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劳动保障先进事迹

2024-06-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社区劳动保障先进事迹(精选8篇)

社区劳动保障先进事迹 篇1

虎山社区地处三村回迁楼,由于村屯改造,村民都变成居民,现有常住人口2633人,960户,6个驻地单位。,低保户25户,下岗失业人员130人,其中“4050”人员10人,已安排再就业约33人,企业退休人员35人。社区内管理有序、环境优美、治安良好、居民安乐,是一个共享文明、和谐的社区。

由于近年来,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是一个带有全局性,影响较大的社会安定问题,是各级阶层关心的焦点,怎样才能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各级领导工作的核心。我们社区劳动保障站在区劳动就业局的指导下认真学习各类文件和法规政策,开拓思路,心系发展,情系民生,认真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而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劳动维权等问题就是以人为本的直接体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做好劳动保障工作,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保证;也是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让人民群众得更多实惠的具体体现。

经过我们虎山社区劳动保障站的不懈努力,我社区在2009年中还被市劳动就业局评为“充分就业社区”。社区具体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 真诚服务促就业、情系民生求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忧”是我社区劳动保障站的根本,如何使本辖区的下岗失业人员重新找到新的工作,使他们有饭吃、有事做,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面对金融危机对我们就业再就业工作带来的困难和压力,我们以被动变主动,针对下岗失业、待业等人员,多次展开了“送政策、送培训、送岗位”为主题内容的各类综合招聘大会。我们在区劳动局和海星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在2010年6月举办的“春风送暖”招聘大会上,我们与多家知名单位建立了长期互信就业机制,并对用人单位进行了用工登记,代理用人招聘等多项服务,并及时了解空岗信息,围绕餐饮、酒店服务、治安管理、交通协管等、多个岗位,推荐辖区内失业人员再就业。对就业困难以及零就业家庭人员实施就业援助。在此次招聘会上多达100余人前来应聘,30余人在招聘会上已被多家单位当场吸纳。开发区电视台前来关注报道。

除此之外,我们还组织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参加各种大型招聘会25场,今年以来已有50多名失业人员重新走上就业岗位。

走访群众2000多人,登记造册离退休人员35人,100多人已实现再就业。

其次,是分类指导,多渠道促进再就业。为了使更多的人重新找回自我,我虎山社区对下岗失业人员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使他们改变了以往的想法,大胆地尝试新的工作,让他们重新找到了新的工作岗位。根据下岗失业人员的求职意愿和特长进行分类指导,对他们的就业情况进行动态跟踪。我们还充分利用辖区的优势,整合社区资源、安置公益性岗位5人,全面掌握用人信息,与商家达成用人协议,根据商家用人需求,输送就业人员,定期进行跟踪回访,为他们寻找了一条有效的就业途径。

组织培训、进行职业指导。为了搭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之间的桥梁,我们虎山劳动保障站还定期的对求职人员和用人单位进行劳动保障政策宣传和讲解,帮助求职人员了解用人单位情况、帮助用人单位拟定招聘简章、代理招聘等。到目前为止,我社区为连彩美发学校、和光明按摩学校发放资料1000余份 二. 强化政策,促进自主创业

近几年来,我们把帮助困难群体再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认真贯彻落实再就业各项扶持政策,积极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目前,我劳动保障站共受理小额担保贷款5起,发放资金全部到位。

三.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社会保险是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我胡山保障站积极宣传居民医疗保险政策,努力扩大居民医保的覆盖范围,让更多的老百姓从中受益。我社区采取各种方法进行宣传,贴通知,挨家挨户走访、打电话,还为行动不便的人上门办理居民医保。截止目前。我劳动保障站为100多人办理居民医保。

四. 情暖夕阳

老年人是社会的财富,他们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们应该关爱老年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不仅是进一步保障企业人员晚年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现我辖区35名离企业退休人员,我们劳动保障站为了加强完善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采取了多种有效的办法:

首先我劳动保障站建立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信息库,发放了社会化管理服务联系卡,上门入户了解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健康状况,各社区普遍组织开展企业离退休人员登记、照像、体检等工作,建立了离退休人员的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医疗咨询,对独居行走不便的离退休老人坚持每月访视一次,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其次建立企业退休人员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组织,引导和动员企业退休人员开展活动,为繁荣社区文化、促进社区建设做出贡献。我劳动保障站还引导他们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区文艺队积极组织群众开展书画、象棋、乒乓球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到目前截止共组织退休人员活动20余次,通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组织,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社区的文化活动中来,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使社区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我们的付出是很有价值的,得到的回报是我们所期盼的,他们的困难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他们的需求就是我们存在的价值。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更加的努力,用心去温暖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以服务暖人心的态度去面对工作,解放思想、吃透政策,上为政府把关,下为群众解忧,开发多种就业渠道,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为下岗失业人员架起一道桥梁,让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重拾信心,把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做的更加精彩、更加辉煌。

虎山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

社区劳动保障先进事迹 篇2

王洪瑞同志是天津市东丽区万新街道南程林社区党总支书记, 自1992年上任以来, 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时刻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克己奉公, 廉洁从政, 尽心竭力为全村父老乡亲办好事做实事, 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一致称赞和拥护。近20年来, 由于他的勤奋努力和良好的品格, 历次的换届选举都以高票当选连任。他深知责任的重大, 以共产党员无私无畏的精神, 不但严管自己, 还管好家庭成员, 其亲朋好友没有因为他是村书记沾上一点光。

有人说他“傻”, 其实他总觉得当人民的公仆为老百姓谋福利, “傻”也值得。这些年来, 他为老百姓干了很多的好事实事, 如为村民修路、解决吃水难的问题、公交车线路引进村内、“城中村”改造等, 以及村民的资格认定、安置补偿费的发放都进行的非常顺利, 没有出现一起上访告状事件, 党群关系非常和谐, 村内风正, 百姓气顺, 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不论是等重大节日, 还是日常工作, 他都到最困难的百姓家中走访, 嘘寒问暖, 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主动征求他们对村党支部、村委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共商全村发展大计。他是一个值得党员干部和村民信任的好书记。目前, 他正带领全村广大干部群众为实现科学发展描绘南程林社区美好而灿烂的明天而不懈地努力。

社区劳动保障先进事迹 篇3

关键词:城市社区;社区教育;弱势群体;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8-0060-02

一、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

(一)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的发展状况

人类社区教育一般以1849年创办于北欧的“民众中学”为始端,已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历程。在欧美、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社区教育已成为与正规学校教育并重共存的现代文明的主要传播渠道,并已构成现代社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成功的社区教育一般都伴随着比较完整的社区教育保障机制。如美国类似于社会学院的社区学院,加拿大通称的社区学院和日本的公民馆,三个国家社区教育的共同特点是国家的大力支持。

