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文化

2024-10-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茶与文化(共9篇)

茶与文化 篇1

“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

“琴棋书画诗”乃古代文人雅士立足之本,是中国文化和艺术的精髓所在,而饮酒和品茶竟然也能与之并列,可见其在文人雅士心中地位是何等之高。然而最奇特的是茶与酒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饮品竟然能够如此完美的相互交融。茶静,酒动;茶淡,酒浓;茶甘,酒香;茶,亦禅亦道,酒,亦儒亦侠。

茶和酒的这种矛盾性正是中国文人的真实写照,酒喝高了,可以有难得的放纵,可以有豪迈的想象,可以有奔放的激情,可以有飘逸的思绪,“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茶饮深了,可以听萧萧竹雨,可以听飒飒秋风,可以有泪在脸上静静地流,可以享受一种寂寞和孤独,亦可邀三两好友琴箫相协,亦或两人对坐边饮边弈。“从来佳茗似佳人”,欣同知己细谈心,有什么不可以说,有什么不可以想呢?” 茶情酒意,儒道互补,茶禅一味,酒入愁肠。

茶与酒是中国文化一体的两面吧,恰如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我想这也是数千年以来,国人对茶与酒情有独钟的深层原因了。

追溯千年,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文人与酒有着不解之缘。中国古典诗中关于友情、送别与感怀这一类的作品最多,因此诗中经常流淌着两种液体,一是眼泪,一是酒。酒和文人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紧紧联系在一起,而他们的饮酒佳话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别具特色的一页。”酒壮英雄胆”,在封建统治的残酷压迫之下,文人雅士需要这样朦胧的癫狂状态来释放自己的豪情;”孤单困苦会有时”,谁都会有失意的时候,酒入愁肠,一醉解千愁;”会须一饮三百杯”,”李白斗酒诗百篇”, 酒可以刺激神经,产生灵感,唤起联想,是艺术的催化剂。无论是博学多才,还是豪情万丈,亦或是放荡不羁,中国古代文人雅士们从来都不离壶殇,可以说中国文人的身体里流淌的着的是血,而艺术生命里流淌的是酒.可以说,中国源远流长、经久不衰的酒文化如果没有文人的参与是不可想象的。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弃官归田,飘然而去,赋《归去来兮辞》。当他回到四壁萧然的老家,最初使他感到欣喜的是“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弃官就无禄,喝酒就成了大问题,怎么办?在《五柳先生传》中写到“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臵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看来为了酒,面子都可以不顾。值得一提的是,他还饶有兴致地写下一组以“饮酒”命名的诗作,最有名要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二十来岁即位列“初唐四杰”之冠的王勃,据说在写《滕王阁》七言古诗和《滕王阁序》时,先磨墨数升,继而酣饮,然后拉起被子覆面而睡,醒来后抓起笔一挥而就,一字不易。翻开中国艺术史,可以看到,许多艺术家也把酒作为情感宣泄的媒介和艺术灵感的催化剂。唐代书法家张旭“每嗜酒大醉,呼叫奔走”,甚至“以头濡墨而书,既醒目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因此被称为“张颠”。他喝醉后留下的书法墨迹如《古诗四帖》,确实如疾风迅雷,满纸云烟,成为草书的艺术精品。

唐朝许多大文人都是嗜酒者,首推“诗酒两仙”的李白。李白一生热爱自然,向往自由,放浪形骸,桀骜不驯,成为盛唐气象的主要代表。关于他的酒量,李白自己有诗为证:“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也许有人说这是艺术的夸张,那么请看,他的好友杜甫的《饮中八仙歌》写到:“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是何等的豪气和洒脱!据说李白当年奉诏为玄宗写清平调时,就是在烂醉之下用水泼醒后完成的。李白有追求功业的理想,但他不肯摧眉折腰,使他无法立足政坛,因此便浪迹四方,痛饮狂歌,在诗酒豪兴中抒发自己的理想、爱憎、愤懑和忧思。游洞庭时写下“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在金陵时写下“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而被流放到夜郎时写下“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共杯酒”。可见对李白来说,最能激发生命豪情的就是酒,酒已成为生命的一部分。他最有名的两首古体诗《将进酒》和《月下独酌》几乎字字都含酒味,如“人生得意须纵酒,莫使金樽空对月”,“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被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人宏伟抱负无法施展,只好借酒销愁,前一首豪情万丈,后一首则孤独难遣。

文章中写到酒,往往更加深沉。范仲淹在驻守边关的时候,曾有过“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的惆怅,也曾有过“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幕遮》)的悲楚。而他虽屡遭贬谪,却能“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在岳阳楼上把酒临风,唱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并因此而流芳千古!

欧阳修是妇孺皆知的醉翁。他那篇著名的《醉翁亭记》,从头到尾一直“也”下去,贯穿一股酒气。无酒不成文,无酒不成了乐。天乐地乐,山乐水乐,皆因为有酒。他自称“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于文”,一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使天下真嗜酒者为之倾倒!

苏东坡是著名的文学家,也是著名的酒徒。“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定**》),“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临江仙夜归临皋》)等等,而更令人神往则是在《前赤壁赋》中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苏东坡和友人夜游赤壁,雅兴甚浓,对明月诵诗,邀清风下酒,我们从他嗜酒如命和风度潇洒的神态,可以寻到天才的浪漫诗人李

白的影子。他的诗,他的词,他的散文都有浓浓的酒味。有人从《东坡乐府》查了一下,其中竟有一半作品和饮酒有关!这足以说明酒和诗人的关系是多么密切!正如李白的作品一样,假如抽去酒的成分,色香味都为之锐减。

苏东坡、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东坡“把酒问青天”,留下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佳话。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抒发“沙场秋点兵”(都出自《破阵子》)的豪气;“醉里且贪欢笑,要愁哪得工夫”(《西江月》),又透露出一种玩世的调侃。

男人如此,女人呢?请看女词人李清照的诗词。当她作为少妇独守空闺寂寞难耐时是“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都出自《如梦令》),“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南渡以后,身世坎坷、国愁家恨的李清照经常“三杯两盏淡酒”(《声声慢》),在凄风苦雨中追忆温馨的往事。

相对于酒里蕴藏的大喜大悲,茶就平和的多.中国古代文人与茶结下不解之缘,或状之以文,或借茶抒怀,或以茶寄寓,或倾之以情,或以茶会友,茶似乎专为文人所生,茶与文人融为一体。总之,中国的文人士大夫对茶都有着强烈的偏好、执着的热爱。

