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智慧与激情引领课堂(精选8篇)
——用经典演讲辞激活历史课堂例谈
中央10套《百家讲坛》的热播,使很多人关注历史,喜欢历史。确实,历史是充满灵动的智慧之学。然而,在我们的历史课堂中,我们常常是千篇一律地教学生分析背景、推导结论,我们往往满足于教条化、随意化、概念化和浅显化的教学语言,在不知不觉中,不少学生开始不喜欢我们的历史教学。可见,历史课堂要充满活力,教师的语言非常重要。作为历史教师,要善于从历史的瀚海中,从人类丰富多彩、智慧哲思、充满激情的语言文化中以独具的慧眼、以敏锐的思维去挖掘洋溢着生命力的语言。在新课改形势下,历史教师还要学会利用建构主义理论,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出发创设历史情景,同时注意整合各种课程资源,树立“大文科”的意识,加强文史渗透,充分利用语文教学中生动地描述,启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学习能力。
我尝试了选用一些和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有关的经典演讲辞,采用将经典演讲辞引入课堂的做法,通过里面精彩绝伦的语言深深地吸引和震撼学生,收到了激活历史课堂,让课堂充满活力的效果。下面例举如下,以期抛砖引玉。
例一:巴黎和会上的精彩演讲
我曾经看过电影《我的一九一九》,影片中驻美大使、巴黎和会中国代表顾维钧为中国山东省的归属而作的演讲,简练朴实,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演讲也被当时的美国总统威尔逊称赞为:“对中国观点最卓越的论述。”他所采用的借物发挥、先声夺人的开场白,他演说中既符合中国的实际,也符合西方听众的文化心理几个形象生动的比喻,他的以一系列强有力的事实来反驳,针锋相对的技巧无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深深地震撼着我。于是,我便有了将演讲辞引入课堂并激活课堂的想法。
创设情境:在世界史下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节内容的讲授中,我在讲到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据理力争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假如你是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的代表,你将有五分钟的时间就中国山东省的归属问题进行申诉演讲,你将怎样做你的演讲呢?”问题一出,学生的兴趣大增,纷纷提笔写自己的演讲辞。
小组讨论:学生围绕刚才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并进行交流。
学生演讲:首先是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我趁热打铁,问道:“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当时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会上作的精彩演讲吗?”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大增。于是,我将事先准备好的电影《我的一九一九》中顾维钧的演讲辞[选自《演讲与口才》(2001年第3期)]由学生充满感情地朗读了一遍。请允许我在正式发言之前给大家看一样东西(出示牧野的表)。进入会场之前,牧野先生为了讨好我,争夺山东的特权,把这块金表送给了我。(牧野:“我抗议,这是盗窃!中国代表偷了我的怀表,这是公开的盗窃!无耻!极端的无耻!”)牧 1 野男爵愤怒了,他真的愤怒了。姑且算是我偷了他的金表,那么我倒想问问牧野男爵:你们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个山东省,山东省的三千六百万人民该不该愤怒呢?四万万中国人该不该愤怒呢,我想请问日本的这个行为算不算盗窃,是不是无耻啊,是不是极端的无耻?
山东是中国文化的摇篮,中国的圣者孔子和孟子就诞生在这片土地上,孔子,孔子犹如西方的耶酥。山东是中国的,无论从经济方面,还是战略上,还有宗教文化,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鼓掌)
尊敬的主席阁下,尊敬的各位代表,我很高兴能代表中国参加这次和会,我自感责任重大,因为我是代表了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在这里发言,刚才牧野先生说中国是未出一兵一卒的战胜国,这是无视最起码的事实。请看(出示照片),战争期间,中国派往欧洲的劳工就达14万,他们遍布战场的每个角落,他们和所有战胜国的军人一样在流血,在牺牲。我想请大家再看一张在法国战场上牺牲的华工墓地照片(出示照片),这样的墓地在法国在欧洲就有十几座,他们大多来自中国的山东省。他们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赢得这场战争,换回自己家园的和平和安宁。因此,中国代表团深信会议在讨论中国山东省的问题的时候,会考虑到中国的基本合法权益,也就是主权和领土完整,否则亚洲将有无数的灵魂哭泣,世界也就不会得到安宁。我的话完了,谢谢,谢谢!(鼓掌)
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问题一:,顾维钧的演讲被当时的美国总统威尔逊称赞为:“对中国观点最卓越的论述。”你说说他的精彩之处在哪?
问题二:结合演讲辞,请你对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上的行为作一评价。问题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山东问题的由来,从中国外交的失败你得到什么启示。
小组讨论及解决问题:略
教师感悟:课堂上,学生的朗诵曾被热烈的掌声打断过两次,讲完之后,学生的掌声在教室中经久不息的响起,学生们都被这寓理于事、情理交融的演说所叹服,学生都为顾维钧闪烁智慧光芒的语言,为了顾维钧那颗赤诚的爱国之心而震撼。课堂因演讲辞的引入而充满生机与活力。我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后,学生又开始了新的思考。问题往往是把学生引向知识殿堂的钥匙。我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探究问题的欲望。因为这样带着问题的学习才能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才会在学习方式上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探究。之后,我又请同学们给巴黎和会上的各个代表撰写演讲辞,在以后的历史课外活动中展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大增。
示例2:联合国大厦前撼人心魄的演讲
创设情境:在“文化大革命”一章的教学中,有一段关于周恩来总理逝世的文字以及知识点:“四五运动”。我的设问是:“大家都知道,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设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下半旗致哀,这是1945年联合国成立以来从未有过的空前之举,这使得一些国家的外交官在联合国大厦门前 2 的广场上向联合国总部发出质问:我们的国家元首去世,联合国大旗升得那么高;中国的总理去世,为什么要为他下半旗?倘若你是当时联合国的秘书长,你将如何回答他们的质问呢?”问题一出,学生跃跃欲试,都开始撰写自己的演讲稿。
小组讨论后的学生演讲:我先请几个同学上台分享他们的演讲后,又适时地将瓦尔德海姆的一分钟演讲(摘自2001年第6期《演讲与口才》)推向前台:
