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创新计划报告

2024-10-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党建创新计划报告(精选6篇)

党建创新计划报告 篇1

按照机关工委要求,就如何积极开展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机关党建工作,建设和谐机关”为主题的“机关党建创新年”活动,本党支部通过认真的研究讨论,拟定了本支部 “机关党建活动创新年”活动计划:

一、树立“围绕税收中心工作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党建新理念,以建设和谐机关,强化宗旨意识,拓宽领域、强化功能,创建基层满意地直机关和基层党建示范单位为目标,不断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通过创新年活动,使全体机关党员干部达到以下要求:宗旨意识牢,群众观念强,立党为公好,税收执法严,为民服务实。

二、党建工作与纪检监察工作、税收征管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税收各项工作的始终,实现党建工作在内容、机制、方式和制度方面的创新。

(一)将每周五定为廉政建设教育日和党员活动日,通过政治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全体党员的综合素质。将警示教育片和一系列关于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相关文件等内容列为今年政治学习、党课教育、干部日常学习的重要内容和各类培训的必设课程,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切实增强自我监督意识。组织地税干部及家属积极参与“我与廉政”、“读书思廉”为主题的廉政宣传教育活动,使廉政教育向家庭、向8小时之外延伸,教育和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在社会交

往和公务活动中“不碰四条高压线”,“算好四笔帐”,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防线。

(二)把规范税务人员职业道德作为廉政文化的基础内容,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作为干部道德建设的着力点,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以“热爱税收、忠于职守、秉公执法、清正廉洁、文明办税”为标准的税务职业道德体系。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建立党建教育专栏,使党风廉政教育更贴近中心工作,通过走访谈心、演讲比赛、在办公室设置廉政格言屏保等活动,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文化氛围。

(三)以建立和谐机关创建学习型组织为平台,开展政治、业务学习竞赛,通过综合素质大比武检验学习效果,提高党员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安排党员到乡村挂职、到企业体验生活,到扶贫户和“春蕾”计划扶助对象中进行回访和献爱心等形式,强化党员干部识民情、解民意的自觉性,增强地税党员干部的为民服务宗旨意识;通过组织税收征管提高年活动,开展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不断提高地区地税机关办事效率,积极创建基层满意地直机关和基层党建示范单位。

三、将精神文明建设同地税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改进机关党建的活动形式,使活动载体体现群众性、反映时代性,具有时效性,增强吸引力,实现活动载体的创新。

(一)通过养成教育、节约型机关、网上学党的基本知识等活动,从工作纪律、工作环境等方面确保机关优良的工

作秩序、和谐的文化氛围。

(二)通过组织开展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科室的评选表彰活动,形成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风气。

(三)通过开展阿勒泰地税系统第四届乒乓球比赛、第一届羽毛球比赛、各种联欢会及徒步拉练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激发机关党员干部的团队意识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党建创新计划报告 篇2

【关键词】 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 党建创新

一、加强企业党建的重要性

企业的素质核心是职工队伍素质,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公司经济效益的高低。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方面,我们石油企业作为特大型国有企业,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担负着非常重要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是保证国家能源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充分发挥石油企业与我们工程技术、机械制造服务领域的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十分重要。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重视和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既是搞好企业的重要保证,也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的重要手段。党组织应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深刻认识在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始终坚持将其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党组织应进一步强化基层基础管理,提升基层队伍的思想素质和技术业务素质,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作为员工思想教育的主线,使之成为鼓舞我们石油企业百万员工奋勇前进、再创辉煌的不竭动力和强大精神支柱。

二、 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

1、工作被弱化

在一部分企业中,急功近利的思想政治工作倾向明显,造成对职工的系统教育不够重视。有些领导干部竟存在这样的思想:"现在,我们强调的是围绕生产经营做职工思想工作,着重于解决实际问题,要求少说多做。至于对职工进行理想信念、道德、责任感等教育的问题,应该由学校和社会来进行"。这种思想导致党员干部队伍存在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所以强化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就显得极为必要,十分需要通过教育、引导、示范、激励的方式来帮助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坚定理想信念。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实现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2、缺乏高素质的人才

现阶段,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影响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如高层次人才缺乏,学历、职称高的人才很少,就连中级职称、技师、专业技术人员也只占了职工很少的比例;管理人员能力不强,不管是文化基础还是综合素质都有不足;相关的培训I、教育不能跟上,致使人才流失,行政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明显滞后于企业发展的需要。

3、工作不够深入

近年来,个别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受外界因素的影响,缺乏追求崇高理想的坚定信念。在业务上虽然能够履行工作职责,但争创一流业绩的进取精神不够。部分同志仅满足于做分内的事,工作积极性不高,满足于现有水平而不愿花时间去拓展业务和技能。在企业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有的企业党建工作照搬照抄上级党委的有关指示和要求。不能很好地围绕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结合企业改革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确定工作目标和着力点。党建工作形式上创新不够,缺乏吸引力。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便捷。但部分企业党组织对在此情况下如何做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缺乏研究,依然沿用老办法。造成职工的抵触和厌烦情绪,党组织的吸引力不强,职工不想或不愿加入党组织的现象突出,甚至有些各方面表现不错的同志,因怕入党后要受更多的约束而以自己"不够格"为由推辞。另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预见性。