“酒壮英雄胆,茶引文人思。”从此句就可得知文人与茶结下的不解之缘。茶与文人有如此缘分是因为文人要思考问题,要写文章,品茶首先不是为了解渴,而是有助于思维,茶使文人产生一种神清气爽、心平气和的心境。如元代著名的贤相耶律楚材是一位饱学之士。他在《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中写道:“积年不啜建溪茶,心窍黄尘塞五车。碧玉瓯中思雪浪,黄金碾畔忆老雷芽。”长期不饮茶,就感到心窍阻塞,文思久困,格外渴求佳茗。而饮茶后可以“两腋清风生坐榻,幽欢远胜泛流霞。”再如,唐代曹邺《故人寄茶》:“碧澄霞脚碎,香泛乳花轻。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宋代余靖《和伯恭自造新茶》;“一枪试焙春尤早,三盏搜肠句更嘉。多谢彩笺贻雅贶,想资诗笔思无涯。”上述情况完全是茶助文人的诗兴笔思,为文人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同时也有助于诗人墨客渐入佳境。总之,茶可使文人脱俗,升华到一个文学的境界、美的境界。

茶生于灵山妙峰,承甘霞之芳泽,蕴天地之精气,与文人脱逸超然的情趣相符合,与他们淡泊、清灵的心态相一致,故文人雅士多钟情于茶。尤其当他们在社会中受到挫折与磨难,产生隐退情绪后,茶更是他们获得精神解脱的好伴侣。古代文人雅士虽然选择“隐”的方式不同,有的离别尘世,投身山林,选择“小隐”;有的选择白居易、苏轼倡导的既世俗化又超脱化的“中隐”。但是,他们事茶的精神取向却惊人的相似。如历代文人雅士都格外热衷于竹中煎茶品茶,实质上他们是将茶与竹作为人格的象征。如唐代姚合的《品茗诗》有“竹里延清友(茶之别称),迎风坐夕阳”之句,宋代王令《谢张和伯惠宝云茶》有“果肯同尝竹林下”之句,元代长宪有“茶烟隔竹消”之句,明代陆容有“石上清香竹里茶”之句,清代郑板桥有“竹间烟起唤茶来”之句。可见,茶与竹在文人雅士的面前,仿佛幻化成了他们的人格精神,并使文人雅士对此有强烈的依恋性。在这个世界中,文人们完全可以以一种洒脱豁达、无拘无束的自由心态,投身其中,它是文人们排谴心中世俗的郁闷、人伦阻碍的有效良方,更成了他们人格精神的所在与象征。

文人相聚,饮茶清谈,这是最司空见惯、人尽皆知的风习。唐代,茶已成为最受欢迎的待客、敬客、留客的高雅之物。唐代颜真卿《春夜啜茶联句》云:“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清言。”描写了文人相聚时以茶助清谈的生活。唐代杜牧《寒夜》诗云:“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水初红。”表现了文人待客时点起茶炉,在红色的火焰旁大家围坐在一起,在寒夜中饱啜醇香的热茶,这种儒雅的风习至今仍令人神往。

茶,清雅;酒,刚烈.茶,平淡;酒,豪放.茶与酒,代表了中国文人雅士矛盾而不对立的两面的完美融合, 体现出中国文人在精神追求中游离于两种截然不同的理想世界中,真实的反映了从古到今中国文人身上所具有的双重气质,同时也造就了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双重性的特质。

茶与文化 篇2

关键词:茶,文化,传统文化

我国是茶的发源地, 也是最早种植茶的国家, 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 茶文化展现出丰富多样的内容形态。儒、道、佛三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 与茶文化不断融合, 三家既分别作用于茶文化, 又共同交集。可以说, 中国茶文化与儒、道、佛三家的哲学理念不可分割。《茶经》是我国第一部关于茶的著作, 著作中对茶事内容及茶文化有着详细的介绍, 从种茶、采茶、烹茶、品茶等, 每一项茶事活动都有着丰富的技艺和规范。在茶文化盛行的唐宋时期, 茶事活动也十分活跃, 无论是王室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十分热衷于茶事活动, 这一时期也正是儒、道、佛三家理念相融合的代表时期。儒家重在中和, 道家讲求平静、自然, 佛家以空为精神内涵。从三家的哲学理念可以看出, 茶文化所展现出的百态凝聚了三家的哲学理念, 形成了综合的文化形态。

1 茶文化与儒家思想

茶文化与儒家思想的融合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古代, 茶的用处较为广泛, 既可作为祭祀用品, 也可以作为婚礼聘礼, 由茶的内在含义进而联想到更多礼义, 因此, 在婚嫁中多用茶作为礼义之物, 取茶坚定不移之义。在儒家思想中, 礼所包含的内容也十分广泛, 其中既包括伦理, 也有政治, 民俗等。在《礼记·典礼》中写道:“道德仁义, 非礼不成;教训正俗, 非礼不备;分争辨讼, 非礼不决;君臣上下, 父子兄弟, 非礼不定。”由此可见, 在古代社会生活中, 十分重视礼义观念, 对礼义道德有着严格的规范。在茶文化中, 礼义理念也有所融合和体现, 例如《茶德》中提到了“以茶利礼仁, 以茶表敬意”, 其中也提到了茶是待客之礼, 以此表达敬意, 规范礼义, 这种礼义也逐渐成为民间最为普遍的风俗。除此之外, 在古代官场上, 茶礼也成为一种等级式的礼义, 虽然古代官员对茶并没有达到特别的衷爱, 但是茶作为一种礼义代表, 进茶、进汤等饮茶待遇代表着不同的官员级别。随着茶礼的不断变化, 茶礼的形式也逐渐虚化。

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中和, 即强调事物的适度与恰当的中庸之道。这一思想也在茶文化中得到展现。例如《茶经》中提到泡茶要选涓涓活水, 而非急流之水和死水。这种不急不慢的流水状态, 正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中和适度, 也是儒家传统文化的思想体现。在茶事活动中, 煎茶是最初的一道工序, 需要用火, 此时之水需要文火, 即不旺不息的状态, 候汤时的最佳状态是开水烧至四周环沸, 饮茶时的第一次泡茶之水用来暖盏而不饮用, 第二次的水才是最佳饮品。饮茶的量也要适度。凡此种种, 都充分体现了中和之意。此外, 茶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涵也讲求以和为佳, 从茶中体会其性情, 使人清新恬适, 十分符合中庸之道, 茶道中提倡社会与人的和谐相处也是儒家思想倡导的理念。这里的饮茶之道不仅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同时也与儒家思想中的中和理念相融合, 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特色。

