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制度德性的内涵及其意义

2024-07-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制度德性的内涵及其意义(共8篇)

论制度德性的内涵及其意义 篇1

论制度德性的内涵及其意义

近年来,对制度道德性问题的研究已成为理论界的一个热点问题.一般来说,制度德性优于个体道德的选择.有德性的制度应该有利于促进社会的正义和公平,有利于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有德性的制度还有利于个体道德的完善,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公正合理的`制度是目前我国道德建设的关键和突破口,因而对制度德性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作 者:张利平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经法系,山东曲阜,273165刊 名: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YANTAI NORMAL UNIVERSITY JOURNAL(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19(2)分类号:B82-052关键词:制度德性 正义 社会利益最大化 可持续发展

论制度德性的内涵及其意义 篇2

从其基本内涵来看, 社会建设是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的。广义的社会建设, 是相对于自然界而言, 指整个社会的建设, 即指包括政治子系统、经济子系统、思想文化子系统和社会生活子系统在内的整个社会大系统的建设, 也就是俗称的“大社会”。狭义的社会建设是并列于经济、政治、文化而言, 是“四位一体”中的“一位”。指社会子系统的发展、建设和管理, 也就是俗称的“小社会”。广义的社会建设和狭义的社会建设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广义的社会建设, 要靠各个子系统的建设与和谐运行来支撑, 而狭义的社会建设, 也必须要整个社会建设作为自己建设的社会大环境, 需要其他各子系统的配合。而本文所讨论的社会建设则主要是指狭义的社会建设。也就是指执政党与政府领导全社会力量从事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相连的各项社会事业建设、社会结构调整、社会制度设计与社会管理活动。所以社会建设的内涵是十分广泛而丰富的。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上就强调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社会建设,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由此可见, 党中央高度重视我们国家的社会建设问题,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 它是深层次解决社会矛盾的必然要求。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来看, 我国目前正处于“黄金发展”和“矛盾凸显”并存的时期, 一方面是经济的快速增长, 一方面是一系列新问题新矛盾的出现, 经济发展失衡, 社会分配不公, 城乡差距扩大, 自然环境恶化等都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 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团结。而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社会建设的相对滞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与社会发展滞后的矛盾已成为各种矛盾之源, 要深层次解决矛盾, 推动经济社会更加快速的发展就必须加快社会建设。

第二, 它是全方位推进中国改革的必然选择。从整个改革发展的进程来看, 当前的中国改革正处于全面深化的关键时期, 面临从“无序化”改革向有序化改革;从增益型改革向均衡型改革;从边缘层改革向核心层改革的转变。也就是说, 30年前的中国改革是在我国经济极其落后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的情况下, 由中国农民首先发起的, 它缺乏理论的指导, 只能选择走“一步看一步”的模式, 只能以发展经济为目标, 所以当时的中国改革是无序化的, 是增益型改革, 是从边缘层开始的。中国下一步改革的方向在哪里, 这要求我们在制度上要有创新, 要有新的政策选择和目标定位, 这就是公平共赢和公权的进一步透明, 也就是要实现这里所说的三个转变。而这些转变的完成, 则要求我们必须要加快社会建设的步伐, 营造更加公平正义的发展环境。

第三, 它是全面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手段。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也是社会建设的目标所在。因为社会主义最初是源于空想社会主义的, 从其兴起的背景来看, 就是为了批判资本主义的种种不合理, 解决资本主义的过度拜金而造成的社会不和谐, 建立一个真正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那什么样的社会才是真正和谐的呢?从方法论的视角来看,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世间万物都是矛盾构成的统一体, 所以和谐不是没有矛盾, 而是指要保持结构上多样性的统一, 有差异的包容, 社会重构过程中保持协调平衡。从基础特征来看:社会和谐应当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大特征相互联系, 互相作用, 要想真正达到这一目标, 还是要加快社会建设。

总之, 社会建设与科学发展紧密相连, 与基本民生息息相关, 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既是消解社会矛盾, 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也是表明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决心和实效的必要途径, 对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有着及其深刻的意义。

摘要:社会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科学立场、观点、方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我国现阶段深层次解决社会矛盾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亚里士力多德德性论及其现代意义 篇3

