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精选8篇)
摘要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对《行政组织学》的简单介绍以及通过一些实际情况凭借沟通的原理进行分析,然后对得出一些结论进行分析从而获得启示。最后总结出针心得。学习了《行政组织学》之后,我更加全面地理解了行政组织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了如何建立行政组织并使行政组织正常地运行和发展,我也获得了分析行政组织出现的问题并制定出适当的解决方案。三年来,在老师的指导教育下,在同学、朋友、家人的帮助支持下,我学到许多知识,取得较好的成绩,总结如下,结合实践情况,对该课程进行综述。
关键词:行政组织学;课程综述;行政管理
一、《行政组织学》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
《行政组织学》包括十四个章节。第一章对行政组织学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在一定的环境下通过一定的要素组成的目标统一的开放系统,就是组织。组织的目标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且组织具有特定的文化特征。第二章主要讲的是组织理论的发展过程。对组织内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并加以解释最后做到能够预测,这就是组织理论。第三章主要对行政组织内部的环境与管方案进行讲解。不同环境下产生的组织的结构是不同的,组织的目标等也并不相同,组织环境既可以对组织运行起到积极作用,也有可能抑制组织的运转。第四章阐述了行政组织的结构以及组织的设计。组织的总体结构是由组织各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决定的,这有利于组织内部的分工和协调。第五章为我们讲述了中国的行政组织的结构。中国的行政组织分为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第六章行政组织的社会心理与管理。由于人是构成行政组织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人的心里行为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我们研究的大体方向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行政组织对社会心理以及组织的管理的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强调对组织内员工的研究。第七章行政组织中的领导。在行政组织中,领导的行为以及作风会影响到组织成员的工作态度,从而对组织的目标的实现造成影响。第八章行政组织中的决策。人类主要依靠决策活动对自然和社会进行改造,在组织运转时,决策活动是十分必要的。第九章行政组织中的冲突管理。组织中有着各种各样的交往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可能导致人们之间的合作和分歧。第十章行政组织的沟通。人们、群体间相互交流的互动过程就是组织沟通。我们可以通过沟通来消除之间的矛盾以及一些隐患,从而使双方在认知和行为上达成一致意见,让组织成员在实现组织共同目标的途中齐心协力。第十一章行政组织学习。时代在变化,社会上的各种关系也越来越复杂、行政组织只有不断的学习,夯实基础完善体系才能够不断的克服困难提高业绩进而增强组织的整体实力。第十二章行政组织文化与管理。文化是管理取得胜利的秘密武器。建设优良的行政组织文化,能够使组织更加团结,有利于加强组织的凝聚力以及鼓励组织成员对待工作认真负责。自1970年经济全球化越来越近,现在也迎来了信息时代,人们对行政组织的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行政管理领域出现了绩效管理这一政策。第十四章组织变革与发展。为了适应环境的发展和改变,组织不得不进行改革。
二、“行政组织沟通”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我们应该将所学的《行政组织学》的知识,运用到平时工作和生活中去,从而在遇到问题时,善于分析问题并找到解决的方法。行政组织管理中信息沟通也是一个重要的部分。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沟通是人类集体活动的基础,是人类存在的前提。在具体的行政沟通中,应用行政沟通理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升行政沟通环境,降低沟通噪音
经济在国际领域活跃度提升的背景中,行政领域加工数据的水平必须在第一时间内获得强化,更加准确的信息才是我们需要的。信息沟通的高效可以通过消除通信编码中的不利因素实现。其次,针对行政领域机制设置的不足加以弥补、修正,增强其深层分歧的调和,助力改革进程加快。行政运行需要更加透明,这可通过建立政府对公众的新闻发布机制来达到,使公众对于政府从无知到有知。最后,倡导法治,使公众受利于行政机关沟通法律的建立健全,监督权与知情权得以行使。
(二)行政沟通方式的正确选择
行政沟通有许多种不同的方式策略与风格,其中,每种方式方法都有自己独特之处。公共部门因而要在行政沟通时作出选择。选择的沟通途径恰当有助于顺利实现行政沟通,提高行政沟通效率。行政人员经验是否丰富与判断是否准确对于行政沟通最优方式的选择有很大影响。公共行政传播方式的选择有一定的策略。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对方的信息接受方式,然后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以使交际意图更完整、更准确地接受和理解。特别是,作为公营部门的领袖,我们应该更灵活,而不是一成不变、僵化。在工作中不断汇入各种形式的行政沟通,不断总结,得出各种条件以适合不同沟通方式,使工作高效,使行政沟通水平提高。
(三)建立多种沟通渠道
管理和组织的每一变化都会使相应的沟通方式改变,组织的沟通方式是从上到下型的垂直型沟通,纵向沟通与横向沟通成了垂直型沟通后来的样子。社会交际系统包括行政组织。它须适应如今以知识文化为基础的、网络化的管理和沟通方式。传统的行政沟通方法,虽然信息的传播的正确性很高,但是信息渠道是单一的,信息链在信息渠道被封锁时就会被破坏。改变行政组织结构的结构是很困难的。沟通方式相对于组织结构而言,更容易被改变。
其一,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结合时,非正式的沟通应作为指导的关键点。除了传统的“文件流通”和以领导人讲话方式为代表的正式沟通外,非正式沟通还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需要被加强。例如,领导者会偶尔召开座谈会,与下属进行研讨会,或与下属进行面谈。了解他们的意识形态趋势,工作和生活条件,并尽可能地帮助他们。由于组织结构和特征的局限性,正式的行政沟通常常面临缺乏灵活性和形式化等缺点。如果非正式沟通中能积极发挥作用,那么就能以非正式的沟通为正式沟通排除过失,为正式的沟通渠道减负,使组织参与的态度更加积极。同时,组织应该防止非正式的沟通陷入“谣言”的误解。
其二,实施双向沟通机制,建立新的会议制度。自有以来的行政沟通,多是从上到下一个方向的沟通,信息通过文书和演讲来传达,或者通过“会议”,严格按照听的过程传达。会议也是行政沟通的一种重要形式。传统会议中,通常按照职位由高到低的顺序对演讲排列。这将导致一种“领导定基调和下属合唱”的局面。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双向沟通的原则,建立新类型的会议系统,指导者只不过是将会议讨论的话题在开始时决定下来。这样人们就可以针对主题以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其三,其他沟通方式。第一种:上行沟通。经过上行沟通,上级领导可以了解下层员工的见解,由此组织成员能够更加参与到组织当中并且可以获得满足感;同时,上级和领导也能够了解到组织成员的现况,并根据事实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
第二种:畅所欲言”这是平行沟通。组织中各部门可以通过这种沟通方式加强彼此之间的了解,这有利于消除之间的误解与隔阂,有利于组织内部的团结,以及制止组织内发生专制和个人主义等的问题。第三种:下行沟通。领导用这种方式把自己的想法传递给成员,使成员了解组织的工作目标和自己的任务以及权利;当然,领导也可以把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要求传递给组织成员,让组织成员参与其中,从而增强其对组织的归属感;下行沟通也能够使不同部门之间更加了解彼此的职务。
三、学习该课程的体会和收获
学习《行政组织学》之后,我更加全面地了解了什么是行政组织学以及行政组织学的基本理论,明白了行政组织是怎样建立以及发展运行的,养成了准确分析组织问题并制定出相应的的解决方案。组织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是不可避免的。组织的目标机构等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组织环境既可以对组织运作与管理产生有利影响,也能够产生不利影响。行政组织是个开放系统,处于特定的环境下,环境会对行政组织的结构功能以及运转方式都会产生影响。分析行政组织环境有利于我们了解不同的环境对组织的影响有何区别,以便于后来我们对环境的变化趋势进行预判,从而改善组织来适应新环境,从而使行政组织能够与时俱进,并正常运转。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研究一些典例把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从而更好的学习行政组织学。行政组织学是管理学的一门小学科,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学科,我们通过合理运用行政组织学的原理能够明显地提高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本文按期刊检索方法, 对中国期刊数据库, 以 “政府绩效审计”为篇名, 对具有代表性的核心期刊 《审计研究》的文章数据作为样本进行精确检索, 另外包括少量其他期刊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性成果。从侧面可以发现理论研究与审计实践还没有很好的衔接, 不能给审计实务强有力的支撑, 该方面的研究及其成果已滞后于绩效审计实践, 难为绩效审计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指导。
具体选取2 篇相关论文进行分析概述
