的呼吸继续模仿练习,熟练后配合漂浮蹬腿适应。
6。协调整套动作,针对不协调的部分强化模仿练习。
我认为最重要的2样就是呼吸和模仿练习。而它们却是最多被忽略的部分。按照这个步骤教课,仍然没学会的人,目前我还没见到。
包粽子看起来简单,可做起来就难了。你瞧:啪!粽叶“散架了”。我好不容易包出一个粽子,却好像个“歪嘴老头”。它东倒西歪,好不容易窝出漏斗形状,却又不由自主地摇晃起来。我看了不禁捧腹大笑。
一旁的姥姥看见我包粽子的样子,不由拿过粽叶。就耐心地教导起来,姥姥说:“包粽子时,要专心致志,不能够分心。包粽子还要把粽叶上下叠好,注意正反…”我听了,很奇怪,心里想:怎么有这么多稀奇古怪的方法,还是乖乖学吧,免得包出的粽子又东倒西歪了。
照姥姥说的,我仔细地选了两片大小不一的粽叶。粽叶绿油油的,就好像刚从地里钻出来的禾苗一样,我把它从中间一卷,做成漏斗形状,再放入白花花﹑细小的糯米,中间放一颗蜜枣,放满以后用手捏住把盖合上,一位大肚的“绅士”出现在我面前,再给它系上“皮带”,它就是个神气的家伙了。
1、做风车
今天,我难得有雅兴做风车,妈妈给我了我5元钱,我先用2元买了红纸和绿纸,在用5角买了朵小红花。
开始做风车了,我先用红纸剪出风车形状,没想到剪坏了,这下我的雅兴可扫没了,不过我想起老师说过有志者事竟成,我就又去买了张2元五角闪闪发光的红纸。
我用红、绿纸剪出风车,然后弄上小红花,在上面弄上一个小洞,装上一个扫把上的东西。
做成后,可漂亮了!
2、做风车
今天下午我和同学们在教室里做风车,同学们做的风车真是五颜六色啊!有红的、有白的、有绿的、还有紫的……。我做的风车是红色的,我觉得我的红风车最漂亮的,因为那是我动脑筋做出来的。
我先拿来一张长方形的彩纸小心地把它裁成正方形。再把它对角折好,四条对角线马上展现在我面前了。接着我拿出剪刀沿着对角线剪一半,然后将剪好的八个角,每隔一个角朝上翻。把它固定在中心点上。最后,将中心点的四个角用大头丁钉上,装到竹枝上,这样一架彩色的风车就做好了。
我拿着风车在操场上跑着,风车在“呼呼”地转着,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3、做风车
今天,我和爸爸在家里做风车。
我准备好了剪刀、卡纸、铁丝和吸管。首先把卡纸折成正方形,再把四个角对折,按着折痕用剪刀裁开,接着再按照书上的方法用铁丝把它串起来。最后把铁丝插在吸管里面。一会儿功夫,一个漂亮的风车就做成了。
我拿着风车迎风跑动,风车就转起来了。看着风车在风中不停地转动,我心里开心极了!
4、制作风车
上午,老师教我们做纸风车,我觉得很有趣,所以很认真地看着老师演示。
我准备好一张蜡光纸、一枚图钉、一根塑料棒和一把手工剪刀,就开始动手制作了。我先将准备好的纸对折两次,再用剪刀把刚对折好的曲线剪出一半,然后将对折好的四个角折到到中心点,用双面胶把它贴紧,最后用图钉把风叶和塑料棒固定在一起就完成了!
你看,做风车是不是很有趣!
5、做风车
吃过晚饭,我和妈妈一起做风车。
我先拿来一张蓝色的`纸,把长方形折成三角形,用剪刀剪去多余的部分,将纸变成正方形。用剪刀顺着三角形的印剪开,剪到中心处为止,每条线都剪开,将三角形式的边隔一个折一下,折完后,用一颗钉子钉在中间,拿一根木棒粘在钉子边,一个小风车就做好了。
自己动手真快乐!
