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译英解题技巧

2024-07-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译英解题技巧(共8篇)

中译英解题技巧 篇1

一、判断句型,构建框架

句型好比是句子的骨架,选用合适的句型是做好中译英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英语中句子通常分为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其中有一些较为固定的常用句型更是高考经常考查的内容,熟悉并学会运用这些句型将有助于同学们很快建立句子结构,完成翻译。下面就是一些需要掌握的常见句型:There is no need for sb.to do sth....It is no good doing sth....It is no use doing sth....It’s a waste of time doing sth....It is necessary/important for sb.to do sth....It suddenly occurred to sb.that...It seems/appears/ happens that...The more..., the more...The reason why...was that...What matters is not...but...祈使句+and/or...In spite of the fact that...,...There is no doubt that...It won’t be long before...(从句谓语用一般现在时)

I’d appreciate it very much if you could...It’s said/believed/reported/estimated that...Where there is..., there is...As an old saying goes,...Word came that...Chances are that...It remains to be seen whether...(It is)no wonder that...It is taken for granted that...It is known to all that...It takes sb.some time to do sth.......so...that...Be sure to do...It is certain that...A is to B what C is to D.It makes no difference whether...It all depends on sb./sth.whether......makes it a rule to do sth....Make sure that...(从句谓语用一般现在时)

二、把握关键词,熟悉短语搭配

历年高考中译英题的考核点中,短语搭配占了很大的比重,其中动词短语尤为重要。正确使用关键词,用好短语搭配,往往会使难题迎刃而解。下面是近几年高考出现的短语考点:

1.我们将作进一步的讨论,然后再作出最终结论。(before)(2001年高考)

We will have a further discussion before we draw a final conclusion.2.当时,那位出租车司机别无选择,只能求助于顾客。(choice)(2002年高考)

At that time, the taxi driver had no choice but to turn to the tourist(for help).3.这条铁路横贯平原,把那个偏远山城与海港连接了起来。(remote)(2003年高考)

The railway crosses the plain and connects the remote mountain city with the sea port.4.你该就刚才的所作所为向在场的人道歉。(apologize)(2004年高考)

You should apologize to the people present for what you have just done.5.多吃蔬菜和水果有益健康。(good)(2005年高考)

Eating more vegetables and fruits does good to one’s health.6.我忘了提醒他面试的时间。(remind)(2007年高考)

I forgot to remind him of the time for the interview.三、了解汉英差异,避免误入陷阱

1.连词

中文中,“因为„„所以„„”“虽然„„但是„„”“除非„„否则„„”等常用来表示因果、转折等关系。但是在英语中,不能同时使用并列连词和状语从句的连词。例如:

除非采取紧急措施,否则我们的计划将流产。

Unless we take urgent measures, or our plan will be spoiled.(?菖)

Unless we take urgent measures, our plan will be spoiled.(?菁)

他尽管双目失明,却没有放弃作家梦。

Although he was blind in both eyes, but he didn’t give up his dream of being a writer.(?菖)

Although he was blind in both eyes,(yet)he didn’t give up his dream of being a writer.(?菁)

2.语态

在中英不同的语言文化中,主动和被动的表达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有时中文看似主动,译成英语却应用被动形式;有时中文是被动的意思,在英语中却用主动形式。

以下情形中常用英语的主动形式表示中文的被动意思:

(1)某些连系动词(如look, sound, smell, feel, taste, prove等)要用英语主动形式表中文被动意义。例如:

他告诉我的事情被证实是真的。

What he told me proved to be true.(2)当read, wash, sell, clean, cook, cut, wear, carry等用作不及物动词且表示主语的某种属性时,通常要用英语主动形式表示中文被动意义。例如:

这本书被卖得很快。

The book sells quickly.(3)当open, close, shut, lock, move等用作不及物动词且表示主语的某种属性时,通常用英语主动形式表示中文被动意义。例如:

这门关不上。

The door won’t shut.(4)某些“be+形容词+to do”结构中的不定式通常要英语用主动形式表示中文被动意义。例如:这篇学术论文很难被翻译过来。

The academic article is difficult to translate.(5)be worth后的动名词要用英语主动形式表中文被动意义。例如:

这可能值得考虑。

This might be worth thinking about.(6)在need, want, require等少数表示“需要”的动词后接动名词用主动形式表被动意义。例如:这些植物得天天浇水。

The plants need watering every day.也有很多情况下,英语的被动形式表示中文的主动含义。这时很多同学就可能会忽略被动语态的使用。例如:

坐在树下的人是我叔叔。

The man who was seated under the tree is my uncle.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同学们在练习时应注意多积累和总结。

3.语序

在某些情况下,英语的主谓必须全部或部分倒装。有时为了保持句子平衡,各部分顺序会发生颠倒,这与中文表达顺序有所不同。例如:

我们的祖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大过。(Never)

Never before has our country been as powerful as it is today.老师仅靠一支粉笔上课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Gone)

Gone are the days when a teacher gave lessons only with a piece of chalk.我认为你找不到自行车了。

I don’t think you can find your bicycle.4.标点符号

汉语中的某些标点符号是英语没有的。例如英语中没有顿号(、),常用逗号充当并列连接作用。英语中也没有书名号(《》),汉语用于书名、报刊杂志名的书名号,英语中常用斜体字代替。

有些标点符号的汉英表示形式是不同的。例如在汉语中句号是以空心圆(。)来表示的,在英语中是实心点(.)。又如汉语中的省略号是居中的六点(„„),英语是用位于底部的三点(...)来表示。同学们在使用这些符号时要特别注意,防止混淆。