1. 1《国际政府绩效审计研究一个文献综述》。刘秋明 ( 审计研究2007 年1 期) 。
1.2《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综述》。谭文超 (山西财经大学) 。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年第一期)
2 政府绩效审计内涵
2. 1 国外绩效审计内涵: 。最早于1977 年,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发表的 《利马宣言— 审计规则指南》就提出了绩效审计的概念。美国最早提出 “ 3E” 审计, 后又改称绩效审计; 加拿大称综合审计; 澳大利亚称效率性审计。1986 年,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发表的 《总声明》统称为绩效审计, 其核心就是 “ 3E”审计, 即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
2. 2 国内绩效审计内涵。各机构和学者对绩效审计定义的说法不尽相同。王会金 ( 《发展中的我国政府绩效审计》2004) 提出:政府绩效审计是指由独立的审计机构和人员对政府部门、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 分析评价其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益以及所取得的效果是否与预期目标相一致, 以进一步改善经济管理工作, 提高政府部门、单位或项目绩效的经济监督活动。陈朝晖 ( 《浅谈西方政府绩效审计的理论缺陷》) 认为定义存在理论缺陷: 绩效审计的定义中隐藏着太多的理想状态的假设。绩效审计师迄今还没有一套公认的, 可接受的管理标准可以使用, 仅依靠原有的经验做出判断。
3 中国政府绩效审计的现状
现阶段, 我国审计工作以传统的财务审计为主, 缺乏绩效审计。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 政府审计工作的重点也发生了转变, 绩效审计工作逐步展开。但起步较晚, 我国目前政府绩效审计处在小规模视点的阶段。审计机关现在的首要任务仍然是将反腐败放在第一位, 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工作难度经常是由于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和时间的不够充裕而导致绩效审计工作不能正常顺利的展开。
4 中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问题
首先是对政府绩效审计缺乏科学的认知, 部分审计人员素质不高。部分审计人员对绩效审计的认知还停留在基础审计, 而且审计人员存在知识结构单一, 视野相对狭窄、缺乏评价政府工作绩效意识、知识及技能不高等缺陷。
其次是法律法规不健全, 缺乏一套科学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政府对人民托付的资金进行完整、有效的经营和管理, 而现有法律法规的欠缺, 以及相关制度的滞后, 使这种受托责任关系难以得到保障。因为绩效审计存在复杂性和特殊性, 导致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适用于绩效审计。
5 构建中国特色政府绩效审计的对策
首先, 提高广大政府审计工作者对绩效审计的科学认识。在政府审计部门从审计工作人员的思想及工作态度上开展绩效审计的宣传, ; 并且需要对审计人员的结构进行优化, 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培养能够独当一面的绩效审计工作人员。加强对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工作的培训, 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 这样不仅能够优化绩效审计的理论研究, 更能突出绩效审计的实践工作研究。
其次建立健全的政府绩效审计的法律法规以及制度体系。审计的基本原则就是依据相关制度和法规来开展绩效审核, 只有将绩效审计给规范化, 审计人员才能做到有法可依。
6 结论和思考
我国政府目前的绩效审计理论基础带构建, 评价体系待探索, 运行机制待完善, 执业人员待提升。正如上文所述状况, 我国的绩效审计理论研究滞后导致绩效审计实践也不能很好地发展, 两部分研究力量不能很好衔接, 对此可以把专业的高素质审计实务人员与专家学者有机地结合, 组建全新的研究力量。研究机构可以吸收社会审计组织和政府审计部门人员, 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也可到审计实务工作前沿承接绩效审计项目, 探索审计实践中的问题, 两种力量形成良好循环互动关系。
总之, 我们要把政府绩效审计作为一个独立的审计类型来进行探索。既要积极借鉴国外经验又必须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 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政府绩效审计之路。
摘要:政府绩效审计源起于20世纪30年代, 70年代之后在美国、加拿大等国蓬勃发展, 出台了相关法律将其定为法定审计, 并取得了一些成果。而我国对政府绩效审计的研究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 正在逐步替代传统的财务审计。本文对国内绩效审计研究情况进行了整理, 按照研究文献的内容, 结合我国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对我国的政府绩效审计进行综合论述, 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
关键词:政府绩效审计,我国政府绩效审计,问题和对策
参考文献
[1]汤云为.国家经济效益审计的几个概念.审计研究, 1986.4
[2]王会金.发展中的我国政府绩效审计.中州审计, 2004.11
[3]陈朝晖, 浅议西方政府绩效审计的理论缺陷.江西审计, 1997 (9)
中餐烹调中制汤诸问题
一、制汤溯源
我们试从先秦时期开始来探讨制汤的历史源流。先秦时期饮食中的羹是一种肉汁或菜汁,品种颇多。南北朝时期贾思勰的名著《齐民要术》一书中记载有汁、鸡汁、鹅鸭汁、肉汁等,这可说制汤的初始阶段。至唐代出现所谓羹汤,如王建的诗《新嫁娘》,其中有“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之句。羹汤是由羹演变而来,是一种有菜料有汤汁的汤菜。元朝忽思慧的《饮膳正要》中有多种汤菜,如八儿不汤、鹿头汤、松黄汤、(沙)汤、阿菜汤、黄汤等,都是以羊肉为主料制取的。此外还有团鱼汤、熊汤等多款汤菜。清代的烹饪著作《调鼎集》记载有虾仁汤、神仙汤、九丝汤、鲟鱼汤、蛤蜊鲫鱼汤、玉兰片瑶柱汤等。以上所述是汤菜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至于鲜汤提清之术,古代即有此构思。如宋元时期有提清汁法,乃是将生虾加酱捣成泥,在原汁汤中,使汤锅从一面沸起,撇去浮沫及渣滓,如此提清数轮至鲜汤澄清。明代有用浸泡鲜肉溶出的血水提取清汤的方法。也有取竹笋、瓜瓠、鸡、鱼、猪肉等分煮再合而过滤,澄清后即为荤素鲜汤。还有用蔗杆段、笋、瓜瓠等一起煮制的素汤。清代制作鲜汤的原料荤汤取畜类禽类,素汤则多以黄豆芽、黄豆、蚕豆、冬笋、菌菇类等。而鲜汤的提清之法则有“坠汤法”。现代烹调制汤菜颇为完善,而鲜汤提清之法则多利用鸡肉茸、精肉茸、牛肉茸等为吸附物料,效果亦佳。
二、中餐烹调实际中鲜汤制作诸问题
(一)制汤
制汤常称作煮汤或熬汤,乃是将制汤原料随清水下入锅中煮制,通过较长时间加热使汤料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和鲜味物质充分析出,溶于汤中,促使汤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这种汤常以鲜汤名之。用于烹制菜肴的鲜味调味液和制作汤菜的底汤。汤料的营养成分以蛋白质、脂肪为主,而汤料所含鲜味物质则颇为复杂,有谷氨酸、乌苷酸、肌苷酸、酰胺等40余种。不同物料所含的呈鲜物质的主要成分各不相同,如母鸡含谷氨酸多,猪肉、火腿则含多量的肌苷酸等。故用不同汤料制出的鲜汤其鲜味互有差异。
(二)制汤要点
1.用于制汤的原料要求品质新鲜,鲜味足。汤料要求先焯水并清洗干净再下入汤锅供煮汤之用。
2.汤料下入冷水锅中煮制,随水同时升温。汤水要一次性加足加准,中途不得添加。
3.煮汤时,随着温度的上升,浮沫逐渐出现,约在95 ℃时,汤面有较多的浮沫,应及时撇除干净。但煮汤过程物料所析出的浮油不宜随意撇除。
4.煮制鲜汤要掌握火候,如煮制清汤用小火或微火加热,以促汤清色正,而制白汤则可采用中等以上火力。煮制鲜汤都需较长时间加热,以便物料中的营养物质和鲜味物质析出溶于汤中。
5.制汤用的调料不宜复杂,常用者为葱、姜、料酒、食盐,食盐不宜过早投放,葱姜可随料入锅。料酒出锅前1小时加入即可。
(三)汤的种类,可区分为毛汤、白汤和清汤三种
1.毛汤毛汤是用猪骨、鸡鸭骨架、碎肉头,并酌加猪肉、鸡鸭肉一起煮制而成的汤。制汤时先将汤料焯水洗净,下入冷水锅中烧沸,初始阶段出现的浮沫要撇除,继续用中等火力煮制3小时至4小时即可使用。煮制毛汤时常把整鸡、整鸭,猪肘之类的整料一起煮些时间,作为这类整料的初熟处理,可提高毛汤的质量,制出的毛汤色泽浑白,常是供制作一般菜肴或汤菜之需,也可作进一步加工白汤的底汤。
2.一般白汤通常是利用毛汤作为底汤,经适当加工后,促使其色泽乳白。诸如:(1)在毛汤中加进猪大油、猪骨,旺火催开,促使汤变浓转白。(2)毛汤中加进猪口条、猪肚之类,并酌加鲜姜、小葱,用中等以上火力煮制,汤色变白。(3)锅底留少量猪大油,加适量精粉用猪油炒散待面粉泛起小泡,冲入毛汤,旺火烧沸,持续加热一段时间至汤呈乳白色。一般白汤供制作一般白汁菜使用。
3.高级白汤又称奶汤或浓白汤。制取这种汤的汤料为猪蹄膀、脚爪、猪肉、猪骨、鸡鸭骨架、鸡爪、鸡翅等。汤料焯水洗净后,下入冷水锅中用旺火烧沸,撇除浮沫,下入葱、嫩姜、料酒等调料,持续用较强火力加热把汤煮成乳白色即可。
4.一般清汤此种汤是以老母鸡为主要原料炖煮而成。选用老母鸡,开膛除内脏,焯水清洗干净,下入冷水锅中,加进葱、姜,旺火催开,撇去浮沫,改用小火加热,汤面保持微沸不腾状炖煮数小时之久。最后放进食盐,制成的汤味鲜美较清澈,制汤时可酌加猪瘦肉、火腿同煮。以老母鸡制取清汤是传统的方法,采用小火以至微火长时间炖煮,品色甚佳。
5.高级清汤又名顶汤或上汤,汤液澄清,口味鲜醇。
〔制作用料〕老母鸡5 kg,猪瘦肉3 kg,金华火腿(净)500 g,干贝200 g,清水18 kg。
〔制法〕老母鸡治净,焯水清洗。猪肉切大块每块重约200 g,火腿砍块,均焯水洗净。干贝洗后用纱布包扎好。汤锅下入各料并酌加葱姜,注入清水,旺火催开,随撇浮沫,改用小火熬煮4小时左右,煮制时汤面保持微沸不腾状,促成汤制出清而不浑,照此法可出10 kg清汤。
三、提清