三、加强企业党建创新的措施

近年来,党支部非常重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安全生产、员工队伍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我们应当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集中梳理员工中存在的思想问题,进而在企业中树立新思想、积极观念,不断增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下面为一些加强企业党建创新的措施。

(1)要以是否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有利于企业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的全面提高,有利于绝大多数职工收入的稳定增长来评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

(2)在工作机制上,要从单纯依靠上级党组织发指示、出题目的被动工作状态中解放出来。在遵循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大原则下,积极主动地设计出符合时代特色和企业自身实际的"自选动作",以增强企业党建工作在新的组织制度以及新的内外环境下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3)拓宽企业党的工作思路,转变封闭性思维为开放性思维,呆板单调定势为求新、求活、求实。

(4)积极探索职工群众乐于接受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式新方法。把大众传播和新科学技术手段应用于宣传思想工作。积极寻求多种途径和渠道,善于运用多种载体,如结合企业阶段性、突击性任务,设计和组织各具特色的主题教育活动等,以最大限度地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5)增加企业服务功能。转变服务意识,树立基层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党员为群众服务的理念,把对生活、工作和思想等方面的关心提升到对文化、民主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来服务。形成多层次、多元化服务范围,提高企业服务效率。

(6)加强一些机制的建设,比如领导班子机制,干部队伍机制。和谐企业的机制等。

参考文献

[1]顾贺鹏.对企业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2]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王成荣.企业文化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79

(作者单位:新疆油田公司工程技术公司抽油机一厂)

2011年农村党建创新工作计划 篇3

党建创新工作是拓展党建工作的有效尝试,也是保持基层党组织旺盛活力的重要举措,可以有效调动党员干部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不断适应农村各项工作的需要,丰富和完善党的建设各项载体。

2011年,我村将把党建创新工作成为党建工作新的突破口和发展点,统筹党建工作各项载体,充分体现党建工作统筹全局、服务发展的核心地位,全面促进xxx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拓展提升,将城乡共建工作推向深入

2011年,xxx村党支部在巩固已有城乡共建成果的基础上,将不断拓展共建领域、提升共建层次,以此深化城乡共建工作。不断丰富共建方式,积极请进来走出去,采用走访参观、免费体检、产业帮扶和组织共建等形式;拓展创新,争取在文化建设、促进就业等方面取得突破,发挥城乡共建的辐射带动作用,使其与其他工作紧密结合,相辅相成。

二、完善创新,全面推进党建品牌示范工作

结合新形势下我村工作的实际需要,xxx村党支部以学习型干部队伍建设为我村党建品牌的创新载体,以各种学习活动为载体,以显著提升干部队伍发展理念、综合素质和执政能力为目标,采取多种方式,培养打造一批思路宽、有知识、会管理、能力强的干部队伍,努力实现全面覆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效果显著的工作目标,为我村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1-

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经过去年的工作,两委干部全部参加了怀柔区党校行政管理大专班的学习,目前学习进展顺利。

2011年,xxx村党支部在区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将深入开展党员素质教育工程,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载体,着力提升党员队伍素质,增强党员先锋影响和带动作用。

xxx村党支部将积极总结、不断完善两项创新工作,努力形成经过实践检验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模式,为创建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做出有益探索。

三、巩固强化,进一步完善村级事务顾问组工作

通过三年的实践证明,村级事务顾问组是促进民主管理、科学决策的有效载体,可以充分利用老党员、老干部的历史经验和工作经验,为两委干部提供智力支持,帮助村干部在重大决策、历史问题、关键环节等方面全面考虑、科学决策。

2011年,我村村级事务顾问组要紧密结合村各项重点工作,全面参与工作的决策、实施、监督和考核。参与重大建设工程的决策和实施,提供相关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担任工程监理,监督工程的决策公开和保质保量;参与社会矛盾调解等工作,对关系群众利益的难点工作的开展进行指导,保证和谐稳定;对村民道德表现进行评议,评选道德优秀村民,进行相关奖励,倡导乡风文明。

四、劳逸结合,进一步完善党员队伍建设工作

党员队伍建设是党的建设乃至各项建设的根本。2011年,庆祝建党90周年,我村针对党员队伍建设制定劳逸结合方案,每个党员生日发放生日蛋糕,且每个党员有自己的管辖区,各尽其责。按时召开会议,学习党员素质教育、创先争优知识。通过党员大会全面推广党员承诺制度,以党员签字写承诺为标准,一一进行。以党员目标管理为核心,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全面落实三会一课和民主评议,深化党员干部服务群众长效机制,将党员设岗定则、党员服务队和、党员承诺制和“四民”工作等四个载体有机结合,形成结合特长定岗位,根据岗位做承诺,依据承诺做服务的工作方法。注重新发展党员、困难党员帮扶、关怀老党员、实用人才培养和外出党员管理等五类关键工作的开展落实。

xxx村党支部

党建创新计划报告 篇4

——XXX党支部

今年以来,XXX党支部开展了题为“党工团组织如何在区队安全生产中发挥作用”的党建工作创新课题研究,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现就创新课题结题情况作如下汇报:

实施目的

支部牢固树立科学建党理念,用改革创新的思路谋划和推进党建工作,用求真务实的作风狠抓党建工作任务落实。企业的发展壮大必然会带来新的问题,新的情况,如何解决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认真探索新方法,主动破解新难题,使党建工作更加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能够有力的促进区队的安全生产,成为支部政治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掘进预备队党支部通过工作绩效双十措活动推动党建工作创新发展,以党建工作的创新成果体现学习实践活动的实际成效。坚持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深化改革的办法和锐意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党工团组织如何在区队安全生产中发挥作用。