四、理解成语与俗语,无须字字对译

近年的高考中译英题中,总会出现一些比较地道的中文或常用的成语,许多同学对于这些成语和俗语的翻译常不知所措。此时,同学们不妨冷静下来,从成语的实际意义入手,在理解的基础上,用适当的英语表达出来,完全不必字字对译。有些成语和俗语的中英文是基本对应的,例如欣喜若狂(be wild with joy),熟能生巧(practice makes perfect)等。但大多数还是需要通过意译的方法来表达。以近年的高考试题为例:

1.请尽早作出决定,不然你会坐失良机。(or)(2003年高考)

Please make up your mind/make your decision as early as possible, or you’ll miss the good/golden chance/opportunity.2.这个游戏的规则太复杂,三言两语解释不清。(too...to)(2004年高考)

The rules of the game are too complicated to explain/be explained in a few words.3.他进公司后不久就独立完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同事们对他刮目相看。(so)(2005年高考)He finished a difficult task on his own/independently soon after he entered the company, so his colleagues looked at him differently/with new eyes/regarded him in a totally different light.4.这小孩太调皮了,使得他那忙于工作的父母常常心烦意乱。(So...)(2006年高考)

So naughty is the child that he often upsets his parents who are busy with their work.5.医生挨家挨户上门巡访,省去了许多老年人去医院的麻烦。(save)(2007年高考)

Doctors’ door-to door visits save many old people’s trouble of going to hospital.从上面的高考真题中可以看出,俗语与成语的翻译主要在于含义的表达,只要完整正确地表达了成语的含义,即使与参考答案不完全一致,也是可以得到满分的。

五、学会一题多译,拓宽解题思路

同一句中文可能会有几种不同的英语翻译方法,在平时的练习中,同学们可以尽量拓宽思路,尝试一题多译。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翻译的技能,同时还能促进语法知识的巩固和词汇的复习,是一举多得的好办法。例如:

1.令我大吃一惊的是他终于改掉了抽烟的坏习惯。

To my great surprise, he finally got rid of the bad habit of smoking.What surprised me greatly was that he at last kicked his smoking habit.I was greatly surprised at the fact that he finally quit smoking habit.He finally gave up smoking, which surprised me a lot.2.她一听到这个噩耗就号啕大哭。

中译英解题技巧 篇2

一、思考解题中用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解题方法

在数学解题过程中, 要用到一些基本数学知识和解题的基本方法。因此, 我们要在课程导入和课前预习中要复习这些基础知识;在解题时认真思考题目涉及的数学基础知识;在课后复习时要反思这些基础知识。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例如:一种商品降价10%后的售价是45元, 现价比原价降低了多少元钱?

解:本题把商品的原价看做整体单位“1”, 降低的占原价的10%, 那么, 现价占原价的 (1-10%) , 所以原价是45÷ (1-10%) =50 (元) , 现价比原价降低的是50×10%=5 (元) 。

解题过程中应用到“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求这个数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求它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等等数学基础知识;而且还运用了分数应用题中的“量率对应”等解题技巧。学生进行反思后, 必定会加强理解, 强化解题思路, 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 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

这道例题, 在上课前预习时要进行充分的复习“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求这个数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求它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等等数学基础知识。当学生在这节课能够很好地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后, 我们在课后复习时要及时记忆巩固, 进行变式练习, 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以后遇到这样的问题时, 就会迎刃而解。

二、一题多解

有些题目有多种答案, 或者是多种解题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探索不同的解题方法, 以利于学生运用更多更广泛的知识和方法, 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 达到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技巧的目的。

例如:人民广场公园有松树和柏树共480棵, 其中松树的棵树是总棵数的, 公园里的柏树有多少棵?

解法一:把总棵树可做整体单位“1”, 松树棵树占总棵树的, 那么柏树的棵树占总棵树的;所以柏树棵树是:

解法二:把总棵树看做8份, 松树棵树占总棵树的5份, 那么柏树占总棵树的 (8-5) =3份, 所以柏树的棵树是:480÷8× (8-5) =180 (棵) 。

解法三:根据题意可知, 松树棵树和柏树棵树的比是, 设柏树有x棵, 那么松树棵树是 (480-x) 棵, 得到方程式:

解得:x=180

答:公园里一共有柏树180棵。

一题多解的做法, 对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一题多解训练时, 我们的教师要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思维语言的严密性, 长期训练会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缜密灵活。如果学生在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时, 会想到更多的解题方案, 这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分析判断, 学会取舍。在一个题目的多种解法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 让学生自己去判断, 哪一种方法更适合学生本人。

三、一题多变

做完一个题目后,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题目做适当的变形。如, “条件不变, 问题变化”“条件变化, 问题不变”“问题条件都变化”等, 让学生得到多样的、充分的、完善的练习,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修路队修一条公路, 每天修40米, 25天修完, 如果每天修50米, 多少天可以修完?

列式为:40×25÷50=20 (天)

1. 条件不变, 改变问题

修路队修一条公路, 每天修40米, 25天可以修完, 如果每天修50米, 可以提前几天修完?

25-40×25÷50=5 (天)

2. 条件变化, 问题不变

修路队修一条公路, 每天修40米, 25天修完。如果每天多修10米, 多少天可以修完?

40×25÷ (40+10) =20 (天)

3. 条件、问题都变化的情况

修路队修一条长1000米的公路, 计划25天修完, 实际提前5天修完, 实际每天修多少米?