除了儒家的中和思想, 茶文化中也体现出了另一种雅士之美。在唐代饮茶盛行时期, 饮茶被文人雅士所追捧, 他们寄情于茶, 将茶作为抒情达意的载体, 以饮茶展现风度之美。文人雅士以饮茶修身养性, 通过茶道来展现人的风度与修养, 更将此上升为一种高洁素雅的思想品质。在许多茶著作中, 都对这一思想进行了介绍, 充分展现了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茶被寄予了深刻的儒家思想理念, 即修身养性、自尊自省、敬业高尚等。

2 茶文化与道家思想

在茶文化中, 道家思想的体现是十分明显的。可以说, 道家思想与茶文化的融合是最早的, 也是最密切的。道家的核心思想是安静、养生, 讲求天人合一的自然之感。在古代, 茶最早是作为药物出现的, 史料记载有神农尝百草的典故, 在《说文解字》中也有茶与药草的关系介绍。因此, 茶与道家思想的融合形成了最早期的茶文化。在唐代《食疗本草》中提到, 茶有祛热解痰, 除好睡, 消宿食等功效。茶与道教之间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 茶事与道教的养生之道十分匹配。人们能够从饮茶中解除疲劳、排除杂念, 以获得更为放松的心情。

茶与古代士子的思想也有着紧密关系。在古代, 一些有知识的士子心怀抱负却不得志, 因此以归隐山林来逃避现实的黑暗, 隐逸于山水之间, 虽然生活清苦, 却以此来换取心灵的安逸与超脱。他们整日与山水诗画相伴, 与好友相邀品茶, 享受清风幽雅, 茶成为隐逸者最钟爱的饮品。茶性微寒、味甘苦, 这些都与隐逸者的心态十分相近。饮茶给了他们无穷的启示, 使他们对美好生活和理想有了更多的追求和向往。在罗禀的《茶解》中写道“山堂夜坐, 汲泉煮茗, 至水火相战如听松涛, 清风满怀, 云光艳敛, 此时幽趣, 故难与俗人言也。”文中描述了一幅生动的茶事图景, 既有山水景色, 也有煮茶品茶场景, 仿佛是人间仙境, 诗人讲求与投缘之人品茶共赏, 只有真正爱茶之人才有此体验。其中既展现了自然之风趣, 也写出了作者的心灵之感与清雅之美。除了归逸士子, 官场人士也饮茶, 但由于处于名利场内, 饮茶仅仅作为一种交际手段, 他们无法全身心投入到饮茶和品茶中, 难以从中感悟茶的深厚思想内涵。

道家思想讲求天人合一的自然之趣,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其中的自然是指顺其自然, 而非故意为之。这种自然观念也充分融入到茶文化中。茶是自然之物, 生长于川谷之间, 集天地之灵气, 与茶相匹配的是山中之泉, 即自然之水。所以, 茶的品质以及茶性都与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不同地域的茶体现出不同的茶性特点, 在寒冷的山谷所产之茶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而江南之地气候温湿, 茶叶与泉水相匹配。因此, 茶的生长环境只有与自然相符, 展现其原始风貌, 才称其为好茶。在采茶和制茶过程中, 也强调天和自然, 追求自然的情趣。例如在灵一的《青山潭饮茶》中写道:“野泉烟火白云间, 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忍去, 青溪流水暮潺潺。”诗中描绘了一幅自然山水图, 诗人与自然相融, 品茗赏景, 展现出天人和一的自然风貌, 令人流连往返。从诗句中, 可以感受到饮茶之人希望可以充分享受自然之趣, 无论现实境遇如何, 都可以不受世俗拖累, 而一心回归自然, 努力去追求理想的美好。这也是古人对茶的诠释与推崇, 以茶之本真反映自然, 追求纯粹的观念。

由此可见, 茶文化与道家思想结合十分紧密, 茶文化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在道家思想的推动下, 茶文化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发展。

3 茶文化与佛教思想

茶文化与佛教思想渊源颇深, 古代就有“茶禅一味”的说法。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 佛教有着特别的修行活动, 例如不饮酒、吃素、吃午不食等等, 这些清规与茶文化有了更多的交集, 很快融合在一起。佛教规矩中有僧人坐禅修行的活动, 僧人在活动之后往往疲惫和饥饿, 这就使茶发挥了它的效用, 茶中既有丰富的营养, 又能提神醒脑、修身养性, 因此, 也成为了佛教僧人最佳的饮品。在古代典籍记载中, 茶能够清心明目, 陶冶情操, 同时还可以助消化、抑性欲, 因此, 茶十分符合佛教的道德观念, 被佛教奉为上品。

在东晋时期, 佛教饮茶就有记载。《晋书·艺术传》中提到, 东晋敦煌人单开道在昭德寺修行坐禅诵经时经常以饮茶方式来提神醒脑。可见, 佛教的坐禅修行与饮茶有着密切关系。在唐宋时期, 饮茶之风盛行, 寺院也不例外, 有的僧人对饮茶达到了痴迷的地步, 有的甚至只将茶作为唯一饮品, 可见其对茶之钟爱。这一时期人们到处煮茶品茶, 形成了饮茶风俗。宋代僧人饮茶已经非常普遍, 饮茶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茶经》的作者陆羽出身于寺院, 对茶也达到了痴迷的地步, 他对茶文化的贡献是巨大的, 为后人研究茶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佛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是“空”, 从哲学角度来看, 是无味即有味的思想。在《北堂书钞》中提到无味如茶, 可见, 佛家思想中所提到的无味是有味的极致, 只有对佛家思想有所体悟, 才能真正感受其“空”的思想内涵。

古代“茶禅一味”的说法与佛教境界相通, 其核心在于以一种从容的心态来应对世界万事万物, 自由自在, 心无旁骛地应对各种变化, 这也是佛教思想中所蕴含的深刻内涵。此外, “悟”也是茶与佛教融合的体现。在茶事活动中, 无论是煮茶、饮茶, 还是品茶, 虽是普通活动, 但是正是这种平常之事, 能够给人以不同的精神体验, 不同的人在饮茶活动中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感悟, 懂茶之人能够悟出茶文化之境界, 不懂之人则难以进入茶之境界, 感受其高雅。可见, 凡此种种体验正是“悟”之体现。因此, 对于饮茶之人, 只有不断地修炼自我, 提升个人的品性, 领悟佛教思想中的“空”的精髓, 才能升华精神, 这也是茶文化的精神特点所在。例如佛教《坛经》中提到“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悬, 时时勤拂拭, 莫使有尘埃。”其中所强调的是自身的修行, 只有真正领悟到佛教的核心思想, 才能有所感悟。

佛教作为外来文化, 有其自身的思想内涵和文化特点。在佛教进入我国后, 通过与道家、儒家思想的不断融合, 共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例如在《考槃馀事》中描述了“坐香习禅”与“饮茶益思”, 其中对饮茶的领悟, 对焚香的感受是完全相通的, 二者之间所传达出的文化思想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意境与精神内涵。

参考文献

[1]孙立群.中国古代的士人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2]廖宝秀.也可以清心——茶器·茶事·茶画[M].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2012.

