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结构游戏的创新研究

2024-08-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幼儿园结构游戏的创新研究(共8篇)

幼儿园结构游戏的创新研究 篇1

中期研究报告

《幼儿园结构游戏的创新研究》是我园承担的无锡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该课题于2006年11月立项,并于2007年4月通过了开题论证。实施研究至今已有将近两年的时间。现将我园课题研究工作向大家简要汇报一下,希望得到各位专家及同行姐妹的指导与帮助。

一、课题的再认识

《幼儿园结构游戏的创新研究》是我园对“十五”课题《在游戏中培养幼儿合作与交往能力的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及细化。《幼儿园结构游戏的创新研究》从研究内容上看,它与教育教学相结合,以幼儿的意愿构思及动手造型来建构游戏主题。既体现了幼儿对现实事物的模仿和再现,又体现了幼儿对客观生活的主观想象及积极的加工创造;从研究材料上看,除了现成的积木、积塑和泥沙,还有许多低结构的自然材料及废旧材料,这些材料都能较好地成为幼儿的创造源泉;从研究形式上看,它可以是个体建构、小组建构、集体建构,也可以是幼儿自发建构。无论何种形式我们都强调幼儿自主性、合作性能力的培养。

通过开题论证,在专家们的点拨与指引下,我们对课题内涵进行了再次深入挖掘,特别对研究内容进行了修改,我们将原先设计的《七彩泥沙 创新建构》、《变废为宝 创新建构》、《缤纷纸艺 创新建构》进行了调整,确立了《幼儿园结构游戏目标内容的创新研究》、《幼儿园结构游戏材料的创新研究》、《幼儿园结构游戏组织、操作实施的创新研究》三个子课题。

在实施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我们试图以新的科学教育观和儿童观作指导,一方面继承传统结构游戏成果的精华,另一方面剔除其存在的弊端,同时从社会发展和幼儿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实际可能性出发,从结构游戏的目标内容、资源开发、组织形式、操作实施等几方面开展创新研究,在这个创新实践过程中,我们将结构游戏渗透于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与各科教学相整合,与各类游戏相融合,旨在使结构游戏真正有效地实现其独特的教育功能,使幼儿通过结构游戏从而进一步掌握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操。

二、课题研究的深入

(一)结构游戏目标的构建 传统结构游戏的目标直接指向结构技能的培养、追求游戏结果,影响了幼儿整体和谐的发展。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既重视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结果目标,包括培养幼儿积极的情绪情感,培养幼儿自主建构、想象创造及友好合作等能力,培养幼儿独立性与坚持性品质及爱惜习惯,也重视让幼儿获得主体性体验的过程目标,包括让幼儿获得兴趣感、自主感、胜任感、爱惜感等,还重视让幼儿进一步复习巩固教学目标,包括数学领域、语言领域、美术领域等。如小班结构游戏《小动物的家》在目标定位上教师将区分红黄蓝三色,数学领域的目标也融入到了结构游戏中。教师通过情景创设,故事讲解,使幼儿对各种小动物对颜色的喜好有了感性认识。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很自然地区分了红、黄、蓝三种颜色,并选择相应的颜色为不同的小动物建构了花和围墙。最后去小动物家做客,给小动物送礼物时,幼儿边送边说,“小猴你最喜欢红色,我送你红苹果。”既巩固了幼儿对颜色的认识,又锻炼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结构游戏内容的优化

结构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活动,在活动中,游戏内容往往是幼儿对当时情景内容或最近时段经验的再现和创造性的想象。一旦幼儿自发生成了游戏内容,便会很自觉、很乐意地去展开、去深化,从中追求更强的主体性体验的满足感。为此,我们在制定结构游戏计划时,以教育教学内容为依据,确立大主题。幼儿通过学习产生了建构欲望,激发了建构兴趣。同时结构游戏又使幼儿对已有经验进行了细化及拓展。如大班结构游戏《小动物的家》就是对语言活动《新房子周围》内容的再现,大小不同的雪花片为小鹿搭建成了漂亮的花园,白色的桌布变成了小白鹅的池塘,网袋变成了足球门,纸球变成了足球„„幼儿通过积极地想象创造,利用箱子通过垒高、挖空、装饰,建构成了小兔子们的家,使游戏内容得到进一步深化,同时也产生了一个新的语言故事《兔子楼》。

(三)结构游戏材料选择的优化

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幼儿的结构材料也日益丰富,积木、积塑种类繁多。但每一种积木、积塑都有其技能及形状上的约束,我们力求寻找更具可塑性的材料来弥补其不足之处。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选择了泥沙、废旧物品及纸质品着手研究。首先,泥沙具有可变性。幼儿可以通过揉、捏、搓、挖等多种技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塑造形象。幼儿利用泥沙建构了“快乐城堡”、“青藏高原”“山川河流”等,如大班结构游戏《冬天不怕冷》幼儿将沙池变成了雪地,利用木头积木推出了一条滑雪道,利用管状积木搭建了栩栩如生的滑雪运动员,高低起伏的山岭,生动可爱的雪人。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到了美,享受到了乐。其次,无毒无害的废旧物品,其中也包括我们农村特有的自然资源,如稻草、麦杆等都是一种未定型的建构材料。它与积木积塑相比,不仅经济实惠、“价廉物美”,而且还更有利于幼儿创新思维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在大班结构游戏《中世纪》中,幼儿通过商量构思,自发收集来稻草、麦杆、椰汁瓶等。用稻草和麦杆搭建了恐龙的家及孵蛋的巢,用胶布将椰汁瓶连接做树干,用挂历纸做树叶,制作成了热带雨林。独特的材料让我们感受到了远古的味道,有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纸质品的特点就在于它的种类繁多、质地多样、色彩鲜艳。幼儿通过撕、贴、折、剪等技能能很好地塑造形象及对其它建构材料进行装饰点缀。

(四)结构游戏指导策略的优化

结构游戏的过程,不是单纯结构技能的训练过程,更不是一味地追求技能的提高,而是要引导幼儿学会交流,协商与合作,内化社会行为规范,形成初步的责任意识,激发幼儿的创造潜力。为了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为了教师能更好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我们构建了幼儿结构游戏指导的四个基本环节。1.创设情景,导入游戏

教师主要通过创设游戏情景、提供结构材料及使用一定的导入方式,来引发幼儿的游戏愿望,促使幼儿较快地进入游戏状态。如小班结构游戏《我为小动物建新家》教师在游戏前搭建好了小熊的家,并出示了各种小动物。从而非常显性地让幼儿感受到小熊有漂亮的家,我们也要为其它小动物来建家,一下子激发了幼儿对结构游戏的兴趣。又如大班结构游戏《奇松》,由于幼儿在上次结构游戏《秋天的树林》中搭建的松树比较单一,于是教师便与幼儿共同收集了各种奇松的图片,在游戏导入时,幼儿通过观察图片,在建构过程中搭建出了许多形态各异的松树。情境式导入与参观式导入这两种导入方式都能使幼儿在环境的刺激下产生游戏的愿望,拓展建构的思路,较快地进入游戏状态,除此以外,我们还会使用故事式导入、实物介绍式导入等。2.巡回观察,判断需求

教师主要通过巡回观察、迅速思维、判断需求,保证幼儿有一定的自我操作游戏过程的时间。在此过程中我们提供必要指导帮助的依据是当幼儿游戏处于低潮时,当幼儿情绪不佳时,当幼儿获得成功时,教师需要介入。此外,当幼儿遇到技能障碍时,当幼儿游离游戏情景时,当幼儿延伸或扩展游戏内容有困难时,当幼儿出现负面行为时,当环境中产生不安全因素时,教师也需要介入。当然,及时介入后还需要适度点拨。3.自然介入,适度点拨。

教师主要通过自然的介入方式,融入幼儿游戏之中,给予点拨,有效地促成游戏情节的深入。我们在点拨时:①根据每个幼儿不同的需要确定不同的指导重点。如有的孩子需要提高技能,有的需要培养坚持性品质,有的则需要体验成功感。②根据幼儿原有水平,向上扶一把、助一臂、推一程。③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一般指导方法有环境刺激、介入共玩、语言启发、榜样暗示、图片和范例提示等。4.引导交流,参与点评

教师主要通过引导幼儿交流结构作品与游戏过程、参与有价值的点评,满足幼儿表达游戏感受及成功感的需求,进而提升幼儿持续游戏的兴趣。如对于小班幼儿,教师常会激发幼儿来说一说“今天你用什么积木搭建了什么。”对于中班幼儿则会问“你是和谁一起建构的,如何来分工的。”而对于大班幼儿主要是引导幼儿来介绍在游戏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除此以外,我们还十分注重捕捉对大多数幼儿发展有价值的内容进行点评,如良好地整理习惯,独特的想象创造,合理的分工合作,强烈的团队精神等,以促进全体幼儿共同发展。

三、课题阶段成果

我园近二年来的课题研究在无锡市、江阴市专家的指导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现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一)构建网络,规范科研制度。