6、做风车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做风车。我先把一张蓝色的硬纸剪成正方形,再把它对角剪成四片,拿起一个角贴在另一个上,四个对角贴在一起。爷爷帮我拿来一只竹棒插进去,然后用红色的蜡光纸把前后两端定位。
一个美丽的蓝色的风车做好了,我拿起风车跑来跑去,风车很快地转着,我的心里快活极了。
7、做风车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做风车。我们首先拿出一张粉色的彩纸沿着正方形的彩纸折成对角,我和妈妈沿着对角线剪开一小段,然后间隔把四个角向中心弯,并用双面贴把它们粘起来,最后用图钉固定一根小棍,一个风车就做好了。
我自己贴上美丽的贴画,写上自己的祝福话,一个漂亮的风车就做好了。
一、做好写作准备
要写出一篇好文章是多种能力和因素的共同结果, 并不仅仅是从文章中学来的。这就需要学生从多个方面去做准备。
首先, 学生要有生活阅历。曾经有专家指出, 阅读需要有阅历, 有丰富的阅历能够帮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但是, 阅历并不简单等同于经历。有许多人有丰富的生活经历, 走过很多地方, 也见过很多人, 但是他对生活仍然缺少感悟。这主要是因为他并没有在经历的基础上进行有意识的总结和提炼, 没有将理智和情感统一起来。对于初中生而言, 其本身的生活经历较少, 如果没有有意识的观察和积累, 就更难以形成生活阅历, 没有阅历, 没有对生活的感悟和体察, 就难以写出丰富细腻的文章来。所以, 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 我们要指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生活, 体会生活中的种种情感, 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生活阅历。
其次, 要指导学生阅读。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是阅读积累到一定量之后的自然结果。在传统的教育中, 开始是并不教授写作, 但开笔之后, 却能发现有许多写得相当不错的学生, 其原因就在于那时候的阅读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时间,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 不知不觉地在头脑中形成了问句的形式, 具有了良好的语感, 所以一旦拿起笔来, 就能把脑海中记忆相当深刻的字句表现出来。可见, 只有在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之后, 人们的语言表达才会成为理性思维的结果。
多年来, 我逐渐积累了一些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经验。如利用早课朗读文言文和诗词。在急功近利者眼里, 总觉得这样的方式收效甚微, 看不到效果。然而, 这却能培养学生的基本功, 是学习语文的正途。尤其是对古诗文的阅读能帮助学生形成准确、简洁的语感, 并积累许多美丽的诗词, 而这些都可以运用在作文中为文章增色。
此外, 我还安排学生利用课前的三分钟朗读优美的散文。这主要是因为许多学生没有形成如书面语般严谨的思维方式, 而帮助其拥有这种思维的方式就是出声朗读。对于中学生来说, 语文学习不是读得太多, 相反是读得太少。所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适当的朗读必不可少。
二、做好写作指导
作文教学不容易出效果, 抓来抓去难见成效, 这就使许多教师放弃了语文教学, 一学期也不上一次作文课, 或者仍旧延续小学作文教学的方法, 让学生背诵作文以应付考试。如此一来, 学生缺少适当的引导, 自然写不出优秀的文章。那么, 如何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写作呢?我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 教师要加强自己的写作训练。如果语文教师缺少写作经验, 或者自己就不会写作文, 是无法对学生的协作进行指导的。因为一个没有写作经验的人, 就不能体会其中的滋味, 不能体会到写作时遣词造句的分寸, 不能体会到文句之间的情感流露。因此, 语文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写作训练, 只有自己多写、多体会, 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写作。