“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这是我决定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她使用的人民币多得我们数不过来。可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分钱的存款!二是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可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如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逝世之日,总部将照样为他下半旗。完了。”
教师感悟:我将演讲辞一念完,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为瓦尔德海姆机敏而犀利的谈吐,更为我们伟大的周恩来总理光鉴日月的高尚品格和万方景仰的高风亮节而自豪!我将发生在三十多年前的联合国大厦前的故事引入课堂,寥寥几语,学生对周恩来总理是一个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好总理的体会更深刻,学生对历史的感悟会更深刻。
示例3:用金字镌刻在牛津大学的演讲辞
创设情境:《美国的南北战争》一课中,有一个著名的葛底斯堡战役,这是北方军队取得历史性胜利的战役。为了纪念在这次战役中牺牲的勇士,美国国会当年便在那里建立烈士公寓。林肯作为总统被邀请在公墓落成典礼上发表了一篇演讲。课堂上,我将选自2006年第一期《演讲与口才》的演讲辞打印后发放给学生。请同学一起来欣赏这篇后来作为美国中学生的必读课文,又被牛津大学用金字铸在校园里的精彩演讲。87年前,我们的先辈们在这个大陆上创立了一个新国家,它孕育于自由之中,奉行一切人生来平等的原则。
现在我们正从事一场伟大的内战,以考验这个国家,或者任何一个孕育于自由和奉行上述原则的国家是否能够长久存在下去。我们在这场战争中的一个伟大战场上集会。烈士们为使这个国家能够生存下去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们来到这里,是要把这个战场的一部分奉献给他们作为最后安息之所。我们这样做是完全应该而且非常恰当的。
但是,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这块土地我们不能够奉献,不能够圣化,不能够神化。那些曾在这里战斗过的勇士们,活着的和去世的,已经把这块土地圣化了,这远不是我们微薄的力量所能增减的。我们今天在这里所说的话,全世界大不会注意,也不会长久的记住,但勇士们在这里所做过的事,全世界却永远不会忘记。毋宁说,倒是我们这些还活着的人,应该在这里把自己奉献于勇士们已经如此崇高地向前推进但尚未完成的事业。倒是我们应该在这里把自己奉献于仍然留在我们面前的伟大任务——我们要从这些光荣的死者身上吸取更多的献身精神,来完成他们已经完全彻底为之献身的事业;我们要在这里下定最大的决心,不让这些死者白白牺牲;我们要使国家在上帝福佑下得到自由的新生,要使这个 3 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
自主学习:在学生欣赏完这段精彩演讲辞后,我请同学以这段材料为主体,设计一道材料解析题,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会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问题设计:学生设计的题目有:
问题一:材料中所提的“新国家”是哪一年成立的?其标志是什么? 问题二:试例举蕴含“一切人生来平等的原则”思想的几个法律文献。问题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所提到的“内战”爆发的原因。
问题四:结合材料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林肯阐述的政治主张、集会目的、对烈士的缅怀、对今人的激励。
教师感悟:问题的解决并非教学的最终目的,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进入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本领,养成不断求知的习惯,形成终身学习必备的素养,这也是时代发展对学生的期盼。
一、寻找生活中的原型, 数学与生活有效联系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 也只有让它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中, 它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大部分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原型, 在教学这些内容时, 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原型, 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从而喜欢学习数学.
如, 我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 先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小纸箱, 讲清“表面积”的含义后, 就让学生自己测量、计算所准备的小纸箱的表面积, 交流计算方法后, 又领着学生去测量、计算学校的一个空水池的表面积 ( 这个水池没有顶) , 通过实际操作, 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方法, 整节课学生都兴趣高涨, 下课铃响了都没人听到.
又如, 在教学“统计和可能性”这部分内容时, 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引入, 请学生调查了解好朋友喜欢吃的水果、喜爱的体育运动等, 在调查的基础上, 填写统计表, 绘制统计图, 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就被调动起来. 而在教学四年级数学中的“位置与方向”时, 我先让学生确定出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办公楼、教师宿舍各自的方向, 再让学生分析它们分别在哪幢楼的哪个方向, 图上应该怎样画等, 本来这部分内容是一个学习难点, 但学生却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很快就掌握了. 这些教学实践使我深深的体会到: 数学一旦回到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 就会张开飞翔的翅膀, 跃入学生渴求知识的脑海中.
二、加强师生有效互动, 少些灌输, 多些沟通
由于受小学生认知能力的制约和知识本身比较抽象的影响, 有时需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分层次逐步抽象的过程, 让他们拾级而上, 步步为营, 确保达到一定的抽象程度. 在课堂上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重复, 使师生互动多渠道, 交流时刻畅通无阻, 课堂教学少些灌输, 多些沟通.
例如, 在学生已经初步理解可能性的基础上, 为了让学生建立“等可能性”的概念, 我安排了4个层次的教学活动.
1. 猜一猜. 出示装有3个红球、3个黄球的袋子, 让学生猜一猜: 从中随意摸出一个球可能会是什么颜色的球? 假如把摸出的球再放入袋中, 再从中随意摸一个, 如此重复40次, 摸到两种球的次数会是怎样的? 由于学生生活经验和思维水平的差异, 会做出不同的判断, 从而产生实验验证的需要, 同时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2. 摸一摸. 学生分小组操作, 并对摸球结果进行统计. 在每一组交流摸球结果后, 引导学生说一说观察每一组摸到两种球的次数后的发现. 这里只要让学生初步感知到两种球出现的次数都较接近.
3. 算一算. 把两个组、三个组……所有组的实验结果, 逐次相加, 并分别观察两种球出现的次数, 你又发现了什么? 至此, 让学生感知到随着摸球次数的不断增加, 两种球出现的次数越来越接近, 由此抽象出“两种球出现的次数差不多”.
4. 想一想. 引导学生想象, 当摸球次数增加到无限多时, 摸到两种球的可能性大小会怎样? “等可能性”的概念便呼之欲出.