1000÷ (25-5) =50 (米)

四、思考解题方法的迁移

做完一个题目后, 引导学生发现解题发现解题方法的普遍应用, 以利于类试题目的解答, 从而培养学生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的精神, 让学生在变化中获得解题的捷径。

例如:一项工程, 甲队单独做6天完成, 乙队单独做8天完成, 两对合作几天能够全部完成?

这是一道基本的工程问题。把全部工程看做整体单位“1”, 那么甲队每天完成全部工程的, 乙队每天完成全部工程的, 甲乙两队合作每天全部工程的。根据

得两队合作所需要的时间是:

做完这道题后, 引导学生总结工程问题的结构特点及解题方法, 然后做下面的题:

1. 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需要10小时, 慢车从乙地开往甲地需要15小时, 现在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出发, 问, 几小时后相遇?

结合本题, 可以把甲乙两地间的路程看做整体单位“1”, 因而得出:快车每小时行驶总路程的, 慢车每小时行驶总路程的, 两个车同时出发, 相向而行每小时共行驶全路程的。根据时间=路程÷速度的公式得出两车相遇的时间为:。

2.水池有两根进水管, 单开甲管8分钟可以把空水池注满, 单开乙关12分钟可以把空水池注满。如果两个管一起开放, 几分钟将空池注满?

类似上面两个题, 我们把水池的总容积看做整体单位“1”, 类比得出两管齐开注满空池的时间为:

通过以上的联系, 可以发现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同样可以应用到一些和它相关的、相类似的数量关系的题目中去, 像相遇问题, 追击问题, 水池进水 (排水) 问题等, 让学生懂得知识的迁移, 能灵活熟练地解答类似的应用题问题。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技巧 篇3

一、高效阅读,审题先行

所谓“阅读理解”必是先阅读后理解。那么如何获得最高效的阅读是时刻面临并要合理解决的第一个大问题。根据通常的阅读方式和做题习惯,学生们应该是按照先阅读短文,然后依次答题的顺序进行的。这种做法看上去合乎情理,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然而,我的建议是先认真审题,明确每个题目要求自己要做的事,即把每个问题任务化。心里带着问题和任务开始阅读短文,先易后难,各个击破。如此,一来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兴趣,使其阅读时更加投入;二来节约了低效重复阅读的时间;三来有助于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和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的答题习惯。

二、泛读精读,详略得当

阅读任何一篇文章都应该做到泛读和精读的有机相结合。泛读是为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精读是为理解文章主旨,而精度是体味文章中心思想的必经之路。在做阅读理解题时很多学生,尤其是初步接触这种题型的学生,不加选择地阅读全文,先泛读后逐段理解和分析。这种逐段细致阅读的方式虽然对理解文章主旨非常重要,但答题有严格的时间限制,而精读是十分消耗时间的,若投入大量的时间精读每段内容极易进入前缓后急,顾此失彼的做题误区。那么,怎么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高的答题效果?这就需要有选择地安排泛读和精读的内容。审题后锁定问题相关段落并精细阅读,与问题无关的段落则可泛泛而读。这避免了逐段阅读和分析造成的时间浪费现象的出现。

三、规范答题,认真严谨

小学阶段是各种学习习惯养成和教育的起步阶段。在初步接触阅读理解题型时很难做到规范答题,容易出现答非所问、语意不明、漏题漏答、无中生有、错用标识等问题。在学科测试中学生因答题不规范而造成失分的现象很普遍。因此,学生答题是否规范就显得尤为重要。规范答题应做到明确要求,冷静思考;应题答题,观点清晰;对答简练,有理有据;不多答,不漏答,不掉题;钩圈点线标清晰……诸上所列,唯有保持认真严谨的态度才能做到,做好。

四、正面言论,积极阳光

善花结善果,在孩子的学习引导上更应如此。阅读理解题型可以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极大部分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为了拓展孩子的思维,常涉及一些主观开放题。但所谓开放并不意味着绝对的言论自由,形式和内容不定但思想方向确是有隐性要求的,正如前面所说的主流思想——积极正面阳光。孩子的言论性质体现思想教育的效果,因此,他们的语言文字是否积极正面非常关键,是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和努力积极引导的重要问题。

解题技巧 篇4

1.概括(?人做了?事,结果?)2.“这”“那”指代的内容(答案就在附近)3.用原文回答时,更改代词 4.赏析:角度、修辞

句式(长短句结合、对偶句)

用得生动形象的动词、形容词 5.写作方法:欲扬先抑

对比

正、侧面描写相结合 托物言志

由小见大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借物喻人

拟人(童话故事中)

夸张 6.比喻:找相似点

7.景色描写:赏析(动静结合、调动五官: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

作用(渲染„„的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交代故事背景)

8.小说: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9.人物刻画的方法:语言、动作、心理、外貌(肖像、衣着、神态)、侧面烘托

一句话新闻:找导语(新闻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正方观点、反方观点:正:有“理”走天下

反:无“文”寸步难行 说不尽的桥:过河拆桥、过桥抽板

桥归桥,路归路;你走你的阳光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古文加点字解释:用课内解释

放在语境中组词

换字法

古文划分节奏:主语、谓语分开

连词根句子分开

翻译成现代汉语,寻找断开点

说明文阅读:

1.说明中心:在总说部分找概括性的句子 分段概括

2.说明方法:举例子(真实可信、具体)

打比方(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做比较(强调、突出)列数据(具体、准确)分类别(条理清晰)

引用

(古诗词:生动形象、有诗意、有韵味、文学性、趣味性)

(名人名言:更有说服性、权威性)摹状貌(生动形象)

列图表(直观、一目了然)