随着经济危机和社区教育自身发展等一些问题出现,欧美、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的社區教育为应对新状况做出了一些新的调整:如通过立法继续增强政府对社区教育的影响力,通过政府积极有效的干预保障社区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总之,国外社区教育运行体系不断变化和拓展,充分体现了社区教育实用性、适应性、灵活性等特点和为社区服务的宗旨,在社区教育方面严格注意“全员性”理念的保障,而保障“全员性”的重点和难点也就在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建设方面。

相对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社区教育发展,我国的社区教育明显滞后,起步于80年代初期,是在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后,总结原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社区教育的经验,从国内不同地域的实际出发,通过试点逐步发展起来。我国社区教育发展已经有一定规模,并呈良好的发展态势,而且成果较多,为进一步社区教育保障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我国社区教育保障机制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较大成就,刘奉良等在《关于社区教育保障机制研究》中总结提出建立社区教育保障机制的具体措施:广泛宣传,提高民众对社区教育认识的整体水平;规范管理,发挥政府在社区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如完善法规、整合资源、资金保障等;建设基地,构筑社区教育平台,如农科教结合、劳动就业培训、“夕阳红”、卫生保健、体育训练等基地;组建队伍,培养社区教育的骨干教师;构建网络,突显社区教育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如开设应用性课程、人文性课程和工具性课程等。

(二)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社区教育保障机制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李平在《国内社区教育研究综述》中提出我国社区教育和社区保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即理论性研究不够充分,实证性研究不够深入,理论研究和实践结合不够紧密。总结而言,我国社区教育和社区保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基本可以归结为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两个方面:

1.理论研究方面。相对于国外社区教育方面的理论研究,国内理论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社区教育保障机制理论性研究不够充分,对社区教育的理论研究不够重视;缺乏将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的意识,对国外的社区教育理论,介绍引进较多,吸收转化较少,对如何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国情较好地利用国外社区教育理论指导国内改革实践,办出自己的特色,研究较少”。

2.社区教育实践方面。当前社区教育实践中缺乏先进理论指导,基本理论引用方面也较差,很多社区教育面临的问题是社区教育的内容干瘪,教育时间过短、具有临时性等不足,各参与主体要么同时到场,要么集体退场的现象严重。

综上所述,我国的社区教育保障机制在前人学者的艰苦努力下,实现了从无到有,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我们需要走的路还很远,当前相关研究和实践仍然处于探讨阶段,理论过于空和大,实践又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过于零碎。

二、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全员、全程、全面”教育是社区教育的主要理念,也是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宗旨。社区教育没有年龄、性别、职业、身份和层次的区别和限制,对社区内所有居民一视同仁;社区教育更多关注底层群体、弱势群体,满足他们受教育的愿望和需求,并且帮助这些人群提高文化、科学和综合素质。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既有别于一般社区教育,又是社区教育框架内的一部分,保障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是完成我国社区教育目标的关键,是在社区教育基础上需要更进一步努力的部分,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

(一)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建设各参与主体的角色和作用不够明确

构建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需要多个主体的共同参与,在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构建中主要有如下七个主体:政府、学校、社区组织、社区弱势群体学员、媒体、社区教育主管部门和弱势群体家庭。

政府在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承担着多个角色,比如政策法规制定者、社会资源整合者、倡导者、支持者和监督者等一系列角色,政府作为主体的参与量大小决定着社区教育的成败;学校主要承担着师资力量提供者和支持者的角色;社区组织承担着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除了配合和落实政府政策法规,还要组织和协调社区内资源,协调各主体间关系,承担的角色最多,如协调者、倡导者、组织者、执行者、实际资料的调查者等等;社区弱势群体学员是教育行动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也是有受教育渴望的需求者和自身受教育权的争取者;媒体作为社会重要的宣传机构,承担着宣传者的角色,并对提高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具有重要作用;社区教育主管部门作为支持者和管理者,对于教育保障有着重要作用,而且还是社区教育学历的授予者;弱势群体家庭是在一般社区教育研究中被忽视的重要支持者,经常决定着弱势群体学员参与教育的机会多寡,也是教育资源的重要提供者。由于个参与主体的目前配合不足,尤其是除政府外的其他主体,没能够对自己的作用明确定位,导致在社区教育中,主体角色混乱、定位不准,从而影响了城市社区弱势群体的教育保障机制的建设。

nlc202309011802

(二)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的教育资源过于分散

当前造成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教育资源过于分散,这种分散将本来就不足的资源浪费或者重复利用了,主要体现在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机构建设中。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机构建设主要包括社区教育实体建设和教育体系建构两个方面。首先,社区教育实体的建设主要包括教育场所、师资以及教学配套设施等,解决这一问题主要靠政府介入,包括资金提供、场地划批等,社区组织要充分挖掘社区内可利用资源,两者互相配合才能很好的完成这一建设任务。目前政府提供的一些包括资金等资源由于过于分散而没有起到预想效果。

其次,社区教育教育体系的建构包括社区教育学校内部教育管理网络和外部教育管理网络建立。社区教育学校内部教育管理网络包括行政、教学及教辅等管理网络的建设;社区教育学校外部教育管理网络建设主要考虑建立怎样的层级管理关系最有利于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比如刘凡在《构建城市社区教育体系》中设想了构建社区教育体系的多种途径,很值得借鉴。但是除政府外的其他社区教育主体也没有在教育体系建设方面群策群力,处于各自为战的局面,导致管理、师资等力量的分散,影响了社区教育保障机制的建设。

另外,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的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手段单一,社区教育文化品位的不高,社区教育课程的开发投入不足等也造成当前弱势群体社区教育保障机制差。

三、保持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长效性的途径

(一)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建立各主体间配合的长效机制

鉴于国内外社区教育发展的状况,社区教育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强。政府应继续积极发挥主导者的角色,引导整合社区教育资源。但是在社区教育保障机制建设方面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积极建立各主体间配合的长效机制。能否充分发挥各主体的作用,保障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长效性,是衡量我国社区教育开展成败的关键。

1.政府应在维持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机制长效性中起到关键作用,为维持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机制长效性提供充分资金保障和管理保障。

首先,资金保障关乎到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的存亡,因此,建立稳定持续的资金供给是保障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的前提。其次,管理是社区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只有管理得当才能有效运用资金、吸引师资力量和保障学员的数量和质量,是实现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目标的保障。

