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复习大纲(精选7篇)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心灵” “灵魂”—心理学最早的定义就是“对心灵或灵魂的解说”
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9世纪初叶 赫尔巴特(德)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
心理学最主要的就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揭示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发展规律,并对他们进行科学解释。
(3)心理学研究对象示意图
认识过程(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
心理过程情感过程(喜、怒、哀、恶、惧等)
个体心理意志过程(采取决定、执行决定等)
个体倾向性(需要、兴趣、动机、信念等)
个体心理能力(一般能力、特殊能力等)
个体心理特征气质(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等)性格(谦虚、勤奋、乐群、勇敢等)
自我意识
第三章:认知过程
1.感觉与知觉
感觉的分类:远距离感觉、近距离感觉和内部感觉。
视觉适应: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的变化。
2.知觉及其特征P74-78(整小节要看)
(1)知觉的概念与种类
A.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
B.分类:根据在知觉中起主导作用的感觉器官的特性分为—视知觉、听触觉、触知觉、嗅知觉等
根据知觉所反映的事物的主观特性分为—
空间知觉(处理物体的大小、形状、方位和距离的信息)
时间知觉(解决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
运动知觉(处理物体在空间的位移)
社会知觉(关于个体对客观事物社会性特征的知觉)
(2)知觉的基本特征:
A.整体性:格式塔原则(对整体的知觉不等于并且大一对个别感觉的总和)格式塔原则的几条规律:接近性
相似性
连续性
封闭性
良好图形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颜色恒常性
3.注意P80-90(整节要看)
(1)注意的概述:
A.什么是注意:是心理活动(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和集中。它具有两种基本特征:选
择性和集中性。
B.注意的分类: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随意后注意
4.注意的理论
A.注意的过滤器理论—早期选择模型
衰减模型
晚期选择模型
B.注意的资源分配理论
5.注意的品质: 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转移
6.记忆P91-106(整节要看)
(1)记忆概述
A.什么是记忆: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B.记忆的分类:感觉记忆(储存时间为0.25-2秒)
短时记忆(保持时间为5秒-2分钟,容量有限,大约为7±2个单位)
长时记忆(保存时间长,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容量没有限度)
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即事实类信息)
程序性记忆(又称技能记忆)
C.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编码、保持、提取
(2)长时记忆中的遗忘
A.遗忘的进程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从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中可以看到,遗忘的过程是不均衡的:在第一个小时内,保存
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迅速减少,然后,遗忘的速度逐渐变慢。
B.遗忘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衰退理论
干扰理论—倒摄抑制、前摄抑制
提取失败理论
动机性遗忘理论
C.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明确记忆的目的任务
充分利用无意记忆
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合理地安排记忆材料
适当运用记忆术
(3)防止遗忘的有效方法——复习
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恰当地安排复习材料
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复习方法的多样化
7.思维与语言
(1)思维概述
A.什么是思维: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是认知活动的高级形式。
B.思维具有间接性与概括性的特点。
(2)思维的分类: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常规思维、创造性思维
(3)问题解决
A.问题解决的特征:目标指向性
操作系列性
认知性操作
B.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方法:算法式
启发式
手段—目的分析法
爬山法
逆向工作法
C.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①问题表征的方式
②无关信息的干扰
③功能固着性
④定势
⑤动机强度(“耶基斯—道德森定律”)
⑥酝酿效应 ⑦专家和新手 ⑧光环效应 ⑨刻板效应
(4)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改变传统的评定学习成绩的观念,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行为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能力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造性活动
第四章:学习心理
1.学生的学习具有的特点:接受性、间接性、高效性、教育性、年龄差异性
2.学习的分类:
(1)依据学习目标(布卢姆):认知学习、情感学习、动作技能学习
由低到高分为六级: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2)依据学习方式(奥苏伯尔):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