三、有效拓展教材, 培养学生能力
拓展教材就是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 挖掘教材隐含的培养学生能力的因素, 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引伸. 如教学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109页“用数学”, 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情景图进行引导: 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很快就会说出“水里有8人, 岸上有6人, 一共有多少人?”能列出一个怎样的算式? “8 + 6 = 14”. 这时, 问题已解决, 完成了教学任务. 本已该结束教学. 而我却又问: “求一共有多少人? 除了可以按水里和岸上来算, 还可以把这些人分成怎样的两部分来算?”学生纷纷发表见解, 有的说可以按男女生性别两部分算, 有的说可以按教师和学生两部分算, 还有的说可以按有游泳圈与没有游泳圈来算等. 这样, 充分挖掘了教材资源, 不是“照搬教材”, 而是“活用教材”. 同时, 培养了学生从多角度观察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步入创造的大门,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入迷”。天真活泼、喜玩好动是小学生的特点。恰当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气氛和节奏,可以提高课堂实效。如品德与生活《绿色的小卫士》一课中可运用多媒体课件显示我国生态破坏方面的问题:滥伐森林,可用电脑动画显示:树木被砍光后,光秃秃的黄土地上只有一个个树桩,一只小鸟飞来,无处安家,小鸟发出悲鸣:“我的家在哪里?”教师用语言引导:乱砍滥伐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环境遭到破坏,小鸟无处安家。这样发展下去,人类是否也会失去家园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分析人类面临的严重的环境问题,探讨如何共同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这样开课即简单明了,又富有启发性,能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促进学生道德的内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改变过去“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充分的感知条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比较,从中得出正确的道德结论,从内心引起道德动机,自觉地履行道德准则。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通过对形象具体的事例、情景等的感知,激发起良好的道德情感,领悟道德知识,接受道德观念,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履行社会所要求的道德义务,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如在教《我心中的那颗“星”》一课时,教师播放“神舟”七号飞天视频: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及身着国产宇航服的翟志刚开轨出舱。教师提问:你想说什么?面对视频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有许多话想说,杨叔叔真不简单,他全身上下洋溢着的沉着镇定、坚毅自信的精神信号,即使厚厚的宇航服也无法掩盖,他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他是全国人民心中的“明星”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无不体现一个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人格魅力和高贵的精神气质。此时的学生已由对“明星”的崇拜转化为他们学习效仿的榜样,对形成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影响极大。
三、增添课堂的生机与活力
品德课是一门时代性、针对性很强的学科。脱离时代、脱离实际的品德课就像一潭死水,没有生机。教师要把握时代脉搏,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使品德课永远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教学中可选用当今有代表性的社会事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形象的感人事例相结合,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对于他们将知识用于指导行动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如在品德课《想想他们的难处》中的“身残志坚”板块时,教师可以播放“半身瘫痪的张海迪、桑兰、智残指挥周舟舟”的身残志坚的录像片段,让学生真切体会他们面对残疾没有颓废,而是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然后归纳:成功的大门,从来都是向意志坚强的人敞开的,坚强意志是事业成功的保证。所以同学们要从小培养坚强的意志,把它作为克服弱点、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强大动力。
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理论只有和实际相结合才能永保教学的魅力,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激发参与意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能增强创新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综合能力。可以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作用,扩充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空间和内涵。利用录像媒体,可以随时随地“邀请”英雄、模范人物来作报告,让学生“参观”更多、更有意义的地方。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虚拟现实的功能,创设情景让学生进行实践,或引导学生上网搜集资料、了解掌握更多的知识,并结合实践活动来举办展览、撰写小论文等,让学生把社会实践活动与品德课的基本观点和原理有机地统一起来,真正成为行动的指南。如学习《害人的邪教》时,教师可以组织一场“校园拒绝邪教”活动,先放映“法轮功”痴迷者在天安门广场制造的骇人听闻的自焚事件的录像片段,然后让学生上网查找有关揭批“法轮功”罪恶行径的内容,要求学生结合课本的有关知识进行讨论。通过活动,使学生深刻认识“法轮功”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邪教本质,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自觉抵制并与“法轮功”邪教作斗争。
多媒体教学可以优化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我们坚定的信念。我们将不懈地努力下去,探求一条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有机整合的教学新路子。
——我研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历程
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从17岁即开始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苏霍姆林斯基被人们称为“教育思想泰斗”。他的书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在研读他的代表作《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我看到的是他对教育工作的热忱态度,孜孜不倦的研究探索精神。难怪人们对苏霍木林斯基的评价中提到:苏霍姆林斯基伟大、光辉的一生给后人的最大启示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应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做深入细致研究工作及教育工作者除了搞好日常工作之外,也时刻不应忘记肩负的理论研究的使命。真正的教育家是教育理论家与教育实践家的完美结合。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我们能透过文字深刻地感知这些建议是苏霍姆林斯基通过毕生的教育教学实践、研究后得出的经验与教训。这些建议对于初入学校的我来说,显得多么迫切而实在。
我爱上“公开课”,公开课能全面提升我的教学水平,公开课更使我更好的展示自我。苏霍姆林斯基诚恳的告诉我:“课,就是教育思想的源泉;课,就是创造活动的源头,就是教育信念的萌发园地。”我于是发疯般的搜集关于苏霍姆林斯基的书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本智慧丰富的、有鼓舞力的书,往往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我要“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但在乡镇中学中,他的书籍真是太少了!我通过大学同学寄来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巴姆雷什中学》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失去的一天》《学生的精神世界》„„这些书籍更新了我的教育理念,开阔我的教育视野,但具体到语文课堂教学方面,我最喜欢的还是《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苏霍姆林斯基选集》是他一生心血的凝聚。
和它的邂逅是在我梦里“寻他千百度”之后,纸光是金色的,是那种也许还未曾打磨或打磨过了又随着观音的流逝越来越朴实、贵重的金色。书的油墨很香醇,很清新,也很特别。它的有些灰旧的沉默的色泽和铅字,太与内容浑然一体,太至情至美的和谐了!它的装帧虽不够“新潮”,却手感很好,心碑很好——压根就不想招摇过市。我常常觉得这中间有宿命的味道:仿佛这书久经波折来到这个旧书摊就是为了等我,而我也颠沛流离的专为它而来。打开书来更加感厚实、自信、激动人心。这是一个教育教学的百花园:一百条建议,详尽展示了诗意课堂、生命课堂、简约课堂、激情课堂、智慧课堂、情智课堂、民主课堂、情境课堂的教学思想。我觉得“当书本给我讲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态度时,似乎是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这是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茫的天空。理论和实际的结合,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我们一线老师爱不释手。