2.学校、社区组织和媒体等主体充分发挥其辅助作用,为社区弱势群体教育争取尽可能多的资源,尤其是社区教育的师资力量。充足的师资力量可以保障学员的教育质量,提高社区教育理论研究,开发新课程,吸引更多的弱势群体学员参与学习,并能够满足他们受教育的需要,也是实现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目标的保障。

(二)丰富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的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手段,提高社区教育的有效性

1.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内容的设定是实现社区教育和弱势群体教育目标的重要支撑,这个问题还关乎到弱势群体学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要是采取怎样课程设置、教育期的长短等问题。因此,社区教育需采取因人、因时而异灵活设置与弱势群体需求相匹配的教学内容,并合理规划学习期限。

2.采取何种教学方式也是影响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根据社区的实际状况与其他单位或者学校联合办学等形式,同时采取多样化教育方式,根据老人、儿童和残疾人身体健康状况和家庭经济状况等,采取与之相应的教育手段滿足弱势群体受教育需求是比较可行的教育方式。比如针对行动不便的弱势群体学员,可以采取家教方式,还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录像和网络学习等方式。

(三)充分调动弱势群体参与社区教育的主动性,保障社区教育学员的数量

学员的数量可以显示学员参与度和社会认可度;保证学员的学习质量是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的根本目标,保障学员数量和学习质量是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的重中之重。

弱势群体通常社会地位较低、生存状况较差,经济上存在困难或处于边缘化、受到社会排斥的散落的人。受到各种条件限制,他们很难有受教育的机会,作为社区教育保障机制的收益者,也是社区教育的主体,弱势群体学员学习愿望和学习需要应充分调动。尤其是弱势群体家庭的支持力度,直接关系到弱势群体参与社区教育的可能性。因而,充分调动弱势群体参与社区教育,重在帮助弱势群体学员和弱势群体学员家庭排除认识上的障碍和实际面临的经济等障碍。

四、结语

我国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各地区社区教育发展状况也存在差异,内地城市的社区教育研究和发展明显落后于沿海一些发达城市,走出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发展地方特色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所在。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研究的难点主要在宏观理论和实践研究方面。一方面国内在社区教育宏观理论研究方面比较薄弱,在基础理论薄弱的情况下研究城市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比较困难。另外城市社区的分布状况稍显复杂,受经济发展、民族文化风俗影响,弱势群体社区教育保障机制的研究具有一定复杂性。

参考文献:

[1]李平.国内社区教育研究综述[J].辽宁教育研究,2004,11.

[2]梁艳萍,黄大乾.发达国家社区教育比较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15.

[3]陈永华.试论当前我国社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继续教育研究,2007,2.

[4]朱小明.当前我国社区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的研究[J].黑河学刊,2010.12.

[作者简介]李荣峰(1980.12-),男,吉林建筑工程学院文法学院社会工作系讲师,吉林大学中国哲学专业在读博士;陈前,男,汉族,长春建筑学院。

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总结 篇4

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总结 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总结

在街道劳动和社会保障所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完善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把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坚持把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和爱护,通过具体行动加以实践,急群众之所急,做群众之所需。本着加快建设、完善平台管理、强化服务功能、务求实效的思想,为民服务的真情。我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在这一年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成绩离不开各位领导、社区干部以及居民的指导和关心,为了总结经验,发扬成绩,认真做好的劳动保障工作,以下我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明确的指导思想:

自从社区劳动保障和社会保障站在社区这一基层成立以来,社区就至始至终把这项工作当作社区内头等大事来抓,把纳入社区退休人员管理、就业与再就业看成是确保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由社区钱书记负总责。

二、纳入社区退休人员工作:

目前社区居民1859人,930户,纳入社区的退休人员多达551人,对社区退休人员开展活动就成了社区的重点工作,4到6月份办理退休人员养老金资格认证549人,供养认证3人。在街道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社区退休人员成立5个自管组织,坚持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的工作方针,以维护好、保障好、发展好纳入社区退休人员的根本利益为主线,以满足纳入社区退休人员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成功举办7次退休人员活动,得到社区退休人员的普遍

欢迎。

最后一批健康体检在的9月27日开展,参加由街道劳动保障所组织的免费体检共计27人,圆满完成街道下达的工作任务。

三、全面做好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为社区办理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共计10人,灵活就业困难人员办理社保补贴123人次,发放补贴金额达¥100,364元。为符合申领失业金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大龄失业人员办理失业金申请61人次,合计发放¥121,830元。结合社区实际,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全方位开展各项业务工作,使社区就业再就业工作普遍得到加强,再就业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进一步加强了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扶持政策。根据本社区再就业工作的实际,再就业工作的难点和重点是4050人员和就业困难群体。针对他们年龄偏大、文化较低、技能单

一、市场

择业能力差的问题,我们在就业岗位的开发和安置上则偏向于这部分人。并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参加了区街道劳动和社会保障所举办的企业现场招聘会共计3次,社区经常收集岗位,及时向下岗失业人员发布岗位信息,推荐下岗失业人员9批次,共计41人次,实现稳定就业72人,其中成功推荐4050人员就业6人。

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 认真贯彻执行《南京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亲自到各队宣传栏张贴参加流程,进行填表登记,使我社区居民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需求得到保障。

社区安街道劳保所要求给纳入社区退休职工更换南京市市民卡523人,办理新办市民卡84人。

五、存在问题:

1、经过我们宣传教育,目前仍有部分劳动者的就业观念陈旧,给我们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2、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养老保险及医

疗保险等问题比以往要突出。也有因交纳费用太高,使他们难以承受。

3、劳动保障执法力度不大,需进一步规范劳动力市场,督促经营户与员工的劳动合同的签定这一项工作也存在不少的困难,他们对劳动法认识不够深,员工的自己保护意识不强。

社区劳动保障监察站汇报 篇5

瑞北社区成立于2007年2月,属马鞍山市金家庄区江东街道管辖社区。位于金瑞新城北部,南邻瑞南社区、北邻林里路、东邻慈湖河路、西邻慈湖河景观带。由金瑞新城的三村、四村两部分组成,占地面积为46万平米。可居住居民3560户,人口12000人。居住人群95%以上是被征迁安置的农民。社区内服务功能完善、基础设施齐全,建有小学一所、幼儿园二所、超市3家、农贸市场、消防中队、垃圾中转站、卫生服务站、大型机动车车库2处,便民自行车、摩托车停车库17处等便民服务场所。