3.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4.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三基”—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
理)
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学习论
加涅的信息加工论
5、建构主义学习观: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的过程,对知识的理解只能由个体
学习者在自己经验背景的基础上建构起来。
建构主义教学法:①随机通达教学②支架式教学③情境性(抛锚性)教学④交互式教学
第六章:智力与创造力培养
(1)创造力培养的环境与条件:创造力培养的九点建议P225
(2)创造力培养的主要内容:
培养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训练发散思维、培养直觉思维、发展形象思维
创造个性的培养
(3)实用创造技法及训练:①缺点列举法②希望点列举法③特征点列举法
④头脑风暴法⑤移植法⑥类比法
⑦组合法⑧分解法⑨检查单法
第七章:动机与学习
1.人本主义的学习动机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结构图 P245
自我实现的需要
审美的需要成长需要
认知的需要
自尊的需要
隶属与爱的需要基本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2.培养学习动机的若干措施:
(1)促进外在动机向内在动机的转化
(2)通过满足基本需要引导学生追求成长需要
(3)从学业成败的经历中学会合理归因
(4)利用教师正确的反馈信息激发学习动机
第八章:人格
1.人格的特征:
(1)独特性
(2)稳定性
(3)整体性
(4)社会性和生物性
(5)功能性
2.气质类型:
(1)胆汁质
(2)多血质
(3)黏液质
(4)抑郁质
3.影响人格的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
(2)自然环境因素
(3)文化环境因素
(4)家庭环境因素
(5)学校环境因素
(6)大众传媒
(7)自我调节因素
4.人格测验:
人格的问卷调查
人格的投射测验
人格的情境测验
第九章:情绪、压力与健康
(大题)1.情绪管理策略:
(1)宣泄法:痛苦、倾诉、写日记、运动等
(2)身心放松法:生理放松法—深呼吸法、肌肉放松训练等
心理放松法—闭着眼睛想象一些广阔、宁静、舒缓的画面或场景,可配用一些放松音乐
身心连锁放松法—利用人的意念来指示身体做出松弛的反应,比如自主
训练法通过意念来调节体温
(3)暗示法:积极的暗示
消极的暗示
(4)思维转化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换个角度看问题”
(5)升华发:是一种最为有效的情绪宣泄方式。将情绪激起的能量投射到战胜挫折,或者
有利有益于社会和个人成长的活动 中去,使其变得具有建设性和创造性。如
歌德失恋后写出流传后世的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等。
(6)环境调节法:环境对人的情绪也能期待一定调节作用。到外面走走或者整理房间,环
为达到使学生了解药事与经济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目的, 药事管理学是本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药事管理学是药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以药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药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形成的药学类边缘学科[1]。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可使学生了解药事活动的主要环节、内容及其基本规律, 掌握我国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和基本政策, 熟悉药事管理体制及组织机构, 具备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等方面的管理和监督能力, 并能在实践中运用相关理论和知识,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2]。但药事管理学尚无针对高职中药专业的教学大纲, 如果任课教师对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测试形式等把握不准, 势必会影响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为此, 笔者对编写高职中药专业药事管理学教学大纲进行了初探, 以期达到课程的教学目的。
1 教学大纲编写及教材选编原则
教学大纲是人们赋予教育教学各种功能时规定的最低要求, 是评价教育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依据, 也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时必须遵循的纲要性文件, 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价值取向[3], 是对具体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表述和规定的文件[4]。结合药事管理学教学实践, 编制高职中药专业药事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1 大纲指导性原则
新编写的教学大纲要对高职中药专业药事管理学教学有明确的指导作用, 从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测试方式等方面对药事管理学课程进行具体规定, 能指导授课达到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药事管理学的基本概念, 学习药事管理学的基础知识, 培养运用药事管理学理论解决药学实践问题的基本技能。
1.2 教学实用性原则
编写教学大纲时要注意体现高职中药专业特色, 强调授课知识的实用性。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要到北京康仁堂药业工作, 从事中药相关药品生产、销售、库管工作, 因此, 在教学大纲编写中要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强调“中药管理”、“药品生产管理”、“药品流通管理”内容, 以便任课教师能在大纲的指导下规范地、高质量地完成高职中药专业的教学任务。
1.3 与就业相结合的原则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要到北京康仁堂药业工作, 在编写教学大纲之前, 与康仁堂相关人员咨询公司希望学生掌握的药事管理学知识, 主要是熟悉GMP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SP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和药品流通管理知识, 了解新药研究管理知识。因此, 在编写教学大纲时, 应减少新药研究管理知识的授课, 以期学生更好地适应以后的工作。