其次, 要给学生宽松的写作环境。有的教师太喜爱写作技巧, 或者只会讲技巧, 因此常常在教学时用许多条条框框限制学生, 自以为给学生指出了一条道路, 殊不知, 写作是个人的事, 需要学生根据自身条件, 依据自己的情感表达习惯来进行, 加之在初学写作的阶段, 学生的思维可谓天马行空, 了无痕迹, 如果一开始就给他们许多拘束, 他们就会因为过于拘谨而心生畏惧, 进而丧失写作兴趣。所以, 在作文教学中, 我们应尽量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再次,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作的过程就是运用想象把头脑中的素材重新整理加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如果学生的积极性不能被调动起来, 不能唤起活跃的想象力的话, 学生就很难投入其中, 也就不能写出生动的文章来。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 让学生在头脑中把将要写的故事做一个大概的勾勒, 想象出人物的音容笑貌和举止言谈。只有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才能写出生动形象的作文来。
三、采取多种评价方式
作文批改的形式应该灵活多样, 充满生气。传统的作文批改, 教师往往喜欢用红笔在作文本上批注诸如“语言通顺”“结构清晰”“书写认真”等评语。这种批语往往千篇一律, 缺乏针对性、指导性, 等同虚设。为提升作文批改的效果, 我尝试了一下几种评改作文的方法, 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首先, 先冷冻一下, 再评。学生在课上经过深思熟虑写出来的作文, 往往是感觉很好的, 如果此时, 教师指出弊病会打击他们, 所以不妨先冷冻几天, 也就是先放起来, 不改, 不评, 等过了一周或者两周, 再拿出来读, 就会发现有不足之处, 此时再进行评改, 学生定会有所收获。
其次, 同桌之间互评。同桌之间在教师的引领下, 对彼此的作文进行评改。一要看书写是否端正认真, 二要看用字是否规范正确, 三要看是否有佳句, 四要看文章是否中心突出。如此一来, 学生热情高涨, 对作文的评改往往比教师要细得多, 在不知不觉中便提升了自己的写作水平。
再次, 典型作文评讲。教师应该鼓励一些写作较好的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自己的作文, 然后和全体学生一起分析其中值得学习的地方。这样做, 既是对作者的肯定和鼓励, 是对其他学生的鼓励。
总之, 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需要教师从多个方面入手, 不断地钻研、尝试各种方法, 只有这样, 才能让学生写出文质兼美的作文。
参考文献
[1]文胡新.作文教学贵在求真.中国民族教育[J].2009 (1) .
【关键词】审题;新材料作文;阅读能力;思维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新材料作文概念的界定
“所谓‘新材料作文,是指在根据材料给出一些启示和要求,要求考生所写的内容与这则材料的主题相关就可以了,范围比话题作文更广泛,更少束缚。”[1]因此,新材料作文是最具灵活性的一种题目类型,它是符合以人为本的社会潮流而诞生的新型作文题目。材料作文与新材料作文从本质上说属于同一类型的题目,新材料作文是由之演变得来,是由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共同孕育而成。它的“新”新在文体不再受限制、材料的取材范围更广阔,更具有人文性,表现为关注生命,即关爱自我、关心他人与社会、爱护自然。
二、新材料作文审题方法及步骤的实施
第一步,感知分类。通读全材料,整体感知材料内容,将材料进行归类。新材料作文题目按照形式分类,可分为单则材料和多则材料。按照内容分类,可分为寓言故事型材料、社会生活型材料、话题概念型材料。寓言故事型材料:以蕴含人生道理、哲学智慧的寓言或故事为材料,故事的本身只是表象,故事背后所表达的哲理才是材料的重点。社会生活型材料:以社会热点、社会现象、生活中的事件为材料,这些材料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审题的重点是如何去看待、认识这些事件所反映的问题,把握好情感倾向。话题概念型材料:材料围绕着某话题或几个概念展开,例如名言警句等,这种材料的主体概念比较抽象,主要考察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对事物的认识。既要整体把握材料又要注意概念间的联系。将材料进行分类我们的阅读会更有针对性,会采取更有效的策略获取材料的深层含义。比如寓言故事型材料一般都是叙述性语言,篇幅长但较易理解,这时我们就不用一字一句去揣摩,而是概括材料中心,就关键句认真解读。而概念话题型材料,其材料是去解释中心的话题或概念的,字数不多但概括性强,需要我们认真揣摩各句之间、各词语之间的联系。