[3]张明学.道教与明清文人画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 2008.

[4]杜觉民.隐逸与超越:论逸品意识与庄子美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

[5]张美娣, 阮浩耕, 关剑平, 等.茶道茗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175.

[6]杨昆宁.中国茶文化艺术论[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2006:60.

茶与茶文化 篇3

如今,喝茶已不仅仅是中国人的生活需求,更是一种意味深长的生活情趣,是人们寄托情感的一种手段,一种生活化的艺术,一种人生的享受。

茶史溯源茶从何处起源

中国是茶的故乡,西南地区是茶的原产地。

5000万至6000万年前,中国西南地区就生长着山茶科之物的茶树。茶树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原始野生大茶树到过渡型茶树再到人工栽培茶树,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也是古代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唐代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提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说明在陆羽生活的唐代中期,我国西南地区的川东、鄂西一带分布着野生乔木型大茶树。

事实上,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海南、四川、福建、湖南、江西、台湾等地均有野生大茶树。云南是发现古茶树最多最集中的地区,云南镇源县千家寨有野生大茶树群落,有棵茶树龄已达2700年!

神话与传说 《茶经·六之饮》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把神农作为中国茶的最早发现者,神农尝百草的故事是中国古代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一个传说。

神衣被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奉为祖先三皇五帝中的“炎帝”,是中国史前先民的代表人物。神农在发现五谷的同时,也发现了各种能治疗人类疾病的草药,包括茶。成书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为“茶”古称)。这大概是有关先人对茶的认识的最早描述和记载了。

巴蜀——茶文化的摇篮 茶从云贵高原一带,沿着江河顺流而下传入四川——古巴蜀国地区,并很快发展起来。这是中国饮用茶叶最早的地区,巴蜀可说是茶文化的摇篮。东晋常璩《华阳国志》是中国最早的方志,《华阳国志-巴志》载周武王伐纣后,巴人“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灵龟、巨犀、山鸡、白雉,黄润、鲜粉,皆纳贡之”。距今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古巴蜀国已有茶树种植,并将茶叶作为地方物产,进贡给当时的周天子。汉时,巴蜀地区饮茶已十分普遍,茶在流通中开始成为商品。西汉时,王褒《僮约》中已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茶”的记述。《僮约》是当时一份买卖家奴的契约,却是中国茶史上极为重要的文献资料。

东晋郭璞注《尔雅》“槚,苦茶”条曰:“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晋书》记载:“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这就是最原始的生煮羹饮法。到三国时,《广雅》记载,其时饮茶法又有所不同。在古荆巴一带,人们把采摘的茶叶做成饼状。饮用之前,先将茶饼炙烤成红色,再捣成细末放在瓷器中,然后冲入沸水,并辅以葱、姜等调味品。

尽管这个时期人们饮茶相对比较粗放,但是已经开始对茶叶加工。加工方法和饮用方式中的一些主要特征,直至唐宋时期仍被沿袭,只不过在形式上变得更为精细,也更加讲究。

法相初具的唐茶

唐王朝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化繁荣,茶文化吸取了自身发展所必需的各种营养,迅速地完善自身,发展壮大。茶始有字,茶始成书,茶始销边,茶始征税。唐代饮茶风俗、品饮技艺都已法相初具,影响后世。

制茶与饮茶法 唐代虽有散茶,但基本以饼茶为主。饼茶加工程序可以分解为七道工序:采、蒸、捣、拍、焙、穿、封。做法是:采摘新鲜的茶叶,先放入甑釜中蒸,然后把蒸过的茶叶用杵臼捣碎,再把它拍(压)制成团饼,以炭火焙干以后,用竹篾穿起来封存。

唐人讲究“煮茶”或“煎茶”,先把茶饼放在火上炙烤片刻,后放入茶臼或茶碾中碾成茶末,入茶罗筛选,符合标准的茶末放在茶盒中备用,另外还要准备好风炉烧水,茶釜中放入适量的水,煮水至初沸(观察釜中之水如蟹眼)时,按照水量的多少放入适量的盐。到第二沸(釜中之水如鱼眼)时,用勺子舀出一勺水备用,储放在熟盂中,釜中投放适量的茶末。等到第三沸(观之如腾波鼓浪)时,把刚舀出备用的水重倒入茶釜,使水不再沸腾,起到了“止沸育华”的作用。这时茶就已煮好了,准备好茶碗,把煮好的茶用勺子添入茶碗,只见碗中飘着汤花,正如晋代杜育在《荈赋》中描述的一样:“焕如积雪,烨如春敷。”

茶圣陆羽和《茶经》“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中唐时,陆羽《茶经》的问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将茶文化提升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千百年来,历代茶人对茶文化进行了无数次的尝试与探索,直至陆羽的《茶经》问世后,方大行其道。

陆羽(733—804),字鸿渐,复州竞陵(今湖北天门)人,是个弃儿,后被精于茶道的智积禅师收养。陆羽因受智积大师影响,一直倾心于茶,遍游江南茶区考察茶事。他以自己半生的饮茶实践和茶学知识,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撰写了《茶经》。

《茶经》全面论述茶,对当时盛行的各种茶俗作了归纳与追溯,对茶的起源、历史、生产、加工、烹煮、品饮,以及诸多人文与自然因素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总结,使茶学真正成为一类专门的学科,从而使中国的茶文化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茶经》问世,不但使“天下益知饮茶矣”,陆羽亦名扬天下,被后世人尊称为“茶圣”。由陆羽开始的茶的划时代变化,是人们在高度物质文明基础上追求精神享受的一种体现。

穷精极巧的宋茶

宋代是茶文化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宋代贡茶工艺不断发展以及皇帝和上层人士的投入,取代唐代由士人引领茶文化发展的局面。另一方面,宋代茶文化更加深入民间,茶坊、茶肆大量出现,并形成了有关茶的礼仪和习俗。

茶与酒作文 篇4

我有一碗酒,香冽醇厚,浸润了过往,沥尽了衰昌。——题记

“爷爷——”拉长的调子,一个灰头土脸的小姑娘抱着保温杯穿过一条条田垄,奔向不远处劳作的老人。老人放下锄,坐在田边,一手捞起对小姑娘来说甚至硕大的保温杯,旋开盖子,另一只手随意扯了几片田边摘下的薄荷叶丢进杯里,少顷,饮之,一脸疲惫的满足。以致于我曾经一度怀疑那凉嗓子的液体是否为天上的琼浆玉露,你看爷爷那逆着光的身影,每一根头发似乎都洋溢着满足。