关键词:宗教;本质;信仰

宗教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发展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人类对现实的有限存在以及现实客观世界之外的人类无法认识到的存在和人类无法解释的现象的一种虚幻的想象,但宗教内容仍是基于人类的客观世界,以人类世界为主体虚幻出来的并随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发展。宗教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力量统摄世间万物并且拥有绝对权威、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该神秘力量产生敬畏及崇拜,并从而引申出人的信仰以及宗教的仪式活动。

宗教的起源与改革。马克思宗教观认为: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宗教并不是在人类社会一开始就存在的,而是当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中,面对未知的世界的恐惧,去崇拜信仰一些东西。宗教的起源论有自然神话说、万物有灵说、图腾崇拜说等,这些是原始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逐渐演变发展为人类的一种精神的寄托即宗教。在宗教的改革中也可看出,宗教是基于人类的现实存在,具有人的思想。人类社会在不断演变,宗教的神明没有变,但是宗教的思想观念却在发生变化。例如,在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期间,路德提出“人可以与上帝直接对话”,而不用通过教父作为传达者,上帝与信徒的关系进一步拉近。这是由于人地位的不断提高,宗教中的神明逐渐与人的关系密切。在早期社会,人的力量弱小,对自然、动物等现实存在无法抗拒,人类社会逐渐发展,人与人之间阶级的出现,地位低下的人受到压迫,地位高的人希望活的更好,对神明的崇拜更进一步,希望神明能实现其愿望,宗教越来越受到人的重视,这就是宗教来源于现实同时它又是人的一种精神寄托與信仰。

宗教与社会存在的关系。宗教的产生是依据社会存在而存在的,宗教一方面是人类幻象、寄情的产物,另一方面也是基于社会存在而产生的。宗教的神明形象是人的思维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应。首先,世界上神明的形象其原型都可以在人类社会中找到。西方的基督教中的上帝,东方佛教中的如来佛祖(释迦牟尼)其原型都有据可考,并且其他神明的形象都是以人的身体形态为基础塑造的。其次,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偶尔会听到来自外界的一种声音,在我们的思想中悄然迸发,或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或是在思考时、或是苦思没有答案时,可能会有一个声音在脑中产生,成为一种灵感,人们便把这种感觉归结为神明的指引,同样,有了这种观念,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情况下的指引之声自然就想到神明,由此归纳、总结找到一个共同的基点给与宗教,它又在某种程度上来指引人的发展。最后,社会存在是客观的,人的认识目前无法完全认识的社会的存在,利用宗教来解释一些以我们目前水平无法解释的现象,试想,当我们穷尽对世界的认识时,我们对一切了然于心,因此也就不需要宗教来指引、帮助我们了。因此,宗教是依托于现实的社会存在反应在人的头脑中的产物,是人类在没有穷尽对世间万物认识的一种对未知世界的寄托与幻象。

宗教与真理。人的认识是有限的,人类的认识是无限的,自然社会以及宇宙演进的过程我们都在不断地认识深化,但仍有一部分是人类目前无法认知的,因此,借助宗教来解释那些无法认识的现象,利用神明观念对未来的探索做一个暗示与引导。联合国做过一项调查,即调查最近300年间的300位最著名的科学家是否相信神。其中除38位因无法查明其信仰而不计以外,其余262位科学家中,不信神者仅20人,占总数的7.6%;信神者则有242人,占92.4%,其中包括几乎所有曾对科学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的科学巨人。更令人惊奇的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中信神者竟占93.27%。这些著名科学家都相信神明,是因为对未来的探索是无穷尽的,探索到其思维的一个顶点后,他们更相信是有神明在推动指引着一切,因此,探索没有尽头;同样,在其苦思无果时,相信神明的引导,对其的科学创作提供灵感与支持。可以看到科学与宗教并非是排斥关系,利用宗教一方面探讨世界的奥秘,一方面赞叹神的伟大。因此,宗教并非是不科学,它是科学、真理发展的一种指引,是人给与自己的一种精神寄托。