我们构建了“园长——业务园长——科研主任——科研组长——组员”的科研网络,形成了“计划——实施——展示——总结”的完整过程。通过近两年的课题研究,我们开展的39个展示活动汇编成了《优秀教案集》,其中包含游戏过程,活动评析,活动反思,成果照片。

为规范课题管理,便于课题组人员开展日常研究工作,也为了能更好地执行研究计划、调整研究进程,我们还设计了《科研工作手册》,内容包括课题方案、课题计划、观察记录、活动反思、案例解读、评价表及阶段小结等。通过实践总结我们汇编了《幼儿园结构游戏案例及解读集》,其中包含了幼儿的情绪情感、自主性、想象创造力、合作交往能力、独立性、整理习惯的有效培养,教师指导策略的合理运用,结构游戏也各课教学,各类游戏的有机结合等。

我们还规范了科研制度,制定了科研考核制度、结构游戏目标体系及幼儿结构游戏评价表。实行了课题组长负责制,课题组长每两周组织一次课题组会议,学习内化理论知识,讨论解决实际问题,总结推广实践经验。

(二)激发兴趣,提高综合能力。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欣喜地发现幼儿对结构游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活动中幼儿充分体会到了游戏的快乐,学习的乐趣,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如在插塑比赛中,幼儿独特的想象,巧妙的构思,生动的形象,为结构游戏积累了宝贵经验,形成了一本《幼儿作品集》。如在去年 “师幼互动,快乐同构”——庆“六一”大型结构游戏活动中,全体师生以年级组为单位共同建构,活动中幼儿的学习探索能力、合作交往能力、创新能力、艺术感受表现力得到了充分体现。活动结束后幼儿还充当了导游,在讲解过程中幼儿的表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除此以外这次活动也得到了家长及园外人士的一致好评,为此今年我们将进一步继承优化,彰现我园的科研特色。

(三)转变科研观念,提升科研能力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参与科研积极性也大大提高。观念认识的升华和探索实践的深入,使教师在实践和理论方面都有了不错的收获。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自身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点拨能力、评价能力等得到了显著提升。通过大家集思广益,探讨研究,小班结构游戏《夏日风情》得到了市领导的肯定。大班结构游戏《畅想奥运》在省示范幼儿园验收中也得到了领导的一致好评。

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不仅掌握了宝贵的实践经验,还将实践经验上升到了一定的理论高度。上学期我园共立项了三个江阴市专项课题,并有数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市级获奖,汇编了三本论文集。

四、问题与思考

(一)如何满足幼儿最强烈的主体性体验,保持游戏的固有性质。

游戏不仅是一种幼儿寻找快乐、满足快感的活动,而且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游戏的实质是幼儿在游戏中能获得最强烈的主体性体验,即兴趣体验、自主性体验、胜任感体验等。结构游戏作为游戏的一种,在接下来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将从多个角度、以多种形式来满足幼儿的主体性体验,保持游戏的固有性质。

(二)如何提高教师的指导策略,优化游戏过程,提高游戏效益。

《幼儿园游戏指导》中提出“游戏活动要成为有益的活动,有赖于教师对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虽然我们对指导策略已有了初步研究,讨论总结了多种指导策略。如:渗透性策略、整体性指导策略、鼓励性指导策略、因材性指导策略、互动性指导策略等,但对于如何细化和合理运用还有待于下阶段进一步探索实践。

幼儿园结构游戏的创新研究 篇2

关键词:自主游戏,幼儿,规则意识,培养

一、自主游戏与规则意识的关系

自主游戏是幼儿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 是教师在掌握幼儿已有情况的前提条件下, 一起引导幼儿积极进行创设游戏的环境。给幼儿创造多元的游戏活动条件, 让幼儿按照他们个人的自由意志选择游戏的类型和内容, 以幼儿自己所喜爱的形式开展游戏, 在和游戏材料和小伙伴们彼此之间的相互合作关系中, 得到游戏性体验, 分享彼此的经验以及游戏所带来的各种各样的快乐,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 以及参加班级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般来说, 自主游戏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摆脱了用目的与手段形式来考虑问题的约束;二是活动选择比较自由;三是游戏活动性比较灵活。总之, 自主性游戏让幼儿做游戏的主人。蒙台梭利教育理论主张自由教育, 强调儿童的自主自导和自主教育, 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强调规则与自由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自由的规则是专制, 没有规则的自由是混乱。规则的愿望和习惯可以向素质转变。

二、现阶段自主游戏中幼儿规则意识的状况

倘若过分注重遵守规则, 可能会把幼儿约束得太严, 使他们养成墨守成规的习惯, 从而失去了创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进而幼儿也就失去了自主发挥的机会。例如, 幼儿玩荡秋千、走荡桥、滑滑梯的时候, 尽管教师总是事前提醒幼儿:要注意安全, 不做危险动作, 可每次游戏的时候, 开始时, 幼儿似乎还记得这些规则, 时间一长, 幼儿就开始犯规, 有的秋千荡得很高;有的在荡桥跑动追逐, 有的从滑道下往上爬, 有的在滑道上不走开, 叠坐在一起玩叠罗汉的游戏, 有的头朝下滑嘴里喊着:“飞咯!呜……”看着他们玩得这么开心, 作为教师是制止他们, 还是顺其自然?制止他们又于心不忍, 幼儿玩得那么投入, 他们的自主创新玩法还发展平衡、攀爬、协调等能力, 是“常规”玩法做不到的。

三、自主游戏中, 规则意识的培养途径

1.遵守规则

幼儿的想象力是丰富多彩的, 往往会在轻松的游戏活动中自然地流露出来, 游戏中幼儿的创造随处可见:手表带当成了电梯;纸箱当成了房子;树枝当成了宝剑;椅子当成了火车, 这些创造的火花, 让原本简单的游戏变得精彩、生动起来。但如若处理得不好, “树枝宝剑”会引发幼儿攻击性行为, “小椅子火车”不恰当的使用会变成安全隐患。尤其是在活动比较剧烈的时候, 有可能造成一定的安全事故, 因此, 教师应当让幼儿掌握和学习判断问题是非的明确界限;注意学习区分哪些行为可以去做, 哪些行为相对来说比较危险和错误, 不能去做, 让幼儿学会自我约束。这样才能把外在的行为要求变成内在的行为需要。教师可以和幼儿商量一下, 让幼儿明白行为的正确与错误的界限, 找出对错, 讨论怎样做才能使游戏顺利进行, 才能与同伴玩得更好更尽兴等。这样既保护了幼儿在游戏中的创造力, 又约束和克制了不恰当行为, 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

2.规则强化

根据新课改理念的精神, 我们应该从能力、体验、情感等多个视角对幼儿进行综合评价。对幼儿的评价就是要让幼儿在不同程度上看到自己在参与学习后取得的进步, 激发幼儿的兴趣。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呼唤、鼓舞。”在一些活动后, 教师也会给出一些评价, 有的教师会提一大堆负面的评价, 不准这样, 不准那样, 长期如此, 幼儿会变得看教师的眼色行事, 变得“循规蹈矩”, 对游戏不感兴趣, 自主性得不到发展。

总之, 幼儿园是幼儿开始接触社会的第一站, 从开始就要注重培养规则意识, 通过规则, 要让幼儿明白, 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规则意识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也没有整齐划一的是非界限, 在幼儿园活动的每个环节恰当介入规则教育, 将最终达成树立幼儿规则意识的目标。自主游戏以其设计的灵活性、机会的均等性、环境的多样性、过程的规则性及教师角色的多重多样性等诸多优势, 成为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方式, 也是未来幼儿游戏活动发展的趋势, 如果善加利用, 必是一种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优良媒介。我们应该帮助幼儿从小就理解和遵守生活、学习的各项常规, 培养规则意识, 养成遵守规则的良好态度和习惯。如果幼儿只是服从教师制定的规则, 可能奏效于一时, 容易使幼儿形成消极执行规则的态度。如果让幼儿在宽松、民主、和谐的环境中学会自己制定规则, 引导他们关注周围的社会生活, 学习遵守社会基本规则, 并在成人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的潜移默化影响下, 通过学习和耳濡目染, 幼儿会把规则内化到心里, 为将来做一个遵纪守法有公德的公民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冯小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2]龚燕, 刘娟.幼儿规则意识与行为的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 2009 (01) .

[3]孙宏艳.好习惯是怎样培养出来的[M].北京出版社, 2012-05.

[4]贺慧君.培养幼儿同情心的方法[J].陕西教育:教学版, 2008 (07) .