劳作结束后回到家,闲下来,那时没有电视,灯也不明。夜晚,茶几上点起一支蜡烛,蜡烛旁摆着一本《明史》。爷爷又变成那个儒雅的教书先生,一人,一书,一烛,一影,还有一盏酒。酒是打来的酒,卖家把酒盛进大桶:“乡亲要酒不?要几两?”打酒的人欢喜去了。魏晋名士们饮酒写诗,大概就如我爷爷这般吧。

“先生——”又是拉长的调子,这次叫唤的人可不是我了,而是爷爷的好友,“掌柜的在家不?”“在!”奶奶应声而出。“沏两杯茶吧,我和先生喝几口。”“好!”奶奶翻出大袋的茶叶,沏出黄亮的茶汤。爷爷同他的友人谈着老同学,谈着农忙家常。我则翻出玻璃杯放上几朵干菊,倒上热水,菊花在水流的冲击下上下翻旋舞蹈。捧着杯子坐在窗前,落日的余晖打在门上,窗棂上,脸上,那片辽阔的天空上有座远山的轮廓隐约可现,但当时的我显然还不知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估计即使知道了也只会想:什么采菊东篱下,所谓菊,不就在我杯里么?

当然爷爷也不喝打来的酒了,彼时已有二锅头。阖家团圆的日子里,桌上摆着鱼肉,三只满满的酒杯,爷爷,爸爸,叔叔,高谈阔论。长久不见,他们的眼圈和脸都红了,酒也能染红人的脸吗?

“前两天我儿子给我买了点好茶,叫什么安吉白茶,啧,先生,来嘛!来喝!”又是爷爷的好友,在手机屏幕的另一边,笑得一脸朴实与得意。“马上去!”说罢爷爷便掀开了门帘。爷爷喝的茶愈发多了,包装也愈加好看。我和弟弟曾偷偷喝了爷爷一点铁观音,结果被苦得痛哭流涕,全覆进葡萄架下了。爷爷怎么会喜欢这样“华而不实”的茶呢?当初我们不能理解。但爷爷嘬饮茶水的表情,总同饮那薄荷叶的“琼浆玉露”表情一般无二,满溢着幸福。

酒更是不必说,各种美丽的瓷瓶排在玻璃架里,不像是酒,倒像是工艺品了。夜晚,桌上一本《水浒》,手中一杯清酒,场景重现,没有烛与影了,但爷爷笑意更盛。“我有一杯酒,足以慰风尘”,是历经沧桑的满足。

茶与咖啡的杂文随笔 篇5

一本书,一杯绿茶,偶尔也会来一碟瓜子。躺在椅子上享受暖阳照耀,好不惬意舒畅。

而关于选茶,绿茶是我的最佳选择。不管是铁观音还是西湖龙井,都飘逸着淡淡的清香,而那一抹绿与阳光相映,更显得妖娆动人。

友人常问我,作为一个“九零后”,怎么生活状态像老人家一样,喝茶、看书、晒太阳,丝毫没有一点青春气息。然而,我觉得茶的状态,反而更是我推崇和向往的。

相比同样是饮品的咖啡,我喜欢喝茶。如今,喝咖啡越来越成为上班族和学生群体的一大爱好,甚至起床时都会不由地来上一杯热咖啡。

有人说:“咖啡是情调,茶是生活。”不错的,咖啡的那种天然的富有情调的色彩,充满了贵族气息,加上奶油和焦糖,则更显得风情万种。往往是在姐妹间的午后相邀或者是男女朋友间约会时才出现的“奢侈品”,如今依然演变成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种饮品。当一样东西太普遍的时候,有时候却成为了一种垃圾。就像是你最喜欢的一首歌,当你反复听的时候,往往一阶段后,你不会再爱这首歌,而要经过一阵子的消停后,才会重新再来回味它。咖啡也是如此。

而且现在的咖啡,无论是花样还是种类,都可谓是多如繁星。卡布奇诺、速溶咖啡、猫屎咖啡、手摇咖啡等等,但每次喝这些咖啡的时候,总觉得不自然。也许是我太土了,每次喝咖啡,我总会先看别人是如何去喝的,对于咖啡的不同喝法,我是一窍不通。而当朋友问:“你喝什么?”对于这样的问题,其实也十分犯愁的,因为对于品种,我了解的也是少之又少,完全不清楚他们的区别在哪儿,口味是否有差别。拿铁、卡布奇诺、摩卡、焦糖玛奇朵……如果把它们一股脑放到我跟前,或许我只能识别我最常点的卡布奇努,不过不是因为我爱喝,而是每次点咖啡的时候,它的名字是最容易记又顺口的,懂得了最简单的喝咖啡的方式,往往也就懒得去尝试不同的咖啡了。

喝咖啡对我而言是快饮型的,特别是上班的时候,面对繁忙的工作,根本没有多少心思去细品它的味道,而它蕴含的咖啡因也不断触动着那颗浮躁的心。而喝茶却不一样,即使再忙,一喝到茶,闻着淡然的气味,会让人感到平心静气。

关于父亲的叙事散文:茶与他 篇6

老杨,是我父亲,不过我习惯称他叫“老杨”,初二时他最后一次呼我巴掌之后我就开始叫他“老杨”了。在旁人面前,别人对我说“你大(爸)怎么怎么样的”诸如此类,我习惯性的“嗯”、“哦”的应付,坚持着自己内心对父亲蛮横的教育手段的憎恨。老杨一直是个地道的渭北农民,没啥文化,佝偻着背,“面朝黄土背朝天”是对他最好的形容,家里也没啥值钱的东西,被他视若珍宝的是后院两头待配种的母猪跟四头奶牛和承包地里的枣树。至于我,他觉得不顺眼了就打。

在房下(关中农村院落的天井),永远摆着一张低矮的四方桌子,这种桌子在东北很常见,只不过东北人是把这种桌子放在炕上而不是地上。这张桌子的用途在过年的时候是老杨招待四面邻家的,老杨做饭还行,拿手的就是调凉菜,配上一瓶净沟子秦川(53°秦川大曲),几个人都佝偻着身子甚至蹲在桌子旁边,把脸贴近整个桌面,然后扯着整天在地里吼秦腔的嗓子谝着闲传,替大队书记操着整个大队的心。但这张桌子在平时,是老杨一个人坐在那喝茶的一方无人打扰的天地,喝茶,对他来说是一天的启始,是自我冥思、自我升华的一种介质。