又称吊汤,指制出的清汤进一步清化,通用之法是利用鸡肉、牛肉或猪精肉斩成茸,分置碗中并用少许姜水调匀。把制出的清汤过箩,再入锅加热至约40 ℃时,用手勺顺一个方向搅动,随即下入鸡茸,边下边搅,汤中的浮悬物为鸡茸所吸收,鸡茸在汤中凝结成絮朵状并逐渐向锅边靠拢,改用小火至汤微沸,用漏勺捞取鸡茸并压成饼状。用同样方式方法处理牛肉(或猪精肉)也压成饼状。再把两种饼同时下入锅中,用小火加热约30分钟左右,取出两种饼。此时汤清澈澄明。此法辽、鲁、京、津菜系多用之。高级清汤供制高档菜肴和汤菜之用。
以上提出制取的鲜汤有三个类型:毛汤,白汤和清汤。此外,还有用鱼骨、鱼头、鱼皮、碎散鱼肉制取的鱼汤。以鲜笋根部、香菇蒂、口蘑、黄豆芽等制的素汤,煮汤的时间可短些。一般有40分钟-50分钟即可。
西餐烹调中制汤诸问题
一、基础汤
西餐的基础汤(Stork),又称底汤,乃是用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胶原物质的动物性原料按一定方式煮制成的一种营养丰富、滋味鲜醇的汤汁。是西餐制作各种汤菜和少司的基本用料。西餐的汤菜可分为清汤类、奶油汤类、蔬菜汤类、泥茸汤类、冷汤类五个类型,各具特色和风味。每种类型的汤菜都使用特定的基础汤。西餐的汤菜制作考究,工艺细致,而基础汤则是汤菜的主要成分。西餐中的少司(Sauce)为西餐广泛应用于各种冷、热菜式的调味汁,品种繁多,表明西餐味型的多样化。制取少司需要量多质优的基础汤以确保少司的质量。显然,制取基础汤是西餐烹调中必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二、基础汤的分类及制汤原料
根据基础汤的色泽和制作工艺常区分为浅色基础汤和深色基础汤。浅色基础汤又叫白色基础汤,是指煮汤原料(汤料)直接加入清水煮制的汤类,其色浅淡,故名。常见者有牛基础汤(beef stork)、鸡基础汤(Chicken stork)、鱼基础汤(fish stork)、基础奶油汤(basic cream soup)。深色基础汤,又叫棕红色基础汤,是指汤料先送入烤炉烤香、上色,然后加清水煮制的汤类,其色深,多为棕红,故名。由于棕红色英文为brown,故棕红色基础汤又称作布朗基础汤。有牛布朗基础汤(betf brown stork),是这类基础汤的主体。此外,还有鸭、猪、虾、野味等布朗基础汤。制作工艺过程大体如牛布朗基础汤。
西餐煮制各种基础汤的煮汤原料(汤料),有牛棒骨、小牛骨、牛肉用于制牛肉汤,用母鸡、鸡骨架、鸡翅、鸡颈、鸡脚等制鸡汤,用剔肉的鱼骨、鱼头、鱼皮、碎散鱼肉等制鱼汤。汤料要求新鲜无异杂味。生长期长的动物性原料较生长期短的鲜味成分多。故结缔组织多的牛肉、老母鸡、肉质密实的鱼肉均宜于制汤。牛肉中含有较多的呈味物质和肌红蛋白,所以制出的牛肉汤口味鲜醇,颜色较深。鸡肉组织中含有一定羯基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等香味成分而血红蛋白又较少,故鸡汤口味鲜香而色浅淡。鱼肉组织中含氨基酸、肌苷酸等鲜味成分,但少血红蛋白,故鱼汤具独有鲜味而色浅淡。西餐制基础汤时所用到蔬菜香料,可增加汤的香味和营养,并可减轻原料的异味。要注意到畜、禽、鱼类加工得出的骨骼、骨架,碎散肉头等边角余料大都可利用制汤。所谓物尽其用。汤料和清水的比例大约〔1∶(2-5)〕,可视情而定。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 卢正花2008级国际经济与贸易4班
指导老师谭江蓉
一、前言
中美经贸关系自中美建交以来就在曲折和摩擦中发展。近年来,中美经贸关系始终复杂多变,一方面是频繁举行的、级别又不断升格的经贸战略对话,中美经贸关系在博弈中似乎有着很强的战略性和全局性;另一方面是中美经贸摩擦有增无减,接连不断的各类贸易争端案将中国推向贸易争端的风口浪尖上。中国越来越多地承受着贸易摩擦的巨大压力,成为遭受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最多的世贸组织成员国。特别是,在当前美国经济和金融需要从危机中摆脱出来,以及正逢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和“反华情绪”抬头的情况下,中国自然成为当前美国挽救经济和贸易保护主义首当其冲的受害国,给摩擦不断的中美经贸关系带来了新的、更多的负面影响。本文从中美经贸关系的现状问题,探讨今后的前景以及中美贸经关系的相互依存的建议,为中美贸易建更有利的发展指明道路。
二、中美经贸关系的现状
对于中美经贸关系的现状,在磨合中不断前行是总体的发展趋势。一方面,中美经贸联系加深,双边经贸合作与发展继续扩大,但是贸易逆差一直成为双边关系的敏感问题,导致贸易摩擦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虽然有摩擦,但是双方经贸发展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美国仍是中美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中国的外贸发展离不开与美国的经贸联系,美国也离不开中国市场,中美经贸关系是双赢的。
对于中美经贸关系的现状研究,一些专家对此也有自己的分析。
(1)李伟的《美国经济形式与中美经贸关系》中认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美经贸关系在一个较为稳定、透明和可预见性的框架内迅猛发展,近几年来中美经贸关系总体上呈现了不断发展的态势。中美关系层级提高,贸易不平衡加剧。
(2)马素红,倪建军,张宁等人对于中美经贸关系的现状又有一些新观点,马素红与张蓓在中共经济报告中《中美经贸关系的分歧与共赢》认为美方高估贸易逆差,中美经贸关系前途光明。
(3)张宁的《未来中美经贸关系走向何方》——后危机时代中美经贸关系评价
第1页(共4页)
与展望研讨会综述上指出,中美贸易摩擦将进一步扩大,中美经贸关系岌岌可危。
(4)柴海涛《中美经贸关系现状述评》中,十分看好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认为虽然摩擦不时发生,但,从现状看前景,还是十分看好双方的经贸合作。
(5)刘碧云的《论中美经贸关系的现状及展望》中提及,中美经贸合作深化,其中资本合作深化,投资交流扩大,中美经贸关系对中美双方经济促进作用愈发明显,对华经贸有助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双方的就业增长。
三、中美经贸关系的问题
中美经贸关系虽说在不断发展,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很多专家学者也指出了近几年来或者一直以来中美经贸关系中一些突出的问题,并进行了一个具体的分析:
(1)孙振宇的《中美经贸关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中美对华贸易逆差将继续成为敏感问题,关于贸易不平衡问题,双方都认识到存在贸易统计上的差异。从长期来看随着中国自美进口逐步增长,中美间贸易不平衡状况将得到改善。但是在短期内,由于中国市场开放循序渐进以及名义关税率较高实际关税率低的事,期待美国商品和服务一下子大量地进入中国市场是不现实的。美国出口商却不愿正视这个现实,因此当出口并非像他们想象那样快速增长时,各种各样的压力随之而来,甚至演变成贸易战。
(2)赵悦龙,《如何看待新出现的“美国衰退论”——展望中长期中美经贸关系发展》中提出中美反倾销反补贴斗争不容忽视。由于美国歧视性地坚持对中国“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认定,严重损害了中国企业和产品的利益。
(3)美国官员对中国知识产权执法及市场准入政策施压,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网上的消息。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办公室又把中国列入“重点国家名单”,根据美国“特殊301法”将对中国在进行为期半年的调查、磋商基础上采取一定的范围内的贸易报复措施。
(4)阎学通的《加大的政治影响力——非同步的中美政治与经济关系》提出,中美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这是中美贸易关系协定的最重要的条款,是两国经贸关系的基石。一旦美方中止给中国最惠国待遇,中方也必然取消给美国的最惠国待遇,同时也并不排除会采取一些报复性的措施的可能性。这势必会使两国关系,特别是双方经贸关系受到严重损害,各自的经济利益亦将受到严重的损害,希望美国各界人士继续从中美两国关系的大局出发,多做积极的促进和维护工作。避免两国关系出现倒退。
(5)郎咸平教授在2011年四月就曾警告国人,美国继成功打败欧元,维护了美元的强势地位后,美国一定会追寻下一个政治目的,那就是对付china。所以特别指出人民币升值问题是中美经贸关系的一个敏感点。
四、中美经贸关系的前景
中美经贸互补、互利和共赢的格局是经过长期磨合形成的,来之不易,双方都不愿意轻易破坏目前的基本格局。两国经贸关系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经贸关系之一。
(1)余峰的《现阶段中美经贸关系不平衡的解决措施》中说明虽然中美两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不同,双方出现分歧是正常的,在贸易领域,美国不论是从战略安全角度出发还是美国经济利益角度出发,美方都不会毫无顾忌的损害双边经贸关系。要平等协商消除分歧。
(2)温家宝在出席纽约美国银行家协会举行的中餐会上发表演讲:温家宝曾说过“在中美贸易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是可以取得共识,也是可以逐步得到解决的,不应该也不可能影响中美经贸发展大局。只要双方有诚意,这类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平等协商和扩大合作来加以解决”。只有中美两国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友好共赢的经贸环境,才符合双方的利益乃至全世界的利益和健康发展。
(3)潘锐的《中美经贸关系:发展与挑战》指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不仅有利于中美两国,而且有利于世界经贸的发展。中国加入WTO后,遵循WTO规则进行关税与非关税措施减让,对美国产品的进口有较大增长,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将逐步缩小。因此,中美贸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与美国的对华贸易政策,所以要相互体谅,寻求共识。
(4)曲哲在《中美必须站得更近》中提出中国需要美国强大技术支持,互惠互利,所以中美必须互为贸易伙伴才符合各方的利益,实现双赢。
(5)陈宝森的《美国经济中长期前景与中美经贸关系展望》中也提出了中美必须互为贸易伙伴才是双方的双赢,符合世界的利益。
五、总结