社区办公用房2200平方米,布局合理,具备“七室、两栏、一厅、一校、一场所、一中心”。集办公、服务、会议、图书阅览、室内健身、文化体育活动为一体。社区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物业管理规范,居民生活便利。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型现代化小区。

社区现有工作人员19名。其中党总支书记1名、主任1名、专职副书记1名、副主任2名、委员6名、专管员9名。社区党总支现有党员95名(非直管党员32名)下设3个党支部开展工作。

近年来,社区先后获得了省“和谐社区”、省级“农家书屋”荣誉称号;市级“卫生先进单位”、市级“平安家庭

1建设先进单位”、市级“四有四无”先进单位、市级“人口与计划生育示范社区”、市级“文化体育先进单位”、市级“健康社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单位”;区级劳动保障“先进集体”、“充分就业社区”等荣誉称号。目前我社区正在打造“精品四优”社区。

根据街道劳动保障监察中队和“两网化”的要求,瑞北社区于2009年12月成立了劳动保障监察站,监察站由4名成员组成,其中站长1名,由社区主任兼任,成员3名,其中1名专职监察员,兼职2名由再就业专管员担任。3名专管员都是大专以上文化,全部是通过金家庄区人事部门同一招聘,择优录取的。

自社区劳动保障监察站成立以后,江东街道领导高度重视并给予了大力支持,及时为监察员配备了电脑、打印机,还设立了一部投诉电话3551723,保障了劳动监察站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我们在“一站式服务大厅”内设立了两个咨询服务窗口,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站负责接待调解投诉案件。

一、人员分工明确、网络化管理到位

为便于开展工作,社区劳动保障监察站将工作任务做了明确的分工。站长负责社区监察站全面工作,落实上级监察机构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专职监察员负责协调处理辖区内日常投诉和群访案件,配合街道中队开展各项检查工作。瑞

北社区共有建筑主体99栋,按3大区域进行分片管理,3名监察员实行分片包保责任制,刘苹负责红色区域,管理四村27-51栋,共计26栋楼,1100户,3500多人;尹璐负责粉色区域,管理三村6-16栋,四村12-49栋,共计27栋楼,1200户,3900多人;范睿负责黄色区域,管理三村4-

10、22-28栋,四村1-25栋,共计36栋楼,1200多户,4600多人。

二、开展摸底调查、及时采集信息

作为新建立的 “两网化”建设试点单位,我们首先把工作放在了摸底调查及采集信息方面。经调查,目前我辖区内没有生产型企业,5人(含5人)以上用工单位有4家,用工是102人,并为其建立了专门档案,定期进行用工巡查;86家个体经营户,涉及用工212人;建立了辖区用工单位基础台帐,并积极配合街道劳动监察中队进行了“企业工资情况的调查”。对辖区用人单位实施动态监控,及时采集和维护辖区内各用人单位的劳动保障基本信息、用工管理、工资支付、社会保险等情况。

三、注重加强法律法规的政策宣传

1、首先利用黑板报、宣传橱窗、宣传贴画等形式宣传法律法规政策,定期更换内容。

2、积极配合街道劳动监察中队举办农民工专场招聘会,专门设立宣传窗口,共接待前来现场咨询的企业和劳动

者达45人次。

3、利用入户的时机,在两节期间,对务工返乡的农民工,进行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来提高他们的维权意识。

4、社区特创办了劳动保障工作“简报”,每两个月制作一期20余份,及时发放给上级部门、辖区用工单位、及周边的园区企业,内容包括:发布劳动保障重要新闻、法律法规政策、用工求职信息、生活小常识等。深受辖区企业的好评。

四、积极配合、做好服务

一是配合街道劳动监察中队及时掌握两节期间,农民工

工资清欠信息,做到早发现、早解决。目前为止,我社区未发现一起投诉案件。

二是在劳动保障年审期间,社区监察站努力协助街道劳

动监察中队,督促辖区单位进行及时年检。

以上是我社区劳动保障监察站建立以来所开展的工作,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将在市、区、街劳动保障监察局的领导指导下,不断努力,开拓进取,使我社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再上新台阶。不足之处,请领导批评指正。

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总结 篇6

(一)、加大培训力度,为实现就业再就业奠定基础。

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按照自治区、自治州有关加快发展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的要求,我们将立足现有条件全面加强培训工作。重点突出培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以提高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提高企业在职职工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新生劳动者综合职业能力为根本出发点,广开就业门路,拓展就业岗位,在前个月的努力下,我局举办下岗失业人员“双语”、计算机、家政服务、营业员、防卫、个体经营等不同工种再就业技能培训班期,培训人员xx人次(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完成全年培训目标的,特别是在我局自行组织的创业培训时,根据本县师资短缺的实际,我们还专门从新疆新宇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请来老师为近名申请创业培训的下岗职工进行培训。经过各类培训已经有xx人就业(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有效的为参加培训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其他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奠定了基矗

(二)、加强就业服务,广开门路促就业。

劳动保障工作是一项重点复杂而最前沿的窗口服务性工作,为此,在工作中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就业服务、全面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1、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情况的摸底调查。在对本县城镇大中专毕业生底数摸清的基础上,及时准确地掌握他们的就业状况,进行跟踪服务。并针对大中专毕业生文化层次较高、就业观念新、就业面广等特点,充分发挥职业介绍机构的作用,帮助大中专毕业生实现就业。

2、为进一步加强和推进我县就业困难对象扶持政策,深入开展再就业援助行动,切实帮助实现再就业,特别是针对“”人员,年龄偏大,文化较低、技能单一等就业困难的实际问题,根据自治县有关开展“”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援助活动的要求,我们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在就业渠道与方式上给予了一定的照顾。今年截止为目前,通过财政拿出一定资金通过购买了个公益性岗位,帮助名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双职家庭无一人就业的人员实现了再就业,这些人主要从事城市维护、保洁、保安、保绿等工作。

3、在开展“一家一、一帮一”就业援助工作中,为了使我县有就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得到再就业扶持,继续采取了机关包干制,个县直机关单位分别与名下岗失业人员结起了再就业帮扶对子。对双职工下岗及特困下岗失业人员开展了捐衣、赠物、捐款提供岗位援助等活动不就业不脱钩。另外,通过努力,我们为名企业下岗失业困难人员开辟了就医绿色通道,实施了医疗救助,解决了一部分下岗失业困难人员就医难和参加医疗保险难的问题。

4、抓紧做好就业基地的建设,今年新建了一个再就业基地,集养殖、休闲、娱乐、再就业技能培训为一体,建成后可解决一部分下岗失业人员能够在再就业基地实现过渡性就业和再就业,并能够在基地就业过程中得到相应的再就业技能培训,我局鼓励他们自主创业,创业成功后,我们从上级主管部门争取资金予以一定的就业补贴。