老杨喝的茶,不高贵,去镇上赶集15块钱称的散装仙毫,给20找5块,抓一把都是末,泡茶的器皿也并不考究,一个大蓝色搪瓷缸子,缸子盖上面的烤瓷好多都掉了,露出黑漆漆的内瓤,缸子身上印着“庆贺到庄路全线贯通纪念”的白字。这是我对于母亲仅有的一点记忆的片段依附品,母亲当时在家的时候就是用这个搪瓷缸子热羊奶给我喝,而老杨自己喝茶的时候,往往也会看着缸子发呆。老杨从不在嘴上说自己想母亲,不过日益苍老的脸上再固执的眼神也在一口酽茶里变得柔软起来。

我经常陪老杨喝茶。老杨绝对不会直接用那个搪瓷缸子嘴对嘴的喝,而是把茶倒在茶杯里喝,他给予了这个搪瓷缸子如同茶壶一般尊贵显赫的家庭地位,而且在家我是不能碰他这个搪瓷杯子的,嫌我整天摸胡基(土疙瘩)的手脏了他的茶。每天大清早上地里去之前,老杨都会坐在房下的四方桌子边,在厨房里的大灶上坐上一锅水,用布满老茧的大手在装茶叶的袋子里一抓,往搪瓷缸子里一扣,然后两双手在缸子上沿把手上的茶叶末子搓掉,随便在桌子上找点旱烟叶,用手卷一卷,起头的地方舔点唾沫然后抹平,一端再塞到嘴里润了润显得黑亮黑亮的,桌子上永远都会有一盒“公鸡”火柴,一毛钱一盒,当火光划亮的时候正好是隔壁家鸡叫第三下的时候,灶上的水也烧开了,烟雾从老杨嘴里一吞一吐,听着水在缸子里由空到满,盖上缸子盖,静静的把嘴上的旱烟抽上一大半,中间偶尔几声干咳带出痰星,从半掩的大门口看见村后面买菜的小伙蹬上自行车闪过时,捻灭那根旱烟,端起搪瓷缸子,用大拇指压着缸盖的顶端,用缸盖和缸口逼着茶叶,茶水便顺溜的从缸盖缝隙中流到茶杯里,令人尴尬的是往往会拽出一片片泡软的茶叶末。老杨泼的是酽茶,味冲色黄,苦而辣口,再加上打上来的地下水碱大的很,老杨嘴里的牙全部都闪烁着黑黄的暗光。一杯茶放到温热,干燥的嘴唇触碰杯沿在鼻子的下面凝结出一串串水汽,老杨张开枯瘦的嘴把茶水倒进嘴里,嘴唇如抿干杯壁一般离开茶杯,包上嘴唇,合上嘴,牙齿在口腔里上下触动,和苦烈的茶水以及软糯的茶末产生充分的接触,仿佛用牙齿在嘴里劈开水流。整个如同漱口的入口动作实在难以称为雅观,但下咽之后水注撞击空荡的胃壁发出空旷的回响之后,老杨砸吧砸吧嘴,又拿起放在桌旁那根抽了一半的旱烟,把黑亮的烟屁股塞进刚刚湿润的嘴唇里,用火柴点燃,舒舒服服的从嘴里长叹一声,喷出一股青烟。

时常我都会问他,就不能好好地买上一包好茶,配上一副好茶具,找上一个高一点的新一些的桌子放在房下,老杨都会瞪我一眼,便不再给我倒茶喝了,自顾自的一边品着一边抽着烟。到最后我也懒得再问,省的弄得自己心烦。

去年在学校的时候,隔壁的伯伯给我打电话,说是父亲早上被送到医院去了,我一头木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请了假便从省城坐车赶紧回家去了县医院。

听隔壁的伯伯说父亲是早上坐在房下晕倒的,他刚好上地里去,想着顺便把父亲叫上一起去,隔着大门就看见父亲栽倒在地上,桌子上放的是刚刚泡好的酽茶和刚卷好还未来得及抽的旱烟。我惊讶于我在省城上学,时常会给他邮寄一些香烟跟好一些的茶叶,虽说具体的我也不太懂,但总归比他一直放在嘴里的15块钱的茶叶末子好得多,但听隔壁的伯伯说,父亲把我买的烟和茶叶留着到了端午、麦熟、忙罢走亲戚时候全送了出去。

医院的结果也随之出来了。

食道癌,晚期。

当看到诊断结果上这五个黑体字时我不知道该怎么办。老杨枯倦的瘦脸上,眼睛早已被病弄得深陷进了眼眶中,苏醒过后的喉咙上下动了动,看着我的惊慌失措,他咳了咳:“走,回,不治了。”

老杨那天显得很精神,回到家里都傍晚了,但是他却把前院后院上上下下打扫的干干净净,房下的小方桌被擦得泛着油光,蓝色的搪瓷缸子依旧坐在桌子上,隔着老远都能闻到缸子里沾附的茶锈味,老杨从厨房里叮叮当当的拾掇了四盘凉菜,他拿手的凉调豆芽,酸辣素牛排,调了个冻肉,拍了个黄瓜,从立柜里又翻了半天找到了半瓶西凤七两半。印象中这是他为数不多的给我一直保持着笑脸,他提来电壶,坐在桌边,大手伸进茶袋里摸了半天,抬头问我:“哎?我咋记得还有半袋子呢,夜个(昨天)还泼了的,咋给么(没)见了?”我用脚在桌子底下勾出一个马扎,坐了上去:“我抡(扔)了。”老杨怔了一下,叹了口气,坐了下来。我从口袋里掏出准备好的一小包铁观音倒在搪瓷缸子里,把水灌了进去,盖上盖子,看着老杨盯着我做完这些动作在发呆,我看着他仿佛昨夜才白了的头发不禁吸了一下鼻子,老杨听见我吸鼻子的声音,赶忙收回了目光。我端起搪瓷缸子给他倒了一杯茶递给他,老杨颤抖的手接住了茶杯,学着电视上演的那样对着茶杯吹了吹气,然后看着我嘿嘿的嗤笑,一边笑一边抿了一口茶水,笑着笑着,我看到老杨脸上泛起了光。老杨哭了。

自我记事起老杨第一次在我面前哭,可能母亲去世的时候老杨也哭过,不过我当时被送到姥姥家了,也不记得有这回事。老杨放下茶杯,盯着房顶的屋檐灯泡下燕子窝里探出头的燕子,两双老手搓了搓眼睛,在口袋里摸出邹巴巴的一包香烟,掏了半天掏出一根扭曲的烟塞到嘴里用火柴点着。那是我上一次回家时买给他的,他舍不得抽,大多使了请人帮忙或是走亲访友的用处。老杨抽了一口,逮着烟嘴拿下来看了看烟嘴处香烟的牌子:“这烟多贵啊?你那茶,多钱啊?”我并没有接他的话:“大(爸)”,这是这么多年来我第一次开口称呼他叫爸,我竟然也不禁感性的抽了一下鼻子,“为啥你老爱喝你那些烂茶叶末子啊?”