本文参考了20篇国内外的文献对中美经贸关系的现状问题与前景进行了一个分析研究。分别对现状问题以及未来的前景做了个深入的说明与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见解。希望中美经贸关系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李伟.美国经济形式与中美经贸关系[J].国际经贸,2009,(02):32-36
[2] 马素红,张蓓.中美经贸关系的分歧与共赢[J].中国经济报告,2011,(02)
[3] 柴海涛.中美经贸关系现状述评,商业周刊/中文网,2006,(6)
[4] 孙振宇.中美经贸关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国际贸易,1999,(07)
[5] 倪建军,王力.中美经贸关系现状与前景[J].现在国际关系,2006,(6):39
[6] 张宁.未来中美经贸关系走向何方?——后危机时代中美经贸关系评价与展望研
讨会综述,2010,(9)
[7] 余峰.现阶段中美经贸关系不平衡的解决措施.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7):376
[8] 赵悦龙.如何看待新出现的“美国衰退论”——展望中长期中美经贸关系发
展.2011,(9)
[9] 刘遵义.对美国贸易平衡的新估算[J ].国际经济评论,1999,(23)
[10] 程大为.美国内经济关系对中国“入世”的影响[J ].国际贸易问题,2004,(04)
[11] 余万里.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极其限制[J ].国际经济评论,2000,(04)
[12] 美国官员对中国知识产权执法及市场准入政策施压[EB/OL].中国保护知识产权
网,2011,(09)
[13] 陈文达.经济分析与观察制约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因素,2011,(07)
[14] 曲哲.中美必须站得更近——访美驻华大使骆家辉.2011,(09):248
[15] 阎学通.加大的政治影响力——非同步的中美政治与经济关系[J ].国际贸易,2002,(12)
[16] 美报告竟将国内失业问题归咎于中国[N ].参考消息,2010,(03)
[17] 温家宝.温家宝在出席纽约美国银行家协会举行的中餐会上发表演讲[N ].人民
日报,2003,(12)
[18] 潘锐.中美经贸关系:发展与挑战[J ].世界经济研究,2003,(12):65
[19] 陈宝森.美国经济中长期前景与中美经贸关系展望[J].新金融,2006,(08):12
分享给要写毕业论文的同学~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
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要求同学们学写综述,至少有以下好处: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医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临床科研选题及进行临床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可根据自
己的能力和兴趣自由选题。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
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
理、分析)和成文。
一、文献综述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疾病、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初次撰写文献综述,特别是实习同学所选题目宜小些,这样查阅文献的数量相对较小,撰写时易于归纳整理,否则,题目选得过大,查阅文献花费的时间太多,影响实习,而且归纳整理困难,最后写出的综述大题小作或是文不对题。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前面的有关章节已经介绍,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在此不再重复。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有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二、文献综述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
提纲进行撰写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
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三、文献综述注意事项
由于文献综述的特点,致使它的写作既不同于”读书笔记”"读书报告”,也不同于一般的科研论文。因此,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⒈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多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⒉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
性较好的文献。
⒊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
⒋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总之,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应有较完整的文献资料,有评论分析,并能准确地反映主题内容。
下面是一篇文献综述范文:
文献综述范文之一 制度与经济发展和增长理论综述
摘要: 关键词:(略)
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与制度的起源、制度变迁与创新、国家制度供给一起被称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四大支柱”,而且,在很大意义上,制度的起源、变迁与创新、供给与需求都与经济发展和增长相关。从结论上说,有效率的制度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无效率的制度会抑制
甚至阻碍经济增长和发展。
一、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回瞻 1.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中关于制度的论述
马克思认为,没有抽象的生产,也没有离开制度(马克思的提法是生产关系,实质上就是制度)的生产力及其发展。生产力总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组织和运行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落后的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一个持续一定时间跨度的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制度框架)为生产力提供了一个相应发展的制度“空间”,这对许多经济学家研究制度与经济增长和发展关系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启示。
2.西方经济增长理论主要流派的论述
(1)模型派
他们认为:社会经济的增长或发展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配置、叠加和质变的结果。他们将各种增长要素作为自变量,把经济增长(通常用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人均收入等表示)作为因变量,确定函数关系,建立各种经济增长模型,解释经济现象。最著名的有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即索洛=斯旺模型)以及卡尔多、罗宾逊、帕西内蒂等人倡导的剑桥经济增长模型。这些经济增长模型实质上只是说明了长期经济增长与短期、中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力求使得产出决定的总需求的增长要与生产产品的总生产能力匹配,逐渐强调了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忽视了制度因素的作
用。(2)结构派
他们认为,经济增长和发展既是一国经济量(总量与均量)和能力的增长与扩张过程,也是一国经济结构的转换过程。主要有刘易斯等的“二元结构论”;纳克斯的 “贫困循环论”;由“投资不可分性”而产生的罗丹的“大推进论”;钱纳里等人主张的“发展型式”理论;以及“两缺口理论”,以及“平衡与不平衡增长”的理论等等。在这一流派中,已经隐含着制度这一因素和背景。其中,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尤为明显。因此,有人甚至将刘易斯划为新制。
(3)阶段派
代表人物是罗斯托,他将经济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即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准备条件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不难看出,制度背景的框架
越来越明显。(4)因素派或起源派
这一流派中,丹尼森将经济增长的因素划分成为两大类:生产要素投入量和生产要素生产率。细分为八个方面,(有人归纳为7个)即:使用的劳动者的数量及结构;工作小时;使用劳动者的教育程度;资本存量的规模;知识的状态;分配到无效使用中的劳动的比重;市场规
模;短期需求压力的格局和强度。
丹尼森在1967年出版的《为什么增长率不同:战后几个西方的经验》中利用了因素分析方法。习惯称为丹尼森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引发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各个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以通过模型进行计算,但是,是什么原因(因素)将这些因素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第二个问题:将应该计算的因素计算之后,仍然存在“剩余”或“余值”,即所谓“剩余溢出”,那么,这些“余值”应该归入到哪个因素?