我一遍一遍的阅读,像一个跋涉在沙漠中久渴的旅者,尽情的吮吸它的甘露,看名著,读解析,背名言,写感悟„„当我想懈怠时,他循循善诱:“学习吧,因为学习是一种福利和幸福。”当我死记硬背时,他谆谆教导:“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
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不得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当我困惑不堪时,他的话使我醍醐灌顶:“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给教师的建议》第51页)。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堂是一个人感到追求成为思想家的第一个摇篮。”我想通过我讲的三节优质课来剖析我追寻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思想的历程和得失。
填鸭式课堂
我第一次参加优质课评比,我的课题是《念奴娇·赤壁怀古》,在课前准备上,我遵循“教师上好一堂课要做毕生的准备”的原则,我设计了四个环节:“自读—讲读—研读—拓读”。课后评委做出了这样的评价:“孙老师的课堂充满了激情,充满了灵性,教材挖掘的深,挖掘得巧,始终着眼与学生的发展,尤其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发展。不足之处是教师的主导性太强。”我用感恩的心,一字一句全记了下来,但我不明白怎样才能让主导性不强呢?我翻开书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导使我茅塞顿开,“请你毫不犹豫地在每一节课上尽量留出时间让学生掌握新教材吧!”,“我认为课堂上最重要的教育目的,就在于去点燃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火花”,真是一语中的、入木三分呀!他使我坚定了我走好课堂教学路的信心。我不顾一切的继承了苏霍姆林斯基老师的一切思想!学生在我的“预设”下顺利完成任务,但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我的遗憾之处。
两年后,我向市级优质课的目标冲刺,我再次沉浸醲郁,含英
咀华。我不只一次的叩问自己:为什么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同样的四十分钟,不同教师的执教,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及效果就迥然不同呢?!带着困惑,我走进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课堂,深深地被他们课堂教学艺术的魅力感染着,打动着。走进他的课堂,如同进入一个师生真诚交流的驿站,它会带给你激动,兴奋和智慧;置身于这样的氛围中,会让你时常感到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师生交流发自肺腑,真诚感人!忽而满目荆棘,紧张的令人透不过气来,忽而又曲径通幽,豁然开朗,让人置身于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置身于这样的课堂中,让你忘却了时空,忘却了自我!这正是课堂教学的魅力所在!因为这些课堂他们都做到了“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语)。
我谨记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导,“教师上好一堂课要做毕生的准备!”“我的教育信念的真理之一,便是无比相信书的教育力量”。我开始博览群书,我读魏书生,感受民主课堂;读李镇西,感受个性课堂;读窦桂梅,感受激情课堂;读于永正,感受智慧课堂;读支玉恒,感受幽默课堂;读孙双金,感受生命课堂;读薛法根,感受简约课堂;读李吉林,感受情境课堂„„
诱导式课堂
“课堂应当像一块磁石,以自己有趣而丰富的生活吸引学生”,带着满怀的信心,我又到走上了市级优质课评比的课堂,课题是《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我喜悦中掺杂着忧虑。我深深地总结了过去自己的上公开课时出现的问题:预设性太强。
苏霍姆林斯基老师说:“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他再次提醒我:“保留自由活动的时间是学生智力生活丰富的首要条件。”我想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的课堂特色就是充满激情,这个特色需要坚守,因为苏霍姆林斯基先生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创造一种精神振奋的、生气勃勃的情调,具有重大的意义。”高效的课堂需要师生焕发的“情调”,因为,拥有“情调”,就可激起学生渴求知识、努力学习的欲望;拥有“情调”,就可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拥有“情调”,就可点燃学生思维的圣火,拨动情感的琴弦;拥有“情调”,就可让学生的生命之花在课堂上尽情开放,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想到这些,我就这样确定了这堂课的基调。“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只有教师的思想才有可能去点燃它。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就是教师点燃起来的勤学好问、渴求知识的火焰。只有教师才有可能向儿童揭示出:思考,这是多么美好、诱人而富有趣味的事。只有当教师给学生带来思考,在思考中表现自己,用思考来指挥学生,用思考来使学生折服和钦佩的时候,他才能成为年轻的心灵的征服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我深深的记在了脑海中,我要做导演,激发出学生的思考!于是预设了以下几个环节:
1、初读,提出不懂的问题;
2、精读,解决疑难问题;
3、品读,赏析评价文章;
4、朗读,积累好词美句;
5、回读,总结学习收获。整堂课教师以“读”为线索,以“学生思考”为主,时时质疑。这节课优点明显:课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了“学生”的核心地位,课堂思路清晰,各个环节进行自然流畅,课堂上,学生时而紧锁双眉、沉思不语,时而各抒己见、热烈争论,充分体验了“思考”的快乐、学习的愉悦。“课堂上,学生滚动着澎湃的激情,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当然,评委也指出了这节课部分环节主导“虚化”的问题,缺乏“课堂的生成”,“并不是学生活动了就是课堂的生成!”(评委语)。
当我在枣庄市讲优质课时,我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顺利荣获一等奖。因为到那时我才明白:有一种“生成”叫做“无法预约的美丽”,它需要教育机智来把握,它是可遇不可求的。预设不是生成的“堡垒”,而是生成的“指南针”;预设不是生成的“保姆”,而是生成的“催产婆”;预设不是生成的“紧箍咒”,而是生成的“金箍棒”!充分巧妙地预设是课堂生成的本源,也是生成的土壤和催化剂。生成与预设互动共生,相辅相成,只有让二者更和谐、更有效,“天光云影共徘徊”,用长远的、动态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才能扮靓我们的语文课堂,提升我们的教学境界。
共享式课堂
随后,我在枣庄市高中教学现场会上又执教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我有一个梦想》。课前,我再次打开《中国著名特级教师课堂魅力经典解读》,孙双金老师对我说:“新课堂应该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课堂教学要引领学生攀登知识的高山,攀登情感的高山,攀登思维的高山,攀登人格的高山。”薛法根老师对我说:“教学媒介要简
单,教学用语要简单,课堂中除却了一切不必要的声光电色,省去了不必要的言说,就如同秋天的天空一样明净,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简约的课堂,其独特的神韵就在于此!”„„
一句句名言警句,我如奉圭臬,设计课堂时,我以“读”为主线,通过尝试读(感知文本)、思考读(感悟文本)、展示读(内化文本)、探究读(赏析文本)、拓展读(超越文本)五个核心环节,营造了其乐融融的“对话情境”,活动简约,线索明了。学生体验到了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感化、期待、激励、鼓舞和自信!我感受到了师生心灵彼此敞开后相会吸引、相会包容、相互参与以至“共同分享”的愉悦!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说:“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是师生心灵和谐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它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耕耘,心灵对心灵的创造。”这节课我做到了。
一位参会的评委老师的评价是:“这节课既保证了学生享有充分的自由空间,又有效地锻炼了他们在课堂上唤醒自我,张扬自我、超越自我的本领。课堂上充满了真诚的赞赏与热情的鼓励。教师用饱满 的激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树立了学生的信心,点燃了自信的火种!”
这节课我收获了以下几点启示:
1、以追求“激情、真实、有效、简约”的课堂境界为目标。课堂教学要奠基固本,要求切实,训练扎实,效果落实,避免出现“热热闹闹走过场,认认真真搞形式,语言训练不到位,不落实”的“虚
化”现象。教师应心平气和地跟文本对话,跟学生平等的对话、交流。简约而不失深刻激情的课堂才能精准地走近“语言”“情感”“对话”“思维”“生成”等语文优课的要义。
2、以深入研读、多元解读为基础。“没有教者的真诚与深刻,就没有精彩的生成”,只有对文本深入钻研,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碰撞,教师才会有对文本独特而深刻的见解,才会独具匠心地对文本进行取舍、加工、多元解读和重构,才会有精彩课堂生成。在此理念的指导下,我在全市高三备课会上,执教的《赤壁赋》,得到了高中语文教研员老师的高度评价。
总结自己对课堂教学思想认识上的几次里程碑式的转变历程,我主要得益于《中国著名特级教师课堂魅力经典解读》这本书给我的启迪。我由专学一人的教学风格,到博采众家之长;由模仿一招一式亦步亦趋,到因“材”施教,大胆创新;由专练“少林硬功”(独门绝技),到兼修 “太极内功”(教师的点拨、引导、启发“四两拨千斤”的功夫),一路走来,不断蜕变,花开两岸!
我对课堂教学有一种顿悟:相比“填鸭式”、“诱导式”,“共享式”更能体现出一种激情课堂教学的新境界!在这样的课堂中,我能感受到“激情与智慧齐飞,感悟与对话共舞”!