老杨竟然被我这声“大(爸)”叫的有些恍惚了,他自顾自的给自己的茶杯里添满茶水:“茶么,分啥哈(坏)好,茶都么嫌人贫,嚓(咱们)到嫌茶贱,茶么,硬挤出点味味还不是‘咣铛’一声让人给咽到肚里去了。”老杨吸了一口烟咳嗽了起来,我赶忙拍了拍他的背,依稀记得小时候我还从桌子这边够不着桌子那边呢。“你大(爸)我啊,是个么本事的人,一辈子都是个农民,也么喔(那)本事让你能过个啥舒坦日子。”他顺手挥了挥,示意自己好多了,不用我再拍他的背了。“我跟你妈认得的时候也穷,你外婆家更是穷的啥啥都么得(没有),我到你外婆家去提亲去就提了一封点心,你外爷也么啥招呼我的,让你妈到街道去称茶叶去,你妈就在街口那家称了点散装茶叶回来,一到屋里就给我泼的煎茶,一看你妈也是么相水(也是没有什么技术),泼的茶酽的呀,塞不到嘴里去。”说到这,老杨那呛在烟雾里的眼睛焕发出了些许光芒,竟然深深地沉浸在自己回忆里无法自拔,“嘿嘿嘿”的傻笑了起来。“在你外婆家,我也不好说啥,把人慌(紧张)的,我就不停的喝水,你妈就在旁边不停的给我添水,最后你妈以为我真爱喝这茶,不停的给我买这茶喝。”老杨侧过头看向我,“你说,我能不知道啥茶好喝不好喝?你妈这人一辈子细发(节俭)惯了,舍不得给自己拾掇的沃沃掖掖(周整),唉,你妈也是命苦,年轻轻的就走了,我这想过个好日子,也生生的让你妈给我惯细发(节俭)了,啥好的哈(坏)的,都是过个日子么。”说完,老杨扔掉烟头,端起面前的茶杯,瞅了一眼杯里的“清汤寡水”,张开嘴倒了进去,站起来踩灭了烟头,背着手挺了挺腰对我说:“喝茶就是喝自己的日子,到底甜不甜苦不苦,外人尝起来是个味,自己尝起来是个味,到底甜了苦了只有自己知道,就算咱把日子过成这一把茶叶末子,那爱喝的人还就是真个爱喝(那爱喝的人是不会在乎茶叶的好坏,只会在乎自己的感受)。我把我这茶快是喝完了,剩哈(下)的日子,你娃该自个慢慢抿了。”说完便哼着戏钻进了房子里,留下我一个人对着满桌子的菜,还没打开瓶盖的酒和依稀冒着热气的搪瓷缸子发呆。

蓬莱茶与朱熹 篇7

蓬莱山也称九仙山,是一座充满仙灵之气的巍峨高山,绿帷如屏,风光旖旎。蓬莱山地区与茶结缘历史悠久,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曾在此结庐修身,并在草堂之岭北培植了百余株茶树,茶园名以“茶坂”。在浓厚的茶文化氤氲的山间我见到了光兴茶厂的总经理叶光兴,与他漫步茶山,品味茶韵,让我更是爱上了这里的茶山,这里的茶叶还有这里茶文化。

光兴茶业创办于1992年,是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企业。蓬莱山地区为光兴茶业提供了优质的土壤,悠久的制茶历史加之光兴人对制茶技术的精益求精,现在拥有名优红茶、绿茶、乌龙茶等茶树品种。2005年,光兴茶叶基地通过无公害认证,2007年取得了国家食品安全QS认证和农业部的绿色标志认证,“芭罾”潮系列产品2007-2013年连续七年参加省茶叶鉴评会并获省名茶称号。

在光兴生态茶园示范基地的茶楼内墙上,我看到了一首诗:

沈西高处是蓬莱,采取灵芽余自栽。

地僻芳菲镇长在,谷寒蝶蝶未全来。

红裳似欲留人醉,锦幛何妨为客开。

咀罢醒心何处所,近山重叠翠成堆。

仰头念完这首诗,叶总经理饶有兴致地和我说起流传在这首诗背后的故事:

宋乾道七年(1171年)初夏,朱熹回到尤溪县并与亲朋好友一道登上坂面镇蓬莱山普济寺,一路上奇峰竞秀,怪石嶙峋,他不禁感喟:“美庐雄天下,蓬莱奇东南”。寺内主持方丈盛情邀请朱熹一行到方丈禅室奉茶。方丈先是架炉生火,在盆中将手洗净,而后恭敬地端出一壶“无根之水”倒入茶壶,跏趺盘腿席地而坐,小心翼翼地倒出珍藏罐中的茶叶,匀称地分置于德化烧制之白瓷茶盏中。朱熹未饮就先闻到一缕清新茶香,他端起茶盏嗅了嗅,又仔细的端详了一会儿,他“刺溜”一口,顿觉口底生津,滋味浓爽,余韵绕口,香味绵长。他啧啧称赞:“武夷岩茶仙欲品,蓬莱红茶世难求”。于是欣然提笔,写下了这首诗。

不去探究故事是否真实,就为这一份如梦似幻的茶韵,我陶醉于诗的意境和这个故事里。在山间茶亭,和着细风,我品尝了蓬莱红茶。白瓷杯中叶眉圆紧,汤色琥珀,色泽油润,鲜亮浓醇,此刻身临其境般如同朱文公当年结庐山下,采茶山间那份悠然自得。

闲谈茶与文人 篇8

茶与文人轶事

中国的文人雅士向来对茶有着丝丝不断的浓情,历经数个朝代,有哪个朝代的文人士大夫没有为后人留下轶闻雅事?下面就对此事举几例。唐朝诗人白居易在庐山香炉下的茅屋里住了10多年,每日里种茶、采茶,闲时吟诗作赋,悠然自乐。如《香炉峰下新置草堂即事咏怀题于石上》就是白居易写种茶的诗,诗中写道:“平身无所好,且此心依然。如获终老地,忍手不知还。架岩结茅宇,断壑开茶园。”宋朝文豪陆游是位著名的茶客,他出生茶乡,喜尝品茶,写下茶诗300多首,堪称历代诗人咏茶之冠。他嗜茶成癖,以致带病冒寒,深夜亲自汲泉煮茗:“四邻悄无语,灯火正凄冷。山童亦熟睡,汲水自煎茗。”明人冯正卿,益都人,时为湖州司理。清入关后,隐居不士。因嗜茶,著有《茶笺》。清代曹雪芹是位谙熟名茶的作家,名著《红楼梦》蕴含着丰富的品茗文化。近代孙中山先生对茶评价很高。他在《建国方略》中指出:“中国常人所饮者为清茶,所食者为淡饭,而加以茶蔬豆腐,此等之食料,为今日卫生学家们所考证得为最有益于养生者也。”现代毛泽东主席一生最大的嗜好便是品茶。据他身边工作过的工作人员介绍:他每天睡觉醒来不急于起床,总是先用湿毛巾擦擦手和脸,然后就开始喝茶,边喝边翻阅报纸,等等。如同这样的文人雅士每个朝代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茶引文人思