实施过程

支部党建工作与区队安全生产是两个不同的课题,但两者之间又有着必然的联系,安全工作是煤矿一切工作的基础,没有安全保证,其它一切工作都无从谈起。而支部党建工作是支部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主要是通过党支部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充分调动和发挥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证区队各项工作的健康稳定的发展。二者的根本目的相同,工作方式和手段有所不同(安全侧重于制度的完善和落实,并以此来规范人的工作行为和习惯以保证安全生产。党建工作侧重于人的思想观念向好的方面转变,以影响自身行为)。但二者的最终效果都是靠人的思想和行为来体现。可以说,二者互为作用、互为条件、互为补充、互为促进,共同担负着区队发展的重任。支部在区队有没有位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支部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发挥,只有不断增强参与决策的能力,提高参与决策的水平,充分发挥党员中的技术骨干、工团组织管理人员在安全生产中的带头作用,认真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以群体的力量使决策更加合理、科学,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才能提高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该队党支部以创新工作理念,灵活工作方法,开拓党建工作在区队安全生产中的新思路,坚持“围绕中心(安全生产)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工作格局,形成了思想上时刻想着中心,工作中处处参与中心,以体现工作效果依据为中心,把党建工作渗透到安全生产的深层次之中,用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效来检验党建工作的成果。党支部以工团建设双带动、班子队伍双建塑、集体个人双塑造等载体,注重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把区队党建工作目标与区队安全生产工作融合在一起,同时关心职工切身利益,处处体现出党组织大家庭的温暖和亲情,使党建工作深入人心,带动了区队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实现了素质能力双提升,业绩效益双提升。

党支部开展的“班组岗位六评比”“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星级文明职工竞赛”“爱岗敬业标兵评选”、团支部开展的青年文明号创建、青年突击队等活动富有成效,进一步增强了职工人与人之间的比学赶帮超积极性,职工凝聚力得到加强,员工整体素质得到提高,该支部通过狠抓区队管理人员的学习培训,坚持开好三会一课,全力提升工团组织和区队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激发了广大党员和职工敢于创新、精细操作的热情,促进了区队安全生产。

党支部通过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身边无违章、无不文明现象、无事故”等活动,不但有效的推动了区队的安全生产、提升了党的形象,也激发了广大职工的思想潜能,带动职工自觉履行职责和遵守制度,自觉规范行为习惯,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促进了区队安全生产和和谐建设。党支部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培育“四有”职工队伍塑造区队精神和区队文化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经常不断的对职工进行形势任务教育、主人翁教育,提高职工对矿山形式的认识,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实施效果

党支部时刻注意尊重和维护职工利益,通过建立各项制度,依托工团组织,加强区务公开,民主管理,正确处理区队和职工两者的关系,心系职工、关心职工的疾苦,真心实意的解决职工生活中的困难,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取信于民,使职工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把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在区队内营造了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起到了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紧紧围绕XXXXX工作面上、下巷施工任务,精细施工,正规循环,实现任务月月超额完,安全天天报平安,质量创精品,效益大提高,为打造“装备先进、管理一流、安全可靠、绿色环保、人文和谐”的“XXXXXXXXXXXX”做出了不懈努力。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调研报告 篇5

一、北京市的实践探索

截至20xx年x月,北京市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10261家,已建立党组织2373个,占23.1%,党员23892名。北京市加强组织领导,着力构建工作体系,注重分类指导,大胆探索符合时代特征、首都特点、社会组织发展规律的党建工作新路,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提供了借鉴。

1.初步构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新格局。顺应社会建设需要,北京市委高度重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20底和年上半年,先后在市、区两级分别成立社会工委和社会办,负责全市社会组织建设、管理、服务和党建工作。2019年,全市街道(乡镇)成立社会工作党委,隶属于街道党工委(乡镇党委),具体负责辖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20xx年,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市委进一步整合力量,加强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指导,初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统筹、社会工委负责、民政财政司法等有关部门配合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管理格局。2019年,北京市民政局社团办党委成立社会组织党总支,解决了部分新成立的社会组织党组织没有党建主管单位的问题,起到了托底管理的作用。

2.创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体系。为有效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2019年以来,按领域分类,北京市分三批认定了27家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枢纽型”社会组织,是指由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认定的,对同类别、同性质、同领域的社会组织进行联系、服务和管理的联合型组织),覆盖85%以上的社会组织;全市16个区县认定了173家“枢纽型”社会组织。在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中推行“3+1”党建工作模式,“3”,即在“枢纽型”社会组织建立党建工作委员会、成立社会组织联合党组织、设立或明确相关工作部门,“1”,即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例会制度。截至目前,已在所有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挂牌成立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委员会,明确了党建工作职能部门,建立健全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联席会机制,有14家成立了社会组织联合党组织。各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通过“3+1”工作模式,坚持党建与业务一起抓,“枢纽型”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体系基本形成,加强对同类别、同性质、同领域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服务与指导。