说明方法+表达效果+小组长+中心句

举两个例子:不同地方各举同一例,说明目的不一样,各为其主

同一地方举两例,怕带有偶任性,举两例会让读者相信 3.说明语言:限制性的词语(时间,范围„„)

区别两词词义“悦目”——“明显”(分别解释)

答题步骤:解释该词——具体分析——准确、科学

4.说明文结构:总分、总分总、分总(注意过渡句,有可能就是中心)5.说明顺序:时间顺序(事物的发展、制作过程、理论的发展)

空间顺序(工艺品、建筑物)

逻辑顺序(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

思政解题技巧 篇5

思政解题技巧

自己收集整理的 错误在所难免 仅供参考交流 如有错误 请指正!谢谢 中考历史解题A、B、C

泰州市海陵区教育局教研室

陆军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训练学生中考历史答题技巧 学生的答题习惯和方法的养成 需要教师加强指导和训练 学生在答题技巧方面的欠缺 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中考历史成绩

因此如何培养、训练学生的历史答题技巧成了中考前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审题

理解

辨别

答题

一、选择题

选择题是一种考查学生记忆、理解、比较、辨别能力的题型 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 侧重于知识的再认能力

选择题可以采用以下解题步骤:审-忆-选-查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1、审:仔细读题 认真审题

找出题干与选项相联系的关键词 包括地点、人名、时间、年号、限制词等 并用笔划下

如:(2010·湖州)“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前的时代里 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八年 最终赢得了独立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这段话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中国北伐战争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根据题干中的“殖民地”“与大英帝国的战争”“八年”“赢得了独立”这些关键词、时间

可以判断是1775~1783年的美国独立战争 它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实现了国家的独立 所以选项只能是B

2、忆:回忆相关知识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特别注意时间概念

如世纪、时期、朝代、年代等 再确认正确选项

如:(2011济南市)12.右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 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 图中的“社”指的是

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 根据图片下方提供的时间1953年出版 回忆所学知识

可以判断是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即选项A

3、选:排除法效率高 根据题干关键词、时间等要求 选择正确答案

如:(岳阳市2011年):关于《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这三部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文献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分别是英、法、美三国的历史文献

B、都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思想 C、都使本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D、都是在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中颁布的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解析】其中A顺序错误 C只符合英国 D不符合美国 排除后只有C正确

4、查:指复查

复查时一定要重新做一遍 防止受第一次的干扰和影响

逐条检查前面的选择是否正确,同时要注意防止笔误

二、材料题

材料解析题是一种富有历史学科特色的主观性试题 旨在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从学过或未学过的历史材料中发现、获取和整理有效信息 并由此形成相应的认识、评价等解析问题的能力 材料解析题

具有情境性、综合性、史料量大等特点 较选择题而言 难度较大

但就近几年中考试卷的命题情况来看 难度并不是很高

考试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审:先看问题

带着“问题信息”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去阅读材料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例如要求回答背景、原因、过程、目的、含义、主张、性质、危害、评价、影响等 通过分析所设问题

就明确了应该回答哪些内容以及在阅读材料时应注意留意收集哪些“有效信息”(重要的语句可用笔在试卷上划下来)这样可以节约不少时间 如:(2010·资阳)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后初期 美国经济持续发展 一片繁荣 尽管如此

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中

美国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等方面所占的比重都有显著下降 而西欧六国(法、西德、意、荷、比、卢)所占的比重大大上升......50年代中期以后

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 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何春超主编的《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 西欧各国为什么要走向联合?

【解析】读懂材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挖掘引伸含义:保障自己的安全和国际地位 避免成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加强交流合作 促进经济的发展

2、忆:

仔细阅读、理解材料

从材料所反映的内容中去寻找解题的切入点 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如果所给材料有文字或时间出处的话

那么要特别注意出处或时间给我们所提供的有效信息 “材料在书外

答案在书内”是初中阶段材料解析题的重要特征 每一个问题都对应着一个知识点 在完成获取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之后 结合教材中所学内容 进行知识衔接

将教材知识与材料有效信息相结合 完成知识迁移、拓展

并对相关知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进一步筛选出有效信息 最后总结写出答案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如:(2010·资阳)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二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 进入70年代后

为什么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对西欧发号施令? 【解析】:结合70年代美国和西欧的经济发展状况回答 美国由于经济危机的困扰

综合国力迅速下降;西欧各国由于走向联合 经济却迅速发展 在外交上更加独立自主

3、写:写答案时要注意学科特征 历史用语要严谨规范

部分答案可以到材料上找(特别是有“根据或依据材料回答”字样);做主观题时文字表达要条理清晰、言简意赅 科学全面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切忌答非所问 杂乱无章 辞不达意

三、图片、表格题、主观题 图片、表格也是命题中的一种情境 是考查学生各种技能的途径之一

复习时要重视对历史地图、表格、历史插图(人物图、文物图、漫画、珍贵的历史照片)等的复习与训练 如

(2011年泰州市)22 材料四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不要像小脚女人一样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

--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

(4)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为我国建立什么经济体制指明了方向?图中表明国企改革的主要内容发生了什么新变化?(2分)【解析】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指明了方向

图片中给我们的有效信息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挂牌仪式”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十四大后国有企业开始推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答案就得出了

答题时要注意图、表周围的文字或时间的说明 这些说明往往能给我们解题提供有效的信息 通过其将与所学知识进行紧密联系 最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答题