2 高职中药专业药事管理学教学大纲
以下是我们拟订的北京中医药大学高职中药专业药事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大纲。
2.1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为高职中药专业专科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应使学生掌握现代药学实践中管理活动的基本内容、方法和原理, 熟悉我国药事管理法律、法规及管理规范, 了解国内外药事管理组织体系及其管理机制, 培养学生运用药事管理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共36个学时。
2.2 教学内容与要求
(1) 第一章绪论 (2学时) 。
掌握药品、药品标准、假药、劣药、执业药师等的定义及相关内容;熟悉药事管理学课程与药事管理学学科的区别以及药事管理学的研究内容、方向、学科性质;了解药事管理学研究方法、药事管理及药事管理学学科的发展沿革及发展趋势。
(2) 第二章药事管理组织体系与职能 (3学时) 。
掌握药品监督管理体系内行政监督部门与技术监督部门的基本职能, 药品监督管理的主要手段;熟悉药学事业性机构及药学实践单位的基本管理内容;了解国外药事管理体系的相关知识。
(3) 第三章国家药物政策与管理制度 (3学时) 。
掌握国家基本药物政策的概念、药品分类管理的基本知识及其相关规定;熟悉国家药品储备制度建立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国家基本药物政策、医疗保障、基本医疗保险用药政策、国家药品储备制度现状以及国际基本药物制度概况。
(4) 第四章药事管理法律体系 (2学时) 。
掌握国家药事管理法律体系及药品标准管理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熟悉我国药事管理法律体系及内容;了解国外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
(5) 第五章中药管理 (3学时) 。
掌握国家对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原则及其管理办法, GAP对中药材生产的基本要求;熟悉GAP认证的基本流程, 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 中药品种保护政策;了解中药现代化的重点任务及中药现代化与规范化管理的关系, 野生药材资源现状。
(6) 第六章特殊药品的管理 (3学时) 。
掌握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的定义及其研制、生产、经营、使用过程中的管理要点;熟悉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管理情况。
(7) 第七章药包材、药品标识物、商标与广告管理 (2学时) 。
掌握药包材与药品标识物的管理要点及相关法规;熟悉药品商标管理的管理要点及相关法规;了解药品广告管理的管理要点及相关法规。
(8) 第八章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上市后再评价 (2学时) 。
掌握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临床表现及其与药品不良事件的区别,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及其职责, 药品上市后再评价的实施;熟悉药品召回与淘汰的管理方法;了解国外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的方法。
(9) 第九章新药研究管理 (2学时) 。
掌握GLP、GCP对药物研究的基本管理要点、药品知识产权管理基本知识;熟悉GLP、GCP认证管理的基本要求;了解知识产权保护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
(10) 第十章药品注册管理 (3学时) 。
掌握药品注册管理要点及药品批准文号、注册证号的管理规定;熟悉新药注册、药品补充申请及药品再注册、非处方药注册管理内容;了解药品注册现场核查的相关知识。
(11) 第十一章药品生产质量管理 (4学时) 。
掌握GMP对药品生产企业各方面的要求, GMP认证管理的要点, 《药品生产许可证》的管理要求;熟悉药品委托生产管理;了解实施GMP的重要意义和国外药品生产管理概况。
(12) 第十二章药品流通质量管理 (4学时) 。
掌握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原则和术语, 药品经营企业实施质量管理的前提条件, GSP对药品经营企业的要求, GSP认证管理要点, 药品流通监督管理部门及其职责;熟悉药品经营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及对药品销售人员的监督管理, 中药的经营管理;了解实施GSP的重要意义, 药品互联网服务管理。
(13) 第十三章医疗机构药事管理 (3学时) 。
掌握医疗机构内部药事管理委员会、药学部门的组成及其基本职能, 医疗机构制剂的管理要点, 临床药学管理的基本内容;熟悉医疗机构药品的供应管理, 医疗机构调剂业务与处方管理;了解临床合理用药管理。
2.3 教学方法与能力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 以课堂讲授、多媒体演示为主, 结合课堂提问、课堂测试、课后作业等方法进行教学。应致力于加强对药事管理与法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讲授, 让学生了解药事与经济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注意结合药事管理中的实际情况, 锻炼学生运用药事管理的基本知识分析药学实践活动, 以奠定实际工作基础。
2.4 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期中测试, 期末闭卷考试。
成绩评定:期中测试占30%, 期末考试占70%。
2.5 教材
教材选自孟锐主编的《药事管理学》, 由科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
3 结语
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下, 药事管理学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充分结合高职中药专业的实际情况来进行, 不能一味照搬药事管理学本科教学大纲。同时, 在当前的教育以及专业建设发展的情况下, 结合企业对学生专业知识的需求, 吸取其他院校药事管理学教学经验, 编写突出高职中药专业特色的药事管理学教学大纲。
摘要:药事管理学是高职中药专业的必修课程, 但尚无针对该专业的教学大纲。对编写高职中药专业药事管理学教学大纲进行初探, 以期更好地达到课程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职,中药专业,药事管理学,教学大纲
参考文献
[1]张一芳.浅谈高职药事管理学课程建设[J].卫生职业教育, 2008, 26 (1) :146-147.