第二步,划出关键。再次返回材料,快速划出关键句、关键词,也就是寻找题眼的一个过程。有时关键句并不是简明的一句话摆在材料中,而是分散在几句话中,需要学生运用关键词重新组织语言明确关键句。看似简单的一个步骤,它考察的是学生的概括能力,获取有效信息、剔除无用信息的能力。这一步帮助我们弄清材料的主体是什么,材料想表达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第三步,探究联系。许多学生找到了关键词、关键句,理解了材料大意就结束了审题的工作,开始作文立意,于是犯了以偏概全,跑题、偏题的错误。例如给定材料:路边长着一株雏菊,一个小女孩每天都来给它浇水。然而有一天,小女孩不来了。雏菊将从哪里获得维持生命的水?雏菊开始努力向下伸长它的根,终于从深深的泥土下品尝到清凉而甘甜的水。雏菊长得越来越茁壮,开出新的花朵。题中的关键词有雏菊、小女孩、水、新的花朵等,但如果不认真思考关键词间的联系,从小女孩的角度来写明显就偏离题意了,新的花朵盛开与小女孩并不存在关联。正确的审题方向是雏菊的角度,因为雏菊努力向下生长,才盛开出新的花朵,探究关键词间的联系才能更为准确地把握材料主旨的方向,避免偏题。
我们在探究事物之间的联系时,不能局限于用单一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应采取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去审题,依据材料进行合理引申联系。而运用横向审题法和纵向审题法去审题实际上就是在发展学生的思维方式。第一种横向审题法,就是运用横向拓展的方式推进审题,通过现象看本质。如上面例子中,由雏菊努力向下伸长根盛开新花朵,可联想到其他冲破困境而获得新生的例子,概括出都是在表明面对困难的一种态度,是克服困难的过程。新材料作文提供的材料多蕴藏深刻的人生哲理,具有很强的比喻性和象征性,运用横向审题法能够以小见大,挖掘有深意的角度,而不是就事论事。第二种纵向审题法,如果说横向审题法是在回答“真正是什么”的问题,那么纵向审题法是在回答“怎样”的问题,怎样产生、怎样解决处理。例如在一则材料中指出现在人们把圣诞节过的热闹非凡,甚至把圣诞节过成了七夕情人节,各大商场也抓住这个节日搞各种促销活动。从这则材料中,我们不仅要看到圣诞节这种外来文化对传统节日的冲击,更要探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采取正确的态度辩证地看待这种现象。运用这两种方法进行联系引申既不偏离材料的本意,还原材料当中的隐含义,又能不过度引申,偏题跑题,更能解决准确审题立意与立意不深刻、无新意之间的矛盾。
第四步,整合升华。通过前三步的感知、概括、联系,大脑中接受了理解题目而产生的大量信息,这些信息仍处于散乱的状态,需要打乱、整合、重新排序,最后以一句简单句写出材料的核心思想,实现最后的升华。这是学生自我考查是否真正明确了题目的核心的步骤,帮助学生再次强化信息,围绕审题最后得出来的精髓进行立意。
教师对学生作文审题的指导根本目的不是教给学生僵化的审题步骤,而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学会去思考问题并且让学生通过阅读作文题目中的材料学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热爱语文、热爱生命。
参考文献
[1]李昭辉.材料作文的审题[J].好家长报,2005(5).
作者简介:谷思慧,女,1991年生,辽宁葫芦岛人,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雅思高分小作文写作步骤指导
雅思写作部分的小作文即图表题从其在两篇作文中的“含金量”及字数要求150字来看,地位都不如大作文,所以对于有较好的书面英语表达能力,但总受制于时间不足的考生,可以在小作文处投入相对较少的精力,为了防范大作文来不及写,建议大部分考生可以在实战考试中先写大作文,后写小作文。此外,小作文分配时间决不超出20分钟。
那么怎样才能在20分钟不到的时间里,写出一篇不低于6分的考试作文呢?