主观题:往往是指从教材中不能直接找到现成答案的题目 考生必须通过自己对本大题前面几个相关小问题的回答 进行高度概括 确立中心主题

然后围绕该主题再进行思考、分析 这样才能得出符合题意的正确结论

如:(2011年泰州市)24.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成为主流 更成为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基础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8分)

民族篇:我们都有一个家 名字叫中国...(1)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谁?元朝时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中华民族大家庭又增添了哪一新成员?(2分)

(2)与唐朝“和同为一家”的是哪一少数民族?什么事件奠定了两者密切交往的基础?(2分)

统一篇: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 只有痛苦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乡...--于右任《望大陆》

(3)秦统一后建立的何种政治制度

确立了我国两千多年王朝统治的基本体制?新中国成立后

中央人民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2分)

(4)经过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 两岸在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中央人民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什么?(1分)(5)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 你得到怎样的认识? 【解析】通过对前4问的回答

它们都是围绕有关民族关系、国家统一的问题 这也正是该大题的中心主题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不难得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答案

友情提示:因为是使用答题卡电脑阅卷 下笔前一定要看清答题的区域 不要超出规定的答题区域范围 字一定要写工整、清晰便于扫描千万不能写错别字

?? ?? ?? ??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精心收集

高考数学解题技巧 篇6

其实对于所有认真复习迎考的同学来说,都有能力与实力在压轴题上拿到一半左右的分数,要获取这一半左右的分数,不需要大量针对性训练,也不需要复杂艰深的思考,只需要你有正确的心态!信心很重要,勇气不可少。同学们记住:心理素质高者胜!

千万不要分心

专心于现在做的题目,现在做的步骤。现在做哪道题目,脑子里就只有做好这道题目。现在做哪个步骤,脑子里就只有做好这个步骤,不去想这步之前对不对,这步之后怎么做,做好当下!

重视审题

你的心态就是珍惜题目中给你的条件。数学题目中的条件都是不多也不少的,一道给出的题目,不会有用不到的条件,而另一方面,你要相信给出的条件一定是可以做到正确答案的。所以,解题时,一切都必须从题目条件出发,只有这样,一切才都有可能。

5高中数学常用的解题方法

审题要慢,做题要快,下手要准。

题目本身就是破解这道题的信息源,所以审题一定要逐字逐句看清楚,只有细致地审题才能从题目本身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找到解题方法后,书写要简明扼要,快速规范,不拖泥带水,牢记高考评分标准是按步给分,关键步骤不能丢,但允许合理省略非关键步骤。答题时,尽量使用数学语言、符号,这比文字叙述要节省而严谨。

保质保量拿下中下等题目。

中下题目通常占全卷的80%以上,是试题的主要部分,是考生得分的主要来源。谁能保质保量地拿下这些题目,就已算是打了个胜仗,有了胜利在握的心理,对攻克高难题会更放得开。

要牢记分段得分的原则,规范答题。

会做的题目要特别注意表达的准确、考虑的周密、书写的规范、语言的科学,防止被“分段扣点分”。

小议阅读解题技巧 篇7

一、是非判断

常见的提问方式:

(1)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not true?

(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false except…?

(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mentioned except…

(4)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mentioned?

(5) All of the following are true/false EXCEPT___.

二、事实细节理解题

1. 完全式

此类问题询问人 (who) 、物 (what) 、时间 (when) 、地点 (where) 、原因 (cause) 、结果 (effect) 等。新闻、说明文、广告信息等常常考查这些细节。常见形式有: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o/what/which/when/Where/why/how/how long/How soon/how often…?

2. 不完全式

(1) The man didn’t charge the old man because____.

(2) The author uses A as an example to show____.

(3) The most difficult thing to do A is_____.

提问方式不完全时, 首先要理解题干, 然后根据提干在文中寻找信息, 找到答题区间, 逐个理解选项。

三、排列顺序

先确定首先或最后发生的动作, 然后逐个排除错误选项。学生在做此类题时常见的问题:

(1) 缺乏耐心, 不细心。对于题干中偷梁换柱的现象未注意, 或将文中并非绝对化的内容绝对化。

(2) 审题不清, 应该找到题干中的关键词, 正确理解题干。

(3) 找准信息, 要注意句式的变换和词语的替换。

(4) 细节题的难点:文章中长难句子的理解。

四、一般细节题的做法与步骤

(1) 略读材料, 大概了解原文, 掌握中心或主旨。

(2) 按文章的体裁、作者写作的组织模式及有关的信息词, 如for example, first, second等预测应该到何处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事实。

(3) 将精力放在寻找你所需要的细节上, 快速通篇跳读, 待找到含细节句子时, 放慢速度, 仔细对比较内容, 直至找到答案。

五、检索阅读方法 (scanning)

要注意题干中的标识语, 并带着问题有的放矢地在阅读材料中寻找某一个特定信息 (日期、数字、专有名词等) 的具体位置。步骤为:

(1) 记住所要寻找的特定信息。

(2) 快速沿纸页或栏目自上而下扫视, 期待着有关信息的出现。

高中数学解题技巧 篇8

一、审题技巧

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细致深入的审题是解题成功的必要前提. 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最糟糕的情况是学生没有弄清问题就进行演算和作图. ”事实上,同学们常常对此掉以轻心,致使解题失误或陷入繁冗之中. 如何全面地、正确地把握问题的已知、所求、领悟问题的条件与结论提供的信息,是解题迅速的必要条件,审题宜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明确问题的条件与结论

要明确问题的条件与结论,需做到以下五点:Ⅰ.全面、深刻、确切地理解题目的明显条件;Ⅱ.不要遗漏题目中的“次要”条件;Ⅲ.要尽可能把已知条件直观化、形象化;Ⅳ.善于把已知条件作适合解题需要的转换;Ⅴ.要充分挖掘隐含条件.