幼儿园结构游戏的创新研究 篇3

一、丰富了结构游戏材料

2016年5月课题组老师对我园大中小班的结构材料进行了统计,在统计中我们发现建构活动区主要以积塑材料为主,材料的种类不丰富。为了让孩子们在运用多种结构材料中建构能力得到较大地发展,老师们自做了些辅助材料和原生态材料,还发动家长收集了很多的废旧材料和动物玩具伞等辅助材料,幼儿园也在楼顶的风雨操场设置了一个大型的结构活动区,添置了许多大型的结构玩具。

二、大中小幼儿运用废旧材料进行建构的情况

小班孩子手部肌肉不灵活,适合用中型的废旧材料进行搭建,搭建时喜欢对材料进行磊高和并排摆放,没有要将材料围和在一起的意识,缺乏围和搭建的技能。针对小班孩子的搭建特点,参研老师在孩子们观察大量围和图片的基础上,对孩子进行结构材料围和的练习,孩子运用围和搭建的技能得到了较大地提高。

中班孩子已掌握了架空、延长、围和、磊高的技能,开始了合作搭建,并有了一定的主题内容。辅助材料的投放有利于启发幼儿搭建的内容,也让幼儿在搭建中增加了象征性游戏,这些由辅助材料自主生成的象征性游戏大大地激发了幼儿搭建的兴趣。

大班孩子手部的精细动作发展较好,适合运用小塑料管、纸牌等小型的废旧材料进行搭建。

三、对雪花片建构材料投放和运用的研究

(一)雪花片建构材料的投放

在参研老师细心观察孩子们操作结构游戏材料的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孩子对幼儿园投放的雪花片玩具不感兴趣。为什么雪花片玩具不能激发幼儿搭建的兴趣?课题组的老师就开始了对雪花片结构材料的研究。

1.找出孩子不喜欢本班六个插口雪花片的原因

(1)通过老师的实作,我们发现这种六个插口的雪花片变形功能差,搭建出来的作品种类少,搭出花和花篮的情况较多。

(2)孩子缺乏搭建雪花片的技能。雪花片搭建需要孩子掌握一些技能才能进行创造性的搭建。孩子技能差不能搭建出自己想象的物体外形,就会慢慢失去运用此材料进行建构的兴趣。

2.收集不同种类的雪花片建构材料

老师们在网上园内收集了很多种雪花片材料,在实作中我们发现有八个插口圆形状的雪花片变形功能强适合孩子搭建。

3.分层投放不同型号的圆形雪花片材料

圆形雪花片材料分大中小型号,大号和中号都有图案厚薄之分。通过对不同种类圆形雪花片搭建的色彩和质量进行观察,我们选取了颜色鲜艳,雪花片较厚又插接顺畅的大号雪花片进行搭建。在孩子们自带的中号小号雪花片搭建中,我们发现孩子们随着搭建技能的提高,已经有能力使用中号和小号的雪花片了。在大中小号雪花片的搭建中,只要孩子有了搭建的技能,不同型号的雪花片他们都可以使用,只是雪花片越大完成作品的时间越短,对孩子学习品质之一的坚持性要求更低一些,因此它就更适合年龄偏小的孩子。反之,雪花片越小,对孩子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和学习的坚持性则会要求更高。越小的雪花片搭建出来的作品更加成型和精致,搭建技能强的小朋友就有对小雪花片的需求。因此我们在材料投放上就采用分层投放,能力弱坚持性差的小朋友就用大型的雪花片材料,能力特别强坚持性好的小朋友就用小号雪花片搭建,其余的小朋友则使用中号搭建。

4.保证雪花片数量充足,颜色分类投放

在雪花片搭建中,如果孩子要搭一个大型的作品,对雪花片的需求量就很大,因此我们增添了雪花片,保证人手一盒进行操作。一个漂亮的用雪花片搭建的作品,需要对颜色进行合理的搭配,不然就有些杂乱不成形的感觉。因此,我们将颜色分类投放到透明的塑料盒子里,以便于幼儿操作。从实际效果看,颜色分类投放的方式潜意识的起到了提示幼儿进行颜色搭配的操作,呈现出的漂亮作品让孩子很有成就感,也激发了他们搭建的兴趣。

(二)指导幼儿运用雪花片的研究

1.创造性搭建需建立在幼儿具有基本变形的搭建技能基础上

观察一个成形的立体作品,它实际上就是多个平面几何形体接插在一起构成的,因此在教孩子进行雪花片搭建时,我们一定要从平面的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开始练习搭建,然后让孩子将搭好了的平面图形进行组合接插,就能变成简易的蝴蝶、椅子、桌子、圆筒、房子、等简单的平面和立体作品。孩子们有了基本变形的搭建技能后,就有能力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创造性的搭建了。创造性的搭建给孩子们带来了乐趣,也让他们对雪花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利用QQ网絡平台进行家与园的有效沟通

雪花片的搭建对接插的技能和动手能力都要求较高,需不断的练习才会有较快地发展。因此,我们经常把孩子在幼儿园搭建雪花片的照片传到QQ群里,让家长及时直观的了解孩子搭建的内容,并要求他们在家进行指导。幼儿在家搭建的雪花片作品也让家长传到QQ群里让老师、家长、小朋友欣赏。在老师的夸奖鼓励中,回家练习搭建的小朋友逐渐增多,孩子们的建构能力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QQ网络平台也真正起到了家与园的桥梁作用。

3.鼓励同伴间的互相学习

孩子们搭建的能力有高有低,我们让能力强的孩子去指导能力差的小朋友,也鼓励能力差的小朋友去主动向能力强的小朋友学习。在同伴的互动中,有些孩子是边摸索边学习,学习劲头很高。同伴间的互相学习不仅提高了搭建技能,合作交往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4.利用家长助教活动和雪花片展示活动提高幼儿的搭建技能和兴趣

为了密切家园配合,我们利用家长资源,请动手能力强的家长到园教小朋友搭建雪花片。在宽松愉快地学习氛围中,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家长搭建的动物、房子和小车。在雪花片展示活动中,每位孩子都积极认真的搭建,连平时动作慢的小朋友也很快地搭建出自己喜欢的作品,获得了家长的好评。

四、课题研究的成效

1.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建构能力、合作交往能力、空间思维能力以及美术中搭配色彩的能力均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2.在雪花片搭建中大多数幼儿能克服困难坚持搭建完自己作品的学习品质得到了培养。

3.老师家长幼儿都爱上了雪花片搭建,有的孩子已达到了着迷的程度。

4.随着课题的开展老师们也逐渐认识到结构游戏材料投放对孩子们能力发展的重要性。课题的研究中,老师必须融入孩子的游戏进行观察记录,促使老师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建构特点,在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中专业素养得到了较快地提升。

5.密切了家园配合,让家长们认识到了结构游戏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并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

五、存在的困惑

雪花片小,搭建作品所需的时间长,合作搭建要求较高,那么怎样让中班幼儿在雪花片搭建中进行主体性的合作搭建是我们感到比较困惑,和值得研讨的问题。

六、研究的方向

1.大中小号雪花片混合搭建对孩子建构能力提升的研究。

幼儿园结构游戏的创新研究 篇4

1、引导幼儿对主题建构内容进行思考,初步学习画规划图。

2、学习使用新的游戏材料。

3、养成良好的游戏常规。游戏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 利用散步时间引导幼儿对幼儿园的环境设施有进一步的了解。· 幼儿利用区域活动时间绘制一张“我喜欢的幼儿园”规划设计图。

2、物质准备: · 较中班更为丰富的各式插塑及中、大型积木等。易拉罐、纸盒等废旧物品若干。· 教师根据幼儿设计内容绘制的建构图卡,活动中采用分配到手的方法让幼儿明确自己的任务。游戏过程:

1、你喜欢我们的幼儿园吗?幼儿园里有哪些建筑和设施?结合幼儿设计的规划图,通过谈话引导幼儿对幼儿园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并畅谈自己心目中期待的幼儿园还有哪些设施。

2、针对幼儿设计的规划图,从道路的畅通、场地大小的分配请幼儿谈谈规划布局的合理性,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注意合理规划。

3、探讨如何分工合作,加深各小组的协商意识。出示分别画有幼儿园各部分内容的图卡,请小队长在大家商量分工的时候一一分配到手,明确幼儿任务意识。

4、指导幼儿如何有效使用几种新材料和辅助材料。

5、计时能否围绕主题合理建构进行评价。观察反思:

1、教师将卡片分到小组长手.卜。,再山各组幼儿自由选择自己想要建构的内容领取卡冲、这种责任到位的方式对幼儿任务意识的培养起到了良好效果。

2、针对幼儿的规划图,老师也边画边讲解地画了一张规划图,在师幼互动中,幼儿讨“合理规划”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对“一座房子里要有许多房间.“幼儿园里道路要新通“等建构规划技术有了直观的认识。

3、分工做到了,但完成自己的任务之后如何去帮助同组的朋友,充实本组的建构内容、实现合作,还需进一步培养。第二次游戏 游戏目标:

1、合理利用建构材料,进一步提高幼儿建构技巧。

2、进一步提高幼儿分工合作的有效性。游戏过程:

1、针对上次游戏情况对本次游戏提出要求:

(1)上次游戏谁的围墙、大门、大型玩具、楼房建得最好,为什么好?哪组得到了红花?为什么?