3.探索拓宽党组织发挥作用渠道。党组织结合社会组织行业特点,注重发挥自身优势,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在推进社会组织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一是引领社会组织争当经济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党组织结合所在领域特点,引导社会组织充分发挥优势,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各项建设。2019年以来,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党委组织带领在京闽籍企业到各区县投资考察,签约260个项目,投资总额1600多亿元,提供就业岗位30多万个;北京市西城区医学会党支部把300多家会员单位组织起来,开展健康运动科普大讲堂、健康运动推广、社区孤寡老人心理健康等多项服务民生项目。二是帮助社会组织展示行业风采和提升社会地位。通过党建项目,引导社会组织发挥独特优势,提供公共服务,搭建服务群众的活动载体。西城区阳光协会党组织打造“阳光工作室”党建项目,通过人民调解加心理健康干预服务,积极调处纠纷,及时化解矛盾。群众说:“我们就相信党组织了,党组织的调解是最公正的。”三是把党的思想建设融入到社会组织行业自律教育中。2019年,北京律师协会党委成立了全国律师行业首家以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员教育培养工作为主的业余党校,开展政治理论、职业道德、业务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加强了律师党员队伍建设;北京出租汽车暨汽车租赁协会党支部牵头沟通,拟定、发布十项行业自律措施,带动和促进行业服务工作不断改进和服务质量的有效提升。四是把党建与社会组织公益服务活动相结合。党组织加强与党委政府的沟通,对接信息,引导社会组织接替政府为会员和社会提供各种公益性服务。北京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党组织在2019年北京“7.21”特大暴雨、2019年四川芦山地震灾害中,带领队员第一时间冲到前线抢险救灾。蓝天救援队以专业的救援技术和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著称,成为家喻户晓的“救命队”。

4.创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保障。近年来,北京市各级党委在人力、财力等方面加大投入,有力地保障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开展。在人力保障方面,市委社会工委向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所属社会组织购买200个党建管理岗位,专门从事党建和服务管理工作,增强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力量。在财力支持方面,通过各种渠道提供经费保障。一种是财政专项拨款。北京市委社会工委通过市财政建立了每年2.5亿元的社会建设专项资金,党建经费依托这个资金获得;区(县)也设立了社会建设专项资金,仅西城区就连续两年分别投入2019万元;市民政局结合政府购买服务,仅2019年以来,每年投入福彩公益金350余万元,购买社会组织公益服务项目,两次争取中央财政860万元资助北京市社会组织开展公益服务。另一种是自筹党建经费。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党委设立了50万元行业公益基金,争取市财政专项拨款和市委社工委购买服务补助党建经费共计133万元。

总结几年来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的做法,有以下几点思考和启示。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必须坚持巩固执政基础的方向。社会组织发展迅速,已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社会各界、广大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党执政的重要群众基础。实践证明,只有站在巩固执政基础的高度,树立战略意识、前瞻意识,拓展党建新领域,在党的事业全局中谋划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才能实现党对社会的有效领导。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必须坚持把转变观念作为前提。社会组织是伴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起来的,树立市场经济的理念,强化民主、法治观念,以开阔的视野、开放的胸怀开展社会组织党建创新,是时代的要求。实践证明,各级党组织只有转变思想观念,不囿于部门利益,才能理清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思路,找准定位,推进这个新领域党建工作发展。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必须坚持把调动统筹各方力量作为抓手。社会组织党建的极端复杂性与艰巨性,决定了单靠任何一方的力量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健全完善领导体制,合理配置政治资源、组织资源,借助已有的载体,拓宽新的合作平台,共同发挥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实践证明,科学、合理设置党建领导体制,建立有效顺畅的信息沟通机制和工作机制,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群策群力的局面,才能使社会组织党建在合力的作用下得到全方位的推进。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必须坚持围绕业务工作的原则。党的组织路线始终是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要融入社会组织的中心任务,这是社会组织党组织的生命力之所在。实践证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必须找好与业务工作的结合点,以业务活动为中心抓党建,通过抓好党建促进业务工作,在服务业务工作中大有作为,才能以真心换取社会组织负责人的信任,以实际效果赢得群众的支持。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必须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动力。社会组织是一个新兴领域,开展党建工作是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需要有敢为人先的勇气,大胆尝试、敢于创新。实践证明,只有发扬改革创新精神,从本地和各行业具体情况出发,探索多样化的社会组织党建模式,才会真正找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组织党建道路。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必须有上级的大力支持作为保障。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还处于摸索阶段,党组织如何在社会组织中发挥作用,如何建起社会组织和政府之间的纽带,都亟需上级党组织的指导帮扶。实践证明,上级党组织要为社会组织把关定向,引导社会组织承接政府释放的部分职能,帮助社会组织党组织找准发挥作用的着力点,才能使社会组织及其党组织保持蓬勃生机。

二、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调研表明,社会组织发展起步晚,基础薄弱,类型千差万别,这使党建创新难度加大。虽然全国各地积极探索,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创新中的困难和问题仍比较多,还存在各地、各级、各行业、各领域各自为战的情况,缺乏战略性和权威性。大家认为,制约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的核心问题是顶层设计不到位,突出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创新动力不足。受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影响,一些同志的思想观念跟不上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的需要。在认识方面,看不到在社会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社会组织性质特殊,建不建党组织“没关系”,或者认为社会组织规模小,抓不抓党建“无所谓”。有同志谈到,一些业务主管单位思想观念转变不够,认为体制内外有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不愿管理体制外的单位,即使管理,对体制内党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管理截然不同,在政治待遇等方面不能一视同仁。在理念方面,不注意尊重社会组织的规律和特点,习惯用传统领域的工作思维考虑社会组织的党建,所做工作与促进党组织发挥作用不贴合,效果不佳,事倍功半。在思路方面,不善于用新办法破解工作中的难题,工作停留在表面,开展活动少,吸引力差;存在畏难情绪,不愿克服困难勇敢尝试新办法,面对党组织如何有效融入社会组织等难题束手无策,工作效果不明显;不信任社会组织,不敢开放重要领域放手让社会组织去发挥作用。