可根据官方评分标准描述,有的放矢地选择重点任务突破。从雅思写作的官方评分描述看,每篇作文都将从“Task Achievement” “Coherence and Cohesion” “Lexical Resource” 和“Grammatical Range Accuracy”四方面给出评分,然后再算平均分。这四个方面,后两项完全是一个考生语言综合能力的体现,很难在短期内取得质的突破,当然也决不会因为怯场而语言能力明显下降一个级别。但前两项就和考生的备考及临场发挥有很大联系了,尤其是第一项的“Task Achievement”(任务完成情况)。而在官方评分描述中,5分和6分也有着本质的差别。
6分:
Addres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ask
(Academic)presents an overview with information appropriately selected
Presents and adequately highlights key features/ bullet points but details may be irrelevant, inappropriate or inaccurate
5分:
Generally addresses the task;the format may be inappropriate in places
(Academic)recounts detail mechanically with no clear overview;there may be no data to support the description
Presents, but inadequately covers, key features/bullet points;there may be a tendency to focus on details
资料来源:教育优选 http:///
最权威的国际教育服务平台
Introduction:
题目改写(引出topic)对象分类(表明写作思路)Body:
组别一:共同点(topic sentence)特点一:(描述+数据)特点二:(描述+数据)
……
组别二:共同点(topic sentence)特点一:(描述+数据)特点二:(描述+数据)
……
Conclusion:
重申主要特征
或指出某个未提及的特点
备注:Conclusion部分可省略。所以如把小作文放在大作文之后写,时间不够可放弃该部分写作,对分值不会有大的影响。
步骤四:检查(1分钟)
此时,不宜做大的修改,把笔误的部分改掉即可。
一般语言水平在大学四级左右的考生,根据本文的步骤,重点关注第一第二步,必能在考试中取得至少6分的佳绩。
图画作文是近年大学英语四级写作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类文体,考生要特别加以重视。众所周知,题目所给出的图画必然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或者揭露出某种社会现象。相比其他的文体而言,这类作文难度较大,既要求考生通过文字形式分析出图画内容,又要将图中所包含的的思想内容准确地表达出来。为此,应届毕业生网就此类作文写作步骤予以如下几方面的指导和点拨。
一、审题立意
四级作文写作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就是审题,不仔细审题就会很容易使作文跑题,因此这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步。此步骤要注意两点:一是分析题目和图画,确定文章的命题类型,抓住中心思想,联想此作文要求的写作主题。二是进一步确定给定的题材及此作文要考查的重点内容。也就是说,通过审题,考生要对作文谈论的主要话题心中有数。
二、组织结构
审题之后,根据分析的结果草拟提纲并组织安排段落,确定文章的整体结构。一般而言,考生可将图画作文转化为三段式提纲作文。开始段描述图画内容;中间段解释图画所反映出来的深层意义;结尾段引出结论,总结全文。各段的主题句要条理清晰,以使自己要表达的内容有更好的`把握。每段的重点都应集中于描述图画规定的内容。选用的词句应紧扣图画主题、突出重点、前后连贯、表达清楚。
三、检查修改
考试过程中,很多考生由于紧张、仓促等原因,很容易犯一些简单的错误。因此,最后留出几分钟时间来修改所写内容是很有必要的。然而,切忌大幅度地对作文惊醒修改,因为这样会破坏卷面整洁,影响阅卷老师对试卷的印象。修改时可以从两点着手:
语法方面。包括时态是正确、名词单复数是否对应、被动主动语态是否正确、主谓是否一致等。
词汇方面。包括连接上下句或段落的关联词、固定搭配、及物不及物动词的使用、习惯用语是否使用正确等。同时,单词拼写错误和标点误用都是扣分点,考生应尽量避免此类错误。
理解题目是学生写作文时最容易忽略的环节。其实理解题目最能考量一个人的语言基本功,因为一个小小的短语常常含有许多信息,它往往对写作起着提示、限制作用。正确理解它,就会为写好文章奠定坚实的基础;反之,可能下笔之始就定错了位。
作文题目中常常暗含着一些要求。例如:(1)“长大的路上,他(她)牵着我的手”这个题目,“路上”要求写出过程,这个要写两三件事才能体现出来:而“他(她)”则要求几件事都只能由这一个人来完成。“牵着我的手”有象征意义,暗示文章主题应突出他(她)对“我”的成长的帮助和影响。(2)“那一次,我很(快乐、内疚、受启发)”这个题目,供选择的词语只有三个,考生只能从这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并且所选词语为文章主题定了方向。“那一次”三字,暗示只能写一件事。“很”字则要求写出快乐之强,或者内疚之深,或者受启发之大,不能泛泛而谈。(3)“逆耳忠言助我行”这个题目包含了三个要求:①忠言是“逆耳”的,也就是说,帮助“我”的话一定是戳到了“我”的痛处,使“我”难过的;②题目中有个“我”,所以不能写成议论文。不能用自己的事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③文章的重点在“助我行”,即要写出逆耳的忠言对“我”产生的影响,使“我”发生的改变。(4)“我身边的_______”这个题目只能写成记叙文,并且不能写成“‘我们身边的”。(5)“同在一个屋檐下”这个题目中,“同”字表明必须写两个以上的人之间发生的事。(6)“你是我的太阳”这个题目,不但应注意要用第二人称,注意“太阳”的象征意义。而且要写出“我”得到“太阳”的照耀、温暖之后受到了什么影响。
二、依据题目,确定中心
掌握了题目的要求以后,仍然不能急于写作,而要尽快地确定文章的中心一在题目中,有的已经提示了文章的中心,如“逆耳忠言助我行”“那一次,我很
(快乐、内疚、受启发)”,按照题目所规定的中心构思即可。而大多数题目需要作者自己确定文章的中心,如“那个故事的主角是我”“我身边的_______”等。如“让路”这个题目,它有多个中心可供选择,以幸福为中心、以关心为中心、以尊重为中心、以责任为中心等。一般来讲,在理解了题目要求、确定了中心之后写作,就能够达到作文的基本要求了。要注意的是,不要忘了把自己确定的中心表现出来,提醒自己不要跑题。
三、选好材料,构思作文
确立了文章的中心,等于有了文章的灵魂。要想把文章写好,还必须有丰富的材料。这时候,就需要对自己平时积累的材料进行梳理,选择那些最适合题目的材料,然后构思出一篇完整的文章。
近年来,在中考作文中,纯粹靠语言优美取胜的文章越来越少,那些不但有生动的语言,而且有具体、充实内容的文章越来越成为中考满分作文的主流。换句话说就是,华丽而空洞的文章被冷落,有具体、充实内容的文章受到青睐。因此文章一定要有充实的内容。
四、确定重点场景
这是动笔之前的最后一关,也是一篇文章成功与否的关键。说它关键,是因为如果把握不好,把故事记成流水账,就前功尽弃了。一般来讲,一篇600字的文章,最好有三个重点场景或画面。这样既可以保证文章的完整性,又会使文章内容更丰满、故事更生动、人物形象更清晰、中心更突出。许多成功的作文都是把一个故事分成几个具体的场景来写,这几个具体的场景,就是文章的重点所在。
确定好场景以后,还有一项工作要做,就是把每个场景的主要内容,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写在演草纸上,以便动笔后作为参照和“路标”至此,作文的全部准备工作才算完成,可以动笔写作了。
(插图/望穿秋裤)
本刊《出手试招》栏目长期征稿
1.稿件由“作文题目”“题目简析”“课堂佳作”“推荐理由”四部分组成。
2.作文题要与学生生活及现实联系密切。佳作要有一定的示范意义,体现考场作文的要求:内容切题,中心突出,立意独特、深刻,语言生动,结构严谨,构思新颖、巧妙。
3.所荐作文不少于600字,推荐理由不超过80字。
地址:河南郑州市顺河路11号《中学生阅读》(初中版)编辑部
初一语文作文辅导之步骤篇。
(一)审清题意:
审题,就是动笔前,认真读题,对题目中每一个字和标点(有的题目中含有标点)都要认真阅读。
每一个作文题目对作文内容都会有一定的限制,我们在习作时要弄清这种限制,也就是要弄清范围。一般有这样几种范围。
1、时间范围。有的题目,从时间上规定了写作范围,我们审题时就应该审请时间范围,这种规定大体有三种情况:
一是取材的时间界限如《暑假中的一件事》。二是启示了所写的内容时间跨度,如《午饭前后》。三是限定了所写内容的特定时间背景,如《童年趣事》。
2、地点范围。作文题目中常常出现一些表示空间(方位)的词语,它们往往对所写内容的地点背景作了明确的限定。如《农贸市场》《上学路上》。
3、对象范围。如《我熟悉的人》、《我的同桌》、《我的同学》、《我的伙伴》。
4、内容范围。这是指对事件的限制。如《一个难忘的事》、《老师二三事》。
5、数量范围。有些题对所写人和事物都作了数量上的限定,我们要确定它的数量范围,按照题目规定的数量要求去写作。如《暑假中的一件事、《学校生活二三事》。
其次就是要找准“题眼”。我们把它找出来,也就是找到了写作的重点。如《一件难忘的事》这个题目,“难忘”就是题眼。有的题目比较含蓄,我们更需注意什么是关键词,把意思领会清楚。比如《我的“傻”爸爸》,这个“傻”字是反语,表面是傻,实际上是不傻的意思。
找“题眼”有一定规律。如果题目是一句话。“题眼”多数在回答“谁?什么?”的部分词语中。如《我爱我的老师》的“爱”。如果题目是一个词组,“题眼”多是修饰部分。如《快乐的节日》的“快乐”。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标题都有“题眼”,如《我的同学》。
第三,确定体裁。记叙文包括记事、写人、写景、状物等四种主要体裁。
如果碰到半命题作文,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写作习惯先填充,再一步步来。
审题练习
1、看看下面的作文题,说说题目的意思,并找出“题眼”,在它的下面划上“~~~~”线。
①最爱我的人②小学生活中的一件乐事③可爱的家乡④园丁赞
2、比较下面每组作文题,说说它们有哪些共同点,每个题目又有什么不同要求:
学远教育
学远教育
①我们做了一件事②难忘的日子③我爱老师
我做了一件好事难忘的一天我的老师
这件事做得好难忘的时刻我和老师
④节日的夜晚⑤春游XX记⑥记一次运动会
欢乐的节日游XX记运动会的一角
3、仔细审题,确定下面这些习题目的体裁(记事、写人、写景、状物、读后感)重点和范围。
⑴第一次游西湖⑵班上好事多⑶读课文《XX》有感
⑷闲不住的奶奶⑸不平静的夜晚⑹校园一角
(二)定好中心
1、中心要有意义的健康的。一篇文章赞扬什么(或歌颂什么),批评什么(或揭露什么),或说明一个什么道理,都应该使别人读了以后受到教育或启发。如果能达到这个目的,那么这篇文章就是有积极意义的。
2、中心要集中。一篇文章必须围绕一个中心来写,不能分散,不能有二个(或多个)中心。
3、中心要新颖。要善于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来考察材料,做到以小见大,由表及里,从中深深地挖掘出他人从未曾发现的新的思想内容。
确定中心思想,有的可直接从题目中看出,如《勤俭节约的奶奶》、《我爱家乡的秋天》等题目作文,确定中心思想必须符合题目的要求。有的作文题目设有直接规定中心思想,但是规定了确定中心思想大致的范围,如《一次有意义的活动》、《这件事教育了我》等题目,确定中心思想比前一种情况有较大的自由,但也必须受规定的范围的限制。有的作文题目完全没有涉及中心思想,而只规定了在什么范围里选择写作的材料,如《课间十分钟》《我的爸爸》等题目,但要避免中心思想不明确的毛病。
1、给下面的作文题目分类,看看哪些题目直接规定了中心思想;哪些题目规定了中心思想的大致范围;哪些题目完全没有涉及中心思想。
(1)一个助人为乐的人(2)春游南北湖(3)记一次公益劳动
(4)书,我的好朋友(5)生日(6)我的小黑板
2、根据下面所给材料,请你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
学远教育
学远教育
李明在运动会比赛的前一天身体不舒服,老师、家长、同学都劝他不要跑了,可他坚持参加。比赛中,李明被其他运动员远远地甩在后边,但他仍顽强地跑完了全程。
中心是
(三)选好材料
写一篇作文,在审清题意、定好中心之后,就要按照中心思想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凡是与中心关系密切的材料要抓住,凡是与中心无关的材料要舍弃,凡是能够深刻表现中心的材料是我们选择的重点。