[2]孟锐.药事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
[3]杨金玲, 公维磊, 王长芹, 等.卫生检验专业新教学大纲的研制[J].西北医学教育, 2015, 26 (6) :952-954.
考研英语大纲重点扫描
作为选拔研究型人才的国家级考试,考研英语与国内其他英语考试有着明显的不同。它突出了英语的学术性与知识性,淡化了其交际性。在考研大纲中,听力和口语没有被列为考查目标,而进行学术研究必备的阅读、翻译和写作能力,一直都是考查的重点。为了在考研英语初试中取得好成绩,考生应对大纲中的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重视:
基本能力
人们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已被概括为经典的五个字:听、说、读、写、译。在考研初试中,前两项不考,对后面三项的考查力度是逐级递减的:阅读最为主要,其次是写作,再次是翻译,大纲中甚至把翻译列为阅读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对这几项再进行分析简化,就可能发现,考研对英语的考查,重点是对词汇和语法的考查。发源于拉丁语解析的经典外语习得理论就把外语学习归结为“记忆单词+训练语法+练习翻译”。虽然新的理论更加强调语言的交流与应用,但在考研英语的考场上,词汇和语法仍是十分重要的。大多数考研英语失败的同学,要么是在词汇与语法上有一项复习不够,成为“跛足巨人”,要么是两样都乏善可陈,最终成为分数的“侏儒”。
思辨能力
考研英语肩负着为国内众多高校选拔研究型人才的重任,它不仅考查语言能力,更考查一个人通过语言,用思辨的眼光去审视问题的能力。考研英语的选材也因此常游走于引起激烈争论的热点话题之间:环境保护主义者是不是反科学?安乐死到底应不应该合法化?在互联网时代如何保证个人信息的安全?讨论这些话题的文章,无论用哪种语言写成,对一个思维浅薄的人都可能造成脑震荡式的冲击。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平时有意识地接触一些热点话题,培养多问几个为什么的意识,对理解考研文章还是有帮助的。
较广泛的背景知识
考研英语所选取的文章纷繁复杂,源头众多,但总体来说,这些文章大多来自西方大学本科生所使用的经典书目以及各种报纸杂志的新闻报道与专栏。最近几年,后一来源得到了命题老师的青睐,Time, Newsweek, Economist等西方著名刊物上的文章经常出现在试卷中。这些文章所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从互联网的应用到对未来经济形势的判断,从赌博是否应合法化到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各种在西方社会成为热点的话题在考研英语试卷上悉数登场。大纲这方面的要求,迫使我们保持与时俱进的心态,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不过,关于国际政治的问题,考研英语一般是不会选取的。
英语复习规划
现在距离考试还有几个月的时间。这几个月,是复习的黄金阶段,也是复习最紧迫、任务最繁重的时刻。在这时,合理科学地安排时间尤为重要。以下是复习中需注意的几个方面:
考研英语复习的U形曲线
从整体上看,英语在考研各科复习中所占的时间比重,应呈U形分布。这就意味着,在刚开始复习的3~6月份或更早的时候,应把大部分时间投入到英语复习中来。因为政治的大纲尚未揭晓,自己报考的学校和专业也没有完全确定。在这一阶段,词汇与语法是关键,也是基础。等到7~10月份,随着考研政治大纲的明确和自己考研目标的明朗,考生不可避免地会把更多时间投入到政治、数学和专业课的复习中去。这时,英语复习所占的比重会有所下降。但是下降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这个时间比例上的低谷实际上是英语复习的关键点,此时的重点应当是历年真题的细读与研究,同时力争达到这样的效果:真题中没有一个单词是生词;真题中没有一个长句是难句。弄懂真题中所有的选择题四个选项中的三个错项为什么错,正确项为什么正确。从 11月份到次年1月份,随着考试日益临近,考生投入在英语上的时间应该有所增加。这时的复习应是全面的,单词、语法、真题研读、模拟练习,一个都不能少。
模拟训练的量与度
复习考研英语不等同于做模拟题。随着考生们复习思路的科学化,题海战术已经被抛进了历史的垃圾堆。模拟训练只能让考生考研英语的分数锦上添花,而不能雪中送炭。对于四级尚未通过、英语基础薄弱的考生(近年来这样的考生在考研中的比重有增加的趋势),盲目模拟无异于“盲人骑瞎马”,并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模拟训练宜少而精,模拟时应该一气呵成,从头到尾全面模拟考试的过程,从而考查自己的时间分配能力和在高强度压力下的耐受力。更为重要的是,在模拟训练结束后,认真地回顾和总结得失是必不可少的。很多人在模拟训练上有“重模拟,轻总结”的倾向,这是极其有害的。我们一般提倡模拟训练与之后的归纳分析至少应该保持1:2的时间比例,即如果用一个小时模拟训练,就应用两个小时分析得失。对于基础薄弱的考生,这个比例还应该加大。
英语学习中的“边际效益递减”原则
英语学习的规律是残酷的。当考生们在英语学习上投入越来越多的时间与精力,一旦过了一个平衡点时,就会沮丧地发现投入的时间精力与所得并不成正比,换言之,所付出的越来越多,而得到的越来越少了。这时,考生们已经触摸到了这一学习阶段的天花板,要想打破它,就需要付出加倍的心血和努力。考研是一项系统工程,英语只是成功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在复习时,考生们千万不能太过着急,把有限的时间精力全都投入到英语复习上,而应该静下心来审时度势,看看自己目前的英语复习到了什么程度。如果对于你要报考的学校和专业来说,你现在的英语水平已经有了八成的把握,那就不要在这方面投入太多精力,而应集中优势兵力,去攻克专业课、政治等其他制高点。无数成功考生的经验证明,在考研中取得最后胜利的人,不一定在某一方面特别优异,但一定在各方面发展都很平衡。
导论中:第一章法的本体和第一章法的概念是重点,导论中最重要的是法学基本概念。
导论第二节 法学、法理学历史概述只需要介绍性的看一下就可以了,不做要求。
第二编第一章第一节要注意法和律的词源和含义。
第二节注意自然法的概念,尤其是西方法学的自然法概念。区别主观法与客观法。
第三节只需要记广义的法律,狭义的法律不用管。
第二章法的现象与本质是重点,其中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认识内容要记。
第三节法的基本特征要记。
第三章第一节法的内容与形式不用看。第二节中法律规范的概念、逻辑结构是重点。第三节要注意原则和规则的区别。
下一个第三节法律概念要素中法律概念的分类是重点。第四章第一节中法律部门里,凡涉及概念的全部要看。划分法律部门的原则要看。
第二节中重点要看的几个部门是宪法部门、行政法部门、民商法部门、刑法部门、诉讼法部门。
第五章法律关系很重要。第一节全部是重点,重点中的重点是第一性法律关系和第二性法律关系。第二节中重点要看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
第三节全部是重点。尤其是权利义务的关系。
第四节只需要看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记住我国的客体种类。第五节中法律事实要重点看。
第三编第六章第一节从略…..但是要注意原始社会的社会规范有哪些。
第二节是本章的重点,全部要看。
第七章第一节注意法的历史类型的更替原因和更替条件。第二节中重点了解封建制的法律制度。第三节要注意资本主义国家的法系。第四节不看。
第八章第一节注意法律继承的概念。根据和内容从略。重点是法律继承与法律移植的区别。
第二节马驰同志明确说明有考题,但是要看笔记。同志们去找法理学课件吧,我没有。
第三节中法治的概念、法治国家的一般特征要注意。第四节依法治国的含义要看,而且还要注意依法治国和以法治国的区别。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附录一中的5500词汇并非大纲中要求掌握的全部词汇数量,在此之外,在附录二中还有116个前缀后缀,这116个前缀后缀会和5500词汇中一部分很简单的基础词汇“排列组合”衍生出一些新的词汇,数量在2500左右,对于这2500词汇,同学们大可不必担心,只要先牢记5500词汇,再掌握必要的词根词缀知识,那么这部分2500新单词在记忆上就不会有什么困难。同时,附录二中还给出了一个专有名词词汇表,列出了若干国名,州名,人名等常用专有名词,对于该部分名词,同学们识记就好,在掌握上,不要求能够拼写,该部分词汇的考察主要体现在翻译题型中,且考察的分值比例很小。
二、明确5500词汇的组成及各部分考察的侧重点
附录一中的5500词汇主要包括两部分,即基础词汇与重点词汇。
基础词汇有2000个左右,主要指初高中词汇。从形式来看,初高中单词较短,单音节或双音节单词较多,在记忆上比起大学词汇要简单许多。然而,同学们需要注意的是,基础词汇的考察侧重点或者说难点并不在记忆这个层面上,因为从大纲对考研英语的考试要求来看,基础词汇的识记已经默认同学们已经掌握,基础词汇考察的侧重点体现在两个方面:
1.熟词生义