而库兹涅茨强调需求结构的高改变率对现代经济增长中生产结构的高转换率影响巨大。它会引起创造新产品的技术高新与发明,促进新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最终促进现代经济增长和发
展的速度。(5)新增长理论派
主要有罗默的“收益递增经济增长模式”;卢卡斯的“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式”;鲍依德的“动态联合体资本增长模式”;阿温杨的“创新与有限度的边干边学模式”等等。这些理论不仅将知识和人力资本因素引入经济增长模式,更值得注意的是,新增长理论确认了制度与政策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并总结出了一套政策来促进经济发展,例如,支持教育;刺激物质资本的投资;保护知识产权;支持研究与开发工作;实行有利于新思想形成并在世界范围内传递的国际贸易政策;避免政府在市场上的大的扭曲等。
(6)劳动分工演进派
杨小凯为代表的这一学派首先指出了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先天不足,即,将社会的产业结构或分工状态当作固定不变的因素,然后研究资源在其中的最优配置,然后构建了分工演进模式解释经济增长。他们认为,当人们经验不多时,生产率低下,因此付不起交易费用,人们只有选择自给自足。通过实践学习,生产率提高,能够付得起交易费用,因而,人们开始选择高一级的分工与专业化水平。而这种通过专业化学习会加速学习速度,从而可以支付更高的交易费用。这个正反馈(良性循环)将使劳动分工自发地演进。分工之所以能提高生产力正是因为专业化造成了某种信息不对称,卖者对于自己生产的产品知之甚多,而作为买者却
知之甚少。
杨小凯等人的分工演进理论模式给我们有两点启示:
启示一:促进分工与交易以及知识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和发展极为重要。
启示二:一国的制度创新,应当朝促进分工、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方向发展。
(7)“反增长”或“零增长”派
以米多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人类经济增长和发展付出的代价太大,因此主张反增长或增长价值怀疑论;米多斯将人口增长、粮食供给、资本投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等5大因素连接成为一个“反馈回路”,建立了“世界末日模型”。为了避免世界末日来临,就必须使主要的经济增长因素实现“零增长”,因此,该理论被称为“增长极限论”或“零增长论”。
二、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主要论点
1.诺斯的观点
(1)制度和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关系
新制度经济学派对制度与经济发展有创造性贡献的是诺斯。他关于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的核心论点简明扼要,即,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是制度因素,一种提供适当的个人刺激的有效的制度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而在制度因素中,财产关系的作用最重要。其依据是,在传统经济学中,市场的运作被假定为完备的信息、明确界定的产权条件和零成本的运行过程。人们在市场交易的过程被过滤为单纯的价格机制的操作,就连为达成交易而搜寻信息的费用也不存在了。在这一模式分析逻辑下,其它一些协调组织与组织经济活动的“制度”和“组织”被看成无足轻重。如果用传统经济学分析方法无法解释1600年到1850年海洋运输业在技术上并无多大进步的情况下,生产率却有较大幅度提高的现象。因此,制度因素不可忽视。制度的功效在于通过一系列的规则来界定交易主体间的相互关系,减少环境中不确定性和交易费用,进而保护产权,增进生产性活动,使交易活动中的潜在收益成为现实。诺斯指出:制度环境是一系列用来确定生产、交换与分配的基本的政治、社会、法律规则,制度安排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方式的规则,而制度本身是 “一整套规则,它遵循的要求和合乎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用以约束个人的行为。”也就是说,制度不同于体制,它是一系列被制订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制度框架约束着人们的选择集。既然这些规则不仅造就了引导和确定经济活动的激励系统,而且决定了社会福利与收入分配的基础,那么,制度结构在静态上就决定了一个经济实体及其知识技术出路的增长率。诺斯认为:许多经济学家将创新、规模经济、教育、资本积累和知识进展等等归入经济增长的原因,其实就是经济增长本身。而引起经济增长的真正原因是制度的变迁。制度变迁是从均衡到不均衡又回到均衡的过程。在各种因素使潜在的外部利润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下无法实现时,新的制度就有可能建立以降低成本。他认为,除非现行的经济组织或制度安排是有效率的,否则,经济增长不会简单发生。进而,诺斯对制度的供给与需求进行了分析,当制度的供给与需求相一致时,达到制度均衡。这种制度均衡的实现条件是制度供给者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据此,诺斯提出了构建有效率的新制度的基本(理想)标准或原则是使得新机制(制度)下
个人收益率与社会收益率相等或接近。
(2)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国家并非“中立”的,国家决定产权结构,而经济增长有赖于明确的产权,但在技术和现有的组织制约下,产权的创新、裁定和行使代价都极为昂贵,因此国家作为一种低成本的提供产权保护与强制力的制度安排应运而生,以维护经济增长和发展,并最终对造成经济的增长、发展、衰退或停滞的产权结构的效率负责。
(3)意识形态理论 意识形态的特征有三个:
第一,意识形态是节约机制,通过它,人们认识了他们所处环境,减少了“试错”成本。第二,意识形态会通常与个人观察世界时对公平、公正所持的道德、伦理评价交织在一起,也就是说有时会在相互对立的理论和意识形态中作出选择。例如,收入分配是否公平的评价
等。
第三,当人们原有的观念或经验与意识形态不符时,他们就会改变试图其意识形态,来发展一套更加适合其观念或经验的新的理性选择。
因此,意识形态是影响制度安排和经济变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2.国际经济增长中心的最新研究表明:
(1)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维持经济增长和提高经济效率两大难题,而问题的根源在于基
本制度框架,例如,寻租。
(2)制度安排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首先,制度通过影响信息和资源的可获得性、塑造力以及建立社会交易的基本规划而扩展了人类的选择,即经济发展的目标。其次,制度“矫正价格”的努力成效,即对经济发展的基本的和长期贡献。再次,尽管技术创新会推动经济发展,但在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依赖于促进创新、界定产权和契约关系或分担外在风险的各
种制度安排。
(3)从制度的供给与需求方面研究,制度创新需求产生于经济中无效率的增多、技术变化、市场特征以及确立个人与集团维护自身利益方式的立法秩序;而制度供给依赖于立法秩序、制度设计成本及寻找可选择目标的知识基础。因此,发展中国家必须确立以立法秩序为核心的制度环境,塑造市场力量以驱动创新。
(4)在市场经济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根本问题是缺乏发展市场经济的制度背景。如法律和秩序、稳定的道德、产权的界定、人力资本的供给、公共品的提供、支配交易和分担风险的法规等。因此,在发展中国家,如何使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制订一套公开、透明的规则体系,防止寻租、以权谋私和欺诈行为,为市场经济运作制造出公平合理的制度环境,才是实现市场经济顺利转型并高效运作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三、简单的评述及问题
1.诺斯将制度因素纳入经济增长的框架,把制度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应用现代产权理论说明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指出制度变迁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他使制度研究和分析更加成熟,对经济学发展作出了贡献。
2.新制度经济学派方法的应用的影响越来越广泛,许多原来对制度不以为然的经济学家广泛地吸收和利用了新制度经济学家们的分析方法,普遍认为,解决经济发展问题,不仅只关注资本积累、技术引进、资金筹集、产业结构优化、就业的改善等等纯经济方面的因素,而更加应该将注意力放在制度因素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或阻碍作用上。
3.将制度因素纳入经济增长和发展问题研究的范围内,大大扩大了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视野,而研究对象也由以前的以资本主义发展中小国家或地区为主转向发展中的大国。
4.几个应当深入研讨的问题
(1)在许多人看来,制度仍然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如何将制度因素进一步量化。(2)既然制度变迁在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怎样才能加快制度变迁的步伐,促进经济的发
展。(3)在信息化时代,信息的获取已经非常容易,那么,新制度经济学派的理论基石之一的交易费用的地位是否会动摇。
新制度经济学派的许多观点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接受,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但上述这些问题仍然困扰着新制度经济学派及其追随者,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美]道格拉斯C诺斯,陈郁、罗华平等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
一、什么是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二、写文献综述的主要阶段
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1、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疾病、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初次撰写文献综述,这样查阅文献的数量相对较小,撰写时易于归纳整理,否则,题目选得过大,查阅文献花费的时间太多,而且归纳整理困难,最后写出的综述大题小作或是文不对题。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很多,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有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2、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三、注意事项
由于文献综述的特点,致使它的写作既不同于“读书笔记”“读书报告”,也不同于一般的科研论文。因此,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⒈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多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
⒉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⒊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
⒋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总之,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应有较完整的文献资料,有评论分析,并能准确地反映主题内容。
[文献综述样本]
国内外关于医疗服务模式的研究现状
医疗服务模式是当今医院改革和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话题,也是一个具有全局性的问题,以下是相关文献综述。