例1 已知集合[A=x,yx2+mx-y+2=0]和[B=x,yx-y+1=0,0≤x≤2],如果[A⋂B≠∅],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分析 在审题时,可以看出这两个集合均为点集,本题既可看成两个曲线有交点的问题,又可看成两方程在指定区间有公共解的问题.

解 由[x2+mx-y+2=0x-y+1=0(0≤x≤2)],

得[x2+(m-1)x+1=0]. ①

[∵A⋂B≠∅],[∴]方程①在区间[0,2]上至少有一个实数解.

首先,由Δ[=m-12-4≥0,得m≥3或m≤-1.]

当[m≥3]时,由[x1+x2=-(m-1)<0]及[x1x2=1]知,方程①只有负根,不符合要求;

当[m≤-1]时,由[x1+x2=-(m-1)>0]及[x1x2=1>0]知, 方程①有两个互为倒数的正根,故必有一根在区间[0,1]内,从而方程①至少有一个根在区间[0,2]内.

综上,所求[m]的取值范围是[-∞,-1].

2. 灵活地进行符号语言、图形语言、日常用语的转换

数学有三种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日常用语,它们是数学知识,数学思维的载体,在解题过程中选择哪一种语言进行思维又是因题而异,因人而异,而且各种语言之间又是互相渗透,如果各种语言不能熟练掌握或者不能灵活运用,就会使本来不难的变难、变繁.

由于数学语言的高度概括性使题目抽象程度提高,或者有时信息或问题表述及比较含蓄,应通过思考将其转译为自己熟悉的便于理解和应用的问题或信息. 可试图将问题换个说法,说给你自己听,做到:①隐晦的语言说得明确些;②繁复的问题说得简要些;③抽象的问题说得具体些;④表象的问题说得深刻些;⑤难于正面说的问题从反面去说.

例2 已知[f(x)=x2+2x+1],存在实数[t],使得当[x∈[1,m]]时,[f(x+t)≤x]恒成立,求[m]的最大值.

[1 2][1]

解析 直接求解较复杂,译成图象语言可轻松获解. 将[f(x)=x2+2x+1]的图象进行左右平移,问题转化为当t为何值时,对于[x∈[1,m]],[f(x)=x2+][2x+1]的图象恒在[y=x]的国家下方.

结合上图可知,当[f(x)=x2+2x+1]的图象向右平移,且当右半部分第一次经过点(1,1)并继续向右平移时,才会出现[x∈[1,m],f(x+t)≤x]成立;

当[f(x)]的图象左半部分经过点(1,1),并继续向右平移时,有[f(x+t)≤x]恒成立,所以,[m]的最大值应为[f(x+t)]与[y=x]的除点(1,1)外的交点的横坐标. 由[(1+t)2+2(1+t)+1=1],解得 [t=-1](舍去)或[t=-3],再由[f(x-3)=x],解得[x=1]或[x=4].

故[m]的最大值为4.

点评 每一个几何图形中都蕴含着与它们的形状、大小、位置密切相关的数量关系;反之,数量关系又常常可以通过几何图形做出直观地反映和描述,数形结合的实质就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在解决代数问题时,想到它的图形,从而启发思维,找到解题之路;或者在研究图形时,利用代数的性质,解决几何的问题. 实现抽象概念与具体形象的联系和转化,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 思考问题时要善于从条件的结构特征中寻找一些和图象相关联的信息源,以便为解决问题作好形的铺垫.

二、细节决定成败

在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注意题目中的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字和符号,不然就可能多解或者漏解,甚至错解.

例3 已知[fx=x2+2x+ax,]

(1)对任意[x∈1,+∞,fx≥0]恒成立,试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当[x∈1,+∞时,fx]的值域是[0,+∞],试求实数[a]的值.

解析 本题的第(1)问是一个恒成立问题, [fx=x2+2x+ax≥0]对任意[x∈1,+∞]恒成立. 等价于[ϕx=x2+2x+a≥0]对任意[x∈1,+∞]恒成立,又等价于[x≥1]时,[ϕx]的最小值[≥0]恒成立.

由于[ϕx=x+12+a-1]在[1,+∞]上为增函数,则[ϕminx=ϕ1=a+3],

所以 [a+3≥0,a≥-3.]

第(2)问是一个恰成立问题,这相当于[fx=x2+2x+ax≥0]的解集是[x∈1,+∞].

当[a≥0]时,由于[x≥1]时, [fx=x2+2x+ax][=x+ax+2≥3],与其值域是[0,+∞]矛盾,

当[a<0]时, [fx=x2+2x+ax=x+ax+2]是[1,+∞]上的增函数. 所以,[fx]的最小值为[f1],令[f1=0],即[1+a+2=0,得a=-3.]

不等式的恒成立、能成立、恰成立等问题往往只有一字之差,若不注意这个细节的差异,很容易在解题时张冠李戴,造成解题失误.

(1)恒成立问题. ①若不等式[fx>A]在区间[D]上恒成立,则等价于函数[fx]在区间[D]上的最小值大于[A];②若不等式[fx

(2)能成立问题. ①若在区间[D]上存在实数[x]使不等式[fx>A]成立,即[fx>A]在区间[D]上能成立, 则等价于函数[fx]在区间[D]上的最大值大于[A];②若在区间[D]上存在实数[x]使不等式[fx

(3)恰成立问题. ①若不等式[fx>A]在区间[D]上恰成立, 则等价于不等式[fx>A]的解集为[D];②若不等式[fx

例4 已知曲线[y=13x3+43],则过点[P(2,4)]的切线方程是 .