(2)分工的任务完成了之后如何去支持别人实现本组的合作?(3)多种材料都能使用,建构技巧应大胆发挥。

2、幼儿建构,师促进互动。

3、发挥幼儿评价水平,从规划、内容、技巧方面进行评价。观察反思:

1、本次游戏幼儿的建构水平有了明显进步,规划更加合理,内容更加充实,分工与合作进一步实现。建构作品中可圈可点的亮点增多。

2、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幼儿的建构技巧发挥不好,“堆砌”机械排列”现象较多,因此一再强调了“所建物品技术水平要高”,带给幼儿一定冲击,在教师的亲自示范及评价时的强调下,相信下次游戏中幼儿对建构技巧的重视程度会增加。

3、下次游戏将进--步要求幼儿分工合作,力求作品内容的充实与建构技巧的提高。第三次游戏 游戏目标:

1、进二步丰富建构内容,提高建构技巧。

2、在师幼、幼幼互动中发挥幼儿想象力创造力。游戏准备:

1、在区域活动时间幼儿用花片建构幼儿园大型玩具中的滑梯、跷跷板等。因为只有用花片来建构这些玩具才显逼真,而花片拼插较花时间,因此宜在游戏外的时间先做准备。

将建构好的作品贴上本队标记,游戏时带到大型场地上去,以充实建构内容。

2、观看有关录象,看看别人的幼儿园有哪些你喜欢的地方。游戏过程:

1、上次主题建构游戏时谁的作品得到了大家的掌声?为什么?通过电教手段回顾上次游戏各组作品中存在的优缺点,提出本次游戏的要求。

2、本次游戏要求:(1)注意三轻

(2)分工合作继续加强

(3)充实建构内容,提高建构技巧,注意多种材料的使用。

3、由各组推选幼儿来介绍自己的作品,大家发表意见。观察反思:

1、本次游戏幼儿总体建构水平有所提高,幼儿对该主题的建构兴趣仍然浓厚,建构

2、幼儿对各种材料的把握仍不尽人意,有部分幼儿喜欢拿许多玩具却不能有效使用。

3、下次活动将针对对木制材料及大积塑的使用进行指导,希望幼儿在材料有限的情况下更深入地思考、建构。第四次游戏

1、幼儿进一步学习合理使用游戏材料,发挥建构技巧。

2、让幼儿体验集体建构的成功喜悦。游戏准备:数码相机,上次活动照片。游戏过程:

1、将过去儿次游戏中幼儿对大积塑、木制材料的较有技巧的作品回放给幼儿看。讨论:怎样在游戏中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甘师示范如搭、围合、平衡、组合等技巧,引发幼儿思考。

2、师强调:不拿太多材料,静心思考,大1l艮动手。

幼儿游戏,师指导,促进各组幼儿之间的互动,激励幼儿成为今天的冠军队。将 好的作品照相留做资料。

4、评价:你最喜欢哪所幼儿园?为什么?这所幼儿园的哪个地方是你最喜欢的? 观察反思:

1、通过不断地建构《我爱我的幼儿园》这个主题,我发现幼儿的建构水平有了非常 大的进步。在本次游戏中,幼儿的搭高、架空、围合等建构技巧发挥得非常好,在评价环节中,教师通过让幼儿“手拿照相机去寻找亮点”的方式,引导幼儿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2、在幼儿合作协商能力的培养方面,教师提高了对小队长的要求,引导小队长要学 会观察、带领、指挥队员及时工作。并提醒幼儿有效地进行游戏前的商量分工,将自己的职责牢记在心也收到了良好效果。

3、通过活动,我发现,对幼儿的游戏要求及目标需要通过教师的

幼儿园大班结构游戏反思 篇5

大班结构游戏反思一:大班建构游戏后的反思

幼儿的结构游戏的表现大多来源于周围生活。孩子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越多,游戏的内容就越丰富,充实与新颖。结构活动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技巧。如雪花片就具有方向性,多变化性的特点。如何使幼儿用不同材料拼搭出千姿百态美丽的造型,老师们就有计划地从单个物体着手,并有意识的搭些物体放在室内供孩子们观察,玩,激发他们想学的愿望,然后从易到难,从分解到组合,从单一主题到复杂主题,引导孩子们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结构活动。

在本次游戏中教师能够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能力、情感等,抓住教育锲机,教师及时地介入,指导幼儿探索。把游戏活动的权力还给孩子,走进幼儿的游戏,改善调控幼儿的行为、关注幼儿的活动需要,给幼儿提供更大的生成空间,让幼儿充分的表现表达。如在游戏初,幼儿只会随意用纸箱垒高。游戏反复重复,没有新意。教师以角色的身份介入游戏,并提出问题:“高楼没等建好就倒塌了,太可惜了。”在接下来的实践中孩子们尽量把纸箱垒齐或用手扶住快要倒塌的高楼。孩子们观察到纸箱的大小和秩序问题,并在实践中证实他们的想法。在教师的参与下使游戏有了新的进展。

在游戏中,老师随时观察孩子并根据孩子的不同差异,提出不同要求,使孩子们在游戏中都能人人参与获得成功,从而调动孩子积极性,培养孩子自信心。如在搭建过程中,匈牙利馆有两次倒塌,出现了重复搭建,孩子们自己找到了原因后,大家合作自己动手重新搭建成功,孩子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非常有成就感!幼儿在游戏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营造开放式游戏环境,促进幼儿养成积极的思维方式,遇到问题要自己寻求帮助的办法,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搭建高楼游戏时,幼儿遇到了建筑物倒塌、搭高够不着等问题。教师就引发幼儿讨论和再实践的探索兴趣。孩子们想出站在椅子上可以搭得高,自己能力达不到时可以请老师帮忙等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使游戏更进一步深入下去,我们组织了不同形式的系统活动。如平时班中相互参观学习,全园性的展示交流活动,老师们的结构技能技巧交流活动等。在实际活动中我们的结构游戏活动得到了深化,发展,曾多次为县,为家长开放过结构观摩活动,得到了好评。

总之,通过结构游戏,孩子们学到了许多,既培养了孩子善于交往,爱好合作的良好品德,又发展了孩子们各方面的能力。结构游戏使孩子们更快乐,聪明。

大班结构游戏反思二:大班结构游戏案例分析

观察内容:

结构区里大部分都是男孩子,他们设定的主题是开元寺,除了建构已学过的东西塔、大雄宝殿外,幼儿还联想到在开元寺里看过古船,于是一伙人都兴致勃勃的参与古船建构中,家鑫与学钊都选择了小星星积塑,相互配合拼起了船底,而较晚入区的许斌看到小星星玩具已经有很多小朋友在玩,就和家鑫商量:“能不能和我一起玩?”学钊忙说:“我们人数已经够了,快买玩具了,你到其他地方去吧!”“但我已经在最后一格的入区表填上号数了。”许斌不愿意去其他区。江海在一旁拿出小花片约许斌:“那我们拼一些小船好了。”但许斌还是不愿意,我介入启发幼儿想想:“船上可以有些什么样的摆设装饰一下?”他们回答了好多种:“亭子、椅子、船浆、大炮、旗子等。”“那这些小装饰就可以用花片模拟建构,再与大船组合起来。这时,许斌像是获得某种灵感,兴奋的拉着江海一起用花片装饰古船。最后,这群小伙伴还一起用各种围墙装饰性划分开元寺的古船展、东西塔、假山等不同景物。

分析与反思:

通过本次观察,对在结构游戏中,幼儿的合作关系有以下看法:有个别幼儿较不愿与他人合作、分享,独占欲也强。这使在集体活动的多数幼儿缺乏交流,语言的沟通,及游戏经验的交往,在某些程度上约束幼儿相互学习与发展的机会。教师在引导幼儿模拟建构的同时,可提醒启发幼儿更多的创造力,在肯定个别幼儿的独特成果时,又要鼓励幼儿互相合作取得更大的收获。

这次结构活动,虽然有小部分幼儿在合作建构,但有时局限在好朋友中,对其他幼儿的介入拒而远之。因此,教师在评价他们作品时,要多多表演多人合作后的不同成果,让幼儿愿意接受合作后的集体喜悦和荣耀,相互模仿学习到同伴游戏时的玩法与经验,体验分工合作,分享结果的喜悦。

大班结构游戏反思三:大班结构游戏活动反思

分析:

<纲要>中指出:“教师要从幼儿游戏行为和情感态度中学习分析幼儿的需要、经验以及动作、语言、认知和社会性等方面的现有发展水平,为设计教育环境、投放材料、组织教育活动收集信息。”自从学习这新<纲要>以来,我摆正了教师在自主游戏中应所处的位置。在游戏的过程中老师应时刻关注观察幼儿在玩什么,用什么东西玩,怎样玩,从而了解幼儿的兴趣、经验、需要、能力等,以便在幼儿需要时及时介入游戏,支持幼儿实现愿望。如以上的案例,我在游戏中时刻关注、观察着幼儿,并对他们的游戏行为进行分析,使我能了解幼儿的真实愿望,然后决策我的指导行为,保证了幼儿自主活动能顺利进行!