2.组织和工作的有效覆盖还不高。目前社会组织党组织应建已建率尽管已达到97.3%,但党组织在整个领域的覆盖率仅22.7%。一是社会组织普遍规模较小,党员人数少。全国社会组织从业人员中的党员比例都较低,平均只有10.4%,建立党组织困难。如,有一个区县社会团体总数是196个,但绝大多数属于10人以下的中小型社团,98%以上没有党员,建立党组织无从谈起。二是社会组织分化组合频繁,巩固组建困难。一些专业类、技术类社会组织容易受经济效益的影响而频繁流动,单位状况及员工队伍始终处于动态之中,党组织即使建立了,也难以巩固和稳定。三是社会组织联合党组织多,开展活动难。一些社会组织虽然建立了党组织,特别是建立的临时党组织、联合党组织,实际上是有组织无活动,没有发挥作用。有的成立联合党组织的社会组织反映,因各单位的工作安排不一样,时间难统一,组织一次活动很难,存在联而不合、联而不活的问题。

3.一些地方的管理体制不够顺畅。针对社会组织类型多,具有不同于传统领域党建工作的特殊性,各地创新探索出各种党建管理体系、机制,但调研情况表明,有的地方对管理体制把握不清,导致管理缺位或多头管理或管理失效。在被问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需要破解的主要问题”时,52.2%的人认为是“管理体制不顺畅”。一是党建工作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有39.6%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有的社会组织有多个管理部门,各管理部门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负有怎样的职责,如何履职,没有明确规定。如有的民办学校,既有业务主管单位——当地教委,又有登记备案单位——当地社团管理部门,还有地区管理单位——乡镇或街道,各单位在管理中都涉及党建工作,但具体职责任务没有清晰界定。二是党组织的建立和管理存在条块分割。有的社会组织党组织关系与党建工作的管理分属于不同单位,管理起来很不顺畅。如,有一个区律师协会的党组织关系在区委社会工委,但其党支部书记由区司法局副局长兼任,副局长代表司法局党委履行对协会党建工作的管理。这种分割的局面,让两个单位都很尴尬。有46.7%的被调查者认为存在这种现象。三是党建工作部门管理缺乏有效性。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部门与社会组织没有业务联系,不了解社会组织业务工作,不能指导党组织围绕社会组织发展开展工作。如,在属地管理中,属地党组织对社会组织党建不了解,存在党建活动与业务活动分离,造成“两张皮”的现象,管理没有效果。一位部门负责同志说:“在很多地方尚未建立起管理到位、运转协调、上下通畅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管理体制。”调查中,有一半的被调查者同意这种观点。

4.对党组织的功能定位尚不明确。调研中,有44.2%的被调查者认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需要破解的主要问题是“党组织功能定位不明确”。各地围绕社会组织党组织功能定位做了很多探索,大家对党组织在社会组织中应发挥的作用见仁见智。有37.9%的被调查对象主张,社会组织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参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职能,主要发挥引领、服务、保障、监督等作用。有27.7%的被调查对象认为,社会组织党组织应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有33.0%的人提出应分类定位社会组织党组织的功能。调研中,基层从事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干部反映,从中央层面还没有对此作出明确表述,功能定位模糊不清,使工作缺少依据,工作起来理不直、气不壮。

5.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难度较大。社会组织中的党员具有流动性强、工作稳定性差的特点,导致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不系统,正常开展活动难。一方面,存在很多组织关系在外的流动党员,对这部分党员的管理是一大难题。有的离退休党员和长期借调的党员考虑到与原单位的行政关系、福利、感情关联,以及在社会组织工作不稳定等因素不愿转移组织关系。有的业务主管单位和社会组织考虑到组织关系调整涉及单位和党员利益,以及社会招聘人员流动性强,人走了关系可能转不走,出了问题还要承担责任,不愿接收组织关系。另一方面,即使组织关系在社会组织的党员员工,要么是业务跨度大,要么岗位不稳定,无固定机构和活动场所。在这种情况下,党组织与党员联络都很难,教育管理就更难了。