一、医疗服务模式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21世纪是一个服务意识突现,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行业兴旺的世纪。但在我国,“医疗服务”一直是医院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服务质量是群众投诉最多的热点。在服务业中,医院的服务与其他组织相比,尤其是在人性化服务方面具有很大的差距【1】。作为人类健康事业承载者的医院,医院服务已经成为医院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要素,是医院赢得医疗市场竞争的关键所在【2】。自2000年开始,我国各级各类医院纷纷开始进行医院服务的改革,同时,也有不少学者开展了对新形势下的医疗服务模式的探索研究。
关于医疗服务的概念,张光鹏【3】等认为,它是指伴随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预后等医疗活动过程中,医院及医务人员以实物和非实物形式满足病人需要的一系列行为。它具有两重性特点,即一方面包含了疾病诊断、治疗等职业技术过程;另一方面又包含满足人类生理和心理素质需要的服务过程。叶煜荣【4】等认为医疗服务是一种为满足顾客需求而进行的复杂劳动,它是一个系统,组成这一系统的要素有四个:一是支持服务的设施:如一个医疗卫生单位的仪器、设备和建筑物等;二是材料:例如消毒用品、药物等;三是核心利益:即医疗保健机构提供的、让医疗保健消费者得到的保健和健康;四是关爱:医疗消费者接受服务后,从心理上感受到的某种慰藉和关怀等。
关于医疗服务模式改革的必要性,相关论述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其一,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医疗服务模式发生转变。医学模式指导着人们的医学研究和医疗实践。在一定时代的医学模式指导下,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医学理论阐释模式、医学科研模式、医学教育模式和医疗实践模式——即医疗服务模式。医学模式的发展经历了从古代神灵主义医学模式(又称巫医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到生物医学模式,现在正向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病因、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揭示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这是生物医学模式所不能解释的,在生物医学模式指导下的医疗服务也已经不能适应医学的发展,医疗服务也需要从生物层次更新到更高的心理、社会层次【1、2、5、6】。其二,我国市场经济对医疗服务的影响。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开展和不断深化,以及加入WTO,城镇医疗保险制度和医院分类管理制度的建立、民营医院的发展、中外合资合作医院的准入、国有医院的转制等,打破垄断,建立竞争机制,使得我国医院的生存环境受到了很大的冲击【1】。同时随着居民文化素质、自我保健意识和消费意识的提高,要求参与治疗过程,病人对健康长寿和医院服务的期望值相应提高,医疗服务投诉和医疗纠纷等明显地增加了【1】。在市场经济竞争体制下,医疗服务必须要彻底打破传统的“以医疗为中心”、“坐堂等病人”的服务模式,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其三,卫生资源配臵要求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WHO早已指出,居民80%以上的健康问题应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得到解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也明确提出要“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我国目前卫生服务的社会需求呈“正三角形”分布,即大部分的需求在基层,但是我国卫生资源的配臵却呈现“倒三角形”分布,即大部分资源配臵在城市和大型医疗机构,这是一种不合理的配臵【7】。随着医疗服务体系结构和功能的逐步界定和完善,病源将按照常规发展的正三角形,大部分流入社区卫生服务之中【8】。以上种种情况都说明医疗机构要适应当今形势的发展,就必须在新形势的指导下建立一种新的更先进的医疗服务模式。
二、建构新的医疗服务模式的各种探索
关于新的医疗服务模式,大部分学者主要从病人收益、医院服务环境、医院建设、医疗服务范围等方面进行研究。如罗莉【9】认为要能为病人创造价值,即要求医疗服务的提供者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患者费用,达到为患者创造价值的目的,最终赢得市场。南孔涵【10】则提出要强化医院人文建设,从医院的建筑设计、公共卫生设施、医疗服务过程到医院的配套设臵都要体现人文精神,以提高医院的竞争力。宋素勤【11】认为新的医疗服务模式应实施人性化服务。蔡永葆【12】提出医院在建立并实施优质、高效、低耗的医院管理模式的同时,必须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便捷、优质、低价的医疗服务模式。不少学者认为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会成为我国医疗服务模式转变的一大趋势。社区卫生服务是以保护和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为目标,为社区居民提供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心理卫生和健康教育等于一体的综合、高效、便捷、廉价的健康服务,它应该成为新型医疗服务模式的载体。
目前,对医疗服务模式论述得最多的就是关于“病人选医生”服务模式的意义、运作方式、服务环境建设、可行性等。如高虹等【
13、14】认为病人选医生在深化医疗卫生机构改革过程中实现了几个方面的重大突破:一是建立新型医患关系的重大突破,二是确立“以病人为中心”服务模式的重大突破,三是建立一种新型评价体系的重大突破,四是建立新型医疗劳动个人收入分
【15】配制度的重大突破。不少医院推行门诊“一站式服务”、“假日医疗黄金周”优惠服务、特需医疗服务、健康体检服务【9】、预约服务【16】、会员制度【
17、18】远程医疗等服务方式,为病人提供便捷、优质、低廉的医疗服务,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吴昊【19】等通过对重庆市市区已实行“选医”模式的21家医院、卫生行政部门、部分医疗保险机构和市级新闻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选医”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有较高的需求度和充分的可行性。
随着医学模式向着更加全面、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医疗服务模式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一是强调尊重病人的权利。病人拥有选择医生的权利,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自己满意的医生,充分体现了病人的自主权。医学人道主义最基本的出发点就是把病人首先看作是一个具有独立意志和独立人格、其人本价值和人的权利应当受到充分尊重的“人”。尊重人,就必须尊重其自由意志;尊重人,就必须尊重其医疗行为的自主权【14】。二是要求把病人当作整体看待。治愈疾病与治愈个人不是完全相同的概念,要使一个人完全恢复健康,还需要包括重建患者失去的自我控制能力,社会交往和自信心与完整感,而不只是治疗患者生理与功能上的疾病【20】。“以病人为中心”阐明了诊断与治疗应该了解患者的生活特点与社会环境以及疾病产生的过程,并形成“以病人为中心”的治疗思维方式,所以又称为“整体诊断”(Overall Diagnosis)【21】。三是服务更加人性化。医院服务人性化就是指用医院充满人情味的就诊环境和服务举措,让病人、家属感受到人文关怀【2】。医疗服务人性化是医疗市场激烈竞争的选择,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升华,是现代医学模式转化的需要,是医院生存与发展的大计,是淡化医院凝重氛围的举措【2】,也是一种现代文明的象征。四是强调突出病人的收益。收益是指一个医院提供的医疗产品或服务对患者产生好的成效和作用【22】。医院所追求的目标并不只限于利润、营业额及市场份额的增加,它还要把为其顾客创造价值考虑进去【1】。医院为患者创造的价值越多,患者的满意度、忠诚度就越高。市场营销学中有一个著名的“二八法则”:企业所获得的80%的利润来源于20%的忠诚顾客。五是注重家庭和社区服务。区域卫生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卫生发展的先进思想,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发展问题。随着我国市场逐渐向国际化转轨,我国也应该从全球角度来考虑医疗卫生的发展。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实行双向转诊制度也是合理配臵我国卫生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人类对健康需求的发展,医疗服务范围也应从医院扩大到家庭与社区。六是服务模式由微观向宏观方面的改革。医疗服务模式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种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具有全局意义的医院运行模式。这种服务模式的基本特点可概括为:服务的全过程、服务的全方位、服务的效率与公平【23】。七是重视信息技术的运用。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为扩大医院服务战略活动领域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1】。从医院的客户系统到主要由医院建立的长期顾客计划,以及与供应者之间的电子联系都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发展【1】。
八、具有良好的医患关系。病人的积极参与,加强了医患之间的心理沟通,有利于消除隔阂,提高诊治效果。“病人选医生”服务模式带来了医患关系的新变化,医患关系变的越来越融洽,服务质量投诉现象不断减少,医疗服务的满意率不断提高,病人享受到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14】。
国外大部份国家的医疗服务主要以社区卫生服务为主,实行家庭医生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度。病人看病主要是去诊所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除急诊外必须经过全科医师(General Practitioner Services)或家庭医生的转诊介绍才能到医院治疗。据统计【24】,澳大利亚每年大约有80%以上的人去看过GP,90%的医疗问题一般都能在GP或社区解决。GP接诊人数可达1.03亿人次/年,医院急诊接待550万人次/年,仅占就诊人数的4.5%。自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健康服务重点逐步转移到社区。在美国,病人会按照“诊所-社区医院-总医院-大学医学中心-著名医院-诊所/社区医院”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接受治疗【24】。美国3/5的社区医院是非营利性私立医院,多建在较低收入社区,提供全国70%的医院床位,73%的住院和门诊医疗服务【24】。英国居民80~90%的健康问题均可在社区由自己的GP处理,其国家卫生法规规定非急诊病人必须先找自己注册的GP就医或转诊,否则不能享受免费的医疗服务【24】。这些由简单到复杂、全科到专科的有序运作,没有发达完善的多级医疗体系及保险机制,没有资源的合理使用和细致入微的服务理念,是不可能达到的。
近年来,国外医务界比较认可和重视的一种临床服务模式为临床路径服务模式,其特点是在临床医疗服务过程中以质量和经费控制为中心【25】。美国的实验医学服务【26】也是以病人为中心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的服务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在于能为临床提供快速、准确、满足病人各种诊治需求的实验室服务。高科技、高素质人员和科学的管理是模式运行的关键。