用三维目标引领数学课堂教学
蔡正乐
搞好数学教学重要的一环就是教师对于自己的数学观和教育教学观作出自觉的反思,从而不仅能够很好地实现由不自觉状态向自觉状态的重要转变,也能由各种落后的、片面的观念再逐步向先进的、辩证的观念转变。
湖北省全面实施新课改已近四年时间,广大一线教师基本完成人教A 版数学必修的五个模块的第一轮教学,第一届新课改高考已完成,有必要对“三维目标”进一步准确定位,针对“三维目标”的内涵对应剖析新教材,有目的地二次开发、使用教材,并应用于实际教育教学之中,让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水到渠成,真正使学生得到全面的提升。
一、准确定位“三维目标”
许多数学教师对新教材的使用有不同程度的误解与排斥,很大的原因在于他们仍用原有的纯知识本位的标准去衡量新教材与课堂教学,以致产生了诸如“量太大,知识不够扎实”“太灵活,学生反应不过来”“知识呈螺旋式上升,每次教学新知的度很难把握”等困惑,而不明白三维目标的真正含义是既要重视知识、能力,又要重视过程、方法,同时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注重数学的实用价值,就会突出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注重数学训练思维的价值,就会突出过程与方法;能看到数学的文化价值,就会将情感、态度价值观落到实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这一和谐统一的整体目标理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高一定要促进学生对于数学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因此要落实课堂教学,必须正确理解、制定、落实三维目标,用三维目标引领数学课堂教学,促进数学教育教学。这样,课堂教学不仅有效,而且达到高效。
二、新教材的欣赏
新教材在整个数学体系采取由浅入深,由基础到能力,最后回归应用的编排形式。各模块及其各章,甚至各节用探究栏目,思考栏目,阅读材料等衔接,围绕“三维目标”有针对性的.编排。
1.从编排形式上看,着重体现“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越抽象的问题越能反映本质,同时也越不能看到本质,因此新教材选择用大量的情景让学生逐步体会数学的抽象与归纳技能,逐步认识数学的本质,了解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认识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反过来又作用于实际。(数学教学论文 )新教材还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预备了一定的自主开发的余地,探究、思考等栏目在行文中穿针引线给教师以广度,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这样教学才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有利于教师创造性的发展教育教学工作,同时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也得到进步、民主、升华。
2.从编排的主体内容上看,着重体现“知识与技能”这一目标。对于教材内容,教师有这样的感觉:模块化导致新教材整体知识结构出现逻辑性问题;删减的知识导致知识不连贯。我们要深层次地理解这样的编排,新教材的意图很明显,将基础数学中的核心部分,根据数学知识发展的内在逻辑加以组织,从而让基础知识易学、易懂、能懂、会用。同时这样编排更符合学生思维发展水平,波浪式的前进,螺旋式的上升。但由于高考的功利思想,以及教师用惯了旧教材时遗留下来的习惯,暂时不理解也很正常。
新教材尽力帮助学生在对数学问题的思考中生成问题链,建立逻辑链,树立创新意识,通过疏导、点拨和启发,促设学生在个体认知的基础上完成思维的“破茧”与升华,学会数学地思考,用数学思维去思维。另外教材利用生活化作业,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利用开放性作业点燃学生创新火花;利用自主化作业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利用反思型习题设计升华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
3. 从编排的辅助内容(习题及阅读材料)上看,着重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避免以往“假、大、空”,“贴标签”形式的目标设计。教材无时无刻都在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际,并从中体会反映在数学中的辩证关系,让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结合中国国情及社会现实材料,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以及凝聚力等;通过感受数学成就的得来过程,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勇于创新的精神等等。
整个教材都在尽量抓住一切机会展现数学的美,数学的博大精深。资料库式的教材设计,虽为教材,实为工具书,任何版本的教材都不及现在的新教材的广度。
三、新教材的使用
高中数学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往往把个人习惯性思维嫁接到学生身上,以教师的思维替代了学生的思维,以教师体验替代了学生体验,把具有生成性的教学演变成了一种高度专业的教学操作,一种机械化的形成、模仿训练,这些现象在旧教材的编排特点上尤为突出,甚至成为老师取得成绩的至高点。另一方面,新教材必修模块第一轮教学已接近尾声,很多教师(包括很有旧教材丰富经验的教师)感觉新教材是走马观花式的编排。一轮下来,学生将学不到什么知识,远不及旧教材现实、有效。
要落实好新教材的教育教学工作,必需注重隐性课程的研发。所谓隐性课程是指教师通过教育环境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公开性教育经验,就数学学科而言,又包括学术性与非学术性两个方面的隐性课程因素。学术性隐性课程因素一般会涉及数学知识的内容。涉及对于数学及其学习的认知,包括对数学本质的认知、数学思维方式,数学思想方法和一些数学技能性;非学术性隐性课程因素主要是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体体现在对数学学科精神的追求,对数学的科学价值和数学的学习价值的信念,对数学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重视以及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等,注重数学教学中隐性课程的开发,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数学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体现。新教材中设计的探究及思考的问题给了我们这方面的引导。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的特点,注重揭示相关知识的数学本质,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学生真正通过数学的学习,在今后的各方面均可做到从数学的角度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这里笔者仅举一例,抛砖引玉。《必修1》:《函数》一章的教学,新教材意在通过学习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后,让学生真正掌握如何研究函数,实践于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教材通过实例提炼的数学模型(这本身为一种大能力),又从研究的目的、方向、方法上加以引导,让学生很自然形成利用数形结合,特殊到一般又回归到特殊而应用的数学思想进行探究的能力,这样研究完初等函数后,用形成的思想及方法去探究并解决函数问题,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自主探究解决其它领域问题。
最后再谈一点感受,波利亚提出:“作为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现他的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笔者要提出的是: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要同样重视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培养,爱因斯坦提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这是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新教材提供了这方面的素材,教师可加工后加以利用。新教材为教师提供了很多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载体,我们广大教师们要苦练硬功,学习、学习、再学习,积淀、积淀再积淀,任重而道远!
江苏省海安县丁所中学 王纯
一千三百四十多年前,唐代大诗人杜甫感怀身世,奋笔疾书,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叙事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其情可泣,其思可敬。
一千三百四十多年后的今天,一群衣食无忧的青年人,同在屋檐下,一齐来颂读这首千古传诵的名诗,会有什么奇思妙想?师生双方带着充分的准备,开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
一、师与生对话DD巧用特定的情境引人入胜
师:同学们,今天的天气怎么样?
生:冷,(生齐声)
师:对,今天特别冷!(顿了顿)冷好啊!冷可以让我们饮水思源,忆苦思甜!
生:(惊讶不语)
师:冷可以让人灵感顿生,产生奇思妙想!比如你现在想想,你坐在温暖的土坑上,那多温暖。(陶醉)
学生:(笑)。
师:那么,在寒冷的夜晚,床上湿漉漉的,那是什么滋味?
生:啊!(许多人叹,有人下意识哆嗦)
师:好,我想,今天大家一起来感受一千多年前一位“寒士”(板书说明)的处境,应该不难了。
二、师生与文本对话DD开启多元化思维全方位挖掘真情
学生分成四大组,分工合作,每组又分四人一小组,各大组各讨论一节文字的翻译,四人小组中一人当记录员,用文字组织语言。
学生讨论反馈:
1、“八月秋高风怒号”
A、八月里秋高气爽,风呼呼吹着
B、八月里的秋天狂风大作
C、八月里的秋天,秋意正浓,风呼呼地号叫着。
D、八月,秋已深了,大风怒吼。
其他同学发表见解--
生1:A的意境很美,但全文来看,感情不一致,这里作者着眼点不在写景美而在景乱,狂风之后是茅草被吹翻,怎么有闲情欣赏秋高气爽呢?B的意思对,但有些单薄,C可以,
生2:(质疑)秋高,该怎么解释?