反思:

幼儿园结构游戏组织方法与指导 篇6

前言:“游戏是幼儿的工作”,古往今来的孩子都着迷于游戏,游戏代表着孩子的自由,天真无邪、自然的天性和潜在的能力。孩子们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全神贯注、超凡的想象和无法估量的创造性都令无数教育同仁们为之惊叹!在众多幼儿喜爱的游戏之中,建构游戏以它独具的魅力深受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青睐。因为幼儿对种类繁多、质地多样、可随意变换、反复创建的积木、积塑、泥沙及生活中随处可得的废旧物品等建构材料爱不释手。在对这些材料进行搭建(排列、组合、接插、镶嵌、拼搭、垒高、穿套、编织、粘合等)的过程中,实现自己搭建的需求及愿望,体验自己与同伴共同搭建的快乐感、成功感!通过建构游戏,不仅能丰富幼儿的主观体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建构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幼儿在协商、谦让、交换的游戏氛围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尝试开拓与创新,体验成功与挫折,从而实现合作交往能力的提高以及幼儿个性的和谐全面发展。它融操作性、艺术性、创造性于一体,还蕴含着有益于幼儿发展的隐形教育潜能。

现状:在坐的各位都知道,组织和开展建构游戏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我们观察在幼儿园开展建构游戏的现状,不难发现:许多幼儿园建构游戏流于形式化,没有使建构游戏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时间上安排不够充分,玩具的数量和种类非常有限幼儿园中都建立了区角,可是真正能让孩子自由自主活动的时间非常少。相当多的幼儿园在组织活动时,仅仅把建构游戏当作调剂品来使用。如:建构游戏的时间仅安排在家长快来接的时间段。这其中的弊端是相当大的。建构游戏安排在家长接孩子的时间段内,显然是无法发挥其教育意义的,它只会让孩子学会做事半途而废。而且,建构游戏时间不充足,幼儿的创造性就无法真正发挥起来

2、玩具种类和数量不足;许多幼儿园虽然配置了许多种类和数量的玩具,可在选择时却忽视了儿童认知的需要,比如:玩具种类、难度单一,忽视幼儿的年龄差异;没有充分考虑到幼儿成长的需要,玩具不能很好地发挥提高幼儿认知能力的重要教育作用。一种玩具从小班玩到大班,可想而知,孩子的积极性、创造性还有多少呢?

3、许多教师指导建构游戏不当,不知道指导游戏应当从何入手。何时指导,以什么方式指导。如:要么就忽视。教师对建构游戏的认识不够,没有充分重视建构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大教育价值,从而错过了良好的教育契机;要么就干涉过多。体现在教师帮助幼儿选择甚至直接提供给幼儿材料;帮助幼儿构思与规划,在幼儿建构过程中对幼儿指手画脚:评价过于笼统,从而使幼儿的建构游戏缺乏主动性和探索性。

定义:基于这些现状,我认为我们缺乏一定的平台去认识它,深入的了解它,那么,何谓幼儿园建构游戏?下面我就带领大家一同走进真正的幼儿园建构游戏 l 何谓幼儿园建构游戏

幼儿园建构游戏:是幼儿按照一定的计划或目的来组织、操作建构物体或材料,使之呈现出一定的型式或结构的活动。关键词:按照一定计划、操作建构材料、型式或结构 特点:

1、它是以表征思维为基础、以“建构物”为主要表征手段的象征性游戏活动。建构游戏明显的特征是幼儿通过建造“建构物”来反映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印象。

2、建构游戏发展幼儿的构造、空间知觉和象征能力

3、幼儿在游戏中表达自己对于生活和世界的认识、体验和感受,表现着自己内心的担忧和冲突、快乐和困惑、期待和愿望,揭露幼儿鲜活的内心世界。种类:

1、积木游戏

用各种积木或其他代用晶作为游戏材料进行的结构游戏。积木的式样很多,有大、中、小型积木,有空心或实心型积木,有动物拼图积木等。这种结构游戏在幼儿园开展较早,也较为普遍。

2、积竹游戏

指将竹子制成各种大小、长短的竹片、竹筒等,然后用它们进行构造物体的游戏。积竹可构造“坦克、火车、飞机”,还可建“桥梁、公园”,构造出的物体同样栩栩如生,富有情趣。

3、积塑游戏

用塑料制作的各种形状的片、块、粒、棒等部件,通过接插、镶嵌组成各种物体或建筑物模型。积塑轻便耐用,便于清洁。

4、金属构造游戏

以带孔眼的金属片为主要的建造材料,用螺丝结合,建造成各种车辆及建筑物的模型。

5、拼棒游戏

用火柴杆、塑料管、冰棒棍或用糖纸搓成纸棍等作为游戏材料,拼出各种图形的一种游戏。

6、拼图游戏

用木板、纸板、塑料或其他材料制成不同形状的薄片并按规定方法进行拼摆的一种游戏,如可拼摆动物的房屋、故事情节等画面。传统的七巧板就属于这类游戏。

7、玩沙玩水玩雪的游戏

沙土是一种不定型的结构材料,幼儿可以随意操作,幼儿也可利用水、雪玩划船、堆雪人、打雪仗等游戏。玩沙、玩水、玩雪都是一种简便易行的结构游戏。类型:

我们的建构游戏来源于建构区角活动,这是我们建构游戏的主要观念。幼儿自主的区角活动中,教师先观察幼儿对材料的操作及按兴趣生成的搭建情况,然后有目的介入幼儿的游戏,引发幼儿对基本搭建技能的探索与学习,形成单元式的建构游戏。幼儿在操作技能的过程中,游戏不断地深入,逐步发展到与同伴合作、商量并设计搭建图纸、添加辅助材料形成主题式的建构。这就是我们开展建构幼儿的基本程序。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游戏场所地点可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在建构区域或活动室,有条件的幼儿园可组织幼儿在专门的建构游戏室开展。例如:大班《美好家园》,教师观察幼儿在建构区合作搭建房子,于是引导幼儿说说搭房子的方法,学习技能,然后启发幼儿思考房子建在哪里?房子周围有哪些设施?鼓励幼儿搭建一座小区,形成主题搭建。这就是由区角单元搭建——主题搭建。

1、单元建构:这种建构的形式主要在小班,幼儿年龄小,相对而言对周围建筑物的观察及了解经验不足,那么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认知及年龄特点重点开展单元式的建构技能的游戏,如:单一的搭建房子、火车、轮船、围栏、花坛等,从中掌握基本的搭建技能。

2、主题建构:主题建构适合在中、大班开展。小班下学期可尝试开展主题式的建构。

l 建构主题的来源

主题建构游戏的主题可以直接来自于幼儿的区角建构,也可以来自于幼儿的想法;还可以来源于教师的建议或近期主题开展的需要。例如:一幼儿想搭建一个游乐园。他画了一张表示游乐园的图画,上面有各种过山车等游乐设施,还有一些食品店及休闲中心。教师让他把自己的想法介绍给大家,帮助他征集小组成员并进一步丰富设计。(典型的来源于孩子的想法,教师帮助完善)l 计划和讨论

建构主题确定后,教师可组织幼儿就此主题展开讨论,讨论目的在于确定: 还有什么事情是我们不知道或不清楚的?该去哪里、找谁了解信息? 建构的计划:在哪建?用什么材料建构?怎样分工?作品怎样保存?

例如:游乐园:搭建游乐园,师生共同讨论:所需要的一些前期知识经验?这就需要我们根据搭建的需要带幼儿参观了解所搭建的建筑物的外形特征和结构特点等。游乐这些经验后,在组织幼儿商量搭建的位置,需要筹集的材料、小组成员的分工、用什么方法搭建等。l 建构的过程

一旦建构计划和方案出台后,幼儿就会按照讨论好的分工合作计划积极投入到建构游戏中。教师的参与、帮助和引导对于保持幼儿建构的兴趣和建构游戏的后续开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游戏目标

建构游戏目标从两个维度来制定:涵盖社会性发展目标和建构技能发展目标。我们通过观察到:幼儿不但创造了建构物,也创造一套用以约束自己的行为和适应游戏开展的规则。在合作的建构游戏中,幼儿学习解决与伙伴在游戏中产生的问题,能够成为他们学习轮流、等待、分享、谦让、协商和合作等社会性交往技能的契机,有助于幼儿理解社会性规则的意义,增强归属感。如何制定社会性目标。对于社会性目标的提法及如何有层次型的制定,王老师都做了详尽的诠释,在此,我就不做过多的赘述。

在目标这一块,我重点阐述建构游戏的技能目标:

(一)建构技能(出示技能图片)

l 小班应掌握的建构技能:(能用平铺、延长、围合、堆高、加宽、盖顶等基本技能建构造型简单的物体形象)

1、堆高、平铺和重复

堆高、平铺和重复是幼儿早期建构活动的突出特征。这种简单的建构活动在很长的时期内吸引着幼儿。观察表明,2——3岁幼儿在接触积木一个月之后,就能“堆高”和“平铺”。对于一些幼儿而言,“堆高”要比“平铺”,即把积木一块紧挨着一块放置成一个横排更容易。因为他们在一个平面,二堆高有一定的空间感,装我稍慢些。逐渐,叠高和堆高会结合在一起用以建构。

2、围合

“围合”是至少用四块积木形成一个包围圈,把一块空间完全的包围在里面。“围合”对幼儿来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他需要幼儿有空间意识。幼儿的许多建构活动多可以因为“围合”技能的掌握而逐渐变得丰富、复杂起来。他们往往会在被包围的空间里放进“娃娃”或“动物”代表“娃娃的家”或“动物园”。