三、中医服务模式研究的不足 在查阅有关文献报道中发现,目前已有学者从各种角度对中医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进行探讨和阐述,但研究文献数量不多,而且未见对突出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中医服务模式的有关研究。中医学所具有的特点不仅符合当今人类社会对医疗保健“简、便、廉、验”的要求,更显示出自身的科学价值,尤其是在慢性病的治疗、康复、养生和预防中的优势已得到大众的承认。然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高强在2005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就指出:“第一,中医药的服务领域在缩小、贡献率在降低、医疗服务功能在下降。第二,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在淡化,这是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第三,中医药的理论创新还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这是制约中医药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人们对中医的认识也在减少。传统中医学本身就重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阴平阳秘”的健康观,把病人看作一个整体;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既体现了诊疗原则的统一性,又具有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灵活性;有汤剂、粉、末、散、丸、针灸、推拿按摩、水疗、蜡疗、泥疗、拔火罐、药物贴敷、外洗等丰富的治疗方法;重视“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防患于未然”的预防思想;具有“天人合一,形神统一,动静结合”,顺应自然,人与天调的养生保健理论以及行之有效的方法;强调医者应有博爱之心,富有同情心,视病人如亲人,注意自身的医疗道德修养等【27】。面对医学模式的改变和医疗市场中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医医院应该走怎样的路才可以更加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更好、更方便地让广大群众使用,为国家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这也是我们需要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
参考文献: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的统计, 截至2008年6月底, 中国网民人数已经达到2.53亿人, 首次大幅度超过美国, 跃居世界第一位, 其中有25%的网民青睐网络购物, 电子商务以其价格低廉、产品丰富、方便灵活逐步得到网民的接受, 跻身十大网络应用之列。据CNNIC报告, 53.9%的网购用户表示买每种商品前都会看相关商品评论, 已有78.9%的网购网民买大多数商品前都会看看商品评论, 超过9成的网民在原购物网站商品下方发表评论。口碑在网络消费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这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
本文旨在回顾传统口碑的基础上深入阐述网络口碑内涵, 回顾了以往相关的实证研究, 并提出以后的研究方向, 希望可以推动该领域的研究。
二、网络口碑的概念内涵
1、网络口碑的概念和要素
口碑是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关于产品或服务的特性、使用经验及提供商等的信息的交换和沟通。传统口碑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沟通的。
因特网的出现, 使顾客可以通过浏览网页收集其他消费者提供的产品信息以及与此产品有关的讨论, 并且顾客可以通过互联网针对特定产品进行自身经验、意见与相关知识的分享, 这就形成了网络口碑。网络口碑是潜在、实际或者先前的顾客对产品或者公司的任何正面或者负面的评论, 该评论能通过网络传递给大众群体或者组织。网络口碑可以通过在线论坛、新闻组、BBS等方式传播。
网络口碑的要素包括:
(1) 传者, 即发送者, 指主动在网上发表对某产品或服务的意见和评价的消费者, 也指在网上转载他人评论的消费者;
(2) 信息, 指发送者在网上发布的文字、声音、视频等数字化的文档, 能够被其他人搜索、获取和理解;
(3) 接收者, 指主动搜寻或被动获取了口碑信息的消费者。
2、网络口碑与传统口碑的区别
网络口碑与传统口碑的核心概念不变, 都是消费者之间对产品、服务或品牌等相关客体的认识、态度和评价的非正式沟通。但是二者又有所区别。
首先, 相对传统口碑来说网络口碑具有更快的传播范围和速度。传统口碑的影响局限在一个本地的社会网络中[4], 而网络口碑的影响范围超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 且容易被复制。其次, 二者内容形式不同。传统口碑主要以谈话为主, 辅以肢体语言等。而网络口碑不需要面对面的与人接触, 沟通的内容主要以文字为主, 也有声音、图片、视频等, 方式多样且形象生动。第三, 二者涉及的社会关系不同。传统口碑的信息源是熟悉的人, 比如家庭成员或者朋友。然而, 网络口碑来自陌生人。第四, 网络口碑具有更好的可测量性。在传统口碑中, 信息通过私人对话来传递, 所以直接的观察不太可能。而绝大多数网络口碑信息是文字的, 消费者可以很容易的知道它的质量和数量。第五, 网络口碑具有相对可控性。一些类型的网络口碑信息, 比如亚马逊网站上的用户评论, 是可以控制的, 因为营销人员可以决定是否显示消费者评论, 并且如果显示的话, 营销人员可以规定一个具体的评论模式。因此, 营销人员可以针对网络口碑采取一些策略, 但对传统口碑就很难。
三、网络口碑的实证研究
通过对以往文献的回顾和梳理, 笔者认为, 针对口碑的研究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口碑发表动机、口碑搜寻动机以及口碑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三个方面。网络口碑与传统口碑的本质是相同的, 只是媒介不同, 因此网络口碑的研究框架与传统口碑是一致的, 只是在具体因素上会有所不同。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对网络口碑的研究进行回顾和梳1、口碑发表动机
口碑发表动机是口碑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Dichter (1966) 提出了参与正面口碑沟通的四个动机:产品卷入、自我提升、其它卷入以及信息卷入。Sundaram等 (1998) 认为参与负面口碑沟通与参与正面口碑沟通的动机是不同的, 其研究结果表明, 参与正面沟通的动机有:利他主义、产品卷入、自我提升和帮助公司;参与负面沟通的动机有:利他主义、减轻焦虑、报复和搜寻忠告。
目前针对网络口碑沟通动机的研究以Hennig-Thurau为代表。HennigThurau (2004) 在总结传统口碑文献的基础上, 采用网上2000名消费者作为样本, 获得消费者网上评论的动机结构。结果分析显示, 社交的欲望、经济动机、对其他消费者的关心以及提高自身价值是产生网络口碑行为的主要动机。
2、口碑搜寻动机
对消费者来说, 关注口碑信息的最基本动机就是希望通过口碑信息来减少决策时间、降低决策风险、获得满意的决策结果。Schindler等人通过实证研究发现, 消费者进行网络口碑沟通的动机有三类:信息动机、支持动机和娱乐动机, 具体如下:
第一, 消费者关注网络口碑的主要动机之一是进行信息搜寻, 通过网络口碑来支持其大大小小的购物决策。第二, 消费者通过网络口碑寻求对自己已经做出的决策的支持。第三, 很多消费者关注网络口碑仅仅为了找乐。他们热衷于在讨论区中阅读有趣的故事, 认为观看讨论区的信息交流活动是很有趣的事情。同时, 他们也会因此了解到被讨论产品或服务的信息, 从而影响他们未来的购物决策和行为。
3、口碑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口碑信息影响消费者行为。在口碑传播褒扬效应的作用下, 消费者会接受传者推荐的产品或服务, 而在口碑传播负面效应的作用下, 消费者会放弃选择传者所抱怨的产品或服务。口碑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作用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有大量的研究都关注于这种调节作用。
根据Hovland, Janis和Kelly提出的沟通说服理论, 影响沟通效果的因素划分为三大类:信息来源者的因素、信息本身的因素以及信息接收者的因素。信息来源者的因素包括:来源者的专业性、可靠性和亲和性、可信度以及身份地位等。信息本身的因素:如信息的论点、诉求、结论等。信息接收者的因素:如接收者本身已有的观念、个人动机、涉入程度、可说服性以及人格特征等。对以往文献进行回顾和整理后, 作者将对口碑效果起调节作用的因素总结如下。
(1) 来源变量。来源变量, 无论是提供信息的人还是媒介本身, 其来源认可度影响到人们的信心, 进而对信息的说服力有调节作用。在传统口碑情境下, 传者的专业知识水平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口碑信息源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是接收者判断信息准确性的一个重要参考。传者的专门知识水平越高, 其口碑信息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就越大。
然而在网络环境下, 由于发表信息是匿名的, 接收者无从得知信息发出者的专业水平, 因此, 在对网络口碑的研究中, 鲜有对传者专门知识的关注, 转而研究网站信誉的作用。网络口碑是以网站为媒介的, 网站的可靠性带来的消费者信心会影响到该网站上的网络口碑的效用。
(2) 接收者的专门知识。接收者的专门知识包括了其对产品的已有印象以及品牌熟悉度等。它在一定程度上是接收者对产品或服务的信心程度的标志, 反映了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属性的自我判断水平。接收者的专业知识越高, 其受口碑信息的影响就越小。但也有学者认为专业知识使得信息接受者可以更快更容易的处理信息, 从而促进信息搜寻。传统口碑研究在这个关系上得出了相矛盾的结果, 此问题在网络情境下有待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3) 关系强度。当信息传者非常了解信息接收者时被认为是具有强的关系强度, 当信息传者仅仅是认识甚至不知道信息接收者时则认为是弱关系强度。实证结果发现, 关系强度越高, 信息源的可信度就越高, 其口碑对接收者行为的影响程度越大。
关系强度在传统口碑研究中被认为是一种很重要的因素, 但是在网络情境下, 信息都是来自陌生人, 绝大多数都属于弱连接, 因此, 网络口碑中对关系强度的研究不再为人们所关注。
(4) 感知风险。感知风险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消费者对口碑信息的依赖程度, 消费者对风险的感知越高, 对口碑信息的依赖程度就越大, 口碑信息对其影响就越大。
(5) 参与度。参与度, 定义为基于个体需要、兴趣和价值观的感知到的自身与产品的相关性。由于口碑沟通的双方都是主动、独立的参与者, 因此口碑信息的接收者往往会主动发起有关产品或服务信息的对话, 从而产生口碑信息的主动搜寻行为。主动搜寻的程度越高, 口碑信息对接收者的影响力就越大。
(6) 产品种类。Nelson (1974) 将产品分为两类:搜寻型产品和经验型产品。搜寻型产品的全面完整的信息可以在购买前获得;经验型产品的信息只有在购买使用后才可以获得, 或者其信息的获得比搜寻型产品更难, 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14]。消费者, 尤其是那些打算购买经验型商品的消费者可以通过借鉴口碑信息来减少不确定性, 因此口碑对于经验型产品来说效用更大。
四、总结与展望
根据对以往文献的回顾, 我们发现, 网络口碑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还有很多领域值得学者去探索, 尤其在国内, 针对网络口碑的实证研究少之又少。
第一, 前面提到, 在网络口碑研究中, 学者对于关系强度和传者的专业知识不再关注。但是, 随着虚拟社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网络中人们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网络中的关系强度可以成为进一步研究的对象。此外, 由于虚拟社区中的成员对应有等级, 这种等级在接收者看来可以代表传者的专业水平, 因此也可能会对其购买行为产生影响。
第二, 在接收者的专业知识对口碑传播效果的影响方面, 以往研究并没有达成一致的观点, 甚至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这在以后的研究中, 尤其是在网络情境下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论证。