师:高,可以解释为程度深。
生:(悄悄地)深
师:通俗地说,是秋意正浓的意思。八月嘛,已是深秋,古人通常以农历来记事,王安石《十五望月》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都指农历
2、“唇焦口燥呼不得”
A、我呼喊得唇焦口干,他们也不回头。
B、我喊得口干舌燥也没有效果。
C、我喊得口干舌燥还是得不到我的茅草。
同学们中有人笑,显然对C说法颇感有趣。
师:同学们对“呼不得”怎么看?
生(齐):没有效果
生3:不得,有达不到预想效果的意思。不得,没有效果,可意译,通俗点比较好,
师:好,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呼而不得,何等伤心,失望。
3、“娇儿恶卧踏里裂。”
娇惯的儿子睡相不好,把被里子都给蹬裂了。(学生表示赞同)
师:难道“娇儿”就是娇惯的儿子吗?有没有不同见解?
学生开始查字典
生4:娇儿,心爱的儿子,也泛指心爱的幼小的儿女。
师:想想,为什么说心爱的儿子比较合理?
生5:喜欢儿子,有怜爱之意。
师:对,你们可以想想自己的爸爸妈妈,再苦再累也要呵护你们,小时候尿床,有哪个父母真让孩子顶在头上晒被子的?
学生(笑)
师:穷人的孩子也是父母的心头肉,过这样的日子,小孩哪能受得了?
生: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鬼!
师:你们知道杜甫的儿子被冻死的故事了!
生:小时候就知道了。
老师:我们的共鸣达成了。
4、“自经丧乱少睡眠。”
A:自从经历了安史之乱以来,我就很少睡眠。
B:自从经历了安史之乱以来,我就很睡眠不好。
教师引发学生讨论:
生6:我觉得是睡眠不好,人因为愁思过度而辗转反侧,这些都是睡眠不好。
生7:我觉得很少睡眠也说得通,睡不着,头脑里心思重重,一夜只睡两三个钟头,不就是睡眠少吗?
师:两位同学都很有见地,各执一辞,理直而气壮,在这里,我认为还是“睡眠不好”更贴近诗人当时情怀,同学们可以想一想,为什么“很少睡眠”,也许是杜甫忙于公务,无暇睡眠,或战事紧张,他要去警防来犯之敌,说到底,是他的忧国忧民使得他思绪重重,辗转反侧,睡不着。
5、“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学生翻译:A、普遍地遮蔽天下老百姓,让他们都展开笑颜。
B、普遍地遮蔽天下的穷苦人,让他们都展开笑颜。
师:寒士,就是一般的贫穷之士吗?这里可以解释为穷苦的读书人。
杜甫本身就是一个穷苦的读书人,他这里从自身的处境想到天下类似的一群人,因此可翻译成贫苦的读书人
6、“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学生译文:即使我一人独守这破旧的茅草屋受冻至死,我也心满意足,
师:即使我一人独守这破旧的茅草屋受冻至死也值得啊!到底谁更恰当?足,值得,“不足为外为道也”,值得,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里有这样的解释。
生8:我觉得用“心满意足”更好,因为这体现了诗人一种胸怀,是一种自我牺牲精神,而值得,意思固然合适,但情感上太平淡,我们阅读重点上已说得很明确,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生:对(七嘴八舌地)
三、师生和作者对话DD放眼历史,体悟诗人坦荡胸怀
多媒体显示三个题目让学生分工探究:
1、“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一节,在诗人眼里,那些孩子是否真的可恶,想想当时穷人的生活状况和当时的`社会现象体会诗人的真情。
2、“长夜沾湿何由彻”单纯是那一夜如何挨到天亮吗?有无更深广的意思?
3、品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节,想想诗人纯正的心灵和宽广无私的胸怀,试用100字左右文字谈谈你对诗人的印象。
学生当场构思成稿
学生文字摘录:
1、答(生甲)当时人的思想普遍堕落,抱有“人不为已,天诛地灭”的心理,诗人对这些现象满怀愤慨。
(生乙)我想,当时的儿童并非因为贪婪而公然为贼。因为孩子是最纯真的,若不是因为当时情境所迫,也不会去当贼,诗人写这些孩子,正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老百姓衣食困难,生活难以维持的现状。
(生丙)我认为“群童对面为盗贼“是迫不得已的,当时社会战乱,人们被官兵地主搜刮干净,已经到了没吃没穿的地步,这些孩子知道家里的苦,才“对面为盗贼”,体现了当时社会连年战乱,国家快要灭亡,人们生活艰难的社会现实,诗人的心里充满凄苦。
(生丁)“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百孔千疮的社会,在战火连绵的岁月里,民不聊生,孩童也是不得已公然为贼,其实,作者在这里不是真正塑造一群调皮的孩子和一个无能为力的老人形象,而是借一群孩子为“盗贼”的形象反映当时一个政治腐败的国家和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人们,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到作者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好诗人。
2、答:(生甲)“长夜沾湿何由彻”表明人们在这种战乱不止,水深火热的世界里,已经生活了很长时间,诗人由衷感慨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这种痛苦的日子,美好光明的一天何日才能到来,表明诗人对国家,对人民前途的无限担忧之情。
(生乙)“长夜”不仅是指这一夜,而是指千千万万个像这样的长夜,安史之乱就像这漫漫长夜,什么时候才能等到安史之乱结束呢?体现出诗人急切的期盼之情。
丙,作者明指漫漫长夜,其实也反映了他内心对美好 未来的期待,“夜”也指社会的黑暗,作者是感叹社会黑暗,盼有尽头,写出了对黑暗社会的憎恶之情。
3、答:(生甲)作者拥有超乎寻常的胸襟,作者在“屋破偏遭连夜雨”的苦境下,不只是哀叹个人悲苦的命运,而是为天下寒士担忧,希望得到能为人们遮风挡雨的高楼,而宁愿自己屋独破受冻而死,我们不禁为作者的舍已为人的纯正心灵和高尚情操而肃然起敬。
(生乙)最后一节,诗人直接抒情,说自己愿以一人之苦换得天下人之乐,他舍已为人的品质是当时社会上少见的,诗人能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广胸襟,而不是自私自利的小人,他的心灵是纯正的,高尚的,他超脱世俗,境界高远,值得我们学习,推崇。
教师:刚才,同学们的一番见解令我瞠目结舌,我们大家都是有情有义之士,对作者的现实遭遇站在历史的至高点上加以评判,这是非常难得的,而且分析得比较到位,思考的都有梯度,不是雷同的,而有自己的角度和深度,如果我们能在这多种思维中吸取养分,为我所用则更好。在这里,我想仅就“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谈一点看法:也许现实中有人仍有这样的认识,但那只是极少数,是一种现象,而不是社会上最本质的东西,我们在本诗中见到的孩子,即使是自私的,是可恶的,但那也是社会环境所决定的,诗人批判的是那个腐朽的社会,而不是几个弱小的孩子。
四、师与生对话--心有灵犀一点通
师:想一想,我们还学习过哪些诗文表达了作者崇高的精神境界?