几乎每一个英语单词都不止有一个释义,有的单词甚至多答30多个释义,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go和come,在《新英汉大辞典》上,我们可以看到分别有41与17个释义,这其中,第1释义,即“去”和“来”是我们最熟悉的释义,但考研英语对词义的考察往往不是对第一释义的掌握,比如:As many people hit middleage,they often start to not ice that their memory andmental clarity are not what they used to be.(2014年完形)“hit”作为我们的“熟词”在这里并不做“击打”的含义,而是“到达”的意思,再比如:The large,slow-growing animals were easy game,and wer equickly hunted to extinction.(2006年Text2)”game”作为我们的熟词在这里也不是“游戏”的意思,而是“猎物”。对于熟词生义的考察,同学们首先要能够熟记单词的基本释义,即第一释义,在此基础上,对于经常考察的单词“生义”要有意识的善于总结,事实上,英语单词虽多,每个单词的释义也不止一个,但考研英语单词的数量,尤其是基础单词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只要同学们坚持阅读,对于哪些单词的生义是经常出现的一定会逐渐了解的。
2.词义辨析
词义辨析的考察较多的体现在完形填空中,主要以词与词的意义辨析或词组与词组之间的意义辨析两种考察形式出现。对于汉语词义相近的单词,查看单词的英文释义往往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而清晰的了解汉语词义相近的单词在意义上的细微区别。而对于词组与词组之间的意义辨析,则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有意识的去积累,见一个记一个,只有有了量的积累,熟记常见词组的基本释义,才能保证我们在此类体型上游刃有余。
重点词汇有3500个左右,重点词汇又叫核心词汇,与大学英语六级词汇重合率较高,从形式上看,重点词汇类属的单词大都较长,很多为多音节单词,因此,识记便成为重点词汇的考察侧重点,对于重点词汇的记忆,这里推荐大家使用词根词缀记忆法,即在了解一定数量常见的前后缀和词根的基础之上,去识记重点词汇,词根词缀记忆法有助于同学们找到单词在组成上的逻辑与联系,理解的东西更容易被记住,且词根词缀记忆法来自于西方的词源学,是有理论支撑的,十分科学的单词学习记忆方法,能帮助同学们记忆重点词汇中约80%的单词,这也是为什么同学们应重视词根词缀记忆法的重要原因,而对于剩余的20%的单词,同学们则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用你此前掌握的记忆方法去记忆,但事实上,除词根词缀记忆法外,其它单词记忆法也只能帮助我们记忆约20%的重点单词。
除基础词汇和重点词汇外,还有约3%的超纲词汇会出现在真题的考察之中,对于这一部分超纲词汇,同学们不必刻意的花时间去复习,单独记忆超纲词汇,而应在阅读之中去总结记忆,见到一个记一个,但在掌握的要求上,不需要能够拼写,虽然考研英语大纲中所规定的词汇量是有限的,但可以肯定的是,词汇量越大,对于考试取得高分的帮助就越大。
1.针对考研英语新大纲定制的复习计划
2.2017考研英语最新大纲核心词汇
3.考研英语大纲复习方法
4.2017考研英语大纲复习建议
5.考研英语复习策略
6.2018考研英语词汇大纲
7.2015年考研英语词汇怎么复习
8.考研英语词汇复习指南
9.考研英语词汇复习试题附答案
毛泽东思想: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辨析题: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正确。所谓精髓,指的是核心和实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一方面,正式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才有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始终的是实事求是。简答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及其关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3、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论述题:如何科学的来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四个全面”的内在联系。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目标与举措的辩证统一,全局与重点的有机结合,“四个全面”之间具有内在逻辑关系。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和世界的共同追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发展目标。全面深化是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全面依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四者不是简单并列关系,而是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相互贯通的顶层设计。建成全面小康、焕发、增强观念、落实从严治党,这“四个全面”不仅勾画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且也勾画出了“第二个一百年”目标中的中国未来蓝图。
第二章: 名词解释: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辨析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正确。中国的资本主义分为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两部分。中国民主革命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革命的性质由革命的对象和主要的革命者决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与旧民主主义革命一样,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因此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由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指导思想、国际条件不同,因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简答题
1、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既不同于欧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又和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国相区别;
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2、简述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密切结合和有机统一。
3、简述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内容。(1)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2)正确对待资产阶级,尤其是民族资产阶级;(3)要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
第三章 名词解释 :
过渡时期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是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辨析题: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正确,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简答题:
1、简述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积极采取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3)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2、简述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第四章 简答题