解析 本题可以判断点[P(2,4)]在曲线[y=13x3+43]上,所以,大部分同学的解法是,由[y|x=2=4]得切线方程为[y-4=4(x-2)],即[4x-y-4=]0.

但是,这个结果并不完整,这是因为题目并没有告诉点[P(2,4)]是否为切点,而上面的解法是把点[P(2,4)]当作切点求解的. 其实, 点[P(2,4)]也可能不是切点. 正确的解法是:

设切点为[(x0,y0)],则[y|x=x0=x20],切线方程为[y-4=x20(x-2)].

因为[(x0,y0)]在切线上,则[y0-4=x20(x0-2)],从而有[13x30+43-4]=[x30-2x20],

解得[x0=2,x0=-1],

于是, 过点[P(2,4)]的切线方程为[4x-y-4=0]和[x-y+2=0].

三、结论也是已知信息

我们在解题时常常忽视一个细节,那就是:结论也是已知信息!有些问题,属于比较大小或者确定位置的问题,我们只要对数值进行估算,或者对位置进行估计,就可以避免因为精确计算和严格推演而浪费时间.

例5 已知平面上的直线[l]的方向向量[e→=(-45,35)],点(0,0)和A(1,-2)在[l]上的射影分别为[O′和A′],若[O′A′=λe],则[λ]为( )

A. [115] B. -[115] C. 2 D. -2

解析 直线[l]的斜率一定,但直线是变化的,又从选项来看,[λ]必为定值. 可见直线[l]的变化不会影响[λ]的值. 因此我们可取[l]为[y=-34x]来求解[λ]的值. 设[l]:[y=-34x], [A′(x,y),]

则[-2-y1-x(-34)=-1,y=-34x,] 可得[A′(85,-65)],

∴[O′A′=λe1],即[(85,-65)=λ(-45,35)],[λ]=-2.

例6 在多面体ABCDEF中,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3的正方形,EF∥AB,[EF=32],EF与平面ABCD的距离为2,则该多面体的体积为( )

A. [92] B. 5 C. 6 D. [152]

解析 该多面体的体积比较难求,可连接BE、CF,问题转化为四棱锥E-ABCD与三棱锥E-BCF的体积之和,而[VE-ABCD]=6,所以只能选D.

例7 连续投掷两次骰子的点数为[m、n],记向量[b=(m,n)]与向量[a=(1,-1)]的夹角为[θ],则[θ∈0,π2]的概率是( )

[1][6][6][-1]

A. [512] B. [12] C. [712] D. [56]

解析 用估值法,画个草图,立刻发现在[∠AOB]范围内(含在OB上)的向量b的个数超过一半些许,选C,完全没有必要计算.

四、转化技巧

数学家G·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说过:数学解题是命题的连续变换. 可见,解题过程是通过问题的转化才能完成的. 转化是解数学题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思维方法. 那么有哪些转化途径呢?

1. 数形转化

画出图形或者图象能够使问题提供的信息更直观地呈现,从而大大降低思维难度,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有力策略,这种方法使用得非常之多.

例8 若P(2,-1)为圆[(x-1)2+y2=25]的弦AB的中点,则直线AB的方程是( )

A. [x-y-3=0] B. [2x+y-3=0]

C. [x+y-1=0] D. [2x-y-5=0]

解析 画出圆和过点[P]的直线,再看四条直线的斜率,即可知选A.

2. 数量转化

数量是数学运算中最基本的单元,审视数量要善于观察、分析数量,依据数量本身的变化,数量与数量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恰当转化,从而找到解题的思路,获得优美的解法.

例9 求[sin7°+cos15°sin8°cos7°+sin15°sin8°]的值.

分析 解此题的关健是能否抓住题中各角之间的内在的数量联系. 如题中的含有角7°、15°、8°,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5°=7°+8°,故可将7°拆成15°-8°.

解析 [sin7°+cos15°sin8°cos7°+sin15°sin8°]

=[sin(15°-8°)+cos15°sin8°cos(15°-8°)+sin15°sin8°]=[cos8°sin15°cos8°cos15°]

=tan15°=[1-cos30°sin30°]=[2-3.]

3. 运算转化

在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时,我们常要对题目中的运算形态进行转化,通过转化,赋予式子新的运算方式,从而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如三角中的积化和差、和差化积、添置辅助角等变形方法,数列中的裂项求和法,向量中公式[a2=|a|2]的应用,代数式中取倒数、两边取对数、分离常数、分离参数等变形,都体现了运算转化的思想.

例10 已知向量[a]、[b]、[c]满足[|a|=1],[|b|=2],[|c|=3],且[a+b+c=0],求[a⋅c+b⋅c+c⋅a]的值.

解析 运用公式[a2=|a|2],把向量的平方转化为其模的平方来计算,

[∵][a+b+c=0],[∴(a+b+c)2=0],

[∴a2+b2+c2+2(a⋅c+b⋅c+c⋅a)=0],

即[a⋅c+b⋅c+c⋅a=-12(|a|2+|b|2+|c|2)=-7.]

4. 结构转化

一个数学问题,无论是条件还是结论,总伴随着一定的“结构”特征,对其我们要认真观察,仔细分析,把握其内在的特点,必要时对现有结构进行转化,使解题向有利于解决问题的方向发展,从而取得关键性的突破.

例11 (1)已知[a+b+c=1],求证:[a2+b2+c2≥13].