第三, 通过对传统口碑和网络口碑研究的总结, 我们发现, 大多数研究都关注于口碑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的调节变量, 而对这种影响的作用机理研究不多。有些学者将信任作为中介变量引入, 尤其在网络环境下, 信任更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这也是下一步可以深入研究的。
关键词:效率 DEA SFA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2-225-02
效率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认识到效率的内涵非常丰富:效率与科学技术关系密接;效率和管理制度紧密相连;效率与个人的理想、兴趣、性格和习惯密切相关。
一、经济学中效率的定义
效率一词最早在拉丁文中出现,efficient,是指有效的因素。十九世纪末叶,效率的特定含义应用于机械工程方面,表示输出能量与输入能量的比值。后来,效率这一概念广泛应用于经济和管理领域,反映经济系统的产出对投入或收益对成本的比值。萨缪尔森认为效率是“在一定投入和技术条件下,经济资源没有浪费,或对经济资源做出了能带来最大可能满足程度的利用,也是配置效率的一个简化表述。”在萨缪尔森看来经济学中的效率就是指实现了“利润最大化”。美国著名制度经济学家康芒斯对效率的定义是:“效率是使用价值的出量对劳动工时的入量的比例”,显然康芒斯对投入中的劳动格外看中,而对投入中的机器损耗等其他项目不予考虑。康芒斯的效率概念是针对人的单位时间劳动投入的,而非物理学当中的全部产出与全部投入之比。
二、企业效率测量理论的发展
1.从财务角度测量企业效率。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效益一词被频繁使用,那么它与效率有什么不同呢?效益也是一种反映投入与收益的关系,但这种收益主要是指通过市场交换产生的经济价值(表现形式为货币)来表示。企业一般采用财务指标来测量经营效率,这些成系统的指标从不同角度刻画着企业的效率。1999年我国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公布了《企业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规定对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应从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发展能力状况等几个方面综合反映,具体指标有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销售增长率、资本积累率8项指标。在这8项指标中,总资产报酬率是全面反映企业投入与收益的关键指标;总资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了企业运作效率;销售增长率反映了企业市场推广的效率。
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对效率测量的研究。由于财务指标只能反映企业的价值运动,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状况,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试图将一些非财务指标纳入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体系之中。例如日本学者提出了“五性”评价体系,即成长性、收益性、安全性、生产性和流动性,涵盖了生产要素利用的各主要环节及结果,其中设计了不少非财务指标;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将生产率、市场地位、产品领先状况、雇员发展状况、社会责任等非财务指标纳入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体系。
除此以外,人们还对效益的本质进行了反思,发现现行的财务指标具有很多缺陷,如权益资本报酬率(ROE),只要它大于零,即可增加利润的绝对值,用它来进行效益评价就会强化经营者的投资动机。其他如资产收益率(ROA)、每股盈余(EPS)、净利润、净现值(NPV)和现金流回率(CFROT )等都可能导致经理人为提高这些会计指标进行短期操作而损害股东利益与公司长远利益。上述传统指标有一个共同缺陷,它们都忽视了所有资本(特别是包括权益性融资成本)的使用成本。是否企业自有资金就可以不计算成本呢,若计算成本,传统的效益指标则存在很大的偏差,经济学家默顿·米勒和弗兰科·莫迪利亚尼提出了“经济增加值(EVA)”的思想,EVA的正式提出者是美国Stern Stew ar&Ca则务咨询公司,该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EVA,并将其注册为商标。它是一种新型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公司在一定时期为投资者创造的价值。与其他指标不同之处在于,EVA考虑了带给企业利润的所有资金成本,公式为:经济增加值税后利润一资金成本系数(使用的全部资金)。总而言之,EVA就是指在扣除产生利润而投资的资本的成本之后所剩下的利润,是对真正“经济”利润的评价。既然EVA是利润与成本之差,那么我们自然能够联想到利润与成本之比(效率),也就是说EVA为企业的经营效率测量开辟了另外一片天地。
2.从投入产出角度测量企业效率。学者们对效率测量的探索是多方面的,他们没有局限于财务指标,而是从效率的本质—投入产出比率来深入探索。M.J.Farrel(1957)完整的提出生产前沿面的概念,并从前沿面的角度对微观层面的企业的效率做出了定义。 他质疑传统经济理论中的生产函数是最佳投入与产出关系的假定,如果真如传统理论所说,则现实中根本不会有大量的不经济现象存在。于是他提出经济学中的生产函数不能用现实企业的实际投入产出关系来回归,而应该是所有现实企业最优生产关系的外包络曲线。基于对生产函数的新认识,他从投入角度提出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效率生产函数的概念。他将企业综合效率分解为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利用可变规模收益模型,技术效率被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技术效率反映既定生产投入数量下,实际产出与理论最大产出的百分比。配置效率被定义为反映给定价格时企业以适当比例使用各种投入的能力。
Aigner等(1977)提出了随机前沿方法SFA(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来测算技术效率。这是一种假设生产或成本前沿函数,用回归分析来确定表达式中参数的方法,它将误差项分为两类:管理误差项反映技术非效率,随机误差项表示任何可能出现的不可控因素带来的影响。这种对生产函数误差项的深入分析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因为在此之前人们只是将回归过程中非变量导致的因素像丢垃圾一样全部列入随机误差项,而不去理会它们蕴涵的经济管理价值。目前最常用的随机前沿模型是Battese和Coelli在1992和1995年设定的运用时间序列面板数据估计前沿面的生产函数模型,简称BC(1992)和BC(1995)模型。BC(1992)模型假设非效率项服从截尾正态分布,并认为技术效率随时间不同而变化,BC(1995)模型则不但测算了效率数值的大小,还从影响技术效率的因素着手进行研究。随后大量的实证研究运用BC模型证实了规模、产权、人力资本、市场竞争等因素显著影响企业的技术效率。 随机前沿方法的主要优势在于:前沿面是随机的,各生产单元不需共用一个前沿而;把误差项进行区分,能准确地反映实际的技术效率水平;可以对结果进行假设检验(如对参数T检验和对函数的似然检验等)。随机前沿方法的主要缺点在于:虽然测量误差和统计干扰的处理上具有概念优势,但它同样要求一个严格的函数形式和分布假设,而且统计计算比较复杂。另一类测算技术效率的方法是CHarnes等(1978)提出的数据包络分析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他给出了第一个DEA模型模型,该方法通过实际生产单位的投入产出数据构造经验生产可能集,运用线性规划技术估计经验生产前沿面从而给出生产单位的效率测量, C2R模型的生产可能集要求满足凸性、锥性、无效性、最小性假设,其假定前沿面是一条射线,即生产规模报酬不变;在模型形式上要求各投入产出向量的系数。Charnes 等(1985)给出了 模型,该模型放弃了C2R模型中前沿面锥性的假定——放弃了规模报酬不变的假定,其前沿面是一条曲线;在模型形式上要求各投入产出向量的系数。
在此之后的几十年中,针对DEA的权重、决策单元输入输出指标限制、模型动态性、模型随机性的研究层出不穷,DEA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决策单元的效率评价中。在各种DEA模型中, 和 模型运用最为广泛,前者用来评价决策单元的规模有效性和技术有效性,后者评价决策单元的技术有效性。DEA的优势在于:(1)同时对决策单元的多项投入和多项产出计算相对效率;(2)模型自行计算权重,DEA模型中每一个决策单元的各项投入和各项产出权重都是由模型根据最优性原则计算出来的,而不是决策者预先给定的,这样可以避免主观确定权重;(3)不受计量单位的影响。大部分的多准则决策方法都受到计量单位的影响,故使用前必须进行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使用不同的转化方法,其评价结果可能会不同,而DEA方法不受计量单位的影响,因而更客观更精确。该方法的缺点是:没有考虑不确定性因素和测量误差,另外DEA在运用时要求各个决策单元具有可比性,否则评价结果将失去意义。
3.从经济增长中分解效率。除了构造前沿面来测算企业效率以外,人们还从经济增长中分解效率因素。自Solow (1957)用索洛余值法对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进行测算后,TFP、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研究与测算一直相伴发展。现在普遍看法是TFP是一个“剩余”的概念,是产出增长中没有被要素投入增长所解释的部分。其提高不仅与技术进步有关,而且与技术效率的改善,要素资源的配置效率和规模经济等因素有关。Jorgenson等(1967)通过对连续时间模型的合理离散近似,使用指数方法对TFP的增长进行了测量。此后学者们提出了多种TFP指数,其中Malmquist指数应用最为广泛,它由Malmquist于1953年提出,Caves(1982)年首次应用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测算。现在实证研究中普遍采用的是Fare(1994)构建的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该方法将Malmquist TFP指数分解为:纯技术效率的变化指数PC×规模效率变化指数SC×要素可处置度变化指数CNC×技术进步指数TP。
三、企业效率测量理论的启示
1.企业效率测量思想随着经济学的发展而逐步深化的。从经济学家默顿·米勒和弗兰科·莫迪利亚尼提出了EVA思想之后,人们对经济效益有了新的认识,效益产生的基础是包含自有资本在内的所有资本,这是对以往忽视的投入要素结构的一个纠正。另外M.J.Farrel提出的生产前沿面的概念,使人们深刻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现实是一个非效率的世界,远非纯理论所假设的那样有效,生产函数被重新审视,进而引发了对新生产函数的一系列深入探讨。
2.企业效率测量方法随着数学的发展不断创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推广得益于概率论和统计学的发展,尤其是面板数据的使用和各种非效率项的概率分布假设越发依赖数学的发展。数据包络分析是在规划技术上发展起来的,随着人们对各种DEA模型的深入研究,其求解越来越复杂,需要更为高深的数学技巧。
3.尽管企业效率的概念十分简单,就是投入与产出的比较,但要计算它,却并不容易,因为企业的投入是多方面的,人力、物资、信息、资金等等,这些不同属性的投入怎么能够统一在一起?再者产出的形式也是多样的,有时还必须考虑产出的社会效应(如污染物对他人利益的侵犯应该算做总产出的扣减项目),如何将不同属性的产出统一在一起?近年来不断发展的数学、经济学为效率测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许很快人们就会发明更科学的工具彻底解开效率之迷。
参考文献:
1.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6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2.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下册)[M].商务印书馆,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