6.政策保障不足。虽然各地探索建立了一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机制,但目前来看,制定的文件都比较笼统,政策措施不多,运行机制还不够系统、完善。调查显示,46.0%的被调查者认为,“政策保障不足”是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需破解的主要问题。在被问及“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服务保障不强的主要体现”时,选择“党建工作经费投入不足”、“促进社会组织党组织之间交流协作不够”、“党建工作的人才配备不够”排前三,分别占50.5%、44.2%、43.9%。一是人才培养机制匮乏。一方面,缺少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选拔培养机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党组织的战斗力。一位长期担任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的同志谈到:“缺地、缺钱不是大问题,缺的是人,不是一般人,缺的是留得下、靠得住、用得上的党组织领头人。”另一方面,缺少吸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机制。大家谈到,现在社会组织非常需要年轻大学生加入,大学毕业生也需要基层平台历练,但由于工资待遇、出路等无法保障,年轻人才不愿来、留不住。二是工作经费投入不均衡。经费状况不平衡,对于那些专业性强、发展比较稳定、负责人支持的社会组织党组织来说,党建经费不是问题;而对有的人数较少的社会组织党组织,自身运转经费已捉襟见肘,党建经费更无从保障。一位党支部书记说:“我们只有4名党员,返还的党费还不够搞一次活动的!”三是党组织之间沟通交流平台缺乏明确规定。调研了解到,一些管理部门有时管理缺位,导致党委政府和党组织之间沟通平台、党组织之间交流协作平台若有若无,社会组织难以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中有所作为。一位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就谈到:“我们搞的很多服务项目百姓不需要,而百姓需要的我们又没有,或者搞不了。”

三、对策建议

推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首要的是转变观念、创新理念,充分认识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意义。在顶层设计时,把社会组织普查考虑进去,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勇于改革和完善党建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提高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水平,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的生机和活力。

1.明确社会组织党组织的职能定位

调研中,大家建议中央尽快出台指导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专门意见,其中应明确规定党组织在社会组织中的地位作用和主要职责。总的来看,我们认为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主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如商会、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为企业提供服务,不干预企业生产经营,应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基金会财团性质明显,中介组织既追求社会效益,又追求经济效益,党组织也应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但有些社会组织,如教育、卫生等民办非企业单位,在社会发展中负有重大责任,党组织应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社会组织党组织主要应履行以下职责: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社会组织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社会组织做好公益事业、履行好社会责任,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管理和监督;对运行管理中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支持社会组织负责人依法开展活动;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制定党建工作规划,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和发展党员工作,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凝聚会员群众,教育引导党员及普通员工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帮助社会组织提高社会公信力和诚信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2.创新社会组织党建领导体制

按照登记管理与培育发展并重的要求,各地结合不同情况,可建立相应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架构,统筹协调好登记注册机构和党建管理机构之间的职能衔接。一种是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党委统一管理。调查中,有48.4%的被调查者认为,各级党委和各行业协会均可构建一个有谋事机构、有办事人员、有办事经费、有做事地方的“一站式”党建工作载体,统筹集中管理、多方共同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建立兼具党委统一领导和社会组织志愿、自治特征的社会组织(联合)党委,注意吸收社会组织党员进入党委班子,发挥社会组织党员的主观能动性,增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下设党组织,对无业务主管部门的社会组织,或主管部门暂无条件开展党建工作的社会组织进行托底管理。打造“社会组织党组织之家”,以专门的工作场所孵化社会组织和党组织,培训人才,洽谈项目,开展活动,为社会组织党组织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明确党建办事机构职责,承担党建日常事务性工作,协助党委推动社会组织党组织的设立、党建活动的开展、党务工作的培训。“一站式”工作载体可由社团管理部门牵头,也可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另一种是根据社会组织特点分类分级管理。35.7%的被调查者赞同实行属地、属业相结合的管理模式。针对专业性强、市场化程度高的社会组织党组织,如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党组织,主要实行由业务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党组织管理为主的方式;针对规模较小、政策性不很强,对乡镇街道和农村社区依附性大的社会组织,如婚姻介绍所等,其党组织关系一般实行属地管理。调研发现,不管哪种模式都有局限,各地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以有助于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管理作为出发点,建立符合实际的模式,确保社会组织党建责任主体明确,管理清晰。

3.选优配强党组织负责人

调研表明,党组织作用发挥充分的社会组织,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有一位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既懂党建又懂业务的党组织负责人。制定长远规划,坚持“选、培、用”三结合,下大力气培养一支政治可靠、专业化、职业化程度高的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队伍。一是精心挑选。首先,在社会组织内部选育支持党建工作、能力较强的党员担任党组织书记,特别注重从社会组织决策层中推选。在被问及“您认为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应当由谁担任”时,71.6%的被调查对象选择“党员身份的社会组织法人代表”和“社会组织决策层中不是法人代表的党员”。其次,可以通过上级选派有党务工作经验的党员干部到社会组织党组织担任书记。再次,还可面向社会招聘离退休的老党员任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采取“内部选育、上级选派、社会招聘”等多种渠道物色书记人选。二是全力培养。当前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多是兼职,北京2373位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中,兼职占96%。这些人工作重心在业务,要加大党组织书记培训力度,将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培训纳入规划,实行初任培训和定期轮训,通过多种方式培养提高对党的认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开展党务工作的能力。三是科学使用。打破身份限制,建立完善选拔任用和考核评价机制,给各类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创造工作交流的机会和条件。建立党组织负责人信息数据库,储备党建和业务复合型人才,为使用提供信息,专人定期维护信息。

4.加强党员的管理服务

调研中,大家反映,应根据不同类型社会组织特点,确定不同的发展对象,以灵活务实的态度抓好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一是加大在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的力度。将工作重点放在规模较大、人数较多、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社会组织,实行定人联系、定向培养的“双定”制度,加大工青妇组织的“推优”力度;注重从业务骨干、高管人员、年轻人中发展党员。二是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培训。把党员政治素质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结合起来,坚持“小型、分散、业余、灵活、实效”的原则,通过时事专题报告会、党员业务培训班等形式,对党员进行政治理论、市场经济常识和工作业务技能培训,注重分类施教、因人而异。三是创新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办法。开展“隐形”党员梳理活动,加大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力度,探索依托社会组织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或枢纽型社会组织建立党员组织关系管理中心,对流动党员进行兜底性集中管理,解决党员组织关系转不进或转不走的问题。四是改进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方式。探索卡片联络管理法,确保党组织与流动党员之间的有效联系,进一步完善“一方隶属、多方活动”的有效办法。