宗教的作用。我们说宗教的存在有其积极意义即信仰的力量。宗教通过信仰的力量来配合法律没有具体规定的领域。宗教是有一种信仰并由其指引人类、社会的行为发展。宗教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主要看其观念。宗教有些会有消极影响。但是,宗教仍然是对人类社会有积极作用的。在世界的法律体系内,规定不尽相同,对于不同的社会现象也有不同的法律规定,对一些社会现象,法律无法涉及规定,这就需要道德的约束,而宗教观念会让这种道德的约束更有力。当人信仰宗教,会信仰其教义,遵守其内容,当人对舆论观念不予看重时,宗教信仰的力量便成为约束其行为的有力手段。由此可以看出,宗教是一种信仰,一种对来世、今生的想象与对未来的信念,在这种观念下,社会存在也会更好。

通过分析、探讨关于宗教本质几个方面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宗教是人的思维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产物,是人对未知世界的幻象,是人的一种信仰,指引去寻求更好的生活。我们不能将宗教与现实世界割裂开来,也不能否认宗教与科学的关系,要将宗教向更加积极的方面引导,让宗教不断进步发展,为社会稳定发展、人类更加和谐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吕大吉. 宗教是什么?——宗教的本质、基本要素及其逻辑结构[J]. 世界宗教研究,1998,02:6-25+160.

[2]赵志毅. 宗教本质新论[J]. 世界宗教研究,1995,04:40-48+147.

作者简介:刘珂旬(1994-),女,河北衡水人,本科学历,大连理工大学大三在读学生,学号:201300204。

行政问责制的内涵及其意义 篇4

“行政问责制是问责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特定的问责主体对各级政府及其公务人员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的履行情况而实施的,并要求其承担否定性结果的一种规范。”它包含两层含义:

第一,问责主体要监督、检查政府及其公务人员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的履行情况。这里责任是指由政治责任、法律责任、行政责任和道德责任构成的责任体系,是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因其公权地位和公权身份而对授权者——法律法规和社会价值等负有的政治、法律和道义责任。

第二,政府及其公务员在未履行或未正确履行法定职责,给公共利益或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要承担否定性的后果。这些后果包括公开道歉、责令做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诫免、引咎辞职、撤职免职、责令辞职、追究法律责任等,情节特别严重的还要追究刑事责任,处以刑罚。

构建完善的政府问责制对于我国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公务员的责任感与工作效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具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和极为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有利于政府形成负责、廉洁、高效的政治文化。所谓政治文化,即一个社会关于政治体系和政治问题的态度、信念、情绪和价值的总体倾向,属于政治社会的精神范畴。第二,通过构建行政问责制度,明确规定政府和官员的职责,并运用相应的手段和措施来追究他们的责任,就打破可以官员只享受权力,而不履行义务的思想,迫使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高效工作,廉洁奉公,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论制度德性的内涵及其意义 篇5

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考点背景透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六大报告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们党要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这在我们党历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是第一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并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又以“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为题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作了专门讲话,最近的“十一五”规划又将“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一个大的专题提出,2006年10月初召开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会议的主题,可见这个问题很重要。

2005年考研政治真题只是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一个材料分析题出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只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一个子系统;2006年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点等角度作了考查,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内容很多,十六届六中全会又专门作为会议的主体探讨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这个知识点,考生还

要特别重视。

【相关资料精粹】

相关材料1:联系与系统

1.联系与系统的关系

联系的普遍性造成了事物普遍地以系统的形态存在着。

2.系统的含义

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系统的主要特征

(1)整体性。含义有两点:一是系统的整体性以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各组成要素之中,但又不是个孤立要素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二是系统中的要素的性质和功能要受整体系统的影

响和制约。

(2)结构性,及系统诸要素的结合方式,系统的功能和属性既取决于各组成要素的性质,更取决于要素的结合方式。

(3)层次性,及系统的结构的一次隶属关系,不同层次在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

不同,其运动规律也完全不同。

(4)开放性,即系统与周围环境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

4.联系和系统的现实意义

乡土作文的内涵特征及其教学意义 篇6

乡土作文教学是指作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并反映乡土文化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通俗地讲, 就是指导学生作文的时候, 反映自己所在学校的校园环境、师资状况、校风学风、学生特长、学生的家庭环境、以及学生们成长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