学生讨论片刻
生9: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示儿》。
生10:夏完淳的《别云间》
生11:陈毅的《梅岭三章》
师:同学们在学习中能注意积累,很好。在我们今天所学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诗人极写个人“长夜沾湿”的苦痛,但是又不仅仅局限在写个人苦痛,而是在此基础上推己及人,抒发自己的美好愿望,充分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古人的情怀如此高尚,真让人敬佩,我们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学习古贤,塑造完善的人格,在今后的作文中要能体现个人的积极心态,乐观的情怀,要在人生的风雨中自我砥砥,奋发进取。
听课评说:
将对话教学进行到底 顾礼银
王老师的这堂课充分体现了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还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老师在课堂上甘心作绿叶,在课上认真听取同学们的发言,倾听学生多元化的思维,培育出同学们心田里的智慧。作为女教师,王老师的话语饱含激情,也很能煽情,比如在翻译“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一句时,为一个“足”的正确理解,老师故意节外生枝,引发大家的思考,也引起同学们情绪上的激动,课堂上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另外,王老师在同学的发言中,能加以鼓励和点评,体现了赏识教育的人文内核,同时又不违背教学的客观规律,比如,有同学说“人不为已,天诛地灭”,王老师给予了及时的修正和解释,让同学们懂得阅读一定要尊重文本思想这个道理,多元化的个人理解不等于都是正确的,我们同学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思想的发展和健全也需要长者的关心、呵护和真诚的帮助,否则,我们就难免会“少年轻狂”。
在这节课上,同学们迸发出来的智慧火花是很多的,让听者也为之动容,大家在讨论中研究,在据理力争中走向融合,课上有大家的发问声音,有讨论的声音,有探究的声音,这也充分说明同学们在课前就作了充分的准备,已经开始了跟文本、作者的深入对话,课上是现实中的人与人的对话,是平等的。当然,在这里我也诚挚希望我们的老师,同学在课后仍然作一些对话,通过课后作业,师生之间再作一场细致的对话,在作业中查漏补缺,同学们,在作文中进一步张显个性,老师在欣赏作文时再作一次心与心的平等对话,我们的老师在教学课后要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与同事真心交流心得,在对话中反思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艺术,为今后的教学研究工作铺就新的道路。
一句话,让我们共同努力,将对话教学进行到底,直到师生心灵与作者、文本的真正融合。
一、师生对话———旧瓶酿新酒。
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一直存在于语文教学中,但传统的语文教学几乎是教师一个人的独白,包办替代了学生的思考权和话语权,学生没有主动性和自主性,完全被物化和客体化了。
而在新课程中,课堂的对话教学,是师生双方为了完成共同的认知、情感、技能等教育目标,最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而进行的教学合作,讲究的是师生间的互动。例如,在教《长城谣》时,我采用的是“问答式”教学法。传统教学习惯于教师问,学生答,而我在提问与回答这一“旧瓶”上转换问答权,酿出“新酒”,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创造。教学中,诗歌的第一节由教师发问,一方面既引导学生了解鉴赏诗歌从何入手,怎样分析;另一方面能让问题紧绕主题,让学生的思维“既集中又发散”,师生充分对话。而诗歌第三节则将发问权、解答权都交给学生,既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也能让教师了解通过第一、二节的分析,学生是否明白分析诗歌从何入手,了解学生的接受、理解程度,让学生的思维“既发散又集中”。学生找问题的过程实际上是阅读文本,独立思考,独立创造的过程,使学生既与教师对话,也与文本对话、学生对话。这样,在对话中,给学生以探究和讨论的空间,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调动,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学生身份没变,角色变了———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课堂也因此变了———课堂活了。在对话中,教师给予的是知识、经验、方法,学生表现的是朝气蓬勃的生命力、求知欲望和别出心裁的创意与灵感。师生间的交流多了,距离拉近了,教学相长真正落实了。
在这一师生对话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句话:教师要成为课堂对话的首席。这就指出了教师在课堂对话中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学生该思考什么,思考要达到什么程度,教师必须明确地掌控。比如要把握语文课的方向,不能把语文课上成其他的任何课。有一堂以“旅游资源调查”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把重点放在让学生讨论旅游时应注意的事项及解决办法上,偏离了语文的方向。再如要把握教学进程的力度,不能过快过慢或脱离轨道等。如我在教《伤仲永》时,要求学生发表“创造性见解”时,学生思维顺畅,有不少的“奇谈怪论”,有争论仲永故事真假的,有斥责王安石矫情的,后一观点甚至是我没想到的。可这些观点毕竟是少数学生的灵光一闪,教师有必要用自己的阅读体验,为所有的学生搭建一个思维碰撞的平台。这时我抛出了一个内存空间大的另类思考话题———仲永悲剧的造成真该仲永父亲负主要责任吗?学生一时各抒己见,忙得不亦乐乎。这堂课如果教师无法适当调控来自各方的意见,使对话更深入且不偏离主题,那么学生的思维就有可能被误导,这堂课后面的预设教学也就无法进行。
实践证明,新课程下的课堂对话教学既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激发他们思维的碰撞,闪出智慧的火花,也要牢牢把握教师的主导权,让师生对话有效地进行,这样师生互动就能充分而有效,就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让课堂教学充满激情。
二、与文本对话———形式更多样。
一位先哲说:“读一本好书,就是与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既然有这样一条足不出户,神交古今中外风流人物的绝好途径,语文教学有什么理由拒绝这种学习方式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作为文本的教材是语文学习的凭借,因此学生不可避免地要与之进行交流和对话。在这里,教材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被理解、被记忆、被复述的对象,而是与学生积极对话的另一个主体、另一种意识,它作为一种表达,与学生进行着意义的交融。新课程下,对话的形式更多样化了。
1. 学生与文本在道德方面的对话。
当学生与文本在自由的基础上,彼此心灵与胸怀彻底敞开进行交流时,可以受到文本中人物形象魅力的感召和影响,灵魂得到洗练和净化,达到见贤思齐的效果。例如,读《背影》中的父子情深,学生不禁会潸然泪下,深受感动且启发他们的亲情和家庭伦理道德观念;读《骆驼寻宝记》、《犟龟》,能不感叹于它们坚定的信念、战胜困难的勇气?读《蔡勉旃坚还亡友才》,能不折服于蔡勉旃的“重诺责,敦风义”?