5、再就业提供全程服务。我局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积极推行公共就业服务。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快劳动力市场的信息网络建设,从今年月就实现了劳动力市场的信息联网。劳动力市场对所有求职人员提供免费职业介绍等公共就业服务,实行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培训申请、鉴定申报、档案管理、社会保险关系接续等“一站式”服务,做到定期发布当地工资指导价位和喀什、克州等地职业供求、岗位空岗情况,为全县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提供及时、便捷的就业信息服务。

通过以上各方面的努力,今年上半年以来,县劳动力市场共举办大型人力资源和就业工作劳务洽谈会次,提供岗位个,推荐就业人,建立了xx人的人才信息库,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建设。

(三)、加强执法力度,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今年以来,劳动执法力度不断得到加强,为全县的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等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截止目前,联合公安、工商、人事等部门主要围绕使用童工、不签订劳动合同、基金的管理动作、恶意克扣拖欠职工工资等问题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次大检查,积极配合州级相关部门的劳动用工执法大检查次;受理劳动争议案件起,调解处理起,涉案资金万元,监督指导各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份,进一步规范了我县的劳动力市场。

二、社会保障工作方面:

今年以来,始终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工作,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始终把社会保障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不断健全机制,拓宽渠道,落实政策,我县的“两个确保”和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保持了社会稳定,促进了全县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一)、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

目前,全县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企业个,参保人数由xx年的xx人增加到xx人。截止目前共征缴各类企业养老保险基金万元,支付离退休费万元,全部实行了社会化发放。企业失业保险参保人数xx人,目前共征缴失业保险基金万元,发放失业救助金万元,全县参保人数由xx年的xx人增加到xx人。征缴工伤保险基金万元,征缴生育保险基金万元,支付生育保险费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单位已达户,参保职工xx余名,共征缴医疗保险基金xx万元,支付医药费万元。

(二)、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完善。

按照自治区、州对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要求,调整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比例,顺利实现了企业职工基本保险金新老计发办法并轨,增强了养老保险基金支撑能力。健全完善了职工退休审批公示制度,对符合退休条件的`企业职工,按时办理了手续。全县企业离退人员养老金全部实行社会化发放,并先后两次在每人原有退休工资的基础上增加了退休金,每人每月平均增加了近元,及时为企业离退人员调整了待遇。加强了职工个人帐户管理等基础工作。农村养老保险清查工作基本结束,投保、续保工作得到了规范。

(三)、各项监督机制不断健全和完善。

xx年以来我局认真把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案件作为反面教材,广泛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工作,究其根源,找准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1、大力加强了对全局职工的学习教育工作。每周的星期三、星期五下午进行政治、业务学习,学习时间雷打不动,要求每人写万字的读书笔记,每月写一篇心得体会,注重学习实效,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开展学习讨论,提高职工的思想认识和道德素质,做到反腐倡廉、警钟长鸣。

2、建立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一是对党风廉政建设和纠风工作责任制进行细化、量化,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使责任落实到人。二是修订和完善了各项业务工作制度,根据单位业务工作实际,共修订和完善了种各项业务制度,分别是(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社会保险基金结算工作职责)、(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工作职责)、(社会保险征缴暂行条例)、(参加社会保险须知)、(社会保险经办工作人员纪律制度)、(社会保险业务流程岗位处罚制度)、(社会保险基金付费结算员的处罚制度)、(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会计岗位处罚制度)、(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信息员岗位制度)、(社会保险经办“三优”文明窗口工作标准)。此外还有五种业务工作制度正在制订中,这些新的制度,突出的特点:一是力求制度可操作性强,办事效率高,方便群众,便于社会监督。例如在社会保险费用的收取过程中,采取银行转帐的形式,任何人不接触现金。二是在大额医疗保险报销方面,必须经过县医改领导小组和州主管局领导审核,方可报销。三是采取重点岗位轮岗制,各有关岗位工作人员工作一定的时间后进行轮岗。四是采取一人一机,一人一码,各业务工作人员相互限制、相互制约,预防和杜绝漏洞的产生。

3、加强监督,强化管理。为了加强监督,强化管理,一是我们制订了政务“七公开”、一公示和财务公开制度。政务“七公开”是社会保险相关政策公开、科室职责公开、岗位职责公开、工作程序公开、办理时限公开、经办机构纪律公开、社会监督举报电话公开。一公示是凡是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人员,必须经过一周的时间向社会公示,无疑义后方可执行。财务公开制度是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每月在单位内部公布一次。二是在业务上做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例如社会保险待遇支付要经过核算员、审核员、出纳员、会计员、局领导五人之手,五个程序后,方予支付。

4、党的领导是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工作的有力保障,我局要在县委、县人民政府、县劳保局党组的领导下,全面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纠风工作,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群众中培养发展积极分子,不断壮大党员的队伍。通过抓党的建设,使党风廉政建设和纠风工作得到有力保证。

(四)、全面作好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社区劳动保障先进事迹 篇7

一、新时期加强社区建设的意义

社区是社会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 最早是由德国著名社会学家腾尼斯提出的, 他认为社区是指那些由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的、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团体。所以, 社区作为一种地域性社会, 是连接公民个体与社会的桥梁与纽带, 是微观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在所指的城市社区组织是指城市中以社区居委会为单元的基层社区组织。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城市街道社区的基层组织建设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与新矛盾, 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探索建立基层组织, 努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为改革与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组织保证。

社区作为基层政权组织的载体, 是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 是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基本场所, 是党和政府密切与人民群众联系的基础阵地。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 建设和谐社区是我们党长期的不断前进的战略任务, 既要与区域综合发展水平相适应, 又要更好地促进区域发展。我们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加强城市和社会管理基层基础工作的大局出发, 集中精力和资源, 努力在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上取得更大的成效, 把社区建设成人人讲信用、人人有事做、家家安居乐业、生活环境优美、百姓从内心感到幸福的“诚信、创业、平安、美丽、快乐”的和谐社区。社区建设是对社区工作的总体概括, 是指依靠社区力量, 利用社区资源, 强化社区功能, 解决社区问题, 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 建设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促进社区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协调、健康发展的过程, 也是社区资源和社区力量的整合过程。由此可见, 切实加强城市社区建设, 对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扩大基层民主, 维护社会稳定, 推动城市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 不但可以推动城市的改革与发展,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 还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1.要求。首先, 市场经济使社会的流动性加剧, 社会成员的“单位”、“组织”属性逐渐减弱, 大量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 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 还有大量个体、私营企业人员处于松散的管理状态。其次, 企业深化改革、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企业办社会的职能、企业退休职工的管理、企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和社会保障等, 都将分离到社会, 必须有一个载体来承接。第三, 政府机构改革、职能转变, 除一部分可以通过中介组织承担外, 大部分也要由一个新的载体来承接。由此可见, 市场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城市基层社会的管理模式, 而这种模式最好的选择就是社区管理。