二.乡土作文的特征

1、文化性。

乡土作文是乡土文化的一种认知、表达与传播方式, 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乡土文化是人类创造力的结晶和升华, 是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下来的宝贵遗产, 是学生作文的宝贵资源。文化的核心与实质乃是一种生存方式, 比如学生写乡村住宅的变化, 从窑洞到土木房, 就是写乡村人生活方式的一种演变过程, 每一种住宅不仅是一种避风挡雨的休息场所, 而且是当时劳动人民文化与智慧的结晶。比如学生写春节年夜饭, 有的地方的年夜饭吃荤或素的长面条, 其含义是用面条之“长”拴住自己的“魂”, 有的地方以吃饺子的方式庆贺“团圆”, 吃也不仅仅是生存方式, 同样也浸透这一种特有的文化。这种作文有一种独特的文化韵味, 它蕴涵泥土般的厚重、自然、淳朴而又不乏温情的生存姿态。

2、审美性。审美是一种心理活动, 是客观现实中美的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和人们对美的事物的态度体验。乡土作文的纯真, 会让人返璞归真。乡土作文不仅是一种贴近自然的生活方式, 而且可以促使人们去思考、去体验, 让成年人能够回忆起童年, 乡土作文, 不仅带着自然的清新, 而且带着人文的滋润。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百草园, 有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 有油蛉“低唱”、蟋蟀“弹琴”, 还有神奇的故事、无穷的乐趣, 阅读这些乡土文章, 我们就会感受儿童对乡土的向往及乡土给予儿童的快乐, 这就是乡土作文的审美性。

三.乡土作文的教学意义

1、写乡土作文是农村教育的需要。乡村教育的最大误区, 在于我们没有想尽办法引导孩子们热爱乡土。我们在对1600名城乡四、五、六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中, 发现我们的小学生对家乡的地理、历史、文化教育、特产民情, 建设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知之甚少, 就是了解到的一些内容也是支离破碎、比较肤浅。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编写的面向中学生的乡土读本《贵州读本》中指出:“现在的青少年有一种整体倾向:逃离乡土, 对乡土有认识上的陌生感、情感上与心理上的疏离感。这就是失根, 会最终导致一代人民族文化的缺失。在这个层面上, 乡土教育不仅是爱家乡的教育, 也是人与土地的关系的强调。”这充分说明, 近来利用乡土作文促进学校教育研究已经得到教育界人士的普遍认同。

2、写乡土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需要。

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说乡村的故事、写乡村的生活渐渐成了一种被遗忘、被忽视的写作方式;乡村的作文课堂成了批量生产毫无生命意识的作文“工厂”;各式各样的“模板”成了把乡村人变成“城市人”的捷径……这样, 离乡村孩子最近的乡村, 却渐渐淡了, 悄悄远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教学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农村学生只有写乡土作文, 才能有效落实这些理念。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 因此, 在农村学生的作文教学中, 把乡土资源变成学生的写作素材, 能使作文更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农村学生只有写乡土作文, 才能如让“让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培养乡村孩子回归乡村的经验能力, 能使他们“修炼”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学会收集乡村的点点滴滴, 重拾一颗对乡村生活敏感的心;能帮助他们拨开眼前迷雾, 还原乡村生活, 还原那里的人和事, 还原那里的一草一木;让他们以个性化的语言书写属于他们的游戏、歌谣, 以及他们熟悉的花草树木……从文字到思想, 乡村作文要根植于乡村, 又要有助于提升乡村生活的人文价值, 这才是它的全部意义之所在。

摘要:乡土作文是乡土文化的一种认知、表达与传播方式, 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 具有丰富的文化性和审美性。引导学生写乡土作文不仅是农村教育的需要, 也是作文教学的需要。

论制度德性的内涵及其意义 篇7

关键词:高效性,提问,内涵,意义

一.高效性提问的内涵特征

所谓问题, 就是指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难题或须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按照西方心理学者的看法, 问题是一种情境, 它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1) 当前状态; (2) 目标状态; (3) 从当前状态向目标状态转化所需要的一系列操作。不能直接用已有的知识来处理, 但可以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间接处理的情境叫问题。

提问是一种以语言为媒介来传递所思与所惑等质疑性信息的交流方式, 交流双方要对隐含在问题中的期望做出语言的和非语言的反应。《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认为, 提问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手段, 它被运用于整个教学活动中, 是联系师生活动的纽带, 在教学中有助于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积极思考、获得智慧。