(2)求证:若[a、b、c∈R+],则[a3+b3+c3≥3abc].

证明 (1)构造二次函数[f(x)=(x-a)2+(x-b)2+][(x-c)2],则[f(x)≥0],即[3x2-2(a+b+c)x+(a2+b2][+c2)]≥0,当且仅当[x=a=b=c]时等号成立.

∴Δ[=4(a+b+c)2-12(a2+b2+c2)≤0.]

又[∵a+b+c=1,]

[∴a2+b2+c2≥13],当且仅当[a=b=c=13]时,等号成立.

(2)可构造导数模型求解.

原不等式等价于[a3-3bca][≥-(b3+c3).]

令[f(a)=a3-3bc⋅a,]则[f(a)=3a2-3bc,]

令[f(a)=0]得[a=±bc](舍负号,∵[a∈R+]),

∴当[a∈R+]时,[f(a)min=f(bc)][=-2b3c3.]

又[b、c∈R+,][∴b3+c3≥2b3c3],

[∴-2b3c3≥-(b3+c3),]故原不等式成立.

例12 已知[a,b∈R+,a+b=1],求证:[2a+1+2a+1≤22.]

解析 设[f(x)=2x+1],则[f(x)]的图象如图:

[1][2]

[∵f(x)]在[(-12,+∞)]上是凹函数,

[∴f(a+b2)≥f(a)+f(b)2,]

[∵a+b=1, ∴f(a+b2)=f(12)=2.]

[∴f(a)+f(b)≤22],即[2a+1+2b+1≤22].

5. 割补转化

割补法是将复杂的、不规则的、不易认识的几何体或几何图形,切割或补充成简单的、规则的、易于认识的几何体或图形,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例如:把斜棱柱割补成直棱柱、把三棱柱补成平行六面体、把三棱锥补成三棱柱或平行六面体、把多面体切割成锥体(特别是三棱锥)等等,从而把未知的转化为已知的,把陌生的转化为熟悉的、把复杂的转化为简单的、把不够直观的转化为直观易懂的,充分体现等价转化的数学思想.

例13 已知三棱锥[P-ABC]的每相对的两条棱相等,棱长分别为5、6、7,求其体积.

解析 设补成的长方体的三边分别为[a,b,c]则其体积[V=abc],而补出的四个三棱锥的体积相等,都等于[16abc],并且

[a2+b2=25,b2+c2=36,c2+a2=49,⇒a=19,b=6,c=30,]

[∴VP-ABC=V-4×16abc=13abc=295.]

例14 求函数[y=cosx(0≤x≤2π)]和[y=1]的图示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

解析 由于曲线[y=cosx(0≤x≤π)]关于[EF]对称(如图),又曲线段[AF]关于点[(0,π2)]对称,所以图形[EFA]≌图形[DAF],

将曲线[AFB]沿[EF]剪开,可拼成矩形[AEFD],则有

[S阴影=S矩形AEFD=2π].

五、目标意识(变形方向)

数学解题是一个自觉、积极、富有创造性的数学思维活动. 在这个思维过程中,解题的每个阶段总是要不断地提出各种辅助问题,为思维探索确定一个个恰当的目标,以便寻求问题的最后解决,这就是目标意识. 在解题过程中,始终必须紧紧盯住化归的目标,即始终应该考虑这样的问题:怎样才能达到解原问题的目的. 在这个大前提下,实施的化归才是卓有成效的,盲目地选择化归的方向与方法必将走入死胡同.

例15 已知[f(x+y)+f(x-y)=2f(x)⋅f(y),]且[f(x)≠0], 求证:[f(x)]是偶函数.

解析 盯住目标变形,要证明[f(x)]是偶函数,意味着证明:对任意[x∈R],均有[f(-x)=f(x)]成立. 于是,可在[f(x+y)+f(x-y)=2f(x)⋅f(y)]中,消除字母[y],即可令[y=x],得

[f(2x)+f(0)=2[f(x)]2 ].

为了出现[-x],又可令[y=-x],

得[f(2x)+f(0)=2f(x)⋅f(-x). ]

[∴2[f(x)]2=2f(x)⋅f(-x). ]

[∵f(x)≠0,∴f(-x)=f(x),]

故函数[y=f(x)]是偶函数.

点评 解题分析关键在于盯住目标,并合乎情理地消除题设与结论之间的差异!事实上,本题也可这么解答:在[f(x+y)+f(x-y)=2f(x)⋅f(y)]中,令[x=0],得[f(y)+f(-y)=2f(0)f(y).]接下来,只要证明[f(0)=1]就行了. 事实上,在上式中,取[y=0]不就显然可得了吗?

例16 已知[-π2

(1)求[sinx-cosx]的值;

(2)求[3sin2x2-2sinx2cosx2+cos2x2tanx+cotx]的值.

解析 (1)由[sinx+cosx=15,]平方得[sin2x+][2sinxcosx+cos2x=125,] 即[2sinxcosx=-2425.]

[(sinx-cosx)2=1-2sinxcosx=4925.]

根据角所在范围选取符号,[∵-π2

[∴sinx<0,cosx>0,sinx-cosx<0,]

故[sinx-cosx=-75.]

(2)根据目标意识,代入有,

[3sin2x2-2sinx2cosx2+cos2x2tanx+cotx=2sin2x2-sinx+1sinxcosx+cosxsinx,]

[所求值=sinxcosx(2-cosx-sinx)]

[=(-1225)×(2-15)=-108125.]

上一篇:三分钟有趣童话故事 小朋友爱听的故事下一篇:班级禁毒教育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