2.加强社区建设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迫切要求。随着经济、住房、医疗、养老、就业等体制的改革, 城市居民同所居住社区的关系愈来愈密切, 在社区服务、居住环境、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方面, 群众的要求会越来越多。但是, 目前城市在管理和服务方面还远不能满足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要求。因此, 必须在拓展社区服务的基础上, 推动社区建设。

3.加强社区建设是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的迫切要求。积极推进城市社区建设, 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社区建设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由民政部门牵头探索和推进, 是国务院确定的职能任务。因此, 各级民政部门要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增强推进社区建设的主动性。要充分认识到推进社区建设, 是社区服务巩固、提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 是城市基层政权和群众自治组织建设改革的突破口和新抓手, 是城市民政工作新的着重点。因此, 只有加强社区建设, 才能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 提高城市居民的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 从而加快城市现代化的步伐。

二、国外社区建设及发展模式

1. 国外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第一, 国外社区建设的内涵。国外专家对此有以下三种不同的认识:一是认为社区建设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 社区拟定本身的需要和目标, 寻找所需要资源, 并采取行动去满足这些需要和实现目标。二是认为社区建设是一种社会工作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合理配置资源, 协助居民解决问题, 培养居民的参与、自决及合作的素质, 从而满足社区需要。三是认为社区建设是通过组织居民, 采取集体行动, 控制及影响社区的一切程序、计划、决定及有关政策。虽然观点不同, 但却一致认同培养社区成员的民主意识和居民自治、互助的能力, 鼓励社区居民解决社区内问题, 促进居民广泛参与, 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 这是社区建设的主旨。

第二, 国外社区建设的功能定位。一是社区服务和生活支持。服务和支持的对象主要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学龄前儿童、无家可归者、低收入家庭、单亲家庭、移民、难民、失业人员等。服务的提供者主要是社区自治组织、社会中介组织、非营利机构和私人机构等。二是社区文化和体育设施。开展社区文化和体育活动是国外社区建设的普遍功能, 主要是利用社区中心、展览馆、音乐厅、图书馆、咖啡屋等社区场地和社区内的各种文化、体育设施组织开展文艺、教育、科普、娱乐、健身等活动。三是社区治安和警务。社区治安是全社区成员协同所具有的功能。社区警务是职业性功能, 其功能发挥具有专业性, 即预防和打击犯罪以及向处于危难中的人提供快速援助。

2. 国外社区建设的发展模式

虽然不同国家的社区发展各具特色, 但社区建设的参与主体却大致相同, 主要是政府、社区自治组织、社区非营利组织、社区企业和社区居民, 但社区建设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分配关系各具形态, 表现出自治型、政府主导型和合作型三种模式。

第一, 自治型的社区组织运行机制以美国为代表。自治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政府行为与社区行为相对分离, 政府的主要职能是通过制定各种法律法规协调社区利益主体之间关系, 并为社区成员的民主参与提供制度保障。社区内的具体事务则完全实行自主自治, 依靠社区居民选举产生的社区自治组织来行使社区管理职能。社区服务则由分布全国的140万个非营利组织具体承担, 政府根据服务成本和效果予以不同幅度的资助。

第二, 政府导向型的社区组织运行机制以新加坡为代表。新加坡政府国家住宅发展局负责对社区工作的指导和管理, 主要职能包括: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和建造;对社区领袖和社区委员会的领导人进行培训;发起社区活动, 倡导特定的社会价值观;对社区建设和活动予以财政支持。

第三, 合作型社区组织运行机制以日本和北欧国家为代表。日本社区运行机制的特点是政府与社区相结合。政府的主要职能是规划、指导和经费支持。日本的市政府设立社会部全面负责社区工作, 基层区政府设立地域中心具体执行社区事务。北欧国家强调政府和社区的结合, 政府建立高效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和管理体制, 社区组织一般是行业性和专业性的, 以维护其成员的权益为主要职责。市政和社区的结合, 形成了社区安定和谐的有序结构。

三、国外社区建设和发展经验对我国社区建设的启示

1.政府高度重视和组织引导是社区发展的重要条件。发达国家早期的社区发展带有较强的自发性质, 随着社区在应对社会问题和社会挑战中作用的日益突出, 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发展。尽管政府将大量具体事务交给非营利组织和社区承担, 并鼓励企业参与, 但政府在规划指导、法律环境、项目组织和资金支持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澳大利亚政府从1983年开始先后实施了“地方政府社区发展”、“家庭和社区护理”、“农村社区”等一系列项目。2000年由联邦家庭与社区发展部组织实施“强化家庭和社区战略”, 项目前四年投入2.2亿澳元, 其中包括对儿童的照料, 让儿童和青年人积极参加社区活动, 实现社区现有资源的增值, 培养社区居民的归属感等。而德国、加拿大等国家政府也通过直接投资、税收优惠、购买服务等多种措施, 支持社区发展。在此之后,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制定社区发展规划, 并注意社区建设与城市建设规划、新区开发规划的衔接。近年来, 我国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社区发展, 有关方面也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推动社区建设, 但是政府在社区建设方面的职责定位还不够清晰, 扶持社区发展的政策体系还不完善, 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设施建设缺乏统筹规划, 资金投入不足。为了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 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从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基础的高度, 增强政府对社区建设意义的认识, 在规划发展、制度建设、政策指导、资金支持和完善监督等方面真正承担起政府引导和扶持的责任。

2.多渠道资金投入是社区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外社区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资助、基金会和私人的捐款及收取的服务费用, 如加拿大的社区建设资金, 政府拨款占60%、捐助占11%、服务收费占29%。政府的资金支持, 一部分采取常规性拨款, 由非营利组织按政府的法规和与政府签订的合同, 向社区居民提供服务, 此外政府还提供各种专项资助, 安排一些特定的项目, 交给有关组织实施竞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也主要由政府和企业投入, 由社区管理实施。目前, 我国政府用于社区建设的投资有限, 经费拨款也主要用于解决社区工作人员开支, 社会捐助不多, 社区民间组织更难得到政府的资助, 主要靠收费维持, 这使我国社区大多徘徊在低水平运行上, 或以完成上级布置的工作、面向少数福利人群为主, 或以高收费项目服务为主, 难以提供广大群众需要的大量无偿或低偿服务。解决社区发展资金不足是加快社区建设的关键环节。结合我国国情和各地的实际情况, 应研究多渠道筹资的政策措施, 一方面,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通过建设示范项目或以补助、贴息等形式撬动更多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 调动各方面力量, 研究有利于社区建设投融资的具体措施, 引导社会力量以资金、土地、房产等多种形式投资建设, 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进行捐赠赞助。