高效性提问是同“无效提问”或“低效提问”相对的。高效性提问是指所提出的问题既简洁, 又有深度, 既符合文本特点, 又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既能够激发师生思维, 又能激活师生的探究情趣, 更能解决重要的或关键性的教学问题的提问。

课堂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 是师生之间进行对话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在教学中它有检查评估、启迪思维、引导学习等多种功能。课堂提问作为一种教学行为, 它不是单指教师向学生发问这样一个特定的行为, 而是表现出一定的过程性。尽管在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中, 提问的形式多种多样, 但就过程而言, 却大致相同, 基本包含3个阶段: (1) 提问: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某一知识内容、特征或关系进行提问; (2) 回答:学生分析提问的要求, 回忆、提取并组织相关知识作出回答; (3) 评价:教师对回答质量作出评价, 给予反馈、矫正或总结。

高效性提问的主要特征是:

(1) 目的性。提问是一种教学行为, 是实现高效教学的重要手段, 提问有效与无效更是与目的相比较以后的一种判断。课堂高效提问是能较好地实现提问目的的提问, 从这个意义上说, 目的性是高效提问本身应该具有的特性, 其次, 从提问过程是否有效来看, 目的决定教师提问的方式与方法。提问有了明确的目的, 会极大地增强提问的针对性, 提高教学效率, 有了明确的目的, 在提问时选择什么样的问题、问什么样的学生、如何提问等就会有较为明确的指向, 因此, 目的性是高效提问最根本的特征。

(2) 启发性。启发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环节, 教学过程的进展在许多情况下是靠启发来进行的。在教学实践中, 启发的手段和方法多种多样, 但提问是最常用的启发手段之一, 课堂有效提问的启发性集中表现在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启发学生的想象。

(3) 多样性。高效提问的多样性是指在具体提问过程中, 高效性所表现出的各种各样的形式, 这种多样性主要表现在问题的多样性和提问方法的多样性。

二.高效性提问的教学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学生的问题生成, 要经过一番“听别人怎样说”的过程, 要经过一番动脑思考的过程, 要经过一番精心的选择和语言组织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是一个综合训练的过程。

2.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王夫之在《诗广传》中指出:“由不疑至于疑, 为学日长, 由疑至于不疑, 为道日固”对于问题, 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 我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的追究问题罢了。”“学而不思则罔”, 要发现问题, 就必须一边读一边想, 一边领会一边揣摩。否则读了之后, 脑子里只有一片空白, 发现不了问题。只有做到了边读边思, 读后才有获。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促使学生自觉持久地进行阅读实践, 并逐步内化成阅读能力。

课堂公民文化内涵及其建构意义 篇8

一、公民文化是民主政治的灵魂

“公民文化”这一概念由美国学者阿尔蒙德在其著作《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中首次提出。阿尔蒙德认为公民文化是政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他基于个人或群体对政治活动的输入、输出和积极参与者的自我三个方面考虑,将政治文化分为村民政治文化、臣民政治文化和参与者政治文化三个类型。在村民政治文化中,没有专业化的政治角色,首领、酋长和巫师的角色混为一体,村民并不期待可以从政治系统中获得什么,甚至很少有村民意识到政权的存在。[2]生活在村民政治文化中的人们很少甚至没有对政治的认识,这就更谈不上政治参与。在臣民政治文化中,人们能够意识到政权的存在,了解政府的职能,甚至会为政府感到骄傲或者否认政府的合法性。然而,不论对政府赞成与否,臣民却倾向于政治输出,他们最低限度地履行着政权对他们的要求,如纳税、服军役等,而很少主动参与政治活动。作为臣民,他们更多的是服从政治的规范而很少尝试改变政治系统,他们是消极的政治参与者。在参与者政治文化中,政治参与者对政治的输入、输出以及积极参与者的自我三个方面表现非常积极。他们总是积极投身政治事务并相信自己可以对政治活动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在阿尔蒙德看来,公民文化是村民政治文化、臣民政治文化、参与者政治文化三者混合的一种政治文化。虽然积极的政治参与是公民文化的首要特征[3],但是村民政治文化和臣民政治文化这些消极的因素在公民文化中也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积极因素能够促进政治系统快速发展,消极因素则使这种发展趋于平和和稳定。这就要求在政治系统中有一部分公民表现出消极因素或者公民个人在政治活动中时而积极时而消极。这样才能冷却那些在政治活动中激进的头脑,从而保持政治系统平衡。达到这种平衡的途径是通过公民文化塑造“潜在的积极公民”,即他们在民主政治中必须是积极的,也是消极的;卷入的,也是不太卷入的;有影响力的,也是服从的。[2]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潜在的积极公民”并非“待成长为积极公民”的人,他们已经具备了作为积极公民的意识和能力,他们或许在政治系统平衡状态下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政治参与,但是一旦政治系统平衡遭到破坏,他们会即刻参与进来,保持政治稳定和发展。