1、简述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3)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4)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
(5)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的建设;
(6)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3、简述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矛盾的思想;(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4)初步探索的其它理论成果。
论述题:试述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的总结。
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第三,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第四,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第五,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第六,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
第五章 名词解释: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中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辨析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错误,所说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即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改革开放这一中心。
错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确定,是我党在新时期实现的最根本的拨乱反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能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简答题
1、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重大意义。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2、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民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3、简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的相互关系。
(1)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2)改革开放式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3)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贯通,不可分割。离开四项基本原则谈改革开放,改革必然会失去正确的方向,走到背离社会主义的邪路上去;
(4)离开改革开放谈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就不能与时俱进,就会变成僵化的教条。
(5)一方面必须充分认识四项基本原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断获得新的内容,另一方面又必须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统一必须反对资产阶级的自由化。
第六章 名词解释:
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辨析题: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正确。(1)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2)解放生产力是为促进生产力发展开辟道路;(3)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论述题:
1、论述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科学内涵:(1)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
重要意义:(1)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2)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中国梦的思想内涵和实现途径。
思想内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第七章 辨析题
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新时期的一场伟大革命。)
正确。改革的实质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种完善和发展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实现,始终需要通过改革来加以推动,通过开放不断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来加以发展.2、对外开放是一项基本国策。
正确。(1)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经验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
(2)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和科技发展机遇的客观要求;(3)是为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4)是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第八章: 名词解释: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由居民选举产生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制度。它是一种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类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辨析题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量的优势上。
错误。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仅仅要有数量上的优势,更体现为质的优势。随着多种所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改组,即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国有经济的比重还可以下降,但它仍将控制国民经济命脉,有很强的竞争力和控制力,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
正确,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总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之中,决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
3、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正确,把祖国建设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美丽家园,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要求,也是亿万人民的共同愿望,更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简答题
1、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科学内涵。