3、加宽

在原有的搭建结构上重复运用该技能使之变宽。如:幼儿用一块块积木平铺拼搭了一条马路,(宽度只有两条积木宽的和)后又感觉马路太窄,于是便用该积木在两旁平铺扩宽。

4、延长

l 中大班应掌握的建构技能(综合运用排列、组合、接插、镶嵌、编织、黏合、旋转等技能,建构较复杂、精细、匀称的物体形象。)

1、架空、穿、搓

“架空”是用一块积木盖在相互之间有一定距离的两块积木上,从而把它们连接起来。例如:搭建“小桥”或为房子加盖“房顶”往往需要“架空”的技能。对于幼儿来说,掌握“架空”的技能需要经历一个尝试错误学习的过程,在反复试误中,不同幼儿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

2、插接、镶嵌

“插接”顾名思义就是将一块积木的一端插入另一块积木中,使之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镶嵌”是把一个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建构游戏中搭建台阶、滑梯、长城等经常用到这两种建构技能。

3、排列、组合

4、模式

幼儿一旦能够觉察到积木可以作为“建构材料”用以建构,而且可以按一定的反方式排放在一起,他们就开始探索多种建构的方式方法或“模式”,例如,首先把一块一块的长积木“平铺”构成一辆“火车”,然后在每一块长积木上放上一块长积木和短积木的“堆垒”就构成了这一建构模式的基本元素。或者在一块红积木之后接着放两块黄积木,然后重复这种组合。“红-黄-黄”就构成了一种颜色模式。在建构游戏中出现“模式”建构技能标示着幼儿对事物之间关系(相同或相似)的发现。在这一阶段,幼儿开始注意建构物的平衡、对称和型式的装饰。

5、表征(替代物)

这一时期,幼儿开始利用建构物开始象征性游戏,开始出现有意识的给建构物命名的倾向。4——5岁幼儿往往是在建构前就宣布所要建构的建构物的名字,表明幼儿建构的目的性、计划性的提高。随着建构技能的掌握,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愿望来建构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利用建构物开展象征性游戏的现象增多。

6、编织、黏合

大班幼儿可利用这些技能建构较复杂、精细、匀称的物体形象。

7、为游戏而建构

在这一时期,幼儿将建构物变成现实的建构物的复制或模拟,变成他们随回忆和保存的经验的象征。

此外,还有与其他辅助材料进行排列、组合、、拼搭、垒高、穿套、编织、粘合等建构技能的学习。老师们可以在与孩子们共同实践搭建中去揣摩方法。

(二)制定要求

“目标是起点,也是归宿”,诚然,游戏目标的制定是决定游戏有效开展的关键要素。一个游戏究竟要引导孩子探究什么,获得什么,目标就如“路标”,它对整个活动过程具有导向作用,引领着游戏过程顺利开展。切勿将目标定位太低、或目标表述笼统。《纲要》强调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活动要体现幼儿的经验。因此,我们不能惟书至上,照搬照抄,我们在制定目标时可遵循幼儿年龄特点和创造性游戏的领域特点。

我们建构游戏的目标呈现方式是放在三度游戏的前面,制定一个游戏的总目标。以游戏的最终目标为主。

(三)小中大班目标

我们建构研发小组在武昌区教研室王红芳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初步探究出各年龄段幼儿建构游戏的发展目标,还不太成熟,仅供大家参考。

二、游戏前的指导

(一)关键经验准备

关键经验准备即丰富幼儿与游戏主题相关的生活经验。

1、涵盖内容:(1)对周围物体和建筑物的形状、结构的观察体验,丰富和加深幼儿对物体和建筑物的印象。

教师在日常活动中要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周围生活中的多种建筑,感知各部位的名称、形状、结构特征、组合关系与色泽特点。如楼房是有层次的,房顶有尖的、平的,也有圆的,桥梁是桥面和桥墩组成的,等等,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对事物的认识。(2)建构材料的认识

引导幼儿识别与使用材料的经验,引导幼儿认识、了解建构材料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会选用建构材料去构造物体,会灵活使用材料。(3)基本建构技能的掌握。

建构操作技能引导幼儿学会积木的排列组合(平铺、延长对称加宽加长加高围合,盖顶、搭台阶等),积塑的插接、镶嵌(整体连接、交叉连接、端点连接、围合连接等),以及穿套编织,粘合造型等技能。这是幼儿构造物体的基础。(4)设计构思能力

引导幼儿整体构思构造计划,使幼儿能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构造活动。在构造实践中能根据需要修改、补充,以取得结构成功。(5)建构图纸

掌握建构分析技能使幼儿学会看平面图纸,设计建构图纸,能把平面结构变为立体结构;会评议结构物。而且能够在搭建过程中发现问题,灵活的修改建构图。(6)合作的能力

集体构造的技能引导幼儿在集体构造中学会分工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2、开展方式:

教师可利用家庭生活、节日娱乐、旅游参观、区角活动、教育教学活动等多种方式拓展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对周围生活中物体形象的知识经验、加强搭建能的掌握、提升幼儿间合作的能力,经验积累越深厚,幼儿搭建的内容越丰富、搭建的技能越精细。

(二)游戏材料准备

游戏材料准备即为幼儿提供合适的场地及所需的、丰富的游戏材料。

教师在充分利用本园现有的游戏材料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利用废旧物品为幼儿设计游戏材料。游戏材料的准备要体现幼儿不同年龄特点,不同游戏特点。l 小班要提供同一种类数量较多的游戏材料,避免幼儿因相互模仿而争抢玩具;大中型空心或软体积木、积塑、沙、水等都是幼儿喜欢且是以的建构材料。l 中大班提供丰富有变化的游戏材料,并让幼儿参与材料的收集、设计和制作,既丰富游戏主题,又能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幼儿设计和制作游戏材料是游戏的组成部分。一些木板、纸板、纸棍、塑料、绳线、不规则较精细的积木、积塑、火柴杆、塑料管、冰棒棍或用糖纸、金属配件等都是孩子们首选、且百玩不厌的好材料。

三、游戏中的指导

(一)经验回顾

1、指导要点:围绕问题展开讨论 梳理经验形成方案

以谈话的方式激发幼儿对游戏主题产生兴趣,从而鼓励和启发幼儿根据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展开讨论。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搭建主题,分别对对游戏中的材料使用、建构技能、各设施的布局规划(搭建场所的分布)等主要问题进行指导。后续的游戏则可根据上次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探讨,以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1)回顾与游戏主题相关的经验(2)归纳建构物体的结构

(3)启发幼儿探究、学习建构技能

例如:滑滑梯:出示滑滑梯的实景图,师生交流:喜欢滑滑梯吗?哪里有滑滑梯?——滑滑梯由哪些部分组成(梯身、楼梯、滑道、支架)——怎样搭建滑滑梯呢?引发幼儿探索、学习搭建技能。

小班可与幼儿共同探究技能的学习,中班则可在幼儿探究的基础上辅助提炼技能操作方法,大班便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技能达到建构目标,完成建构任务。(4)后续的游戏则可根据上次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探讨,以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上次滑滑梯的建构中,出现了梯面太窄、积塑之间镶嵌不紧密易松垮的问题,教师以图示或录像的方式引出,二度游戏可以此问题开展讨论切入主题。

小班可在教师帮助下完成,中、大班则鼓励自主协商,对游戏的构建任务进行分工、安排。不要刚开始就安排的很全、很满、很精细,那不是孩子的游戏,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实际水平,合理有层次的安排,分一、二或三度分层呈递性完成,并随着游戏发展情况进行逐步调整。

2、开展形式:交流引发前期经验、看录像、图片、记录表的回顾、现场再现搭建问题。

(二)快乐游戏

建构游戏中,教师可引导幼儿按意愿设计建构方案,适时增添辅助材料,有意识地给自己的建构物命名并逐步完善。在独立操作的基础上鼓励幼儿相互合作,提高建构技能。

(一)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的特点及指导侧重点

小班幼儿对建构的动作感兴趣,常常把建构材料堆起垒高,然后推倒,不断重复,从中得到快乐和满足。他们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无目的地摆弄建构材料,只有当有人问他“你搭的是什么”时,他才会注意自己的建构物,思考“这是什么”的问题,然后根据自己的想象对建构的物体加以命名。因此,小班应侧重认识建构材料,学习简单的建构技能为主,逐渐明确建构的主题并建立结构游戏的规则,学会整理和保管玩具材料的最简单方法,养成爱护玩具材料的好习惯。

中班幼儿不但对操作过程感兴趣,同时也关心结构的成果,目的比较明确,主题比较鲜明。会根据平面图进行建构,掌握基本的建构技能,并尝试与同伴合作共同完成搭建任务。因此应在进一步掌握建构技能的同时,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共同构造,并能相互评议建构成果。

大班幼儿已有了较强的建构技能,目的明确、计划性较强,能围绕一个主题进行长时间的建构活动,合作意识增强。大班应共同设计方案、分工合作、明确规则,适度借助辅助材料进行主题建构,灵活运用辅助材料参与搭建,增强建构的目的性,彰显各小组搭建特色。