在现代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国家制定出了一系列的能够保证民主实现的政治制度。既定的社会制度需要相应的文化作为其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正如英格尔斯所说“那些完善的现代制度以及伴随而来的指导大纲、管理守则,本身是一些空的躯壳,如果一个国家的人们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且具有生命力的现代心理基础,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惨结局是不可避免的。”[4]培育公民文化将会是建设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任务,如果没有相匹配的公民文化的培育,即使公民能够认同民主价值和具备基本的政治参与能力,也将会带来很多问题,诸如以消极态度对待国家政治生活、以情绪化的方式参与政治活动、以极端的敌视态度对待竞争者等等。[5]因此,如果说现代民主政治制度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骨骼和框架,政治文化是现代民主政治的血和肉的话,那么作为政治文化亚文化的公民文化将会是民主政治生命的灵魂。

二、课堂公民文化是特殊的公民文化

课堂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教师在教学方面起到了主体作用,学生在课堂学习方面则居于主体地位。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两个外显行为共同组成了课堂活动。课堂文化是课堂教学中的规范、价值、信仰和表意象征符号的复合体[6],具有内隐性特征。课堂文化能够让课堂活动更加生动与丰满,也将会是课堂生命活力的重要保障。发挥这些作用的前提是课堂文化具有一定的生命活力。没有生命力的课堂文化往往忽略学生是鲜活的个体,这样的课堂必定会遭遇悲惨的失败。[7]无生命的课堂只能培养出无“生命”的个体,甚至会陷入“先生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8]的境地。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儿童培养。[9]师生生命活力在课堂中的发挥需要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文化,课堂公民文化是这种有生命力的课堂文化的重要一维。

简单来说,课堂公民文化是课堂文化与公民文化的有机结合。课堂公民文化具有公民文化的特质,但是作为特定场域的课堂教学中的公民文化它又有新的特征。在公民文化中有“村民”“臣民”“参与者”三种不同角色,同样在课堂公民文化中也能找到这三类角色的影子。处于课堂活动边缘的学生往往扮演了课堂“村民”的角色,与社会中的“村民”角色不同的是,课堂中的“村民”能够意识到课堂这个微型政治组织的存在,却主动或被动脱离课堂组织。这类学生包括了学业成就高的和学业成就低的学生。学业成就高的学生往往因为课堂教学内容过于轻松而脱离课堂,去从事更加高深的知识探索,而那些学业成就低的学生则会由于课堂教学过于困难而不得不放弃课堂参与,转而做其他事情。扮演“臣民”角色的学生是课堂教学的服从者,他们积极听从教师的安排,参与教师组织的课堂教学活动,却很少能够对课堂教学产生建设性影响。这些学生在课堂中往往是“群众演员”,甚至是“观众”与“听众”。[9]在课堂里也有“参与者”的学生,与作为“臣民”的学生不同的是,他们不仅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还会通过提出建设性意见改变既定的课堂计划或者课堂思维路径,从而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并充满活力。对于学生个体而言,同一名学生在课堂上也可能有“村民”“臣民”“参与者”的不同表现。与公民文化一样,课堂公民文化倡导学生的积极参与,但是如果一味地强调学生参与,则有可能引导课堂教学偏离预期目标,或者忽视某一群体学生而产生“多数的暴政”[10]甚至“少数的暴政”的现象。因此为了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和最大限度地顾及所有学生,课堂需要学生承担一定的“臣民”角色。如果是学生出于思考的需要,对更加高深的知识进行探索而扮演了“村民”的角色,这样的行为也应该得到鼓励。不论是“村民”“臣民”还是“参与者”,都给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的空间,是学生作为公民的一种积极体验。这种公民体验将是他们在社会上成为合格公民的重要基础。