选取作文材料,还要注意几点:
1、材料要真实。我们作文要尽量写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的事情,这样方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当然,要求内容真实,并不排斥文章中合理的想象和联想。
2、材料要典型。有时候可以选用的材料很多,我们就要通过比较进行分析,从这些都可用的材料中挑选出最能反映中心思想的材料来写,这样的材料一般都是十分典型的材料。
3、材料要具体。写作文时,一定要把所写的人(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写)、事(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物、景等写具体写生动。因此,我们所选的材料内容一定要具体、丰富、周详,这样写文章时才能达到写具体写生动的目的。选择材料练习。
按照作文题《我的老师》所提供的材料,想一想为了表达下面的中心思想可以选取哪些材料。
⑴XX老师是一位头发花白、衣着朴素、和蔼可亲的老教师。
⑵他酷爱学习、学识渊博。家中书架上放满了书,晚上常常读到深夜。
⑶他备课十分认真,常到深夜。
⑷他讲课抑扬顿挫,生动有趣,善于启发同学们思考。
⑸他批改作业从不马虎,学生优秀的作业常常受到鼓励,发现有错误的作业,常找学生来当面批改予以指点。
⑹他指导我们办《红领巾》文学报。
⑺他常和学生家长联系,把学生们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告诉家长。
(1)中心:我非常敬爱我的老师,他是一位教书育人的好老师。
准备选取的材料(只写序号):
(2)中心:我非常敬爱我的老师,他是一位事业心很强、十分尽职的老师。
学远教育
学远教育
准备选取的材料(只写序号):
(3)中心:我非常敬爱我的老师,他是一位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好老师
准备选取的材料(只写序号):
(四)列好提纲
确定好中心,选择好材料以后,还应该对材料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些详写,哪些略写,怎样开头、结尾和过渡,都需要认真构思,进行整体设计,这就是布局谋篇。为了防止写作时疏漏、零乱,我们就需要把构思的内容编写出写作提纲,然后按照写作提纲一段段地写。
写作提纲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作文题目、中心思想、重点、段落层次等。
编写提纲练习
1、根据提供的作文题目和有关材料,试按雪后欢乐、助人为乐的不同中心,写出不同
的写作提纲。
题目:下雪以后
材料:雪景:地面、房顶、树上、天空;行人:衣着、神态、语言
车辆:自行车、汽车、大卡车;扫雪:老人、孩子
玩雪:滚雪球、堆雪人、打雪仗;拍照:取景、拍照
扶人:高年级的大同学、低年级的小朋友
2、下面的这分写作提纲有什么毛病,请你改一改。
题目:春游动物园
段落层次:①我兴奋得半夜里就醒来。②早晨五点钟就起床。③六点钟赶到学校。④七点半乘车出发。⑤十点钟我们到了动物园。⑥我们看到了猴子、金鱼、熊猫、长颈鹿、老虎、大象。⑦中午,我们吃东西、玩耍。⑧下午两点半,我们乘车回家。
(五)撰写初稿
完成上述四个步骤后,头脑中已经形成了一篇文章的大致轮廓,把它写出来就是文章的初稿。动笔写好初稿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1、要按照写作提纲一步一步地写,注意开头、结尾、过渡、详略等。
2、怎样想就怎样写,尽量一气呵成,遇到用词造句有困难,可先空开,继续写下去。
学远教育
学远教育
3、文句要朴实、明白、通俗,有真情实感。注意用好标点符号。
4、作文中注意照应文题,恰当地点明中心。
【话题作文步骤】推荐阅读:
初二话题作文压力话题作文11-01
仰望星空的话题作文_话题作文12-04
以承诺为话题初中话题作文01-18
五年级话题作文以月亮为话题的作文700字07-16
以渴望为话题的初中作文650字_话题作文09-25
中考话题作文以保护环境为话题02-23
初一作文话题作文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