(二)游戏基本环节

1、自愿组合,协商分工,明确搭建任务

在幼儿按意愿自主选择分工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幼儿运用竞聘、轮流、猜拳等方法分组及协商分配搭建任务。分组的形式可根据主题搭建的需要开展。即可一组搭建一种物体,也可以每组搭建一个小主题建筑。如;修建一条街道,即可一组负责修建天桥,一组负责街道旁的楼房及商铺,也可以两组各在自己挑选的搭建场所各自建构一条街道。

小班幼儿可在老师的带领下分组,一起协商。中大班幼儿自主分工游戏。

2、共同设计小组搭建图纸 小组成立后,由组长带领组员根据搭建的任务思考、讨论并设计出初步的搭建图纸。在后期的搭建中,如果有些地方行不通或出现问题,还可以进行图纸修改,重新按新图纸搭建,图纸的设计在建构游戏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虽然孩子们画的图纸看起来很幼稚,很粗略,但这是建构中不可忽略的过程,它能约束幼儿有计划有章法的搭建。而不是随心所欲,要知道工程师们做工程是很严谨的,一定要严格按规划图来施工,从小培养幼儿这种素养,将对他们做事做人终身受用。

小班可由幼儿表述,老师帮助画图或直接用图片、实物照片作为图纸;

中大班可指导幼儿先各自阐述想法,相互协商,达成共识后形成统一方案,画出图纸。

3、自主选择建构材料

幼儿根据搭建场所的位置、布局及大小,确定用什么材料搭建合适,然后各自按商量的要求到游戏材料放置区选择、采集建构材料。

4、按规划图合作建构

幼儿按照小组分工,根据图纸的方案搭建所负责的工程任务。小班若有图纸,教师要帮助幼儿看懂。鼓励幼儿不知道的地方要向老师或同伴求助。

5、教师有效介入指导,推动游戏发展

关于建构游戏指导的策略有很多,在此,我就将在实践中摸索出的几个重点、有效的方法与大家分享。

(1)观察是建构游戏指导的前提和基础。

首先:观察是教师“干预”的基础和基本的指导方法。通过观察幼儿的建构行为及利用建构物开展象征性游戏,教师可以对幼儿已有的经验进行评价。通过这种评价确定幼儿所需要的帮助,计划自己下一步应该采取的指导行动以扩展幼儿的经验和思维。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看”,更重要的是用脑袋去“思考”,只“看”不“想”等于什么也没有“看到”。教师要对所看到的现象进行“为什么”的思考,以理解幼儿的搭建行动,然后分析:是否干预?采用什么方式干预?教师可以根据幼儿游戏的不同需要与不同层次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实施指导。

l 层次观察法:在小班,教师重点观察幼儿的兴趣、技能等;中班时,教师重点观察幼儿的独立性、想象创造能力及结构技能与行为习惯等;大班时,教师重点观察幼儿的想象创造能力、合作能力与坚持性品质等。l 按需介入法:在仔细观察游戏过程之后,教师立即进行思维加工,判断哪些情形需教师立即介入点拨,哪些则需教师暂缓介入,用什么方式介入等,这样能满足幼儿游戏过程中的真正需求,使教师指导无牵强之意。

一般需教师立即介入的主要情形是:A当幼儿出现负面行为时;B当环境中 因人群拥挤或使用材料、工具而产生不安全苗子时等等。

一般需教师暂缓介入的主要情形是 :A当幼儿发生技能困难时(不知到怎样将天桥的楼梯与梯面连接起来);B当幼儿游离于游戏情形时(大家都在拼插,他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先给他时间观望他接下来干什么);C当幼儿在延伸或扩展游戏内容 有困难时(鼓励幼儿自主思考)等等。

其次:教师应善于观察幼儿的表征行为,培养幼儿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观察幼儿的建构行为——增强行为的目的性,培养想象力和创造性;观察幼儿的合作行为,增强群体性,培养交往的主动性。

(2)关注“问题”是游戏指导的根本。此外,设置“问题情景”更是指导游戏深入发展的助推器。

幼儿建构过程中往往意识不到自己搭建中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帮助幼儿注意到“问题”。当教师观察到幼儿搭建有问题时可提醒他观察一下伙伴的建构物,让他想一想伙伴的建构物和自己的哪些地方有区别,如果是幼儿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那么幼儿从中学到的东西就会更加有意义。

另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情景”来向幼儿提出新的挑战,引起幼儿解决新的问题的需要,丰富幼儿的建构活动。例如:(停车场)

一幼儿给他的汽车造了一个车库,但车库和“地面”间有一定的距离,于是,幼儿总是用自己的手把汽车“搬到”车库里,看到阵中情形,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你有什么办法让汽车自己开到车库里吗?如果这样引导还不能帮助他解决,可进一步引导:比如造个斜坡?” 教师要善于利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情景,灵活运用平行指导法、经验分享等策略,推动游戏情节的发展。

(3)参与游戏、与幼儿共同探索、共解难题是教师指导的重要途径。

l 设疑共探法:教师通过发问,引起幼儿对某一重点或难点的思考,并且师生共同讨论与探索,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从而推动幼儿游戏的成功。例如:如果二楼停放的汽车要出来,怎么办呢?然后启发幼儿回忆生活中停车场的经验,引导幼儿搭建从二楼到一楼的楼梯,而且要节约空间,鼓励幼儿拓展思考搭建出一条弯道让汽车开下来。l 介入共玩法: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过程中,伴随语言的启示、使幼儿从中受到积极影响。例如:修建长城的游戏,当幼儿不断垒高加层是城墙变高,老师感觉孩子的坚持性不够时,立即加入到其中;“你堆得城墙可真高,快加油!老师堆得快追上你了!”以鼓励性的语言增强幼儿的耐力与坚持完成任务的信心!或例如:当小班孩子们在探究垂直镶嵌搭建防护墙的底座时,老师可深入到他们中间与他们一起搭建,引发幼儿借鉴并观察、习得经验。

l 陈述递词法:幼儿在聊刘技能或讲述作品时,教师在认真倾听中为他们陈述递词以补充不完整的描述。(将横向的积木与众向的积木……紧紧的拼插在一起)使他们顺利流畅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强幼儿的表达自信!

小班幼儿进行游戏交流的时间约5-8分钟,教师鼓励小班幼儿表达作品名称,并补充、完善幼儿的表达意思;

中大班以10-15分钟为宜,以幼儿自我表达为主,并鼓励幼儿互相点评。

(三)交流分享

1.分享经验 提升游戏水平

游戏经验包括主题建构中的合作与分工、技能的掌握、材料运用、游戏常规等方面进行交流,教师可运用集体、小组、个别相结合的交流方式,让幼儿在游戏中戏的的有益有效的游戏经验相互分享碰撞。上次游戏中的……问题解决了吗?用什么方法解决的?你们小组的搭建任务完成的怎样?与同伴合作搭建时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样解决的等?教师认真倾听幼儿的交流,适时为幼儿陈述递词补充不完整的表达,帮助幼儿提炼出有用的游戏经验,以此提升幼儿游戏水平,推动游戏情节的发展。

2.拓展思路 为下次游戏留有余兴

创造性游戏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一个主题往往需要在多次游戏中不断地推进和完善。因此,单次游戏在结束后,在幼儿分享交流游戏中问题解决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启发幼儿讨论:对下次游戏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还需要增加哪些搭建或辅助材料等?帮助幼儿拓宽思路,逐渐丰富的场景、材料、主题、情节,使幼儿对下次游戏充满期待。

五、游戏常规

1、帮助幼儿进入游戏

一些幼儿也许不主动去建构游戏区,教师可以运用一些技巧来吸引幼儿对建构区活动的注意。例如,坐在建构区里和幼儿一起搭建、为幼儿提出建议、把独特的建构物介绍给其他的幼儿等等。教师的关注本身对于幼儿、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幼儿有较大的影响。所以第一步帮助幼儿进入建构游戏区域的常规十分重要。

2、建立必要的游戏规则(材料轻拿轻放,剩余材料及时归还)l 需要多少材料取多少。

l 应该在距材料摆放处有一定距离的地方搭建以方便他人取材料 l 积木(尤其是大型空心积木)不能搭得过高以免倒塌下来压着人。l 不能乱扔建构材料,不能相互丢掷,不能踩着材料走。l 拿同伴的材料要经过比别人允许。

l 小心行走,注意不要撞倒、推倒或是踢倒别人的建构物。l 撞到别人的建构物要向别人道歉。

l 不能遵守游戏规则,下次就不能玩游戏了。

当然,我们不能期望幼儿一下子都能够掌握这些游戏规则,应当分期分批地出现及要求。

3、引导幼儿结束游戏,游戏结束时间上做到提前告知;