课堂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构成的,如果仅仅从学生的角度分析课堂公民文化必将得出片面结论。因此,在对课堂公民文化解读时,也应该考虑到教师在课堂中发挥的作用。在课堂中,学生对不同角色的表达与教师的观念与行为直接相关。传统教育观念强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在这种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师往往倾向于对教学的控制、对学生的控制和对教学内容的控制。被控制的学生摄于教师“权威”地位,而较少有机会在课堂表现出“参与者”的角色,不得不作为“臣民”甚至“村民”。鉴于教育在培养公民的理性、德行、个性以及民主所需要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1],教育民主越来越成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现实需求。教育民主的典型表现是师生关系的民主。在课堂中,师生关系的民主强调师生平等与自由地表达,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中贯彻师生民主的教育理念,那么学生在课堂上将会有更多机会参与课堂建设。需要指出的是,师生民主能够给予学生充足的机会参与课堂建设,然而不能将这种民主推向极端,极端的师生民主将会弱化教师的合法性权威进而导致教育效果甚微。[12]课堂公民文化的构建离不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民主的理念,也需要教师发挥其合法性权威作用,对学生进行正确引领。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课堂公民文化是一种特殊的公民文化。课堂公民文化既包涵了公民文化的特质,也继承了课堂文化的特征。但课堂公民文化是公民文化与课堂文化的有机结合而非简单相加。基于此,课堂公民文化是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的,以民主思想为主导,以师生双方自由表达为特征,同时保留传统教学特质的规范、价值、信仰和表意符号。

三、课堂公民文化构建的意义

学校是国家公民的培养基地,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优秀公民的使命。课堂是学校教育活动的核心场域,在课堂中凸显公民文化、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是培养现代公民的重要途径。课堂公民文化能够促进高效课堂的生成,也是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无怪乎有的学者认为公民教育是全部教育的转型。[13]

1. 课堂公民文化有利于优秀公民的培养

现代民主社会,教育对人的社会化功能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将个体培养成为合格的公民。个人只有成为合格的公民才会自觉接受社会规范,才有可能适应社会发展,才能够推进社会进步。在教育史上,古希腊雅典教育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身体、道德、智力、审美[14]的公民教育思想至今仍值得现代教育借鉴。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教育对个体的社会化功能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公民身份关注的焦点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转向了公民参与、构建认同感实践活动和意识形成,这种转变引发了人们对现代教育功能的关注和重视。[15]现代教育中公民教育作用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对于公民教育的认识,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即公民教育是造就公民的教育,是对公民的教育,是通过公民生活的教育。[16]这三个方面能够深刻地认识公民教育的目的、对象和方法。从此也可以看出,公民教育是一个涉及范围非常广泛的领域。如果仅仅将公民教育视为学校教育中直接开设的公民课程,既不能深刻认识公民教育,又会影响公民教育目的的达成。