3.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是社区发展的重要基础。发达国家社区的发展经验和国内的实践都表明, 社区建设必须依托比较完善的服务体系。正如英国政府的一份白皮书所指出的, “社区中心是正常环境下正常社区生活的一项基本福利设施”, 它通常具有相对完善的设施条件, 集社会福利、成人教育、职业培训、老年保健、儿童看护、娱乐休闲、信息交流等功能于一身, 面向社区居民开展各种服务。同时, 英国的社区中心又与政府机构、志愿组织和慈善机构一同构成了完善的社区服务网络, 通过为这些组织提供活动场所和设施, 支持和协调更加广泛的社区服务。目前, 我国有5亿多人口固定居住在城镇社区, 还有1.4亿左右的流动人口在社区生活, 特别是4 400万65岁以上的老年人、2 600万移交社区管理的企业离退休职工、2 200万城市贫困人口、1 400万失业人员更与社区密切相关, 社区服务需求量大, 涉及基层组织建设、扶残济困、社会保障、居民调解、便民利民服务等多方面, 内容十分广泛。为适应社区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必须努力构建起比较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 把社区服务业作为城市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以及社区服务信息网络等。同时, 动员社会力量, 共同推动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为群众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

4.非营利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是社区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 社区及非营利组织是政府社区建设项目与计划的主要承担者, 成为推动社区建设的关键力量。社区及非营利组织贴近群众, 机制灵活, 社会参与广泛, 政府通过购买社区服务和投资增强非营利组织服务能力等形式, 支持其提供更广泛和多样的社区服务。社区服务的对象是社区居民, 尤其是社区的弱势居民, 如老人、残疾人、优抚对象以及其他居民, 社区服务以福利服务为主、以非营利为目的。最为关键的是社区服务者和被服务者之间是一种互济互惠的奉献关系。社区服务以追求社会效益为最终目标, 通过社区服务达到社会稳定。我国多数社区主要依靠社区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 提供服务, 不但行政化倾向突出, 而且负担过重, 难以满足群众需求。我国非营利 (民间) 组织的发展刚刚起步, 政府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扶持政策, 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优势和特点, 广泛地开展社区服务。同时, 增强居民参与意识和互济互惠的奉献精神, 促进社会融合。

参考文献

[1].吴鹏森.章友德.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2].叶辛.上海文化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社区劳动保障先进事迹 篇8

一、金融危机给社区党的先进性建设带来的问题

(一)群众生活保障问题更加突出。面对金融危机的持续性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转型、政府职能的转变、社会利益分配格局的调整,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凸显,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放缓,中小企业破产倒闭、降薪裁员、失业率骤增,就业压力加大。据有关部门保守统计,包括大学生和农民工等,2009年我国的失业人口将超过2500万。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基层党建工作,考验着党的执政能力。

(二)群众心理问题更加突出。世界卫生组织曾警告说,金融危机可能引发更多精神健康问题乃至自杀事件。裁员、丢房、丢订单,铺天盖地的经济负面消息可能引发更大的心理危机。当前,中国正值心理问题高发期,各类心理问题丛生,包括讨工钱不成跳楼的农民工、报复校园的大学生、绑架人质的下岗工人,以及被焦虑症、抑郁症困扰的许多社会精英。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提供的信息,精神疾病在我国的疾病总负担中已排名首位,约占20%。在社区中,按照人员类别划分,其心理问题有下列几种情况:一是外来务工人员。他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与当地社区居民存在差异,容易产生焦虑感、孤独感。二是下岗失业人员和贫困群体。这些群体中许多人是因病、因残致贫的居民,生活困难,心理压力大,情绪不畅。三是老年人。老年人有许多特殊的生理、心理、文化和交往需求,与人交流、被人关注的心情最为迫切。四是未成年人群体。他们求知欲、好奇心和叛逆性较强,心理不成熟,容易出现一些较偏激的情绪性行为。五是部分富裕群体。他们在精神文化上有较高的追求,但社会责任心不够强,在社区内的人际交往很少,与社区其他居民的隔阂感较明显;六是一般居民。邻里纠纷、夫妻矛盾、亲子教育、空巢现象、子女网瘾等问题都容易让他们陷入困惑,他们常感到精神压力大、心理负担重,心态不易保持平衡。社区作为居民群众的聚集点、各类矛盾的交汇点,承接着调和社会矛盾、融洽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职能。因此,社区党的建设不仅要关心群众的物质生活,还要关心群众的精神生活;不仅要关心群众的身体健康,还要关心群众的心理健康。

(三)党群关系问题更加突出。群众基础是检验党的执政能力的试金石。在困难面前,党群关系所面临的客观环境、任务等发生了变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群众的就业和生活因经济下滑而受到影响。这些变化,要求我们更加关注改善党群关系问题。在新时期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有了新的内涵,需要我们在巩固基础上下功夫,真正体现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要把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广大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制定实施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新举措,在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努力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快地惠及广大群众。

(四)社区党员资源发挥作用问题更加突出。作为社会群体的优秀分子,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社区党建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基层党的工作的重要内容。现在部分党员对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同不够,对他们来说参与社区党建工作是“份外事”,不愿为此投入过多的精力,从而在社区中没有真正形成共建合力。有相当一批在职党员,“单位党员意识”较强,而“社区党员意识”相对较弱,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自己作为社区居民的一员与社区党建的相关性,没有认识到身居社区参与社区建设是自己应尽的义务,这与不断推进的城市社区党建工作发生着冲突和碰撞。目前,尽管制定了在职党员与街道社区建立双向联系、双向管理的有关制度,要求党员主动到社区报到,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与管理,但由于对在职党员实行单位与社区双重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尚未完善,在职党员到社区登记报到这一制度尚未全面推开,大部分在职党员没有到社区党组织登记报到、亮出党员身份,即使已经登记报到的在职党员,由于其单位对此未作相关硬性的要求,尤其是一些条管、级别较高单位的在职党员的管理难以到位。因此,如何整合社区党员资源,针对社区党员的不同情况,健全社区党的组织,推进社区党的建设,让广大党员积极参与社区党建工作,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一项紧迫任务。