5.拓展党组织融入社会组织工作方式

在调研中,58.8%的被调查对象认为“自身建设与社会组织发展愿景有机结合”是党组织融入社会组织的有效途径。要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找准党组织工作与社会组织发展的结合点,真正融入社会组织的核心工作,在润物细无声中发挥作用。一是融入源头。鼓励党员大学生社工、楼栋支部书记、党员骨干创办社会组织,把建立社会组织和党组织同时推进,促进“红色NGO”快速发展。二是融入过程。有64.3%的被调查者认为,在社会组织运行过程中,党组织应提供人才招聘、政策咨询、协调关系、排忧解难等多方面、全方位的服务。有53.1%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采取发党龄工资、帮扶慰问等措施,“创新活动内容方式,激发党员群众工作热情”,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激发党员发挥模范作用的积极性,凝聚员工致力于组织发展。三是融入核心。党组织要帮助社会组织实现核心价值,主动为社会组织架起与党和政府沟通的桥梁,协助街道社区摸清民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帮助社会组织调节服务职能,把公共服务的需求对接好,提供的公共服务产品得到购买,使党委政府、社会组织、群众多方受益,社会组织赢得社会认可。

6.完善党建工作激励机制

党建创新计划报告 篇6

关键词:学生党建;实践探索;创新举措

中图分类号:D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6—0144—02

一、学生党建工作中值得注意的几个现象和问题探讨

1.新生入党积极性的高涨和思想学习自觉性的降低。2007年11月,本专业班级初入学3个月,本人即在班级建立和完善团委会,同时通过团组织进行宣传学习党的理论。在三个月内,我班新生递交入党申请近38份,占班级总人数的63%。对参加申请的学生,本人提出定期思想学习和汇报制度,以考察学生入党的动机和表现等。在持续10个月的集中和自主学习过程中,主动递交思想汇报的学生人数仅为12人,占申请人数的31.5%。

新生在入学伊始,对党组织怀有纯洁的向往和热情,具备发展的潜力和前景。但是,随着大学生活的全面铺开,部分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发生变化,受社会意识和学业压力的影响,忽视了对政治理论素质方面的自我提升,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党组织的向往性,其自我监督、自我要求的自觉性逐步降低,在班级及公共事务上,普遍出现漠然以待的现象,从而导致学生自私性的表象开始浮现,严重影响集体活动和思想教育课程的进程。

2.重点培养对象的消极等待和学生群众对党员的认可度降低。在班级一年半的党员发展过程中,曾多次出现重点培养对象转移的情况,这一在全国各高校普遍存在的状况,值得引起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的重视和关注。

例如,本班有两名学生,在高中期间即参加过当地党校培养,受到过系统的思想政治学习,在入学初始有较强的上进心,但是在后继的学习生活中,其中一名学生出现自满和消极等待的情绪,通过党支部进一步考察后,无奈被排除在积极分子之外。

这类现象在学生工作中经常出现,本来在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后反而排除在培养对象之外。笔者认为,第一,由于高校学生工作的客观性,党支部往往无法保证对发展对象开展“一对一”的培养工作,对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很少组织他们定期集中进行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很大程度上只能依靠学生自身自主学习和提高,从而往往滋生学生学习上的惰性以及消极等待组织安排的错误行为。第二,在确认重点培养对象后,由于考察过程的特殊性,对他们的联系无法保持深入,对学生受社会意识影响的掌控程度不高,往往出现个别学生在外在因素影响下,放弃入党意愿,不参加组织上安排的进一步教育计划,这些学生中不乏个别极具能力的学生干部和各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分子。

3.入党前思想状况和入党后具体表现的落差性。高校入党的学生,往往是积极向上,学业优秀,表现突出的个别典型学生。在入党前,对党怀有单纯的向往和认可,努力学习有关党的理论知识,在学生工作中活跃度高。但是,由于高校中学生党组织生活往往和日常学生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容易混淆,从而出现一部分学生党员入党后,往往发现入党前后的教育并未出现太大差别,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导致出现以下三种情况:第一,入党前干劲十足,入党后反而失去奋斗目标的普遍现象,这一类学生依然保持对党组织的热情,但是在入党后由于产生失去目标的错觉,导致出现思想上茫然、行动上无所适从的现象;第二,少数学生党员,入党前表现优秀,入党后反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甚至出现违纪、违规等现象;第三,还有一部分学生党员,未能正确认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抱着独善其身的思想,在集体和班级生活中,只考虑到自身表现,对不良现象不良风气,没有出面纠正的勇气,从而出现部分班级,党员不少,班风不好的现象。

二、对上述现象和问题的深层原因分析探究

1.党建宣传方式和宣传途径的单一性。纵观我国各层次的党建工作,组织学习始终以课堂学习,由上至下,理论探讨等方式进行。例如,形势政策教育、主题班会、两课学习、党校培训等,都是以一种灌输性的单调方式进行教育宣传。而对于新时期大学生这一群体来说,20岁的年龄正是思想多发,活泼好动的阶段,对人生前途的期望往往让他们对学业成绩的认可度较高,他们的关注点往往落在学业课程上,这就使得党建的课堂容易成为学生眼中的鸡肋,也成为繁重的课业压力下又一“额外课业压力”。