(1)是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他们都是经济手段;
(2)是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他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 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
(3)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2、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收入分配领域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收入分配制度的一大特点。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是按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生产要素分为1)各种物质生产条件2)人的劳动。
3、简述全面依法治国的主要任务。
(1)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3)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4)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5)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4、简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
(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5、如何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1)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2)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责任追究制度;(3)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论述题
1、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以及完善生态文明制度的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如何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1)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
(2)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责任追究制度;(3)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坚持的原则以及全面依法治国的主要任务。
原则: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3)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任务:1)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3)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4)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5)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第九章 名词解释 :
一国两制: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生产资料私有制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简答题
1、简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1)一个中国 2)两制并存 3)高度自治 4)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2、简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论述题:谈一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以及新形势下对台湾工作的方针。
内容: 1)一个中国 2)两制并存 3)高度自治 4)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意义: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工作方针: 1)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其核心是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 2)深化两岸利益融合,共创两岸互利双赢,增进两岸同胞福祉,是推动两岸和平发展的宗旨 3)两岸交流,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交流,最重要的是心灵沟通 4)两岸双方要着眼大局,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不仅要求同存异,更应努力聚同化异,不断增进政治互信 5)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大家一起来干。第十章 名词解释: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和主权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辨析题:战争与和平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错误。和平与发展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1)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3)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简答题:简述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论述题:当前时代的主题以及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相关内容。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第十一章
简答题:简述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
(1)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主体和基础;
(2)一个是大陆范围以外的,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这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十二章
辨析题: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正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其一,中国共产党是以中国工人阶级为其阶级基础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其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其三,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的,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简答题: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具有“两个先锋队”的性质?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华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只有工人阶级才能代表人民和民族的而利益;(3)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在要求,是党以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必然选择。论述题:如何理解全面从严治党及其重大意义?