对于幼儿来说,从处于专注的游戏状态到结束游戏,需要一定的时间转换,驾驶要尊重幼儿的这种心理需要,给幼儿过渡。可采取 l 提前告知(我们还有10分钟就要结束了)

l 大班可用沙漏控制时间(游戏前与幼儿达成共识)l 计时器像之前(3——5钟)

l 时钟(当钟上的大手走到4的时候)l 一段幼儿熟悉的音乐停止前。

4、建构材料的收拾和整理

通过收拾、整理建构材料,幼儿不仅可以学习自我服务和为集体服务,养成对于环境的责任感;而且也可以获得其他各种有益的经验。关键在于教师如何组织这一环节。

5、审慎对待幼儿建构作品。

利用游戏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篇7

一、材料中创新,环境中创新

幼儿阶段的游戏活动是儿童期最有效、最省时、最廉价的想象教育。在游戏中,幼儿大脑兴奋,想象力丰富,无拘无束,石块、水、纸片等任何物品都可以成为他们喜欢的活动材料。所以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环境的创设和条件的提供尤为重要。其中,材料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是保证每一个幼儿都能尽情投入游戏的重要前提。教师应主要从数量和种类这两个方面着手。在活动中我们为幼儿准备了材质各异、形式多样的游戏材料,并且提供给幼儿游戏的材料多半都是半成品。半成品的游戏材料最大的优点就在于能重新去组合、拼装新物体,能激发幼儿创新灵感,可供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创新的空间余地较大,并能做到“一物多用,以物代物”,不断激发出灵感,闪现创新的火花。

二、鼓励中创新,肯定中创新

通过活动唤起幼儿的好奇心,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的创新意识萌芽于每时每刻的生活中、教育中、游戏中,让他们在这种激情的驱动下自觉思维,这是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原动力。但是幼儿在游戏中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是非常必要的。在游戏中,教师要做有心人,善于观察、发现幼儿的点滴创新,及时地进行表扬鼓励,使幼儿体验到创新的乐趣,从而强化幼儿的创新意识。

三、生活中创新,活动中创新

游戏来源于生活实践, 也应用于生活实践, 越是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内容, 幼儿越喜欢。例如,中、小班幼儿对小椅子特别感兴趣, 常常搬过来搬过去, 将小椅子想象成了各种各样生活中的东西。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利用凳子创编了赛火车、骑大马等各种各样的游戏, 幼儿玩得很开心, 也很投入。不仅如此, 将游戏的内容引入到幼儿的生活中同样也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如有的教师看见有的幼儿穿裤子的时候经常是两只脚往同一个裤管里伸, 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设计了钻山洞的儿歌和游戏, 让幼儿的两条腿当小火车, 裤管就是山洞, 幼儿在边念儿歌边游戏的过程中很快学会了穿裤子。在游戏活动中,这种教育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可以根据幼儿掌握新材料操作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启发诱导幼儿进行创新变通。

四、掌握中创新,发展中创新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家庭教育》一书中谈到“小孩子都是好游戏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愿望去构思、建造,融操作性、艺术性、创造性于一体。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感知觉、动作、知识和智力的发展。幼儿在兴趣勃勃的游戏过程中,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各种社会品质都会得到充分的发展。例如,建构游戏和角色游戏能发展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用积木搭、插各种建筑物时,幼儿可以凭自己的想象和意愿用积木拼搭成房子、汽车、桥等,无拘无束地进行建构。幼儿不仅在人以及活动情节上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布置自己的家,还可以根据想象用积木当肥皂,用废旧的纸箱当电视机,用纸条当面条等。通过全方位、多元化地开展幼儿游戏, 使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充分体现了尊重幼儿游戏的意愿和兴趣,使得幼儿的身心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培养。

创新教育渗透在幼儿成长的每一个环节,而游戏如阵阵花香, 深深地渗透到每一个幼儿的心田, 成为浸润幼儿健康成长的强大力量。教师只有具有清醒的科学创新观念,让幼儿在游戏中理解创新,感受创新,接受创新,进而赋予科学的引导和启发性的评价,才能将幼儿创新素质的培养转变为实质的教育行为,最终真正促进每个幼儿创新素质的发展与进步。

摘要:幼儿期是幼儿掌握技能、培养能力、建立习惯和获得知识的关键期, 而这个阶段也是幼儿创新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机。通过在材料中创新, 环境中创新, 鼓励中创新, 肯定中创新, 生活中创新, 活动中创新, 掌握中创新, 发展中创新, 进而使创新教育渗透在幼儿成长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幼儿的心田, 成为浸润幼儿健康成长的强大力量, 为幼儿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提供强大的保证。

幼儿园结构游戏的指导方法 篇8

一、我们要为幼儿创设开放的环境,保证结构游戏顺利开展

为幼儿开设一个开放性的游戏环境。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我们要为学生游戏、活动提供基础的物质保障。

1.在游戏中我们要充分拓展幼儿的活动空间。如活动室、寝室、走廊等都可以成为幼儿游戏的空间。并保证幼儿在结构游戏中充足的时间,因为只有游戏时间充足,孩子们才可以充分投入游戏,这为游戏多样化、创新性地开展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

2.提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的结构材料也是极为关键的。如小班的幼儿喜欢色彩鲜艳的玩具材料,鉴于他们的年龄特点,应选择大小适中、便于操作的材料;中班幼儿已具有平铺、连接、架空、围封等的建构技巧,所以提供的玩具应是种类各异的有一定难度需一定力度操作的材料;大班幼儿能根据自己的构思合理选择、使用不同类型的材料,会使用辅助材料,因此应提供精细的有难度的、创作余地更大的结合结构的材料。

3.广泛搜集废旧物品作为辅助材料。自然物和无毒无害的废旧物品是一种未定型的建构材料纸箱,纸盒,挂历纸,冰糕盒,贝壳,鹅卵石、可乐瓶,吸管等等。能够一物多用,它与定型的材料相比,不仅经济实惠,价廉物美,而且还更有利于幼儿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4.为了保证幼儿对结构游戏的兴趣一定要及时更换,补充结构材料。随着幼儿的发展和幼儿多次摆弄同样的材料,幼儿也会玩腻,如果很少有幼儿去玩或很少幼儿专注地去玩这些结构材料,教师就要及时地更换这些材料,但是更换的频率也不能太快,以免幼儿的注意力过多地被材料的色彩和外形所吸引。

其次,我们要给予学生自由的心理活动空间,使学生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自由地开展游戏。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放低心态与小朋友们多沟通,多交流,少批评,少指责。对学生游戏中需要改进的地方要耐心引导,对学生在游戏中做得非常漂亮的造型,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肯定。这样学生才能身心愉悦地游戏,有利于幼儿创新能力,自主性的培养。

二、在构建游戏中保证幼儿的主体地位,加强教师的主导地位

幼儿的游戏,离不开我们的指导。在构造建筑活动中,幼儿确定建筑对象,掌握建筑特征,选用建筑资料,运用建筑技巧,构造建筑物体,这些都是在我们的协助指导下进行的。因此,我们应首先明确自身在整个游戏活动过程中所处的主导地位。每次游戏前,教师应对整个活动的发展有个周密的布置和细致的计划,防止放任自流。但防止游戏的放任自流,并不是说要我们喧宾夺主、取而代之,我们更应认识到,一切的指导工作都是围绕幼儿进行的,我们对游戏的指导,目的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进入游戏,更好地进行发明活动,从而更好地发挥游戏的教育作用。

房屋建筑主题“动物的家”就是在教师指导下生成的主题。在一次建构活动中一开始孩子们无意识地玩弄各种资料,把许多插片混乱地插到一起,一会儿将积木堆高、加宽,一会儿又将自然形成的东西推倒。活动的目的性差,意愿表达不明确,更缺乏稳定的建筑主题。教师先为他们提供直观形象的动物玩具世界,诸如小朋友们熟悉的小鸡、小鸭、小羊、小猫等玩具动物,然后说:“今天天气真好,看!许多小动物都出来玩了。小鸡叽叽唱歌儿,小鸭呷呷忙洗澡,小狗汪汪跳起舞,小白兔儿一蹦一跳采蘑菇……天黑了,小动物们要回家了。呀!它们的家呢?它们都还没有家,这可怎么办呢?小朋友们帮小动物想想方法吧!”于是“动物的家”游戏主题就自然发生了。教师进行适时引导,提供特定场景,渲染游戏的气氛,将小朋友无目的的游戏动作变为有目的的行为。

三、针对不同年龄幼儿分层指导,有的放矢地引导幼儿参与结构游戏

对各年龄幼儿的结构水平进行分析,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结构游戏方式,游戏技能等。例如,幼儿园中小班中的学生一般都会对结构游戏感兴趣。游戏过程中,他们总会把许多材料漫无目的地堆得很高很高,而且喜欢和同学们比看谁堆得高,堆的实在放不下了,或者倒了就干脆一下子全部推倒。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游戏了,也快乐了,但他们这样漫无目的地堆高材料,没有自己的想法,无法提高自己的想象能力,对结构材料的运用严重浪费。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教师一定要耐心引导,带领他们一起做,认识一些结构游戏的基本方式、方法,使学生学会建构一些小建筑物、小动物等形式。并且在引导的过程中,还要注重不断提醒学生爱护这些玩具。因此,在这个阶段,我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集体做一些较大型的造型。这样在游戏的过程中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增进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

总之,结构游戏教学是幼儿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一名幼儿教师都应有足够的重视。我们要充分观察、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充分从学生自身出发,针对不同学生开展不同的教育,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上一篇:小学生开学演讲稿范文下一篇:百度文库教育学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