2. 学生与文本在知识内容方面的对话。
知识是文本的实体,文本中蕴涵着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通过二者对话,能极大地开拓学生的知识空间,丰富知识素养。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文,把植物学、生理学知识融于文学中,把抽象的自然规律介绍得深入浅出,具体可感。
3. 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上的对话。
作者在创作文本时,心灵是开放的,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心灵也是开放的,二者之间是平等的、不设防的关系,使这种情感的交流畅通无阻,从而产生共鸣。如,阅读朱自清的《春》———春草勃发、春花争艳、春风和煦、春雨轻柔,如诗如画,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美景,感受春的喜悦;再如读《陋室铭》,作者高洁情操与清雅的环境相得益彰,学生读后不自禁心向往之,与作者相隔千年却心灵相通。
学生与文本多样对话中,获得道德、知识、情感的熏陶,学生既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创造性的阐释和解构,也是对“他人世界”理解的过程,也是对自身的一个发现,对自我潜在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一种激发。这样的对话,让学生获得精神上的自由,与作者、与作品共同畅游知识的海洋,在对话中让课堂教学智慧与激情共飞扬。
三、生生对话———思想碰撞、智慧共享。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很少涉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横向联系,使学生在相互对话、相互影响过程中所产生的教育因素被完全忽视和浪费掉了,这也是语文课堂教学长期呈现出静态局面的一个原因所在。“对话式”语文课堂教学则十分重视主体间的互动关系,重新寻回失落已久的生生对话权。它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彼此对话、相互交流。通过学生个体之间、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思维的碰撞和交融,来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情感、共享语文世界的精彩与美妙。这诚如一位大师所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相互交换,每个人还是一个苹果,但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相互交换后,每个人则都有两种思想。借助对话,学生由传统意义上的边缘人地位被拉回到中心地位,语文课堂由此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动态局面。
例如在我教《长城谣》时,在分析第三节时把发问权、解答权都交给学生:
生:第三节选择了什么意象来写?
师:问得好!哪位同学知道,请告诉大家。
生:以“敕勒川、阴山、黄河”为意象,我知道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祖国的象征,但我不明白“敕勒川、阴山”象征什么?
师:有谁能为大家解除这个疑问呢?(学生稍稍讨论后,有人举手作答)
生:我认为这可以与诗人席慕容联系起来。席慕容的故乡在蒙古草原,家乡的敕勒川、阴山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觉得是作为故乡的象征。……
教学中学生与学生在对话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彼此间知识相融、相生,形成思想碰撞,不仅能让学生间的知识共享,而且也能激发学生思维、表达、互相交流的欲望,让课堂处处充满学生智慧的火花,让课堂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激情。
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对话教学,让课堂上有大家的发问声音,有讨论的声音,有探究的声音,有师生间亲切、有效的交流,有学生与文本的多方对话、心灵对话,这样的课堂是师生共同的课堂,是充满智慧与激情的课堂,是有灵魂的课堂。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尊重学生自我收获的结果,时时、处处去激发学生的“对话”能力,这样就能让学生得到心灵的自由,激发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造能力,让学生的智慧与激情在课堂中共飞扬!
亲身参与新课程改革,让我感受到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让我领略了课堂教学的新魅力。当然,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知识水平、领悟能力、审美情趣等各不相同,在与文本对话时,对文本的理解经常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挖掘文本精华。但是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已经让教师、学生的思想意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已经成功地迈出课改进程坚实的第一步,只要坚持新课程理念,继续运用于实践,课堂教学必定能插上翅膀,飞扬于智慧与激情中,且飞得更高,更远。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7.
[2]陈玉虹.让“对话”飞进语文教学的“窗口”.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2004.7.30.
【关键词】学案导学 小组合作 体验式教学 情态动词
一、问题的提出
总结多年的英语教学活动,发现大多数英语课堂都存在这样一个怪现象:高一、高二学生积极主动,课堂气氛热烈活跃,高三课堂却截然相反,死气沉沉,没有活力。如何才能让高三英语课“活”起来,让高三学生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从而提高高三英语课堂效率呢?
笔者认为,学案导学加体验式教学模式能激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其实践性与互动性改变了高三复习课中的沉闷气氛,让复习课也充满乐趣,有效地激活了课堂教学。
二、实践与反思
本课的知识点是对情态动词用法的复习。课题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
1.设计和实施这一课的知识点进行传统方法教学;
2.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找出本堂课暴露出的问题,诊断出教学行为背后的传统教学理念的弊端,进行反思和学习;
3.帮助授课班级划分学习小组,用新的教学理念设计教学步骤和新型学案并实施教学;
4.对整个过程再反思自己的行为变化,强化新理念,巩固新行为。
三、案例设计
教学内容:情态动词用法的复习。情态动词一直是学生们认为比较难掌握的语法项目之一。复习课中单纯的讲解和选择练习作用不大,通过划分学习小组、设置情景、布置任务、探究、实践等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情态动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用法,帮助学生顺利地解决难题,正确使用情态动词。
课前准备:完成学案的课前准备部分,通过不同语境,体会用法区别,并对其使用规律进行体会和总结。
教学目标:
知识和过程:学生通过情景体验、换位体验、实践体验等一系列活动理解并掌握情态动词的部分用法,使学生能在实际生活中合理运用情态动词。
能力和方法:运用学案导学和体验式教学法帮助提高学生自主获取大量有效信息,高效处理信息、熟练交流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鼓励学生勇敢直面高考;激发学生热情和信心。
教学过程:
Step I Lead-in
情景体验1:引入一段山区孩子高考报名前照相的默声视频引起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T:Could you guess what they were doing?
S: They are taking photos.
T: Are you sure? Why did they take photos together? And where were they?
學生猜测各种可能的情况,教师提示可用到的情态动词,呈现本堂课主题—--情态动词。
Step II Presenting
(一)情态动词表示可能性(possibility)推测(guessing)的情态动词
语境体验1:Finish the dialogue
--- Look,someone is coming.Who__________ it be?
--- It ________ be the headmaster.But I’m not sure.
---It _____ be him.He has gone to Shanghai.
--- Then it ______ be Mr Zhang.He looks like the headmaster.
情景体验2:Guess and complete the sentences
大量的有夸张表情的图片,让孩子们根据提示补全句子。
When she does it to you ,you might have done something very well.(according to the picture.)
(二)情态动词+ have done的各种用法
实践体验1:Read the dialogue with your partner and discuss to find out the meanings of “情态动词+have done”
--- Have you finished the revision?
--- No.I could have finished it,but I was too lazy.What about you?
---Me either.I shouldn’t/ought not to have played so much.
--- And we needn’t have wasted so much time in the cram school(补习学校).
---If we had followed the teacher’s advice,we might have got prepared already.
---I can’t agree more.If we had paid attention to our future,we would have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chance .
---If I had been given one more month to prepare the exam,…
实践体验2 :微型作文
根据图片和提示在短时间内完成一篇微型作文,并在其中尽可能多的使用不同的情态动词.
【用智慧与激情引领课堂】推荐阅读:
高效课堂与教师激情06-06
用激情教学 用爱心育人11-17
用激情点燃梦想的引擎09-10
活力课堂激情校园07-10
课堂PK激情的课堂09-08
《黄爱华与智慧课堂》读后感09-14
速度与激情英文影评12-10
用智慧点燃学生热情12-14
用智慧启迪心灵(四年级)06-22
速度与激情9观后感800字10-19