“酒壮英雄胆,茶引文人思。”从此句就可得知文人与茶结下的不解之缘。茶与文人有如此缘分是因为文人要思考问题,要写文章,品茶首先不是为了解渴,而是有助于思维,茶使文人产生一种神清气爽、心平气和的心境。如元代著名的贤相耶律楚材是一位饱学之士。他在《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中写道:“积年不啜建溪茶,心窍黄尘塞五车。碧玉瓯中思雪浪,黄金碾畔忆老雷芽。”长期不饮茶,就感到心窍阻塞,文思久困,格外渴求佳茗。而饮茶后可以“两腋清风生坐榻,幽欢远胜泛流霞。”再如,唐代曹邺《故人寄茶》:“碧澄霞脚碎,香泛乳花轻。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宋代余靖《和伯恭自造新茶》;“一枪试焙春尤早,三盏搜肠句更嘉。多谢彩笺贻雅贶,想资诗笔思无涯。”上述情况完全是茶助文人的诗兴笔思,为文人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同时也有助于诗人墨客渐入佳境。总之,茶可使文人脱俗,升华到一个文学的境界、美的境界。

茶与文人修身

茶生于灵山妙峰,承甘霞之芳泽,蕴天地之精气,与文人脱逸超然的情趣相符合,与他们淡泊、清灵的心态相一致,故文人雅士多钟情于茶。尤其当他们在社会中受到挫折与磨难,产生隐退情绪后,茶更是他们获得精神解脱的好伴侣。古代文人雅士虽然选择“隐”的方式不同,有的离别尘世,投身山林,选择“小隐”;有的选择白居易、苏轼倡导的既世俗化又超脱化的“中隐”。但是,他们事茶的精神取向却惊人的相似。如历代文人雅士都格外热衷于竹中煎茶品茶,实质上他们是将茶与竹作为人格的象征。如唐代姚合的《品茗诗》有“竹里延清友(茶之别称),迎风坐夕阳”之句,宋代王令《谢张和伯惠宝云茶》有“果肯同尝竹林下”之句,元代长宪有“茶烟隔竹消”之句,明代陆容有“石上清香竹里茶”之句,清代郑板桥有“竹间烟起唤茶来”之句。可见,茶与竹在文人雅士的面前,仿佛幻化成了他们的人格精神,并使文人雅士对此有强烈的依恋性。在这个世界中,文人们完全可以以一种洒脱豁达、无拘无束的自由心态,投身其中,它是文人们排谴心中世俗的郁闷、人伦阻碍的有效良方,更成了他们人格精神的所在与象征。

茶与文人养生

早在汉代,中国文人就将茶当作长生不老的仙药。西汉的壶居士《食忌》中说:“苦茶,久食羽化。”南北朝陶景弘《杂录》中说:“苦茶换身轻骨,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随着饮茶的普及,以茶养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唐代以后,文人士大夫们以茶养生主要是通过两个方式来实现的:以茶为食的饮食调养和以茶为媒介的精神修养,可谓养身与养心的并重。文人之所以大力提倡茶饮茶膳,是因为他们在长期的实践生活中发现茶有不少的药理作用,如安神、坚齿、醒酒、清热、减肥、祛风、明目、治头痛、疗疮等。唐宋以来,随着北宛、武夷等名茶声誉掘起,文人士大夫及闲野骚人墨客往往借茶事而择野泉松竹之风景清雅之池,从茗饮生活中体味“天人合一”的境界,修养心性以达养生。

茶与文人会友

文人相聚,饮茶清谈,这是最司空见惯、人尽皆知的风习。唐代,茶已成为最受欢迎的待客、敬客、留客的高雅之物。唐代颜真卿《春夜啜茶联句》云:“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清言。”描写了文人相聚时以茶助清谈的生活。唐代杜牧《寒夜》诗云:“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水初红。”表现了文人待客时点起茶炉,在红色的火焰旁大家围坐在一起,在寒夜中饱啜醇香的热茶,这种儒雅的风习至今仍令人神往。还有在宋代苏轼《记梦二首》中描写了中国古代文人聚会喝茶,不像皇帝大臣,专门等人伺候,他们许多人自己动手,用自己天性中特有的对美的精微追求和把生活艺术化的情趣,使整个煮茶过程充满生机和美感。此外,茶宴是中唐以后出现的一种文人社交聚合的活动,又称茶会、茗社、汤社。据说茶宴本自佛院,后流传到民间,文人雅士们纷纷仿效。据后人称赞,古代文人的茶宴在精神品位上是十分高雅的,因为他们对茶的认识十分精神化,陆羽把茶称为“南方嘉木”。16世纪的大画家文徵明给后人留下了一幅《惠山茶会图》,可以让人具体地体味古代文人以茶会友的浪漫境况,它代表了文人茶宴在意境上的追求。

茶与人生苦尽甘来散文 篇9

一杯苦苦的茶,一杯浓浓的茶,一杯香香的茶,这是许多人空闲时的最佳饮品。我也很喜欢茶这种饮品,首先是一阵苦,但回味起来,却是无比甘甜,使人的`心扉顿时开敞,从苦中品味出甜,是一件多么舒畅的事!

儿时,我特别讨厌喝茶。因为茶太苦了,没有高乐高那么甜。毕竟那时我还小,人生观,世界观还没有形成。只是清楚地记得,那时的父亲特别喜欢喝茶。每天回家,父亲把一切繁琐的家务活都处理好,他就泡上一杯茉莉花香茶,一个人一边看当天的晚报,一边品着茶。我问他茶的味道如何,他便也给我泡了一杯,让我慢慢地品味,说是这样就能体会到他的感受。我无知地看了看爸爸,便也学着爸爸的样子,轻轻地 了一口茶,可口中涌上来的是一股苦味。我不解地望着爸爸,爸爸喃喃自语道:“你长大了就会明白了!”

上一篇:林业贷款申请报告范文下一篇:一般纳税人申请所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