笔者在对“两课”课堂和形势政策的听课过程中,发现学生瞌睡、迟到、做其他课业作业的现象层出不穷,屡禁不止。思考之余,也发现这一课堂灌输的单调方式,不足以引发学生对社会现象、人生目标、党的使命等思想问题的深入思考。

2.社会意识的干扰和生存压力的现实性。(1)社会就业压力带来的逃避心。笔者在大一阶段建立学生家长沟通渠道,通过定期和家长沟通,发现大部分家长往往给学生过分强调就业压力,使得一部分学生产生“思想学习无助就业”、“政治课浪费时间”、“主题班会只是形式主义”等错误思想,开始躲避、逃避有关的思想政治学习。(2)社会利益性的诱导引发功利心。在就业的压力下,出现部分学生价值导向出现偏移,一部分学生出现入党功利心强,入党后感觉完成任务,出现不自觉参加党组织活动,只考虑学业成绩的错误行为。(3)信息影响力导致混淆心。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信息产业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党和政府也在信息公开、信仰自由方面逐步开放。信息手段的多样化和普遍性,一方面,有利于扩展学生的接触面,开阔眼界,引发思考;另一方面,不良信息和社会负面引发的错误价值观,也时时冲击学生的判断能力,出现所谓的“愤青”、“激进分子”等典型现象,导致少部分学生对学校的正面教育产生排斥心理。

三、不断开拓党建工作思路,努力创新党建活动方式

1.建立新的学习方式,树立典型,以个别带动群体。为了避免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出现懈怠的行为,我班在大二年级成立党建活动小组,从属土建系第二党支部。该活动小组由班级学生党员、积极分子等组成,由辅导员担任活动顾问,并邀请第二党支部的优秀党员担任指导。该小组成立后,重视创新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以交流真实思想为主,定期进行讨论学习,通过开展对社会现象、学习生活、个人目标、重大事件等的自由讨论,激发学生对党有关知识的学习热情,并通过引导党员和积极分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和凸现优秀学生典型,从而引发榜样作用,产生个别带动群体的良好效果。

例如,活动小组成立之后,针对学生作弊现象开展纪律重要性的讨论专题,针对个别学生脱离组织的现象开展个性与集体活动的专题讨论,通过历史人物发展历程讨论人生目标和行动力等……。并在专题讨论中,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和学习党的有关知识,引导学生在讨论等活动中积极思考,搜索资料,剖析真实思想,从而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在近半年的小组活动中,小组成员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人生的追求目标和价值观念明显转变,个人表现优秀,自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集体建设。在党小组一期成员中,6名学生中4名担任班级干部,没有任职的学生,也主动要求承担班级有关事务。第一学期的群众测评中,党小组成员的优秀率高于90%,希望进入小组学习的同学比例也开始逐步上升。

2.规范制度、公开信息、倡导民主监督。我们认为,党建活动小组的成立和各项活动的开展,并不是关起门来做事,而应打开门来邀请。活动小组成立伊始,便制订严格的纪律制度和考核准入推荐制度,一方面严格要求小组成员,让小组成员始终各方面严格要求自身,相互监督;另一方面,采用考评和推荐制度,通过小组成员推荐、群众民主测评等方式,严格控制小组成员组成,不给学生造成参加党建活动小组仅仅是入党的程序,而采用淘汰、推荐等方式,既吸引优秀学生加入,又给小组成员带来压力。

2009年,小组成员自发建立blog网页,通过公开部分讨论内容和学习资料,进一步建立民主监督机制,成为我校第一个建立党建工作网页的班级。

3.广泛联系,积极参与,党建促团建。在党小组的活动中,我们始终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原则,提升自我,帮助别人,积极引导党建促团建的工作思路,从而不断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实行党建活动小组和班级团委会的联合。例如,党建小组推出思想引导人制度,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思想引导和监督,对表现优秀的学生推行“二对一”的考察制度,并形成文字材料,予以保留。并在团委组织的系列主题活动中,小组成员自觉出面帮助协调和组织,发挥党的思想指导团建工作的优势,以崇高的目标引导和推动团建工作。

加强和班委会以及年级相关协会的合作。例如,党建小组先后推出党建论坛、诚信我先行、和谐班级、环保在专业、艰苦生活体验、经济我做主等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和策划,积极参与到学生工作中,在学生活动中体现党员的先进性和引导带头作用。

通过以上举措,笔者试图开拓创新,努力探索纵横向交叉发展的学生党建工作方式,从基层开展工作,奠定上层组织的坚实基础,形成“正式党员引导预备党员,预备党员影响发展对象,发展对象带动培养对象,培养对象促进积极分子,积极分子吸引学生群众”的良好氛围。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发展直接影响学生组织建设和团建工作,新时期的社会环境复杂性决定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困难性和艰巨性,也促进我们根据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时代特性不断思考和创新党建活动方式,丰富思想教育内容。本文仅是笔者在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号召,在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一些实践做法,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张海燕.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问题及思考[J].中国电子教育,2008,(4):47-50.

上一篇:长隆游记范文下一篇:我家的小狗汪汪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