“全面”二字至少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内容无死角,涵盖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各个
领域。二是主体全覆盖,从严管党治党不仅是党中央的责任,党的各级组织都必须贯彻从严治党要求。三是劲头不松懈,要把从严治党常态化、制度化。其具有以下重大的意义:
(1)从严治党要求我们党坚持党要管党,制定了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颁布了新党章,开展了整党,严肃整治党内不正之风,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从严治党一刻不可背离。
(2)从严治党要求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结构不断优化,素质逐步提高,党组织 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使我们党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3)从严治党要求我们严格按党章办事、按党的制度和规定办事。这要贯穿于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各方面工作中,切实体现到对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等各个环节中去,不断解决党内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从严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
一、诊断学生心理, 做到有的放矢
在复习教学中, 学生对已学知识的遗忘程度比较严重, 遗忘导致复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提取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 原有知识和技能不能辨认和运用, 给学生心理带来一定的压力, 对自己的学习力产生了怀疑。从心理学角度上分析, 复习课上学生出现的遗忘有障碍型遗忘和缄默性遗忘两种。
障碍型遗忘出现的可能原因有以下几个: (1) 对同一个知识或概念, 复习课距离新课的时间间隔过长, 这一间隔中学生又没有进行适当的自我复习, 根据“最近发展区”原理, 时间距离较长的记忆被抑制和遗忘; (2) 新授课学习过程中, 学生并不是真正通过探究获得知识的, 对原有知识内容是短时记忆, 并没有进行有效的编码存储; (3) 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被动的接受, 缺乏自主性和积极性, 长期带着低迷甚至于厌倦的负情绪在被动学习, 导致记忆的持久性下降。
缄默性遗忘是指学生对知识点是理解的, 但是无法用思想政治学科的术语进行口头或书面上表达自己的见解, 表现为自己是“懂的”, 可是考试则是“错的”, 学生不能与老师和同学分享自己的理解, 往往表现为自卑, 久而久之, 从心理上产生对学习的恐惧。
针对学生复习上的遗忘问题, 可以针对性的采用以下应对策略:
(1) 滚动、螺旋式复习。障碍性遗忘如果要恢复记忆如新授课一般需要的教学时间和力度要求比较高, 为了提高复习的效率, 可以采用整体把握, 抓住复习的最佳契机, 滚动螺旋式复习。
(2) 重视合作与分享策略。政治课虽为文科, 不过复习时也可以通过合作与分享的方式复习, 合作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智慧水平、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在复习过程中互补共进,
合作让学生感受到幸福, 为了回忆起同一个知识点, 大家相互帮助、相互吸纳。在合作中, 分享让复习不再是单向的情感活动, 学生分享教师和伙伴的复习经验与方法, 将成果累加, 获取知识的全貌。通过合作与分享, 学生之间智慧汇聚, 心灵相通, 知识网络不断地得以修正和完善。
二、立体式复习模式支招政治课复习
有效的课堂应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复习课亦不能例外, 不过又与新课教学存在着一定的不同。笔者认为, 高中政治课的有效复习, 必须纲举目张, 知识点的复习没有必要面面俱到, 应以点带面, 把基础知识、时政热点、解题方法融为一体进行立体式复习。
例如, 在复习《经济生活》第一单元时, 笔者首先确定第一课《经济生活》复习的重难点是:“纸币的发行量和正确认识人民币升值”。为了帮助学生回顾“纸币发行量”相关概念, 笔者抛出话题:“有钱真好!那人民币可以多发一些吗?”这是一个现实的话题, 学生有话可说, 辨析的切入点容易找准, 通过讨论形成共识:
“人民币是纸币的一种, 一种价值符号, 由国家发行、强制使用, 其发行量由货币流通规律来决定。应把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作为纸币发行量的限度, 一旦纸币发行量超过限度, 必将引起物价上涨, 对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有很大的影响, 相反, 纸币发行量如果小于这个限度, 商品销售便容易出现困难, 直接对商品流通起到阻碍作用。”
学生在分析这样一个实际话题的过程中, 很自然地完成了如下一些知识点的复习:“纸币与货币, 人民币与纸币, 货币流通规律及相关计算方法,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现在我国的经济形势及采取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通过这一过程, 帮助学生有效回顾了知识, 有点及面, 编织成网, 结构体系得以强化, 知识的重点、难点泾渭分明, 不再是传统复习中的“胡子眉毛一把抓”,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理解和应用能力得到加强, 复习的实效性得以彰显。
另外, 还要注意高三复习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要在短时间内提高应试能力, 所以政治课复习时, 我们还必须及时了解、掌握应试的要求。针对性地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题例给学生进行实战训练, 再以此为出发点向外辐射精心讲解, 通过一道题的练习、评讲、纠错和反思, 让学生掌握高考答题的要求, 获得解题方法的提升, 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这是立体式复习的顶端, 是高考破题得分的关键。在具体的复习操作中还要注意几点: (1) 高三复习课要长期坚持平常解题能力的培养, 注重方法的渗透和积累, 复习的过程中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 (2) 注重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 切忌越俎代庖; (3) 在题例的选择上要与高考密切联系; (4) 注重讲、练、评结合; (5) 批改主观题作业要模仿高考批卷, 踩点给分。
三、结语
高三政治课复习时间紧、任务重, 面临高考学生心里急、压力大, 一定要重视复习方法和复习的实效性。
【心理学复习大纲】推荐阅读:
大纲环境心理学09-11
《设计心理学》教学大纲07-02
体育心理学教学大纲09-14
青少年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10-09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大纲05-25
大学心理学复习材料05-26
设计心理学复习材料09-27
安全心理学考试复习重点07-01
大学心理学复习资料09-08
《设计心理学》读后感:《设计心理学》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