课堂是由师生和一定空间组成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了最主要、最直接的作用。在课堂中,所有班级都具有三个重要特征,即每一个人都希望别人关注自己的举动、教师和学生时刻都在受到他人的监督、师生之间的联系时间比较持久。[17]这样教师和学生就组成了一个微型的政治组织,在这个组织中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分别行使各自的政治权力以影响班级政治。这在无形中构建了课堂的政治文化,这种政治文化是村民政治文化、臣民政治文化还是参与者政治文化占主导地位非常重要。如果是村民政治文化占主导,课堂表现为学生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不仅无效,也会由于学生长期纪律涣散而导致学生缺乏遵守社会规范意识的后果。如果是臣民政治文化占主导,则表现为在课堂中教师权威最大化,学生的话语空间被严重挤压。在这种文化熏陶下培养出来的儿童只会服从他人。如果是参与者政治文化占主导地位,那么课堂将会充满互相尊重对方人格的民主氛围。以参与者政治文化为主导,兼有村民政治文化和臣民政治文化,便构成了课堂公民文化。在公民文化熏陶下成长的学生在学校能够积累到基本的公民经验,这些经验将会帮助学生在学校之外顺利地成长为合格公民。这是因为,在公民文化主导下的政治组织中,课堂教学能够培训公民政治参与方面的技能,使他们学会与媒介接触,收集信息,了解政治结构及其重要性,明确参与的规范等。[18]因此,课堂公民文化在培养学生成为合格公民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2. 课堂公民文化有利于维护课堂秩序,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是随着班级授课制的提出而出现的一种事物。维持课堂纪律,保证课堂顺利进行是教师在课堂上的重要任务之一。完成这一任务的目的是保证科学知识有效传授。课堂公民文化的主要内容是公共理性。公共理性能够引导学生自觉地扮演“参与者”“臣民”“村民”的角色。当学生有了新思路、新观点时,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将会为课堂的精彩开展做出重要贡献;当学生对某一问题不甚理解时,精力集中地参与教师设计的课堂活动将会最高效地帮助学生形成对这一问题的深刻认识;当学生对教师讲授的知识完全掌握时,就可以脱离教师指导进入“村民”状态,探索更高一级的知识。不论是成为“参与者”“臣民”还是“村民”,课堂纪律在课堂公民文化的熏陶下能够达到一种类似于公民文化影响下的“平衡的政治取向”。在这种平衡引导下,教师与学生将会认可并给予对方充分的机会和空间做出基于最个性化的决定,即教师教学活动的进展或是学生接受学习与否的选择。这样的决定并不是双方心血来潮的产物,而是根据当时当地的课题现状经过理性思考后的选择。这样的选择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并保证了课堂教学效果。

3. 课堂公民文化是现代教育思想的体现

现代教育思想是在传统教育思想基础上提出和发展起来的。传统教育思想以赫尔巴特提出的“三中心”最为典型。这种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虽然一度为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了充分条件,但是这种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越来越发展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桎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民主思想的广泛传播,人们发现赫氏“三中心”已无法跟随现代社会发展的步伐,甚至有可能成为民主思想传播的绊脚石。在认识到传统教育思想弊端基础上,以民主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教育思想逐渐发展起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杜威认为民主并不仅限于政治形态,主要是一种共同生活的模式,也是一种沟通的经验。[19]在批判赫尔巴特教育思想基础上,杜威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和以经验为中心的“新三中心”。杜威的教育思想自产生后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欢迎,此后的课堂文化也大多以“新三中心”为蓝本构建起来,至少标榜以“新三中心”为主要思想来源。教育民主化成为现代教育思想与传统教育思想最显著的区别。课堂公民文化的构建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基础演化而来的一种课堂文化。因此,构建课堂公民文化成功与否成为学校教育是否从传统教育思想向现代教育思想转型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综上,公民文化的培育是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公民文化的构建有利于维持政治系统更稳定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学校教育是培养公民的重要场所,随着人类思想的发展,人们已经转变了将儿童看作是“准公民”或者“有待成为公民的人”的看法,而是将儿童看作是公民。[20]不论儿童观怎样转变,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儿童作为公民的公民经验相对不足,他们需要经历更多的公民经验以应对公民社会发展。因此,在学校培育公民文化以增加儿童公民经验变得非常重要。课堂是学生在学校活动的核心场域,构建课堂公民文化能够为学生扮演公民角色提供机遇并丰富他们的公民经验。课堂公民文化的培育不仅是对直接开设的公民课程之不足的补充,更是学校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公民文化的构建必将成为学校公民教育的重要一环。

摘要:现实中的公民文化是一种混合的政治文化,它包含了村民政治文化、臣民政治文化、参与者政治文化。公民文化在价值上倾向于三种政治文化混合,并强调公民积极参与。课堂公民文化是特殊的公民文化,由教师和学生在民主思想主导下共同建构,课堂公民文化同样包含了“参与者”“臣民”“村民”的角色。课堂公民文化是培养公民的重要手段,是优质的教与学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现代教育思想在教育实践中的突出体现。建构课堂公民文化是实现学校公民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

上一篇:六年级毕业班教师赠言下一篇:7月启动大会主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