(五)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自身稳定和自身能力提高问题更加突出。当前,社区党务工作者普遍感到工作强度大、难度高,压力也大,但待遇不高,自身能力不强,这一问题直接影响党联系社会、整合社会和调控社会的作用发挥。社区党组织承担着领导、协调社区各方的作用。然而,相对于社区党建的高要求,投入到社区的财力、物力明显不足。街道社区对应的上级部门多,涉及社保、治安、计生、绿化、城建、卫生等各个领域,但相关职能部门都没有按“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将相应的职能、权利下放,导致矛盾、问题解决不畅,失去了群众对社区工作的认可。部分社区党务工作者待遇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工作者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也影响到队伍的稳定。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完善财力保障机制。可根据事权与财权相一致的原则,采取以下措施:随着部分政府部门职能职责向街道社区的转移,把部分收费权利向街道社区移交,用于社区建设管理;积极探索在街道建立街道社区建设发展基金,通过政府财政拨款(每年按比例),社会募集、个人捐资等多形式多渠道筹集资金,保证财源通畅不竭,从而解决这一问题。党的建设和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在于保持和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有效性和战斗力。因此,关注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自身的稳定和自身能力的提高尤为重要。

二、金融危机为社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契机

(一)为制度建设提供了契机。越是深刻的危机,越是孕育着巨大的变革。这场金融危机的影响绝不止于经济衰退和失业,从中长期来看,这场危机孕育着推动社区党建制度建设的契机。我们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已经把重点放在党的制度改革上,党的制度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和关键。而社区党的制度改革恰恰是基础、是着力点,是涉及到社区党的先进性能否体现、人民群众是否满意的大问题。制度的弊端在金融危机环境下更容易凸显,更能让我们了解问题的实质,提供解决问题的动力,从而抓住机会突破现有制度障碍。我们应该抓住危机中显露的机遇,理顺各类主体关系,明确各自职责,稳定社会结构的基础,在反金融危机周期中加强各类制度建设,从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二)为建立新的工作机制提供了契机。基层党组织要与社会融合,继而整合社会、动员社会、改造社会,就必须建立相应的社会工作机制,发挥社会功能。当前要解决金融危机带来的各种困难,需要建立社区党建新的工作机制。要正确处理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和政府职能部门三者的关系,明确各自职责。社区党组织是社区组织的领导核心,其主要职责是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团结、组织党支部成员和居民群众完成本社区所担负的各项任务;支持和保证社区居民委员会依法自治,履行职责;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社区居委会是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按照《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社区自治章程》履行基本职责,管理社区日常事务,实现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而政府职能部门派出机构的主要职责是依托社区,完成各项政府性事务。政社应当分离,要减少或取消不必要的针对社区的各类检查、评比和考核,对于属于职能部门的事,要坚决制止转嫁行为,防止行政性事务过多向社区下移,需要社区配合、协助完成的,应赋予社区必要的权利和提供必要的经费。

社区党建的领导方式要由纵向的行政管理模式,向协调、指导、服务的横向模式转变;活动方式由过去的以条为主、条块分割向条块结合、优势互补的网络化转变,通过转变工作方式,拓展工作领域,创造性地发展党务工作,从而体现社区党的先进性。要用社会科学方法来收集民意,发展和完善一些可操作的、可模仿的、常规化的具体的工作程序,造福于人民,并在程序细节的设计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念。

(三)为准确定位社区党建功能提供了契机。准确定位基层党组织的功能,提高服务意识,是当前应对危机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基层党的建设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由此可见,凝聚党员、服务群众成为基层党组织的基本功能。金融危机为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提供了契机。基层党建工作应从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从改革发展的创新举措,从广大党员、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中寻找着力点,精心设计载体,搭建工作平台,让党员、群众广泛参与,从中受教育、得实惠,努力做到好的形式、载体与好的内容的最佳结合,增强针对性、实效性。

三、加强社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思路

(一)坚持思维方式的科学性。加强社区党的先进性建设,首先要坚持科学的思维方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用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从全局出发,通盘考虑,照顾到方方面面,协调好各种关系,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局部与局部,局部与全局良性互动和最优发展。世界所有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社区党建是整个社会系统链中的一环,脱离不了其他因素而独立存在,坚持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将有助于解决难题。例如,上海某街道(社区)为缓解该社区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没有另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而是利用街道内拥有较多学校、学院、教育活动中心资源打造文化一条街,同样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文化活动场地。用这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把握事物的全局性,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

(二)坚持推动工作的务实性。社区党建工作要注重务实,不切实际的做法将浪费社区紧缺的资源。毛泽东指出:“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目标不能太远、太大,要切实可行,而且要特别留心在达到一个目标以后立即设定第二个目标。想问题、办事情不能脱离客观现实条件,不能借口条件不成熟而相互推诿,同时也不能超出现实条件提出过高的要求,否则会导致事与愿违、背道而驰,影响社会整体发展进程。上海市社区党建,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如“一线工作法”、“楼宇党建”、“双结对”、“传帮带”、“送温暖”等都体现了工作的务实性。

(三)坚持对策措施的时代性。坚持对策措施的时代性就是要求我们制定和落实社区党建工作对策措施要体现与时俱进。要充分认识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对党的建设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用新思路来研究新情况,用新办法来解决新问题,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不断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建设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如浦东新区的“阳光驿站”,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岗、组建党员志愿者调配站,通过党组织为群众提供的各种非行政服务逐步转移到阳光驿站操作等方式,有组织地引导党员为群众开展各类服务,不断强化阳光驿站服务群众的功能。这一做法体现了社区党建工作坚持对策措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要求。

(四)坚持自身队伍建设的先进性。社区是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最突出的地方,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开始追求丰富多彩的生活,因此,加强对群众的服务和引导越来越重要。社区党建如何坚持自身队伍建设的先进性是一个必须尽快研究的课题。做好社区党建工作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党建工作者队伍。加强社区党的先进性建设对党建工作者队伍的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工作作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把自身队伍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实施人才战略,不断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努力建设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拼搏,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社区党建队伍。

当前,“抱团取暖,共渡难关”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保持社会和谐、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密切党群关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社区党组织努力的方向,必须以创新的思维、以人为本的服务和科学化的管理,来激发广大党员的民主参与意识和内在活力,使党的执政能力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更加强大,党的执政基础更加稳固。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虹口区委党校

上一篇: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读后有感下一篇:财会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